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安全管理论文

2024-08-19

质量与安全管理论文(13篇)

1.质量与安全管理论文 篇一

质量月征文 质量与安全

近年来,安全事故频发,特别是高危行业尤为突出,许多企业、部门都在查找原因,以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故,但收效都不是很明显。现根据本人的工作经验和实际工作情况,谈一点看法;我以为,如果从质量管理的角度去认识安全问题,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安全问题,将会更加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质量是什么?质量就是生命!那么安全呢?安全就是生命的保护神!

安全生产是企业一直追求的主题。对于不断发生的人身死亡事故,许多都是因为我们不经意的违章操作,小小的一个动作,都极有可能造成事故;不要不在意我们日常工作中的每个细节,日积月累,就会给重大特大事故隐患埋下祸根,如果没有一丝不苟的态度,没有扎实的安全理念,忽视安全,就容易酿成终生的苦果!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是多么的具有深刻性。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在质量上严格把关,忽视了微小的细节,就可能在以后的生产和工作中一败涂地,可以说,细节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最重要的表现形式,所谓“针尖上打擂台,拼的就是精细”。

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质量、安全”,忽视它们,就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生命会付出血的代价!许多企业也都在反复的抓质量抓安全,制度健全了,会议开了,文件传达了,工作部署了,可是却忽略了一些微小的细节,最终令企业倒闭,家破人亡!这些血的教训,难道还不让我们去深思吗?

质量与安全谁第一

质量安全谁第一?我认为,质量和安全不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也不是同一范畴的不同层次的概念,不存在“谁第一”的问题。

“质量第一”和“安全第一”是相对的。质量是与数量,具体地说是与产值、产量、进度等比较而言的,也就是说,质量和数量这对矛盾中,质量占着第一的地位。安全和生产也是一对矛盾,与生产相比较,应当把安全放在第一的地位。

质量与安全是有密切关系的。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问题,都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一再发生。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工作质量是安全的最基本的、最起码的、最重要的要求。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安全问题就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在一些生产作业中,存在为了赶进度,为了节约成本,而违规生产和违章操作的现象,在赶进度的时候,忽视对材料、设备的检验、忽视生产工艺,交叉施工不注重接口、节点施工的协调和把关,相互抢点,野蛮施工,严重忽视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管理的基本环节,抱着“以后整改”的心态,这也是造成各类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因此,安全问题均与工程质量、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直接或间接关系,这个结论为我们解决安全问题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质量与安全的文化建设

钻前施工行业是一个安全质量事故多发行业,搞好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至关重要。但是,安全质量文化是一种更高级的管理方式,是一种使想安全质量、做安全质量、为安全质量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如果这样,我们就会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和开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企业和谐、有序健康发展。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企业要加快发展,就必须用安全质量文化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首先,质量、安全文化建设的两项基本工作,即质量工作和安全工作,二者的关系是辨证统一的。安全工作做好了不等于质量工作也做好了,但安全工作做不好就极有可能引发质量问题,反之亦然。因此,套用一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最为贴切。

其次,质量、安全文化建设这项系统工作,是许多方面工作紧密结合、相互配合的成果,从施工过程上来说,需要做到事前预防为主、事中严密把关、事后严格检查,全过程控制;从行政层面上来说,需要领导从宏观上把握、指导,需要党、政、工、团密切配合,避免走过场,需要基层员工的自觉维护;从具体工作环节上来说,这项工作需要在理念和意识层面的正确引导和培育,需要相关机制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一定的物质保障,需要适当的奖惩制度的激励与约束,需要进行员工质量、安全行为规范的培养等等,缺一不可。

此外,质量、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安全文化的建设工作还要与企业文化建设活动相结合,借助企业发展的优良传统和先进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自觉维护的质量、安全文化氛围。

质量、安全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全面把握,重点控制,诸多方面密切配合,才构成了完美无缺的质量、安全文化,才能使我们的管理水平有更好的提升。

质量和安全的共性

质量工作和安全工作的关系,还表现在具有如下许多共同点上。

1、都具有全员性的特点。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全员参与,也就是上至总经理,下至普通员工,人人关心产品质量,人人做好本职工作。所谓安全,首先是人的安全,每个员工都存在安全的不定因素;公司要求所有员工都遵守规章制度,特别是安全规则,才可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2、都需要领导重视、领导带头。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中,就有“领导的作用”这一条;如果各级领导不重视安全工作,就是极大的安全隐患。各级领导不下决心,安全隐患就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安全事故就可能随时发生。

3、都必须从技术和管理两方面下工夫。如果技术和管理不到到位,就存在相应的质量和管理问题。就像一台年久失修的车辆,既不能保证车辆本身质量要求,也不能保证行车的工作质量,更不能保证驾车、乘车人员的人身安全。

4、都强调按规章制度办事。违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仅可能引发质量问题,而且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质量工作和安全工作都必须进行“立法制约,过程监控”,每个员工做的每件事情,都必须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办事,遵章守纪。

质量与安全相辅相成

质量工作和安全工作关系密切,二者完全可以相互借鉴,相辅相成,联合开展工作,尤其应对某些双方都要管的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例如生产现场的整洁文明生产,从质量管理角度看,环境是影响产品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搞好;从安全角度看,乱堆和乱放、污染严重,正是事故隐患之一,因此也要整顿。在生产现场往往会出现以牺牲质量和安全为代价的现象,比如单纯强调生产和节约成本,单纯强调数量、进度等,都具有相当大的危害性。

技术管理部门和安全管理部门要互相学习,互相支持。如环保管理的“5S”理论(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质量改进所采取的一些统计技术等,安全工作也可以采纳。在安全管理中采用安全现场监督管理、安全检查服务、专兼职安全员制度、安全标准化建设、安全一票否决等等,质量管理工作也可借鉴。在进行质量整顿时,安全监督人员可以参与进来,反之亦然。当然,这就要求质量管理人员要掌握安全监督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安全监督人员也应有必要的质量管理能力。

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需要一个体系。安全管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完全可以参照建立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方法建立、实施和保持安全管理体系,企业建立的健康、安全与环境(HSE)管理体系,就是运用了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如在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员工有拒绝生产的权力、还应有监督他人特别是领导违反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的权力。特别是发现重大安全隐患时,安全监督员应有权暂停生产,并对一些严重影响安全或可能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过程应进行记录,保证生产严格按照HSE管理体系要求实施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建立并存的质量、安全长效管理机制。从企业运行机制上看,财务有总会计师,层层有健全财务管理部门,有专职会计;工程管理有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层层有工程技术部(有的是工程部、技术部单独设立),同样有专职(高、中、初级)技术干部,物资、计划统计也是层层机构健全,专职长效的专职人员岗位一应俱全。可是安全呢?情况就不一样了,试问现在有几个单位层层设立了长效的安全工程师和专职安全员?恐怕是兼职的多!更没有高、中、初级安全管理师的编制及叫法。因此,我认为,既然全国上下都在重视安全,企业也应该层层建立专门的、长效的安全管理机构,选拔懂技术、会管理、安全意识高、责任心强、思想品德优的人才,组建专门的安全管理队伍,就像财务会计、计划统计、工程技术人员一样,有专门的岗位,有工作名份,使之成为专门的、长效的安全管理机构,将安全管理当成一种专业,作为企业的一种文化的高度来重视,实现安全管理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安全管理基础。

施工企业质量与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长期教育、反复强化、善于总结、不断积累,才能形成系统的、独具特色的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长此以往,必将改善企业的安全质量管理水平,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和行为水准,提升企业形象和经济效益,使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质量与安全管理论文 篇二

医疗质量与安全关系到患者切身利益,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热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通过近十年摸索,结合德国KTQ质量管理理念,通过系统化顶层设计,运用信息化监管平台,将前馈控制模式运用到手术安全管理中,设置了覆盖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全过程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不断总结优化和提升医技科室质量管理水平,探讨精准化监管在医院感染和后勤保障服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水平。本期特别策划介绍了同济医院利用信息化技术、结合KTO质量管理,对手术安全、护理过程、医院感染、医技科室以及后勤保障进行精准化管理的实践经验,供读者借鉴。

摘要:<正>医疗质量与安全关系到患者切身利益,是医院管理者关注的热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通过近十年摸索,结合德国KTQ质量管理理念,通过系统化顶层设计,运用信息化监管平台,将前馈控制模式运用到手术安全管理中,设置了覆盖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全过程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不断总结优化和提升医技科室质量管理水平,探讨精准化监管在医院感染和后勤保障服务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有效提高了

3.论质量监督与质量管理 篇三

质量监督;质量管理;技术机构;检测能力;世界贸易组织

我们常说:“质量兴国”,这句话足以说明质量的重要。温家宝总理说提高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中国政府对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是高度重视和负责的。

1.加强质量监督与质量管理是提高质量水平的必由之路

A.什么是质量监督与质量管理

质量监督可以分为企业内部的微观质量监督和企业外部的宏观质量监督。而企业外部的宏观质量监督又可以分为“行政监督、行业监督、社会监督”三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由政府部门实施的“行政监督”。

质量监督作用:技术保障作用;树立产品信誉的作用;保证消费安全的作用;提高产品质量的作用;建立完善社会信用的作用。

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

质量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质量管理发展到全面质量管理,是质量管理工作的又一个大的进步,统计质量管理着重于应用统计方法控制生产过程质量,发挥预防性管理作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然而,产品质量的形成过程不仅与生产过程有关,还与其他许多过程、许多环节和因素相关联,这不是单纯依靠统计质量管理所能解决的。全面质量管理相对更加适应现代化大生产对质量管理整体性、综合性的客观要求,从过去限于局部性的管理进一步走向全面性、系统性的管理。

B.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产品质量总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与经济发展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产品质量技术含量、质量水平低、产品档次低;二是符合性质量低,不同产业之间发展不平衡,产业集中度低;三是假冒伪劣屡禁不止。许多产品档次低、质量差、可靠性不高,部分企业质量保证能力较低,造成重大质量事故时有发生。解决质量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的质量监督,需要企业自身提高技术水平,加强质量管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是国务院统一管理和组织协调全国标准化、计量、质量监督工作,并对质量管理进行宏观指导的职能部门。国家质检总局提出“用铁腕抓质量”,并采取有力措施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管理,让老百姓吃的放心、用的放心、行的放心、玩的放心。抓好质量问题,仅靠质检部门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社会、企业和每个人的参与,尤其要提高社会各界和企业的质量意识。

2.入世十年我国质量监督与质量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入世后如何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督和管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进入国际经济舞台的第一步,此后我国的经济将更大程度地融入世界经济。如果说改革开放推开了中国走向世界的大门,那么,中国入世则进一步促进了中国质量意识的觉醒,加速了我国产品质量提升的步伐。我国与先进国家在产业链分工、标准、质量管理、生产技术、品牌等方面有很大差距。我们的企业、资源、资金、技术、质量与市场乃至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工作,也都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围绕质量监督和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世界贸易组织的认识存在差距。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内部人员素质、服务质量、创新意识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提高,业务技术骨干的后备力量不足。大部分企业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没有紧迫感,处于观望状态,更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

贸易中使用的有关标准、技术法规搜集困难。社会各界对商品出口应遵循的绿色法规和标准知之不多。信息不灵,产品出口需要进行的符合性评定程度不清。

许多企业基础管理比较薄弱,尤其是标准管理工作急需加强。一些企业产品标准水平低或不按标准组织生产,检测手段落后,基础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无法保证。

质量技术监督与企业联系协作不够。质量技术监督技术机构与企业间的联系紧密程度弱,企业的技术改进、改造和开发,很少向我们咨询联系;技术机构设备陈旧,所承担的检测项目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在综合质量监督管理中倚重于行政执法,缺少对各国技术壁垒等技术法规、标准和质量、计量、标准化、安全监察与经济运行机制的深入研究,未充分发挥标准、计量两大基础工作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几乎所有的出口商品都面临贸易技术壁垒的限制,受限制的品种越来越多,设置贸易壁垒的国家和地区也逐步增多。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制定相应对策,冲破贸易技术壁垒的限制,使产品进入国际市场。

3.今后将怎样实施有效的质量监督和质量管理

入世后,国际上要求严格甚至苛刻的标准和技术性措施确实对出口造成了阻碍,产生了不少摩擦,但也同时倒逼我们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这个倒逼机制,无论对质量管理、标准提升,还是监管理念、手段,都形成了长期的良性的推动。我们要学习和研究入世有关规则,研究制订和实施我国的技术法规、标准和符合性评定程序,设置相应的技术壁垒,保护民族工业和我国市场。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来实施有效的质量技术监督和质量管理。

组织质量技术监督内部人员和企业决策者,学习WTO/TBT的有关知识,提高认识,减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使企业的经营决策能根据环境变化的特点和本身条件作出战略调整,以创新性的战略,指导企业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

建立现代化的质量技术监督信息服务网络。大幅提高国际标准采用率,确定了“市场引导、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分类指导、国际接轨”的采标工作方针,加快采标工作步伐。瞄准世界标准化发展的动向,建立纵向和横向的信息网,广开情报来源,形成标准信息情报有偿服务。相互协作、相互交流,以数字化、网络化技术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咨询活动。

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抓好标准化与计量工作,冲破贸易技术壁垒。通过引用高水平的标准和有效的计量检测手段,采取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由粗放的劳动密集型向集约的技术密集型转化,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地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加强质量监督技术机构检测能力建设,完善实验室认证。集中资金,建立高水平的检测中心,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开展委托检测,提高产品质量,逐步实现委托检验和强制检验结合的产品质量监督制度。还担任仲裁检验、计量检定、标准制定的任务。形成质检部门“凭技术执法,靠数据说话”的突出特征。

4.进一步完善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等认证工作

鼓励企业从原材料到最终产品建立管理体系,实施认证和标准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申报“名優产品”、“原产地域保护”和“政府质量奖”,推进名牌战略。向先进的国外质量认证迈进,特别关注环保、安全技术等方面的强制认证。

强化质量技术监督管理的力度,根除“假冒伪劣”,保护民族工业产品,形成一整套严格的产业和产品保护法律程序、标准和方法,充分运用认证、检验程序,有目的地进行保护。大力加强产品质量监督,加强企业执行标准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产品质量水平。

认真研究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条款,在质量技术监督系统内部培养一大批熟悉WTO/TBT的专门人才,应对入世的挑战,充分发挥作用,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外贸易的需要,更好地帮助企业完善经营管理,完善技术法规,完善标准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技术壁垒,参与世界贸易竞争。加大质量、计量、标准化和特种设备安全的服务性管理工作力度,使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实现质量体系认证的目的,使企业质量管理、资源利用、加工工艺、产品成本、产品质量和环境保护都处于最優化程序。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产品质量的提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质量监督,但最终还决定于企业质量管理的内因。因此推广全面质量管理成为企业行为。

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21世纪的竞争必将是质量的竞争,大力推行和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是迎接新世纪挑战的强有力武器。产品质量的提升,成为“中国制造”行销全球的关键基础。世贸组织总干事帕卡尔·拉米说:没有中国的世贸组织,无法担负“世界”之盛名。只有结合我国国情和企业的实际情况,探索中国式的全面质量管理发展之路,才是迎接新世纪的明智抉择。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了国民的质量意识,使大多数企业的质量管理发生了质的飞跃,提高了产品质量、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对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4.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管理制度 篇四

综合管理部根据上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状况,在管理评审时提交本质量目标建议。

5.4.1.2 建立质量目标体系

公司级质量目标通过管理评审,由总经理决策后确定。

确定的公司级质量目标由各事业部、部门进行分解;各事业部、部门的质量目标在本内都能落实到相关部门和责任人,并按要求时间报综合管理部;综合管理部组织对各事业部、部门提出的质量目标进行审定,形成文件下发。

各事业部、部门的质量目标在本事业部各下属部门、责任人进行分解并应确保满足事业部、部门整体质量目标的实现。

5.4.1.3 实施质量目标

各事业部、部门通过资源配置、制定计划、提供相应的保证条件实施各自的质量目标。

5.4.1.4 质量目标的监督检查

各事业部、部门及下属部门按各自的质量目标考核要求对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查,并保存记录。

综合管理部不定期对质量目标进行跟踪监督,并保存记录。

5.质量与安全管理论文 篇五

一、强化实验室的建设,完善内部管理

1、进行检验科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各种规范制度,流程和措施,要进行检验【质量手册】及【操作程序】的学习,对各个岗位上的操作人员明确责任,各就其职,定期进行考核,检查执行情况。

2、通过完善科室内细节管理,增强安全意识,操作流程规范化。 使科室的每一项规章制度落实到实处,贯彻到科室的每个环节。

二、严格质量控制,提高检验准确性

1、检验科科室质量控制目标,继续做好生化各个检验项目的`每日质控工作。完善临检各常规项目的质控,做到有记录、有失控原因分析,有整改措施。

2、对检验项目的质控结果纳入对科室的质量考核指标,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将科室的化验出错率降到最低点。

三、强化仪器设备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做好现有各实验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工作,要求每一位科室人员认真学习,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技能,严格按照要求维护和保养仪器,并能对出现的仪器各类故障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及时解决,保证本科

室各类仪器的正常运行,这样既节少了维修成本也保证了日常检验工作的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

四、增加工作量提高业务收入;

1、标本量,20xx年底计划完成30万人次。

2、业务收入,20xx年底计划完经济收入4000万。

五、积极开展新的项目;

20xx年将继续加强和迪安检验的联合,积极宣传开展新目,方便患者就医诊断,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六、人才培养与业务学习;

检验科业务学习规范化、制度化。全年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学习。做到每周一题,学有笔记。

6.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 篇六

一、医疗质量管理组织

1、质量管理体系: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相关小组、质量管理部门、各职能部门、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等。

2、《医疗质量与安全和持续改进方案》,确定全院与各科室/部门的质量与安全目标。

3、科室管理:①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②工作计划、制度的落实及管理措施,工作记录,对质量与安全指标进行资料收集与分析,提出改进措施; ③定期检查工作,召开会议,持续改进。

4、质量管理组织: ①医疗质量管理、药费与药物治疗、护理、院感、病案、输血。②院方统一领导,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并协调相关组织,人员组成合理,一人不能超过三项。③各组织明确职责,履行职责,发挥功能。④用案例表明质量与安全委员会发挥统领作用。

5、管理组织充分发挥作用 ①相关质量与安全组织会议,每年>1次(记录)。②相关组织向院长汇报,为目标、计划提供决策支持。研究本领域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方案。③各组织会议,每年>2次(记录)。

④各组织协作,推进质量与安全管理改进,效果明显。

6、质量管理部门 ①根据总体目标,制定计划与考核方案。②履行指导、检查、考核与评价医疗质量管理职能(记录)。③对重点部门、关键环节、薄弱环节检查评估(每季一次)。④分析质量评价工作的结果。⑤有关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⑥运用质量与安全指标、风险数据、重大质量缺陷等资料,对工作监控(有相应措施),成效明显。

二、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1、医疗质量和持续改进方案并实施 ①有方案及相配套制度、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质量指标。②有考核体系及流程、有考核记录。③落实方案、制度,对考核内容结果有分析、总结、反馈及改进措施。④用监管结果或数据表达改进成效。

2、关键环节、重点部门的监管 ①关键环节:危急重病人管理、围手术期管理、输血与药物管理、有创诊疗操作等。②重点部门:急诊室、手术室、血透室、内窥镜室、重症病房、产房、新生儿病房等。以上均制定管理标准及管理措施,相关人员知晓、落实,定期检查、分析、反馈,有改进措施。

3、建立与执行医疗质量管理制度、操作规范、诊疗指南

①有完善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明确核心制度。②制度的管理规范,对制定、审核、批准、发布、作废等有统一流程。(定期修订及更新)③医务人员掌握并遵循本岗位相关制度。④有各专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临床诊疗指南。⑤对制度执行情况有督导检查与整改措施。⑥用监管结果或数据表达改进成效。

4、“三基”培训与考核(每二年一次)①在岗人员覆盖率≥95%

合格率≥95%

5、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缺陷 ①医疗风险管理方案(包括医疗风险识别、评估、分析处理和监控等)。②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制度、流程和规范。③建立不以处罚为原则的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的制度和工作流程。④对员工做医疗风险事件的预警通告。⑤医院及科室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推动患者安全管理。⑥对员工培训,员工对安全目标的知晓率≥90%,(患者安全典型案例分析)。对重点科室、重点岗位、重点人群的培训率大于70%。⑦对安全目标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反馈、提出改进措施。

6、院领导与职能部门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教育 ①掌握一种及以上管理常用技术工具,用1-2种临床近期事实说明,对落实情况进行追踪、评价、体现成效。②临床、医技科室质量管理小组人员,接受质量管理相关技能培训。

7、建立医疗质量控制、安全管理信息。(提供依据)①有指定部门负责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信息数据集中归口管理,方便调阅。②统计数据项目:A合理使用抗生素和其他药品;B血液和血制品;C围手术期管理与手术分级管理;D各类手术与介入操作及并发症;E麻醉;F医院感染管理;G病历质量;H 急危重症管理;I 医疗护理缺陷与纠纷;J 患者满意度等。③职能部门运用数据库开展质量管理活动。

三、医疗技术管理—医务科负责

四、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

1、组织体系:临床路径管理委员会、临床路径指导评价小组、科室临床路径实施小组,明确各自职责。

2、按照《外科10个病种县医院版临床路径》要求,有临床路径实施的相关制度与程序(明示),不少于7种。

3、有多部门及科室间协调机制,指定部门负责上述工作。

4、建立实施监测平台(信息系统中),监控实施与变异。

5、职能部门、临床、医技、药剂科负责人履行管理职能时,记录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缺陷、分析、总结,改进意见和措施。

6、有对病历进行监测的相关规定与程序(按监测指标要求)。

7、统计:临床路径病例:平均住院日、诊疗效果、30天内再住院率、再手术率、并发症与合并症、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入组率≥80%,入组完成率≥70%)

8、评估:①执行的医务人员和患者满意度调查。

②对疗效、费用及成本进行卫生经济的分析评估。③对实施病种“临床-单病种管理”的依从性监控。④每季度对相关信息进行汇总与分析。

9、建立单病种质量指标信息台账

10、评审前一年内的住院病历(单病种),无“选报”现象(上报信息正确、及时、可靠)。

7.质量与安全管理论文 篇七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质量控制,质量管理,材料

混凝土是指以胶凝材料、水、细骨料、粗骨料, 需要时掺入外加剂和矿物质混合料, 结合实际情况将实验室设计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在通过专业设备拌和而成的混合料, 经振捣密实养护硬化后并形成具有堆聚结构的人造石材。按胶凝材料可分为:无机胶凝材料混凝土和有机胶凝材料混凝土;本文在这里着重介绍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构筑物等以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主的普通混凝土。在整个建筑工程中, 混凝土是框架、框剪结构主要建筑材料, 其施工质量决定了这项建筑工程的优劣。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 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根据多个工地混凝土施工的情况, 将影响混凝土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及管理的几个方面分述如下。

1 水泥材料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适量的水拌和后形成塑性浆体材料, 并能将砂、石材料胶结能在空气和水中硬化的粉状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材料在进入施工现场时, 要对其包装、品种、级别、出厂日期等项目进行分批次检查, 并对其强度、安定性以及其他的必要项目进行检查、复核。产品质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或者国家现行标准和规定。在施工过程中严谨使用过期和含氯化物的水泥或对其降级使用, 不同品种、等级、出厂日的水泥要分别堆放, 做到先到先用不能混掺使用。施工现场散装水泥要注意防潮, 堆放位置要离墙、地30cm以上, 并尽量处于密闭环境中。

2 砂、石材料

砂在施工中称为细集料, 按直径不同分为:粗砂、中砂和细砂, 通过细度模数Mf定。碎石是由天然岩石、卵石或矿石经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 粒径大于4.75mm的岩石颗粒。碎石多棱角, 表面粗糙, 与水泥黏结较好, 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差, 但混凝土硬化后强度较高。

对于砂石材料的验收, 生产厂家供货单位应该提供合格证及质量检验报告, 并按批次进行验收, 对于砂料每批次都要对材料的级配、含泥量检验, 对于碎石料每批次都要对材料的级配、含泥量、泥块及针、片状颗粒含量进行检验。砂石材料在运输、堆放过程中, 应防止杂质混入, 并按产地、种类、规格进行。

3 拌合用水

拌合用水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生活用水要求, 满足要求的可直接用于拌制混凝土。地表水或地下水用于混凝土拌合时, 应对其按相关标准进行检验, 合格的才可用于拌合用水。拌合用水中的氯化物、硫化物或者硫酸盐含量要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中物质含量限值标准。不能产生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凝结, 有损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降低混凝土的耐久性, 污染混凝土表面。

4 矿物掺合料

矿物掺合料是指为了改善混凝土性能, 节约用水, 调节混凝土强度等级, 能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粉状矿物质。主要指氧化硅、氧化铝为主要成分, 且掺合料不小于5%的活性粉体材料。在一些高性能混凝土中矿物掺合量大的会起到降低温度, 增进后期强度, 改善工作性, 提高耐久性, 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 节约资源等作用。

5 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是指能改善性能, 提供经济效果, 并适应新技术、新工艺而加入某种特殊的材料。混凝土外加剂在工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外加剂的使用改善混凝土制作设备、养护工艺以及材料级配的同时, 也加快了工程的施工进度, 节约水泥材料, 并满足工程施工中的特殊要求。

常用外加剂种类及使用范围:

(1) 减水剂是一种表面活性材料在维持混凝土坍落度不变的情况下, 并能减少拌合用水的外加剂, 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及强度的增长。一般在不透水要求高的大体积混凝土、泵送混凝土中适合使用。

(2) 早强剂指在使用中能加快硬化速度, 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并对后期强度或强度增长无明显影响的外加剂, 早强剂不含氯离子, 对钢筋无锈蚀作用, 适宜初冬和早春季节的低温条件及硅酸盐类水泥, 在矿渣水泥中的增强作业和改性作用尤为显著。不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和预应力结构中。

(3) 促凝剂是指掺入后能使混凝土在短时间内完成凝结硬化的外加剂。适用于快速工程施工, 堵漏工程, 边坡喷射混凝土项目中。

(4) 缓凝剂是指能延长混凝土凝结过程的时间, 起絮凝和凝聚的作用, 对混凝土后期强度增长无明显影响的外加剂。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 油井工程项目, 以及气候炎热地区、长距离运输的混凝土。

6 配合比

配合比是配制混凝土材料时, 粗细集料、水和水泥的配合比例, 即水泥、沙、石及用水量的重量之比。由于设备和工艺不同, 配合比也不同。配合比设计应根据混凝土的强度和稠度要求、水泥品种、标号及质量水平、粗细集料的品种、最大粒径、细度及级配, 以及外加剂品种、掺量等参数进行。现场施工中, 应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预配试验, 必要时不同的部位还需进行调整。

在合理确定配制强度的基础上, 需要确定最佳水灰比值, 单位用水量以及适当的砂率是混凝土设计配合比的核心参数。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几点常用要求: (1) 施工配合比的换算。混凝土设计配合比与施工配合比之间要进行换算, 在换算中取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水灰比。在现场拌制混凝土时, 砂、石是裸露在室外环境中, 其含水率是随环境在改变, 所以在拌制时应及时测定骨料的含水率。 (2) 施工配料。确定施工配合比后, 需根据施工现在的拌料机总容量确定材料的比例。 (3) 严格控制材料称重。确定施工配合比后, 要对材料进行称重, 材料的重量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质量。每拌制一盘都要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计算各组材料的一次投料。其重量偏差要满足《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规定要求。

8.质量与安全管理论文 篇八

关键词:信息系统 项目 管理

0 引言

2007年4月,我参加了某省中烟工业公司的ERP项目,该省中烟工司为适应烟草行业大企业、大市场、大品牌改革的形势发展,对省内四家烟厂进行了联合重组,并决定实施ERP项目,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四家烟厂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实时控制及信息共享,提高企业整体运作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前期选型采用了德国SAP厂商的SAP-R/3软件,根据企业现状及ERP实施策略,采用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经过充分的前期调研及详细的蓝图设计,一期工程实施的项目范围分为七个模块,分别为销售与分销(SD)、物料管理(MM)、生产计划与控制(PP)、财务会计(FI)、管理会计(CO)、全面预算管理、即时供应管理,并对外部相关系统进行了无缝集成。为了保证项目的实施质量,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了SAP实施方法论,并加强了配置管理,充分做好集成测试工作,并做好上线前的基础数据的准备工作。

1 采用SAP快速实施方法论制定质量计划

项目质量管理的重点之一就是对过程进行控制。SAP的快速实施方法论(ASAP)是专门针对SAP ERP的实施设计的方法学,该方法优化了SAP实施过程中对质量的控制。其中的路线图部分提供了面向过程的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各个阶段,并指导如何去完成这些过程,过程实施前要做的准备工作、过程实施后要如何对结果进行检查。对出现的问题也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服务。按照ASAP实施方法论的要求,项目组参考计划模板制订了项目质量计划,识别出所有相关的质量标准,建立了质量目标。确定每个阶段应提交的阶段性成果和工作报告,并制定相应的标准,来决定该阶段工作是否完成。在每个阶段明确各方职责,并进行质量把关,以保证项目的总体质量。

2 严格的需求调研及变更控制管理

软件的质量就是满足用户明确或隐含的需求的程度。可见用户的满意度是软件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前期对需求调研不细致,在实施过程中任由需求变更蔓延,则软件的质量就得不到很好地保证。因此在需求分析阶段,我和项目组调研人员深入到各厂对业务部门之间的流程及业务部门内部的流程都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对原始数据单据进行收集整理,对不规范、不合理的流程提出了大量整改意见,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一起对需求进行评审,最后整理出实施ERP系统后各卷烟厂优化后的需求方案以及ERP系统与相关系统的集成方案。经过客户认可后放入配置库进行配置管理。为有效控制需求的变更,建立了需求变更控制计划,组建了需求变更控制委员会,并详细规定了变更控制流程。用户提出需求变更申请需经过项目需求变更控制委员会的审核,如果可行,交由实施小组进行实施,实施后,由项目评审小组对实施结果进行评审。在项目实施初期,项目小组配置了三套独立运行的服务器,分别为负责进行系统配置和开发的服务器、负责进行系统培训和测试的服务器、负责生产系统运转的服务器。并为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项目组所有成员根据各自的权限进行开发活动。该项工作对软件的实施质量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 进行大规模的集成测试

经过项目组成员二个多月的共同努力,ERP项目组顺利完成了蓝图设计、单元测试等工作,正式进入集成测试阶段。集成测试是将所有模块的关键用户集中在一起,就完整的产供销业务流程进行跨模块测试,这是系统上线前非常重要的一环,旨在及时发现并解决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集成测试要求将日常业务中所有可能遇到的业务场景都在系统中进行测试,一方面检验系统中的各类配置是否符合蓝图设计要求,同时也检验那些跨组织、跨部门的衔接部分是否顺畅,检验业务与财务的集成是否正确。10月7日,项目组所有关键用户开始了为期二周的集成测试。测试案例从主数据设置开始,包括原料采购、辅料采购、备件采购、生产处理、物资耗用、库存管理、销售发货、财务结算等,各业务组依据测试案例中的业务流程就自已负责的模块依次进行模拟操作,并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记录在案,以便及时解决。集成测试本身也是一次让每个关键用户进一步熟悉系统、熟悉操作规程的实战良机。通过集成测试,增强了关键用户的综合业务能力,保证了系统的运行质量。

4 重视数据的收集

ERP项目经过集成测试后,进入上线前准备阶段。该阶段最重要最繁索的工作就是收集静态数据及动态数据并导入系统。业界流传很广的一句话是“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如果输入系统的是垃圾,输出的也必然是垃圾。由此可见,数据对ERP系统的重要性。静态数据包括系统设置所用到的数据和系统运行实际业务所用到的数据,具体有客户主文件、供应商主文件、库位和物料主文件、卷烟成品及烟支BOM、工艺路线、班组机台、工作中心、成本中心等。动态数据指上线时各种数据初始数量、金额及按系统要求需做的票、帐、表的整理工作。艰苦细致的工作要有踏实能干的团队担当,严密的计划和合理的组织及高效的方式方法是完成这项艰巨工作的保证。针对这项任务,专门成立了数据小组,由我和各模块的关键用户组成,职责是分析数据准备的范围,制作数据收集表格模板,监督数据收集质量,并负责数据的最终导入和使用。于11月20日,数据小组对公司本部及各烟厂分模块下发静态与动态数据的收集模板及数据填写要求,并要求数据按模板填写后需经业务部门领导审核鉴字后上报,对上报不合格的需重新提报,并规定了惩罚措施。于12月10日,数据上报完毕。并在ERP中使用LSMW事务处理程序批量对数据进行了导入。

2008年1月1日,项目按计划顺利实现了项目的成功上线。为了保证上线期间系统的稳定运行,项目组拟定了系统上线支持方案。经过系统与手工并行运行3个月后,系统成功脱离手工帐,至今运行良好。我想该项目的如期上线及系统的稳定运行与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效的质量管理是分不开的。

项目的质量管理与企业质量管理联系比较密切,但两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前者属于项目管理层面,而后者属于企业管理层面。项目的质量管理重点是通过执行必要的质量管理过程如质量计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等来保证项目的最终交付。而企业质量管理的任务是企业级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管理与维护,主要涉及企业质量规范、制度的制定。两者都强调“该说的要说到,说到的要做到”,都强调持续改进。项目的质量管理离不开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良好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为项目的质量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参考文献:

9.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办法 篇九

为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山东省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建设工程质量强制性标准》、《住宅工程质量通病专项治理措施》、和建管局、质监站、安监站有关文件的精神,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磋商,特制订以下管理规定。

一、质量与安全联检时间

联检人员每周三进行工地现场施工质量与安全联合检查。

二、联检人员

质量联检由监理单位牵头,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参加。

三、质量与安全问题的通报

1.发现施工质量与安全问题,须立即进行整改;监理公司提出整改要求、时限,及时通知施工单位;对重大质量与安全问题以书面形式报建设单位备查;

2.周四例会前监理单位形成联检通报意见,通报意见内容应包含:

(1)质量不合格项与安全存在隐患项

(2)对于整改方案的要求

(3)施工单位整改责任人

(4)整改期限等;

四、质量的督察 1.材料、设备验收

1)用于永久工程的材料/设备,进场前由施工单位持材料的“二证、一单”和材料进场明细及拟定进场时间,向监理单位申请书面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场。

2)材料的现场检验及复试抽样工作必须在监理单位的见证下进行。

3)材料/设备报验必须具备必要的书面检验文件、进场明细、计划进场时间,见证取样记录、复试报告原件,填写材料/设备验收申请表报监理单位审批。经检验不合格的材料/设备必须在24 小时之内清理出场。

4)负责采购的任何一方所供应材料/设备应满足工期、质量对材料/设备的要求,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5)永久工程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材料/设备,否则,由责任方负责拆除,项目内通报批评,并承担实体价值2 倍以上的罚款。

6)建设单位指定的材料或甲乙双方确定使用的材料不得私自更改。

2.施工管理

1)施工单位应在分项、分部、特殊工艺和专业工程开工前二周,向监理单位提交施工技术(安全)方案审批,监理单位应在7 天内审批完成。

2)分项、分部、特殊工艺和专业工程开工前两天,施工单位向监理单位提交技术交底资料经审核确认后,由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组织,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对施工人员进行交底,并形成交底会签记录。审批合格后办理分项工程开工报告,3)分项、分部、特殊工艺和专业工程实行开工令制度(如砼浇灌令),无施工技术(安全)方案、无技术交底擅自开工的工程,监理单位依据相关规定指令部分工程停工、不做工程验收、不予计量、拒绝中期付款直至上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

4)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缺陷,无批准处理方案无监理单位的书面意见,施工单位不得擅自处理,擅自处理的费用及后果由责任方承担。

5)施工单位必须先实施自检然后报验,无自检或伪造虚假自检记录,监理单位不作平行检验签认,并在项目内通报批评,按情节处以经济处罚。

6)施工单位应认真作好混凝土和砂浆配合比的试配、留样及养护工作,虚假试配、取样,虚假制作试块、不按规定条件养护,由监理单位责令整改,登于有关质量管理记录并在项目内通报批评。

7)对工程基准点、水准点、标高、轴线、尺寸等重要分项,必须由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进行复测和书面确认,并根据工程进度作好跟踪监测和记录。

8)监理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旁站监理,监理过程中严禁缺岗、脱岗现象的发生。

3.工程变更

1)任何一方提出的设计变更必须由监理审核后,再提交建设单位协调设计单位进行设计变更;所有的设计变更必须经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书面认可后方可实施。

2)设计变更的发放由监理单位统一发放。

3)擅自变更者将承担造成的损失并接受罚款处理,擅自变更部位若最后取得设计、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三方共同认可,此部位可以不予拆除,但此部分的工程费用由责任方承担,在工程款支付时扣除,并在项目范围内通报批评。

4)现场发生的工程签证,由建设单位和监理公司共同确认工程量,并附图像资料,涉及的造价由建设单位相关部门予以确认。

4.工程验收

1)工程施工前,由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依据有关规定共同确定检验批的划分;

2)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经总承包单位实施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单位进行验收,验收申请应提前24 个小时安排。监理公司对分项隐蔽工程进行验收,且监理公司必须提供分项隐蔽工程的电子图片资料,月报时报建设单位工程部备案。

3)未按要求实施报验,不准进入下道工序施工,否则,必须拆除恢复原样,并按此部分工程费用的2倍以上罚款处理。

4)经验收不合格的分项工程,必须由施工单位提出整改措施,并经监理单位批准后实施,达不到合格要求,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5)在本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有向政府有关部门报批或申请检查、监督的对外协调工作由建设单位统一组织。

五、安全条款

1.乙方应建立完善的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包括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责任制度,安全保障措施,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并建立安全领导小组,项目负责人担任安全领导责任人,设有专职安全员进行日常安全检查,督促落实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

2.乙方应自行投保劳动保险,施工范围内的一切安全事故,责任和费用均由乙方承担。

3.乙方确保本工程不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如发生,所有责任与费用由乙方全部承担;重大安全事故乙方不得隐瞒不报并应妥善解决遗留问题,甲方合理配合乙方做好.六、质量问题的罚款办法

检查过程中对分部不合格罚1000元/次,分项不合格罚300元/次,需整改的分项和检验批罚200元/项,乙方自行承担整改费用并不得延误工期,罚款单由项目经理签收即生效,如拒签则无需乙方同意且给予2倍罚款。若乙方整改质量一直不符合甲方要求的,由甲方按现场已完合格工程量的75%结算,且甲方自行终止施工合同,乙方对此不准有异议;对于存在无法弥补的或无法整改的较大工程质量缺陷,对已施工部分工程量不予计取且给予其造价2倍的罚款。

××置业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

10.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的学习心得 篇十

关于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的学习心得

我第一次听到“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这个名词,是在几年前的一则广告中,或在我们日常购物商品中都发现了“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这个名词,而我对所谓“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并不了解,但也隐约感觉到那是一种很正式,很规范的标准。直到这学期,我选修了《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这门课,学习了李奔波老师讲授的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课程后,我对于质量管理与认证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我学习并了解了ISO9000标准,质量管理与认证的历史,以及一些质量管理方面的术语以及处理方法。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了ISO9000真正含义。经过学习,使我解了一般关于质量管理的程序和方法了,受益颇深。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要通过ISO 9000已成为必然趋势,而国内懂ISO的人才相对较少。因此,了解,学习ISO 9000,了解质量管理体系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企业,都非常重要.任何事物只有你去接触了,才会了解、才能谈论。在了解ISO 9000以前,我常看到大街上挂着“××企业通过了ISO 9001认证”,我茫然不知何物,认为它也许也是某个质量标准,即某种产品达到某一个指标。通过检查学习,我认识了ISO 9000,了解了它。知道这套标准被称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模式和实施指南,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对它的了解,学习将对我以后的人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课程里面讲到的PDCA循环,不仅仅适用于质量管理,它还可以适用于很多其他的方面。对于我而言,它能够对于我的学习起到一定的敦促作用。

PDCA循环在我自己的具体应用来说,就是:P——Plan 订立学习计划,订立生活目标。D——Do 按照计划目标行事,努力达到预期效果。C——Check 一段时间过后,根据订立的计划检查现状,看是否达成了目标。A——Action 若达成了目标,那么,记录下成功经验,并检讨是否可以完成的更好更有效率。若没有完成目标,检讨目标设立是否有问题,自己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是否出错,并修订执行过程,以期日后不再出现失败或者走重复的弯路。一个人,在生活和学习中一定要清楚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只有准确的知道了自己要做什么,才能定下合理准确的目标,以后为之而做的努力也才不会白费。若是迷迷茫茫,只知道跟风,或者更严重的放纵自己,都是不值得的。为自己树立一个能够实现的目标。人无完人,今天的我也许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只要找准自己的“短板”,克服缺点,不断地改进自我,就会使得明天的我比今天的我有所进步,许许多多的进步就构成了自我修养和素质的提升。如果把目标定得过高,不但会使自己无法脚踏实地地工作,而且也发挥不出目标的激励作用。因为当我们付出很多努力,仍旧无法达成目标时,我们就会变得懈怠和灰心。所以,树立一个明确而有效的目标,在日常生活中对目标进行分解,对于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很重大的意义。在上课观看的视频中老师告诉了我们很多有用的做人处 事的道理让人受益匪浅。

在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质量管理与认证后,对于质量管理与认证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是因为没有工作经验,所以对于质量管理与认证的认识还谈不上深刻,希望以后在工作实践中能够得到深入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简介目前,2008 版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国际标准计划于 2008

年底发布 GB/T 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ISO9001:2008标

准发布1年后,所有经认可的认证机构所发放的认证证书均为ISO9001:2008

认证证书;为贯彻实施ISO9001:2008标准的需要,帮助企业进行国际标准

转换工作特举办此次管理体系内审员培训班。内审员全称叫内部质量体系

审核员,通常由既精通ISO9001:2008国际标准又熟悉本企业管理状况的人

员担任。按照ISO9001:2008新标准的要求,凡是推行ISO9001:2008新标

准的组织每年至少需进行一次内部质量审核,所以,凡是推行ISO9001:2008的组织,通常都需要培养一批内审员。内审员可以由各部门人员兼职担任,因此内审员在一个组织内对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和改进起着重要的作用。

质量认证也叫合格评定,是国际上通行的管理产品质量的有效方法。质量认

证按认证的对象分为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两类;按产品认证可分为

安全认证和合格认证。产品质量认证是指依据产品标准和相应技术要求,经认证

机构确认并通过颁发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来证明某一产品符合相应标准和相应

技术要求的活动。就是说,产品质量认证的对象是特定产品包括服务。内涵

质量管理体系应具有符合性欲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必须设计、建立、实施

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对依据ISO9001国际标准设计、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决策负责,对建立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提

供适宜的资源负责;管理者代表和质量职能部门对形成文忏的促序的制定

和实施、过程的建立和运行负直接责任。

质量管理体系应具有惟一性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建立,应结合组织的质

量目标、产品类别、过程特点和实践经验。因此,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

系有不同的特点。

质量管理体系应具有系统性质量管理体系是相互关联和作用的组合体,包

括:①组织结构——合理的组织机构和明确的职责、权限及其协调的关系;

②程序——规定到位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作业指导书,是过程运行和进行

活动的依据;③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是通过其所需请过程的有效运行来实现的;④资源——必需、充分且适宜的资源包括人员、资

金、设施。设备、料件、能源、技术和方法。质量管理体系应具有全面有效性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应是全面有效的,既

能满足组织内部质量管理的要求,又能满足组织与顾客的合同要求,还能

满足第二方认定、第三方认证和注册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应具有预防性质量管理体系应能采用适当的预防措施,有一

定的防止重要质量问题发生的能力。

质量管理体系应具有动态性最高管理者定期批准进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

核,定期进行管理评审,以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还要支持质量职能部门(含

车间)采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改进过程,从而完善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应持续受控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请过程及其活动应持续受控。

质量管理体系应最佳化组织应综合考虑利益、成本和风险,通过质量管理

体系持续有效运行使其最佳化。

质量管理八大原则1: 以顾客为中心 2: 领导作用 3: 全员参与 4: 过

程方法 5: 管理的系统方法 6: 持续改进 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

与供方互利

什么是ISO9000族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适应国际贸易和质量管理的发展需要,在总结世界上各个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质量管理体系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质量管理体系的一系列国际标准。国际标准通常由国际标准化组织下设的技术委员会(TC)制定,ISO批准发布。凡是由TC176发布的标准统称ISO9000

族标准。“族”的概念指的是不仅仅只包含一个标准,而是由一系列标准组成,这些标准使得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更加系统化。ISO9000族标准虽然很多,但其核

心标准只有四个,即为:ISO9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ISO9001 《质

量管理体系——要求》ISO9004 《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ISO19011 《质

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在这四个核心标准中只有IS09001标准是质

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性标准。ISO9000族标准也经历了持续改进的过程,从

1987版—1994版—2000版—2008版,最新版本为2008版,升版的目的是为了

适应不同组织不同产品的需要。

如何做好质量管理

中国企业刚刚崛起,对外国成熟企业还有一种崇拜的心理,特别是别人都是这个

认证那个认证的,而在认证咨询公司的宣传渲染下,各种管理体系就被贡上神坛,套上复杂的文字和图表,让人觉得是即神秘又高深的大学问。一个优秀的质量管

理体系是简单而有效的,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控制体现在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中,把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反应在文件中,文件是通俗易懂的,只要到了岗位就知道

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从宏观来讲:1:建立有效完善的品质体系,包括原料购入、过程控制、成品检

验与追溯。2: 树立品质系统权威,重视统计方法使用。3:配合绩效部门建立奖

惩激励制度4:经常咨询了解客户需求与反应

从微观上来讲:1:质量部门与生产部门员工素质,强调全员参与。

11.浅析建设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 篇十一

1.1建筑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重视不够

在分析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有关问题之前,我们必须清楚什么是建筑工程质量以及它的特性是什么。建筑工程质量是指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特性的综合。由此定义表明工程质量有多重性:首先是满足业主需要;其次,满足法律及设计文件;最后,满足合同规定。由此也表明建筑工程质量区别于一般产品质量,除具有一般产品的质量特性外,还具有自身的特定内涵,如建筑质量的适用性、耐久性、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以及与环境的协调性。而这些特性互相交融、互相依存,不同的建筑突出不同的特性,但这些特性缺一不可。正是因为建筑工程质量的多重性和质量特定的内涵,致使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成为了重点、难点和热点。在我国建筑行业的体制改变后,各建筑企业都实行项目制,即建筑企业承接一个建筑工程后,企业就成立一个独立的项目部,由项目部来履行承包合同,从图纸的会审、施工、材料采购、交付、结算全部由项目部完成。工程质量的管理的自检完全依靠项目部来完成。由于有的项目部的管理人员质量责任意识不到位,在管理工作中没有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没有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质量责任重大,于是就出现了质量管理体系不落实、不健全,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只写在纸上没有真正贯穿于整个施工当中,而是过了9000体系认证就束之高阁。

1.2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虽然我国的建筑行业的机械化水平近年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建筑施工的特点决定了建筑施工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依靠手工劳动、体力劳动完成每一个工序是不可代替的。因此,建筑的质量就表现出对劳动者的素质的依赖性。而在工地直接从事一线作业的建筑工人中,除技术管理人员外大部分是农民工,他们的质量意识差,也缺乏应有的知识,操作技能不高,而职业技能的培训又远远不够,很多都是经验施工,没有有效的质量管理办法。二是全行业技术、管理人员偏少,且综合素质不高,甚至有些项目经理和现场管理人员对建筑质量方面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也缺乏了解。

1.3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

目前,虽然国家出台有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方面的相关规定,但有的建设单位不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不按建设程序办事。比如,有相当一部分工程主承包商中标后仍将主要工程分包给不具有资质的包工头,而这些包工头接到工程后,有些质量意识不强,对技术规范、安全规范知之甚少;有些唯利是图,偷工减料,安全施工难以保证。另外,有些建设单位强行压缩合同工期,导致疲劳作业;有些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要求施工企业垫资施工;有些建设单位要求把工程当成政绩工程,不合理地压缩工期,这些都大大增加了质量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1.4不能正确处理施工进度、质量与安全的矛盾,造成事故多发

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与进度有关、与质量有关,更与安全密切相连,建筑业是一个高危行业,近年来发生的事故仅次于采矿业。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不能正确处理施工进度、质量与安全的矛盾,造成事故多发。

2.影响建筑质量的因素多

2.1人的因素

人的因素主要指参加建筑活动的全体人员,主要包括人的质量意识、法律意识以及对设计图、技术规范、施工规范、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建筑企业或项目部的管理人员执行力强,其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就强,管理制度完善,技术措施得力,工程质量就高。第二,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就会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等,就直接保证了工程质量。因此,保证施工质量首先要考虑到人的因素,因为人是施工过程的主体,工程质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服务人员共同作用。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领导的决策或个别操作人员违规操作所引起的质量问题是屡见不鲜的。

2.2材料因素

建筑材料是工程施工重要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本保证。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也就不可能符合标准。由于建筑施工所需的材料种类多、用量大,采取全面检查是难以实现的,但采取抽检的方法,往往又会产生遗漏。另外,建筑工程中材料费用占总投资的比例较大,正因为这样,一些承包商在获得工程后,不能正确处理工程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就出现了或不按工程技术规范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等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或因采购人员素质低下,对其原材料的质量不进行有效控制,无法杜绝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2.3方法因素

施工过程中的方法,指在工程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内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工艺流程、组织措施、检测手段和施工组织设计等。施工方案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2.4环境因素

影响工程项目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一是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二是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等;三是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四是人文环境,如当地的风土人情、社会治安、富裕程度等。环境因素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因此,对于工程质量有着较大的影响。

2.5不安全因素

对质量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安全措施的不到位,致使施工作业人员不能安心、放心地在施工作业面上尽职地工作,担心随时发生不安全事故,因此,只能尽快结束自己的工作,远离危险点,直接造成对质量的影响。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3.1提高管理、施工人员自身素质

一个优秀的设计图必须由一支优秀的施工企业来完成。人的自身素质的高低对工程质量起决定性的作用。首先,建筑施工企业要保证承担的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就必须拥有高素质的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其次,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必须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坚决杜绝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出现的质量问题。

3.2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采购材料要广开门路,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进场材料、物资须在合格的供方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采购,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物资采购主管要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审、考核。最后,施工现场材料人员要会同工地负责人、甲方等有关人员负责对现场设备及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特殊材料要有说明书和试验报告、生产许可证,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必须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确保每一种材料都是合格的建筑材料。

3.3提高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每项工程有总体施工方案,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也要做到方案先行。并且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方案审完后还要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有利于提高质量。

3.5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各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层层把关。主要项目或重点部位要进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

3.6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

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构成工程质量的最基本的单元,上道工序存在质量缺陷或隐患,不仅使本工序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而且直接影响下道工序及后续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进而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中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检查制度,在每一道工序进行中,必须坚持自检、互检。完工以后,再由专项质检员检查,然后在自检合格的基础上,向监理申请验收,严格依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合格签字确认后下道工序才可进行施工。

3.7加强安全管理,为提高建筑质量夯实基础

只有为一线作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安全、可信、可靠的安全环境,作业人员才能安心、放心的工作,才能在安全的环境中生产出优良的建筑产品。因此,每一个施工企业要大力贯彻落实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实现安全生产目标,为提高建筑质量夯实基础。

4.结束语

12.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的质量与管理 篇十二

通过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以及村屯自行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大埔镇解决了相当多的村屯饮水困难。在大埔镇人畜饮水解难工程中,先后有51个村屯建设了自来水,直供系统涉及21 000人,改善了群众的生产生活,使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所建成的饮水工程,由于施工及管理方面的原因,存在诸多不足方面。

1 农村饮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1.1 对施工质量不够高度重视

一些水池的基础开挖不够规范,导致做成后某些部位产生裂缝;有的水池砼对接口处理不好,导致不能融合在一起,直接产生渗水;在批灰抹面过程中,一些饮水工程中的水池大多采用2次抹面,厚度不够,存在小裂缝,当有一定水压力时易产生渗水。综合以上原因,对水池渗水处理的方法就是对基础加深垫层。针对砼墙的水池,在对接口处交接融合时间不能过长,最多不能超过3d,而且对上一次浇筑的砼墙顶处,每40 cm处加放Φ12螺纹钢,长度以露出砼面30 cm为宜;对墙体抹面采用第一层M10粗批,第二层采用1:2水泥砂浆加防水粉抹面,最后再加抹一层,以确保质量的稳定。

1.2 工程使用材料质量差

一些工程的主、巷道管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不间断地出现焊接口漏水、脱离、断裂的情况。现在的饮水工程管路大都采用PE塑料热熔焊接技术,焊接要求比较高,管道表面清洁度要求干净,温度的掌控也需适宜,管路布局要切合实际,因此,需多方面结合,才能把质量提高。

造成管路接口漏水的原因大致有:①热熔时间不够长,表面管材还未达到黏合的状态,造成对接口不能达到理想的黏合效果。②在管材运输过程中,管的表面附着杂质,焊接过程中没有彻底清理干净管材表面,造成虚焊。③大多数农村饮水工程管路铺设在路的两边,而村屯的铁轮车比较多,每当雨季来临,泥土潮湿,车轮对管路的碾压危害加大,长此以往易造成漏水。④一些管沟的开挖深度不够,不能很好地保护管路。

解决及处理的办法:①熟练掌握好热熔时间,使管材热熔达到理想效果后再对接。②用干净毛巾把管表面杂质彻底清理干净。③管路按实际情况铺设,可选在路的中间开挖。④管沟的开挖深度必须要达到70 cm。

1.3 管理人员水平偏低,无统一的规范管理

(1)在实际的机械操作过程中,管理人员操作技能水平偏低。大多数管理人员从村屯中选派,没有经过培训学习,对机械性能知之湛少,在运行过程中,使用不正确,容易造成机械损坏。

(2)水费收取偏低,管理经费少,直接造成有的饮水工程供水不正常。部分用水户因供水不正常不得不寻找其他用水途径,导致所用的水费不能按时收取,久而久之导致供水系统停用,造成整个工程的瘫痪。

(3)饮水工程管理不规范,造成水价成本提高,给用水户增加费用负担。饮水工程的管网分布多,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造成自然、人为的损坏,形成漏水;有的水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停走或者灵敏度偏低等现象,但没有及时加以处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有的饮水工程点,运行已超过4~5年,水表经过长年的磨损,误差与实际值很大,但没有得到及时更换。

(4)有的新增用水户自行安装水管,没有经过管理人员的技术指导,购买的水管配件质量低,而且安装不规范,经常漏水,容易导致管理上的混乱。

(5)农村饮水工程在管理上普遍存在一个老毛病,某一户需更改管道或者维修管道时,不先通知管理人员,直接把整个村屯的供水关闭,导致停水时间没有限制,供水无规律。

2 加强农村饮水工程管理的对策

(1)将选派作为管理抽水的人员统一集中培训,要求他们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学习机械日常正常维护的知识,不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对于水费的收取,可根据各饮水工程点的实际情况,在用户能接受的情况下,适当调高水价,增加管理人员待遇,从而保证管理人员能专心负责。此外,从所收取的水费中提取一部分费用,留作日常维护费,保证饮水工程的正常供水。

(3)对于饮水管网及水表的检查,要求管理人员经常检查主、巷管路,进户水表,一经发现有漏水的地方必须进行停水维修,发现水表停走的立即要求拆换,保证供水的正常。计量水表正常运行4年后,要求对其进行统一更换,确保计量的准确性。

(4)为便于管理,应建立专业的安装管理队伍,负责对新增用户管网的安装,以及日常管路的维修,从而保证整个管网的正常供水。

(5)规范开、关水管理,设专人负责,遇到停水维修,事先出通知,告知用水户,以备蓄水,保证正常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

(6)大多数抽水管理人员意识比较淡薄,有时在抽水的时候,把闸刀合上,任由机械不停地运转,而自己去做别的事情,形成无人看守的情况,这很容易发生事故。建议在饮水工程点中,建立针对上述问题的操作规范章程,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办事。

(7)现有的农村饮水工程取水方式有引水、提水。通常,提取地下深井水源的点的水质长期有保障,而一些抽取地表水的取水点,每当雨季和洪水季节,水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需对此类水源进行过滤、消毒。而很多的饮水点没有消毒设施,在今后须逐步完善。

3 结语

农村饮水工程的质量及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如何保证施工中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长久安全运行。只有抓好每一环节,才能提高工程质量。为确保农村饮水工程的质量,以及工程的规范管理,需要长期有效地制定与实施一定的措施、章程,系统地对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充分认识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同时要加强管理。只有这样,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群众。

摘要:针对广西柳城县大埔镇农村饮水工程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及加强管理的方法。

13.组织与管理(质量手册) 篇十三

检验科是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黄冈市中医医院所属的一个科室。主要实验场所位于老住院部二楼。承担本院范围的全部临床检验工作。2.法律地位

本检验科隶属于饶平县中医医院。检验科主任由医院法人任命和授权,全面负责检验科的行政、业务、技术、科研、教学、质量、人事、运营、安全等方面的工作,其他管理层人员及关键岗位人员均由检验科主任任命和授权,各专业组内检验人员和操作仪器设备的人员由各专业组负责人任命和授权。本检验科具有明确的法律地位。3.服务范围

3.1检验科提供以下医学检验范围,检验项目详见《原始样品采集手册》之检验项目:

(1)临床血液学、体液学检验及临床输血检验(3)临床免疫学检验(4)临床生化检验(5)临床微生物学检验(6)临床细胞学检验

3.2检验科提供适当的解释和咨询服务,按时将检验结果报告发送给接收人,及时处理紧急/危急情况,咨询服务要求耐心回答,详细解释,主动沟通,满足患者及临床医护人员的需要。

全体员工熟悉按认可准则建立的质量体系文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文

0

件规定的内容要求并实现持续改进,承诺医护人员职业道德和良好的行为规范,确保检验科提供的检验范围内工作的质量。4.组织机构

检验科的上级主管单位是饶平县中医医院,医院各职能部门对本检验科进行行政归口管理;检验科在质量管理控制方面接受湖北省临检中心的指导,在计量、标准化、质量管理方面接受当地技术监督部门的监督。本检验科设有样品处理组、临床基础检验组、临床输血检验组、临床生化检验组、临床细胞检验组、临床微生物检验组、临床免疫检验组等7个专业组和一个质量管理组。专业组为实体单位,质量管理组以组员制的形式工作。(见图1.1饶平县中医医院检验科内部组织机构框图和图1.4饶平县中医医院检验科外部组织机构框图)。5.检验科管理层职责 5.1 行政管理层

科主任和质量主管、技术主管、专业组组长构成行政管理层,负责检验科的行政、业务、科研、教学、人事、运营、物资、安全等管理工作。技术管理层和质量管理层在主任的领导下工作。5.2 质量管理层

质量管理层由质量主管和内审员组成,负责检验科质量体系的实施运行、内部沟通以及质量体系文件的现行有效性。5.3 技术管理层

本检验科的技术管理层由技术主管及各专业组长组成,负责检验科的技术运作并提供资源满足检验科程序规定的质量要求。

6.检验科各部门职责 6.1样品处理组

(1)负责接收由各临床科室护理员及门诊采血室送检的所有原始样品,在接收过程中及离心后发现不合格标本并及时与临床沟通反馈处理;(2)对样品进行离心、分类、并送到各专业组,确保及时检测;(3)负责本组卫生除微生物组以外检验科医疗废物垃圾的交接并登记;(4)建立本组的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负责本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各项具体工作;

(5)负责本组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试剂、消耗材料的维护、保养、保管;(6)负责保证本组所使用的试验场地、设施、安全与环境的整洁;(7)负责检验科外来人员登记。6.2临床生化检验组

(1)负责开展与生化专业相关的各类医学检验工作;(2)开展与其相关的行政、业务、技术、科研教学工作;(3)编制和出具检验报告,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及时;

(4)负责本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各项具体工作,提供满足质量要求的证据;

(5)负责本组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试剂、消耗材料的维护、保养、保管;(6)建立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

(7)负责保证本组所使用的试验场地、设施、安全与环境的整洁。6.3临床基础检验组、临床输血检验组

(1)负责开展与血液、体液及输血专业相关的各类医学检验工作;

(2)开展与其相关的行政、业务、技术、科研教学工作;(3)编制和出具检验报告,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及时;

(4)负责本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各项具体工作,提供满足质量要求的证据;

(5)负责本组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试剂、消耗材料的维护、保养、保管;(6)建立本组的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

(7)负责保证本组所使用的试验场地、设施、安全与环境的整洁。6.4临床微生物检验组

(1)负责开展与微生物专业相关的各类医学检验工作;(2)开展与其相关的行政、业务、技术、科研教学工作;(3)编制和出具检验报告,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及时;

(4)负责本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各项具体工作,提供满足质量要求的证据;

(5)负责本组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试剂、消耗材料的维护、保养、保管;(6)建立本组的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

(7)负责保证本组所使用的试验场地、设施、安全与环境的整洁。(8)负责本组医疗废物垃圾的高压灭菌与垃圾交接并登记。6.5临床免疫检验组

(1)负责开展与免疫专业相关的各类医学检验工作;(2)开展与其相关的行政、业务、技术、科研教学工作;(3)编制和出具检验报告,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及时;

(4)负责本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各项具体工作,提供满足质量要求的

证据;

(5)负责本组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试剂、消耗材料的维护、保养、保管;(6)建立本组的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文件;(7)负责保证本组所使用的试验场地、设施、安全与环境的整洁。6.6技术管理层

(1)对开展的项目配备满足检测要求的设备、设施及人员;

(2)负责对申请分包项目的承检单位相应的检测设备和资格进行确认,确保其检测能力符合要求;

(3)负责新开展项目的评审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审;(4)负责检测偏离及标准的控制;

(5)负责检测方法的确认和设备量值溯源的管理;(6)负责结果质量保证,处理技术方面的重大投诉;(7)负责技术方面的合同评审。7. 质量管理体系各岗位人员主要职责 7.1 检验科主任(1)遵守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贯彻执行主管部门行政管理条例、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2)负责组织和建立本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确定和发布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并承诺遵循《认可准则》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持续改进质量体系;

(3)负责学科建设与发展,全面负责检验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负责科室人员梯队的建设,各级人员的安排及关键岗位的授权,人员 的能力评审;

(5)负责本检验科运营和专业组提交购置申请的审批以及资源的调配;(6)采取各种措施确保检验、服务的公正性、独立性、诚实性、保密性;(7)负责策划和组织管理评审和运作程序评审;

(8)保证自身并监督员工的行为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和检验人员应有的职业道德;

(9)负责重要事务的对外联络和沟通,向上级汇报工作和向下级传达任务;(10)为检验科所有人员提供履行其职责的权利和资源;

(11)执行医院要求的科室主任主管分工负责制,其它方面的以及具体职责在各项程序文件或规章制度中分别叙述。7.2 检验科副主任

(1)协助主任对上述各项工作的实施、沟通、落实;

(2)负责检验科仪器设备的管理、试剂耗材的管理、四防安全与生物安全的管理及内务管理;

(3)当主任不在岗时代理主任职责,并及时与科主任沟通、反馈;(4)副主任外出时,应由质量主管或技术主管代理;

(5)执行医院要求的科室主任主管分工负责制中检验科副主任分管的工作与职责,其它方面的以及具体职责在各项程序文件或规章制度中分别叙述。7.3技术负责人(含技术主管)

(1)制定人员培训计划、技术考核并协助主任评审人员能力;

(2)负责仪器设备、试剂消耗的技术管理,量值溯源方案制定及检定/校准/核查结果的确认;

(3)跟踪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检验技术,负责组织检验程序的选择确认;

(4)负责组织制定和审核技术文件;

(5)负责新项目、合同、委托检验协议、申请书和样品、生物参考区间、检验周期、危急值等技术评审以及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6)负责组织对委托实验室、承包实验室、服务方以及供应商的调查、评价、选择;

(7)质量主管外出时,由技术主管代理其职责;

(8)技术主管是技术管理层的总负责人,起组织、协调、归口管理的作用。其它方面具体职责在各程序文件或规章制度中分别叙述。7.4质量主管: 6

(1)监督检查检验科所有活动遵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2)直接向检验科主任汇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3)组织制定和审核质量管理文件,确保检验科所使用的各层次、各类型文件均为现行有效版本;

(4)负责组织对委托实验室、承包检验科、服务方以及供应商的调查、评价、选择;

(5)负责策划和组织质量体系的内部审核;

(6)负责对不符合工作、纠正措施、预防措施、持续改进等方面的管理;

(7)负责处理检验科用户的投诉;

(8)技术主管外出时由质量主管代理其职责。其它方面具体职责在各程序文件或规章制度中分别叙述。7.5质量监督员:

(1)监督检查工作是否按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以及作业指导书的规定进行,检验报告及原始记录是否按要求进行操作;

(2)对本专业组检验工作全过程,包括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程序以及质量控制活动实施监督;

(3)监督标本交接、查对、检验、保存是否按要求进行;(4)当有新项目、新方法、新设备时实施专项监督;(5)监督试验和样品处置环境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6)监督实验室服务对象对服务态度或服务质量的投诉、意见或建议有无得到相应处理,处理后实验室服务对象是否满意,如不满意,有无具体改进措施;

(7)填写《检验过程监督记录》,向管理评审提供监督报告。7.6专业组组长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全面负责本组的日常行政、业务、技术、质量管理、安全、科研教学培训等工作和保护患者机密信息事宜;(2)制定和落实本专业组的发展规划,考核本组各项目标实现情况,提供工作总结报告;

(2)按技术主管、质量主管的要求编制/修订本专业各类技术和质量管理文件、作业指导书;

(3)跟踪本专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公认检验规程的发展情况,提出选择/确认检验的新标准、新规程的建议或方案;

(4)了解本专业检验技术、检验项目/参数、临床需求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提出开展新项目或调整检验项目/参数的建议或方案;(5)负责组织实施本组的内部质量控制活动,组织参加本专业外部质量评价计划,审核、签发质量控制活动报表;(6)审核和签发本专业组所出具的检验报告;

(7)处理与本专业组有关的技术问题以及客户投诉、不符合工作等;(8)协助技术管理层对本组人员进行考核及能力评审;(9)按检验科的计划在本组内实施资源调配;(10)负责本组内的试剂和耗材管理及运营管理;(11)完成科主任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12)负责本组的四防安全;

(13)专业组长外出时,临时指定人员负责代理。7.7授权签字人

(1)对检验结果进行系统评审,评价其与临床信息的符合性;(2)签发授权范围内检验项目及参数的检验报告。7.8检验人员

(1)保证质量的完成检验工作,包括检验前、检验中和检验后程序,出具并审核检验报告;

(2)负责使用、保管、维护检验用的仪器设备、试剂、消耗材料;(3)开展内部质量控制活动,参加外部质量评价计划和其它质量活动;

(4)负责本专业组内的内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5)参加各级各类各种学术活动、质量管理培训、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临床交流活动等;(6)负责本岗位的四防安全。7.9文件档案管理员

(1)负责建立本检验科文件资料清单、文件发放登记记录;(2)负责建立和保管本检验科文件资料档案;

(3)负责本检验科文件资料的标识、发放、回收、清理、登记、修改、检索等;

(4)负责科室图书、杂志、内部资料的出入库登记及归档。7.10计算机和信息管理员

(1)负责检验科的计算机和数据库的管理、维护;

(2)负责保护检验科用户机密信息事宜;(3)负责收集汇总检验科电子版信息;(4)负责检验数据的网络验证;

(5)负责LIS网络数据管理、统计,检验项目的录入与费用的确认;(6)负责检验信息在院内网络的发布。7.11试剂耗材管理员

(1)建立检验科各专业组的试剂耗材库存控制系统;(2)负责汇集各专业组试剂和耗材请领计划;(3)对新进的试剂和耗材进行检查验收;

(4)负责保存、发放试剂耗材,每月底进行试剂及耗材的统计,并将统计结果上报主任;

(5)建立并保存上述各项工作的记录。7.12仪器设备管理员

(1)负责建立和保管本检验科仪器设备档案;(2)负责建立本检验科仪器设备目录;

(3)负责制定本检验科仪器设备周期检定/校准和维护/核查计划,并监督各专业组按计划实施检定/校准和维护/核查;(4)会同专业组检验人员对新购仪器设备进行验收。

7.13采样人员(本院住院病人的采样人员行政隶属护理部管理,检验科有指导及监督权力)

(1)按照采样手册要求采集原始样品;

(2)将采样信息录入计算机系统(包括样品采集的准确时间);

(3)负责保管原始样品,直到收样人员接收样品;(4)与收样人员进行样品交接。7.14样品运送人员

样品运送任务由本院后勤物业部门及本检验科卫生员负责,各临床科室的护理员负责病房原始样品的准备及临时存放,按规定的技术要求保存和运送原始样品至检验科标品处理组进行核收。7.15样品接收人员

(1)负责原始样品的接收、检查、登录、分发、处理等具体工作,并按要求完成相应的记录;(2)负责检查确认检验条码;

(3)接收人员在核收标本的同时,必须核查标本的状况,无异常情况方可交至相应岗位检测人员。如有异常或疑问,负责进一步询问检验科服务对象,要求说明或告知检验科服务对象重新采集,同时做好记录;

(4)掌握标本接收及拒收标准,严格按照标准接收标本。7.16质量体系内部审核员

(1)负责审核质量体系要素及检验活动;(2)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出具不符合工作报告;

(3)检查不符合工作的整改情况,跟踪验证纠正措施的有效性。7.17安全管理员

(1)监督检查检验科内务、生物安全与四防安全(包括水、电、门、窗)、环保工作;

(2)负责检验科与安全有关的设备设施(包括生物安全柜、离心机、消防设备等)的管理;

(3)负责落实检验科各项应急预案,培训和组织防火、防生物污染等措施的演习;

(3)保存安全监督检查记录,向管理评审提供安全监督报告。7.18卫生员

(1)负责清洁、消毒盛样器皿、工作服及其它医疗检验用品;(2)负责清洁、消毒检验科公共区域。7.19质量控制管理员

(1)质量控制管理组负责检验科质量控制的检查、监督、评价、指导,发现检验工作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目的及质量保证;

(2)制定科室参加湖北省临检中心室间质评计划,上报参加质评项目,及时收集室间质评结果数据,分析室间质评趋势,指导提出纠正措施,使室间质评达到符合的要求,分析总结并做检验科室间质评总结;

(3)负责填写《内部质量控制计划表》,及时与各专业组沟通,使其了解本组的室内质控质量控制计划和实施落实情况;

(4)帮助各专业组分析室内质控失控的原因,督导失控后的纠正措施,检查《室内质控失控报告表》等表格记录的情况;

(5)负责各专业组每月室内质控的批号、总数、失控个数、每月均值、当月标准差、当月CV%,设定靶值和允许范围,并且组织每月

在全科会议上对室内质控进行点评;

(6)负责检查、监督每月各专业组项目的CV%值变化趋势,达到符合的要求。负责统计各专业组上交的《室内质控总结报告表-年质控分析》,分析总结并做检验科室内质控总结;

(7)负责跟踪、检查仪器校准的周期、性能验证和内、外部控制等与检验质量相关的质量控制工作。7.20咨询服务管理员

(1)负责日常咨询业务工作,有重大或疑难问题时集体讨论解决;(2)咨询应热情、耐心、详尽、及时;

(3)有充分依据,避免随意地或不负责任的解释。尤其是在对检验结果作解释或给出意见和建议时,需综合考虑检验参考范围、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度、医学决定水平、影响因素等方面的问题,慎重解答;(4)对提出的问题和咨询的内容详细记录,归档保存。7.21投诉处理员

(1)有工作规范与记录文件,对投诉的问题应及时与相关部门通报,对重大事件投诉的信息迅速报告科室领导。

(2)公布投诉电话、信箱,建立适宜的投诉处理的流程;

(3)对投诉问题的处理及整改意见,及时向科室反馈与落实的情况;(4)应对投诉事件进行定期分析,要从科室管理的机制、制度、程序上提出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件重复发生;

(5)建立完善医患沟通体制,增强医患交流,规范医患沟通内容、形式,交流用语通俗、易懂,增强沟通效果。

7.22教育培训管理员

(1)负责检验科的培训工作;

(2)制定科室业务学习计划,组织并实施每月一次业务学习;(3)负责向全科通知院里继续教育学习计划,以及继续教育学分的上报的工作;

(4)协助、支持检验科不同专业组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小组的作用;

(5)定期开会,针对科室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对科室的教育培训工作发展进行研讨。7.23其他人员岗位职责见检验科相关制度 8.关键岗位代理人

检验科主任外出时由副主任代理行使主任职责,质量主管外出时由技术主管代理其职责,技术主管外出时由质量主管代理其职责,专业组长外出时由指定代理人代理其职责。9.沟通

检验科建立沟通程序,并就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该程序包括沟通人员的职责,沟通的内容、渠道、方式、时机等活动,见《沟通的管理程序》。10.本检验科承诺

(1)检验科管理层为上述所有人员提供履行其岗位职责的权力和资源;

(2)在任何场合开展认可范围内的检验工作和提供的服务均能满足

CNAS-CL02《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以下简称《认可准则》)的要求;

(3)检验科的检验和服务不受来自各方面的不良因素和任何压力的影响,不参与任何可能会降低检验科能力、公正性、判断力或运作诚实性方面可信度的活动(详见《饶平县中医医院院长公正性声明》和《检验科主任公正性声明》;

(4)保证公正性信息保护管理程序,确保患者或其它用户及检验科自身的机密信息不被泄漏或非法公布(详见《保证公正性信息保护管理程序》)。11.相关文件

(1)检验科负责人任命文件

上一篇:幼师实习报告范文样本下一篇:植物病理实习心得精选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