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诗歌语言的音乐性(精选14篇)
1.徐志摩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篇一
徐志摩的诗歌赏析
写新诗态度的谨严自闻一多始,写散文态度的庄重则自徐徐志摩始。徐志摩以前的散文如语丝派之半文半白,随笔乱写固不必论,冰心可算得有意试写散文的人,但其笔调出自明清人小品,虽雅洁可诵,而本来面目还依稀存在,略为聪明的女孩子都可学得几分像。至于徐徐志摩的散文则以国语为基本,又以中国文学、西洋文学、方言、土语,熔化一炉,千锤百炼,另外铸出一种奇辞壮彩,几乎绝去町畦,令学之者无从措手。
徐志摩在《轮盘集》自序里说;我敢说我确是有愿心想把文章当文章写的一个人。又提出几个西洋散文家如G.Moore,W.HHudson等的作品,说道:这才是文章!文章是要这样写的:完美的字句,表达完美的意境。高仰列奇界说诗是BestWordsinbestorder。但那样的散文何尝不是Bestwordsinbestorder。他们把散文做成一种独立的艺术。他们是魔术家。在他们的笔下,没有一个字不是活的。他们能使古奥的字变成新鲜,粗俗的雅驯,生硬的灵动。这是什么秘密?这话正可以说是徐志摩的自赞。梁实秋说:徐志摩的文字无论扯得离题多远,他的文章永远是用心写的。文章是要用心写,要聚精会神的写才成徐志摩的文章,往往是顷刻而就,但是谁知道那些文章在他脑子里盘旋了几久?看他的《自剖》和《巴黎的鳞爪》,选词造词,无懈可击。徐志摩的散文有自觉的艺术。(ConsciousWorkmanship)
徐志摩散文等于他的诗,所以优点和缺点,也和他的诗差不多。他的散文很注重音节。散文也有音节,中国古人早已知道。阮元《文韵说》:梁时恒言所谓韵者,固指韵脚,亦兼谓章句之音韵,即古人所言之宫羽,今人所言之平仄也。其子阮福曰;八代不押韵之文,其中奇偶相生,顿挫抑扬,咏叹声情,皆有合乎音韵宫羽者,诗骚之后,莫不皆然。徐志摩诵读自己散文时音节的优美,简直可说音乐化。善操国语的人揣摩他散文语气的轻重疾徐,和情感的兴奋缓急,然后高声诵读,可以得到他音节上种种妙趣像周作人、鲁迅的.散文便不可读。至于色彩的浓厚,辞藻之富丽,铺排之繁多,几乎令人目不暇给。真有如青春大泽,万卉初葩;有如海市蜃楼,瞬息变幻;有如披阅大李将军之画,千岩万壑,金碧辉煌;有如聆词客谈论,飞花溅藻,粲于齿牙;更如昔人论晚唐诗:光芒四射,不可端倪;如入鲛人之室,谒天孙之宫,文采机抒,变化错陈。虽然如此,但有时也与他的诗一样,显出堆砌太过的毛病。
徐志摩是个理想主义者,感情极其丰富,而且相信感情的力量,可以改造人生,改造世界。所以他的文字异常热烈、真诚、富于感人的魔力,可以说是感情的散文。其为人所不能及处,正如梁实秋所说:无论写的是什么题目,永远保持着一个亲热的态度。梁氏又说;他的散文不是板起面孔来写的他这人根本就很少有板起面孔的时候。他的散文里充满了同情和幽默。他的散文没有教训的气味,没有演讲的气味,而是像和知心的朋友谈话,无论谁,只要一读徐志摩的文章,就不知不觉的非站在他的朋友的地位上不可。又说:徐志摩提起笔来毫不矜持,把心里的真话掏出来说,把他的读者当做顶亲近的人。他不怕得罪读者,他不怕说寒伧话,他不避免土话,他也不避免说大话,他更尽量的讲笑话。总之,他写起文章来,真是痛快淋漓,使得读者开不得口,只有点头,只有微笑,只有倾服的份儿!他在文章里永远不忘他的读者,他一面说着话,一面和你指点,和你商量,真跟好朋友谈话一样,读徐志摩的文章的人,非成为他的朋友不可,他的散文有这样的魔力。还说:文章写得亲热,不是一件容易事,这不是能学得到的艺术。必须一个人的内心有充实的生命力,然后笔锋上的情感,才能逼人而来。(所引梁语均见《徐志摩纪念册》)
2.徐志摩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篇二
一、诗人的生活背景与个人经历
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自小过着富裕的生活,生活条件优越,是家里的长子。其父亲寄予他很好的期望。希望他长大后能从事金融事业,学习财经,走上经商之路。在他19岁时,由家庭包办,与宝山县巨门望族的女儿张幼仪结婚。想借这一婚姻成就徐志摩顺利进入金融行列。但事与愿违,徐志摩并不愿意屈服于家庭的束缚,对这样的婚姻更是充满了不满。他想要逃开被设计好的归宿寻找自己的新天地。于是,徐志摩毅然离开自己的家庭,走向了求学之路。他起先在北大攻读了法学,后赴美留学,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但骨子里有着倔强,追求自由、美的诗人并不甘于此,他似乎想要找到属于自己真正的方向。于是他坚决地放弃了经商之路,来到了充满梦幻般美丽的剑桥大学。在那里,他结识了伟大的诗人泰戈尔,在那里, 他遇见了为之倾心一生的才女林徽因。诗人在这所大学不仅学到了知识还深刻地感受到了自由、爱、美的思想。这对他后期诗歌质的飞跃定下了基础。可以说,徐志摩的一生都在追求自由,追求美,追求爱。而他的创作更是离不开这样的主题,这也是为什么他诗歌有一种空灵之美的根本所在。
二、诗人诗歌意境的绘画美
徐志摩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善于创造意象的诗人,他诗歌中的意象陌生而熟悉,善于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灵活的运用到其诗歌作品中,使平凡的事物带有诗意般朦胧的色彩,并创造出独特的意境,使得诗人诗歌意境具有绘画美、轻柔美、朦胧美。
诗人善于在诗歌中运用云彩、杨柳、夕阳等意象,构造出具有缤纷色彩的意境,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眼前呈现出一幅又一副的画面。如《呻吟语》“我亦愿赞美这神奇的宇宙 , 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的忧愁 , 像一只没有挂累的梅花雀 , 清朝上歌唱 , 黄昏时跳跃。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左右 ,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 , 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 ; 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 , 再休问我闲暇的诗情——上帝 !你一天不还她生命与自由 !”在这首诗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只梅花雀在清晨、在午后、在黄昏时欢快地歌唱。游戏于树梢间,有清风拂过,有鱼儿游弋。画面优美,人在其中悠闲自在。
三、诗人诗歌意境的轻柔美
徐志摩的诗歌有一种轻柔之美。由雪花、柳絮等意象构成的意境往往使诗轻盈而优美。在诗歌《再别康桥》中,整首诗都萦绕着一种淡淡的离愁,细细品读,即能感受到轻柔之美。“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边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在诗句中,我们仿佛看见一位青年学者踮着脚尖轻轻的来,又轻轻的离开,河畔的杨柳犹如穿上新装的新娘,河水在荡漾,水草在招摇,诗人的心也随之波动,一切都那么的轻盈,害怕去打扰这样的美景。诗人要将这里的美景永远地留在康桥,只愿不打扰一切的悄然离开。
四、诗人诗歌意境的朦胧美
徐志摩的诗不需要你动脑筋去思考他到底要表达什么。我们要欣赏的就是诗歌所蕴含的多种诗意。梦幻般的朦胧美,犹如轻纱,犹如薄雾,似浓似淡。如徐志摩的诗《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短短几行字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全诗整体读来就如同一幅唯美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让人流连,让人深思。“云——水”,“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相互交织。我们很难分辨清楚 , 但欣赏者却可以感受到一股朦胧的美感透彻心肺 , 感受人生路途中的交错。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长伴人生。这首诗简单 , 但也美丽 , 其美丽正因为其朦胧。那萍水相逢,不小心又错过的朦胧诗意被徐志摩淋漓尽致地抒发出来。他的很多诗歌作品就是用他朦朦胧胧若隐若现的形式创造意象并抒发情感的。
3.浅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篇三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 开创精神 格律 意境 性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53-02
徐志摩在诗歌方面的创作成就与性格经历是密不可分的。纯净、真实、热情的他具有了天才诗人所具有的一切气质。他从小生活富足,虽然以后家境慢慢衰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就是少时的无忧无虑造就了他的性格,再加上传统的教育和留学的经历都为他在诗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反过来说,他归国后的生活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他的性格体现在他的行动之中,徐志摩的所做所为就如他的诗歌一样惊世骇俗。而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就注定了他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使他在诗歌里得到了充分的宣泄,也成就了他的诗名,也是他诗歌中成就最高的。
一、从形式上看徐志摩诗歌具有内在外在高度统一的美感
他遵从了闻一多的三美的理论,即所谓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实践,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各种诗体的尝试,他认为每一种诗体都有其最合适的内容来填充。其中最典型的是他对十四行诗体和散文诗体的尝试及突破。徐志摩诗歌的很多方面的发展都是很有创造性的,他敢于突破古典的抒情方式,并糅入西方的各种思潮,还大胆的创造新的体式,敢为新诗开拓新的格律,意境优美、唯美。
二、格律方面,徐志摩的探索阻止了新诗过于散漫、内容流于肤浅空泛之弊,从而使内容更有节制、思想更有深度
闻一多讲诗歌格律时谈到了三美,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贯彻。茅盾曾批评徐志摩的诗歌《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中说到:“我们能够指出这首诗歌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整饬,音调是铿锵的。但是这位诗人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这就是很少一点了。”但是诗歌并不是以传达内容的多少、优劣论成败的,作者在这首诗歌里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心情,这是一种感情的传达。诗歌所承载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抒情诗,对感情的传达的丰富程度和真实程度反而是一首诗歌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
先来看徐志摩的外在形式,主要是谈格律方面的创新,徐志摩诗歌的格式简单但却变化多端,从而衍生出了许多的美感。
徐志摩在诗歌的结构上是独具匠心的,撇开内容单从形式上看,他的诗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比较整饬的方块形,这一点上与闻一多是一致的,闻一多的诗歌体式结构绝大多数都是严整的豆腐块,这可能是他们受古典诗词的影响,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再一种就是长节的矩形块,隔行退格的形式(或多行退格),一般退一格或者两格。第三种是每行齐头,只是从后面看多有参差,形成一个错落的美感。第四是每句均后错一字,形成倒阶梯状。
三、徐诗的意境无疑是美轮美奂的
从整体上看,徐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鲜活的形象,而这个形象,或传达了一种感情或象征了一种精神或者势力。但无疑都是美好的意境空明清新而深远,这就使得他的多数作品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共鸣属文学理论的范畴,是文学接受的最高阶段,是作者、作品与读者一种心灵的契合,从而体现作品的力度,使人的人格实现提升,而徐的诗的意境就拥有这种强大的力量。他的诗歌不单单是所谓古代诗歌中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而更多的是渗进了一种强烈的抒情,其有很强的抒情感染力,读后韵味无穷。
四、“性灵”是徐志摩诗歌中的一种气质和内蕴
往往那诗人头脑中的灵光一闪,经过诗人的加工之后,便会成为一首绝唱。徐志摩同泰戈尔一样崇尚性灵。徐志摩的性灵还体现在他的文章中冥冥中像是个预言,让人感到惊讶。死亡是每个诗人都深深思考过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徐志摩这样能在生前绘声绘色的描写自己死亡的人,还是不曾见到过的。
徐志摩的诗歌在白话诗歌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某些方面具有开创之功,首先是在诗歌格律方面,很多都是值得现代诗人去借鉴和学习的,在一些方面,让后辈是无法企及的,在当时倡导诗歌的格律对于防止诗歌的散文化,寻求新诗歌在中国的发展道路方面功劳是不可磨灭的。还有他的诗歌的优美意境,唯美的追求,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美的遗产,他有才华,他的诗歌充满着性灵,但是他并不放纵自己的才华,他只是尽情的去展示,并且有节制,放开但又不放纵。他就是这样创造着美的遗产,那一首首优美的诗歌就这样如溪流般的不经意间已在你的胸膛里流成了河流。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他的诗歌一定还能够继续流传下去,成为近代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星。
参考文献:
1.范中胜.诗歌特色初探.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4.徐志摩的诗歌及赏析 篇四
1、《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赏析:
能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徐志摩的这首《偶然》小诗,对我来说,用上“情有独钟”之语而不为过。
诗史上,一部洋洋洒洒上千行长诗可以随似水流年埋没于无情的历史沉积中,而某些玲珑之短诗,却能够经历史年代之久而独放异彩。这首两段十行的小诗,在现代诗歌长廊中,应堪称别备一格之作。
这首《偶然》小诗,在徐志摩诗美追求的历程中,还具有一些独特的“转折”性意义。按徐志摩的学生,著名诗人卡之琳的说法:“这首诗在作者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卡之琳编《徐志摩诗集》第94页)新月诗人陈梦家也认为:“《偶然》以及《丁当-清新》等几首诗,划开了他前后两期的鸿沟,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气,用整齐柔丽清爽的诗句,来写那微妙的灵魂的秘密。”(《纪念徐志摩》)。的确,此诗在格律上是颇能看出徐志摩的功力与匠意的。全诗两节,上下节格律对称。每一节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个音步组成。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壳,”每节的第三、第四句则都是两音步构成,如:“你不必讶异,”“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音步的安排处理上显然严谨中不乏洒脱,较长的音步与较短的音步相间,读起来纡徐从容、委婉顿挫而朗朗上口。而我在这里尤需着重指出的是这首诗歌内部充满着的,又使人不易察觉的诸种“张力”结构,这种“张力”结构在“肌质”与“构架”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意向”与“意向”之间诸方面都存在着。独特的“张力”结构应当说是此诗富于艺术魅力的一个奥秘。
所谓“张力”,是英美新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一个批评术语。通俗点说,可看作是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却包含着共存着的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辨证关系。一首诗歌,总体上必须是有机的,具各整体性的,但内部却允许并且应该充满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张力。充满“张力”的诗歌,才能蕴含深刻、耐人咀嚼、回味无穷。因为只有这样的诗歌才不是静止的,而是“寓动于静”的。打个比方,满张的弓虽是静止不动的,但却蕴满饱含着随时可以爆发的能量和力度。
就此诗说,首先,诗题与文本之间就蕴蓄着一定的张力。“偶然”是一个完全抽象化的时间副词,在这个标题下写什么内容,应当说是自由随意的,而作者在这抽象的标题下,写的是两件比较实在的事情,一是天空里的云偶尔投影在水里的波心,二是“你”、
“我”(都是象征性的意象)相逢在海上。如果我们用“我和你”,“相遇”之类的作标题,虽然未尝不可,但诗味当是相去甚远的。若用“我和你”、“相遇”之类谁都能从诗歌中概括出来的相当实际的词作标题,这抽象和具象之间的张力,自然就荡然无存了。
再次,诗歌文本内部的张力结构则更多。“你/我”就是一对“二项对立”,或是“偶尔投影在波心,”或是“相遇在海上,”都是人生旅途中擦肩而过的匆匆过客;“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都以“二元对立”式的情感态度,及语义上的“矛盾修辞法”而呈现出充足的“张力”。尤其是“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一句诗,则我以为把它推崇为“新批评”所称许的最适合于“张力”分析的经典诗句也不为过。“你”、“我”因各有自己的方向在茫茫人海中偶然相遇,交会着放出光芒,但却擦肩而过,各奔自己的方向。两个完全相异、背道而驰的意向——“你有你的”和“我有我的”恰恰统一、包孕在同一个句子里,归结在同样的字眼——“方向”上。
作为给读者以强烈的“浪漫主义诗人”印象的徐志摩,这首诗歌的象征性——既有总体象征,又有局部性意象象征——也许格外值得注意。这首诗歌的总体象征是与前面我们所分析的“诗题”与“文本”间的张力结构相一致的。在“偶然”这样一个可以化生众多具象的标题下,“云——水”,“你——我”、“黑夜的海”、“互放的光亮”等意象及意象与意象之间的关系构成,都可以因为读者个人情感阅历的差异及体验强度的深浅而进行不同的理解或组构。这正是“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易·系辞》)的“象征”之以少喻多、以小喻大、以个别喻一般的妙用。或人世遭际挫折,或情感阴差阳错,或追悔莫及、痛苦有加,或无奈苦笑,怅然若失……人生,必然会有这样一些“偶然”的“相逢”和“交会”。而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必将成为永难忘怀的记忆而长伴人生。
2、《云游》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
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
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
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
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
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
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
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赏析:
从《沙扬娜拉》、《再别康桥》到《云游》,人们很自然在其中找出徐志摩诗作中基本一致的诗歌形象和抒情风格。在这类最能代表徐志摩才性和诗情的诗歌里,不仅以其优美的想象以及意境的空灵洒脱打动着读者,而且也因为其中隐约着的对人生的理解与生命的把握时时透出的希望与信仰使读者认识到艺术的价值与美的意义。在这些诗中,徐志摩构筑着自己“爱、自由、美”的单纯信仰的世界。《云游》是其中的一颗明珠。“那天你翩翩地在空际云游”,诗歌开头以第二人称起始,暗示着抒情主体对它的钦慕向往之情。诗里云游的特征是空无依傍的自在逍遥:“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这一逍遥的愉快实在带有脱却人间烟火味的清远,这里既含有《庄子·逍遥游》中与万物合一的自在心态的深刻体会,也有抒情主体心灵呼应的瞬间感受,空中飘荡的云游适性而往,不拘一地,为何会给抒情主体以深深的向往,诗中没有明说,但却在后面作了间接的交代,“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有一流涧水……”,至此,抒情主体作为旁观的姿态点出了第三者的存在,“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两种不同的生命形态形成对比,并由此反射出抒情主体隐蔽的心理历程与人生价值取向。那“一流涧水”无疑是抒情主体客观化的象征,诗中以第三人称“他”称呼,与“你”形成了不同的词语情感效果。同时,第三者“他”的存在是以与云游相对的形象出现,也含有抒情主体那万般忧愁又渴望得到新生与慰藉的心境。“明艳”一词极富 主观色彩,一方面对照着云游与涧水不同的生存形态,一方面又暗示着抒情主体那颗焦灼等待的心,生命的痛苦将何时越过暗黑的深渊走向自在与自由?是否可以这么理解,诗人以“一流涧水”为自我写照而渴望漂荡的云游给自己萎靡虚弱的心灵涂抹些许光亮的色彩,由此,“一流涧水”便是诗人自己心境的最形象比喻。在徐志摩的诗中,“云游”的形象多带有虚幻空灵的美,如《再别康桥》中“西天的云彩”。而徐志摩自己也常以“涧水”自喻,如给胡适的信中提到自己只要“草青人远,一流冷涧”,其中凄清孤单的韵味与此诗何其相似,里头是否蕴含着更深的内涵背景或生命体验,我们禁不住作如是想。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忧愁以绵密,系古代诗词手法的运用,如“问君能有许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把无形的忧愁以形象的比喻来加以形容,说明一流涧水期待的欣喜与遗憾,当“明艳”给自己的“空灵”注入新的生命活力时,涧水醒了,一种长期期待的幸福的充实已悄悄降临,超越时空的生命本体实现的狂喜在抱紧倩影的动作中得到完成,那是怎样的心醉神迷的战栗!
可是,“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一流涧水的欣喜只是一种梦幻般的稍纵即逝,是因为美只能属于那个逍遥无拦阻的天空世界还是因为抒情主体那个理想的心由于过分关注现实而自觉其污浊的心境?姑妄测之,诗歌在此给读者提供了容量极大的想象空间。“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与一流涧水相对的“湖海”已不是单纯的字面浅层意义,而是与美相应合的所具的深层象征意义。如说一流涧水只是个体孤单的审美意象。那么阔大的湖海则代表着博大精深的生命原型力量。而云游也正因如此超越了个体单纯的意义而取得了普遍的永恒性象征。“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诗句中流露出哀怨缠绵的情调使人不禁恻然泪滴。一流涧水希望云游常驻心头的希望终不能实现,唯有把一腔心愿付诸日月的等待。在此盼望中,比起古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显韵清而味长。此诗极能体现徐志摩诗歌温柔婉转的审美风格。
在《猛虎集》序言里,徐志摩说了一段颇带伤感但又耐人寻味的话:“一切的动、一切的静,重复在我眼前展开,有声色与有情感的世界重复为我存在,这仿佛是为了挽救一个曾经有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那在帷幕中隐藏着的神通又在那里栩栩的生动,显示它的博大与精微,要他认清方向,再别走错了路。”这似乎是经历了一生大苦大难的人才能体会到并且能说出来的话,在此之后不久,诗人便永远地离开了人世。在经历了个人生活和情感的奋斗与危机之后,他是否已经由此体会到超越凡庸无能的生之奥秘?那个“栩栩的神通”是否昭示了诗人另外一个更加湛蓝希望的天空世界?在那里,没有怀疑,没有颓废,有的只是心中早已存在的信心与幸福的许诺。
此诗显然受欧洲商簌体的影响,商簌体系14行诗的音译(Sonnet)。欧洲14行诗大体上有彼得拉克14行和莎士比业14两种,当然,后来变化者大有人在,如弥尔顿、斯宾塞等。其中的区别主要在韵脚变化上,如彼得拉克14行诗的韵脚变化是ab ba ab ba cd ed de,而莎士比亚14行诗的韵脚变化是ab ab cd cd f ef gg。此诗前8行的韵脚变化是aa bb cc dd,后6行与英国14行诗相一致。闻一多、徐志摩主张诗歌的“三美”,徐志摩的诗更倾向于音乐美。这与欧洲诗歌中强调音乐性不无关系。同时,中国传统诗词本有入乐之事,诗与音乐固不可分。诗人对古文颇有根底,同时在欧洲留学期间,接触了许多大家作品,特别对19世纪英国浪漫派诗人推崇备至。华滋华斯、雪莱、拜伦、济慈等人的影响在他的诗中并不少见。“云游”的象征性比喻以及由此引出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可以明显地看出雪莱、济慈等诗作中的痕迹。《云游》是一首中西合璧的好诗。
3、《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②,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赏析:
诗人徐志摩在他的《猛虎集》序文中写道:“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深成的一片。”如果把徐诗中《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和《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以下简称《雪花》、《康桥》、《风》)放在一起,它们正好从这样的角度展示了诗人写作的连续、希望与理想追寻的深入。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比较,因为这三首名篇风格之一致,内在韵脉之清晰,很易令人想到茅盾的一句话:“不是徐志摩,做不出这首诗!”(茅盾《徐志摩论》)徐诗中表现理想和希望感情最为激烈、思想最为激进的诗篇当推《婴儿》。然而,最真实传达“一个曾经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猛虎集》志摩自序)诗人心路历程的诗作,却是上述三首。在现代主义阶段,象征不仅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诗人朝向一生信仰的心路历程是一个纷繁的文学世界,其中曲折的足迹读者往往需追随及终点方恍然大悟。胡适之在《追忆志摩》中指出:“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新月》四卷一期《志摩纪念号》)是的,徐志摩用了许多文字来抵抗现实世界的重荷、复杂,在现实世界的摧毁面前,他最终保持的却是“雪花的快乐”、“康桥的梦”及“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的无限惆怅。如果说现代诗的本质就是诗人穿越现实去获取内心清白、坚守理想高贵(传统诗是建筑于理想尚未破裂的古典主义时代的。),那么,我们不难理解人们对于《雪花》、《康桥》和《风》的偏爱。
《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难道我们还要诗人告诉我们更多东西吗?步入“假如”建筑的世界,人们往往不仅受到美的沐浴,还要萌发美的守护。简单地理解纯诗,“象牙塔”这个词仍不过时,只是我们需有宽容的气度。《康桥》便是《雪花》之后徐诗又一首杰出的纯诗。在大自然的美色、人类的精神之乡前,我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守护之情完全是诗意情怀。而这又是与《雪花》中灵魂的选择完全相承。只当追求和守护的梦幻终被现实的锐利刺破之时,《风》才最后敞开了“不知道”的真相以及“在梦的轻波里依洄”的无限留恋和惆怅。
因此我们说,《雪花》、《康桥》和《风》之成为徐志摩诗风的代表作,不仅是表面语言风格的一致,更重要的是内在灵魂气韵的相吸相连。茅盾在三十年代即说:“我觉得新诗人中间的志摩最可以注意。因为他的作品最足供我们研究。”(《徐志摩论》《雪花的快乐》是徐志摩诗第一集《志摩的诗》首篇。诗人自己这样的编排决非随意。顺着《雪花》→《康桥》→《风》的顺序,我们可以看到纯诗能够抵达的境界,也可以感悟纯诗的极限。如是,对徐志摩的全景观或许有另一个视角吧!
4、《生活》
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
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
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
手扪索着冷壁的粘潮,
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
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
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
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赏析:
①写于1928年5月29日,初载1929年5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和3号,署名志摩,后收入诗集《猛虎集》。
好的诗都是用真诚和生命写就的。古今中外很多成功的文学作品表现的是悲剧性的,或苦难的人生经历或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的美不仅是作家艰苦劳动的结果,也是以作者在生活中的坎坷、甚至牺牲为代价的.。《生活》可以说是这样的作品。
《生活》是一曲“行路难”。“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诗人在全诗一开始便以蓄愤已久的态度点题“生活”。作者避免了形象化的直观性的话语,直接采用感情色彩非常明显而强烈的形容词对“生活”的特征进行揭示,足见诗人对“生活”的不满甚至仇恨。社会本来应该为每个人提供自由发展的广阔舞台,现在却被剥夺了各种美好的方面,简化成也就是丑化为“一条甬道”。不仅狭窄,而且阴沉、黑暗,一点光明和希望都没有,更甚者是它还象“毒蛇似的蜿蜒”曲折、险恶、恐惧。然而更可悲的是人无法逃避这种“生活”。生活总是个人的具体经历,人只要活着,就必须过“生活”;现在“生活”成了“一条甬道”,人便无可选择地被扶持在这条绝望线中经受痛苦绝望的煎熬:“一度陷入,你只可向前”,“前方”是什么呢?诗人写道:“手扪着冷壁的粘潮/在妖魔的脏腑内挣扎/头顶不见一线的天光”,这几句诗仍然扣着“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这一总的意象,但是却把“甬道”中的感受具体化了。在这条甬道中没有温情、正直、关怀,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扶壁而行,感受到的是冷壁和冷壁上的粘潮;这里没有空气,没有出路,没有自主的权利,象在妖魔的脏腑内令人窒息,并有时刻被妖魔消化掉的危险;这里没有光明,一切丑恶在这里滋生、繁衍,美好和生命与黑暗无缘,而丑恶总是与黑暗结伴而行。对人的摧残,身体上的重荷与艰难还是其次的,气氛的恐怖以及信仰的毁灭、前途的绝望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人的精神;最后两句诗正揭示了这种痛苦的人生经验:“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
这首诗很短,却极富有感染力;这种感染力得以实现与诗人选择了一个恰到好处的抒情视角有直接关系。在本诗中,诗人把“生活”比喻成“甬道”,然后以这一意象为出发点,把各种丰富的人生经验浓缩为各种生动的艺术形象,“陷入”——“挣扎”:——“消灭”揭示着主体不断的努力;而“毒蛇”、“冷壁”、“妖魔”、“天光”等等意象则是具体揭示“甬道”的特征,这些意象独立看并无更深的意义,但在“生活”如“甬道”这一大背景下组合起来,强化了“生活”的否定性性质。诗虽小,却如七宝楼台,层层叠叠,构成一个完整的精美的艺术世界。
我们应该突破语义层,走入诗人的内心世界,去和痛苦的诗人心心相印。面对生活的种种丑恶与黑暗,诗人拒绝了同流合污,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在其中挣扎;挣扎就是抗争,挣扎需要力量和勇气,而面对强大的不讲完善与美的对手的挣扎命中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这种挣扎除了需要与对手抗争的力量和勇气之外,还必须面对来自自己精神世界的对前途的绝望的挑战;这正如深夜在长河中行船,要想战胜各种激流险滩,首要的是航行者心中要有一片光明和期待。这首诗正是诗人直面惨淡的人生时对经验世界与人生的反省,是对生活真谛的追问。然而诗人自我追问的结论却是不仅对世界,而且对自己既定追求的绝望,这样产生影响的不是发现了世界的丑恶,而是发现了自己生活的无意义,于是诗人在最后才说:“这魂魄,在恐怖的压迫下/除了消灭更有什么愿望?”最可悲的就是这样的结局:个人主动放弃生活。放弃的痛苦当然从反面却 证着对生活的热烈期待,但这种对生活的最热烈的挚爱却导致对生活的根本否定,生命的逻辑真是不可思议。对这种生活态度的最好剖析还是诗人自己的话:“人的最大悲剧是设想一个虚无的境界来谬骗你自己:骗不到底的时候,你就得忍受幻灭的莫大痛苦。” (《自剖》)这首诗的好处不在于对社会的批判;作为心灵的艺术,其感人之处在于它昭示了生命的艰难、选择的艰难。
徐志摩是一位飘然来又飘然去的诗人(《再别康桥》),似乎潇洒浪漫,实际上他承受着太多的心灵重荷。在这首诗中,他对生活和人生给予了否定性的评价,事实上他并没有抛弃生活,而命运却过早地结束了他的生命。但是,诗人的诗久经风雨却还活着, 它用艺术的美好启示我们去追求美好的生活。
5、《黄鹂》
一掠颜色飞上了树。
“看,一只黄鹂!”有人说。
翘着尾尖,它不作声,
艳异照亮了浓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等候它唱,我们静着望,
怕惊了它。但它一展翅,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
赏析:
①写作时间不详,初载1930年2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第12号,属名徐志摩。
《黄鹂》这首诗最初刊载于1930年2月10日《新月》月刊第2卷第12号上,后收入《猛虎集》。诗很简单:写一只黄鹂鸟不知从哪里飞来,掠上树稍,默不作声地伫立在那里,华丽的羽毛在枝桠间闪烁,“艳异照亮了浓密——/象是春天,火焰,象是热情。”于是招来了我们这些观望的人(诗人?自由的信徒?泛神论者?),小心翼翼地聚集在树下,期待着这只美丽的鸟引吭高歌。可是它却“一展翅”飞走了:
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
它飞了,不见了,没了——
于是带走了春天,带走了火焰,也带走了热情。这首诗意不尽于言终。如果我们鉴品的触角仅仅满足于诗的表象,那我们将一无所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寻找这首诗的深层结构,或如黑格尔所言,寻找它的“暗寓意”(《美学》第二卷,13页)。在这个意义上说,《黄鹂》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篇类寓言;或曰,一首象征的诗。
指出徐志摩诗中象征手法的存在,对于我们理解他的诗艺不无裨益。因为诗人对于各种“主义”腹诽甚多。早在1922年的《艺术与人生》一文中,他就批评中国新诗表面上是现实主义,骨子里却是根本的非现实性;此外还有毫不自然的自然主义,以及成功地发明了没有意义的象征的象征主义。其结果是虽然达到了什么主义,却没有人再敢称它为诗了。在后来写就的《“新月”的态度》(1928)中,他又对当时文坛上的13个派别大举讨伐之师。然而腹诽归腹诽,在具体的艺术实践中,他还是兼收并蓄,广征博引,真正“把创格的新诗当一件认真事做”(《诗刊弁言》)。所以他的诗并非千人一面,一律采取单调的直线抒情法,而是尽可能地运用各种风格和手法,以达到最完美的艺术效果。《黄鹂》中象征的运用,便是一个明证。
指出《黄鹂》是一首象征的诗,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指出“黄鹂”形象具体的所指。作者最初的创作意图已经漫漶不清了,但也并非无迹可寻,甚至在诗中我们也可以捕捉到一些宝贵的启示。首先应该注意到,在这首诗中诗人并没有选择“我”这一更为强烈的主体抒情意象作为这首诗的主词,而是采用了“我们”这种集体性的称谓。作为一群观望者,“我们”始终缄默无言(我们静着望,/怕惊了它),流露出一种“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无奈情绪。不过“我们”作为群体性的存在,至少明确了一件事,即:“黄鹂”的象征意义不只是对“我”而言的。其次,诗中两次出现的“象是春光,火焰,象是热情”的比喻,也给我们重要的提示。因为无论是春光,火焰,还是热情,都寓指了一种美好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已经“不见了”。由此我们可以想到韶光易逝,青春不回,爱情并非不朽的,等等。因此要想确定“黄鹂”形象具体的意指,还必须联系到徐志摩当时的思想状况来分析。
我们知道,诗人刚回国时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联合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新月社,准备在社会上“露棱角”。他将自己的高世之志称为“单纯信仰”,胡适则洗炼地将其概括为“爱、自由、美”三个大字。正因了这“单纯信仰”,他拒绝一切现实的东西,追求一种更完满、更超脱的结局。在政治上则左右开弓,以至于有人认为“新月”派是当时中国的第三种政治力量。然而在现实面前,任何这类的“单纯信仰”都是要破灭的。世易时移,再加上家庭罹变,诗人逐渐变得消极而颓废。他感染上哈代的悲观主义情绪,“托着一肩思想的重负,/早晚都不得放手”(《哈代》)正是他彼时心情的写照。人们总以为徐志摩活得潇洒,死得超脱,蔡元培的挽联上就写着:
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迳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东土;
乘船可死,驱车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可又有谁知道诗人心中的滋味呢?由是观,我认为“黄鹂”的形象正象征他那远去的“爱、自由,美”的理想;而徐志摩们也只能无奈地观望,年青时的热情被那只远去的黄鹂鸟带得杳无踪迹了。有人认为“黄鹂”的形象是雪莱的“云雀”形象的再现。若果此说成立,那么我想也是反其意而用之。《云雀》中那种张扬挺拔的热情在《黄鹂》中已经欲觅无痕了。
6、《火车擒住轨》
火车擒住轨,在黑夜里奔:
过山,过水,过陈死人的坟:
过桥,听钢骨牛喘似的叫,
过荒野,过门户破烂的庙;
过池塘,群蛙在黑水里打鼓,
过噤口的村庄,不见一粒火;
过冰清的小站,上下没有客,
月台袒露着肚子,象是罪恶。
这时车的呻吟惊醒了天上
三两个星,躲在云缝里张望;
那是干什么的,他们在疑问,
大凉夜不歇着,直闹又是哼,
长虫似的一条,呼吸是火焰,
一死儿往暗里闯,不顾危险,
就凭那精窄的两道,算是轨,
驮着这份重,梦一般的累坠。
累坠!那些奇异的善良的人,
放平了心安睡,把他们不论
俊的村的命全盘交给了它,
不论爬的是高山还是低洼,
不问深林里有怪鸟在诅咒,
天象的辉煌全对着毁灭走;
只图眼着过得,裂大嘴打呼,
明儿车一到,抢了皮包走路!
这态度也不错!愁没有个底;
你我在天空,那天也不休息,
睁大了眼,什么事都看分明,
但自己又何尝能支使运命?
说什么光明,智慧永恒的美,
彼此同是在一条线上受罪,
就差你我的寿数比他们强,
这玩艺反正是一片湖涂账。
赏析:
①对于1931年7月19日,初载同年10月5日《诗刊》第3期,署名志摩。此诗原名《一片糊涂帐》,是徐志摩最后一篇诗作。
在徐志摩写完这首《火车擒住轨》后,他人生的旅程也差不多走到了尽头,其中的风风雨雨、恩恩怨怨的确一言难尽。在情爱方面,先是与林徽音相恋的风言推波于前,后又因陆小曼一事助澜于后,而徐志摩最终又因无法与陆小曼达到自己心中理想的爱情,痛苦不已。其中的苦涩只有自己在心里慢慢咀嚼了。在人生理想方面,先是出洋留学养成的民主思想,可后来在国内屡遭碰壁,且浙江农村改革一事流于泡影,其中的失望显然可见。徐志摩一生追求理想,对钱财势利克尽鄙薄,而后来却每为钱所困,时间多半花在“钱”字上,其中难言之隐谁能知解,他自己也说:“最近这几年生活不仅是极平凡,简直到了枯窘的深处。”于是便发出了“这玩艺反正是一片糊涂帐”的慨叹。《火车擒住轨》便是这慨叹下的“发愤之作”了。
从诗的层次发展来看,可分三部分。首先是描绘火车在黑夜里奔的情形。一开始,“火车擒住轨,在黑夜里奔”一个“擒”字把火车拟人化,并暗示其奔跑的毫无顾忌,并且以黑暗为背景,更衬托其阴森咄咄逼人的气势,为下文读者看过山、过水等作好心里的准备,读者可能会问,火车在黑夜里奔,到底要奔到哪儿?是否有尽头?于是紧接着开出了火车经过一系列地方的名单:“山、水、坟、桥、荒野、破庙、池塘、村庄、小站。”这些地方总摆脱不了黑夜的阴森给它们染上的色彩。如“陈死人的坟”、“冰清的小站”,同时又以听觉效果来强化这一阴森的气氛。“听钢骨牛喘似的叫”、“群蛙在黑水里打鼓”等,而“月台袒露着肚子,象是罪恶”更以人生经验来比喻世间的阴森邪恶,《旧约·传道书》上说:“阳光下没有新东西”,《新约·马太福音》上说:“你里头的光若黑暗了,那黑暗是何等大啊。”人世的罪恶总是与黑暗连在一起,在此突出黑暗势力的强大与现实的丑陋,诗中的四小节构成诗歌的第一层次。第二层次从第五节开始,视角从地上转到天上,笔法由纯然客观的描述转到星星作为主体的发问上,这一发问还是以相同的拟人手法来实现:“三两个星,躲在云缝里张望”,两个不同的世界开始形成对比。地上的世界不论火车如何叫吼着往前奔,可始终无人,始终是静悄悄的,阴森森的,可是地下安宁,天上不宁,他们看到了“一死儿往里闯,不顾危险”的情形,诗句于此一方面照应着前面“在黑夜里奔”那种吓人的气势,另一方面也突出星星的疑惑,这一疑惑不仅在于星星所看到的表象世界,更在于车上人们对危险安之若素的精神状态,他们对诅咒和毁灭抱着纯然不在乎的态度:“只图眼着过得,咧大嘴大呼/明儿车一到,抢了皮包走路。”诗中以天上星星的眼光来看待地上的世界并因此发出种种疑问,在这些疑问的背后,隐着它们对地上世界的生存方式的不理解,也隐着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判断并进而体现出对生存的终极问题产生追问的潜在思想。同时,读者也禁不住追问,天上星星的世界又该如何?正是这些疑问诱发着读者的想象力和思考力,并产生阅读期待心理,基于此,很自然地过渡到诗歌的第三层次。
最后4节也是诗的最后一个层次。诗的叙述视角依然不变,还是采用星星的口吻,只是意思已全然不同。星星从“那些奇异的善良的人”那种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引伸出另外一种生活价值观念,这一观念不仅体现了自己许久以来生活的思考出现转折性的变化,
而且也体现了长期的智性所无法解决的问题现已突然澄清。一方面是久已因扰心头的纠结与苦恼豁然解开似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另一方面则是问题的答案以无答案为结局。
这一悖论使得星星能以旁观者的姿态来俯视世间:“说什么光明,智慧永恒的美/彼此同是在一条线上受罪”。当人们总是赞美星星,总是把星星说成是光明的使者时,它对自己不能支配命运的慨叹便具有了反讽的性质。后面一句极富隐喻性质,为何在同一条线上受罪的确切含义并没有说明,“受罪”的具体含义也没说明,但是其中表达出的对生存的困惑使其具有诗与人生的内在张力,一方面,“受什么罪”“为何受罪”的疑问在读者心头盘绕,对“罪”的理解天上地下是否相同;另一方面,既然属于两个不同的 世界,为何又都在同一条线上?这些问题显然拓宽了诗歌的想象空间,读者不仅可以从情感的角度来加以判断,而且也可以从哲学的角度来认识。末尾一节以星星的态度来结束显然意存双关:“这玩艺反正是一片糊涂帐”,是否也带有徐志摩本人某种程度的自我写照呢?
在徐志摩的全部诗作中,以两行为一节的诗并不多,《火车擒住轨》算是较为突出的一篇了。诗中讲求韵脚的变化,全诗押韵的形式起伏变化:ab cd ea fg ah ij kl ge,除了三个重韵以外,其余各为一韵。这首诗和徐志摩一贯主张的“音乐美”, 也没多大瓜葛,只是以感官的摄取以及现象的铺叙来加以展开,同时夹杂着调侃乃至反讽的语调,使得他的诗呈现着另一种面目,作为一个抒情性极强的诗人,自己有意识地在诗中夹用口语固然有时代的背景在里头(如白话文运动,徐志摩对此也不遗余力),但至少也说明他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艺术创作空间。“这态度不错,愁没个底”纯然是口语入诗,“这世界反正是一片糊涂帐”一句隐含着多少人生遗憾与不如意。对于习惯了《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诗的读者来说,读读这首诗将会对全面理解徐志摩的美学主张及创作实践不无裨益。
7、《阔的海》
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
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纸鹞
上天去捉弄四面八方的风;
我只要一分钟
我只要一点光
我只要一条缝,
象一个小孩爬伏
在一间暗屋的窗前
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
缝,一点光,一分钟。
赏析:
①写作时间小详。发表报刊不详。
一天到晚老“想飞”(同名散文),总想“云游”(同名诗歌),总是以忘情而淋漓尽致、潇洒空灵的笔墨写他所向往之“飞翔”的徐志摩,竟然在这首诗中绝决然宣称:
“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
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纸鹞
上天去捉弄那四面八方的风;”
岂非咄咄怪事!
徐志摩在他为数并不算很多的诗文中多次描写过“飞翔”,“飞翔、飞翔、飞翔”(《雪花的快乐》),这几乎已成为他个人创作心理的某种挥之难去的深刻情结,也成为其诗歌本文中反复出现的,某种充满动感的“姿势”和“幻像”,成为一种经由个人私设象征而沟通整个人类的飞翔之梦,并上升到公共本体象征的“原型意象”。而于各种各样的飞翔中,尤为令徐志摩神往的恰恰是那种庄子“逍遥游”式的“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的“壮飞”!他宣称:“要飞就得满天飞,风拦不住云挡不住的飞,一翅膀就跳过一座山头,影子下来遮得阴二十亩稻田的飞……”
何其壮观!何其逍遥!
然而,此刻,作者竟宣称放弃所有这些壮观和逍遥,宣称无疑象征自由的“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这里面,满溢着诗人理想幻灭的几许沉重?几许“浓得化不开”的悲凉?
在这里,一个天真浪漫的理想主义者的希望显得如此的卑微,渺小而可怜:不再是“壮飞”和“云游”的奢望,而只是“一分钟”的时间,“一点光”的明亮和“一线天”似“一条缝”的希望。
作者接着以破折号强调并刻划出一幅令人终身难忘的画面:一个小孩——“小孩”当然是纯真、新鲜、生命刚开始,希望刚萌生,绝对应该拥有更多的光明,更美好的希望、更开阔的自由与更长远的生命力的“宁馨儿”——“在一间暗屋的窗前 “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缝,一点光,一分钟。”
这个画面具有一种类似电影中镜头“定格”的强烈视觉效果,象明暗反差极大的黑白片镜头,感官刺激尤其强烈。“一分钟”这一时间意象,在这里同时起到了两种作用:一者,“一分钟”对应作者前面宣称的“我只要”,仿佛总算达到了如此卑微可怜、时间上仅需“一分钟”的希望;另者,“一分钟”本身作为表达客观物理时间长度的语词,势必在读者的阅读想象中,留下短促而凝固暂停的“定格”般的阅读效果。这首诗歌,明显使用了为西方“新批评派”所推崇的“反讽”的手法。在语言陈述上,深究一点的话,则是使用了“反讽”方式中主要的一种“——“夸大陈述”性的“反讽”。所谓“反讽”,就是正话反说,言在此而意在彼。所谓“夸大陈述”,则是假情假意地夸张,然而,却大言若反,暗示相反的性质。我们正应该从“反讽”的角度来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歌。
诗歌一开篇如“石破天惊逗秋雨”般先声夺人的几个“我不要”的宣称,无疑正是一种“夸大陈述”。诗人正是因为太想要“阔的海空的天”了,才会这样说,才会象一个顽强爬伏追求的小孩那样,孜孜以求“一条缝”、“一点光”、“一分钟”。可以说, 追求光明的的可怜、卑微而顽强执着正反衬出一片“阔的海空的天”——这“自由与光明”的象征——对于每一个有生命的人来说是何等的重要。
这首诗歌不但在局部语言技巧上使用了“反讽”的手法,在整个诗篇总体结构安排上,也同样成功地使用了“反讽性”的“张力结构”。标题“阔的海”与最后所追求的结局,构成了“反讽性”的强烈对比效果。诗歌句子的展开和排列,从“阔的海空的天”开始,最后可怜巴巴地被挤兑成“一条缝”似的狭窄的时间的短暂的时间。作者明显有意识地在句子排列上注重视觉效果的强调,整篇诗歌呈现出“倒三角形”(B)的形状。“缝”、“光”、“钟”排成整齐而局促的一条线,“一分钟”的“钟”最后孤零零地单独成行……所有这些,都不难见出诗人独具的匠心和深刻的寓意,足以让读者想见追求光明与“阔的海空的天”之艰难,又充分揭示出此种追求对于人之必然而然的“天性”性质。
8、《呻吟语》
我亦愿意赞美这神奇的宇宙,
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有忧愁,
象一只没挂累的梅花雀,
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
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的左右!
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
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
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
再休问我闲暇的诗情?——
上帝!你一天不还她生命与自由!
赏析:
这是一首诗题颇具直接打击感官效果的抒情诗。然而诗里并没有赤裸裸的爱的痛楚和呻吟,这里并没有颓废派的风景。诗人着笔虚处,通过对另一世界的向往、赞美来反衬此世界的黑暗和不合人道。痛楚隐匿暗处;埋得很深。然而正如教堂肃穆气氛里的祈祷,祈祷者的容颜和眼神使我们看得见祈祷者的身世、遭遇,感人的圣洁的祈祷词后面,必有潜流的呻吟。
对于这首曲折回旋的小诗来说,构思的巧妙无疑是首要特色。而这一特色显然源于诗人高超的立意。《翡冷翠的一夜》是徐志摩的第二个诗集,用他的话说,“是我的生活上又一个较大的波折的留痕。”(《猛虎集》自序)既写生活的波折,原是可以写得很琐细、具体和体贴的,比如与诗集同名的《翡冷翠的一夜》这首诗,读起来就更象真正的呻吟语:对爱的痴迷、疑惑及旦旦信誓在呻吟般的文字间迂回。这首《呻吟语》反从呻吟中脱颖而出,(诗题与诗行的悖离形成的空白本身就留给了读者回味的空间。)将抒情主人公置于一个文字的圣殿中。他如此虔诚的唱道:“我亦愿意赞美这神奇的宇宙,/我亦愿意忘却了人间有忧愁,/象一只没挂累的梅花雀,/清朝上歌唱,黄昏时跳跃;”这个圣殿其实是他自己爱的美梦所造:“假如她清风似的常在我的左右!”至平至淡又至真的一句,透露了琐细现实中真爱之不易和艰难。如果生活能象人们理想的那样,“我亦想望我的诗句清水似的流,/我亦想望我的心池鱼似的悠悠。”“我愿意”是实现于“我想望”得以实现的基础之上的。用词之精确正是诗人诗思意线清澈的体现。“但如今膏火是我的心”,最平凡的人的愿望都非现实所容,一切的理想不是空诺又是什么?!因此,从“上帝!你一天不还她生命与自由!”这强烈的质询反读上去,抒情主人公强烈的反叛精神就跃然纸上。对上帝的信仰是由于上帝能拯救,反之,信仰就变成背叛。《呻吟语》是人在现存重负下希望的呻吟,更是对永恒清醒追问的痛楚。因此,《呻吟语》是一首格调并不低沉的小诗。
对于一首小诗而言,语言的杰出运用显得格外重要。《呻吟语》两节结构相同,用的整句和散句也完全一致,如果不是诗人在选用其重要虚词“亦”、“假如”、“但”、“再”时格外周密,迂回转折的语言效果就会顿然散失。把虚词当成穿串语言珍珠的链条,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徐志摩诗歌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
9、《苏苏》
苏苏是一痴心的女子,
象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
象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
来一阵暴风雨,摧残了她的身世。
这荒草地里有她的墓碑
淹没在蔓草里,她的伤悲;
淹没在蔓草里,她的伤悲——
啊,这荒土里化生了血染的蔷薇!
那蔷薇是痴心女的灵魂,
在清早上受清露的滋润,
到黄昏里有晚风来温存,
更有那长夜的慰安,看星斗纵横。
你说这应分是她的平安?
但运命又叫无情的手来攀,
攀,攀尽了青条上的灿烂,——
可怜呵,苏苏她又遭一度的摧残!
赏析:
①写于1925年5月5日,初载同年12月1日《晨报七周年纪念增刊》,署名徐志摩。
作为一个毕生追求“爱、自由、美”三位一体的“布尔乔亚”诗人——徐志摩,不用说对美好事物的遭受摧残和被毁灭是最敏感而富于同情心的了。诗歌《苏苏》也是徐志摩这类题旨诗歌中的佳作。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想象的大胆和构思的奇特。它写一个名叫“苏苏”的痴心姑娘之人生不幸遭际,却不象一般的平庸、滞实的诗歌那样,详细叙写主人公的现实人生经历,以写实性和再现性来表现主旨。而是充分发挥诗人为人称道的想象和“虚写”的特长,以极富浪漫主义风格的想象和夸张拟物,重点写出了苏苏死后的经历与遭遇。这不啻是一种“聊斋志异”风格的“精变”。是仙话?还是鬼话?抑或童话?或许兼而有之。从中国古代诗歌传统看,以香花美草拟喻美人是屡见不鲜的。但大多仅只借喻美人生前的美丽动人和纯洁无邪。而在这首诗中,徐志摩不但以“野蔷薇”借喻“苏苏”生前的美丽动人——“象一朵野蔷薇,她的丰姿;”更以苏苏死后坟地上长出的“野蔷薇”,来拟喻苏苏的“灵魂”。如此,苏苏的拟物化(苏苏→蔷薇)和蔷薇的拟人化(蔷薇→苏苏)就叠合在一起了;或者说,以“野蔷薇”比喻苏苏的丰姿是明喻其“形”,而以苏苏死后坟墓上长出野蔷薇来象征苏苏则是暗喻其“神”,如此,形神俱备,蔷薇与苏苏完全融为一体,蔷薇成为苏苏的本体象征。
全诗正是以蔷薇为线索,纵贯串接起苏苏的生前死后——生前只占全诗四个时间流程的四分之一。苏苏生前,痴心纯情,美丽如蔷薇,然而却被人间世的暴风雨无情摧残致死;苏苏死后,埋葬在荒地里,淹没在曼草里,然而,灵魂不死,荒土里长出了“血染的蔷薇”;蔷薇一度受到了宽厚仁慈的大自然母亲的温存抚爱和滋润养育,并暂时从痛苦中解脱出来。“清露的滋润”、“晚风的温存”,“长夜的慰安”,“星斗的纵横”……挚爱着自然并深得其灵性的诗人徐志摩寥寥几笔,以看似轻松随意实则满蕴深挚情怀的自然意象,写出了大自然的宽厚与温情。
最后一段的情节逆转,体现出诗人构思的精巧和独具的匠心。野蔷薇——苏苏死后的灵魂,暂得温存安宁却不能持久,“但命运又叫无情的手来攀/攀,攀尽了青条上的灿烂——”。在此蔷薇遭受“无情的手”之摧残之际,使得一直叙事下来的诗忍不住站出直接议论和抒情:“可怜呵,苏苏她又遭一度的摧残”。
无疑,浪漫主义的“童话式”想象和匠心独具的奇巧构思以及诗人主体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的深广人道主义同情心,使此诗获具了深厚内蕴的含量和浓郁撩人的诗情及感染力。
艾青在《中国新诗六十年》中关于徐志摩“在女人面前特别饶舌”的嘲讽批评自然未免稍尖刻了一些,但若说徐志摩对柔弱娇小可爱的美好事物(美丽的女性自然包括其中)特别深挚,充满怜爱柔情,当是不假。这首诗歌《苏苏》,满溢其中的便是那样一种对美好事物遭受摧残而引起的让人心疼心酸的怜爱之情。全诗虽是叙事诗的体制和框架,但情感的流溢却充满着表面上仅只叙事的字里行间——叙事,成为了一种“有意味的叙事”!尤其是最后一节的几句:
“但运命又叫无情的手来攀,攀,攀尽了青条上的灿烂,——”
三个“攀”字的一再延宕,吞吞吐吐,仿佛作者实在是舍不得下手,不忍心让那“无情的手”发出如此残酷的一个动作。当然,独特的徐志摩式的诗歌语言格律安排和音乐美追求,也恰到好处地使诗情一唱三叹,撩人心动。诗歌的前三节,格律形式都是每节押一个韵脚,句句用韵,而且二、三句完全重复,但第一、第四句不重复,而是在语义上呈现出递进和展开的关系。这跟《再不见雷峰》及《为要寻一颗明星》的格律形式略有些不同,这两首诗不但第二,第三句相同,就连第一、第二句也基本重复,即“ab;ba;”式。在《苏苏》中,循环往复中暗蓄着递进和变化,尤如在盘旋中上升或前进,步步逼近题旨的呈现。只有在第四节,格律形式上表现出对徐志摩来说难能可贵的“解放”。第二、第三句并不相同,而且最后一句是直抒胸臆。这也许一则是因为如上所分析的表达“攀”这一动作的一再延宕所致;二则,或恐是徐志摩“意溢于辞”,为了表达自己的痛惜之情而顾不上韵律格调的严格整齐了。 这或许可称为“意”对于“辞”的胜利。当然,因为有前面三节的铺垫和一唱三叹的喧染,也并没有使徐志摩最后的直抒胸臆显得过于直露牵强,而是水到渠成,恰到好处地点了题,直接升华了情感。
10、《残破》
一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当窗有一团不圆的光亮,
风挟着灰土,在大街上
小巷里奔跑:
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
一种残破的残破的音调,
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
二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生尖角的夜凉在窗缝里
妒忌屋内残余的暖气,
也不饶恕我的肢体:
但我要用我半干的墨水描成
一些残破的残破的花样,
因为残破,残破是我的思想。
三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左右是一些丑怪的鬼影:
焦枯的落魄的树木
在冰沉沉的河沿叫喊,
比着绝望的姿势,
正如我要在残破的意识里
重兴起一个残破的天地。
四
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
闭上眼回望到过去的云烟;
啊,她还是一枝冷艳的白莲,
斜靠着晓风,万种的玲珑;
但我不是阳光,也不是露水,
我有的只是些残破的呼吸,
如同封锁在壁椽间的群鼠
追逐着,追求着黑暗与虚无!
赏析:
①写于1931年3月,初载1931年4月《现代学生》第1卷第6期,署名徐志摩,后收入《猛虎集》。
一九三一年十一月,诗人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而机毁人亡。诗人正值英年,非正常的辞世,可以说他的人生是残破的;回过头来看,他死之前几个月发表的诗作《残破》恰成了他自己人生的谶语。诗人人生的残破,不仅指在世时间的短暂及辞世之突然与意外,其实诗人在世时感觉更多的是生之艰难;《残破》正是诗人的长歌当哭。
全诗由四小节组成。每一节的开始都重复着同一句诗:“深深的在深夜里坐着”,它是全诗诗境的起点,一开始就在读者心头引起了冷峻扑面的感觉,并且通过多次重现,强化了读者的这种感觉,它就象一首宏伟乐章中悲怆的主弦律。它描述了一个直观的画 面:天与地被笼罩在一片灰暗里面,夜深人寂,一个人没有如常人那样睡觉,不是与好友作彻夜畅谈,更不是欣赏音乐,而是孤独地坐着。这种反常便刺激着读者的想象力:别的人都是在睡梦中在不知不觉中度过黑暗、寒冷、凄惨甚至恐怖的漫漫长夜,而他却坐着,他肯定是因为什么不顺心的事而长夜难眠,而长夜难眠不仅不能消解或逃离不顺心,反而使他感受到常人看不到的夜的阴暗与恐惧,于是他自然而然多了一份对生活和人生的反省和思索。显然,作为一首抒情诗,就不能把这个画面理解为写实;既然它已经作为诗句进入全诗的总体结构中,进入了读者的审美期待视野,它便增殖了审美效应,它必然具有象喻意义。黑夜具有双重意义,一个是坐着的自然时间,一个是生存的人文时间,后者的意义是以前者为基础生发出来的。这样,环境与人,夜与坐者便构成了一对矛盾关系。诗句强调了夜之深,这表明夜的力量之强大,而人采取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姿态,则表明主体的挣扎与反抗。第一句诗在全诗中屡次复观,就是把环境与人的冲突加以展开,从而可以表明这一冲突的不可调和性、尖锐性。
“当窗有一团不圆的光亮/风挟着灰土,在大街上/小巷里奔跑。”作者为了加强夜的质感,用描写的笔调对夜进行铺展。明亮的月光让人心旷神怡,可这里的月亮是不圆的,残缺的,光线是隐约而灰暗的,在朦胧中生命被阻止了活动,只有风在呜呜地追
逐着,充满了大街和小巷,传布着荒凉和恐惧。生存环境的险恶激起了“坐者”对生存方式的思考,对生存本真意义的追索:“我要在枯秃的笔尖上袅出/一种残破的残破的音调/为要抒写我的残破的思潮。”面对生命的艰难,作为主体的人并没有畏惧、退缩,
尽管“思潮”残破了、“音调”残破了、“笔尖”枯秃了,但生命仍要表达。在这里,关键的不是表达什么,而是表达本身,选择了表达这一行动足以昭示生存的顽强、生命的韧性。至此在第一节里环境与人的矛盾得到了第一次较量和展示。
为了突出夜的否定性品质,作者在第二节则把笔触由对屋外的光亮、声音的描写转移到室内的气温上,在第三节则由实在的环境构成硬件转移到树影等较空灵的氛围因素上。诗人把这些环境因素诗化,把它们涂染上社会意义,并在社会意义这一层面上组织成统一的诗境。前三节偏重于正面描写或揭露夜的否定性构成,第四节则写它们形成一致的力量摧毁了美丽:“啊,她还是一枝冷艳的白莲/斜靠着晓风,万种的玲珑/但我不是阳光,也不是露水……”。“白莲”象征着美好的爱情,美好的理想等等一切人所追求的、高于现实的事物。白色的莲花,在晨风中袅娜地盛开,亭亭玉立,并且散发着幽微的清香,她美丽却不免脆弱,唯其美丽才更加脆弱,她需要露水的滋润,她需要阳光的抚慰。可是,“我却不是阳光,也不是露水”,“我”无法保护她、实现她,结果她只有死亡。
美好东西的毁灭是特别让人触目惊心的。人生如果失去了理想和追求,就象大自然失去了鲜花和绿色,一片荒芜;在这种条件下,人要想生存,或者说只要存在着,人就如生活在黑暗中的老鼠一样猥琐、毫无意义。
诗题叫“残破”,世界残破得只剩下黑暗、恐怖,而人也只能活得象老鼠,这人生自然也是残破的。残破的人生是由残破的社会造成的,诗人正是用个人的残破批判残破的社会。
5.徐志摩的诗歌欣赏 篇五
《公园里的座椅(哈代)》
褪色了,斑驳了,这园里的座椅,
原先站得稳稳的,现在陷落在土里
早晚就会凭空倒下去的,
早晓就会凭空倒下去的。
在夜里大红的花朵看似黑的,
曾经在此坐过的又回来坐它:
他们坐着,浦满的一排全是的,
他们坐着,满满的一排全是的。
他们坐着这椅座可不往下沉,
冬天冻不着他们洪水也冲不了他们
因为他们的身子是空气似的轻,
他们的身子是象空气似的轻。
《我打死的那个人(哈代)》
要是我与他在这儿
老板店里碰头,
彼此还是朋友,
一同喝茶,一同吃酒,
但是碰巧彼此当兵,
他对着我瞄准,
我对着他放枪,--
我结果了他的性命。
我打死他为的是
为他是我的敌人,
对呀:我的敌人他当然是:
那还有什么疑问?
又是他为什么当兵;
还不是与我一样倒运,
无非是为活不了命,
当兵:做炮火的冤魂。
说是:这打仗真古怪!
你打死他,一样一个人,
要是在饭店里碰着他,
也许对喝老酒三斤。
《在一家饭店里(哈代)》
“可是听着,你不走的话,这孩子生来,
算是你丈夫又多,添了一个,也就完了,
要是我们一走,这吃人的世界就有了机会,
这西边儿热嘲,东边儿冷笑可受不了,
再说这一块肉将来长大时也就够受罪,
所以我看这偷走的意思还得仔细的想一回。”
“嗳可是你哪懂得做女人的地位,我爱,
真叫难:整天整晚的叫你不得安宁,
我就怕事情一露亮儿就毁。我怎么
能耽,这每晚还得搂着他,抱着他,
称他的心!管得这孩子将来的`
命运,造孽也是活该,走我们的吧,
谁叫这生米煮成了熟饭,咳!”
《分离(哈代)》
急雨打着窗,震响的门枢,
大风呼呼的,狂扫过青草地。
在这里的我,在那里的你,
中间隔离着途程百里!
假使我们的离异,我爱,
只是这深夜的风与雨。
只是这间隔着的百余里,
我心中许还有微笑的生机。
但在你我间的那个离异,我爱,
不比那可以消歇的风雨,
更比那不尽的光阴:窈远无期!
《她的名字(哈代)》
在一本诗人的书叶上
我画着她芳名的字形,
她像是光艳的思想的部分,
曾经灵感那歌吟者的欢欣。
如今我又翻着那张书叶,
诗歌里依旧闪耀着光彩,
但她的名字的鲜艳,
6.《西伯利亚》徐志摩的诗歌 篇六
你不是受上天恩情的地域:
荒凉,严肃,不可比况的冷酷。
在冻雾里,在无边的雪地里,
有局促的生灵们,半象鬼,枯瘦,
黑面目,佝偻,默无声的工作。
在他们,这地面是寒冰的地狱,
天空不留一丝霞采的希冀,
更不问人事的恩情,人情的旖旎;
这是为怨郁的人间淤藏怨郁,
茫茫的白雪里渲染人道的鲜血,
西伯利亚,你象征的.是恐怖,荒虚。
但今天,我面对这异样的风光——
不是荒原,这春夏间的西伯利亚,
更不见严冬时的坚冰,枯枝,寒鸦;
在这乌拉尔东来的草田,茂旺,葱秀
牛马的乐园,几千里无际的绿洲,
更有那重叠的森林,赤松与白杨,
灌属的小丛林,手挽手的滋长;
那赤皮松,象巨万赭衣的战士,
森森的,悄悄的,等待冲锋的号示,
那白杨,婀挪的多姿,最是那树皮,
白如霜,依稀林中仙女们的轻衣;
就这天——这天也不是寻常的开朗:
看,蓝空中往来的是轻快的仙航,——
那不是云彩,那是天神们的微笑,
琼花似的幻化在这圆穹的周遭……
7.林徽因的诗歌及其对徐志摩的情感 篇七
1931年3月~9月林徽因接受徐志摩的建议, 到西山养病。在这6个月中, 徐志摩多次前去看望, 陪她聊天, 为她写诗。金秋时节, 林徽因不仅治好了肺病, 还增加了一顶诗人的桂冠。1931年, 林徽因共写了9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那一晚》、《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仍然》等。而《那一晚》和《仍然》采用了笔名——“尺棰”。“尺”是长度单位, 用以说明“棰”之木棍较短, “棰”意谓“鞭子”或“鞭打”, “尺棰”有“短鞭鞭打”之意。我们不必分析“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你和我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等诗句所包含的深情与无奈, 仅“尺棰”二字就足以表明林徽因当时因与徐志摩“那一晚”“分定了方向”, 为了“永远守住我的灵魂”所产生的痛苦之情。
1931年11月19日, 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不幸遇难, 林徽因除公开发表了《悼志摩》和《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外, 还写了多首诗来表达内心无尽的悔恨、深沉的忧郁和满腔的悲伤。1934年11月18日, 林徽因发表了长达72行的《秋天, 这秋天》。虽然诗人并没有明确说明诗的主旨, 也没有交代为谁而作, 但是可以肯定地说, 它是纪念徐志摩的。我们不妨从下面几个因素分析:
第一, 时间上的吻合。此诗发表于1933年11月18日。众所周知, 第二天——11月19日就是徐志摩的两周年忌日。作为他的朋友、知音, 林徽因写诗表达哀思和纪念是必然的。
第二, 林徽因自己在1935年所写的《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一文中透露了这首诗的写作动机。她说:“去年今日我意外地由浙南路过你的家乡, 在昏沉的夜色里我独立火车门外, 凝望着那幽暗的站台, 默默地回忆许多不相连续的过往残片, 直到生和死间居然幻成一片模糊, ……今年又轮到今天这一个日子 (指1935年11月19日) !世界仍旧一团糟, ……我并不在瞎说, 当我写:信仰只一细炷香/那点子亮再经不起西风/沙沙地隔着梧桐树吹!朋友你自己说, 如果是你现在坐在我这位子上……你又该写成怎样一首诗, 纪念一个死别的朋友?”请注意, “信仰只一细炷香/那点子亮再经不起西风/沙沙地隔着梧桐树吹”正是《秋天, 这秋天》中的诗句。林徽因自己告诉我们这首诗是“纪念一个死别的朋友”, 当时, 林徽因的朋友中, 除了徐志摩, 没有其他人死去。
由此可以判断, 《秋天, 这秋天》确是写给徐志摩的了。
《秋天, 这秋天》共分两大节, 第一节是金秋里的抒情, 回忆志摩生前秋天里的热情、欢笑。特别是1931年林徽因在西山养病期间, 徐志摩带给她的快乐与幸福。因此长诗第一节写得色彩斑斓, 深情欢快。西山的秋天, 成为林徽因一生的美好回忆。
第二节是悲秋里的哀悼, 是抒写志摩突遭惨变后, 诗人秋天里的悲痛。“只要一夜的风, 一夜的幻变/冷雾迷住我的两眼在这样的深秋里……再别要悯惜流血的哀惶。”“承受这叶落了的秋天/听风扯紧了弦索自歌挽:/这夜, 这夜, 这惨的变换!”这毕竟是徐志摩惨死两周年之际, 因此, 这一节写得无比沉痛。
秋天, 对林徽因来说, 是欢乐的、幸福的, 曾与志摩在西山“同听鸟啼”、“同看花好”;同时又是悲痛的、悔恨的、“内心流血”的季节, 志摩就是因为赶赴北平听林徽音的演讲而在深秋机毁人亡的。在诗人林徽因的心中, “秋天”已具有了特殊的意义, 徐志摩竟完全等同于“秋天”。
1946年7月31日, 林徽因一家结束了因日寇侵略而长达10年的流亡生活回到北平。这时, 林徽因的肺结核病复发已6年多, 而且病情越来越重, 两肺和一个肾都已感染。但是, 只能倚在软椅之上的她, 8月份就发表了《给秋天》。诗中洋溢着缠绵的爱情:“我们爱得太是匆匆”、“可是我爱得多么疯狂”等。这首诗对于我们探讨她对徐志摩的真实情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给秋天》与林徽因的其他爱情诗一样, 没有明确交代因谁为何而作, 这给读者在欣赏和把握诗作的情感指向时, 增加了很大的困难, 但是只要我们仔细阅读, 就能弄清它的主旨。因为林徽因虽然被誉为一代才女, 但文学创作只是她的业余爱好, 她并未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这上面, 这就决定了她的诗必定是有感而发、缘情而写, 绝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 更不会无病呻吟。如《一首桃花》、《吊玮德》、《哭三弟恒》、《写给我的大姊》、《恶劣的心情》等, 抒写的都是真人真事, 内容明确。
《给秋天》究竟是写给谁的呢?
全诗共6节24行。第1、3节, 首先抒写了“我们爱得匆匆”和“爱的幸福”:“每早必来缠住我的晨光/我也吻你, 不顾你的背影隔过玻璃!”从这些诗句表面, 虽然仍看不出是写给谁的, 但可以感受到其中表达的浓浓爱意。此外, “好像只是昨天, 你还在我的窗前”两句, 让人很自然地想到徐志摩为林徽因写的《山中》:“我想攀附月色/化一阵清风/吹醒群松春醉/去山中浮动/吹下一针新碧/掉在你窗前/轻柔如同叹息/不惊你安眠!”
第2节主要描述了“你”的笑脸、笑声和豪气。那么, “你”是否就是徐志摩?我们可以将林徽因的几首诗予以比较。
《悼志摩》:“你的身影永远挂在这里那里, 同你生前一样的飘忽, 爱在人家不经意间时莅止, 带来勇气的笑声也总是那么嘹亮”;
《秋天, 这秋天》:“仍笑着那微笑/闪着金银, 夸耀/它实在无多了的/最奢侈的早晚……”
《给秋天》:“笑脸向着晴空/你的林叶笑声里染红/你把黄光当金子般散开/稚气豪侈……”
《悼志摩》是林徽因1931年12月7日发表于《晨报》上的悼文, 《秋天, 这秋天》是林徽因在徐志摩两周年忌日时发表于《大公报》副刊上的诗作。
这三段有一个相同的词语——笑。我们知道, 热情是徐志摩为人处世的重要特点, “笑”是徐志摩性格的重要特征。
综上所述, 《给秋天》是林徽因为怀念徐志摩而作, 追忆了那段“爱得太是匆匆”、“我爱得多么疯狂”的西山之恋, 表达了她对徐志摩深沉而真挚的爱情, “给秋天”就是“给志摩”。实际上, 林徽因的许多爱情诗都流露出对徐志摩的缠绵之情, 如“我不曾忘, 也不能忘/那天的天澄清的透蓝……/是你在笑, 扬脸望/多少勇敢的话, 那天, 你我/全说了” (《忆》) 等。
另外, 还有一个材料值得重视:
1926年10月, 正在费城上学的林徽因, 收到了梁启超的一封信, 信中说:“我昨天做了一件极不愿做之事, 去替徐志摩证婚。” (1) 获悉徐志摩结婚的消息后, 林徽因的表现很微妙, 也耐人寻味:她先是邀请当时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办理博士学位手续的胡适到费城面谈。1927年3月又在给胡适的信中说:“那天所谈的一切——宗教、人事、教育到政治——我全都忘不了的尤其是‘人事’。一切的事情我以前不明白, 现在已清楚了许多, 就是有要说要问的也就让他们去不说不问了。‘让过去的算过去的’这是志摩的一句现成话……请你告诉志摩, 我这三年来寂寞受够了, 失望也遇多了, 现在倒也能在寂寞和失望中得到自慰和满足。告诉他我绝对的不怪他, 只有盼他原谅我过去的种种不了解。” (2) 对此, 有两点需要格外注意:
1.从1924年7月至林徽因写此信时的3年里, 她都与梁思成在美国留学, 两人正处于热恋之中, 朝夕相处, 而且就在这一年的12月18日, 梁林两家还在北京为他们举行了订婚仪式, 她怎么会“三年来寂寞受够了”。
2.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 为什么林徽因要请胡适转告徐志摩“我绝对的不怪他”。她凭什么怪徐志摩?
答案只有一个, 林徽因依然爱着徐志摩。虽然两人在1924年5月17日晚“分定了方向”、“各认取生活的模样”, 但她并没有真正忘掉徐志摩。否则, 就不会一边与梁思成热恋, 一边却觉得寂寞和失望;也不会在得知徐志摩与陆小曼结婚后说出“我绝对的不怪他”这样的话。
总之, 通过以上几首诗歌我们不难看出, 林徽因确实是爱徐志摩的, 只不过有一个时间的推移和感情的发展问题。在康桥, 她虽然爱徐志摩, 但主要因为“少年时代的家庭阴影梦魇一样压在她的心头, 她深知母亲被冷淡的痛苦和‘家庭战争’的可怕。她知道如果自己接受徐志摩的爱情, 离婚会让张幼仪陷入痛苦的深渊, 这是她不愿意看到的” (3) 和对志摩的“种种不了解”而随父回国;1924年前后, 由于对建筑的热爱, 她给自己下了最大的赌注, 忍痛与志摩分手而与梁思成赴美留学:“赌博时, 眼闪亮/从不悔那猛上孤注的力量/都说任何苦痛去换任何一分/一毫, 一个纤微的理想!” (这个“纤微的理想”就是建筑) 。1931年, 林徽因的西山养病成为两人爱情发展的分界线。从此, 林徽因接受和回应了徐志摩的爱情, “已到了对梁思成的家庭构成威胁这样危险的地步” (4) 。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徐志摩的遇难不一定是绝对的坏事, 对双方未必不是一种解脱。[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07CSHJ04) ]
参考文献
①②田时雨:《一个真实的林徽因》, 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5年版, 第19页, 第63页。
8.徐志摩诗歌研究综述 篇八
对徐志摩诗的研究,最早的是胡文在1923发表的《徐志摩君的<曼殊斐儿>。在徐志摩的第一部诗集《志摩的诗》出版后,其诗新鲜的艺术形式,思想内容的独特表达,立刻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1931年徐志摩不幸催难以后,悼念诗人、评论其诗文的文章更是大量集中涌现,《诗刊》出版了《志摩纪念号》,《晨报·学园》刊出《哀悼志摩专号》,其它的报刊和杂志也相继发表了很多文章,在文坛掀起了一场评徐热潮。1936年以后,徐志摩研究渐趋冷落,专门研究的文章仅有高穆的《徐志摩论》(1944),赵景深的《徐志摩》(1946)等寥寥几篇。1948年陈从周的《徐志摩年谱》是第一部有关诗人生平创作资料的专著,提供了大量翔实可靠的资料,成为后人研究不可或缺的依据之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政治标准席卷了整个文学研究领域,这一时期徐的研究偶有散见的文章,也是政治大批判,少有鲜论。只有陈梦家所作的《谈谈徐志摩的诗》,提出了一些比较中肯的看法,对其诗的思想意义和优美形式做出了肯定。
自从1980年后,经过了漫长的停滞和文革的空白,徐志摩研究开始焕发出光彩。这一时期的著述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大大超越了前人,拓展了徐志摩的研究领域,而且涉猎了诗人的各个方面,并且有了一定的理论深度。
徐志摩的爱情诗在其诗中过半,但在50年代前,对徐的爱情诗论只是散见于各种评论文章中,论者只是将爱情诗作为文章的一个部分,或者作为印证某个观点支撑。朱湘在《评徐君<志摩的诗>》中,对徐志摩的爱情诗给以很高的评价,他认为徐志摩的“本色当行”是情诗,并对其情诗营造的氛围有着精彩的描绘:“(情诗的)街上有挂满了美丽的幻妙的小灯笼的灯笼铺,有雕金门面浅蓝招牌的茶叶店,有喷出晚香玉的芬芳的花厂,并且从堆了红边的黑漆的酸梅汤店里飘出一片清脆的敲铜片的声音,朱湘的看法是中肯的,从总体上对徐志摩的爱情诗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产生深远影响的当属写于诗人去世一年左右的茅盾的《徐志摩论》,茅盾的评论现在还不断的被人们引用,“我以为志摩许多披着恋爱外衣的诗不能够把它来当作单纯的情诗看的,透过他那恋爱的外衣,有他那个对于人生的单纯信仰,”徐志摩的爱情诗和自身的理想联系了起来。徐志摩的爱情诗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自身理想的影子,这一看法已被广为认同。张露薇1932年在《大公报·文学副刊》第2期发表的《论诗人徐志摩》一文,认为几部诗集中,《翡冷翠的一夜》是最成功的,尤其诗人的情诗成就最高,但又认为其爱情诗一味沉浸于个人的缠绵之中,不注重社会的复杂和自己的思想,因而有脱离现实人生的轻浮之嫌。
新中国成立后的徐志摩的爱情诗研究,全盘否定的居多。1957巴人在《也谈徐志摩的诗》中写道:“徐志摩是那样一种诗人:自我以外没有世界,生活的天地是很小的。因之,人也就像动物似的,性爱成为他惟一的泉源,这是谈不到什么个性解放的。”仁饭963年吴宏聪撰文((资产阶级诗歌的堕落一评徐志摩的诗》,以((鲤跳》为例,认为他的爱情诗更多是轻桃放荡的痴情话,“充满着一种纯粹属于纵垮子弟寻欢作乐的迷醉,充满着有闲阶级的青春的戏谑。调子是柔和的,轻盈的,也是淫靡的。”这一时期徐诗的研究可以说是被打入了冷宫,对爱情诗的批判更是上纲上线,学术上的收获几乎没有。
1979年第9期的诗刊上,卞之琳的《徐志摩诗重读志感》为徐正名,拨乱反正,给徐志摩诗歌以较公允的评价。卞文说,不应仅凭《秋虫》、《西窗》极个别的诗作,而否定徐诗的积极思想意义,并认为徐的《志摩的诗》继《女神》以来巩固了新诗阵地,肯定了徐诗的价值和地位,在当时可以说是开启了徐诗研究的大门,遂引起了徐志摩热。1980年2月陆耀东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发表《评徐志摩的诗》一文,肯定了徐诗歌颂美好爱情所具有的反封建意义,并分析评价徐诗艺术形式的审美价值。
对徐的爱情诗研究,在80年代后有了长足的发展。虽依然有一些论者坚持吴宏聪的否定批判的眼光,如胡炳光就指出:“徐志摩写过不少恋爱诗,在《志摩的诗》以后,这些恋爱诗不仅反映了他对爱情的沉迷,而且更有对肉欲的追求,”并且说他是把肉麻当有趣,这主要是指徐诗中历来备受争议的几首性爱诗《别拧我,疼》、《春的投生》、《两地相思》等。
不过持肯定意见的论者还是居多,如张大雷认为,徐的爱情诗“热烈细腻地表现了所有真挚爱情的那些永远征服人心的美好品质。当这些美好品质正被沿袭数千年的封建势力和传统观念所摧残的时候,这发自诗人灵魂深处的心声即使没有什么很高的意义,也未始不是‘醒过来的人的真声音,具有不可忽视的伦理和道德价值,给人以健康的力量和美感。”〔幻文木、郁华对几首有争议的诗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别拧我,疼》“可以说,这只不过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情诗,它只是比较细腻具体地摹写了欢爱时女方的表情、声调和眼神。既非浪声秽语,又无性的描写,决不是黄色作品。”
对于《春的投生》,他们认为是诗人以写实和夸张结合的手法写成的,用象征性的比拟和暗喻来描写展示男女欢爱过程中的灵与肉的和谐,愉悦欢畅和美妙,表现了一种生命力,一种春的投生的盎然生机和对生命的渴求与呼唤。徐志摩的爱情诗有一定真实生活成分,是人之常情的正常流露,因此对个别诗作应以开放的眼光做出中肯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徐志摩.徐志摩诗全编[M].顾永棣编.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0.
[2]徐志摩.徐志摩全集[M].韩石山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9.细品徐志摩的诗歌散文 篇九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映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徐志摩这首《偶然》,很可能仅仅是一首情诗,是写给一位偶然相爱一场而后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不过,这首诗的意象已超越了它自身。我们完全可以把此诗看作是人生的感叹曲。人生的路途上,有着多少偶然的交会,又有多少美好的东西,仅仅是偶然的交会,永不重复。无论是缠绵的亲情,还是动人的友谊,无论是伟大的母爱,还是纯真的童心,无论是大街上会心的一笑,还是旅途中倾心的三言两语,都往往是昙花一现,了无踪影。那些消逝了的美,那些消逝的爱,又有多少能够重新降临。时间的魔鬼带走了一切。对于天空中的云影偶尔闪现在波心,实在是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更何况在人生茫茫无边的大海上,心与心之间有时即使跋涉无穷的时日,也无法到达彼岸。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方向,我们偶然地相遇,又将匆匆地分别,永无再见的希望。那些相遇时互放的光亮,那些相遇时互相倾注的情意,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诗人的感情是节制的,情态是潇洒的。把最难以割舍、最可珍贵的东西消逝后,而发生的失落感,用了貌似不经意的语调予以表现,使这首诗不仅在外观上,达到了和谐的美,更在内在的诗情上,特别地具有一种典雅的美。诗的上下两段中的中间两句,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与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蕴涵了非常曲折的心态,非常细腻入微的情意。一方面,有克里丝荻娜·罗塞提(18301894年,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女诗人)在《记住我》中所写的我情愿你忘记而面带笑容,也不愿你记住而愁容戚戚之韵味;另一方面,也可体会到一种在命运面前无可奈何的、故作达观的苦涩情调。这两方面,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模糊的审美体,不断的`思索、体会,不同侧面的观赏、玩味,都会有新鲜的感悟。显示了相当典雅的情趣。
徐志摩在这样短短的小诗中,用了那么单纯的意境,那么谨严的格式,那么简明的旋律,点化出一个朦胧而晶莹,小巧而无垠的世界。我们漫步在这个世界之中,生发出多少人生的慨叹,多少往事的追怀,多少往事的回味,但,并不如泣如诉,更不呼天抢地。我们只是缓缓而有点沉重地漫步,偶尔抬头仰望,透过葡萄架或深蓝的云彩,恰有一朵流星飞逝而过,我们心中,升起了缕缕淡淡的哀伤。但仍然漫步,那缓缓而又有点沉重的足音,如一个永恒,驻留在夜的天空。
不失轻盈,不失飘逸,却总是掩饰不住现实的悲伤,情感深处隐伏着一丝淡淡的失落。诗人对于美,对于人生,并不是看得可有可无的,而是怀着深深的眷恋,执着的追求,只是美抑或人生的其他,都像天空中的云影,黑夜海上的光亮,在瞬间都无影无踪。他有憧憬,同时又无法摆脱一丝淡淡的哀伤。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似乎达观,超脱。但在审美心理上,却并非如此,最好你忘掉,其实是最不能忘掉。没有一点超脱,没有一点可有可无。有的是现实的哀伤,是一个真实的人,执着于生活的人,执着于理想的人,在屡遭失意中唱出的歌。憧憬与绝望,悲哀与潇洒,奇妙地交织在一起。是一个纯诗人的哀感。他的潇洒与飘逸,也多半是他为了追求典雅的美,节制自己的感情而来的。
10.徐志摩优美诗歌 篇十
徐志摩优美诗歌大全
1、我有一个恋爱
我有一个恋爱;——
我爱天上的明星;
我爱他们的晶莹:
人间没有这异样的神明。
在冷峭的暮冬的黄昏,在寂寞的灰色的清晨。
在海上,在风雨后的山顶——
永远有一颗,万颗的明星!
山涧边小草花的知心,高楼上小孩童的欢欣,旅行人的灯亮与南针:——
万万里外闪烁的精灵!
我有一个破碎的魂灵,像一堆破碎的水晶,散布在荒野的枯草里——
饱啜你一瞬瞬的殷勤。
人生的冰激与柔情,我也曾尝味,我也曾容忍;
有时阶砌下蟋蟀的秋吟,引起我心伤,逼迫我泪零。
我袒露我的坦白的胸襟,献爱与一天的明星,任凭人生是幻是真
地球在或是消派——
大空中永远有不昧的明星!
2、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3、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有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4、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
我来扬子江边买一把莲蓬;
手剥一层层莲衣,看江鸥在眼前飞,忍含着一眼悲泪——
我想着你,我想着你,啊小龙!
我尝一尝莲瓤,回味曾经的温存:——
那阶前不卷的重帘,掩护着同心的欢恋:
我又听着你的盟言,“永远是你的,我的身体,我的灵魂。”
我尝一尝莲心,我的心比莲心苦;
我长夜里怔忡,挣不开的恶梦,谁知我的苦痛?
你害了我,爱,这日子叫我如何过?
但我不能责你负,我不忍猜你变,我心肠只是一片柔:
你是我的!我依旧。
将你紧紧的抱搂——
除非是天翻——
但谁能想象那一天?
5、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6、云游
那天你翩翩的在空际云游,自在,轻盈,你本不想停留
在天的那方或地的那角,你的愉快是无拦阻的逍遥,你更不经意在卑微的地面
有一流涧水,虽则你的明艳
在过路时点染了他的空灵,使他惊醒,将你的倩影抱紧。
他抱紧的是绵密的忧愁,因为美不能在风光中静止;
他要,你已飞渡万重的山头,去更阔大的湖海投射影子!
他在为你消瘦,那一流涧水,在无能的盼望,盼望你飞回!
7、沙扬那拉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11.徐志摩诗歌语言的音乐性 篇十一
一、构建诗歌审美意象, 花 到开时方知美
一旦轻轻吟诵起徐志摩的诗作, 尤其是这首《再别康桥》, 相信不论是何人, 都会被文本中那一个个醇美的意象所打动, 不觉沉醉其中。在文本中, 诗人通过三个“轻轻的”, 写出诗人的精神状态, 其中包含着一种积极洒脱的人生态度, 又通过来了走了的字句显露, 体现内心对离别的情绪。此诗就是以此作为情感基点展开的。
教学中我着重引导学生体会徐志摩在文中传达的离别之情。此种离别并不使人伤痛无比, 更不会痛哭流涕。它仿若天上的云彩, 飘渺不定, 却又总是那么真实孤单。对于徐志摩来说, 丰沛的情感, 让他失去了对现实的把控, 他无法判断生活的离愁之苦, 又无法接受现实的冰冷寂寞。藉此学生可以发现, 通过这云彩的意象, 徐志摩寄予蕴含内心的深重的怅惘和飘渺的离愁。
在徐志摩的心里, 有一种情谊如柳丝般缠绵。按照传统诗歌意象, 柳作为一种离别的谐音“留”, 一直传达着情意绵绵的爱情伤怀。徐志摩将其拓展, 并活化成了对新娘的向往和留恋, 象征着爱情的幻灭。在诗歌中他这样写道:“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如何让学生理解这一意象传达的情感呢?
我从文本解读入手, 让学生通过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 感受其幻影的破灭。美好的理想成为回忆, 而青春再也无法唤回, 甜蜜的爱情已经成为过往, 但依然会让诗人怀念和留恋。藉此, 让学生深入探索诗人重返康桥的情感基调。往昔在美丽的康桥下, 诗人可以抒发情感, 放声高歌, 而今却只有寂寞的宁静。为何反差如此之大?作者的情绪流露, 想向世人彰显什么?通过文本解读, 我引领学生理解到:其实诗人是快乐并痛苦着的。快乐是因为可以寻找青春之梦, 痛苦是因为重返故地, 青春易逝, 理想破灭, 爱情受挫。这样细腻的情感在诗人的笔下, 变成了有情有义的意象, 深沉蕴蓄。
诗中还有一个鲜明的意象, 那是关于水的描写。在水的映衬下, 河畔的金柳成了波光里的艳影。榆阴下的潭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唯有在诗人深沉的情感源头里, 才能扑捉到如此清纯美妙的句子。由此可见诗人对康桥有多么清澈透明的情愫!就是在这样复杂的文本背景中, 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体验和解读, 感受到诗人辗转而又徘徊不去的感情波澜。
二、创设诗歌审美意境, 物我 两忘皆是情
《再别康桥》的审美还体现在, 其诗作能够将内心的情感幻化成审美意境, 将忧伤的离愁浇筑在康桥的美景中, 通过柔波, 水草, 金柳, 以及夕阳的演绎, 让诗人的心灵世界和外在的景物交相呼应, 达到心中有所思, 景中有所悟。教学中我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细节把握意境, 体验物我两忘的情感寄予。
1.静态和动态的转换
离别是让人伤心的, 但在诗人徐志摩看来, 他的离别并不伤感而沉重。因而在文本中, 他通过创设一种淡然的语言意境, 让读者感受到那种洒脱。而且通过文本的渲染, 像天空的云彩, 河畔的金柳, 这外在的情境犹如新世界, 可以为诗人的情感表达提供一个合理的出口。另外, 诗人通过一系列动作的描述, 使得静态的情境变成了动态流动的场景, 充满生气, 让人感到文字是富有活力的, 充满张力和内涵。
2.真情和现实的对比
诗人起伏不定的情感变化中, 也有对精神的冷静处理。当诗人在亦真亦幻的情感抒发中, 看到眼前康河里的柳树倒影, 而那水草清晰可见, 浓荫里的清泉倒影, 这些都是他真切见到的, 而后通过情感比拟虚化, 他又将其变成有情的美景表达出内心的欢喜和眷恋。我让学生思考, 哪里是实写, 哪里是虚写, 让学生体会情感的冷静化处理。
学生在体会诗歌当中的虚化处理, 常常会不由自主被诗人的情感带走。比如文中写在康河的柔波里甘心做一条水草, 这是一种主观情感, 将诗人的爱情和缠绵酣畅淋漓表达出来了。如何让学生体会诗人内心的哀伤?我通过对时代背景的介绍, 以及诗人本身的生活境遇进行阐释, 加深对诗作的理解。在文字中, 学生读到那些悄然陨落的美丽, 不由感概:诗人所拥有的就是这交织着依恋和无奈的复杂情感。
3.修辞和情感的共鸣
徐志摩的情感之弦, 在康桥的柔波中被悄然弹奏。其中的伤感悲怀, 立刻变得真切汹涌, 但又被镀上一层闪亮的色彩。这就是康桥之美。在徐志摩的眼中, 一切都是美的, 是充满了感情和人性的审美意蕴的;柳树和夏虫, 仿佛是和他心心相印的人儿, 在诗人的眼睛里, 所有的一切都活了。在康桥的浓情蜜意中, 到处都是情浓意重的瑰丽美景。通过让学生朗读和体验, 解读到诗人那种洒脱而豪迈的气魄, 但同时却又有排遣不去的伤怀和孤单无奈。
三、架构诗歌审美音律, 起承 转合多重美
本诗有个显著的特征, 就是文本中往复回环的修辞结构:“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和“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前后呼应, 往复朗读, 带给读者婉转的音韵之美, 同时又带着百转千回欲说还休的苦闷和无奈。这是诗人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 对其剪不断的怀念,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烘托作用。
教学中, 我让学生体会第二节与第四节“那……是……”的结构, 学生通过感悟对称与整齐, 了解到整个诗歌富于变化, 起伏婉转, 层次明晰地揭示结构和谐的多样性。
在诗歌的第一节里, 诗人用了三次“轻轻的”, 好似诗人在用脚尖颠着走路, 表现出一种不忍心打扰康桥的怜惜;诗的第二节, 从音韵上像是动情的吟唱, 这优美的旋律将诗人的感情波澜一一掀起, 让读者心头不由一颤。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朗读, 或是击打节拍来体会本诗的音律之美。在朗朗上口对仗工整的韵律之中, 学生越读越能在情感的调动下受到感染, 充分体验到诗人的审美主张, 对徐志摩的写作风格有进一步的理解。
12.徐志摩诗歌《谢恩》 篇十二
一把抓住了这整个儿寒尘的世界,
我们还不趁机会把他完全捣烂,——一
再来按我们心愿,改造他一个痛快。
《Deep in My Soul that Tender Secret Dwells”(拜伦)》
我灵魂的深处埋着一个秘密,
寂寞的,冷落的,更不露痕迹,
只有时我的心又无端的抨击,
回忆着旧时情,在惆怅中涕泣。
在那个墓宫的中心,有一盏油灯
点着缓火一星——不灭的情焰:
任凭绝望的惨酷,也不能填堙
这孱弱的光棱,无尽的绵延。
记着我——啊,不要走过我的坟墓,
忘却这杯土中埋着的残骨;
我不怕——因为遍尝了人生的痛苦,
但是更受不住你冷漠的箭镞。
请听着我最后的凄楚的声诉——
为墓中人排恻,是慈悲不是羞
我惴惴的祈求———只是眼泪一颗,
13.徐志摩诗歌艺术特色 篇十三
徐志摩的一生充满着传奇色彩,其诗歌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笔重要财富。
徐志摩在诗歌方面的创作成就与性格经历是密不可分的。纯净、真实、热情的他具有了天才诗人所具有的一切气质。他从小生活富足,虽然以后家境慢慢衰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就是少时的无忧无虑造就了他的性格,再加上传统的教育和留学的经历都为他在诗国的腾飞插上了翅膀。反过来说,他归国后的生活轨迹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他的性格体现在他的行动之中,徐志摩的所做所为就如他的诗歌一样惊世骇俗。而徐志摩对爱情的执着就注定了他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使他在诗歌里得到了充分的宣泄,也成就了他的诗名,也是他诗歌中成就最高的。
一、从形式上看徐志摩诗歌具有内在外在高度统一的美感
他遵从了闻一多的三美的理论,即所谓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但又有自己独特的实践,这主要体现在他对各种诗体的尝试,他认为每一种诗体都有其最合适的内容来填充。其中最典型的是他对十四行诗体和散文诗体的尝试及突破。徐志摩诗歌的很多方面的发展都是很有创造性的,他敢于突破古典的抒情方式,并糅入西方的各种思潮,还大胆的创造新的体式,敢为新诗开拓新的格律,意境优美、唯美。
二、格律方面,徐志摩的探索阻止了新诗过于散漫、内容流于肤浅空泛之弊,从而使内容更有节制、思想更有深度
闻一多讲诗歌格律时谈到了三美,在徐志摩的诗歌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和贯彻。茅盾曾批评徐志摩的诗歌《不知道风在哪一个方向吹》中说到:“我们能够指出这首诗歌形式上的美丽,章法很整饬,音调是铿锵的。但是这位诗人告诉了我们什么呢?这就是很少一点了。”但是诗歌并不是以传达内容的多少、优劣论成败的,作者在这首诗歌里更多的是表达了一种心情,这是一种感情的传达。诗歌所承载的内容应该是多方面的,特别是抒情诗,对感情的传达的丰富程度和真实程度反而是一首诗歌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准。
先来看徐志摩的外在形式,主要是谈格律方面的创新,徐志摩诗歌的格式简单但却变化多端,从而衍生出了许多的美感。
徐志摩在诗歌的结构上是独具匠心的,撇开内容单从形式上看,他的.诗歌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比较整饬的方块形,这一点上与闻一多是一致的,闻一多的诗歌体式结构绝大多数都是严整的豆腐块,这可能是他们受古典诗词的影响,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再一种就是长节的矩形块,隔行退格的形式(或多行退格),一般退一格或者两格。第三种是每行齐头,只是从后面看多有参差,形成一个错落的美感。第四是每句均后错一字,形成倒阶梯状。
三、徐诗的意境无疑是美轮美奂的
从整体上看,徐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鲜活的形象,而这个形象,或传达了一种感情或象征了一种精神或者势力。但无疑都是美好的意境空明清新而深远,这就使得他的多数作品都能引起读者的共鸣。共鸣属文学理论的范畴,是文学接受的最高阶段,是作者、作品与读者一种心灵的契合,从而体现作品的力度,使人的人格实现提升,而徐的诗的意境就拥有这种强大的力量。他的诗歌不单单是所谓古代诗歌中的情景交融和虚实相生,而更多的是渗进了一种强烈的抒情,其有很强的抒情感染力,读后韵味无穷。
四、“性灵”是徐志摩诗歌中的一种气质和内蕴
往往那诗人头脑中的灵光一闪,经过诗人的加工之后,便会成为一首绝唱。徐志摩同泰戈尔一样崇尚性灵。徐志摩的性灵还体现在他的文章中冥冥中像是个预言,让人感到惊讶。死亡是每个诗人都深深思考过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但是徐志摩这样能在生前绘声绘色的描写自己死亡的人,还是不曾见到过的。
14.徐志摩的诗歌《再别康桥》品读 篇十四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这首诗,自问世以来就受到各个时代人们的追捧和喜爱。
第一节: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它的大意是:我将轻轻地离开康桥,就像我轻轻地来到康桥一样;我轻轻地向康桥上空的云彩招一招手:康桥,再见!
三个“轻轻”:动作特别轻缓之意,似乎是蹑手蹑脚地走来,招手,离开。这一节写出了康桥的安谧、宁静之美,诗人似不忍打破它的宁静,于是一切都是“轻轻的”。那么,为什么作别的是“西天的云彩”?其一,“西天的云彩”很美,它如“夕阳”一样,早已成为文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其二,点明他这次欣赏“康桥”之美是在黄昏时候,为下文写“金柳”“彩虹似的梦”“星辉斑斓”作了时间上的铺垫和暗示,也使下文的几个意象都蒙上了夕阳的“面纱”,呈现出一种色彩之美。
第二节: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这一节的大意是:那河畔的柳树,在夕阳的余晖中,呈现出迷人的金色,它的枝条在微风中轻轻舞动,是那样的轻柔和阿娜;它美艳的倒影,在水中荡漾,让我想起了美丽、温柔、充满幸福感的新娘。
选“金柳”这个意象,主要取它的美丽、温柔,取它能“勾起”诗人的眷恋感及温馨幸福感。这种感觉正是康桥留给诗人的感觉,过去是,现在也是。
……
第七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大意是:我悄悄地走了,就如我悄悄地来到这里一样,我挥一挥我的`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云彩是飘动的,云彩若能随诗人离开,诗人的心灵也可得到慰藉:这是康桥上空的云彩啊,它陪我来了。可是连它也不能带走。诗人言“不带走”,意为带不走。一种在遗憾和无奈中一人孤独离开的哀愁漫步开来,言已尽而意无穷。
很多人在分析末节的情感比首节更浓时,都在末节的“悄悄的”和首节的“轻轻的”上作文章,其实,这两个词一强调没有声音,一强调动作轻缓,并不能证明哪一个情感更
【徐志摩诗歌语言的音乐性】推荐阅读:
徐志摩的诗歌及赏析09-10
徐志摩经典的语句09-29
徐志摩的经典语录12-15
徐志摩《雪花的快乐》原文07-06
徐志摩的爱情诗10-16
徐志摩的散文陌上花开12-01
关于徐志摩的阅读理解08-12
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赏析11-25
徐志摩生命中的三个女人10-08
徐志摩简介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