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精选8篇)
1.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篇一
一.初中历史材料题的答题技巧
第一、首先看材料设置的问题是什么,切忌先阅读材料,再分析问题。传统的解析材料题的方法是先阅读材料,再分析问题。可以带着“问题信息”有针对性地去阅读材料,我们就明确了应该回答哪些内容以及在阅读材料时应该留意收集哪些“问题信息”,而且这样做可谓省时省力,尤其是在考试时可以节约时间。
第二、要仔细阅读理解材料,切忌抛开材料,“另起炉灶”凭感觉和已掌握的相关知识答题。现在的开放性试题往往有多个题眼,并沿着题眼指示的方向深入思考。我们必须从提供的材料中尽可能地搜寻“问题信息”,即进行“材料处理”的过程。
第三、要紧密结合教材知识设计答题角度,确定答案要点,切忌单靠所提供的材料答题。“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是材料解析题的重要特征。我们在完成获取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之后,必须结合从教材中所学内容,进行知识衔接,完成知识迁移,并对相关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进一步筛选出有效信息,切忌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这也是解析材料题的关键步骤之一。
第四、材料分析题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后一问多是鼓励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认识。这类习题能发挥学生在考试中的主体作用,充分挖掘考生的知识储备和潜力,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以鼓励考生的创新。它鼓励考生多路畅想、发挥思维,勇于创新。答案的多元性和评分的采意性大大加强。考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试题特定要求,结合所学知识精心提炼、仔细整理、紧密组合问题的答案。
二.读历史材料
“读历史教材”需要“读”目录、引言、课文、插图、材料、地图、引文、注释、思考题和大事年表。第一,在理解章节目录及内在联系的基础上明确此章节讲了什么问题,以及围绕此问题讲了哪几方面的内容。第二,根据教材,分析、归纳每个方面讲了几点,每点都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并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第三,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加强记忆。
三.组织简洁的学科语言回答
材料解析题的回答要采用精炼、概括的语言作答,言简意赅,切忌拖泥带水,尽量不要摘抄原文。主要注意这样几个方面:
(1)几问几答,不能漏答。审题时注意题目的设问方式,实在想不到的内容也不能空着,尽可能写上自己理解的内容。
(2)所答内容的多少可以参考每一设问后所标注的分值,所答内容广度比深度重要。
(3)答题内容要点化。要点要醒目、全面,分清要点,标上序号,这样便于阅卷老师阅卷时采点给分。
2.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篇二
一、精心挑选材料
历史材料浩如烟海, 如何选好材料成为材料题教学的首要问题。我认为必须要依据以下原则:
1.从学生角度看, 要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符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历史是现实的过去, 现实是历史的延伸, 从学生的身边找历史, 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鉴于此, 材料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 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 越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历史教学也就越能自然开展, 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学科角度看, 要贴近教材, 注重探究,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材料的选择除了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还要从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新课标提出:“历史课程应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 培养良好的品德和健全的人格。历史课程应避免专业化、成人化倾向, 克服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 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 增加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 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这要求材料的选择要从初中历史学科的特点出发, 选择贴近教材的材料, 同时又高于教材, 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主。
二、精心用好材料
选好历史材料后, 又该如何用好材料?这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读材料, 读懂材料, 是材料题教学的第一步。对于初中生而言, 有很多史料离开教师的解读, 学生很难理解。尤其是中国古代史的史料经常会有许多难认难读的字词, 有时还有典故, 而初一学生刚接触文言文, 这就使得学生的阅读理解有一定困难。比如, 华东师大版初一历史教科书第三课《中华民族的祖先》引用了毛泽东的《祭黄帝陵文》:“赫赫始祖, 吾华肇造。胄衍祀绵, 岳峨河浩。聪明睿知, 光被遐荒。建此伟业, 雄立东方。”这篇祭文需要教师的翻译和解读。又如, 《南方经济的发展》引用了“永嘉世, 天下灾。但江南, 皆康平。永嘉世, 九州空。余吴土, 盛且丰。永嘉世, 九州荒。余广州, 平且康。”也需要教师帮学生解读。
2.适当补充, 拓展思路。适当补充史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教科书受篇幅的限制, 有些史料未能完整地摘引, 而在史料教学时需要作适当的补充;二是指教师针对教学重难点内容, 也要适当补充相关史料。
“围绕某个历史专题, 历史在史料基础上通过适当的补充, 多角度为学生展示历史问题复杂的一面, 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使他们逐渐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做出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评价。”比如, 华东师大版初三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结束后, 教师可以补充《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的内容, 并比较这三部文件。
材料一:《权利法案》
第一条:凡未经议会同意, 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 为非法权力。
材料二:《独立宣言》
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 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 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 ……
材料三:《人权宣言》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 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十七条: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通过比较这三段材料, 可以得出《权利法案》主要是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 从而为英国君主立宪制奠定了理论和法律基础。《独立宣言》一是宣布独立, 二是表达天赋人权的观念, 帮助学生分析《独立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美国诞生, 同时它也是人类的第一部“人权宣言”。而《人权宣言》主要着眼于维护私人财产, 从而得出它最能体现早期资产阶级的利益, 是“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3.初中历史材料题解题方法探究 篇三
一、要读全读懂材料
材料题中所给出的信息都是有用的,从这些信息的分析与挖掘中,可以获得很多题目的答案,因此要一字不落地阅读材料中的文字与图表,尤其是人名、地名、时间,从这些信息中我们可以联想到更多的内容,而那些有可能就是答案。当然,要想读全读懂材料信息,可能需要读两三遍,逐渐引导学生联想到更多的内容,对材料的理解和掌握也会更加全面、更加透彻。
二、概括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在读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学会找到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对关键信息进行概括和重点掌握。材料的关键信息主要包括人名、地名、时间、起因、结果、提示、注解等。当然,并非所有的材料题中都会包括这几个方面,有些材料只出现其中一个或两三个关键信息,而有的材料可能会出现五六个,甚至全都会出现,因题不同,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这些关键信息,我们最好能串起来,用一两句话进行概括,这样简明扼要,使得后面的答案也会更加清晰。
三、在材料题中找联系
材料错综复杂,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信息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在材料信息中找联系。找一道材料题中几个材料的联系,看看它们有什么结合点或者共同点,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围绕材料的联系来解题;找材料与后面问题的联系,材料是为后面的问题服务的,所以找出其中的联系,可以更好地解题;找材料与课本内容的关系,寻找材料中设计的人物、事件与课本内容的结合点,将所学知识迁移至材料中,找到解答问题的突破口。例如某材料题中包含了以下信息:1.东晋与前秦对峙。2.双方在淝水边的决战。综合信息为:前秦为统一全国发动了对东晋的淝水之战。对于此题,我们应引导学生根据材料中所体现的内容来回忆课本上关于淝水之战的内容: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为统一全国发动了对东晋的淝水之战。东晋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以少胜多在淝水边打败了强大的前秦,史称“淝水之战”。结果使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的局面,东晋偏安于江南。这样去理解材料,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四、根据材料整理答案
整理答案是解材料题的最后一步,也是关系到学生是否得分、能得几分的关键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材料题的问题,准确、合理地回答问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材料题中问题的要求。很多学生没有看清问题就开始回答,结果导致答案并不是题目中所问到的,可见认真审准题目很重要,这样可以避免答非所问的情况出现。其次,要区分材料中的隐蔽信息,发现、找到隐藏在材料和题目中的隐性信息,利用这些来解题,可以使答案更加清楚。再次,答题时要找准核心,一针见血,言简意赅。很多学生在答题的时候洋洋洒洒写了很多,不管有用还是没用,都写在纸上,颠三倒四,混乱不堪。这样并不能像他们预想的那样得到高分,反而会因为没有次序、没有重点而得不到高分。另外要注意是否有错别字,标点符号的运用是否恰当等,以免丢掉不该丢的分。
参考文献
[1]秦晔.中考文综历史材料题的解题方法[J].中学教学参考,2013(3).
[2]周道贵.带着镣铐跳舞——从我市农村初中历史教学现状谈初中历史教学改革[J].中学历史教学,2008(8).
[3]周道贵.从教学实践谈历史新课标与教材得失——以历史教材必修三内容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8).
4.历史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篇四
1、阅读材料:
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如果奴隶主伤害奴隶的眼睛或骨头,则只需向奴隶主赔偿奴隶身价的一半。请回答:
(1)上述规定出自古代那个国家的哪部法典,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6分)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
(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这部法典维护的是什么人的利益?(2分)奴隶主
(3)这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4分)它是现存世界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3分)
2、阅读材料:
材料一:以下是古代的一些法律条文: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人火中。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000 头母牛和1 头公牛。(杀)一个吠舍,(应Iaj 样立誓守戒)三年,并交出100 头母牛和l 头公牛。(杀)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10 头母牛和1 头公牛。请回答:
(1)这些法律条文出自古代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4分)古代印度种性制度
(2)“刹帝利”在当时主要包括哪些社会阶层?(3分)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主要掌握国家军事行政大权;
(3)依据材料,由高到低排列出上述四个阶层的社会等级,并指出农民、国王属于哪一等级。(6分)
婆罗门:祭司贵族。主要掌握神权;
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主要掌握国家军事行政大权; 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和商人;首陀罗: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农民属于第三等级吠舍,国王属于第二等级刹帝利
3、阅读材料:
材料
一、乔达摩·悉达多王子,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佛教的创始人。他游遍整个印度北方,向所有愿意听讲的人宣讲他的新人生观。公元前483年他死去时,许多教导都铭刻在他的教徒的心中,在后来世世代代人们的口头中流传。
材料二:公元前三世纪,伟大的印度国王改信佛教。佛教迅速传播开来,佛教南到锡兰,东至缅甸,从那儿又传遍整个东南亚,直到马来西亚和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佛教还向北传播,直接进入西藏,又向西北传播,进入阿富汗和中亚地区。它传入中国,赢得了一大批信徒,又从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请回答:
(1)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尊称为什么?(2分)释迦牟尼
(2)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4分)
主要教义:①众生平等;②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极乐世界”(3)为什么它能很快发展和传播?(4分)
原因:①主张众生平等,刻苦修行能达“极乐世界“,对渴望解除苦难的人有吸引力;②宣扬”忍耐“,”顺从“,有利于维护奴隶主统治,为很多国家所利用而扶植,阿育王统治时弘扬佛教,使佛教进一步发展和传播。
4、阅读材料: 材料一:亚历山大虽然以解除波斯的奴役为号召,从小亚细亚到埃及一路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但一旦遇到抵抗时,他是不惜大动屠刀的。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材料二:(亚历山大)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会,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人民对亚历山大东征既支持又抵抗的原因是什么?亚历山大远征给东方人民究竟带来了什么?(4分)
人民反对压迫和掠夺,给东方人民带来了战争的灾难和奴役。(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远征在客观上所起的作用。(4分)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5、阅读下列材料(7分)
公元1世纪中叶在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中间出现了基督教。随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据此请回答:
(1)世界三大宗教具体指哪三大宗教?(3分)①佛教②基督教 ③伊斯兰教
(2)基督教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遭受过外族多次蹂躏。在罗马的统治下,他们灾难更加深重,多次反抗都被残酷镇压。他们渴望“救世主”前来拯救。1世纪时,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这使绝望中的人们有了精神依托。
(3)基督教于11世纪分裂为哪些派别?(2分)分裂为天主教和东正教
6、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古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创办了奥里匹克运动会,到了公元393年,罗马皇帝以禁止异教仪式为由将其取消。1896年,奥运会在中断1500年后,再度在希腊举行。现代的奥运会就是从1896年开始的。材料二:北京时间2004年8月30日凌晨,神圣的奥林匹克火在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火炬台熄灭,这象征着奥运会的结束。北京市市长北京奥委会执行主席王岐山走上接旗台,从国际奥委会手中接过奥运会会旗。这象征着2008年奥运会进入倒计时。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知道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哪一文明国家有关系吗?奥运会上的马拉松比赛这个项目是为了纪念哪一国家在哪一历史事件中哪一位英雄?这一历史事件的结果如何?它反映了什么问题?
①古希腊②希腊 希波战争 斐底比斯③公元前五世纪中期,希腊军民经过顽强战斗,彻底战胜波斯侵略者,赢得了战争的胜利。④这次战争是东方帝国波斯与西方希腊城邦在各自发展过程中的一次碰撞,也是早期东西方文明的一次重要冲突。(2)根据材料二,你知道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吗?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摘自初中世界历史用书资料
材料二:图《日本的小学课堂》(图略)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的哪一历史事件?请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2)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它对中国的今天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答:(1)日本的明治维新。
材料一是废藩置县,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材料二是实行(初等)义务教育。
(2)日本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摆脱民族危机,还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或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
启示:①要实行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结合国情; ②要科教兴国,重视教育,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等。
8、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与振兴离不开革命或改革。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重大改革,例如:大化改新、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等,这些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
(1)请你从上述材料中找出属于世界近代史的两次改革。
(2)请结合教材内容和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分别从性质、影响(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等方面简要分析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答:(1)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2)性质:资产阶级性质改革。影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从一个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9、“1640年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段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产生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请回答:(1)“旧政治制度”是指什么?答:指的是封建专制制度。(2)“新政治制度”指什么?在英、法两国分别表现为什么形式?答: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表现为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在法国表现为资产阶级共和制。(3)为什么说“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答: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的序幕,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10、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英国的什么文献》?它限制了国王哪些方面的权力?答:①《权力法案》;②立法权、经济权、军事权。(2)材料二出自法国的什么文献?为什么说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答:①《人权宣言》;②体现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3)村料
一、材料二在本质上有什么相同点?本质上的相同点有:①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②都主张反封建;③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意志。
11、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材料二:“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的一切政治关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材料三:“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回答:(1)材料一、二、三分别指的是什么文件的内容?它们的制定机关分别是什么?答:《权利法案》:英国议会;《独立宣言》:北美大陆会议;《人权宣言》:法国制宪会议。(2)上述材料所指的文件颁布有何意义?答:《权利法案》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独立宣言》它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成为独立国家,它标志着美国诞生;《人权宣言》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具有进步意义。
12、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19世纪下半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富强的道路。请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此同时,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同样性质的改革被称为什么?明治维新的一些重要措施对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有何启示?答:(1)主要内容:1)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3)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2)戊戌变法(百日维新)。(3)启示:1)引进外资,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坚持对外开放;2)倡导科教兴国,努力发展教育。
13、我国近邻日本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国家,历史发展道路十分引人注目。请回答下列有关日本历史的问题:
(1)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入侵,国内矛盾重重,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是怎样向欧美列强学习的?结果怎样?答:②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在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③结果日本摆脱民族危机,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并开展对外扩张活动。(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战败,经济陷入崩溃;但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又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大国。说说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答:主要原因①朝鲜战争,美国在日本大量军事订货的刺激;②利用美援,引进高新科学技术;③利用当时稳定的国内环境。(3)学习上述三次日本历史巨变后,你有何感想(要求:60字以内;不展开论述)?答:国民经济要发展,综合国力要提高,不仅要提倡“科教兴国”战略,还要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同时并举。
14、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治皇政府把全国分成三府七十二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技师。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答: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努力发展教育。(2)日本政府在对外政策上有何变化?答:明治为新前,日本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明治为新时,日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大量引进西方技术:明治为新后,日本实行侵略扩张政策。(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答:多主动和外界交往;走出国门,选择西方文明为我所用。对外来文明不能生搬硬套,要选择性的进行取舍,才能对我有利。
15、简答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重大变革?这些历史变革分别有何影响?答:政治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济上:英国工业革命。影响: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道路;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极大提高,经济迅速发展,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
16、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俄、日、美在这一时期面临的社会问题各是什么?答:俄国面临着农奴制的严重危机;日本出现了幕府统治和民族危机;德国政治分裂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美国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不可调和。(2)它们各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答:俄国和日本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3)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答:各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殖民争夺更加激烈;世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
17、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连续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请回答:(1)第一次科技革命发源于英国工业革命,它的标志是什么?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时候,得到发展和利用的新能源是什么?创制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20世界四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又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答: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和石油。电车、汽车、飞机等。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生物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领域。(2)试举一例科学革命的具体成果并说明它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答:爱迪生发明耐用的电灯,改变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克服黑暗对生活的限制。(3)试以历史上某个国家的兴衰为例,说明科技革命对该国实力地位变化的影响。答:英国首先开始并最早完成工业革命,18-19世纪成为世界霸主。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技术装备落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被美、德赶上和超过。
18、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经历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突出。20世纪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5%依靠科技进步,而现在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高达80%以上。高知识含量的产品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已超过了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目前,跨国公司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全世界共有跨国公司4万多家,其子公司25万多家之多,总产值占世界生产总量的40%,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出口总额的60%。(1)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答:标志:第一次,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第二次,电力的广泛使用。(2)结合材料,分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哪两种新趋势?科技革命影响说明了什么?答:新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形势——知识经济或者知识经济时代的出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说明:略。(3)结合你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举出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信息传递方面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子。答:第二次:电话、电报、电影等。第三次:计算机、移动通讯、电视机、DVD、VCD、传真机。
19、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连续三次全球性的技术革命,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请回答:(1)第一次科技革命发源于英国工业革命,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得到发展和利用的新能源是什么?创造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又在哪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答:蒸汽机的广泛使用。电力和石油。电车、汽车、飞机等。在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2)试举一例科技革命的具体成果并说明它给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答:为开放性试题。要求例举的成果是某次科技革命与生活相关的具体成就,并说明应用后改善了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例答: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改变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习惯,克服黑暗对生活的限制。(3)试以历史上某个国家的兴衰为例,说明科技革命对该国实力地位变化的影响。答:为开放性试题。可选一国之兴或衰(如英、法、美、德、俄国、日等国)说明。例答:英国开始并最早完成工业革命,18-19世纪居世界霸主。在二次科技革命中,技术装备落后,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生产被美、德赶上和超过。还可用一些国家(如近代中国等)科技落后,陷入殖民地半殖民地来反证说明。20、为什么说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对你或者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好处?对此你有什么感想?答:第一问:从“通过交通工具的创制”,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提高了信息传递的速度等方面来分析说明。第二问:如电视机、收录机等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洗衣机、电冰箱等减轻了人们的家务劳动等等。第三问:从“围绕科技技术革命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现代化,改善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和作为学生从小应树立爱科学,学科学,运用科学技术为社会作贡献的观念”等方面来谈感想。
2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的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共产党宣言》回答:1)“不到一百年”内生产力迅速发展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件?
工业革命2)这一事件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英国3)这一事件重在交通运输工具方面的主要发明有什么?
汽船、火车 22、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科技革命有哪些新发现?它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答:(1)三个方面: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2)a、促进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b、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平衡;c、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3、请你说出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年代以及它们各自给社会带来了什么根本性变化?三次科技革命发生时中国社会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受益?为什么?答:(1)第一次:18世纪60年代,以机器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标志,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巩固下来。第二次:19世纪70年代,以电的广泛使用为标志,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第三次: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电子计算机,原子能和空间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要内容,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2)世界三次科技革命,中国社会分别处于:工业革命时中国正处于“康乾盛世”,“文字狱”盛行,闭关锁国,无从受益;第二次时,虽有“洋务运动”,但清政府已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的工具,更加反动和腐朽,半殖民地化的现实,使中国无力受益;第三次,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后,自力更生,缩短了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但受“冷战”的影响和国内“左”倾思想的干扰,没能很快实现现代化。
24、简述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历程,举例说明这一时期出现的文艺作品或科技成就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
答:①14世纪开始于意大利,后扩展到欧洲,并于16世纪达到高潮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在历史上称之为文艺复兴。它是一场资产阶级的文化运动,最主要的思潮是人文主义。②意大利文艺复兴表现最突出的领域是文学和艺术。著名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有但丁的《神曲》、“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但丁在《神曲》中表达自己的善恶标准和对教会的厌恶,体现了反对封建教会的思想;彼特拉克在《歌集》中描写爱情,抨击教皇,抒发渴望意大利和平统一的情怀。③“文艺复兴美术三杰”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的作品中刻画的也是活生生的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④15世纪文艺复兴扩大到欧洲其他国家,16世纪达到高潮。法国、英国和西班牙等国人才辈出,文学领域尤其活跃,莎士比亚的作品受到世界人民的欢迎。哥白尼、伽利略等人的突出成就奠定了近代科学的基础。
25、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向东航行的新航路是怎样开辟出来的?线路是怎样的?向西航行的航海家所开辟出来的新航路客观上对人类认识自然有什么意义?
答:向东:①1487年迪亚士率船队沿非洲西海岸航行,绕过非洲最南端,进入印度洋。②1497—1498年达·伽马沿迪亚士开辟的航路,再穿过印度洋,航行到印度,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路。路线:①迪亚士的线路:从里斯本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绕过好望角,进入印度洋。②达·伽马的线路:从里斯本出发,沿非洲西海岸南下,纵穿大西洋,再向东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北上到非洲马林迪,再向东到印度半岛南端的卡里库特。
向西的意义:①哥伦布向西航行发现了美洲新大陆。②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的正确性。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立即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一切土地„„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1917年《土地法令》
材料二: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是哪一政府颁布的?该政府的主席是谁? 苏维埃政府列宁
(2)材料二是哪个政党颁布的?当时处于中国民主革命的什么时期 中国共产党解放战争时期或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3)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的共同点是什么?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土地归人民所有或耕者有其田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封无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农民必须给国家交谷;农民必须给国家交土产。男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身备,军权归属中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们的制度”是指哪个城邦国家的制度?这个国家民主政治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哪次改革?
雅典,伯里克利改革;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这是哪个国家的哪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有何影响 日本的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奴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一八六三年元月一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 请回答(12分):
①材料
一、材料二分别出自什么文件?分别在何时发表?(6分)《独立宣言》、《解放黑奴隶宣言》;1776年、1862年; ②材料一中的“独立的合众国”指哪个国家?(2分)美利坚合众国
③在材料二颁布的同时还颁布了什么文件?这两个文件的颁布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4分)
《宅地法》,调动了人民群众和黑奴的革命积极性,使战争形势骤然改观,为北方的最终胜利提供了保证。
29、恩格斯在研究新航路的开辟时曾说:“旧的世界的界限被打破,地理上的伟大发现开辟了一个新的更加广阔的活动场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概述新航路的主要经过。
经过:意大利人哥伦布1492年获得西班牙国王的资助,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了古巴、海地等地,见到了新大陆——美洲;1497―――1498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率船队经好望角进入印度洋,到达印度的西南海岸,第一个找到了从西欧直通东方国家的新航路。16世纪初,麦哲伦及其同伴在西班牙国王的资助下,实现了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球形的科学真理。
(2)其开辟有何影响?其开辟给我们什么启示?
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开始把世界连结成一个整体,扩大了各国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引发了西欧人殖民掠夺的狂潮。九年级上册史料分析题(学生用)
1、阅读材料:
如果奴隶胆敢对主人说“你不是我的主人”,耳朵就要被割掉;如果理发师不经奴隶主本人许可,就把奴隶头上的奴隶标记剃掉,理发师的手就要被砍掉;如果奴隶主伤害奴隶的眼睛或骨头,则只需向奴隶主赔偿奴隶身价的一半。请回答:
(1)上述规定出自古代那个国家的哪部法典,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6分)(2)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这部法典维护的是什么人的利益?(2分)(3)这部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地位?(4分)
2、阅读材料:
材料一:以下是古代的一些法律条文:
“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三次投人火中。杀一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六年,并交出1000 头母牛和1 头公牛。(杀)一个吠舍,(应Iaj 样立誓守戒)三年,并交出100 头母牛和l 头公牛。(杀)一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一年.并交出10 头母牛和1 头公牛。请回答:
(1)这些法律条文出自古代哪个国家的什么制度?(4分)(2)“刹帝利”在当时主要包括哪些社会阶层?(3分)
(3)依据材料,由高到低排列出上述四个阶层的社会等级,并指出农民、国王属于哪一等级。(6分)
3、阅读材料:
材料
一、乔达摩·悉达多王子,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佛教的创始人。他游遍整个印度北方,向所有愿意听讲的人宣讲他的新人生观。公元前483年他死去时,许多教导都铭刻在他的教徒的心中,在后来世世代代人们的口头中流传。
材料二:公元前三世纪,伟大的印度国王改信佛教。佛教迅速传播开来,佛教南到锡兰,东至缅甸,从那儿又传遍整个东南亚,直到马来西亚和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佛教还向北传播,直接进入西藏,又向西北传播,进入阿富汗和中亚地区。它传入中国,赢得了一大批信徒,又从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 请回答:
(1)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尊称为什么?(2分)(2)佛教的主要教义是什么?(4分)(3)为什么它能很快发展和传播?(4分)
4、阅读材料: 材料一:亚历山大虽然以解除波斯的奴役为号召,从小亚细亚到埃及一路赢得了当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但一旦遇到抵抗时,他是不惜大动屠刀的。城市被摧毁,幸存者被出卖为奴,财富被洗劫一空。材料二:(亚历山大)远征在客观上使希腊文明与埃及、巴比伦和印度的文明得以接触、交流、融会,扩大了各民族已知世界的范围,加快了人类历史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在一个世界性的帝国内,世界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人民对亚历山大东征既支持又抵抗的原因是什么?亚历山大远征给东方人民究竟带来了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历山大远征在客观上所起的作用。(4分)
5、阅读下列材料(7分)
公元1世纪中叶在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中间出现了基督教。随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据此请回答:
(1)世界三大宗教具体指哪三大宗教?(3分)(2)基督教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3)基督教于11世纪分裂为哪些派别?(2分)
6、阅读下列材料(11分)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古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创办了奥里匹克运动会,到了公元393年,罗马皇帝以禁止异教仪式为由将其取消。1896年,奥运会在中断1500年后,再度在希腊举行。现代的奥运会就是从1896年开始的。材料二:北京时间2004年8月30日凌晨,神圣的奥林匹克火在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火炬台熄灭,这象征着奥运会的结束。北京市市长北京奥委会执行主席王岐山走上接旗台,从国际奥委会手中接过奥运会会旗。这象征着2008年奥运会进入倒计时。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你知道奥林匹克运动会于哪一文明国家有关系吗?奥运会上的马拉松比赛这个项目是为了纪念哪一国家在哪一历史事件中哪一位英雄?这一历史事件的结果如何?它反映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你知道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主题吗?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打破藩界,重划全国行政区。全国划为3府72县,由中央政府任命府、县知事管理,完全取消大名的封建领主权。大名离开藩国,迁居东京,从国家领取俸禄。——摘自初中世界历史用书资料
材料二:图《日本的小学课堂》(图略)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日本的哪一历史事件?请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2)这一事件对日本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影响?从促进国家发展来看,它对中国的今天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 答:(1)日本的明治维新。
8、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发展与振兴离不开革命或改革。在世界历史上有许多重大改革,例如:大化改新、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罗斯福新政等,这些改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进步。
(1)请你从上述材料中找出属于世界近代史的两次改革。
(2)请结合教材内容和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分别从性质、影响(包括积极的和消极的)等方面简要分析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
9、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材料二:人们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平等、安全、反抗压迫是天赋的权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英国的什么文献》?它限制了国王哪些方面的权力?答:①《权力法案》;②立法权、经济权、军事权。(2)材料二出自法国的什么文献?为什么说它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10、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材料二:“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由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的一切政治关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材料三:“人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回答:(1)材料一、二、三分别指的是什么文件的内容?它们的制定机关分别是什么?答:《权利法案》:英国议会;《独立宣言》:北美大陆会议;《人权宣言》:法国制宪会议。(2)上述材料所指的文件颁布有何意义?
11、革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19世纪下半期,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富强的道路。请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此同时,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同样性质的改革被称为什么?明治维新的一些重要措施对当今我国的改革开放有何启示?
12、我国近邻日本是世界历史上的重要国家,历史发展道路十分引人注目。请回答下列有关日本历史的问题:
(1)19世纪中期,西方列强入侵,国内矛盾重重,日本实行明治维新,是怎样向欧美列强学习的?结果怎样?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日本战败,经济陷入崩溃;但到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又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大国。说说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主要原因。(3)学习上述三次日本历史巨变后,你有何感想(要求:60字以内;不展开论述)?
13、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治皇政府把全国分成三府七十二县,县知事由中央任命,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自由,为了迅速发展工商业,明治政府出钱建立了大批工厂,为“求知识于世界”,日本还请来了大批外国专家技师。材料二:过去的西洋文明史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该骤然强搬硬套。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些内容?(2)日本政府在对外政策上有何变化?
(3)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应该怎样做?
14、简答17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英国在政治、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重大变革?这些历史变革分别有何影响?
15、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发生了重大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1)俄、日、美在这一时期面临的社会问题各是什么?
(2)它们各是通过什么途径解决的?
(3)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世界局势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16、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连续出现了三次全球性的科技革命,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请回答:(1)第一次科技革命发源于英国工业革命,它的标志是什么?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时候,得到发展和利用的新能源是什么?创制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20世界四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又在哪些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2)试举一例科学革命的具体成果并说明它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
17、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人类经历了三次科学技术革命,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特别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突出。20世纪初,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只有5%依靠科技进步,而现在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高达80%以上。高知识含量的产品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已超过了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目前,跨国公司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全世界共有跨国公司4万多家,其子公司25万多家之多,总产值占世界生产总量的40%,控制着国际投资的90%,出口总额的60%。
(1)第一次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标志是什么?
(2)结合材料,分析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下,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哪两种新趋势?科技革命影响说明了什么?
(3)结合你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举出第二次、第三次科技革命在信息传递方面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例子。
18、从18世纪6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连续三次全球性的技术革命,人类的生产、生活和世界历史面貌发生了十分深刻的变化。请回答:(1)第一次科技革命发源于英国工业革命,它的主要标志是什么?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得到发展和利用的新能源是什么?创造的新交通工具有哪些?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又在哪些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答:
(2)试举一例科技革命的具体成果并说明它给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带来的变化。答:为开放性试题。要求例举的成果是某次科技革命与生活相关的具体成就,并说明应用后改善了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
(3)试以历史上某个国家的兴衰为例,说明科技革命对该国实力地位变化的影响。
19、为什么说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对你或者你的家庭带来了什么好处?对此你有什么感想?答:
20、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的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共产党宣言》回答:(1)“不到一百年”内生产力迅速发展是因为发生了什么事件?(2)这一事件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
(3)这一事件重在交通运输工具方面的主要发明有什么? 21、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期,世界科技革命有哪些新发现?它对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有何影响?答:(1)三个方面:新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信息传递工具的发明。(2)a、促进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力的发展;b、使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不平衡;c、经济生活中出现了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22、请你说出三次科技革命发生的年代以及它们各自给社会带来了什么根本性变化?三次科技革命发生时中国社会处于什么状态?是否受益?为什么?
23、简述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历程,举例说明这一时期出现的文艺作品或科技成就是如何体现人文主义思想的。
24、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向东航行的新航路是怎样开辟出来的?线路是怎样的?向西航行的航海家所开辟出来的新航路客观上对人类认识自然有什么意义?
2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立即废除地主土地私有制,不付任何赎金。” "一切土地„„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1917年《土地法令》
材料二: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是哪一政府颁布的?该政府的主席是谁?
(2)材料二是哪个政党颁布的?当时处于中国民主革命的什么时期(3)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的共同点是什么?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封无闻。„„”————《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材料二:“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农民必须给国家交谷;农民必须给国家交土产。男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身备,军权归属中央。”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我们的制度”是指哪个城邦国家的制度?这个国家民主政治达到顶峰的标志是哪次改革?
(2)根据材料二分析这是哪个国家的哪次改革的内容?这次改革有何影响 日本的大化改新,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
2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独立的合众国,它们解除对于英王的一切奴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二:一八六三年元月一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之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海陆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 请回答(12分):
①材料
一、材料二分别出自什么文件?分别在何时发表?(6分)
②材料一中的“独立的合众国”指哪个国家?(2分)
③在材料二颁布的同时还颁布了什么文件?这两个文件的颁布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4分)
28、恩格斯在研究新航路的开辟时曾说:“旧的世界的界限被打破,地理上的伟大发现开辟了一个新的更加广阔的活动场所。”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概述新航路的主要经过。
(2)其开辟有何影响?其开辟给我们什么启示?
5.七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题总结 篇五
请回答:
此段话是谁说的?他是什么时期的?他写了一部什么著作?这部著作是什么体裁?记述了哪段史事?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请回答:
① 这是哪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言论?他生活在什么时期,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什么学说?他反对什么?
② 在教育学生方面,他有哪几种方法至今还大力提倡?
3、“公元前6世纪,中国是世界上唯一能生产丝绸的国家。公元前1世纪,罗马共和国执政官恺撒,身穿丝袍,轰动罗马。外国人因丝绸想了解中国。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往。” 请回答:
① 这条古商道是谁打通的?
② 请说一说这条商路的大致路线。
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请回答:(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2)作者生活在哪个时期?
(3)请写出与他相关的两次著名战役的名称。
(4)作者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5、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西汉《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 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南朝 《宋书》 ① 分析比较以上两则材料,说明江南地区从西汉到南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②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请你说一说江南地区开发的主要原因
③ 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商)汤,(周)武不循古而王,夏、殷(商)不易礼而亡。仅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令。请回答:
(1)文中的“卫鞅”指的是谁?文中的“孝公”是哪国国君?在哪一年任用“卫鞅”变法?
(2)材料中反映了卫鞅什么主张?你想他应该属于哪家学派?代表着哪个阶级的利益?
(3)“卫鞅”变法的内容有哪些?
(4)变法有什么历史作用?
7、“岷山乡梓、柏、大竹,颓随水流,生致材木,劝省用侥。又灌溉三都,开稻田于是蜀野千里,好为陆海。旱则引水侵润,雨则堵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请回答:
(1)引文所说的是哪一个著名的水利工程?该工程建于何地?
(2)该工程是何时由何人主持修建的? 作用如何?
(3)有人说“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其中“伯禹“是谁?为什么把他与
李太守相提并论?
8、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飞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材料二:二十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灭六国),黔首大安(人民安居乐业)。立号为皇帝。乃召丞相壮(隗状)。绾(王绾),法度量不壹嫌疑者,皆明壹亡。(规定由官府负责监制标准的度量衡,以实现度量衡的统一)------秦朝刀刻诏书版文(1)材料一中的秦王是指谁?是在什么时间灭掉哪六个诸侯国?
(2)材料二中提到的丞相官职外,秦中央还有哪些官职?
(3)材料二中第二句反映的是秦始皇的哪项措施?有何意义?
(4)你知道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上还有什么作为吗?请结合史实说说
9、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
请回答:
① 这是什么朝代谁对当时形势的分析?
②“跨州连郡者”指的是什么?
③“然操遂能克绍”是指哪一年的什么战役?这场战役产生了什么影响?
④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什么样的谋略?产生了什么历史作用?
10、材料一:“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这先出于皇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代,郡名)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材料二:皇帝说:“如果名不正言不顺,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现在要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那些年龄在30岁以上的人,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但是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资治通鉴》(1)材料一中的“魏主”和材料二中的皇帝指的是谁?
(2)材料一中魏主的这个诏令提出了什么方面的改革?他是怎样以身作则的?
(3)材料二提出了什么方面的改革?
(3)类似的改革还有哪些方面?
(4)这此改革措施有什么作用?
11.材料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
材料二: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二中所追忆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交战双方是谁?时间是哪一年?
(2)这场战役产生了什么影响?
12、秦始皇时,有900多贫苦农民,被征发到渔阳边境,他们走在路上时,遇上大雨,道路被冲毁,不能按期到达。按照秦法,误期都要处死。他们中的两个小队长,杀死了两个押送军官,领导大家举行起义。
“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
请回答:
(1)材料涉及哪一事件?此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具体地点在哪里?
(2)这次起义中建立了什么政权?
(3)两位领导者是谁?
(4)这次起义有什么意义?
13、材料题: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
(1)材料中的“武帝”是什么朝代的人?其时该国国力怎样?
(2)材料反映武帝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这一政策的施行对当时的教育发展有何影响?
(4)“武帝”实行这一政策和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的目的是否相同?是为了什么目的?
(5)武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上各采取了什么措施?有什么效果?
13、以下历史图画和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同一历史事件。请仔细观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2)这一历史事件发生时的皇帝是谁?他派谁去完成这一历史事件?主
要目的是什么?
(3)这一历史事件在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
(4)请说一下这条路的大体的路线
(5)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官职?它的设置
6.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篇六
历史材料分析题是历史中考中的一种主要题型,也是最富有历史学科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它具有综合性强、灵活性大、逻辑性严密等特点,成为中学历史考试中最有生命力的题型之一。因此,受到历史中考命题者极大推崇。
说它综合性强,是由于它既能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提取材料中有效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的能力,还能考查学生如何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说明和论证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既要求学生具备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基本能力,一定的阅读史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还要求学生史论结合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见解、感悟的能力,并能反映自己的价值取向。说它灵活性大,是由于材料题中的材料来源极为广泛,命题者只须设计一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既可以从课本中选取一段文字,一幅图片、表格或示意图,也可以从众多的历史典籍、历史文献、名人论著、统计资料、图表中选择截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远远地摆脱教材。因此,每一道材料题都可以引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设计新问题,充分体现了灵活性大的特点。说它逻辑性严密,是指材料题的设问层次化。材料题所引用的几段材料或图文之间,联系紧密,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反映事实的本质,共同说明一个历史问题,因而在题的设问上层次性强,环环相扣、步步推进,逻辑严密。
正因为材料题具备这样的题型特点,如果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练习不到位或解答时不得要领的话,在考试中将会无所适从、思无头绪、无从下笔、不知所云,成为学生中考得分的“瓶颈”。
笔者以为,解答材料题可从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一、读:带问阅读、审清题意。读题是解题基础。任何人做材料题都必须做好这个环节。当然,由于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各不相同,材料难易程度不同,因此读题也因人而异,有人一遍即可,有人须读两遍,也有人就须更加用心地读上三遍或要更加细致的阅读、揣摩。但在读题的过程中须注意的问题却基本相同。(1)阅读一段文字,除了读懂文字的中心内容外,尤其要注意文字(包括图表、图示等)展示给我们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这往往是我们后面解题的目标或参照物。
(2)有时一个材料题往往不止一则材料,有两则、三则材料。这两则、三则材料从表面上看肯定各不相同,有时则分别联系着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历史事件。阅读时既要认真读懂每一则材料的中心内容,同时又不能把它们完全割裂开来,要注意其内在联系性,为下一环节的思考作准备。
(3)读题不仅要认真地阅读材料,更要认真地审读设问,有人可以先读设问,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可以大大节省时间,因为这样有目的阅读就如同“有的放矢”了。实在不行,先读材料有了一个大致梗概、轮廓后,也要认真读设问,再带着问题细读材料,这样才能保持头脑冷静、思维清晰。
(4)阅读时一定要注意文字的出处、注释、出自何人之口,图片、图表、图示则一定要先读标题。这些内容往往能带给我们一些背景知识、提示,好比行路时看路标一样,不可视而不见。
二、思:建立联系、找准中心。读完或读懂了材料后,这时就要根据从材料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比如材料中的一些关键词、句子,或者一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联想大脑中记忆的有关知识信息,找出一些联系,如材料与教材知识有何内在联系,这一段材料究竟与哪一个知识点相联系;材料与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有的不同材料围绕一个中心从不同的角度、侧面、时代展示不同内容,要找出这个中心,有的不同材料虽然各自联系着不同的知识点,但这不同知识点之间可能有某种相似性或相关性,这种相似性或相关性即是要找的中心;材料或材料的中心与设问之间又有何内在联系,以及设问之间有哪些联系;材料反映的历史与现实之间、中外历史之间的一些联系等等。这一环节所建立的各种联系,找准的中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前一环节阅读的升华,又是后一环节答题的铺垫。
三、答:按问作答、直奔主题。完成了前面两个环节再进入第三环节就好比稼穑的农夫有了播种和耕耘马上就要收获了。但笔者在辅导学生的过程中发现常有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死抠课本。有的学生作材料题不太读材料及题目就开始翻课本,以为课本是万能的,希图从课本中找到现成语句、段落成为理想答案,有如胶柱鼓瑟!一种是信马由缰、漫天飞舞。这样的学生做材料题根本不管课本上知识点,材料的中心也把握不准,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却往往不得要领,有的所答非所问,还有的虽与所问有联系,但只是沾沾边而已,不能抓住实质,有如疯子打拳!这两种现象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原因,既有读题环节不到位、思考环节不到位的原因,也有答题没有养成按问作答,直奔主题的习惯。其实答题必须坚持“问什么答什么”的原则,语言精炼准确、逻辑严密,对问题作出准确地说明,严密地论证,并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感悟,并有意识地反映出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
掌握了这些步骤及答题技巧,我们再来分析一下几类常见的历史材料题型。通常我们把材料题按材料展示的不同形式分成文字类材料题、图表、图示类材料题,混合类材料题三种主要的类型。
一、文字类材料题
传统类型的材料解析题主要是文字类型的材料题。其文字材料来源广泛(前面已有论述)。其中尤以文言文和外语翻译文字的阅读理解难度较大。学生必须具备相应的阅读理解能力及相应的背景知识(如地理知识等)。例:阅读下列材料。(荆州市2007年历史试题中考)
材料一 应准添设下列各处,定为通商口岸,以便**本从事商业工业制作:
(一)湖北省荆州府沙市;
(二)四川省重庆府;
(三)江苏省苏州府;
(四)浙江省杭州府。——摘自《马关条约》
材料二 **本方面痛感**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两国政府确认,在相互关系中,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而不诉诸武力和武力威胁。——摘自《中**联合声明》(1972年9月29**)
回答:(1)与《南京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相比,《马关条约》中中国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2分)
(2)在材料二中,中**两国政府达成了哪些主要共识?(2分)
(3)回顾中**两国近现代的处交史实,你得到的主要启示是什么?(2分)对于这一道材料题,第一步“读”,首先注意材料一出自《马关条约》,材料二出自《中**联合声明》及时间“1972年9月29**”等说明,结合材料一主要内容:允许**本在沙市、重庆、苏州、杭州等通商口岸开设工厂,材料二的主要信息:“**本”对“战争”“表示反省”、“用和平手段解决一切争端”等,这时再阅读设问,就进入第二步“思”,《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的通商口岸在地理位置上各有什么特点?这要结合必要的地理知识;第二问中有“材料二中”字样,明确答案应在材料中归纳;第三问要联系中**关系的现实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悟。第三步作答:
①《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上游地区。
②**本对侵华战争进行了反省;中**决定以和平方式解决两国之间的问题。
③勿忘历史,以史为鉴,热爱和平,开创中**友好关系的新局面;中国与**本都是亚洲强国,要积极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共同努力等。
二、图表图示类材料题
这一类的材料题的材料包括图片、图表、图示、地图、漫画等内容,形式新颖,信息容量大,综合性强且跳跃性大,因此这也要求学生读题时一定要认真审题,清楚准确地理解材料中反映的各种信息,解读这一类材料时注意要将“标题”与材料结合起来。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49-1985年我国粮食产量统计表 单位:亿斤(1)与1949年比较,1957-1985年粮食产量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
(2)从农业方针方面分别说明1957、1960、1985年粮食产量变化的原因。(3分)(3)材料给我们的主要历史启示是什么?(2分)
这一道材料题的材料看似平常,实际上时间跨度大,综合性强。它以粮食产量这一结果折射了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三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读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懂得该柱状图反映的是粮食产量的变化,再结合时间及设问(1)和(2)了解到1957年、1960年、1985年的粮食产量既要依次比较又要参照1949年的产量来对比。这时再结合1957年、1960年、1985年这三个时间之前中国农村发生了什么样历史事件,带来了粮食产量的变化。回答启示时,必须围绕“粮食产量”(即生产的发展)这一中心来谈。思考到这里就开始答题了。答:①粮食产量得到增长。
②农业合作化(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③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要适合农业国情,有利于生产的发展。
三、混合类材料题
这一类材料题指材料由图片、图示、地图一类材料与文字材料结合起来。其读题与思考的方法步骤出用前两类材料题的方法步骤结合起来,大同小异。在此也就不再举例了。
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技巧 尚春文科组 徐怀海
在中考历史题型中 ,材料解析题是最具有历史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 ,它本身既源于教材 ,又高于教材 ,将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 ,具有“制作巧、容量大、灵活性和区分度强”的特点 ,摒除了过去传统的死记硬背 ,更将开卷形式充分发挥。如何把握好这类试题的答题技巧 ,提高解题能力,对于中考考生来说尤为重要。一、正确阅读历史材料是解题的基础。
历史材料解析题都有两部分组成 ,一是材料部分 ,二是设问部分。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 ,全面、系统、准确地把握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和观点。因此 ,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材料 ,了解和掌握材料涉及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注意各段材料的联系 ,读出材料叙述的核心内容。
在阅读材料时 ,要带着设问仔细读材料 ,将材料读懂、读透。因为设问的实质是为解析材料确定方向,使考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充分提取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所以明确设问要求 ,据设问考查的方向重新仔细读材料 ,是尽快获取有效信息的捷径。这样既避免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如 2009 年泸州市中考题中给出这样的设问 :(1)据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实现了怎样的转移?(1分)(2)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的背景。(1分)(3)并写出四项基本原则的任一项内容。(1分)带着设问去阅读材料 ,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另外 ,阅读材料时 ,还应注意从主体材料(正文)的开头、结尾以及省略号两边获取有效信息。一般情况下 ,从某句开始摘录到某句为止,这开头和结尾两句 ,当然得考虑为答题服务;省略号删去的是与答题无关的内容 ,省略号两边保留的内容必定是重要的 ,肯定隐含着重要信息。
二、准确找出历史信息是解题的关键。
阅读历史材料的过程 ,也是思考历史史实的过程 ,从历史材料中找出符合题意的相关历史信息 ,对于正确解题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 ,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 ,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 ,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 ,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 ,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 ,对号入座 ,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 ,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 ,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 ,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材料在书外 ,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 ,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的内容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只要判断准确 ,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一般情况下 ,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 ,而每一个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的 ,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 ,然后围绕这个中心 ,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 ,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三、精心组织答案是解题的归宿。
阅读和寻找是为了准确无误地答题。答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 第一 ,要按问作答 ,注意针对性和具体性。材料解析题多由几问组成 ,每问具体指向 ,要根据具体要求组织答案 ,并根据分值来确定答案内容的多少、分值大的 ,回答要详尽些;分值小的 ,回答要简洁些。如果有字数要求 ,更要慎重处理 ,想好再下笔。第二 ,语言要言简意赅。材料题不是问答题 ,一般设问问什么你就回答什么 ,分值一般不大 ,不可能用过多的语言。注意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防止随意性。即论从史(材料)出 ,结论必须在材料中能找到依据 ,由此依据而得出。
第三 ,要克服思维定势 ,坚持论从史出。命题者有时为体现自己的学术观点往往会选取与教材观点相左的材料 ,用以考查提取材料信息和把握正确观点的能力。因此 ,在回答时 ,要克服思维定势 ,对材料作具体分析 ,从材料中提取观点。
第四 ,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 ,准确辨别材料观点正误。材料解析题所引用的材料 ,多是原始史料,难免摆脱封建史学家和资产史学家落后史学观点的影响 ,必须按照正确的立场和观点进行辨析。
一般来说 ,历史材料解析题基本上分为三种类型 :文字型材料题、图表型材和开放型材料题。下面就这三种类型的解题技巧作细致分析。1.文字型材料题。这是中考材料题中的传统题型。一般都是选择书上的引文或学生比较熟悉的文章 ,这类题目一般是问得直接明了 ,考生较好回答。这种类型的材料题旨在考查阅读材料并寻找有效信息的能力及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以按照前面的“一读”“二找”“三答”三步来入手即可。
2.图表型材料题。图表型材料题是以数字表格或图像(线)变化为信息载体 ,通过一定的数量关系来反映事物的数量特征、变化规律及内在联系。它不仅融阅读、判断、理解及阐释本质和内在联系为一体 ,而且因其材料精炼、内涵丰富、信息含量大而阅读量小等特有优势,成为中考测试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主要有单纯表格型、单纯图片型和文、图、表混合型材料题等形式。变化性、对比性和直观性是历史图表材料承载信息最显著的特点。因此 ,解决这类材料题的关键是通过图表材料所呈现出的数字或线段的变化,来确定材料所要展示的信息。要先读设问部分 ,带着问题再去分析表格 ,有意识地去观察分析材料。通过观察发现现象之间的联系 ,再分析原因然后组织答案。
3.开放型材料题。所谓的开放性 ,一是指所选材料大多脱离教科书 ,尽可能的新颖 ,贴近生活 ,侧重现实性和社会性;二是指试题的设问尽可能的“彻底”开放 ,“不限定”范围 ,答案也非唯一性 ,这是开放型材料题的本质特点。近年来开放型材料题命制的一个趋势就是选择材料时 ,是考生熟悉的、非教材中的材料 ,如新闻时事、名人名言、谚语诗歌、漫画海报等,材料来源无法预知。但考生应当把握一点 ,即无论材料千姿百态 ,所选择的材料必定是以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为依托 ,所设问题必我所学、必我所能,不会超标;所考问题必然是历史课程中的重点知识。在解答这类材料题时 ,一定要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 ,能敢于创新、充分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获得高分的保证。
随着中考制度改革的深入 ,历史中考中材料解析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 ,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务必理清知识线索 ,形成整体认识。只要我们能有效掌握解题的方法和技巧 ,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中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中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答题技巧
中考历史题型中,材料解析题是最具有历史特色的综合性、主观性试题,在中考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泰安历史会考卷,材料解析题占40分,如何把握好这类试题的答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对于即将中考的同学们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吧!如何解答材料题?总的而言可分三步:
一、读材料:解题的基础。这一步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读什么?也就是阅读的内容。二是如何读?也就是阅读的顺序。先说一下阅读的内容:材料题都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部分,二是设问部分。在阅读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读全,也就是不能忽视材料的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它们往往能够提供材料的时间、国别、背景、作者及其身份等信息,给考生某种暗示和引导,是考生琢磨材料的重要因素,应该给予足够重视,不可漏读。再说一下阅读的顺序。如何去读却有讲究。在读题环节中,先读设问,以掌握题目设置的要求,带着问题阅读材料,这样既节省阅读材料的盲目性,也节约时间。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另外,也不能忽视材料标题、注释、出处这些内容。从后往前读,也就是先读设问部分,后读材料部分。原因有三:一是先读材料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特别是遇到一些难懂的或生疏材料,易于产生惧怕心理,影响答题。二是每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命题者就是围绕着这个主题来设问的。所以先读设问部分,可以抓住材料的主题,这样在没读材料之前,就已经给材料内容定了位,这样我们的思维就有了目标。然后再带着问题去阅读材料更是有的放矢了。
二、找联系:解题的关键。读的同时,也是想的过程,找的过程,要边读边想边找,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找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设问和材料关系密切,设问提出的是有关材料的问题,回答设问离不开材料。所以,找到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很重要。先在设问部分找出关键词,然后带着关键词再去材料中找相应的关键词或句。通过对关键词句的分析,结合相关的知识信息,对号入座,对问思答。一般情况下,问题就解决了。
2、找材料与教材的相联点。随着开放性试题的增加,材料解析题的材料、问题都越来越“新”,但不管多新,必定与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所谓“材料在书外,答案在书内”。这就需要我们把材料中的重要信息与教材的史实、观点相联系,确认材料与教材的哪章、哪节的内容相关联,这样便将材料与教材联系在一起了。只要判断准确,解析的大方向便明确了
3、找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联系。一般情况下,每一道材料题都有一个主题,而每一个材料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设计的,即使有些材料的观点完全相反,它也是围绕一个中心而设计的。找出了中心,然后围绕这个中心,确认材料涉及的内容或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便找到了解题的突破口。
三、组答案:解题的落脚点。走完了“读”和“想”这两步,答题的思路有了,只剩最后一步组织答案了。在组织答案时有几个问题要注意:
1、问什么答什么。紧扣题意、论从史出。做到观点和材料的统一,对号作答,坚持“问什么答什么”,不要脱离材料,随意发挥,答非所问。
2、注意语言简明扼要、条理清晰、书写工整。材料解析题对回答的要求是贵精不贵多。注意设问的分值,分值大的,回答要详尽些;分值小的,回答要简洁些。如果有字数要求更要慎重处理,想好再下笔。
7.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篇七
从2000年高考开始试行文科综合模式以来, 历史主观题由材料解析题、问答题两种分野明显的题型逐步发展为以材料解析题一统天下的单一题型, 大多试卷中其分值基本占有“半壁江山”, 成为全国文综卷、各省市文综卷等历史试题的主流题型。
一、材料解析题题目类型分析
在当今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模式中, 只有内涵式、外延式和内涵外延结合式三种。内涵式题目, 提示语往往有“根据 (依据、据) 材料……分析 (归纳、概括、提炼、叙述) ……”, 解题时必须完全依据材料。在解内涵式类型的题目时, 有时只要符合题意, “照抄”、“摘抄”材料亦能得分。但要注意, 评分标准规定:“整段抄袭材料不给分”。外延式题目, 提示语往往有“根据 (结合) 所学知识, 分析 (归纳、概括、提炼、叙述) ……”, 解题时要联系所学过的教材知识, 答案来自教材等所学知识, 而与材料本身无关。内涵外延结合式题目的提示语往往有“根据 (依据、据) 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 (归纳、概括、提炼、叙述) ……”, 解题时既要依据材料, 又要与教材相结合, 对二者要兼顾, 是难度最大的题型。从目前看, 材料解析题的设问模式以后两种为主。
二、材料解析题的审题技巧
1.审清题目设问类型。
先弄清题目设问是内涵式、外延式还是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 然后根据题目设问模式或类型, 有针对性地作答。如果是内涵式问题, 一般只需在材料中寻找答案, 当然也需要考生进行归纳、概括、提炼;如果是外延式问题, 则要根据题中材料和问题, 先确定所要结合的知识点所在教材中的位置, 然后整合、重组出答案;如果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先要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 然后结合所学教材知识, 解决问题。
2.审清问题指向。
材料解析题问题类型中, 往往有比较、指出、列举、归纳、简述、论述、说明、概括等要求。问题指向不同, 对题目答案内容的要求和书写格式也就不同。譬如, 比较型问题有三种类型:即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异同点。比较相同点时, 常用“都”、“皆”、“均”之类的字眼来表示;比较不同点时, 常用对称性的语言来表达。
3.审清问题的核心。
材料解析题问题类型中, 一般都要求学生回答某一个关键性问题, 而审题中就需要紧扣这一关键性问题作答。如果没有抓住这一关键性问题, 其结果将是所得答案离题万里。
4.审清问题中的限制性条件。
这些限制性条件包括时间、空间、领域 (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角度 (如背景、目的、性质、结果、影响、意义等) 等限制。这些限制性条件, 规定了答案的获取范围和角度, 弄错了这些限制性条件, 答题就会出现方向性错误, 或者缺少角度, 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5.审清问题的分值。
问题的分值既是答案详略的提示, 也往往是答案要点个数、角度的暗示。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答案, 一般是2分一个要点, 也有3分、4分、5分一个要点的。4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至少要回答2个要点;6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3个要点;8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4个要点;9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3个要点, 以3个要点为主;10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2~5个要点;12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3~4个要点;15分分值的问题, 一般要回答3~5个要点。
三、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及解题技巧
材料解析题常见的问题有原因类、过程类、特点类、实质类、内容类、结果类、影响类、论证类、启示类、评价类、比较类等。常见的提示性动词有指出、分析、归纳、概括、提炼、概述、简述、评述、论证等。
1.原因类。
原因类问题包括背景、原因、条件三种情况。一般而言, 三者是有区别的, 背景的范围最广, 原因和条件是背景的组成部分。回答条件注重客观性, 分析原因注重主观性。有时, 三者可以通用, 即背景、条件也是原因。常见的前提是原因, 也是条件。导火线是直接原因, 不是条件。
回答这类问题, 要从内因和外因, 根本原因和具体原因, 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 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等切入, 根据问题的类型, 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历史、地缘等角度着手分析和说明。
【例1】[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8 (2) ] (材料略, 下同) 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变化在清末民初颇具代表性, 简要说明这种变化的历史背景。 (7分)
【解析】此题要求回答材料中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 钱玄同等仍然提出“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等观点的原因。从历史角度看, 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朝腐朽统治, 但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社会上仍然存在清朝的遗老遗少, 为复辟帝制埋下了伏笔;从政治角度看, 一战期间欧洲列强虽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但美日侵华却在不断加强, 甚至形成了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中华民族的危机仍然深重;从经济角度看,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增强, 提倡科学、民主;从思想文化角度看, 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新式学堂不断增多, 留学教育不断发展,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西方启蒙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新文化运动兴起和发展, 资产阶级激进派要求彻底否定儒家学说。基于这些角度分析, 就容易概括、提炼出答案了。
【答案】辛亥革命胜利, 但很不彻底;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新文化运动兴起。
【例2】[2011·北京文综卷·40 (1) ]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 (6分)
【解析】这道题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提炼能力。要求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推动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历史条件, 就是要考生认识到全球合作解决环境问题是历史、政治、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经济层面看, 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 环境问题对各国而言是面临的共同问题;从科技角度看,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提高了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也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物质条件;从政治层面看, 世界政治多极化推动了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 有利于各国协商解决环境问题;从意识层面看, 人类保护环境的意识在不断增强, 扩大了保护环境的群众基础。立足于这些角度分析, 所得答案应该比较全面周密。
【答案】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科技的发展为共同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物质条件;世界政治的多极化有利于各国协商解决环境问题。
2.过程类。
过程类问题在当前的高考中较为少见。答题时, 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在遵循时空因素变化的前提下, 逐步叙述, 全面归纳。以说明题意即可, 不必具体详细地阐述。
【例3】[2011·广东文综卷·39 (3) ]20世纪70年代以来, 世界范围内兴起了经济调整之风。概括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政策进行了怎样的调整;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8分)
【解析】本题第一问, 考查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调整过程中, 由重商主义到自由主义, 再到干预主义、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主要变化。20世纪30年代, 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危机打击之下, 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进行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到70年代提出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思想, 主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实行介于全面干预和自由主义之间的经济政策。第二问, 实际上是考查中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主要表现。中国改革的第一步是1980年开始实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1984年开始, 全面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扩大企业的自主权, 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逐步建立起以商品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经济管理体制;1992年, 邓小平在南方视察时讲话, 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92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目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来。根据以上分析提炼答案,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答案】西方: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2分)
中国:农村首先进行改革,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分)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2分) 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2分)
【例4】[2011·江苏历史卷·24B (2) ]依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如何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的构想付诸实践。 (2分)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时空范围为“20世纪50年代”, 答项语是“构想付诸实践”。题中“未来社会”是指社会主义社会。据此, 可以联系下列知识概括说明:1953年至1956年社会主义革命——三大改造, 1953年至1956年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 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奠定了基础等。
【答案】实践: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制定第一个五年计划, 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
3.特点类。
特点类问题的解答, 要求运用归纳、概括、提炼等手段, 主要以某一历史事件、某一历史阶段、某一领域为参照, 形成新的与这一历史事件、这一历史阶段、这一领域不同的特质的认识来。归纳、概括、提炼出的内容要新颖、精炼, 能全面、准确地反映所分析的对象的面貌特征、发展趋势、存在的不足等, 分析角度应根据题目的要求拓展。
【例5】[2011·北京文综卷·39 (1) ]描述1934年至1936年革命根据地分布范围变化的特点。 (6分)
【解析】这道题要求概括特点, 是典型的内涵式问题。从试题图中根据地的面积看, 由小逐渐变大;从分布的范围看, 则由分散到逐步集中连成片状;从涉及的省份看, 由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紧抓面积、范围、跨省数量几个角度分析, 提炼出全面详尽的答案应该不是难事。
【答案】面积由小变大, 分布范围由分散到集中连片, 从地跨两省到地跨四省。
【例6】[2011·安徽文综卷·35 (1) ]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农业经济的特征。 (8分)
【解析】这是内涵式问题, 从题中“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牛耕”、“犁耕”看, 其耕作特点限于铁犁和牛耕;从“垦辟倍多”看, 其耕作技术水平属于精耕细作;而“京师及三州大旱”, 表明自然经济受制于自然环境, 具有脆弱性等特点。
【答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 具有脆弱性。
4.实质类。
实质就是本质, 它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 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隐蔽的, 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的, 不能简单、直观地去认识, 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概括历史事件的实质的一般方法是先确立所要表述的历史事件的主体, 再确立其本质属性, 揭示其本质或目的, 最后指出其性质。
【例7】[2011·浙江文综卷·38 (2) ]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材料二中“其专在下”、“其专在上”各指什么。 (分数略)
【解析】这道题实际上要求考生指出“其专在下”和“其专在上”的实质分别是什么。“其专在下”是指地方势力膨胀, 威胁中央集权, 实质是地方权势过大;“其专在上”是指权力集中于君主手中, 皇帝独揽一切大权, 实质是君主专制。
【答案】地方权势过大;君主专制。
5.内容类。
内容类问题属于高考材料解析题中比较常见的问题, 有内涵式问题、外延式问题、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 以内涵外延结合式问题为主。回答内容类问题, 通常要运用概括和提炼的方法, 以全面分析、具体说明问题为终极目标, 且要做到精炼, 提炼的观点必须与材料或教材所述相一致。其答题模式通常是交代目的、说明要求和分析具体做法。
【例8】[2011·北京文综卷·39 (2) ]抗日战争期间, 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概述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 (8分)
【解析】这道题限定的时间是抗战期间即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 要求提炼和概括中共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从政治角度看, 党在1937年9月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实现了全民族抗战, 并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按照“三三制”原则, 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从经济角度看, 党实行“双减双交”的土地政策, 调动了农民和开明地主的积极性, 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军事上, 党领导人民进行“反扫荡”、“反蚕食”、“反清乡”等斗争, 坚持抗战、反对分裂, 抗击了绝大多数日伪军。思想上, 1940年毛泽东发表了《新民主主义论》, 使毛泽东思想走向成熟;1942年的延安整风运动, 使全党实现了高度团结和统一, 为抗战和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这样, 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四个角度分析概括, 得出答案。
【答案】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根据地政权建设;领导根据地军民抗战;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
【例9】[2011·福建文综卷·41A (1) ]根据材料一、二, 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 (分数略)
【解析】这是内涵式问题, 要求对材料内容进行归纳。在归纳时, 要注意材料中的句号、分号和省略号, 划分好材料内容的层次。从材料的层次看, 《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天皇在当时是国家的最高元首, 统揽一切大权, 权力至高无上;在议会协赞下, 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 根据材料逐层提炼答案。
【答案】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
6.结果类。
结果类问题是高考材料解析题中最为常见的问题, 其主要答题指向通常是“指出”、“概括”、“简述”等。在分析结果类问题时, 通常要分析这一历史事件的直接结果、间接结果, 积极结果、消极结果等。在回答这类问题时, 必须根据题目的要求, 分别对待, 逐一说明;如果没有具体的指向要求, 则要进行全面分析, 角度多样, 详略得当。
【例10】[2011·福建文综卷·38 (3) ]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 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 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 (6分)
【解析】这道题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 也就是分析辛亥革命结果的局限性。从材料“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 民国均认为有效”可以看出, 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为了争取外国对中华民国政权的支持, 承认列强与清廷签订的一切条约继续有效。这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敢明确提出反帝主张, 也反映了其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其原因要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的角度分析说明。
【答案】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 不敢公开反帝, 表现出妥协性。
原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7.影响类。
影响类问题多分为短期影响, 长期影响;积极结果或影响, 消极结果或局限性;对本事件或本国的影响, 对其他事件或其他国家的影响;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环境、局部地域和整个世界的影响等。在回答这类问题时, 紧扣题意是前提, 分门别类是关键, 根据要求是基础, 全面综合看问题, 深入分析才高明。
【例11】[2011·浙江文综卷·39 (1) ]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 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0分)
【解析】这道题出示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二战全面爆发、苏德战争爆发、《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斯大林格勒保卫战、雅尔塔会议、攻克柏林和苏联对日宣战等八个件事。这些事件中, 有的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有的产生了消极影响, 要根据每一事件进行分析和说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为苏联赢得了备战的时间, 粉碎了英法绥靖政策, 但此“祸水西引”政策, 实质上也是一种绥靖政策, 客观上加速了二战的爆发;苏德战争爆发, 使二战规模扩大, 加深了世界人民对法西斯的仇恨, 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不仅是苏德战场和欧洲战场的转折点, 由于其决定了整个世界大战的走势, 故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雅尔塔会议牺牲了中国等弱国的部分利益, 同时英、美、苏等大国在处理战后问题上基本达成一致, 为二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柏林, 德国法西斯完全战败, 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苏联对日宣战, 消灭了七十多万关东军, 是日本无条件投降的因素之一。
【答案】《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 客观上加速二战的爆发;苏联参战, 促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对推动整个反法西斯战局变化具有深远影响;雅尔塔会议对加快战争进程以及战后问题的处理做了重要安排;攻克柏林, 促使德国无条件投降;对日宣战, 加速日本投降。
【例12】[2011·广东文综卷·39 (2) ] (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简述这一体制对经济建设的影响。 (4分)
【解析】这道题是外延式问题, 实际上要求从中国经济建设的角度评价计划经济体制。在解题时, 可以迁移运用苏联模式的影响, 也要运用分阶段分析法。新中国成立初期, 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受到了苏联模式的影响, 也是必要的, 有利于初步形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但后来, 计划经济体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压制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不得不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影响:初期产生积极影响, 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后期束缚生产力的发展。
8.论证类。
论证类问题一般是命题者出示一则或数则说明观点的材料, 要求考生对这些观点提出支持或反对意见, 并论证自己所选择的观点的合理性。这类试题考查考生在灵活掌握主干知识的基础上, 注重历史事物间的纵横联系, 关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结合, 强调的是一种探究能力, 同时又重视探究过程和方法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究题的格式不定, 一般是围绕一个主题命制, 强调密切联系现实生活, 突出创造性、开放性、实践性与探究性。
回答这种类型的问题, 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 而是能有理有据、自圆其说地论证自己的观点。考生首先要选择其中一种观点, 然后结合史实全面论证这一观点;在论证过程中, 要求做到符合逻辑, 论证严密, 材料与观点统一, 理由、论据充分。因此, 解答此类问题, 第一, 要确定观点;第二, 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 以充分的论据支持观点;第三, 要做到史论结合, 有论有据;第四, 论述要全面, 切忌绝对化。
【例13】[2011·江苏历史卷·22 (3) ]运用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论证陈旭麓先生提出的观点。 (6分) (要求:对观点理解准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00字左右。)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 陈旭麓先生的观点是“除了旧生产方式逐步解体所产生的苦难之外, 还应当有新生产方式破土而出的生机和朝气。如果忠实于历史唯物主义, 就不能不承认:历史的主题应当是后者而不是前者。”从题中材料一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输出, 瓦解了中国传统手工纺织业, 加速了农村经济的凋敝, 导致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逐步成为西方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但从材料二和材料三看,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渗透, 也有“建设性”的一面, 它在破坏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同时, 客观上推动了先进生产技术、经济制度、经营管理方法在中国的传播, 从而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条件;随着民族矛盾的尖锐, 又推动先进的中国人积极向西方学习, 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大力宣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并致力于实践, 客观上又推动了中国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进程。
【答案】开放性试题, 答案略。
【例14】[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1]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 (12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开放性试题, 材料提供了两种观点:其一, 西方国家的崛起开始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 然后是封建社会和骑士制度,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开辟, 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和政治的控制。论证时可以运用下列史实说明观点:古代希腊的小国寡民的民主政治制度和人文主义起源, 古代罗马的公民法和万民法, 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 新航路的开辟, 宗教改革运动, 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和苏联的争霸,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等。其二, 1800年之前亚洲与中东国家是世界的引领者, 1800年之后欧洲国家才赶上并超过那些领先的亚洲国家。论证时可以依据下列史实:中国等东方国家最早进入封建社会, 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之下, 科技、文化全面领先于世界;郑和下西洋, 比西方航海家的航行早了半个多世纪;明末清初, 中国和日本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其得到缓慢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等。18世纪下半期, 英、法、美等国先后进行了工业革命,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进入“工厂时代”, 工业文明取代农业文明, 西方终于全面超越东方国家。对开放性问题, 要立足于一种观点, 用最有说服力的论据论证。
【答案】 (12分) 开放性试题, 答案略。
评分标准:一等 (12~10分) :①紧扣评论对象, 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 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 逻辑严密, 表述清楚。
二等 (9~5分) :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 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 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 表述清楚。
三等 (4~0分) :①偏离评论对象, 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 表述不清楚。
9.启示、看法、认识类。
启示、看法、认识类问题通常是运用“启示”、“借鉴”、“经验教训”、“认识”、“对策”等引导词来提问, 要求考生就某一个特定的历史问题, 总结规律、提出对策、得出结论、分析得失。这类试题一般出现在主观题的最后部分, 以检测考生的历史思维层次、历史认知水平、历史感悟能力。回答启示、看法、认识类问题, 要从以下三个步骤着手分析。第一是读懂材料, 明确材料的核心和启示的规定和指向;第二是指出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共同属性;第三是根据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共同属性, 提出我们今后的具体行动、奋斗目标、应借鉴的经验和避免失误的举措。简言之, 就是“就材料中的事论事”, 最后是“联系实际谈体会”。
【例15】[2011·广东文综卷·39 (4) ]通过上述探究学习, 你获得什么历史启示? (3分)
【解析】这是典型的启示类问题, 从“就事论事”的层面看, 材料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人对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及苏联所取得的成就予以肯定, 甚至认为中国就要采用计划经济体制。而从“联系实际”的层面而言, 经济政策的制定要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国情, 不能照搬。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重要经济手段,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不论是何种制度的国家, 都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制定经济发展战略, 根据国情推进改革,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上述分析, 整合得出答案。
【答案】本问总分3分。考生言之有理, 皆可得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有理, 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此问分三个层次给分, 如答案包含多个层次, 按最高层次给分, 不重复给分。第一层次, 答案是从材料和问题中直接获得的简单论断, 如“20世纪30年代中国有人赞赏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等, 给1分。第二层次, 答案是从材料和问题中直接获得, 但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纳, 如“不同国家在不同时期会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经济政策”等, 给2分。第三层次, 答案在综合分析和归纳材料与问题的基础上再提升, 如“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改革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等, 给3分。
【例16】[2011·江苏历史卷·24A (3) ]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故以后, 政府对东京电力公司实施了监管。据此并综合上述材料, 请就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2分)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从材料本身看, 日本明治维新后经济获得快速发展, 是因为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将部分国有企业低价转让, 甚至以无偿赠送的方式, 支持资本家。从实践上看, 这种干预效果是明显的, 表明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是必要的。但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经济环境之下, 政府对经济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如20世纪70年代之后, 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逐步采纳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的观点, 主张对经济减少干预。这样, 联系实际分析可知, 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因时而变。
【答案】认识:政府有必要对经济实行干预;政府干预的方式要因势而变。
10.评价类。
评价就是衡量、评定价值。评价类问题通常是通过“评价”、“评述”、“评析”、“认识”、“看法”等提示语设问, 就某一特定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观点进行分析和评定。其关键在于要与历史发展的具体史实、阶段特征相结合, 从而揭示那些历史事物的特点、作用和影响。回答评价类问题一般有三种方法:一分为二法, 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评价历史事物;分阶段评价法, 从不同的历史时期分析评价历史事物;主客观评价法, 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评估历史事物的历史价值。
【例17】[2011·山东文综卷·27 (2) ]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 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8分)
【解析】第一问是相对比较容易的题目, 因为材料中反对用“现代”的评价方法评价黄宗羲, 这就要求评价历史人物时要把他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评价, 评价要全面, 史论结合, 要辩证地评价。第二问, 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模式分析, 一方面要看到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在否定封建君主专制和设计资产阶级未来社会蓝图方面, 适应了时代的要求, 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另一方面, 这一思想主张的阶级属性是资产阶级性质, 反映了成长中的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利益和要求, 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并没有真实地反映广大下层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答案】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 (历史的评价) ;进行全面的评价 (辩证的评价) 。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 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例18】[2011·全国文综新课程卷·48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8分)
【解析】这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辛亥革命前, 钱玄同全面肯定传统文化, 但新文化运动中, 他却全面否定传统文化。在辛亥革命时期, 为了推翻满族贵族的腐朽统治, 需要借用儒家传统文化来反对清朝专制统治, 而此时全面肯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有利于发动民众, 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 推翻清朝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 由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没有在思想上彻底批判中国传统文化, 封建残余势力还很强大;袁世凯甚至掀起“尊孔复古”逆流等来复辟帝制, 企图代表民主共和制度。新文化运动中, 资产阶级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大力弘扬民主和科学的精神, 批判传统旧道德, 推动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 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 有利于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但其中对中西方文化采取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的做法和态度, 对后来影响深远, 也是不科学的。从上述分析可知, 运用分阶段分析法是解答这道题的最佳方式。
【答案】辛亥革命前, 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 全面肯定传统文化, 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 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 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 但矫枉过正。
11.比较类。
比较类问题是通过类比或对比, 归纳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异同点及其本质特征的题目。
比较类问题根据题目对比较内容或项目的限定, 可分为外显比较题和内隐比较题。外显比较题, 即命题已经指定了比较的内容或项目, 其特点就是比较的范围具有确定性、指向性。内隐比较题, 即命题对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没有指定或限制内容和项目, 由考生依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维水平去组织答案。其特点是比较的范围无提示、不确定和不定向, 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要求较高。
根据题目所比较的内容或项目概括、归纳、演绎推理和阐释深浅层次的要求, 可分为简单比较题和比较论证题。简单比较题, 即命题只比较所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背景、过程、结局和影响等浅层次内容的异同点, 并不要求考生作更深入的辨析以得出某种深刻的、规律性的结论来。比较论证题, 即命题不仅要求考生对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进行现象和本质差异的比较, 而且要求考生进一步运用历史理论知识深入剖析, 论证这些差异的正确性, 甚至得出某种理性的、规律性的结论来。
根据比较内容或项目的方向差异, 可分为类比题、异比题和异同题。类比题, 即命题只比较所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其特点是只求同不求异。异比题, 即命题只比较所要求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不同之处, 其特点是只求异不求同。异同题, 即命题要求指出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相同 (或相似) 及不同之处两个方面, 其特点是全面比较、深刻领悟。
根据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间、位置、背景区间的差异, 可分为横向比较题和纵向比较题。横向比较题, 即命题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间、位置、背景区间相同或基本相同, 比较的内容或项目向横向空间发展。纵向比较题, 即命题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时空范围差异较大, 呈前后相续的纵向关系。
根据命题的设计、选材不同, 可分为平铺直叙的普通比较题和由原始材料构成的材料式比较题。此外, 根据所比较的对象在性质和空间上的差异, 又可派生出人物比较题、事件比较题、中外比较题等。
比较类问题的解答宜从审题和答题两个方面入手。
(1) 审题。
审题包括以下步骤:第一, 审题目类型。根据以上关于比较题类型的划分, “按图索骥”, 确认题目类型;在此基础上, 把握住这一题型的特点, 明确答题的方向。第二, 审比较对象。比较对象即命题要求所比较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迄今为止, 高考比较题的比较对象以两个居多, 比较对象数最多为三个;应注意比较对象的共同属性及其特殊性, 其时空位置是纵向关系还是横向关系, 做好破题准备。第三, 审比较项。如果是外显比较题, 应按其设定的项目逐一展开比较, 注意设定项目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果是内隐比较题, 则需根据题意、比较对象作具体分析, 考生自己设法确定比较项。从历史事件发展的整体倾向考虑, 可以从背景、原因、性质、经过、结果和影响着手;从比较对象的类别属性考虑, 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着手;从比较对象间的因果关系考虑, 又可以从主观和客观, 历史和现实, 直接和间接等角度深入分析。第四, 审限制条件。限制条件一般有时间限定、角度限定、频率限定等, 这些对于考生组织答案、确定比较内容要点的取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是考生答题的航标, 审题时要一一标出。第五, 审与课本知识的关系。此类高考试题考查的绝大多数知识都是课本的主体内容, 因此, 课本上有关的“蛛丝马迹”往往会是解题的重要依托, 考生应尽可能地对照题目与课本知识, 诱发联想, 启迪思维, 考虑答题的选点和突破口。
(2) 答题。
答题的第一步是草拟提纲。就是把答题的要点、顺序简明扼要地列出, 根据问题的范围和时限按部就班地作答。第二步是组织答案。依据提纲, 以历史基本理论为统率, 以史实为论据, 史论结合。答题还要简明扼要, 言简意赅, 详略得当;主答部分应详, 兼答部分应略;要全面准确, 不能顾此失彼。
【例19】[2011·安徽文综卷·36 (3) ]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 (10分)
【解析】第一问, 题目要求比较唐朝时期的科举制度和古代希腊梭伦改革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 这是一道内隐比较题。在比较时, 首先要确立比较项, 可以从人才选拔的依据、选拔的作用、选拔的历史影响几个角度去思考。从选拔的依据看, 中国是依据诗赋才学;古希腊是根据财产。从选拔的作用看, 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打击了门阀士族;财产等级制度扩大了古希腊奴隶主阶级的统治基础, 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 有利于社会政治民主化。从历史影响看, 科举制改变了世家大族把持中央政权的局面, 加强了中央集权, 但未改变中国封建社会的本质;而财产等级制度, 推动古希腊由旧氏族贵族专制向奴隶制民主政治过渡, 奠定了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第二问, 比较社会观念的差异。联系科举制度之下的“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说明它有利于读书重教社会风气的形成, 但“学而优则仕”又说明其主要目的是维护皇权专制统治;古希腊的财产等级制度引导民众追求财富, 而在思想层面上, 它又推动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智者运动和人文主义思潮的兴起。从比较的基本要求看, 要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
【答案】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政权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
差异: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 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 重视个性的发展。
【例20】[2011·福建文综卷·41A (1) ]结合所学知识, 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 (分数略)
【解析】这是外延式问题, 比较的关键是“君主……权力差异”, 分析时必须依据宪法中的规定。《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 天皇的权力至高无上。而英国《权利法案》对国王的征税权、平时主持常备军权、废除法律权、干涉议员在议会活动等权力作出了限制;1701年的《王位继承法》, 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18世纪中期之后, 随着内阁制的形成, 英国国王成了国家权力的“象征”, 处于“虚位”。由此可以归纳出“差异”。
【答案】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
8.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 篇八
关键词: 初中教育 历史材料解析题 解答能力
最近几年来,历史材料解析题成为中考的典型题型,分值比例大,换言之,无题不材料。一些学生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往往无从下手,导致历史成绩较差,这成为了历史教师面临的主要难题。
一、增强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历史学科包含丰富的信息资源,其门类繁多,贯通古今,综合性强,所以学生对信息处理的能力便成为历史考试考核的重点[1]。当前,历史教材每一章节都包含原始材料,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同教材重点有关的史料,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例如在“辛亥革命的评价”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设计“针对这一次革命,史学界表达了不同的观点,请从教材中列举几种,并判断其属于哪一种史观”。学生总结分析出以下几种史观:1.这一次革命是一次资产阶级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革命运动(革命史观);2.这一次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化史观);3.这一次革命是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全球史观)。
二、指导学生利用史料进行自我训练
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各种史料,并指导学生自主拟题,要求其坚持中考重点考察原则(适度性、思想性与科学性),争取充分体现出历史材料解析题所需的能力,不得进行填空式设问。例如世界史中有这样一段史料:“恩格斯提出,如果推翻拿破仑政权的战争是一场反对保证、追求自由的战争,那么曾经被拿破仑征服的国家在拿破仑政权推翻后,都应该坚持平等原则,全民享受平等原则所带来的一切好处。”有些人基于恩格斯这一言论认为推翻拿破仑政权的战争是一场非正义战争;有的人根据恩格斯的后一段话认为推翻拿破仑政权的战争是正义之战;还有些人认为恩格斯针对拿破仑战争的看法发生了改变。基于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科学设问:(1)恩格斯这两段话中“推翻拿破仑战争”有什么区别?(2)怎样辩证分析拿破仑所发动的各种对外战争?经过指导学生自主拟题开展训练活动,有利于调动学生思维,促使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强化探究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应试策略和解题能力
(一)认真审题是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一半”。对于历史材料解析题而言,认真审题是考试获取高分的关键点[2]。为了准确完整地了解题意,首先应该对材料的意思进行理解。很多学生不懂得审题,尤其是考试时抵触情绪更加明显,迅速扫看一下,还没有理解题意就盲目答题,结果往往是文不对题。读懂、理解、读透材料,是材料题解答的第一步。所以,认真审题是准确解答的关键点。只有认真仔细审题,准确了解题意,才能正确解答。
(二)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先读问题,再读材料,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是正确的做法,有利于理清思路,予以准确判断。材料阅读过程中,不仅要阅读正文、时间及材料来源等,还要注意材料中的各种标点符号,特别是省略号、分号、破折号。阅读结束后按照意思将材料分好层次,全面把握材料。考试就好比战场一样,分秒必争才能取得胜利。
(三)对材料进行归类和分解
材料大意理解完后,需要概括归纳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正确理解材料中的各个观点,采用去粗取精的方式简单处理材料,总结出材料的重点,画出关键词句,有利于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认真分析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重点信息,材料中的某一项可能是迷惑项,需要第一时间挑出无效信息,便于节省时间和精力。
(四)关注关键词和关键句
历史材料首尾句常常是命题者对材料内容的全面概括和简单介绍,学生应该注意材料的作者、地点、时间及出处等内容,这些说明性文字常常带有一定的引导和暗示作用,有可能蕴含题目解答所需信息。
(五)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
历史材料解析题无论难度有多大,均同课本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大部分材料所设定的问题,常常要求同所学历史知识相联系,所以答题时必须将材料与知识点相结合。注意语言的层次性、逻辑性与准确性,规范运用正确的历史术语,尽量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运用正确的史学观点进行解答。不得随意使用文学性修饰语,不能表达主观感情,必须做到平实、客观描述。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材料解析题解答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平时要多指导学生阅读、分析、归纳与总结。通过教、学、练相结合,必然会提高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同时,应该组织开展各种专项训练活动,科学指导解题思路,增强解题能力,备战考试。
参考文献:
[1]张歌.关于提高学生历史材料解析题的解答能力的几点建议[J].科学中国人,2015,02(36):277.
【初中历史材料分析题】推荐阅读:
七年上历史材料分析题06-23
历史材料分析题及答案11-30
初中历史教学案例与分析-历史案例12-19
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分析题复习训练10-10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教案12-12
八年级历史材料题06-15
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10-17
初一历史材料论述题12-30
初中历史总结11-30
初中历史年代史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