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的外语专业

2025-02-07

苏州大学的外语专业(共9篇)(共9篇)

1.苏州大学的外语专业 篇一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英语、法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日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服务外包领域)、东亚语群

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非通用语种群(越南语、朝鲜语、泰国语、印尼语等4个语种)、英语、法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日语、金融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俄语、西班牙语、汉语言、新闻学、法学

广东重点建设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二级学科

广东省重点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国际关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政治学理论

2.苏州大学的外语专业 篇二

一、外语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题为《“中国文化的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文中他表示发现很大一部分外语学习者和工作者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无法用英文熟练地表达母语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介绍更是接近于空白。这篇文章引起了人们对于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缺失现象的重视。

的确,外语专业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直都在学语文,但语文素养仍然有待提高。一是表现在两种语言的互译能力,中文翻译成外语,表达不出中文的意境;外语翻译成中文,也体现不了外语的精髓。二是不能很好地让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相通,而这必然影响到他们专业能力的提升。原因就在于“一个民族的集体意识、文化深层编码,都蕴涵在母语中。”王步高老师也总结出母语对于一个人成才的重要作用,他说“母语是人们思维的载体”“母语又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华学子从母亲祖国沃土中汲取营养和水分的主根系”。外语专业的学生不缺乏外国语言文化的功底,但母语文化的缺失,严重阻碍了他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在交流的过程中,两种文化的碰撞不可避免,只有对母语文化建立丰富的积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他国文化。

二、外语专业大学语文教学目标

当前,绝大部分高校都把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选修课,开设一个学期,少部分高校开设两个学期,课时不足、内容和知识量大。在有限的课时中,教师应该教授学生什么内容?又要达到怎样的培养目标呢?这是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通过调查研究,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大学语文教学最终目标应该是提高学生母语欣赏水平和母语应用能力。这中间包含两个步骤:首先,母语的学习其实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输入的过程,那就没有办法把它内化为深层次的东西,会影响到学生的输出,表现在专业学习上就是对外语的理解、阅读、翻译和写作的能力受到影响。其次,母语的学习其实也是一个外化的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出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那么学生就很难顺畅、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输入主要是提升学生对汉语的敏感度,加强中文审美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在将来的学习过程中能体验出汉语和其他语种的差别。主要解决对母语文学的吸收和内化问题,将审美放在核心地位。

输出主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要加强中文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将写作放在首要地位。

三、外语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

(一)针对专业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1.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编排教学内容。在教学准备阶段,教师要通过调查,了解学生想学什么,已经有哪些知识基础,然后思考设计什么样的课程才最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让学生有兴趣,能更好地融入课堂。因而,教师在选定教学内容时,不仅要紧扣教学重点,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专业特点和兴趣爱好,做到因材、因需施教。让学生感觉到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很实用、也很有趣。

2.根据各语种的特点组织教学内容。就外语专业而言,每个语种都有它的特点,教师应该抓住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譬如在英语文学中,散文是它的亮点,因而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授课应该重点讲散文;德国文学偏重于历史、哲学方面,在选择素材时应重点选择历史、哲学方面的例文来赏析;日本文学主要是俳句、小说和动漫等,需要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文章,与中国文学中同样的或者类似的题材进行对比教学,从而重点突出中国语言文学的特点。

3.拓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注重文学的文化承载功能。在讲授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譬如讲授《诗经》所呈现的“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创作风格,体现的是中国文学的中和之美,对后世影响重大。这种和谐涉及到古典文学的意境、中国画的写意、古代建筑的自然和谐、京剧的程式化和虚拟化等等。将文学与文化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的特点和中国传统文化,也有利于将来的跨文化交流工作。

4.根据专业特点选择编排形式。目前,市面上出版的大学语文教材,主要注重对中国文学的赏析,只有少部分其他语种的选文。对于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这样的教材并不适合,因为缺乏针对性,教学效果并不是很好。针对外语专业的特点,在教学内容的编排形式上,教师按照“体裁+文学史+赏析”进行,即按照诗歌、小说、散文等分成几大类,首先讲对应语种的文学史,再讲中国文学史,再就是相同体裁外语作品与中国文学作品的对比赏析。譬如英语专业,每个体裁先讲英国文学史,再讲中国文学史,然后是作品对比赏析。

(二)重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的效率

1.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培训、参加研讨会或者自学,不断思考、研究,努力提高自己文学解读与鉴赏的能力。特别是不能用一成不变的观点去解读文学作品,必须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形成自己独特的想法,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对一个问题进行阐发,活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2.转变观念,树立与学生平等对话的理念。教师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在课堂上“满堂灌”,搞一言堂,而应该把他们看作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情感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课堂还是课外的讨论与交流,教师都应该放下身段,多采用探究式、合作式、讨论式、创作式的教学方法,在合作、和谐的氛围中鼓励学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与学生建立平等交流与讨论,进行有效沟通。

3.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的督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学习中,如果学生没有阅读文本,课堂教学就会失去价值,学生对老师所讲不了解、不清楚,学生就只能是知识的容器。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措施,譬如利用QQ、微信群对文本展开小组讨论,一人记录整理,然后在全班分享,该作业记入小组平时成绩。教师每周也可以抽查一到两组,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以检查学生阅读的效果,对学生实施有效监督。让学生在预习、阅读文本时不敢敷衍,每个学生都要通过教师提供的和自己查找的资料、信息,真正理解文本内容,为之后的讨论做好准备,在阅读与讨论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并最终形成自己富有个性化的经验,展示自我风采,从而将预习与阅读变成一种富有创造力的活动。这些基本都要在课前完成,所以这种方法也需要学生付出更多努力,才可能在课堂上有所成就。

4.精心设计多样化的课后练习,巩固课堂教学成果。通过布置多样化、趣味性的课后作业,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譬如古诗词教学,除了可以让学生学习写诗作词,还可以让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古诗词改编为现代诗,甚至改编为流行歌曲,在课堂上进行演唱,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在小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读后续写”的方式,让学生续写一些经典的作品,以此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深化对作品的认识。开展“好书分享”活动,分小组进行读书报告。每次课给每组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请一到两组学生为全班同学做一次读书报告。做读书报告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发现规律,然后把这个规律以演讲的方式表达出来。通过批改学生作文,提供个性化的指导。每一次作文批改其实都是教师与学生在共同探讨社会问题、人生理想和生命的意义,是教师与学生隔着文字在进行精神的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教授学生写作的技巧,还应该给予他们一些建议,让学生觉得受到激励。这种作业可以补课堂之不足,让师生之间的交流更深入、内容更广泛、形式更灵活。提供一些相关语种的原文经典文本,让学生自行阅读,进行对比研究。鉴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将一些相关语种的文本作为拓展材料放在课后作业中,先给学生一些阅读提示,让学生课后自己阅读、自己总结,或者小组讨论进行中外对比研究。譬如同样是说明一个观点,中国人讲道理,往往是先讲道理,再类比;而英语国家的人则是从逻辑推理开始进行下去。学生可根据这个提示阅读相关文章,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有效组织课堂教学

为节省课堂教学的时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制作软件、音频制作软件,将每次课要讲的文章,以及相关的背景资料做成视频或者音频,定期传送到网上,供学生课前观看和收听。

还可以利用QQ群、微信群布置作业的功能,将拓展阅读材料等文字材料上传,学生自行下载、阅读相关文本。教师也可以随时加入到学生的网上讨论中,与学生平等对话。

同时,由于智能手机和WIFI的普及,在课堂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利用手机搜索资料,将学生课堂玩手机变成引导学生利用手机开展学习。

四、各方协同一致,相互配合,促进外语专业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要想切实提高外语专业学生的母语水平,为他们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光靠语文老师单打独斗是不够的。大学语文教师还必须与外语专业的学科带头人、教学管理人员保持经常性交流,研讨如何将中文课融入到他们的专业课程中,做好中文学习与外文学习的对接工作。

此外,教授大学语文的教师也要跟相关语种的专业老师经常交流,相互帮助。如讲汉语隐喻方面的问题,中文老师找不到相对应的外语文本,可以与相关的专业教师联系,请对方提供相关语种对应的原文。

五、结语

外语专业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要根据其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达到文学审美与提高母语应用能力相统一,真正做到两种语言文化相通,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打下基础,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海军,张旭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语文课程建设[J].东北师大学报,2015(2).

[2]戴从喜.试论大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渗透[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1(3).

[3]李改婷,娄博.传统文化在艺术类高校《大学语文》课上的教学改革[J].语文建设,2016(4).

3.苏州大学的外语专业 篇三

关键词: 探索性因子分析 农业院校 外语学习观念

1.引言

近年来随着外语教学重心由教师向学生转变,对学习者本身的研究越来越多,学习者的学习观念作为非常重要的学习者因素,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学生的外语学习观念会对外语学习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者的发现证实这一点,励哲蔚认为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不可避免地将自己对语言学习的观念带入课堂,Wen和 Johnson 发现学习观念能直接或间接影响学习者的行为,进而影响语言学习结果。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学习观念有个体差异,因此研究者从不同方面展开对学习观念的研究。目前学习观念方面的研究主要是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影响力比较大的问卷是Horwitz在1987年设计的语言学习观念问卷(BALLI),该问卷从语言学习难度、外语学能、语言学习本质、学习和交际策略和动机观念五个方面评价学习者的学习观念。很多关于学习观念的研究都是以此问卷为基础的(Azita 2007; Eva & Rosemarie 2007;WANG & Channarong 2009;刘艳菊,2010;唐芳,许明武,2012)。 国内也有一些研究(戴炜栋,王栋,2002;Yu Xuemei 2007;麻慧敏,2011)以文秋芳1993设计的问卷为基础来研究学习者的学习观念。这些研究在考虑变量之间关系时,把问卷中所有题目都考虑在内,很少有研究把问卷中的原始变量转化成少数能反映众多原始变量所代表的主要信息的基础变量(秦晓晴,2003)。常海潮运用因子分析的方法从问卷中抽取六类英语学习观念,但其研究对象是高职学生,很少有研究关注农业院校非英语学生的外语学习观念情况,因此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研究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外语学习观念的特点。

2.研究设计

2.1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外语学习观念的特点;(2)学生外语学习观念与学习成绩相关性如何。

2.2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青岛农业大学572名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其中男生188人,女生384人,最大年龄24,最小年龄19,平均年龄21岁,受试对象均有7年以上的英语学习经历。

2.3 测量工具

本研究的测量工具为文秋芳于1993年编制的中国学习者英语学习情况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了解受试对象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专业、四级成绩、父母的文化程度、学习英语的年限、课外每星期大约花多少时间学习英语等,第二部分为外语学习观念问卷,由共有27个涉及语言学习观念的题目组成,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该问卷的Crohbach alpha值为0.8530,说明题目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很好,可以较好地达到测量目的,问卷信度较高。

2.4调查过程

问卷在2015年9月发放,调查时部分被试已参加2014年12月份的四级考试,部分被试刚刚参加完2015年6月的四级考试,四级成绩还没出来,因此问卷中四级分数只限于参加2014年12月四级考试的学生填写。总共发放600份问卷,收回591份,剔除无效问卷,最后获得有效问卷572份。

2.5数据分析

笔者将572份有效问卷的数据输入计算机,用Stata/SE 12.1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运用方法有:(1)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来对问卷中的27个题目归类以便提取共同因子;(2)通过后项逐步回归来分析外语学习观念和外语成绩的相关性。

3.结果与讨论

3.1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外语学习观念

为了了解农业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学习观念情况,本研究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因子分析前首先分析问卷的信度效度。问卷的KMO检验值为0.861,表明问卷中题目之间的依赖关系较强,可以进行因子分析,Barletts球型检验显著性水平为Chi-square=4333.568,p=0.000,说明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Masaki Matsunage 指出确定所需保留因子个数,因子碎石图并不可靠,只有平行分析法(Parallel Analysis)(Horn 1965)最准确。因此笔者使用平行分析方法,确定要保留测因子数。根据平行分析图(见下图)可以看出最多可以保留9个因子,这里为了便于解释保留6个因子。

确定完因子数后,用主因子法(principal factors),配合正交 equamax (Kaiser on)旋转方法,提取6个因子并根据所包括题目的内容命名。负荷值过小的题目在因子中所起的作用不大,因此结果中并未显示负荷值小于0.4的题目,每个因子中所包括的题目及其负荷值见表1。

因子提取方法:主因子分析法;因子旋转方法:正交equamax (Kaiser on) 旋转。

因子1中包含题目17“理解课文最好的方法是翻译”、题目22“要想将所听的外语内容记下来,最好的方法是记中文意思”、题目26“要想写出好的英语作文,最好的方法是先用中文组织好想写的内容”和题目27“说英语时,最好先用中文想好要说的内容”,这些题目旨在了解学习者在学习外语过程中是否认为使用母语很重要,根据文秋芳将这一因子命名为依赖母语观念。

因子2中包含题目9“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是外语学成功的重要保证”、题目10“外语学习不能自暴自弃,必须对自己有信心”和题目11“在外语学习中碰到困难是,应该自己鼓励子”,这些题目旨在了解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是否认为自信心很重要,根据高海潮将这一因子命名为自我效能观念。

因子3包含题目15“精读课文对学习外语很重要”、题目16“背诵好的课文对学习外语很重要”和题目18“反复朗读课文对学好外语很重要”,这些题目旨在了解学习者是否认为掌握语言形式本身对学好外语很重要,根据文秋芳将因子3命名为形式操练观念。

因子4包含的题目1“很好地计划自己的学习时间是学会英语的重要保证”、题目2“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学会英语很重要”、题目3“有明确的长期和短期的学习目标对学会英语很重要”、题目4“不断总结自己的进步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对学好英语很重要”和题目5“学习英语时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才能发挥长处,克服短处”,这些题目旨在了解学习者外语学习过程中是否认为有计划和目标、能分析了解自己的特点、能总结找出问题、能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对学好外语很重要,这些属于管理观念或元认知策略观念,因此将因子4命名为管理观念。

因子5中含题目23“反复模仿好的录音带对练好语音语调很重要”、24“进行大量的口语训练,对学好外语很重要”和题目25“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对学好外语很重要”,这些题目旨在了解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是否认为非传统学习方法对学好外语很重要,根据文秋芳用功能操练观念命名因子5。

因子6包含题目7“情绪不好的时候,没有必要强迫自己去学习”、题目8“情绪好的时候,应该多学习,情绪不好的时候,应该少学习”和题目21“猜测是学好外语的一个重要方法”,这一因子中的21项与其他两项的内容稍微有出入,但题目8和题目9都是关于学习者应该如何控制自己情绪的观念,属于情感策略的范畴,因此将这一因子命名为情感策略观念。

3.2 外语学习观念对外语成绩预测分析

为了回答第二个问题——外语学习观念在多大程度上预测外语成绩,笔者将提取的6个因子作为自变量,受试对象的大学英语四级成绩作为因变量,采用后项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2。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说明,依赖母语观念、情感策略观念、形式操练观念和管理观念进入回归方程模型,模型的R2决定系数为0.0228,即这四个因子能解释外语成绩2.28%的方差,可见外语成绩能被这四个变量解释的方差并不大,原因是外语学习成绩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外语学习观念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且外语学习观念只是对外语学习的一些看法,在实际中不一定将其付诸实践,外语学习观念对外语成绩的影响是间接的。其中情感策略观念、形式操练观念和管理观念对外语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即学生对这些观念认可度越高,外语成绩越高,但预测力不强,母语依赖观念对外语成绩有负向预测作用,说明母语依赖观念越强,语言学习成绩越差。

4.结语

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572名青岛农业大学非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学习观念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受试者的外语学习观念呈现多样化,语言教师在教学中除了传授语言知识之外,还应让学生了解语言学习观念的重要性,并用不同的方法了解学生的语言学习观念,在了解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学生对语言学习要有正确的观念。

本研究对外语教学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研究存在局限性:一是研究只用问卷收集数据,问卷中题目不一定全面了解学生的外语学习观念;二是受试对象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只选取一所院校的一个年级的学生;三是研究只是关注外语学习观念的整体情况,没有具体到某一项语言技能上。今后的研究可采取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从不同农业院校选取不同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使受试对象更具广泛的代表性。

参考文献:

[1]Azita Mokhtari.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A Stud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of Persian in the United States [D].Ph.D Dissertation.Texa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2007.

[2]Eva,B.& Rosemarie,L.Exploring the gender effect on EFL learners beliefs about language learning [J].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007(7); 79-91.

[3]Horn,J.L.A Rationale and test for the number of factors in factor Analysis [J].Psychometrika ,1965(30):179-185.

[4]Matsunaga,M.How to factor-analyze your data right; Dos,donts,and how-to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2010.3 (1): 97-110.

[5]WANG Jun & Channarong Intaraprasert.The mismatch of beliefs about learning English between Chinese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eachers [J].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09(9): 21-30.

[6]Wen Qiufang.Advanced Level English Learning in China; The Relationship of Modifiable Learner Variables to Learning Outcomes [D].Ph.D Dissertation.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1993.

[7]WEN Q.& Johnson,R.K..L2 learner variables and English achievement; A study of tertiary-level English majors in China.Applied Linguistics ,1997.18 (1): 27-48.

[8]Yu Xuemei.A surve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earning beliefs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J].US-China Education Review ,2007.4 (1): 58-61.

[9]戴炜栋,王栋.一项有关英语专业学生语言学习观念的调查分析[J].外语界,2002(5):24-29.

[10]高海潮.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观念调查[J].山东外语教学,2008(2):105-112.

[11]励哲蔚.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观念调查[J].外语教学,2007.28(5):49-54.

[12]刘艳菊.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学习观念、自我效能与学习策略相关性的量化研究与分析[J].外语教学,2010.31(4):65-69.

[13]麻慧敏.英语专业研一新生学习观念和策略的变化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中南大学,2011.

[14]秦晓晴.外语教学研究中定量数据分析[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15]唐芳,许明武.高等院校体育特长生自我效能感与外语学习观念相关性研究[J].武汉体育学习学报,2012(6):87-91.

4.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什么专业最好 篇四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备注13212.12语文13711.25语文来源: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全国综合排名

年份排名总分类型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综合声望201322560.5语言1.111.550.6920122251.16语言0.941.530.522041.37语言1.191.481.45.47语言1.281.561.871941.5语言1.391.461.73来源:中国校友会大学排行榜

2013广东高校综合排名

5.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怎么样王牌专业 篇五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简称“广外”,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计划”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亚洲大学生集体行动交流计划(“亚洲校园”计划),是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学外延计划的中国合作院校、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和国际译联(FIT)联席会员、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的首创单位,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于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直属的36所大学之一。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属院校,为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学科的创始单位之一。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0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王牌专业

学校有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开设的语种类别最多,共有28个外语语种,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国际商务、工商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学、会计学、财务管理、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波兰语、日语、印地语、朝鲜语、泰语、越南语、汉语言文学、法学、翻译、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保险学、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波斯语、印度尼西亚语、马来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行政管理、新闻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非通用语种群(越南语、朝鲜语、泰国语、印尼语等4个语种)、英语、法语、日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级学科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工商管理、法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2高考录取分数线

1、2022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安徽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为551分,对应录取位次为38280;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为558分,对应录取位次为6275;

2、2022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北京综合类的最低录取分数为554分,对应录取位次为15937;

3、2022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福建物理类的最低录取分数为554分,对应录取位次为24617;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为572分,对应录取位次为3552;

4、2022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广东物理类的最低录取分数为581分,对应录取位次为37227;历史类的最低录取分数为558分,对应录取位次为9641;

5、2022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广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为476分,对应录取位次为46101;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为572分,对应录取位次为3868。

6.苏州大学的外语专业 篇六

艺术专业大学生外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

所谓“情感”, 是感情、内心体验、需要、愿望、价值追求等一系列心理现象的统称, 它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4]。从广义角度讲, 外语学习中的情感是指语言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感情、感觉、情绪、态度等方面。其中, 最常见也是最核心的情感因素为学习者的兴趣、动机、焦虑与自尊四个方面。

1.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学习兴趣

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过, 所有智力方面的活动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人们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 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动力。笔者对一所地方普通高校的100名艺术生进行调查问卷发现, 54%的学生对外语学习毫无兴趣;44%的学生觉得看外语书是很好的催眠方式。造成这种“无兴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学生基础差, 大学的外语学习对他们来说很困难;课堂氛围单调, 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在学习外语时受到的否定评价太多, 他们越学越没有信心;学习外语时挫败感严重, 前一天刚记过的单词第二天就忘, 这让艺术生们更加怀疑自己的语言学习能力。二语习得专家加德纳 (R.C.Gardner) 的一项研究表明, 兴趣在外语学习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5]艺术生们对外语学习缺乏兴趣, 有的甚至是厌恶, 这样怎么能学好外语呢?

2.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学习动机

心理学认为, 动机是激发、维持、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 并引导这一活动朝某一目标发展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动力。外语学习动机主要是指个体发动与维持其外语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加德纳 (R.C.Gardner) 与兰伯特 (W.Lambert) 将外语学习动机分为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两大类[6]。持有融合型动机的外语学习者对目标语的历史、文化等各方面都有兴趣, 他们乐于接触使用目标语的人群, 并希望去以目标语为母语的国家探索甚至定居;而持有工具型动机的外语学习者学习目标语并非出自兴趣, 而是为了某些现实利益, 如通过某种考试、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等。研究表明, “融合型动机比较强烈, 也能够持久, 持融合型动机的学习者较容易获得成功。”[7]在中国, 绝大多数的艺术专业大学生对外语学习都持有的是工具型动机, 而且往往目的不只有一个。从笔者进行的调查问卷结果来看, 92%的艺术生学习外语是为了通过大学外语等级考试或其他相关考试;54%的学生学习外语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只有8%的学生是因为喜欢才学习外语。

3.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学习焦虑

焦虑, 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并且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霍维茨 (E.K.Horwitz) 提出, 外语学习焦虑是与课堂语言学习有关, 产生于语言学习过程中, 独特而复杂的自我认识、信念、感受和行为的一种情结。[8]与其他专业的学生相比, 艺术生在外语学习中焦虑感更严重。笔者在调查中发现, 70%的艺术生总是担心外语考试会失败;23%的艺术生上外语课时常常紧张得会忘记自己知道的知识。艺术生们在外语学习时越是焦虑, 语言学习效果越差, 而语言学习越差, 学生们就越焦虑。虽然有学者认为适当的焦虑对于语言学习有帮助, 但是霍维茨 (E.K.Horwitz) 认为, 焦虑仅仅是对非常简单的学习任务有益, 对诸如语言学习这样复杂的学习任务是没有帮助的。克拉申 (Stephen D.Krashen) 也提出, 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根本没有焦虑的有益面, 这种益处按照定义来说, 要求焦虑必须为零……[9]所以, 要提高艺术生的外语学习水平, 首先要帮助他们摆脱语言学习焦虑。

4.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学习自尊

自尊是人们对自身价值的看法与评价, 是人类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成功的基本要求。在外语学习中, 自尊心与外语学习有着非常明显的联系。大量研究表明, 拥有较高自尊的语言学习者, 语言学习普遍较为成功, 而那些低自尊的学生往往觉得语言学习非常困难, 因此语言学习难以进步。语言教学专家阿诺德 (J.Arnold) 发现, 在能增强自尊心的氛围中学习能促进认知能力的发挥。[10]而大部分艺术专业大学生在外语学习中都极其缺乏自尊心。在笔者所做问卷的100位艺术生中, 有59位学生认为自己的外语不如其他同学好;58位同学觉得教师或同学的评价非常影响自己学外语的信心;只有15位同学认为自己外语水平还可以。没了自尊, 任何学习方式或教学方法都是空谈, 外语学习必然受到阻碍。

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 改善大学艺术生的外语学习

对于外语基础本来就差的艺术专业大学生来说, 单纯从认知角度去改善他们的外语学习, 效果并不明显, 关注艺术生在外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情感因素是内因, 决定着学习者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态度等主观条件, 内因的问题解决了, 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1.激发学习兴趣, 强化学习动机

要让艺术生对外语学习产生兴趣, 首先, 要保证语言输入适当, 不可太难。符合艺术生水平的、有趣的语言学习体验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并让他们对外语学习产生兴趣。这不仅要求高校在艺术生的教材选取方面下工夫, 也要求承担艺术生外语教学的教师探索出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材料与教学方法。其次,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尽量少批评学生所犯的语言错误, 让学生少一些挫败感, 而应多多鼓励、关心学生, 让学生对教师的好感逐渐转化为对语言学习的喜欢, 正所谓“亲其师, 信其道”。

虽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 由于主观和客观原因, 大部分艺术生对外语学习仍然会保持工具型学习动机, 但是相信随着学生对外语学习兴趣的增加, 会有一部分学生产生融合型学习动机的。当前, 教师应利用好学生的工具型动机, 挖掘其中的有利方面, 鼓励艺术生们学好外语。

2.减少学习焦虑, 提高学习自尊

减少学习焦虑与提高学生学习自尊密不可分。艺术生在外语学习中有了自尊, 变得自信, 焦虑自然就会减少。因此,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营造轻松、平等的课堂氛围, 不可将高频率的考试作为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 而应多表扬学生的成绩, 少批评学生的错误, 鼓励、启发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建立自尊, 减少其对外语学习的恐惧, 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心理学研究发现, 情感在人的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积极健康的情感可以促进人们的智力活动, 使人思维敏捷, 记忆力增强, 创造力活跃, 而不健康的情感因素, 如过度焦虑、紧张、情绪低落则会抑制人的智力活动, 降低学习成绩, 影响学习效果。外语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要有良好心态、不怕失败才能学好的科目。对于广大艺术专业大学生而言, 在外语学习中, 情感因素比认知因素的作用更大, 因为情感因素是能决定他们语言学习成败与否的内因。所以, 从兴趣、动机、焦虑和自尊等角度去关注艺术专业大学生的外语学习, 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言学习水平, 对于艺术生的全面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少敏.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因素与英语学习成绩相关性的研究[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2) :125-127.

[2]Brown, H.Douglas.Teaching by Principles:An interac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Pedagogy[M].Upper Saddle River:Prentice Hall Regents, 1994.

[3]Stern, H.H.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4]Williams M.&Burden R.L.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5]Gardner, R.&P.D.Macintyre.“A Student’s Contributions to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J].Language Teaching, 1993.

[6]Gardner, R&W.Lambert.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Rowley[M].Mass:Newbury House, 1972.

[7]李默.情感因素对艺术类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应对策略[D].华中师范大学, 2007.

[8]Horwitz, E.K., M.B.Horwitz&J.Cope.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Anxiety[M].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6 (70) :125-132.

[9]胡珊.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5 (2) :115-120.

7.苏州大学的外语专业 篇七

关键词:大学生;外语消费;外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9)12-0011-3

Abstract: The author conducted a survey an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xpenses on electronic learning tools and extracurricular foreign language training and testing in Jiangxi Province. The paper also makes suggestions on how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positive outlook on life and how to proper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language learning and leisure.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consumption o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1. 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我国经济和社会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人们的受教育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许多家庭都将收入中的相当大一部分投入到教育当中。近年高校扩招,在校大学生也越来越多地被卷入复杂的经济社会之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消费群体。青少年群体的消费价值观和消费心理的健康状况成为影响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的消费能力、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等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其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青年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不深,生活经验不足,消费目的不明确,消费行为或多或少偏离理性轨道。他们的消费虽以理性消费为主,但有时带有明显的盲目性和从众性,容易产生聚群效应(宋刚,2007:27-28)。目前国内有许多专家、学者对大学生的消费状况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和探索,但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外语消费及其与外语学习之间的关系作出调查的研究还不多见。文章试图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

消费心理和消费意向是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近年来,在国家推行的教育政策引导下,少部分学生逐步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包括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受社会大环境中各种物质利益的影响,校园里出现了一部分大学生的消费误区。这不仅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给学生的伦理道德带来不良后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校园中的人际关系,增加了学校教学管理的难度。文章通过对江西省部分在校大学生的外语消费及其外语学习状况的调查,试图探讨以下三个问题:(1)学生在校经济状况的城乡差异有多大?(2)学生用于外语学习类电子产品的消费状况如何?(3)市场上各类电子产品快速更新换代,青年大学生有着很强的消费欲望,教师应如何正确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外语消费,以达到物尽其用,从真正意义上帮助其提高外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2.2 研究对象

笔者在江西省四所普通高校二年级、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英语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对外汉语、土木工程六个专业共计190名学生作为此次外语消费和外语学习状况的调查对象,其中农村户口的有131人,城镇户口59人,男生53人,女生137人,年龄分布在18-23岁之间。

2.3 研究工具

课题组设计了一套问卷,其中包括客观选择题和填空题,问题包含了户口所在地、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以及个人拥有电子产品的种类、电子产品的主要用途、月均食物消费、月均总消费、是否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周均外语学习的时间、主要消费开支用途等与学生的外语消费和外语学习相关的问题。

问卷共发放到四所高校的六个专业,发放问卷190份,收回有效问卷177份,其中农村户口126份,城镇户口51份。笔者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加以统计、分析,并结合访谈,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的。

2.4 研究的实施

2008年5月初至6月底,课题组对随机抽取的190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90份,收回有效问卷177份,回收率93%。本次调查有效。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为了更好地解析大学生用于外语学习方面的消费状况,以方便教师有针对性地、适时地引导其合理消费,笔者在问卷中要求被试填写每月基本生活消费、消费总支出(表一)、消费开支的主要用途、拥有电子产品的种类、电子产品的用途等情况(表二)。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户口的学生月平均食物消费为95元,月平均总消费为168元,恩格尔系数是57%;城镇学生月平均食物消费为242元,月平均总消费为438元,恩格尔系数是55%。城镇学生月平均食物消费和月平均总消费都比农村学生高出不少,主要原因是因为城镇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比农村家庭好;但两者恩格尔系数相差不大,两者都处于温饱状态①的生活水平,这与其他人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ibid.),这主要与被试所在大学的城郊地理位置有关。最近几年,为了更好地扩大办学规模,国内许多高校纷纷迁址城郊。远离喧闹的城区,大部分学生能够把业余时间安排在专业学习以及各种综合性素质拓展活动,充分发展个性,而用于市场消费方面的支出则明显减少。

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迅速,各种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在校青年大学生组成了一支拥有各类电子产品的消费大军。在177份有效问卷中,其中拥有一种电子产品的有80人,拥有两种电子产品的有66人,拥有三种电子产品的有19人,拥有四种电子产品的有11人,没有任何电子产品的只有1人。拥有电子产品的学生数占99%以上。对于电子产品的主要用途,有68人主要用于学外语,有89人用于休闲、娱乐,有2人用于赶时尚,而另外18人则虽然拥有电子产品,但很少使用。卡方检验结果表明,电子产品的各种主要用途之间存在显著差异:X2(3,177)=113.915,P<.00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升温,国内学外语的人有增无减。不少大学把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情况作为能否取得学位的条件之一。电子辞典因其轻便易携、查询快捷、功能丰富等特点成为21世纪人们学习、生活、社会人士移动办公的掌上利器。电子辞典集五大板块功能于一身——辞典查询学习功能、电子记事功能、计算功能、参考资料功能以及数据传输功能。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选择电子辞典的有36人,纸本辞典的有106人,网上在线辞典的有13人,很少或者从来不用词典的有22人(表二)。大学生对各类电子辞典的选择存在显著差异:X2(3,177)=120.966,P<0.001。对于电子辞典的使用情况,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在收回的177份有效问卷中,学生把电子辞典当作学习工具、用于学外语的人数只有68人,而其中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CET4)和全国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 4)的只有35人;有109人把电子辞典用作娱乐、休闲、赶时尚或者很少使用,通过CET4和TEM 4的有61人(表三)。卡方检验结果显示,对于电子辞典的使用,把它当作学习工具用于外语学习与否,两者之间的外语学习成绩没有显著差异:X2(1,177)=.341,P>0.001。

而对于消费开支的主要用途,其中170人主要用于基本日常生活开支,占总数的99%以上。主要用于各种培训和证书考试的有3人,主要用于提升自我形象的有3人,主要用于购买专业书和学习工具、学习材料的仅1人(表二)。消费开支的主要用途存在显著差异:X2(3,177)=476.537,P<0.001。

在对大学生的每月生活消费开支进行统计时还发现:在126名农村学生中,大部分学生每月开支在500元以下,其中44人每月开支在100-300元之间,70人每月开支在301-500元之间,701-1100元以上的消费只有2人,没有农村学生每月超过1100元以上的高消费。在51名城镇学生中,14人月均消费在100-300元之间,29人月均消费在301-500元之间,701-900元之间没有人,900元以上的高消费有2人(表一),每月生活高消费的学生只占少数。

4. 结论与启示

研究发现:从总体消费水平来看,农村与城镇大学生在月平均总消费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学生消费普遍高于农村学生的消费。但是,城镇学生与农村学生的恩格尔系数没有显著差异,二者都处于温饱状态的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收入普遍高于农村居民收入,一部分农村户口的学生甚至生活非常困难,只能维持基本的衣食消费。而农村户口、城镇户口的学生之间的内部差距也非常显著,贫富差距非常明显。通过访谈发现,一部分贫困的农村及城镇大学生的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较为严重,有时甚至影响到其学习及交友、综合素质拓展等方面,而这些反过来又加重贫困生的心理负担,形成了一种不太健康的循环状态,造成了他们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贫困”。经济状况不同的学生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消费攀比与从众心理,少部分学生甚至把追求奢华的生活质量放在了勤俭节约这一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对立面。不健康的消费方式与攀比之风不仅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无形之中也助长了少部分学生虚荣心的膨胀。教育工作者和教育部门在教书的同时也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应该加强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传授的有效融合,帮助大学生从根本上淡化贫富差距,引导他们形成正确、合理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等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学校的围墙阻隔不了学校与外界的联系与影响,对学生加强社会文化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傅福英,2007:212)。

对于各类电子产品,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不尽相同。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学习工具对于外语学习的辅助功能,能够正确、合理地把各类电子产品,特别是电子辞典、Mp3、Mp4、电脑等,用于辅助自己的外语学习。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把拥有电子产品的品牌、数量等用来赶时尚、娱乐、休闲等,甚至作为身份的代言。外语教师首先应该对各类电子产品的功能有所了解,并适时将电子产品当作辅助教学的工具,正确引导学生有效地处理好学习与娱乐之间的关系,有意识地把电子产品的使用和平时正常的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让各类电子产品和网络资源在外语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帮助学生提高对各类电子产品的使用技能,充分利用电子产品所提供的海量信息培养和提高外语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陈玉珍:2006:138),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将各类电子产品为自己的外语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陈玉珍. 词典使用研究:背景、意义及其代表人物[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6):138.

傅福英. 外语教学中学生社会文化认知观的实证研究[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7(1):212.

8.苏州大学的外语专业 篇八

中国传媒大学:前三个专业志愿间设有级差

记者:学校去年在京招生情况如何?今年在京本科招生计划大约是多少?与去年相比情况如何?

闫磊凡:我校在北京实际录取220人,其中艺术类96人,自主招生14人,提前批非通用语12人,普通类92人,中外合作办学普通类本科6人。20普通类理科录取排名在北京市前4000名以内,文科录取排名在北京市1000名以内。我校在北京整体招生规模有望突破2018年。

记者:今年学校的招生专业有无变化、调整?

闫磊凡:2018年,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依托“关停并转一批、升级改造一批、重点建设一批、规划设计一批”的“四个一批”专业建设打造高水平本科教育。“四个一批”专业建设在20本科招生专业上的直接体现是,新增新闻学(数据新闻报道方向)、广告学(数字营销方向)、网络与新媒体(智能融媒体运营方向)、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智能影像工程方向)、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传媒大数据方向)、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媒体技术方向)等专业。这些专业具体在北京市有无招生计划,招文科还是理科,考生及家长要耐心等待,我们会在招生计划确定后第一时间在学校本科招生网上公布,并请考生按照《北京考试报》出版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选报我校专业志愿。

记者:学校在录取规则方面有何规定?哪些专业对口语成绩、单科成绩、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

闫磊凡:根据在各省(区、市)的招生计划和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提档比例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05%以内;实行顺序志愿的批次,提档比例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10%以内。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将按照考生实考分从高到低择优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直至完成来源计划。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将征集志愿。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计划也将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对于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合格且符合学校录取标准的考生,按照实考分从高到低进行录退。在实考分相同情况下,优先录取有政策性加分的考生。若均无政策性加分,文科考生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目成绩排队录取;理科考生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综合科目成绩排队录取。若单科成绩完全相同,我校将使用预留计划追加录取。

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时,根据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设定专业志愿级差,第一、第二、第三专业志愿之间的级差为2分,第三专业志愿以后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所有已投档考生按实考分排队,从高分到低分按照各专业招生计划数顺序录取。第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考生,实考分减掉一个分数级差进入第二个专业志愿排队,依此类推。同一专业录取时,相同条件下,优先录取有政策性加分的考生。若均无政策性加分,文科考生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目成绩排队录取;理科考生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综合科目成绩排队录取。

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若服从调剂,按实考分从高到低调剂到尚未录满的专业,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外语类专业只招英语语种的考生。报考我校外语类的考生如所在省级招办组织外语口试,考生要参加口试且成绩合格,同时高考英语成绩要达到满分的70%(含)以上。其他专业不限制考生应试的外语语种,但学校的公共外语课只开设英语课程。

记者:在转专业政策方面,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闫磊凡:学校在学生大一、大二的春季学期组织转专业考试。具体方式教务处会发布《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细则》。通常情况下,普通类专业之间可以互转,普通类专业也可以转到艺术类专业,但艺术类、自主招生专业不能转到普通类专业。

记者:近几年学校本科就业率和深造率情况如何?

闫磊凡: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统计,中国传媒大学2018届签约工作毕业生首先主要集中在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其次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再次为教育业。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传媒大学向“三台五社”输送了1904名毕业生,其中中央电视台525人、新华社380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368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356人、人民日报社119人、中国日报社87人、中国新闻社41人、光明日报社28人。其中,有96名2018届毕业生到中央级媒体就业。

从国内升学情况来看,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365人国内升学(占19.08%),300名本科毕业生出国(境)留学。留学目的地排名前三的国家和地区为英国、美国、中国香港。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类专业取消外语单科限制

2019年武汉科技大学面向全国30个省(区、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6304名,招生计划较2018年新增94个。从2019年起,不再要求艺术类考生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50分(满分为150分)。今年学校新增机器人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物业管理、体育教育4个本科专业招生。

一、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学校基本情况。

周益宏:武汉科技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的地方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入选高校,是湖北省 “双一流”重点建设大学。办学历史溯源于18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朝政府批准成立的工艺学堂,是湖北省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高校之一。校园依湖览江、风景优美,是“湖北省生态园林式学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学校的办学优势我从四个方面为大家做个简要介绍:

学科优势突出nbsp; 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8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5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0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1个学科位居湖北省属高校第一;3个学科被湖北省列为国内一流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师资力量雄厚 拥有双聘院士5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__”创新人才9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2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者29人、湖北省“百人计划”16人、“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147人、湖北省教学名师7人、湖北名师工作室3个。

教学质量优秀 拥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个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得4项国家教学成果奖。学校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被湖北省人民政府认定为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

科研实力强劲nbsp; 建有湖北省属高校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一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第一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拥有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新型智库、1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拥有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联合)、2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获得18项国家科技成果奖。

二、今年学校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招生计划有无增减?

周益宏:从2019年起,艺术类(美术与设计类)所有专业均已取消外语单科限制,不再要求艺术类考生外语单科成绩不低于50分(满分为150分)。

2019年我校面向全国30个省(区、市)招收全日制普通本科生6304名, 招生计划较2018年新增94个。

三、2019年招生专业有无变化?请介绍一下学校的特色专业。

周益宏:2019年我校新增机器人工程、地理信息科学、物业管理、体育教育4个本科专业招生。

我校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冶金工程、机械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矿物加工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10个湖北省品牌专业:以上七个专业均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再加上工商管理、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电子信息工程3个专业。

四、学校的录取原则有何特别之处?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

周益宏:在湖北省,我校为护理学专业和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分别单独开设投档单位,与其他专业分开投档。既填报护理学专业或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又填报其他专业的考生,按专业志愿顺序分类投档。如果投档线上护理学专业志愿生源不足,则适当降低投档线(但不低于第一批本科批次线)择优录取有我校该专业志愿的考生,但该部分考生在校期间不得转专业。如果投档线上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志愿生源不足,则适当降低投档线(但不低于第一批本科批次线)择优录取有我校该类专业志愿的考生。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只录取填报有该类专业志愿的考生,专业服从调剂者视为在中外合作办学的各个专业间也服从调剂。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录取的全部考生在校期间不得转专业。

关于外语语种限制方面需要强调的是:我校德语专业不限语种,英语、翻译专业限招英语语种考生。其他各专业不限语种,但学生进校后均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组织教学。

五、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转专业政策。

周益宏:新生入校后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末,经本人申请、学院考核、学校审核和网上公示等环节,按照政策规定进行转专业。

六、请您介绍一下学校的奖助学金政策。

周益宏:学校为鼓励学生勤奋向上,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学业,建立了完善的资助工作体系,主要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毕业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企事业单位设立的奖助学金(如许家印奖学金、宝钢奖学金、首安创新奖、濮耐奖学金、冶机77奖学金、武汉上饶商会助学金等)、勤工助学基金、特困生临时困难补助等。另外,凡被录取的特困学生,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可在入学前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七、近年来学校的就业情况如何?

周益宏: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中工作的比例超过了75%。本科生升学率(含出国)保持在30%左右,其中在“985”、“211”、“双一流建设”及本校读研的人数超过了升学总人数的87%。每年有近四成的毕业生在世界、中国或民营企业500强中任职。毕业生社会满意度高,有超过98%的用人单位对录用过的我校毕业生感到满意。

八、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需要注意什么?

周益宏:高考这件事“七分靠考,三分靠报”,特别提醒考生们在填报志愿时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考生要了解报考院校的“共性”,比如什么是“平行志愿”、什么是“专业级差”,更要了解相关院校的“个性”,即各院校的录取规则,如有些招生院校某专业对高考单科成绩、身体条件、性别等是否有要求或限制,对进档考生的专业安排是否实行“专业级差”等等。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认真阅读拟填报院校的招生章程。

第二、要慎重考虑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如果不服从,就有退档的风险。平行志愿投档情况下一旦退档,就只能再填报本批次的征集志愿,或录到下一批次的院校。假如征集志愿不填或填了没被录取,下一批次的志愿又没有填,那么就可能只有复读了。如果服从“专业调剂“,就有可能调剂到考生不喜欢的专业。

第三、大部分考生及家长都知道在选择院校时,应该“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相结合,但往往忽视了专业的选择其实也应该有梯度,而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这样才能减少被调剂的可能性。

九、请介绍一下学校招办的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和平大道947号

邮编:430081

咨询电话:027-68862888

考生还可登陆我校本科招生网(zs.wust.edu.cn)或通过微信查找“武汉科技大学”关注我校官方微信获取更多本科招生信息。

9.苏州大学的外语专业 篇九

考研学习中,专业课占的分值较大。对于考研专业课复习一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中公考研为大家整理了2004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MIT英语写作与翻译考研专业课真题及答案,并且可以提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考研专业课辅导,希望更多考生能够在专业课上赢得高分,升入理想的院校。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语言文学及

外国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写作与翻译试题

Part One Writing(100)Task 1: Summary Writing(40%)Directions:

Read carefully the following passage and summarize its contents in 150-200 words.Note that you must not copy complete sentences directly from theoriginal.Failure to do so would incur deduction of your scores.Passage

Platoknew what intellectual experiences make for treehumanity.He suggested that the future citizens of his ideal republic begin theirliterary education with the telling of myths, rather than with mere facts orso-called rational teachings.Even Aristotle, master of pure reason, said, “Thefriend of wisdom is also a friend of myth.” Modem thinkers who have studied myths and fairy tales from aphilosophical or psychological viewpoint arrive at the same conclusion,regardless of their original persuasion.Mircea Eliade, for one, describes thesestories as “models ~for human behavior [that],:by that very fact, give.meaningand value to life.” Drawing on anthropological parallels, he and others suggestthat myths and fairy tales were derived from, or give symbolic expression to,initiation rites or rites of passagethe fulfillment of wishes, the winning out over all competitors, the destruction of enemies600 words unequivocallyexpressing your stand on this issue.Whatever position you take, make sure tojustify your decision.Give a title to your essay.参考范文

In China a saying goes like this: It takes ten years for a tree to grow to its full height, but a hundred for qualified personnel to mature.From this sentence we can infer the high status of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In recent years China has witnessed a drastic increase in the annualenroll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The existence of this phenomenon should be due to the following reasons.First, 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only takes a small share in the whole population.As time requires, we need more educated citizens to take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are far from enough.Second, compared with other powers, like Britain and America, China has much less college students.This situation doesn’t fit China’s image as a big power.As a result, a drastic increase in the annual enroll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emerged as the time requires.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Around the issue of enrollment increase, people’s reactions are different.They can roughly be categorized into two groups: advocators and opponents.Some stress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move, while others emphasize their worry about the qualification of college education.Both sides have their reasons.While in my opinion, the increase of enrollment is inevitable, but we can’t be hasty in doing it.First of all, as I mentioned above, the increase of enrollment is the requirement of China’s development.We need more workers, more engineers, more businessmen, etc.And the increase would offer what we need in a comparatively short time.The advantage of it cannot be neglected.On the other hand, so many students rushed into university would directly cause the inadequacy of hardware as well as software of the university.For example, in English department, a class used to have less than twenty students.But now a small classroom is jammed with more than 40 people.And this means more students have to share limited resources.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might be largely influenced.So from this point, people’s worry is not groundless.In addition, to accommodate so many freshmen, university has to invest much more money in reforming the current dorms and build new ones.University would then charge students more tuition.This directly adds more burden on their families.Then how to solve this problem? I personally think we should limit the increase of enrollment to minimize the negative effects.Rome is not built in one day.It’s a long and hard process to develop education.So we should fulfill the aim step by step.Thus we can build a win-win situation.Part Two Translation(50)1.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into Chinese:(25)

The Asking Animal Caught between two eternities—the vanished past and the unknown future—human beings never cease to seek their bearings and sense of direction.We inherit our legacy of the sciences and the arts—the works of the great discoverers and creators, the Columbuses and Leonardos—but we all remain seekers.Man is the asking animal„

Western culture has witnessed at least three grand historical epochs of seeking—each with a dominant spirit, enduring spokesmen and distinctive problems.We have gone from “Why?” to the “How?”, from the search for purpose to the search for causes.First was the heroic way of prophets and philosophers seeking answers—salvation or truth—from the God above or the reason within each of us.Then came an age of communal seeking, pursuing civilization in the liberal spirit.And most recently there was the age of the social sciences, in which man was ruled by the forces of history.We can draw on all these ways of seeking in our personal search for purpose, to find meaning in the seeking.参考译文

中公考研,让考研变得简单!更多资料,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点这里,看更多考研真题

探索的动物

要已消逝的过去与未知的未来的夹缝之间,人类从未停止对人生的意义和前进方向的探索。从伟大的探险家和创造者手中,从无数个哥伦布和李奥那多手中,我们继承了科学与艺术的遗产,但我们依旧是探索者。人是探索的动物。

西方的文化见证了至少三个人类进行探索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主题,代表人物和面临的问题。我们走出了“为什么”的框框,转而探索事情的缘由。

首先是先哲们向上帝或我们内在的理性寻求答案— 救赎还是真理,的时期。紧接着是共同探索的时期,人类在自由精神的引领下追求着文明。最近则是社会科学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人受到历史力量的支配。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探索之路寻求自我探索的目的和意义

1.Translate the following passage into English(25)

旧梦重温

意大利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欧洲国家。罗马是建在七山之上的城市,拥有大小500座教堂,我几乎都去过了。最大的是圣彼得。梵蒂冈就是在圣彼得教堂附近,是罗马教皇的宫殿,这是一个“国中之国”!我进去看了,只记得门警是瑞士兵士,穿着黄色制服,别的没有印象

佛罗伦萨给我留下的,除了美术馆里的雕像和壁画之外,还有一座座府第墙壁上的灯座,每座灯下都有一只栓马的铁环,是聚会或宴会时栓马用的,十分别致!

一地同志关于这些地方的描写,由于时代和注意点的不同,使我看到了那些地方的许多其他的侧面,也扩大了我的知识。我应该说一地同志这本回忆童年和旅游的散文集子,不但是青少年最好的读物,大人们也应当拿来看看。因为这是一本写情真挚、写景鲜明;流畅、健康、引入向上的散文作品。

参考译文

Revive an old dream Italy is my favorite European country.Rome, a city built on seven hills, boasts of 500 churches, big and small, nearly in all of which I have set foot.And the biggest church is St.Peter with Vatican in its vicinity, which is the palace of Pope and a “country within country”.I entered the church.All I remembered was Swiss soldiers in yellow uniform guarding the entry.Besides statuaries and frescos in museum, what Florence impressed me also include those lamp holders on the walls of houses.And below each holder lies an ingenious iron circle, on which rein is tied when a party or banquet was thrown.Mr.Wang Yi Di saw these places in different time and from different angle, and his description offers me other features of them and enlarges my knowledge.This collection of his essays on recalling childhood and traveling serves as the best reading for the youth.And adults should also see it through since it contains vivid emotion and scenery depicted in fluent words and it’s also very inspiring.本内容由中公考研辅导老师整理,获取更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考研专业课资料、专业课辅导、高分学长考研经验,请关注中公考研网。

上一篇:学校办公室2010年第三季度工作总结下一篇:改革需要“狮子型”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