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式学习方法(共13篇)(共13篇)
1.循环式学习方法 篇一
一、什么是“日清-周结-月考”循环式学习法呢?
“日清”就是当天的学习任务当天完成,做到“三不”—“不等”、“不靠”、“不拖”,严格按教学进度复习。
“周结”就是利用周末时间,把一周内复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把典型习题分类整理,力求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同时,也要把一周来落下的学习任务补上。
“月结”是对自己每月学习情况的总结和反思。
二、为什么提倡这样的学习方法?
(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发展规律是先快后慢,24小时内复习所学的知识容易记牢,8小时之内及时复习效果最佳。心理学家也分析,一个英语单词只有在大脑里停留7-12次才能被记住,所以知识不要希望背诵一次就能记住,只有充分利用各种可能的时间重复复习,才能达到真正的记忆。
(二)现代教育论认为,方法来自对学习行为过程的不断总结,不会总结和不会做计划都是不会学习的表现,总结的过程本身就是完善的过程,是提高的过程,学习需要总结,需要反思,在总结中完善,在反思中提高。
三、具体怎么做?
1、每天三个时段分别拿出至少十五分钟的时间及时复习:
早上用15分钟的时间翻看教材,强化复习前一天学习的内容。不看书,仅通过想像就能够回忆起来的知识,才是真正记忆牢固了的知识。
午休或者午饭后上课前利用15分钟时间,复习完善上午学习的知识。
晚上6点到8点是大脑记忆的高潮期,在这个时间段把当天各科的学习任务和学习内容梳理一遍,看还有哪些学习任务没有完成,赶紧利用睡前时间补上。最后合上书,回忆一天所复习的基本知识内容的重点、难点,回顾与之相关的典型例题、习题,增强记忆效果。
2、搞好学情周总结。
建议同学们采取“知识强化记忆”的方法:看着课本目录回忆基本知识,确实想不起来的内容可以翻看课本,重新记忆。
3、重视月考。
毕业班同学进入复习阶段,大部分学校会一个月安排一次“月考”,检测一个月的教学情况。因此,月考后,同学们要认真总结和存在的问题。对一个月来的学习要进行“查缺补漏”,反思这一个月的学习情况,知识没有掌握牢固的,要制定计划,再“回头看”。属于考试技能技巧的,要汲取教训,防止下一次重蹈覆辙。考试技能技巧的培养要从平时做起,而不能仅靠考前的几次模拟考试训练。
四、效果怎么样?
“日清-周结-月考”循环式学习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优化学习过程,大幅度提高学习效益。最大幅度改变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学习常规真正落到了实处,教学成绩稳步提高,高考上线人数连年攀升。
宏伟的建筑蓝图需要落实到一砖一瓦上,最终才能建起高楼大厦。你只有完成了每天每周的学习任务,你在一个月后一个学期后,才能不欠帐,才能胜利完成学习目标。善于学习的同学,请一定抽出时间日清周结,不留知识死角。一路走去,不留遗憾和缺漏。这样,你才能始终扎实前进,心情也会更加愉快,也才能不断建立自信,巩固自信,从而让自己的学习状态始终良性运转。
循环式学习法:
1885年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司(H.Ebbinghaus)用无意音节为材料进行了一系列记忆保持实验,发现并绘制了第一条保持曲线或遗忘曲线(又称艾宾浩斯曲线)。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有先快后慢的规律。大量有关记忆的实验研究也证明,及时复习可以有效地减少遗忘,此外,在复习期间和其它条件条件大致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分阶段复习比集中在一起复习效果好。所谓循环学习法就是以上述原理为基础,即在新的信息传入大脑后,印象还没有消失之前,及时地进行整理,接着又在不同的时间多次加以复习,使痕迹不断强化,以求把传入的信息变成牢固的记忆。具体方法是:在学习某一门知识的过程中,采取学习-复习-再复习的方法,如此下去直到学完全部内容为止。
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单元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根据所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本人的接受能力、记忆能力和时间来划分和调整学习单元。
(2)记忆保持的程度取决于对材料的熟练程度,但是熟记程度应适当,一般为150%。
(3)学习与复习的时间要安排适当。初次学习新内容多,复习所需时间也多,以后就可以逐步减少,能够达到回忆的程度即可,最后的总复习时间要安排得稍多一点,以便对全部内容进行一次总的回顾。
2.循环式学习方法 篇二
近几年, 随着乌司他丁广泛的临床应用, 其抑制炎性因子的作用得到肯定, 但其对心肌组织微循环的影响尚不明确, 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多。本文对体外循环中心脏微循环相关研究方法和乌司他丁在CPB中心肌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心脏微循环功能的研究方法
上世纪80 年代, 国外研发出针对微血管管径和血细胞流速的检测装置———微循环显微闭路电视观测系统, 如美国加州大学Zweifath教授等就使用了图像剪切管径测量仪和双窗口微血管血流速度测量仪, 成功地对微循环进行测量和研究[3]。在国内, 修瑞娟等研究成功了“大循环微循环多参数同步检测系列及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 该项成果获得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从上世纪90 年代起, 微循环显微图像进入了数字图像处理时代, 国内修瑞娟等在以前研究基础上再次获得突破, 研究成功“动态微循环数字图象测量系统”[4], 这个系统的应用使微循环功能检测发生了突破性改变。本世纪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微循环检测, 因其操作的简便性、客观性、低误差率及重复性好等特点而成为心肌微循环检测的新工具。例如作为无创性的检测手段心肌超声造影可用于检测冠状动脉微循环内皮的功能损伤[5];经胸廓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通过间接测量的方法得到冠脉血流 (coronary blood flow, CBF) 速度值[6];PET检查也用于测定最大CBF下的局部冠脉微循环血流数值及冠状动脉血流储备 (coronary flow reserve, CFR) [7]。在检测方法的不断改进中, 如何在复杂的心脏组织背景中, 通过降低图像视野的运动偏移和血管舒缩干扰, 得到稳定的、高对比度和清晰度的数字特征参数, 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索。
2 体外循环心脏微循环内细胞因子
2.1 炎症反应因子在需要CPB的心脏手术过程中, 心脏遭受一定程度的物理和化学刺激, 结果导致心脏发生复杂的炎症反应。在CPB过程中, 血管内正常血液由于与CPB管道密切接触等原因, 使得可血管内中性粒细胞被激活, 进而引发中性粒细胞释放多种类型的促炎因子, 以上炎性细胞和促炎性因子直接作用于心脏微循环并在微循环内逐步形成瀑布样效应。有研究表明, 心脏内多种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对心脏功能有显著降低作用[8]。当前, 临床上炎性因子的相关检测时间多在CPB前和再灌注后, 检测部位多在动脉血、冠状窦内的血, 检测影响心肌组织的因子多为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白介素-8 (IL-8) [9]。
2.1.1 TNF-α TNF-α 在炎症过程中起中心作用, 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在于三个方面:一方面提高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相关黏附分子的表达水平, 从而加强了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作用;第二方面激发血管内细胞产生大量炎症因子, 如前列腺素、IL-6、IL-8 等, 由此引发炎症相关的瀑布样效应;第三方面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凝血因子Ⅲ, 从而使微循环内凝血过程启动, 引发血栓形成阻塞微循环, 最终因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中断而导致组织坏死[10]。
2.1.2 IL-8 CPB过程中在TNF-α 的刺激下, 微循环内皮细胞合成分泌IL-8。IL-8 具有两个功能:第一促进中性粒细胞黏附到内皮细胞, 从而引发CPB血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第二加强中性粒细胞的脱颗粒作用, 进而产生炎性因子的呼吸爆发[11]。
2.2 微循环内皮细胞相关因子在CPB中, 微循环内皮细胞处于血液中的凝血系统和炎症系统共同作用的部位, 当CPB血液中的促炎因子到达微循环时, 可激活内皮细胞, 使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白细胞黏附分子、血小板活化因子表达提高, 血栓调节蛋白表达降低, 从而改变了血液中凝血和抗凝平衡稳态, 最终导致显著的促凝状态[12]。微循环内皮细胞相关因子主要为一氧化氮和内皮素。
2.2.1 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微循环内皮细胞分泌的内源性的起舒张血管作用的因子, 其作用于血管平滑肌, 松弛平滑肌, 扩大血液循环管腔, 从而改善组织血流供应。因此其在心脏冠状动脉相关病理生理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13]。
2.2.2 内皮素内皮素是微循环内皮细胞分泌的内源性起血管收缩作用的因子, 微循环收缩可加重局部和全身组织的损害。内皮素同时具有其他多种功能:活化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加强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 促进中性粒细胞释放各种促炎因子[14]。
2.2.3 IL-10 细胞因子网络分为两类, 一类为促炎因子, 一类为抗炎因子。IL-10 是内源性抗炎因子, 其可在细胞转录水平上抑制炎性因子的基因表达。研究证实, 在婴儿手术的CPB中抗炎因子IL-10、IL-6、IL-8 水平同步升高[15], 说明CPB术中存在着抗炎因子的激活, IL-10 通过抑制其他促炎细胞因子的生成而发挥抗炎作用。
2.2.4 NF-κB转录激活因子核因子-κB (NF-κB) 在机体内有重要的多向性调节作用, 对免疫反应、炎症反应及细胞生长的调控都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 缺血后心肌组织内NF-κB P65 蛋白表达逐渐增多, CPB中心肌的缺血再灌注过程可使心肌组织NF-κB表达增加, 从而使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增加, 导致出现急性心脏炎。心肌组织发生炎性反应后, 其功能恢复缓慢[16]。
3 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应用
乌司他丁是人类自我分泌的一种蛋白酶抑制剂, 其可抑制CPB中炎症递质的释放和蛋白酶的活性, 在CPB中对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逐渐得到肯定[17,18]。已有研究显示: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CPB中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19], 抑制TNF-α 表达水平、提高血管内皮细胞膜稳定性, 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可黏附性[20]。与甲泼尼龙相比, 乌司他丁同样可以抑制CPB患者IL-6、TNF-α 的产生并促进IL-10 的释放, 调节促炎- 抗炎反应平衡, 两者作用类似[21]。
本文从心脏微循环功能的检测分析方法出发, 对体外循环中心脏微循环重要影响因子及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中心肌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随着近年来多学科的交叉融汇, 必将有更多的微循环功能研究方法和有效的心肌保护措施出现。
摘要:体外循环 (cardio pulmonary bypass, CPB) 是心脏手术重要的支撑技术, 但由于CPB是一种非生理性的循环方式, 因此对机体组织、器官有着不同程度的损伤。如何在CPB过程中实现有效的心肌保护,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相关手术并发症?本文从心脏微循环功能的研究方法出发, 对CPB中心脏微循环重要影响因子及乌司他丁在CPB中心肌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3.基于循环的领域本体构建方法 篇三
关键词:本体;领域本体;领域本体构建方法
中图分类号:G35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16-0000-02
Loop-based Domain Ontology Construction Method
Liang Yuqi,Wang Bing,Miao Jua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Weifang261041,China)
Abstract:The body of knowledge organization has become a hot research field.Domain ontology as the ontolog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ornerstone,there are many key technology worth exploring.Summari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proposed a loop-based domain ontology building method,the core idea is to produce spiral
incrementin the loop,so that the field of ontology construction as a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iterative process of ontology by constructing fishing test has a certain practicality.
Keywords:Ontology;Domain ontology;Domain ontology construction method
近年来,随着本体的概念被知识工程、信息检索等领域所借鉴,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对本体建模进行了研究,许多有关此项目的研究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并逐步被应用到具体的研究领域。国内的本体研究也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出现了不少研究成果。本体逐渐成为知识组织的热点研究领域。领域本体的构建作为本体研究的重要基石,还有很多关键技术值得探索。没有领域本体的构建,本体论的思想和精髓就不能得到充分的验证和实现。
一、领域本体构建方法存在问题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领域识本体的建设处于探索性研究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对不同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会得出不同的方法论。
領域本体构建还没有成熟的方法论作为指导,更不用说对构建过程的规范管理;本体的评价方法没有统一的标准,更没有标准的测试集,不能对本体的构建成果进行合理评价,必然影响到下一个周期中的进化过程;建好的核心本体是可用的,但是并不能说它是够用的;共享和重用是本体的本质要求,在领域本体的构建过程中,如何保证这一点就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现有的大多数本体都是某组织自发构建的,自成体系,没有依照某种规范,由于缺乏统一格式和框架,即使是同一领域的本体也难以复用,增加了重复劳动,这与本体的促进知识共享、提高效率的初衷相悖。
二、基于循环的领域本体构建方法
通过对上述这些问题的思考,促使我们考虑如何对领域本体构建方法进行完善与提高。提出了基于循环的领域本体构建方法,在循环中产生螺旋增量,使领域本体构建成为一个不断完善的迭代过程,如图1。循环方式允许和强调不断地判断、确定、修改本体知识库,每一轮循环都会产生新的螺旋增量,不断的发现新知识,每经历一个周期知识库就得到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
(一)需求分析
1.明确领域本体构建的范围(即所处领域)、应用目的、使用群体(即目标用户)。在本体构建之初,确定好本体的领域和范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明确的需求分析,将本体的应用作为本体构建的最终目标,有效的避免本体的构建与本体的应用脱节。
2.可行性分析。通过前一个阶段的分析,我们完成了对“用户需求”的了解,另一方面的需求分析将是对我们将要遇见的技术问题的了解和工具的选择等。
(二)知识的获取
首先通过收集领域信息充分了解领域知识。信息来源包括专家、书籍、网络、甚至是其他的本体。
1.现有领域知识的存在方式。以头脑风暴法、结构的参照、文本的形式化或非形式化的分析和一些知识自动获取工具获取如书籍、文献、网络、规定标准、数据库等显性知识;通过非正式交流、会议、个人交流、设计总结等形式使建立在个人经验基础之上,涉及无形因素的隐性知识,在本体构建中也要充分的考虑隐性知识,如领域专家的参与,这将对领域本体的全面性、和在本体评价中的专业权威性有较大的影响。
2.相关本体的获取。 本体提出的目的在于以一种通用的方式来获取领域中的知识,提供对领域中的概念的共同一致的理解,从而实现知识在不同的应用程序和组织之间的共享和重复利用。因此,在构建本领域本体之前考察现有的相关领域的本体,既可以为本领域本体的构建提供一定的方法和思路,同时可将已构建好的合适的内容复用到本领域本体中,避免重复劳动,将精力投入到更有价值的方面,实现本体的进一步的优化。
同时,领域本体构建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本体间的继承和交流。考虑选择合适的顶层本体,对领域本体构建进行标准化处理,最后将领域本体嫁接入顶层本体中;对相关的领域本体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充分考虑本体间的合并和映射。
(三)本体开发过程
1.知识体系的选取。根据构建领域本体的人员对领域的了解层次不同,一般我们会选取一些知识体系作为主要的参照,如叙词表、文献目录等。
2.类框架的确定。每位研究者要采取什么方法主要依赖于个人对这一专业领域的理解程度和观点。如果开发人员对某一专业领域具备一套自上而下的系统认识论,那么利用自顶向下的方法就会事半功倍。由于“中层概念”在领域的概念中应该更具代表性,所以综合法对许多本体的开发者而言最便捷。如果想要收集到更多更广泛的实例,那么自底向上的方法更加适合。最终,无论选择哪种方法,都要从“类”的定义开始。
3.实例填充。利用选择的构建工具及用户对类结构定义的反馈,将收集的知识以属性填充到类的层次框架中,在这个阶段将类和实例的构建放在不同的循环周期中,一方面避免了类结构的调整对大量实例的定位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确定的类的结构更好的收集本体的实例的知识。
4.属性填充。属性用来描述实例间关系,在这个阶段将实例和属性的构建放在不同的循环周期中,一方面避免了类结构和实例的调整对大量属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确定的类的结构和属性发现大量的本体的属性的知识。
(四)本体评价
和软件开发过程的测试阶段一样,本体也需要评价。领域本体评价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而是理念、需求、技术管理与服务诸多关联要素评估的综合体;为了全面、客观地衡量领域本体建设,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探索创新,确定一套科学、合理、全面、客观的领域本体评价体系。
(五)本体进化、维护
具体领域的知识是复杂的,并且领域的边界是模糊的,领域之间总是存在交叉。一次性建成完善的本体是很难达到的,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对于一般的研究机构和应用单位也是不现实的。本体的进化也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如标引技术、半自动构建等。
本体进化的方式可以是集成新的本体,进行本体间的合并与映射或嫁接入顶层本体。除了这些传统的方式,我们发现在语义Web的建设中,信息的编辑和发布需要专业的知识工人,他们了解领域本体的建设情况,手工或者半自动的利用本体对普通的页面进行语义标注,在标注过程中会不断的发现新的概念和关系。如果能把标注过程和本体建设过程结合起来,就可以非常容易的实现本体的进化。这种进化过程比专家定义容易操作,比机器学习准确规范,但是它需要有合适的工具支持。
三、本章小结
基于循环的领域本体的构建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循环中产生螺旋增量,使领域本体构建成为一个不断完善的迭代过程。循环方式允许和强调不断地判断、确定、修改本体知识库,不断的发现新知识,每经历一个周期知识库就得到进一步的细化和完善。该方法还首次提出将类、实例和属性的构建放在不同的循环周期中,使其产生螺旋增量,既在循环中发现知识;对领域本体构建过程的各个步骤进行了细节描述;说明了领域本体构建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和影响,便于构建过程中的整体把握。通过构建渔业领域本体检验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贾黎莉.Ontology构建中概念间关系的研究.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6
[2]高晓云,温有奎.基于本体的隐性知识转化模型.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l:41-43
[3]丁晟春,李岳盟,甘利人.基于顶层本体的领域本体综合构建方法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07,2:236-240
[4]马文峰,杜小勇.领域本体评价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6,10:68-71
作者简介:
梁宇琪(1984-),女,蒙古族,内蒙古赤峰市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
4.业务循环审计的具体方法 篇四
交易从记账凭证至财务报表的信息流程
某公司是制造性企业,注册会计师将其财务报表划分为四个循环: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存货与仓储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
公司循环划分
在划分循环时还应注意各循环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比如筹资与投资循环同采购与付款循环(也称支出循环)紧密联系,存货与仓储循环同其他所有循环紧密联系。
各循环的流转关系如下图所示。
在循环法下,审计各个环节时,最有效的方法是在审计循环中各类交易及相关账户期末余额的基础上,合并形成对某类交易及其相关账户余额的保证水平,在得出报表整体公允表达的结论之前,必须实现各类交易的审计目标和各个账户余额的审计目标。有关交易的审计目标和有关余额的审计目标尽管有所不同,却是紧密联系的。比如,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属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时应分别测试影响该类账户的四类交易即销售、收现、销售退回折让、坏账冲销等交易和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下图以应收账款为例说明了账户余额同影响余额的交易间的关系。
下表将与销售交易有关的内部控制目标、关键内部控制以及常用的相应的控制测试和交易实质性程序分类列示。
销售交易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和测试一览表
下表将与采购交易有关的内部控制目标、关键的内部控制以及常用的控制测试和交易实质性程序汇集在一起,
采购交易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和测试一览表
下表列示的是成本会计制度的内部控制目标、关键内部控制、常用的控制测试及常用的交易实质性程序
成本会计制度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和测试一览表
下表列示的是工薪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关键内部控制、常用的控制测试及常用的交易实质性程序。
工薪内部控制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和测试一览表
表1和表2中列示的方法,目的在于帮助注册会计师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能够实现审计目标的方案。但它既未包含与筹资交易和投资交易有关的所有内部控制、控制测试和交易实质性程序,也并不意味着审计实务中必须按此顺序与方法一成不变。一方面,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不同、规模不同、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不同,以前期间接受审计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受审计时间和成本的限制,除了确保审计质量、审计效果外,还必须提高审计效率,尽可能地消除重复的测试程序,保证检查某一凭证时能够一次完成对该凭证的全部测试程序,并按最有效的顺序实施审计测试,因此,在审计实务工作中,应根据下列表1和表2所列示的内容,从实际出发,将其转换为更实用、高效的审计计划。
表1 筹资交易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和测试一览表
表2 投资交易的控制目标、内部控制和测试一览表
>
在实施测试后,应对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评价时,应首先确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可信赖的程度以及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缺点,然后根据以确定在货币资金实质性程序中对哪些环节可以适当减少审计程序,做重点审查,以减少审计风险。
以现销收入交易为例,其相关的控制目标,关键内部控制和测试一览表如下表所示。
5.怎样促进血液循环有哪些方法 篇五
你的身体是90%的水,健康的皮肤,消化,温度控制都是需要经过血液循环的,喝更多的水,将有助于你的血循环,水也能提高大脑的功能,并支持减肥。
尝试精油
有研究表明,一些精油可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这些油的能减轻疼痛和刺激机体的免疫功能。这些增加血流量的精油,被称为补品。最流行改善血液流动的精油包括芫荽油,桉树油,柏树油,黑胡椒油。
使用辣椒
辣椒是最好的促进血液循环药材之一。它能加强了动脉和毛细血管,调节血液流量,并支持心血管功能,定期使用辣椒酊,会增加你的代谢率高达25%。
行使
简单的练习就可以促进血液流动,促进血液循环。尝试瑜伽,游泳,伸展,和步行有助于整体健康状况,也将有助于一个强大的循环系统。
饮食中添加一些香料
6.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篇六
——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学习心得
听了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讲座,我不仅了解了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且领悟到了两者之间交相辉映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了很大收获。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严峻的环境形势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全社会推行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循环经济要向纵深发展,不仅要借助循环经济理念的大力宣传,还要有技术、法规、政策等的全方位支持。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新时期发展的战略思想、实践原则和执政理念。新的发展观并不是要改变或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指导思想,而是既要实现和保持经济的快速发展,又要克服旧的发展观导致的问题和弊端,其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即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观本质是以人为本,实质是为了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做到可持续地发展。这就要求发展中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
循环经济是对旧的不和谐、不协调、不可循环发展的否定,要求可持续发展,把生产和消费纳入“自然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系统的发展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绿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政策和法律体系、产业体系、技术支持体系和教育体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辩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选择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标准的增长方式;辩证地认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选择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增长方式;辩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选择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就是遵循生态学规律,把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自然生态系统之中,在物质高效利用的基础上促进经济发展;就是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发展绿色产业等途径,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取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就是建立一种以追求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为目标的新型价值体系,变革社会公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扎实推进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发展循环经济的各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对于化工行业,循环经济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化学专业的学生,我们更需要承担起发展绿色化学,绿色工业的责任。
首先在资源的开采、生产、废弃等社会生产的主要环节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资源开采环节,应统筹规划油气、铁、铜、铝等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开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掠夺性开采;推进共生、伴生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低品位油气资源和非常规油气资源,提高矿产资源的开采和洗选回收利用率。在产品生产环节,应着重推进冶金、石化、化工、电力、有色、建材、轻工(包括造纸、纺织印染、酿造等)等资源消耗重点行业的资源节约和清洁生产。在废物利用和处理环节,应加强对冶金、电力、石化、轻工、机械制造、建材建筑等行业的废弃物回收利用,为粉煤灰、煤矸石等大宗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创造更好的环境。
其次,在城市建设中,应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合理规划城市规模,在功能区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考虑城市产业体系之间的衔接和环境容量的大小。有关城市要注意与资源型城市的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相结合。
再次,在农业生产中,应加强生态农业建设,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产品结构,发展绿色产业和无公害产品。要积极提高土、肥、水、种、药等投入要素的效率,推广使用高效安全生物农药,从源头上消除餐桌污染,减轻富营养化。要为综合利用秸秆、牲畜粪便等废弃物创造优惠条件,大力发展沼气工程并使之成为农村能源的补充和替代。
总之,循环经济是在科学发展观基础上的发展与升华,而科学发展观只有依靠循环经济才能顺利开展,循环经济与科学发展观而这交相辉映,共同促进着我国的经济建设。
7.一种硬币循环处理模块及实现方法 篇七
关键词:硬币处理,提升机构,大容量,实现方法
0引言
在金融自助服务终端内部,需要进行大量的硬币接收、识别、原币返还、找零、回收处理[1,2,3,4,5]。随着自动化设备小型化的趋势,硬币处理系统需要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全部功能,而且国内硬币长期处于短缺状态,迫切需要将自助设备接收来的硬币充分利用来循环找零,所以最好的方式在不影响设备的功能及性能前提下增大循环找零器的容量,但不增加投币口与找零口的高度差。
针对上述要求,需要对主要依靠硬币自由落体为基础的传统硬币模块进行改进设计,设计主要包括硬币提升机构、整体硬币处理模块、主控单元及工作流程。保证该处理装置能够在最小的空间内扩大循环找零器容量,实现全部功能。通过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模块使用效率。
1硬币处理装置总体设计
本文所述的硬币处理装置包括传统硬币处理装置所具有的支架结构及管道、识别器、分币器、固定暂存器、循环找零器及备用找零器,还包括提升机构,保证了循环找零器的容量[2]。图1所示为该硬币处理装置内部结构布局图。
硬币处理装置设置在金融自助服务终端内部,根据上位机指令开始进一步工作。
进入识别器内部的硬币通过硬币的电磁特性来鉴别硬币的真伪,无效币直接退出,有效币经过分币器后按币种分别暂存在固定暂存器中。固定暂存器能够将硬币直接退出或者输送到提升机构中。提升机构能够将存贮在其内部的硬币从底部垂直搬运到顶部并输送到循环找零器中,2个循环找零器、提升机构中的2个存储兜、固定暂存器中的2个兜在位置上成对应关系,使得不同的币种进入对应的循环找零器。循环找零器及备用找零器中的硬币通过找零管道直接到出口。
2硬币提升机构设计
硬币提升机构接收固定暂存器输送来的硬币,垂直搬运到顶部并输送到循环找零器中。其包括支架、移动暂存兜、驱动该移动暂存兜上下移动的动力单元,动力单元采用皮带传送。支架顶部与底部分别设有出口和入口,其底部的入口正对固定暂存器的出口,其顶部的出口正对循环找零器的入口。图2为提升机构各部件状态图。
如图2(a)所示,移动暂存兜上设有活动挡板,当移动暂存兜处在底部时,活动挡板在支架内壁的作用下收起形成兜状,以接收固定暂存器输送来的硬币。如图2(b)所示,当移动暂存兜上升至提升机构的顶部时,活动挡板失去内壁的支撑自动打开,兜内的硬币自动落入循环找零器内。该提升机构的下方还设有硬币收纳装置,如图2(c)所示,当移动暂存兜移动至提升机构的中下部,固定暂存兜内的硬币直接进入硬币收纳装置,当循环找零器满时,这种设置能够提高整个硬币处理装置的效率。
3主控单元设计
硬币处理装置中的所有关键部件统一由主控单元控制,按照设定的工作流程协调动作,并与上位机实时通信,实现硬币模块的所有功能需求。
主控单元主要由电源部分电路、单片机控制芯片、扩展存储器、串口通讯电路、电机/电磁阀驱动控制电路、CCTALK通讯接口电路、传感器检测电路等组成。存储器用于程序存储和交易日志记录便于数据统计和故障分析;主控单元对硬币识别器及备用找零器均使用CCTALK接口协议实现对其的控制[3]。电机/电磁阀驱动电路,是用来控制模块中的运动驱动部件;所有部件的运行状态及受控硬币运动状态都通过分布在装置的传感器反馈给主控单元。
4工作流程设计
为了实现硬币处理模块各项复杂功能,主控单元在应用层上要有规范、完整的设计。该装置处理接收硬币的方法流程图如图3所示。
包括以下步骤:S1,硬币通过入币口进入识别器;S2,识别器判断是否为有效币,若为无效币则进入步骤S3,反之进入步骤S4;S3,无效币直接退回出口;S4,有效币进入分币器并按币种分拣;S5,分拣后的硬币进入固定暂存器暂时存放;S6,主控单元判断交易是否成功,若不成功,进入S7,退出硬币,反之进入S8;S8,判断循环找零器是否达到设定容量,若已经达到,固定暂存器通过提升机构的配合,将硬币送入收纳装置后复位,若未达到,固定暂存器通过提升机构的配合,将硬币送入循环找零器中,等待上位机的指令。
当硬币处理装置接到上位机找零硬币指令的时候,主控单元首先判断循环找零器内的存币量是否足以找零。若足以找零,则主控单元控制循环找零器将硬币通过通道送到出口,完成找零;否则主控单元控制备用找零器将硬币通过找零通道送到出口,完成找零。
5实体样机
本硬币模块组装后的样机实体图如图4所示,通过对模块进行全面的环境测试、基本控制命令测试、性能指标测试、异常测试、EMC测试等行业规范内的测试,验证了模块可靠性,能够进行推广。
6结语
相比于传统硬币处理装置,本硬币模块能够在较小的空间里,大幅度地提高循环找零器的容量,而入币口与出币口的高度差较小;相对于其他依靠提升找零后的硬币来降低高度差的模块[4],利用文中所述的控制方法,能够较大地提高硬币处理的速度,提高交易效率。
参考文献
[1]顾申生.城市轨道交通中AFC系统的运用[J].电子世界,2014(6):188-189.
[2]黄斐,陈栋.轨道交通AFC系统硬币模块的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2(7):40-43.
[3]Standard for Safety for Vending Machine:ANSI/UL751-2005[S].
[4]宏明,山田.硬币处理模块的开发[J].OMRON TECHNICS,2002(42):75-78.
8.循环式学习方法 篇八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循环、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范式,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
二、循环经济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循环经济指标体系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在评价目标、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上都具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循环经济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也可以借鉴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Liveman等人于1998年曾提出在选择可持续性指标时所必须考虑的准则:(1)时间变动的敏感性;(2)跨越空间变动的敏感性;(3)超越社会分布的敏感性;(4)可逆性;(5)可控制性;(6)预测能力;(7)整合能力;(8)资料应易于搜集;(9)指标应易于应用。
三、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框架和内容
从循环经济的内涵来看,它是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的“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闭环流动的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因此,笔者认为,循环经济评估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状况,二是资源利用特征,三是生态环境特征,四是科技教育水平。据此,从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这四个方面出发,建立如下表的评价指标体系。
从表中可以看出,该评价体系分为3层次: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4个子模块: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科技教育水平,以及相应的多个指标。
1.目标层
循环经济综合评价指数是我们通过测算所得到的最终结果。通过横向、纵向比较可以反映循环经济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整体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其计量来源于准则层的4个子模块。
2.准则层
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质量、科技教育水平4个子模块构成。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用于评价循环经济系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资源利用效率用于评价系统资源利用效率水平;生态环境指标用于评价系统环境质量的优劣状态及控制程度,体现政府及公众对于循环经济的意识;科技教育水平用于评价系统科技支持情况,体现提高科技发展和教育发展对循环经济情况的影响。
3.指数层
经济发展状况中的经济指数由第1~8个指标构成,反映经济结构以及综合经济发展规模和增长水平。资源利用效率中的能源消耗指数由第9~15个指标构成,反映能源消耗情况,以及工业废水废电处理率等,综合体现资源利用情况。生态环境指标中的环境指数由第16~21个指标构成,综合反映环境污染率以及绿化面积等,以及从侧面体现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科技教育水平中的指数由第22~27个指标构成。包括科研经费,专利授权量,人均受教育程度等指标,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科技教育水平必然影响到他对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到这个社会的循环经济发展状况。
四、循环经济的评价方法
指标评价的一般步骤包括指标的标准化、权重确定、综合评价等方面。评价方法根据评价对象的范围、性质、特点等基本条件选择;即使针对同一评价对象,评价的目的不同,设计的指标体系不同,采用的评价方法也可能不同。
1.指标的标准化
标准化使得各个指标成为可量化的及单位统一的,从而可对各指标进行加权平均、指数化等,以进行指标的综合评价、比较和绘图分析。不同指标的标准化方法不同。通常采用的指标标准化方法是选定无量纲化的合成公式,确定适当的参照值,将所有指标实际值归一化到0~1区间中。
2.指标权重的确定
确定指标权重就是衡量各项指标和各领域层对其目标层的贡献程度大小,指标权重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权值确定可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种。大部分学者选择主观赋权法中的层次分析法(AHP)作为确定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权重的方法。
层次分析法(AHP)其基本思路是将人们处理复杂系统的定性分析过程转化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过程,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系统化、层次化的分析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建模, 大体上可按下面四个步骤进行:(1)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2)构造出各层次中的所有判断矩阵;(3)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4)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3.指标的综合评判
进行指标综合评判的常用方法是模糊综合评判。模糊综合评判是指用模糊数学原理,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判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采用由末端开始逐级向上的评价方式,即先按最低级层次的各个评价因子进行综合评价,一层层依次往上评,直至最高层,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其一般步骤是:(1)建立评价因素集;(2)建立指标评价等级集;(3)确定隶属函数;(4)建立模糊评价关系矩阵;(5)建立指标权重系数矩阵;(6)进行多级模糊综合评判。
(作者單位:华南理工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华峰,张华玲.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科学与技术管理,2005(9)
{2}马宗国,柳兴国.循环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与检测方法实证研究[J].开发研究,2006(5)
{3}冯之浚.循环经济导论[M].人民出版社,2004(11)
{4}向来生.循环经济的评价体系探讨[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5(6)
9.循环式学习方法 篇九
上次复制DVD光盘出现此问题后,通过WINISO软件将其制作成镜像文件后就解决了这可问题。今天又遇到同样的问题,但是无法成功,再制作镜像文件到26%时就出现错误提示,点击“忽略”后WINISO程序就直接退出了,看来此路不通哟。而用暴风影音2.2确能够流畅的播放出来。
在用暴风影音2.2播放该光盘时,发现该软件可以将播放软件另存到其他地方,于是将其另存到硬盘时,大约到了26%后,然后其保存界面中的复制速度降到了0,然后直接退出保存界面。打开硬盘,发现暴风影音居然保存了该文件的前面26%的内容,但是后面的就没有了。
又到网上查找相关资料,有人提出用“CD DVD 数据恢复”软件可以解决这种问题。马上到网上下载了一个。该软件个头比较小,仅800多K,高度怀疑其是否能够胜任。死马当活马医,安装后,其界面非常简洁,就几个按钮,连菜单都免了。选择好原文件及存放目录后,点击“开始”按钮,下面出现一个进度条,显示已复制的百分比。到复制到26.7156%时,停了下来,然后显示将26.7156%偏移,一直到26.8172%,进度条显示正常了。最终将这个文件解决了。光盘修复法两则
10.学习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心得体会 篇十
谢丽贞
还是在05、06年,我就常在报刊、会议、人们议论中,听到了两个概念: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但两个概念到底有什么内涵,尚不知晓,后来在网络、报刊等上零星明了了低碳就是减少能源消耗,循环就是材料循环使用,但苦于一直没有机会买到系统书籍,空苦恼了几年。经过本次的《低碳经济》学习,对两个概念及系统知识有了较深的理解:
1.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但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低碳经济》用了5讲的篇幅深刻细致的阐述了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低碳转型的国际趋势、低碳转型的结构调整与技术变革、低碳转型的政策工具、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探索、低碳生活的时代意义等多个方面的相关方面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结合这些内容,提出了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低碳经济知识的重要意义和各自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
11.循环式学习方法 篇十一
关键词:大学教师发展;模式;教师学习共同体
当前,在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机构建设热火朝天的表面繁荣之下,则是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与实践工作缺乏实质性突破的尴尬。我国目前的教师教学发展工作仍然以短期、集中讲座为主,尤其以名师讲座最为常见,没有跳出传统“教师培训”的窠臼,没有体现出终身发展、按照教师需求发展、专家引领下的自主发展等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的内涵。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刚刚起步,在研究和实践都还非常薄弱的情况下,还没有构建起相对完善的、具有良好操作性的教师教学发展模式。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文化、管理体制与国外差异甚大,照搬国外的工作坊(Workshop)、习明纳(Seminar)、教学咨询(Consultation)等模式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因此,我们有必要探究本土化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模式来推进自己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工作。
一、“学习—实践—发表”模式的提出
作为国内较早成立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机构,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于2009年成立之后,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和在部分学院实施教师教学发展试点项目,探究了“学习—实践—发表”三阶循环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模式(以下简称LAP模式,LAP分别取自Learning、Action、Publication的首字母)。所谓LAP模式,是指将大学教师教学发展视为教师在学习共同体环境下的长期的、复杂的、周期性过程;在每个发展周期内,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经历相互衔接的“学习”、“实践”、“发表”等三个阶段;大学教师在每个周期解决一个主要的教学发展方面的问题;在一个周期结束之后,当前周期的成果和问题成为下一个发展周期的基础和选题依据,在新的周期,教师再次通过学习、实践、发表三个阶段完成发展过程。其过程如图1所示。“学习”、“实践”、“发表”阶段的活动环节如图2所示。
二、“学习—实践—发表”模式的内涵
1.“学习”:强化大学教师教学发展基础
LAP模式下的“学习”是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教师学习共同体由学院负责组织,学校教师教学发展机构提供人员、经费等方面的支持。共同体成员包括学习者(学院专任教师)、学习支持者(教师教学发展机构的教师发展者)、学科教学专家(学院教学督导)、一般教育教学专家(教师发展机构支援的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技术学等方面的专家)等几类人员,人数一般在6~12人。学习共同体的主题根据教师的发展需求而定。东北师范大学根据需求调查的结果,将学习主题确定为“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学业评价”和“技术改善教学”等四个方面。由于《东北师范大学教师教学手册》(以下简称手册)中包括了这四个方面的内容,《手册》被选为最主要的学习资源。其余的学习资源通常由学习支持者或一般教育教学专家推荐、学院教师自主收集。
“学习”阶段共分为主题研读、专家点评、共同研讨三个环节。教师学习是一个掌握和应用已知的教学法和学科内容理论知识的过程 [1],LAP模式下的“学习”主张教师的理论学习和自己任教的学科结合起来。所有专任教师在参加主题研读之前,自主学习相关材料。在学习共同体活动的主题研读环节,每次由一位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主题相关学习资源进行约半小时的主题研读。在专家点评环节,分别由学科教学专家和一般教育教学专家针对研读情况进行点评。在共同研讨环节,所有教师围绕学习主题进行集体交流。每次学习共同体的活动时间在三个小时左右,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位学习共同体的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
通过“学习”,教师需要建构起对教育教学基本问题的结构性认知,形成对学院的学科专业定位、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课程设计与教学实施的关系等方面的基本认识,掌握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学业评价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教学发展奠定基础。
2.“实践”:转化教学认知为教学行为
“实践”是教师教学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从教师培训走向教师发展的关键所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之所以成效低下,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失必要的“实践”,造成了教师的“使用理论”与“信奉理论”[2]相差离,即教师对培训中接触到的教育教学理论、方法在理念上能够接受,甚至能够进行口头上的阐释,但由于缺乏反思性实践的过程,教师难以将新的理论、方法体现在实际的教学行为中。因此,LAP模式下的教师教学发展将“实践”作为发展的第二阶段。
教师学习理论认为,教师的学习与发展“既来源于书本和理论又来源于实践的经验反思”[3]。LAP模式的“实践”以“学习”阶段的发展结果为基础,包括自主选题、开放实践、修订设计和再次实践等四个环节。在自主选题环节,教师根据“学习”阶段获得的教育教学认识,结合自己的兴趣以及教学实践需求选定教学实践改善的主题,之后在教师发展者的帮助下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然后教师在开放实践环节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开放性的教学改善实践,即教师的教学实践对所有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开放。共同体成员在教学观摩之后帮助实践者提出改进建议,同时也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在修订设计环节,教师在前期实践的基础上参考其他教师的建议,在教师发展者的帮助下修改课程与教学设计,然后进入再次实践环节。
成人通常希望能立即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4]。通过“学习”基础上的“实践”,教师在学习共同体的影响下将教育教学理念、方法应用于教学改善实践,将教育教学认知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使“信奉理论”和“使用理论”达成一致。
3.“发表”:深化教学实践与教学理论的联系
波兰尼将知识分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在行动中所蕴含的但未被表述的知识就是隐性知识。野中郁次郎根据对隐性知识的认识,提出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换的知识螺旋过程,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部化(Externalization)、结合(Combination)和内部化(Internalization)四个过程[5]。经由上述四个过程的循环性运作,将可有效地移转个人的知识到组织之中,并扩大个人与组织的知识基础,进而创造出更多的知识。其中,外部化过程是透过有意义的交谈,具体表达隐性知识,将隐性知识转变成显性知识的过程。
LAP模式下的“发表”是一种将内隐知识显性化的外部化过程,包括自主反思、口头发表、论文发表和拟定新计划等环节。在自主反思环节,教师需要自主梳理“学习”、“实践”阶段的理论认知及其应用情况,使之符合表达的需求,这实际上是一个教育教学理论条理化、结构化的过程。在口头发表环节,教师至少需要在共同体范围内阐释自身教学发展的状况,部分教师在学院、学校乃至更大范围内做发表。教师在阐释中进一步明晰自身教学发展的路径、方向,这种方式接近于以教的方式进行学习。在论文发表环节,教师通过学术论文的撰写,深化对理论和自身实践的理解,使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更加的系统化,将新的理念内化到自身的价值观体系之中,真正实现教学学术。“发表”不仅仅是梳理自身的收获,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总结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拟定新计划环节,发展中的问题就是新的发展计划的选题,是下一轮“学习”、“实践”关注的焦点。到此,“学习—实践—发表”的循环过程完成了衔接。
三、“学习—实践—发表”模式的实施策略
1. 教师学习共同体下的参与和交往
随着人们对学习的认识与理解的发展,学习是参与和交往这一隐喻被提了出来。教师发展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学习,LAP模式下的大学教师发展就是大学教师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的参与和交往。LAP模式下的教师参与有着丰富的含义。首先,教师是多层次的参与,教师的参与既包括作为主题研读者、教学改善实践者以及成果发表者等角色的中心参与,也包括作为观摩者、听众等角色的边缘性参与。其次,教师是多样化的参与,教师在“学习”阶段作为研读者、讨论者参与,在“实践”阶段作为行动者、观摩者参与,在“发表”阶段作为发表者、听众参与。多层次、多样化参与有助于教师完整体验学习过程的细节,并将其内化的自己的认知结构中。LAP模式下的教师交往则通过各种开放活动来实现。佐藤学曾将相互开放教室作为学习改革、教学改革、课程改革、经营管理改革等等所有学校改革的第一步[6]。他认为只有开放教室才有可能在教师之间形成“合作性同事(collegiality)”关系,而合作性同事关系是学习共同体成功的基础,也是学校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通过开放,一方面实践者会因考虑他人评价而投入更多精力到教学实践中,一方面也可以听取到他人的有益建议,从主观、客观两方面获得教学发展的可能性。此外,作为观摩的教师很可能也会遇到和实践者类似的问题,此时他的建议就不仅仅是为实践者的教学提供参考,也是对自身教学实践的一种反思。
2. 自主发展与专家指导的结合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提倡学习共同体下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也要重视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发展。诺尔斯认为成人学生具有的五个特征中[7],“成人具有自我导向的心理需求”、“成人的学习主要受内在动机所驱动,而非外在因素”两个特征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彼得.圣吉也认为学习者的自主发展非常重要,在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中,成员的“自我超越”是精神基础、成员“心智模式”的转变是组织建设的核心[8]。同时,教师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完全依赖教师自主发展将使教师发展过程变长和增加不确定性。专家的引领和指导是全体教师共同发展的基本保障,可以缩短教师成长的时间,帮助教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行。在LAP模式下,“学习”、“实践”、“发表”三个阶段都从教师自主出发,教师“自主研读”、“自主选题、自定实践计划”、“自主反思、总结”,专家在教师自主基础上进行“研读点评”、“教学改善设计与实施指导”、“口头发表与论文发表指导”等方面的指导工作,实现教师自主与专家指导结合下的大学教师发展。
3. 一般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教学实践的融合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中,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影响有限,其原因主要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高等教育领域缺乏类似中小学学科教学法这样的可以直接应用的学科教育教学理论,只有一般教育教学理论,而一般教育教学理论由于抽象概括程度很高,一般不能直接转化为教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也不可直接应用[9]。二是在培训过程中,理论学习没有关照到教师学科教学的需求、环境等因素,没有为教师将教育教学理论转化为学科教学能力提供必要的环节和条件。LAP模式下的教师发展,为大学教师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教学实践相融合搭建了平台。在“学习”环节,教师以一般教育教学理论相关材料作为主要的学习资源,但教师关于理论的研读、讨论都以学科教学实践作为承载,不断体会教育教学理论与学科教学实践的本质与现象关系;在“实践”环节,教师的教学改善实践根据教育教学理论的原则、方法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直接体现教育教学理论对学科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在“发表”环节,教师对学科教学实践过程中教育教学理论应用的效果、影响因素等进行反思和总结,深化对学科教学实践和教育教学理论关系的认识。此外,学院督学和教育教学专家关于教师研读的点评、对学科教学实践过程的指导、对成果发表的审阅等,都将对教师内化教育教学理论,形成学科教学的理念、方法有所助益。
LAP模式作为一种本土化的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模式,强调基于教师真实需求的发展、深入学科的发展、面向实践的发展。在LAP模式下,教师通过“学习”实现从感性走向知性,通过“实践”及实践成果的“发表”实现从知性走向理性,教师在“学习-实践-发表”的循环过程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教育教学风格;通过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帮助教师构建良好的同事关系,促使学院和学校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文化,从根本上推动全体大学教师的共同发展、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3] 张辉. 教师学习的过程与条件[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4).
[2] [美]克里斯.阿吉里斯,唐纳德·A.舍恩. 实践理论:提高专业效能[M]. 邢清清,赵宁宁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4][7] 王海东. 美国当代成人学习理论述评[J].中国成人教育,2007(1).
[5] 贺斌. 默会知识研究:概述与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3(5).
[6] 佐藤学. 静悄悄的革命——创造活动、合作、反思的综合学习课程[M]. 李季湄译. 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8] 彼得·圣吉. 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践[M]. 张成林译. 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9.
[9] 蔡宝来,王会亭. 教学理论与教学能力:关系、转化条件与途径[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
12.循环式学习方法 篇十二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成熟,在教育学领域,网络对教育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2007年,教育部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就明确提到:全国各高校要革新原有的、单一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要结合时代发展的成果创新教育模式,尤其要以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使得英语教学实现跨时空、跨地域的学习与教育,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教学以及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依托互联网,我国很多高校已经初步搭建了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环境,也在逐步尝试英语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发展至今已经初具规模,从高校实践来看,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优势明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兴趣,也使得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综合效果为学习效率的提升,但是在网络开发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影响大学英语的教学效果,如学生自主性不足,前期缺乏应有的规划等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仍有提升的空间,如何有效的规避这些问题,使得网络自主学习效果更佳依然值得深究,笔者认为网络自主学习,并非学生一意孤行的学习,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做好学前的计划、学中的执行与检测、学后的总结,为此笔者从PDCA理论视角,在找出网络自主学习存在的不足基础上,对网络自主学习进行改进研究。
1.PDCA理论。PDCA理论由美国质量管理学家戴明博士提出,属于项目管理的范畴,也被称作为戴明环,所谓PDCA也就是在质量管理中需严格做好四项工作:首先,P环节(plan),从问题的定义到行动计划;其次,实施环节(do),实施行动计划;第三,检查环节(check),对结果进行评估;处理环节(action),标准化及进一步推广。需要说明的是一个PDCA循环结束后,紧接着会进入另一个PDCA循环,直至问题的解决。
从以上定义来看,笔者认为虽然PDCA是基于质量管理角度提出的,但对于网络自主学习而言,本质是一致的,因此在网络自主学习中,也存在PDCA循环:P环节,做好学习前的准备工作;D环节,实施网络自主学习;C环节,对学习效果进行检查;A环节,总结成败得失,为下一次学习提供经验教训。
2.网络自主学习的概念。网络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依托互联网,以计算机为辅助工具所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学习方式更多集中为协商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相对传统的学习方式来说,网络自主学习有着一些明显的特征,首先,学习资源依托依托互联网,能够实现共享;其次,从学习形式来看,主要为协作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第三,传统的学习方式会受到时空、地域的限制,而网络自主学习则完全不受这种限制。
正是由于网络自主学习有着以上的特征,能够实现学生随时随地,只要有网络及计算机,就能进行学习,对学习效果的改善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结合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理念,我校迎合趋势,在全校师生范围内开展网络自主学习的热潮,也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但不可否认,在具体实践中,依然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二、我校网络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我校外语网络自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网络自主学习相对传统学习方式而言,所具备的优势我们无需过多探讨,但是在实践中并非一帆风顺,从我校实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网络学习时间利用率很低,从笔者调查的结果来看,我校有27.8%的学生指出,在自主学习中难以抵制网络的诱惑,导致不能专心致志的学习,这点从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中也能得到佐证,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学生很难把控自己的意志,常常将学习的时间用来看电影、玩游戏以及上网聊天等,部分学生甚至屡教不改。
(2)网络资源的富足导致学生难以适从,学习效率较低。部分学生反映,在网络学习之前,由于没有制定学习计划,当面对的学习资源丰富繁杂之时,不知如何取舍,倍感难以适从。
(3)学习后没有进行总结与分析,学习效果改善后劲不足。部分受访学生反映,在完成此网络自主学习后,并没有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效果的反思与总结,或者部分学生仅主观的进行总结与反思,导致在后期的网络自主学习中,不能对自身不足及时改进,学习效果改善后劲不足。
2.导致我校外语网络自主学习问题的原因分析。从以上问题描述来看,笔者认为学习中问题的出现不仅有学生方面的原因,也有教师方面的原因。
(1)学生方面的原因。首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差。虽然大部分学生认识到外语课程推行网络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及作用,但是由于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导致了学习效果不佳,这点不仅学术界已经定论,笔者的调查中也发现了此类情况的出现,从受访人员反馈来看,有15%的学生指出他们在进行外语自主学习时,并没有制定明确的学习计划,21%学生指出他们的学习计划并没有依托外语课程教学要求展开,导致了不仅学习效率低下,而且学习效果不佳。
其次,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及动手的愿望。我国的教育体制,虽然一直在推崇素质教育,但在高考指挥棒下,应试教育依然强大,使得很多学生对外语学习已经形成了以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学生不仅自己动手的机会少,而且久而久之就会使得学生对教师形成了严重的依赖心理,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不负责,缺乏自主学习的习惯与愿望,因此造就了在网络自主学习这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显得难以适从。
(2)教师方面的原因。对于我校外语教师而言,依然没有转换自身的角色,使得对网络学习的管理与监控存在不少的漏洞,从我校的外语教学师资团队构成来看,更多是在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教学模式下成长起来,这些教师对在网络自主学习环境下,自身应承担怎样的角色认知非常模糊,甚至有少量的教师认为践行网络自主学习,等同于学生自学,不需要教师的监督与管理,导致在具体的网络自主学习课中,教师埋头忙自己的事情,对学生不管不闻不问,使得其应承担的监督、管理角色完全丧失,学习效果也可想而知。
三、基于PDCA的大学外语网络自主学习改进策略
从网络自主学习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来看,是由于教师、学生对网络自主学习的认知,对自身所应承担的角色认识不足所导致的,为了改进学习效果,笔者接着基于PDCA循环提出改进思路。
1.P阶段,做好学习准备工作。在这个阶段,是网络自主学习的开始阶段,是整个网络自主学习效果成败的前提与关键,笔者认为在这个阶段,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对于教师而言,考虑到学习资源的繁杂,教师应为学生界定好自主学习的范围,但是这个范围是动态的,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学习的内容;其次,教师、学生一起做好学习效果目标规划,即做到通过本次自主学习课程将达到怎样的学习效果及学习目标;第三,教师事先需选择后期交流中的开放式问题素材,这样在后期的C阶段,帮助学生找出其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便下一个PDCA循环针对性的整改。
2.D阶段,执行自主学习。从前文的分析来看,我校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毅力不足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因此在这个阶段,教师就要发挥自身的监督与管理的决策,帮助学生克服自身毅力不足,专心致志的进行自主学习。首先,作为教师,需认清在自主学习中自己所承担的管理与监督角色是什么,笔者认为就是为了实现学生更好的学习,而对学生自主学习中面临问题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对于走神的学生要做好及时的提醒,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要做好“惩罚”与继续教育工作等;其次,作为学生,也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克服毅力不足的困难,从思想上改变,摆脱对教师依赖的思想包袱,对于问题及自身的学习方式要主动思考,找到最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方法。
3.C阶段,检查学习效果。这一阶段其实就是对网络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为此笔者认为在这一阶段,有几点工作需要注意。首先,对于教师而言,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虑到学生个体性的差异,为此评价不能仅仅以回答问卷的得分进行对待,也将主观与客观相结合,所谓主观,是指通过在D阶段,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监督与管理,得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毅力等思想行为层面表现的主观判断,并将这个判断计入百分制主观评分之中,而客观评测,就是依据教师在P阶段已经拟好的开放性问题,通过学生的作答,对之进行百分制的客观评分,这样就得出了主客观的分别得分,之后依据主客观评分的权重,得出自主学习效果评测。这样做的目的并不仅仅为了评价学习效果,更是通过这样的评测,找到学生在网络自主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如某个问题,有很多学习回答不好,说明在这个问题上,学生学习存在困难,之后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探究,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4.A阶段,总结与归纳。在历经以上三个过程后,网络自主学习基本告一段落,但为了下一次网络自主学习的改进,需对此次学习效果中的优缺点进行总结与归纳,在这一环节,要教师引导、学生主导,实现学生自主去分析、去识别、去总结、去归纳,以使得后期学习效果的改进。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依托互联网进行大学外语自主学习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虽然这种学习方式有着传统学习方式所无可比拟的优势,但考虑到我国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实际,使得网络自主学习在我校开展中存在一些问题,为此为做好网络自主学习改进研究,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后,结合项目管理中的质量管理理论中的PDCA循环,为做好网络自主学习,从P、D、C、A四个阶段,从教师以及学生角度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及建议。
13.循环式学习方法 篇十三
根据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教育、人事等相关部门文件精神,开通了《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公共课程网上学习培训平台,以供我们自主学习考试。经过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学习才发现自己离真正的环保还差得远着呢。真正的循环经济应该是5R,也就是包括了Recycle{回收}、Reduce{减少}、Reuse{再利用}、Refuse{拒绝}、Repair{修理}这五项,而我们所做的基本上只是减少,其余四项还做得远远不够,通过这次培训,收获颇多,现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了对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理解
就在这几年,我就常在报刊、会议、人们议论中就听到了两个概念: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但两个概念到底有什么内涵,尚不知晓,后来在网络、报刊等上了零星明了低碳就是减少能源消耗,循环就是材料循环使用,但苦于一直没有机会买到系统书籍,空苦恼了几年。经过本次的《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学习,对于两个概念及系统知识有了较深的理解;
1、所谓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材料减少、回收、再利用、拒绝、修理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理论的提出是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但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屏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2、《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中低碳经济用了5讲的篇幅深刻细致的阐述了气候变化与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理念的产生、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概念辩识、低碳转型的国际趋势、低碳转型的结构调整与技术变革、低碳转型的政策工具、低碳城市建设的先行探索、低碳生活的时代意义等多个方面的相关方面的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结合这些内容,提出了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低碳经济知识的重要意义和各自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
3、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礼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就为我们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了解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更新思想观念,增加循环、低碳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积极参与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学以致用,在工程建设中贯穿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思想
通过整合,我认为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应予贯彻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思想。
1、在《光合作用》中,贯穿“碳汇”和“森林碳汇”等概念与知识;
2、3、在《微生物的培养》中,理解“碳源”等概念;
在《生态农业系统》教学中,正确理解与处理“循环经济”等概念与知识;
4、在《酸雨》教学中,让大家把酸雨的形成原因、治理方案,养成自觉低碳消费行为;
5、在《资源使用》等内容中,让大家养成“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新原料思维观;
6、在《能源》教学中,教育大家自觉学习,努力上进,创造性地发展我国能源体系,完善能源使用机制,积极为我国的发展壮大贡献知识与力量;
综合以上所述,学习《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获感良多,我也将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积极追求低碳生活,践行循环经济,用自身行为去实现低碳目标努力。
———雷池进
华宇(福建)置业集团有限公司 学习心 得(参考)
【循环式学习方法】推荐阅读:
PDCA管理循环学习心得体会11-02
中级会计师考试三步循环学习法10-01
循环结构例题09-28
循环日记10-31
循环小数案例07-07
循环经济调研材料12-09
循环500字作文01-09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全国循环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申报材料07-28
循环小数教案反思07-18
必修三数学循环语句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