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统计人员工作总结(15篇)
1.公司统计人员工作总结 篇一
统计人员工作总结
2013年对我公司来说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公司完成了搬迁、复产、认证工作,工作量之大是不言而喻的,统计人员工作总结。我车间是拥有近17xxxx的大车间,人员多,设备多,生产品种多,而办公室管理人员又太少,因此,我没有只把自己的工作看成简单的报报出勤、做做成本,而是主动的将力所能及的工作多做一点。下面简单总结一下我今年的工作情况:
一、公司于年初完成了搬迁、复产、改造工程。这期间大多数员工放假,只有办公室、班组长及部分生产骨干上班,面对新落成的诺大厂房,我们不怕苦,不叫累,清理垃圾,安装设备,为尽快复产作准备。我们从没休过公休日,就连元旦也一天未休,有时甚至加班到深夜,在大家的努力下,仅用20天便恢复了生产,并于4月份顺利通过GMp认证,这其中也有我的汗水和功劳。
二、我车间拥有员工17xxxx人,其中一半以上是临时工,由于身份性质,临时工流动性很大,甚至有些人才来两三天就不干了,还得重新补充员工,每一名新员工报到后,我都及时做好出勤记录,收好押金,将工作服、工作鞋等劳保品发放到个人手中,以便他们及时上岗,不耽误生产,工作总结《统计人员工作总结》。我的日常工作就是每天将生产所需的各种辅料、包装物制表,交供运班组领料,及时领取就餐卡,以保证职工按时就餐,对于各班组所需清洁剂、清洁工具、备品备件等做到随时领取随时发放,我从未因这些工作平常、繁琐而不尽心尽力。每月的月末是我最忙的时候,我将车间所有人员的考勤进行整理,经主任审核后上报人力资源部;将各种材料领用单据等整理登帐,进行成本核算,将报表上报财务部,并保证报表资料准确,数据正确,上报及时。
三、我车间共有大小设备多台套,有进口的,有国产的,现在产量大,所有设备几乎都是全负荷运转,甚至有些设备是超负荷运转,因此出现故障在所难免。我及时将维修工提出的所需备件做成采购计划,由主管领导批复后送交职能部门,并随时与职能部门联系物品到货情况。
四、我车间主要生产两个剂型,胶囊和口服液,共计xxxx品种。剂型不同,生产工艺也不同。胶囊是固体制剂,在我车间要经过制粒、胶囊灌装、铝塑包装、封袋、包装等工序制成成品入库,完成生产过程。口服液是液体口服制剂,在我车间经过配剂、灭菌、过滤、灌装、灯检、包装后入库,完成生产。我要求自己对车间生产的所有品种的工艺流程都有所了解,掌握各品种的原辅料及包材的领用量和消耗。
以上是我对今年工作的简单总结,工作中还有很多不完美之处,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争取把工作做的更好,也请领导和同志们进行监督和指导。
报告人:
2013年 月 日
2.公司统计人员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企业统计,业务素质,职业道德
统计工作渗透于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它的作用绝非财会或其他管理、核算活动所能替代。企业统计不仅要有明确的统计对象, 而且统计对象是由具有某一或某些共同特征的许多个体构成的总体, 但在实际工作中, 有不少人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字加加减减而已, 就是填几张报表, 其实, 企业统计数据是生产经营成果的反应, 准确、及时的企业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政府的宏观调控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统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一) 政治思想素质
统计人员要从讲政治的高度, 认识统计工作的重要性, 按照“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党员要按照“先进性”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坚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有强烈的事业心才会不断地充实自己, 严格地要求自己, 从而产生一种必须做好工作的驱动力, 全心全意地做好工作。
(二) 精神素质
据了解在价格监督检查系统都不愿意做统计工作, 为什么呢?我想大家都明白。就是因为统计工作枯燥、乏味、特别是基层统计员很辛苦。这就说明统计人员的人选非常重要, 也就是说选一个乐于工作、业务素质高、工作扎实并有文字功底的同志来搞统计工作。
(三) 作风素质
一个良好的作风, 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成败。统计是由《统计法》规范的一个学科。对于统计人员来讲, 要做到办实事、报实数, 真实地提供统计数据和统计分析;要遵守职业道德, 坚持统计工作原则;要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
(四) 专业知识素质
统计工作现代化, 就是要运用先进的统计科学和现代计算技术, 来改革和完善统计工作, 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 统计报告制度和指标体系及报表格式以后还会有调整、还会不断更新。
二、企业统计存在的问题
(一) 统计意识淡薄
企业经营者很少用统计资料进行定量分析, 认为统计只不过是数据的加减或汇总, 是为国家宏观决策服务, 对企业来说属“无效”劳动。所以, 统计基础工作薄弱, 有些单位连统计岗位一职都未设, 造成企业统计人员的不稳定性。
(二) 统计基础工作薄弱
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不健全, 填报统计数据的随意性较大, 产值与产量不匹配等情况, 数据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无法保证。
(三) 统计人员业务不熟, 素质不高
一些统计人员没有考取统计从业资格证,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凭经验、进行数据的收集、汇总、加工, 不能有效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帮助。
(四) 法制观念淡薄
一部分企业存在统计违法行为, 主要表现:一是瞒报, 上报的数据偏离实际;二是迟报, 找不到人, 屡次催屡次迟报;三是虚报, 统计员不计算, 只在去年基础上随意加个数。
三、加强企业统计工作
(一) 加强依法统计
加大对《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宣传力度, 对各类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行为加大惩罚力度。对一些重大统计违法案件要及时处理, 促进全社会遵守统计法。
(二) 建章立制
建立健全管理监督体制与运行方式, 严把统计数据真实关, 使企业统计部门能有效发挥其职能, 有效确保企业统计资料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逐步实现以企业为核心, 最大限度地推进企业统计信息化的高效运行。
(三) 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保障统计数据质量的着力点
全面系统的统计工作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术和固定的统计人员来完成。统计人员可与其他同行保持联系, 彼此取长补短, 巩固统计理论, 熟练掌握现行统计业务。统计人员要深入基层, 收集真实的第一手数据, 有效地对基础数据整理, 建立企业数据库系统, 使企业统计工作在信息化的社会环境里发挥巨大的作用。
(四) 建立并完善企业统计工作制度
一是要建立健全工作制度, 明确工作人员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责任。二是统计资料的审核、档案管理等事项要严格遵循有关规定。三是严格落实“统计人员先交接, 后调动”的原则, 保证统计工作的连续性。
四、抓好统计工作重点, 提升统计工作效能
(一) 努力提高统计能力
统计能力建设是统计部门工作水平的全面体现, 它贯穿于统计工作的全过程, 与统计工作质量密切相关。
(二) 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 提供高质量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 我们应从实际工作中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三) 不断提高统计公信力
提高数据质量, 维护企业统计的公信力, 我们应时刻把“真实可信”这四个字装在脑海里, 落实在行动上。
3.“住一公司”统计工作全接触 篇三
新形势对统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
北京住总第一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住一公司”)成立于1983年,隶属于北京住总集团。公司下设14个项目部、3个专业子公司,主要承担各类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和大型住宅小区及配套的安装建筑工程等。十多年来,累计完成各类房屋建筑面积达到780万平方米,其中41项工程被评为北京市优质工程。
近年来,公司处于机构改革调整阶段,新老项目部不断组建和撤并,原有的专职统计管理岗位也与其它管理岗位合并,部分有经验的统计人员或退休或调出,统计队伍变动极大。目前,统计队伍中大部分是没有统计工作经验的新人。另一方面,随着公司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和进一步发展,施工规模快速扩大,在施工程分布也越来越分散,外埠工程的比重逐年增加,管理的跨度和难度增大,这对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公司统计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我深感工作的难度和压力,如何夯实统计工作基础,建立高效的统计管理流程,保证数据质量成为摆在公司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制度、台账构筑统计工作基石
统计基础工作是工作的重点和核心,加强企业统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是提高统计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统计服务、监督作用的关键。面对统计工作面临的困难,公司注重夯实统计基础,花大力气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修订统计工作管理制度
2005年底,我们依据内部机构调整和统计岗位变动重新修订了公司的《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和项目部统计人员岗位职责。梳理了公司各专业统计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明确了各类统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同时还对健全统计原始凭证,统一登记台账、规范填报报表等提出了具体要求。
几年来,公司相继完善了统计岗位责任制度、统计法规检查制度、统计例会制度、统计报表审核制度、统计分析制度、统计人员业务培训制度等多项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使统计工作有章可循,为统计系统工作的正常运转、为高标准地完成统计工作提供了保障。
健全统计原始资料和统计台账
过去统计部门掌握的原始凭证和资料不够齐全,通过向主管领导反映,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统计存档的原始凭证有中标通知书、工程合同、工程预算书、工程结算单等9种资料,达到了统计原始资料齐全的要求。
在统计台账登记方面,随着企业经济发展的要求,我感觉到公司原有统一印制的台账已不能满足日常工作的要求,因此自己设计制作了一套电子表格台账共8种,同时考虑到项目部统计人员兼职多、工作重的特点,把项目部原有的5种统计台账减少到2种,并要求各项目部统计员必须每月登录台账,做到数出有据,上下衔接。统计台账的完善,充分保证了基础数据的需要,还可随时将表格发给领导和需要的部门,做到资源共享。
“三个环节”严控数据质量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搞准统计数据是统计人员的首要任务和基本职责。在数据质量的管理上,公司通过三个环节来进行控制。
加强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统计人员素质高低决定着统计工作的质量,面对人员新、规模大等问题,公司采取“集中培训、个别辅导、个人自学”三结合的形式开展培训工作。第一,定期组织统计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增强统计法制观念,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经过努力,我公司现持有统计上岗证书的人员已上升到12名。第二,组织项目部统计员学习公司统计管理性文件,并在工作中严格贯彻执行。第三,采取集中业务培训的方式,请有经验的老同志针对统计报表的各方面工作进行详细讲解和答疑。第四,印制下发《住总集团统计工作手册》给新上岗的统计员学习,使其尽快独立工作。此外,在工作中还采取经验交流、统计知识评比、继续教育和自学等多种形式,使统计岗位上的新手尽快熟悉业务,提高工作能力,确保了数据质量。
明确职责和业务要求
为明确统计工作职责,公司采取统计负责人制度,即由公司主管生产的副总经理担任统计负责人,全面管理、协调、监督公司统计工作;统计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承担公司统计业务的综合管理;公司各职能部门、基层项目部和分公司都相应设立了专职或兼职的统计人员,哪个部门的报表由哪个部门的统计人员负责提供,数据最后汇集到统计主管部门由统计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再由统计负责人最后把关。公司组成了内部统计资料收集、整理、传递、交换、反馈的一套系统,明确了各部门、各工作阶段负责人员的责任,为高质量完成统计任务提供了保障。
此外,全公司严格按照 “三对口”、“两符合”、“一确认”原则开展统计报表工作,即报表数据必须与台账数据对口,报表的数据必须与原始资料对口,报表数据必须与计划指标口径对口;报表的数据必须与报表制度的计算口径相符合,报表数据必须与实际进度相符合;统计报表必须经单位主管领导签字确认后报出。
审核与质量检查并举
公司将数据审核与质量检查相结合,作为确保数据质量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统计负责人制度,利用内部统计审核网络加强各个环节数据的审核,做到数据层层把关。公司制定了统计数据质量自查和互查计划,每季度开展检查,并把统计资料管理情况和报表数据质量的检查结果纳入公司项目考核内容,进行打分评价,形成制度。2010年我们组织了两次检查活动,将检查结果进行总结评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以此提高业务水平并交流工作经验。
以优质服务为中心
做好统计工作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完成上级统计部门布置的任务,更重要的是将统计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公司自身的发展。统计工作定期向公司业务部门提供数据支持,加强生产分析,有效推动了公司业务良性发展。
定期发布统计数据信息
每月,我们向人力资源部提供项目部施工面积确认单,作为核定项目经理工资的依据;向资产财务部提供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完成情况月报,为成本核算提供依据;结合工程合同和产值报量状况,建立在施工程欠款与回收台账;整理近年施工工程情况和工程资料,为工程招投标提供有效资料;在公司内部局域网公布主要生产指标完成情况;年度发布统计资料汇编,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数据,为领导掌握和协调生产提供信息。
开展统计分析工作
统计部门定期撰写分析,加强公司业务监测。综合统计部门每季度向总公司提交一篇综合统计分析,每月向部门经理提供《月度生产完成情况汇报》,每季度向生产经理提供《生产工作报告》,年度撰写公司《生产工作总结》。同时,公司的基层项目部定期撰写生产进度完成情况分析,以便全公司及时、有效地掌握第一手生产情况。
4.统计人员年终工作总结 篇四
一、全年统计工作回顾
在有关部门的配合努力下,以高度的责任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求实精神,精心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经济普查各项工作正按预期目标整体推进,其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部完成,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强化制度建设。为统计工作定好基调,指明方向。在此基础上,大力加强基层统计制度建设,积极引入奖惩制度,实行岗位目标管理考核,大力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确保了统计基础工作的整体提高。强化队伍建设。从基层单位抽调了一批思想素质好、年纪轻、业务能力强、工作主动积极的工作人员充实到统计队伍。使整个统计队伍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专业化的态势,确保了统计人员的素质能适应统计工作的需要。
二、工作不足
统计工作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统计服务工作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统计工作还有待加强,统计数据质量需进一步提高,统计宣传工作力度不大,一些统计调查对象对统计重视程度还不够,统计信息工程建设比较落后,基层统计机构办公条件有待改善,基层统计力量素质有待进一步强化,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加以解决。
三、明年工作计划
以统计产品的优质化、多样化为重点抓服务。统计服务是统计工作的主题,是创一流的关键。要抓好统计产品的优质化和多样化。要有适销对路,符合需求,是统计用户需要的产品;其次是要有真实可信,有深度,有份量,对用户有用的产品;最重要的是要有前瞻意识,超前眼光,适应用户需求变化的产品。所谓多样化,就是我们要根据用户对象的特点生产统计产品,统计产品要系列化、多元化,以更好地满足需求。抓统计服务,既要抓服务意识的强化,也要抓服务手段的改进,努力使统计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
5.统计人员个人工作总结与计划 篇五
本人从8月份进入公司,有幸成为优哈员工以来,在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在采购部,生产部同仁的支持配合下,我服从工作安排,加强学习锻炼。
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全方面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近5个月以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认真履行工作职责,积极开展工作
在领导关心帮助与团队的支持配合下,明确工作重点与工作思路,1、每日做好生产一线工厂的出货产量与次品数据的汇总与登记。
2、每月汇总包装质检员工的个人产量、次品等。根据产量月报表核算好工资上报生产经理和人事部门。
3、每月月底进行一次核算广州,乔司生产工厂的生产进度,订单日期、交货日期、超出合同交期时间等。整理分析数据后上交人事部等相关部门;
6、每月月底根据库存金额,核算采购部员工的考核分数
7、每月统计并做好 兴达物流,杭宁物流,顺丰物流的对账,确认物流货款填写货款申请单交由李总签字并提交给财务部门。
8、年底将部分数据用表格的形式进行汇总与分析。主要有《四季度广州加急款核算数据》、《四季度广州常规款核算数据》、二、2012的工作计划
首先是积极高效完成领导交办各项工作任务;
其次是在完成工作任务之余,学习更多有关财务、统计方面的知识,以提升自己专业知识;
最后是积极参加一些和专业有关的培训,有效提高对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并做好数据的登记与分析。
三、总结经验与不足之处
2011年,在原有的各种统计报表基础上,对一些没有实际意义的表格作了改进,并对统计数字的准确性进行了加强。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尤为突出的是“顺丰物流底单”问题。由于如今在公司员工按部门划分,且没用规范统一填写,收集物流底单,造成物流底单的遗失或人员核对不上,给每月物流统计带来很大的麻烦。为此经过一系列的改进与调整,我们将统一填写物流底单格式,寄件日期,寄件人全名,书写端正,统一人员收取底单,希望能够起到更准确更及时的统计。12月份顺丰物流底单有90张姓名模糊,出现如某某先生,某某小姐,更甚至无寄件人姓名。为此我也做了检讨并避免以后出现类似情况采取了措施。
回顾过去,2011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是我职业生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优哈给了我锻炼的舞台,使我取得了不少的收益。这些成 2
绩是离不开领导的信任和支持。在此我要感谢各位对本人工作的支持!过去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未来的日子还是要靠我们共同的努力去实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相信优哈的未来会更加辉煌!最后,衷心地祝愿各位领导和同事们新年快乐!
优哈箱包.统计.王俊
6.公司统计人员工作总结 篇六
1. 绩效考核现状。
S公司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的大型国有军工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近万人, 其中管理人员800余人, 专业技术人员4000余人, 技术技能人员5000余人, 管理、技术、技能三类人员从数量上看分布基本符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布局。
绩效考核过程中实行全员考核, 绩效考核可以分为对部门绩效的考核和对员工个人的绩效考核。对部门的绩效考核主要是以按季进行的目标责任考核和按年进行的民主评议为主, 对个人的绩效考核 (分为干部和员工两类) 是通过年终综合考评来进行的。部门绩效考核的内容主要包括年初下达的目标责任和民主评议。对员工个人的综合考评以民主评议为主,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四个等次。部门季度目标责任考评结果是发放部门绩效奖金的依据, 年终综合考评结果是管理干部员工教育培训、岗位调配、职务任免、职级确定、职级调整、工资调整、奖励惩戒的重要依据。
2. 绩效反馈现状。
调查发现与管理人员绩效反馈相关的明确规定主要有: (1) 中层干部和员工的年终考评总分经计算汇总后, 分别对干部 (正、副职分开排) 和全体员工进行排队, 考评结果经组织和人事部门会议确认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考评结束后, 根据考评结果进行考核结果面谈, 中层干部由主管领导进行谈话, 员工由部门负责人进行谈话。 (2) 经分管绩效考核工作的公司领导签发后, 应及时将目标责任考评结果通知每个单位, 并组织各单位的内部考评, 制作个人季度绩效奖金分配表。 (3) 建立举报制度和申诉制度。人事部门负责受理综合考评工作中的举报和申诉, 并会同监察审计部调查核实。
3. 绩效反馈环节存在的问题。
目前该公司在绩效反馈环节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 对绩效反馈在绩效管理过程中的重视程度不足。由于缺少来自考核者对绩效表现和下一阶段改善方向的说明和评价, 被考核者难以客观地理解自身的不足和优势, 对绩效考核结果也会产生不满、抵触等情绪。而对于考核者来说, 很难了解被考核者在目标完成过程中的需求以及其对于绩效管理的真实感受, 更不能进一步提升绩效, 制定下阶段的目标。 (2) 相关文件及规定中对绩效反馈环节如何操作阐述不具体。“考评结果经组织和人事部门会议确认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的规定比较含糊, 并非每个被考核者都清楚知晓自己的考评等级, 尤其是考核被评在后面的人员并不清楚自己的考核记过以及为何原因排在后面。 (3) 绩效管理过程中的绩效反馈或者缺位或者流于形式。对管理人员的深度访谈调查显示:由于公司相关文件及规定中对绩效反馈环节如何操作阐述不具体等多种原因导致了在绩效反馈工作无章可循或自由度偏大,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绩效反馈环节或者缺失或者流于形式等现象, 从而直接影响绩效反馈的效果和下阶段的绩效改进。
二、绩效反馈流程的优化设计
在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过程中应该建立基于战略的绩效管理体系, 如图所示。在绩效考核流程运行较为成熟的基础上应建立与健全绩效反馈与沟通制度, 推进组织内的沟通互动, 推动员工能力提升与绩效持续改进, 逐步实现绩效考核向绩效管理的平稳过渡。
三、绩效反馈实施对策建议
根据反馈环节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借鉴相关标杆企业在绩效管理之反馈环节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建议S公司绩效管理体系框架下, 就绩效考核反馈和结果运用方面进行流程优化, 制定切实行之有效的实施办法, 并强化实施办法的执行, 对策建议如下。
(1) 在年度综合考核结果确定后, 召开管理人员绩效总结表彰大会。 (2) 在年度绩效管理总结表彰大会召开后, 以书面形式反馈考核结果, 并实施绩效沟通面谈。反馈及面谈内容包括干部和员工的目标绩效考核、民主评议及综合考评结果及排名情况;各方面反映的被考核部门及个人存在的问题、改进工作的意见、要求及下阶段工作计划;其它情况等。具体工作如表所示:
(3) 若考核对象对考核结果有不同意见的, 可在考核结果反馈至本人后规定时间内向考核部门以书面形式提出复议或申诉。考核部门根据申诉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做出明确答复。
(4) 年度考核工作结束后, 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党委与监察部门移交相关考核材料。具体可包括被考核者年度目标绩效考核、民主评议及综合考评结果和排名情况;对被考核部门及个人的考核报告;被考核者的工作总结报告及述职报告;绩效反馈与沟通记录表;需要进行问责的事项;其它需要移交的资料等。
(5) 考核对象收到考核部门或相关主管领导的绩效反馈意见后, 要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整改。尤其是年度综合考核结果符合末位条件或接近临界点的部门领导或员工, 要在收到年度综合考核结果反馈意见后规定时间内, 向主管部门及领导提交整改计划, 并于六个月内书面报告整改情况。
参考文献
[1]王蕊.绩效反馈的价值、问题与优化策略[J].人力资源管理, 2010, 11:59-60.
7.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素质的现时思考 篇七
摘 要 企业的经营成果和最终目标都要通过统计手段和统计表格表现出来,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过程中,统计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统计人员的素质与统计工作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对企业统计人员需具备的素质及如何提升企业统计人员的素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 统计人员 素质 要求 提升对策
一、新时期对于统计人员的素质要求
1.热爱统计工作,甘于奉献。不能因为统计部门工作辛苦清贫、无权无势而怨天尤人,丧失信心和斗志。要有乐于吃苦、吃亏、受气的思想境界,克服自卑感、消极感、忧愁感,始终保持以苦为乐,以苦为荣,心平如镜的气度。总的要做到:精神气质豁达大度,言行举止注意风度,接待交往讲究态度,说长道短掌握尺度。统计人员应该身在统计,热爱统计,干一行,爱一行,有为统计事业而奉献的精神。
2.执行法律法规,确保数据真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我们统计工作实行法治的依据。作为统计人员不仅要模范遵守法律法规,而且要熟悉和掌握法律知识,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要带头坚持重实际、说真话、办实事、求实效,无论是对下指导工作,还是对上反映情况都要实事求是。统计数字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作为统计人员更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决不能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同时要敢于与在统计数字上弄虚作假、以数谋私的行为作斗争,要敢于同那些不切实际的盲目追求高指标的现象作斗争,真正以求实的态度和扎实的措施保证统计数字的准确可靠。
3.强化统计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统计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专业性很强。搞统计工作需要精通统计业务、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熟悉经济管理的内行人才,所以新老统计人员都有一个学习、学习、再学习的重要任务。21世纪是知识经济年代,统计工作必将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及时跟上步伐,转变观念,更新知识,勤奋工作,刻苦努力,不断提高统计业务水平,努力使自己成为精通本专业的行家里手。
4.搞好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统计分析是统计工作者利用统计数字资料,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事物的发展规律、趋势状态进行综合研究,最后得出结论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搞好统计分析,对于提高统计工作服务水平,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统计人员必须注意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在业务工作、知识积累、思想修养方面,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以便正确、深刻地认识客观事物。统计分析要量质并重,多出快出精品,努力做到把基本统计数据的关系说清,把经济运行的特点抓准,把重大经济现象的变化讲透,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有机结合,做到有理有据,有分析有建议,有深度、有广度、有高度。这不仅是当好领导参谋的需要,也是提高服务质量和提高自身工作价值的需要。
5.勇于创新改革,提高统计科学水平。创新是统计事业发展的动力。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与日俱增变化无穷的统计调查对象,传统的统计理论、统计方法显然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彻底改革全面报表,代之以高效适用的抽样调查方法已是大势所趋。统计人员应牢牢掌握统计方法改革的大方向:以必要的周期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查为主体,辅之以重点、专题调查和科学的推算。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开展统计科学研究,提高我国统计科学水平。要以创新性思维,探求在新形势下做好统计工作的新路子,为统计事业发展提供理论上和精神上的强大力量。
二、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素质的对策与建议
1.改革当前的统计体制,加快统计人才队伍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统计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近几年来,我国的统计也存在秩序混乱、信息失真等问题,许多单位利用虚报、瞒报来骗取荣誉。从每年的统计大检查都能查出一批不同情况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直接或间接与统计工作有关,与统计人员的配合有关。应该逐步推行统计人员统配制度,改革当前的统计体制,推动企业统计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统计法制建设,全面整顿统计工作秩序。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人员思想行为、统计机构组织与领导、统计业务处理内容与规范、统计工作方法与权限、统计主观与客观世界等等,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加之部分统计技术落后、职业道德淡化、管理松懈、统计纪律松弛等现象还时有发生。必须通过加强法制工作来全面提高统计工作水平,特别是对篡改统计数据、提供虚假统计信息、误导经济决策的行为应依法从严查处。
2.采取严格的准入制度,所有统计人员必须持证才能上岗。保证企业统计人员的基本素质,统计部门要严格按照《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实行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并且将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与统计人员的管理密切结合起来,形成配套制度。统计执法部门还要定期对统计人员持证上岗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制度和办法规定的行为要依法查处。实行专业统计人员持证上岗制度,首先对不具备统计基础知识和统计法基本知识的统计人员进行培训考试,考试合格才准予领取《统计证》;再每隔2-3年,对已取得《统计证》的统计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这既有利于不断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提高统计工作质量与效率,而且对稳定企业统计队伍,扩大统计影响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3.强化统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切实提高其综合素质。为不断提高企业统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完成统计工作的能力,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经常对企业统计人员进行教育与培训。目前,我国企业统计人员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数所占比重不大,而即使是具有统计专业知识,有的也陈旧、老化了,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的要求。因此,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各类统计教育与培训工作。企业要把对统计人员的培训并使其具备专业知识作为统计人员的任职条件。各专业统计人员须具备有执行统计任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现有的专业统计人员不具备统计专业知识的,必须进行培训和考试,可开设《统计学原理》、《企业经济统计学》、《企业管理统计学》等基础性课程以及统计分析类课程。岗位培训工作在今后应当形成一种较为完善的统计教育制度,企业综合统计负责人应定期对专业科室、企业基层统计人员轮流进行培训。在报表、法规或制度有所改变时,应及时组织培训,讓全体企业统计人员及时了解新情况、新动态、掌握新方法,以便更好地完成统计任务。
4.推行统计人员轮岗制度。有调查表明,一个人在同一个岗位工作前三年是优点相加,后三年就是缺点相加。在前三年中,由于对新的岗位和工作富有新鲜感,在追求欲和成就感的驱使下,最能发挥出人的潜能和优势,从而创造出理想的工作实绩;而在后三年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日渐强烈的对现有环境的不满足和对新领域的不断渴望,极易使之产生懈怠、疲塌、应付差事、不思进取等情绪,劣势和缺点逐渐显现,积极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工作效益下滑。干统计工作尤其如此,由于统计专业的枯燥乏味和统计岗位的清贫清苦,一个人如果长期在同一个岗位干同一个专业,在积累工作经验的同时也不免积累了许多诸如厌烦、懒散和凭老经验办事、无所作为等惰性,甚至排斥新事物、拒绝新观念,很难再有新的思路和作为,很难再创造出新的成绩。因此,必须改变从事同一个岗位时间越长就越熟练、业务越熟练就越能出成绩的传统观念,而是要通过适时调岗、轮岗,以让新的岗位、新的工作不断激发其新的活力、新的思维、新的创造力和爆发力。特别是要注意适时调整人才的岗位,善于为其创造干事成事的良好环境,这对于促使他们不断成长、多做贡献更是大有益处的。
三、结束语
统计人员务必刻苦学习,努力工作争取创新,多出成果。企业领导和有关部门,也应为统计人员创造机会,组织他们学习统计知识及相关的业务知识、法律制度和计算机知识,支持他们参加统计工作会议,鼓励统计人员参加业务水平和技术职称的考试,引导他们积极提供统计资料,主动参与企业管理,这必将使企业统计水平和企业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刘彦武.为统计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中国信息报.008.
[2]奚琳琳.浅谈新经济环境下的企业统计管理.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03).
[3]黄磊.现代统计人员素质浅探.法制与社会.2007(12).
8.公司统计人员工作总结 篇八
国家统计局关于《统计发展改革“十二五”规划纲要征求意见》中强调指出:要大力实施按需选才、精心育才、放手用才的人才兴统战略,努力打造一支满足统计事业发展需要、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统计队伍。要加强依法统计,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着力强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统计人员依法统计能力和统计工作水平为核心,着力打造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廉洁自律、文明和谐的统计干部队伍,加大统计工作投入,努力提升统计科学研究水平,为确保各项统计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强保障。因此,关于加强基层统计部门统计人员队伍建设作为统计事业发展的“基石”,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加强基层统计工作的统计队伍建设,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依法统计能力、宏观服务能力和促进发展能力,推进基层统计事业科学发展,是基层统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认清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现状,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整体素质,构建适应基层统计工作要求的基层统计人员队伍,是当前摆在我们大家面前的一项课题。
一、基层统计工作和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情况
目前,基层统计工作和统计人员队伍建设正处于从传统统计向现代统计改革创新时期,基层统计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从统计部门的实践统计工作来看,统计人员的队伍建设问题已成为统计工作创新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旧新矛盾交织制约着统计人员队伍的发展以及统计部门的统计工作在改革创新中工作的向前推进。
(一)做基层统计工作的统计专职人员较少、统计工作任务重的矛盾突出。近年来,由于国家对统计部门的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统计工作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企业一套表”、“四大工程”的统计创新和不断进行的统计改革,加上服务国家重点工程和围绕地方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给予的统计工作任务极其繁忙和繁重,导致基层统计部门做统计工作的专职统计人员比较少、多数是兼职的统计人员来做基层统计工作,工作任务繁忙繁重的矛盾较为突出。国家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时期的种种复杂因素增加了统计人员的统计工作难度,而且统计经济分析、统计信息调查、统计社会项目调查、各种统计普查任务的统计工作的广泛开展,更加重了基层统计部门的统计工作任务和统计工作量。每年在完成国家统计局、省统计局、市统计局及当地党政机关部门交办的繁重统计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要完成上级和党政机关有关部门对统计部门的其他各项任务的考核工作和考核考评工作。长期超负荷的统计工作,使得基层统计人员对统计工作处于身心疲惫状态,忙于应付,难以打造出统计“精品”文章来,更顾不上统计分析、统计调查报告的开发和运用,直接影响到整体基层统计工作和基层统计数据的质量。
(二)基层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一是专业结构较为单一。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维定势中认为做统计工作的人,只要是能打打表格、算算数、归纳归纳数字、数据,有一点统计知识和有一点经济知识基础的人,就都能来做统计工作。因此,基层统计工作人员大多数只要是做办公室工作的、懂一点经济方面的人员,就做上了统计工作。但随着统计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展,统计工作涉及到宏观经济调控、统计法规法律、统计社会项目调查、统计调研报告、计算机等各相关的统计工作。现阶段,基层统计队伍专业现状与统计工作发展的现实需求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信息化快速发展下,计算机统计成为一种统计工作的工具,统计人员队伍专业结构的单一,复合型人才的匮乏,不利于统计工作创新与改革工作的快速推进。二是年龄结构的断层。现代统计工作是一项蓬勃向上的服务全社会的服务事业,但令人忧虑的是,基层统计队伍年龄结构断层现象已十分明显。一方面,目前,基层统计人员相当一部分是在20多岁就做上了兼职统计工作,统计工龄一般都在20年以上,年龄大多在45岁以上。一个人长时期在一个岗位上做一项工作,往往习惯于传统工作方式方法,凭老经验办事,接受新事物、新知识比较慢,缺乏开拓进取创新意识,更加缺乏现代统计方面的应用技术。另一方面,近几年,基层统计部门虽然通过公务员和事业编制考试等方式招入了一些年龄比较年轻的人员,这些人员的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下,统计业务不够熟悉,暂时成不了统计工作中的业务骨干力量,统计人员队伍有青黄不接之势。
(三)基层统计继续教育培训机制有待加强。统计事业发展到今天,对基层统计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要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基层统计人员,不仅要具备能做各个统计专业的工作能力和能胜任做每个统计专业工作的能力,还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的知识结构能力、较准的判断力和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既要有责任心又要善于沟通和协调各方面工作的能力的知识。但目前多数基层统计人员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更新过于缓慢,部分统计人员还没有从传统的统计工作模式中走出来,宏观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比较薄弱;熟练掌握计算机统计的基本技能还比较差等。这些都需要加大基层统计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予以解决。长期以来,基层统计人员忙于统计年报表、月报表、各种统计普查任务的完成,疲于奔命只顾眼前的统计报表、各种普查和临时性的统计工作的现象突出,工学矛盾突现出来,无法从根本上保证加强系统的继续学习统计各方面知识的时间和精力。况且,由于基层统计工作任务重、所有的统计年报表、月报表,上级统计部门催的时间都紧,基层统计人员又是兼职的比较多,经常外出参加各类上级部门所组织的各种会议,基层统计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也难以很好地协调好工作和培训的关系,工学矛盾始终未被有效打破,从而就直接的影响到了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基层统计人员的宏观思维及现代统计技术方法运用得还不够。当前,由于社会宏观经济的调控,宏观层面矛盾和问题多,地方党委、政府更希望统计部门机关在统计体制、统计机制、统计制度、统计政策、统计管理以及一些带有全局性、宏观性的热点难点问题等方面提出建议性、可操作性的统计可行性意见,更多的深入社会、更多的写出具有建议性的统计分析报告方面的统计文章来。从实际情况看,绝大多数基层统计人员宏观意识有所增强,但如何真正围绕地方党委、政府中心、服务大局,以战略的思维,从宏观的视野来辩证地分析和发现问题,提出完善的意见和建议,写出具有建议性的统计分析方面的统计文章来,使统计工作在更高层次上能发挥建议性作用,还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其次,基层统计人员现代统计技术方法运用得还不够,大多数基层统计人员满足于表面上的计算机基本的技术运用水平,整体应用还不够深化,特别是统计数据采集、统计数据分析、统计模块制作、统计多维图像处理等统计技术运用不够普及,信息系统统计还未有都走步入正常化、规范化统计渠道。
(五)基层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队伍自身素质有待增强和提高。由于统计工作的特殊地位和统计的特殊的作用,基层统计人员长期处在统计工作的统计报表、反复核算统计数据的第一线,处在预测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沿,基层统计人员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很容易落在时代前进步伐的后面,而停止不前。认真分析基层统计队伍自身素质的提高很容易落在时代前进步伐的后面,而停止不前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基层统计人员潜意识里存在着两种不良倾向:一是大部分基层统计人员都满足于现状,盲目乐观,总认为统计人员的工作不比其他单位好,没权没利的清水衙门工作,想腐败拿什么去腐败哪,统计人员没有腐败的资本。所以,不会受到社会上的各种腐败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统计人员自身的腐败现向的出现;二是基层统计部门的人员的廉政建设抓得不紧,要求也不严,与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不相融,存在着没权没利的清水衙门的统计单位,部分基层统计人员认为还提倡什么廉政建设哪,你想腐败都没有机会腐败资本的统计人片面思想的认识大有人在。所以,基层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队伍自身素质有待增强和不断的提高。
二、加强基层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积极探索基层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队伍建设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王儒林省长在2012年12月27日到吉林省统计局进行统计调查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说过:“统计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经济发展的‘温度计’、社会事业的‘晴雨表’、宏观决策的‘信号灯’、党政领导的‘参谋部’、百姓了解掌握经济社会发展信息的‘主渠道’”。所以,加强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需要我们应该立足于加强基层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现状,重新审视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统计人员的统计人力资源管理现状,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积极探索现代的统计管理机制,向统计管理要资源,向统计管理要效益。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建立完善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统计人员绩效考核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和实施科学合理的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统计工作绩效考核考评、评估制度,采取定期考核和日常考核、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客观公正地评价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统计人员的工作绩效,重点突出工作业绩、统计分析报告成果、统计信息宣传、先进的统计技术方法的运用。对统计绩效突出的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和单位给予政治上、精神上、物质上适当的奖励;对工作不力、拖拉散漫,得过且过,业绩平平的,给予告诫、扣除考核奖、调离原岗位、免职等处理。建立完善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统计人员考评考核制度。让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统计人员考评考核制度的实行,可以有效地解决角色错位、无人负责、管理松懈甚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为加强基层统计人员队伍的管理,发现、培养、选拔优秀人才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是建立完善基层统计人员合理流动机制。实行基层统计人员纵向交流制度,基层统计部门可分批选派优秀的统计人员到上级对口的统计单位处室挂职锻炼,增强统计知识的业务认知能力,拓展统计知识的宏观思维;上级统计部门也可下派统计业务能力强、有一定领导能力的统计干部到基层统计部门挂职,在丰富统计干部基层统计工作经验的同时,推动基层统计部门的统计人员工作的适应能力;实行基层统计部门的统计人员内部统计人员轮岗制度和上级统计部门的统计人员的内部统计轮岗制度,加速现代统计人员的复合型统计人才的培养。同时,要主动改变基层由于统计部门的统计人员业务技术性不强,所带来的统计人员对外交流率低、流动性差的状况,对那些统计工作能力强、统计工作业绩突出、统计综合素质高的同志,积极向组织、人事部门推荐,使其优秀的统计人才提拔到更重要的领导岗位工作中去。
三是建立完善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统计人员的统计人力资源制度。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统计人员的统计人力资源整合制度,是整合基层统计人力资源的一个系统工程,其基本目标就是优化人才配置,产生1+1≥2的效应。要建立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统计人员的统计人力资源制度。各类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统计人员的统计人力资源制度的统计人员专业人才库,在大型的基层统计工作统计调查项目中实现联组统计,发挥基层统计部门的统计人员的共有优势,最大程度地发挥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的统计人才的协同效应。实现基层统计部门统计工作统计人员的体制外的人才借用,充分借助社会“外脑”资源为提升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统计工作质量服务。
四是激活完善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统计人员的创新潜能。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统筹安排各方面的基层统计工作,使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协调、统计管理创新与统计业务创新相促进、统计内容创新与统计方法创新相配套、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的统计与统计调查相配合、真实合法性统计与效益统计相辉映。要善于抓住一定时期影响统计工作发展的关键问题,通过召开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的统计研讨会、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统计论坛、下达统计科研项目调查任务等各种形式,重点突破,营造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统计人员创新的氛围,积极培育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的统计人员的聚合式思维、发散式思维,勤于思考统计,善于研究统计,并注重创新统计过程中的支持和理解,最大限度地激发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的统计人员的创新热情,激活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统计人员的创新潜在能力。
(二)加大完善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教育培训力度。着力强化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统计教育培训,全力打造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学习型统计热潮。努力搞好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传、帮、带”,充分发挥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的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培养优秀人才的“教练”作用,强化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在职培训,采取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走出去与请进来、个人自学与集中培训、统计工作实践与学术理论研讨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建立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多层次、多渠道的统计培训体系。鼓励和支持基层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积极参加统计学历、统计学位教育和统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断提高统计文化层次和统计业务能力。基层统计部门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应当制定和推行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刚性统计学习制度,让大家切实感到不学习就有可能失去统计这份工作的资格。在统计继续教育培训内容上,要抓资质教育、素质教育、廉政勤政教育、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研究、改革前沿统计信息观察、哲学思想和科学世界观、统计专业技能、计算机统计应用等多方面统计继续教育培训,优化基层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统计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培养基层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的中坚力量,增强履行基层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的能力。
(三)加强完善基层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的统计队伍建设的统计文化建设。基层统计部门的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队伍发展,离不开基层统计部门的统计文化建设的支撑。国家统计局为全国广大统计工作人员提出了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观念:“忠诚统计、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不出假数、依法统计、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的要求,这是统计工作的统计文化建设的核心。基层统计部门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队伍建设,要用统计文化来凝聚人心,发挥基层统计部门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统计文化的整体功能,鼓励基层统计部门统计工作统计人员队伍建设的统计人员追求“自我实现”的机会,增加基层统计部门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其归属感和向心力。要注重基层统计部门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的情感交流和人文关怀,做到政治上关怀他们,工作上支持他们,生活上关心他们,及时解决基层统计部门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在生活中、家庭里迫切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使基层统计部门统计工作的统计人员能感到统计这个大集体的人际关系和谐,家庭幸福美满,工作心情舒畅,始终保持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统计工作心态。
9.公司统计人员工作总结 篇九
为进一步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方便群众咨询办事,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树立统计的良好形象。近日,曲周县统计局制作了去向牌、重新制定实施了机关工作人员出勤制度。
局机关在每个干部职工的办公室门外悬挂工作“去向牌”,“去向牌”标有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在岗、外出、开会、事(病)假等内容。规定凡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外出开会、办事或因事请假离开单位的,必须按照规定履行相关手续后,在本人去向栏内标明,回岗后及时恢复在岗标示,使人员去向一目了然。同时,该局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了工作“去向牌”制度的落实,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机关工作人员去向牌”管理制度的实施,对内严肃了工作纪律,加强机关干部的自我监督,提高了工作效能。对外方便了县直、乡镇和企业的办事人员,提高了办事效率和透明度。
曲周县统计局
推行机关工作人员去向牌制度
为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方便群众到局办事,提高工作效率,树立机关的良好形象。近日,曲周县统计局制定实施了机关工作人员去向牌制度。
在每个干部职工的办公室门外悬挂工作“去向牌”,“去向牌”标有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在岗、外出、开会、事
(病)假等内容。该局规定,凡工作人员工作时间外出开会、办事或因事请假离开单位的,必须按照规定履行相关手续后,在本人去向栏内标明,回岗后及时恢复在岗标示,使人员去向一目了然。同时,该局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确保了工作“去向牌”制度的落实,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机关工作人员去向牌”管理制度的实施,对内严肃了工作纪律,加强机关干部的自我监督,提高了工作效能。对外方便了县直、乡镇和企业的办事人员,提高了办事效率和透明度。
这一推行是曲周县统计局加强作风建设的又一新举措,必定会使曲周县统计局的整体工作再上新水平。
曲周县统计局路晓丽
10.公司统计人员工作总结 篇十
省乡企局局长马成武表示,农产品加工业(乡镇企业)会计统计工作是经省统计局批准依法进行的基础性工作,会计统计数据是领导决策、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省乡企局适时组织业内会计统计人员进行相关软件、报表制度等方面的培训,就是为了全面准确地统计好农产品加工业的相关数字,使其能接近于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际。培训班结束后,我省将逐步实施网络报表,取代纸质报表,使会计统计工作更加规范化。马成武希望学员们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遵守课堂纪律,做好学习笔记,增进相互交流,促进工作开展。
近年来,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和乡镇企业发展较快,截至2012年末,全省乡镇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894亿元,乡镇企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6%;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突破3545亿元,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农村第二产业和以休闲旅游农业为主的农村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全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撑。
11.人员信息统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篇十一
在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 从事业务工作的人员较多, 年龄差别较大, 因此, 在统计这类从业人员构成情况年报表以及基层单位综合统计报表时, 要耗费工作人员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而且传统的人工统计方法效率低下、出错率高。若通过人员信息统计系统, 则可将传统的人工统计从业人员情况升级到计算机自动化办公, 从而有效地提高数据统计工作的精确性和高效性, 并能减轻统计人员的工作强度、缩短信息反馈时间。因此, 开发出适合疾控系统使用的人员统计系统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工作。
人员信息统计系统采用Visual Basic2005语言进行开发, 使用ADO.NET技术操作后端Micro Soft Access数据库, 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 XP。
一、系统功能特点
为方便用户进行数据的录入, 系统采用提问方式提示用户录入正确的数据, 因此, 对用户的计算机操作要求较低。同时, 系统可读入TXT格式与Excel格式的数据文件。各部门可将人员信息汇总为单个TXT文件或Excel文件, 并通过网络上传至主服务器, 由主管理员统一读入系统。
系统具有错误信息识别的功能, 当用户输入非法数据时, 计算机响铃予以警告, 并提供出错信息, 帮助信息录入人员进行数据更正, 信息录入完成后, 用户可将人员信息数据保存为数据库文件, 以保证信息不因意外而丢失。
本系统具有可扩充、可移植的特性。本系统由于采用了自顶向下、逐层深化的设计方法, 使系统成为一个树型结构。多个独立功能模块构成了系统, 各个模块都易于扩充和移植, 这样将大大方便系统的再次开发和维护。
二.系统的设计与功能
根据用户调查, 系统将要输入的用户信息进行分析, 建立了数据流程及数据间的关系, 根据本单位的特点, 按科室划分, 各科室根据其编号不同来区分, 建立一个适合用户要求的数据库。采用模块化设计, 系统由输入模块、查询模块、修改模块、统计模块、打印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组成, 各模块功能如下:
1. 登录模块。本系统由专业人员进入该系统, 填入密码, 初始密码可预设, 登录后可自行修改。
2. 输入模块。在系统提供的全屏幕的编辑状态下工作, 通过字段编辑器来输入或修改工作单的每个字段内容, 每条记录录入完后, 转入建立另一条记录, 或在退出系统后, 系统自动储存已经录入的记录, 如图1所示。
3. 修改模块。若发现填报有问题, 在没有保存之前可以直接更改。若是在信息保存后需要更改, 则需要重新登录系统, 经过身份验证后, 系统显示出过去填写的数据, 在此界面下可以进行更改。
4. 查询模块。本系统具有检索功能, 它可实现字段级的检索, 又可以实现任意组合的快速检索。图2为信息查询界面。
5. 统计模块。可以进行分类统计。按年龄段、性别、学历的不同进行统计, 并输出各分量占总量的百分比。
6. 打印模块。可以根据查询结果打印输出指定范围的记录, 还可以根据统计结果打印输出统计出的各种数据。
7. 系统管理模块。为用户提供修改密码, 设置进入权限的功能。
三、结束语
通过本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使用户从繁重的手工统计工作中解脱出来, 本系统用户界面友好, 用户只需具有一些档案专业知识, 按照各级菜单的提示, 就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操作, 数据库具有良好的能动性, 即在数据库建好后, 仍可不断地补充新数据, 保持了数据库的活性。同时, 根据用户需要, 建立了多种显示格式, 利用其进行浏览和打印。
12.×公司统计、出纳个人工作总结 篇十二
1、3月,作为厂方代表,参与ISO9000、CQC的第一次年度监督审核并顺利通过并按标准要求提出改善报告。
2、4月,在各部门的积极配合下,完成了CQC新标准的认证,并取得证书。
3、5月,公司应客户要求推行IECQQC080000体系,并于下旬通过体系外部审核,按标准要求提出改善对策后取得证书。
4、7月,作为陪稽人员,参与完成了ISO/TS16949第一次监督审核,按标准要求提出改善对策后顺利通过。
5、8月份完成了历时10个月的UL新增材料认证,并完成新材料加入到黄卡。
6、9月份,完成了CQC非金属材料认证,并取得证书。
7、配合经理完成了UL季度检查。
8、配合完成了富士康、长虹客户的二次审核。
9、每月品质月报及时制作完成。
10、按时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事项。等
13.公司环境保护节能统计工作总结 篇十三
20XX年,在**集团的正确领导下,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20XX年**集团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精神,以污染减排为重点,以重点工程建设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污染源治理,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坚持监管与服务并举,不断加大环境管理力度,促进了公司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和谐发展。
环境统计作为环境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全面反映环境状况、制定环境保护方针政策、编制环境保护规划、加强环境管理的科学依据,是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的信息反馈系统。
****公司环境保护统计工作起步于1980年10月环境保护处成立之初。自开展环境统计工作以来,环境统计在综合反映**地区环境状况、服务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我们不断摸索总结,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从信息的采集、数据的质量保证到数据的传输和使用,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运行程序。
一、领导重视,统计工作落实到位
环境统计工作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为使环境统计工作真正落实到位,保证环境统计工作的顺利完成,理顺环境 统计管理体制,环境统计工作由公司环保处统筹负责,落实专人归口管理,审核相关数据,对环境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公司每年都要召开由各二级单位有关人员50余人参加的环境统计报表工作会,详细讲解报表要求,明确统计、审核口径和工作时间进度要求,对环境统计工作进行周密部署。
根据《**集团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和《**集团环境管理考核办法》要求,将环境统计工作纳入《办法》考核范围,并在填报单位、填报行业、填报项目上有了新的要求,填报单位由原来的**地区扩大到整个**控股公司,填报行业由原来的**扩大到**。为此,**两次召开会议,就环境保护统计季度报表填报工作进行紧急研究部署,并于9月中旬发布**文,安排落实报表填报事宜,同时对管理相对薄弱的控股公司深入现场进行调研,实地指导报表的填报。
二、认真组织,确保统计质量
根据环境统计学要求,在统计中应科学、客观、真实地反映工业企业排污情况。为此环保处组织专业人员对有关企业环境统计人员详细讲解填报方法、技术要求及有关参数,统筹管理,实现资源共享,逐步避免以往由于数据来源渠道不一致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在填报过程中,有关人员热情服务,对各二级单位准确理解指标概念、统一计算口径、取舍采集数据、统计方法等事项进行不厌其烦的指导,对所遇疑 难问题进行详尽解答,积极帮助各二级单位填好每份报表。充分的准备、认真细致的填报、科学有效的汇总都为各类报表规范、准确、及时上报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认真审核,准确输表,把好数据质量关
结合各行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和环境质量变化情况,环境统计人员对环境统计基础数据进行认真、严格、细致和客观地核实,同时加强对汇总数据的宏观把握,特别是废水和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数据的审核,使污染物排污状况与同期公司经济发展趋势紧密对应,实事求是地做好环境统计报表工作,确保数据能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排污情况,然后进行汇总统计,生成各类统计报表,并及时反馈各相关部门。
四、及时上报,提高环境统计数据的时效性
环境统计数据的及时有效对环境管理和经济运行分析至关重要。为此我们每年都安排专人对各类污染源数据进行汇总,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污染源档案和污染源数据库,为环境管理及环境决策提供了及时有效的科学依据。
五、加强监测,提高污染源数据的监督力度
一是加强了对污染源的监测,增加了监测频次,扩展了监测项目,提高了监测质量,保证废气污染源监测每季度不少于1次,废水污染源每月不少于1次;二是加快了污染源自动在线监测推广步伐,以上举措,保证了数据来源的真实、有效和代表性。
多年的环境保护工作实践表明在环境管理中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就必须掌握准确、丰富、全面的环境信息。同时,统计反馈信息也准确地反映了环境政策、方针的执行情况和存在问题,两者相辅相成。
回顾几十年的环境统计工作,虽然获得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经过多年实践,仍发现一些问题,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
一、统计力量相对薄弱
有的环保部门对环境统计工作不够重视,在行政机构中不设置统计机构和环境统计岗位,环境统计人员大多是兼职和借用人员,导致环境统计队伍不稳定,人员得不到保证,工作不衔接。
二、统计体制不顺
统计数据来源渠道不统一,数出多门。就重点工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量而言,就存在环境统计、排污申报和排污收费三套数据,这不仅增加了环保部门和排污企业的工作量,而且这三套数据之间差异较大,在工作中带来很多不便。
三、统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部分统计人员环境统计基础理论薄弱,环保知识面窄;有的统计人员对环境统计业务不熟,心中无数;有的工作不安心,不谋事、不尽责;有的工作作风不扎实,指导思想不端正,工作程序不规范,数据差错率高;有的工作不主动,没有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环境统计工作中,不能全身心地关注和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环境统计数据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环境统计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和综合分析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针对环境统计工作涉及面广、技术性强的特点,提出以下建议:
一、理顺环境统计体制,认真贯彻执行环境统计报表制度,改革环境统计方法,不断提高环境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努力使统计数据较为全面、真实地反映环境状况、环境问题和环保工作成效,及时为环境管理、环境决策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二、加强统计方法研究,科学核算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
结合能源消费情况,开展对实测法与污染物排放系数法及物料衡算法之间的数据质量对比校核,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三、合理设置指标体系,突出重点,建立数据溯源和数据审核制度。
四、建立全面、完整的污染源动态数据库。
五、加强环境统计队伍建设
1、建立环境统计人员定期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制度,增强环境统计工作人员的政策理解力,增强对环境数据的审 核、把握能力,增强工作责任心,熟练计算机的使用,不断提高环境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工作水平。
2、保持环境统计队伍稳定,改善环境统计人员的工作条件,建立环境统计人员变动通报和岗位衔接制度,保证环境统计工作的延续性。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练兵,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提高环境统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4.辽宁省研发人员情况的统计与分析 篇十四
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人员是专门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的人员, 他们是科技活动人员的主体, 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资源的重要指标。
(一) 人员规模情况。
从全国范围来看, 辽宁R&D活动人员规模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2012年, R&D人员数量141, 756人, 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87, 180人/年, 分别位于全国第11和第14位。近年来, 辽宁R&D活动人员规模持续扩大, 但其增长速度慢于部分先进省市;R&D活动人员在全国的占比呈下降趋势, 2012年在全国的占比为3.1%, 较2010年下降0.7个百分点;辽宁在全国排名位次后移, 2012年R&D人员和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 较2010年分别下降了1个和4个位次, 可见辽宁R&D活动人员的规模优势正在逐步削弱。
(二) 人员执行部门分布情况。
从执行部门看 (表1) , 辽宁64.0%的R&D人员集中在企业, 93.1%的R&D人员分布在规模以上企业中, 规模以上企业拥有的R&D人员在企业中的比例较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5个百分点, 印证了企业在辽宁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高等院校R&D人员数量在全省居第二位, 2012年占全省的23.3%。
单位:人
(三) 人员行业分布情况。
从行业发展领域看 (表2) , 全省材料和装备制造行业R&D活动人员较多, 2012年有超过半数的R&D活动人员分布在这两个行业中, 这与辽宁省的材料和装备制造业大省地位相匹配。但相对而言, 农业R&D活动人员较少, 难与辽宁是农业大省的地位相匹配;金融行业R&D活动人员为零, 这限制了辽宁省相关行业的发展, 应加快培养此方面的人才。
(四) 人员区域分布情况。
辽宁R&D人员主要分布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市。2012年沈阳、大连两市的R&D人员合计占全省的62.4%, 本溪和抚顺的R&D人员数量位居全省第三和第四位;而经济发展相对欠发达地区的R&D人员相对匮乏, 辽西北六市的R&D人员总量为22, 742人, 合计占全省的16.0%。这也成为辽西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一直滞后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 人员活动类型分布情况。
从活动类型看, 2012年全国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领域的分布比例为1:1.96:7.78, 辽宁的分布比例为1:1.81:12.50,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是辽宁从事基础研究的R&D人员增长缓慢, 人员绝对数量较少, 从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上看, 基础研究人员仅为应用研究人员的1/2左右、试验发展人员的1/8左右。
单位:人/年, %
(六) 人员学历情况。
辽宁高学历R&D人员数量逐年增长, 2012年, 博士毕业、硕士毕业和本科毕业的人员分别达到10, 672、23, 391和43, 661人。但与全国先进省市相比, 辽宁高学历R&D人员数量仍显不足, 远低于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省。2012年的博士毕业的人员总数不足北京的1/5, 仅相当于江苏的47.6%;硕士毕业的人员总数与湖北、四川相当, 不足广东的1/3;本科毕业的人员总数仅相当于广东的23.7%和江苏的23.1%。
二、结语
通过对2012年辽宁省R&D活动人员的规模、执行部门、行业分布、区域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得到以下结论:一是R&D人员规模不断扩大, 但在全国占比下降, 位次后移;二是R&D人员主要集中在企业, 大中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三是R&D人员主要分布在材料与装备制造业, 农业等行业人才严重缺乏;四是R&D人员集中在沈阳、大连两市, 其他地区R&D人员人才匮乏;五是R&D人员主要集中在试验发展领域, 基础研究相对薄弱;六是高学历R&D人员持续增长, 但辽宁吸引高学历人才的能力明显不足。
参考文献
15.公司统计人员工作总结 篇十五
关键词:统计;发展创新;绩效考评;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07.032
一直以来,绩效考评都是很多公司各级管理者比较棘手的事情,因为涉及员工的切身利益,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引起员工的抱怨,挫伤员工的积极性,甚至在员工之间造成矛盾,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是促进人事关系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管理水平和推动员工实现更大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资源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未来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各公司为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在人才储备、人才培养、人才挖掘上都投放了很大精力,而要完成这项带有战略性的任务,必须要建立一套高效的绩效考核机制。
1 当前的绩效考核机制普遍存在的问题
1.1 分类考核尚未实现
公司员工规模庞大,职位种类繁多,职务层次复杂,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工作性质、内容、职责各有不同,但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往往是采用一套考核指标体系,显然不符合现代化的要求,无法体现考核的针对性,降低了考核的公正性和有效性,因此弱化了绩效考核的导向、激励和监督的作用。
1.2 定性考核比重偏大,考核精确性和客观性尚未实现
目前,很多公司员工绩效考核指标表现出关键指标欠缺,指标与工作相关性不强,指标过于单一以及过于主观缺少量化考核等缺点,换句话说,就是定性考核比重偏大,导致出干好干坏都一样的工作局面,影响了员工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2 就目前绩效考核机制的建议
2.1 建立分类考核制度
对不同职务、不同岗位做出科学的工作分析,明确岗位性质、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和考核重点,在此基础上,将公司的战略目标分解为可运作的子目标,将公司战略转化为内部过程和活动,有针对性地设置出不同岗位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要突出对实绩的考核,将子目标落实到班组、个人,深化个人主人翁意识,使其存有参与感,调动员工积极性,促使员工无论是高岗位还是低岗位,指标没有完成,高岗位绩效仍会低于低岗位绩效。
2.2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以“统一认识,明确考核体系目标”为考核体系构建思想基础,以公司总目标到部门目标、车间目标再到班组、个人目标,确定定量指标;同时结合360度绩效考核法理论基础,从员工的上级、同级、下级以及自身等信息源对定性考核指标信息进行收集,以避免由直线上级考核所带来的误差与偏见,实现多角度,多来源地对员工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
3 建立新型绩效指标体系的优势
3.1 有助于公司战略目标的落实
战略目标通过多层分解后最终落实到每一责任人身上,通过发挥组织中人的作用来实现目标,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使组织的目标明确、具体、可量化,通过自上而下的传递,使公司的战略目标不仅仅是高层的目标,更与每个部门、车间、岗位的任务息息相关。
3.2 能促使员工心灵上得到满足
我们无法控制人的思想,但我们可以从心理的角度去统一人的目标。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由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要素构成,前三者大部分人自身已经得到了满足,而后两种却需要公司提供的舞台,通过目标的分解,使目标落实到个人,使员工感到有为实现企业目标出力的参与感,有一种需要目标导向和参与组织目标归属感,满足员工自我实现的需求,这样将会大大增强员工的工作主动性,会更轻松认真的完成工作目标。
3.3 有助于公司、部门、岗位协调一致
通过明确几个关键的、总体协调一致的量化指标,使公司各部门、各岗位依据部门、岗位职责即分工又协作,有力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完成。
3.4 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管理水平与技能
通过对战略的分解,无论是部门、车间管理者还是班组管理者,能促使他们有效地理解公司战略目标,从而更好地在自身管辖领域采取行动,加之新型绩效指标体系非常强调认定合理的目标,对目标的分解、评价、跟踪和改进,有助于提高各级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4 应用统计学方法建立公司新型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以某选矿公司为例)
统计学是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科学,因此统计岗位自然也离不开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在对公司战略进行分解为岗位目标时,结合统计学原理,将总目标层层分解,从大量数据中找出了着重点、关联性的指标作为绩效考核的依据。
4.1 成立绩效考核小组,以第三方介入部门、车间的绩效管理工作
统计工作具有信息、咨询、监督的基本职能,在整个公司运行中掌握着大量的数据;为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公司可以:(1)将车间统计岗位实行双向管理机制,即车间统计岗位既受车间的直接管理,也受公司专门的统计小组分管,车间统计应在公司综合统计人员的指导下,按照国家统计法和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各类原始记录、统计台账,按要求定期向公司综合计划统计上报统计报表资料,积极开展统计分析工作,完成各项统计工作任务,完善车间统计人员统计核算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实现统计现代化管理;(2)将统计岗位与财务、人事岗位相结合,从事整个公司的各项指标的搜集整理工作,深入基层,为绩效考核做基础资料;(3)与工会联合,作为一个整体介入部门、车间的绩效管理工作,如果将整个绩效考核交由第三方进行,这样可以避免人情作用,保证了整个绩效考评的公平、公正性。
4.2 绩效考评的方案设定
4.2.1 目标设定
在一个目标管理系统中,企业的最高管理层首先为公司确定来年的战略目标,在此基础上,绩效考评小组将总目标分解到各级管理者和员工手中,明确各部门、各车间在未来一年应当达到的目标,生产车间目标要具体到岗位,这一目标分解的结果即构成每一员工个人工作绩效的评价标准;整个过程由考评小组独立进行,各部门各车间协助配合。
具体流程如图1。
4.2.2 制定考核方法
对不同部门、不同车间、不同岗位在进行绩效评价时要依据其不同性质采用不同侧重点的指标进行考核,然后在最终总结的时候进行差异调整。
由于员工绩效是呈正态分布,员工能力包括三方面,即基础能力、业务能力、素质能力,根据统计学原理相关系数分析法,可以引入一元直线回归分析法:
Y=(a+b)X+c
其中:a系数为员工的基础能力测试,以百分制折算50%,测试包括:公司企业文化、基本常识、生产指标、对本部门本车间任务目标、岗位专业知识等,此项采取面试抽题进行作答,现场打分,并反馈正确答案。b系数为自我评价分值和上级、下级、同级分值加权平均数,此项可提高自我反省度,深刻认知自我,以百分制折算50%。c系数为加减分项,如:公司网站投稿、积极参加公司活动得奖、自学参加考试取证之类的,提高员工积极性,增强公司文化氛围。X为各部门、各车间完成公司指标完成权数,指标统计是进行绩效评价的基础,一切没有指标的所谓考评只能是凭主观印象所作出的猜测,或者说其客观性和公正性就比较差。具体事例如表1。
采用此方法可以避免出现评价标准过于宽松的情况,可以避免出现评价标准过于严格的情况,可以避免出现评价结果全部趋中倾向的现象。
4.2.3 X指标完成权数的计算
一个部门、车间的指标权数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这要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到,将总目标细化后,让员工明确自己的小目标,在不知觉中就完成了总目标。
(1)部门X指标完成权数的计算。
鉴于部门的特殊性质,在进行考核时可以采用部门360。绩效考核,即由与被考核部门有密切关系的横向部门、下属单位分别匿名评价,如图2所示。
则有表2的得分。
则:X=D/M=387/400=0.9675(2)车间X指标完成权数的计算。
车间不同于部门,车间岗位较多,考核指标也不同,流程与流程间又是环环相扣,见表3。
以上表格中权数合计为班组指标完成权数,此处省略车间指标完成权数及员工岗位指标完成权数的计算。
员工指标完成权数(X)一车间指标完成权数×班组指标完成权数×员工岗位指标完成权数表4为某年某车间员工权数统计表。
员工岗位目标与车间、班组目标一致,能够促进整体的不断进步;反之,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在这三者之间,车间目标占主导地位,班组、员工目标属于服从的地位。
4.3 绩效的反馈
绩效反馈是绩效考核的最后一步,是由绩效考核组、管理人员、员工一起,回顾和讨论考评的结果,如果不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评的员工,考核将失去极为重要的激励、奖惩和培训的功能。
5 结束语
【公司统计人员工作总结】推荐阅读:
公司三级计量统计总结11-04
公司个人统计工作总结08-05
公司仓库进出库统计表06-09
银行统计人员工作总结09-12
从事统计工作人员名单07-11
病案统计室工作人员花名01-08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统计工作总结08-05
统计从业人员统计信用档案管理办法07-17
统计人员管理制度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