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课外书阅读感想(7篇)
1.名人传课外书阅读感想 篇一
《名人传》的作者是法国的进步作家和世界闻名的反战主义战士——罗曼·罗兰。他是法国著名作家和音乐史专家,以他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描绘不同种类人物时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而影响了世界文学史。
《名人传》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这些名人的故事,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经历了各种的磨难却没有向命运屈服。这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任何成功都要经历一定的艰难和挫折,只有这样,你的命运和人生才能得到最好锤炼!
书中的三位主人公都经受过大大小小的磨难,但他们坚持过来了,所以他们是伟人,是值得我们崇拜的人。想想看,我们能否经受得起这些磨难呢。恐怕不能。
在他们中,我最佩服的是贝多芬,他出身贫寒,却坚强的活着,他没有一个朋友,却与音乐为伴,创造出不朽的传世之作。但命运又一次捉弄了他,让他早早的听不见任何声音,这对于他是应该多么大的打击呀。但他并未屈服,最终战胜了疾病和痛苦,登上了人生的巅峰。他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且震惊了整个世界,他是我们人类的骄傲。
希望大家都能来读一下这部作品!你一定会受益匪浅!!
2.《名人传》阅读心得 篇二
作者说他外貌平平,并用细腻的手法将外貌描绘得格外生动。贝多芬的童年与莫扎特相比,是无光的`,艰苦的,并且少年时代的他就开始为经济问题操心,中年疾病缠绕着他,但他依旧与病魔抗争。
他饱受身与心的折磨,多次想向命运屈服,但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别人的眼中,他是一个骄傲而孤独的伟人,没有人理解他,懂他。从他的经历中,我知道他一生都处于困苦中,友情,亲情,爱情,他也未能好好感受。罗曼。罗兰说贝多芬的这一生就像是一个雷雨天。我能感到贝多芬一直都在与命运抗争,与思想抗争,他对艺术的热爱,追求促使他的生命拥有力。
米开朗琪罗是一位雕塑家,他是天才,但天才的自由被教皇紧紧地束缚,因为西斯廷的工程,他有了一个病态的躯体。因为天才的聪颖,使他无法逃脱教皇的使唤。这是多么令人苦恼的。他光荣着,又痛苦着。
3.名人传个人阅读心得 篇三
每个名人的成功都有相同之处,那就是如爱迪生所说的:“成功就是1%的天才加99%的努力”。我们不能否认每个名人身上都体现出或多或少的天才基因,但是他们的成功并不是这些智商决定的,而是他们的坚持与努力实现的。
贝多芬正是在他双耳失聪后,才创作出了举世闻名的交响乐——命运。设想一下,一个听不到任何声音的人,为了创作如此宏大的音乐,是要靠多大的努力。要不是贝多芬不怕困难的坚持与努力,我们现在就听不到令人振奋的命运交响乐。
米开朗基罗也是用毕生的努力创作了流芳千古的杰作,托尔斯泰也是用夜以继日的写作写出了很多文化瑰宝。
不仅是这三个人,世界上所有成功的名人,都是像他们一样,用坚持与努力来获得成功。
我读了《名人传》后,明白了只有坚持与努力才能成功的道理。
名人传个人阅读心得大全3
我闲时常看《名人传》。看得多了,就觉得那些名人也不咋的,有的小时候还不如我呢!还有的更是“孺子不可教”。可是,长大后,差别咋就那么大呢?着名画家达·芬奇小时候,专门有人逼着他画鸡蛋,而我呢?好不容易有兴趣画张画,却被老妈一把逮住,直逼着我去做作业。
结果,人家达·芬奇画啥像啥,而我呢?画匹马怎么看都像只骆驼。先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曾经,有一支中国考察队去美国考察美国初级教育的情况,回来后写了一篇考察报告,大意是这样的: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大字不识一斗,10以内的加减法还在扳手指头。上课毫无纪律,有的翘着二郎腿,有的在教室里逛来逛去。
后中国的经济水平一定会超过这个经济大国。同一年里,美国也派了一支考察队来中国,也写了一篇考察报告:中国的孩子是最优秀的,最认真的。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估计20年后,中国一定会超过美国。可是25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却培养出了几十位着名科学家,一百多位知识型的富翁,而中国呢?却瘳若晨星。差别咋就那么大呢?贝多芬小时候,他父亲玩命似地逼着他练琴,完不成目标就不能睡觉,还要棍棒伺候。我也有琴,不过,人家玩的是钢琴,我玩的是口琴。甭管啥琴,反正都是琴。可是我一不注意,妈妈就把我的口琴拿去送给了别人家的小孩。后来,人家贝多芬闭上眼睛都会作曲,而我呢,闭上眼睛只会作梦。牛顿因为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而中国的学生就发现不了。
4.《名人传》名著阅读训练专题 篇四
《名人传》复习卷
班级姓名
一、填空题。
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
2、《名人传》叙述了国音乐家;画家和雕塑家
;国作家。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
他们的和的精神。
3、是贝多芬作品中最为深刻和雄伟的,凝聚着音乐家毕生的心血。
4、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5、贝多芬在致艾尔多迪夫人的心中有两句话成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它们是。
6、“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7、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是对的外貌描写。
8、“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是对的外貌描写。
9、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图很早就画出来,但一直无人敢接手,米开朗琪罗成功的完成了这
伟大的作品,它是。
二、阅读文段,回答下列问题。
(一)据说,把雕像交由米开朗琪罗做的行政长官比尔•索德里尼为表示自己的品味高雅而对雕像提出了一些批评:他认为鼻子太厚了。米开朗琪罗便拿起一把剪刀和一点大理石粉爬上脚手架,一面轻轻地晃动着剪刀,一面把大理石粉一点点撒落,但他绝不碰那鼻子,原封不动地保留着。然后,他转身对着行政长官说道:
“现在,您请看。”
索德里尼回答说:
“现在,它让我喜欢多了。您把它改动得颇有生气了。”
于是,米开朗琪罗走下脚手架,偷偷地笑了。
1、文段选自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2分)
2、请概括这一情节的内容。(2分)新 课标第 一 网
3、文段中对米开朗琪罗和描写主要运用哪种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3分)
4、米开朗琪罗如果学会去向上司示好和妥协就会极大地改善他的处境,但他却只知道工作,不肯改善一下生活,这做法是不是自讨苦吃?(3分)
(二)①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颂赞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般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善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他致“不朽的爱人”信中有言:“当我有所克服的时候,我总是快乐的。”一八
○一年十一月十六日致韦格勒信中又言:“我愿把生命活上千百次……我非生来过恬静的日子的。”一种感到与神同在的醉意。仿佛在他和大自然不息的沟通之下,他竟感染了自然的深邃的力。格里尔巴策对贝多芬是钦佩之中含有惧意的,在提及他时说:“他所到达的那种境界,艺术竟和犷野与古怪的原素混合为一。”舒曼提到《第五交响曲》时也说:“尽管你时常听到它,它对你始终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有如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总教人充满着恐惧与惊异。”他的密友申德勒说:“他抓住了大自然的精神。”——这是不错的:贝多芬是自然界的一股力;一种原始的力和大自然其余的部分接战之下,便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
②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仅仅有几阵懒懒的微风。但在静止的空气中,已经有隐隐的威胁,沉重的预感。然后,突然之间巨大的阴影卷过,悲壮的雷吼,充满着声响的可怖的静默,一阵复一阵的狂风,《英雄交响曲》与《第五交响曲》。然而白日的清纯之气尚未受到损害。欢乐依然是欢乐,悲哀永远保存着一缕希望。但自一八一○年后,心灵的均衡丧失了。日光变得异样。最清楚的思想,也看来似乎水汽一般在升华:忽而四散,忽而凝聚,它们的又凄凉又古怪的骚动,罩住了心;往往乐思在薄雾之中浮沉了一二次以后,完全消失了,淹没了,直到曲终才在一阵狂飙中重新出现。即是快乐本身也蒙上苦涩与犷野的性质。所有的情操里都混和着一种热病,一种毒素。黄昏将临,雷雨也随着酝酿。随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给黑夜染成乌黑,挟带着大风雨,那是《第九交响曲》的开始。——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重又还给了我们。③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惟其痛苦,才有快乐”。
11、文段选自《》。作者是(国家)的。这部名著又三部传记构成。请写出这部传记中一个人的名字。(4分)
12、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一段的主要内容。(2分)
13、“他的一生宛如一天雷雨的日子”这句话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说说这句话的含义。(2分)
14、说说你对“惟其痛苦,才有快乐”的理解。并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受。(3分)
(三)1、“……我多祝福你能常在我的身旁!你的贝多芬真是可怜已极。得知道我的最高贵的一部分,我的听觉,大大地衰退了。当我们同在一起时,我已觉得许多病象,我瞒着,但从此越来越恶化……还会痊愈吗?我当然如此希望,可是非常渺茫;这一类的病是无药可治的。我 得过着凄凉的生活,避免我心爱的一切人物,尤其是在这个如此可怜、如此自私的世界 上!……我不得不在伤心的隐忍中找栖身!固然我曾发愿要超临这些祸害,但又如何可能?”
2、“君主与公卿尽可造就教授与机要参赞,尽可赏赐他们头衔与勋章;但他们不可能造就伟大的人物,不能造成超临庸俗社会的心灵……而当像我和歌德这样两个人在一起时,这般君侯贵胄应当感到我们的伟大。昨天,我们在归路上遇见全体的皇族。我们远远里就已看见。歌德挣脱了我的手臂,站在大路一旁。我徒然对他说尽我所有的话,不能使他再走一步。于是我按了一按帽子,扣上外衣的钮子,背着手,望最密的人丛中撞去。亲王与近臣密密层层;太子鲁道尔夫对我脱帽;皇后先对我打招呼——那些大人先生是认得我的。为了好玩起见,我看着这队人马在歌德面前经过。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大大地教训了他一顿,毫不同他客气……”
3、“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当我们对着世界的劫难感到忧伤时,他会到我们身旁来,好似坐在一个穿着丧服的母亲旁边,一言不发,在琴上唱着他隐忍的悲歌,安慰那哭泣的人。当我们对德与恶的庸俗斗争到疲惫的辰光,到 此意志与信仰的海洋中浸润一下,将获得无可言喻的裨益。他分赠我们的是一股勇气,一种奋斗的欢乐……”
1、上文选自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试写出文段所写的人物的姓名、国籍、身份、代表作。(4分)
姓名:_______国籍:______
身份:______代表作:______
2、请分别概括前两个选段的大意。(3分)
3、第2段加点字“背着手”和“撞”字描写十分传神,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4、第3段是《贝多芬传》的最后一段,它说出了贝多芬的音乐的本质。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3分)
5、列出贝多芬的一部音乐作品,并谈谈你读了《贝多芬传》的启示。(3分)
5.名人传课外书阅读感想 篇五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罗曼。罗兰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展开恢复20世纪文学崇高德人道主义传统,恢复其丰富多彩的人物性格。
托尔斯泰,这位大地上火光闪亮的俄罗斯的伟大灵魂,在十九世纪末那阴霾浓重的日暮黄昏时抚慰人的星辰,他用他强而有力的笔杆写出一部部能让我们一步一步地紧跟着托尔斯泰那冒险生涯的矛盾经历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描写除了当时社会的阴暗,对神的信仰是他坚持不懈地用笔尖向人间播撒爱的种子。我深深地体会到,他为真理和正义坚持信念,为真理和正义谱写人生。
而贝多芬从刹那光辉享受的名誉鼎盛到人生谷底的贫苦交加,从童年时悲惨到老年时对欢乐的追求的曲折人生,正如罗曼。罗兰形容的“他整个一生都像是一个雷雨天”。从中,我体会到了贝多芬一直都在与命运抗争,与思想斗争,尽管他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然而他内心的一份脆弱,一份坚强,是不了解他的人无法挖掘的。对于创作完美歌曲的热情,对于寻觅欢乐的执着,对于完美的邂逅,促使他的生命成为了“大自然的一股力;一股原始的力与大自然其余成分之间的那种交战,产生了荷马史诗般的壮观景象”,他以自己的苦难在铸就欢乐,“用苦痛换来欢乐”就足以浓缩了他的人生。
米开朗琪罗又何尝不是呢?“他有力量,他有幸生来就是为了奋斗,为了征服的,而且他也征服了——他不要胜利。那不是他所企望的。”他是精神贵族,是天才,然而他被天才所困扰,连他的精神与心灵也无能为力。这种疯狂的激发存在于一个过于柔弱的躯体和心灵中无法控制它的可怕的生命。从中我看出,他的一生是神圣痛苦的,但是他相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而一味沉沦,那么就一定会冲破精神上的束缚,他在斗争和舍弃中,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
是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都是世界的征服者。我们享受着他们的天才创作出来的作品,同享受我们先辈的伟绩一样,不再去想听他们流出的鲜血,这无疑是使我们尴尬的事情,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我们宁愿去赞美他们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们人格的伟大。不是的,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们将在那里获得更大的启示。《名人传》就犹如向我们谱写了一首“英雄交响曲”。我们从中得到的启发是:每个人的身上都会降临苦难与灾害,我们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努力奋斗,与其羡慕伟人,不如学习伟人人格的伟大,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与其靠浮躁和急功近利所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不如坚持自己的信念、真理和正义,让自己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
6.王勃传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篇六
阅读课外文言文《王勃传》,回答文后问题。
王勃传(节选)
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①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沆然②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③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尤喜著书。
【注释】①宿:事先。 ②沆然:轻松、愉快之意。 ③矍然:惊惶的样子。 寤:睡醒。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宴 ( ) ②遣 ( )
③辄 ( ) ④易 ( )
2.文中加方框的.“寤”意思与学过的《狼》一文中“___________”(填一词)的意思相反。
3.对画线句子“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此拿出纸和笔请遍所有的客人(作序),(客人)没有一个 敢当真的。
B.于是,拿出纸和笔逐一请客人(作序),(客人)没有一个 敢承当的。
C.于是,出示纸和笔邀请所有的客人(作序),(客人)没有一个 敢来的。
D.因为出示了纸和笔遍请客人来吃饭,(客人)没有一个 敢答应的。
4.王勃的创作过程有何与众不同之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参考答案】
1.①宴请 ②派遣 ③立即 ④改变
2.寐
3.B
7.名人传名著阅读复习题 篇七
一、选择题
1.贝多芬献给恋爱对象朱莉埃塔的作品是。
A.《月光奏鸣曲》B.《英雄》C.《第九交响曲》D.《四园交响曲》 2.下列关于《名人传》的评析不正确的是。
A.一个遭受家庭生活不幸和被社会排斥的人,要么在孤独和痛苦中死亡,要么不屈不挠地抗争,《名人传》中的三位艺术家无疑属于后者。
B.在《名人传》的中,罗曼·罗兰先是对传主的生平作详细的考述,接着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最后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C.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首“英雄交响曲”。
D.《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3.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是以为原型的小说。
A.米开朗琪罗 B.贝多芬 C.列夫•托尔斯泰 D.伏尔泰 4.下列属于对贝多芬外貌描写的是。
A.“矮小粗壮,一副运动员的结实骨架。一张土黄色的阔脸庞„„额头凸起、宽大„„双眼闪烁着一种神奇的力量,使所有看到他的人都为之震慑。”是对 贝多芬的外貌描写。
B.“脑袋滚圆,额头方方,凸出,布满皱纹,头发呈黑色„„又小又忧伤但有很敏锐的眼睛,颜色深褐,但有点蓝褐和黄褐的斑点,色彩常常变化。”是对 米开朗琪罗 的外貌描写。
C.“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名人传》一书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
5.下列属于贝多芬作品的是。
A.《安娜·卡列尼娜》 B.《酒神巴库斯》、C.《欢乐颂》 D.《被缚的奴隶》 A.《安娜·卡列尼娜》 B.《酒神巴库斯》、C.《欢乐颂》 D.《行军曲》 7.贝多芬的出生地是。
A.埃森 B.沃尔姆 C.波恩 D.法兰克福
8.下列作品中带有悲剧式的愁苦的是。
A.《第一交响曲》 B.《七重奏》 C.《悲怆奏鸣曲》D.《欢乐颂》 9.下列哪部作品反映了贝多芬年少气盛的情爱?
A.《第二交响曲》 B.《七重奏》 C.《第一交响曲》 D.《第九交响曲》 A.《第二交响曲》 B.《第四交响曲》 C.第五交响曲》 D.《热情奏鸣曲》
11、在贝多芬的作品中,交融着悲剧与滑稽,力士般的刚强和儿童般的任性的是。6.在1796与1797两年里,贝多芬把弗里贝格的战争诗谱写成音乐,下列属于这音乐的是
10.1806年所写的(作品),是一朵精纯的花,蕴藏着贝多芬一生比较平静的日子的香味。A.《第七交响曲》 B.《热情奏鸣曲》 C.《第八交响曲》D.《第九交响曲》 12.在《贝多芬传》的书信集中,不曾给下列人物写过信。
A.阿门达牧师 B.韦格勒 C.莫舍勒斯 D.歌德 13.下列不属于贝多芬关于音乐的名言的是。
A.音乐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出火花。
B.最美的事,莫过于接近神明而把它的光芒散播人间。C.没有一条规律不可为获致“更美”的效果起计而破坏。D.在艺术家的立场上,我从没有对别人涉及我的文字加以注意。14.米开朗琪罗的代表作品是。
A.《星空》 B.《思想者》 C.《大卫》 最优秀的两部作品。
A.《暮》 B.《摩西》 C.《晨》 D.《奴隶》 16.哪一件不是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强迫米开朗琪罗做的。
A.绘西斯廷教堂的拱顶 B.在洛尼亚为教皇建一尊青铜巨雕 C.为教皇建造一座陵寝 D.修造圣•洛朗教堂的面墙 17.教皇尤里乌斯二世死后,米开朗琪罗创作了最完美的作品是。
A.《醉了的酒神》B.《摩西》C.《哀悼基督》D.《童年时代》 18.米开朗琪罗的成名作是。
A.《胜利者》 B.《复活》 C.《大卫》 D.《末日的审判》 19.以下哪一部作品不是米开朗琪罗创作的。
A.《山陀儿之战》 B.《阶梯旁的圣母》 C.《大卫》 D.《最后的晚餐》 20.米开朗琪罗为什么视力变差。
A.经常在夜间工作 B.常年仰面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 C.雕刻时石粉进入眼里 D.年龄的增长导致视力的减退 21.下列哪个教堂是米开朗琪罗一手完成的?
A.圣菲索亚大教堂 B.西斯廷大教堂 C.巴黎圣母院 D.圣玛利亚大教堂 22.1505年3月,米开朗基罗被 征召去替他造陵墓。
A.克雷芒七世 B.巴乔。瓦洛里 C.乌尔比诺大公 D.尤利乌斯二世 23.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 最高峰的代表。
A.雕塑艺术 B.绘画艺术 C.建筑艺术 D.音乐艺术 24.米开朗基罗被教皇征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让他去画 的天顶画。
A.西斯廷教堂 B.宫廷 C.陵墓 D.落伦左教堂
25.米开朗基罗13 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 的工作室,后转入圣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学院作学徒.
A.乔托 B.基尔兰达约 C.达.芬奇 D.拉斐尔
26.《米开朗琪罗传》分上下篇,上篇,下篇《舍弃》和尾声《死》。
A.《奋斗》
B.《搏斗》
C.《前进》
D.《激愤》
D.《微笑的牧神面具》
15.尤里乌斯二世离开人间,米开朗琪罗着手修建尤里乌斯坟墓,他用三年时间完成完成了27.“他不幸的关键,他一生的悲剧之所在,是缺乏意志力和坚定的性格。一直到死,他都在自我挣扎,却无力抗争。他活了九十岁,一辈子没休息过一天,没享受过一天真正的生活。”他,就是。
A.米开朗琪罗
B.贝多芬
C.托尔斯泰
D.罗曼罗兰 28.罗曼·罗兰将他比喻成。
A.清澈的溪水
B.宁静的港湾
C.一座巍峨的高峰
D.闪电雷鸣 29.1869年托尔斯泰()完成问世,为作者赢得了世界性声誉。
A.《童年》 B.《 战争与和平》 C.《安娜•卡列尼娜》
30.发刊于1863年的中篇小说《哥萨克》是高加索的颂诗,也是()第一创作期最高的一座山峰。
A.贝多芬 B.托尔斯泰 C.米开朗琪罗
31.《 》是他艺术上的一种遗嘱,是他整个创作生涯中最后的也是最高的一峰。
A.《复活》 B.《安娜•卡列尼娜》 C.《战争与和平》
32.托尔斯泰在1900-1910年间发表了关于社会论战的含有攻击性和神秘的文字,包括《 》、《大罪恶》和《世纪末》
A.《 战争与和平》 B.《复活》 C. 《安娜•卡列尼娜》
33.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
A.《童年》《少年》
B.《童年》《青年》
C.《少年》《青年》
34.“脸又长又厚又粗犷,头发很短,向前盖着,使额头显低,两只小眼睛深陷在阴暗的眼眶里,严峻地盯着别人,鼻子扁阔,嘴唇厚而前伸,耳朵大大的。”这是对()的外貌描写。
A.贝多芬
B.米开朗琪罗
C.托尔斯泰
35.比鲁科夫为列夫·托尔斯泰作了不少传记,下列属于的是()。
A.《生活与作品》 B.《回忆录》 C.《童年时代》
36.列夫·托尔斯泰在一次病中,写了一部,他在其中天真地指出人生的责任,“须研究一切,一切都要加以深刻的探讨:法律,医学,语言,农学,历史,地理,数学,在音乐与绘画中达到最高的顶点。”
A.《生活与作品》 B.《人生的规则》 C.《少年时代》
37.《》这篇优异的小说,其中的主人翁是他最爱用的托名:涅赫留多夫亲王。
A.《一个绅士的早晨》 B.《人生的规则》 C.《支队中的相遇》 38.托尔斯泰把他的《》只当作《一生四部曲》的首章。
A.《少年时代》B.《童年时代》C.《青年时代》
39.下列哪部作品充满了关于俄罗斯军人心理的奇特的记载。()
A.《侵略》B.《伐木》C.《哥萨克》
40.下列哪部作品是托尔斯泰青春的歌曲,也是高加索的颂诗。()
A.《高加索人》B.《伐木》C.《哥萨克》
二、判断题 1.《名人传》的作者是20世纪上半叶英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
2.《名人传》叙述了法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三位名人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崇高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3.贝多芬第一首真正为革命而创作的音乐是《第五交响曲》。
4.贝多芬在致艾尔多迪夫人的心中有两句话成为今天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它们是“唯其痛苦,才有快乐”。5.“幸福的灵魂,时间在其中不再流逝!”是贝多芬的名言。6.1814年11月29日,贝多芬在许多君主前面指挥一支爱国歌曲是《光荣的时节》。7.《第九交响曲》又叫《英雄交响曲》。8.在荷马作品中,贝多芬最爱《奥德赛》
9.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米开朗基罗创作了第一个为教会禁忌的人体雕像 《大卫》。10.米开朗基罗的《布鲁特斯》表现的是古希腊第一代执政官布鲁特斯,庄严的 神情显示公正无私和大义凛然的气质。
11.有一座先知雕像,草图很早就画出来,但一直无人敢接手,米开朗琪罗成功的完成了这伟大的作品,它是大卫。
12.青春时期的米开朗琪罗雕塑了《微笑的牧神面具》一作,赢得洛朗•特梅迭西斯亲王的友谊和赏识。
13.米开朗琪罗一生中唯一的一张别人的画像是加伐丽丽,是她使米开朗琪罗决定完成圣比哀尔大寺穹隆的木雕模型。
14.米开朗琪罗是法国人,被人们称为在艺术上最有毅力和雄伟气魄的人。
15.使米开朗琪罗35岁一举成名的作品是《耶稣死像》或《哀悼基督》,这件作品用3年雕成,表现了他爱国主义精神。
16.托尔斯泰最喜欢的中国古代哲人是孔子。
17.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18.托尔斯泰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大师,《童年》是他的成名作。
19.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改革家和道德思想家,使他获得不朽声誉的两部小说是《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作品是《复活》。
20.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乐的。
三、填空题
1.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是他的发现的,当年贝多芬只有岁。2.1792年11月,贝多芬被迫离开故乡,前往音乐之都。3.《
》是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中的核心。
4.《贝多芬传》还附有:。
5.米开朗基罗的绘画作品《 》。
6.作品雄健有力、充满激情,犹如高山峻岭的雄伟。7.是托尔斯泰自传体作品。
8.“一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这句话是《名人传》中贝多芬的名言。“幸福的灵魂,时间在其中不再流逝!”是 米开朗琪罗的名言。“不能忍受考验的人是无法教点什么给能忍受考验的人的。”是 的名言。9.托尔斯泰是著名的文学巨匠,是他的成名作。
10.1879年到1882年,托尔斯泰写成的《忏悔录》是他对的表白。
11.托尔斯泰的著名作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所写的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三位伟人,都是_________ 和 _________ 造就的伟人,作品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 _________ 的精神。13.托尔斯泰的自传体小说《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
14.托尔斯泰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理想社会;()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
15.在各次战役中,托尔斯泰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的批判态度。
16.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出走,并病死于一个站上。
四、简答题
1.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是为音乐家(贝多芬传)、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文学家(托尔斯泰)写的三部传记。这三人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2.列出贝多芬的一部音乐作品,并谈谈你读了《贝多芬传》的启示。
3.作者要“把首席给予坚强与纯洁的贝多芬”,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4.米开朗琪罗性格是什么?
5.你从米开朗琪罗身上学到了什么?
6.米开朗琪罗两起两落的故事展现了什么?
7.请结合《托尔斯泰传》谈一谈托尔泰的艺术观。
8.结合《托尔斯泰传》谈谈你对托尔斯泰的伟大之处的看法。
9.你阅读《名人传》后有和感悟?
五、综合题。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为三位伟大的艺术家写的传记,请根据你的阅读积累,回答1~3题。
【片断一】如果他要建造一座纪念碑的话,他就会耗费数年的时间到石料场去选料,还要修一条路来搬运它们;他想成为多面手:工程师、凿石工;他想什么都亲自动手,独自一人建起宫殿、教堂。这简直是一种苦役犯过的日子。他甚至都挤不出时间来吃饭睡觉。【片断二】直到那一天,绝望顿生,也许是由于临死前的狂热飓风,他突然离开了住所,四处流浪,奔逃,在一所修道院投宿,然后又上了路,最后病倒途中,在一个无名的小城中一病不起。在弥留之际,他躺在病榻上哭泣A,不是哭自己,而是在哭那些不幸的人。1.【片断一】中的“他”是指________;【片断二】中的“他”是指_________。
2.读过《名人传》后,你一定被这三位伟大的艺术家所感动,请任选其中一位,说说他令你感动的原因。(60字以内)
【名人传课外书阅读感想】推荐阅读:
名人传阅读试题01-12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之《名人传》11-14
傅雷家书、名人传名著阅读题(附答案)08-22
幻城课外书读书感想08-07
《名人传》名著导读07-14
《名人传》笔记摘抄07-15
部编名人传09-28
八年级语文名人传09-24
初中名人传名著导读10-14
名人传优秀读后感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