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案例(共20篇)
1.小学数学案例 篇一
小学数学教育案例及反思
我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情境,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道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思,“气氛”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目中,加减整百整千当然简单一些。
课的发展如设计一样顺畅,但是比赛的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的学生的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
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教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想学生道歉(老师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了分析了哭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是,变得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问他为啥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例反思: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美感,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的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反尊重的学习氛
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益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节课的情景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块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少学生而言,可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时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身受益。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棵,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中哭泣。“自古英雄都是梦,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面有成绩的人大多是有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起前一教学片段,教师对自己忽视尊重学生冷的无意识行为表示迁就,但是心里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时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
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免得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说教式无法得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海因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起需求都冷轻易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难的机会。
2.小学数学案例 篇二
案例一:《锐角与钝角》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4册)
教师首先打开多媒体展示游乐园中各式游乐设施……
师:同学们, 你们在这个游乐园里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游乐园很好玩, 有小火车、摩天轮。
生2:玩跷跷板的有3个小朋友。
生3:火车一排有2个座位, 一共6排, 可以坐1 2个小朋友。
这些回答显然都不是教师预想的答案。
师:大家观察得很仔细。除了这些,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里的角呢?
学生至此方才领悟过来, 纷纷举起小手……
评析:数学教学生活化不完全等同于生活重现。过多的无关信息不仅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知识的掌握, 反而会扰乱学生的思维, 失去情境创设的价值。上则案例中, 学生的回答并没有朝教师预设的方向发展, 而是离题甚远, 显然是由于情境针对性不强所致。
情境的创设要有目的性。情境教学的目的是要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师创设情境时要紧扣教学的内容, 要有“数学味儿”。情境创设只是手段, 不是最终的教学目的。教师不应对情境本身做过多的具体描述和渲染, 以免喧宾夺主,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案例二:《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4册)
师:我们买了很多东西, 一起坐车回家好不好?
生:好!
电脑显示上车、下车的情境。
师:车上原有多少人?到站后多少人下车?又上来了多少人?
生:车上原有3 6人, 到站后下去8人, 又上来12人。
师:这时车上有多少人?
生1:36-8=28 (人) , 28+12=40 (人) , 这时车上有4 0人。
师:3 6-8=2 8 (人) 表示什么意思?
生1:36-8=28 (人) 表示8人下车后车上还剩多少人。28+12=40 (人) 表示剩下的和到站又上来的人加在一起就是这时车上的人数。
师:还有其他计算方法吗?
生2:有。36+12=48 (人) , 48-8=40 (人) 。
生3:还有。12-8=4 (人) , 36+4=40 (人) 。
师:大家说得真精彩!
……
评析:一切科学知识都来源生活。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 并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解题的依据, 使学生能借助生活经验来思考数学问题。从某种程度来说, 学生生活经验是否丰富, 将影响学习是否有效。在教学时, 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 帮助他们唤醒头脑中已经积累的生活经验。案例二中, 上下车问题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在数学课堂上打开生活之门时, 学生会发现“数学就在我身边”, 渐渐地会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 提高数学素养。
案例三:《圆的认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1 1册)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学生产生倦怠心理。
师:现在,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会画圆的老师。
播放画圆的影片: (1) 一位体育教师用一个长柄粉勺画圆。 (2) 一位教师用一端固定住的纸条画圆。
学生纷纷赞扬叫好。
教师边用电脑演示, 边进行讲解:要画一个圆, 可以用指定的工具一端固定在平面上, 另一端绕着固定点旋转一周。随后用木制圆规在黑板上进行演示。
评析:教师在教授圆的画法之前, 先播放了两段录像, 为下一步教学做好了准备。然而, 在整个过程中, 教师应该适当注意学生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本来教师已经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但经过一段时间讲解之后, 枯燥乏味的情绪在课堂上蔓延。这个时候教师应该适时地调整课堂计划, 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 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 在思维的压力下, 主动想到与别人合作与交流, 从而使学生在“做数学”的实践活动中增强主动参与的意识。
启示
情境创设应从“生活经验”出发, 创设具有现实性、真实性的教学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拥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数学的魅力。数学教学要善于把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 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 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 引导学生在生活情境中观察、体验、操作、思考, 从而理解数学的学科价值, 掌握数学知识。
诚然, 从学生课堂学习的角度讲, 情境的真实性和现实性不应是“生活数学”的简单复述。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往往综合了太多的复杂因素, 解决起来有难度。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情境必须立足对生活的提炼, 要对生活经验进行整理与分析, 分清哪些是促进学生学习的, 哪些是阻碍学生学习的, 不能盲目地使用情境。
情境的内容和形式根据不同的年级段要有所变化
创设问题情境, 要关注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 根据不同年级段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及情感特征来设置问题, 既不能太难, 也不可过于肤浅。最佳的问题情境应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
颜色、声音、动作对低年级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 我们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 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到了高年级, 我们则要侧重于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 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创设活动情境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 不要因过分关注情境的“生活味”而忽视了本质的“数学化”过程
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问案例反思 篇三
关键词:高效课堂;案例;提问
小学数学新课改已经进行了数十年了,现如今已经渡过了盲目追风只求气氛不求效率的阶段,转而追求和谐高效的小数课堂。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课堂提问已逐渐成为每位教师都力求去掌握的一项教学技能,越来越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课堂提问不仅是师生双边活动的重要方式,更是一种教学艺术。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唤醒学生的求知欲,增进师生交流、激发学习兴趣、引领自己课堂走向和谐高效。
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上提问发挥的作用远远不够,提问的有效性差的问题显得相当突出,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追求高效课堂的步伐。因此,怎样在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这个问题一直困绕着我。结合自己的上课与课后反思以及我校组织的校内交流课活动,谈几点关于小数课堂有效提问的看法。
一、提问的问题有数量缺乏质量
案例:《小数的大小比较》一节课时,进行了这样的提问设计:
师:小数的大小比较先比?
生:整数部分
师:若整数部分不相同?
生:整数大的小数大
师:若整数部分相同?
生:从小数部分最高位比起
生:若小数部分数位不够怎么办?
师:用0占位
这样的的一问一答,使学生缺少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表面上很热闹,但是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这点在课后学生的作业与练习中就暴露的一览无余,关于这部分的题目很多学生出现错误。当问他们小数大小比较的法则是什么时?竟然有一部分学生不会说。这使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课堂提问,其实只需要一个问题就可以了:如何来比较小数的大小?让学生独立完成整个知识的点的梳理过程,在整理过程中消化小数大小比较的实质,这样可以让学生系统的对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掌握与理解。
二、提问的问题目标指向不明确
案例:在《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课中教师设计了一同学过生日的情景:
师:今天是小丽的生日,她的小伙伴与她一起过生日,教师出示情景图。
师:看,小丽准备了什么好东西?
生:有苹果、饮料、蛋糕……
师:听,门铃响了;看,来了哪些朋友?出示小丽迎接客人的情景图。
生:来了小花和小美。
师:客人来了后,小丽会干什么?
生1:小丽会分苹果给客人吃。
生2:小丽会分饮料给客人吃。
生3:小丽会分蛋糕给客人吃。
生4:她们会一起玩。
……
在案例中,第二个问题“客人来了后,小丽会干什么?”这样的提问虽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但明显偏离了本节课教学目标使学生的思考无从入手,加上低年级的孩子本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导致课堂教学偏离了轨道。因此课堂提问需要有明确的指向性。同样这节课如果改成这样效果可能会好很多:
出示情景图后:
师:看,小丽准备了什么好东西?
生1:有苹果、饮料、蛋糕……
师:谁能用数学语言把你看到的说一遍?
生2:有4个苹果,3瓶饮料,一块蛋糕。
师:比较刚才两位同学说的,哪位同学说得好?
生:生2。
师:以后我们就应像生2那样用数学的语言来说。
师:听,门铃响了;看,来了哪些朋友?出示小丽迎接客人的情景图。
生:来了小花和小美。
师:小丽拿出苹果,把苹果分给两位客人,会怎么分?
这样提问目标指向明确,既有效防止了数学教学活动内容偏离教学目标,又较好地培养了学生如何进行数学思考。因此,我们应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指向性明确的提问。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促进高校课堂的创建。
三、提问变成少部分优秀生的舞台
案例:《分数的意义》课结尾阶段
师:这节课,哪些同学发言了?请站起来。发言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这个问题我请还没发言的同学来回答。
师:刚才发言的这位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我们全校有1600名学生,他占全校人数的几分之几? 我们全县有2万名学生,他占我们全县学生数的几分之几?(分别指名没发言的学生回答)
师:为什么同样是这位同学,你们说的分数却一直在变?
师:现在发言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几分之几?没发言的又占多少?(下课)
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唤醒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中来。而如今的课堂提问却变成了只是为小部分学生准备的舞台,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一节课下来都没有张口说话的机会。课堂提问要注意面向全体,既要让成绩好的学生发言,又要让成绩一般、差的学生发言,充分调动各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上面案例中这样的问题设计,既给坐了将近一节课冷板凳的学生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又借此了解了学生的新知掌握情况,而且还使全体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更加深刻,真可谓是“一箭三雕”。
四、提问的问题没有思考价值
大部分老师都有这样的经历,课堂上向学生提出“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问题,学生简单的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看似有问有答,课堂气氛热烈,但实质是一些流于形式的无效问题与回答。学生只是随声附和的回答,并没有去思考分析。虽然课堂气氛看似热烈,但这只是学生投其所好的应答,并非整体性的效果,有时甚至掩盖了真正的无知,这样的提问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无效的甚至是起副作用的。
4.小学数学班级教育案例 篇四
这是前年的事情了,我第一次教数学,当时我代的是二年级2班数学。我班有一名特别调皮的学生叫李清风,一小男孩儿。父母在外打工,在家跟爷爷奶奶。他长着双“贼溜溜”的眼睛,“精鼻子精眼儿”的!虽然很聪明,但生性好动,上课小动作特别多,总“闲不住”!学习成绩不怎么好!
在我的课上经常制造事端。有时是去招惹别的孩子:扯同学的衣服,在前排小朋友背上贴小纸条,拽前排小朋友头发……要么自己吃东西,拿笔不由自主的在桌上偶尔敲两声,甚至有时会蹲到下面玩“吸板”!被我发现才从桌子底下起来……如此之举,举不胜举。对此我非常郁闷,我也曾对他多次批评与教育,可都没什么效果,好两天又犯!不过,这孩子怕班主任江老师,在她课上从不敢调皮。于是,我就找江老师说明他的情况,让她一起商量解决的办法,通过商议后我们决定:江老师先与李清风谈话,并告诉他这样做不好,既影响其他同学,还使自己养成了不良习惯,影响学习成绩。江老师还告诉他,其实他很聪明,江老师和我们其他代课老师都挺喜欢他,夸他聪明,只要他改正了这一点,班主任就会选他当小组数学课带表!在数学课上,我及时给他鼓励,只要发现他一点的进步就马上表扬他,给予充分的肯定。慢慢的他在课堂上没以前那么好动了,不贪玩了,学习也进步了,回答问题也积极了!
5.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篇五
“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必须是它的12吗?”在学习12时,这个问题搅起了课堂的波澜。每个同学经过独立思考都纷纷发表了自我的意见,有的同意,有的不一样意,无形之中就构成了两大阵营。正方、反方分别选出两名代表站在台前,一场唇枪舌战即将开始。
吴教师顺手递给一边一张圆纸片,宣布:“同意不一样意都要提出问题,如果能问得对方心服口服,同意了你的观点,就是胜利者。这张纸能够折,能够撕。下头的同学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
讨论过后,同学们把目光集中到讲台前,吴教师对座位上的学生说:“我们请正方和反方的代表发表自我的意见,能够吗?我们静静的听,然后还能够发表自我的意见,看那位同学最会倾听别人的发言。”辩论开始。正方同学把圆从中间对折,问:“这一半不是12既然你们都承认,为什么不给教师画勾?”大有先声夺人之势。
反方同学把圆随意撕了一小块下来,问:“这圆是不是两部分?”
正方:“是。”
反方:“这两半都是圆的12吗?”
正方:“不是。”
反方:“既然不是,为什么你们还认定把一个圆分成两份,每一份都必须是12呢?”好一个咄咄逼人的反问。
正方仍然不服气:“我们怎样就得到12呢?”
坐着的同学开始按捺不住了,举手发言。一个说:“这个圆能够折成12,也能够不折成12。”真是一语中的。
另一个说:“如果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12,但那里说分成两份,怎样分都行。”他在“分成两份”上异常加重了语气。理越辩越明,几个回合下来,大家就达成了共识:这句话错就错在“必须”上,如果必须是12的话,前面应当加上“平均”这个词。这是对分数本质意义的认识。
6.小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 篇六
南阳市三十三小 陈朋
学困生的最大特点是存在学习障碍,学习障碍的形成是影响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学习障碍的不断积累会使学生逃避数学学习。到底学习障碍来自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还是教师的教学因素。为此,特选择了一些学习态度较好、智力一般、学习存在障碍的学生的学习片段作个案研究。
一、研究、分析对象
王某,男,九年制义务教育二年级学生,学习态度较好,家庭环境良好、智力一般、作业速度慢,数学成绩不佳。
二、了解掌握知识背景
出示题目:10个同学共采集树种36千克,松树种12千克,其余的是杨树种,杨树种有多少千克?
师:请解出这题。(周某看了好一会)
周:列式:10+36=46(千克)46--12=34(千克)师:为什么这样做,说说理由行吗?
周:(又看了一会)换了个算式36--10=26(千克)26--12=14(千克)师:别怕,想清楚再做。
周:换一个算式:36--10=26(千克)26+12=38(千克)
再出示题目:同学共采集树种36千克,松树种12千克,其余的是杨树种,杨树种有多少千克? 师:会做吗?
周:会,加起来 36+12=48(千克)学情分析:
从王某的解题来看,他对自己是否能正确解答毫无把握,本次学例反映了这种学习特征,他是否做对靠碰气,由此可推断周某学习障碍的基本成因在于“数学语言理解”障碍。
三、实施过程
集体授课形式为主,把计划事先告诉全体学生,要求同学们尽量配合,直到没一个同学均能熟练地掌握,发现他的智力能够完成一般学生完成的学业要求。
四、实践反馈
典型学例
小红和她的5个同学各有7朵小花,她们一共有多少朵小花? 王某:5×7
师:为什么这样做? 王某:6×7 学例讨论
师:你没有按照正确的方法来思考这些题? 王:没有。
师:你已经掌握正确的方法,为什么不用呢? 王:我想这可能是对的。师:你怎样知道的? 王:因为前面是这样的。对话分析
从王某同学的表述中可以判定他的学习障碍形成的深层原因应该是:他不用“思考”在学习,而是用“经验”在学习。个案的反思
王某同学代表了这样一类具有数学学习障碍的学生,无形不高,智力一般,存在很强的惰性。从教学中来看,一个班中学习中偏下的学生普遍带有这类特征。因此,分析研究周某的学习障碍有及其现实的意义。
教师教学处理能力的不足,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本身对数学语言讲解的轻视,是助长学生数学学习简单化的主要原因,最终成为学生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
教学对策最佳之策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教学的重心向学生数学语言理解的转移,把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过程作为目标加以指导,最终形成能力,把数学学活。
7.小学数学案例 篇七
一、中年级数学教学活动案例问题剖析
1. 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教学活动的核心与灵魂,统率教学的全过程,决定教学的效果。实际上,我们的有些教师对数学教学目标则是“嘴上重视,心里忽视”“写在前面,置于脑后”,教学目标形同虚设。目标内容泛化现象比较严重,设计的目标缺失教师对数学题独特的审视与解读,缺少课时教学目标与单元目标、学期目标、学年目标、学段目标、课程目标、总课程目标之间的步步分解落实与衔接,同时也缺乏过程性目标与结果性目标的相互结合。在教学调研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师不会设计教学目标、只会盲目照搬、照抄教参、教案集上的教学目标。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或过于笼统,或凭经验,凭感觉,关注数学题目后的要求确定训练重点的更是少之又少。走进课堂,则发现一些教学目标严重脱离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与学段特点不相符的现象较为突出。
如跳绳比赛规定每人跳3分钟,王平跳了327下,张民平均每分钟比王平多跳12下。张民一共跳了多少下?
学生的解答方法是:(327÷3+12)×3=363(下)
在老师的鼓励引导下,“你是好样的!请再想一想,还有更好的解法吗?比如先算张民3分钟一共比王平多跳了多少下?”学生根据老师的提示,进一步寻求其他解决问题的策略,又列出了其它算式:327+12×3=363(下)
学生在用多种方法解题时,往往只注意分析题意的外显成分,列出一两种解答方法就满足了,而忽视了对这些题目的深层次的分析探究和辨析比较。据此,教师要运用启发性引导语诱导他们去作深层次的思考和判断,以逐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和批判性等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多样性的方法和途径中,通过比较和判断,选择正确、合理、科学、简捷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为学生今后参与数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2. 无效提问过于泛滥。
没有针对学生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年段特征和教材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我们的不少教师找不准教学的起点,没有立足于学生的“就近发展区”来设计数学教学活动,往往在理解内容上低估我们的学生,频繁提问学生已经知道的,已经懂得的,已经理解的问题。而对文本中那些真正需要教师巧妙引领的、提升的、帮扶的地方,却一笔带过,课堂教学策略失去年段特点。
3. 思考质疑蜻蜓点水。
许多人喜欢热热闹闹的课堂,活跃的课堂,殊不知随着学生的年龄增长,真正应该活跃的是学生的思维。从课堂观测看,不少老师不敢或不愿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有的课堂上的质疑是走走形式,甚至在有的课上,学生明明预习了,或已经第二课时了,老师还是零起点,让学生交流看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学生于是顺乎教师意思提出早已明白的问题。“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理念落实起来困难重重,老师的设计考虑的都是便于自己顺顺当当的教学,牵着学生走,预习了却不组织交流,无法预知和了解学生的初始状态,缺少相应的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反馈和检测。如在一节观摩课上,一位学生回答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后,教师说:“讲得真棒!掌声鼓励!”课堂里马上响起“啪、啪、啪……”一片掌声,另一个学生也回答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也得到了同等的“殊荣”。一节课上,表扬不断,掌声此起彼伏。其实,过多外在的奖励并不利于培养学生内在的持久的学习兴趣。在上述片段中,教师的赞赏实在是太多太滥了,如此的评价已失去了它原有的价值和意义。如果这些学生确实提出了有创见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或者有明显的进步,如实的激励是适宜的、可取的。
二、设计合理目标落实新课标学习方式
1. 明确学段教学目标。
有人说孩子一生下来是一张白纸,就看你往上面画什么。在这张白纸上,家长画,老师画。殊不知,学生才是这张白纸上画的主人,真正画画的是学生自己。如果说入学时各张纸上的内容差距不大的话,随着年龄的增加,这种差距会越拉越大。有些学生拥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家长渊博的学识、众多的兴趣、大量的书籍以及网络视频使他们见多识广。而有些学生的学习资源相对贫乏,家长忙于生计,学生的生活半径极小,有的家中几乎没有课外读物。所以,到了中年级,数学教师更应该潜心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学生学习的起点,制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提升,有发展。
2. 重视动手实践活动。
课标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使学习过程在学生的动手实践中更多地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3. 应用合作学习方式。
合作学习是课程改革当中大力倡导的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直接交流合作的机会,让不同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倾听他人的见解。但是在合作学习的同时更要关注弱势群体,不要让他们成为学习的“旁观者”,一定要让学生真正实现共同学习、互相影响、共同进步,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注重个性化的学习。
三、新课程数学教学活动智慧生成策略
1. 教学活动过程应是师生生命互动成长的过程,以师带生。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其中应该特别关注的是具有生活性、发展性、生命性。在教学时,根据区域特点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即有选择性地删减,更注重以人为本,变不利为有利,以学生的实际基础为出发点展开更好的教学。
2. 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以境促学。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创设的情境还应该赋予一定的时代气息。
3. 探索评价的途径和方法,全面得体。
新课程把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检查学生的表现,更不是筛选,而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它是一个不断发展、永不停歇的过程,有收获、有困惑、有思考……相信只要每一位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不断实践、不断反思,新课改一定能“为有源头活水来”。
摘要: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差异,根据小学数学各学段的教学目标,选择适合的数学教学策略,重视教学引导,从而达到小学生智慧自然生成的目的,提高中年级数学教学的实效。
关键词:小学数学,案例探讨,目标策略
参考文献
[1]黄为民.谈新课标下小学数学课堂的合作交流学习[J].教育现代化,2015,(17).
[2]杨学萍.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思考力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6,(04).
[3]李文娟.小学数学课堂中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技巧[J].基础教育研究,2015,(22).
8.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取舍案例分析 篇八
【案例1】 我听过一堂《观察物体》的公开课,老师设计了一个新颖的活动形式——拍照,学生也十分喜欢。整堂课,老师拿着一个照相机,带领学生从教室的前面拍,后面拍,从动物玩具的前、后、左、右、上面拍,最后还搬出许多盆景让学生与盆景合影留念。在学生打着手势,喊着“茄子”的口令声中,大家开开心心地结束了一堂课。透过热热闹闹的表面现象,我们来看这节课的本质,活动中学生较多的是欣赏了各种各样的物体的照片,却很少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不同结果,更少体会不同结果与不同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不由得让人疑惑这是一堂数学课还是活动课?这堂课的数学味有多浓?这种活动刻意追求形式上的创新和突破,而忽视了对教学内容的正确把握,忽视了对活动的体验和反思,反而导致教学活动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这种无意义的、无价值的教学活动应该舍弃。
【案例2】 “谁来抱一抱”。“想感受一下1吨有多重吗?请两位大力士来抱一抱这袋沙子。”老师话音刚落,立即有两位胖墩墩的小男孩举起了小手。无论这两位大力士怎么使劲,沙袋都丝纹不动。老师又请了四位大力士上去,使出九牛二虎之力,也抱不起来,只能把它竖起来。孩子们个个气喘吁吁:“怎么这么重啊”“是啊,猜猜看,这袋沙子有多重?”孩子们有的说2吨,有的说1吨……“其实这袋沙子才100千
克。多少袋沙子才是1吨?”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10袋沙子合起来就是1吨,1吨就是1000千克。
教師为了让学生能感受、理解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的1吨,教师设计了“抱一抱”的活动。
这种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真实,有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应该加以推广。
总之,数学活动要重体验,轻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实施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 甘肃省会宁县会师镇
9.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一 篇九
[ 教学片断 ]
(教师出示两张照片:本班的小朋友在打电话)。
师 :这两位同学在做什么呢?
生 :“她们在打电话。”
师 :“你们会打电话吗?你能说说怎样才能打电话给别人吗?”
生 :“先拿起电话,然后拨数字。”
师 :“拨的数字就是什么?”
生 :“是电话号码。”
师: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还会打电话。那你们知道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吗?请你们小组合作,用学具盒中的数字,摆出家里的电话号码。”
生 :“摆好了。”
师 :“请你们数一数,你们家里的电话号码由几个数字组成?”
生 :“ 8 个。”
师 :“我们广州市的家庭电话号码都是 8 个数字,所以,你们打电话的时候,这 8 个数字一个也不能遗漏。你们想知道别的小朋友家里的电话号码吗?”
生 :“想。”
师 :“好!老师给你们一点时间,你们可以自由下位去记你们好朋友家的电话号码,记住带上纸和笔!”
(伴着欢快的音乐,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去记电话号码。)
师 :“同学们刚才都记得很认真,你们想知道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吗?”
生 :“想。”
(教师写出电话号码,学生记。)师:“ 如果学习遇到什么困难,就打电话给老师吧,老师帮你解决!”
生: “谢谢老师。” 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处处有数学。有感于此,教师设计了《生活中的数》这一节活动课,让学生走进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目标的定位都有新的突破。
本节课将“生活中的数”专门作为一节实践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重组。本节课的目标定位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数就在我们身边”,以及“用所学到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教学目标较以往发生了质的变化,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二、紧紧围绕“数与生活”设计教学环节。
这节课,通过录像演示,创设生活情境,在现实世界中寻找生活素材,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他们熟悉的生活空间。然后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猜一猜、算一算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思考等多种实践活动,积极性非常高。
三、将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落到了实处。
10.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及反思 篇十
小学数学7班赵吉容
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们学校进行的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研究课题正在进行中。“等级+评语”这种辅以评语的批阅方式,不仅注意了学生解题的正误,而且注重了挖掘习题的智力因素。根据学生在作业中反映的动态信息,运用评语进行适时点拨,以帮助学生拓宽思路,发展智能,以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和潜能的开发,为学生在今后的数学活动和生活实践打下“多向思维”的发展基础。
如:跳绳比赛规定每人跳3分钟,王平跳了327下,张民平均每分钟比王平多跳12下。张民一共跳了多少下?
一般学生的解答方法是:(327÷3+12)×3=363(下)
教师在批改时加了评语:“你做得很好,老师建议你想一想,还有更好的解法吗?比如先算张民3分钟一共比王平多跳了多少下?”
学生根据老师的评语引导,开动脑筋,进一步寻求其他解决问题的策略,又列出了其他算式:
11.小学数学案例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案例研究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基础教育成为教育的重点。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各个小学数学教师都对此作出了相应的努力,但是没有抓住根本,只是流于形式,所以综合与实践根本没有发挥出它的真正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就相关案例进行探讨。
一、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内涵
小学的数学学习一般情况下都是老师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就是被动接受。这对于以前的社会来说是相当有效的教学方式,毕竟在那个年代不需要太多展现自己。为了应对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满足学生自身以及今后的成长需要,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基础教育就对其进行引导与教学,这样才能让他们具备适应社会发展的素质与能力。综合与实践教学其实是一种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引导帮助学生学会自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将问题进行整合,将问题与实践结合起来,这样才能真正给予学生帮助。
二、综合与实践教学案例研究
1.综合与实践教学现状分析
对于现在的新课标教学,很多原有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新形势下的教学。新课标教学的理念是主体回归,但原有的教学确实一步一步往前走,这在根本上就有区别。现在强调的是学生为主,教师为辅,体现的是一种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思想,很多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解决,自己去思考,教师只是起到引导辅助的作用。原有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为主,学生配合,教师在课堂上把该讲的知识点全部讲完,学生在课堂上先把该学的学习了课下再去认真复习。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接受,没有自己的思考。“满堂灌”给老师的感觉就是他们已经把很多知识都讲授给了学生,而且每节课都是那么充实。综合与实践教学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是流于形式,并未展现它真正的作用。
2.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是教学的主要目的。所以把课堂交给学生是综合与实践教学模式的首要问题。教师应该大胆地把学习的权利交给学生,因此探究式教学的主体将由教师换成了学生,一切事情由学生先自我预习,自我探讨,自我提出问题。但对于综合与实践教学的要求则不是这样。首先学生要独立地将这节内容进行预习,先找出这节课的重点,基本掌握这节课的知识点,然后由老师引导进行学习。它的步骤大致可以是这样的,首先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帮助学生找到相关问题的参考知识,然后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最后由老师进行更正与点评。这样才能体现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同时,学生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3.综合与实践教学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合与实践教学的优势就在于教师有更多时间与学生互动,不用一直站在讲台上时刻准备在黑板上写写画画,同时综合与实践教学还可以给学生一种比较新颖的学习模式,在课堂上加入更多的元素,如图片、视频、音乐等,这些元素的加入正好符合这一年龄段学生的兴趣。所以这种模式的引进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印象,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兴趣也是学习最好的催化剂,只有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才会有激情并认真做。
4.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单一的教学模式只会在某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提高,就像传统教学模式的被动学习,只会使学生在模仿方面有所提高,并不会使学生在其他方面有所进步。但是综合与实践教学的应用使课堂中加入很多其他元素,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探索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如果一张图片能引发一段思考,那么它带来的影响绝对比一段纯文字带来的影响大得多。如果一段音乐能使学生突发灵感,那么它绝对比教师在讲台上苦口婆心的引导来得更加有效。多媒体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将数学内容用声像,形象生动地将其表达出来,那么它带给学生的将是更多思考。在学习课堂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探究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不仅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也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轻松愉悦。这样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锻炼思维。
现阶段综合与实践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方面的应用会大大加强基础教育的力度,同时合理安排好课程将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各项能力。综合与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为学生的未来打下了良好基础。
12.小学数学案例 篇十二
案例一: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的认识
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都是特殊的梯形,因此,这部分知识应该从“学生认识一般梯形概念后再进行深化较为合理。”为了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
1. 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梯形,剪下来,在这个梯形剪纸上画一条高,并沿着这条高剪开,让学生观察裁剪后的图形是什么图形(梯形),并且让学生注意观察得出:这条腰与上下底是互相垂直的。从这个过程中自觉地发现和认识直角梯形。
2.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纸,利用等腰梯形也是轴对称图形这一特点,向学生提出一个富有吸引力且又有一定思维难度的问题。试试看,谁能够只用一刀就从一张纸条上剪下一个梯形?这个问题一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开动脑筋,去探索,去思考。大家跃跃欲试,你剪,我剪,气氛浓厚。通过动脑探索他们发现:只要把纸条对折后斜剪一刀,然后展开,得到了梯形,而且这两条腰相等,折线两边图形完全重合。在学生手脑并用的过程中,很自然地掌握了等腰梯形的概念及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
这个案例表明:动手操作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充满探索欲望与激情的动手操作才是高效的动手操作。一切操作要源于学生的内部要求和学生数学学习的真实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只追求所要达到的目标———操作结果,而忽视了学生操作过程的各种经历、感受和体验。动手操作的真实价值就是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
案例二:圆的认识
1.画一画:同学们能想办法在纸上画圆吗?(让学生在纸上画一个圆)
2. 剪一剪:把自己画好的圆剪下来。(学生小心翼翼地剪下自己画的圆)
3. 折一折:把剪下来的圆对折、打开,再换一个方向对折再打开。反复折了几次,让学生观察折好的圆片,说一说发现了什么?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告诉学生:这一点叫做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学生从实际操作中懂得什么叫圆心。
4. 画一画:让学生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画线段,告诉学生这叫做圆的半径,一般用字母y表示。又让学生画一条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告诉学生这叫做圆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学生认识了圆的直径和半径后,教师提出一个比较有挑战性的问题:看谁能在一分钟内在同一个圆里画出的直径与半径的条数最多?学生听后跃跃欲试,兴趣大增,画了一条又一条。教师小结提问:直径和半径画得完吗?生:画不完。通过这个比赛,让学生从中明白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和直径。
5. 量一量:让学生动手量一量在同一个圆里每条半径的长度(至少量三条),在量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发现:同一个圆里,每条半径长度都相等。也量一量在同一个圆里,每条直径的长度(至少量三条),在量的过程中学生也发现,同一个圆里,每条直径长度都相等。通过测量后得出结论:同一个圆里所有半径长度都相等,所有直径长度也都相等。
6. 算一算:让学生动手算一算,同一个圆里直径长度与半径长度有何关系。生1:我测量的直径是4厘米,半径2厘米,4÷2=2。生2:我测量的直径5厘米,半径2.5厘米,5÷2.5=2。生3:我测量的直径是10厘米,半径5厘米,10÷5=2。学生通过自己计算后从中得出结论:同一个圆里直径长度是半径的2倍,反之,半径长度是直径的。
这个案例表明:教师通过让学生画、剪、折、量、算等动手操作、动手实验来获取知识,比教师直接灌输给他们知识更牢固,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还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极其重要,有经验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总会设计一些可行性环节,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但动手操作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和方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仔细观察、分析,还要指导学生进行总结,真正完成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和飞跃,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指导得好,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一定会增强,学生的整体素质一定会得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也会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3.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篇十三
向阳小学杨建雄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被除数个位上除以除数,应在个位上写0。难点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为什么商的个位上要写0的道理。
教学目标
l、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并用乘法来验算。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情景导入
小朋友,中国羽毛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在奥运会上多次夺得冠军,领奖台上一次又一次升起五星红旗,为祖国争光。我们小朋友喜欢打羽毛球吗?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礼物。(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一、探索计算方法
一个学生读题:老师带来了62 个羽毛球,要分给三个班级,平均每个班能分到多少个羽毛球呢?还剩几个?
学生根据题目列式,教师板书出算式。
同桌合作用学具分一分,求出结果。个别同学交流答案及方法。教师指出:我们可以用学具帮忙,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通过学生回答怎样列竖式板书。
1、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
2、说说遇到什么疑惑,同桌研究个位上2除以3不够商1,怎么办?
(教师指出:个位上2除以3不够商1,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
3、小组内说说为什么个位上要写0;个别交流、同桌互说。
4、接着完成题目,完成板书。
二、巩固计算方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自己做一做。交流答案。说说个位上为什么写0。
2、展示图中同学做的,为他批改。
(1)展示另一个同学做的(“想想做做”第3题:改错题)
(2)学生检查,说说找到错误之处,逐一改正。
(3)怎样才能知道是对还是错呢?
(4)学生写出验算过程,一人板演。
3、“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分组练习、6人板演。
集体交流后让学生观察这些题目的答案进行分类(商末尾有0的;没有余数的;有余数的)(课件根据学生回答分组)让学生说说91÷3个位上为什么有0。
4、“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分组练习,说说发现了什么?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想想做做第6题:天渐渐暗了,同学们准备搭帐篷了。(展示搭帐篷情景)一学生说:“每顶帐篷最多只能住6人,至少需要多少顶帐篷?”
学生同桌讨论;个别交流想法;再说说为什么要多搭一顶帐篷。
四、总结评价点拨学法。
14.小学数学经典教学案例集 篇十四
1、数学是什么?
夏青峰
相信很多数学老师都这样问过自己:数学究竟是什么?作为一个数学老师,如果这个问题都回答不了,好象有点说不过去。但是谁又能真正说清楚数学是什么呢?美国数学家柯朗在他的《数学是什么》的书中说道:“……对于学者,对于普通人来说,更多的是依靠自身的数学经验,而不是哲学,才能回答这个问题:数学是什么?”的确,我们很难给数学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就让我们在对一些案例的思考中去慢慢地揣摩数学的内涵吧。
一、是客观,还是主观?
[案例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方程。”判断错误,应把“式子”改为“等式”才对,我们一直这样教学生、考学生。可这样改,就是绝对真理了吗?我们从未思考过。张奠宙先生曾在《小学数学教师》上撰文说:“其实,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也并非是方程的严格定义,它仅是一种朴素的描写,并没有明确的外延,是经不起推敲的。首先,改成„等式‟二字也未必准确,实际上应是„条件等式‟才对。因为含有未知数的恒等式不是我们要研究的方程,例如,x-x=0,对一切x都对,何必解呢?反过来,把解„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称之为„解不等式方程‟,也可以说得通,无非是大家约定俗成而已。”看了这段话,我们有何感想?
[案例2]“圆周长的一半等于半圆的周长”。判断错误。可是,究竟什么是半圆呢?如果说圆是一条定点到定长的封闭曲线,那半圆不就是这曲线的一半,这不正好是圆周长的一半吗?把直径纳入进去形成半圆,不就承认圆是一个块而不是线了吗?有一天,我突然醒悟并为此感到兴奋,并和老师们交流,老师们也大呼其对。可是过几天,我还是不放心地去翻了《数学大辞典》,它明确告诉我“半圆就是半条弧和直径所组成的图形”。我空欢喜了一场。这个知识点其实是次要的,关键是我们花了那么长时间,去让学生搞懂连自己也不懂的东西,其价值何在呢?
[案例3]“0”一直是整数而非自然数,为这,老师和学生们都没少费脑筋,可现在“0”也加入了自然数的行列;“5个3是多少?”也可以写成“5×3”了;“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操作时,直接拿2个放在一个盘子里,也不说你是科学性错误了。难道数学是可以改变的吗?
[案例4]9月1日,我去随班听课。先是听五年级的数学课,内容为小数乘法的意义。老师花了很大力气去让学生搞清:4×5是表示5个4相加是多少或4的5倍是多少,4×0.5是表示4的十分之五是多少,4×1.5是表示4的1.5倍是多少。有些学生还是有些糊涂,教师便帮助他们总结规律:要看后面的数是大于1还是小于1。小于1的,就是表示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大于1的,要看是整数还是小数,是小数的,就是几倍;是整数的,可以有两种表示方法……学生更糊涂了。第二节课去听六年级数学课,正好是分数乘法的意义。又出现了上述情形,只不过把小数换成了分数。学生们一半清醒一半醉。“倍”的概念,究竟是什么?如果无关大雅的话,把4×0.5说成4的0.5倍又何妨呢?!至少可以少难为一点我们这些可爱的孩子们。
袁振国教授说:“数学就是人们的一种主观建构,从某种程度上说它就是无中生有。”我们不能动摇数学的客观性,但我们也应该关注到数学的主观性。在关注数学事实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孩子的数学经验。让数学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客观走向主客观的结合……
二、是形式,还是实质?
[案例5]一年级数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做课本上的一道题。题目是看图列式,左边图上画了一棵大树,树上有5只鸟,树的旁边又画了3只鸟(头朝树)。学生当即写出算式:“5+3=8”,表示“树上有5只鸟,又飞来3只鸟,一共有8只鸟。”右边图上也画了一棵大树,树上有5只鸟,树旁边有3只鸟,只不过这3只鸟的头的方向是远离树。学生也当即写出算式:“8-3=5”,表示“树上原来有8只鸟,飞了3只,还剩5只。”在一切进行的很顺利之时,一个小朋友站起来说,他列出的算式也是“5+3=8”。老师很不高兴:“难道你没看见小鸟飞的方向吗?头朝左边,就表示加,头朝右边就表示减……”
关键的是这种现象并非个别。在教学中,我们老师做过多少次这种人为的规定啊!“实线就表示合并,虚线就表示去掉”、“看见总共就加,看见剩下就减”。本来简单的数学,变得越来越复杂……
[案例6]教过《三角形认识》的老师都知道,在这节课上我们第一个要煞费苦心的,就是让学生懂得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而非组成的图形。为了“围成”与“组成”,我们往往要花去很长的时间,并常常为此设计而津津乐道。反思一下,如果我们不去区别“组成”与“围成”,或者说不把“围成”突出来讲,学生难道就会把“没有连接在一起的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看成是三角形吗?我看百分之百不会。数学课上,我们往往喜欢教语文,喜欢去咬文嚼字,看似深挖实质问题,实际是渐离实质。对于一个概念的学习,我们不能只注重它的定义,我们更应该重视的是帮助学生形成丰富与清晰的心象:学生能画出多少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学生能自主地在这些三角形中找出相同的特征并把它们归类吗?一提到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学生的头脑中就能浮现出各种表象吗?
为什么学生作业中经常会出现“小明身高1.5厘米”等数学笑话?因为我们对定义的关注,也许超过了对心象与它所代表的实际意义的关注,而后者的重要性要远远大于前者。
三、是封闭,还是开放?
[案例7]48×53怎样计算?列竖式,先从个位乘起……我们有一套法则,我们很熟练它,但却根本不知道还会有别的算法。其实,下面的这几种方法都可以计算出它的结果: 48 48
×53 × 53 ——— ———
2024 24 12 12
40 ——— 20 2544 ———
2544
面对数学,我们千万不能认为自己的方法就是唯一的。教学数学,我们一定要积极地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让数学走出封闭,走向开放。
[案例8]在《分数的意义》教学中,我们通常都是从复习近平均分开始,然后逐渐地引导学生把一个饼平均分成2份,表示每一份的分数;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3份,表示每一份的分数……步步为营,一层一层地引导下来。如果我们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同学们自己随便写一个分数,然后联系生活实际用这个分数说句话,或直接说说这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可以吗?完全可以,在开放的、具有挑战性的又联系实际的问题情景中,学生的兴趣只会更高,思维更活跃。
我们不能老是让学生接触封闭的数学(条件唯一,答案唯一)。数学的魅力在哪里?在于数学的探索性与想象力。只有充满着想象的数学,才会深深地吸引着孩子。
某水果店有以下三种苹果(每千克2元、每千克4元和每千克5元),用40元钱可以买多少千克苹果?
某种苹果每千克2元,用40元钱可以买多少苹果呢?100元呢?
15.小学数学案例 篇十五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案例
案例一:《千克的认识》。师:请大家认真看多媒体哦 (教师动画播放狮子和小狗掰手腕比赛, 比赛没几秒钟, 小狗就狼狈地败下阵来, 全班同学都大笑起来) 。
于是, 我问:同学们, 你们认为这样的比赛是否公平? 学生回答:不公平。我追问: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它们的力气之大差别悬殊, 一个属于在天上的重量级, 一个属于在地上的轻量级。我露出不解的神情:哦, 你们是怎样知道它们的轻重的呢?学生踊跃回答:这还不容易, 用眼睛看出来的呗。我笑着说:真不错, 会观察, 还有其他方法吗? 学生答道:可以用体重计测量, 再比一比就知道了。我趁热打铁:不错, 你的方法很独到。大家见过体重计吗? (由此, 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 拉开了教学的序幕———《重量单位———千克》, 真可谓是水到渠成。 )
案例二:《9加几》。临近寒假, 我参加了学校里的一堂教研课。大概那位老师想就同学们盼望着春节的情绪创设情境:春节来临了, 同学们, 我们一起去游乐场玩一趟吧。 (说完, 教师随即播放出幻灯片) 同学们, 快来看呀, 他们已经来到了游乐场!在这里, 你发现了什么新大陆啊?学生听后, 都迫不及待地认真观察屏幕上的主题图, 之后, 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生1: 我看见游乐场里有好多好多的树。生2:我发现了一个女同学跑往卖气球的阿姨, 她大概急着要买一些漂亮的大气球吧。生3 (忽然惊叫了起来) :老师, 图的右下方有几条白, 应该是草地里的毛毛虫吧? 面对上述回答, 教师听着他们新颖的回答, 感到出乎意料, 所以没有给予学生即时评价, 而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扭转乾坤, 言归正传……
反思:1.在案例一里, 我对学生中可能存在的每一个问题都做了精心预设, 目标明确, 并结合教学目的选取了比较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问题, 紧扣教学重难点, 层层递进, 环环紧扣, 促使学生逐步认识到问题的关键, 使得学生能够抓住重点, 突破难点, 理解了课堂知识, 掌握了一定的方法与技能。
2.在案例二中, 执教者创设的问题情境倒是很新颖 , 但他所提的问题过于宽泛, 因而学生茫茫然, 感到摸不到头脑。因而, 学生只有凭借自己的已有经验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这样, 自然而然地, 学生思维迁移起到了相应的作用, 于是, 他们对自己所看到的不确定的事物进行了想象。在整个问题的情境创设中, 执教者只注重了那些形式上的表面的东西, 而没有精心择取, 从而在这个问题情境中, 产生与目标不甚关联的回答, 离题万里, 导致课堂教学陷入困境。可见, 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 尽管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热闹, 但实际上事与愿违, 达不到教学目标。
二、提出问题的教学案例
(一) 案例一:《圆的认识》。一位老师折了一个圆形井盖和一个方形井盖。师:这两个井盖有什么不同?生1:一个是圆的, 一个是方的。生2:两个的大小不一样。
(二) 同样是这样的课题。另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时, 挂上了“小东和小明推车比赛”教学插图, 让学生思考 :“哪一辆的车子让人感到比较舒服? ”生1:是小东的, 因为它的车轮子是圆的。生2:小明的车轮子是方的, 会颠簸, 甚至不能前进, 还会感到舒服吗? 进而产生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车轮要用圆形的? 圆形具有哪些特点?
反思:1.这两个案例中, 同样的课题, 却有不同的效果。案例一老师所提的问题显得浮浅, 使得学生能够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 无法达到教学目标。案例二则以“为什么车轮要用圆形的?圆形具备了哪些特点?”诱引学生进一步思考,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促发学习动机, 从而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这为教学埋下了伏笔, 激发了学生探究圆的特点的积极性。
2.教师要能够想方设法地以“问题”为突破口 , 捕捉学生稍纵即逝的“灵感”与“火花”, 推助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和提出新观点。所以, 教师应该精心预设探究性问题, 促发学生思维动力, 拓展学生思维广度。
三、解决过程的案例
下面来看我校的同题异构教学模式中《分桃子—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两个案例。 (三年级上册)
案例 (一) :1.板书例题:计算63÷3。2.师:假如要你用笔算, 你要怎样算? 3.学生各自独立完成。 (若干分钟后, 大部分学生未能找到基本方法。 ) 4.教师仍无介入, 而是让学生分组讨论。 (几分钟后, 并没有多大的改变。 ) 5.最终, 教师不得不自己讲授基本的计算方法。
案例 (二) :1.板书例题:计算63÷3。2.学生就课前准备的道具进行自主活动;以小棒代替桃子, 分一分, 并进行交流其所得结果。3.根据直观操作的过程, 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口算。4.最后, 教师结合口算过程讲授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反思:1.从案例 (一) 中可见学生的自主活动和小组探讨如果缺乏引导, 并未能产生预期效果。从形式上说, 除法的笔算和加减乘三种运算的笔算过程并没有很大的区别。但如果学生没有预习过课本, 一般无法触类旁通, 反之, 将会把原有的笔算经验带来负面迁移。当面对一种全新的知识时, 如果教师未能给予适时的引导或讲授, 则学生碰到困难是无可避免的。
2.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学生自主与教师引领相统一的过程。只有正确引领才能保证学生学习方向性和有效性。因而, 提高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关键就在于必须把学生的主动性和教师的引领作用有机、合理地结合起来, 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16.小学数学案例 篇十六
一、建立典型教学案例,树立教育典范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案例需要满足五个基本条件,才能够让小学数学顺利开展,完成授课目标。第一,小学数学案例的选取内容必须要包含所学的基础知识要点;第二,案例的选取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内心需求,能够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第三,案例的选择必须要具有典型性,日后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依靠这一个典型案例,进行举一反三;第四,数学教学设计的案例必须要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起到引导和帮助的作用;第五,案例要有代表性和层次性。
比如在学习平均数这一章节的内容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设计“谁的投篮准确度比较高?”这一个案例习题。“蓝队两名队员,他们分别是花花和飞飞,在体育课的投篮比赛中,花花投了10次,进球9次,飞飞投篮10次,进球一次;另一对为红队队员,他们分别是小王和小李,在体育课的篮球比赛中,小王投篮10次,进球5次,小李投篮10次,进球7次。请问,红蓝两队的投篮比赛中,哪一个队伍的准确度更高?”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展开自由讨论,最后抽取两个有代表性的学生来进行回答。一个学生代表认为红队的准确度高,因为他们投篮的总数比蓝队的要高;而另一个学生代表则有不同的发表意见,他认为蓝队的准确度更高,因为蓝队中的花花在投篮十次的条件下,投中了九个球,他的准确度很高。教师在两方代表的意见发表完之后,可以进行总结:“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但是我们在讨论红蓝两队投篮的准确度的时候,是不是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没有考虑到?”学生们窃窃私语,回答出:“每个队伍都有两个人,我们在比较准确度的时候,应该每一个人都考虑在内。”教师点头,并引导学生:“那么,如何同时将两个人的投篮成绩都结合在一起,进行队伍之间的比较呢?”学生们陷入了思考中。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提出平均数这一概念和具体的运用方法,学生们瞬间恍然大悟,原来平均数运算就可以轻松解决这一难题。
二、正确引导优势发挥,教育由浅入深
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要充分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提出案例、分析案例、解决案例,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来。
比如说在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公式”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用粉笔盒和一根丝带,给学生们展示长方形的周长的概念。首先,教师用粉笔盒向学生们提问:“同学们,请问这个粉笔盒上,有没有长方形?”学生们回答,有。教师可以让一个学生上台,指出粉笔盒上存在的长方形。之后继续提问:“那么,我用我手上的这一根丝带,围绕着这个粉笔盒其中的一面长方形转一周,那么这个丝带的长度代表着什么?”学生们陷入思考,教师就可以公布正确答案:“这根丝带围绕这个长方形的一周的长度,就是长方形的周长。”然后,再让学生们看书中对于长方形周长的定义。学生们经过教师刚才的示范,已经对长方形的周长有了深刻的印象,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之后,教师再由浅入深地讲解相关的题型,有利于学生在脑海里建立一整套有规律的解题思路。
三、合理创设课堂情境,提高学生兴趣
在数学课堂上,结合教学实际合理地创设情境,对于学生理解题目、解决题目,有着意想不到的帮助。
比如,在学习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出接近于学生生活的题型,让学生更快地进入解题的情境中。“小花有一个书柜,书柜一共有五层,每一层的书架上都有十本书,请问小花的书柜里面一共有多少书?”在学习乘法之前,学生们只接触了加减法,教师出了这个题目之后,大部分同学都会按照以前学习的加法来运算,耗费时间。教师可以等学生解出正确题目之后,说:“同学们,我有一个更简单的方法,让大家能够马上算出小花书柜里书的数量,请大家翻到书的xx页,我们今天来一起走进乘法的世界。”由一个简单的小题目,让学生们迅速地投入思考中,然后引出接下来的学习内容。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重要作用。
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案例教学的时候,要注意结合实际,以学生为主体,设计健康、合理、有趣的教学内容,同时还要保障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只有做到这样,才能够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效率,为我国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数学人才。
17.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导入案例 篇十七
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这节课,首先导入课程内容:开始,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创设情境:如分梨,教师给学生讲解孔融让梨的故事。在讲解中要求学生不许说话,只能用掌声来表示分得的梨数量。“有4个梨子,平均分给两个人,每人得几个?”“啪--啪!”学生用两声掌声回答了问题。“有2个梨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呢?”“啪!”掌声依然响亮。最后“只有一个梨子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同学们你看看,我看看你,不知该怎么表示。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不得”的悱愤状态了。这时,教师让学生想办法表示这半个梨子,孩子们有的画图,有的写字……当学生用已有的方式不能表示这个梨子时,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认知冲突,对于新知的探索就显得急不可待了,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就是学习的最大动力。
18.小学数学典型案例分析 篇十八
漳州二实小
学困生的最大特点是存在学习障碍,学习障碍的形成是影响学生学业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学习障碍的不断积累会使学生逃避数学学习。到底学习障碍来自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还是教师的教学因素。为此,特选择了一些学习态度较好、智力一般、学习存在障碍的学生的学习片段作个案研究。
一、研究、分析对象
黄某,男,九年制义务教育五年级学生,学习态度较好,家庭环境良好、智力一般、作业速度慢,数学成绩不佳。
二、学情分析:
从黄某的解题来看,他对自己是否能正确解答毫无把握,本次学例反映了这种学习特征,他是否做对靠碰气,由此可推断黄某学习障碍的基本成因在于“数学语言理解”障碍。
三、个案的反思
黄某同学代表了这样一类具有数学学习障碍的学生,无形不高,智力一般,存在很强的惰性。从教学中来看,一个班中学习中偏下的学生普遍带有这类特征。因此,分析研究周某的学习障碍有及其现实的意义。
教师教学处理能力的不足,以及在教学过程中本身对数学语言讲解的轻视,是助长学生数学学习简单化的主要原因,最终成为学生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学对策最佳之策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教学的重心向学生数学语言理解的转移,把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过程作为目标加以指导,最终形成能力,把数学学活。
19.小学数学案例 篇十九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面对新形势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教师已经能够基本掌握新形势的教育理念以及发展趋势, 但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与实践, 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例如, 教师准备的一些情景教学中对学生缺少针对性、情景引入过于死板、有些情景素材不便于学生理解, 等等。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 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的教学素材, 根据素材创设一个合适的教学情景, 是小学数学课堂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 教师需要考虑一种学生能够便于理解与接受的课前引入, 只有这样才能为本次课堂的教学内容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一些教师认为小学数学课堂一旦脱离了情景教学就不能响应新课改的教学意义, 于是过分地注重情景教学, 对于一些素材的创设可谓“绞尽脑汁”, 结果反而使得其反, 往往让这些素材的引入缺乏针对性, 让情景教学失去了原有的教学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案例分析
(一)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的案例分析
1.情景导入:本课时的教学目的是通过问题所提供的信息, 对信息进行整理, 掌握数量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能够对信息进行列表式的总结, 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在这节课的课前引入上, 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常见的小故事———乌鸦喝水。这个故事想必小学生都听过, 紧接着提出问题: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在学生积极踊跃的回答之后, 教师导入今天的课程内容———解决问题的策略。
2.课堂内容设计:教师事先准备好教学用具———一张几个小朋友在商店买文具的图片。然后根据这幅图片提问:“同学们, 你们能从这张图片上发现哪些信息?”给学生三十秒的思考时间, 然后举手抢答, 通过学生的积极发言可以总结出以下已知信息:小明用18元买了3个笔记本, 小华买了5个笔记本, 问:小华用了多少钱?教师把已知条件与问题写在黑板的一侧, 然后可用一句话引入列表方法:同学们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让这个已知条件看起来更简洁明了吗?今天老师告诉你们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列表。在课堂上引入列表法之后, 教师应根据刚才的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地画出表格, 填上相关信息并进行详细讲解, 完成讲解之后再让学生动手画出列表, 填上已知条件。当用列表整理出已知条件后, 由学生根据表中的信息求出小华所花的钱数, 并列出相关的式子进行解答。这样, 通过列表整理信息, 学生对条件与问题便能一目了然, 并能非常轻松地列式解答。
列表法是一种常见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恰当地引入知识, 学生能够记忆清晰并熟练掌握列表法的要领, 为以后的小学数学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 《找规律》一课的案例分析
找规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找规律, 学生能发现生活中无时无刻都充满着数学知识, 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让学生对数学多一份了解、多一份兴趣。同时, 通过找规律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首先, 教师先提出一个问题:同学们, 你们知道什么叫排列吗?由于是新的知识, 此时下面的学生一定非常困惑, 接着教师选几名男生和几名女生站在讲台前, 同时把下面的同学分成几组, 让每一小组分别给台上的同学进行排队, 看看有几种排法。给小组学生一分钟的思考与讨论时间, 然后别说出每组的排法。学生说完排法之后, 教师开始引入排和列的概念:同学们对排队都非常熟悉, 那么刚刚老师提到的排列其实就是排队的另一种说法。这样在情景引入之前提出一个问题, 进而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排队的例子来了解什么是排列。接着教师再将学生一男一女地排队, 引入间隔排列的概念。学过间隔排列之后, 教师给学生展示三张间隔排列的图片, 让学生仔细观察他们的相同点, 教师提问:这三张图片都属于什么排列?学生:间隔排列。由于刚刚引入完间隔排列的概念, 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出来这个问题, 教师接着问:大家查一查他们的个数, 发现了什么规律?待学生仔细查完个数后, 很容易发现规律, 学生回答:两种事物总是一个数量多, 一个数量少。教师:学生们都看出规律了, 每张图中排在开始和最后的物体叫做“两端的物力”, 排在中间的叫做“中间的物力”, 两端的物体总是比中间的物体要多, 那么多多少呢?接下来, 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自由讨论, 最后由每个小组总结规律:在间隔排列中, 两端的物力相同时, 比中间的物力多1个。
如今, 让数学走入生活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教育观念, 儿童在生活中接触数学、认识数学, 所以我们应该将小学数学教育真正地回归到生活中去, 让学生充分将数学与生活相结合, 探索数学知识中的奥妙, 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 进而调动起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学好数学知识。
三、结语
20.小学数学案例 篇二十
关键词:案例分析;实际结合;讨论;总结
随着教育的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重视对小学生掌握数学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重视对案例教学的分析和思考。这是师生交流和开展教学活动的手段,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新课程下要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重视对课堂案例的分析与思考,通过这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提高教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1 分析教学案例,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
通过《数学新课程标准》我们要了解数学教育的针对性是对全体学生进行数学教育,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标。通过这些我们要认识到,学生充当了数学教学的主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如果想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就必须营造一种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真正能参与其中,而不是单单地敷衍不注重实际效果的营造。学生只有真正地参与其中才能真正落实自己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案例教学要求教师做到精挑细选教学案例,因为只有反映真实的客观生活才能够充分地营造良好的数学教学氛围。所以教师在讲课前须要进行教学准备,除了教师做到教学准备之外,还需要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在做好课前准备时须要确定好案例教学的主题思想,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到教师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教学内容,从而根据教师讲解的知识作课前准备。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发言权和表达权。学生期望受到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渴望在课堂上发表意见得到大家的肯定。所以教师在授课时应该充分了解学生这一心理活动,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最大的尊重。同时要重视学生所拥有的巨大潜能,采取“平等、宽容”的态度,努力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为学生创造一个自由放松的学习环境。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解决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就学生近期的心理情况进行辅导。不能一味地采用传统的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打下基础。
氛围的塑造是很重要的,每个学生都希望有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所以作为老师要懂得如何更好地把握学生这一种心理,在数学教学时多给学生在黑板上或者发言中展示自己的机会,那么,学生的参与感就会大大提升,也会提高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了。
2 鼓励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处在可塑造期,我们要把握合适的时机对小学生的思维进行塑造,使其能够不断地掌握创新思维,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教师须要给予学生分析案例的机会,从而带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同时教师要懂得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不须要手把手地进行指导,只须要适时的进行引导就可以了。通过这些课堂上的教学讨论,让学生了解到案例分析的重要性,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把需要分析的数学案例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在开始学习新知识时对数学概念和原有理论进行思考。在课堂讨论时,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学习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划分成小组,让学生针对老师给出的案例主题进行自由讨论。学生也需要尝试着按照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需要起到引导的作用。例如:在讲解数学课文各种形状的性质时,老师就可以亲手引导学生进行。在黑板上画出形状,从而加深学生对不同形状的认识。有的学生可能会根据自己的思想画出与教材上不同的形状,当遇到这种情况时,老师要给予同学思想创新上的鼓励,而不是依据课本为答案,这样会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积极性。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课上的表现提出教学疑问,让学生思考什么样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什么样的讲课方式受到学生的欢迎?通过对这些教学案例的假设和分析,学生可以直观地得到结论,从而了解到自身在数学学习上真正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订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提高自身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
3 结合生活实际,明确数学案例分析的生活应用
在小学生数学课堂案例分析过程时需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只有联系实际才能把数学教学案例分析透彻。学习数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更好的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因为数学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我们要透过数学的现象看待数学的本质。所以数学教师在分析数学案例时须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根据日常生活而设计题型内容,作为学生要善于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抓住关键的数学信息,拿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实践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教师应该不断地拓宽数学应用题教学的范围,突破课堂和教室在空间上的局限性,把教学搬到室外,搬到生活中。使应用教学更加地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
在搬家问题中教师可以结合“图形的面积问题”引导学生计算客厅以及卧室需要多少块地砖;在出游问题中教师可以结合“路程时间应用题”帮助学生计算列车的时速;在购买物品时教师可以结合“方程应用题”教导学生如何购买打折促销的物品。这样不但在生活中运用了数学知识,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拓宽应用教学的范围。一个班级里的学生可能来自不同的地方,所以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同时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背景出发,让学生意识到应用题来源于他们自己的生活而不只是来源于课本。帮助他们在生活中应用数学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这样学生会自主的学习数学,感受到数学的亲切性,从而为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奠定基础。
教师在讲解四则运算的过程中要脱离课本,因为教师如果只是埋头讲解,会使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脱离课本,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化复杂为简单。也可以根据某些同学父母的职业特点进行教学。例如:家长是做生意的就从货物的件数、员工的人数、货物的单价中进行讲解。面对与自己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数学问题,学生会大大提升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4 注重案例总结,及时实现案例的分析提高
在一般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案例显示,数学教师不能很好的讲解知识,不能把数学知识具体化。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教师往往会按照固有的教学规则,仿照原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孰不知这样的教学模式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所以随着教育的改革,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已不足为奇,教师须要把分析案例的思想渗透到教学活动当中,也须要及时地对分析的案例进行总结。例如:在小学综合计算题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计算“(-1)+(+2)+(-3)+(+4)+……+(-99)+(+100)”的值。数学教师在讲解这道题时须要培养学生的转变思维和跳跃思维,不能“按部就班”而是要观察算式的特点,然后在最短的时间内算出正确的答案。仔细观察:-1和+2相加是1;-3和+4相加是1,以此类推,那么会有50个1相加,结果就是50。如果按照正常的步骤,不但会增加运算的时间,还会造成运算负责从而影响答题的效率和正确率。
以这道题为例,教学中需要教师依据例题把数学知识点具体化、形象化,让学生能够在题中直观地看到数学的考点,从而在实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点。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对以上的教学案例进行总结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分析教学案例的重要性。教师也需要灵活地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观点作出小结,既要肯定正确的,也要重视错误的观点,对不正确的地方进行理论剖析,让小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小学数学案例】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三06-12
小学数学阅读教学案例08-17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教案12-11
小学数学教学优秀案例范文08-11
小学数学学科渗透环保教育案例09-06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案例12-10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10-04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案例11-29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08-04
读《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透视》有感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