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

2024-07-09

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10篇)

1.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 篇一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简介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已于2月15日由财政部发布,自201月1日起在所有会计师事务所施行。为了帮助广大注册会计师正确理解和运用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框架下,制定了实施指南。准则指南覆盖所有准则项目,共48项,计100余万字,自年1月1日起与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同步施行。

一、起草过程

在审计准则体系发布后,中注协开始着手指南起草工作。指南起草工作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是初稿起草阶段。审计准则一发布,中注协即投入了指南制定工作。成立了指南起草工作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提出了每个指南的框架、总体要求、工作步骤和任务分工等。起草工作组由审计准则委员会委员、外国及港澳台专家咨询组成员和审计准则组成员组成,既有理论界的权威,又有实务界的专家。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起草工作组成员加班加点,连续作战,工作富有成效,4月中旬形成了指南初稿。4月下旬至6月上旬,组织专家对指南初稿进行审议和修改,形成了内部征求意见稿。

二是研讨论证阶段。中注协于6月中旬至7月上旬在北京举行了两期研讨班,每期10天。来自具有执行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64名主管技术的负责人参加了研讨。研讨班采取了边宣讲,边研讨的模式,对指南内部征求意见稿的体例、可操作性和适用性等进行论证。

7月下旬,中注协又召开为期14天的定向征求意见会,邀请15名资深注册会计师,对指南内部征求意见稿进行仔细推敲和斟酌。

7月至8月,利用举办三期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培训面授班的机会,中注协把指南内部征求意见稿以讲义的形式印发,由起草人讲授,同时听取学员意见。

通过研讨论证,起草组成员了解了指南内部征求意见稿修改的方向和重点,经过加班加点、日夜苦干、反复修改、数易其稿,形成了征求意见稿。

三是公开征求意见阶段。8月15日,中注协印发指南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各地注协和相关部门意见80多份。

四是审计准则委员会审议阶段。10月8日召开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暨中注协审计准则委员会联席会议。会上,各位委员对指南的质量表示认可,同时也提出了技术上的完善意见。会后,中注协又将完善后的指南向审计准则委员会和相关部门第二次征求意见。各位委员和相关部门对指南草案表示肯定,建议发布。

二、指南的特点

指南是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细化、深化和具体化,为注册会计师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准则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意见,与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构成一个完整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指南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内容全面。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包括鉴证业务基本准则、审计准则、审阅准则、其他鉴证业务准则、相关服务准则和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共计48项。执业准则按其功能区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具有概念框架功能的准则,重点阐明执业的目标、一般原则、理念和方法论。二是具有实务操作功能的准则。为了使注册会计师掌握不同类别准则的要旨,将所有准则转化为正确的执业理念和行为,针对每项准则,都起草了相应的指南。

第二,可操作性强。增强可操作性是指南的基本定位。与体例相适应,准则主要规范注册会计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而没有阐明为什么这样规定和怎样操作。指南利用体例相对灵活的特点,对于具有概念框架功能的准则,系统阐述准则的理论基础、规范的理由和对执业的影响,指导注册会计师如何理解执业理念和方法论;对于具有实务操作功能的准则,重点阐述准则的核心程序和具体方法,增加大量的解释、说明、举例和图示,指导注册会计师如何正确运用程序和具体方法。为了方便读者阅读和检索,指南尽可能做到与准则对应,指出准则的条目。

第三,贴近实务。由于执业准则在理念和方法上变化较大,指南密切结合我国目前的执业环境和以往的执业实践,以使注册会计师顺利实现由老准则向新准则过渡。例如,为了指导注册会计师正确运用审计风险准则,提高注册会计师识别、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能力,指南通过举例方式系统讲解了注册会计师如何设计和实施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以及如何通过工作底稿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把重大错报风险评估与应对的过程用工作底稿进行勾稽。同时,指南中提供了大量范例,如新版的业务约定书、前后任注册会计师沟通函、各类询证函、管理层声明书、业务报告、风险评估程序工作底稿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第四,坚持国际趋同的要求。执业准则在框架体系、项目构成和核心内容等方面体现了与国际准则趋同的要求。例如在审计准则的内容上,充分采用了国际审计准则所有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程序,在审计的目标与原则、风险的评估与应对、审计证据的获取和分析、审计结论的形成和报告等所有重大方面,与国际审计准则保持一致。对国际审计准则中包含的举例等解释说明性材料,由于我国准则是财政部规范性文件,未能写入准则正文。在此次起草指南时,根据中国审计准则委员会与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发表联合声明的精神,将国际审计准则解释说明性材料写入指南,以进一步体现与国际审计准则趋同的要求。

三、指南的成果

指南以执业准则为依据,结合审计理论和实务成果,重点解决了注册会计师在运用准则时面临的问题。

――如何运用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准则确立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以明确注册会计师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思路。审计风险模型构成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基础,在审计实务中不易把握,指南详细阐述了注册会计师如何使用审计风险模型开展审计工作。

――如何计划审计工作。计划审计工作包括制定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两个层面。指南对总体审计策略进行了细化,对实务中如何确定审计范围、时间和方向列出了具体考虑因素。借助于风险评估程序和进一步审计程序工作底稿示例,指南详细演示了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

――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对重大错报风险识别和评估是审计准则建设中新增的重点内容,也是一个难点。指南从六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注册会计师如何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特别是利用审计程序举例的方式,详细讲解了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和关键环节。

――如何实施控制测试。由于我国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相对滞后,注册会计师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或者不知从何下手,或者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不能为审计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指南指导注册会计师从宏观层面和业务流程层面对内部控制进行测试,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同时,通过“认定”的概念和审计风险模型,把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贯通起来。

――如何应对舞弊风险。指南以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为基础,系统阐述了企业管理层财务舞弊的动机和风险因素,针对新形势下财务舞弊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供了应对舞弊风险的技巧、方法和案例,为注册会计师发现舞弊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如何编制工作底稿。风险导向审计方法重塑了审计流程,严格了审计程序,要求注册会计师对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形成恰当的工作记录。针对这个问题,指南系统地讲解了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如何编制工作底稿,特别是如何建立风险评估结果与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联系,风险评估工作底稿如何与进一步审计程序工作底稿相勾稽。

――如何运用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出具恰当审计报告的依据,也是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正确决策的关键因素。在审计实务中,注册会计师从定量角度运用重要性水平比较到位,但从定性角度运用有所欠缺,指南细化了如何从定量角度运用重要性水平,并详细介绍了从定性角度运用重要性水平的原理。

――如何确定抽样规模。正确运用审计抽样原理,是注册会计师获取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的关键。指南系统阐述了在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中如何确定恰当的样本规模,如何评价样本结果,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

――如何确定审计意见。指南总结最近几年证券市场审计意见存在的缺陷,系统阐述了注册会计师如何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如何针对具体情况确定恰当审计意见类型,防止随意调控审计意见,并列举了各种类型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如何审计新兴和复杂领域。目前企业会计核算中判断和估计事项日益复杂,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涉及领域日益宽广,针对公允价值、金融工具等新兴和复杂领域,指南提供了详细的应对程序和方法。

会计

2.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 篇二

一、新旧审计准则比较

在2010年准则的修订过程中, 对于审计证据—函证的重大变化大致有如下几点:

(1) 采用新体例对原有准则进行改写 , 增加了与治理层沟通的规定。

(2) 对银行存款函证的规定了例外条款 , 增加注师的判断空间。如果没有实行此项函证, 注师应当在工作底稿中详细说明理由。

(3) 增强特定情况下积极式函证程序的必要性。如果注师认为取得积极式询证函回函是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的必要程序, 则替代程序不能提供注师所需要的审计证据。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未获取回函, 注师应当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的规定, 确定其对审计工作和审计意见的影响。

(4) 明确了不得将消极式函证作为唯一实质性程序及例外条件。除非出现四种例外情况 (下文详述) 。

二、函证内容

函证程序是指注师直接从第三方获取书面答复 (包括相关账户余额、各种协议、合同或条款) 以作为审计证据的过程。在各种审计程序中, 函证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因为它是高度可靠的审计证据。常见的应收账款函证涉及的认定的主要有存在、准确性和截止等。

执行函证审计程序在审计程序中是必不可少的。应收账款函证所提供的审计证据相对于其它审计证据来说是较为可靠和可行, 因为它是来自被审计单位外部的证据 , 可信度较高, 执行力较强。对于注师来说, 实施函证程序在审计过程中必不可少, 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整体来说数量金额小, 性质不重要, 或者发出的函证在很大概率上是一个无效函证。综合整理实务中碰到的情况, 应收账款在以下几种情况中经常失效:

(1) 被询证者由于制度等方面的硬性要求无法回函。

(2) 根据历史的审计经验 , 实行此项函证的回函率很低或不可靠。

(3) 对于一些特定行业的客户按照惯例不对应收账款询证函回函, 比如一些服务业, 如邮政行业的个人客户。

如果管理层主动提出要求不实施函证程序, 注师有必要询问管理层不允许寄发的原因, 运用其职业水准和历史经验来判断该原因的合理性。同时在本次的准则修订中, 如果碰到以上情况, 新增了一个规定, 即注师可以通过与治理层沟通的渠道的来解决上述问题。而对这种收集审计证据受到限制的情况, 注师需要谨慎对待, 充分沟通。经过沟通以后, 注师仍被告知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不同意实施函证程序时, 注师有必要实施相应的替代程序来弥补这个缺陷。一般来说, 如果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健全有效, 且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固有风险低, 则注师可以通过控制测试、实质性测试和分析程序来满足要求, 获取相关、可靠的审计证据。

三、询证函的设计

询证函是函证过程中获取审计证据的载体, 询证函的设计是否得当会影响注师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否可靠和充分。注师需要对询证函上的各项资料进行充分核对, 包括询证函中需要被确认的信息, 特别是银行存款等敏感性账户的数据。

在选择采用何种函证方式时, 本次准则修订明确指出注师不得将消极式函证作为唯一实质性程序, 除非:

(1) 注师估计控制风险和固有风险的联合水平低。但如果内部控制不健全, 那么这种联合风险不可能低。比如说以前年度审计表明, 经常出现有争议或不正确的应收账款, 那么消极式函证就不恰当。

(2) 实施消极式函证程序的对象主要是一些数量小、性质相同的账户余额、交易, 也就是说对于数量金额大、复杂的交易不适用于消极式函证。

(3) 注师预计在以为出现存在差异现象的发生机会很低。

(4) 没有各种证据或明显的迹象表明被询证人员或公司对函证随意对待, 敷衍了事。例如, 往年积极式函证的回函率都非常高。

四、函证的实施与评价

在函证的实施过程中, 询证函的发出和收回可以采用邮寄、跟函的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电子形式函证也被广泛应用, 例如使用电邮、传真等多种方式。如果注师选择使用电子形式发函, 那么必须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对以电子形式收到的回函, 由于是非现实世界, 我们很难对回函者的身份进行有效直观地确认, 如果函证经过修改也不容易被发觉。因此可靠性存在风险。因此注师需要谨慎使用。 在使用电子形式收发函证时, 注师还可以考虑结合其它方式一起使用, 有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当注师收到电子回函时, 可以同时通过电话与被询证者取得通信联系, 确认其是否真正发送了函证。

在新准则背景下, 注师一个审计难点就是要做好函证实施过程中的控制措施。在我国目前的实务操作中, 按照被审计单位之间的商业惯例, 他们对于印章原件的可靠性认可程度还比较高, 因此采用跟函和邮寄方式来实施函证程序更加普遍。所以下文将重点分析由邮寄和跟函方式下注师可以采用哪些控制措施来确保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

(一) 采取邮寄方式时涉及的控制措施

为减少询证函在邮寄途中被被被审计单位拦下或修改的风险, 在邮寄询证函时, 注师在获得被询证者的相关信息后, 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式去独立寄发询证函。这样在一定程序上增加了函证的客观性和独立性水平。例如, 注师可以独立去邮政地点进行函证的投递活动, 而不需要被审计单位的协助或提供相关服务。

在收到回函之后, 注师职业怀疑态度仍然不能松懈。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函证是直接寄回给会计师事务所, 不经过被审计单位之手。假如经过, 则这份函证的质量将会大打折扣。在这种情况下, 注师应该认为此份审计证据是不可靠, 必须要求被询证者书面回复。同时, 注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函证的可靠性:

(1) 必须确认回函与之前的发出的函证是否致 , 是否属于同一份材料。

(2) 确认回函中被询证者的信息与之前注师获知的信息是一致的, 这里的信息包括被询证者的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邮戳等等。

(二) 采取跟函方式时涉及的控制措施

所谓的跟函, 顾名思义就是注师携带函证独自前往被询证者单位, 在被询证者核对并确认回函后, 又亲自将回函带回的方式。其前提是征得被询证者同意。在部分情况下, 注师也可能是由被审计单位员工的协助陪同。注师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始终保持一个职业怀疑的态度, 采取相关的可靠有效的控制措施, 特别是在跟函过程中出现被审计单位员工, 需要注师以敏锐的职业嗅觉时刻观察被审计单位和被询证者之间是否存在串通舞弊的风险。在获取到回函之后, 注师还需要实施一些控制措施来评价回函的性质:

(1) 了解被询证单位处理函证的常规流程。这是对一个基础性环境的了解, 有利于注师从宏观上判断该份回函的产生环境与背景。

(2) 可以通观察、询问等审计程序来确认处理询证函人员在公司中的身份以及其职位权限。

(3) 对于整个函证流程仔细观察 , 确认其是否按照处理函证的规定流程规范处理。例如, 函证接收人员是否根据公司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真实交易记录来核对函证上要求的被确认信息。

摘要:本文经过对比2010年新审计准则和以前的旧准则, 发现修订后准则发生的重大变化。主要从函证内容、询证函的设计以及函证实施与评价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在函证内容中, 重点讨论函证在实务中失效的情况以及碰到管理层不允许寄发询证函的对策。在询证函设计中, 综合整理消极式函证作为实质性程序的几种适用情况。在函证的实施与评价中, 重点分析邮寄和跟函两种方式下, 注册会计师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审计准则变化,函证,审计控制

参考文献

[1]李先流.上海股票市场有效性及其投资策略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 2011.DOI:10.7666/d.y2040151.

[2]陈晓刚.新审计准则下函证的相关思考[J].财务与会计, 2012 (1) .

[3]狐爱民.探析函证准则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 2011 (4) .

[4]方应柳.函证的含义、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中国证券期货, 2012 (1) .

[5]陈亚南.新1312号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变化[J].中国证券期货, 2012 (9) .

3.澳洲职业解读:注册会计师 篇三

在众多的留学目的国中,澳大利亚院校的会计课程在国际教育业界一直享有盛誉,会计专业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澳洲紧缺职业列表的一席之位,是中国学生申请专业时不得不考虑的首选。

关于CPA

CPA是注册会计师(CertifiedPublic Accoutant)的英文缩写,是指依法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接受委托从事审计和会计咨询、会计服务业务的执业人员。注册会计师主要承接的工作有审查企业的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业务,出具有关的报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审计业务等。尤其是在执行上市公司审计时,注册会计师不仅要鉴证一个公司是否遵循了法律、法规和制度,而且还要判定其会计报表是否遵循了真实性、公允性和一贯性原则。由注册会计师依法执行审计业务出具的报告,具有证明效力。

澳洲会计师公会概述

澳洲会计师公会创立于19世纪末,至今已拥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他是澳洲最大的财务、会计及商业团体,也是全球第六大的会计专业团体及南半球最大的专业会计师公会。现拥有逾112000名会员,公会的会员遍布全球,超过22%的会员在98个不同国家(主要在亚洲区)工作或居住。

澳洲会计师公会与中国的合作由来已久。从1993年开始,澳洲会计师公会会长每年都会率团访问北京,了解中国会计师行业的发展情况,力求为中国的会计师行业培养更多人才。近年来,中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急需一大批优秀的通晓西方经济管理、有丰富国际经验的专业人才,“3个30万”(30万律师,30万会计师,30万注册税务师)成为人才培养重点。此外,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日趋激烈,每个人都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对于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员来说,加入一个专业的组织是一个最为简便有效的方式。澳洲学会计的学生70%在毕业后会选择加入澳洲会计师公会。

澳洲会计师公会人性化的运作吸引了众多的经济管理人才,严格科学的培训又充分保障了会员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如今,大部分澳洲会计师公会的会计师都在知名企业担任高职,在财务策划、国际贸易、营商建议、会计甚至资讯科技、运动及娱乐界等行业大显身手,有的已成为企业的管理者,有人形象地将澳洲会计师公会的专业资格比喻为会计领域的“全球通”。

CPA Program专业考试

澳洲会计师公会的CPA Program专业考试是澳洲规模最大的远程及硕士程度的课程,为会员提供最新的商业、财务及会计知识,使会员能够应用于实际工作环境。参加CPA Pro-gram专业考试的会员须完成3个必修单元,以及从9个选修单元中选取其中3个应考,并于报考第一科单元后的5年内完成整个课程。

考试于每年5月及11月举行,会员可在全球超过240个考试地点,包括香港应考。该课程已取得ISO9001:2000国际认可资格。完成CPA Program专业考试的会员,更可于全球逾140个专业硕士或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中取得学科豁免。

国际认可

澳洲会计师公会与美国执业会计师公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AI-CPA)]从2000年起已签订互惠执照协议书。该协议可让本公会会员(澳洲注册会计师及澳洲资深注册会计师)于完成美国执业会计师公会之Inter-national Qualifications Examina-tion(IQEX)考试,并符合其它的学历及工作经验要求后,可成为美国执业会计师公会的正式会员。

澳洲会计师公会的八大优势

01、地位显赫。澳洲会计师公会是全球第六大专业会计团体,亦为南半球最大的专业会计师公会。本会的十万多会员中约有五分之一居于亚洲地区,于亚洲各地有巨大影响力。我们正积极发展和扩张中国的网络。

02、环球认可。本会的专业会计师资格受到全球多个专业会计师团体认可,其中包括美国执业会计师公会(American Institute of CertifiedPublic Accountants)、香港会计师公会(Hong Kong 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新加坡会计师协会(Institute of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of Sing-apore)、及马来西亚会计师公会(Ma-laysian Institute of Accountants)。本会会员不仅可于本地发展事业,而且还可于国际市场上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03、CPA Program专业考试。CPAProgram专业考试是研究生水平的遥距课程。考试科目内容广泛,除了会计科目外,会员还可选择报考有关财务、税务和知识管理等科目,以切合其本身的兴趣或工作上的需要。由此可见,CPA Program专业考试紧随市场脉搏和实际需求。由于考试以自修形式运作,会员可自行安排研习时间和控制学习进度,富有最大的弹性。CPA Program专业考试已于2003年荣获ISO 9001:2000国际认可。

04、Mentor Program。MentorProgram可确保会员在会计、财务或商务咨询工作中累积满三年工作经验上成功发展最少两项专业技能。此外,会员也可从具资深经验的专业会计师中获得有关发展事业方面的建议。会员亦可透过Mentor Program了解各行业的最新情况,从而认清事业发展路向。

05、持续专业发展。本会每年皆定期举办专业发展讲座及工作坊,协助会员多方面发展专业技能和软性技巧,以达到增进会员的知识和管理技能,进而提升全体会员的素质,在强大竞争中保持独特优势。

06、严谨的专业操守。本会的专业会计师具有非常严谨的专业操守,在道德诚信上达到最高水平,因而最能获得各地政府机构和商界的信任和尊崇。

07、环球网络。本会于澳洲各省、新西兰、英国、中国、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菲济等地均设有分会或代表处,而超过十万名会员亦遍布全球各地,不论会员身处何地都可得到实时支持。与此同时,会员可透过专业发展和联谊活动扩大人际网络,认识任职于不同机构的专业人士。

4.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 篇四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与相关执业准则指南已于1月1日起在所有会计师事务所施行。从今年中注协开展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情况看,会计师事务所按照执业准则体系与相关执业准则指南完善了质量控制制度,修订了执业规程,并运用于执业过程中,平稳地实现了新旧准则的.转换和过渡。

为进一步推动执业准则体系的贯彻执行,巩固和深化执业准则体系国际趋同的成果,根据执业准则的实施情况,中注协对执业准则指南进行了补充和完善,并于日前印发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2007年修订)》,自2007年12月1日起施行。此次修订主要涉及指南部分内容的进一步解释说明、相关指南之间的呼应及参考范例的补充等方面。该指南将于近日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

5.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 篇五

论独立审计准则在判断注册会计师过错中的法律地位

 

肖义方

独立审计准则又称独立审计标准,是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获取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出具审计报告的专业标准。[1]独立审计准则、职业道德规则、职业后续教育规则和针对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控制规则一起,构成注册会计师执业规范体系,其中独立审计准则处于核心地位。会计界普遍认为,既然独立审计准则是行业标准,注册会计师遵循了独立审计准则,即使是审计失败也不应负法律责任;[2]法律界则认为独立审计准则仅是行业内部标准,不能作为认定注册会计师损害赔偿责任的唯一法定依据。[3]这种认识上的严重分歧,直接影响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何看待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成为独立审计经济法责任理论的焦点。下面我们从独立审计的社会化契约关系出发,明确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性质,比较违反独立审计准则与注册会计师过错之间的关系,探讨独立审计准则是否可以作为注册会计师过错的认定标准。

一、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性质

独立审计准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产物。从1844年英国颁布《公司法》确立审计制度起,到20世纪中叶以前,注册会计师行业并无独立审计准则。有观点认为,会计职业是一个自由的职业,审计是一门艺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运用职业技能和经验去判断和决策,审计准则会扼杀注册会计师们的自由和创新精神,妨碍注册会计师职业水平的提高。但是,正当注册会计师职业蒸蒸日上,注册会计师地位显着提高时,在1938年,美国暴发了麦克森・罗宾斯(McKesson&Robbins)公司破产事件,暴露了审计程序与内部控制的严重缺陷,注册会计师职业社会声誉受到巨大的冲击,引发了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热烈讨论和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严重关注。SEC根据专家的意见,对审计程序进行了修正,增加了对应收账款的询证、对存货实地盘点和对被审计人内部控制的详细评价等程序要求。美国会计师协会(AIA)也很快对罗宾斯公司案件作出了积极反应,任命了―个小型委员会负责“根据当前公众的讨论,研究审计程序和相关问题”。1939年1月30日,AIA正式建立了审计程序特别委员会(theCommitteeonAuditingProcedures),提出了《审计程序扩展》,对存货实地盘点、应收账款查证、注册会计师的聘任和审计报告格式作了补充规定,并在行业内外发起了制定审计准则的广泛讨论。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审计程序委员会根据讨论的观点,于1947年l0月发表了题为《审计准则说明草案――其公认的意义和范围》的专题报告。该报告将审计程序定义为“应执行的审计行为”,而将审计准则界定为“衡量这些应执行的审计行为质量的尺度,是在办理审计手续时应达到的目标”。这样,就将“审计程序”和“审计准则”这两个极易混淆的概念区分开来,同时,该报告进一步从审计人员资格和审计执行与报告标准两大方面提出了九项公认审计准则,这九条和不久后增加的一条报告准则一直沿用到现在,成为美国一般公认审计准则(GAAS)中的主体,这就标志着独立审计准则的正式产生。[4]此后,日本于l964年也制定了审计准则;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下属的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于1980年起制定和颁布了国际审计准则;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主要西方国家目前也都已基本形成了各自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

从独立审计准则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独立审计准则是司法推动、公众参与、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部门SEC干预和注册会计师协会担纲综合作用的产物,是控制和衡量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质量的标准,其实质是社会公众(利益相关者)与注册会计师达成的社会化契约条款,是独立审计社会化契约的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提供的审计服务是一种无形商品,其质量和公众公司公开的会计信息一样,其质量并非一目了然,会计信息和审计鉴证都是高度复杂和专业化的产品,利益相关者与注册会计师掌握的审计质量信息处于严重不对称的状态,那么怎样才在供需双方约定审计服务的质量呢?人们通过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发现,一方面,通过制定审计程序规则,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行为,对审计过程进行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制定审计准则,确定衡量审计行为的标准,是约定审计服务质量切实可行的办法。因此,独立审计准则在性质上是一份约定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质量的契约条款。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是一个社会化契约,对独立审计质量的约定当然应该是这个社会化契约中的质量条款,这个质量条款从形式上看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内部自己制定的,实质上是作为社会公众的利益相关者与注册会计师行业共同谈判的结果。首先,独立审计准则是在产生审计失败的典型事件后,在社会公众的广泛讨论中,司法推动下产生的,其内容本身就包含了社会公众的意志和要求;其次,独立审计准则是在代表公众利益的政府的干预下产生的,其内容体现了公众整体的要求,在实施的过程中随时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监督。第三,独立审计准则不断完善的过程是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过程,只有社会公众不断产生需求,推动政府加强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管制,才有独立审计准则的`补充和完善,并逐渐走向标准化;注册会计师行业协会为了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争取行业的发展空间,才不断完善独立审计准则。正是由于社会公众日益广泛和强化的参与,才极大地推动了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发展,可以说,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准则的每一次补充,都是对社会公众参与的回应,是独立审计社会化契约质量条款的重签。

二、过错与违约

上面我们分析了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性质,认为独立审计准则是独立审计社会化契约中的质量条款,那么注册会计师违反独立审计准则,属于违反社会化契约的行为,这种违约行为是不是一定就有过错呢?相应地,是不是遵循了独立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就一定没有过错呢?回答这些问题,必须分析过错与违约之间的关系。

传统民法中关于侵权责任的过错认定有主观过错说与客观过错说,[5]对认定社会化契约责任的过错要素具有启发性,我们对此做一定理论借鉴,借此展开下面的论述。主观过错说认为,过错是指行为人所具有的一种应受非难的心理状态,也就是说行为人在心理上本应注意而不注意,以至于在伦理上道德上具有可受非难性。针对独立审计来说,过错是指注册会计师本来应该尽到职业合理的谨慎,而故意或者疏忽大意而没有尽到职业谨慎。主观过错说是基于人类具有善恶、是非判断和辨认能力的哲学思想而形成的,认为过错反映的是人的主观状态,与违约行为不同,后者是指人的行为,因此,过错与违约行为是构成违约责任的两个不同的要件。客观过错说是以某种行为标准来判定行为人有无过错,过错并非在于行为人的主观心理态度是否具备应受非难性,而在于其行为具有应受非难性,至于什么样的行为是过错,法学上假设了一个“合理人”,这个合理人基于一定的职业和一定的年龄应该具备相应的勤勉与谨慎,如果这个合理人违反了他应具有的勤勉谨慎的注意义务,所作的行为即为过错,显然客观过错说中含有法学中通称的严格责任或绝对责任的内容。

过错的主观说和客观说都失之偏颇,任何过错都是行为人的主观意志支配下的行为的过错,是主观心理的非难性与客观行为的违反的统一。只考虑人的外部行为,而不关注其主观状态,不但无法探知行为人的过错本质,而且将不适当的扩大行为人的责任;而人的主观状态只有通过行为表现出来,才能被外界所认识。因此,过错是行为人不但为了法律和道德上不被认可的行为,而且其行为在法律和道德上应受非难,应受到否定性的社会评价和法律价值判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注册会计师违反社会化契约的行为与注册会计师过错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不同质的概念,判断注册会计师的过错需要衡量其行为的规范性,但注册会计师行为的规范性不是判断注册会计师过错的唯一因素,还要根据具体状况,判断其行为是否应受社会道德和法律的非难。

而就独立审计准则的性质而言,单纯根据独立审计准则,既不能判定注册会计师违约也不能判定注册会计师过错。独立审计准则作为独立审计社会化契约的质量条款,是通过对注册会计师行为过程的控制来控制审计质量的,审计的过程并不等同于审计的结果,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即使注册会计师严格执行审计准则,也不能完全保证审计结果与实际状况没有差错。因此,是否遵循独立审计准则,是认定注册会计师是否遵守社会化契约约定的质量条款,既不能认定注册会计师是否遵守了社会化契约的所有条款而不构成违约,更不能认定注册会计师是否存在主观过错。要判断注册会计师违约和过错,必须把独立审计准则与其他相关条件结合起来。

三、独立审计准则作为法定过错判定标准的消极后果

把行为的正当性与行为人的主观过错挂钩,将过错作为确定违约行为的因素对待的,是英美法追究违约责任的通常做法,实质上是主张实行严格责任的归责原则。[6]会计界坚持这种观点,在当前看似可以减轻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负担,但从本质上看,是加重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一般来讲,采用严格责任的归责原则比采用过错责任的归责原则,责任所承担的责任范围要大一些,而根据独立审计的法律关系,从法理上分析,注册会计师理应承担过错责任。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行业恢复时间较短,行业的建设还处于审计服务的“初级阶段”,政府和社会公众对具有强烈专业背景的独立审计还不了解,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下,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可能还比较落后,行业自律监管也不甚严格,于是给会计界产生一种幻觉,觉得如果把独立审计准则争取为判定注册会计师过错的法定标准,就可以减轻审计失败的责任,其实,我国的这种初级状况不可能也不允许保持太久,一方面,以注册会计师行业等中介服务为保证的现代经济,全球化趋向来势凶猛,我国已经加入WTO几年了,我国经济正迅速的溶入全球经济之中,作为经济鉴证行业,是不可能长期由国家提供壁垒保护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必须迅速与国际接轨,否则就只有遭淘汰的命运。注册会计师行业要与国际接轨,首先就要求独立审计准则达到国际水平。一旦我国的独立审计准则国际化后,我国现有注册会计师的水平很难达到“严格遵循独立审计准则”的标准,等着他们的是无穷无尽的诉讼,到那时才真正是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灾难。另外,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也有加强的趋势。美国在安然、世通案后,颁布了Sarbanes-OxleyActof,法案规定成立独立于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公众公司会计监察委员会(PCAOB)”,负责监管执行公众公司审计的会计,该法案适用于为在美国上市的公司提供服务的外国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这个法案必将与美国许多相关制度一样,深刻影响世界各国,包括中国。

6.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 篇六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3号

——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

段和其他事项段》应用指南

(2010年11月1 日修订)

一、审计报告中的强调事项段

(一)需要增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参见本准则第七条)

1.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需要增加强调事项段的情形举例如下:

(1)异常诉讼或监管行动的未来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2)提前应用(在允许的情况下)对财务报表有广泛影响的新会汁准则;

(3)存在已经或持续对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的特大灾难。

2.强调事项段的过多使用会降低注册会计师沟通所强调事项的有效性。此外,与财务报表中的列报或披露相比,在强调事项段中包括过多的信息,可能隐含着这些事项未被恰当列报或披露。因此,本准则第七条的规定将强调事项段的使用限制在财务报表已列报或披露的事项上。

(二)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参见本准则第八条)

3.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不影响审计意见.:增加强调事项段不能代替下列情形:

(1)根据审计业务的具体情况,注册会计师需要发表保留意见、否定意见或无法表示意见(参见《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

(2)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要求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中作出的披露。

4.本指南附录列示了带强调事项段的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二、审计报告中的其他事项段(参见本准则第九条)

(一)需要增加其他事项段的情形

与使用者理解审计工作相关的情形

5.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即使由于管理层对审计范围施加的限制导致无法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可能产生的影响具有广泛性,注册会计师也不能解除业 1

务约定。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有必要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其他事项段,解释为何不能解除业务约定。

与使用者理解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或审计报告相关的情形

6.法律法规或得到广泛认可的惯例可能要求或允许注册会计师详细说明某些事项,以进一步解释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的责任或审计报告。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个或多个子标题来描述其他事项段的内容。7,增加其他事项段不涉及以下两种情形:

(1)除根据审计准则的规定有责任对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外,注册会计师还有其他报告责任(参见《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中“其他报告责任”部分);

(2)注册会计师可能被要求实施额外的规定的程序并予以报告,或对特定事项发表意见。

对两套以上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的情形

8.被审计单位可能按照通用目的编制基础(如x国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编制一套财务报表,且按照另一个通用目的编制基础(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另一套财务报表,并委托注册会计师同时对两套财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如果注册会计师已确定两个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在各自情形下是可接受的,可以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其他事项段,说明该被审计单位根据另一个通用目的编制基础(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编制了另一套财务报表以及注册会计师对这些财务报表出具了审计报告。

限制审计报告分发和使用的情形

9.为特定目的编制的财务报表可能按照通用目的编制基础编制,因为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已确定这种通用目的财务报表能够满足他们对财务信息的需求。由于审计报告旨在提供给特定使用者,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增加其他事项段,说明审计报告只是提供给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不应被分发给其他机构或人员或者被其他机构或人员使用。

(二)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其他事项段

10.其他事项段的内容明确反映了未被要求在财务报表中列报或披露的其他事项。其他事项段不包括法律法规或其他职业准则(如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守则中与信息保密相关的规定)禁止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信息。其他事项段也不包括要求管理层提供的信息。

11.其他事项段放臵的位臵取决于拟沟通信息的性质。当增加其他事项段旨在提醒使用者关注与其理解与财务报表审计相关的事项时,该段落需要紧接在审计意见段和强调事项段之后。当增加其他事项段旨在提醒使用者关注与审计报告中提及的其他报告责任相关的事项时,该段落可以臵于“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报告的事项”的部分内。此外.当其他事项段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或使用者理解审计报告相关时,可以单独作为一部分,臵于“对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和“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报告的事项”之后。

三、与治理层的沟通(参见本准则第十条)

12.与治理层的沟通能使治理层了解注册会计师拟在审计报告中所强调的特定事项的性质,并在必要时为治理层提供向注册会计师作出进一步澄清的机会。当审计报告中针对某一特定事项增加其他事项段在连续审计业务中重复出现时,注册会计师可能认为没有必要在每次审计业务中重复沟通。

附录:

带强调事项段的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的参考格式

背景信息:

1.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编制的整套通用目的财务报表执行审计;

2.审计业务约定条款中说明的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与《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的规定一致;

3.异常的未决诉讼事项存在不确定性;

4.由于违反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导致发表保留意见;

5.除对财务报表执行审计外,注册会计师还承担法律法规要求的其他报告责任、且注册会计师决定在审计报告中履行其他报告责任。

审计报告

ABC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

一、对财务报表出具的审计报告

我们审计了后附的ABC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ABC公司)财务报表,包括20x1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20 x1的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股东权益变动表以及财务报表附注。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编制和公允列报财务报表是ABC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责任包括:(1)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错报。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和公允列报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

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保留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导致保留意见的事项

ABC公司20x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中存货的列示金额为x元。管理层根据成本对存货进行计量,而没有根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原则进行计量,这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公司的会计记录显示,如果管理层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来计量存货,存货列示金额将减少x元。相应地,资产减值损失将增加x元,所得税、净利润和股东权益将分别减少x元、x元和x元。

(四)保留意见

我们认为,除“(三)导致保留意见的事项”段所述事项产生的影响外,ABC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ABC公司20 x 1年12月31的财务状况以及20 x 1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五)强调事项

我们提醒财务报表使用者关注,如财务报表附注X所述,截至财务报表批准日,xyz公司对ABC公司提出的诉讼尚在审理当中,其结果具有不确定性。本段内容不影响已发表的审计意见。

二、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报告的事项

(本部分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取决于相关法律法规对其他报告责任的规定。)x会计师事务所中国注册会计师:xx x

(盖章)(签名并盖章)

中国注册会计师:x x x

7.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问题探析 篇七

1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形式

当前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整体水平低下, 社会公信力差。具体表现为:一是执业不规范。受利益驱动, 在执业过程中, 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竞相压价, 面对干预和压力不能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谨慎原则而违心出具不实审计报告等。二是招揽客户手段不合理。部分事务所在开展业务时常常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招揽客户。三是商业秘密意识差。有些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有意泄漏客户的商业秘密, 这反映出他们的职业道德水准不高、职业意识淡漠。四是质量意识淡薄, 作假现象严重。五是无视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 承接不能胜任的业务。

2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缺失的原因

2.1 市场运行机制不合理。

一是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严重缺陷。我国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现象十分严重, 经营者集决策权、管理权、监督权于一身, 由被审计人变成了审计委托人。注册会计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迁就上市公司。二是地方政府不当干预。为解决地方上的就业、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等问题, 地方政府往往极力支持和包庇上市公司的造假行为。三是过度竞争。由于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态势, 引发了事务所之间争夺业务的恶性竞争, 一方面造成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不正当要求的过度迁就;另一方面低价竞争以及支付佣金、回扣等也大大压缩了事务所的利润空间, 致使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减少甚至省略必要的审计程序, 弱化甚至放弃谨慎性这一会计师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2.2 会计师事务所方面的原因。

一是事务所体制不顺。我国目前绝大多数事务所都采取了有限责任公司的形式。几十万元的注册资本承担的却是涉及几个亿、数十亿数额的业务。在这种情况下, 事务所的败德成本很低, 潜在收益却很高, 难以保持独立性。二是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关系复杂。三是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不完善等。

2.3 注册会计师自身的原因。

一是职业道德低下。部分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不高, 敬业精神不强, 随便签字盖章。二是自身素质参差不齐。三是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许多审计人员或对交易事项缺乏应有的专业怀疑, 或收集的审计证据明显不足, 或运用不当的审计程序, 或过分信赖管理当局, 或对客户舞弊的研究与重视不够。

3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主要内容包括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方面。《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对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提出了具体要求, 包括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保密、收费与佣金、与执行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接任前任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业务、广告、业务招揽和宣传。另外,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会员执业违规行为惩戒办法》及地方注册会计师协会的相关规定, 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提出了一些更为具体的要求。

4 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方法和途径

4.1 净化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

对不符合条件的事务所要坚决取缔, 防止“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在会计市场继续发生。对于执业规范、信誉好的事务所要倡导做大做强, 创立品牌事务所;要大力推行合伙制事务所, 控制新设事务所。

4.2 完善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我国现有的规范是一种基本规范, 尚缺乏有关的具体规范和操作指南, 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业务标准部的规定,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体系, 应由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职业道德具体准则和职业道德裁决指南等多个层面组成, 因此, 需要尽快出台后两部分规范, 以解决当前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的职业道德问题。

4.3 强化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

一是要强化注册会计师独立性、专业性能力、职业纪律、职业责任的教育。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生存和发展的灵魂, 是注册会计师社会责任的真实体现。事务所应制定有关独立性的政策和程序, 教育注册会计师严格遵守。专业胜任能力教育包括知识、技能教育, 还应包括政策法规、判断能力教育。知识、技能教育重在培养注册会计师的工作能力, 政策法规、判断能力教育重在培养注册会计师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 知法守法是对注册会计师的基本要求。强化职业纪律、职业责任教育, 应注重对其职业要求、客户责任、同业责任、保密责任等意识的教育。能形成一种自我保护、规避职业风险、勇于承担责任的职业风尚。二是每年注册会计师继续教育中应专门安排时间进行职业道德教育, 其形式包括组织入会 (会员) 宣誓, 统一发放注册会计师合格证书, 课堂教学, 学术会议, 专题研讨会, 参加学习, 经验交流等。三是广开渠道, 营造浓厚教育氛围。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宣传正反典型, 加以舆论引导, 重视注册会计师培训教师的师德建设, 在组织注册会计师报名、考试中宣传职业道德相关内容, 在有注册会计师专业或财经专业的学校, 开设“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课程等。

4.4 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评价监管体系。

要建立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跟踪监测系统, 及时发现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状况的新动向, 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监管, 使注册会计师职业的造假成本远远大于造假收益, 从而对注册会计师造假行为起到震慑作用。

4.5 大力加强注册会计师队伍建设。

首先要切实加强注册会计师自身职业道德修养。一是保持良好的对等执业心态, 有助于提高执业质量和防范风险。二是着重解决事务所经营理念、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的问题。会计师事务所要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控制风险, 提高质量;加强事务所文化建设, 协力塑造团队意识, 增强事务所的凝聚力、战斗力, 努力营造以“诚信为本、勤勉尽责、服务社会”为主要内容企业文化。其次, 事务所建立职业道德自我建设机制。事务所内部应确定专人负责考核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遵守情况, 与注册会计师的个人利益挂钩。在此原则下, 事务所还要建立职业道德制衡机制, 如安排审计项目以外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复核, 定期 (一般5年) 轮换项目负责人及签字注册会计师, 跟踪客户动态, 必要时采取非常措施, 有步骤地调整客户等。另外, 切实增强事务所的社会责任。事务所通过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不断提升员工素质和公司信誉度, 树立注册会计师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张海平.加强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J].成功 (教育) , 2007 (2) .

[2]莎娜.从政府监管角度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J].宏观经济研究, 2007 (10) .

8.注册会计师职业准则 篇八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对独立第三方审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虽然我国对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有明确规定,但还是有少数注册会计师一味追逐经济利益,无视职业道德准则的规定,不按准则要求进行执行审计程序,甚至更有甚者与被审计单位串通,出具虚假审计报告。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时间并不长,但造假事件却层出不穷,甚至愈演愈烈。从2002年主板造假的“银广夏”,到2010年中小板首例欺诈发行股票“绿大地”,再到2013年创业板造假的“万福生科”,都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上市公司造假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与之相关联的审计失败更是暴露出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在职业道德建设方面的缺失,也动摇了人们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心。从2002年的安然事件开始,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职业道德问题就成为各界批评和关注的焦点,近年来频繁出现的上市公司造假事件让公众再次将目光聚焦到注册会计师行业。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重塑注册会计师在公众心目中独立、客观、公正的形象,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要解决的当务之急。

2 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社会环境——法律监管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管

2.1.1 法律监管体系不完善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较晚,虽然也出台了一些配套的法律法规,但是并不完善,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脚步。近年来我国颁布的不少经济法律,如《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公司法》和《刑法》,都有专门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条款,但是这些法律法规对于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内容规定几近空白。反观西方国家成熟的证券市场,相关的处罚制度非常严厉,且以民事诉讼最具震撼力。但我国现有的法规中对处理会计信息的纠纷中,有关民事责任的规定是最不完善和最为缺乏的。现有法律法规对注册会计师的处罚以承担行政责任为主,因此不能很好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虽然近几年,证监会已经加大了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力度,开出的罚单金额也愈来愈高。2014年5月,对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处罚132万元。但处罚力度还是不足,有些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在经营压力大的情况下,不惜违法违规,在一定程度上财务造假事件的发生。

2.1.2 缺乏有效监管

按照我国法律法规规定,注册会计师行业同时受到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注册会计师协会等部门的行政监管,注册会计师协会具有自律管理权。来自各方面的监管虽多,但却不能形成合力。监管部门之间职责权限界定不清楚,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导致注册会计师行业出现“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并存的现状。注册会计师行业缺乏有效有力的监管,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注册会计师对职业道德不重视,不遵守职业道德。而且我国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监管主要集中在事后检查,对事前的预防不够重视,只注重执业质量检查,但对注册会计师资格取得及后续教育的监管不够重视。

2.2 行业环境——行业内过度竞争,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下降

随着经济日益发展,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数量日益增多,事务所面临的生存压力也随之加大,呈现出过度竞争势态。截至2014年底,全国会计师事务所的数量达到8295家,其中具有从事H股企业审计业务资格的内地大型会计师事务所11家,有些大型事务所的规模已经可以与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媲美。但其中许多大型事务所的规模是靠兼并形成的,规模上去了,审计质量却没有相应提高,尤其是在内部控制和诚信建设等方面仍然有所欠缺。会计师事务所的内部质量控制对审计质量至关重要,诚信更是审计职业道德的基础。在过度竞争和无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一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不能抵御来自资本市场造假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在执业中不顾法律和法规的约束,以经济利益至上,无视审计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在承接业务时置审计质量控制要求不顾,完全不考虑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和管理层的诚信。在执行业务的过程中,明知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有重大错报仍出具无保留意见,甚至协助上市公司造假。从中国证监会近十几年出具的处罚公告可以看出,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处罚频率越来越高,严重影响了公众,尤其是广大投资者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任,影响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发展。

同时,各大事务所进行兼并后,中小型会计师事务的生存处境更为艰难。在抢占市场份额的过程中,一些事务所不惜以低价来吸引客户,严重扰乱了市场环境,处于行业中的国内大型事务所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也不能幸免,形成恶性竞争。审计的成本主要来自于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会计师事务所如果一味降低审计收费,必然会导致在执行审计项目时压缩成本,一方面大量可能大量使用缺乏经验的实习生或者缺乏胜任能力的审计员执行审计程序,一方面为了压缩时间,可能会减少一些必要审计程序的执行,这样做必然导致审计质量严重下降,审计风险大大增加。

鉴于注册会计师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执业责任日渐加重,执业违规问题经常发生的现实状况,强化对注册会计师的行业监管,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3 注册会计师自身——缺乏专业胜任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是国内声誉最高的执业资格考试之一,是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建设和诚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15年,我国执业注册会计师的人数已突破10万人。面对当今日趋变化的市场环境,注册会计师应不断学习新技能、新知识,及时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积累更多的经验,才能更经济有效地完成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队伍不断壮大,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含金量却没有随之提高。一方面,一部分资历较浅的注册会计师只是通过了考试,但欠缺实践经验,在承接业务时无视自己的专业胜任能力,承接不能胜任的业务,另外一方面,一部分注册会计师在通过考试后不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会计知识和审计技能都停留在以前,面对新出现的问题,尤其是新兴行业的审计时缺乏专业胜任能力,不能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态度,缺乏应有的关注,在没有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条件下就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最终导致审计失败。

另外,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有些注册会计师自身品德有所欠缺,责任心不够。部分注册会计师完全无视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规定,为了眼前利益,就算注意到被审计单位有违规行为也不做出说明、不采取行动,甚至不惜配合上市公司造假,出具错误的审计报告,严重影响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声誉。

3 加强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

3.1 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律体系建设、加强行业监管

3.1.1 完善注册会计师法律体系建设

在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加强对注册会计师民事责任的追究制度,并在法律条文中对造成注册会计师违法行为的动因进行明晰的区分,重点是对欺诈、重大过失、一般过失行为等要有清晰的判断标准。同时,对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处罚标准也应尽可能量化,并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沉疴用猛药,乱世需重典。加大对注册会计师责任的追究力度和处罚力度,违法成本大大增加,违法行为自然就会相应减少。

3.1.2 加强行业监管

在行业监管方面,要改善现在多头监管的局面,明确财政部、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其他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责划分,各部门之间应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协作机制,提高监管效率。注册会计师协会作为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自律性组织,应当进一步加强自律性监管。在注册会计师执业方面,要加强执业标准建设,强化业务指导,并加大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质量的检查力度,督促注册会计师公正执业和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提高执业水平。

3.2 建立、健全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健全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重视职业道德方面的质量控制,确保事务所成员在执业过程中都能遵守职业道德,如果有成员出现不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能及时发现并做出处理。在承接业务时,不能一味追求业务数量,而应注重业务质量,保持谨慎。按审计准则要求进行风险评估,并考虑管理层的诚信状况,不承接不诚信的客户业务,从源头上保证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在执业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和充分的关注,严格按照审计准则的相关规定执行审计工作,在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的基础上发表审计意见。另外,会计师事务所还应建立健全质量控制复核制度,加强对各项目的指导、监督和复核,尤其是一些风险较高的审计项目。

3.3 提高注册会计师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在于注册会计师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建设。注册会计师自身职业道德水平的建设要从源头抓起。在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方面,可以提高准入门槛,例如通过考试后还需一定年限的工作经验才可取得签字资格。在后续教育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后续教育制度。社会不断进步,行业不断发展,注册会计师必须终身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库,才能更好地识别和应对审计风险。虽然目前注册会计师按照规定,每年都要进行继续教育,但却有点流于形式,而且大部分内容是针对新政策解读,针对其道德水平的教育几乎没有。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继续教育的方式和考核方式,例如把网络学习改为面授,网上测试改为集中测试,并有针对性地添加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以使注册会计师在提高自身的能力的同时,还能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观念,促进注册会计师服务质量提升

4 结论

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既有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小环境的影响,更主要的还是来自于注册会计师自身职业道德的缺失。要解决问题,首先要从源头把握,即强化注册会计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如果每个注册会计师都能严格遵守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那整个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情况都会得到根本的改善。当然,注册会计师自身职业道德的建设也要有好的环境支持,因此也要积极改善行业环境和社会环境,构建诚信的氛围。

[1] 刘福清.浅析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J].财会通讯,2011,(25).

[2] 叶陈刚.推行职业道德守则提升注册会计师公信力[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0,(06).

9.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影响因素研究 篇九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含义及特征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是指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依照职业标准、凭借自身经验对被审计事项及相关内容进行分析、鉴定,以确定其是否具备某种审计特性的过程。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具有以下特征:

(一)判断主体的多元性。在具体审计过程中,一个审计项目往往要由几个层次的审计人员共同来完成,如具体实施审计取证的外勤人员、对该项目直接负责的项目经理、进行复核审查的部门经理及主任会计师等。这些人员都需要在各自的业务和责任范围内,进行相应的职业判断。而且,后者的判断都要对前者的判断进行复核与检查,这便形成了判断的多元性。可见,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事项的各种职业判断,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并不完全是某一个注册会计师独立完成的。

(二)判断客体的相关性。不同层次的审计人员在进行职业判断时,都要将所审计业务的内容与其他方面的有关事项结合起来考虑。如项目经理在判断是否对某一具体审计内容追加审计程序时,要将从委托者、被审计单位等方面了解和掌握的特定信息,与审计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会计师事务所内部决策层对本事项的原则要求,综合起来一起考虑。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与决定着是否追加审计程序。

(三)判断标准的模糊性。任何判断都要有一个确定其取向的标准。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判断标准本身在内涵上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如注册会计师判断的可选择性。只是因为判断标准存在这种模糊性,才有判断失误的可能,才有审计风险的存在。

(四)判断过程的完整性。审计的每一阶段都离不开职业判断,有审计活动就有职业判断。

(五)判断结果的唯一性。审计工作的最终落脚点是形成判断结果,尽管这一结果可能由于种种原因不尽准确甚至完全失准,但在判断过程的有效性上,结果是唯一的。否则,判断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过程和内容

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过程可以概括为:有关审计准则的专业判断是对特定项目及会计报表整体的专业判断,并发表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一)有关审计准则的职业判断。注册会计师对有关审计准则方面的职业判断,主要内容有:

1、重要性水平的确定。职业判断所涉及的一个重要领域就是审计重要性水平的运用。不同企业的重要性水平不同,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的重要性水平也不同。注册会计师在对某一企业进行审计时必须根据该企业面临的具体环境,并考虑其他因素,才能合理确定重要性水平。但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在确定同一企业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时,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其原因是不同的注册会计师对影响重要性的各种因素的判断存在差异。

2、确定审计风险。面对客观存在的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保持职业谨慎,运用专业判断,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风险各要素进行全面地评估,应当实施能够将检查风险降低至最低水平的实质性测试,将总体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3、搜集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审计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通过各种方案来搜集审计证据。然而,对于需要从哪里搜集审计证据,搜集哪些方面的审计证据,搜集多少数量的审计证据等问题,需要运用职业判断。审计证据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专业判断。

(二)对于会计报表的职业判断。注册会计师有关会计报表方面的职业判断主要有:

1、确定是否存在重大错弊。由于客观局限性,注册会计师不可能对审计对象的真实面貌作出完全的评价,因而注册会计师即使依据独立审计准则进行审计,也并不能保证发现被审计单位所有的错误和舞弊。因此,注册会计师必须运用职业判断,在编制和实施审计计划时,力求使会计报表中没有更大的错误与舞弊,在出具审计报告时,应考虑被审计单位和客观环境对存在的错误与舞弊的影响,发表不同类型的审计意见。

2、确定是否符合合法性。即注册会计师运用专业判断认定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的编报及其财务处理是否遵循了企业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的规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披露是否真实。

3、确定是否符合公允性。这是指注册会计师运用专业判断来确认会计报表是否作了公允的反映,有无夸大业绩和资产,隐瞒亏损和债务等情况。

4、确定是否符合一贯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一贯性原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企业财务会计处理方法应当前后期一致;二是财务处理方法如果发生变动,企业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披露,如果在所审计的会计核算期内没有遵循上述原则,注册会计师应根据其重要性在审计意见中予以揭示,以引起会计报表使用者关注。

三、影响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因素分析

(一)审计环境。注册会计师从事会计报表审计业务,是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了解审计环境,有利于衡量及评估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的质量。审计环境包括以下几个因素:

1、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是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环境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所谓社会责任,是指注册会计师以满足社会公众对其会计报表审计的期望。注册会计师必须正确对待委托者及其他第三者的利益,以维护专业信誉。注册会计师在进行职业判断时,应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坚决维护会计秩序,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当社会公众提出质疑时,注册会计师的职

业判断必须经得起考验。

2、竞争压力。注册会计师一方面要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另一方面又要应对来自客户的压力,这使得注册会计师的公正遭受到严重挑战。例如:在对法定财产重估增值进行审计时,企业可采用的估价方法有多种,注册会计师如果为了争取客户,迎合客户要求,在判断估价方法是否符合资产评估的有关法规规定时,就不可能采取公正的态度。由于压力会对职业判断发生严重负面影响,注册会计师应对这些压力及其可能导致的偏差,保持高度警惕。

3、对企业经营的了解程度。独立审计准则要求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经营的业务及所属行业的基本情况有深人的了解,如被审计单位经营的业务类型、产品、经营特点及主要的产业政策,关联方及其交易的存在情况,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情况等。如在评估固有风险时,注册会计师应着重考虑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业务性质,容易遭受的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等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缺乏了解,将导致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上的偏差。

4、接受业务委托。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必须慎重接受业务委托,谨慎地选择被审计单位。在签订业务约定书前的决策过程中,职业判断尤为重要。对陷入财务困境的被审计单位要特别注意。

(二)注册会计师素质

1、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意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意识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觉和理念等,包括注册会计师的职业理解度、职业成就感和职业谨慎等。恰当的职业理解度、适度的职业成就感和应有的职业谨慎等良好的职业意识,有利于注册会计师提高职业判断的准确性。

2、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技能。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技能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技术能力,包括注册会计师的知识结构、实践经验、个体智商、思维方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这些都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的准确程度。注册会计师必须注意在上述几个方面增强自身的执业技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职业判断的准确程度。

3、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所应遵循的行为标准和道德规范,包括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所体现出来的职业品德、职业纪律和职业责任感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德的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将会正直、减实、公正和客观;具有良好的职业纪律的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将会合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具有良好的职业责任感的注册会计师在执业时会恰当地处理社会、客户与同业的关系。只有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作出恰当与正确的职业判断。

四、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

职业判断能力的提高是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的积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经验是非常重要的,而经验的积累要靠平时执业时勤于动脑,动笔,多作分析和比较,有目的地训练逻辑思维能力。注册会计师只有保持职业谨慎,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具有敏捷的思维,良好的心态,取证充分和恰当,就能够透过现象抓住本质。而所有这些,都要靠注册会计师执业经验的积累。经验积累多了,就会从量变发展到质变,形成更

10.大有前途的注册会计师职业 篇十

——中注协秘书长陈毓圭在“走进校园”注册会计师基础职业技能培训班上的专题讲座

注册会计师人才的成长,起点在大学。专业品质、专业能力的训练,很大程度上需要从大学阶段起步。今天到青年政治学院来,跟各位同学见面,想把我对会计行业特别是注册会计师职业的理解,跟大家作一个交流,希望对大家学习专业知识、发展职业生涯提供参考。我的基本认识是,注册会计师是一个大有前途的职业,值得在座的同学们作为人生职业的选择。

一、注册会计师是什么

关于注册会计师,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维度来认识。

注册会计师是一个职业。注册会计师作为一个职业,起源于西方国家,即Profession,相对于中国文化中的“职业”概念,含义更宽,除了谋生、饭碗的意义,更强调事业感和专业性。在西方,能否成为一个职业有以下几个判断标准:专业素质、职业道德、专业资格的认定(包括考试)以及行业组织。会计师、律师和医师并称为世界“三大”职业。职业人士在一个国家劳动中所占的比例,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国家人口素质的高低。

注册会计师是一所学校。注册会计师是一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等概念,要求人人接受继续教育,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这已成为世界潮流。对于注册会计师职业来说,参加资格教育和继续教育更是由职业本身所决定的,因为注册会计师是专业人士,需要以专业知识、职业道德立足于社会,可以说是一种职业要求。

注册会计师是一个品牌。在市场上,同样的东西,不同的品牌就有不同的价格,这就是品牌的差异。注册会计师就是人才的品牌,它区别于一般的会计师。所以财政部一位老领导曾说“注册会计师是会计师中的会计师”。当某人说他是注册会计师时,潜在的含义有:他是通过严格专业考试的,他是中注协的会员,是受到注协严格监管的,是值得信赖的。我们财政部和中注协在招聘人才时,应聘者如果有注册会计师背景,往往被高看一眼。

注册会计师是一个承诺。注册会计师是一个承诺,因为要保持这个资格,这份信任,就需要不断的进取,保持知识的更新,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履行其职能,在遇到利益冲突的时候,要以公众利益为底线。当报名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的时候,加入注册会计师协会的时候,就必须意识到这是一个承诺。我国建立了注册会计师宣誓制度,通过这种方式将一种内涵的品质外化为庄严的宣誓。今天虽然是注册会计师,如果不履行这个承诺,也会被这个职业和社会所排斥。

二、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的条件

《中国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指南》对注册会计师胜任能力提出了系统的要求,描述了注册会计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归纳起来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专业素质,一个是实务能力。1 / 4

专业素质。专业素质包括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三个方面。

现在大学本科的课程已基本达到行业需要的专业知识。从每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结果看,大学教育还要在基本原理、基本概念上下更多的功夫。如果对会计、审计的基本原理有较好的把握,解决具体的专业技术问题就容易得多。

注册会计师所需具备的职业技能涉及到很多方面。首先,职业技能是建立在基本技能基础之上,后者包括人际沟通的技能、思维的技能、表达的技能等等。其次,智力技能,即思维能力,表现为发现因果关系的能力。专业劳动是智力劳动,智力劳动是从看似没有联系当中发现因果,从混乱当中找到秩序,从结果看到原因,从过程看到趋势,从历史看到未来。最后,还需要掌握企业管理、经济管理、经济组织的技能。因为经济规律、组织规律、企业规律是会计规律的依据。

在实践中有相当一部分专业人士还停留在知识层面上,要努力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转化为智力技能,转化为技术技能,转化为沟通技能,这都需要判断力,而判断力的形成要长期积累。大学生们应该重视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形成判断力,途径就是案例教育和工作实习。学校课程提供的是基本原理,而在事务所实习是获取判断能力的途径。

职业道德要求我们在面对利益冲突时坚持原则,不能承接超出自己专业能力的业务。注册会计师要对自己的职业能力有科学客观的评价,不承担超过自己能力的业务,这是职业精神的体现。

实务经历。实务经历也是成为注册会计师必须具备的条件。之所以在读的学生不能参加注册会计师考试,是因为这不是一个知识考试,而是能力和资质考试,不适合没有实务经验的学生。尤其是把原来5门科目变成了6+1科目,就是强调在实践当中逐步积累经验后才可以考试,强调考试(特别是综合阶段的考试)对考生的实践经验的要求。

三、怎样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

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既要有通过考试、积累经验这样的入门要求,也有继续教育和遵循道德规范这样的承诺行动。

考试。要成为一名注册会计师首先要考试,这是法定的要求,是注册会计师所以成为一个职业的核心体现。现行法律规定,大学专科以上的毕业生才能参加考试。现在实行的是6+1结构的考试制度,前6门强调的是各个专门学科、专门领域的知识,初步的技能;综合阶段重点考查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所以6+1的科目体系,就是要在特定的经营环境下,综合运用多专业的知识技能来解决实践问题,这也表明了考试对知识与技能关系的认识。

注册。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之后,还需要加入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两年,才能成为一名执业注册会计师。如果不在事务所工作,也可以在工商企业、政府机关、学术机构等工作,申请成为非执业注册会计师。

继续教育。注册会计师是一个继续教育的职业,加入注册会计师协会就要接受继续教育。不接受继续教育,不但知识老化,还违背了职业道德的要求,因为不接受继续教育就意味着没有知识更新,难以保持专业胜任能力。所以继续教育是法律的要求,更是道德的要求。

接受监督。一旦加入注册会计师这个队伍就要接受对职业道德行为的监督,其中主要表现为协会的监督。在社会高度多元化的情形下,协会的监督,从社会管理来讲,是一种创新;从市场运转来看,它是诚信的基础;从个人职业发展来讲,它是一个品牌的要素。

四、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机会

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职业有巨大的需求,这个需求是真实需求,不是虚假需求或是泡沫需求。人才竞争激烈,高端层面的会计人才更是短缺,未来程序化的工作可能越来越少,职业判断要求越来越高。说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人才需求有巨大的空间,是基于以下几点判断:

金融深化。会计市场的发展与金融市场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中国金融业的快速增长是中国会计行业在过去15年里取得长足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金融意味着委托代理关系的深化,金融意味着对诚信要求更高,所以对会计职业会有更大的需求。金融市场的深化,加大了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需求。

以法治市。这里的法就是法律,市就是市场,以法治市的本质是保护市场主体的权利,保护市场主体的权利的本质是保护产权。中国的市场经济需要完善,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对产权保护不够。要保护产权,就必须算账。所以,以法治市,打击假冒,打击坑蒙拐骗,就要更好地保护产权,就要发挥会计职业的算账功能。

管理集约。中国经济目前一个很大的困难就是经济粗放,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低工资、低价格的粗放型经济结构。随着经济转型,企业越来越注重于内部控制、成本控制、管理创新,注册会计师以其知识和技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产业升级。中国的经济结构在产业上表现为农业薄弱,工业特别是传统工业发达,服务业特别是专业服务业比较落后,中国的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不足45%。服务业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的质量,而在服务业中,专业服务业(IT服务、培训服务、会计专业服务、法律服务、医疗服务等等)的比重,反映了服务业的质量。欧美主要大国会计行业的服务收入占GDP收入0.5%到0.6%,澳洲占0.9%,我国只占0.1%。我国会计行业发展速度很快,但行业收入占比低,其原因包括收费标准偏低、市场还没有充分开发、金融深化不够、管理集约化程度不高等等。随着产业的升级,注册会计师专业服务将在经济结构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

资本流动。国际会计师跟着外国资本到中国来,带来了外国会计师在中国的发展。今天我们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中国资本走出去,中国注册会计师也将走出去。消化巨额外汇储备,其重要途径就是国际投资,中国注册会计师要帮助中国企业家走出去,帮助中国资本走出去,国际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多。

五、注册会计师的职业价值

注册会计师的工作是跟价值连接在一起的,这就是尊重价值、创造价值、保护价值、报告价值、检验价值等等。从这个角度上讲,注册会计师是价值的创造者、促进者、维护者、报告者、鉴证者。

价值创造者:战略、决策、计划、治理。这里主要指的是处于公司高层,负责公司战略、公司决策、公司规划和公司治理,负责设计、创意、指挥等等。主要表现为CFO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的作用,其中一些具备行政管理才华的注册会计师进一步成为CEO。

价值促进者:分析、预测、咨询。主要指财务分析师、咨询顾问,既包括公司的战略顾问,也包括以服务外包的形式提供专业咨询。

价值维护者:内部控制、内部审计、风险管理。企业要想不出纰漏,不掉进“陷阱”,不被骗被偷,不被挪用,不被处罚,就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内部控制、内部审计、内部稽核等。

价值报告者:会计。这一点大家比较熟悉,也就是编制会计报表,提供财务信息,提高企业透明度,建立与公司相关者的良性互动。这是会计行业的常规工作。目前正在发展的综合报告制度是会计报告的新的发展,将带来企业报告和会计工作的巨大革命。

价值鉴证者:审计。对会计报表提供鉴证意见,提高会计信息可信度,也是会计行业的常规工作。目前审计领域新的变化是审计报告的改革,提供审计信息有用性,值得重视。

六、注册会计师的社会定位

从社会大框架来看,注册会计师职业到底是什么样的社会身份呢?我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参照系。

职业的概念:专业人士。从职业性质来看,广义的注册会计师,既包括审计师,也包括编制报表的会计师或具备会计职业背景的CEO。注册会计师是专业人士,是具备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并受到法律认定、值得信赖的人。如今,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受到社会的追捧,有着越来越多的市场机会、就业机会。

经济的概念:中产阶级。从经济地位来看,会计职业人士是中产阶级。目前我们国家存在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改革的方向是缩小贫富差别,使得中产阶级的数量不断增加。会计职业是培养中产阶级的。中产阶级比重的增加,有助于社会稳定和谐,有利于经济繁荣。

社会的概念:新社会阶层。从社会概念上看,会计职业人士是一个新的社会阶层。工农商学兵,是传统的社会阶层。注册会计师是自由职业者,以专业立身,自食其力。作为新社会阶层,它拥有无限的生机,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上一篇:小数乘法练习题及答案下一篇:19个农村小本创业项目大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