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2024-07-23

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共9篇)(共9篇)

1.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篇一

随着科技的发展,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它在很大程度上强调的是突出教育形式当中的声音、画面造型所形成的丰富信息量。那么影视音乐的直观性、趣味性将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 得到最大限度地充分展示, 达到充分个性化的、主动性的教学效果。

一、影视音乐欣赏的特点和作用

音乐与电影 (电视) 艺术的结合, 使音乐艺术的形态更加绚丽多彩。音乐常常出现在电影 (电视) 中, 是因为二者的社会意识形态在内容上是相通的。音乐的内容具有情感的概括性, 而电影 (电视) 的形象则具有一定的个别性, 二者只有相互补充, 才能达到审美的完整和统一。电影 (电视) 音乐通过画面的形象, 使音乐的内容更加具体明确, 长期流传。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影视音乐这种音乐体裁形式及影视音乐的功能;感受音乐中的情感, 表演、塑造和体验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征;使学生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别和音乐在电影、电视剧中的作用;音乐因为有了影视画面的解释, 使得学生更容易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而影视音乐是帮助学生提高艺术欣赏力的最好的艺术形式;通过优秀影视作品潜移默化、寓教于乐、以情感人的作用, 引起人们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 有助于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多媒体教学在影视音乐欣赏课中的优点

运用多媒体教学, 能够将影视作品的图形、图像、声音、语言、文字等影像符号直观地呈现, 加强学生对教学对象的印象和理解。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影视艺术的视听造型特征。

课程单位时间内的知识容量大, 以高科技为媒介来完成知识的教与学, 对教师而言, 可以更多地按自己的意愿安排教学活动, 省略了对课堂气氛的控制、突发事件的处理等项目, 能更充分地把时间用到对知识的讲解上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安排所学的内容, 省去了许多可有可无的环节,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多媒体教学一改传统教学较单一、僵硬的课堂教学模式, 采用智能型、具有亲和性的界面, 以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 展示最前沿、最丰富的知识,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促使学生更好地充当学习的主体这一角色。

教育资源的共享, 节省人力、物力, 这是跟多媒体教学自身特点相关的。传统教学往往是一个教师指导数十个学生, 而多媒体教学中, 一个老师授课, 通过具有受众面极其广阔的多媒体传播途径, 其受益者是以千、万计的。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 让学生感受影视音乐的魅力

随着快速发展的荧屏世界, 音乐与影视越发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他们互相影响, 相互作用着, 为我们创造了更多的具有个性化色彩的优秀影视作品。音乐在影视中所表现的作用是多角度、多方面的。我力求将一些极具特征性的影视音乐展现给学生。

首先, 强调视听相结合的艺术。影视音乐要求能将画面与音乐相结合, 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欣赏感觉。也更能体现出音乐与影视的关系。比如我们课本上的中国文学四大名著改拍的电视电影中的主题曲就有鲜明的特点, 学生通过对比音乐情绪、速度和所塑造的音乐形象的不同来感受不同影视作品中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是不一样的。

其次, 我还挑选了一些特征明显的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例如:为使音乐达到一种气氛渲染的效果, 我挑选了《简·爱》中一段紧张的“着火”场景, 进行有声与无声的对比, 让学生自己总结。我还挑选了《狮子王》和《一曲难忘》中的两个片段。一是小狮子辛巴在唱唱走走中长大了;另一个是少年肖邦在教授上课时不停地弹琴中长大了。学生一看就知道音乐在影片中的这一作用特点。这一些特色片段的展现, 给学生一个准确、个性化的欣赏空间, 并能通过自己的总结掌握音乐在影视中的具体作用。

最后, 结合人文思想、道德情感教育。在选择“情感表达”和“寓意升华”的代表影片时, 我以情感为主线。选择了《音乐之声》中主人公第二次演唱《雪绒花》时的情景;以及《泰坦尼克号》中沉船时四个弦乐手还在甲板上拉琴的两段感人的场景。使学生在欣赏中自然而然地与影片产生共鸣得到思想情感上的升华, 并对学生进行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将影视音乐思想提高到一定的层次, 使其更具欣赏价值。

多媒体教学尽管为影视音乐欣赏课提供了很多便利, 但是还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要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人为地割裂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不要让欣赏课变为演示课, 体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地位。在教学中应考虑到学生良莠不齐的实际情况, 要注意学生在影视艺术学习当中的反馈信息, 加强引导。另外,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也成为我们的首要任务, 只有这样才能如鱼得水, 应用自如。

多媒体教学在影视音乐欣赏课中的运用, 还需要我们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更好的模式, 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推动音乐学科更好地发展。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新课标的指导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下, 通过对多媒体教学在影视音乐欣赏中的优点分析, 来说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辅助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水平。影视音乐的直观性、趣味性将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支撑下, 得到最大限度地充分展示, 达到充分个性化的、主动性的教学效果。

2.影视欣赏与英美文学教学应用 篇二

关键词:高等教育;英美文学;影视作品;辅助赏析;应用原则

英美文学课程作为高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新的教育改革背景下面临更多的困境,特别是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育理念上的单一性问题,教师过于关注讲解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程式化教学导致课堂氛围沉闷。如主流教学方式仍以知识讲授+书本+粉笔+黑板为主,对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较少,课堂教学模式缺乏师生互动。对于英美文学一线教师而言,如何从教学创新及教学手段上增强课堂生动性,多渠道拓宽学生对英美文学的认知积极性和兴趣,尤其是在多媒体影视资源开发上,充分发挥外文影视素材,构建多元化、个性化学生学习环境。如利用外文电影的导入,从影视语言及影视创作背景中来挖掘英美文学知识与文化,利用优秀的外文电影来探索趣味性文学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英美文学的学习自主性。为此,本文将从影视欣赏导入来探讨英美文学教学原则和应用方法。

一、影视欣赏在英美文学课中的引入必要性

从文学价值来看,外文影视作品在课堂的导入,一方面利用影视语言与文学文本进行联系,并从影视语言中来渗透文学意义;如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仅表现在影视画面及构思上,更重要的是通过电影剧本来呈现影视本身,在以图像展开中传递文学的魅力。正如李果所言“影视作品的思想和审美价值是通过文学创作来表现的”,对于影视作品的文学价值,从影视艺术创作形式中,来挖掘影视作品主题、思想和叙事风格,从中来展开文学课堂的知识衔接,发挥影视作品与文学著作之间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影视作品的文学文本,特别是对于名著改编下的影视,从文学批评视角来阐释对原著的理解。引导学生从原著及影视作品的文学对照中来研究和分析文化差异性。同时,影视作品为文学教学的重要辅助形式,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特别是在影视作品文本的探析上,打破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沉闷局面,鼓励学生从自我理解、鉴赏中广泛交流。如我们从影视作品中来探讨莎翁的原著,从影视文本的语言特色上来挖掘原著的思想与题旨,从文学叙事及影视作品的文化功能、艺术感染力等方面来推进“影视文本与视觉”的互动。

二、影视作品在英美文学课堂中的导入原则

影视作品的导入不是随意的,要从英美文学课堂教学实际,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来正确导入,帮助学生从影视欣赏中提升英美文学素养。课改大纲提出文学课堂的教育目标,旨在从原著中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理解能力,通过文学批评方法来促进学生语言及人文素质的提升,特别是对西方文学、文化的正确理解。因此,在进行影视作品导入中,需要从教育示范性、文学审美性、作品体验性等方面来综合把握。

(一)注重影视作品选材的开放性、精炼性

不同影视作品所传递的思想主旨是不同的,在英美文学课堂导入影视作品,首先要明确开发的选材态度,通过对课程教学目标的明确,从中选择有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作品中,来丰富对原著的理解和学习。如对于原著的改编电影,有忠实于原著的翻译式改编;也有开放式改编且整体框架与原著一致,还有参照原著素材进行自由式改编。通常来讲,对于影视作品的选择多以尊重原著为主,而对于文化多元化、雅俗边界模糊化的今天,通过多视角、多层面的拓宽影视选材范围,让学生能够多方面审视作品的文学价值。另外,对于影视作品的提炼,需要结合课程教学计划,有选择性的截取和整合影视素材,避免不拘一格带来误导。因此,在课前需要对影视作品进行全面审视,从文学著作与影视文学解读中准确把握放映内容。

(二)观评并重、收放合理的播放原则

在课堂上导入影视作品是需要谨慎的,如果不加合理的剪辑素材,课堂观影则变成冗长的影视课,或者说变成纯粹的娱乐形式,失去了影视作品在英美文学教育中的生动性。因此在放映上,要从教学目标和知识点,通过暂停、回放、突显师生互动、互评,从观、评中合理控制放映节奏,引导学生从观、评中欣赏并思考问题,从中来讨论和交流,特别是对于影视语言及影视内容进行批判性探讨,激发学生的文学思辨力。

三、影视作品在文学课堂中的应用举例

英美文学课堂中对影视作品的正确导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针对当前教学需要,举例来探讨影视作品欣赏与文学互动的方法。

(一)从影视作品探析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在影视作品导入中,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流和互动。如在学习《嘉莉妹妹》时,通过设置问题:如果让学生做导演,对于嘉莉妹妹的饰演者,你会选择哪位明星?问题的抛出,激发了学生对影视剧的探讨热情,也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氛围;通过解析《嘉莉妹妹》原著中的段落,让学生从饰演者中来进行分组交流,也可以通过投票方式来选择最合适的演员,并为该“导演”提供小小的奖品。实践证明,利用学生阅读体验与影视作品欣赏,来布置得当的教学任务,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发挥学生的集体参与积极性

影视作品与文学阅读整合,其目的在于激发全班成员的学习热情。如以简·奥斯丁的作品赏析为例,在活动组织上,首先提前三周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分组课下阅读和观看相关作品。如《简·奥斯丁生平》、《成为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诺桑觉寺》、《爱玛》等原著及影视作品;其次开课前15分钟进行作品及原著内容PPt演示,特别是通过原著与影视画面间的整合,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来探讨其异同点;再次,细分各组学习任务,并从思考题中让学生从探讨中汇集成卷;之后进行课堂探讨和交流;最后对各组学习效果进行测试,并以专题方式来探讨学习心得。

四、结语

影视作品是建立在文学基础上,通过对影视作品的导入,利用图像来展开作品的文学脉络,并从原著与影视作品的关联度中,从文学视角来洞晓作品的文学价值与艺术审美,帮助学生从中感知英美文学课堂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叶明珠.英语影视欣赏在“英美文学课程”中的有效运用[J].电影评介.2011(18)

3.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篇三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与变化以及影视艺术的产生发展。19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音乐艺术呈现出了多样性和民族性。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爵士乐和摇滚乐先后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在民族音乐的推动下,世界音乐日益走向繁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19世纪末以后,影视艺术这门新兴的艺术形式出现,并发挥了日益重要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分析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的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音乐欣赏,进入音乐情境,加深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进一步认识。主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影视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习音乐家执着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难点: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四、学情分析

同学们通过音乐课对于音乐的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对于音乐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特别是很多同学迷恋于流行歌曲和丰富多彩的影视艺术。但是对于音乐与影视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等一些基本原理则不能理解。

五、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小组竞赛、讨论质疑

六、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本课。根据兴趣分为古典主义音乐组、浪漫主义音乐组、流行音乐组(又可分为爵士乐组、摇滚乐组)等四个小组,分别通过互联网或图书查找其音乐流派的代表人物的图片、生平、代表作简介及欣赏并做成;有音乐特长的同学准备表演。

2.教师:课前根据学生的兴趣将其分组;指导并监督学生完成各自任务;上网查询相关资料,向音乐老师请教,以便更好地调控课堂;制作本课。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

本课引言由照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介绍了乐圣贝多芬和他的故事。建议教师播放一段贝多芬的音乐片段后以谈话法和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问题:听了贝多芬的音乐以后,谈谈你听后的感受。它反映了什么样的时代背景?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讲授新课】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1)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

第一,欧洲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使文艺格局的面貌发生了变化。

第二,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使音乐的发展呈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

(2)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第一,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教材介绍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兴起和发展、主要特点以及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兴起和发展。浪漫主义音乐是在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于19世纪初兴起,以奥地利和德意志为中心。19世纪中期走向鼎盛时期。

2)主要特点。浪漫主义音乐与19世纪以前的古典主义音乐不同。古典主义音乐崇尚理性、重视规范、要求感情的节制和形式,而浪漫主义音乐一则着重感情的抒发和个性化的心理刻画、注重音乐中的诗情画意,感情热烈而奔放。二则在音乐作品中大量弘扬民族特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乐派。

3)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浪漫主义音乐家灿若群星,他们给后人留下了许多不朽之作。德意志的贝多芬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及向浪漫主义乐派过渡时期的代表,有“乐圣”之称。

浪漫主义音乐在歌剧中也取得了辉煌成就。意大利罗西尼的作品旋律优美、技艺精巧。他还是美声唱法的开创者。威尔第的音乐作品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富有民族特色,对当时意大利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巨大作用,人们尊称他为“意大利革命的音乐大师”。法国的比才的代表作品《卡门》是世界最优秀的歌剧作品之一,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法国音乐追求精巧形式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色彩。德意志瓦格纳的作品极有独创性。他用近20年的时间完成的巨作《尼布龙根的指环》具有鲜明的德意志民族特色。

第二,民族乐派。民族乐派出现于19世纪中后期的俄国和东欧地区。《天鹅湖》《胡桃夹子》至今仍焕发着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喜爱。

9世纪的音乐以浪漫主义音乐为主。教材介绍了各流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杰作,它们几乎都是世界级音乐大师和世界名曲。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选择播放风格不同的几个音乐片段,让学生体会音乐的语言并在鉴赏中比较分析其特色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共同特点。

二、20世纪世界的音乐发展变化

(1)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20世纪世界经济的迅速增长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心理和思维方式,这些推动了音乐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主义音乐兴起。在众多的流派中,流行音乐脱颖而出。

(2)流行音乐的发展及评价

第一,流行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

(1)一战后至二战前流行音乐的主流是爵士乐(jazz)。爵士乐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源于美国南部新奥尔良的一种流行音乐,是美国黑人从非洲带来的传统音乐与欧洲音乐长期融合的产物。

(2)二战后的流行音乐中有摇滚乐、蓝调和新的爵士乐“比博普”。

(3)20世纪70年代以后,音乐风格更加多样,表现在具有即兴性、强调借助和运用电子手段、注重话筒的操纵技术、商业化倾向日趋明显。流行音乐的发展日益走向繁荣。

第二,对20世纪流行音乐的评价。流行音乐反映了现代社会青少年一代的情绪追求,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流行音乐是突破传统、缓解竞争压力、宣泄喜怒哀乐的一种最直接方式。日益繁荣的流行音乐活动也改变着人类的娱乐和生活方式。

(3)当代音乐的发展趋势和走向繁荣的原因

当代音乐具有大众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伴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这些因素促进了当代音乐的日益繁荣。

教学建议: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流派纷呈、风格多样。不仅继承和发展了20世纪前的音乐精粹,还出现了更加贴近人们生活的流行音乐。教材重点阐述了流行音乐的不同风格和发展方向。这些内容是同学们比较熟悉和感兴趣的。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师生对话、同学辩论和同学表演中体会音乐的魅力,深刻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1)电影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了电影起源和发展的条件。第一,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迅猛发展。19世纪末电学、光学、化学、机械学等学科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第二,社会的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商业利润的驱动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动力。

教学建议:本目教材识记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要求较高,指导学生多看书总结、整理电影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并注意与两次科技革命相联系。同时影视、图片资料丰富,建议教师利用多媒体或幻灯形式进行适当补充,但由于课时限制,对教材中提到的经典片不可能面面俱到,可指导学生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了解。

(2)电视的起源与发展

讲述电视系统研制成功的过程时,建议教师借助多媒体形式,适当补充资料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关于电视艺术的普及应用,建议教师从电视艺术普及的条件、时间及表现三方面把握教材。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结合本节整体教材指出电视艺术普及的条件:电子技术等方面的进步,社会巨大变化和人类新的精神需求及商业利润的驱动。建议教师从电视机研制、电视转播、电视节目制作三方面稍作补充,如: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电子管、晶体管电视迅速发展到集成电路电视,目前,电视正在向智能化、数字化和多用途化迈进;电视转播也由卫星传播到卫星直播。

(3)影视艺术与人类生活

教材主要写了五个方面:(1)影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着人类在科学技术上的进步。(2)直接引领着文明发展趋势和社会风尚,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3)影视艺术与其他艺术既区别又联系,它通过特有的技术手段,使人感受到视觉冲击和心灵启迪。(4)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5)由于电视本身的特点,它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成员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空中课堂”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主要由电视、广播、网络这三种远程教育方式构建。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与教师的交流不是面对面,而是通过电视荧屏来实现。

九、板书设计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浪漫主义音乐

、电影

(1)特点

(1)产生

(2)代表

(2)代表作品

2、歌剧

2、电视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1)产生

(1)现代主义音乐

(2)影响

(2)摇滚乐

十、教学反思

.现代主义音乐怎样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思路引领:运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理解和分析。

2.电影、电视对人类社会生活有哪些重要影响?

思路引领:从电影艺术与特定时代的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发展和人类思想、情感的互动关系等方面进行思考和观察。

第八章

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4课:音乐与影视艺术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2.了解影视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历程,认识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预习内容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背景

2、流派①浪漫主义

②意大利

3、俄国

4、美国

(二)20世纪的音乐

、原因

2、特征

3、表现①爵士音乐

②摇滚乐a.原因

b.特点

c.代表

③音乐的多元化

(三)影视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条件⑴技术和物质

⑵动力

2、起源

3、诞生

4、发展⑴20世纪初

⑵1927年以前

⑶1927年

⑷1935年

5、进一步发展⑴二战后

⑵苏联

⑶意德

⑷印度

⑸中国

(6)美国

(四)、电视

、原因

2、诞生⑴20世纪20年代

⑵1928年

⑶1929年

3、发展⑴1930年

⑵1936年

⑶40年代初

4、进一步发展:⑴二战后

⑵20世纪90年代

(五)、影视艺术的影响(丰富精神生活、改变生活方式、加快信息传递)

、影视艺术是

2、影视艺术有

3、影视艺术对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理解19世纪音乐发展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时代的变化理解20世纪的音乐流派及发展方向。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认识音乐的发展与时代变迁间的关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全面评价摇滚乐。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影视艺术兴起和发展的条件、作用;理解影视艺术是当时政治经济的反映;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鉴赏影视作品的水平和审美情趣。

2、过程与方法:分析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的音乐产生的背景;进行音乐欣赏,进入音乐情境,加深对音乐意境的理解并形成对不同类型音乐的进一步认识。主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影视素材,以情景再现的形式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音乐名作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学习音乐家执着追求、热爱生活的精神和爱国情操。影视艺术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进步;杰出的影视艺术家创造了优秀的作品,丰富了人类的文化宝库。

4、重点:浪漫主义音乐的主要特点。电影、电视艺术起源与发展进程;影视艺术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5、难点:现代主义音乐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化。影视艺术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条件。

二、学习过程

(一)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特点,发展状况,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哪些?

(二)19世纪歌剧的辉煌成就的表现?

(三)民族乐派的兴起表现?

(四)20世纪世界音乐的兴起,代表作品及影响有哪些?

(五)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概况

三、反思总结

.现代主义音乐怎样反映了时代的变化?

2.电影、电视对人类社会生活有哪些重要影响?

四、当堂检测

.18~19世纪之交,欧洲音乐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是()

A.从古典主义音乐向现代主义音乐过渡

B.从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

c.从浪漫主义音乐向现实主义音乐过渡

D.从古典主义音乐向现实主义音乐过渡

2.1804年春,贝多芬完成《英雄交响曲》并题写了“贝多芬献给波拿巴”的献词;当得知拿破仑称帝时,他将总谱写有献词的封面撕下,并在后来出版时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一事实主要反映了贝多芬()

A.注重不断提高音乐创作水平

B.敢于正视并修正自己的错误

c.具有反封建与争民主的精神

D.具有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思想

3.他的音乐有如雾里看花,具有朦昽的意境,捕捉无定型的流动体运动时的瞬间印象,把它们用绝妙的音色、和声等表现出来。”这个音乐家是()

A.贝多芬

B.德彪西

c.毕加索

D.莫奈

4.爵士乐与摇滚乐主要流行期的分水岭是()

A.冷战

B.一战

C.二战

D.苏东剧变

5.“猫王”普莱斯利给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的作品属于()

A.爵士乐

B.西部音乐

C.乡村音乐

D.摇滚乐

6.电影属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c.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产物

D.信息时代的产物

7.1935年后,电影具备了三要素

①画面②声音③色彩④动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XX年世界杯足球赛法国与意大利决赛的现场直播,吸引了几十亿电视观众。这最主要体现了电视的哪一项功能()

A.以最快的速度传播资讯

B.满足人们越来越高的娱乐要求

c.把世界各地的优秀艺术品展示给世人

D.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

9.李宇春,这个热爱音乐、拥有良好修养和单纯梦想的中国大学生,成为了一个微妙的符号。湖南电视台电视节目《超级女声》体现了电视的哪一种功能()

A.资讯传播

B.新闻报道

c.大众娱乐

D.艺术鉴赏

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18世纪,音乐界诞生了一位真正的伟人,那就是近代史上的伟大的音乐家路德维斯•冯•贝多芬。贝多芬早年深受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毕生追求自由和民主的理想。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在创作盛年双耳失聪,生活上也多次失意,他决意要把握住命运的咽喉,向命运挑战。在今天,贝多芬的名字不仅代表了登峰造极的古典音乐,而且是一种崇高理想和追求的象征。

在波恩市塑造的贝多芬巨型头像

材料2:音乐用自己的音调形象概括地反映生活的本质过

程。在贝多芬的作品中可以听到酷烈的战争,威武的进军

和胜利,听到革命进行曲的音调和节奏。他的第五交响曲的结尾部分就是如此。——鲍烈夫《美学》

回答(1)贝多芬是哪国人?生活在哪一时代?它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哪些?

(2)贝多芬在音乐发展史上的地位如何?

(3)结合材料,简要谈谈你对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的理解。

五、课后练习与提高

.最近采用3D技术的美国电影《阿凡达》在世界各地热播,尤其在青年人中引起一股“外星人”热潮。电影对人类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有

①影响社会风尚的变化

②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增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

④暴力、低级趣味电影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⑤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

A.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⑤

2.文学艺术往往反映了政治、经济状况和社会的变迁,表达作者的情感。《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表达了作者

A.歌颂人间的美、善与光明

B.渴望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

c.对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担忧

D.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

3.右图是XX年夏天最为火爆的一部动画片《功夫熊猫》,它是由被称为电影梦工厂的公司制作的。此动画片的出品

公司应该是:()

A.好莱坞

B.华纳电影公司

c.中国电影集团公司

D.香港电影公司

4.实验中学艺术小组决定建立一个绘画艺术网站,展示现代绘画艺术的成就。下列各项,你认为能入网页的是:()

A.达•芬奇及其《最后的晚餐》

B.凡•高及其《向日葵》

c.毕加索及其《格尔尼卡》

D.卓别林及其《摩登时代》

5.十八、十九世纪之交,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为这两大乐派架起桥梁的是一位德国音乐大师,他一生创作的不朽作品不包括()

A.《牧神午后•前奏曲》

B.《英雄交响曲》c.《命运交响曲》D.《田园交响曲》

6.彼得•李伯庚在《欧洲文化史》中说:“莫扎特的乐曲听众往往只是挤满一个客厅,而贝多芬的交响乐则是为音乐厅的上千听众而创作的。”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共和制度的确立

B.封建等级观念被削弱.

c.普通工人生活水平的提高

4.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篇四

一、引言

在英语学习中,听是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英语教学中

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该项语言技能的重要性也日益明显。而听力测试也早于纳入高考的轨道,并在近几年的高考试卷中日益完善。20颁布的新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增加了对听力的具体要求:听力测试在学期考试、学年考试、中考和高考中所占比例应不少于20%。此外,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语言技能的要求,扩大了听和读的输入量,并给予分级描述和具体量化。因而,中学阶段,研究听力教学非常有必要。

二、听力教学的现状简析

尽管听说的重要作用历来为广大英语教育研究者和英语教师所认识,在高中英语学习阶段,师生均把听力训练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抓,然而收效却很不明显。尤其是普通中学,学生听力理解能力的提高尤为困难。除了客观原因(教学条件差,学生基础不好等),师生都未能掌握科学的方法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在我们温州地区的普通中学,大多数的英语教师还仅仅是在常规课堂中尽量使用英语上课、让学生多听课文录音磁带和多做听力模拟试题以达到提高听说能力的目的。此种方法显然单一枯燥,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如何实施中学英语听力教学,怎样培养学生听的兴趣、克服听的心理障碍是长期困惑英语教师的难题。影视欣赏视听说,即采用原版英文影片,根据一定的教学需要,通过对影片的剪辑,并利用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的整合,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入手,以达到听说能力的提高并促进其读写能力的发展。本文就笔者近三年开展影视欣赏视听说教学的尝试,试图对高中英语影视欣赏视听说教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可行性进行阐述。

三、开设影视欣赏视听说教学的依据

(一) 依据新课程的要求

进入了21世纪,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在轰轰烈烈地开展着。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把“会做某事”作为衡量学生是否掌握一门学科的基本标准。依据新课程标准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最起码应该达到七级,要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则应达到八级或九级。新课程标准对八级的听能要求是这样描述的:“能识别不同语气所表达的不同态度;能听懂有关熟悉话题的讨论和谈话并记住要点;能抓住简单语段中的观点;能基本听懂广播、电视新闻的主题或大意;能听懂委婉的建议、劝告等。”

显然,单纯利用教科书是不可能达到这种要求的。新课程计划要求教师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了“教师要具备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创造性地完成教学任务。 ……教师应根据课程的要求,对教材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求和水平进行深入了解,并根据自己的教学条件和教学环境,补充和调整教材的内容,创造性的完成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因而,探索影视材料进行视听说教学显得犹为必要。

(二) 依据外语教学原则的要求

20世纪代,英国帕尔默(F.R.Palmer)等人提出的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

Language Teaching),不仅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交际情景。培养交际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围绕这一目的,教师应着力使学生将语言基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交际能力。听说读写这四项技能并非毫无联系,说依赖于听,听不懂必然不会说。听还与读写有机联系。听懂了,才能读得进,写得出。因而,实施听说教学,应该也正在越来越广泛地成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影视欣赏视听教学利用情、声、色、形大大强化了“刺激反应”,使外界的信息通过视觉、听觉、话语动觉传给大脑中枢,建立起信号联系诱发人脑迅速作出反应和加速记忆,从而达到记忆痕迹的长期储存而实现最佳教学目的。

从语言学和教育信息技术的角度来看,影视欣赏视听是原版英文影片和教育媒体运用于英语教学实践的一种技术辅助教学。它的存在培养了学生英语视听说的能力,同时促进了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的理解。

(三) 依据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懂电脑,会英语和能驾驶已经成为21世纪人才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了。此处的“会英语”即把语言当作信息的载体和人类交际的工具。在国际间的交往与日俱增的信息时代,外语交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在交流信息、知识的时候,首先要听懂、领会和完全理解对方的语言(外语),否则就无法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四、影视欣赏视听说教学的实践和探索

笔者所任教的高中,入学生源属我市普通中学中下偏下的水平。很多学生初中阶段就不喜欢英语学习,相当部分的学生上了高中已经完全放弃了英语的学习。如何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主动参与英语课堂,就成为老师最费心的问题了。正因如此,我选择了学生最感兴趣的英语电影,用于课堂教学。为了让影视欣赏视听说教学更有实效性,笔者在所任教的班级做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该课型的了解和兴趣。结果表明:只有不到50%的同学喜欢学习英语,然而,100%的学生喜欢看英语电影,92%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在高中阶段开设影视欣赏视听说课,因为它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听说读写尤其是听力大有帮助。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需要就是老师努力的方向。问卷调查之后,笔者开始了有关影视欣赏视听说教学的理论学习。通过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和实践与探索,笔者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文从三个方面论述影视欣赏视听说教学的构思过程。

(一)确定视听材料

英文原版影片,数目繁多,如何选择影片是教师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常规备

课时,我们要备教材,备学生。影视欣赏也不例外。选择影片可以概括为“一个范围,两个原则”。一个范围就是首先考虑获得奥斯卡奖项的,根据名著改编的或者是当今青少年最热衷的影片。两个原则即:A.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学生一般只对他们认为有意义而且重要的事物感兴趣。电影这种大众文化正切中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源自他们的兴趣。它比其他任何听说材料都吸引学生,但是,高中学生的语言储存量还非常有限,听力也远远没有达到原版影片所要求的语速。假如材料的难度超过了学生的认知水平,那么他们的“专心”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起始阶段,不妨选用动画片、《走遍美国》、《老友》或《音乐之声》等更容易让学生接受。 B.课文话题的延伸和拓展。面对209月开始在我省实施的新编教材,可以更多地考虑如何通过影视欣赏,拓展和深化单元内容和主题意义。高一上册文中就提到了很多电影,结合课文主题,笔者挑选了三部影片 Unit 5--《辛德勒的名单》 、Unit 9--《黑客帝国》、Unit 11--《音乐之声》作为影视欣赏课的教材。高一下册教材涉及的电影不多,但与Unit 13 Healthy Eating &Unit 14 Festivals 相联系,不妨选取《走遍美国》中的Thanksgiving Day。Unit 16 Scientists at work 提到了Franklin, Unit 17 Great women讲述了Oprah Winfrey 的成名故事,也提到了Madame Curie, Song Qingling, Pearl S. Buck等伟大女性。那么用著名演员Tom Hanks主演的《阿甘正传》不失为一个好主意--让学生知道一个智商低下的人凭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也完全有可能获得巨大的成功。结合Unit 20 Humor& Unit 21 Body Language 可以选用世界著名喜剧大师卓别林的电影,也可以用比较新潮的《加勒比海盗》、《憨豆先生》(教材中出现了相关图片)、《老友》中的片断或者Dustin Hoffman的喜剧作品等。

(二) 构思课堂模式

选取了教材之后,该考虑如何构思课堂模式了。这涉及到下面两个方面。

1.主题的提炼

一部电影,从影视艺术自身的语言、技巧、手段、环节等各类形式因素切入点

比较多,如编、导、演、摄、录、美工、服装、化妆、道具、音乐、音响、特技运用、剪辑手法等,往往带有很强的专门鉴赏和专题探讨的倾向。高中的影视欣赏视听说课,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笔者以为,纯文学类的电影以通过视听欣赏了解情节为主。主要让学生感受英美原版文学作品和电影语言的地道优美,并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习俗等,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如《音乐之声》《双城记》《罗密欧和朱丽叶》等。而科幻片或者历史片则可以通过视听欣赏和说挖掘影片的内涵,着重结合德育教育,让学生理解并学习演员、导演或者剧中人物的品质特征。 如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新教材高一上册Unit5课文Post-reading 中提出的几个问题,并得到Why is Steven Spielberg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top directors in the film industry? 的答案。《黑客帝国》属于科幻片,当中涉及许多科学领域如信息技术、微生物、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可结合教材中Integrating skills中的两篇文章让学生理解电脑控制的世界以及身体和意识分开这些概念之后,着重在影视欣赏课上挖掘三个主要人物Neo, Morpheus & Trinity表现出来的优秀品质,使学生理解一个人的成功不仅需要自信、坚强,还需要友爱。而这些内涵的挖掘就使得本单元的写作任务Write a letter to Q12 and tell him about how we think, how we feel abut each other, and try to give examples of love and friendship.具体化了。

当然,无论以欣赏情节还是影评为主,影视欣赏课堂都应该注意语言文化学习并结合相应的听说读写任务。

2.任务的设置

在高中开设影视欣赏视听说课,应当是以影片为基本素材,以视觉的美观效果首先刺激学生,引起学生的欣赏和表达愿望兴趣,而自觉参与教师设计的一系列的听说读写四种任务,从而提高运用英语的综合技能。在选取了影片、确定了主题之后,教师应该结合影片的特点、联系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兴趣,确定课堂目标,并运用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理念,设计课前、课堂以及课后各项任务,让学生通过读、听、说、写各项任务的完成,理解影片情节,欣赏影片精髓。

作为影视欣赏视听说课,听说的任务无可非议,读写在该课型中又占有怎样的位置?该如何有机地安排在课前、课堂教学以及课后的各个环节中呢?大量的研究表明:听者在具备或被提供背景知识后,能比较快的进入听力状态,主动利用大脑已有的背景知识来解码话语,弥补生词、难句所造成的信息差,从而保证整体理解的实现。

高中生的词汇和听力还很有限,视听课前让他们读相应的剧情介绍和上网查找有关该影片的资料,可以使课堂的视听更为顺利。而读(视)听两种途径输入信息之后,才会有说和写的输出。笔者拟用下面的图解表述影视欣赏视听说课和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关系。

通过影视欣赏视听说课,老师宜充分利用影视这个学生感兴趣的有利素材,结合高考对学生各个技能的考查,精心安排好课前、课堂和课后的各项任务,以使该教学真正有效起到提高英语综合技能的作用。如电影《黑客帝国》笔者设计的主要为学习片中主角的优秀品质为高一上册Unit 9的写作做准备,所以听的练习不多并且以导出人物品质的关键词填空为主。而有些注重情节理解的影片,在设计听力练习时,可以适时采用与考试题型一致的选择题。如在《阿甘正传》中,阿甘的母亲去世后他开始跑步的片断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

1. Why does he begin running?

A.To protect women’s rights.

B.For no particular reason.

C.Actually because he misses his mother so much and wants to find out what his mother’s words mean.

2. Why do so many people run along with him?

A.Because they like him.

B.Because running gives people hope.

C.Because they run for world peace.

3.How long does he keep running?

A.3 years 2 months 40 days and 60 hours.

B.3 years 2 months 14 days and 16 hours.

C.3 years 2 months 14 days and 60 hours.

当然,任务的设计绝对不能拘泥于单一的笔头答题使之等同于听力练习,我们可以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辩论、竞赛等多种方式使影视欣赏课更有生机。

(三) 完成课件制作

影视欣赏当与多媒体以及网络教学相结合。这是影视欣赏的特点,也是现在教学发

展的一个趋势。影视欣赏视听说课的课件制作并不是很难。因为多媒体在我们的学科教学

中本身就属辅助位置;再者,影视欣赏视听说课选用的是动态的影片,无须用flash,

authorware或者网页等复杂的形式完成。笔者认为利用powerpoint 把剪辑片段和任务设置

的材料进行整合就可以了。首先利用超级解霸剪辑片段,需将两个片段剪辑合成时,运用

超级解霸中的实用工具集下面的子目录文件就可以完成了。影片剪辑的内容该是和我们视

听说课的主题密切相关,即片中最经典的几段对白、独白或是影片的特技、音乐、画面最

精彩部分。一般每部影片在影视欣赏课上的各个片段剪辑的长度不超过半小时、每个包含

经典对白的片段不超过3分钟,表现特定主题(如音乐、特技等的画面)的片断也绝对不

超过7分钟。如《黑客帝国》全片长约130分钟,用于影视欣赏课堂的片段剪辑总共不超

过20分钟。《阿甘正传》全片长约130分钟,笔者剪辑了约27分钟的片段用于课堂。

五、反思和展望

本课程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开设近三年了,为促进我校实施高中新课程的探索以及外语教学的实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它有助于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英语环境;其次,使用视听多种媒介,形式活泼新颖,内容生动丰富,深受学生的欢迎,起到了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效果。再者,所倡导的交际式、情景式和探究式等英语学习方法,使很多学生深受影响。他们自己购买各种有声杂志,积极主动地练习英语听说,锻炼交际能力。笔者届的学生已经接受了会考和高考的洗礼,参加全省会考听力的平均分达到了17.5分(总分20分),高考的平均分超过了市平均分,并且相当部分的学生大学选择了英语专业。和我们的生源起点相比,这是一个飞跃。

影视欣赏视听说教学是新时代外语课堂教学多元化的有效尝试。三年来的实践证明,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值得继续探索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人民教育出版社年4月第1版

2.《现代教育技术与现代外语教学》 何高大 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2年3月第1版

3.《英语教学法基础》 何广坚 暨南大学出版社 1995年12月第1版

4.《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5.《影视学教程》 舒其惠 钟友循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年6月第1版

6.《“考试说明”解析》 《中国考试》2003年3-4合期(高考专刊)

7.《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外语教育》 冯仪民《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年

第2期

8.《听说教学真实性原则应用初探》 赵国强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4期

5.大学影视欣赏与艺术修养 篇五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大学生影视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是我国实施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美好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开拓的创新能力及塑造健全的人格等都具有积极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而这正是这门课开展的必要所在。

接下来我来谈谈我从大学影视欣赏中所获得的:

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我欣赏到了许多优秀的影片,像《阿甘正传》、《与狼共舞》、《红高粱》、《辛德勒名单》等等。

在对电影的欣赏与学习过程中,我受益最深的就是对蒙太奇开始有了了解: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音译词,原意是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之意,在影视领域中是形式与内容组合、构成的总称。

在各类影视摄制中,根据主题内容的需要,将全片所要表现的内容分解为不同的段落、场面、镜头,分别进行拍摄处理,后期根据节目构思,运用编辑技巧,将镜头、场面和段落重新组合在一起。这种构成一部完整影视节目的表现方法称为蒙太奇。

蒙太奇是形成影视片节奏的重要手段,它通过镜头、场面、段落的分解组合,将画面内容节奏和画面间的外部节奏、视觉节奏和听觉节奏有机组合,镜头组接的顺序变化和速度变化,形成视听冲击力,作用于观众心理,使之产生共鸣;通过蒙太奇影视片整体的各种语言

1符号将融合为运动的、连续不断的、统一完整的声画结合的形象。镜头的分切与组合,通过镜头的逻辑关联,从简单的事实中创造出思想、隐喻、节奏、情绪,产生单个镜头不能表达的思想。运用蒙太奇可对现实生活的时空进行重组,能够创造出独特的画面时间和空间丰富多彩的叙述方式和艺术意境。

在《阿甘正传》中,影片一开始就是一个长镜头,伴着舒缓的音乐,镜头中右上角飘来一支羽毛,在天空中飘,镜头一直是追着羽毛,随着它的节奏忽高忽低。而阿甘从不同方向奔跑入画、出画,跑过田野、小桥、公路街道。这个用了平行蒙太奇表现手法,通过运动镜头形成了极强的运动感,预示着阿甘不平凡人生的开始。

在《阿甘正传》里,用一大段长镜头记录了羽毛的整个飞翔过程,暗示了阿甘的一生一直都在“飘”,阿甘的一生,从学生到球员,从军人到球员,从军人到军官司,从捕虾发财的企业家到电视长跑明星,他见证了很多的历史事件,经历了很多荣誉.阿甘以一颗简单纯洁到几乎像那片羽毛的心灵,来反衬现代人类狡诈,精明中透视的愚蠢.当然,羽毛对于阿甘还有一个作用,为了表达阿甘经历真实性,羽毛的长镜头运用不言而喻,这样更好的配合下面阿甘对自己一生的讲述,告诉我们阿甘这个“傻子”说的都是真实经历过的故事.另外羽毛似乎还有一个暗示,女主人公的经历,羽毛在空中飘荡不定,更像她离开阿甘四处飘泊的生活,羽毛在飘荡的过程中在路人肩上停留了一段时间,也像女主人公在阿甘身边停留过的那一段时间,到最后羽毛终于飘到了阿甘的身边,阿甘拾起来放进自己的日记本里,也似乎在说阿甘最终会把握住女主人公.说完故事阿甘就带着象征人生喻意的巧克力找到了女主人公。

最后影片的末尾,阿甘送自己儿子上车的时候,那支羽毛又重新开始飞了起来,飞向象征儿子未来的天空.这也与影片开始的长镜头相呼应.运用蒙太奇手法可以使镜头的衔接产生新的意义,大大地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从而增强了电影艺术的感染力。而长镜头手法可以保持整体效果,保持剧情空间、时间的完整性和统一性;可以如实、完整地再现现实影像,增加影片的可信性、说服力和感染力;还可以渲染气氛、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下面我来谈谈影视欣赏对艺术素养的影响:

虽然在知性层面,艺术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但在现实层面,艺术素养却是一个可以外化的标准。

1,在现实层面,艺术素养首先指的是个体的艺术经验,这种艺术经验的获得,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某一艺术门类的演练实践而直接获得。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对某一艺术门类的深入研究而间接获得。其次,艺术素养还指称是一种生活态度,不仅包含言谈举止、衣着外表、待人接物等在生活方式,更包含个人气质、风度等内涵在内精神。

2,在感性层面,艺术素养不仅包含了个体的艺术感受体验,同时更包含了主题的感性、悟性。与其他一般的学科不同,艺术非常注重感觉层面的东西,因此主题的感受体验就显得特别重要,这在可观上就要求我们必须具有良好的感性与悟性,因为人类社会与自然宇宙的感悟,不仅是艺术家特有的一种认知方式,很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认知方式。特别是在当代过于务实、感性屈服于理性的经济社会,艺术

工作者寻找感觉的务虚就显得十分重要与必要了。

3,在知性层面,艺术素养不仅包含艺术学学科必须的知识储备,如对概念的界定与判断,对门类的了解,对发展线索及流派的熟悉、对理论的兴趣等,很包含对具体现象的抽象思维能力与理论表达能力。

通过影视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审美情趣的培养是一种情感教育。通过影视艺术欣赏能力的提高可以使大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陶冶大学生的心灵,提高道德情操,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和人生经历。有意识、有计划的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对于开阔大学生的生活视野,健全文化心理、提高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大学生健康成才的重要手段。

影视艺术欣赏是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的艺术形式之一。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决定了其教育功能的多维性,它能够把娱乐、教育、认知、审美完美的结合起来。影视艺术融合了文学、音乐、戏剧、舞蹈、美术、摄影等艺术元素,它所提供的审美信息呈“喷射”状态,在同一时间内,各种信息一齐涌来,而不像传统艺术那样是线型状态,单通道地接受。大学生观看影视作品必须耳目并用,调动各种感知能力,方能心领神会,这对于培养“通感”能力是大有帮助的。另外,影视艺术是视觉的具体性和再现性与听觉的抽象性和表现性相结合的完美的典范,因此,大学生通过欣赏影视艺术,对综合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也是大有帮助的。通过影视欣赏水平的培养加强大学生的审美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素质的基本途径之一。

6.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篇六

在影视媒体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我国高校的影视艺术专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当今的影视艺术教学已经并不满足于传授学生简单的艺术技能和创作技巧,开始向培养学生更高的专业素养和艺术品位的目标迈进。各高校影视艺术专业高度重视实践类课程,然而高校影视艺术基础理论教育明显滞后,严重影响当前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在影视艺术基础教学课程设置中,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是艺术类各专业、特别是艺术理论专业中最具综合性特色的课程,要上好这类课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

一、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设立的重要性

在互联网时代,年轻观众逐步成为影视艺术的主要受众,受众的年轻化和高素质化对于影视艺术的从业者而言也有了极高的要求。影视艺术创作对于技术性的要求越来越低,普通观众也可以凭借自己手中的家用DV创作出优秀的影视作品。当今影视艺术的从业门槛已经从当年的技术性制约上升到素质性制约,这种社会现状也对影视艺术的教育教学提出新的挑战。对于技术性要求的下降,反而提高了对艺术本质理解的深入和艺术内涵的追求。在这种背景下,影视艺术教育在完善已有的技术传授的同时,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价值观,在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完善学生的艺术品位和艺术追求。

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在这种背景下, 应该积极调整自身教学目标,通过对以艺术基础史论为中心的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培养学生具备较深厚的理论基础,深入认识艺术相关专业的属性特征和发展历史。当前,我国高校的影视艺术教育蓬勃发展,在各高校影视艺术专业高度重视实践类课程的同时,高校影视艺术史论类基础理论教育明显滞后,严重影响当前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影视艺术教育的史论类基础理论教学并不仅是艺术理论和艺术历史的知识传递活动,更是艺术素养建构的过程。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借鉴与创造的重要源泉,应充分发挥其在学生的专业知识构建中的作用。通过对于一门学科的特性与基础知识的掌握,进而实现艺术思维方式的开拓与素质的提升。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艺术领域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流变,其目的更在于通过史论类基础课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艺术派别分类、艺术思想演变、重大艺术人物与事件,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思考能力,从而为指导学生的艺术实践提供丰富的养分,最终促进学生艺术素养的形成。

二、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现状与困境

当前,高校艺术类影视艺术相关专业的史论基础课程包括艺术哲学、电影理论、电视剧原理、 影视艺术概论、中国电影史、外国电影史、中国电视剧发展史等基础课程,同时还包括以及更强调专业性的课程,如专题电影研究、类型电视剧研究、视听语言研究、影视剧精品解读等,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极为广泛,既包括艺术的方方面面,也包括历史学、民俗学、建筑学、哲学、美学、文学、宗教等,甚至涉及诸多纯理科性质的学科。

然而随着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在影视艺术专业史论基础课的教学过程当中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一些普遍问题。认真分析当前中国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育教学的现状,可以归纳总结出以下带有共性的三点问题。

1. 教学主体的困境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起点,是教育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有效的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教学,对施教者自身的综合素养就有着一定的高度。“教育者本身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单纯的教育结果,全面客观的认识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研究时代发展及人发展的新变化,科学预测发展趋势,适时提炼出反映时代和人的发展最新要求的教育内容,使教育内容充满时代性的发展性”。 然而在当今的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教学实践过程中,仍旧停留在简单的理论普及与知识记忆上,对于学生艺术品位与专业修养的培训意识不够,因此,相当一部分教育者的理论知识的传授还流于形式,断章取义,照本宣科。对PPT等多媒体教学方式过于依赖,教学模式单一僵化,传统教学中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主流。

2. 教学客体的困境

受教者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受教者是教育活动的实现者,是教学效果的最终体现。离开了受教育者,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活动也就无法展开。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而言,受教育者也是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主观能动性。但在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很多学生本身对史论类基础理论课的学习目的、课程价值缺乏应有的认同。从学生的受众心理角度在听课之前就将理论课定义为枯燥无趣且与实际相脱离。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的专业课程相比,学生们对于基础理论的学习兴趣缺失,从而采取被动、 消极的态度,甚至产生逆反和抵触的心理。在这样的态势下,教育客体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缺少学生支持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3. 教学环体的制约

教育的环体是指与教育结果有关系的整个教育环境,它既包括整个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包括教学过程中的对教学结果产生影响的教学环境、评价体系等。新世纪以来,影视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影视艺术教育也日渐受到关注,这对于影视艺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开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当前的影视艺术教育更多地注重于影视艺术的实际操作性,对教学结果的社会应用要求极高,这无疑造成了影视教学重技术轻理论的倾向。在这种倾向引导下,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无论从课程设立还是考核标准而言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影视艺术教学的课程设置轻视理论,课程考核评判标准相对滞后。再加之影视艺术教育自身起步偏晚、基础薄弱,史论类基础性理论学科建设尚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发展缓慢。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开展。

三、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对策

我国影视艺术教育中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教学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现状与困境,既有社会背景的因素,又有影视艺术教育本身的问题。 当前社会对于影视艺术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得影视艺术教育过分重视技术的传授,却忽略了理论素养的培育。影视艺术教学兴起历史较短,也使得艺术教育的理论教学方式与方法处于摸索阶段。 对于影视教育者来讲,如何在当下蓬勃兴起的影视艺术专业教育中探索史论类基础课教学的基本规律,从教学改革入手开创影视艺术教学的新格局,完善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研究,进一步实现优质影视艺术人才的培养教育工作,是每一个影视艺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课题。

1. 教学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程往往以艺术发展的时间轴作为教学线索贯穿教学内容,按此顺序进行教学活动,或者是根据不同的学科分类, 讲述本学科的发展历史与艺术流变。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按照传统教学模式所设计的艺术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下的教学目标,因而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与要求来重新整合课程内容。

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教学内容改革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一方面,可将同一个艺术类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着重研究一个专题,以专题为导向串联其与之相关联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完成学生对知识点的整体架构。 通过教学专题的导向也可以将问题意识灌输给学生,使得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以问题为指引, 完善自身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可以尝试将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发展加以串联,通过相同时代背景下不同门类艺术发展的演变进行比对,更能揭示出艺术发展背后的规律,在吸引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进一步有益于学生未来的艺术创作。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目前在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史论类课程的普遍模式是灌输式的填鸭教学。传统教学偏重知识的传授,教师充当灌翰知识的角色,学生则丧失主动成了精神的知识接收器。这种以讲为主的教学方式,极大地剥夺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强行将相关知识灌注给学生,而并不结合学生特点和讲课内容。这种教学方式仅仅实现了信息的传播, 却并未实现信息的接受。随着学生知识面的开拓、阅历的增加、思考能力的增强,当代的大学生无形之中开始进行有意识的抵抗,表现出来的现象就是上课睡觉或者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看其他的书籍,更有甚者是直接逃课。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更应有针对性地变革传统的影视艺术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模式。

在每一门课程开课之前,学生将得到根据本门课程编写的“课程指南”。在“课程指南”当中应其中详细标列出课程的学习内容、教学时间安排、参考书目、课内所安排的小组讨论专题、需完成的作业题目与具体规格和形式以及课程考核的方式方法。学生在“课程指南”的指引以及教师的辅导下展开主动学习,从而彻底改变被动听教师讲课、理解掌握重点难点、机械记忆相关知识点的传统教学模式。同时,积极开展课堂专题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专题研究,这样就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的过程。 这使得学生们在资料搜集整理和组内讨论的过程中,对相关知识产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此外,可以结合学校的优势资源,积极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学术讲座,业内的一线专家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向学生传输相关艺术信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紧密结合且不可偏废的两个方面。传统的史论类基础课教学模式更注重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则是相对被动的。而传统的考核方法也往往仅限于笔试与论文撰写两种类型。闭卷笔试或撰写论文这两种考核方式有着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应根据考核目标的不同而有选择地运用。同时还应该将学生的课堂学习表现加入到课程成绩的评价参考之中,加大课堂表现和专题讨论所占分数的比重。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学生在考试之前的突击学习,将学习渗透到整个课程周期之中,以此促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持续学习能力。在课程结束之后的考核内容也应该有所调整。一般而言,课程考核所覆盖的指标越是全面,考核的结果就越会趋于客观合理,这样也会以最大限度地真实而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能力水平。因而无论是通过闭卷考试的形式还是通过结课论文的形式进行考核,都应该在知识和能力两方面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教育的效果永远都不是立竿见影的,改革本身就是一种勇敢的尝试。影视艺术作为新兴的学科,其本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也在不断调整完善之中。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本身也处在不断探索之中。教师在课程实践之中也应该不断搜集反馈信息,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应从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进行调整,促进学科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影视艺术人才。

摘要:在影视媒体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高校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程教学呈现出诸多问题。对于影视教育者而言,只有在当下蓬勃兴起的影视艺术专业教育中探索史论类基础课教学的基本规律,从教学改革入手开创影视艺术教学的新格局,完善史论类基础课的教学研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影视艺术专业史论类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7.影视艺术欣赏教学大纲 篇七

关健词:影视教育 大学美术 欣赏课

所谓影视教育资源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影视信息资源,而这与大学美术欣赏课非常契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影视作品,不但会增添学生对美术欣赏课学习的积极性,还会增添学生对美的认识。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运用影视教育资源优化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应是教师教学重点关注的内容。

1.影视教育资源在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的运用原则

1.1选用的影视资源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运用影视教育资源的本质目的就是服务于课堂教学,因此影视资源必须要与教学的主题相契合,但是很多教师却本末倒置,一味的迎合学生的口味或者兴趣,这就与运用影视教育资源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在大学美术欣赏教学中,选用经典影片,并与教材内容相契合与教材目标相联系,具有针对性,才能发挥出影视资源的教学价值。

1.2生活性原则。在教师选用影视教育资源时,除了要考虑影片的艺术性与思考性,还应该尽量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而让学生在影片之中产生情感共鸣,加深对课堂知识的认识,才能达到优化大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目的,而这也是教师应着重考虑的。

1.3适度性原则。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因此教师在运用影视教育资源时,应该明确运用影视教育资源只是一个辅助性的教学手段,运用的太多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只有直观、简单、适时的去运用,才能最大限度的保障影视资源的实效性。而这些都是教师要遵守的运用原则。

2.影视教育资源优化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运用策略

2.1创设教学情境,培养美术兴趣。著名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兴趣应该贯穿教育的始终”。因此只有让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都能够以兴趣为指引,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但是在传统的大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一直采用的是一种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课堂枯燥死板,很难真正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违背了教育的初衷。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青春洋溢、情感丰富、思维活跃,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影视教育资源去为学生创建一个教学情景,进而利用声光影像的直观性,刺激学生的感官,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鉴赏威尼斯画派作品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播放《威尼斯商人》这部影片,让学生通过影视镜头去感受15世纪威尼斯的自然风光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学生在情景吸引的同时,就会激发学生对威尼斯画派作品的兴趣,这就改变了一潭死水的教学现状。

2.2在影视资源中挖掘美术元素。在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利用影视教育资源去挖掘美术元素,无疑是实现感性与理性结合最好的方式,同时也是将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的有效方式,从这一点分析,影视教育资源的介入无疑是最佳选择。在影视资源中,很多美术元素可以挖掘,如构图、意境、色彩等,其都对学生的审美观点与欣赏水平的提升都有所帮助,如在向学生讲授美术中的色彩元素时,就可以运用张艺谋导演的《秋菊打官司》这部影片,在这部影片中,以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西北农村为时代背景,因此在这个影片之中,翠绿色的头巾、红格子的大棉袄、深褐色的棉裤、红色棉鞋,在配上臃肿的线条,就构成了秋菊农村妇女的典型形象,而房梁下火红的辣椒、金黄的玉米,一种典型的农村味道扑面而来,这其实就是色彩与画面之间的作用,因此有很多人将张艺谋得作品誉为盖房子的艺术,这就说明其影片在色彩元素上构建的非常好,而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陈凯歌的《黄土地》、波兰斯基的《钢琴师》都具有典型的色彩美。

2.3展示影视信息,丰富情感体验。笔者认为大学美术欣赏课开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美术欣赏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以及在艺术中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而一点恰恰是影视教育资源可以实现的。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运用影视教育资源进行作品鉴赏时,应该将作品的信息展示给学生,让学生直接被作品所感染,进而丰富情感体验。例如在学习美国抽象主义作品鉴赏时,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为学生播放《波洛克》这部影视作品,而影片的创作背景也正是以美国抽象画家波洛克为原型,通过电影的观看,学生可以感受到波洛克一生的伟大与传奇,学生或被他的艺术精神所感染,同时也会明白抽象主义与美国战后精神状态之间的关系,学生就会在影片之中,理解抽象主义作品的价值所在。

3.结束语

运用影视教育资源优化大学美术欣赏课教学还处于一种初级探索阶段,整个教学流程还有待优化完善,为此教师同仁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付出更多努力,使影视教育资源在大学美术欣赏课中不断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朱毅峰.媒介化社会背景下大学影视教育初探[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9(04)

[2]顾璟.我国高等影视教育浅探[J]. 江苏高教.2009(05)

8.影视欣赏论文 篇八

观影感

实话来讲,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看过多少电影,所以老师您让我写一份观影感,对于我来说还是有点困难的。因此我想我就说一些我从小到大看过一些典型电影的感触吧!

记得小的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妈妈,再爱我一次》。“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投进了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没有妈妈最苦恼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这首《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可是对我的童年有着重大的影响。模模糊糊的这首歌也许是妈妈教给我的,而那部电影是邻居家的姐姐请我一起看的。剧情应该是剧中的小男孩被送去已经离婚的父亲那边,但是小男孩却割舍不了母亲的爱偷跑回家,可是在自己偷跑回家的路上经历风吹雨淋,从而高烧不退,昏迷不醒,但是孩子的母亲却误以为孩子已死,因为伤心欲绝而导致精神错乱,被送进疗养院。18年后,小男孩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亲生母亲,母亲却根本就不认识他了,当他唱起幼时的儿歌时,《世上只有妈妈好》时,重新唤醒母亲尘封多年的记忆。《妈妈再爱我一次》的轰动在上世纪80年代几乎不仅仅是一部电影的成功,更可以反映出当时的文化现象。80年代末期是内地的商业片高峰时期,而这部影片是一篇讲述了感人的母子情,表现了母亲的崇高,突出了母爱的伟大的伦理悲剧片。

在长大了一些,就是看了一出《霸王别姬》。当时太小了,现在仅依稀记得张国荣的万般风情,对于其他的倒是都忘了。为此,这几天又重新的看了这部影片1924年的北京,作妓女的母亲带着9岁的儿子蝶衣来到关家科班,恳求收留他学京戏。蝶衣与小楼从小就是好兄弟,他们合演的《霸王别姬》轰动京城。抗战期间小楼与青楼女子菊仙结婚,蝶衣倍感孤独。解放后两人又重新登台演出,文革开始了,小楼在巨大压力下揭发了蝶衣的罪行,蝶衣也在绝望中说出了菊仙身世。菊仙上吊了。而11年后,他们最后一次合作《霸王别姬》的也成为了千古绝唱。国际影评联盟评委认为:“《霸王别姬》一片深刻挖掘中国文化历史及人性、影像华丽、剧情细腻”。影片用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其艺人的生活,有着人性的思考和人生存状态的表述,更通过几十年的时事风云,透射出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蝶衣经历了无数的起起伏伏,选择在文革结束后上演一部真正的“虞姬之死”,最后选择在和师兄合作完之后自尽而死。看到有一段影评说:“蝶衣真的累了,经历了那么多辉煌与动荡,得到,失去,又得到。最终,他选择了在戏中结束自己的生命。一生都无法把握住自己,一生都宿命的漂泊,终在死亡这件事上他做了自己的主人。一幅完美的画面——霸王别姬,永不能重演了”(摘自影评)是呀!虞姬死了独留楚霸王,蝶衣和菊仙也死了独留小楼,张国荣也死了。真真假假,真是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呀。文革,你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老舍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战期间曾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解放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迫害投北京太平湖自杀。

陈琏1919年生,浙江慈溪县人,系蒋介石高级幕僚有“文胆”之称的陈布雷之女。1939年入党,解放後曾任林业部教育司副司长、全国妇联执行委员。文革开始後。造反派诬蔑她是叛徒、特务,并扬言要开除她的党籍。1967年11月19日,48岁的陈琏从十一层楼上跳楼自杀。1979年3月上海市委为其平反,胡耀邦曾为她题写了“家庭叛逆,女中英豪”的赞词。

赵慧深1911年生,四川宜宾人。著名表演艺术家,以在《雷雨》中成功饰演繁漪闻名。文革中,因电影剧本《不怕鬼的故事》及家庭成分不好而被打成“三反分子”,屡遭批斗;又因曾在《马路天使》中饰演过妓女小芸而受到造反派的嘲弄和侮辱,于1967年12月4日含恨自杀。

他们应该和蝶衣一样,在那个时代不知道要怎么办。这正是对文革造成的人性摧残甚至毁灭的血泪控诉,它让人们不再相信世间还会再有光明。他们选择的都是自杀。用自己的死来反抗这个时代,反抗这个社会。舞台的幕布落下了,人生的戏也结束了。他们就此解脱,但是留给世人的是无尽的遗憾。

我想每个孩子在小的时候都有一个江湖梦。我天天幻想着我是一名大侠,锄奸扶弱,从此笑傲江湖。而电影《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更是让我欲罢不能。

9.影视艺术概论 篇九

第一部分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影视艺术概论》是影视艺术专业高等教育的主要课程,内容涵盖影视艺术发展史、影视艺术理论与风格流派、影视艺术创作论、影视艺术评论等四个方面。本课程在总体把握影视艺术本体特性、发展脉络等基础上,从基础理论入手,进入影视艺术创作实践,最后到影视艺术评论的作品读 面,使学生在掌握影视艺术基本原理,了 掌握影视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增强影视 能力和评论能力,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本课程注重对基本概念和理论的理解,以及对影视艺术一般性的创作技巧与评论方法进行介绍,促进考生进一步理 视艺术专业。

要求考生: 1.完整、准确地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2.系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充分了解本课程与各专业理论学说之间的联系。3.能灵活运用所学的概念理论分析影视作品的创作特征、文化现象和 价值。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作为一门影视专业基础课程,它是基础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实践、艺术评论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综合性的、实践性的基础学科。本课程涵盖了影视艺术学习、研究所应该具备的各个层 知识点,尤其是影视艺术专业方向学习中,本课程成为其他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石。

第二部分 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 电影艺术的诞生与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需要学生掌 影产生的背景,以及电影作为艺术的本体特征,掌握考核知识点,了解电影的诞生与发展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电影诞生 识记: 名词 :电影诞生 理解:

1、我们今天所看到和运用的电影技巧和语言体系是西方舶来品,带有明显的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殖民色彩。

2、电影是人类自然科学发展的产物。

3、默片时 有 影发明是早期电影在发展上的两大阶段。

(二)电影诞生时期的卢米.埃尔兄弟三部最著名短片:《火车进站》、《工厂大门》、《水浇园丁》。识记:无理解:《火车进站》、《工厂大门》、《水浇园丁》在电影史上的地位。应用:作为世界最早电影之一,《火车进站》中的火车成为延续百年来电影本身的首要标志符号,被无数电影人翻拍纪念、赋予新的内涵。

(三)梅里爱对电影的。识记: 名词 :梅里爱 理解:梅里爱对电影的 应用:梅里爱的银幕戏剧使戏剧性成为电影叙事的重要手段

(四)电影作为独立艺术的开始识记: 名词 :布赖顿学派、艺术电影运动 理解:艺术观念的出现使电影成为独立艺术。应用: 对比梅里爱的戏剧电影与布赖顿学派“我把世界摆在你的眼前”; 对比梅里爱的戏剧电影与艺术电影运动;

第二章 中国电影的诞生与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需要学生掌握中国电影诞生的背景,以及影戏作为艺术的本体特征,掌握考核知识点,了解中国电影的诞生与发展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中国电影的诞生识记:1905年中国电影诞生,最早的中国电影为京剧《定军山》片断。理解:中国电影萌芽和发展,是由单纯从外国输入殖民文化色彩的电影转变为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影片。应用:早期电影进入东方,带有明显的殖民主义色彩;

(二)早期中国电影的发展识记:

1、早期中国电影的五大类:“风景”、“时事”、“教育”、“新剧”和“古剧”;

2、梅兰芳与早期中国电影的关系; 3、1913年,张石川与郑正秋拍摄了中国电影史第一部短故事片。理解:中国电影的影戏美学。

(三)港台早期电影识记:

1、1913年,黎民伟拍摄了香港第一部故事片《庄子戏妻》; 2、1925年,台湾拍摄了第一部故事片《谁之过》。

第三章 电影的演化与现代走向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需要学生掌 影艺术演化的脉络和创作特征,掌握考核知识点,熟悉电影语言的艺术特征。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鲍特与美国电影的崛起识记:

1、《一个美国消防队员的生活》使鲍特成为最早运用特写、因剪辑而成为导演的电影艺术家;

2、《火车大劫案》是美国电影史上划时 作品。理解:电影语言的发展成为电影艺术进步的重要特征。

(二)格里菲斯与好莱坞识记:

1、《一个国家的诞生》标志好莱坞统治世界的开始;

2、《党同伐异》的艺术价值;理解:《一个国家的诞生》对 打镜头的运用;《党同伐异》中板块结构的艺术价值。

(三)格里菲斯对电影艺术的贡献识记:

1、格里菲斯使蒙太奇成为电影叙事艺术的基石;

2、格里菲斯是电影成为擅长表现脸部表情的艺术;

3、格里菲斯把影片的构成单位从场景变为镜头,使电影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四)有声电影时 来临识记:

1、有声电影;

2、《有声电影的 》。理解:

1、电影 从无到有到丰富的演变。

2、有声电影中的 并非指的是声音的种类和内容,而是与画面相呼应构成的 结构原则。

第四章 电视艺术的诞生与电视剧的发展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需要学生掌 视诞生的背景,以及电视作为艺术的本体特征,掌握考核知识点,理解电视的诞生与发展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电视的发明与发展 识记:

1、世界第一座电视台;

2、中国第一座电视台。

(二)美国电视剧的发展识记:

1、美国第一部电视剧《女王的信使》。

2、直播电视剧。

3、美国电视剧的分类。

(三)美国电视剧的情节系列剧类型识记:

1、西部剧;

2、科幻剧;

3、犯罪剧;

4、医疗剧。

(四)中国电视剧艺术识记:

1、1958年北京电视台直播了中国第一部电视剧《一 饼子》;

2、电视剧艺术委员会(后更名为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飞天奖、大众电视金鹰奖;

3、中国第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 4、1987年起,中国电视剧进入了成熟期。

(五)中国电视剧的轰动效应识记:

1、20世纪后15年中,中国出现的“五大轰动电视剧”。

(六)中国电视剧的类型识记:

1、改革开放题材电视剧;

2、军事题材电视剧;

3、反腐题材电视剧;

4、农村题材电视剧;

5、历史题材电视剧;

6、家庭伦理剧;

7、公安剧。应用:对比分析中美电视剧。

第五章 经典电影理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需要学生掌 典电影理论的本质、基本原理及一般和局部规律,掌握考核知识点,熟悉经典电影理论基本概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第七艺术宣言》与电影美学的早期研究识记: 1、1911年卡奴杜发表了《第七艺术宣言》,在电影史上第一次宣称点因是一种不从属于其他艺术的独立艺术;

2、闵斯特伯格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被誉为电影史上第一部有分量的专著;

3、上镜头性。

(二)蒙太奇理论识记:

1、布赖顿学派最早提出蒙太奇概念;

2、鲍特与格里菲斯的蒙太奇实践;

3、苏联蒙太奇理论;

4、蒙太奇的分类与作用。

(三)长镜头识记:

1、长镜头的概念;

2、巴赞的长镜头美学;

3、场面调度。

(四)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关系识记:

1、蒙太奇与长镜头是电影表现手段的两大形态;

2、蒙太奇与长镜头是电影发展不同时期、不同条件和社会背景下产生的;

3、蒙太奇与长镜头相辅相成的关系;

4、电影创作中,蒙太奇与长镜头可以交互运用,没有高低之别、优 分;

5、蒙太奇与长镜头其实是电影创造者的一种观察世界和表现世界的态度和倾向。

第六章 电影艺术风格流派与国别电影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需要学生掌 影艺术不同风格流派的诞生背景和创作特征,掌握考核知识点,熟悉国别电影。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 识记:先锋电影 理解:

1、电影的节奏是心灵的需要;

2、电影中的被摄物已不是物件本身,而是需要加形容词的新事物。

3、电影是一门“视觉艺术”。应用:先锋精神的核心在于实践性和开拓性。

(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 识记:

1、新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2、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与作品

3、《偷自行车的人》

4、《罗马11时》的故事情节

5、新现实主义大师安东尼奥尼的“人类情感三部曲”

6、费里尼的“非理性现实主义”与意识流电影。理解:

1、柴伐梯尼的新现实主义的创作主张。

2、维斯康蒂等人的《沉沦》、《云中四部曲》、《孩子们在注视我们》被称为新现实主义的萌芽。

3、罗西里尼的《罗马,不设防的城市》是新现实主义的 书。

4、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成为新现实主义的巅峰作品。5、1956年的德.西卡《屋顶》被视作新现实主义运动的掩卷之作,其后新现实主义不断发展演化,延续至今。

(三)法国新浪潮电影识记:新浪潮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名称,名词解释《电影手册》、作者电影、左岸派。理解:

1、新浪潮的电影主题:非政治性、否定传统的道德观念。

2、新浪潮的电影特征

3、“作者电影”宣言

4、《四百击》与《精疲力竭》的电影史地位

(四)苏联新浪潮电影 识记:名词解释:苏联新浪潮电影、《第四十一》;塔尔科夫斯基与《伊万的童年》,诗电影与 电影,诗电影与长镜头。理解:苏联新浪潮电影是电影艺术全球化发展的重要环节。

(五)新德国电影运动识记:名词解释:《奥勃豪森宣言》、“青年电影基金”、德国电影四杰及其代表作品 理解:通过新德国电影的纲领分析理解新德国电影四杰的故事片情节特征。

(六)美国新好莱坞电影识记:名词解释:新好莱坞电影、《邦尼.克莱德》; 人物及作品; 理解:对比《邦尼.克莱德》与《精疲力竭》。

(七)日本新浪潮电影识记:日本新浪潮运动,黑泽明、大岛渚、山田洋次 理解:日本新浪潮与法国新浪潮之间的联系。

第七章 电影剧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需要学生掌握影视剧作的创作流程,掌握考核知识点,熟悉影视剧作各阶段的特征与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剧作思维理解:

1、影视剧本必须遵循影视艺术创作规律,而非文学创作的规律;

2、电影想象。识记:电影主题。运用:分析影片的剧作主题。

(二)剧本写作 识记:

1、人物塑造的三个类型:简单人物、类型人物、复杂人物;

2、戏剧式剧作结构;三段式结构、四段式结构、五段式结构。理解:人物的心理动机。运用:分析影片的剧作结构。

(三)文学改编识记:

1、中国文学改编的第一次浪潮;

2、西方电影改编理论把文学改编方法归为三类:移植式、注释式、近似式。理解:文学改编是一 殊的电影心理活动。运用:分析文学改编的原创力。

第八章 电影导演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需要学生掌握影视导演的创作流程,掌握考核知识点,熟悉影视剧导演工作各阶段的特征与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导演的心理结构 识记:

1、导演创作心理活动:创作冲动萌发生于创作主体的“潜意识”、作品素材的选择受制于创作主体的意识、作品主题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服从于创作主体的意识与情感特征;

2、导演的创作心境。理解:影视导演对影视剧本的二度创作,决不是简单的从文字到视听语言的翻译,而是融入自身情感特质的有着原创性的作者创作。

(二)导演总谱 识记: 导演总谱概念; 导演创作工作的真 始是对于画面和 的构思; 导演画面构思包括选景、人物造型、道具及有符号性的自然景象; 导演声音构思的三个方面。

(三)导演阐述 识记:导演阐述概念。理解:导演对影片的基调、结构、风格和艺术处理的要求与设想是根据导演总谱提出的。

(四)场面调度识记:场面调度包括内容。理解:现 影中导演对场面调度的处理更多地在空间调度上完成。

第九章 电影表演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需要学生掌握影视表演的基本理论,掌握考核知识点,熟悉影视剧表演的特征与技巧。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表演基础 识记:三位一体、零度表演、表现派与体验派。理解:表演既不能全靠理智,排斥感情;也不能完全靠感情,排斥理智。

(二)影视表演特征 识记: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区别、零度表演。理解:如何看待零度表演。

第十章 影视制作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学习,需要学生掌握影视创作的流程,掌握考核知识点,熟悉影视创作各阶段的特征与过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影视创作流程分为前期筹备、实拍阶段和后期制作阶段。

(一)前期筹备 识记:前期筹备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 理解:如何看待当 视创作中,在筹备阶段演员体验生活的时间越来越短。

(二)实拍阶段 识记:同期录音与非同期录音的区别 理解:

1、前期拍摄从场景上分为外景拍摄与内景拍摄,从时间上分为日景拍摄和夜景拍摄,从录音手段上分为同期录音与非同期录音,从摄影机数量上分为单机拍摄和多机拍摄。应用:当 影创作在前期拍摄阶段越来越追求同期录音。

(三)后期制作 识记:非线性编辑 理解:后期制作阶段分为粗剪、精剪、配音、混录、合成。参与人员有剪辑师、场记、调色师、导演、录音、配音演员、作曲、配乐等工作人员。应用:电影剪辑与电视剪辑的区别

第十一章 影视艺术价值论

第十二章 影视艺术价值动态系统(选修不考)

第三部分 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的能力层次表述本课程的考核目标共分三个能力层次:识记、理 应用,它们之间是相互辅垫的关系,后者是前者的结果体现。识记:能知道影视艺术的有关知识名词、概念的基本含义,并能正确的表述。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的把基本概念、知识、理论方法应用在影视艺术学习中。应用:能够运用影视艺术的基本理论,分析影视创作和文化现象。

二、指定教材《影视艺术导论》,孟中、李瑾 编著,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三、自学方法指导本课程的自学方法应该结合考试大纲,认真阅读推荐教材,通知辅助以参考书籍;在熟记每章“识记”的前提下,深入理解影视艺术的本体特性,把握影视艺术发展脉络,从基础理论入手,逐步进入影视艺术的创作阶段,最后到达影视艺术评论的作品读解层面。建议自学同学大量观看考试大纲、推荐教材以及教学参考书籍中推荐的中外影片,观片是最好的影视学习手段,千万不要教条地去死记硬背影视艺术理论,一定要在掌握影视艺术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影视创作方法的基础上,增强影视 能力和评论能力。自学同学在大量观片的基础上,还应该加强练笔,有意识撰写影视艺术论文与影片分析,使得所学理论有具体的指导性和操作性。鉴于影视专业的特殊性和专业性,建议自学同学有条件的尽可能上本专业课程的培训班,或者请专业教师进行阶段辅导。参考书目:《外国电影史》,胡滨、郑亚玲编著。《中国电影史》,钟大丰、舒晓明编著。《电影理论史评》,尼克.布朗,中国电影出版社。《外国电影理论文选》,李恒基、杨远婴,上海文艺出版社《电影美学》,姚晓萌,中国电影出版社。《美国电视剧》,苗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

四、命题考试及试题类型本课程考试时间为150分钟,采用百分制评分,包含4种题型,60分为及格。

1、单项选择题,占总分的20%,共有20道题目,每题1分。

2、填空,占总分的10%,共有10道题目,每题1分。

2、简答题,占总分40%,共有4道题目,每题10分。

4、分析论述题,占总分30%,共有1道题目,每题30分。

样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1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1)1895年12月28日,法国人 在巴黎咖啡馆第一次向公众放映了他们拍摄的电影,被世界公认为电影诞生之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1)《火车进站》在世界电影史的地位。(2)《偷自行车的人》的故事情节

上一篇:四川省网络研修总结下一篇:寒假义卖志愿者的社会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