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2024-08-16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精选9篇)

1.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篇一

流星划过天际,我陷入沉思,想起了学校的那次食品安全竞赛。这次竞赛,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刚开学不久,老师对我说:“你这几天多看看食品安全方面的资料,下周参加食品安全竞赛,有什么问题,可以问我。”老师话刚说完,我就开始担心起来,哎呀!这次惨了,食品安全我一窍不通,还比赛呢!要不干脆跟老师说不参加好了。我又想了想,虽然一窍不通,可这好歹也是一次竞赛呀,经过思考,我决定上。到了考试的那一天,老师将考卷发下来,我一看,心中暗暗自喜,这些全是选择题、判断题,不会做蒙一下说不定能对呢!不一会儿,我就做好了。我抬起头,东望望,西瞧瞧,发现很多同学都在认真的答题。我旁边的同学抬头看了看,连忙用手遮住自己的答案,好像我在看他的答案似的,小声又凶巴巴的问:“你在干什么?”我看了看她的表情,答道:“没什么,就是看看谁做好了。”听了我的回答,他还是一副凶巴巴的样子,问:“你确定没有看我答案?”“没有。”我答道。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我呆呆的坐在那儿。当老师说交卷时,我舒了一口气,心想,终于可以交卷了,可把我闷坏了。成绩出来之前,我的心里一直在想,哎呀!成绩到底出来没有?我会不会得奖呢?这些问题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的心里七上八下的。等到成绩出来的那一天,当我听到我的成绩时,我大吃一惊——我竟然得了二等奖。就连老师也对我说:“真不错,继续努力。”

这次食品安全竞赛,不仅让我知道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也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只要付出,就会收获。”这个道理。

2.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篇二

近些年来,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食品安全问题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并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例如, 1996年英国爆发的疯牛病、1997年香港禽流感、1998年东南亚猪脑炎、1999年比利时等国二恶英、2001年欧洲爆发口蹄疫、2003年发生在中国的非典型性肺炎 (SARS) , 2008年9月, 中国令人震惊的“三鹿奶粉事件”以及2009年全球性的甲型H1N1流感, 这些食品安全事件使老百姓忧心忡忡, 以至有的人产生了“吃动物食品怕含激素, 吃植物食品怕有毒素, 吃饮料食品怕掺色素”的恐惧心理。当然这种担惊受怕显属过虑, 但却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今的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对此, 笔者把这些问题主要概括如下:

1. 一些蔬菜、水果中普遍残存化肥、农药等物质, 使这些食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十分担忧。

在农业生产中, 一些菜农、果农为了增收往往使用高毒甚至剧毒农药来喷洒蔬菜、水果, 这直接导致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超标, 这样的蔬菜、水果被消费者食用后肯定会带来身体健康上的很大危害。例如, 在2009年曾经有相关的组织对北京市4家大型超市销售的樱桃、甜瓜、桃子、油桃、苹果5种水果进行抽查, 结果一共检测出了17种农药, 甚至有的农药是法律已经禁止使用的农药, 可见某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多么不容忽视。

2. 在食品加工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其他化学用品。

一些黑心肠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受金钱的驱使, 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往往违规使用、超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抗生素、激素, 甚至不惜掺加有毒有害的化学用品, 主要表现在: (1) 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加工食品使用的添加剂的品种及其用量, 如果超量使用很可能会对人体带来危害。但是为了追逐利润, 一些食品加工者却无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的保护, 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范围的化学物质 (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身体有害) 。例如, 在面粉中添加超限量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在腌菜中多倍超标量使用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化学合成甜味剂;为了使馒头、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为使大米、饼干增亮使用矿物油;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使之增韧、增亮, 延长保存期;为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 (一种化工原料, 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 ;还有孔雀石绿、苏丹红、三聚氰胺……像这些老百姓看不见, 摸不着, 闻不到, 尝不出却能导致人们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化学物质到处可见, 令人防不胜防, 触目惊心。 (2) 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家禽、家畜、水产品体内。在种植业、养殖业中滥用激素和其他药物以增加产量, 使水果、蔬菜、家禽家畜、水产品在短期内获得丰收、成熟。例如, 带尖的西红柿, 坚硬的猕猴桃、肥大的豆芽等等, 都有可能是使用激素促使其长熟的结果。这种做法不仅使培育出来的产品营养价值明显降低, 而且也会给食用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3. 制造、加工食品的过程中使用劣质原料, 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例如, 用病死的家禽家畜加工熟肉制品;用“地沟油”加工油炸类食品、“注水猪肉” (给猪注水等于注毒, 食用后对人体有极大危害) 等。再如, 2009年, 在辽宁、山东、河北、上海、陕西等地又查到了多起使用2008年未被销毁的问题奶粉作为原料而生产乳制品的事件。这些免食品安全隐患如果不及时加以严厉制止, 都有可能会演变成为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食品安全事故。

4. 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严重。

由于受城市某些工矿企业违规排除废水的影响, 致使一些地区人畜饮用水源和农作物灌溉水源受到很大程度的污染, 主要是铅、锡、汞、锌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元素过量浸入到水源中去, 受这些重金属污染的饮用水和农产品食品进入到人体后, 就会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另外, 一些用来盛放食品的包装纸、包装袋、不锈钢餐具等也是铅、铬、镍等重金属污染的重要来源, 这些重金属物质一旦超标超量的渗入了食品中, 人们食用后就会对自己的身体健康带来很大的潜在威胁。

正是由于以上一些食品问题的存在, 近些年来, 中国每年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层出不穷, 并且愈演愈烈。据国家卫生部公布的全国食物中毒情况, 仅2003年, 全国重大食物中毒事件达379起, 中毒12 876人, 死亡323人;2007年, 全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506起, 中毒13 280人, 死亡258人;2008年, 全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件437起, 中毒13 325人, 死亡152人。

二、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 由于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不力, 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么会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的现象, 要么会出现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 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2. 中国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体系中存在着诸多弊端和问题, 为不少问题食品的产生提供了生存的空间。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条文规定的过于笼统, 难以操作, 并且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严重滞后, 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 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 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 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3. 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 也可能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首先, 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 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 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 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 往往只图便宜, 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 总是抱着侥幸心理, 认为大家都在买, 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 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 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 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次, 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 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 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例如, 在2009年8—10月, 北京市丰台区已经连续发生4起扁豆中毒事件, 发病人数达64人。据调查表明, 中毒的主要原因是烹饪者未将扁豆煮熟、炒熟。其实像扁豆、豌豆、四季豆这三种蔬菜, 其本身含有天然毒素, 如果对它们加热不完全就被人们食用, 则可能会引起人们的食物中毒。人们在炒菜时如果事先了解了这些基本常识, 就可以避免这类食物中毒事情的发生。

三、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些对策建议

1. 政府应当切实履行好其监管职责, 加强对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

加强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应当成为政府的头等大事, 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对食品的准入市场管制, 提高食品的准入市场门槛, 严防“三无”食品流入市场;要有效规范食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行为, 坚决取缔无证生产、无证加工食品的行为;要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 更新检测装备, 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测, 对食品从生产、加工、管理、贮运、包装到销售的全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要全面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要规范食品采购渠道, 从源头上控制不安全、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2. 完善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首先, 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系统。对此, 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借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 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食品安全生产领域内的法律制度,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方面的具体标准。同时, 要提高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 使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其次, 要加强法律法规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力度。中国的《食品卫生法》规定, 对违法企业只能是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 或者处以额度不高的罚款 (一般都是在3万元以下) , 只有“情节严重”才会被“吊销卫生许可证”。可见, 中国法律中对食品犯罪的处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都要轻得多。这样轻的处罚, 使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成本比守法成本还要低, 所以这对于打击制造低劣、伪冒食品者几乎起不到威慑作用。

笔者认为,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巨额赔偿制度, 对生产和销售质量不合格、不安全食品的厂商处以高额罚款, 情节严重的还应当加重追究其刑事责任, 以达到足以震慑其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作用。

3. 向广大消费者宣传、普及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

通过加大对消费者进行食品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 使消费者了解更多的食品安全常识和健康饮食知识, 使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提高辨别问题食品的能力, 自觉抵制“问题食品”, 把食用不合格食品杜绝于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之外。对此, 我们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工具, 定期组织健康饮食宣传活动, 有计划地报道食品安全知识, 并且要及时曝光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的一些不法厂商及其商品, 披露最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 以保障消费者的消费知情权。

参考文献

[1]袁仲, 杨继远.农药化肥污染与食品安全[J].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9, (7) .

[2]王彬, 赵家良.蔬菜农药残留现状及防控对策[J].云南农业, 2009, (7) .

[3]孙耀武.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市场论坛, 2009, (2) .

[4]张永建.客观认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J].太原科技, 2009, (1) .

[5]杨欢进, 牛建青.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 2009, (5) .

[6]乔娟, 李秉龙.中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探讨[J].中国畜牧杂志, 2008, (8) :23-26.

[7]戈福林.中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其原因分析[J].内江科技, 2008, (34) .

[8]陈君石.如何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EB/OL].凤凰网:世纪大讲堂, 2008-10.

[9]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J].国务院公报, 2007, (28) .

3.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篇三

当前中国食品主要存在的问题

食品制造使用劣质原料,假冒伪劣食品横行。许多不道德的商家为了减省成本,在制作食品中特意用劣质的原料来夺取利益,从不为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考虑。再就是很多小商家对销量不好的产品大做文章,依靠大品牌的名声,生产出和品牌相似的包装,使消费者误导来购买他们的产品,从而来摄取利益提高自己的销量。例如,市场上的“六个核桃”饮品妇孺皆知,而有些商家却生产出“七个核桃”、“八个核桃”等假冒伪劣产品来糊弄消费者。这些假冒伪劣产品和正品很相似,但价格却比正品低很多,让消费者一眼很难分辨出来。这种行为不但损害了正品商家的企业信誉,同时也欺骗了消费者,让消费者的安全没有了保证。

滥用食品添加剂。如今,科技的不断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用量越来越大,食品添加剂可以避免食物变质,使食品的保质期延长。正常的使用量,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不会构成威胁,若超量使用,或使用不当时会产生毒性,然而那些不道德的商家却在人的食品中添加不能食用的食品添加剂,如苏丹红、瘦肉精等,这种违法的行为使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的威胁。这几年的新闻食品安全爆料总少不了添加剂的超标,食品添加在食品安全上已成为被重视的问题。

小型企业生产经营者守法意识淡薄。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渐深人,现如今我国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也在渐渐的发展起来了,但是,中小企业的发展历史终究还较短,随着不断地发展,它的自身缺陷也渐渐呈现出来了。中小企业在建立的历程中,不能和大企业相提并论,由于发起人对法律意识的淡薄,没有办法对企业进行充分的法律安排,没有充分的了解和准备,就不能完全施行设立时的义务,使企业刚建立就存在着许多的法律问题。

中国食品安全的解决对策

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步是加强食品检测。食品安全问题上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因为食品检测工作没有做到位。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步就是加强食品检测。食品卫生指标在慢慢降低,因此检测技术水平要求要更高。面临严峻的食品安全问题,食品检测技术应逐步迈向社会化,设立科学的食品检测体系并加强我国的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步。

要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完善可以更进一步的保障食品安全,可以理顺将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这样食品安全问题会减少一些。加强食品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和制作全过程的控制,科学制作食品安全标准原则,逐步实现食品安全体系。让农民多种植无公害绿色食品,成立统一标准的食品认证体系。严抓使用劣质原料,假冒伪劣食品行为等。

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了,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的提高,食品的安全质量决定了人类生命健康的质量,只有健康是生命唯一的抉择,决不能让危害人们的健康的食品在人们身边存在。只有将相应的工作做到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才会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解决。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粮食学院)

4.中国食品安全现状与问题分析 篇四

摘 要:目前食品安全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该文从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做出了具体的分析,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食品安全添加剂解决对策

近几年,虽然中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依然危机四伏,不断通过各种媒体进入公众视野的如“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事件”、“多宝鱼”事件等等,说明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如此信息接触多了,让人似乎不知道吃什么才安全。在食品生产过程中究竟存在什么问题?

一、当前中国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有毒物质大量在食品中残留

在原料农、牧产品的生产中,大量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兽药、化肥、激素,使农业及农村环境污染加剧,使大量有毒有害物质附着沉淀在农(畜)产品中,如水果、蔬菜中的有机磷、有机氯农药残留,在草莓、番茄、香蕉、西瓜等农产品中使用催熟剂,粮食作物中铅、镉等贵重金属污染,猪肉中瘦肉精、禁用兽药等的残留都会引起慢性、急性食物中毒,食品安全从原料开始,便受到严重的威胁。在水产品养殖业中,不法业主为了提高水产品的成活率和出品率,不惜使用禁用鱼药,甚至使用激素类药物,有些药物代谢速度非常慢,因此大量在成品中残留,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食品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微生物指标不合格问题,部分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销售过程达不到规定的卫生要求。原材料污染严重,生产过程中灭菌不彻底,储存条件不当,销售环

节的再次污染,都能导致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超出国家强制标准的规定,甚至导致有些产品被致病菌污染,食用这些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的食品,能引起食源性疾病。

(2)食品加工中天然有害物未完全消除,引起的食源性问题。比如土豆、青番茄中的龙葵碱,生四季豆中的皂甙和血球凝集素,新鲜的金针菇中含有的秋水仙碱等,加工中处理不彻底易引起食物中毒。

(3)食品加工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比如油炸类食品在加工中油温过高,食用油多次重复利用,都能导致成品中过氧化值超过国家卫生标准要求,过量食用这种食品对人体有很大危害。

3、滥用食品添加剂,甚至滥用工业添加剂

(1)食品加工企业在食品加工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防腐剂。有些小型食品加工企业或手工作坊,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防腐剂、化学合成甜味剂等严重超标。

(2)不法企业在食品中添加食品禁用的人工合成色素和其它工业添加剂,比如在豆制品中添加吊白块,火腿生产中使用敌敌畏,在水发产品中添加甲醛,在辣椒制品添加苏丹红等。有些小作坊生产的散装食品,无标签、无商标,甚至使用伪造的食品标签,致使检验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检验。

4、在食品中掺杂掺假,甚至故意制造伪劣食品

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生产者故意生产假冒伪劣食品,用病死畜禽肉加工熟食肉制品,用工业酒精勾对白酒,用工业皮革残品生产假奶粉,用毛发生产酱油等等。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1、食品的小作坊式分散化生产。从近年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看,几十万小作坊随意制作各种食品,他们使用的设备简陋、技术水平落后、卫生状况恶劣、产品质量难以得到控制。国家质检总局调查的45万个食品生产企业中,10人以下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有35万家,29%的企业无标生产,60%的企业出厂不检验或根本不具备检验能力,这些小作坊“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条件差、工艺乱”,食品质量和安全难以保证。如何有效解决“食品小作坊”难题,已经成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决定我国食品安全水平的突出问题。

2、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不够完善。一是食品法律法规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差,涉及食品监管的法律法规如《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农业法》等,仅仅对食品质量作了一些概要性规定,有较大的法律监管盲区;二是食品法律法规的条款笼统,操作性差,一些法律法规规定的比较原则和宽泛,有些条款甚至完全过时,对实际问题约束力较低,操作性不强。三是食品法律法规的罚则较轻,法律效力不够,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极其严厉的惩罚力度而言,缺乏威慑力。

3、食品安全监管行政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责不明确。在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方面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监督管理部门多,部门间的职能交叉、重复执法、重复抽检、执法缺位、监管空白等现象较为突出,部门之间形不成合力,监管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4、食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支撑体系不完善。各类检验机构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检测设备、检测技术落后,很难为食品质量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由于部门障碍,检测报告的法律效力不被广泛承认,造成了检测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1、要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加强食品安全监测。建立农产品产地环境安全监管体系,强化对农业投入品的质量和环境安全管理;建立国家农兽药残留监控制度;完善食品安全卫生质量抽查和例行监测制度,确保食品安全。

2、集中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厉打击“黑窝点”,坚决取缔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取缔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加工企业。

3、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和相关认证。根据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具体情况,制订具有可操作性的过渡标准或分级标准;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食品认证体系,完善认证制度;加快我国食品认证的国际互认进程。

4、建立和完善食品安全预警预报机制一是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通过启动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体系建设工作,就风险评估技术及有关数据资料与发达国家加强交流,并就我国一些具有特色的食品加工技术、影响因素开展前

瞻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价,以便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出及时有效的预报和处置。二是建立统一协调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以实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逐步形成统一、科学的食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预报指标体系,及时研究分析食品安全形势,对食品安全事故和隐患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整治、早解决,把突发的、潜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降到最小,以全面提升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

4、加强宣传,提高中国食品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提倡合法经营,严厉打击不法食品生产经营者。

5、加强立法,加重处罚手段,使制假、售假者受到更加严厉的惩罚,当其违法所付出的代价远远高于其违法所得,生产不法食品无利可图时,便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不法食品的出现。

四、结 论

总之,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涌现,中国的食品类标准逐步发展和完善,已经形成了覆盖全面,行之有效的标准监管体系,但是仍然存在着标准不能有效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了进一步更新和完善相关标准外,首先必须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其次要通过立法加重处罚手段,提高违法的成本,第三是要加强食品安全、卫生方面通用型标准的制定,只有多管齐下才能确保中国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1]李书国,陈 辉.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2):7-10.[3]丁昌东.我国蔬菜农药残留标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标准化,2004,(7):16-18.[4]赵晓锋.中国食品安全管理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美中经济评论,2003,(1

1):34-37.[5]雷红淘.蔬菜农药残留问题[J].中国食物与营养,2002,(6):18-20.[6]杨江龙,刘拉平.蔬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研究及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6):51-53.1

[7]张继宗.发达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及启示.中国工商管

5.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探讨 篇五

自从联合国粮农组织1974年提出“世界粮食安全”概念以来,国际上对这个概念的界定几经修订,但基本含义没有改变:第一,在生产层面,确保能生产出足够数量的符合需求的食物;第二,在供给层面,最大限度地稳定食物供应;第三,在需求层面,确保所有人都能获得食物。长期以来,中国是否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一直存在争论。

一、居安思危,唤起人们增强粮食安全的意识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80%的中国人民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态。新中国成立时,我国人均粮食仅为210公斤。在粮食严重短缺的情况下,我国政府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大力发展粮食生产,组织粮食合理分配和流通。到1984年,扭转了长期粮食短缺局面,人均粮食达到390公斤,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1996年以后,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四年大丰收。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亿吨,粮食供求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这一时期的粮食安全质量进一步提高,由数量上的满足,向品种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发展,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56.7%和67.7%,下降到2002年的37.7%和46.2%,基本达到了小康要求。

但在粮食供求稳定的形势下,也一度出现“粮食多了”的杂音,动摇了粮食基础地位,淡薄了粮食安全意识。在粮食连续丰收的大背景下,我们更要居安思危,正视影响粮食安全的潜在因素。其一,粮食种植面积减少。2000年至2003年的四年中,全国共减少农田13580万亩,2007年粮食种植面积刚刚恢复到15.8亿亩,仍低于16亿亩的安全警戒线。其二,我国人多、地少,淡水资源紧缺,自然灾害频繁,制约着粮食的持续增产。其三,世界粮食生产下降,库存减少,供求紧张。当今世界,粮食出口国仅有美国、欧盟、加拿大等10几个国家和地区,而粮食进口国多达100多个,致使国际粮食供求形势紧张。

二、立足国内,自力更生,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

立足国内,是由我国国情、粮情和粮食商品特殊性决定的。依靠大量进口粮食解决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既不现实,又不经济,更不可靠。具体地说:其一,我国是世界上的人口大国,又是粮食生产和粮食消费大国,占世界9%左右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0%左右的人口,这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其二,世界粮食贸易量有限,每年只有2.3亿吨左右,如果中国大量进口粮食,势必挤占其他粮食进口国家的份额,势必带动粮价上涨,影响我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其三,依靠进口粮食必然受制于人,造成政治经济上的被动。其四,增产粮食,是主产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限制国内粮食生产,大量进口粮食,势必导致农民收入减少,这个问题历史教训很深刻,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立足国内,解决我国13亿人口吃饭问题,既是绝对必要的,又是完全可能的,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有些西方国家对中国依靠自己解决粮食问题持怀疑态度。1994年9月,美国学者布朗发表了长达141页的《谁来养活中国》的文章,他认为,到了21世纪初,中国可能大量进口粮食,买光世界上2亿多吨的贸易粮食。十几年的事实,有力地驳斥了布朗先生的论调。

立足国内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方针,之所以能够长期的坚持下去,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其主要原因有:一是我们国家的党和政府非常重视粮食和农业问题,把解决粮食问题视为重大政治、经济和战略问题,并建立了粮食问题各级政府首长负责制。二是实行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如减免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实行最低收购价等。三是加大对农业投资力度,扶持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县,兴修水利,改造中低产田,防治病虫害等。四是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袁隆平现在研究的第三期超级水稻正在向亩产900公斤攻关,实现这一目标,平均一亩可增产150公斤,如果推

广一亿亩就可以增产150亿公斤,可以养活一亿多人口。

三、强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改革开放,解放发展了农业生产力,粮食生产持续提高。但绝不能因此而放松农业生产,忽视粮食工作。

要针对制约粮食生产的关键问题和粮食生增产的潜力,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依法保护耕地,遏制粮食耕地面积不断下降的趋势。耕地资源是增产粮食的基础。我国人多地少,人均粮田不足1.3亩。1999年到2006年的七年间,全国粮食耕地由16.97亿亩降到15.72亿亩,每年平均减少1788万亩。对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保护力度,严格控制非法占地,确保总量动态平衡,使全国粮食耕地面积保持在16亿亩警戒线以上。

2.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粮食综合发展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的原则,在继续抓好大江、大河、大湖治理的同时,建设一批高标准的旱涝保收基本田,把主产区建设成稳定的优质商品粮基地。要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粮食品种为中心,引导农民增加市场适销的优质粮食生产,适应人民消费水平提高的要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是增加资金投入。一方面,要抓住国家投资向农业倾斜的机遇,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国债资金和基本建设资金对农业的投入;另一方面,在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下,引导、鼓励民间资金投向农业,加快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资,引进种源和先进适用技术。

3.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粮食增产的科技含量,这是优化粮食品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为此,对优质粮食品种要实施科技攻关,力争在品种选育、病虫害综合防治、粮食加工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科研成果,并认真做好利用、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建立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培育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把增产增收显著的重大实用科学技术及时推广运用到粮食生产中去。

四、进一步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市场稳定

粮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特殊商品,是人类生存、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不可替代的物质基础,因此,保障供应,稳定市场,确保粮食安全成为国家和各级政府的一项重大任务。计划经济时期,在粮食短缺的形势下,国家靠统购统销、合理分配手段实现粮食安全;进入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必须强化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实践证明,市场经济有促进粮食生产发展、搞活粮食流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市场的特点是以追求利润为目标,自身存在着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的消极因素,甚至有干扰破坏粮食供求的弊端,尤其是全面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多元化粮食主体经营的激烈竞争,增大了粮食购销市场的不稳定的因素。同时,还要看到,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粮食生产的丰歉,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致使粮食供求中紧缺与过剩交替出现。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粮食市场多次紧缺与过剩,都是依靠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措施和政策干预,缓解了矛盾,稳定了市场。为了应对自然灾害和市场竞争带来的波动,解决“卖难”、“买难”,保护产区农民利益,稳定市场粮价和应对突发事件,必须健全和完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储备粮是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和调控手段。目前,中央储备粮管理体系初步形成,规模基本到位,制度比较健全。为适应粮食市场全面放开的新形势,必须加快地方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五、实施“节约粮食”工程,积极开发“无形粮田”

节约粮食,是中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这些年来,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以及粮食的比价不合理,节约粮食的社会风气日渐淡薄,不爱惜粮食和浪费粮食现象处处可见。据有关专家调查测算,我国每年损失浪费粮食几百亿公斤,令人触目惊心。据原内贸部对22个省574个县1400多处的调查,粮食产后综合损失率18.1%,约826亿公

斤,其中有些是难以避免的,有些则可以减少或挽回一部分。如果能从浪费的粮食中挽回20%,一年即可增收165亿公斤,相当于全国一年增产的粮食,是不动一锄一镰的大丰收。为此,建议实施“节粮工程”,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减少粮食收获、运输、储存、收购、销售和消费环节的损失浪费,并形成节粮惜粮的社会风气。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的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这是基辛格在上世纪70年代接受媒体采访时所说的话。

6.中国食品安全问题 篇六

中国食品安全现状

本周,关于“自来水合格率仅50%”的消息在网上迅速流传。消息源于2009年住建部对全国4457个城镇自来水厂的普查,其中城市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标率仅为58.2%。媒体人杨永平微博讲了个故事,或许只是个段子:某自来水厂带瓶自来水去荷兰参观人家的自来水厂,并请他们检测。结果是,重金属严重超标,达不到欧洲污水排放标准。

段子未必可信,但折射了国人对自来水危机的心态,而自来水危机,又应置于普遍的食品安全危机中。有网友戏谑说:中国人就是一张化学周期表——2006年,苏丹红;2008年,三聚氰胺;2009年,瘦肉精;2010年,地沟油;2011年,染色馒头;2011年,牛肉膏;2011年,毒豆芽;2011年,塑化剂;2012年,皮鞋胶囊;2012年,人造猪耳;2012年,“农残”茶;2012年,甲醛白菜;2012年,蓝矾韭菜……

新鲜韭菜上竟有蓝色粉末,摸一摸还会染蓝手指。日前,有媒体报道称,南京市民在市场里购买到了“蓝矾韭菜”,商贩为了保鲜而给蔬菜喷上了蓝矾水,过量食用可能造成铜中毒。最近的蔬菜界有点热闹,先是传出卖白菜的菜农为保鲜而在白菜上喷上甲醛,当百姓还在思考怎么应对甲醛白菜的时候,蓝矾韭菜又来了。近日一些不法菜贩为了给韭菜保持保鲜,竟在在韭菜上喷蓝矾水。专家表示,蓝矾吃多了会腹泻,严重者甚至肾衰竭而死。“蓝矾是一种工业化学原料,在和蔬菜发生反应的过程中会渗入蔬菜中,对胃肠道有强烈刺激作用,一次食用多量可能造成呕吐、腹泻、黑便等症状,导致急性胃肠炎、黄疸,严重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甚至是死亡。南昌、沈阳、郑州、大连等城市均作了市场调查,未发现蓝矾韭菜。关于“猪肉白菜炖粉条的忧郁”的一则凄凉段子也在微博广传。问:“粉条,怎么只你一个人来了”?答:“猪肉前些天出了事,来不了;白菜这两天也出了事,也来不了……”不过,网友迅速补充说,粉条也来不了啦,请自行搜索“墨汁粉条”、“硫磺粉条”。

“易粪相食”,话糙理不糙,我相信能得到社会广泛的共鸣与认同。自己制造的垃圾食品,自己当然不会吃的,但是,当我们被垃圾食品包围、蒙蔽时,每个人吃的都可能是垃圾食品。譬如,我不吃含工业明胶的果冻,却难免不吃工业明胶造的胶囊;你不吃含瘦肉精的猪肉,却难免不吃地沟油;你不喝有毒的牛奶,却难免不喝含农药残留的茶叶……无论愿意与否,在食品安全问题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现在我们吃的有些不是食品,而是垃圾;我们身体补充的不是营养,而是“毒素”。当“问题食品”呈泛滥之势时,“易粪相食”堪称现实生活的形象写照,这是国人共同的悲哀。更让国人费解和愤懑的是,虽然我们已经到了“易粪相食”的尴尬境地,虽然三聚氰胺、“大头娃娃”等食品安全事件震惊中外,但“问题食品”还是频繁曝光,行政机关部门的市场监管依然乏力,十几个“大盖帽”管不住一根有毒的豆芽、一桶地沟油也是不争的事实……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原因

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既有国内原因,也有国外原因;既有生产者问题,也有消费者、监管者问题。下面我门就从几个方面简单讲一下。

1.源头控制不严:食品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其原材料直接来源于农牧渔业,农牧渔产品的质量状况决定着最终食品的质量水平。但是,在农牧渔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很多。如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等都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在牧业和渔业,环境污染、抗生素滥用和违禁药品的使用,饲料添加剂的不安全使用等,都会使有害物质进入动物体内,并随着动物的生理活动,在动物体内产生富集。这些富集了有害物质的动物体本身或者动物生产的蛋、奶等产品必然不符合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2.生产者缺乏社会责任感,一心向钱:对于一个负责任的食品企业而言,提供安全的产品应该是他们最基本的社会责任。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要追求利润,质检过严必然提高成本。因此,并不是每一个企业对产品质量控制都十分严格。相对而言大企业控制严些,但是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让我们看到了所谓大企业的严格质量控制形同虚设。大企业如此,而不少的小企业呢,质量安全问题更多,大多没有完善的质量控制措施。更有一些不法食品生产者为了短期的金钱利益,置消费者生命安全与不顾,擅自使用各种化学方法“伪装”或“美化”产品。

3.消费者:消费者缺乏食品方面的常识,也可能会引起食物安全问题的产生。首先,消费者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次,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消费者维权难。对食品安全引发的消费者权益损害,消费者却面临着索赔难的困境,在与经营者交涉中,消费者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其原因在于,食品发生质量问题,责任不易认定,消费者举证存在困难,经营者往往推卸责任;鉴定费用高,面对高额维权的成本,消费者往往采取自认倒霉的态度;消费者在购买食品过程中索证难及自身索证意识差,也是造成权益受损后索赔难的重要原因。

4.管理部门:多头管理。中国的食品监管一直采取分段管理为主、品种管理为辅的方法,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各职能部门之间要么会出现争着监管、重复执法的现象,要么会出现争着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我国媒体曾批评《八个部门管不好一头猪食品安全监管引人关注》,对于多头管理的危害,消费者有目共睹,出了问题,哪个部门都有责任,哪个部门都不负责,所以,有必要改变多头管理的局面。

5.执法部门的不作为:对于食品进行免检,是执法部门最大的不作为,其次还有对于消费者的投诉处理慢,推诿扯皮现象比较突出。

6.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一方面,现有的一些食品安全的标准水平规定偏低,许多指标远远低于国际标准,许多重要的标准至今还尚未制定出来,这就为那些不法厂商、企业违法生产超低标准、不合标准的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中国的《食品卫生法》规定,对违法企业只能是责令“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或者处以额度不高的罚款(一般都是在 3 万元以下),只有“情节严重”才会被“吊销卫生许可证”。可见,中国法律中对食品犯罪的处罚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都要轻得多。这样轻的处罚,使生产经营者的违法成本比守法成本还要低,所以这对于打击制造低劣、伪冒食品者几乎起不到威慑作用。

7.新闻媒体不负责任,盲目跟风报道,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有头无尾,过度膨胀了某些所谓食品安全问题,引起人们的恐慌。

8.转基因食品大量上市,安全与否尚未知,也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的食品安全埋下了一个潜在的炸弹。例如,我国大豆市场以及与此相关的大豆制油企业几乎全部被外国尤其是美国控制,转基因大豆油和其他大豆制品占据了我们日常生活食品领域一定的比重,所以它的影响也是极广泛的。一旦转基因食品爆发问题,那么后果不可想象。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一些对策

1. 强化企业责任:作为一个食品企业,生产安全的食品,不仅是它长期生存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也是其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和基本道德。因此,必须严格按照食品标准生产和加工食品。要建立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程质量监控,不能仅仅把重点关注在最终产品的监测上,而是要对原辅材料的供应、食品加工、流通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控制,建立质量信息的可追溯机制。完善食品安全快速反应机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要提高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实现规模种植或规模养殖,控制原料质量。

2. 政府应当切实履行好其监管职责,加强对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集成食品安全管理主体,变多头管理为责任主体明确的单一垂直管理体系。加强食品质量的安全监管应当成为政府的头等大事,这就要求政府:要加强对食品的准入市场管制,提高食品的准入市场门槛,严防“三无”食品流入市场;要有效规范食品生产者的生产、经营行为,坚决取缔无证生产、无证加工食品的行为;要整合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资源,更新检测装备,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对食品从生产、加工、管理、贮运、包装到销售的全过程都要进行严格的监控;要全面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劣食品和不合格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要加强源头控制,治理环境污染,推广可持续农业技术,减少农牧业中化学制药的使用,保障消费者获得安全的食物供应。

3. 完善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首先,应当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系统。我们可以借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食品安全生产领域内的法律制度,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食品安全方面的具体标准。同时,要提高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使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与国际标准相接轨。其次,要加强法律法规对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惩罚力度。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巨额赔偿制度,对生产和销售质量不合格、不安全食品的厂商处以高额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应当加重追究其刑事责任,以达到足以震慑其危害食品安全行为的作用。

7.中国粮食安全问题文献综述 篇七

一、研究现状

(一) 基于粮食生产安全角度的分析

1. 耕地与水资源

耕地资源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 其数量、质量变化势必影响到中国粮食生产。近几年来, 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原本稀缺的耕地资源被非农用地占用, 耕地面积不断锐减, 使中国人地矛盾日趋激化, 因此国内学者基于耕地视角下的粮食生产研究最为广泛。傅泽强 (2001) 指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将使部分原本稀缺的耕地资源不可逆转地转为非农用地, 人地矛盾将更加尖锐。崔亚平 (2011) 也认为,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以及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粮食需求将呈现刚性增长, 而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对粮食生产的约束日益突出[1]。傅泽强、蔡运龙等 (2001) 通过分析耕地数量变化及质量状况与粮食生产的相关关系, 指出在物质、技术投入水平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耕地资源数量增减变化对粮食生产起强约束作用, 同时耕地质量的优劣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影响[2]。余振国、胡小平 (2003) 则提出, 中国未来耕地面积减少的趋势难以避免, 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既不能过多地依靠保持现有耕地的数量又不能过多地依赖粮食进口, 最根本的途径是提高耕地质量和增强耕地生产能力。陈百明、周小萍 (2004) 在探讨了耕地资源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后, 指出耕地面积年变化率和粮食总产量年变化率之间的相关性并不强, 相反, 粮食播种面积变化率和粮食产量变化率之间的相关性较强。尹成杰 (2005) 则用数据指明, 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 可增产粮食0.88%[3]。要保证中国耕地与粮食安全, 封志明 (2000) 指出需要从“藏粮于库”转移到“藏粮于土”战略, 全面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力。李天杰等 (2006) 具体地从土地质量、生产能力的角度,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估算粮食生产能力的方法探讨了保障粮食安全的思路。陈百明、周小萍 (2005) 通过估算预期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人均粮食需求量以420kg为准, 计算出中国粮食自给率达到90%时, 中国近期最适宜的耕地资源安全底线为人均0.056hm2[4]。上述从耕地资源角度分析中国粮食生产安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综合大家的观点可以看出, 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 保持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提升耕地生产力是增加粮食产量、保护粮食安全的一项最基本的措施。

2. 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科技为中国农业生产增产做出了突出贡献, 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是提高粮食单产、发展中国粮食生产的重要途径。朱希刚 (1999) 通过对粮食增产的技术进步作用进行测算, 指出在耕地面积略有下降的趋势下, 中国粮食增产主要通过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有效推广运用, 为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 中国必须努力克服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障碍[5]。钱万强、刘燕美等 (2010) 提出了影响粮食单产的基础科学问题, 并从优良品种培育、高产栽培和农田土壤等方面总结了973计划的成就, 同时对农业重大基础研究保障粮食安全提出建议。为达到用18亿亩的耕地保护16亿人的粮食安全的目标, 姚辰、唐欢等 (2013) 认为粮食增产不是扩大耕地面积的原因, 而是提高单产的结果, 因此需要通过加大科技和投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6]。据赵芝俊等 (2006) 测算, 近二十年中国的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总体上不断提高, 由1986年的20.52%上升到2003年的46.55%。卢昆、郑风田 (2007) 分析表明在其他投入相对不变的情况下, 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投入费用的增长率每增加1%, 粮食总产量的增长率为0.119%, 因而从政府的角度, 为进一步提升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需要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业科研的经费投入[7]。相关学者的研究表明,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可以提高中国粮食单产, 在耕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 科技创新是中国粮食增产的重要途径。然而, 近年来, 中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健全, 重大科研成果比较少, 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3. 种粮主体的影响

农户作为粮食生产的主体, 因此农户种粮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粮食安全。种粮农户视角下的粮食安全着重从农户家庭资源配置、劳动力素质、农户理性选择等角度进行分析。张宁、陆文聪 (2006)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技术实证研究了中国农村劳动力素质对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农村劳动力素质的变化对中国农业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 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质力素质提高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增长更具有显著作用[8]。张鹏 (2012) 指出短期之内粮食补贴政策对于农民种粮行为更多是精神层面的刺激, 而非经济利益的刺激作用, 粮食补贴政策在对粮食生产有所激励的同时也在刺激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9]。张全红 (2011) 通过历次粮食周期性波动的考察, 总结出粮食政策调整能够引起的粮食周期波动, 并提出应在生产、流通等多个领域以多种方式对粮农进行补贴, 以调动种粮农户的积极性, 弥补以往政策的不足[10]。张鹏 (2012) 认为农户行为不仅取决于农户是否种粮, 更取决于农户对市场结构、价格、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反应能力。农户作为一个理性人, 面对种粮和外出打工的相对收益不断下滑, 农户的理性选择就是对家庭内部资源进行调整, 越来越多的兼业型农户出现, 造成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大量耕地被撂荒。

(二) 基于粮食流通安全角度的分析

历来粮食生产是研究粮食安全最基本、最重要的方面, 然而, 粮食流通问题也越来越受政府及学者的重视。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粮食流通体制, 采取适当的流通政策, 对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邵立民 (2007) 指出, 为当前中国必须建立和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国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运转灵活、高效安全的粮食流通体系, 确保中国粮食长久安全。粮食流通供给是从生产到消费之间的桥梁, 田新平 (2011) 指出, 粮食流通安全状况主要受粮食的储备水平, 国际贸易及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和流通速度与价格来反映, 同时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是各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普遍规律, 因此建议中国进行粮食流通体制市场化改革。洪凯 (2008) 以东南亚粮食危机为例, 指出此次东南亚粮食危机无法及时缓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多数东南亚国家的交通、仓储等粮食物流基础非常落后, 因此中国要大力加强粮食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合作[11]。翟书斌 (2013) 认为应在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 加大对粮食流通产业的支持力度, 完善流通产业支持政策[12]。

长期以来, 中国实行立足国内自给, 余额进口调节的粮食安全战略。随着中国加入WTO, 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农产品国际贸易中,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 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复杂。李成贵 (2002) 指出在新的背景下, 粮食安全问题需要同世界粮食供求状况联系起来, 中国利用国际市场, 有利于中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发挥[13]。然而一些学者对此表示担忧, 向颖佳 (2008) 认为, 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中起主导作用, 控制着农产品市场, 同时, 部分国际组织的原则和政策加强了跨国公司的控制程度, 因而国际贸易对不发达国家的粮食安全带来了威胁。从国外进口粮食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就是以虚拟水、虚拟土地的形式进口水资源、耕地资源。马静等 (2006) 通过分析虚拟水国际、区际流量关系, 得出外流域调水工程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的重大举措。相关研究表明, 在中国水资源短缺约束力日渐增强的背景下, 虚拟水战略是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与粮食安全的新选择 (柯兵、柳文华等, 2004;柳长顺、陈献等, 2005;鲁仕宝、黄强等, 2010) 。成丽等 (2008) 的研究表明, 中国已成为一个虚拟耕地净输入国家。由于虚拟水、土资源对于缓解中国水资源紧缺、耕地资源紧张、确保粮食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均有积极作用, 因此可以将其作为保障中国粮食安全的有效工具[14]。

(三) 基于粮食消费安全角度的分析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国居民的食物消费结构将会发生一些变化, 表现为畜产品、水产品和加工产品的消费比重增加, 而口粮消费则相对减少, 进而引起粮食需求结构及总量的变动。高铁生 (2013) 研究表明,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粮食消费结构升级, 更多地追求质量和品质保证, 而不仅仅满足于数量上的安全。黄季焜 (1999) 研究显示, 一个居民从从村转移到中小城市, 其口粮年消费量将减少58.3公斤, 转移的特大城市减少64.2公斤, 同时, 转移到中小城市其畜产品年消费量增加4.2公斤, 转移到大城市增加7.2公斤。王铮、郑一萍 (2001) 通过模拟全球变化条件, 分析发现粮食安全还受全球变化的外部强迫影响, 在保持人民消费水平持续增长的前提下, 中国未来粮食生产有可能不能满足需求增长的要求, 存在7%~8%的粮食缺口。陈一茗 (2010) 从全球粮食危机的原因分析, 得知世界各国生物燃料计划的启动, 极大地冲击了粮食需求, 是粮食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因此, 世界各国应该积极引导对粮食的合理消费, 调整农产品消费结构, 在保证居民对粮食的需求的前提下, 适当控制生物能源的发展规模[15]。综合相关研究观点发现, 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必然导致口粮消费的减少, 但是从长期来看, 居民对畜产品、加工产品的消费需求持续增加会扩大工业用量及饲料用量的消费, 因而中国未来口粮消费是否会减少还要考虑诸多因素[16]。

二、结语

综上所述, 中国学者关于粮食安全问题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 涉及粮食生产、流通、消费等多方面。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 深入地探讨粮食安全问题, 这便于更加全面地审视中国的粮食安全态势。但是现有的研究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粮食安全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还是一个政治问题。现有的研究结果多数以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 较少从微观的角度思考问题。例如, 在研究粮食消费环节, 多数研究是从中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因素进行思考, 较少地从居民个体的视角进行分析。从微观的角度来看, 粮食消费安全与居民的消费偏好、理性选择、从众心理等有关。二是粮食安全设计生产、流通、消费安全, 在考虑问题时, 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整体, 过于分散的研究只能得出较为片面的结论, 因而可以将其联系起来, 结合当代社会的变化, 动态地考虑问题。三是粮食安全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问题, 它还涉及到农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生物学、数学等多门学科, 因此在分析问题时可以综合各个学科, 寻找更有利的分析工具。但是现有的文献分析问题时使用的工具比较局限于模型建立、经济假设、供给需求理论等, 以后的研究可以尝试用公平与效率、博弈论、公共选择等工具。

摘要: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 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安全与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政治的稳定紧密相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历来是政府及社会关注的重点, 学术界对粮食安全问题的研究可谓百家争鸣。从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消费等方面, 对既有的资料进行系统梳理, 并指出现有研究成果的不足, 希望能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便利、指明方向。

8.浅谈当代中国文化安全问题 篇八

关键词:文化安全;文化霸权;文化渗透

文化安全问题就是文化呈现一种不安全的状态,探讨中国文化安全的现状就是要明确我国的文化不安全主要的表现形式,目前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西方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

冷战结束以后,为了更好地传播和渗透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更加隐蔽的方式不断对我国和非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意识形态与政治观念的渗透、诱导与输出,从而达到资本主义西方意识形态一统天下的局面。把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政治、经济、贸易相结合,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向社会主义国家推销其意识形态,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不知不觉中被“西化”和“和平演变”。例如:把西方的人权观念强加于广大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人权、民主状况横加指责,干预我国的文化主权,利用意识形态激起别国对我国的敌视和抵制情绪,这也是一种特殊的更为隐蔽的文化安全上的斗争。一些人更是扬言西方所谓的“自由”、“民主”的意识形态已经成为“人类意识形态进步的终点与人类统治的最后形态,也构成了历史的终结”。①它们利用原苏联等东欧社会主义集团的解体与巨变,大肆丑化与污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政治观念,极力宣扬西方的“自由”、“民主”的意识形态与政治观念。同时在国际上利用强大的舆论宣传新闻传媒力量制造中国威胁论,丑化我国的国际形象,侵犯我国的文化尊严。以自身的政治文化理念攻击中国的政治制度,鼓吹西方民主政治、三权分立,挑唆鼓动中国知识分子中的一些人搞资产阶级自由化从而逃离中国主流政治文化的污染。夸大不同文明间冲突的力度和强度,人为地激化不同文明之间的对立和对抗,夸大中华文明对西方国家的威胁,以及文化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同时刻意强调中国作为中华文明的核心,从而使中国成为众矢之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抗在后冷战时代还没有结束,“颜色革命”的诱惑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蠢蠢欲动,所以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威胁还是存在的。

2.西方强势文化对我国的大量输入

文化霸权主义对我国文化的民族性、本土意识、国民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的消解。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利用各种手段,大肆宣扬西方资产阶段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各种方式加强对我国的文化渗透和文化输出。他们利用广播、卫星电视等传统媒体,不遗余力地进行西方价值观的宣传;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采取网络贴文、电子邮件等手段,争夺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阵地;通过电子游戏、影视作品、卡通漫画对他国传统文化经典进行戏说、丑化,损害其民族情感和民族精神,消解民族凝聚力;凭借世贸组织的相关协定,向他国大规模输入影视剧、图书等文化产品,在获取巨大经济利益的同时,输入他们的文化价值观念,中国人在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社会思潮、学术思想以及政治制度、法律制度、财经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都在急剧地西化,甚至完全抛弃作为中国人的根本——儒家文化,并对我国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一个国家的文化形成是一个国家的身份,文化是世世代代累积下来的,透过文化,我们知道自己的特性,我们的传统,我们的共通点。不同民族的文化是不能互相代替的,没有文化的民族性就没有文化的多样性,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传统,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广收博采,又必须保持其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品格。每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作为其独特的精神财富是产生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和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兼具时代性和民族性,当一种文化失去民族性的时候,它就不能再被称之为文化。随着外来文化的传入,很多人将我国的传统文化等同于保守和糟粕,予以全盘否定和抛弃,文化是历史的积淀和传承,没有了历史就不可能有未来,中华民族文化中优秀精髓的部分是需要传承下去和发扬光大的,予以抛弃和否定就会丧失本民族的特性,在文化上失去了认同感,同时也就丧失了归属感,不再属于一种文化群体。西方等外来文化的传入弱化了我国的本土意识,消解了国人对本民族特质性的东西的坚持。诸如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日是一个国家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它非常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性,但是现在中国人对西方的节日的热衷似乎已经超过了本土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等西方的节日已经成为很多中国人必过的节日之一,但是中国的很多节日反而在渐渐被遗忘。另外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冲击最大的恐怕要属大众文化中的消费文化,消费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行为方式之一,消费文化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比较直观地体现了中国人观念的变化。“在每一种文化中,其构成最核心最稳定地把文化塑造成一种特定文化的部分往往是文化的精神层面。而最外层的一般都是文化的物质层面,也是文化体系中最不稳定的一面。”②

3.多种认同与价值观体系的混乱

中国现在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价值观混乱和脆弱期,外来势力容易趁虚而入,外国消费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冲击力,使原本混乱的价值观雪上加霜,使道德沦丧、腐败、生活方式腐化、社会风气不正等社会问题更加严重,舆论也不能正确引导大众的价值取向,人们对社会对国家的信心和信任都会受到影响,危及到国民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和国家的凝聚力、国家的稳定和社会发展。价值观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精神,文化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它能使人达成精神交往,形成精神上的相同性,从而形成社会的意识、观念和思想体系和文化认同,当一个国家的国民对本民族的文化不再认同或者持否定态度的时候,国家的凝聚力就被消解了。从国民个体的角度来说,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的重要性就在于它们如何引导社会行动。它们起着这样的作用,是让人们理解周围世界的现状,让人们知道为什么要在其中采取有意义的行动;指引人们的注意力评估过程;给人们的行动提供社会认可的理由,可以按照大家共有的价值观向自己和旁人证明行动是有理的;还给人们提供一种社会认同的依据。认同中的身份认同就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族性,身分认同是指人们归属的某一种社会范畴或者类型,这种认同产生于人们之间存在的差别,由于有差别,才产生了社会范畴,这是身份认同的一个意思。阿克洛夫将身份认同定义为与特定的社会范畴相联系的自己对自己的感受。人们的很多行为遵循的可能是内心深处的某种价值,而不是简单地基于工具理性式的计算。就是说你属于哪个社会类型的,就是你属于的社会范畴,你就应该做这个社会范畴所蕴含的行为规范,这是规范的意思。一旦身份认同出现了混乱,那么规范就失去了对个体的约束作用。

4.外来文化产品充斥我国文化市场

国外的文化产品充斥我国的文化市场,文化市场混乱,文化产品不能成为优秀的民族文化的载体。当今世界文化产业市场,西方50家媒体娱乐公司占据了95%的份额,世界各地的新闻业,90%以上由西方七大国垄断,其中又有70%是由跨国大公司垄断。1999年名列全球500强第31位的索尼公司的年收入为531.56亿美元,列151位的迪斯尼公司年收入为229.76亿美元,列282位的时代华纳公司为145.82亿美元。相比之下,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崛起的一些在国内数得上的大文化产业集团,年收入都没有超过2亿美元。③

从外部因素来看,威胁我国文化安全的因素主要有:境外文化产品源源不断地涌人并占据我国文化市场,如美国的电影、英国的流行音乐、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网络游戏和电视剧等。尽管现在国产电影利润上升,但是国内50%的票房收入为几部进口大片囊括;近年来席卷整个亚洲的强劲“韩流”带动了韩国文化产品的出口,韩国对中国的文化出口主要集中在网络游戏和电视剧领域.其对中国的出口总额占17.2%,中韩文化贸易逆差达15个百分点左右;外国资本觊觎我文化市场,对我进行渗透,并逐步在出版传媒和信息文化领域内聚集:国内一些时尚类杂志、都市报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商、音像电影分销商背后都有外资背景甚至是跨国公司背景。目前我国的文化资源的商品转化率很低,资金短缺、管理混乱、产业化运作程度较低等问题,更重要的是观念陈旧、产业意识不强等问题所带来的巨大危害。文化产品的文化社会价值包括认识价值、审美价值、教育价值、伦理价值等,包括积累创造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传承历史文化等独特功能。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需要有载体,通过这种载体使本国的优秀文化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得以传承发展,加强民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提升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但是现在我国的文化产品市场非常混乱,文化产品档次参差不齐,品位不高、文化含量低。而外来的文化产品却充斥着我国的文化市场,形成一种反吸引力,消蚀了我国文化的吸引力和国民对我国文化的认同。

中国正在从事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着当代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④就本质而言,社会主义是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文化较资本主义文化是更为先进的文化形态。但是,理想与现实有时是存在着差距的,在当前,中国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优越性还未充分展现和充分发挥的时候,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也可能以弱势的形态存在,“先进文化的完全实现需要有一个生长的过程,而生长的过程总是由弱小走向强大的。这是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当这个过程还在进行之中,西强我弱就成为我们必须认真地面对的一种文化力量失衡的现实存在,一个不容回避的重大文化安全因素。只要这种决定西强我弱的文化力量关系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之前,这种状况就将长期存在,影响我国文化安全的因素也将长期存在。”⑤

参考文献

[1][美]弗兰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M]黄胜强等译,呼和浩特:远方出版社.1998

[2]郑晓云.文化的认同与文化变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3]张雪峰.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策略选择[J]现代财经.2002

[4]黄旭东.全球化与当代中国文化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9(3)

9.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篇九

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申晶

【摘要】本文从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数量和质量方面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从粮食供给发展趋势和粮食需求发展趋势两个方面分析了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提出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必须以保护耕地为基础,以提高单产为目标,保证粮食增产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粮食安全 耕地保护 粮食消费税

根据我国粮食安全的现状,国家粮食局调控司与2004年提出了粮食安全的定义,认为粮食安全从本质上讲,是指一个国家满足粮食需求的能力,以及抵御可能出现的各种不测事件的能力。粮食安全的决定性因素是粮食生产及消费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及外贸状况有密切的联系。这一概念与世界粮农组织(FAO)定义的粮食安全稍有不同,但更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据此,粮食安全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保障能力和水平,包括生产、进口和储备能力以及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求的保障能力;二是消费能力和水平,包括需求总量以及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消费结构和消费偏好等;三是保障粮食供给的机制和途径。本文将从粮食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的发展趋势来分析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并探讨对策。

一、中国粮食安全的现状

总量安全,人均占有量达到国际安全标准。中国的粮食总产量自2003年来保持稳定增长,2007年突破5亿吨,2011年达到5.7亿吨,2012年为58957万吨,除大豆外,其他种类粮食自给率均高于95%的安全水平。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将一个国家人均粮食年占有量400公斤定为粮食安全的标准,中国粮食人均占有量2010年达到409公斤,2011为425公斤,达到了国际公认的安全标准。

数量安全但质量不高。无论是米面油等直接消费的粮食产品,还是肉蛋奶等经转化后的间接消费的粮食产品,近年来质量安全问题不断出现。比较典型的如2013年5月的“毒大米”事件、2011年双汇“瘦肉精”事件以及2009年轰动全国的“三鹿”事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自然环境污染,使得土地、水源等受到污染,粮食质量受到影响;二是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导致粮食中残留过多有害物质;三是由于监管不力,使粮食在储存、加工、销售环节被污染,最终导致问题食品流向民众的餐桌。

二、中国粮食安全面临的问题

耕地保护形势严峻。一国的粮食总产量取决于耕地数量和单位面积耕地的生产能力,其中耕地数量是保证粮食生产最基本的因素。

耕地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其数量在一国范围之内是有限的。耕地总量的减少是对粮食安全最大的威胁。数据显示,1997~2007年,中国平均每年减少的耕地面积高达1132万亩。中国的耕地资源并不丰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2010和2020年耕地面积不少于18亿亩,这是中国耕地保护的“红线”,也是中国粮食安全的最基本保证。2012年12月,国土资源部发布“2011全国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12月31日,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耕地保护的形势十分严峻。耕地保护的矛盾集中体现在以下三点:人口增加,城市化的发展,非农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等导致的生态退耕使耕地数量减少;农业比较利益低下,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部分地区耕地抛荒严重。

提高单产受多种因素制约。耕地质量是影响单位面积产量的主要因素。同时,单产还受到复种指数、化肥使用量、农业科技贡献率、水利设施、自然灾害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国农科院屈宝香等(2009)对影响中国粮食增产潜力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认为提

高单产是保证粮食安全的最重要因素。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是提高单产最直接的方法。有研究认为,中国耕地复种指数理论值可达198%,还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但是,复种指数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片面提高复种指数会透支土地肥力,使耕地质量快速下降,还会导致化肥的过多使用,对粮食生产而言,是不可持续的。另外,大部分的粮食主产区都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农业长期投入不足,导致农田水利基础配套设施严重落后,防灾抗灾能力低下。随着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然灾害频繁,这些因素都极大限制了粮食单产的提高。

人口增加的刚性。粮食的需求量取决于人口数量和人均消费量。根据中国现阶段的国情,人口数量和人均消费量都是刚性增加的。虽然近十年来中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只有0.57%,处于低生育水平阶段,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未来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以每年800万到1000万的速度增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预测,人口高峰将出现在2032年左右,届时人口总量将达到14.7亿人左右。

人均粮食消费量不断提高。人均消费量包括人均口粮消费量及饲料粮、工业非食品加工粮等的需求量,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发生变化,突出表现为直接消费粮食的数量停止增长或者开始减少,但是肉蛋奶等畜产品消费急剧增加,畜牧业生产所需的粮食需求爆发性增长。一般来说,猪肉的粮食转化率为1:4,鸡肉的转化率为1:2,牛羊肉的转化率为1:7。以2009年13.35亿人口为基数,如果每人每年增加1公斤肉类消费,粮食消费会增加52.8亿公斤,相当于2010年新增粮食产量的34%。据中科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2000)计算,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人均粮食需求量达483公斤。亚洲发达经济体如日本、新加坡等在人均GNP达到1万美元时,人均粮食需求量达到550公斤左右。虽然我国目前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国际安全标准400公斤,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粮食需求量会长期保持增加趋势。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末总人口134091万人为基数,当人均粮食需求达到483公斤时,全年粮食总需求量为64766万吨,相当于在2012年粮食总产量58957万吨的基础上增产9.9%(5809万吨)。人均粮食需求量达到550公斤时,全年粮食总需求量为73750万吨,相当于在2012年粮食总产量的基础上增产25.1%(14793万吨)。

三、粮食安全问题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对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判断是谨慎乐观的。目前中国的粮食供需平衡是一种脆弱平衡,随着人口和人均需求量的刚性增加,这种脆弱平衡必将会被打破。粮食既是生活必需品,又是重要的战略物资,作为人口大国,中国不能过度依赖国际市场上的粮食贸易。要确保中国的粮食安全,只能不遗余力地提高粮食产量。以保护耕地为基础,提高单产为目标,确保粮食增产的可持续性。

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这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途不改变”。对农村土地进行整理,加强对抛荒地、闲置地的管理和利用。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规模的扩大,工业化对土地的占用等多种因素,人地矛盾尖锐的情况只会愈演愈烈,耕地保护的任务十分艰巨。

加强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提高防灾抗灾能力。在合理范围内提高复种指数,控制化肥和化学药剂的使用,保护耕地质量。有研究显示,全国农田只有49.6%实现了有效灌溉。如果能够加强水利设施建设,解决灌溉问题,粮食产量一定会进一步提高。全国耕地有2/3为中低产田,可通过增施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方式增加土壤肥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特别是对良种研究推广,新型耕作模式及灌溉技术等能直接提高粮食产量、节约能源的研究。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成为粮食增产的重要支撑。“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推进农业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目标。

建立有效的农业利益补偿机制,增大主销区对主产区的转移支付,研究对部分人群征收粮食消费税的可行性。2011年,中央财政全面取消了粮食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地方配套,此举大大减轻了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负担,促进了粮食安全。2005年两会期间就有专家提出开征粮食消费税的建议。2010年中国农村经济论坛中,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再次提出,我国应该探索建立“粮食消费税”,将征收来的税金用于支付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建设。有学者认为,粮食消费的最大群体恰恰是中低收入群体,高收入人群的粮食消费非常有限,因此在全国范围开征粮食消费税,会增加中低收入阶层的生活负担,实际上是“劫贫济富”。粮食消费税的征收是否有可行性,税基和税率如何确定,征税对象的范围如何划分,怎样才能真正起到补贴粮食主产区农业建设、促进粮食安全的作用,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

上一篇:大二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自我总结下一篇:儿科护理研究学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