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2024-08-14

四年级体育教材分析(11篇)

1.四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篇一

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一、教材分析

1、基本结构

(PPT显示)# 精读17篇、略读15篇、选读8篇 #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 #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词语盘点、语文园地

2、单元主题及单元教学重点(PPT显示)

单元主题

单元教学重 点

1江山如画

品味积累描写自然景物诗句;学习按一定顺序具体写一处景物;认识排比句。2以诚待人

初步了解通过一件事来写人的方法,品味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的词句;初步学习概括主要内容。

3自然的启示

了解大自然给人类的启示,初步学习概括主要内容;体会关键词语表情达意的作用。

4战争与和平

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利用小标题再次练习概括主要内容。

5热爱生命

继续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会抓重点勾画句子,将自己的读书感受简略地批注在书上。

6田园生活

体味优美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精彩句段;体会拟人句的描写特点。7执著追求

品味描写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词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了解引号的作用 8故事长廊

读懂故事内容,体会其中的道理;概括主要内容,复述课文。

3、和单元主题相呼应的口语交际及作文教学(PPT显示)

单元主题

口语交际

习作教学

1江山如画 “走,我们去春游”写校园的景、物、事

2以诚待人 “以诚待人的事情” 写自己的心里话

3自然的启示 “大自然的启示” 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

4战争与和平“小小新闻发布会” 看图写想象

5热爱生命 热爱生命的故事 写热爱生命的人和事

6田园生活 乡村生活 写乡村生活的感受

7执著追求 我敬佩的一个人 写敬佩的一个人

8故事长廊向你推荐一本书

自由表达

4、教材特点:(PPT显示)

◆思想内涵丰富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教材共入选32篇课文: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选读课文8篇。分8组,每组都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

例如:例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例如:“战争与和平”专题,直面惊心动魄的战争年代,倾吐对和平的呼唤。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经受洗礼。

安排了四个重点训练项目

在本册阅读教学中,除了安排朗读、积累、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还安排了4个重点学习项目:

一是体会课文中关键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二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三是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拟人、比喻、排比、人物描写)四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建议: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PPT显示)

“统筹安排”就是这4个重点学习项目不是一个单元安排一个知识点,而是合理地分散安排在各个单元很多教材之中的。

如本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练习,虽然在语文园地八“我的发现”才总结了如何抓课文的方法,但训练不应该在第八单元才开始。在第三单元本的导语中,明确提出了 “阅读本组课文,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的学习要求。

(出示PPT)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自然之道》时就要给予落实,并且十分有必要让学生动笔写一写,会说不一定等于会写,只有让学生一句一句写下来,才能发现问题,才能有针对性指导。

“因课设练”,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相应的练习。我们的阅读教材都是文选式的。入选的课文,编排在一个单元中,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相似或联系,但其语文学习的知识点、技能的训练点乃至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和形成等,其侧重点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每篇课文安排的训练重点均要适合每篇课文的特点。

如果一个单元安排的几篇课文,强行统一安排一个重点训练项目,要么可能因练伤文,要么可能因文伤练。因此,教师还根据各课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了“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思考,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等练习。

“多次重复”,是说一个学习重点不可能通过一两个单元的学习完成,必须通过多次反复

训练才能逐步实现内化。这是因为一个重点学习项目,仅靠两个单元的突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语文学习要靠日积月累,反复习染才能形成素养。如上文在“把

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中谈到的例子也体现了这一编排思想。

“螺旋上升”,就是采取循环往复的方式安排学习重点,绝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重复,而

是逐步提高要求,螺旋式上升。这4个学习重点虽然在本学段的四册教材中反复出现,但其练习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师要由扶到放,从交给方法,到学生自主思考,熟练掌握。

◆注重向小学高年级阅读的过渡,着眼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承担着从第一学段向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过渡”任务。而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又是第二学段阅读教学的最后一个学期。也就是说,就小学阶段阅读教学而言,第二学段是承上启下阶段;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而言,四年级下册的阅读教学除了肩负着“承上”的任务外,更重要的是要解决“启下”的问题。因此,对于教材的编排,我们要用心品味。

二、课例分享及教学建议

◆《语文园地一•词语盘点》教学设计及教学建议。(出示WORD 文档)关于词语盘点的教学建议:(出示PPT)

1、要重视词语盘点,莫让词语盘点走过场。

2、琢磨编排特点,设计多样化的盘点方式。

3、积极为学生创设语境,学以致用。

◆第9课《自然之道》第二课时课堂实录及思考。(出示WORD 文档)◆第31课《普罗米修斯》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出示WORD 文档)

由此带来的对阅读教学的思考:(出示PPT)

1、强烈的语文意识。

在教学时要立足文本,着眼于语文实践,引导学生真真切切读书,扎扎实实训练,在学习的过程中“留下语言,留下形象,留下情感”,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2、鲜明年段目标意识。

正确把握中段阅读教学的重点并寻找相应的教学策略。“词块教学”、“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边读边圈划”、“读写结合”“想象写话”都突出了中段的教学重点。

3、两只眼看教材。

“两只眼看教材,既看到文字表面,又看到文字背后,既要看到读的内容,又要看到写的问题,既要从读者角度思考,又要从作者角度考虑。”阅读和写作是个互逆的过程,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表达。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在阅读中渗透写作的指导,读写结合,帮助学生从吸收走向表达。

三、作文教学建议

1、课内作文——扎实有效

对于本册的八篇大作文,应该扎扎实实地在课堂上落实,并且要重视培养学生修改的能力。这是本学期习作上的要求,在语文园地

二、语文园地

四、园地

六、园地七的习作要求中都非常中明确提出:—(出示PPT)

我的做法:自品—互赏—众议—细改—面批---自 品:

美美地读一读自己的作品,圈出好词,划出好句。为了多给自己圈划一些好词佳句,学生们总会特别认真地朗读自己的文章,会特别仔细地寻找文中的精彩之处。一些读起来别扭的地方,如语病、漏字、添字、错别字等,学生一般自己就能发现并改正,语句自然就通顺优美起来。

互赏:阅读别人的习作,本身就是一种交流、学习、思考,也是一种提高。在圈划和标注中,学生们既看到了文字的表面,又必须要去思考文字的背后,既看到了读的内容,又学到了别人写作的方法。根据习作的不同内容,每次交换的对象也不同,经常让学生有不同的交流对象:有时采取同桌交换批改,有时优差生搭配互改,有时程度相当的学生对换,有时是小组内交流互批。

众 议:通过上面“自品”和“互赏”两个步骤之后,学生思路开阔了,词语丰富了。教师可按照每次习作的情况,抽取不同水平的作文,有时选一篇,有时选数篇,可以选写得好的,也可以选原来写得差而改得好的。从立意、思路、段落、词句表达等方面,由师生共同进行评议修改,让学生直接感知批改的全过程。集体评议,可以使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也可以弥补自我修改和相互批改的不足。

细改:

要引导学生认真整合信息,结合集体评议中已经圈定的毛病,学习回过头来再次对自己的文章进行斟酌,进行细致的二次个人修改与补充。

面批:

在经过上述四个环节之后,大多数学生的作文已经基本做到了语句通顺、选材合理。面对面地交流,教师能做到对症下药,让学生得到切实的帮助,习作反馈更为迅速有效,学生也能很快领会要求、领悟修改方向。面批拉近了生师之间的距离,此时学生也更愿意接受老师提出的修改建议。

誊 抄:

将文章认真地誊抄到作文本上,交给老师批改。此时,面对这一篇篇书写整洁、语言流畅、文笔生动的作文,不仅教师感到欣慰满足,连学生自己也充满了成就感。

通过“自品—互赏—众议—细改—面批”这样多维度批改,使学生自始至终参与作文

训练的全过程,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2、随文练笔——见缝插针

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光靠每单元一次的习作训练是不够的,教师应该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指导意识,充分利用文本的写作资源。整理全册教材,可以寻找到较多练笔的契入点:((出示WORD 《四年级下册练笔契入点》)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排适于学生的练笔内容。“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练习的时间宜短而快。教师不宜拔高要求,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

作”来对待。

3、生活随笔——真情实感

第二单元“我的发现”

中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指出了要“养成留心观察、勤动笔的习惯”。

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留心观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在日记本中。我们应该

主动替学生挖掘写作内容,或创设一些情境、或提供一些可观察可写的对象。写的时候,不要有写法上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不受形式的束缚,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及时的写下来,让学生感到写就是倾吐,是件快意的事情。

4.评价展示——重在鼓励

每学期期末,我都会把学生的优秀习作集结成册,名曰“优秀作文集”

在班级进行展示。展示发表级别不在于多高,但是带给学生的成功感是巨大的。有时一次小小的展示,一张小小的奖状,一个大大的笑脸,或许就会改变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和价值的认识。相信很多老师都能想出更多精彩的点子,使学生体验到写作的乐趣。是逐步提高要求,

2.四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篇二

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有着其他资源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 我们把教材中的作文扔掉不管, 那肯定是不现实的。 为了使教材在习作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认为我们要努力的方向是:如何充分尊重教材本身, 根据本班学生实际, 激活学生写作兴趣, 尝试对习作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并加强教师的有效指导, 这样给教材注入了丰富的源泉, 使它更显丰盈, 同时也打开了学生们轻松快乐的习作之门。

现以四年级上册的教材习作为例, 谈谈我的一些思考与实践。

【策略一 】合理裁剪, 化零为整

新教材是以人文专题来组织编写的, 写作内容和要求都有更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单元习作基本不命题, 只给出内容范围, 写作自由度大。 在习作指导中, 教师面对宽泛自由的习作范围, 可以适当根据提示缩小范围, 聚焦到几个关键点上, 有针对性地进行习作指导。

比如,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习作是以“自然景观, 神奇的大自然”为主题展开, 它的要求是让学生学习课文后, 围绕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 写一篇习作。内容可以写著名的旅游景点, 也可以写家乡或身边的景物。 要求按一定的顺序写作, 并且突出景物的奇特之处。

第一步:集中景点, 放手写作

口语交际课的时候, 我试着让学生们对喜欢的景点做些交流, 结果却发现一些著名的景点好多学生只是在电视或书上看到过, 没能真正游览过。 所以能讲到的景点不多, 何况一些地方我也没去过, 并不清楚它们的奇特之处。 联想到我们的家乡就是旅游大县, 有许多美丽的景点, 我就鼓励大家说说家乡的景点, 不少同学提到大佛寺、沃州湖等地, 但奇特之处没能表达清楚。 于是, 我建议大家趁着双休日重游大佛寺景区, 重点选择一到两处景点细细观赏之后再写作。

第二步:明白思路, 有序练写

第一次放手的自由写作, 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 我发现大半数学生写了许多游大佛寺前后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 介绍景点的文字却没有多少。 怎么办? 于是我对学生们强调了写景文的特点, 要求学生能讲清楚这个景点有什么景物? 它们怎么样? 学生们略有所思, 在我的提议下重新修改了习作。

第三步:突出重点, 有的放矢

第二次的作文总算像写景文了, 但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景点的特色不够鲜明, 学生多数介绍了那里有什么景, 什么物, 但对于“怎么样”的介绍还是比较草率。 于是我们重新复习了课文的重点段, 并拿以前学生的优秀范文做了引导。 学生们自己再次修改之后, 以写同一景点为分组标准, 做了交流。 我们重点讨论了“般若谷”“放生池”“恐龙园”等景点的特色, 大家互提建议和想法, 发挥了同学之间的智慧, 以拓宽文思。

第四步:化零为整, 生动写作

在教师的指导和大家的集思广益下, 很多同学都掌握了写景文的要求, 抓住了景点的特色, 就算同一景点, 也写出了不同的文采。 如同样写般若谷的瀑布, 潘金城写道:走近般若谷, 立刻就能听到“哗哗”的瀑布声。 抬头望去, 只见一股巨大的水流从般若谷的顶端喷涌而下, 就像一条白龙从天而降, 辗转经过几个梯形的石阶, 最后落到谷底的水池。 走在通往般若谷顶端的石道上, 水仿佛能从脚底涌上来似的, 让人不禁感觉一阵寒意。 梁天宇写道:我们离瀑布越来越近了, 真是一帘美丽的瀑布, 水从顶端流到底下, 像一条白龙下凡, 威武无比, 又如同银河一般, 从天上流了下来, 碰到一块块大青石, 经过太阳的照射, 激起一串串耀眼的浪花, 又像彩虹一样, 在两端横跨起来。 水滴哗哗地落了下来, 那么多的水滴, 一颗落下另一颗又接着落下, 在瀑布外面铺得那么均匀, 像一层用水做的帘, 保护着瀑布。 水弯弯曲曲地流了下来, 像一个水精灵翩翩起舞, 风一吹, 就随风飘动, 美丽极了。 水飞快地流了下来, 慢慢地, 化成了小池。

这次习作指导颇费周折, 但从上交的习作看, 指导还是有效的。

【策略二 】移花接木, 化难为易

我们知道, 园艺师常常会运用移花接木的方法, 以此来培育优良品种, 或者让花木更加茁壮;服装设计师常常运用移花接木的方法, 设计出新颖时尚的服装。 在习作教学中, 我们也不妨学学他们, 也来用一用“移花接木”的招数。

比如, 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是“写导游词”。 习作要求是选取最有特色的“世界遗产”向大家介绍, 可以介绍重要景点, 也可以讲讲与景点有关的故事或传说, 并在其中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这种文体对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第一次尝试。 学生们对导游、导游词的了解太少, 对自己查找的资料不能正确进行改编, 有的在格式上也不太懂。课堂上需要教师更多的引导、启发。 因此, 我查找了相关导游词写法的资料做了如下指导:

1.介绍特点, 明白要求

首先, 我在课堂上清楚地介绍了导游词的格式和特点, 告诉学生导游词一般有前言, 也就是导游在陪同游客参观游览前向大家表示问候、欢迎和自我介绍的话。 有总述, 这是对游览景点一个总的介绍。 还有分述, 这是导游词的重点, 要按游览顺序对所选景点逐一进行生动具体的解说, 可以介绍景点风光, 也可以讲与景点有关的传说。 这样能使游客在饱览美丽风光的同时领略景点的文化艺术魅力, 从而留下更加美好的回忆。 在介绍中还可以与游客进行互动, 提示参观游览的注意事项, 向游客提出当“文明游客”的要求。

2.观看录像, 听记导游词

为了加深学生们的印象, 我在午间活动课时组织学生观看了旅游景点介绍片, 特别选择了课文中学到过的长城、颐和园等景点介绍片, 听记导游在引领游客参观游览时的一些导游词。

3.学写导游词

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一个尝试:尝试一, 将本组课文中的景点改写成导游词。 尝试二, 搜集自己去过的相关景点资料, 自主习作。

4.写后指导, 佳作分享

在习作交流课上, 安排同学模拟导游进行讲解, 请同学们进行点评。

【策略三 】读写结合, 借鉴写法

任何一篇成功的文章都是内容和形式的最佳结合体, 关注完内容就得关注技巧。 我们发现习作要求中多次出现“试着运用课文中学到的一些方法”, 但是, 就学生而言, 究竟该运用课文中习得的哪些方法, 如何运用这些方法, 教材却没有说明。 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理清思路, 找准单元阅读课文和习作的结合点,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写作方法, 在仿中练就写作技巧。

比如, 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是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要求能抓住动物的特点进行写作, 并且能在文中表达出对这个小动物的真情实感。 而这一单元的习作准备其实是从教学《白鹅》就开始了。 在教学课文时, 我就提醒学生要学习描写动物的表达方法, 并选好自己想写的小动物, 仔细认真地观察一段时间。

1.借鉴课文, 学习表达

习作前, 我再次引导学生回顾了本组几篇课文的表达特点, 比如:抓住动物特点先总述后分述的表达方式, 前后对比的写作方法, 精彩的动作神态描写, 还有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 等。

2.口语交际, 开拓思路

动笔前, 我们先进行了口语交际, 选择同一动物的同学组成一个学习小组, 彼此切磋, 交流这种动物的特点习性。 教师可随机深入到各小组, 引导学生充分地说, 从不同角度来说出自己的发现。 比如可以说外形, 说脾气, 也可以说小动物怎样进食, 怎样玩耍、怎样休憩等。 口语交际拓展了学生的思路, 为写作打下了基础。

3.模仿片段, 听记训练

同学们打完习作草稿, 自主修改后我进行了检查, 发现还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 那就是描写过于笼统, 不够细致, 这其实也是平时写作的一个弱点。 因此, 我除了对课文重点语段加以复习外, 还让他们重读了作家周而复和夏丏尊关于写猫的两个精彩片段, 一个侧重于写猫的外貌, 一个是运用侧面描写, 从不同人的反应中衬托出猫的可爱。 此外, 我还进行了几个描写动物片段的听记训练。

同学们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了修改、誊抄, 结果发现佳作连连。

【策略四 】学科整合, 开启心路

在写作教学中, 我们还可以灵活地和其他学科进行整合, 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种资源, 打开学生的思路, 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任何生活和学科都可以从作文中找到表现的方式。 反之, 作文也就可以从任何生活和学科中找到体现自己的丰富内容。 ” (李白坚)

比如, 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是在“我们的奇思妙想”这一口语交际的基础上, 写一篇想象作文。 可以写自己的奇思妙想, 也可以写受他人或书本启示想到的内容, 还可以写科幻故事。

为打开学生的思路, 我先打开了学校网站的相册, 让同学们欣赏了我校在各级比赛中获奖的科幻画作品 (每年我校都举行科幻画比赛) , 特别介绍了我校前不久荣获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作品:四 (2) 班袁畅同学的《超级孕妇装》, 三 (2) 班丁煜航的《抗震抢险救援机》, 解读了他们的设计理念。 科幻画的欣赏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

接着, 我让同学们也展开想象的翅膀, 畅谈自己对21世纪科技发展的各种奇思妙想。 交流的内容可以涉及未来的方方面面:吃的食物、穿的衣服、用的物品、居住的房屋, 公路、铁路、航天航海及各种交通工具, 或未来的学校、教室、操场等。 还要求同学们努力说清楚它们的名称、样子或结构、作用。

口语交际课后, 我让学生们把自己的奇思妙想记录下来, 并要求将想象的内容写具体、明白。 因为有了科幻画的引领, 有了口语交际的练习, 这次的习作大部分学生取得了成功, 有些学生在我的建议下, 还给文章配上了相应的科幻画。

3.四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篇三

关键词:新教材;板块;单元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3-068-1

一、新旧教材板块结构的异同点

对话、词汇、句型、阅读、活动、语音、歌曲、歌谣组成了《牛津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材的单元板块。小学《英语》四年级教材各单元板块为:Story time(课文学习),Fun time(趣味操练),Cartoon time (趣味阅读),Sound time(语音学习),Song time∕Rhyme time(歌曲演唱∕歌谣诵读),Checkout time(复习检测),Ticking time(自我评价)(何锋,2012)。小学《英语》的板块有保留、合并、删减和增加,我们要学习新教材,明确单元板块功能及内在联系,有机组合,使单元中的几个课时前后连贯。

二、新教材各板块间的内在联系

小学《英语》四年级的单元教学可以设计成三个课时:故事板块教学、词句板块教学和综合板块教学,二、三课时可根据板块内容组合。本单元的板块组合:【第一课时】Story time,学生在snack bar这个情境中感知语言环境,为第二课时词句的学习作好准备;【第二课时】Fun time,Rhyme time和Checkout time,延伸第一课时故事的语境,学习相关词句;【第三课时】Cartoon time,Sound time和Ticking time,通过前两课时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语言基础,这一课时学生应灵活运用语言知识。

三、新教材教学案例的分析研究

1.故事板块教学。小学《英语》的故事都是围绕单元的某一个话题展开,教师应带领学生整体感知故事,在整体理解对话、领悟单元话题后,再进行故事细节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尝试运用所學知识。

【案例1】

Step 1. 课前铺垫词句学生听“Im hungry”这首歌,说出听到的食物单词,接着说说其余食物的单词,而后用“Magic box”这一游戏巩固新单词并操练句型“Id like...”,以此作为故事的学习作适当铺垫。

Step 2. 课中学习故事学生带着“Who?”“Where?”两个问题观看动画,整体感知故事,教师引出课题“At the snack bar”,并设计自读课文连线、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对故事有更好的了解。

Step 3. 课后表演故事学生小组合作表演故事,并根据老师的问题来总结点餐所用句型,同时区分健康食物与垃圾食物。

【评析】 案例1中,教师适当铺垫词句,再整体引入故事。在教学故事时,教师采用“总分总”的形式,引导学生整体感知、局部学习、整体输出,真实的语境让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2.词句板块教学。词句的教学不能脱离语言环境,教师可以先复习,再延伸故事情境,过渡到词句的教学,最后带领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练习词句。

【案例2】

Step 1. 复习故事教师通过询问故事复习单词和句子,并让男女生分角色为动画配音。

Step 2. 单词学习教师安排了跟读、分类、表演等活动来让学生学习新单词。

Step 3. 操练句子上一环节中,学生用“Would you like...?”“Id like...”来模拟对话,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猜、听、说来复习词句,并把词句融合在韵律诗中。

Step 4. 学习反馈学生通过猜、听、连线来反馈本课时的学习内容。

【评析】 案例2中,教师从复习故事入手,复习词句、故事配音,延伸到本课时词句的教学。教师设计表演、韵律诗等活动来练习词句,让学生在相对完整的情境中学习词句,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境。

3.综合板块教学。综合板块的教学是对单元的复习,在学习了两个课时之后,学生已有一定的语言基础。教师在设计的教学活动时要和单元话题密切相关,创设完整的语境,可以先综合复习前两课时的内容,再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整体输出语言知识。

【案例3】

Step 1. 综合复习课前复习韵律诗“Would you like a pie?”,并衍生到与食物相关的韵律诗,再通过游戏复习单词,从而引入话题“snack bar”。

Step 2. 综合运用(1)卡通学习。教师直接从话题“snack bar”过渡到卡通的学习,通过猜、看、说、读、演、配音的形式来呈现卡通。(2)语音学习。教师延伸卡通的情境,设计结尾引出“kitchen”,过渡到语音学习。

Step 3. 综合评价教师先请学生总结本单元所学内容,接着让学生互评,最后提出四星要求。

4.语文四年级上册作文教材分析 篇四

一、习作要求

本册教材的习作训练要求是:(结合课标)

1.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2.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

3.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4.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5.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6.根据表达的需要,使用冒号、引号。

7.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8.全学期不少于12次,每次可以只是一小段话。

二、习作内容

语文 课本中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习作训练:如第一单元是自制贺卡,写出自己

的心里话;第二单元是看月亮、写月亮;第三单元是介绍少数民族;第四单元是写一写自己的收获;第五单元是写一写桥;第六单元是介绍邮票;第七单元是介绍地名;第八单元是写一个关于尊严的故事;第九单元是写音乐;第十单元是介绍人民币;第十一单元是用能够体现“大与小”关系的几组事物来编故事;第十二单元是写学期个人总结。

其中教材在阅读教学中穿插了三次小练笔,分别是:在学完了《师恩难忘》后让学生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故事;学习了《落花生》后让学生用“落花生,我想对你说……”为开头写一段话;学习了《散落的钞票》后让学生用100个左右的字缩写这个故事。

从作文的题目看,编者所选取的作文训练的内容生活味很浓,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很强。比如自制贺卡说心里话、写一写自己的收获等题目,这些都是同学们生活实际中的一部分。都是有所实践,有实际感悟的内容,当然写作文的时候也就有话可说。我们平时的作文教学,往往就是因为没有生活实践而让学生无话可说,或者假话空话连篇。对于来自学生生活中的习作训练,老师更多的是在教学前要指导学生多多发现身边的事物,用眼去看,用心去体会,引导他们关注生活,感受生活的点点滴滴。

三、习作指导

1.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所以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说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必须开始练习写实实在在的生活。同时也应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

2.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比如在教学第二单元《明月》时,我先通读整个单元的教材,对本单元的主题内容有个整体的把握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古人、今人的笔下感受到月色的美,又从人类登月使学生感受到月亮无穷的奥秘,激发学生去探究月亮。然后指导学生观察月亮,多搜集一些这方面的资料。学生搜集的资料远远超出我的想象,可谓是五花八门。有了这么多的素材,就不愁没有话说了。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去说月亮。学生在交流中畅谈了科学家对月球的研究成果,有关月亮的天文气象知识,也有的同学讲述了有关月亮的传说故事,甚至有的同学还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月亮、未来的月亮等等。我因势利导,指导学生学生确定写作的内容,写出自己心中的月亮。作文写出来后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效果确实不错,达到了我预定的目标:激发学生探究月球奥秘、训练学生用文字表达内心世界的完美结合。

3.写作知识的教学务必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本册的作文修改是训练重点,教师要特别重视修改的指导,把它看做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

4、指导学生进行练笔活动。实践告诉我们:任何一种能力的提高,都必须经过反复的训练。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光靠一学期的几次习作训练及几次小练笔是远远不够的。为此,教师要开发学校生活,联系家庭生活,抓住社会生活,指导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小练笔,可安排随文练笔,设计课堂练笔,捕捉时事练笔。先让学生“心动”,再让学生“笔动”,学生才能有内容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然后将学生的习作及时展示,或让学生去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投稿,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氛围中提高写作水平。

5.四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篇五

大数的认识

一、教学内容 1.亿以内数的认识。2.十进制计数法。3.亿以上数的认识。4.计算工具的认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万以上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2.认识自然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掌握数位顺序,会根据数级正确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

3.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4.能借助计算器进行大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5.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数感。

三、教学具体措施

本单元是小学生整数认识的最后阶段,也是系统整理整数概念、读写法则等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

大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是很广泛的,但在小学生生活中很少接触,比较抽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一是提供生活中大数运用的事例,突出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二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真切感受大数。借助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以及对“万”到“亿”新计数单位的初步了解,结合具体情境,促使学生联想,真切感受大数,培养数感。比如,播放某学校学生做广播操的情境或某个观看文艺演出的情境,让学生想想“如果学校的学生为1000人,10所这样的学校的学生有多少人?30所呢?”使学生体验大数的意义。又如,利用教材资源制作课件,让学生看到“每秒画出1个点,一刻不停地画。三个春夏秋冬过去了„„要用3年2个多月才能画完1亿个点。”使学生深切的感受到“亿”有多大。

2.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大数的认识中,万以上的数、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十进制计数法、大数的读写法则、近似数等,都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必须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

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教材内容的来龙去脉,要思考研究:新知识需要怎样引入,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哪几个要点,其中的重点是什么,怎么突破难点等。更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组织数学活动,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经历“再创造”的过程。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揭示数位的规律和数级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例如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计数知识展开数数活动。借助计数器,先复习学过的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再以“万”为单位一万、一万地数、十万十万地数„„学生凭借己有的知识和经验多次经历“满十进一”的过程,从而得到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数数的过程,就是学生认识新的计数单位,了解这些计数单位所占数位的过程。在这个基础上,放手让学生整理数位顺序表,观察发现其中的规律,进而引出“数级”。学生经历发现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的过程,经历了构建数位顺序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解每个新的计数单位的产生、名称、大小,认识计数单位的顺序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各数位的名称,排列顺序和规律,既为万以上数概念的形成及读写打好基础,又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

3.紧紧抓住数的分级,引导学生探索数的读、写方法。

读、写万以上的数,要按照数级,一级一级地读、写。因此,牢固掌握数位顺序和数的分级,是读、写万以上数的关键。教学时,在计数单位由“万”扩展到“亿”,归纳总结出数位概念和整理出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应及时介绍我国的计数规律,突出数级知识,重点认识个级和万级,为学生学习亿以内数的读写打下基础。然后在数的读、写中始终抓住“数级”知识,引导学生探索整万数的读写与含两级的数的读写,再引导学生类推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先看级再看位,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读、写”的习惯。例如读数时,要先分级再按级读出每一级的数,写数时,则要抓住“万”“亿”这些级的标志词来从高到低写出每一级的数。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角的度量

一、教学内容

1.认识线段、直线、射线。2.角的度量。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与直线,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理解角的含义,进一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知道平角和周角,并了解这几种角的大小关系。

3.使学生能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等一些特定度数的角。

4.使学生经历量角、画角等操作步骤的整理归纳过程,感受操作技能学习的特点,体会程序性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意义。

三、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学习起点,恰当定位教学目标。

关于“角”的知识内容,本套教材分了两次进行编排。二年级上册已经涉及到“角的认识”的一些基本内容,因此,在本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在充分了解二年级上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之上,制定本单元相应知识的教学目标。如关于“线段”的认识,应定位在特征的归纳与提炼上,以此为基础,进行直线、射线的特征认识教学。

2.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究,关注方法的适度提炼。

本单元内容的一大特点是操作活动多,许多知识的学习需要通过对直观图形的观察、描述和动手操作等方式进行。教材编写时,也比较重视量、数、折、拼等操作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自主体验,在习得知识技能的同时,积累起相关的活动经验。

3.结合相关知识的学习,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知识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本单元内容学习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引导学生经历、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载体。教学中,教师需要抓住相关素材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如在理解直线、射线的特性时,“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等,便隐含了极限的思想;

四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

一、教学内容

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2.积的变化规律。3.常见的数量关系.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会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

2.使学生经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理解规律内涵,并能运用规律使一些计算简便。3.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并能运用数量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措施

1.充分发挥学生原有经验的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算理上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一个因数的位数由两位变成了三位。因此,应在学生已有知识基础上,让学生独立思考,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乘两位数,通过讨论交流总结出多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

2.重视引导学生探索运算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习模型化的数学方法。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学习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的计算技能,还应当让学生掌握简单的具有实际背景的常见数量关系,并且能够用关系式或数学符号去表达它们。本单元学习的“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是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提炼出数学模型则是“单价×数量=总价”和“速度×时间=路程”。教学时,应注重让全体学生通过解决例

4、例5中的具体问题,感悟“单价、数量和总价”与“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并经历将抽象的数学模型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抽象出数学模型──解释并说明模型──再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中,建立初步的模型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重视引导学生探究运算中的规律,并作一定的归纳与抽象。

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本单元不但在相关的练习设计中,编排了一些引导学生探索规律的内容,如练习八中的第12题,练习九中的第4、6题等等(这些题中虽然有些打上了“*”号,不作普遍要求,但却是发展学生推理能力的好素材),而且将探索“积的变化规律”作为例题专门加以研究。教学中,应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到探寻运算规律的活动中去,通过观察数据特点,解释计算的合理性等,不但可使学生形成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而且还利于培养学生数感和推理能力。

4.适当增加计算量,加强计算技能训练。三位数乘两位数作为整数乘法运算学习的最后一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总结性和概括性。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最基本的运算知识,熟练计算技能,适当加强运算训练也是帮助学生提高运算能力必不可少的。因为篇幅关系,教材的练习题量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班级学生情况,适当增加一定题量的练习,以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整数乘法的相关知识。

四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教学内容 1.口算除法。2.笔算除法。3.商的变化规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商一位数)。2.使学生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经历探索过程,了解商的变化规律,能灵活运用商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4.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具体措施 1.重视口算教学。

口算除法,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又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口算除法的熟练程度,将对后续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探索口算方法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口算知识自主探索,二是注意提倡算法多样化。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口算方法,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索的过程,获得新的口算方法。同时还要注意组织好口算练习,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形式,注意给每一个学生都提供较多的练习机会。例如,利用好教材提供的资源,可以组织“对口令”“摘苹果”“拔萝卜”“夺红旗”等熟练口算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练习口算,提高口算能力。

2.帮助学生掌握试商的方法。试商的方法是笔算除法的重点内容,教学中不能把现成的方法结论让学生去记忆,也不能忽视对计算方法的概括总结,要通过适时地引导,让学生及时进行阶段性总结,经历算理算法概括总结的过程。教材不仅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而且用虚线框的形式完整呈现试商过程,通过学生讨论的形式,以记录讨论结果的方式呈现不完整的试商方法,教给学生探索的方法。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自主尝试、互动交流,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经历试商的过程,既可以加深对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学生逐步学会根据具体问题灵活应用试商方法,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空间,为学生赢得不断体验成功的机会,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意识。

笔算除法一般采用“四舍五入”法试商,而当被除数和除数具备一定的特点时,可以采用灵活试商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如教材在例题中就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引导学生比较哪种方法简便,在对比中使学生切实了解到计算过程既有一般方法,又有灵活处理之处,怎样简便就怎样算。此外,在练习中教材多次安排了“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的题目,引导学生发现被除数与除数的特点,发现灵活试商的“小窍门”。如第79页第10题、第80页第18题、第82页第4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去发现、总结,提高学生观察数字特点的意识,培养学生灵活计算的意识。

四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

一、教学内容 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初步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三、教学具体措施

1.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经历统计过程。

教学时,应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而展开。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就需要让学生完整地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学会提出用数据表达的问题,通过收集、整理、展示数据以及选择和运用适当的方法分析数据,进而回答问题、做出判断。

课堂上教师要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有机会从这些情境中发现并主动提出一些需要借助数据来回答的问题,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展示和分析,获得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或使问题得到合乎情理的解释。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合适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引入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学会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合理选择不同的条形统计图,结合数据分析的过程,体验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2.注意体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时,应从两个方面来体现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一是与统计表、象形图的对比;二是不同条形图之间的对比。例如,教学例1时,通过与统计表、象形图的对比,让学生认识到条形图可以直观清楚看出各类数据的多少。又如,在条形统计图中一格是表示1个单位还是2个、5个、10个甚至更多单位,需要根据收集数据的具体大小而定。再如,采用纵向条形图还是横向条形图需要根据实际问题的具体要求来决定,有时是为了版面安排的需要,有时是为了更准确地描述数据;这样,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在对比中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特点的认识,学会灵活运用统计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鼓励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有用信息。

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教学中应鼓励学生从数据中提取尽可能多的有效信息。学生对数据的读取可分为三个层次:①数据本身的读取,包括用能够得到的信息来回答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图表中有明显的答案;②数据之间的读取,包括插入和找到图表中数据的关系例如做比较(例如,比较好、最好、最高、最小等)和对数据进行操作(例如,加、减、乘、除)等;③超越数据本身的读取,包括通过数据来进行推断、预测、推理,并回答具体的问题。教学时,应结合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的特点,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取有用信息,逐步提高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数据信息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

第八单元 数学广角──优化

一、教学内容

1.烙饼问题。2.沏茶问题。3.“田忌赛马”问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2.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寻求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过程中积累数学的基本活动经验,感悟优化的数学思想。

3.凸显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初步形成从数学的角度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具体措施

6.四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篇六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第二学段向第三学段过渡的重要阶段。本册教科书遵循本套书“放低起点,小步快进,激励自主,成功达标”的编写原则,在体例上注重学段衔接,循序渐进,意脉贯通;本册教科书除了与四年级(上)的教科书一样,增加了一个学习单元外,还较之以前教科书,在广度上有所拓宽,在深度上有所发掘。如:有让学生体会句子意蕴的,有让学生领悟表达方法的,有让学生把握写作顺序的,有让学生延展的,有让学生把握主要内容的,有让学生多元思维的……这些设计不仅体现了编者对课程标准中年段目标的准确把握,还为夯实第二学段基础,向第三学段过渡做好了铺垫。

本册教科书在选文上注重文化浸润,精神引领,审美熏陶;在练习上注重灵动生成,夯实基础,学以致用。为了帮助教师们了解实验教科书的编写意图,更好地理解、解读教科书,使用好教科书,现就本册教科书的基本内容、编写特色、实施建议作简要的介绍。

一、基本内容

(一)卷首语: 激发兴趣,亲近语文

教科书首页用一段简短优美、富有激情、洋溢童趣、充满诗情画意的卷首语,简介了本册教科书主要的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亲近教科书、走进教科书、学好教科书的浓烈兴趣与强烈愿望。

(二)课文:意蕴丰厚,视野开阔

本册教科书分8个单元,主要有以下内容。

一单元:充盈童心的儿童视野

二单元: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

三单元:奇妙有趣的动物世界

四单元:令人惊叹的智慧人生

五单元:荡气回肠的美好情怀

六单元: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七单元:动人心魄的科技力量

八单元:赏心悦目的异域风情

全册课文仍按其教学要求不同,分为精读课文,批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精读课文:旨在教师的帮助指导下,让学生学习阅读的方法,掌握阅读的要领,学会读书。

批读课文:旨在引导学生尝试用在精读课上学到的方法进行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略读课文:旨在让学生自主阅读,了解大意,感受阅读乐趣。

这三种类型的课文,尽管课型不同,课堂教学的重心不同,学习方法的着力点不同,但是它们都紧紧地以“三维目标”为轴心,以四年级(下)的学习要求与任务为目标,以该学段学生的认知学习心理为基石,注重彼此渗透,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积累与运用:巩固基础,拓展运用

本册《积累与运用》有5个固定栏目:“温故知新”“语海拾贝”“口语交际”“习作百花园”“自主阅读天地”。“开心一刻”与“点击成语”是交替栏目。

1.温故知新

旨在引导学生巩固旧知,发现新的语言现象,探究新的语文学习方法,进而引发学生亲近母语、喜欢母语的情感,并习得一些语文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

2.语海拾贝

旨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认识母语资源的普遍性、多样性与趣味性,进而真切地感受到:语言的积累,不仅在课本中,在课堂上,更在生活之中,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

3.开心一刻或点击成语

旨在引导学生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一些有趣的语言现象,积淀一些历史典故。

“开心一刻”让学生从《没有春风》、《具体和抽象》这两个因乱用词语或误解词意所造成的笑话,去感受汉语的风趣幽默。

“点击成语”让学生了解《滥竽充数》、《熟能生巧》、《破釜沉舟》、《口若悬河》、《入木三分》、《刮目相看》的成语典故,去感悟它们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4.口语交际或综合性学习

旨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注重与现实生活的链接。

如本册的口语交际话题:《应聘班级服务员》、《美丽的自然景色》、《小小讨论会》、《有效的劝阻》、《我喜欢的电视节目》等有的延伸于文本,有的诞生于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本册教科书安排了三次“综合性学习”。分别是《有趣的语言游戏活动》,《学会购物》和《我们来办报》。

这些综合性学习为学生提供了“语文实践”的机会,或亲历亲为去购物,或与小伙伴合作自办小报。这既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集中展现提供了平台,又为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更多地了解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开启了一扇扇新的视窗。这些都是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领略的人生风光。因此综合性学习凸现了语文学习是实践、是运用。

5.习作百花园

旨在贴近儿童生活,让学生愿意习作,能够习作,乐于习作。本册教科书安排了较为丰富的习作练习。

这些习作的内容,有的来自于口语交际话题的书面化,有的来自于单元教科书的延伸,有的来自于单元主题的拓展……总之,本册教科书的习作有的生成于文本,得益于文本的学习,这是因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都是由读学写,以写促读,这符合第二学段学生的认知学习心理;有的生成于生活,得益于生活的体验,这吻合学生的经验世界和生活世界,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以“我手写我口”,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让习作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成为学生一种快乐的享受,是本册教科书关注的重点。

6.自主阅读园地

旨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去实践自己在语文教学中习得的阅读方法,充分感受自主阅读、独立阅读带给自己的快乐与享受,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吸纳一些有价值的读写知识。本册教科书每单元的“自主阅读园地”都安排了一篇阅读文章。它们分别是《校园足球赛的实况解说》《读不完的大书》《绿毛龟》《忆读书》《毛遂自荐》《小路和小草》《用心听,用口说》《澳门——小而美的城市》。这些阅读材料,有反映现代儿童课余生活的,有叙述大师成长经历的,有蕴含着读写方法的,有启迪着学生做人的,有开阔学生视野的……它们与教科书中的精读课文、批读课文、略读课文浑然一体,共同构成了一个文化磁场,共同滋养学生的心灵,共同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共同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奠基。

(四)课后练习:引导学习,启迪思维。

语文基础知识是一个人在小学阶段需要牢牢掌握的。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多种题型的练习,夯实基础,以便在日常生活中自如、灵活地运用,这是十分重要的。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不能贬低语文基础知识的作用与价值。因为,一个人丰厚的语文素养,来源于坚实的基础,服务于多彩的生活。鉴于这样的认识,本册教科书的编者十分注重练习题多元、多维的设计;十分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灵动性,注重语文练习的生活化、体验化,以促使学生的语言与实践的共存。

1.练习的表述具有启发性与情感性

2.练习的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实践性

(1)注重学与思的结合。

(2)注重学与用的结合(3)注重学与创的结合

由于本册教科书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本册教科书课后练习还注重了过渡性与前瞻性的设计。如:在后两个单元的练习设计中,自然融入了抓文章线索、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练习,为第三学段的学习作了巧妙的铺垫。注意了知识的前后衔接。

二、实施建议

(一)识字、写字教学的建议

1.自主识记,检查矫正。

2.规范书写,加强指导。

四年级(下)的识字随文安排。本册教科书的精读课文与批读课文都安排了要求识和写的字。通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因此,要求识和写的字主要靠学生自学自查自练,教师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检查。对少数不易读准或易混淆的字,教师应做适当的指导。对不易写好的笔画、结构以及易写错的笔顺,教师要作具体的指导,让学生把字写规范、写美观。进行精读课文与批读课文的教学时,教师要把写字恰当地融入教学之中,要加强写字指导,提高写字的质量;要重视学过的生字的灵动生成与实践运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相应的时间,让学生从容、规范地练习写字。四年级(下)册,要继续加强对学生写好钢笔字和毛笔字的指导,充分发挥书法作品对学生的审美熏陶作用,让学生能通过识字写字教学,认认真真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二)阅读教学的建议

1.精读课文的实施建议

重视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重视课后练习有效利用。

重视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感受、理解、积累、运用”。

重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的融合。

2.批读课文的实施建议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2)借助旁批,引导学习。

(3)抓住重点,自读自悟。

(4)拓展迁移,尝试旁批。

3.略读课文的实施建议

独立阅读,辅导点拨,汇报交流。

(三)积累与运用教学的建议

温故知新:自主发现,重视点拨。

语海拾贝:熟读成诵,丰厚积累。

开心一刻或点击成语:感受幽默,增长见识。

口语交际:重激趣,重应对,重倾听。

实践活动:学语文,用语文。

习作百花园: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

自主阅读园地:独立阅读,享受乐趣。

1.重视朗读能力与默读能力的培养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一种基本练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既是一种重要的能力,也是学生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或文本情感、领悟表达方法最常用的教学手段。教科书中许多课文都明确地提出了朗读的具体要求。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时,要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地读、入境入情地、设身处地地读,去读懂内容,读出情感、进而提高自己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初步学会默读是本册教科书阅读教学的重点。教科书中有多篇课文明确要求学生通过默读课文了解内容。精读课文与批读课文的思考练习,虽然有的没有明确提出默读的要求,但是许多练习必须在认真默读的基础上才能完成。略读课文更要学生通过默读,粗知课文大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留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默读,其间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思考,真真切切地关注学生默读能力的提高。

2.重视感受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年级(下)册教科书,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方法。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叙述顺序的方法有:抓重点词句理解内容;抓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边读边想象课文中描述的精彩情景;理清文章的条理,用自己的话复述内容等。引导学生体会句子含义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抓关键词句体会句子含义;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重点句段的意思;表达阅读后的独特感受等。领悟表达的引导也涉及到多方面,或是领悟遣词造句的准确;或是体会语句的具体形象;或是好词好句的妙用等。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感受、理解、积累、运用能力的协调发展。要加强个性化阅读,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要重视阅读教学的多元对话与教师正确的引领作用。如不能用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去限制学生。事实上,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的感受是不同的。学生从文章中获得的独特体验,只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都应肯定。当然,如果学生的讨论交流偏离了对文本的理解,纠缠于无关紧要的枝节问题,或者学生的感受明显与课文的思想内容不符,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而不能信马由缰。重视学生语感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如,对学生书面回答问题,教师要予与关注,要予与实质性的支撑,也就是说,要教学生把自己在阅读中理解到或感受到的内涵,清楚、明白、有条理地写下来。这也是学生亟待提高的一种书面表达能力。

3.重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语言的学习与运用是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学生在阅读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时,接触了大量的各具特色、极富有表现力与感染力的语句、段篇。这么好的语言资源不能让它白白流失。教师要引导学生熟记在心,把这些美好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财富。这样,在需要运用时,它们才能脱口而出或涌于笔端。教科书中引导积累语言的方式有多种,一是背诵指定或自己喜欢的段落;二是抄写或自主积累好词好句;三是熟记“语海拾贝”中的成语、名言警句、歇后语、俗语、谚语等。对于教科书中安排的背诵、抄写、自主积累的练习,应通过交流、检查,使之落实。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主动积累语言的习惯。

总之,应让每个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积累思维,积累智慧、积累情感,积累阅历,积累生活,积淀文化。

4.重视课外拓展的适度性与适切性

为了促进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为了丰富和深化学习的内容与收获,教科书在扩展延伸方面也作了一些适当的引导。从四年级学生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的实际出发,教科书中有的课文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搜集有关的资料:如学了《爱因斯坦与小姑娘》,让学生去收集爱因斯坦的其他故事。有的课文把学生引向自然、引向生活去进行观察:如学了《读不完的大书》后,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看一看还有些什么;学了有的课文相机安排读写结合的小练笔:如学了《新年!你好》和《我们爱祖国》后让学生试着写一首小诗;学了《我家的园子》让学生选一处小景写写;学了《田忌赛马》让学生想象比赛结束后,齐威王和田忌分别会说些什么,然后续写。还有的引导联系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进行思考。

(四)口语交际的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要注重在听与说的双向互动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表达的能力。四年级(下)册教科书安排了多种形式的双向互动。如以交流为主的,有述说《美丽的自然景色》《我喜欢的电视节目》;以讨论为主的,有遇到难题需要大家什么帮助的《小小讨论会》;以模拟生活情境为主的,有《应聘班级服务员》《有效的劝阻》;以游戏为主的《有趣的语言游戏》。

进行口语交际,要重视听和说的双向互动,还要根据每次口语交际的实际,采用不同的互动方式。如,进行以交流为主的口语交际,首先要激趣,引起学生交流的欲望;再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内容讲清楚;然后还要使互动交流逐步深入。模拟生活情境的口语交际,要创设具体的情境,或引导学生回忆,或再现生活场境,或捕捉学校或班上发生的相关实例,尽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真实而自然的交际环境,让学生乐于交际,善于交际。

(五)习作的教学建议

四年级(下)册教科书的习作进行了两方面的安排:一是在每单元的“积累与运用”中安排,二是结合课文的学习,安排小练笔。

1.重视兼顾纪实习作与想象习作。“积累与运用”中的四、七单元的习作是练习写想象,其余的都是练习写实。对于写实的习作,要强调如实表达,即要写真实的人、真实的事,反映真实的生活,不能瞎编乱造。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和纪实的表达能力,才能培养学生诚实的品质和良好的文风。对于写想象的习作,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学生只要敢于想象,并能把自己想象的事物清楚明白地写下来就行了。

2.重视激趣,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表达

本教科书每次习作的提示语,都给学生自主选择习作内容与形式留有一个较大的空间。这样安排,旨在让学生都能写自己想写的内容,都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写,为学生的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创造良好的条件,进而让学生亲近习作,喜爱习作。

3.重视习作的分享

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的习作要求中专门提了一条,即:“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四年级(下)教科书的习作提示语多次提到,把你想写的内容写下来与大家分享,或把你印象深刻的人写出来让大家认识等。这些实践,旨在让学生通过交流与分享,获得习作的快乐,提高自己品评习作能力。

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方法主要是多写多练。每学期的八次习作,应切实抓好,一定要让学生写有兴趣,练有成效。但仅有这八次习作远远不够,本册教科书中已经作了一些安排。老师们在用好教科书的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创造性、主动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习作,并乐此不疲。

(六)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

综合性学习要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要重视彰显它的实践性。根据教科书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着重要抓好几个环节:

一是读提示语让学生明确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活动中,教师要时时关注活动的进程,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用多种有趣的形式充分展示学语文、用语文的成果,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好处,进而能自觉将自己学到的语文基础知识用之于实践,同时也在实践中吸取丰富的语文资源,以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使自己成为一个高雅的人、有修养的人、有文化的人。

总之,本教科书是根据课标标准编写的。各实验学校的教师们在使用时,要重视“三读”,即

潜心研读课标,明确教学要求;

精心品读文本,把握教学内容;

悉心解读学情,提高教学实效。

建构生命课堂,在情思碰撞中激活思维;

夯实母语基础,在听说读写中体验成长;

7.四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篇七

翻阅“人教版”教科书各册教科书“数学文化资源”都有体现, 如何用活这些“教材资源”?在梳理教材、活用教材的前提下, 我们根据教学需要, 以四年级教材为研究载体, 开辟了链接“社会文化”、引入“历史典故”、感悟“阅读欣赏”、体验“实践操作”、优化“人文环境”五个研究视角。

1. 链接“社会文化”。

用数学思想来解读社会现象, 这是“数学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立足新理念精神、依附新时期背景的数学教学, 理应带着博大包容的人文姿态, 去全心眷注时代特质下的社会现实, 并精心选择那些蕴涵数学意义、富有思辨价值的社会现象以恰如其分的合理方式呈现于课堂现场, 以便引导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适度透析社会现实, 从中既增长知识、锤炼思维, 还能感悟数学的文化内涵, 体味现象的社会根源。

如《加法运算定律》 (四下) 一课中, 新课伊始, 教师根据教学学校松厦镇小所处上虞松厦镇块状经济伞的特点, 进行如下数学文化资源链接, 并将“伞”这个主题贯穿全课。

素材呈现:同学们, 你们“松厦镇”是“中国伞城”, 一年伞产量约是5亿把, 可以说家家户户都与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前几天, 傅老师和松厦镇上的一个李阿姨聊天, 她告诉傅老师, “她上午能做雨伞32把, 下午能做雨伞54把”。

提出问题:根据屏幕所提供的信息,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完善材料:我们选取“李阿姨一天能做多少把雨伞”为学习材料, 现在我们的学习材料已经完整, 让我们齐声响亮地把学习材料读一读!

2. 引入“历史典故”。

数学的科学内涵无疑是严谨刚性的, 但其间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却是浪漫柔性的。如果数学教师能够更多关注数学知识历史背景的挖掘追索, 那么, 定然能为数学教学“脱去僵硬外衣、显露蓬勃生机”提供更为丰富的可能性。鉴于此, 我们设想在开发、设计“数学文化资源”时理应把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历史事件”、“文化传闻”、“科学趣事”、“童话故事”等一并纳入资源组合的广阔视野, 力求以丰厚深邃的课堂信息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 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如《商不变性质》 (四上) 一课, 教师在教学中引入以下童话故事。

师:花果山上, 猴王在分桃子。猴王说:“三只猴子, 6个桃子!”小猴子听了, 觉得太少了, 着急地喊到“太少了, 太少了!”猴王说:“是太少了, 那就30只猴子, 分60个桃子吧!”小猴子听了, 感觉是比上一次了多了, 但还是不满意, 又说:“大王真小气, 不够不够!”于是, 猴王又说:“还不够呀!那就300只猴子, 给你们600个桃子吧, 够多了吧!”这下小猴子可高兴了, 高声喊道:“大王万岁!大王万岁!”猴王和小猴子都开心的笑了!

3. 感悟“阅读欣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阅读是学生通往知道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因此, 我们将会让学生有机会充分阅读、欣赏、感悟“古文典籍”、课外阅读材料等, 通过数学阅读不仅开阔学生的眼界, 而且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如《折线统计图 (四下) 》中, 教师出示折线统计图概念后, 紧跟出示6组生活中的折线统计图, 某汽车4S店6月份汽车销量图、病人心电图、某急诊病人48小时体温图、股票大盘走向图等。

4. 体验“实践操作”。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手使脑得到发展, 就能使学生更加明智更加聪明, 从而更具有创造力。因此, 我们会开发设计有关重视数学操作活动, 编写一些动手操作类的作业, 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体验数学文化的韵味, 从而获得创造新文化的意识和能力, 获得终身受益的文化力量。

如《三角形的特性》 (四下) 一课中, 教师要求每一个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活动, 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通过动手, 使学生更加明智更加聪明, 使学生更具创造力, 从而完成对数学文化资源链接。

(在完成寻找生活中三角形的原形后) 师: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三角形, 那你能不能运用身边的材料 (描一描、画一画、围一围、折一折……或你喜欢的方法) 创造出一个三角形呢?

汇报:印、画、围、折、搭、切……

5. 优化“人文环境”。

当然作为教师, 尤其是数学教师, 我们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 课题组将搜集富有幽默感的格言、警句、妙语、急智之言、风趣的小故事、笑话等。同时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构建和谐的课堂文化, 为学生感受数学文化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如《加法运算定律》 (四下) 一课中, 课的最后“机动延伸:拓展知识视野”环节, 教师运用学生好奇的心理, 通过风趣幽默的语言, 将数学课堂练习与数学文化链接。

师:课的最后, 傅老师要请同学们破一个案, 这是怎么一回事?破案!破什么案?当然不是杀人命案了 (学生大笑) 。师生一起解题……

8.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材分析 篇八

本组的专题是中外童话,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读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一专题安排,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学系统。

学生对童话并不陌生,他们早已在课内外阅读过许多童话,为什么在这里还要安排一个童话单元呢?教材在导读中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即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由此可见,这一组的教学应具有总结、提升的性质,教学时,不仅要让学生阅读一篇篇童话,而且要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

教师要综合考虑整组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每篇童话的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教学时,既要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也要有效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还要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并在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

教学安排:

9.四年级上册语文第八组教材分析 篇九

本组教材以“科技成就”为专题,编排了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展现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呼风唤雨的世纪》讲述了20世纪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电脑住宅》带我们走进现代化的电脑住宅,亲身感受电脑的神奇和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与舒适;《飞向蓝天的恐龙》揭示了科学家们在古生物科学研究方面的重大发现;《飞船上的特殊乘客》向我们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发生变化的原因及发生变化后的用处。这几篇课文可以使学生领略科学技术的神奇,感受科学技术的威力,还可以使学生学到描写或说明事物的基本方法,同时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兴趣。

本组教材是这学期最后阶段的学习内容,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本学期学到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课文,体会课文在语言表达方面的特点,乐于与同学讨论疑难问题,交流阅读体会;同时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畅想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活发生哪些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现代科技发展的资料,以帮助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安排:

10.四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篇十

1. 教材简析

《去年的树》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三组第11课, 讲述的是:一只鸟儿和树是一对好朋友, 它们相约第二年相见, 可是第二年的春天, 鸟儿飞回来找它的好朋友树时, 树却不见了。鸟儿四处寻访, 最后只找到了由树做成的火柴点燃的灯火, 于是, 鸟儿在灯火前唱起去年的歌。课文通过小鸟和树、树根、大门以及小女孩这四组对话, 告诉我们要信守诺言, 珍惜朋友之间的情谊。

2. 学情分析

进入第二学段,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对童话的阅读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在阅读这篇课文时, 很容易联想到环保的主题, 而对于课文展示的小鸟的执著追寻、对诺言的尊重、对友情的珍爱往往不容易把握。尤其是从小鸟的四次对话中, 感悟“信守诺言, 珍爱友情”需要深入启发引导, 帮助他们在平淡的语言中体会深挚的美。

3. 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分析, 教学本课将要达成如下的预设目标: (1) 学会本课1个生字, 会写4个字, 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结合角色对话, 读出不同语气。 (3) 理解课文内容, 感受童话的特点, 展开合理想象, 体会鸟儿的内心活动。 (4) 领悟小鸟与大树之间的真挚情谊, 明白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之上。

4. 教学重点

(1) 借助语言文字, 展开丰富想象, 体会鸟儿的内心世界。

(2) 领略鸟儿与大树之间的珍贵友情, 学会信守诺言, 珍惜朋友之间的情谊。

5. 教学难点

感悟小鸟对诺言的尊重与对友情的执著追寻。

6. 教学安排

教学本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共分两课时进行。第一课时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学习生字词, 练习书写;梳理课文脉络, 了解主要内容。第二课时理解课文内容, 进行朗读训练, 读出角色语气;展开合理想象, 体会内心活动, 领悟真挚情谊。

二、教法学法

教学本课我将采用引导发现与主体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 借助于多媒体课件,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适时地点拨引导, 理解文本的内涵;巧妙地拓展延伸, 深化情感体验。学习时, 采用课前自学尝试、课上自读感悟、小组角色体验、全班合作交流等学习策略, 注重学生与文本、读者与作者、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及生成, 共享愉悦的教学过程, 努力营造和谐的对话环境, 激发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深刻理解。

三、教学过程

1. 前置学习, 汇报对话

在学生学习了第一课时,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布置他们前置学习。课文是通过“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的, 读读课文, 说说文中一共写了几次对话, 分别是哪几次?以汇报对话来奠定第二课时教学的基点, 从而使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唤醒学生的知识储备。

2. 演读课文, 角色体验

(1) 抓住词句, 指导第一次对话。在学生交流汇报课文中的四处对话后, 课件出示第一组对话, 进行朗读品味, 从“好朋友”等重点词语入手, 让学生找出能体现树和鸟儿是好朋友的语句, 抓住“我明年一定回来”体会鸟儿和大树的相依相惜、分手的伤感无奈以及鸟儿的庄重承诺, 而后有感情地朗读, 体会树的期盼、鸟的坚决。

(2) 由扶到放, 学习后三次对话。学生围绕鸟儿与树根、大门、女孩的三次对话, 自读思考, 仔细揣摩鸟儿的心理活动, 感悟它对朋友的牵挂、担心, 履行自己的承诺, 其实这也是鸟儿奉献给大树的最最珍贵的友情。

(3) 演读课文, 走进鸟儿内心深处。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 演读课文, 边读边揣摩体会角色的心情, 并加上自己的动作、神态, 部分语言可以有增改, 然后安排小组在全班汇报表演。

3. 展开想象, 升华情感

学生刚刚表演完, 焦急的心情还没有回落, 我趁热打铁, 引导学生进行最后一段的学习。对表演鸟儿的学生抛出两个问题 (课件) 。与此同时, 继续追问其他的“小鸟们”这两个问题, 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 说出鸟儿心中想说的话。

4. 拓展延伸, 深化理解

代大树写一张友情卡, 送给重情重义、信守诺言的鸟儿。这样, 情感的熏陶与语文实践活动就完美地结合起来了。友情卡之后是说话、写话练习, 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

5. 师生总结, 升华情感

11.四年级体育教材分析 篇十一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实验班四年级第一学期使用。在保持上册编写体系的基础上,本册在专题内容上又有了新的变化。

为了帮助老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教学目标、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做一简要说明,仅供教师教学中参考。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7篇,略读课文15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40篇。这些课文从精读、略读到选读,按三个层次编排,体现由扶到放的设计思路。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走遍千山万水、以诚待人、大自然的启示、战争与和平、热爱生命、田园生活、执著的追求、故事长廊。其中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和第六单元“田园生活”还安排有综合性学习内容,使专题的学习内容与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每个专题单元包括导语、课例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每组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课例由4篇课文组成,其中精读课文2-3篇,略读课文1-2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一段连接语,将前后课文连接起来,并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根据教学的需要,在一些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并丰富学生的阅读。

语文园地由5个栏目组成,其中有4个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或“成语故事”,这四项内容分别在全册8个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两次。

本册要求认识200个字,会写20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分散安排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在课后生字条里列出;要求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后,以方格的形式排列。为了便于复习检测,每组课文后安排有“词语盘点”栏目,包括“读读写写”“读读记记”两栏。“读读写写”是由精读课文中会读会写的词语组成;“读读记记”是由精读和略读课文中要求认识的词语组成。另外,教材后附有两个生字表。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字,200个;表

(二)是要求会写的字,200个,以供复习总结之用。本册注音有下面几种情况: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中不认识的字,出现一次注一次音。导语、课后练习、资料袋、阅读链接、语文园地里不认识的字,只在全册第一次出现时注音,后面出现均不注音。选读课文出现的生字一律不注音。生字注音用圆括号标出;多音字随文注音,用方括号标出。为了便于识字,课文中的生字注本音;一些在语言环境中要变调读出或读轻声的字,随文注音,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加以提示。

二、教材的主要编写特点

本册是在四年级上册基础上编写的,教材的结构及思路是共同的,体现整套教材的一致性。现就本册几个主要方面作重点介绍。

(一)专题组元,整合教材

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专题组元型。专题内容新颖、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比如,热爱生命专题,从对自然万物生命勃发的感悟,到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救助,及对生命价值的思考,对学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大自然的启示专题,则从生物、自然与人类的关系,给人类的启迪,提出对生存环境的思考,比前几册相关专题内容更深入,具有丰富的思考价值。

根据课标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突出重点,加强整合”的要求,本册在编写中加强了整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

在本册八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的任务。在内容上,力求启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比如,第一单元,“祖国的千山万水是那么多姿多彩:那奔流不息的江河,那连绵起伏的丘陵,那直插蓝天的雪峰,那„„”用诗一般的语言展示了一幅幅多姿多彩的画面,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2.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

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本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体现由精读到略读的阅读训练过程,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更强。3.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

单元整合不仅在课文内容上,还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习活动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习活动的整合,力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通、严密。本册继续在每组课文后安排“词语盘点”,就本组课文所学生词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自查自测、复习巩固之用。从导语到语文园地的口语交际、作文、日积月累、宽带网(安排在第一、四单元)、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等,围绕专题内容,各项活动一以贯之:前面有布置,中间有铺垫,后面有复习、拓展、交流,整组教材乃至于全册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全面推进语文各项能力的训练。

(二)安排“综合性学习”,体现新课程理念

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大自然的启示”专题中,要求观察大自然现象或搜集资料、调查访问,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也可以做做实验或搞搞小发明。一个安排在“田园生活”专题,了解乡村景物和人们的生活。编排方式是:导语点出活动的内容及要求;第一篇课文后具体提出活动方式的建议;“语文园地”中凭借“口语交际”、“习作”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展示成果。随着学生主体活动能力的增强,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较之三年级,本册减去了“综合性学习提示”,在活动过程中,不再对学生作进一步提醒和促进。

根据教材的编排,教师对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要着重抓好三个环节:一是通过布置,使学生明确任务,知道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该怎么做;二是在学生自行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时时关心、了解活动开展的情况,及时表扬好的做法,帮助解决遇到的困难;三是采用多种形式,充分展示交流。

(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

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习意识。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结构特点的;引导课外阅读的等等。

“我的发现”是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在本册共安排8次。在内容安排上继续体现中年级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别是:认识排比句、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认识拟人句、了解双引号的作用、学习怎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册精读课文一般安排三道题:第一题,引导朗读、背诵,重视语言的积累;第二题,侧重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第三题,加强词句训练。有的课文后设计了选做题。为了加强自主学习意识,本册仍以学习伙伴的语言方式,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提问题、谈感受、讨论交流,以便让学生把自主学习化作经常的行动和习惯。本册在理解内容深度上、阅读方法的要求上,较前几册均有所提高。

(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

根据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语文园地的“宽带网”安排在一、四组、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祖国五岳和五大淡水湖的资料以及了解有关战争给人类造成灾难的事实和英雄人物的事迹,拓展知识面。“展示台”安排在第三、六单元,作为综合活动的组成部分,交流认识大自然和感受农村生活的活动成果。“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古诗名句、谚语、成语等,“趣味语文”中的《说“信”》《趣联巧对》,“成语故事”中的《鹏程万里》《手不释卷》,集中安排以古代传统文化为主的内容,在趣味阅读、轻松记背中,积累语言,感受中华文化的优秀和博大精深。此外,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重点推荐《一千零一夜》《伊索寓言》和中国的民间故事。这些都为丰富学习、拓展学习开辟了资源空间。

三、教学目标

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全面达到中年级的阶段教学目标。

本册学习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认字200个,会写20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

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

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7.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8.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

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教材内容与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它是阅读习作的基础。由于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识字方式上可以做进一步的调整。

对于认识的字,由于精读和略读课文中的生字都注音,学生认字并不困难,可以让学生自学完成。老师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检查,可以对多音字、难读准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选读课文中的生字一律不注音,为的是让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自查字典读准确,培养独立识字能力。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课外阅读,通过各种渠道主动识字,扩大识字量并养成独立识字的习惯。会写的字安排在精读课文中,随课堂教学完成。教学中,老师可以就难写的字、易混淆的字形作重点指导,引导学生用识字规律认记生字。课内要留有一定的写字时间,指导学生写好笔画、笔顺,安排好字的各部件及间架结构,把字写端正、写美观,提高写字的速度,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学生的写字练习重在求质。对于要写的生字、精读课文中出现的新词,老师引导学生随时抄写,及时听写检测。也可以说“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进行复习巩固。

对于书写练习,除课堂生字学习指导外,主要凭借本册的钢笔字和毛笔字写字教材,进行指导和书写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爱好。

(二)阅读教学

本册既要完成中年级阅读学习目标,又为高年级的阅读作准备,在教学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习的重要阶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材中精读课文数量将逐渐减少,略读课文的数量则逐渐增加。1.精读课文的教学(1)指导朗读、默读。

朗读是最经常、最重要的阅读训练,也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本册教学仍要重视朗读训练。

本册的朗读要求,一般安排在课后练习第一题。教师可以根据要求,给学生以充分的读书时间,多读少讲。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中学习、思考,读中理解内容,体悟感情,增强语感。

本册的默读,要在学生不出声、不指读、不动嘴唇的基础上,加快默读速度的训练。默读比朗读的速度快,更利于训练思维,要培养学生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要有自己的感受,并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讨论交流活动。默读能力的提高要有个训练的过程,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默读,循序渐进地提高默读要求,把训练落在实处,不能急于求成或流于形式。(2)精读词句,积累语言。

词句训练是精读课文的主要内容。本册教学要继续研读词句意思,结合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积累词句,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本册课后练习中对词句的学习和积累,采用了灵活的、有一定弹性的安排,比如,背诵你喜欢的部分,把你喜欢的语句写下来。这一编排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教学中要加强检查、交流,将训练落到实处。(3)精读内容、领悟思想感情。

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教学本册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课后习题、文中泡泡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和感情。精读课文可以采取多种方法:一是要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二是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深入思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还要对阅读的内容加以分析和归纳,进一步理清课文的条理和思路,从而体会课文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情入境地读课文,把自己的感情纳入到课文的人物和情节中去,了解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从而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在教师重点讲解和与同学阅读感受的交流中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最后,教师还要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提示阅读思路,用圈点、批注、勾画等方法,读、思、记课文中需重点领悟的部分。

本册要重点教会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这项内容在语文园地八“交流平台”中,它以对话形式,渗透阅读中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把交流平台中提示的方法,加以扩展练习,运用到阅读学习中去。

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自主完成学习的过程,并得出结论。教师可做重点指导和点拨,不可用现成的结论代替学生的思考。同时,尊重学生的理解和独特体验,允许学生有其他合理的选择。2.略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安排了15篇略读课文,根据叶圣陶提出的“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略读指导却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的思想,略读教学要求与精读要求不同。

略读课文的教学,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以后的大量阅读中进一步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略读课文教学的大体步骤是:先由学生参照连接语中的提示,独立阅读、思考、交流,初步体会内容;然后抓住一两个重点问题,可以是内容的,也可以是写法的,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学中还可以结合课文中泡泡的内容,提示学生思考,比如,《万年牢》中“课文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是有关课文内容的理解题目,可以作为引领全文学习的思考题。3.选读课文的教学

本册教材后安排了8篇选读课文,内容基本与单元对应,供学生自学完成。这类课文属选择性学习,教学上不宜统一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个体情况,决定是否选用。选用时,可以按课文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阅读,也可以作为期末综合复习材料,集中安排阅读,让学生课外独立阅读完成。教师可以提出要求并酌情检查,通过引导和交流促进阅读。对主动阅读的学生,要予以鼓励,激发学生更多、更广泛地课外阅读。

(三)“语文园地”教学

本册安排8次口语交际。分别是:“走,我们去春游”“以诚待人的事情”“大自然的启示”“小小新闻发布会”“热爱生命的故事”“乡村生活”“我敬佩的一个人”“向你推荐一本书”。其中,“大自然的启示”“乡村生活”作为口语交际,是“综合性学习”的一部分。其他6次是结合专题内容,从学生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而安排的话题,比如,策划春游,真诚地对待人和事,对生命的了解和热爱等,都是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内容,学生有话可说,能够彼此交际。这些话题中,有的以独白语训练为主,如,小小新闻发布会,也有的以交际训练为主,如“走,我们去春游”,更多的是两者相结合的训练。

本册口语交际教学,既要重彼此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特别要在学生口语表达中随机训练和规范,循序渐进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要根据话题内容,设计导入方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练习,有话可说,有话爱说。另外鼓励学生表达,不要打断学生讲话时的思路,引导学生畅快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训练学生思维能力。2.交际中,注重语言的规范和指导。

教师可以在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上、内容丰富上和思维清晰上给学生以指导,使学生的口语表达在指导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指导还要有层次性,循序渐进地提出表达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的不足,就共同的问题及时讲解,随时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还可有针对性地点拨纠正。在互动交流中,注意让学生学会倾听,要听明白别人讲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还要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有不同意见与同学商讨。讨论时,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一个说完后,另一个再说,不要中途打断别人的说话,要尊重别人的发言。3.面向全体,训练到位。

教学要面向每一个人,不能留有教学的死角。要想办法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人人都有锻炼的机会,在双向或多向的互动中活跃思维,逐步提高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可以根据话题内容,采取多种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可以采取同桌互说,指名说,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扩大口语交际的“面”与“量”。教师要特别关注双向互说,了解每一个人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并随机进行指导。4.把口语训练延伸到日常活动中去。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语文活动中,在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随时纠正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他人交流,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5.引导评价,提高语言能力。

关注自己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有效地提高口语表达水平。教学中可随时引导学生开展评价,本册可就听人说话能否把握主要内容,说话能否清楚明白地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等主要方面,进行评价。学生在参与评价过程中,逐步提高判断正误、优劣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听、说态度和习惯。

(四)习作教学

本册习作在“语文园地”中各安排了8次,作为完整的习作训练;此外,结合课文学习,安排3次小练笔,作为片断练习。

8次分别是写校园景、物、事,写自己的心里话,写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看图写想象,写热爱生命的人和事,写乡村生活的感受,写敬佩的一个人及自由表达。其中,大自然中的观察和发现,热爱生命的人和事,乡村生活的感受,我敬佩的一个人,这四项内容是说、写合一安排;其他四项是说、写分开安排。这8次习作训练有以下特点: 1.拓宽题材范围,给学生习作开辟选择的空间

拓宽习作的范围,让学生有内容可写,充分体现在本册习作编写中。在八个选题中,每一个都提供了多项内容的选择,增加学生写的自由度。比如,“语文园地一”的校园写景,写物,也可以写校园中发生的事。“语文园地二”的写心里话,可以对父母说、对小伙伴说、对邻居说,也可以对其他人说。“语文园地六”,既可以写乡村景物,也可以写乡村生活;对于在城市生活成大的孩子,还可以写自己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乡村生活及乡村的人和事。“语文园地八”的自由表达,选择的余地更大,可以尽情选择自己想写的内容,写故事、童话、寓言,写自己的希望和梦想,还可以写自己关注的人和事等。这八个专题中,包括有写人、写事、写景物、写生活、写感想、写体会等。每个学生都有内容可写,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

2.写实、想象等多种作文类型

为了体现课标提出的“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本册除了内容上拓宽习作的范围,在形式上,也提供了多种习作类型。有写实的,就是自己观察和看到的人、景、事、物;也有写想象的,有看图想象、写童话故事等。写实是为了让学生从生活的真实出发,写出自己的所想、所见、所感、所做,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认识能力;写想象,是为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还有提供材料写作文,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思考、作文,比如,“语文园地五”提供有关热爱生命、救助生命的人和事例,以及自然世界中植物顽强生长的资料,供学生选择使用,丰富了作文的写作形式。

3.重视习作后的交流和评改

评改和交流,是学写作文、提高习作水平的重要方面。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本册从这一基点出发,在习作安排中,大都提出了交流和评改的要求,比如,“语文园地二”的写心里话,要求“写完以后可以读给对方人听,再根据别人的意见改一改”。本册侧重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以及其他有明显错误的地方。习作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启发引导,让学生乐写、爱写,对写充满兴趣

课程标准中年级提出:“让学生乐于书面表达”,本册仍然从培养写作兴趣、降低写的难度入手,让学生不受文体、篇幅的限制,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专题学习,让学生把在阅读中积累的语言材料、学到的表达方式,运用到习作中去。还可以灵活处理“口语交际”和“习作”部分,可以先习作,后交际;也可以先交际,后习作,根据教学实际灵活安排,目的是让学生乐写、爱写。在教学上可以采取各种方式启发引导,让学生对作文充满兴趣:可以设置情境,启发想象;可以激发生活经验和情感,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发写的冲动;还可以引导观察,发现生活情趣,引起学生写的热情和愿望。

写的时候,不要有写法上条条框框,让他们放开手脚去写,不受形式的束缚,重在把心中所想、所感及时的写下来,让学生感到写就是倾吐,是件快意的事情。

2.感情真实、内容具体,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

写真实、写具体是小学阶段作文的基本要求。在指导时,要鼓励学生如实表达,比如,写敬佩的一个人,可以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观察寻找。习作时,要让学生写真话、写实话、写心里话,不写假话、空话和套话。在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写具体。此外,要让学生用自己语言表达,提倡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正确的文风。

本册的“看图想象”和“编童话故事”是想象作文练习。想象作文同样要鼓励学生真实的想象,而不是不着边际的胡想乱造,老师要引导学生合理的想象。

3.让学生经常练笔,养成勤动笔的习惯。

“小练笔”是提高作文水平的经常性的练习活动。本册内安排了3次小练笔,分别是“想象人物的表现”“读课文后的感受”“想象周围人的议论”。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制情境,寻找写的契入点,让学生有兴趣写、乐于写,比如,《中彩那天》车开走后的情景想象,可以让学生从实际可能出发,想象人物各自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老师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教学时间,随时安排适于学生的练笔内容。“小练笔”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练习的时间宜短而快。教师不宜拔高要求,当作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来对待。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练笔,当作日常要求,鼓励学生随时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记在日记本中。4.习作交流和评价,重在鼓励。

教学中的交流评价主要体现在:写前交流中,互相启发思路;习作后的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中,交流写法,加深对自己习作的认识;讲评作文中,互相激励,提高习作水平。习作的交流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的习作热情和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鼓励为主,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始终以乐观和愉悦的心情来写作文。

上一篇:葡萄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下一篇:中公图形推理100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