实验教师教学论文

2024-07-02

实验教师教学论文(精选12篇)

1.实验教师教学论文 篇一

大量的教学案例让课堂教学从传授知识向以素养为本转变。更新教育观念,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思考,让思维在合作学习中碰撞。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学教师实验教学反思精选模板》,供大家参考学习,欢迎阅读

化学教师实验教学反思精选模板【一】

初中学生刚接触化学,如何达到教学目的,实施好化学实验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实施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有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要求教师立足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来精心设计每一个实验,合理组织教材内容,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智能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得以加强。在实验教学中可采取以下策略:

一、教师的启发讲授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策略中,教师的启发讲授是起主导及核心作用的。通过教师的启发讲授,能够使课堂上诸多的知识内容及讨论话题,在学生的思维中巧妙和地联结起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该实验的教学目的或目标,启迪和引导学生进行能效观察和有序的操作。适时而随机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解答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疑难,引导学生结合实验事实和理解进行总结和概括。如在学生初次进入实验室进行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前,启发讲授尤其重要,教师不仅要讲授实验操作步骤注意事项,还要指出在实验中可能产生的错误,如有的学生在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可以帮助其进行分析,总结出可能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

在启发讲授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实验的本身特点出发,针对学生的实际(特别是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为他们从思路、操作方法和操作技巧上排除认识和操作上的障碍,教师的讲解、阐述、指导、点拨、启发性设问、答疑等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极为重要。因此,教师在启发讲授时,应把握以下原则:

1、要点明主题,语文明晰,不能含混不清,模凌两可。

2、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想明白,做到小跨度、多层次启发。

3、操作要领及要求简明、明确,便于学生记忆和执行。

4、要充分估计学生在操作上可能出现的错误甚至危险操作,防患于未燃,在实验开始之前就应引导学生想明白,弄清楚。

二、教师示范演示

实验教学中的教师示范,是为学生提供视觉形象和模仿的依据。为此,教师的演示和示范操作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很深,也会逐渐影响他们在以后的独立操作中仿效,可见示范对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态度及严谨的科学学风的形成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演示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操作规范,准确无误,装置美观大方,动作大方、协调。

2、操作和教材内容一致,创新实验要加以说明。

3、注意演示实验的可视性,示范操作快慢适中,语言简明,语气和蔼可亲,创造和谐、美妙的演示气氛。

4、保护演示台(或桌)上整洁干净,避免演示桌上“脏、乱、差”,给学生造成不良的第一印象,失去观察模仿的兴趣。

示范、演示实验是新实验或新操作开始时教师为学生所做的操作示范,起引路示范作用。因此示范一定要到位,如在实验室制氧气中,在仪器的连接,检验气密性,加药吕,固定装配的顺序,何时收集等一系列顺序及各个步骤中的要点及注意事项、前后,让学生不用药品模拟操作,教师即时矫正模拟操作的错误,以免在实验出现差错。这样学生通过“看”示范、“听”讲解、“做”练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所示范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三、有指导的学生实验

做好实验离不开教师对实验的指导。首要教师应在实验前进行指导:学生在开始实验前,教师要就实验中的操作要领、仪器的使用方法、试剂的用量及添加顺序,以及实验的成败关键等方面的提示或说明。也可以做示范操作,或针对性提醒、提要求,或提出几个与实验内容有关的问题,供学生边实验边思考。如制取氢气并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应指出操作上注意事项:

1、检查气密性。

2、锌粒的加法。

3、验纯。

4、先通气后加热。

5、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停通气。一般来说,实验前指导不宜过长、过细、过多,要抓住要点,突出重点。实验前指导到底要讲多少,花多少长的时间,取决于实验内容本身。教师对学生情况的了解以及教师对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的估计程度。

其次应加强实验中的指导。实验中有时由于实验条件控制不够,学生常遇到困难或违反操作规程的操作,而使有些学生常得不到与其他同学相同的实验现象。这时教师的指导万为重要,若不及时予以帮助,很可能使学生产生紧张情绪、自卑心理,而失去了实验的信心及兴趣。教师在巡视中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应及时而又耐心地跟学生一道分析原因,对错误概念或操作予以纠正,让学生重新做等等,但不可指责,挖苦学生,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再次应做好实验后的指导。这种指导是教师根据实验的目的,结合实验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以及发展学生智能及实验技能有关的问题,进行总结性评价。评价时语言措辞要恰当,评价要得体,批评不宜太尖锐,表扬不能太夸张,要使受批评的学生觉得稍有改进就会做的更好,使受表扬的学生心里有美滋滋的感觉,有成功的喜悦。

四、学生独立实验

学生独立实验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实验的设计和实验操作的实验。学生独立实验的进行可以在教师示范和有指导的学生实验之后,也可以由教师提出探究主题后由学生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及实验仪器的安装,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在科学思想和科学态度的调控下达到智能与技能的融合统一。在学生独立实验过程中,教师也要就其实验的合理性、科学性、实效性等作出评价与分析,要解惑、纠错、点拨、激励、评价或者提供学生实验所需的试剂及仪器等,给学生创造优良的实验环境及和谐和的实验气氛,保证学生独立实验有序、紧张、愉快地进行。

五、总结概括

总结概括是实验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通过分析典型实验,阐明实验规律,明确选择仪器,加深实验的深化研究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学生的思路拓宽,将零散的实验内容系统化、条理化,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化学教师实验教学反思精选模板【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启蒙阶段,化学实验在整个知识体系中总是穿插其中,是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化学实验教学注重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培养动手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学习并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培养科学的思维方法,以此提高学生分析为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通过科学探究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因此,加强实验教学势在必行,不容忽视。下面我从平时的点滴教学中对化学实验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1、上好实验课,激发学生兴趣,保证实验课堂的有效性。

实验课包括演示实验课和学生探究实验以及课外小实验。实验课内容丰富,但是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往往因为实验之前的准备阶段比较麻烦,在讲到演示实验时,仅仅停留在“讲”实验。有的实验“讲”都懒的讲,直接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或让学生看课本所附的插图。这就使得学生毫无兴趣的“听”实验,“想”实验。学生对实验中提出的问题,不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而是听老师“说”现象,记现象,得结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上好演示实验课非常重要。我们尽量将实验课放到实验室进行,边做实验边讲解。必要时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做做,增强对整个实验过程和原理的理解。加深对实验现象的感知。遇到问题学生会积极的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办法解决问题。这样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效果会更好。这既体现现代教学的特点,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又能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借助实验可以强化学要善于挖掘学生实验中具有启发思维的因素,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由于学生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在实验中常常只是按照实验步骤简单机械地操作,缺乏对学生的思考的激发和引导。因此,备课时要善于透过文字将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增强验证性实验的探究性,引导鼓励学生对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中,教师演示铁丝与氧气的反应时,虽然瓶底预先倒了少量水,但是不要演示之前就说出倒水的原因,演示完毕之后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实验。体会实验过程,说说在实验之前应注意什么,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注意什么,现象又是什么,通过这样一个实验能体现出氧气的哪些化学性质。这样教学要比把实验过程整个灌输给学生效果要好得多。对于课外小实验可以以村为单位安排家庭小实验。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变废为宝制作成我们试验所需要的仪器,组内进行合作探究并记录实验数据,校内交流。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增强了动手能力,还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拓展与迁移。巩固与提高。

2、注重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素养。

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学习的核心,它是一种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策略、调节和控制各种任务行为的创造性学习活动。在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完成实验操作,这样做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调动身体中的每一个细胞,手脑并用,在积极思考的同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指点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在分组讨论中,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小组之间合作、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挖掘了个体学习潜能,增大了信息量,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科学探究实验问题也是这几年来中考中的热门话题,也是难度比较大的一类问题。每一年的中考试题中实验探究题灵活多样,开放性很大。让你似曾相识,却又不好把握。这类问题主要是加强了以实验探究为核心的科学探究活动的考查。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利用好手中的教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实验,重点突破并有时创新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的实验能力培养。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能力。

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实验能力。每次做实验之前要求学生做到:①充分做好实验之前各项准备工作,理清实验内容、理出实验过程中自己需要把握的地方。②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理清通过实验要验证哪些问题,培养何种能力,注重实验操作的细节和方法,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③实验后做好实验小结,总结实验过程中的得与失,分析其中的原因,提出改进意见;离开实验室之前将实验用品归回原位,认真填写实验报告。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我们应该深入理解化学实验能力的内涵,着眼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以此促进化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堂好的化学实验课,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激发了学习兴趣。不仅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更会为今后的学习找准正确的方向。学生在进行自学的基础上学习一节实验课,课堂教学的效果一定好,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技能方面,还是在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发展,应试能力得到提升,其综合素质也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化学教师实验教学反思精选模板【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完成化学教学的目的和手段,化学实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动手、动脑、创新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同时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所以化学教学中一定要把实验教学放在首位。

中学化学实验相对来说大部分为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较少。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这种实验教学的常用模式是:实验前教师明确讲清有关的知识点,将实验方案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明确地教给学生,再进行演示实验。然后再把实验现象、结果与所讲授的新知识作对应比较,最后由教师或学生做概括总结。观察实验和做实验主要是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巩固,是为了进一步掌握已学的知识。做完实验的概括、小结等也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知识的整理、归纳,以便构成相关知识的网络体系,使之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在这些过程中,学生一般只是被动地接受、巩固和检验知识,实验起的仅是帮助学生巩固和检验知识的目的。条件差的一些学校,化学教师甚至采取讲实验、背实验的方法完成实验教学,而考试成绩却不一定差。评价学校及化学教师的标准也主要是考试分数,所以化学实验教学一直处于次要地位,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创造力也未得到锻炼和培养。

为了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和特别爱好,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开端。化学教学中应当充分利用实验教学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下面就实验教学浅谈几点做法。

一.保证演示实验效果,使实验现象明显。如“科教版第三章氧气的制备分别用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加热过氧化氢;分别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的现象就不同。这样就可以极大地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望。

二.将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氧气的有关性质,镁燃烧、硫燃烧、锌跟稀硫酸反应、x石跟稀盐酸反应、酸和碱的溶液跟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的作用等比较容易操作的实验,边讲边指导学生实验和观察,并探究实验结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看实验演示”为“亲自实践”,给同学们更多的实验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或在失败中锻炼自己,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增强实验的直观性和可见度,全面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合理地选择电教媒体可以加强演示实验效果,弥补传统实验演示方法的不足。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学,实验现象往往只有前面几排学生看清。如:第四单元电解水实验中气体的检验因气体是微量的,检验不易观察,但改用投影实验,现象就清晰直观地展现于屏幕上,便于全体学生观察,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还有些实验比较危险,例如:(1)物质条件受限制的化学实验;(2)爆炸、毒性较大且不易控制的一些危险实验;(3)易出错误的实验,多媒体模拟一些错误的实验,可使学生亲眼感受错误操作的危险性,从而避免错误的发生;(4)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实验,有时通过语言描述比较困难,结构模型的使用又不方便,而借助多媒体三维图形功能则可以有利于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理解,有利于空间想像能力的培养。在课堂上不易演示,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

运用幻灯片将某些实验内容进行比较和归纳。如:列表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验证方法、性质及其用途,使学生对它们有一个完整、系统的掌握,教给学生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变“教学生学会”为“教学生会学”。

四.设计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其实化学实验的具有趣味性的例子很多,像根据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利用蛋壳和漏试管等器材设计实验,制取二氧化碳;一只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试管倒插入到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分析静置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现象;又如在铁盘上涂上少量蜡油,中间插上一只浸满油绵线,将装置平稳浮在水面上,并点燃棉线,过一会儿,向水里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铵,水温急剧下降,将蜡油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导致火焰熄灭,来证明燃烧需要的条件。只要仔细琢磨研究,就会发现趣味化学存在我们的身边。上实验课时学生往往积极性都是很高的,说明学生还是喜欢实验这个实践活动。挖掘化学实验的趣味性,提高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意义重大。化学实验的启发性、探索性和趣味性教学符合当前提倡推行的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增强学生学习化学这门科学精神动力的需要,提高他们动手动脑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需要。

五.适当增设一部分设计性实验,提高学生综合思维能力

设计性实验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今后继续学习提供能力基础。教学中,我安排的设计性实例如初三化学教材中,没有“CO2溶于水”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举例说明CO2溶于水的现象,许多学生举出汽水中溶有大量的CO2的事实,教师也可以将一瓶汽水打开,学生通过透明的瓶体可以发现有大量的气体(CO2)逸出。但怎样演示“CO2溶于水”的实验呢?教师可以设计用一次性注射器来进行该实验,先抽取一定量的水,然后再从集气瓶中抽取一定量的CO2,通过活塞的运动来直观地进行CO2溶于水的实验,当压强增大时,CO2溶在水里的溶解量增加;当压强减小时,CO2溶在水里的溶解量减少。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做这样的实验

总之,化学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教学中我也比较注重实验教学,借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观察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于化学学习过程中,这样教学效果会比较好,我们做老师的,能做的就是把我们自己所知道的知识都教会给学生,同时利用好有限的时间和有限的条件及环境传授给学生予无限的知识技能与做人的道理!这就是我一个年轻教师的浅显的认识,如有不妥之处,批评指正。

化学教师实验教学反思精选模板【四】

化学实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功能要充分挖掘,尤其是它的育人潜能如何通过教学实验体现出来仍需研究。从化学教育现代化来看,化学实验是个突破口和生长点,现代化的新方法、新手段、新教材可以在实验中体现和应用,这同样需要不断地进行引进和研究。从对化学教育工作者来说,从事实验研究应该是基本功。

在中学基础课中的化学实验一般具有较强的典型性、直观性和可靠性。经过无数次重复,人们积累了大量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按说应该达到“炉火纯青”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很多实验仍然在不断被完善、改进和补充。可以把一些演示实验转化为学生实验,随堂实验或家庭实验。可靠性强,这是作为演示实验非常重要的要求,在课堂上演示的失败,再加上教师不善于科学地说明实验不成功的原因,给教育教学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因此实验改进中提高成功率是教师非常关心的事。便于操作,直观性强、适应性强、合理节约时间等都是化学实验研究的方向。重视化学实验和对其进行研究,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让化学实验在育人方面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我认为要切实做好下列几点:

一、不能看热闹

有些同学觉得化学实验很神秘,有些同学甚至把做实验看成是耍魔术,很好玩。由于他们只注意看“热闹”,而没有明确的观察目的,这样就难以抓住关键的实验现象,其结果就难以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二、要全面观察

一些同学在观察化学实验时,只注意明显突出的现象,而忽略那些不太显著的.现象。观察不仅是用眼看,还包括用耳听、用鼻闻、用手摸,只有“全神贯注”.才能全面观察到实验的现象。

三、要细心比较

观察实验不能只观察一个大概,特别是对相似的实验,更应细心比较。

四、既观察又思考

观察化学实验,不仅要动眼睛和其它感官,还要开动脑筋去分析和判断。

五、弄清概念

有些化学实验的概念容易混淆,若没有搞清它们之间的区别,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就易出现张冠李戴。如“光”与“火焰”、“烟”与“雾”、“浑浊”与“沉淀”、“溶解”与“熔化”等概念极易混淆,只有注意了它们的区别,才能正确描述这类实验现象。

六、不能用结论代替现象进行描述

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而结论是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得出的事物的本质特征,二者有联系、但不能相互代替,如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之一是“有黑色固体产生”,而不能描述为“有四氧化三铁产生”。否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化学教师实验教学反思精选模板【五】

在日常教学中,尽量把某些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主动探索,收到了比较理想效果。

如在实验室里制取氢气的原理,可让学生自己做铜、锌、镁、铁分别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然后学生通过讨论找出制取氢气的最佳药品。再如酸碱盐部分的实验多数是试管实验,可让学生去边实验边自学(教师提供学生不易得到的仪器和药品)。其他如探究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探究溶液中的置换反应;探究几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都可以提供给学生比较有代表性的药品,让学生通过学生自己动脑设计、自己动手操作、自己分析总结实验结论。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敢于探索,勇于实践。对于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如果有新思想、新方法、新举措,应认真审查,只要没有意外情况(不安全因素等)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试验。另一方面在学生实验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和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教师可据此及时引导学生加以分析,找出问题的所在,从而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创新精神。

2.实验教师教学论文 篇二

一、设计探究性实验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化学第五章的二氧化碳(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实验是一个教学难点。为了突破难点化难为易,并且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这个实验设计为五步:(1)向干燥的紫色石蕊小花(纸)喷醋酸;(2)喷水;(3)把干燥的小花放入CO2中;(4)把喷水的小花放入CO2中;(5)将(4)步的小花取出后加热。通过对以上各个步骤中实验演示所产生奇异现象的观察就不难得出结论,搞好探究性实验教学必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关注和培养,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设计探究性实验要以问题为载体

进行实验探究首先要有需要探究的问题,因此,问题是探究性教学的出发点。让学生通过带着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成学生自己主动学习的动力和起点,这是贯穿探究性学习过程的主线。通过学习来探究问题,把这个探究学习的过程看成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教师要创设问题的情境来指导探究

例如在“CO2的实验室制法”一课中,我们可以用下列实验来创设问题的情境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1)把下列三种物质分别加入到三只试管中: (1) 石灰石和稀盐酸 (2) 碳酸镁和稀盐酸 (3) 碳酸钠和稀盐酸。教师试问学生,你认为以上三组实验结果哪一种最适合实验室制取CO2? (2)怎样去检验实验装置的气密性?怎样向气体发生器中装入药品?加药品时应注意哪些问题?(3)如果要制取大量CO2气体,应选用什么样的装置?(4)如何才能使实验制得到的气体比较纯净?怎样收集气体?怎样操作才能使反应停止?动手操作时应该注意什么事项?教师首先发给每组学生不同的实验仪器,学生可以把这些仪器组合出十几种不同的实验装置。此后,教师再让每组学生说出每种实验装置的优点和缺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问题的优与劣适当给予点拨。实验结束后,教师再让学生归纳出每组实验的思路和方法。

(二)教师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不仅要用问题来激发学生积极探究,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的创新性和深刻性。例如:对“石蜡燃烧”的探究中,按课本的做法,燃烧时放热,我们难以把握倒入石灰水的时机,致使难以看到石灰水变浑浊的过程。这时,会有学生提出问题:能不能找到一种更好的检验方法?把实验过程改为:a、把蜡烛放在盛有石灰水的烧杯中点燃;b、在三角架上放上铁丝网,然后再放上蜡烛,蜡烛的旁边放上一小烧杯,在烧杯上方再罩一一个大点的烧杯。这两种实验都能看到相同的现象。

三、探究性实验要优化教学方法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一)改进实验,优化实验程序

例如:初中化学关于“催化剂”一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想法改进是实演的操作方式,把KCIO3放在自制的试管(约弯曲60度)底部,把MnO2放在试管中部,把带火星的火柴放在试管口。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加热MnO2没有现象发生,加热KCIO3一段时间后,火柴产生燃烧。当滑到试管的底部时,火柴立即燃烧。这个实验通过改进,操作起来很方便,即节省了时间,效果也很明显,这就对学生理解并掌握“催化剂”的概念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开放实验室,提供实验场所

我们还可以利用上活动课时间允许学生自由进入实验室进行参观或讨论,或补做以前不成功的实验,甚至让学生在实验室里来完成在家庭里无法完成的小实验。

四、设计探究性实验要培养创造态度、创造思维和创造技能

科学的培养方法,既要强调学会,更主要是强调会学。化学实验课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动脑动手活动,其中蕴含着人类的众多智慧。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除进行观察、实验、分类外,还包括收集和处理准确的实验数据,设计安装实验的装置,事先提出假设,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并从中得出结论,最后还要解释实验结果并运用到新的实验情境中、交流实验研究的果等。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用科学方法来组织教学,也就是要让学生按照科学家认识神秘世界的方法去从事我们的学习生活,使学生从中学会独立观察、提问、思考、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学生一旦将科学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创造性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他们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效果极为明显。

五、设计探究性实验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着重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引导他们学会质疑,学会调查研究,学会在实践中去进行学习,在合作中进行学习,逐步形成适合学生自身特点对学生终身有效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内外自主进行探究。教师要教育学生从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经常提出探究性实验并从中锻炼自己。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同学间学会合作交流。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放开手脚,让学生学会自觉动脑、动口、动手,积极主动地去用心学习,从而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充分展现自身个性,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例如:在学过“物质的构成”一课后,教师可试着让学生自己写出复习提纲,并上台展示,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教师通过对教学的创新和改革,既使学生掌握了好的复习方法,又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对学生的一生将会是受益无穷。

参考文献

3.高效的数学实验教学:教师何为 篇三

【关键词】初中数学;实验设计;问题分析;对策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3-0013-03

近年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涌现了大量的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为目的的“数学实验”课。其中不乏经典的课例,它们清新脱俗,令人印象深刻。但遗憾的是也有部分课例,过分追“新”求“异”,导致研究主题晦涩,实验效果不佳,甚至带领学生走入迷茫的死胡同,进入了学习的误区。作为数学实验,不仅要重视数学内容的形象化、抽象化、严谨性,也要重视数学发现、数学创造过程中归纳和实验的方法。

一、初中数学实验设计的问题与分析

1.主题选择晦涩难懂,意义甚微。

数学实验是对常态课的一种补充,是激发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实验主题的选择要兼顾与课程的互动、与生活的互动,要避免实验主题晦涩难懂或与实际生活相脱节,预防学生对数学实验产生畏惧心理。

比如“给正方体涂色”这一实验主题,从内容看非常简单,将正方体涂色以后研究涂色面数与小立方体数即可,但仔细想来存在很多问题。一是实验目的不明显,数学实验往往是伴随着问题的出现而展开的。二是实验要解决的问题不明显,学生不知道要通过实验解决哪些问题,因此,课上很多学生提不起兴趣。三是操作难度大,一部分学生忙着研究如何切得整齐,一部分学生玩弄着切好的小方块,一部分学生忙着清洗各处的泡沫……学生还没有完成实验步骤,下课铃就响了。四是与生活脱节严重,要切开涂色的正方体需要解决两个问题:(1)选用哪种材质的立方体可以顺利地上色,还能被学生顺利地切开?(2)选用多大体积的物体和选择哪种切割工具,才能保证学生在切割时不受伤?综上,该实验的难度很大。该实验属于“从三个方向看”这一章,笔者认为能替代该实验的活动有很多,比如:让学生用纸做几个立方体,再摆出不同结构的立体造型,学生画出这些物体的三视图,同样可以达到锻炼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视野,感受数学魅力的目的。因此,要从主题鲜明、意义深刻的角度合理地选择实验主题。

2.过程设计囿于主观,罔顾学情。

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是教师科学选择实验素材的基础。对于初中的学生,要选择趣味性强,过程和结果相对比较直观的数学实验。那些过程烦琐的实验,不适合初中学生做,毕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手脑并用能力有限;另一方面,若实验素材单一、过程浅显,学生靠想象就能知晓实验的目的和结果,这样的数学实验就会流于形式,学生的思维被束缚于无趣的框架内,思维的空间狭小,形同鸡肋。

比如“裁剪正六边形”这一实验主题,由图1最终得到图2,共需经历5次不同角度的翻折和3次不同程度的裁剪。看到该实验的实验报告后,在场的教师都认为该实验对初中生而言难度过大,更加适合高中生。看到如此繁琐的操作步骤,不要说学生,就连在场的许多教师都搞不明白,到底该如何折叠。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很多学生一旦中间折错一步,下面的操作就无法完成;从形式上看,这节课更像是一节手工课,而非一节数学实验课。可见,数学实验要从数学的角度,科学地选取适合学情的实验主题,采用“操作+思考”的模式,引领学生理解数学。

3.实验实施舍本逐末,急功近利。

有些实验课的设计过分追求实验结果的运用。数学实验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往往体现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分析等手段检验一个数学判断或结论的真伪。但有些实验课在设计的时候,不敢放手,怕学生不能完成实验。每次数学实验都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固然是好事,但也有诸多因素会导致实验失败,这就要求师生科学地看待实验过程与结果的关系。

比如“好玩的‘跳青蛙’”这一实验,在引导学生熟悉游戏规则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跳2只青蛙,4只青蛙,……,n只青蛙”并说明“总共需要跳的步数”。紧接着进行应用:“马能走遍棋盘上的每个位置吗?请说说理由”。该实验来自网上的一个小游戏,旨在让学生感受生活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验的研究重点,是归纳完成该游戏的数学方法,也就是“探索跳n只青蛙总共需要的步数”。但在实验步骤的设计上,授课教师忽略了对该方法的总结和提炼,直接进入应用环节,这显然违背了数学实验的初衷。实践表明,很多学生尚未明白,就糊里糊涂地进入了下个环节。伟大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经说过:“在数学的天地里,重要的不是我们知道什么,而是我们怎么知道什么。”所以,数学实验的环节设计要深刻,要透彻,把握住数学实验的研究重点。

二、初中数学实验选择的对策与思考

(一)实验选择的对策

1.应根据学情选择。

指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逻辑思维发展情况、手脑并用能力的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数学实验。例如,针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但手脑并用的能力有限,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选择操作性强、思维量相对较少的数学实验,如“好玩的‘跳青蛙’”“巧断金链”等。针对九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教师可以选择对手脑并用能力要求较高的数学实验,如“用几何画板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最小覆盖圆”等。

2.应根据学程选择。

指的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选择合适的数学实验主题。例如,在七年级学习“图形的全等”时,利用数学实验“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将“SAS”“ASA”“AAS”“SSS”这四种判定方法的探索整合在一节课中;在八年级学习过“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后,可开设数学实验课“古建筑的窗格”等。实践证明,这样的数学实验,对学生感受数学问题生活化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学生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逐渐明白自己所学知识的实践意义,数学实验的应用价值得以体现。

3.应根据地域选择。

指的是根据学校的硬件设施,学校所在地区和所处的地理位置,选择合适的数学实验主题。也就是在不改变实验内涵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改变实验主题、实验工具、实验思路和实验结构。例如,有些学校的校园里满是树木,那在进行“测量物体高度”的数学实验时,可以选择测量大树的高度作为实验内容,而有些学校没有大树,那就可以把测量建筑的高度作为实验内容。再例如,有些学校没有多媒体投影或投影设备不完善,教师就可以改变数学实验的模型和工具,如“用几何画板探索二次函数的性质”时,可以选择在透明纸上做这样的数学实验,同样可以达成实验目标。

4.应根据季节选择。

指的是根据所在地的气候环境选择数学实验。很多数学实验需要学生动起来,不能坐在教室里,要离开座位,走进小组,与人合作;要走出教室,动手实践,手脑并用,以此提升学力、激发学习兴趣。有时,数学实验还伴有一定的体力消耗,这就需要考虑学生身体的承受能力,也需要教师根据季节选择合适的实验主题。例如,在温度适中的季节,进行室外实验,像“测量物体的高度”等;在寒冷的天气里,进行需要小组讨论的室内实验,像“数格点算面积”等;冬季做“水温变化与函数关系”的实验,夏季做“生物与黄金分割”的实验等。

(二)初中数学实验实施的思考

数学实验课程的开设,会使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理性的思维方式。但如果对实验工具、实验环境、实验过程设计有误,就会使数学实验教学的意义大打折扣。在选择适合初中生的数学实验主题时,教师要能够对每个实验主题有清晰的认识,对自己的学生有深入的了解,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做到合适、合情、合理,发挥数学实验的功能。

1.科学地认识数学实验的基本类型。

依据数学实验的自身特点,数学实验的分类也不尽相同。例如,可以按照实验素材来分,可以按照实验目的来分,可以按照实验的实施场所来分,可以按照实验工具来分,也可以按照实验手段来分。但不论哪种划分方法,都要从生本的角度来考虑。教师只有科学地认识数学实验的基本类型以后,才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例如,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时,选择实物验证型实验;需要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时,选择探索理解型实验;需要帮助学生直观认识时,选择动手操作型实验。总之,不同的实验类型适合不同的课程要求,教师只有科学地认识数学实验的基本类型,才能让数学实验适得其所。

2.系统地掌握初中数学的课程内容。

数学的课程内容是选择数学实验的基础,合适的数学实验对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教育理论明确指出,教育存在于活动之中,并通过活动表现出来,数学教学也不例外。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学习是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与游泳、骑自行车一样,不经过亲身体验,仅仅依靠看书本、听讲解、观察他人的演示是学不会的。因此,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熟练地掌握课程内容,在设计数学实验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心中有数,恰如其分地选择数学实验。

3.理性地思考数学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数学实验设计的合理性首先要关注问题的数学表征,也就是问题表述是否准确,内容是否丰富,流程是否恰当;其次,要关注问题解决方案的科学性、层次性、合理性;最后还要关注建构的数学模型是否具有普遍性等。例如“打印纸中的数学”,首先让学生估算、度量A4纸的长与宽,求它们的比值,并计算出度量值与估计值的误差;接着,要求学生按照《数学实验手册》中的方式折纸,从数学角度描述自己的发现;然后,让学生验证其他型号的打印纸是否具有同样的特征;最后,让学生将手中的一张细长的纸片,折成一个与A4打印纸长宽比相等的纸片。这样的设计层次清晰,从估算到实测到拓展应用,目标明确,问题设置恰当,方法合理,并且发现的长宽比的规律还具有一般性,这样就达到了促进学生认识数学本质的效果。

4.严谨地调整数学实验的内容和结构。

数学来自生活,生活需要数学,数学是生活经验的总结和概括。因此,数学知识有其本身的固有的特殊属性,那就是严谨。伟大的数学家陈省身说过:“数学是一门演绎的学问,从一组公设,经过逻辑的推理,获得结论。”数学实验重点在实验,但实验基础是数学,这就要求数学实验必须具备严谨性。选择实验内容时,要考虑学情、环境;设计实验步骤时,要考虑能力、方式和安全问题;成果展示时,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关注点与成果的科学性;实验结束后,要考虑实验的延伸性。因此,教师要能够灵活地处理在编排数学实验时遇到的问题,提高对实验内容的认识,建构科学合理的实验步骤。

综上所述,合理地设计数学实验,既要遵循直观性、操作性、针对性的原则,又要依据学情和现实情况。教师没有必要把数学实验看得离我们很遥远而置若罔闻,也不能囿于烦琐的实验环节和操作程序。相反,我们应该真正关注数学实验的过程价值,关注数学实验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谋求数学实验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孙朝仁.动手“做”数学是积累基本活动经验的有效方式[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3(01).

[2]张景中.好玩的数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物理教师谈虚拟仿真实验教学 篇四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 运用越来越广泛。日前教育部批准了清华大学数字化制造 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等100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一些中学也开始建设自己的虚拟仿真实验室,虚拟实验教学得到越来越多的老师的重视。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在物理、化学、医学等学科上的运用较普遍,它能部分替代甚至全部替代传统实验各操作环节的相关操作环境。一些物理老师表示,现在学校提供的实验条件

有限,虚拟实验虽然不能更好地体会动手能力,但对学习这些以实验为主的学科,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尤其能反复进行实验。比如在“NB电磁学实验”软件中,灯泡烧坏了可以修复继续使用,而在传统实验中学生基本不允许体验灯泡烧坏的场景。在传统实验中,比如单摆实验,做一次,铁球就少几个,缺失了不能及时补充,导致后面的同学根本做不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学校的实验室成为摆设的原因。

5.实验教师教学论文 篇五

赛开幕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迎来了难得的好天气,我们一起来举行阿克陶县实验中学第二届中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大赛的开幕式,在这里我谨代表参赛教师向本届教学能手大赛的隆重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

同志们,开展教学能手竞赛,实际上是我们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也是对我们专业学习成果的一次大检阅,更是我们教师锐意进取、奋发向上、挖潜技能、勇于拼搏、展示才艺的一次好机会。教学能手大赛是我们教师的一个交流学习和展示技艺的平台,它绝不是我们技能学习的终点,面对未来激烈的竞争压力,我们不但要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更要练就高超的职业操作技能。

本届大赛全校共组织了***个比赛项目,总共有***名教师参加比赛,覆盖了我校的绝大部分课程项目,希望我们所有的参赛教师都能赛出好成绩、赛出好风格,也希望所有的裁判人员要严格按照比赛的评分规则公平公正秉公评判。

我们提出本届中青年教师教学能手大赛的主题口号是“提升素质,提高技能,展示才艺,超越自我”。阿克陶县实验中学近一年来推行了一系列的强化学校管理和强化学生管理的措施,推行了一系列的开展教研教改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使得我们一步一个台阶地往上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

同志们,号角已经吹响,帷幕即将拉开,青春早已放飞,风采继之绽放,希望各位教师能鼓起你们的勇气,拿出你们的斗志,展现你们的激情,尽情地投入到大赛中来吧,相信你我是最优秀的、是最棒的。

最后祝我们的教师在大赛中都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谢谢大家!

6.实验教师教学论文 篇六

作者汪峰

内容摘要:“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

一、教师做学生的导游,适时引入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改变教学思路,避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假探究真验证。保证学生的主体性。

1、探究性物理实验具有主动性的特点。

2、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3、探索性实验具有创新特点。

三、做课堂的主持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碰撞,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四、做学生的导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探究活动。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

关键词:实验 探究 主体性 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专家学者和广大物理教师对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的认识和感受逐步加深,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也正在密锣紧鼓地进行着。但是应看到,到现在为止,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在我们的教学中还是不容乐观的。现在对实验课的实验要求普遍较高,而作为物理实验却普遍重视不够。不少学校的物理实验数目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即使有的学校按要求完成了,但是实验教学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出现了学生实验变成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变成不做实验的现象,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一遇到实物就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动手;有的教师放弃实验教学,学生只是看实验,背实验而不是动手做实验;有的老师做黑板实验;有的教师则通过Flash 动画“做”实验,不动手做演示实验或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有的老师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作用,整个过程一手包

办„诸如此类。有的是因为实验有风险;有的是从保护精密仪器角度考虑;有的老师说学生实验测不出理想的数据,没有Flash 动画得出的数据理想;有的老师抱怨器材短缺,抱怨实验前后准备时间长,教学压力增大等等。究其理由,我认为,首先,学校和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其次,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实验教学模式僵化。再次,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学方式呆板。这一现象严重妨碍了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违背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初中阶段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掌握一些简单的科学方法……” 而初中学生心理特点也决定了科学实验在这一阶段学生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初中生正处于从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型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过程中,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仍然需要由直观的形象来支持。学生通过自已的亲自实验,就能通过眼观手动获得他们所需要的经验。鉴于此,初中的物理课程,应在小学开展的一些基于现象的探究活动基础上,开展教师指导程度不同的具有一定认知能力要求的实验探究活动,这有助于逐步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可见,物理实验课程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物理实验教学的成功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物理教学的质量。

当然,初中生在实验中还存在种种问题,如尽管大多数的初中生对实验有浓厚的兴趣,也乐于动手实践,在实验中表现得积极主动,但总体上来说,由于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再加上初中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因此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往往并不理想。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使实验教学能充分发挥其在素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要加快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教师必须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教师做学生的导游,适时引入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游的任务是为游客提供服务,向导服务、讲解服务、处理团队中的突发事件等,我们这里的导游任务也大同小异,是为学生提供指导实验导入是物理课堂导入的最主要的方法,实验导入可以使学生产生由好奇转化为求知的欲望,在实验导入时,我们应创设实验情景,提供新颖、奇特、惊险、多变的现象,当这些现象出

乎学生的意料之外时,好奇心就会促使他们积极地思考,渴望解决疑问。比如,在讲惯性时,可以先做这样一个实验,在一只玻璃杯中盛适量水,用一张塑料卡片盖在杯口,卡片上放一枚硬币,然后可以让学生猜想:当教师用棒迅速击出,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用棒将塑料片迅速击出,会看到鸡蛋落入杯内水中。再比如把纸折成飞机机翼形状然后用吹风机产生气流让学生猜想其运动情况。通过这些实验的导入,有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初中物理教材十分重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训练,安排了很多小实验。教师讲课时如果能够利用学生的小实验来导入新课,效果也很好。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小实验来导入新课,其好处不但表现在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引起兴趣,明确探求的目的与方向,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兴趣和实验技能。通过演示小实验来导入新课的好处,不仅仅反映在演示实验本身的生动、形象上,它容易把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引导到对物理理论的学习上来,而且学生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一开始就获得了感性材料,为理解和掌握好教材内容奠定了基础。此过程中,教师作为引导着学生徜徉于知识海洋的导游,既要告诉学生知识的要点,也要让学生有自我发现的乐趣。既有有组织的指导预习,也应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本实验有关的知识和方法。

二、改变教学思路,避免在实验教学过程中假探究真验证。保证学生的主体性。

1、探究性物理实验具有主动性的特点。

2、探究性物理实验教学具有直观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3、探索性实验具有创新特点。课堂教学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性实验改为学生操作实验。让学生根据学习和研究的需要,确定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目的,独立完成观测,测量,假想,验证和探索,并根据物理现象的特征和变化产生联想,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找出其变化的原因,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创新功能。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体会到,物理课有实验一定要做,做实验比讲实验要好得多。如果能把教材中传统的验证性实验,转变成探究性实验,从生活中提取与物理有关的元素,整理成实验素材,把实验拓展和创新,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效果非常好,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学生能够“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有收获”,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扮演的是一种家长和知识传播者的角色。对演示实验的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在台上做实验,学生在台下看实验。现代教学观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首位,认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帮助者及品德的示范者。演示实验不是教师的专利,变教师实验为学生演示实验,即教师指导下的学生演示实验,这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如在“焦耳定律”一节中,可以先让学生猜想:电热跟哪些因素有关?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然后自己用实验去探究,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当自己的猜想得到确认,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学习情绪就会得到升华。

三、做课堂的主持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碰撞,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上好实验课,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关键。能否把握这个教学关键,就看教师在实验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概括起来有两个方面,一是思想导向,一是实验教学组织思想导向,不是说教,而是用具体生动的科学道理武装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达到相应的技能目标教师的第二个主导作用是实验教学组织,一个有经验的实验老师,势必会充分发挥自己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确保实验顺利进行,指导全体学生实现目标。

在实验前1.组织器材,分配仪器。实验教学必须用的器材、仪表要从质量和数量上给予保证,教师事先要进行检测、组合和分配,这样做,可以及时发现与处理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是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养成爱护仪器的良好习惯的先决条件。2.阐明中心,引入实验。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扼要地阐明教学中心、实验目的与要求,介绍实验注意事项、成败关键,使学生心中有数,减少差错,保证顺利进行实验。3.操作示范,逐步深入。在学生首次接触和使用某些仪器仪表的时候,教师要介绍正确使用仪器仪表的方法和重要的保养知识。并且作正规操作示范,要求学生掌握正规操作要领。否则,学生养成不规范的操作习惯,再去纠正就为时过晚了。

实验进行过程中1.巡回指导,及时指点。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是主休,处于积极主动地位,应让学生的智慧才能充分表现出来,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协作配合。教师的作用是及时巡视,掌握实验进程情况,正规操作情况,看肴各组读数、记录是否及时,同学间配合协作得如何,发现问题,及时指点纠正。对于实验中遇到的困难,尽量启发学生克服,对于确有难度的,则给予适当帮助。

2.因材施教,教学相长。要承认学生的水平与能力有差异,教师要针对那些基础知识学得好的,规范操作技能熟练的,或思维、技能上出现某些障碍的不同对象,因材施教。要抓好重点,顾全大局,不能只顾一头。实验室是学生表现自己的大舞台,也是教师发挥作用的好地方,要善于发现积极因素,鼓励进步,帮助后迸。让实验完成得好的同学当临时实验员,当助手,帮助一部分同学做好实验,以得到更多的锻炼和提高,借此调动更多的学生做好实验的积极性,使学习一般的学生也能达到实验目的。3.引导思维,总结原理。每次实验操作结束,教师要及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实验总结方面来,组织学生认真回顾,实事求是,衡量实验中的收获和教训,检查一下观察到的现象,操作中的体会,记录下的数据,系统地加以比较,做出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科学地总结物理原理的能力。

四、做学生的导师,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探究活动。把课外活动纳入实验教学的范围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做物理实验的兴趣,在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实验技能后,应按统一计划,组织好课外活动,配合课堂实验教学,具体措施,一是根据教材实验特点和青少年的心理要求,精心设计课外活动的内容。做到既注意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又注意活动的趣味性。保证两课的内在联系。二是抓好落实,一学期的实验内容要事先确定,建立活动小组,安排好辅导老师,以保证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把课内和课外内容衔接好,课内课外就能相互补充。此外,利用课外活动这块阵地,举行了许多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专题答辩会、科技信息讲座、小制作、小发明等,对促进实验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举办综合性实验竞赛,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和群众性融为一体。为了巩固实验教学的质量,使课外活动具有更大的吸引力,每学期定时举办规模较大的实验竞赛活动。引导学生自制学具、教具,参加“小发明、小制做”活动,比如说我的一个学生做了一个小电风扇,在班级里就对大家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培养创造型人才引导学生进行发明创造,参加自制学具、教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巩固课内实验所学的知识和初步掌握的基本实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在活动中,学生们大胆设想认真设计,精心操作,这是传统的教学过程无法达到的。引导他们自做学具、教具,鼓励他们创新,能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我相信,随着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认识的加深,通过广大物理教师、教育研究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实验教学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物理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2、廖伯琴 张大昌物理课程标准解读第一版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3、项红专物理学思想方法的研究第一版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阎金铎主编 陶洪著《物理实验论》广西教育出版社

7.实验教师教学论文 篇七

初等教育是培养小学师资的, 将来做什么, 学生很清楚, 小学开什么课他们也了如指掌, 加之一种社会性的普遍认识, 认为生物是一门补充学科。所以在所学的科目中, 学生认为重要的, 有兴趣的, 或者将来用处比较大的, 就有所侧重, 有所选择, 因而学生对语文、英语、数学、计算机的兴趣就比较大。因为将来用得着, 用得着学得就有劲, 用的功夫就比较深, 无论是在听课方面, 还是课后作业的完成也都比较认真。对于物理、化学学生也表现出一定的兴趣来。而生物不被列入重点科目, 加之小学干脆就不开生物课, 学生就不把它列到和其它科目的等同地位。对学生来说既不解决燃眉之急, 又无长远利益, 所以从心理上就有一个不太想学的感觉。唯一一个可以促使他们学习的因素就是考试。为了考试, 这就成了生物教学及实验的唯一动力。要想改变这种看法或头脑中的偏见, 必须循之善诱的引导, 要以自然学科学的发生发展历史, 特别是生物科学的过去—现在—将来的发展前景为依据, 讲生物科学从一门附属学科到正规学科, 发展成为领先学科是必然趋势, 自然界生物宝藏的丰富多彩, 仿生学、动物学、植物学、环境学、遗传学的展望和未来, 使之愿意了解自然, 热爱大自然, 从而在根本上改变学生的看法。

2 多接触学生, 取长补短

教到老也要学到老。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以适应教材和时代的要求。“终身学习”不再是我们对学生的要求, 一些新分配的青年教师, 很多是从一个地方生活生长, 到第二个地方读书, 又分配在第三个地方教学。地点的差异, 必然有风土乡情的差异, 有的甚至是语言上的差异。因而要多接触学生, 在接触过程中可以了解到学生掌握了哪些生物知识, 掌握到什么程度, 动、植物各称的学名 (中文) 和各地土名有哪些差异, 并且在和学生的谈话中给予指导帮助。比如讲“问荆”学生往往不知何物, 但如果说:“问荆”在我们这地区又叫“节节草”, 学生就会“啊”的一声说:“我家房前屋后很多。”这样再讲问荆的形态, 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记忆。同时在和学生接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知识。三人同行, 必有我师。勤师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尚拜七岁儿童为师, 何况是青年教师呢。在谈话中也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生物学的发展。世界上存在着珍禽异兽, 稀有动、植物, 它们对于人类有哪些好处, 从而使他们对生物学及实验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想学的愿望。

3 吃透教材的系统脉络, 前后联系

要吃透教材的系统脉络和前后之间的联系, 必须首先吃透每一章, 抓住重点和难点。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意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 而忽视教材之前后联系和脉络之间的关系。抓住重点、难点固然对, 因为它是教学的中心所在, 每位教师都知道它的重要性, 所以都把它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最容易忽视的是往往不引起人们注意的对教材脉络基础的理解和前后联系上。教材的前后联系和突出重点、难点并不矛盾, 而更有利于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如讲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分别为第一编第四章和第四编第一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相差一百七十页, 而且是两个学期讲的, 那么讲这两个问题时, 讲有丝分裂不能提减数分裂, 否则一开始就把问题复杂化, 但要打下伏笔。在讲减数分裂时却一定要联系有丝分裂, 这是两个相关的问题。因为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 是由有丝分裂发展来的, 所以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同时又有若干区别 (表1) 。 (区别可以提到, 也可以学生自己总结、整理)

这样学生会对这两个问题理解更加透彻, 不但不冲淡重点内容, 反而把前后两个有联系的重点内容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生物以及实验课的整个内容都是在生物进化的基础上, 按着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编排的, 教学内容上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关联, 所以在整个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都要贯穿着进化的思想。比如:哺乳纲各科动物的特征无异是重点内容, 但这些特征非常容易造成学生的死记硬背, 如在讲时把它们联系起来, 指出哪些原始类型有哪些原始特点, 哪些特点决定了这一科动物的特征。以及形态与生活环境的适应, 在什么环境条件下生活, 促使了哪些动物发生了哪些变化, 出现了哪些特有的特征, 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理解记忆等等。

4 注意语言的科学性, 逻辑性, 趣味性

生物教学及实验掌握的发展趋势是由满堂灌逐渐向灵活多样, 在一节课上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的方向发展、迈进。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各种教具给学生直观感和新异感,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很重要。但是同样不能忽视讲授法的作用。

(1) 它是教师讲课的最基本方法, 是其它教学法的基础, 无论运用的是多媒体、模型、标本还是挂图, 都离不开语言的表述, 它就如同建楼的地基一样, 楼质量的好坏, 地基的坚固与否是十分重要的标志之一。

(2) 在现阶段, 整个教学过程中讲授法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就是在一节课中有其他教学方法的存在, 讲授法也占着主要的地位, 所以语言至关重要。

(3) 讲授法经受过时间、空间的检验, 虽然学制几易, 方法几改, 但它都被保留下来了, 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许多弊病, 但现阶段还没有任何一种方法来取代它。搞好讲授法也需要练就一些基本功。首先是科学性, 生物科学是门科学, 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 所以教者对此应加倍注意。如照本宣科, 出现科学性问题的可能性极小, 那么这样带来的问题是如何使课堂生动活泼, 教师讲得引人入胜,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 使学生掌握一些东西。这就要在科学性的基础上, 提高语言的文学性和趣味性。用丰富多彩的语言, 影响直观的比喻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确实是必不可少的。还要避免语言过快, 而且吐字要清晰, 以达到最佳效果。

摘要:生物科学及实验教学经过了十几年从繁荣到萧条的过度时期, 目前正处于较弱阶段, 我校每年都有一些新毕业的大学生教师走向工作岗位。刚走上讲台年轻教师, 必然遇到许多的困难, 实验经验不足, 缺乏对学生的掌握和了解, 本身教学经验不足, 教材内容的生疏, 对于教材的应用领会不是很具体, 因而在讲解前面知识的时候不注意为后边的内容打下基础, 讲解后边的知识不注意前边的内容。语言缺乏逻辑性, 连续性, 把本来有系统的实验教学知识连续不上的讲解等等一系列的问题。所以解决这些问题, 就成了年轻教师的燃眉之急, 也是提高其高校教学水平的关键。那么就以我短时间的教学体会浅谈一看法。

关键词:教学经验,不足,生疏,体会

参考文献

[1]刁爱梅.新形势下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4 (4) .

[2]赵双琦, 巫建坤.重视实验环节,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0 (2) .

[3]刘国买.整合内容与强化主体——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2 (2) .

[4]孙爱民.深化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2) .

[5]姚合宝, 董光国, 冯忠耀, 徐蓉.加强实验室建设促进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2) .

[6]周燕, 王晓红.论理工科实验教学中的创新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5) .

[7]施玉林, 刘宏, 耿道田, 苏建勇, 张建强.构建实验教学技术创新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2 (S1) .

8.谈中职物理教师如何加强实验教学 篇八

【关键词】中职 物理教师 实验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65-01

一、目前实验教学在中职物理课程教育中的地位

无论从中职物理学教学大纲上还是物理学课程本身的基本特征来看,中职物理实验教学都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占居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如今广大中职物理教师已经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物理实验能力的培养,只有让学生亲自走入物理实验室,动手操作实验,才能深入理解实验对于物理这一门科目的重要含义,而且提升了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能力。

二、目前中职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学生并不喜欢做物理实验,缺乏对实验的热情。这样造成的结果就是,对教师和实验教材上规定的实验步骤,照抄照搬,并不用脑思考,只想草草了事。这样的后果便是,学生一离开教材讲义,便对物理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要求模糊不清,更别提对该仪器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了。这种普遍性的学生状态严重地影响了中职物理实验教材中教学目标的实现。

(二)忽略对实验结果的讨论。有很多同学在做完实验之后,就认为已经完成了课程任务,对实验结果不分析,实验过程不总结,直接准备下系列的实验课程。这是一个很严重、也很普遍的学习误区,长此以往下去,学生的学习状态就如那句谚语所说,“狗熊捡苞米,掰一穗丢一穗。”到头来,学生什么都没学到,整个物理实验课程等于白白教了,不仅浪费了人力物理,最重要的是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三、针对目前中职物理实验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依照物理实验教学在中职物理课程中的重要地位,笔者通过多年在教育岗位上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和改善实验教学水平的建议和措施: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物理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不仅包含了学生对实验教材中基础理论知识的消化以及对实验目的的理解,还要在学生走入实验室之前,组织一场对该实验的原理:目的的一般性的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即将进行的实验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此来使学生对设计实验、选择实验器材等实验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比如《电流表改装伏特表》一节,中职学生通过这节实验的亲手操作,在将电流表转换成了伏特表的过程中,还应该了解测表头内阻、电表的校正等等实验内容。

(二)安排系列实验课程

所谓系列实验课程,即将多个课题相关的实验组成系列。传统的中职物理实验教学顺序,只安排单一课程,虽然这种方法和物理实验教材有紧密的联系,比较方便中职物理教师的指导组织,不过,在另一方面,也对实验教材上面所要求的目标形成了限制。所以,我们广大中职物理教师,应该时刻保持以服务学生为工作使命的工作状态,积极面对实验方法中的困难,来保证中职物理实验教学以最有效的方法完成课程目标。

以《稳恒电流》一节为例,其中共包括下面几个单一课程:(1)看懂电表的示数;(2)会将电流表改成伏特表及安培表;(3)掌握用伏安法测量电阻;(4)掌握测量电源内电阻及电动势的测量方法。按照前面提到的系列课程安排思路,我们教师就可以将这四个单一课题组成同一个系列,这样,学生通过这一系列课程的实验教学,便会掌握综合运用知识的技巧,学会了多方面思考处理问题。

不过,广大中职教师在安排系列实验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面对众多物理实验器材的情况,虽然课题都属于一个系列,但是,每个课程所需的实验器材可能都大不一样,也有可能相互之间的器材区别极小,只是在规格和使用方法上的差别,所以,在学生选择物理实验器材的时候,教师应该在旁边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误操作。

(三)注重实验后的讨论学习

实验后的讨论学习,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本实验进行总结讨论的书面实验报告;2)学生在无教材的情况下,回忆该实验的操作过程;3)学生叙述下次做该实验时,如何利用最快捷的方法达到实验目的;4)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实验经验和心得。

同系列教学一样,简单的实验讨论学习过程,也包含了整理,归纳以及提炼的学习技巧,所以,经过长时间的实验讨论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定会有质的飞跃,加深对物理实验的认识,这种实验教学的方法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能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将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在中职物理实验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完全吸收到知识,还是在于我们广大中职物理实验教师在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过程中,留心对其态度和反应的观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再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恰当方法,最后,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中职物理实验教学的道路上,走的更远,得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毕芬,韩为民. 如何通过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能力[J]. 科技资讯. 2010(34)

[2]樊鸿芸. 改革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 科技风. 2010(05)

[3]殷天喜.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11(11)

9.实验教师教学论文 篇九

提出问题是进行探究实验教学的首要环节,也就是探究什么,针对什么现象设问。物理实验教学不可记流水账式叙述,而应该有一定的启发性和针对性,指导学生能从众多的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能表述出来。

如《密度》一节中,教师可以先出示体积相同的铁块、铝块,让学生来区分铁块和铝块。然后给出质量相同的铁块、铝块,让学生区分。询问学生: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我们如何验证呢? 要点二:猜想与假设要合理

在学生接触到问题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可能答案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合理的推测与假设。当然,在试讲中可以自然引导到接下来要探究的内容。

如《密度》一节中,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些经验,通过回想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可能会有同种物体体积越大的质量越大,而不同的物体相同体积质量也不一定相同等猜想,教师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表明观点。

要点三:设计实验与制定计划注意重点突出

10.实验教师教学论文 篇十

总结反思,扬帆起航--济南汇文实验学校召开九年级全体教师教学会议 -教师工作总结

2月21日下午,济南汇文实验学校组织九年级全体教师召开了教学工作会议。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毕业班的教学工作,王远西校长、袁明东副校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导处吴昕主任主持。首先,吴昕主任细致、具体的分析了上学期的期末成绩,指出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从50级的整体情况和师资配备方面树立了老师们的.信心,并从合理规划复习、整合好复习资料、备课组形成合力、进行做题规范性训练等方面提出了毕业复习的几点建议。袁明东副校长从班主任的核心作用的发挥、利用课下时间与边缘生交流等方面与老师们进行了交流。最后,王远西校长发言,首先他对九年级全体教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而后他从抓好组织教学、保证课堂纪律、集体备课、知识落实、指标生的完成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通过这次会议,让老师们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同时也鼓舞了老师们的士气,相信在全体九年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在学业水平考试中50级的同学们会交上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11.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演好六种角色 篇十一

那么,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如何成功演好自己角色呢?

一、实验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演好“学生指导者”的角色

资料显示,未来教育需要教师不再是以知识权威者的身份灌输知识,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特点需要,以帮助学生不断进步为目的,与学生商讨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在实验中教师要放弃自己的“生杀大全”,实验中让学生成为主人,自己由主角改为配角。某些方面能让学生自己完成的老师不能代劳,学生不能自己完成的教师应积极引导,对学生的不同意建不同方案,只要能达到实验目的,应予与鼓励和肯定,即使有错也不可批评,以免挫伤积极性。教师的职责现在是越来越少的传授知识,而应越来越多的激励思考。教师应越来越多的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能帮学生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

二、教师要演好“智力资源开发者”的角色,鼓励学生发撒思维,标新立异

条条大陆通罗马,实验教学中,实验目的越简单,限制越少,学生就越会提出不同的实验设想,实验方案,此时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求新思维。即使设想中有对有错,有烦有简,但都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晶,即使错误,也有其不同寻常的意义。这就要教师想淘金者一样,耐心细致的去披沙捡金,珍惜学生的付出,有时学生的方案超出自己的方案,教师则要放弃自己的而用之,演好“智力开发者”的角色。

三、教师以一颗“童心”一种“童趣”,参与到学生实验中去,教师要演好“伙伴”的角色

实验教学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意味者教师可以冷眼旁观。教师应舍去自己的知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同样的心理和知识水平上,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参与到学生中,一起动手,去讨论甚至和学生去争个面红耳赤。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放得开,把老师当知己做伙伴。而教师正可以藉此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务实的求证态度的暗示性教育熏陶,使每一次实验成为师生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四、面对失败,教师要演好“心理医生”的角色

这里的心理医生,是指教师要通过实验对学生进行正常健康心理素质的指导与训练。实验教学中,学生必然要面对失败,而培养学生正视失败、克服困难的精神,是实验教学贯穿德育渗透的重要方面。教师应利用失败对学生进行心理方面的指导,使学生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面对失败应不急不燥,冷静查找原因,排除故障。教师只有充分意识到此时扮演的角色,才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心理素质得以强化和提高。

五、扮演好“未来设计者”的角色,让学生体会探索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立志獻身科学事业

实验中,学生亲身经历设计、论证实施、设计图表、仪器安置、排除故障、整理数据、推导结论的全过程,从中体会到探索真理的艰辛好成功的乐趣,领略到实验科学的独特魅力,教师应抓住时机,以未来设计者的姿态,指导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目标和志向,勤奋学习为祖国未来而努力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六、教师要演好“知识创造者”的角色,苦练基本功,求实创新,以身示范

时代的迅猛发展,要求教师不断充实自我,博学多才,在教学工作中,运用所学知识,自己的聪明才智,开辟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在教材之外,发掘更多闪烁自己真知灼见的精神财富。以良好的身教,为学生树立严谨求实,不断进取的典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身心,雕琢学生人格,这种作用,胜过有声说教。

12.实验教师教学论文 篇十二

1 微格教学的理论内容及其教学模式

微格教学 (Microteaching) 是20世纪初期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伦博士提出的培训新教师基本教学技能的模式, 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用来训练师范院校学生和教师的方法。它以培训教学技能和优化教学方法为目的, 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后来, 英国尤斯托大学的布朗对微格教学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提出了布朗模式3个步骤:设计—教学—观摩[1]。

2 微格教学系统的组成

微格教学系统的组成包括一个总控制室和很多微格教室。控制室和教室内配置的设备有:数码投影仪、摄像机、电脑、音箱、功放、视 (音) 频数字处理器、控制软件和设备功能控制器等。在生物化学实验的课堂教学中, 总控室可以设在实验教师办公室, 由指导教师或管理人员进行控制, 指导教师或者管理人员可以在控制室内进行指导。微格教室设在实验室, 一般装有两个摄像机 (头) 、配有适合摄像用的灯光设备, 用以跟踪实训指导教师。此外, 在微格教室内安装多媒体教学设备, 可以播放已录制的实训过程录像, 微格教室的声控系统与总控室相连接, 便于交流和沟通[2]。

3 生物化学实验微格教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 重视实践探索精神,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的的重要学科。它是医学类院校的必修基础课之一,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重理论、轻实验, 造成了实验课只是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复习, 而忽视了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3]。事实上, 生物化学的实验课和理论课同等重要, 它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 而且也是训练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环节, 这就需要实验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基本功。

3.1 确定教师的教学技能, 进行巧妙设计

实验教师上课之前最主要的是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研究, 包括教育学知识、生物化学知识, 如教学技能的分类、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大纲和实验指导、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训练目标、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课件的制作等。微格教学虽然是简单而短小的教学, 但它必须要以教材内容为客观依据来组织, 教师在确定学生所应掌握的知识体系结构时, 必须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 做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明确, 这样才能使教学更有成效。

3.2 在教学过程中敏锐地观察, 提高自身的认知程度

有一定经验的教师能够随时接收到学生反馈来的信息, 并且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学过程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这主要是靠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在实验课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必须亲自进行演示, 进行正规的示范操作。教师在示范的时候, 应做到语言简洁、思路清晰、技术熟练、操作规范。在演示的过程中,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也要注意到学生的注意力是否在教师的演示动作上。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反馈信息, 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并不断修正教学内容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3 微格教学的实施

微格教学就是要为教师在教学技能训练时提供及时、准确和自我反馈的信息, 为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给予帮助。我们可利用实验室组成微型课堂, 由任课教师、学生、评价人员 (教研组教师及其他实验室人员) 组成, 请一位摄像操作人员, 任课的实验教师讲解实验流程的一部分, 再进行规范性的操作示范, 所用的时间根据技能的要求而定, 如“分光光度计的使用”可用12 min左右, “离心机的使用”可用8 min左右。整个教学过程可用录像、录音的手段真实而且准确地记录下来, 包括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被培训的教师教学技能的应用及表达教学内容和交流方法的好坏, 可以直接从录音或录像中进行观察。这样, 被培训的教师得到的反馈信息不仅有来自指导教师和听课的教师, 还有来自于自己的信息, 基本上可以比较全面地看到自己上课的全过程。指导教师、评价人员在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有重点地重放录像或录音, 认真仔细地进行分析, 检查实践过程是否已经达到所设定的预期教学目标, 是否已经掌握了所要培训的教学技能, 还有没有存在其他教学行为上的问题, 最后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 帮助实验教师进行改进。教师从第三者的立场来观察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优缺点, 收到“旁观者清”的效果, 产生“镜像效应”。通过耳闻或眼观自己的教学行为, 然后与事先的教学设计进行对照, 找出优势与不足, 根据指导教师和评价人员的讨论评议, 明确改进教学方向, 从而较快地掌握教学技能。

微格教学在培训教师的教学技能方面, 不失为一种很好、很有效的方法。通过进行微格设计, 可使教师很快地掌握设计教案的系统方法。通过敏锐观察, 教师能随时接收学生反馈来的信息, 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过程。通过微格教学的实施, 教师就能清晰地知道自己教学技能及教学行为方面的不足, 明确改进的方向, 从而很快掌握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林韦贞.浅谈微格教学与人体解剖学新教师的培养[J].解剖学研究, 2006, 28 (4) :315-317.

[2]刘艳宏, 刘艳波, 徐芳, 等.微格教学系统在护理实训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 (13) :63-64.

上一篇:休假疗养活动下一篇:职场竞争力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