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国学大师资料(精选7篇)
1.二十世纪国学大师资料 篇一
五下第二课: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以马蒂斯的生平、作品中造型色彩的艺术风格以及晚年的艺术巅峰之作—剪纸,作为主要线索。选择了多幅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旨在引导学生从他的艺术以及不朽的艺术生命力的角度,认识和了解这位影响20世纪画坛的艺术巨匠。了解马蒂斯一生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不断超越自我的生平,激发学生不满足过去,勇于创新的思想意识。
【学情分析】 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在教材中展示了马蒂斯的剪纸和绘画作品及生平简介,并选择了一些相关的小资料,需要学生在认识、观察、欣赏马蒂斯作品后,需要依靠自己的思考完成对艺术家和作品的分析,并根据本课知识进行简单的剪纸创作。【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以教材中的文字提示为线索,了解马蒂斯生平及在造型、色彩上的艺术风格,对“野兽派”有初步了解。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了解剪纸艺术是他的艺术巅峰。学习马蒂斯剪纸的表现手法,创作一幅作品。
2、能力目标:
观察、比较、归纳,能够总结马蒂斯的艺术特点。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评价马蒂斯的作品,能力强的学生能发生发表自己较为独特的观点。
3、情感目标:了解马蒂斯晚年带病创作,达到个人艺术巅峰的事实,学习做事有恒心,不轻言放弃、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
1、了解马蒂斯艺术特征,学习他一生对艺术执著追求的精神。
2、学习欣赏马蒂斯剪纸作品的方法,体会作品在造型和色彩上给观者带来的观感。
【教学难点】对马蒂斯较为抽象的物象造型的认识与理解。【教学准备】课件、课前收集的相关文字和图片资料、卡纸、彩纸、剪刀、双面胶、和彩笔等工具。【教学过程】
一、欣赏课件,导入课题
我们一起看大屏幕(马蒂斯剪纸像)提问:这个人是谁?他在干什么?
生: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他在手术后进行剪纸创作。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影响20世纪的画坛巨匠——马蒂斯。
二、讲授新课
1、马蒂斯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画家呢?(课件展示)教师介绍马蒂斯的生平。
【设计意图】以马蒂斯的生平为线索,以问题为牵动引导学生学习,通过欣赏生动的课件,了解马蒂斯的绘画经历及主要艺术风格,为后面的进一步探究做准备。
2、为什么马蒂斯晚年要“用剪刀画画”呢?(看书第五页资料)
3、马蒂斯在艺术高峰时期的剪纸作品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呢?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马蒂斯的剪纸作品《王者之悲》,组内谈感受:(关注造型上和色彩上的特点)。
提问1:你们看到了什么?
提问2:你认为作者在色彩运用上有什么特点?
生: 黑、白、红、黄、蓝、绿 ;色彩鲜明、大胆、有节奏„„
4、马蒂斯的剪纸与传统的中国剪纸有什么不同点? 不同:造型简单;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欣赏2《常春藤与花》
提问:这幅作品主要用了哪几种颜色?给你什么感受?
5、师小结:这是他晚年的优秀作品。马蒂斯晚年转向高度色彩与装饰性的简约化风格。这幅作品以红、绿、蓝、黄四种鲜明的色彩展现了常春藤勃勃的生机。绿色、蓝色的叶子,仿佛在阳光下跳动。红色的花散在叶片之间,给人一种欣欣向荣的感觉。
三、师生游戏:
1.马蒂斯的作品在色彩上注意什么? 色块的组合对比口
夸张的装饰色彩口
细腻的写实色彩口
2.你认为马蒂斯最爱使用的颜色是什么?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能力师生互动的游戏环节,即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给予巩固。
四、课件欣赏马蒂斯的作品 提问:他们都表现的什么题材的内容?什么样的心情? 讨论:这张剪纸作品是如何制作的?
五、学生尝试创作
1、教师提出作业要求:学习马蒂斯的艺术手法,创作一幅自己喜爱的剪纸作品。
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六、学生作业缤纷秀
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造型和色彩),师生共同欣赏点评。
七、教师小结,课后拓展:
1、你们知道吗?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一位著名的雕塑家,还是一位出色的设计师呢。课件欣赏。
2、马蒂斯用剪纸的方法为汶斯礼拜堂创作了彩色的玻璃窗,这是他80高龄的作品,也是他一生追求的写照。希望同学们也像马蒂斯爷爷一样,做事要有恒心、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学生对于马蒂斯的的艺术作品不了解,初次接触时并不接受他的这种艺术风格,甚至有的觉得他的作品“乱七八糟”。我深感欣赏教学的难,一是难在让学生感受作品;二是难在把握欣赏的尺度,教得太深,学生不理解,太浅,居于表面又不行。因此,我先从他的剪纸作品入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接着贯穿他的生平,让学生逐渐了解“野兽派”的艺术风格,以及马蒂斯造型夸张,多用单纯的线描和色块的组合,形成装饰感的画风,并与其他画派的绘画风格做对比,体会马蒂斯绘画风格的创新性和他有恒心、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以及他剪纸艺术的巅峰。
在教学设计时,我将教学分成两大块内容,一是欣赏和感悟马蒂斯的作品,了解其作品的风格。二是在此基础上了解“野兽派”,“野兽派”的相关内容很多,我把它集中在让学生了解其造型的夸张特点和色彩的鲜明对比上,而且这一知识点是要让学生在欣赏和感受马蒂斯的作品后自己去整理和归纳的。两个环节中只要处理好了第一个内容,那么第二部分的知识也就迎刃而解了。由于马蒂斯的作品造型夸张,也很抽象,色彩表现很富装饰性,这些和学生以往欣赏的作品有很大出入。因此,课前我在网上查找了有关对马蒂斯的作品评述的资料,为了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去欣赏和评述这些作品。这样以来,学生不仅理解了艺术作品的内涵,而且在欣赏的同时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从而尊重和接受世界多元文化。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了艺术大师马蒂斯,同时让学生了解了“野兽派”的由来及包括马蒂斯在内的“野兽派”画家的绘画风格。
同时,通过课件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和马蒂斯的剪纸艺术进行对比,让学生 找出不同,进而总结出马蒂斯的剪纸艺术更接近“剪贴”,了解完马蒂斯的剪纸艺术语言之后,同学们进行了“走近马蒂斯”的彩色纸剪贴创作,从学生的作品中依稀能够看到马蒂斯作品的影子,很有意思
2.国学大师钱穆谈唐朝 篇二
好的胃口,包含着宽容、博大,体现着接受、吸纳,意味着消化、摄取,代表着健康、活力。对一个人来说,足以雄壮体格;对一个朝代来说,足以强健精神;对一个城市来说,足以鼎盛壮大;对一个国家来说,足以生生不息„„
现在,已经很难了解公元618年至907年期间,住在唐朝首都长安的市民,每餐饭吃些什么,喝些什么。
古代文人,能吃善吃好吃,而写吃,往往一笔带过,惜墨如金,不肯详说细节。但是,我们从字典辞书上还能看到的“馎饦”、“焦槌”、“馉脯”、“不托”、“胡饼”、“冷淘”等食物,那花式品种,还是颇为繁多的,看来唐人不存在城市早点难的问题。否则在西方历史学家心目中,也不会将古长安与古罗马相提并论。因此,我不大相信居住在首善之区的长安百姓,一早爬起来,揉着惺忪的双眼,走出里坊,来到路边摊点,也像当今北京的上班族,只有油条、豆浆、煎饼,永远不变的老三样可以选择,一路走,一路吃,满手油脂麻花地往公共汽车上挤去,若如此,还算什么中古时期世界上最繁华最富饶的都城?
但是,“馎饦”之类面点,到底是什么样子?甜的咸的?蒸的烤的?油炸的水煮的?便不太清楚了。查《酉阳杂俎》、《齐民要术》、《梦溪笔谈》这类古籍,都说得十分含糊。幸好,距唐代不远的北宋文人苏轼,他有一篇在元符年间于海南岛流放期间,亲笔手书的短文,为我们提供了一点线索。
东坡与客论食次,取纸一幅以示客云:“烂蒸同州羊羔,灌以杏酪,食之以匕不以筷;南都麦心面,作槐芽温淘,渗以襄邑抹猪、炊共城香粳,荐以蒸子鹅;吴兴庖人斫松江鲙。既饱,以庐山康王谷廉泉,烹曾坑斗品茶。少焉,解衣仰卧,使人诵东坡先生《赤壁前、后赋》,亦足以一笑也。”东坡在儋耳,独有二赋而已。(宋·朱弁《曲洧旧闻》)
老实说,东坡先生这顿饭,其值不菲。是必须具有小康以上收入水平,同时具有良好胃口的消费者,才能买得起单,才能消化得了的一份食谱。
主食有面有米,副食有羊猪鹅鱼,佐之品味上佳的茶水。吃罢喝罢,解衣仰卧,真是好不自在。不过,此时此地的大师,日子过得并不开心。一辈子犯小人的他,元符元年(1098),又遭贬谪,渡琼州海峡,到海南的儋耳安置。好在那时没有实施对知识分子劳动改造的政策,先生还有可能写字读书。可是,究竟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背井离乡,回朝无望,那坐以待毙的苦闷,那枵肠辘辘的煎熬,是他一生中最没落、最艰难的阶段。因此,回味往事,举笔落墨,给朋友写了这幅字,作一次精神会餐。
我们遂有可能,揣度唐宋饮食之一斑。
北宋都城汴京,与唐东都洛阳,西都长安,同属中原,饮食习惯应该是基本相似。由于从秦陇,到关中,再到河洛地区的黄河流域,粮食作物以小麦种植为主,略可推断唐人的胃口,是以面食为主。我曾在豫西北怀庆府的博爱、沁阳劳动改造过,修过从河南焦作到山西晋城的铁路。1958年正是三面红旗招展之际,河南也是招展得特别强烈的省份,那人民公社的大食堂,那屋子大的笼屉,那脑袋大的馒头,真有共产主义已经光临的感觉。同时,我也领教了老祖宗神农氏尝百草,实际是给中国人带了一个坏头,老乡除了大口大口啃白面馍之外,不进其他油盐。结果,馍啃光以后,就三年灾荒。数千年来,中国人局限于从植物中吸取营养,这对于改善人口素质,提高健康水平,绝不是件好事情。因此,一个面有菜色的民族,想不当“东亚病夫”也难。
所以,我很看重苏轼文字中,那盆蒸得烂熟、令人食指大动的同州羊羔,实在是一个很重要的信号。至少表明在大唐盛世,一直延至五代、北宋,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汉民族,受到西域文明的熏染,饮食习惯上的逐步胡化,是不争的事实。国人的消化系统里,肉食渐渐成为很主要的成分,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幸事,也是中国历史上得以辉煌的物质基础。
一个人,活得好不好,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活得好不好,胃口,是很关键的问题。
同州,即今之陕西大荔,由于南濒洛水,西临黄河,是个粮谷丰饶、水肥草美的农业县份,那里出产的胡羊,肉质细嫩,味美可口,乃泡馍的首选羊肉,至今有名。但在东坡文中,最应该引起我们关注的,不是羊肉的质地问题,而是他所说的做法和吃法,虽只不过是一道菜,但却有改变中国的重要意义。
在地球上,凡食肉类动物,都凶猛,凡食草类动物,都温驯。唐代同胞可能从不断侵扰中原的胡人身上得到教训,人强欺侮人,人弱受欺侮,因此,神农氏的草食主义,在唐代,逐渐失去市场。同州,距离西域甚远,吃羊羔,绝对皈依西域正宗。
这盆蒸得稀烂的羊羔,更接近美国人的感恩节或圣诞节的火鸡,而与祭孔时全猪、全羊、全牛毫无共同之处。第一,在做法上“灌以杏酪”;第二,在吃法上“食之以匕不以筷”,实际上对尝百草的神农精神,予以革命和否定了。
“食之以匕不以筷”,看似小事一桩,但对唐人来讲,这个突破,意义重大。
世界上从来没有恒定不变的东西,民族特性也非铁板一块,饮食习惯也不是永远不可改变,所以,对付这只羊羔,除了一把锋利的刀,一副坚固的牙,一个强壮的胃,还需要那种绝非汉人所有,而是胡人天生的吃心遐想中,神游一千多年前的古长安,那将是怎样一个体验啊!不过,我还是郑重劝一句,若是你读过白行简的《李娃传》,建议你先不要到唐代的红灯区平康里去,那儿是李娃和她姐妹们活动的领地,你的荷包里,若没有过多的银两,那是你无法承担得起的高消费。而是要到西市、金街一带,那里的食肆、酒店、歌楼、舞榭、倡馆、茶寮、戏场、杂市,才是好红火、好热闹的去处,才绝对是一个值得你逗留的风流所在,否则,李白跑那里去做什么?
你会发现那些打扮得粉妆玉琢、花枝招展的胡姬,玉脸生春,眉目传情,向你冁然一笑,令你心旌荡漾,向你挥摆纤手,令你举步踟蹰。那摆动的绦带,曳地的长裙,袒露的襟领,洁白的肌肤,在扑面而来的香风里,弥漫着这些异域女子的荷尔蒙气息,该是怎样挑逗这个城市的勃然生机啊!
这就是唐朝的胃口,这就是长安的浪漫。
那时候,政治上不分畛域,张开怀抱,经济上不分族别,竞争谋生,宗教上不分信仰,相互容忍,族别上不分胡汉,悉为臣民。胡人几乎融进了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汉着胡帽,胡着汉冠”,甚至在服饰上,也在模糊着中外文化疏隔的界限。
我很钦佩唐朝的这种广义上的好胃口,它意味着一份自信,一份豪壮,一份担承,一份敢把天下纳入我胸怀的大气。那些阳痿患者,你就是打死他,他连这样想一想的勇气也不会有的。自南宋至清末,中国之一蹶不振,吃亏就在胃口,都像林黛玉那样,只能夹一筷子螃蟹肉吃,小命都难保,焉谈爱?焉谈情?焉谈雄心壮志?焉谈民族复兴?也许积弱的中国,尤其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实在压抑得太久太狠,大唐盛世,遂成这个民族永远被憧憬的梦。
盛唐统治的大版图,大气魄,大形势,大开放,其实是一个漫长的民族融合过程的结果。经过公元420年至589年南北朝的拉锯战,到公元618年隋朝实现统一,既是人之所为,也是势之所趋。唐代的统治者,敢作敢为,大气豁达,可能与血液中的胡人基因有关,正如国学大师钱穆所考证的:
近人有主李唐为蕃姓者,其事作否无确据。然唐高祖李渊母独孤氏,太宗母窦氏,外祖母宇文氏,高宗母长孙氏,玄宗母窦氏,皆胡族也。则李唐世系之深染胡化,不容争论。唐人对种族观念,亦颇不重视。即据《宰相世系表》九十八族三百六十九人中,其为异族者有十一姓二十三人,时人遂有“华戎阀阅”之语。崔慎猷至谓:“近日中书,尽是蕃人。”又唐初已多用蕃将,甚至禁军亦杂用蕃卒。(《国史大纲》)
正是这种混杂的人种优势,正是这种胃口的胡化倾向,唐代的文治武功,达到中国历史上的高峰。加速了边外属国的归附,推动了胡人内迁的涌入,也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的黄金时代。随着民风民俗的广泛传播,衣食住行的深入渗透,以麦面为主的中原人,在择食主张上多近胡人。
毕罗者,番中毕氏、罗氏好食此味。(唐·李济翁《资暇集》)
今衣冠家名食,有萧家馄饨,漉去汤肥,可以瀹茶;庚家粽子,白莹如玉;韩钧能作樱桃毕罗,其色不变;有能造冷胡突鲙,鲤鱼臆,连蒸诈草,草皮索饼;将军曲良翰,能为驼峰炙。(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土人本来擅长于制作面食,曾几何时,也时尚胡风起来。记得贺知章初到长安,投师访友,出明珠为贽见之礼,主人了不在意,嘱童持去鬻胡饼数十枚,众人共食之。可见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岂能低估?由此,可以看到长安城里的原住民,不得不按照地道的西域风习,来调整自己的胃口。
因为着眼于摄取更多的动物蛋白,膳食结构发生变化,使得国人的体质,气质,精神,心态,也在嬗变之中。肉食增多,势必带来某些人种学上的演化。唐朝男人的豪放自信,唐朝女人的妩媚可爱,正是这种食物结构成分发生了变化的结果。
这个结论,很可能使有识者嗤之以鼻,但一杯牛奶,改变一个民族,却是发生在二十世纪日本的事情,那是有目共睹的。
在《资暇集》中,有一则《熊白啖》的故事,你便懂得唐人的好胃口了。贞元初,穆宁为和州刺史,其子故宛陵尚书,及给事已下尚未分官,列侍宁前。时穆氏家法切峻。宁命诸子直馔,稍不如意则杖之。诸子将至直日,必探求珍异,罗于鼎俎之前,竞新其味,计无不为。然而未尝免挞斥之过者。一日给事直馔,鼎前有熊白及鹿脩,忽曰:“白肥而脩瘠相滋,其宜乎?”遂同试,曰:“甚异常品。”即以白裹脩改之而进,宁果再饱。宛陵与诸季望给事盛形于色,曰:“非免免笞,兼当受赏。”给事颇亦自得。宁饭讫,戒使令曰:“谁直?可与杖俱来。”于是罚如常数。给事将拜杖,遽命前曰:“有此味,奚进之晚耶?”于是闻者笑而传之。
熊白,即熊的脊肉,极嫩极肥,鹿脩,即风干的鹿肉,极干极韧,两者性质不同,炒蒸以后,却效果奇佳,鲜美异常。据说,现在到西安吃仿唐菜,还可以点到这道名品。试想这么一位老爷子,每顿食肉,食不好,还要敲儿子的屁股,固然可讽之曰“肉食者鄙”,就知道那张嘴,而无远谋深虑,但不也感觉到他那粗鲁豪悍的可爱乎?
什么时代,什么胃口,胃口是决定出汉子,还是出侏儒的关键。这也是清人顾亭林在《日知录》里早就感慨万分的话题,他说:
余见天下州城,为唐旧治者,其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廨舍之为唐旧创者,其基址必皆宏敞。宋以下所置,时弥近者制弥陋。人情苟且,十百于前代矣。
顾炎武所说的一朝一朝的式微,我不禁想起晚清大学士徐桐,这位给老佛爷策动义和团扶清灭洋、提供理论依据、掌握宣传舆论的教父,庚子事变期间,尽管风烛残年,不得不每日进宫,以备慈禧垂询。可他,家住崇文门外,坐在轿里,往北抬,花市有洋人的教堂,他不能路过;往西抬,东交民巷有洋鬼子,更不能路过;往南抬,绕路而行,又避不开当时北京的红灯区八大胡同,可谓步履维艰。他那顶只好远走永定门,再经西直门,然后才从西华门进宫的轿子,成为京城的一个笑话。
一个人,为其狭隘的教义活到如此委琐凿枘的地步,这个朝代,不亡何待?
这位老夫子,活了一辈子,闻夷色变,视洋为敌,闭目塞听,拒绝变革,如防洪水猛兽那样,抵制一切外来的新鲜事物。于是,倘若有谁端来唐朝穆宁吃得眉飞色舞的那盆“熊白啖”,拦住那顶笑话轿子,捧过去,基本上已是一具政治僵尸的他,绝不敢举筷尝上一口的。
因此,好的胃口,包含着宽容、博大,体现着接受、吸纳,意味着消化、摄取,代表着健康、活力。对一个人来说,足以雄壮体格;对一个朝代来说,足以强健精神;对一个城市来说,足以鼎盛壮大;对一个国家来说,足以生生不息。
3.国学大师南怀瑾论中医 篇三
夫《内》《难》之旨,先须详知人身气化之本,经脉血气与天地阴阳盈虚消长之理,然后效法以养生,应用以医世。......至若五行六运之说,辄取《周易》八卦之理则,智者知气为人生物理学术之最高原则,浅者反视为一派胡言乱统而已。......须知《内》《难》二经等所言生老病死之变迁,并天地间物理与人生之关系,统纳法则于《易经》,而易学之理,则本于天文地理人事物理之自然规律,其学术秉承,渊源有本,确非空言妄构,徒为虚玄也。老子有言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盖谓人之生存于天地之间,其生命本能现象,与天地自然规律之气化,固有息息相关者存焉,识知天地生物盈虚消长变通之理,然后方可以言养生与医药,中国医药之学术,其根本基础实秉此而来,则较之西洋医学,徒以人身为本位,以卫生医疗药物理论等为专科,大有不同者在焉。
人生天地之间,生活起居,不离地域,日月运行,寒暑迁改,皆与人有俯仰往来密切之影响,穷探此自然规律之来源,则须以本系星球中心之太阳为准则,古称五行以日元为主,即此意也。而所谓“五行”者,谓太阳辐射能之及于地球,互为吸引排荡而生变化,其间并感受其他四大行星互相放射之作用,地球上生物与人,即受行星间各种辐射能而生存,复皆藉地气之中和而受其变化之妙用。行者,即为旋转运行不息之意,强名谓金木水火土,亦为代表显示其现象之名辞,并非谓金即金铁,木即林木也,如食古不化,死守成文,则剑过已远,刻舟何用。至于九宫八卦,六壬推步,乃效法天地生物演变之一种固定法则,以卦显其演变之现象,以宫定其变迁之部位,六壬记其次序,推步述其过程,详知四时寒暑代谢之间,生物之成坏有序,昼夜明暗之际,精神之衰旺不同,例如七日来复,为天地气化同人身气血盈亏之规律,春生冬藏,为热胀冷缩心身互用之情形,良知疾病之由来,非但为外界传染,与饮食起居之所致,即太阳系内各星球之影响人类生存者,随时间空间而互变,更有大且甚者。医药所以为养生,养之医之而不穷究其本元在此,徒为术耳,未足以言学也。
由此研究人身之本能,法则天地造化之奥秘,其微秘精细,如出一撤,古称人身为一小天地,亦决非夸张其辞,丹书所谓:“日出没,比精神之衰旺,月盈昃,喻气血之盛衰。”则知精神与气血,并为生命之中心,五腑之互相关系,有统于五行之运转,六腑之流通,有同于天地气机之往来,血管神经,同于江河之流注,情意畅抑,同于气象之阴晴,奇经八脉,为本能活动气化之径道,丹田命门,为能量储藏之机枢,此皆为生之学,从生命存在而可验其状况,并非有固定之质,不能于死后解剖可知其究竟。如认窍穴以针灸,为佛道两家知特长,炼神气以长生,乃神仙方伎之专业。秉其学而致用为医药之术,则有一针二灸三砭四汤医之分,辅之以本能力量,有推拿气功之妙用。其他如辨药性,须知地理地质气象性能之互变,究物理,须知有化朽腐为神奇之妙用,总此方得言医,岂非综罗百代,集学术精微之大成者耶!
4.国学大师王国维著名诗词 篇四
1、《浣溪沙》
昨夜新看北固山,今朝又上广陵船,金焦在眼苦难攀。
猛雨自随汀雁落,湿云常与暮鸦寒,人天相对作愁颜。
2、《鹧鸪天》
列炬归来酒未醒,六街人静马蹄轻。
月中薄雾慢慢白,桥外渔灯点点青。
从醉里,忆平生,可怜心事太峥嵘。
更看此夜西楼梦,摘得星辰满袖行。
3、《点绛唇》
万顷蓬壶,梦中昨夜扁舟去。
萦回岛屿,中有舟行路。
波上楼台,波底层层俯。
何人在?断崖如锯,不见停桡处。
4、《点绛唇》
高峡流云,人随飞鸟穿云去。
数峰着雨,相对青无语。
岭上金光,岭下苍烟冱。
人间曙,疎林平楚,历历来时路。
5、《踏莎行》
绝顶无云,昨宵春雨,我来此地闻天语。
疏钟暝直乱峰回,孤僧晓度寒溪去。
是处青山,前生俦侣,招邀尽人间庭户。
朝朝含笑复含颦,人间相媚争如许。
6、《好事近》
愁展翠罗衾,半是余温半泪。
不辨坠欢新恨,是人间滋味。
几年相守郁金堂,草草浑闲事。
独向西风林下,望红尘一骑。
7、《采桑子》
高城鼓动兰釭炧,睡也还醒,
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
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8、《西河》
垂柳里,兰舟当日曾系。
千帆过尽,只伊人不随书至。
怪管道着我侬心,一般思妇游子。
昨宵梦,分明记:几回飞度烟水。
西风水断伴灯花,摇摇欲坠。
宵深待到凤凰山,声声啼鴂催起。
锦书宛在怀袖底。
人迢迢、紫塞千里,算是不曾相忆。
倘有情、早合归来,休寄一纸无聊相思字!
9、《摸鱼儿》
问断肠江南江北,年时如许春色。
碧阑干外无边柳,无落迟迟红日。
长堤直,又道是、连朝塞雨送行客,烟笼数驿。
剩今日天涯,衰条折尽,月罗晓风急。
金城路,多少人间行役?
当年风度曾识。
北征司马今头白,唯有攀条战臆。
都狼藉,君不见、舞衣寸寸填沟洫。
细腰谁惜?算只有多情,昏鸦点点,攒向断枝立。
10、《好事近》
夜起倚危楼,楼角玉绳低亚,
唯有月明霜冷,浸万家鸳瓦。
人间何苦又悲秋,正是伤春罢。
却向春风亭畔,数梧桐叶下。
11、《如梦令》
点滴空阶疎雨,迢递严城更鼓。
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
无据,无据,斜汉垂垂欲曙。
12、《浣溪沙》
路转峰回出画堂,一山枫叶被残阳,看来浑未似秋光。
隔座听歌人似玉,六街归骑月如霜,客中行乐只寻常。
13、《临江仙》
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
极天衰草暮云平,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
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狰狞。
红墙隔雾未分明,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
14、《浣溪沙》
草偃云低渐合围,琱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
15、《浣溪沙》
霜露千秋木叶丹,远山如在有无间,经秋何事亦孱颜?
且向田家拚泥饮,聊从卜肆憇征鞍,只应游戏在尘寰。
5.听国学大师讲座《高品质沟通》 篇五
在当今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新信息海量递增,信息以
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传播,如何才能在这瞬息万变的信息高速
公路不至于迷失了方向,如何及时把握住信息制高点,如何
做到在这信息海洋中乘风破浪,只有高品质沟通才是你成功
通往彼岸一个不可缺少的航线图。
如何才能做到高品质的沟通呢,国学大师翟鸿燊教授
给出了答案,就是先要学会怎样做“人”。
我们的祖先早在2500年前就把怎样做“人”画出了一
个框架,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几千
年来不败于世的根本。这十个字概况了你的所有日常生活、工作、社交和你对家庭的行为准则。你只有通过以上十个字的衡量才能来证明你是个具有高品质素质的人,于是你就具
备有高品质沟通的基本要素。
忠孝就是要你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
生活给你的赠予,你就能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一个人只有真
正懂得感恩、知道感恩、做到感恩,那你就是个高尚的人,你才会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每天怀有感恩的说“谢
谢”,不仅仅是使自己有积极的想法,也能使别人感到快乐。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宽容心;人与自然的沟通-和谐
心;人与心灵的沟通-喜悦心。这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及时有效的沟通,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讲不出有大格局的话,微笑、真诚、宽容才能交心,交心才能交易,才会为企业的发展争取到机会,高效沟通能力是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推进剂,我们要用喜悦心、包容心、同理心、赞美心、爱心去获得最好的沟通。
对于翟老师讲座的博学和领悟,不是短短几小时的讲座能够解决的,也不是区区几百字能够涵盖的。关键是能学到一点,悟到一点,在实践中运用上一点,用以指导工作,不断进步。
6.国学大师翟鸿燊语录摘抄 篇六
2. 小孝治家,中孝治企,大孝治国。
3.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好的团队是其乐融融,学乐融融。
4. 什么叫忙啊!心亡为忙啊!哀大某过于心死。
5. 生活本身就是财富,很多人一辈子被钱累死,成为功名利禄的奴才,活到死也整不明白这点道理。
6. 合同,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7. 鬼谷子:口乃心之门户。
8. 论语:不患无位,患何以立。
9. 朝闻道夕死可以。
10. 人要做到好德如好色。德高鬼神惊。君子忧道不忧贫。
11. 挣钱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花。
12. 言寡由,形寡毁,禄在其中。一言以兴邦,一言以丧国。
13.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这叫内圣,修身,这是根本,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叫外王。
14. 一个很会沟通的人,一定很会和自己沟通。一个人格局很小,一个人境界很低,一个人心胸狭隘,怎么能讲出大格局的话。
7.国学大师翟鸿燊语录 篇七
2、你不是最好的、你可以成为进步最快的。
3、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
4、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除商品。
5、什么是领导力,领导力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
6、人一辈子最大的误区,就是见着好友不交,见著名师不拜。
7、一个境界低的人,讲不出高原的话。
8、自我沟通非常重要。
9、一个没有使命感的人,讲不出有责任的话,一个格局小的人,讲不出大气的话,
10、凡是能干大事的人,都是能够坐得住的人。
11、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
12、敬天爱人。企业文化是做人的文化。
13、没有这么多人干扰我,哪有我做球星的价值。
14、一个人的思考是正面的、表达是正面的,行为是精进的。
15、人最大的敌人是你自己。
16、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
17、企业要远景没远景,要使命没有使命,要价值观没有价值观。要价值规则没有价值规则、要信念系统没有信念系统、要文化
没有文化,要精神没有精神。
18、别人身上的不足,可能就是你存在的价值。
1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0、企业只有营销才能实现利润。其它都是成本,企业最大的成本就是那些不会营销的员工。
21、最大的自私就是无私。
22、一个好的领导人。要有利他心,利他精神就是企业精神,
23、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钱越花越多。股份越分企业越大。财散人聚,人聚钱来。
24、做生意的规则1、开展顾客数目。2、提升顾客质量。3、增加每一次交易的成功率
4、增加客户重复消费次数。5、增加每次数量的平均交易额6、建立顾客的诚信度。
★ 翟鸿燊孝道篇语录
★ 国学大师季羡林的晚年生活
★ 国学大师南怀瑾人生励志名言
★ 投资大师经典名人名言
★ 走近大师作文
★ 星云大师语录
★ 服装设计大师名言
★ 催眠大师影评
★ 星云大师新年贺词
【二十世纪国学大师资料】推荐阅读:
听国学大师任修远讲座有感04-12
国学大师翟鸿燊观后感08-28
《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课时教学设计03-01
二年级国学教学计划06-23
21世纪大学英语第四册第二单元课文翻译01-19
世纪之交10-08
20世纪美术02-15
世纪材料02-17
世纪佳缘简要分析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