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存在问题及研究对策(精选13篇)
1.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存在问题及研究对策 篇一
我国矿山土地复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介绍了我国土地复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几项具体的建议和对策.
作 者:李晓冰 李富平 作者单位:河北理工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系,河北,唐山,063009 刊 名:河北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2 2(4) 分类号:F407.1 关键词:土地复垦 对策 矿山2.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存在问题及研究对策 篇二
1、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
少的物质基础, 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可是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污染和破坏, 土地不合理利用产生的问题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发展。
(1) 土地资源退化
主要表现在大面积的土壤侵蚀、土地沙化和盐碱化不断发展, 还有分布在工业比较集中的城镇附近的大片土地遭到固体废物和污水的污染。
(2) 耕地严重流失
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开发建设需要和受市场经济驱动影响, 各行各业都伸手要地, 在这股洪流冲击下, 全国各地区的大量耕地纷纷被转作他用。耕地锐减直接削弱了粮食生产能力。
(3) 人口和耕地供需矛盾突出
中国人口占世界22%, 而耕地占世界7%, 是人口大国而相对来说耕地偏少。特别是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 非农业用地增加, 耕地逐年减少, 与此同时人口则逐年增加, 于是人口和耕地供需之间的矛盾加剧。
上述问题的产生与人们在开发利用中过度重视土地的经济价值或市场价值而忽视土地作为生态服务系统的价值是分不开的。土地资源作为一种最重要的自然资源, 不仅为人类提供直接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 还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环境空间。
2、土地开发利用中忽视土地资源价值的成因
(1) 经济原因
不同区域层次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生态环境的影响因素, 而土地利用方式和结构的变化则是受社会经济结构变化驱动的。在社会经济结构中, 驱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人口密度、经济密度、人均粮食等,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响应指标是建设用地、耕地和牧草地, 建设用地和耕地是互为消长的关系, 建设用地增长过快, 比如导致耕地数量减少。
(2) 法律原因
在开发利用土地过程中, 依靠法律来明确所有权和使用权, 调整和规范各方在土地开发、利用和保护中的社会关系是必不可少的。因此, 必须借助政策措施和法律强制, 规范利益各方在土地开发利用保护活动中的权利和义务, 把土地开发利用及保护纳入法制化轨道, 树立全社会关心爱护土地资源, 自己维护生态环境的风尚。
(3) 观念原因
生态危机它是当代社会的一种文化危机, 科学本身不能彻底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特定时期人们持有的价值观和目标, 它归根结底与人的行为和意图有关, 由人类所处的社会历史文化决定。只有转变了人们的观念, 才能从根本上发挥自然的生态价值。
二、重视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的意义及对策
1、土地资源价值的意义
土地是一切陆地生态系统的载体, 人类的任何经济社会活动都离不开土地;另一方面, 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也会影响生态系统, 这也是导致土地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也是伴随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而凸现的, 具有时代必然性。
2、实现土地资源保护的对策
(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土地利用方式
(1) 调整产业政策, 转换经济增长方式, 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2) 正确引导城市化进程, 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度。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时刻受到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的约束, 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 土地利用应注意以下问题:
(1) 确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导地位。
(2) 控制建设用地, 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3) 挖掘城市土地潜力, 提高利用率与产出率。
(2) 加强对土地使用方式的管理, 保护耕地资源的数量稳定
(1) 以基本农田保护为重点, 实施弹性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政策。
(2) 严把用地审批关。
(3) 全面实施国土资源管理听证制度。
(3) 加强对土地资源质量保护, 减少因质量下降而导致的资源流失
(1) 实行以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以及休耕为主的农地保护措施, 保护土地质量。
(2) 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中心, 提高土地生产力。
(4) 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在给农业带来了巨大效益的同时也对环境和生态平衡造成严重的破坏, 成为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障碍之一。 (1) 农药的使用导致抗药性虫害的出现。一种杀虫剂对某种害虫长期使用, 害虫对农药就会产生抗药性, 使得人类施药次数和使用量不得不增加, 从而加剧了环境污染。 (2) 农药的使用导致农业生态体系中生物群落发生变化。多数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 也杀死了大量的益虫, 中毒的昆虫被啄食, 又害死鸟类, 使害虫的天敌大量死亡, 而天敌的繁殖能力远不如害虫, 结果反而有利于害虫的迅速繁殖, 破坏了天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化肥的使用也是如此。
所以, 加强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 在农药和化肥方面应该实施科学施用的原则。一方面, 化学肥料的开发、生产和施用等诸多方面都应予以重视;另一方面, 要科学施用化学农药, 将农药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
3.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存在问题及研究对策 篇三
【关键词】国土资源;保护
1.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1耕地资源数量迅速减少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大量农民除外打工,已经脱离土地进入其它非农产业,但他们不愿意无偿放弃原来承包的土地,造成当前我国农村许多土地荒芜。我国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主体目前还是以集体为主,国家对农村集体土地资源配置只能通过法律、政策和条例等手段进行宏观指导。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农村土地利用类型复杂多样,事实上国家的法律、政策和条例不可能完全对农村土地资源配置进行有效的配置。而农民由于不是土地资源配置的主体,因此没有进行土地资源配置的权限,这种局面不利于农村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
1.2村镇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目前我国村庄规模小、数量多,建筑用地较多,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土地浪费严重。由于农民传统观念的影响,宁肯将旧的宅基地闲置,也不愿意返耕,致使农村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旧的宅基地闲置,而新的宅基地利用效率不高的现象,农村土地复垦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从而影响了农村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而现有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缺乏深入地调查研究,也没有考虑农村经济、产业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发展变化的需要。
1.3农村土地资源保护的外部性
农村土地资源具有外部性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村土地保护行为的外部性。比如,农村土地由农耕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发生巨额增值。这种增值并不是人为地追加额外投资而产生的,而是由社会经济发展对建设用地需求的增加带来的。这种增值中的一部分应该返还给国家或社会,而另一部分应用于补偿地方政府及农民因为失去农耕地而导致的经济损失。但事实上,农村土地的保护者并不能得到相应的补偿。这就导致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很难以耕地的低报酬和高机会成本为代价,来保护农村土地资源。土地的使用者——农民,也缺乏保护农村土地的动力。比如,由于暂时的农产品价格下跌而使农户的经营出现亏损,他们就会弃耕农田而进入城市寻求出路,即便是留在农村他们也会削减对农田的投入而更关注其它获利的机会。造成了了农村劳动力大量地流出农业,削弱了农业经营。其最终的结果就是完全放弃对农村土地的保护,长此发展将会危及我国的粮食安全基础和社会稳定基础。
1.4土地资源质量的退化及生态破坏
土地质量退化是指沙化、盐碱化、侵蚀、污染等原因造成土地质量下降。导致土地质量退化有自然因素,但主要是人为因素。土地资源的退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土地沙漠化。我国现有沙漠及沙化土地面积达168.9万平方公里,比建国初扩大了34.4%,在导致土地沙漠化的原因中,人为因素远比自然因素的破坏力更大。第二,水土流失。目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36.8%。滥砍滥伐、过度垦殖,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第三,土地污染。目前,我国三废排放量居世界之首,三废污染物经水渗入土壤,导致土壤中毒形成污染。
2.我国土地资源保护对策
2.1加强政府社会性管制
政府管制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干预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具有法律地位的政府管制机构,依照一定的法律法规对被管制者所采取的一系列行政管理与监督行为。政府管制划分为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两种。社会性管制,是政府针对企业的行为造成的诸如产品质量、执业卫生和安全等负内部性和环境污染等负外部性的市场失灵而实施的管制。我国现阶段政府过多依赖行政命令手段,管理效率低。农民作为独立的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其生产经营行为、资金用于何种消费的行为是很少受到政府管理行为控制的。即使是通过法律约束,也至多只能是约束农用地转为非农用地的行为,而无法约束农用地利用上的短期行为,也难以促使农民提高地力和开发土地。
加强政府社会性管制首先要制定土地基本法,使土地资源保护有法可依。《土地法》的立法应该尽快纳入国家的立法规划中。第二,规范职能部门权责,明确土地执法监察职能部门的权限。明确土地执法监察部门强制执行法律程序的前提下,赋予土地执法监察部门强制执行权,包括对违法占地建设的拆除权。实现以土地执法监察部门为主、多部门协助的办案体系,既保证了土地执法监察部门行使职权的独立性,也形成土地执法监察大格局。第三,建立用地约束机制。.坚持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确保国家对土地的集中管理;树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权威,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制度,加强对土地宏观管理的整体调控作用;改变原来土地收益全部或绝大部分归地方的分配机制,针对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合理分配。第四,严格控制非农用地,严把用地审批关。要控制城镇建设用地,减少城市化过程中不必要的耕地浪费;建立完善用地定额标准和集约利用机制,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效率;要严把建设项目审核关,确保重点、重大项目建设,控制非重点工程和一般性工业项目立项。
2.2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
工业化给人类带来了各种福利,然而工业生产也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使得我国土地资源生态环境状况日趋恶化。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保护,应该科学合理的进行对作物的肥料和农药施用。加强农业生产中的环境保护,在农药和化肥方面应该实施科学施用的原则。应该对化学肥料的开发、生产和施用等诸多方面都应予以重视。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加速研究和生产适合多种土质、作物的肥料产品进入市场,还应结合科学施肥,充分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污染,满足高效农业和生态农业的要求,在化肥的使用过程中,应以使用高效的复合肥、无生态污染的生物肥为主。科学施用化学农药,将农药对土壤生态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限度。加速生物农药的研制与开发,应轮换用药,加快灭虫新方法的研究和推广,防治害虫耐药性的发生。
2.3退耕还林、退耕还草,挖掘耕地生产能力
实行农地保护可以减少土壤的侵蚀量,减轻水土流失。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就是将容易发生侵蚀的地区的耕地,转化利用方式为林地、草地,用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树木、草地的生态价值对于个体农户来说几乎为零,需要用补贴的方式进行,因此,退耕还林、退耕还草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需要财政的大力支持。在退耕还林等农地保护措施中,应该注意假退耕不换林,退耕地挪作它用的行为,一经发现,应给予严厉的制裁措施。
我国的耕地面积持续下降趋势明显,为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保障生态退耕的顺利进行、有效遏制耕地质量的进一步下降,必须集约利用土地,提高耕地生产力,以中低产田土改造为中心,大力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我国中低产田上比例大,投入增产效益明显,改造中低产田较开垦荒地、土地复垦投入少,效益高。因此,挖掘耕地生产能力应该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中心。 [科]
【参考文献】
[1]李德源,傅珂,袁美训.我国土地资源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协论坛,2009,11.
[2]邓蓉,黄漫红.论农村土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J].现代化农业,2009,10.
4.我国水文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篇四
我国水文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余延年
我们党正在领导全国人民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带领广大人民,加快步伐,奔向小康。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不论那一个行业,都与水、土资源分不开;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人、水、自然和谐地共存、共荣、共赢。人类社会与自然合理地共享水资源;而节水、防污型城市的建设、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等等的发展,更离不开合理、科学地用水,这正是我们水文学科的优势所在。以全面的、适时的、优质的水文、水资源信息,来支撑上述任务的完成,是新形赋予水文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是我们水文工作者发挥聪明才智的大好时机。一
我国水文、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1 水资源不足,而浪费惊人
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约有65%的人口居住在严重缺水地区。如果任由目前的用水模式继续下去的话,那么随着未来人口的增长,这个百分数还将增加。据估计,到2030年全国人口将达到16亿,到那时,我国将成为世界上最严重的缺水国家之一。水资源的规划,经历了以供定需到以需定供的发展阶段。此后,就一直把以需定供作为水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并把经济的增长与用水的增长必然的联系起来。不考虑自然地理条件,不考虑水资源的动态平衡能力,不顾及经济条件,盲目地发展区域经济、建筑规模和人口的增长,一股脑地采用开源的办法,想方设法地满足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求,很少考虑节流和生态环境对水资源的需求。人类的需求是无止竟的,但水资源却是受到水的动态平衡能力和自我净化功能的制约,不可能随心所欲满足人类的愿望。一些地区,人类对水资源的冲击,都已大大地超过水循环的动态平衡和自我净化能力,水循环在数量上的分布和水质的污染,都向着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现发展,治理的速度,跟不上破坏的速度,洪、涝、干旱灾害日益严重。
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的所增加的取水量为发达国家的5-10倍,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要比发达国家低15-25个百分点;农业灌溉用水的利用率,最高的地区,也只有35%-40%,比发达国家低得多;第三产业用水浪费也很惊人;公共场所水龙头漏水现象处处可见。水污染严重,处理设施不足
工业、企业污染,仍然水我国目前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少地区,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有80%左右,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天然水域,特别是一些中小型工矿、企业,老账未清,又欠新账;城市暴雨洪水及农田所产生的面污染,更谈不上治理。城镇和工矿企业附近的地下水,污染严重,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受海水入侵也在日趋严重。黑龙江、松花江、黄河、海河、淮河长期处于严重污染状态,长江、珠江的污染河段所占比重也在逐年上升,太湖、巢湖、洞庭湖、滇池……已经进入中等富营养期,水污染至今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绝对不能再让这些企业、政客“靠害天、害地、害人”来创造生产价值和所谓的“政绩”。在他们过分地陶醉于自己的能力和眼前成绩时,未能意识到,明天将为这一点点的收获,偿付惨重的代价。我国污水处理处理能力本来就不足,而奇怪的是,竟然有新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因经费不足而不能开工,能正常开工运行的也不足10%。国家用于环保的投入,“十五”期间占GDP的比重仅1.3%。“十一五”期间,国家对环保的投入难有大幅度的提高,而其中用于水污染的治理,就更微不足道了。据《中国公众对编制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意见和建议》问巻调查提供的数字,全国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是饮用水源污染问题,占问巻调查的21%,位居首位。人民群众对水资源的污染没有知情权,更谈不上监督权。我国有近60%以上的人口,得不到安全的饮用水。
水生态恶化,水工程可调节水能力不足
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全国水土流失面积367万平方公里(建国初期为116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近年来,很多地区水土流失面积、侵蚀强度、危害程度呈加剧的趋势,全国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建国初期为32.8万平方公里),并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大面积的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大大降低其防风固沙、蓄水保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草地退化、沙化和碱化面积达1.35亿公顷(建国初期不足6000万公顷),约占草地总面积的1/3,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的速度增加。泥沙问题十分严重,不少河流成为地面悬河。我国公众对面临的严峻的环境形势,非常关注,在接受调查中,有94.9%的公众,认为我国的环境保护形势已经很紧迫,到了疼下决心解决的时候了。
湖泊围垦、淤塞,湿地干涸,雪线上伸,地下水水位大幅度下降(深层地下水不参加近期水循环,其恢复期要以世纪计算),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源头生态环境恶化,水循环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河川洪水增大,而河川稳定少变的径流(可供利用的水资源)减少,目前,河川径流中的2∕3已成为经常造成灾害的洪水。水生态环境破坏,导致河川与水工程可调节的水量逐年减少,一些规划为多年调节的大型水工程,难以达到其原规划的目的。水循环在数量上的平衡,越来越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我国的水工程的控制运用,很少考虑生态用水,错误地提倡就地“用光、喝光”,长期以来,没有制定最小安全下泄流量,水库和大型闸坝的下游河段,几乎成为排污水道,生态平衡遭受严重破坏。要知道,生态破坏的后果,比环境污染更为严重;生态保护的难度比污染控制的更为复杂;生态平衡的修复比污染治理更为艰巨。
水旱灾害不断,而治理标准低
由于水循环环境破坏,洪水的峰高、量大,呈现越演越烈的趋势,一些地区,在相近的前期影响和相同的降水强度、降水量的条件下,洪峰流量要高出30%以上,河川稳定少变可用水资源越来越少。洪、涝、干旱不断。我国90%以上的城市滨临江河湖海,而城市中低于普通洪水位的地面,约占50-60%。不少城市,由于城市设施安排不尽合理,处于上游来水无退路,市区洪水排不出的境地。暴雨、洪水、干旱、台风带来的灾难:每年受灾人口近5亿人次,直接经损失占GDP3-6%,而救灾和灾后重建、恢复生产的投入则达GDP的10%左右。
我国不少地区的防洪标准低下,大江、大河达百年一遇标准的不多,中等河流大都达不到五十年一遇的标准。大雨大灾,不雨旱灾的局面依然存在。当然,人类目前还不可能具有抵御特大自然灾害和逃避社会灾难的能力。但探索灾害发生的原因、规律、机遇,建立科学的防御体系,居安思危,临危不乱,使水、旱灾害造成的损失减至最小程度,我们水文工作者对此是大有可为的。
水文、水资源研究滞后,经费投入不足 21世纪的水文学科无疑有更多的问题在等待我们去解决;在全球水资源短缺日渐凸显的当今,水文学和水资源管理必然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我国的水文、水资源研究,在遥测、遥感、雷达和人造地球卫星信息等应用,产流、汇流模式的研究等领域与世界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有不少的差距;在保证生态与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与保障社会经济用水,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水资源研究的最高原则,还不少新的课题有待开展,这些都离不开一定的经济投入。而国家提供的水文水资源经费,不足以日常业务的需要,用于开展水文水资源的科学研究的投入,省一级机构,微不足道。经费不足,是我们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阻力。二
概念的转变
今天,水文学已扩展到“水-人-地球”这一命题。水文学已成为介乎于多学科间的一门边缘学科,渗透于国民经济、社会生活、城市及基础设施、国土整治、环境保护与人口控制等自然与社会科学领域,其软科学地位与作用,正受到各国学术界与政府部门的重视。国际水文科学之所以活跃,就在于她与国计民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的思想观念必须转变。
从水文是水利的耳目、尖兵,转变为全面服务于社会 水文是认识自然规律的一门学科,从属地学范畴。将其纳入水利部门是使其业务范围受到一定的局限。如土壤水、地下水、沼泽水文、冻土、冰川水文、环境水文、城市水文、海洋水文等等与陆地水文密切相关的水循环、水平衡的水文学科问题,不能全面地、系统地研究。我们今天所从事的水文工作,实质上仅仅是陆地水文学中的河川水文学这一个分支,还不是陆地水文学的整体。这就使得我们水文学科不能取得突破性的发展的原因所在。
今天,水文学科已不是单纯地为水利部门服务,这只是其重点而不是全部。应该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将她融于社会和国计民生之中。
从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转变为人、水、环境与社会的和谐
我们曾经经历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斗则进,不斗则退,不斗则修的斗争哲学的岁月。有着要高山低头,要河水让路的英雄气魄,这样的瞎折腾,使我们我们犯了严重的错误。人类只能认识,掌握自然规律,在不违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来改造自然,而不是相反。如我们在改造天然来水过程,使之适应人类社会的需要,是成功的,成绩也是人所共认的。但我们也犯了围垦湖泊、滩头以及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下,干了破坏森林、草场等破坏水循环环境的蠢事。
人类完全有能力、有智慧来理智地认识和利用自然,使自然与我们和谐地共存共荣。今天,人类已经认识到“水、环境适应人为主必须转变为人、水、环境共存共荣,和谐相处”。把人类改造自然的行动,自觉地纳入到自然规律的允许范围内。而不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提倡人、水环境和谐,就不敢讲改造自然。
从开源型转变为开源与节流并重,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最高原则
在保证生态与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社会经济用水。人类与自然共享水资源。为保护生态系统,在水资源规划方面,需对人类改造河流设置一些限制。把人类对水资源的冲击,自觉地限制在水的动态平衡能力和代谢功能所允许的范围内。从规划思想上,应该扭转经济增长必然伴随着用水的增长的片面认识。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证明,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后,经济的增长可以伴随着用水的零增长或负增长。节约用水,不单纯是水资源不足地区的事,诚然,节约用水也是成本最低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办法。但节约用水,更是保护水循环环境的大事,是人、水、环境相互和谐的必然之举。应该采取各种有效的节水措施,使之成为人民的自觉行动。
从水循环学说而言,水的可持续利用,首先是保护好水循环环境,这就要使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与人类智慧圈来共同支撑,水圈的循环与平衡,才能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从死守断面观测向流域调查转变
死守断面观测仍然是必要的,但这远远不够,必须走出去,到流域面上去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主要是产、汇流条件的变化);调查水工程的控制运用运用;调查各行各业的经济活动对水的冲击;对未曾开展过历史洪水调查的地区,应该补充调查。
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信息,作有关流域面上有关水文、水资源动态信息的搜集,这是多、快、好、省地信息收集的最佳手段。适当地建设一些地面光谱识别设施,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和计算机等技术,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调查资料是水资源和水文过程还原分析计算必不可少的依据,要与观测资料一同存档。
从只重视自身业务转变为开展业务与加强舆论宣传结合
今天,网络覆盖全球,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无所不及。水行政管理和水文业务部门的网站,可用对社会公众开放,开辟论坛,诸如:“节水大家谈”;“生态失衡与水旱灾害”;“人、水、环境的和谐”;“天灾能免可人力可为”……的自由讨论。可三言两语,可长篇大论;可谈现象,可探讨本质;与此同时,加强节约用水的宣传和教育,使节水意识,节水政策法规,节水技术和方法为群众和企业接受,只要这样节水知识才会对群众和企业具体的用水行为进行指导,从而实现节水、人、水、环境和谐地共存共荣的目的。舆论控制是软控制。但节水意识一旦深入人心,被社会个体和企业所内化,人们节水活动就会成为自觉活动和习惯,这种影响比其它“硬控制”要深远持久。
美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我国人均占有量的5倍。可美国重视对水资源的宣传教育,把保护水资源,作为公民素质高低的一个标志。他们对儿童就进行防洪的启蒙教育,在幼儿园和小学,“都有遇到洪水不要跑,赶快去登高”的知识普及教育。我国不少地区的中、小学位于洪水位以下,就更应该普及这种启蒙教育,并且建议他们在周围建设可供登高建筑物。水文站,对所在的区域、城市低于一般、五十年、百年和最高洪水位可能的淹没范围,应该心中有数,并且将这些情况,向有关部门通报。一旦出现相应的暴雨洪水,就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把洪水警报发出去,让人民群众能及时安全地撤出去。三
水文、水资源的新挑战
水文属于地学范畴。人们对水文规律的认识,是通过对长期观测资料的分析而得到的。然而,由于强烈的、日新月异的人类活动作用,改变了水循环环境,使水循环过程中各水分分量在数量上的关系发生巨大变化,使观测到的水文、气象资料受到“质变”,用这个在时序上是连续而在质上是不连续的观测数据,分析出来的水文规律必然失真。人类活动破坏了资料的一致性和代表性,从而使分析出的水文现象发生异化,而无法显示真正的水文规律。如何从深受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资料中分析出水文的自然规律,是水文工作者需要研究解决的难题。也是必须迎接的挑战。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强烈的人类活动强度,水循环环境水文受到最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据《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估计,近年来,我国年均搬动、运移岩石和土壤的数量约387.1亿吨,占全世界的28.1%,远高出国土占全球7%,人口占全世界21%的比例。中国人均搬动土石方量为世界平均数的1.8倍。在上述387.1亿吨中,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建设为74.7亿吨,占20%。
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境水文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对水文过程影响最为强烈的有:
1.蓄水工程
包括水库群(含塘坝)拦蓄径流的影 我国蓄水工程的蓄水总量达年径流总量的40%以上,这是河川径流利用的上限。个别地区已经达到吃光用尽的地步。安徽省的池河、滁河上、中游,在枯水期由于节节拦河打坝而干涸。这对我们观测得到的数据,产生了严重的歪曲。如何还原,是我们必须回答的课题。
2.工业、农业、城市生活等引水、用水对河川径流的影响
黄河、淮河、海河的河川径流利用已经达到极限,时而出现断流,流的周期,越来越短;长江、珠江这样水资源丰富的河流,自20世纪70年代起,不可恢复的水量和入海水量,在同等的产流情况下,逐年减少。由于入海水量的减少,枯水期的延长,河口段海水入侵的时间增长、入侵的距离逐渐向上扩展,当大通流量小于7000秒立米时,海水可倒灌至南京。
3.地下水开采,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20世纪50-60年代,还没有大量抽取地下水,地下水位一般较高;而到80-90年代,因大规模开采地下水,才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如何将不同年代、不同下垫面上发生的暴雨径流关系综合在一起,确係一大难题。地下水有两部分组成――即参加近期地表水循环的部分(降水部给)和不参加近期水循环的深层地下水(地质时期形成的)。前着是对地表径流影响的主要部分。是我们要研究的对象。4
城市化对径流的影响
产流改变――下垫面发生变化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如清除树木、平整土地、建造房屋、道路、复盖排水河道,从而大大增加不透水面积,减少雨水下渗,加快雨水沿地表的汇集,使洪峰增大,峰形变陡,地面径流增加,地表、土壤、地下水量减少,枯季径流减少。
汇流改变--地表发生变化
道路的修建、地面的绿化,都不同程度地改变了地表的糙率;兴建大量地下排水管道与抽水泵站,加快了城市雨水的排泄,增大了河道洪水强度;河道整治、疏竣、裁弯取直、兴建排洪道,提高了河道行洪能力;城市建设需要占用土地,而水面、洼地、河滩、空地往往成为最佳的选择。这就大大地侵占了洪水的空间,削弱了调蓄当地雨洪与外洪的能力。
行洪改变――槽蓄量变化
城市河段一般都沿江(河)修建防洪堤,以防御洪水,堤防束水集聚效应抬高城市外河水位。城市堤防修筑得越来越高,除了会对城市环境带来不利影响外,还会使沿河归槽洪水增加,河道水位不断抬高;城市河段还建有桥梁、码头、货场等实施,这些对河川水文、水力条件产生不利影响,洪水排泄变异,洪水过程产生变化。水质的变化
城市的工、矿企业,仍然是河流的主要污染源;城市生活垃圾、污水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开展甚少。暴雨径流产生的面污染,目前还未曾开展的项目,是我们研究的薄弱环节。
对水资源的冲击
21世纪的水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无疑有更多的问题在等待我们去解决。从目前的趋势看,未来城市需水的压力将主要体现在可用水上。在保证淡水生态系统用水的前提下保证城市用水,必然对城市可用水资源造成巨大压力。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城市发展对水生态系统的影响及保证城市水资源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洪水、污水资源化的研究,必将提到议事日程。四
应对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挑战的设想
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过程的影响,主要集中在5六个方面,一是培养一批优秀的水文骨干人才;二是新形势下水文基本信息的收集手段的革新;三是不同产、汇流条件地区试验基地的建设,四是水文、水资源模型的研究;五是洪水资源化的研究;六是水文信息的分析处理系统(基本信息库、专家智能库、程序库等的组合)的研制。采用全面的水文信息的收集方法,探讨新的产、汇流条件下水文过程模型的结及其参数确定,来解决新形势下的水文、水资源问题。应对的途径主要有:
首先
培养一批优秀的水文骨干人才
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我们已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就必须早就一批人才。他们应该是能了解并掌握本学科的发展的新动向,具有科学地判断本学科的形势发展的能力;能够了解本专业新技术的发展趋势,具有熟练地驾驭本专业的新技术的能力;能够对应复杂的、突发的水情局面,具有指挥自若的专业能力和向地方政府提供准确的水文情报和预报;能够熟悉国家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水的法律、水法规,具有依法行使权利和义务的能力和社交、公关能力,使我们水文工作活跃于社会、活跃于国计民生。第二
新形势下水文信息收集手段的革新
建国初期建立的流域代表站,迄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应该对其代表性进行分析,一方面可以检验当初的设站目的是否正确,代表站的代表性究竟如何?能否代表不同自然地理区域、不同产、汇流条件下的水文过程的真实性。如果通过分析论证,得到的结果是肯定的,这就是说,它的代表使命已经完成,可以另外选择一些新的代表站。在不增加人力、财力的情况下,可以收集更多、更新的水文信息。如果通过分析,我们辛辛苦苦地定位观测了半个世纪的代表站,根本就起不了代表作用(这种可能性不大),那就得另起炉灶,寻找新的设站理论了。但笔者相信,用地理信息系统与GIS与计算机技术来耦合水文过程,来解决无实测地区的水文计算问题,而不单纯地依靠水文测验数据了,但不是现在。在人类活动频繁的今天,有必要将降水观测、土壤水、地下水、蒸发等的观测与流量观测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人类活动对降水的的影响,表现在城市的“热岛效应”和大型水库、灌溉区的“湿不稳定效应”这两个方面,但其影响范围相对比较小,国内、外研究证明,这种影响作用所增加的降水量,大都在10%上下。所以我们有必要在降水观测方面,加大站点的密度,提高降水观测的精度,有条件的地方都可以用自记设备。
第三
加快遥测、雷达、遥感等新技术的应用
遥感、遥测和雷达技术已成功地应用于水文学领域。这对于我们更多、更快、更精确地了解流域面上人类活动对水文、水资源过程的影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如流域面上的城市、道路、生活设施等的建设,森林、植被、水土流失、土地利用、水库塘堰变化等下垫面信息;工矿、企业取水设施的使用,工矿、企业污水排放等这些信息;河床、湖泊演变,泥沙的输送、沉降、淤积,流域面上的土壤水,地下水等的时、空变化,水库、湖泊富营养化等信息,都可以通过人造地球卫星TMS数据,轻而易举地取得。激光雷达和微波遥感研究湖泊、水库水生物、巨型生物、微生物的动态和富营养化,已经取得成功。当然我们得建设一些地面光谱判读接受的技术设施,运用计算机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来实现。雷达观测降水量,是一种投资少、收效大、精度高的观测手段,与气象部门配合开展,是多快好省的方法。土壤水和地下水的遥感遥测,也有很多的成功经验,这是新形势下探索水文过程切实的可行方法。
第四
水文、水资源模型的研究
人类活动改变了产、汇流条件,对水文过程发生了巨变,使水文系列的一致性和连续性过程发生扭曲。在保证生态与环境用水的前提下,合理规划和保障社会经济用水的原则下,水资源的分析应用模式,也有了巨大的改变。用过去的观测资率定水文模型参数,显然难以正确模拟当前形势下的水文、水资源过程了。我们必须研究在人类活动对产、汇流条件条件的改变,新水文、水资源模式。计算机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等技术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第五
洪水源化研究
洪水资源化是很有前途的一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但风险很大,成功率也高。方法上可通过从简单到繁杂的“模型逐渐修正”法来展开研究;可从汛期与非汛期分别考虑。对安全性能的大、中型水库着手分析,制定不同时期和不同水文、气象条件下的可能最高水库蓄水位。在取得成功经验后,再研究湖泊、河流的洪水资源化。第六
水文信息的分析处理系统的研制
我们今天完全有可能建立完整的水文分析计算、水文情报、预报、工程水文、农业水文、区域水文、城市水文、环境水文、地下水、土壤水、……等全面的分析处理系统。它由资料数据库、专家智能库、程序应用库等组成。它能根据需要,快速地提供既定目的的水文、水资源分析任务。水循环是在水圈内完成的,不受疆界的限制,加强国际间科学技术、信息交流,成果共享,共同提高。国际范围的水文信息互联的时代,为期不远。
我国古代不少堪称当时的世界一流的先进技术。大都没有文字记载而流失。如都江堰工程,就是李冰父子,通过长期对当地水文过程的观测研究所得出规律来规划设计的。可惜没有文字可考。我国的古建筑学、医学都非常高明,技术在当时也是非常先进的,这些能工巧匠的宝贵技术和经验,可惜没有流传下来,这是历史的悲哀,是人类文明的损失。我们今天有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完全有可能把常年战斗在水文测报第一线的老同志(他们有的虽然没有显赫的桂冠,但却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和卓越的见解)的宝贵经验,用专家智能库把他们的经验保存下来。这些同志虽然夕阳无限好,可惜近黄昏。应该用抢救的办法,把这些原本不该流失的财富,留下来。挑战与机遇共存,迎接挑战,抓住机遇,把我国水文、水资源科学,推向新的高峰。以上管见,谬误之处能免,望不吝指正。
5.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存在问题及研究对策 篇五
自从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资源消费量日趋上升,自然资源日趋枯竭,我国资源型企业面临的形势也越来越严峻。何谓资源型企业?资源型企业是相对于劳动密集型、技术和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而言的。一般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源型企业涉及了所有的自然资源领域(主要是地下的矿产资源和地上的动植物资源)的企业,狭义的资源型企业仅指在作为自然资源重要类型的矿产资源领域运作的企业。结合上述广义和狭义资源型企业的定义,本为认为资源型企业主要是指以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初级加工为基本生产方式,初级原材料产品为最终产品,在产品成本结构中,自然资源占据主体地位的,依靠资源的消耗来实现企业的增长,以资源占有优势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类型。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口径,结合定义,“资源型企业”涉及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华诚金属网 )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其他采矿业、食品加工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皮革皮毛羽毛(绒)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力口工业及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
资源型企业是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资源进行过多的掠夺式开采,使自然资源逐渐枯竭。加之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冲击,以及国有企业的改革要求,我国资源型企业出现了一些困难,也存在一些问题。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一、资源型企业赖以生存的资源逐步枯竭
长期以来,企业对资源进行掠夺式的过度开采,导致资源逐步枯竭。现在大多数资源型企业仍然采取的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通过不断增加能源消耗来推动企业的发展,在客观上加剧了资源的消耗速度。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型企业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必然会受到资源缺失的制约。
二、企业内部体制制约明显存在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40号12楼
电话:021-56785532
邮编:201900
网址: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规定:矿产等自然资源属于国家所有,是国有性质的。并且由于我国多数资源型企业建立于计划经济时期,因此,我国的资源型企业大部分属于国有企业,其发展模式直到现在依然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也就是说,大部分企业在作为企业履行其企业职能的同时,还要承担社会、政府的职责,即“大而全”、“小而全” 的发展模式。企业要办学校、医院、建筑队、老年活动中心等这些附属机构对企业都是沉重的负担。其次,资源型企业税务沉重。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型企业税收与制造业同等,且存在许多认识上的混乱和政策上的不合理,导致我国资源型企业很大一部分利润上交政府,这就导致企业资金短缺,企业正常运营比较困难。再次,企业管理体制落后。受各种条件制约,资源型企业大多是在资源开发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资源的禀赋及分布状况决定了资源型企业的区位分布,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现状结合,全国大部分资源型企业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众所周知,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中西部较东部沿海经济落后,管理理念陈旧,企业领导者的开拓意识和创新意识都比较薄弱。这些落后的旧体制都严重阻碍了我国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矿产资源损失浪费严重
资源型企业以自然资源开采为依托,在这个过程中,存在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矿山的开采活动形成的露天采矿坑、尾矿库、废石场,首先破坏了植被、占用了大量土地,还有一些采空区、陷落区等严重破坏了公路和建筑,带来了极大的环境破坏,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危害。其次地质结构和地质条件的变化、开采程度的加深,产生很多伴随性的灾害,如水位下降等。最后,矿产回采率偏低是各类资源型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既破坏了环境,还造成了资源的损失浪费。有些企业片面追求高效率,采富弃贫,只开采一些富集矿,对一些贫矿以及一些开采难度大的矿产直接划出开采范围。还有一些企业只开采伴生矿中的一种,开采后的矿产当废料弃之不用。据统计,我国资源型企业对共伴生矿产进行较好开发的矿山只占1/3,全国固体矿产采选每年产生的尾矿废弃物约5亿吨,尾矿资源潜在价值巨大,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和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分别为30%和35%左右,比国外先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40号12楼
电话:021-56785532
邮编:201900
网址:
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大中型矿山中,几乎没有开展综合利用的矿山占43%。
四、采矿权分散,非国有部分规模较小
我国矿产资源(华诚金属网 )的采矿权分布是比较分散的。根据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很多地方的大部分探矿权和采矿权都掌握在非国有企业手中,有些地方的非国有企业占有采矿权的比重甚至超过了50%。与采矿权分散相对应的是,非国有企业的规模都较小,特别是分布在县域和小乡镇,小规模经营构成了地方矿产资源开采的突出问题。小规模企业资金实力和设计、开发技术都十分有限,矿井布局不合理,设备简陋陈旧,技改资金投入不到位,回采率远远低于国家规定,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型企业的规模优势。并且由于小规模矿产开采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占有较大市场分额,所以在抵御市场风险、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以及缺少在谈判中的竞争力,远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
为了应对我国资源型企业面对的严峻形势,提出适合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对我国资源型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资源的可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对策建议包括以下四点。
1、转变政府职能,积极发挥政府引导扶持作用
资源型企业要得到健康发展,迫切需要政府职能的转变。转变政府职能可以让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消除外部性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还意味着政府放手价格管制,让市场主导价格的变化,使政府则从行政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首先,政府应当根据资源型企业的特点,制定适合资源型企业的政策,给予足够的发展空间,从根本上解决政府在经济活动中的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其次是改变政府不合理的政绩观。政府不能再单纯地以企业生产总值作为衡量企业发展的唯一指标,而应加入绿色GDP、资源综合回收率等衡量发展循环经济的指标。而且,政府应对绿色GDP、资源综合回收率的计算方法有个统一的标准,以便进行对比;政府还可设立一个最低标准,对达到这个标准的煤炭企业进行奖励,而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则要公告批评或罚款,以促进其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40号12楼
电话:021-56785532
邮编:201900
网址:
2、改变我国资源型企业粗放型生产方式,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由于大部分自然资源是稀缺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型企业又是我国国名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且具有典型的行业特征。但是我国某些自然资源已逐渐接近枯竭。因此必须改变我国“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浪费”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克服各种浪费现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必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例如,目前我国对自然资源征收的矿区使用费、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税等,并且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
3、对我国的企业旧体制进行改革,使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企业必须满足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客观要求,即要满足包括股东、债权人、顾客、竞争对手、社会、环境等个人或团体的需求。而我国旧有的资源型企业一般带有浓厚的行政色彩,领导者一般来说只执行上级行政命令。因此,首先必须改变企业的旧体制,建立起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其次要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管理体系和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对不同层次,不同岗位的员工,实施不同的考评细则,实行有效的激励制度。最后是不断创新,制定一系列鼓励创新的制度。对资源型企业而言,创新在于寻找新的替代产品,以代替枯竭的自然资源,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将创新制度与薪酬制度挂钩,融入到企业制度的各个方面,从而激励企业员工不断追求创新。
4、大力推进大公司、大集团战略,提高产业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
从我国的整体利益出发,对国内煤炭、冶金、有色、石化等传统资源型产业以市场化的方式进行整合重组,把矿产资源吸纳到大型企业手中,通过掌握相当数量的资源,获取价值的话语权,在价格谈判与产业合作中处于主动地位。让小矿主入股国有大中型企业,作为大型企业的小股东,有掌握控股权的国有企业统一经营管理,统一设备标准以及安全和环保标准,实现资源的平稳过渡。用以解决当前我国资源型企业面临的规模小、经营分散、竞争力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40号12楼
电话:021-56785532
邮编:201900
网址:
弱等问题。以提高我国资源的生产销售的集中度和市场竞争力,从而改变我国一些资源型企业多头管理、分散经营、竞争无序的格局,提高资源行业的整体经济效益。例如,在2009年,山西省煤炭企业进行了较大的整合,提高山西省煤炭企业整体效益,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其它小型资源型企业依然很多,因此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兼并和重组。企业的规模化、大型化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
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40号12楼
电话:021-56785532
邮编:201900
6.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存在问题及研究对策 篇六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外有不少城市把处理过的城市污水和废水回用到各个方面,已成为替代水源的一个重要途径。城市污水经二级或三级处理净化后进行回收利用,例如用于冲厕所、浇灌绿化带,作为工业和商业设施的冷却水,也可作为人工补给地下水的水源。国外很重视关键的节水技术、设备的开发、节水器具的改进、提高、旧设备、旧工艺的改造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的应用研究,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提升城市节水工作。
2、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的节水运动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近20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进展。国家制定了有关水和废水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且国务院城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城市供水工作和主管全国的城市节约用水工作。在具体节水技术中,国内主要注重重复用水技术,包括冷却水的循环节水、一般循环水节水(指循序用水、闭路用水等)和工艺节水(包括冷却工艺改革、无水少水工艺等),这些技术在火电、钢铁、石化、化工、印染、造纸等行业都有成功应用的范例。节约生活用水也采用了一系列措施,如采用节水型器具、城市污水回用技术的应用、减少管网的漏损率、利用价格杠杆,调整水价,促进节水工作。
二、我国城市节水主要存在的问
1、一些地区不顾自身的水资源条件,盲目发展高耗水、高污染项目。一些缺水的城市也热衷於建设大草坪、水景观。有的地方甚至错误地认為推进节水会影响投资环境,把低水价作為招揽外商投资的优惠条件之一。有些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没有充分重视节水问题,缺乏居安思危的意识。
2、节水设施投入不足。一些城市在新开发水源上,捨得投入大量资金,却不重视节水。
3、水价改革不到位,水价对企业供水成本的有效约束机制尚未建立,成本和水价相互攀昇。在已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中,相当一部分不能正常运行。
4、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公眾节水意识不强,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普遍存在,还没有形成全社会节约用水的良好风气。
5、供水管网漏损严重。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系统(自来水)的管网漏损率平均达
21.5%。
三、原因分析
1、认识不足。节水是—项只有广泛社会性和区域性的工作,搞好节水需要全社
会的理解和支持,特别是要通过节水来缓解华北地区和黄河下游断流这类区域性
缺水和水环境问题,更需要全区域(或全流域)社会成员和各地区、各部门、各行
业的共同努力才可能见成效。而我国的现状是大部分领导和群众对节水的认识普
遍不高,节水往往停留在口头上。
2、投入不足。节水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多样,需要大量投入和一定的先进
技术。做工业用水,一般可分成冷却用水、锅炉用水、洗涤用水、工艺用水等,其中节约冷却用水就相对比较容易,而节约洗涤用水、工艺用水则相对较难。不
管要节约哪种工业用水,都需要更新改造用水设备,有的甚至要更新改造工艺设
备。这就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随着节水量的加大、用水重复利用率的提高,单
方节水投资会愈来愈大,技术要求也愈来愈高。目前我国从上到下工业节水尚无
固定投资渠道,节水工程一般是争取—个上一个;农业节水投入近些年有加强,但力度不够。投入不足与技术落后使我国工农业节水水平与国际差距拉大。
3、机制不力。当前节水工作还没有一套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水价太低是
主要原因,许多节水工程直接经济效益有限,更多地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上,而国家又缺乏优惠发展政策。这些原因的存在,致使许
多用水大户节水积极性不高,节水并没有真正变成企业、农户的自发行动,节水
工作处于被动状态。
四、对策
1、控制用水总量
我国人口预计在2030 年前后将达到 16 亿,人均水资源量只有1750m3,将列
入严重缺水的国家。《全国水中长期供求计划》预测,全国遇中等干旱年要实现水
资源大致供需平衡,在考虑采取节水措施基础上 ,2010年总需水量为6988亿
m3,2030年为8000亿m3左右,2050年需8500亿m3,我国的用水量可能接近可
利用量的极限值。为此,必须坚持“节水优先、治污为本、多渠道开源 “ 的原则 ,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推动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涉及全社会各层面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的大
力推动,更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支持。应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 ”的要
求,总结节水工作实践经验,创新节水机制。
3、农业节水
农业节水要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为核心,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
民收入、建立节水高效农业为目标。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改革管理体制和运营
机制为支撑。采取农艺、农机、生物、化学、工程和管理等综合措施,不断改善
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逐步形成与我国水资源状况相适应的农业用水结构和生产布局。
4、工业节水
工业节水要以总量控制、定额管理为目标,以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为核心,以
高用水工业为重点,以发展节水技术和工程为支撑,以加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为先导,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积极创建节水型工业。
5、城市生活节水
城市生活用水包括:城市居民、商贸、机关、院校、旅游、社会服务、园林
景观等用水。目前城市生活用水已占城市用水量的60%左右,随着城市的发展还
将进一步增加。城市生活节水的重点是实行严格的用水定额管制、计划用水、超
计划加价的办法,减少浪费,提高用水效率。推广节水器具和减少输配水、用水
环节的跑、冒、滴、漏。
6、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
加强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工作的力度。制定《海水利用规划》等专项规划;完
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的标准体系;运用示范手段促进非常规水资源的应用;依靠
科技降低处理成本,提高工程的科技含量;运用经济手段促进非常规水资源的利
用。海水利用要在沿海地发展海水直接利用,研究开发利用后海水的净化处理技
术。城市污水再生水利用要发展污水集中处理再生,建立和完善城市再生水利用
体系,用于农业、工业、城市绿化、河湖景观、城市杂用、洗车、地下水补给以
及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回用管网覆盖范围内的公共建筑生活杂用水。推广城市居住
小区的中水利用。雨水利用要加大干旱地区集雨场、水窖、水池、水柜等雨水集
蓄利用工程的建设。城区要利用雨水集蓄,用于城区环境生态和回灌地下。干旱
地区要发展人工增雨。
五、结论
我国的节水工程任道重远,我们要在在水量不变的情况下,保证工农业生产
用水、居民生活用水和良好的水环境,必须建立节水型社会。其中包括合理开发
利用水资源,在工农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方方面面,大力提高水的利用率,要使水危机的意识深入人心,养成人人爱护水,时时、处处节水的局面。
六、参考文献
【1】中国水利报,国务院召开南水北调工程座谈会[N],中国水利报,2000,10.17.【2】侯捷主编,中国城市节水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8.【3】李晓西,范丽娜.节水型社会体制建设研究[J].中国水利,2005,(13):69-71.【4】罗其友.节水农业可持续推进战略[J].中国软科学,1999,(6):105-107
【5】纪书平.我国节水农业现状与发展建议[J].农技服务,2009,26(7):127-129.【6】全国节约用水办公室,《全国节水规划纲要及其研究》,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
【7】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2000-2003),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8】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中国工业用水与节水丛书》(第一册:工业用水与节
水9概论),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10】水利部农村水利司、中国灌溉排水中心,《农业节水探索》,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1。
【11】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工业企业取水定额国家标淮实施指南
(一)》,北京:
7.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存在问题及研究对策 篇七
农业知识产权与工业知识产权不同,它包括涉农版权、专利、商标,除此之外还包括了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农业商业秘密、农业生物遗传资源与传统知识等。它具有独特性和广阔性,如价值标准的不确定性、易扩散性和不易保护性等;它是对约定俗成被相应的权利人依法享有的信誉、标记的确定,也是一种对创新活动的法律界定。
2 我国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
2.1 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知识产权来源于农业科技创新,它们是相促相成的关系。正是因为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农业知识产权。
2.2 有利于优化农业结构调整
在市场经济中,农民工大力进城务工,传统的小农经济逐渐衰败。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必有之路。而其支撑,则是农业科技的快速发展。
2.3 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在国际农业竞争浪潮中,为保护国家的粮食安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也具有了战略高度,它决定了一个国家农业市场的发展内生力。
3 我国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3.1 对农业知识产权缺乏保护意识
农业科技创新服务的对象是广大涉农企业和农民,农业的经济利益收获周期长,直接效益低,保密性差。农业科技工作者很难获得应有的权益,对维护自身知识产权不够上心,缺乏保护意识。
3.2 对农业知识产权缺乏激励机制
当前我国的农业科技研究,主要是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在搞,用于服务农业推广,缺乏农业科技市场推广的经济效益。农业科技创新研究的作用,主要是用在了评职称、职务晋升,发明人最多能获得一定金额奖励。对农业知识产权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很难调动农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容易造成农业高级人才的流失。
3.3 对农业知识产权缺乏产业化运作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有了较大进步,农业知识产权也申请了较多。但农业知识产权转化为经济效能的利用率极低,往往申请后就束之高阁,没有市场活力。研究者缺乏对农业知识产权的转化,申报专利只为完成任务申报。另外,据科技部研究数据表明,我国每年会产生三万多项的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但其中能够大范围推广并产生规模效益的仅仅占到了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比率。
3.4 对农业知识产权侵权缺乏维权机制
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一旦发生产权被侵权后,产权拥有者很难维护自己的权益。因为其鉴定过程涉及多个职能部门,调查取证较为复杂,产权拥有者缺乏有效的维权机制。
4 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建议
4.1 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人才培育机制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领域,常态化培育和留住优秀的农业科技人才,是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创造出农业知识产权的“源头之水”。要制定科学的农业人才培养制度,加强学科设置和重点专业建设,加强实验室、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为农业科技人才搭建良好平台。要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奖励、补助津贴,提高农业科技人才的经济待遇。
4.2 建立和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
通过互联网、数据库,建立和完善农业知识产权信息中心,整合国内外最新的农业知识、科技、产权。为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最前沿的参考和借鉴,同时避免重复研究,提高研究的起到和水平。
4.3 建立和完善农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要通过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增强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同时,兼顾集体、个人的利益,促进农业知识产权的良性发展。对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中,有卓越贡献的人员给予表彰奖励,激发人们维护农业知识产权的积极性。
4.4 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
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对市场的敏感度,弥补行政管理部门和农业科研单位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不足,为农业科研单位、企业、市场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出农业知识产权的价值。
摘要:农业知识产权是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保护,是对知识的尊重,对我国农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大作用。目前我国在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过程中存在着保护意识淡薄,缺乏奖励机制、产业化运作、维权机制等问题,本文从农业知识产权概念、保护的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8.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存在问题及研究对策 篇八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一、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内容:
人力资源会计可大致分成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主要对组织所拥有或控制的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管理的基础。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主要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价值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价值进行管理的基础。目前对人力资源的价值管理工作难以有效进行,而人力资源的价值管理比人力资源的成本管理更为重要。
1、人力资源成本会计:
1)人力资源成本的概念:
人力资源成本是指在取得或者重置所需人员时所发生的费用支出,包括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历史成本)和人力资源的重置成本。
2)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
人力资源成本的计量模型有历史成本和重置成本两种模型。
①历史成本下的计量模型
人力资源的历史成本包括人力资源的取得和开发成本[6]。
②重置成本下的计量模型
人力资源重置成本的着重点是职务成本,而不是个人成本。职务重置成本,又称为人力替换成本,它是指用一位能在既定职位上提供同等服务的人来代替占有该职位的人而现在必须付出的代价[2]。
3)人力资源成本核算账户处理
进行人力资源成本核算时,大多数企业都设置“人力资产”、“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收入”三个一级科目[3]。
①“人力资产” 科目。该科目类似于“固定资产”科目,记录人力资源和原始取得价格和价值增减变动的情况。考虑到当今企业中人力资源流动频繁情况,拟设立“人力资源流动准备”这一备抵账户。如,
计提时: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
贷:人力资源流动准备
发生流动时:借:人力资源流动准备
贷:人力资产
②“人力资源成本”科目,设取得成本、开发成本、离职成本和使用成本四个二级科目。对于工资等常规成本当期费用化处理,分录如下:
借:人力资源成本——使用成本——某人
贷:应付工资——某人
应付保险费——某人
应付福利费——某人
借:生产成本/管理费用/……
贷:人力资源成本——使用成本
③“人力资源收入”科目。该科目记录人力资源创造的经济收入,期末将“人力资源成本”贷方总计额转入该科目借方。贷方于额表示人力资源盈利,借方余额为亏损。分录如下:
借:人力资源收入
贷:人力资源摊销
2、人力资源价值会计:
1)人力资源价值的概念
人力资源价值是作为人力资源载体的人所具有的潜在的创造性的劳动能力,这种能力的外在表现就是人在劳动中新创造出的价值。人所具有的这种内在的能力是无法进行准确计量的,只能进行推测、判断。
2)人力资源价值的货币性计量方法:
①以工资报酬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价值的货币性计量方法:
这种计量方法是建立在工资是劳动力价格的货币表现,是劳动力的必要劳动的价值,是与劳动力的价值密不可分的基础之上的。这种方法的创立者鲁克列夫和阿巴施瓦茨认为,人力资源价值应该等于劳动者在未来特定时期提供的服务将得到的工资总额,那么劳动者目前的人力资源价值就是他在未来特定时期提供的服务将得到的工资总额的现值[5]。
②以收益或成本为基础的人力资源价值的货币性计量方法。
通过对收益和成本的计量进而对人力资源价值进行评价。包括经济价值法、商誉评价法、随机报偿价值模式。
3)人力资源价值的非货币性计量:
人力资源价值的计量方法除了货币性的计量方法之外,还有非货币性的计量方法。比如一个人的性格、进取心、与上下级的关系等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价值,利用这些综合信息得出人力资源的某一个体的价值或某一群体的价值的非货币性数据的综合结论。
二、我国企业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中存在的问题:
1、人力资源会计核算中对人力资本的确认具有随意性
人力资本这种潜在的价值总量与未来直接相连,只有在未来才能予以表现,如果在劳动者劳动前给其定价,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另外人力资本的确认与哪些项目相连尚属于争议性问题,与工资、还是净利润,都应该探讨。因此,人力资本的确认具有随意性[7]。
2、 人力资源会计计量的不准确性
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问题在我国企业的推行中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矛盾。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计量问题,我国李玉真学者《试论知识经济时代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困难与对策会计实务》先后提出了诸如货币性计量方法、非货币性计量方法等多种人力资源的价值计量模式。当前我国企业常用的一些货币性计量方法是“工资报酬折现法”,然而具体计量模式中的方法尚需调整和改进[7]。
3、没有划清人力资源投资资本化的界限
在当前我国企业人力资源核算中,由于没有划清人力资源在取得、开发过程中哪些属于人力资源资本化支出,哪些属于人力资源费用化支出的界限,致使人力资源在企业的核算中非常混乱。
4、人力资源会计在账务处理中存在缺陷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都设置有“人力资产”、“人力资源成本”、“人力资源收入”等科目。但在具体的操作中,我们还会遇到种种麻烦。通常人力资源投入时,我们按照整体价值估算,而员工退出时,是个体价值的确定,人力资源的个体价值并不一定等于群体价值。从这一点来看,人力资源会计在账务处理中还存在缺陷。
nlc202309030645
5、传统会计报告的不“完整性”
由于受传统会计核算恒等式的影响,在编制财务报告时没有单独列示人力资产的要素,致使在传统方法下编制的财务报表更加失真。如,有些企业一味的把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与开发成本计入当期损益,增加企业的费用,减少企业的利润,给税务部门造成一种假象,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税务机关的税收管理难度。
三、完善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对策分析:
1、建立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本的确认方式
根据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下的定论,资产必须具有以下三个要素:(1)必须是一项经济资源,未来可提供收益;(2)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3)可以用货币计量其价值。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人力资源能否作为资产。首先人力资源以人为载体,通过生产活动可以体现其价值,人力资源可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提供未来收益。有些学者认为人力资源对企业所提供的未来利益不能像固定资产那样加以合理的预计与确定,所以不能确定为资产。然而无形资产所带来的经济利益也是无法事先准确的确定,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人力资源可以采用相同的对待,确认其为资产。其次人力资源能够用货币进行计量。人力资源作的取得、开发会发生相应的成本支出,人力资源的使用会形成资源耗费,这种成本支出与资源耗费都是能以货币计量的。最后,人力资源是可以为企业所拥有和控制的。综上,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是企业付出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投资,是可以取得预期收益的权力,是企业能够控制和利用的,所以可以定义为资产。因此人力资源确定为资产需要对其按合理有效方式予以确认。
2、建立合理有效的人力资源会计计量途径
人力资源会计计量存在的不准确性主要表现为对人力资本计量的不准确性。根据一般能力、完成特定工作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资源配置能力的不对称分布,可将人力资本分为生产型人力资本和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对两类不同质的人力资源应采用不同的计量方式: 生产型人力资源在人力资源市上一般是趋于完全竞争的,所以以激励方式约束此类人力资源是没有必要的,只需简单根据其产出进行奖惩即可。其会计分录可作为:
借: 人力资产——生产型
贷: 人力资产长期应付款——生产型人力资产投资应付款
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源在企业内部处于多重代理链的中心环节,对于他们不能简单的实行固定工资制,因此需要进行激励,让这类人力资源所有者享有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在固定年薪之外还应该分享企业的超额利润。因此,经营管理型的人力资源,尤其是企业家人力资源价值的确定,应该充分体现经营管理者在这一企业发展的关键要素的实际价值。其会计分录可作为:
借: 人力资产——V
贷: 人力资本——V
年末按照企业管理当局分享的税后利润:
借: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 应付利润
因此,对于不同的人力资本应采取不同的计量模式,不能笼统的运用“工资报酬折现法”,应该在实际的操作中对“工资报酬折现法”用生产型人力资本和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本进行调整。
3、 建立人力资源投资资本化的标准
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是不同的概念,只有稀缺性人力资源才是人力资本。如:经营型人力资源;管理型人力资源;科技型人力资源等,把这类人力资源资本化人力资本。非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源支出一般采用费用化的处理方式。这样既符合谨慎性原则,也体现成本效益法则的要求。人力资本有权参与剩余收益的分配,而不是接受激励,分配对象是净利润扣除财务资本必要报酬后的余额(即经济增加值)。
4、对现有人力资源会计核算的账户体系加以补充和完善
现有人力资源会计核算设有的会计科目还不完善,为了准确而全面反映企业人力资源价值,应该设立“人力资产累计摊销”和“人力资产减值准备”等账户。
5、规范人力资源会计信息的核算与报告
人力资源成本会计的研究已渐趋成熟,对此我们应予以规范。在编制财务报告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会计公式由原来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变为“物力资产+ 人力资产=负债+ 劳动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
②将原利润表中的“未分配利润”细分为两个明细项目,即“未分配职工利润”和“未分配投资者利润”。
③在原利润表中增设“人力资源成本费用”项目.用来反映不应资本化的人力资源的相关费用和人力资产的摊销额。
只有在调整传统会计核算的模式下,我们得到的会计报告才具有可靠性,因此,应在财务报告中披露有关人力资源的要素。(作者单位:1.2.兰州商学院;3.天水市秦州区皂郊镇人民政府)
参考文献。
[1]刘茹. 浅析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困境与出路[J]. 中国集体经济 ,2010.
[2]杨晶. 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核算中的应用[J]. 现代商业 ,2010.
[3]国俊强. 关于人力资源会计在实际运用中的问题[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0.
[4]孟昭君. 浅议人力资本成本核算[J]. 现代经济信息 ,2012
[5]李玉真. 试论知识经济时代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困难与对策[J]. 中国市场 ,2010.
[6]葛家澍.余绪英:人力资源会计相关问题探讨[J]. 财务与会计导刊,2004.
[7]吴 泷.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创新[J]. 会计研究,2008.
9.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存在问题及研究对策 篇九
摘要:如何有效地进行危机管理是高校现代管理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危机管理理念、法律规范、管理体系、教育培训等方面指出了我国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高校自身特点,探讨了高校危机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校;危机管理;机制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成功实现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并处于快速发展时期,随着高校内外环境的变化,高校的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各种危机事件时有发生。但是,我国高校危机管理实践与研究起步较晚,高校危机管理意识普遍淡薄,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体系。所以,正确认识我国高校危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有效进行危机管理的对策是十分重要和有意义的。
一、目前我国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危机管理理念缺失
目前,我国高校危机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理念上的空缺,首先表现为危机意识淡薄,这同整个国家国民普遍缺乏危机意识、灾难意识紧密相关,学校教育、管理中极少涉及危机管理问题,高校各层次人员缺乏高校危机管理主题的系统培训,只能从自身的实践中获得一些零散的管理经验来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其次,在危机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上还普遍存在偏差。主要表现在:①认为只有政府和大型企业才需要危机管理。大多高校管理者只重视日常教学,忽视危机管理,甚至存在侥幸心理,误认为危机管理是政府和大型企业的事情,从而没有做相应的准备措施,危机管理意识仍未觉醒;②认为危机管理是在危机出现时才需要进行管理。由于传统观念上,人们把危机管理的重点放在危机后的救济,因而高校经常出现把危机管理当成应急处理,到了危机出现才临时抱佛脚,以至于危机出现后缺乏解决危机的能力;③认为危机管理只能是被动管理。虽然对高校发生危机事件的可能性和后果影响的严重性认识较充分,但仍是被动地去接受信息,不能根据可能发生危机事件的有关信息,准确识别和科学判断,对可能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危机事件及时采取措施和行动计划,一味等待政府指令或行政通知。
(二)危机管理体系不完善
1.缺乏专门的常设危机管理机构
我国大多数学校缺乏专门的常设危机管理机构,学校的危机管理主要体现为一种应急管理,惯用的做法是当危机出现后,成立一个临时的应对危机的工作小组或指挥部,带有很强的临时色彩。这些临时组织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危机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2.缺乏制度化的危机应对机制
首先,高校普遍缺少危机预防机制,这就导致高校无法预测潜伏的危机,无法制定全面科学的危机预防方案。相应地在危机管理时就会出现慌乱的局面,往往成本也很高。其次,高校普遍缺乏长效的危机应对机制,导致高校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危机的进一步扩展和蔓延,往往是“仓促应战”,凭经验处理已发生的危机,很难在应对危机过程中掌握主动权,造成人力、物力、形象、声誉等方面成本加大,损害高校的发展。第三,高校普遍缺乏危机总结机制。目前我国高校对危机当中的得与失未能及时地总结处理,导致高校难以提高预防、应对危机的能力和技巧,并有可能失去新的发展机遇。
3.信息披露机制亟待建立
以SARS为例,政府一开始是隐瞒疫情的实际扩散情况、感染人数和感染区域,学生并不知道“非典”到底是什么性质的疾病,应该怎样防止感染,感染后又怎样避免传染给他人。当大家突然得知某校封校停课,某宿舍被划定为隔离区时,便纷纷选择离校,反而造成病菌扩散,感染几率加大。同样,还有很多危机因学生而产生,如学生罢课罢餐、集体游行、自杀,却因学校管理者不能及时通过各种形式与学生沟通化解矛盾,无法赢得学生的信任,使矛盾升级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暴力事件。对危机信息的缓报、漏报、错报影响了科学的决策,错失了有效预防、控制危机的有利时机。
4.系统联动失效
总结近年来我国危机管理工作实践,实际情况是,在校园危机管理中,全国乃至各地教育主管部门至今缺乏具有联合决策功能的综合体系和综合协调部门,也没有建立起处理不同危机事件之间的综合协调机制。[1]在一个开放的社会中,进行学校危机管理,缺乏社会力量的参与、内外机构的协作与部门联合、网络资源的共享,必然导致压力加重、处置的效率降低,加大政府和学校救治危机的成本。
5.心理干预不到位
在高校危机管理体系中加强心理干预机制的研究,能使受到校园危机极大影响的相关人员,所受到的心理创伤得到及时平复,高校秩序和形象也可以尽快得以恢复。而这方面的严重不足正是我国高校在危机管理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首先,高校习惯用意识形态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等方式代替心理干预工作,没有专门机构来负责校园危机心理干预工作。其次,从事专门的心理干预人员均由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兼任,没有受过专业培训。此外,从专门的心理干预资金来看,高校通常将预算投入到学校教学楼、办公楼等硬件设施建设上,或者放在后勤建设等事务上,很少将一部分预算正式纳入危机心理干预机制的建设中。
(三)危机教育缺乏
首先,危机意识教育缺乏。危机意识是危机预防的起点,危机意识教育就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前,为使相关人员对危机事件的发生保持一种时刻的警惕,需要对其进行的相关教育与培训(续致信网上一页内容)活动,培养强烈的危机意识可以有效减少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但在我国高校中,大多数学校没有对教师员工和学生进行危机意识教育,导致在危机中学生不知所措,不能自救;员工们面临危机容易反应过激,无法作出理性的思考,毫无应对危机的应急能力;管理人员则往往低估问题的严重性,不善预料问题的复杂性,或是遇到问题反应过度。
其次,危机培训教育缺乏。危机训练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这种训练的过程,培养组织成员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并从中学习及培养独立判断的能力,以便在危机的情境下能作出创造性的决策,能以弹性的行动来解决危机。生活在充满变数的大千世界,学生难免要面对自然灾害和各种社会无形危机的威胁,在危机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能做些什么,如何尽快脱离险境或排除险境,这些知识正是学校应该传授的危机教育内容。但是,高校注重的是课堂专业知识的教授,长期忽视了对学生进行这类应对危机知识的培训。
再次,危机实践教育缺乏。危机应对能力是实践性很强的能力,需要全校师生在日常生活或特殊培训中提升和锤炼。虽然现在一些学校已开设素质拓展课程和训练项目,如开设军事训练、形体训练、手工制作,开展演讲赛和辩论赛等,但学生学习目的局限于修得实践学分,学校教授的范围局限于课堂,学校教育的方式古老而单调,其教育的内容缺乏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应急能力培训。显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和应对能力。
(四)危机管理立法不健全
我国是法制国家,行政管理部门的任何行为都必须在法律的保障下才具有合法性,也才能够更好地行使管理和服务的职能。虽然国家宪法有危机事态处理的规定,并先后又制订了
一些有关处理公共紧急事件的法律,但这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依赖于各级政府现有行政机构,分部门、分灾种的单一灾情的救援体制,而且大多限于自然灾害领域,这种危机管理体制已不能充分解决现代社会可能出现的高频度、多领域、复合性的危机事件。因此,在我国的法律法规中,缺乏一部完整和统一的危机管理的法律。校园危机管理更是无法可依。教育管理者在处理校园危机时只能靠学校惯有的一些规章制度(如《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管理者只能依靠个人的社会经验作出决策。
10.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存在问题及研究对策 篇十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繁荣,我国的快递业飞速发展,产业规模已经很大,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产业内的竞争十分激烈,服务态度,信息技术和规范管理有待改善。在结合我国快递业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点建议。
【关键词】快递;发展;对策
一、快递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014年我国快递揽件量达140亿件,同比增长51.9%,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并且快递行业已经连续4年保持年均增长幅度超过50%;2015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业企业量累计完成84.6亿件,同比增长43.3%,在电商的积极推动下,快递行业呈现出稳中有进、快速发展的态势。快递行业已然成为拉动消费、促进就业、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不过,其高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行业管理标准落实不到位
考虑到快递行业自由发展的无序性,国家陆续出台了新《邮政法》和《快递市场管理办法》,试图对快递市场进行规范管理。但是这些未能对快递行业的具体业务、市场监管、延误损坏的赔偿细节等进行明确的规定,标准针对性不够强且在执行过程中较难落实,直接导致出现业务纠纷时消费者利益受损,维权困难,较为被动。
(二)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较低
快递企业大多采用家族管理模式,缺乏现代的管理技术,管理水平较低。由于我国一些快递企业投入资金不足,快递系统之间兼容性、协调性较差,严重制约了我国快递企业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还有一些快递主要采取加盟模式进行管理,加盟模式虽然十分有利于快递网络的建设,但在管理方面却存在着一些问题。在加盟模式下,加盟商需要缴纳加盟费以共享企业的系统平台。但如果加盟商订单量不多或者经营不善,很容易影响其服务,甚至会发生卷款跑路的情况。最明显缺陷是各网点之间营业收入效益不均衡,导致地区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一旦遇到问题,加盟形式形成的公司应对冲击能力也较低。此外,加盟门槛过低,爆仓等事件不断被曝光。
(三)专业人员素质偏低,缺乏高端管理人员
现阶段我国快递企业主要以粗放型为主,从业人员流动性大,员工文化水平层次较低,大多未经过正规的就职培训,再加上较高的流动率使得整体的专业素质较低,不能为公司树立专业正规的形象。我国物流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快递业管理人才比较匾乏。快递行业的一些员工为了牟取私利,在网上倒卖用户的个人信息,这不仅给个人隐私安全带来危害,也严重影响了整个快递行业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正常交易。
(四)缺乏科学管理,延误件、丢件、霸王条款频现
我国快递企业虽然数量众多,但大都规模较小,操作及管理水平有限。大部分企业在包装、分拣、装卸、搬运等环节上还是采取手工作业,这就容易因工作人员的疏忽而造成邮件的编号错误、录入不及时、中转站之间沟通不畅、派件人员派送时间长、邮件损坏丢失现象频繁出现。快递业务中的霸王条款也频繁损害消费者的利益。虽然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很多快递企业都喊出了上门服务、当场拆检的服务口号,但这样的口号往往是空喊的。很多快递公司派件人员在送件时只是把快递送到某一指定地点,并未兑现上门服务的承诺,给客户带来不便。再有,顾客在收到邮件时应该先拆件检查,确定邮件无破损缺失后再进行签收的,但快递公司往往规定客户不签收就不给邮件,一旦客户签收了,邮件的一切损坏也就与之无关了,这一系列的霸王条款都严重损害了客户的利益。
(五)非法快递公司扰乱市场
目前,一些小型或私人快递公司一方面在抢夺快递市场份额,另一方面扰乱了市场的秩序。这些小公司有相当一部分是没有营业执照的非法快递公司。据估计,目前仅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四地就有非法快递公司3000多家。这些非法的快递公司仅有三五个人,几辆自行车,到处揽活。他们以价格便宜、送件灵活而穿梭于城市中的楼宇间,他们在给人们送去方便的同时,也给消费者的利益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二、发展对策
(一)树立品牌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赢得消费者信任
调查发现,消费者对快递服务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投递和售后服务两方面。我国快递企业本身竞争力就弱,只有在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有较大提升,才能消除消费者对民营快递企业的信任危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快递过程中偶尔会出现货物损坏或者货物丢失等令人不满的情况,当顾客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进行投诉时,服务员对投诉问题的处理能让顾客感到满意的情况并不是很乐观。这揭示了我国快递在发展过程中对于服务这一块的管理还没有完全跟上来。在扩张规模和服务范围的同时,快递企业要提高自己的服务意识,树立诚信服务理念和构建优质服务体系。在手续的办理上、货物的运输包装上、售后服务环节上提高效率,重视客户的要求,提高企业的形象;并与商家或买家合作,规范验货程序;妥善解决客户的索赔和投诉等问题。通过优化快递服务产品和延伸快递服务领域,实现快递服务的规范化和差异化,积极自创业务服务品牌,发挥自主品牌效应,打造具有现代服务意识和核心竞争力的品牌快递企业。
(二)提高信息化服务水平、促进快递企业的信息化发展
今后快递企业应重点加强售后和投递等后端服务,提升快递服务总体水平。提高运营设备和信息处理系统的科技含量,建立与顾客良好的互动与信息沟通模式,使货物传递的全过程处于更加透明的状态。能够提供及时、准确的货物跟踪与查询服务,加强客户信息服务,提高快递后续服务水平。
(三)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
21世纪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人才的竞争上,无论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快递业务作为终端物流服务人员要直接面对面地与客户打交道,人员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企业开拓新客户、巩固老客户无疑至关重要。快递企业要想拥有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则需要走引进与培养并重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比如申通快递深谙此道,一方面特别关注行业内高级人才的动态,强化内部的激励机制,采用多种手段引进稀缺人才;另一方面,从企业战略的层面出发,高度重视从业人员的培训,从员工的行为、仪表、品德、职业素养到接待客户的礼仪、用语等方面,都要形成了比较细致、完善的规范和流程,从而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树立快递企业的良好形象,提高客户的忠诚度。
参考文献:
[1]李睿.我国快递行业发展问题研究[J].企业导报,2014(16)
[2]孙先强.国际快递企业发展对我国民营快递业的启示[D].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2011
[3]郭法霞,李少蓉.浅谈我国民营陕递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交通科技,2010(06)
[4]王丽莉.民营快递业现状及发展对略[J].经济研究,2011(05)
11.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存在问题及研究对策 篇十一
【关键词】土地确权;土地流转;存在问题;对策建议
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民获取收益和生活保障的工具。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如何促进农民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是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而继续深化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是农村改革的关键。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当前土地产权和流转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探索新的对策路径。
一、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的重要意义
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为深化农村改革释放了空间,土地确权是农村土地流转的基础,而土地流转后的农民就可以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为其从事其他行业、获得更高收入创造了条件。土地确权和流转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
首先,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进行确权登记颁证后,土地权属关系更加明晰,农民作为物权权利主体,在进行承包经营的过程中,财产性收入逐渐增加。其次,有利于规范土地管理。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推动土地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内流转,促进了土地管理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土地流转机制更加健全。再次,有利于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利于催生更多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业龙头企业,引进先进的农业设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最后,有利于安定民心。农村土地确权通过丈量土地面积,减少农民心里的疑惑和争议,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土地确权和流转的重要意义敦促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严格落实国家政法法规,积极推动土地市场的发展。
二、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1.确权工作落实不到位
从2012年确权工作开展以来,各地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确权工作正在紧张进行当中。伴随着大量的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留守人员往往是老人、儿童等群体,他们对于与自身相关的利益问题比较关心,而有关权利与义务的法律性问题,由于文化浅、素质低,往往积极性不高。同时,对于一些“四荒”等难明确和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工作容量大,比较耗时耗力,也无法带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农村土地确权工作的落实情况。
2.土地流转程序不健全
以往的土地流转往往发生在农民集体内部,主要是转包、出租、互换等形式,流转双方认识或者是亲戚,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流转无正式合同、无登记备案的情况,及时签订了书面合同,也不规范,没有法律效力。这样一方面会造成随着土地市值的不断抬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经营主体之间会因为边界、价格等利益问题发生冲突。
3.缺乏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
在市场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民作为农村土地的物权主体,由于生活环境的闭塞和文化程度较低,对相关政策和信息缺乏了解。当国家以“公共利益”的名义征收土地进入市场后,农民除了获取少量安置补偿外,并不能基础参与后续的市场化交易和收益。当被征土地进入到一级市场以后,农民不能够参与后续土地升值的利益分享,而当地政府及相关的房地产商可以按照比例划分收益,这对于农民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4.土地流转信息不畅
目前,我国有关的土地流转和交易平台并没有建立起来,相关资金、技术不到位,没有专门的土地流转中介机构,在流转双方之间就没有一个疏通的桥梁和保障,信息流转不畅通的现象时有发生,土地流转只能发生在小范围内,不能交易到更大平台和更广层次上,限制了农民的收益水平。农村的承包大户和龙头企业没有一个信息化的平台,信息沟通效率低下,也不利于土地交易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农村土地确权和流转的对策建议
针对上述土地确权和流转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有序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土地确权和流转工作不仅要落实法律相关规定,还要在各地的落实过程中发现问题、探寻规律、及时报告、积极应对。各地的情况不同,有许多问题在法律中没有明确规定,但也是亟待解决的,所以应该及时总结交流,促进土地确权和流转的法律进一步完善,为工作开展提供有说服力的指导和依据。
2.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程序和市场机制
当前我国的土地流转程序和市场机制还比较混乱,存在很多不合规范的情况。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引导流转双方签订规范的流转协议或合同,为流转双方提供法律服务、建立档案管理和备案审查。还要建立合法的纠纷解决机制,一旦流转双方因为利益冲突发生摩擦,能够通过纠纷解决机制化解矛盾,缓和双方关系。
3.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
国家征收土地时要对土地进行合理的市场估价,在估价时不仅要以当前土地的区位、面积、种植物等的市值为基础,还要考虑未来一段时间内土地的发展空间,在给予农民基本的补偿安置费后,建议根据土地用途,每隔一定时间调整收益,以保障农民的后续生活。土地流转双方在签订合同时要尽可能的完善收益分配比例,避免后期的矛盾。这样不经可以规范整个土地交易市场,还可以安置农民情绪,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4.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平台
探索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信息发布和交易平台,及时更新国家相关政策和流转信息,为流转双方建立档案信息,规范流转行为,以期规避风险。同时完善电子交易平台,有利于实现高效交易。培育和发展有实力的土地流转中介机构,为农民土地流转提供法律和政策援助,这样有利于土地流转高效进行。
5.加大宣传力度,培养农民维权意识
农民对于自身合法权益的认识还很欠缺,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同时当地政府更应该尽到宣传教育的义务,通过开展政策学习活动的形式将土地确权与流转的政策解释给农民,化解疑问,提高农民意识。当农民的利益受到侵犯时,让农民通过法律武器维护其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卿秋艳.农村土地抛荒问题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基于湖南郴州龙海村的调查[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0-54.
12.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存在问题及研究对策 篇十二
人力资源开发是以人力资本为前提的, 因此, 要探讨人力资源的有关问题, 必须从理解人力资源的概念入手。
在学术领域, 不同的学者对人力资源进行了不同的定义, 从能力的角度来理解, 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 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智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总称[1]。从广义的角度理解, 人力资源包括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 并能够通过支配其他资源从而创造巨大的价值, 因此, 人力资源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资源。
根据上述对人力资源概念的阐述, 我们可以将农村人力资源理解为农村范围内, 经过一定时间和教育之后, 能够将体能和智能发挥出来, 并进行生产和服务的适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它是推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 其包含农村范围内构成劳动力的那部分人口数量和农村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质水平和文化水平等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特征。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指在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认真分析的基础之上, 通过调控数量、提升质量和优化结构, 使其发挥最大效用的过程。
2 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概述
目前, 我国农村拥有数量庞大的人力资源, 甚至存在劳动力资源剩余的资源闲置状况。中国每年新增的1300万左右的人口绝大部分产生于农村, 这意味着每年农村净增600-700万左右的剩余劳动力, 农村人口基数大, 增长快, 但是, 同时老龄化趋势也非常明显, 这给农民就业和农业生产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农村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并未同步发展, 我国农村劳动力中的小学和初中以下的毕业生占农业总人数的绝大部分, 由于小学教育中涉及的农业技术知识内容很少, 职业教育的落后, 农民的自学和农业技术的接受能力弱。加上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 市场经济意识薄弱, 信息的接受和处理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差, 不了解农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知识, 难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仍长期处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低素质阶段。
面对以上问题,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 在20多年内制定了大量有针对性的政策,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努力下,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 成绩属于过去, 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过去, 展望未来。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 虽然我国农村教育培训初见成效,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 但是远未满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需求, 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尤其是农村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地区分布不平衡现象严重, 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水平普遍高于落后地区。此外, 近年来, 农村劳动力转移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但就业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农民的自主开发意识逐步增强, 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引导, 导致资源不能有效配置, 造成高素质人才所干非所学, 资源浪费现象突出。综上所述, 目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还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城市化进程的突飞猛进和城乡一体化的深入发展, 要求我们加大力度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有效开发, 以适应城市和乡村一体化发展的要求。
3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成因分析
我国农村目前人力资源开发问题重重的现状是历史、经济、政策和人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要提高人力资源开发的效能必须找到阻碍其开发的症结, 然后对症下药方能事半功倍。
第一, 农村人均收入低直接限制了人力资本的投资。在经济状况落后的状况下, 衣食等基本生活资料耗费了农民的大部分收入, 从而不得不减少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人力资本投资。这直接导致广大农村民众受教育和培训程度低, 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
第二,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人力资源开发成本高且收益低的现状让多数收入有限的农民无奈选择放弃对孩子进行高等教育的投资。
第三, 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 在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的情况下, 农村老年人养老成为众多青壮年的沉重负担, 迫使他们选择进一步削减人力资本的投入。
第四、农村教育资源短缺, 条件落后。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关键要素, 长期以来, 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下, 大量教育资源向城市倾斜, 我国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城市来说非常薄弱, 表现在教育投入不足, 教师工资和待遇得不到保障等诸多方面。部分地区对农村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尤其忽视职业和成人教育。农村大多数地方比较重视小学和初中基础教育, 而忽视了提高劳动者技能最为直接的途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这导致农村虽然人口数量多, 但却无法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 这也是当前我国是人口大国, 而非人口强国的原因所在。以上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也直接造成了农村人力资源素质低下的现状。
4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研究
长期以来, 在城乡二元结构和管理体制下, 我国形成了城市和乡村两个社会和经济系统, 导致两者在经济、文化上缺少沟通和互补, 反映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等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的巨大差别, 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 不利于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 大力推动农村人力资源有效开发不仅是解决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的核心举措, 更是消除不平等, 重建社会公平机制, 创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第一, 要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 促进资源的自由流动, 加大投资力度,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 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 尤其要重视成人和职业教育, 培养从业人口技能素质。拓宽农业高等教育, 对考入大学的农村困难学生继续推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补助政策。通过以上措施多角度, 全方位改变农村文教事业落后以及就业困难的状况。
第二, 要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和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 提高农民身体素质, 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以土地的市场价值为依据, 实行公平补偿, 使农村居民老有所依, 老有所养, 为其解除后顾之忧, 从而转变生育观念, 促进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和人力资本的个人投入的增加, 有利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
第三, 加强农村组织建设, 发挥集体资源优势, 增强抵抗风险的能力。农民组织主要包括经济性农民组织、政治性农民组织、基层自治性农民组织和社会性农民组织。这些基层民主机构由农民自发组织而成, 在各自范围内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有效克服单个农民在变化无常的市场面前的脆弱性, 可有效利用集体智慧和资源优势, 改变过去农产品经济交易中的不利地位, 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以及农村基层文化和政治建设。
第四, 利用信息科学技术, 为人力资源的高效流通和利用创造信息互动和专家咨询平台。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信息化逐步向农业和农村渗透, 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 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来源, 提高农民对于市场变动的应变能力, 及时补充新知识, 强化自身的素质。
5 结论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巩固发展成果, 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解决社会矛盾, 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有效解决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 则必须改革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 实现“并轨”, 要打破城市和农村长期存在的经济隔阂, 使两个曾经互不相干的经济体和社会体有机结合起来, 形成统一整体, 首先必须解决农村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建设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的适应性问题, 毕竟新农村建设不是城市建设, 不能盲目而武断地“向城市看齐”, 解决“三农”问题要有新思路, 必须根据农业、农民和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模式、社会结构等特点, 制定科学的指导方针, 采用“农民自治”的政策, 大兴农村文教事业, 选贤任能, 培养大批农村骨干, 发挥农村民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从实际出发, 建设富有农村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摘要:“三农”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 更是一个关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问题。要彻底解决当前我国农业、农民和农村问题, 必须改变过去“授人以鱼”的单一济贫政策, 而要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入手, “授人以渔”, 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 以技术促进生产, 以科学引导生活, 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 缩小城乡差距, 从而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步伐。文章在概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 深入探讨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提出改进和提高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杨金深.城乡经济统筹理论与策略[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
13.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存在问题及研究对策 篇十三
近年来,中国的银行业监管取得了较大进展,在防范银行业风险、促进银行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应注意的是,中国当前的银行业风险仍然十分突出,银行业的监管也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WTO后,银行业市场日益开放,如何通过健全银行业法规体系,改进监管理念、方式和手段来提高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对于促进金融发展和保持金融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一、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披露不足,市场约束机制不够。
我国银行缺乏准确和及时地公开披露信息的激励。出于对银行风险状况的担心等原因,我国政府和监管当局对银行公开披露信息的强制性监管规定和法律制裁措施的力度不足,导致银行缺乏准确、及时地公开披露信息的激励。
另外,评级机构等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落后,难以提供公正、客观的评级信息。我国评级机构的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受资金规模、法律支持、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它对被评级对象还存在一定的利益依赖关系,没有成为真正独立的信息提供机构。
我国银行业信息披露存在的上述问题,使市场参与者无法判断银行经营状况的良莠,缺乏实施市场约束的决策依据,尤其是虚假、非充分性财务信息还会误导市场参与者的判断力,导致逆向选择行为。
(二)监管方式单一,过于依赖外部监管
在市场经济下,金银行监管的方式大致有三种:即金融当局的外部监管、金融机构的自我管理以及社会监督;所采取的手段也主要有三种:即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然而,目前我国金融监管的方式较为单一,主要是外部监管,自我管理虽有,但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机制不完善;行业自律组织很少,而且还没有发挥大的作用。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等社会监督机构对银行业只是偶尔进行检查,没有形成制度,存在着严重的体制缺陷。从监管手段上来说,监管应是依法进行,而现实情况却是法规不健全、实施细则缺乏,造成在具体的监管操作中时常出现无法可依、执法困难、约束力不强、操作随意性大等现象,使金融监管的有效性大大降低。另外,还没有多少监管的经济手段。
(三)监管法律滞后,相关监管法规不完善
银行监管法律法规尚待健全。我国现有的银行业监管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在现已出台的银监法中,没有与之相配套的法规。有些法律法规条文的可操作性不强。如对不遵守审慎经营规则的银行业不能采取强制措施发现银行经营有问题不能进行接管。另外,法律法规出台的速度落后于金融创新的速度,往往是新的金融产品出现以后才开始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银行的经营行为,这个矛盾在混业经营日趋发展、新业务新产品层出不穷的今天表现得尤为突出。
(四)监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效性的银行监管,最关键的步骤是发现和评价银行存在的风险,这对监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国外一些监管当局非常注重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配置及培训,如OCC拥有法律、计算机、会计、信贷、反洗钱等各项领域的专家队伍,对监管人员安排了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计划。我国在监管人员专业化培养方面较落后,主要表现在:
一是没有建立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监管人员队伍。风险性监管要求监管人员不仅要熟悉被监管对象的产品结构、业务流程、风险管理模型、内控机制、计算机系统,还要具备良好的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知识,从而能对风险管理系统的合理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及各项业务的合规性及风险程度进行评判和检查。这些监管内容不是某一个监管人员能够独立完成的,而是需要一支结构合理的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我国目前严重缺乏这样的专业监管人员队伍,监管人员的专业结构配置不合理。
二是没有建立实用有效的监管人员培训机制。银行业监管人员不仅要有较全面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系统的检查方法和技巧;同时金融市场和技术的发展,也带来了大量新知识、新的管理技术和新产品,对此监管人员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银行业的发展和实施有效监管,因此学习也应成为监管人员日常工作的组成部分。我国尚没有针对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监管人员制定全员的系统全面持续的培训计划,也没有建立分等级的监管人员资格考核标准,相当部分监管人员的知识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需要,这对实施有效的银行业风险监管形成巨大障碍。
二、我国银行业实施有效监管的对策
(一)强化信息披露,健全市场约束机制
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尚未成为真正的市场经济主体,市场奖惩并未在我商业银行中切实发挥作用。其原因之一在于信息披露的不健全,市场参与者以及时获得诸如银行财务状况、经营战略、风险管理能力、收益等方面的可靠信息,无法将更多的资本配置到风险低的银行,或者要求风险高的银行提供高的收益率。市场约束机制不健全引发的问题是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甚至浪费了大量的金融资源。我国应在信息披露制度多方面进行进一步改进:在及时性方面,可以增加季报、月报和重大事件及时报告的形式,报告的准备期限也应该适当的缩短;在有效性方面,需要对市场参与者利益最相关的风险暴露和资本充足状况的加强披露,披露结果同时要提供形成原因和过程;在真实性方面,对于提高信息收集和处理中的误差,需要通过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规范的方式改进;在可比性方面,在会计规则和评估程序等方面应该达到标准、统一和国际化,便于市场参与者收集和整理来进行对比。
(二)建立多层次的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效率
1、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金融机构内部管理控制制度,是防范金融风险与危机的基础性、根本性制度,是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的前提。各国的监管经验表明,金融监管当局的外部监管手段只是作为金融机构内控不足的补充,控制风险的根本措施还要靠内控制度。事实上,国际商业信贷银行案、巴林银行的倒闭、日本多起银行案以及其它金融案例中,如果银行制定并执行了严格的内控制度,危机或许可以避免,某些银行或种不致倒闭,即使是由其它原因引发的金融动荡,也可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和化解。对于我国来说同样如此,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形成有一个历史过程,既有政策性、行政干预、市场变化等原因,也有自身经营管理不善的原因。据有关方面的抽样调查显示,银行因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形成的不良资产约占40%以上,说明自身经营管理中的问题是形成不良资产的主要原因。因此,金融机构应对自身内部各分支机构、各职能部门以及经营决策者加强约束,使金融机构内部导致的风险得到控制并降低到最低限度。
2、加强金融机构行业自律管理。
金融行业自律,是金融业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约束的一种民间管理方式。它可以提高行业内部的管理,有效地避免各主体之间的不正当竞争,规范其行为,促进彼此的协作,与官方金融监管机构一起来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安全,因此,行业自律也是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方面。如美国,除证券交易所和证券商协会分别负责对场内和场外的证券商进行充分的监管外,还有证券交易所工会、美国投资银行家协会、投资公司协会、投资顾问协会等组织,它们从行业自律的角度对证券商进行不同角度的规范和引导,以促进会员业务的健康发展。法国1984年(银行法)使强制要求所有信贷机构都应从属于某一专业团体或隶属于法国信贷机构协会的中央组织机构。香港则以1981年《银行公会法案》确立了银行同业组织——银行公会的法定地位,并要求所有持牌银行均须加入。因此,加快我国行业自律组织(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及中国保险业协会)的发展和完善,使其在金融监管领域发
挥应有的作用,也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3、强化社会独立审计体系和其它社会监督的作用。由于金融监管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很难完全由监管当局自身承担,所以应该加强纪检、审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工商、财税等机构对金融机构的社会性监管,增强金融机构在资金营运、财务管理、业务开展和信用评级等方面的透明度,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要通过新闻媒体的力量,监督各金融机构认真执行国家金融纪律、方针、政策,监督其遵守相关的金融法规。另外,通过加强金融法规知识和风险防范意识的宣传,设立全回监管公开举报电话,聘请社会义务监督员,建立畅通的信访渠道等,形成广泛的群众监督。
(三)建立和完善金融监管的法规体系。
完善调整金融市场主体关系的主导性法律制度。首当其冲的即是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相关法律制度的调整。这些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银行业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不仅为国有商业银行补充资本金、剥离不良资产,也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在风险控制、财务管理、薪酬激励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但由于进行市场主体制度设计过程中主要按照政府意志展开改革,而未按照司法原理明确主体权利与义务,导致体制和机制等深层次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改革在许多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未来几年,法律需要在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出资人制度、股东权利与义务、股东行为约束、法人治理结构等方面,在深刻理清社会关系的基础上,作出科学明晰的规定, 对已出台的金融法规,要抓紧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以增强现行金融法规的可操作性.真正解决当前金融监管中有法难依的问题。同时尽快建立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由于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与其他企业相比。具有涉及面广、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密切的特点,因而在关闭中遇到了诸多的法律问题。因此,应当研究制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框架,如《金融机构破产条例》、《金融机构撤销办法》和《金融机构合并办法》等。其次,是加入WTO后,需要对我国金融政策和金融立法做出相应的调整,凡与WTO基本原则相矛盾的法规和政策都应及时废止或修改。最后,是尽快制定网络银行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
(四)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素质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一个国家金融监管人员的水平决定监管的水平,这是很有道理的。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切措施,使我们的监管人员能够不断扩大知识面,更新知识结构,同时还要严格约束监管人员的行为,防止玩忽职守、循私舞弊现象,树立清正廉洁、秉公办事的形象和作风。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
1、对现有人员加强培训。通过培训,优化现有监管人员的知识结构,使之逐渐符合现代金融监管的需要,这是一条主要途径。
2、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从商业银行和其他部门引进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充实到金融监管的队伍中,促进监管人员监管水平的提高,达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目的。
【我国的土地资源保护存在问题及研究对策】推荐阅读:
研究我国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08-18
我国审计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1-06
我国村镇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08-06
我国房地产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14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环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19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19
论我国行政执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2-04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12-17
论我国农村城镇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07-05
我国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