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的案例

2024-08-26

因材施教的案例(共10篇)

1.因材施教的案例 篇一

在应试教育横行的今天,面对残酷的教育现实和升学的压力,学校或教师所能做的是非常有限的,谁也不敢拿升学当儿戏。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打着“因材施教”招牌的“分层教学”有着一定的积极的现实意义,这虽然与我们倡导的教育伦理、教育公平尚有一定距离,但这个问题恐怕不是哪个人,哪所学校所能解决的。所以我们应该看到“面向全体”的分层教学是有着积极的一面的,它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应该可以理解为这是“因材施教”在今天的表现形式之一。

首先,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思想。在我们还没有一套有效的测定学生智能的情况下,按分数编班也有一定的道理,也是“因材施教”的现实可能。虽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天赋及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但这种编班方式也是相对公平的办法,想进重点班,你也得拼命学习才行,想留在重点班,不努力更不行,中高考不也是看分数的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真正实现更专业化的细分,按学生个性、天赋等因素来编班,做到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在今天的教育现实下,恐怕也是非常不现实的。

其次,便于教师的教学。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下,我们也很难像孔子和朱嘉那样采用“一对一”或者“一对几”的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今天的教育现实是:学校规模超大、师生比例失衡、学生的教育资源占有率过低,学校采取按分数编班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至少把学业水平相差不多的学生放在一起,给教师落实“面向全体”的施教思想带来了诸多方便,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如果不这样做,教师在备课、讲课时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其结果只能是含糊地“面向中层”罢了,何况,这样做就能保证公平吗?

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学校的“分层教学”大多出于“应试”的考虑,只不过是出于宣传的需要,打上“因材施教”的标签罢了。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优等生占有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例如给重点班配备优秀教师,让优等生优先使用学校的实验设备,并保证他们不受“差生”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考出好成绩回报学校,从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这种做法的弊端显然是“差生”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出于对教育现实的考虑,如果学校能够不歧视“差生”,妥善处理好对“差生”的教育与管理,那么,“分层教学”何尝不是今天教育现实下的“因材施教”呢!

其实,中国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比比皆是,地区之间的差异,校情的不同,都会使“因材施教”被赋予不同的涵义,这里确有真正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改革。不论我们以前是否真正理解过“因材施教”,但今天,我们对“因材施教”应有符合教育现实和教育发展的理解:“合理分层,面向全体”可能是“因材施教”更加现实的选择,这或许就是当代的“因材施教”。

2.“因材施教”的今天 篇二

在应试教育横行的今天,面对残酷的教育现实和升学的压力,学校或教师所能做的是非常有限的,谁也不敢拿升学当儿戏。在这个特殊的背景下,打着“因材施教”招牌的“分層教学”有着一定的积极的现实意义,这虽然与我们倡导的教育伦理、教育公平尚有一定距离,但这个问题恐怕不是哪个人,哪所学校所能解决的。所以我们应该看到“面向全体”的分层教学是有着积极的一面的,它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积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应该可以理解为这是“因材施教”在今天的表现形式之一。

首先,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思想。在我们还没有一套有效的测定学生智能的情况下,按分数编班也有一定的道理,也是“因材施教”的现实可能。虽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天赋及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但这种编班方式也是相对公平的办法,想进重点班,你也得拼命学习才行,想留在重点班,不努力更不行,中高考不也是看分数的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要真正实现更专业化的细分,按学生个性、天赋等因素来编班,做到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在今天的教育现实下,恐怕也是非常不现实的。

其次,便于教师的教学。在现行的班级授课制下,我们也很难像孔子和朱嘉那样采用“一对一”或者“一对几”的传统意义上的“因材施教”。今天的教育现实是:学校规模超大、师生比例失衡、学生的教育资源占有率过低,学校采取按分数编班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至少把学业水平相差不多的学生放在一起,给教师落实“面向全体”的施教思想带来了诸多方便,使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如果不这样做,教师在备课、讲课时会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其结果只能是含糊地“面向中层”罢了,何况,这样做就能保证公平吗?

不可否认的是,有些学校的“分层教学”大多出于“应试”的考虑,只不过是出于宣传的需要,打上“因材施教”的标签罢了。他们通过这种方式确保优等生占有更丰富的教育资源,例如给重点班配备优秀教师,让优等生优先使用学校的实验设备,并保证他们不受“差生”的干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考出好成绩回报学校,从而提升学校的知名度,这种做法的弊端显然是“差生”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出于对教育现实的考虑,如果学校能够不歧视“差生”,妥善处理好对“差生”的教育与管理,那么,“分层教学”何尝不是今天教育现实下的“因材施教”呢!

其实,中国的教育不公平现象比比皆是,地区之间的差异,校情的不同,都会使“因材施教”被赋予不同的涵义,这里确有真正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改革。不论我们以前是否真正理解过“因材施教”,但今天,我们对“因材施教”应有符合教育现实和教育发展的理解:“合理分层,面向全体”可能是“因材施教”更加现实的选择,这或许就是当代的“因材施教”。

3.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篇三

作为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他的教学实践、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尤其是他创造出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与当前的素质教育有许多相通之处,在中国教育史上影响深远,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的教育思想。孔子在他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创立了人性差异的观念,以“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作为教育实践的指南,并进而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他说:“力不同科,古之道也。”主张根据学生的特点水平,进行不同的教育,即“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虽然孔子并没有直接提出“因材施教”这四个字,而是由南宋大儒朱熹在《论语注》中的“夫子教人,各因其材”这八个字所归纳的,但孔子确实有着这种“因材施教”的思想,孔子的教育实践实实在在地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实施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孔子就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以及“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废哉,人焉瘦哉?”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谈话进行全面了解。正因为如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与个性;正是基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孔子的教育和教学才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

孔子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对于现在实施素质教育也是大有启发的。在相当长的时期里,我们的教育模式采用的是“一视同仁” 的做法,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保证全体学生的素质都得到提高。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育评估片面,只考查学生“正课”分数,高分择优。学生的思想品行、身心素质、个性特长等,一律被置之度外。于是造成了“高分低能”、个性特长被扼杀等可悲的现象。今天我们实施素质教育,就应该吸取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从而实现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共同培养的目的。

1、以兴趣为导向,分层次施教

只有在以兴趣为动力的条件下,才谈的上教育的效果;不讲兴趣的教育,造就出的不是庸才便是蠢材。

2、抓住特征,对症下药

对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这是孔子因材施教教学思想的精髓,也是这一思想得以落实的保障。它既应成为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特质,也应该是学生才能有效培养的捷径。

3、注意方法,扬长避短

因材施教的核心是在发现其兴趣、优势后正确引导,扬长避短。

4、讲求实效,敢于放弃

由于教师对学生个性的了解不一定是完全准确的,因此,教师要随时注意检测其教学情况。不然,教师的积极性再高,也不一定会有收获。

5、目的明确,灵活多变

在目的明确的情况下,教学的手段、方法、内容可不拘一格,无论作怎样的探索都是有益的。

4.因材施教的教育理论论文 篇四

关键词:因材施教;自主学习;学习兴趣;个性化;

一、因材施教之教旨在基于天赋潜能和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因材施教之教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也不是导向特定教育目标的学生的批量化生产,而是一种引导,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以自己独有的格调和进程获得良好的发展和属于自己的学业成就。所以,真正的因材施教不是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措施和投入程度使不同天赋、智力的学生朝着同样的目标发展或取得一致的学业成就,而是以发现并承认学生天赋潜能和兴趣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及其价值为前提,引导学生沿着自己的天赋、兴趣自主发展,最终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独有的成功,成为最好的自己,发挥他们为人在世的最大价值。

(一)因材施教之教是启迪学生主动思考的适时点拨与引导

人的理性是在自我认知与反思的过程中不断趋向完善的,不能强迫,只能适当引导。所以,教育不是灌输,不是强迫,而是一种基于学生特点和兴趣的引导,其目的就是导向学生的自我发展之路。[2]前言每个人生而为人都有自己内在的发展需要与倾向,这也是人们自主发展的最大动力。而教育就在于通过激发生命,充实生命,让人的潜在动力焕发出来,协助他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激情形成自觉或专注的良好品质。因此,只有人的自主自发的活动才能使他们获得发展,而知识灌输式的强迫学习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呆滞的思想”,不能促进他们的文明化,不能让他们享有更加充实幸福的生活,只能越发将他们推向被动的地位并最终变成没有自我的工具人。

教育活动只有深入到人的情感中去,引导他们全身心投入,才能激发生命,洗涤心灵。所以,教育给人的感受应该是宽松自由的,而不是有外在的压力驱策或者强迫的。恰如一棵蕴藏着成长为参天大树巨大潜力之幼苗的发展,只要有阳光、雨露的滋润,它便能朝着自己的自然倾向不断地发展,学生的成长同样需要教师以真爱加以引导而不是强迫。所谓真爱,就是把孩子当成真正的人,具有选择权和发展权与独立人格的人,引导其发展,而不求私欲之利。[3]基础教育阶段的首要意义并不在于所学知识的多寡,而在于帮助学生在试误和探究式实践经验丰富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获得越来越多学习中的愉悦体验,积聚越来越强烈的学习欲望。当教师真正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独特的基调与节奏,以真爱浇灌学生的心灵时,每一个学生的成功自会水到渠成。

综上所述,因材施教之教应当是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所做的一种帮助学生趋向自主学习的启发与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理性认知能力、理性认知兴趣和理性认知模式进行探究、学习,教师更多地是在一旁指导、协调、鼓励、监控。[4]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之“材”,要了解学生的天赋才能、认知模式、认知能力以及认知兴趣等独特之处。其次,因材施教应致力于引导学生兴趣的发展,使有兴趣者能够持续地自主学习,为无兴趣者提供各种机会使每个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内心的倾向,发现自己的兴趣点和兴奋点并形成学习动力。一般而言,学生浓厚的兴趣都生发在天赋潜质较高的领域,发展学生多方面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天赋潜质。赫尔巴特认为,以兴趣为基础建构的课程论可以将人的兴趣分为经验的兴趣、思辨的兴趣、审美的兴趣、同情的兴趣、社会的兴趣和宗教的兴趣等;对应这些兴趣,他提出了相应的学科划分,并建构出了以学生的兴趣状态为基础的教学形式阶段理论。[]所以,任课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通过寻找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或兴趣与所教学科的匹配点,唤起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衍生出持续的学习热情和动力,形成他们自主探究的习惯和不断学习的欲望。

(二)因材施教之教的目的与根本取向是把学生引向自主学习

自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2]1,所以,因材施教的“教”是为了不教,为了最终导向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学生在具有了基本认知能力后,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以自主探究式和体验式学习方式为主,由自己或在教师引导与启发之下制定目标,安排学习计划,监控和调节学习过程,并对学习结果做出评价的学习。不教并不是完全放任自流,而是强调转变传统的以灌输和强迫为主的教学方式,解放教师大量课堂讲授的时间,转向课前以备学生、备学情、备学法、备学案、备可能生发之事之理之物为主,课中以观察和引导学生为主,课后以回顾反思为基础研究学生需求的满足度和学习动力与兴趣的激发度。所以,因材施教的不教主要是解放教师的口和教师原来用作知识灌输的时间,调动教师的眼睛、专注之心和大脑,要求教师更多地投入精力关注学生以发现细微的教育契机。这也提高了对教师基本素养、指导能力、研究能力和敬业精神的要求。一般来说,学生的学习动力有三种,即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以及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即学生为满足家长或教师期望,满足外在的奖赏而进行学习的动力;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学生为获得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或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而学习的动力;认知内驱力是学生为满足对知识的渴望,满足好奇心而进行学习的动力。前两种驱动力都是外在的、不稳定的,只有认知内驱力才是内在的、持久的、不断强化的。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中大部分学生都是由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驱动的`,这主要源于考试以识记考察为主、各方力量一起聚焦应试成绩的客观现实,以及功利化倾向极其强烈的社会环境;相反,因材施教所导向的自主学习则是以认知内驱力驱动为主,由学生自我发起、自我组织、自我反思与评估为基本特征的基于兴趣内生的自主学习。因材施教要求教师将灌输转为引导,将课堂还给学生,将生活还给学生,将生命回归鲜活,使学生从沉重的课业负担下解脱出来,从单调的知识传递回归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式自主学习与生命尊重,在此前提下以兴趣为突破点发展学生的认知内驱力。

二、自主学习离不开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与教化

有了因材施教之教才会有自主学习的快乐体验基础和基本的学习动力,才可能引向人的自主学习。所以,自主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是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与教化,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又会强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促成人的个性化发展。

(一)自主学习的潜质需要适切的因材施教之教去呵护与唤醒

如前所述,自主学习习惯需要学生在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之下,借助即时产生的快乐体验和不断生发的成就感逐步加强,并最终成为自觉。所以,自主学习潜质的激发需要适时而恰当的早期引导,因材施教式的引导与唤醒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良方。

1.因材施教之教可以从婴儿时期开始持续保护学习者的好奇心。

正确引导之下的好奇心可以诱发无数创新,也可以变成无穷的发展动力。这种巨大的财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与生俱来的,但却因为很多人的好奇心没得到很好的保护而致使他们“泯然众人矣”。婴儿从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就对身边五彩缤纷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究欲;当他成为一个具有自主活动能力的主体之后,更是急于四处去探索和认识这个世界,因为他又经历了一年左右想去哪里却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煎熬;在经历咿咿呀呀无法正常交流难以让成人明白的焦躁之后,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到可以正常交流的时候,他们总会有无穷无尽的“是什么或为什么”的疑问。实际上,这些都是幼儿对周围世界本能产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保护与引导好他们的好奇心,便是对他们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学习最大的帮助,便是对他们真正的爱与关注。但是,现实世界中却常常由于家长或教师自己缺乏对孩子好奇心的足够重视与必要认知,加上缺乏解答孩子问题的能力与技巧,转而责备孩子添乱或对孩子置之不理。久而久之,在这种不断的消退作用下,幼儿便失去了强烈的探索世界的热情,逐步趋向机械和木讷。保护学习者的好奇心,采用因材施教之教把他们引向符合学习者潜能发展的方向,就是在帮助他们生发自主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也是他们幸福生活的起点和成功人生的开端。所以,家长和教育者要用百倍的耐心去观察和理解孩子,去认识他们的发展潜力,去和他们一起研究好奇心驱使下无穷无尽的问题,帮助他们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生发基于潜能方向越来越强烈的探究欲。

2.因材施教之教依据学生兴趣引导学习者不断体验收获的乐趣。

幼儿自学会走路起就有用不完的精力不断地去活动,其原因就在于在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地获得新的体验与新的发现,并生成新的认识。通过生命最初阶段的感觉运动,幼儿不断发现各种物体的特性,了解空间关系、物与物的关系等。这是幼儿作为一个主体与环境客体不断发生交互作用并建构自己对世界的独特理解的过程,不断生发的新体验和新发现为幼儿提供取之不竭的动力,或者称为由认知内驱力驱动的主动学习和探索。这一过程不应有强迫、压制、说教和灌输,而应在适时引导下,让幼儿相对独立地完成认知结构的建构。所以,要想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就需要因材施教之教适时而适切地引导他们不断有新的体验与发现,使他们不断保有对新鲜事物和内在规律或道理进行思考和探索的热情与激情,让不断生发的热情触动他们的兴奋点,点燃他们的激情,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快乐体验和越来越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终身性自主学习状态的养成需要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与教化

终身性自主学习的状态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更不是天然而成的,它需要通过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与教化不断强化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能力与欲望,并逐步形成学习自觉和学习自为。

1.终身性自主学习需要借助因材施教之教趋向生命潜质的激发和人文素养的涵养去实现。

可以说儿童天生具有探究的欲望,具有学习的能力和强烈的好奇心,而且具有良好的发散思维品质。但是,具有这些潜质和能力并不等于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不等于可以自然而然地进入以自主自觉学习为基本特征的终生学习状态。正如夸美纽斯所言:“知识、德行和虔信的种子自然地深植在我们身上。”[5]但是,“千万要谨慎,一时一刻也不要认为,放任儿童撒野,不予监督,不予教养,就能培养出伟大人物。”[1]19儿童身上只是存在着好奇心、兴趣和求知欲这些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不可或缺的种子而已,种子的生根、发芽与茁壮成长还需要教育像土壤、阳光和雨露一样去滋养才能实现。所以,作为自然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力与可塑性,只是没有因材施教之教的引导是很难自然而然地进入终生性自主学习状态的。受教育者作为一个个千姿百态静待花开的鲜活个体,需要教育者用赏识的眼光去鼓励、激发、静候与引导,需要教育者用人文关怀和悉心呵护去滋养学生的心田,否则便不可能精彩绽放。要生成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导向终身性的自主学习,除了教师的引导与人文教育滋养,还需要家长从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允许孩子依照兴趣实现个性化发展,“并依据每一个孩子独特的,与生俱来的设计来抚育他们成长”[6]。

2.终身性自主学习习惯是在依据学生个性特点逐步增强其学习自觉性的过程中养成的。

终身性自主学习的核心是学习者的自主性与独立性。自主性是指人们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天赋潜能积极自觉而有效地管理自己生活与发展的综合能力。[7]自主的人能够认识并且善于确定自己的目标,他们不仅能够成功地控制外部环境,而且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8]孩子在自主发展方面本身具有天赋特性,也就是说他们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会帮助他们积极探索和实践,并从中提升自己的自主性。所以,学习者的自主性发展在早期因材施教之教引导的同时,更多地需要家长和教育者的保护与赏识。用欣赏的眼光看着他们成长,用积极参与和他们一起动手的行动支持和鼓励他们探索,在心灵相通的陪伴中与他们一起成长。独立性是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或自我制定行动目标并完成行动计划的基本品质与能力,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本需要,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灵魂。[9]对儿童实施的因材施教活动是否有效,关键要看它是否能够帮助儿童越来越独立地行动,帮助儿童逐步形成学习自觉和自为的终身性自主学习习惯。家长和教师要注意从小培养儿童的独立意识,不能以爱之名剥夺儿童自己动手操作或独立判断的权利,而要让儿童自小体验作为一个独立主体实施行动和决策的成就感与乐趣。如果成人以爱为理由对儿童包办代替,去“习惯服侍小孩,这对他们不仅是一种奴化,而且也是危险的,因为这很容易窒息他们自发的活动和独立自主意识,扼杀他们十分有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10]

三、由因材施教之教导向终身自主学习的路径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11]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开发人的天赋潜力以及内心倾向,导向学生兴趣的强化和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实现人的最佳发展,达到人尽其才。因材施教和自主学习的最终目的都是沿着天赋潜能引导每一个人,帮助他们在不断生发新的探究欲望和快乐体验的过程中逐步进入终身性自主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开启自我发展之路,最终趋向人尽其才的自我实现和才尽其用的大展宏图。[12]

(一)在个人潜质与兴趣得到激发的过程中趋向学生自主学习

由于每个孩子先天遗传素质和家庭生活环境各不相同,他们在天赋潜能、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同时,作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儿童天生会根据自己的心理需要和倾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所以,成人不能代替儿童去做选择而扼杀他们兴趣得以明确和强化的机会,而应以一种静待花开的心态安静地观察和倾听儿童的自主成长之妙,通过儿童自己所做的自由选择实现他们个性潜能的最大化发展和幸福生活的获得。

1.依据学生多样化的天赋与兴趣,引导每个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在多元智力视阈下,每个学生的智力组合方式和组合结构各不相同,即,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智力差异,都具有个性化潜质。这种特点客观造就了学生千差万别的潜质与兴趣,也决定了只有因材施教才可能导向每一个人潜能的激发,并最终成为最好的自己。取向人本化的社会普遍认为,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成为一名具有一定精神内涵而有益于社会的人。[13]现实生活中,少数学生可能对一些学习科目毫无兴趣,但大多数学生并不是对所学科目都毫无兴趣,只是对各科兴趣有强弱之分,即便是没有任何兴趣的学生也有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比如个别学生对学习科目本身没兴趣但在人际交往方面具有过人的天赋,语文教师就可以请他带领学生分析《水浒传》《红楼梦》等类似文学作品中复杂的人际关系,从而激发他对这类学习内容的兴趣。如此坚持下去,只要沿着每个个体感兴趣的方向善加引导,便会对学生的自我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力,并逐步产生更强烈的发展欲望与乐观情绪。再如,有些学生文笔好爱写作,任何科目的教师都应该为他提供基于自己学科的锻炼和展示的机会,应该像郑渊洁之父对待儿时的小渊洁一样,而不是像开除郑渊洁的教师那样因为片面的认识就对一个很具发展潜力的优秀学生进行“死刑判决”。

总之,兴趣是后天逐步彰显出来或者在强化中逐步形成的,教师应善于发现并依据学生个人的潜质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日益强烈的学习动机,引导他们循着兴趣的发展和发展特长的需要逐步拓展探究面,培养适合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习惯,最终走向基于个性解放的全面发展。

2.依据学生的智力水平与认知方式差异,鼓励学生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学习节奏。

由于学生智力水平和认知基础与经验基础的差异,他们在接受信息的速度,消化信息的程度、范围和深度等方面都有所区别。所以,教育者或其他参与教育指导的成年人不能对不同的学生做完全相同的要求或希望他们整齐划一地前进。在正常的学习生活里,每个孩子都希望按照自己独特的学习节奏去学习并获得乐趣,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兴趣的过程中,教育者需要小心呵护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尊重他们的学习节奏。在孩子早期的阅读观察中,研究者普遍认可孩子天生具有良好的阅读品质,因为孩子们在早期阅读时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实施身心融合式阅读活动。他们会把自己置身阅读内容之中,去亲历、去体验、去互动,只是他们或快或慢,或进或停,节奏各异。在此阶段,只有坚持做好对孩子们早期教育的耐心引导与静候,他们才可能真正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逐步趋向自主学习和快乐学习阶段。不尊重儿童内在节奏的教育,必然导致儿童自信心的挫伤,对遥远的教育目标望而却步,过早地失去探索知识的欲望和动力。教育的基本功能与目的,正是协助不同孩子找出最适合的发展与学习模式,鼓励他们乐于持续前行,以马拉松的跑法不断调整步伐找到适合自己的速率和节奏。[14]所以,幼儿园阶段不应该出现教材,而只有多样化的幼儿图书供应;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材应该以诚实、责任、爱与互助等为核心建构基本的教学参考资料,并辅之以大量的自由阅读资料,给孩子较多的自由学习空间和较多的实践活动机会与时间;之后虽然要逐步增加共用的教学参考资料,但是,应该实现多元化,允许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喜好且鼓励各自的特长,在基本认知能力建构过程中,帮助学生强化兴趣与学习能力,在尊重他们自己学习节奏的前提下逐步趋向多样化自主学习状态养成。

(二)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为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

在当前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育模式下,学生如果仅仅在某一方面有一定的学习兴趣而没有机会得到应有的引导和强化,则可能在过重的学习压力及单调的学校生活下逐渐丧失原有的兴趣,演变为机械应付式的学习。所以,学校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通过自主化学习环境创设和个性化资源获取途径建构,营造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和强化功能的学习氛围,逐步唤醒并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潜质和个性化学习兴趣;并通过教育者对学生的观察和研究给予适时的引导,帮助学生逐步把模糊的兴趣和基础的自主学习动机明确化、坚定化,最终引向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和基于个性解放的全面发展。

1.需要通过动机激发、成功体验、方法选择和空间营造来创设利于自主学习的学校环境与氛围。

第一,应该借助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导向学生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兴趣与动机相伴而生,互相促进,教育者只要清楚每一个学生的兴趣,就可以借助学生兴趣设计教学,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调动孩子们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并逐步扩展这种学习动机驱使下的探究面,通过相关性和支撑性,帮助学生沿着兴趣在某一方面学习的深入,衍生日益广泛的相关知识需求和技能支持需要,这样,学生就可以沿着兴趣的需求将片面的学习动机迁移到其他方面,最终将个性化学习兴趣转变为全方位的自觉自为的自主学习。

第二,应该积极举办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和启迪思想催生智慧的比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校环境和心理氛围,给予不同爱好和天赋的孩子体验成功的平台。美国教育家布鲁姆说:“教育必须日益关注所有儿童和青年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是提供能够使每个学生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条件。”[15]学校有义务创设条件促使学生在某一领域获得阶段性的成功,帮助他们及早在某一方面反复体验成功的滋味,并伴随这种成功体验的丰富化,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升和积极态度的形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迁移打下坚实基础。

第三,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主学习的方法。由于儿童自我监控意识发展程度尚处于低级阶段,不能够自己制定合理的目标,也不能合理监控并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兴趣与爱好之后,给予他们逐步的引导,帮助他们制定目标,监控和调节他们的学习过程,评价他们的学习结果。在学生自我发展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再逐步放手让学生自主发展。第四,积极创造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我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存在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各科教师布置的作业叠加起来占用学生太多时间,学生经常是屈服于教师的权威而去应付机械劳动式的作业,这种学习方式会逐步吞噬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主动而彻底地转变观念,通过个性化、开放性、多样化的探究与实践作业布置,把学生从枯燥而沉重的识记式课业负担下解放出来,让他们有精力去关注学习的质量以及自我评价学习的结果,有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时间、空间和机会。

2.引导学生学会善于利用校内外无处不在的学习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和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使用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无处不在、无所不包的泛在学习资源。[16]借助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庞大的数据库,可以随时随地检索自己需要的任意学习资源,这为教育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机遇与挑战,为每个人的个性化自主学习提供了便捷条件和更大的可行性。多样化的通信方式和高性能的通信途径使学习者能够很容易地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资源、工具和方式。[17]面对网络世界爆炸性信息的冲击,教师要引导学生摒弃不良信息,依据个性化兴趣和爱好收集资料进行自主学习,使网络为自我个性化发展服务,将学生引入终身性自主学习的状态。

第一,教师应该在为学生提供资源获取之便利的前提下鼓励学生自主解决基础知识学习类问题,并引向内在道理与实践创新的深层探究。在一些课程的课前准备中,教师应当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整理资料。比如在美术、历史等课程中,并没有很多需要教师抽丝剥茧般地进行讲解的概念与理论,教师可以在课前以问题的形式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究,继而引向对人的人文素养提升高度去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二,教师应该和学生合作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体验式学习和参与式学习机会,让学生在感知中生成知识,在体验与感觉中丰富心灵。比如阅读或悦读的多样化感觉追求,不同交际方式的舒适度或厌恶度对比感受等。

第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制定个性化目标并实施自我评价与自我调控。自我反思可以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有效地进行自我监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兴趣上升为习惯性的自觉自为的终身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M].李其龙,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2]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北京:文汇出版社,.

[3]王红梅.论如何塑造班主任的人格魅力[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8):149—150.

[4]张广君,张琼.当代“因材施教”:生成论教学哲学的审视[J].课程·教材·教法,2015(4):37—43.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学法解释[M].任钟印,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51.

[6]查尔斯·博伊德,等.因材施教的艺术[M].刘萍,译.上海: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2007:6.

[7]孙刚成.教育让人成为最好的自己[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120—122.

[8]伊·谢·科恩.自我论[M].佟景韩,范国恩,许宏治,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407.

[9]余文森.论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教育研究,(11):27—30.

[10]蒙台梭利.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15.

[1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350.

[12]梁秋英,孙刚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9(11):87—91.

[13]胡庆芳.六大国教育趋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22.

[14]陈之华.成就每一个孩子[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9.

[15]布鲁姆.教育评价[M].邱渊,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5.

5.因材施教的案例 篇五

——————《可贵的沉默》案例描述及思考

彭艳玲

【背景分析】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主要形式,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进行细致、生动地描述,从而再现场景,以孩子们情绪变化为描写的主要内容: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又从沉默渐渐回到热闹。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是在深入领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受到关系父母、回报父母之爱的教育,学会关心别人,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培养句感。同时为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学情分析】

本班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养尊处优惯了,不懂关心他人,关心父母,处处以我为中心,缺乏爱心,因此,本文是一个很好的教本。

【案例片段】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过生日,这真是个令人兴奋的话题。昨天,老师请同学们把你们最喜欢的生日礼物和照片带来让老师欣赏,有吗?赶紧把它们拿出来吧!谁来说说你过生日的情景?

二、朗读感悟,为“爱”涵咏

1、用“”划出课文中写孩子们喧闹的句子,我重点引导学生点击几处重点文本,相机指导涵咏。

2、课文有两次写到孩子们热闹的场景

(1)我先引导学生感悟朗读第一次热闹的场景,随后交流:你们过生日时,父母都是这样为你们祝贺的?

随机我总结:从孩子们的眼神中,语言文字中和生活实际中已经感受到了父母给自己的爱,感受到了父母给自己带来的幸福和快乐!

(2)再体会第二热闹的场景(抓住“赦免”“七嘴八舌”等语)交流讨论:这里的热闹为什么与沉默前的热闹不一样?

3、让学生反思生活,体验沉默。

(1)比较两个句子:(①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②沉默了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请学生比较着读一读两个句子,看看加上“一词和不加“足足”一词效果有什么不同?

(2)随机引导: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分钟实在是微不足道的,人们常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可是课堂上沉默了一分钟,几十个孩子就会有几十种不同的想法,孩子们可能在想什么呢?(让学生在书的旁边协商自己的感悟进行交流)随后,我再次引导交流思考:为什么孩子们做不好,还说孩子们可爱呢?从而体会第二个问题:为什么说沉默是可贵的?

三、探究概括,掀起“爱”浪

1、重点指导学生朗读第16自然段,一起感受孩子成长后父母的幸福和快乐。

2、随机引导:同学们,老师要告诉你们一个读书的好方法,那就是读书的时候要学会透

过课本的语言文字去感受文字背后的故事,你们会发现文字背后的故事同样令人感动。“孩子们会体贴父母了”,那他们是这样体贴的呢?“孩子们送父母礼物了”,他们送了什么?送礼物时,说了什么?答案就在你们心里,答案就在你们笔下。根据老师的提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选一个内容写一写。(出示:我送父母礼物了!爸爸妈妈夸我会体贴了!)

四、课外延伸,为“爱”喝彩

在这里,我就借用一句广告词儿:“心动不如赶快行动。”母亲节、父亲节快到了,你

们就赶快筹备礼物吧,但愿你们的礼物会给父母带去幸福、快乐,给周围更多的人带去爱!

五、作业超市——为“爱”绽放。

1、选做一: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摘抄在语文积累本上,并背下来。

2、选做二:以“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主题,写一个小片断。

3、选做二:请搜索有关“爱”的习文读一读。

推荐读书:《爱的教育》。这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写的,书里有许多精彩、感人的亲情故事,值得大家用心去读。

【案例反思】

注重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注重说写的结合,让学生学会联系自己的生活经

6.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的初步尝试 篇六

我认为应因材施教, 进行分层教学。学生之间的差异表现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 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教师因人施教, 首先认可差异, 承认并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 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上进。因此, 我按素质把全班学生分成优等生、中等生、潜力生, 采用“分层施教”的方法, 对有差异的学生采用了有差别的教学方法, 并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课堂教学内容要因人而异

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 针对学生层次, 进行分层教学,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在目标教学中实行目标分类, 目标分类即把目标分为发展目标和达纲目标。发展目标即是提高目标, 它高于大纲、教材要求的目标, 达纲目标教学大纲规定要达的目标, 达纲目标又可分为基层目标和高层目标。教师要对优秀生设计一些灵活和难度性较大的问题;对潜力生适当降低教学起点, 要求学会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 发展基本能力, 掌握基本方法, 会做基础题;对中等生要求在熟练上下工夫, 发展综合能力, 使其逐步转变为优等生。教师尤其要注意培养潜力生的兴趣, 使其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因此设计的问题要简单, 坡度要小, 使他们从畏惧厌烦学习转到愿意学习上来, 让他们尝试到成功感。教师应当了解每个学生德智体发展的特点, 了解学生个别特点是搞好因材施教的基础, 例如, 学生各学科学习的情况与成绩, 有何兴趣、爱好与擅长以及不足之处, 然后有目的地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对思维欠佳的学生, 要鼓动他们积极进行思考, 勇于争辩, 回答问题和进行探究;给优秀层次者开点“小灶”, 要加强个别辅导, 增加课业;对困难者给予特殊帮助或补课, 对态度马虎而能力较强的学生, 要给他们布置一点梯度较大的任务, 并严格要求他们务必精益求精;对视、听觉不好的学生, 要照顾他们坐在比较适合的地方, 要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发展。因材施教、并非是要减少学生的差异, 相反, 因材施教是要在差异的基础上更好地提高。教师应该为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方向, 学生差异不只是个体之间兴趣、气质、性格等方面的差异, 往往还有其他的因素, 由于社会传统的偏见对教师教育观念的影响, 当下, 因材施教显得更为迫切。作为孔子留给后世的弥足珍贵的教育思想财富, 我们在教学中, 必须因材施教, 通过科学求实的态度注重人本身的差异, 因人施教, 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让每个人都得到相应的发展。

二、教学实践中, 目标要分梯度

目标梯度是取得期许效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设计教学目标, 提出学习任务要从各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 这样才能让他们“跳一跳, 摘果子”, 使各层次学生都有自己的奋斗目标。教师制定教学目标就要从大纲、教材出发, 从各层次学生可能达到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去考虑达纲目标和发展目标, 为让学生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状态, 促进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锻炼。学生根据自身需要也自行制定自己的目标, 不搞“一刀切”, 更不能强制学生按教师千人一面的目标进行, 相反学生可让教师根据不同目标给予不同的检测, 学习效能最大化、追求最高目标是学生的权利, 这样制定出来的目标才恰当、全面、具体, 体现了层次性。在具体实施上, 每一课应有每一课的具体要求, 有每一课的训练点,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个体的差异, 注意制定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目标, 上不封顶, 下要保底, 并做到在保底的前提下,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不同的水平。

三、课堂上教学方法应分类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 分层适时有效进行分类指导。对优等层次的学生, 以“放”为主, “扶”在引导深化理解和深入探究上, 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放”中有“扶”。对中等水平的学生, 实施半“扶”半“放”的策略, 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独立探究, 独立完成教学任务, 在遇到经过讨论仍不能解决的疑难时, 教师趁机进行指导。对后进潜力层次的学生, 以“扶”为主, “扶”在引导深化理解知识和指导归纳学习方法上。课堂上, 尽力做到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策略, 尽量做到通过自己独立思考掌握知识。在适当点拨之后, 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 自主发展, 或并注意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给每个学生创新的空间, 使每个学生的特长得到发挥, 个性得到张扬。问题的设计既然已经分了层, 教师在提问时就要注意分层实施, 这样做, 就可以解决差生吃得消, 优生吃得饱的问题。

四、教学辅导中练习、作业应该分层设计

在课堂教学中, 如果进行弹性处理, 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分层, 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发展智力和拓展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五、考核方法多样化, 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多样地激励

对学生的学习成绩, 我也进行分层实施。考试后, 对考试优秀的学生提出更高的目标;对达标学生提出“巩固发展”的目标;对经过努力仍未达到目标的学生, 通过“开小灶”个别辅导, 也可通过学生自己建立的小组进行“自我救助”。放缓题面向差生;基础题面向全体学生, 全体学生必做;提高题面向中等生, 拓展题面向优生, 以确保各类学生都达到预定的阶段目标。

7.美国学校的因人施教和因材施教 篇七

纽约市的中小学,在过去的五六年里,彻底告别了课本,这使得许多习惯于传统教法的老教师一下子失去了依傍。取而代之的,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书”——各种图书和公开出版物。教育局每年给各年级学生一张读书单,列出当年必须选读的25本与本年级程度相当的图书。

废除课本,带来了教育观念的深刻改变。学校从以传统的教书为重朝以教人为重的方向转变,教学活动从以教师为中心朝以学生为中心的方向转变。教师走出为人师表的权威角色,成为向学生、家长提供教育服务的专业人员。教师的工作性质从教书转向育人。

这里请注意,我说的是“育人”,不是“育才”。一说育才,容易使人联想起“集天下之英才而育之,不亦快哉”的感叹。育才确实有精英教育的含义。育人的含义在于有教无类。这个有教无类不仅要求在社会层次、阶级地位、经济状况、种族性别等方面要做到无类;更进一步,要求在智商、情商、学习能力、兴趣专长、品行操守等方面的差别面前使学生获得公平教育的待遇。公平不是均等,均等是每个人得到一样多。因为每个人的需求不同,因此均等并不公平。公平教育的准则应该是每个学生获得他所需要的教育。

废除课本,给“因材施教、因人施教”(Differentiated Instruction,DI)带来了新的诠释。因人施教必须从了解学生入手。以下3个方面,是教师必须了解的:一是学生的学业程度,二是兴趣取向,三是学习方式。

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业程度是因人施教的第一个前提。首先,教师要给学生的学业程度做一个全面的评估。平时测验的成绩、课堂表现、家庭作业、读书报告、小组合作课题,都要考虑在内,不能只看正式考试的成绩。

评估的目的是找到学生在没有别人帮助的情况下,能够独立胜任的当前学业程度。然后,教师帮助学生制定一个包含潜力程度在内的近期学习目标。潜力程度指的是学生在得到教师指导和同学帮助的情况之下,可以达标的程度,在当前程度与潜力程度之间形成一个理想的学习空间,这就是列夫•维果茨基(Lev Vygotsky)著名的“最近发展区域”(The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理论。教师在这个最近发展区域内,帮助学生设定一个容易成功的环境,让学生在别人的扶助下完成本来不可能独立完成的任务。然后逐渐抽回扶助,在适当的时机将责任完全移交给学生,让学生独立操作。这好比建造高楼大厦时搭脚手架,脚手架是辅助性的临时结构,具有机动性和合作性的特点。随着脚手架节节上升,实质性、永久性的建筑才得以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帮助学生发现和开发他们的兴趣是因人施教的第二个前提。以教书为中心,学生的兴趣取向常常被忽视。以育人为中心,学生兴趣取向的重要性一下子就突显出来。中国历史中流传下来许多苦读中状元的故事,多少年来被许多人引为刻苦学习的典范,更别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教诲。用金钱、美女激发学习积极性,实在是对学生极大的误导。今天新一代的学生可聪明了,那遥不可及的金钱、美女对他们起不了多大的刺激作用。那么,如果不谈中状元的宏伟目标,不谈共产主义崇高理想,还有什么是学习的动力呢?

我现在回想自己在学骑自行车、学跳交际舞、学驾驶汽车、学唱卡拉OK的时候,都经历过一个“入迷”的阶段。没有接触之前没有体会,一旦学了一点,似懂非懂的时候,突然就上了瘾。从自行车上摔下来,不知道疼痛;车开得歪歪斜斜,置生死于度外,不学下去还难受。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兴趣的魔力。“入迷”是学习的最佳境界。

我在美国读过4个大学。许多中国留学生读书都很刻苦,考试拿高分。我大概也算一个,在3个大学里拿到全额奖学金。但是,学位到手了,好像就完事了,跟同专业走上顶尖水平的美国同学比,我们就是差一口气。这欠缺的一口气,就是兴趣。我们这一代留学生,由于生存的压力、经济状况的限制,学习大多是奔奖学金来的。所以是专业挑我们,而不是我们挑专业。我的学位中,其中一个是特殊教育。我的许多美国同学、同事挑选这个专业,是因为家庭中有残疾成员、智障儿童或自闭症儿童等。他们学习这个专业,希望能更好地帮助他的亲人,以及和他亲人境况相同的人。他们没有像我那样苦读拿高分,但是他们对这个专业的热心、执著,到了入迷的程度,我是学不来的。因为我缺乏他们那种发自内心的动力。

我的女儿鲍馥萝在史蒂文森高中读书时修了一门绘图课,老师看她学得有点模样,就介绍她去曼哈顿的几家建筑设计公司参观。没想到她一看就看入眼了,就此决定只学建筑不学其他,申请大学填7个志愿,她从头到尾填的全是建筑。她们那一届,卡内基梅隆收了75个新生,毕业时还剩下35人。许多人中途转专业或转学校,有的去学艺术,有的去学商、学工程等等。大学生转学是很正常的事,有的学生对别的专业产生了兴趣,有的因为读不下来或不喜欢读一些主课,有的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

尽管有种种原因,选择建筑设计专业,科目多、功课重是一个事实。一般专业本科读4年,建筑要读5年。不但要学好数学、物理、力学、工程、铁工、木工,还要学好美术设计。这么多跨行业的课程,对学生的综合智力是一个挑战。有的课程似乎不怎么伤脑筋,像铁工、木工课、玻璃制作课,但要求手准眼准,集中注意力。否则一个新手操作刀具、机具,难免险象环生。鲍馥萝出过一次比较严重的工伤,被送进医院急诊室。还有同学把自己的手指头锯断的。有的课程活动似乎挺有趣的,像美术、制图和服装表演。但是不管是在纸上还是在电脑上画图,毕竟是需要一笔一笔画出来的,快不来。设计服装以后,她得自己裁剪缝纫,急不来,她和她的同学经常熬夜赶工。照理说这样读书蛮辛苦的,但她乐此不疲,根本不需要父母督促。

大学毕业后,鲍馥萝如愿进入KPF工作。KPF是一家国际性的建筑设计公司,专门做大型项目,比如纽约联储银行、IBM总部、ABC华盛顿总部、五角大楼地下室、世界银行总部、德国斯图拉斯银行总部、伦敦泰晤士广场、巴黎罗丹艺术博物馆、日本梅里林奇投资公司总部、日本名古屋中央铁路大厦、塞浦路斯国会大厦等。KPF在世界很多地方开设事务所,比如伦敦、新加坡、上海等地。鲍馥萝在纽约上班时,还参与设计上海浦东香格里拉大饭店。

与鲍馥萝同龄的朋友,有读金融、商学和医学的。他们一毕业拿的薪水比她高很多。鲍馥萝开始好像有点眼红,后来想想还是对自己的专业最满意。她说今后看看自己设计的建筑一幢幢摆在那里,会非常有成就感。鲍馥萝目前在KPF的上海事务所工作。她的语言优势(英、中、西班牙语)在上海得到充分发挥,成为KPF上海事务所只说英语的老总不可多得的助理。对她自己来说,从曼哈顿的象牙塔里走了出来。上海是一个真实的商业市场。在上海,她有机会就近接触到亚洲的投资者、中国当地政府主管部门和中国大学同行,获得许多行政经验。她说这些东西在曼哈顿总部是学不到的。

鲍馥萝的朋友中,有一位绝顶聪明的小伙子,大学毕业后在纽约和香港的金融机构做事,赚的是大钱。可是,他对这个行业越做越不喜欢。他说一天到晚就是把钱从这里搬到那里,从那里移到这里,没意思透了。他说做到30岁就退休,再不干这一行了。可见大量金钱回报可以拖住一时,没有兴趣还是不能长久。学习的兴趣不是只停留在学校里,它会延伸到将来的工作职业。还有什么比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更快乐的事呢?所以,帮助学生发现和开发他们的兴趣,是为了今天教学的成功,更是为了今后学生一辈子享受工作的乐趣。现在回过头来说史蒂文森高中的绘图课老师,不知他是有意还是无意,将他的学生引入一个她本不熟悉的领域,但一见倾心。我也想不到,开发学生的兴趣,竟然这么容易。

了解学生学习方式是因人施教的第三个前提。每一个学生,不管是智商超群的天才还是弱智,就他本人而言,总能找到他的长处和弱点。比如,我是右撇子,习惯用右手,做事情用右手比较有效。如果有人要求我多用左手,我想没有道理也没有必要。在学习方式方面,我知道自己的视力比听力强。听过一个人名或地名,我是记不住的。读过一个人名或地名,就比较能够记住。因为看过的字,在我脑子里留下了一个图像,好像看过照片一样留下了印象,比较容易记住。听过的东西则一闪而过,留不下印象。听觉能力强的朋友告诉我,他听到字词句的声音时候,好像听过一支歌一样,在他脑子里留下清晰的印象,不容易忘记。因此,老师教学生的时候,应当找到学生习惯的学习方式,使用学生习惯的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开展“因材施教”的工作了。因材施教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过程,三是教学成果。

教学内容就是教什么的问题。不管教什么,都要根据学生的学业程度,兴趣取向和学习方式进行,反正不能再一刀切了。布鲁姆(Bloom)把教学目标从易到难归结为6个阶段:知道(1),理解(2),运用(3),分析(4),评估(5),综合(6)。比如,同样教一堂民间故事(语文)或光合作用(生物)的课,学生甲的当前现有学业程度在“理解(2)”这个阶段,今天对学生甲的教学标的应该是达到“运用(3)”这个阶段。学生乙的当前现有学业程度在“分析(4)”这个阶段,今天对学生乙的教学标的应该是达到“评估(5)”这个阶段。教学目标定得过低浪费时间,过高则欲速不达。再比如同样教一堂乘除法,喜欢钱的学生可以做关于买卖盈亏的题目,喜欢旅游的学生可以做和里程有关的题目,喜欢体育的学生可以做和比赛速度及计算记分有关的题目。

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提高思考能力,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从不会进步到会,从不能发展到能的过程。我有一位校长朋友,今年春天随一个校长代表团到中国访问。回来后他告诉我在上海的一次听课经验。他们到了一所位于市中心的重点中学,校方安排他们听的是一堂英语课。起初美国校长们很兴奋,因为这堂课他们听得懂,他们期望可以从这堂课中学一手,但是结果使他们很失望。

他描绘学校硬件的先进,教学楼、教室、电化教育设备,甚至老师的午餐,统统让他眼红。他说听课的教室特别大,大概是专门用来做演示的。教室里绝对的安静,学生座位面对黑板整齐有序,学生像士兵一样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教师讲课字正腔圆,学生回答尽善尽美。这一课的教学内容,美国校长们全听懂了。可是对教学过程,非常纳闷,没有看懂。这位校长问我:“如果教师教的东西学生全都会了,为什么还要教呢?”我明白中方的苦心,他们希望把自己最完满的一面展示给美国客人。可是教育交流活动不是作秀。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互动中掌握新知识,教学活动的全部意义就在于此。背离了这一点,就不是教学过程。光在上课的形式上下工夫,难免本末倒置。

如果你走进美国学校的教室,是有点乱的。你看学生随便走来走去,随便讲话。教师只用一小部分时间进行大班授课。大部分时间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分别指导。小学教室里可以看到好几个科目角和兴趣站。比如,一个角落为语文,一个角落为数学,一个角落为科学,一个角落为史地。兴趣站因本班学生的需求而设。有几个学生在电脑上寻找资讯,另几个在使用影视器材,有的在修改个人学习计划,有一群在他们的兴趣站补充资料库,交流各自的发现。做的事情五花八门,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就是每个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的工作是介绍新知识,安排时间表,制定评估方式;学生是中心,教师在一旁辅助。老师不少时间花在帮助学生选择和精简阅读物上。市场上有大量的阅读物,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必须教会学生识别的本领,归纳总结的技能。

教学成果是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业总结。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教育政策历来是宽容的。教育制度多元化、多层次,教育评估是多方位的。布什总统2002年签暑了《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该法授予联邦政府全面干预各州教育事务的权力。其中要点之一就是用统考成绩衡量学生、教师、校长和学校。统考成绩不上线的学校必须在限期内改进,没有显著成效的校长将被解职,学校将会进行重组。在过去的五六年里,教育系统面临巨大考试压力。统考成绩一锤定音,使得全国上下卷入应试教育的旋涡。在布什的老家得克萨斯,统考日前,学校组织学生在操场游行以提高士气。学生头带纸糊的帽子,上面写着“得州统考”,还高呼口号,好像中国过去搞政治运动似的。就在中国极力摆脱应试教育的时候,美国却一头栽了进去,实在是可笑可悲。

在言论自由的保障之下,统考政策受到美国朝野的猛烈抨击。2007年8月9日举行的总统候选人电视辩论会上,众候选人纷纷批评统考政策。他们提出《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必须修改。他们指出,教育评估应当重视教学质量(Quality),而不是考试分数(Quantity)。统考成绩只是一个单一的分数,但质量是全方位的。

教学成果体现在学生一学期内完成的所有的课内外作品中,可以是随堂测验家庭作业,也可以是独立完成的读书笔记调查报告,还可以是全班合作完成的专题杂志。作品的形式可以是文字图片,也可以是影视展览。学生在完成这些多种多样的作业的过程中,表现和发挥多方面的智能才华。教师必须把所有这些作业和作业过程中的表现都考虑进去,才能对学生做出完整中肯的评价。

以上所谈的因人施教3点和因材施教3点都属于智育范畴。那么,美国的中小学在德育方面是如何做的呢?

我曾读到这样一个故事:玛丽老师的班上来了一个新生泰勒。他成绩不佳,沉默消沉不合群,常常成为被欺负的对象。玛丽老师了解到小泰勒的妈妈患癌症去世了,爸爸丢掉了工作,家里的房子卖掉了,搬来这里。爸爸老酗酒,也不太管小泰勒。小泰勒非常想念妈妈。玛丽老师非常同情小泰勒的遭遇,鼓励他好好学习,长大了当医生,帮助像妈妈一样的病人。20年后,玛丽老师收到一张婚礼请柬。上面写道:亲爱的玛丽老师,我非常地感谢你。20年前你帮我拾回自信,你是我的启蒙老师。我诚请你代替妈妈的位置出席我的婚礼。落款是泰勒医生。玛丽老师回信说:亲爱的泰勒,得到你的邀请我很感荣耀。不过,亲爱的孩子,你讲错了。我教了一辈子书,是你教我懂得教人远比教书重要,你才是我的启蒙老师。

美国的中小学没有班主任制度。品行操守方面的问题,小事由任课老师解决,大问题由心理辅导员负责。在大学里,心理辅导专业的必修课和教师的是不同的。毕业出来,执照也不同。那么,心理辅导员是如何处理解决学生行为问题呢?首先和中国不同的是品行问题和政治思想不发生联系。你要说写检查,深刻检讨思想,那算你把美国人考住了,没人懂。在纠正行为偏差方面,“正面行为干预和帮助”(Positive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and Supports, PBIS),是目前美国流行的一套教学方法。这套教学方法把全体学生分成3个层次。80%的学生没有不端行为,15%有行为不端的问题,5%有长久严重的行为偏差。为了帮助这20%的学生,学校必须制定特别的教学措施。教学措施的制定要有科学依据。所以,教师首先必须观察学生,记录数据。比如,是单一行为问题还是多种行为问题,行为问题出现的时间长度和密度等。根据收集得到的数据来作分析,作一个“功能性行为评估”(Functional Behavioral Assessment,FBA)。然后,由心理辅导员负责,与家长和其他老师一起,量体裁衣替学生制订个人“行为干预计划”(Behavior Intervention Plan,BIP)。

心理辅导员处理问题的方法,是帮助学生分析心理情绪,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处理学生打架问题,心理辅导员一般先让学生双方把要说的话说出来。接着作心理分析:“为什么动手?”“我太愤怒了。”“因什么愤怒?”“他骂人。”“这我理解。”美国人注重相互尊重,大人尊重小孩。学生犯了错误,老师照样尊重学生。在学生讲话的时候注意听,学生讲得合理的地方表示理解,然后开始辅导:“打人违反校规,你得接受惩罚停学三天。明白吗?”“生气的时候,除了动拳头以外,还可以选择什么别的方式宣泄愤怒的情绪?能不能和好朋友谈一谈?能不能报告老师?”“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你控制一时冲动?”心理辅导员的辅导诀窍之一是避免使用命令式的语言,永远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让学生明白不同的选择导致不同的后果,让学生用他自己愿意的方式解决问题。

突发问题是可以预防的。心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就是和问题儿童保持经常的接触,帮助他们舒解紧张,稳定情绪,用正当的方式表达情感。心理辅导员还常常和家长合作,替学生制定奖惩制度,克服常发的行为问题。有一本书近年来非常流行,每个校长、心理辅导员人手一册。它是斯蒂芬•麦卡纳(Stephen McCarney)主编的《早期干预手册》(Pre Referral Intervention Manual,PRIM)。该手册的副标题是:“最常见学习和行为问题解决办法”。手册从A到M列出学习和行为中13个类别共219个问题,手册并提供针对每个问题的若干个解决办法。比如类别L“纪律和期望”中问题第192号是:“偷老师、同学或学校的东西”。第473-476页中有48个办法供老师参考、选择、使用。比如办法第12条:采取和学生个别谈话的方式,避免公开处理;办法第18条:教育学生用正确的方式表示自己不愉快、愤怒或者失望情绪。

作者从1987年起在美国纽约市教育系统工作。目前在纽约市教育局教学部门负责教师培训,兼任人事部助理,负责教师资格的评估审核和颁发教师执照。

本文选自王定华主编的《透视美国教育——20位旅美留学博士的体验与思考》,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文略有删改。

8.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因材施教 篇八

课外作业是根据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独立进行的学习活动。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消化课堂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它是上一节课的继续,也是下一节课的桥梁。课外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学生通过对作业内容的思考,作业时间的安排以及作业质量的自我检查活动,可以使独立学习的能力受到很好的训练。经常按时完成规定的作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善于学习、科学利用时间等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在培养勤学苦练、努力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方面也都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部分学生不能独立按时按量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外作业,甚至有少数学生根本不做课外作业或抄袭作业。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普遍的、绝对的,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一直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区别对待每一个学生。就英语教学而言,有的学生可能语法知识容易接受,而阅读能力较差;另一些学生可能语音能力强,而综合应能力差;或者有的学生对英语没有兴趣,有的学生学习方法不对,有的是没有动力,有的是自信心不足等等。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日常英语课外作业的布置中,如何体现新课改“以人为本”的理念,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使课外作业真正发挥其作用呢?

第一,从作业数量的多少上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例如,在学完一个语法专项后,布置强化练习的课外作业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做法30道选择题,中间一部分学生做到25道,剩余部分学生做到20道。在第二天的作业评讲时,教师侧重后半部10道题的讲解。这样一来,既可以保证全体学生都能完成课外作业,又能完成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第二,课外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相结合,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在备课使,认真设计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应包括适合各个层次学生完成的练习。教师在布置作业时明确规定哪些是必做作业,哪些是选做作业。一般来说,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应有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而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的难易程度应有区别。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课外作业的完成,既起到巩固所学知识,又起到转化差生,促进中间学生,培养优生的作用。

第三,从作业呈现的难易程度上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例如,在学完一篇课文以后,教师往往会布置学生课外认真阅读课文,然后复述课文。这是一种难度较大的课外作业。对于少数学习程度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摘抄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连成一篇短文章。对于学习程度中间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用替换课文中的单词或句式的方法来完成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读熟课文后,完全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这样既保证各个层次的学生能独立完成作业,又能起到训练学生思维、提高能力的作用。

第四,课外作业的集体检查和个体检查相结合,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课外作业布置后教师一定要检查,并对检查结果及时反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集体检查和个体检查的方式。集体检查应针对难度适中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通过集体检查,教师可以及时发现上节课所讲知识哪些全体学生都掌握了,哪些知识还需要强化复习。相对比较简单或难度较大的课外作业,尤其是教师布置了选做作业时,可以采用个体检查的方式。简单的作业,即使是学习能力差的学生也能完成,教师通过对他们作业的肯定,培养他们在学英语方面的自信,同时让这一部分学生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爱,从而激发他们学英语的热情。而教师通过检查好学生的难度较大的作业,可以给他们一定的解题技巧和解题方法的指导,培养他们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

9.浅谈聋校教学中的因材施教论文 篇九

三、改进教法是贯彻因材施教的保证提高认识、研究聋生、改进教法、适当要求、找准症结几个方面教学方法是教师和聋生为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来贯彻因材施教原则。采用的手段。为了认真、准确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必须

关键词:聋哑学校;因材施教

运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课堂教学改革,重视教育科学研究.以科学的思想和方法促进改革的深人;必须从聋生实际、教学内我国古代教育家孔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容实际出发,把着眼点放在提高聋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上:必须一系列教育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因材施教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注意改进传统的班级上课的刻板形式。建立新型的课堂.突破内容。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正确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狭小的空间,积极寻求能够兼顾班集体、小组及聋生个人的多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材施教就是指教育教学既要面种教学活动形式和适当增加聋生独立学习活动的时间.以适合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个别差异进行有区别的教育教学,使每于不同发展水平和个性特长的聋生。同时.教师要注重聋生能个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这里的力的培养,为聋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使聋“材”,主要指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具体特点,所以这条原则的核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使他们成为基本素质合格.个性特长心在于教育教学要从聋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根据不同对鲜明的人才象的特点,施加不同的教育。同时,因材施教要体现在每个聋生

四、适当要求是贯彻因材施教的环节身上。在各种感觉中,听觉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一个非常重特殊教育工作者应根据聋生的实际.经常不断地向聋生提要的途径。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聋孩子,他们的听力损出新的切合实际的要求,以便促进聋生发展和素质的提高。怎伤后,使得感知觉受到了影响,表现出对事物认识的不完整、不样才能做到要求适当,恰如其分?有人形象地比喻说:“跳起来深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摘桃子。”也就是说,提出的要求要高于聋生已有的水平。经过聋生的这一认知规律和认知特点直接制约着聋校的教学工作。努力是可以达到的。然而,这个高度如何确定呢?拿摘桃子来比怎样根据聋童听力损失的状况和补偿程度进行有效的教育教喻.同样高的桃子.高个子聋生可伸手可得.矮个子的望而生学呢?这就要求我们对他们进行因材施教。作为一名特殊教育畏,中等个子的跳得高的轻易可得.跳不高的难以得到。可见.工作者,要贯彻好因材施教原则.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只有从聋生的实际出发,根据聋生的年龄特征、智力水平、个性

一、提高认识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基础差异、听力损失程度以及具体特点,定出不同的标准。让不同的因材施教不仅是一条教学原则,也是一条德育原则。同时,聋生摘不同高处的“桃子”,才能使他们都“伸手不得.跳而有它也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它的思想实质就是要根据每获”。千篇一律的教育内容、措施、方法,千人一面的要求、规格、个聋生的个性特长和具体特点,施以最适合于他的教育,使每标准,不仅不能达到目的,而且会阻碍聋生的发展。

个聋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能得到健康发展这一原则体现了教

五、找准症结是贯彻因材施教的重点学要实现个别化,注意发展聋生个性的规律。它的具体要求是:教育的作用在于长善救失,而要长善救失,就要知其因。聋第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认真了解和研究聋生,不仅要掌握生在学习和思想上的问题,产生的根源错综复杂,如聋生违反学聋生一般的年龄特点.还要掌握每个聋生的个性和性格特点。习纪律和文明行为习惯,有的可能是不理解纪律的意义与要求,第二.教师要掌握统一要求和照顾个别特点的关系每名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有的可能就是心理或意志性格上工作者应充分认识这条原则的重要性.自觉地把这条原则贯穿存在某些缺点,如任性、自私、自制力差;有的也可能是其他方面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原因所致。因此,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就要摸清情况,具体分

二、研究聋生是贯彻因材施教的关键析聋生发生问题的原因,找准症结所在因势利导,针对不同性质要教育好聋生.就得先了解聋生,研究聋生。教育教学工作的问题“对症下药”,才能使学生扬长避短,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聋生的了解是否深入。只有了因材施教原则不是孤立的,它和其他原则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解和熟悉聋生的情况.才能从聋生的实际出发,采取有效的教相互依赖。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聋生的实际情况,把育措施和方法.有的放矢地对聋生进行教育。因此,全面了解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和其他各条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加研究聋生是特殊教育工作者搞好教育教学1.作的关键所在。以运用,才能提高聋校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10.因材施教,打造属于自己的课堂 篇十

从教育实效而言,因材施教更重视教师的自我定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其实也是其运用语言文字对学生加以熏陶渐染的过程。发挥自己的特长,寻求最适合自己的“施教”方式,打造属于自己的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语文教师的学养水平

语文教师的学养水平不能等同于知识水平。相同的受教育经历,使语文教师的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趋同性。也就是说,经过正规的师范院校训练出来的新教师,是能够胜任基础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即使他们有什么不足,各种教参教案也可以帮助他们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然而,一个能够在教育教学中脱颖而出的语文教师,他的成功更多地来自于个人的学养水平,来自于他个人的知识储备和人文素养。提高一个语文教师的学养水平,远胜于对其进行教育方法和教学技能的训练。

1 拓展阅读

语文教师的学养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个人阅读。事实上,语文教师的仁智之见、语文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教育思想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自阅读。广泛的阅读,博学、深思、慎取的态度,可以使语文教师的视野变得开阔、学养随之提升,对学生的阅读指导更开放、技巧也更有效。比如高中文科附加题,如果教师的阅读面足够广,指导学生解答就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如果捧着一本教参书照本宣科,就不能有效地质疑问难,更不能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运用和迁移。所谓“学高为师”“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做到文史哲贯通、古今中外融合。这是丰富语文教师个人学养的前提,也是语文教师能够因材施教(因班施教)的基础。

2 增加游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颇有识见的至理之言。如果说阅读为语文教师提供了足够的知识储备,那么游历则给语文教师增添了更真实的现场感悟。读书不能人云亦云,读书要有比较有分析有取舍,有自己的见解,这些都需要足够的游历(或者阅历)去支撑去丰厚:泰山岩岩,大漠孤烟,江南莺飞,三峡猿鸣……美丽的自然景色、悠远的人文景观,对于语文教师而言,可以陶冶心灵、触发灵感、提升审美意识。而且,因为游历的直观感受,语文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就会少一些机械复述,多一些生动的描绘甚至独到的见解,和学生交流起来就能够滔滔不绝、成竹在胸。教师在文本解读中打下个人的烙印,也让学生在活的课堂中获得真知真才和美德。这一种因材施教,反映了语文教师的个性、特色和内涵。

3 培训提升

语文教师的知识技能也有“保质期”。实践经验是财富,同时也可能是羁绊。因为实践经验可能会暂时掩盖教师新知识的不足,但更多的时候,实践经验会阻碍教师对新知识的接受,久而久之,势必造成教师知识的缺乏甚至断裂,导致教师教学能力的下降甚至缺失,甚至最终导致语文教师学养水平的整体下降。从口耳相传到多媒体呈现,从满堂灌输到动态生成,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让课堂教学成为一种艺术,需要语文教师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因此,不定期的持续的学习和培训,对于一个语文教师来说,是必要的,也是必需的。

二、语文教师的个性特长

每一位语文教师都会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有的教师长于引导,有的教师善于分析,有的教师思维缜密,有的教师语言优美,有的教师头脑敏捷。新的“木桶效应”理论告诉我们,教师要学会经营自己的长处,要善于发现并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斜面,用自己最长的一块板子去容纳更多的水,去拓展更大的空间。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形成自己的教学偏好,因材施教,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课堂。

1 课堂呈现

不管是惜字如金还是口若悬河,不管是喜欢板书还是长于朗诵,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创设情景,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教师要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针对性的课堂呈现,口才好教师的可以多组织学生辩论,善长激疑的教师可以多引发学生思考,用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做示范,让学生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金声玉质。用一手漂亮的粉笔字写板书,让学生在比较中思考文章的内涵层次。比如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苏轼的《江城子》怀念亡妻的深情、《水龙吟》怜惜杨花的婉转以及《念奴娇》怀古赤壁的激昂,均适合诵读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人的不同心境和不同风格。总之,语文教师要用最佳的教学状态、最擅长的教学方式设置情景,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引发学生心理的认知冲突,让学生讨论、质疑、交流,导演一节真正的“活”的课堂。

2 下水作文

下水作文,强调语文教师的示范效应。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也是课堂的参与者。语文教师常写下水作文,一则可以展现语文教师的写作才华,在学生面前树立威信,二则可以了解学生的写作困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一篇优美的下水作文,可以展示教师的文字功底,也可以获得学生的认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有侧重的训练,比如以“整理”为题作文,家务整理亲情关爱是记叙文,要写真情描细节;心灵整理去伪存真是议论文,要重立意明层次。让学生学会审题,让学生体现亮点,也让学生发挥所长,写出有文之文、有物之文和有我之文。这是“一桶水”和“一碗水”的关系,也是教师能够因材施教的基础。

3 教研活动

公开课,展示课,一课三议,三课一评,中学教育和各种教研活动的中心就是打磨上课的技术。而这种打磨,就是教师个人因材施教的大演练。一个有效的课堂,要求语文教师有最合理的教学设计,包括文本把握、学生层次以及教师自己个性特长的发挥。如果一个语文教师只关注知识点的深度解析,只关注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这堂课也只是有精彩而无神采。语文教师教研活动的核心就是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现出来,与学生进行知识的交流和心灵的碰撞。所以新课改认为,最有效的课堂就是师生互动——呈现是探究的准备,探究是创造的前提。语文教师的才能越是能够尽情展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就越高,学生的才智也就越能得到提高和发展。这样,因材施教或者因班施教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做一个因材施教的语文教师,很多时候还涉及教师的个人发展,也就是说,语文教师的自我定位还必须与时俱进,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及时了解新理念的内涵,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既要发挥木桶的长板效应,更要不断充实自己、教学相长,以弥补自己的短板断层。

上一篇:医院感染管理控制实施方案下一篇: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考研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