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

2024-12-08

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精选14篇)

1.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一

临汾市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问题调查

摘要:我市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而农村没有了天蓝、水清、树绿,再富裕也谈不到新农村建设.为了探索新农村建设的途径,解决农业环境污染,避免走工业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子,近期,就我市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做了专题调研.作 者:杨焦梅    常小虎  作者单位:临汾市农业环境监测站 期 刊: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   Journal: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NEW ENERGY INDUSTRY) 年,卷(期):, “”(3) 分类号:X3 

 

2.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二

农村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是一项长期任务, 我国政府始终把农业、农村、农民 (“三农”) 问题作为根本性问题。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 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和着力解决“三农”问题。农村的改革, 推动了城市的改革, 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保证。我党立足于我国总体上的实际现状, 与时俱进, 高瞻远瞩, 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 是符合国情、利国强农的重要部署和重大举措。并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具有以下的积极意义。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基本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必须保证农民参与发展进程。要重视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我们的发展才能全面协调可持续的, 科学发展观才能落实。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举措。

工农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 是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前提。我们要深刻汲取国外的经验教训, 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工业化、城镇化同步推进, 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道路。

3、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任务。

我们正在建设的小康社会, 其重点在农村, 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减少农村不稳定因素, 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

4、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农村集中了我国数量最多、潜力最大的消费群体, 过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拉动整个经济的持续增长, 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消费环境, 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新农村的经济特征

新农村建设,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 是我国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的关键步骤, 要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 就要使农民成为和城市居民具有平等身份的社会成员, 最终实现“三农”的现代化, 新农村建设具有下列经济特征。

1、农村经济经营体制: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 是我国农村的一个根本制度, 不仅适应于传统农业, 而且也适应于现代农业。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 发挥了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 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农村经济逐渐形成产业化、现代化。

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水平是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 无论采用哪种新农村建设模式, 农业都是农村的基础产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能促进农村领域各个产业之间协同发展。

3、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推行可持续发展。

在注重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发展同时, 还要保证发展的生态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农村经济与自然关系紧密, 新农村的经济发展要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只有这样, 才是真正的发展经济。

4、资金、技术、依赖度较高, 市场化、商品化水平成熟, 劳动力素质提升。

新农村经济的经济体系对资金、技术都有较高的依赖程度。成长起来的新农村经济, 农村的市场化和商品化水平都会提高, 随着新农村经济的成熟, 市场规律对产品生产、物资流转、商品价格的约束性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劳动力素质将有较高的提升。

三、新农村建设中经济发展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经济发展能够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物资、技术上的支持。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是生态环境的物质基础;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 按照人类发展的要求将自然环境改变为比较理想的生产环境和生态环境。

1、农村经济发展能够从根本上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从资源的角度来研究环境和经济的关系一般地讲, 使用的资源越多, 产生的污染物越多;资源利用率越低, 产生的污染物越多。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 污染物的潜在发生量和社会总产值是成正比的。低经济活动时期, 产生的污染物较少;经济起飞时期, 此时对资源的消耗量巨大, 技术水平不高, 污染严重;经济平稳发展时期, 污染产业停止生产或被转移, 技术水平提高, 资源利用率提高, 同时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 使得环境污染减轻。

2、能够带动农村技术的进步、减少污染产生。

科学技术的进步, 会对污染物潜在发生量和社会总产值的比值发生重大的影响。技术进步可以大大降低污染物的潜在发生量和社会总产值的比值, 它是降低污染物潜在发生量和社会总产值的一个长期性因素。

3、能够为生态环境提供充足的环保资金与环保设备

环境保护工作是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支持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环保事业发展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环保设备是减少经济发展产生的污染物的物资保证, 环保事业发展的规模有多大, 取决于用作环境保护目的的设备的多少。随着经济的发展, 环保设备逐渐积累, 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环保物资。

4、能够提高人们的需求层次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关注程度, 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人们的需求首先是生理的需求, 然后是安全的需求。经济发展带来的国民收入的提高, 生活水平提高了, 更高一层次必然要求是高质量的环境, 它是人们生活健康、舒适的保障。

因此, 环境保护的意愿是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要以生产力发展为中心, 经济越发达, 人对环境的要求也会越高。只有这样, 新农村的生态环境问题才能得到改善和解决。

参考文献

3.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三

一、都昌湿地的基本情况与工作现状

都昌县位于鄱阳湖北岸,幅员面积2669.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279.2平方公里,水域面积1390.3平方公里,辖24个乡镇,总人口81.67万人,其中21个乡镇60万人沿湖而居。湖岸线长185公里,占整个鄱阳湖湖岸线1200公里的近1/6强。吴淞水位22.48米时,都昌拥有鄱阳湖水域面积185万亩,占鄱阳湖总面积538万亩的1/3强,九江水域面积297万亩,占整个鄱阳湖总面积的60%,都昌占九江水域面积的2/3。都昌地形地貌呈明显的梯形结构,这在全省罕见,从湖水—岛屿—草洲、滩涂—丘陵、坡地—山地,尽显滨湖生物、种群资源的多样性。鄱阳湖岛屿41处,都昌湖区就有37座,都昌鄱阳湖湿地主要分布在蚌壳湖、矶山湖、千字湖、新妙湖、马影湖、南溪湖、泥湖、南岸洲及环鄱阳湖洲滩、岛屿等地方,境内有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2004年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为省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是湿地生态系统及越冬候鸟。区内有国家I级重点保护鸟类7种,以白鹤、东方白鹳为代表种群,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38种,以小天鹅、灰鹤、白额雁为代表种群,2012年4月都昌县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小天鹅之乡”。区内省级重点保护鸟类69种,候鸟资源呈现“飞时遮尽云和月,落时不见湖边草”壮阔的动感景观。保护区总面积411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8200公顷,实验区面积32900公顷。多年来特别是2008年以来,都昌县坚持“生态立县、开放兴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与时俱进推进鄱阳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湿地保护管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从2010年开始至2015年连续五个年度分别被江西省政府办公厅或江西省林业厅授予全省鄱阳湖区越冬候鸟与湿地保护先进县。一是成立了都昌县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专门负责区内的湿地生态系统及越冬候鸟的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宣教及项目建设工作;二是通过每年的“湿地日”、“爱鸟周”、“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不断强化湿地、候鸟保护宣传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保护湿地、珍爱候鸟的意识,激发了群众参与保护、支持保护的热情;三是严厉打击在湖区周边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和非法采砂、开垦、烧荒、放牧、取土及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破坏湿地生态系统及湿地资源行为;四是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在周溪、多宝、矶山建立了三个保护管理站,有专职人员13人,在沿湖聘请了21名农民护鸟员,并有一批热心于自然保护事业的农民加入了义务护鸟行列,成立了西源乡“小天鹅”护鸟协会、多宝乡“大雁”保护协会,首创了鄱阳湖候鸟救治医院,保护网络初具雏形。同时湿地保护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保护资金投入不足,都昌湿地面积大,范围广袤,湖泊、洲滩、沼泽众多,越冬候鸟资源丰富,管护任务繁重。而都昌县是人口大县、财政穷县,县财政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还是拿出了一定的经费用于保护事业,但是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实施各项湿地保护项目建设,难以配备必要的宣教、监测、管护、科研等设施设备,与日益发展的湿地候鸟保护工作不相适应。二是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都昌湖区人口密集,周边社区经济不发达,人为活动量比较大,农牧渔业方式没有根本性调整转移,湖区群众“靠湖吃湖”思想较深、因素较多、程度较大,一部分人为了谋求利益,尚存在破坏湿地资源的行为,同时都昌与鄱阳、余干、新建、永修等多县交界,湖区人员往来较为频繁,不合理、不合法的挖砂、取土、侵占、开垦湿地时有发生,用“迷魂阵”、“沉底网”、“吸螺机”等有害渔具捕捞作业现象难以杜绝,“人鸟争地、人鸟争食”的矛盾客观存在,受利益驱动,乱捕滥猎珍稀候鸟资源事件偶有发生,尤其是在湖区布设的“天网”对候鸟的安全环境带来威胁或危害,给候鸟和湿地保护事业带来不少压力。三是栖息地亟待科学修复。从多年来候鸟监测数据分析,候鸟越冬与鄱阳湖区的水位、水生动植物资源量等环境因子有直接关联,都昌湖区的湿地面积大,候鸟的承载量大,但是湖区湿地存在萎缩、退化、破坏现象,湖区地下水位降低,枯水季节的湖中湖逐渐减少,遇干旱的年份,蓄水功能自然下降,湖区草洲、泥滩缺水就会严重,给候鸟栖息造成大的影响,不少候鸟甚至到生长农作物的田地来活动。

二、湿地候鸟保护与恢复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一系列重要论述和“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为指导,以“生态立县 绿色发展”为主战略,坚持“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认真落实《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实施意见》等有关要求,不断加强湿地自然特性和生态功能的恢复,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越冬候鸟安全,为切实保护鄱阳湖“一湖清水”,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总体目标:围绕“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以强优措施推进湖区核心资源保护,通过加大湿地保护及恢复工程建设和管理措施,使都昌湖区95%以上的湖泊湿地得到强有力的保护,使自然湿地面积萎缩和生态功能退化趋势得到遏制,通过湿地生态补偿政策实施和引导湖区群众生产转型发展,最大限度减少人为生产活动对湿地资源造成破坏,同时以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建设为载体,不断加强其能力建设水平,着力提升资源监测、保护、管理、宣教档次,在湿地敏感区域和湿地脆弱区域强化湿地恢复示范工程建设,使之成为我县展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扇重要窗口,擦亮鄱阳湖生态文明建设的崭新形象。

nlc202309091118

三、湿地候鸟保护与恢复的主要工程

1、湿地保护工程:一是湿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全面加强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基础设施建设,配齐管护、监测、科研、宣教等基础设施设备,配强专业技术人员,配优行政管理人员,使都昌湿地候鸟保护与管理具有良好的设备和可靠的队伍,使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成为全省湿地候鸟保护与恢复示范保护区。二是湿地公园建设。依托都昌县城湖边南山良好的生态环境,优美的自然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悠久的历史景观,建设一座“山—湖—岛—人文遗址一候鸟”五位一体的湿地生态公园;选择矶山湖、西湖等有代表性湿地景观,充分整合人文、渔村、湿地生态资源,打造一批具有都昌湖区特色的省级湿地公园甚至国家级湿地公园。三是湿地保护基础工程。加大投入改善湿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在重点湖区交通要道建设水泥巡护、旅游道路,完善路网体系,改善服务功能,并选择如万户、周溪、黄金咀等候鸟集中栖息地建设观鸟台(塔),在都昌候鸟自然保护区的核心管护地段建立候鸟监测点,推进候鸟救护医院的升级改造,搞好疫源疫病监测建设。四是污染控制。在沿湖乡镇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及污水无害化处理,严格控制污水排放,严格控制对鄱阳湖水有污染的企业入驻湖区,凡是进入都昌的企业必须进行环评。

2、湿地恢复工程:在渔民相对集中而对湿地生态系统及越冬候鸟产生影响的重要湖区实施禁渔工程,并启动湿地生态补偿机制,拟在多宝乡、大沙镇、和合乡、都昌镇、万户镇、三汊港镇、西源乡、周溪镇、苏山乡等9个乡镇的湿地生态脆弱区域率先实施湿地生态补偿,在输湖、西湖湿地等区域实施湿地生态恢复,栽种芡实、马来眼子菜等湿地植物,从多宝新妙大坝至马影湖建设一条控水坝,以水控措施推进该区域湿地恢复。

3、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一是农牧渔业可持续利用示范工程,积极扶持淡水珍珠养殖业,形成规模和产业化,大力推行网箱养鱼,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湖渔业捕捞。二是社区共管示范工程,在沿湖乡、镇设立湿地候鸟保护固定宣传牌,利用“爱鸟周”和“野生动物宣传月”等活动,通过电视、标语、宣传栏、宣传车、发传单等形式,把湿地保护管理、爱鸟护鸟宣传工作做到千家万户,千方百计提高爱湿地、爱鸟类的社会化管理水平。多方筹资促进湖区产业结构调整。改善硬化村、宅旁道路、并通过改建垃圾窖、沼气池等措施美化社区环境,成立义务护鸟队、举办湿地保护及专业技能培训班,帮助农民推进果树栽培、山地种植、农业养植及水产养殖的产业化,以减轻社区群众对湿地生态资源的依赖程度。三是生态旅游示范工程,坚持保护利用双向驱动双赢战略,做活生态旅游绿色共享发展文章。都昌素有“白鹤世界”、“珍禽王国”之称,沿湖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传统的渔家风情,民俗文化沿袭至今,“沉枭阳、浮都昌”等历史故事,彭蠡开湖等神话传说,陶侃、江万里等人文典故相传千年;沿着185公里长的湖岸线,明清古村落等历史文化遗迹百余处,连缀成“百里古迹长廊”;瓷文化、宗教文化、戏曲文化、候鸟文化等颇具特色和魅力,充分展示了都昌的鄱阳湖文化代表性,是赣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景观众多,有江南最大的“戈壁滩”——多宝沙山,有被誉为“东方百慕大”之称的老爷庙,有“小台湾”之称的朱袍山、马鞍岛、棠荫岛,古色与绿色交相辉映,历史与生态相得益彰。因此拟从多宝乡至周溪镇开辟一条水上生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生态观光游,以此增强都昌经济社会发展和湿地保护工作造血功能。

4、能力建设工程:一是湿地调查监测体系。聘请有关专家、学者、大专院校学生等科研人员,进行都昌湿地野外科考,全面掌握都昌湿地生态资源及湿地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为保护、管理及科研提供详尽、准确的基础数据,并建立完善信息系统。二是宣传教育培训体系。对沿湖各乡镇配备一名湿地监测、护鸟宣传员,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工作,建立都昌候鸟保护区管理局图谱资料室,添置必要的仪器设施设备,定期组织沿湖社区群众,中小学生参观,使之成为一块展示保护成果,学习科普知识的教育窗口,积极参与长江中下游湿地保护网络培训工作,不断掌握湿地保护的新知识和新能力。充分发挥“网站”作用,及时更换网络信息,丰富网络内容,充实网络手段,使之成为对外宣传都昌湿地与候鸟保护的重要门户,在都昌县城新建湿地博物馆一幢,制作一批成果展宣教片及水鸟、湿地植物标本,以供展览参观。三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撑体系。组建科研室,吸收一批中、高级专业科研人才,组织开展课题研究,加强科技交流,为湿地候鸟保护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四、湿地候鸟保护与恢复的保障措施和建议

1、规划先行、引领建设。规划是做好湿地候鸟保护与恢复的总纲。聘请国内、省内理念新、层次高、水平好、把握准的专家在对都昌经济社会发展和湖区湿地保护实际现场踏查、全面科考的基础上做好湿地保护与恢复中长期总体规划。规划中应坚持保护优先、创新驱动战略,合理布局、突出重点原则,循序渐进、统筹兼顾措施。

2、积极对接、项目支撑。掌握国家对湿地保护的宏观政策是关键,项目是推动湿地保护的动力和引擎。县政府、县林业局、县候鸟保护局要积极对接国家、省市主管部门,大力争取国家和湿地生态补偿政策倾斜,争取湿地候鸟保护重大项目注入,拓展保护资金来源渠道。

3、做优品牌、展示亮点。充分考虑都昌湖区的主要特点和湿地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因地制宜,主攻重点,着力把“中国小天鹅之乡”品牌做强做大,做美做优。精心建设湿地宣传教育中心和湿地保护博物馆,精心实施湿地保护恢复工程,使都昌湿地候鸟保护走进国际视野,提升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夯实发展软实力,把湿地候鸟保护打造成都昌生态建设主战场上一张靓丽名片。

4、强化宣传、严格执法。延伸宣传触角,丰富宣传内容,以鄱阳湖文化、候鸟文化为载体,通过高端媒体、前卫宣传片广泛宣传都昌湖区湿地候鸟的美与特,反映都昌的魄力与活力。同时厚植生态保护制度,执行最严环保和湿地生态红线政策,建立联治联防、联查联管机制,多轮驱动、综合治理,深入开展湖区非法捕捞、非法猎杀候鸟、非法排污、非法围湖、非法侵占湿地专项整治,及时清剿“天网”,排查投毒,加强对市场交易候鸟及食用、运输候鸟的监管,强化乡村护鸟网络建设和志愿服务平台,在守住湖区、管住猎具、卡住车船、盯住餐桌等方面下功夫,推进湿地候鸟保护工作长治久安。

4.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调查浅见 篇四

公路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调查浅见

摘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发展经济、实施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交通的`发展将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愈来愈多的影响,在以往的公路建设中由于个别没有充分考虑到环保的因素,造成了严重后果.本文针对生态环保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浅见的对策并进行探讨.作 者:李俊超 作者单位:伊犁公路总段,新疆,伊犁,835000期 刊:中国科技博览 Journal: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VIEW年,卷(期):,“”(18)分类号:X171.1关键词:公路建设 生态环境 问题 浅见

5.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五

省**办:

**市关于**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突出问题整改措施以及情况如下:

一、关于青山闸排口相关问题整改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华源江纺片区的管网建设不完善导致生活污水未收集到污水处理厂,而直排入青山闸前池,是青山闸排放污水的主要来源。

二是因为玉带河总渠与青山湖河湖关系不畅,河水进入青山湖污水处理厂,导致来水超出污水处理厂接纳能力,从而通过东暗涵溢流排入赣江。三是青山湖西暗涵汇集的玉带河北支来水,由于西暗涵未及时清掏,暗涵内的淤泥对河水产生了二次污染。

(一)开展清淤截污及管网整治

1.积极整治华源江纺污水直排问题,于2019年8月份全面完成华源江纺污水排污口整治工程。2.加快推进青山湖周边的东、西渠箱涵排污管淤泥清理工作,已安排两个施工队伍同时施工。3.我市相关县区对玉带河、五干渠排污情况进行了摸排,对于在排查中发现的偷排污染水源、养殖业污染等5个问题进行了整改,对涉事企业进行了惩处。4.玉带河截污箱涵顶上挡墙施工时有部分螺栓孔未封闭,导致漏水,项目业主单位已对该部分螺栓孔进行了修补。5.为恢

复玉带河和青山湖的正常河湖关系,我市已完成十一孔闸闸门高程改造任务。6.青山闸水质治理工程(包括青山闸前池治污)项目已于2019年3月底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12月底之前完工。

(二)开展青山湖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扩容建设

1.正在建设青山湖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工程,预计与2019年12月第建成。2.加快推进青山湖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三)开展黄庄闸整治

1.结合城南大道拓宽,我市青云谱区已将博学、新溪桥等路的雨水管网接入城南大道北段现有雨水管网,排水效果明显。2.为彻底改善高潮湖整体环境,我市青云谱区投资约3000万元对高潮湖进行清淤、截污、绿化等工作,并已于2019年5月完成清淤截污改造提升工程。经过上述大力整治,目前大量雨污混合水通过青山闸溢流出赣江的现象已基本得到了缓解。该问题整改预计完成时间为2020年12月底。

二、关于凤凰闸、绿茵路赣江排污口和庐山南大道赣江桥下游排污口相关问题整改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为:由于黑臭水体整治、截污完善后大量污水被收集进入污水管网,以及部分城区仍然实行雨污合流制等原因,导致大量污水进入红谷滩污水处理厂,从而使得红谷滩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污水溢流进入赣江。

(一)开展清淤截污及管网整治1.我市相关县区对青岚水系及乌沙河北段沿线排污情况进行了排查,对于在排查中发现的排污点进行了整改,对沿线因错接混接形成的排污口已截流到位、接入了污水主管网。

2.我市相关县区对辖区内管网错接、漏接、混接等问题进行了摸排整改,通过设置调蓄和污水提升泵站等工程措施,将污水提升至城市污水管网系统,送至红谷滩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二)开展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及扩容建设1.正在建设红谷滩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工程。

2.加快推进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工作。

(三)开展水厂反冲洗水整治对牛行水厂和长堎水厂反冲洗水排放进行整改工作,现已经完成。

(四)开展麦园垃圾场整治1.加快推进麦园垃圾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一是提升渗滤液处理能力,渗滤液处理生化段两个系列改造基本完成,安装了两套乌克兰进口曝气装置,设计日处理能力为2700吨/日,2019年10月实际处理能力达2500吨/日,有效缓解麦园垃圾场渗滤液溢流的问题;二是提升填埋气体收集利用能力,已经实现由此前的2700每小时立方米提升至每小时6200立方米;三是实施填埋库区山体帷幕注浆,阻断山体雨水进入填埋库区。2019年2月底,已完成帷幕注浆工程施工,现正由建设单位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注浆工程质量进行检测;四是完善填埋场区雨污分流措施。已督促运营企业对麦园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设施进行

排查,重点排查雨污分流设施存在的雨水进入垃圾渗滤液排放系统和垃圾渗滤液渗漏或溢流雨水收集系统的问题;五是加快麦园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建设进程,目前已经累计完成投资10.1亿元,完成投资比例约为74%。2.我市正在加快推进截留山溪的帷幕灌浆工程,该项目已于今年2月完工,目前正在进行验收工作。

(五)部署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

我市在红谷滩新区、**经开区、新建区沿乌沙河北段共部署建设了9处共10.75万吨/日处理规模的金达莱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作为应急过渡措施,短期内解决了红谷滩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致使污水溢流进入赣江这一问题。目前该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行。

(六)加快编制城区污水规划我市组织编制了《**市污水污泥专项规划》,2019年5月底完成专家评审,市政府已经批复。

经过上述整改措施的推进,红谷滩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不足导致污水溢流至赣江的问题得到了基本缓解,随着后续红谷滩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的推进,该问题能基本得到解决,预计完成时间为2020年12月底。

三、白水湖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超标问题整改情况

(一)基本情况江西白水湖污水处理厂于2011年4月开工建设,2013年9月通水调试,2014年1月11日试运行批复,2016年10月在经开区管委会备案。

设计处理量为5万吨/日,近期污水处理量约为15000吨/日。

(二)整改措施1、统筹布局,高位推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殷美根就做好白水湖污水处理厂问题整改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请建洋市长、松殿同志高度重视、专题推进、限期到位”;

7月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洋和副市长宋铀赴白水湖污水处理厂现场调研,并召开了问题整改推进会,进一步细化了任务,明确了责任;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李松殿也在白水湖污水处理厂召开推进整改工作调度会;市生态环境局分管领导和相关处室、单位负责人以及多次深入现场协调、督办、督促排查、指导整改工作;市环境监察支队人员严格监管,主动服务,督促企业落实整改。

2、精准施策,全面整改白水湖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超标,既有白水湖污水处理厂自身问题,也有上游来水企业污水超标排放问题。市生态环境局针对白水湖污水处理厂和纳管范围内的企业分类施策,推进问题整改。

2.1、白水湖污水处理厂内部整改方面2、1、1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为确保问题得到系统整治、专业整治,邀请**大学等7位教授和法国苏伊士水务(上海公司)专家到白水湖污水处理厂现场调研,查找问题,提出了投加新泥、减小曝气量、增加专业人员、增设自动加药系统等5项具体的整改措施。2、1、2改善工艺,提升处理效能。一是建成应急设施,投入280万元新建容量为5000吨的应急池,并投入使用。二是提高废水处理效率,投加了两批新污泥共420吨和一批硝化菌种0.24吨。三是提高药物精准计量,安装自动加药装置(碳源、液碱储罐)进厂安装,于

7月23日投入使用。四是完善污泥储存,建设污泥暂存间,于6月28日投入使用。五是提高废水处理量,对2#SBR进行清泥,经过对2号SBR生化池的污泥清理(约800吨),并投入污泥菌种驯化(336.95吨),7月30日启用2号SBR生化池,7月31日晚上10时正常排水。2、1、3加强管理,提升管理水平。白水湖污水处理厂废水超标问题,不仅反映其处理工艺落后、处理能力严重不足、抗冲击能力弱等技术问题,同时也反映其应急能力不强、运营能力较弱等管理问题。为督促其整改,该厂已投入150万余万元美化厂区环境,增加了专业技术人员,并撤换了上海巴安水务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为进一步规范该厂的运营管理,经开区已制定《白水湖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考核办法补充协议》,将聘请第三方专家团队按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2.2纳污范围内企业及白水湖污水处理厂监管方面针对上游进水工业企业和白水湖污水处理厂,市生态环境局加强执法,确保企业达标排放。一是加强上游企业监管。2019年市环境监察支队对江西白水湖污水处理厂周边企业监督检查157家次,对违法企业已进行了立案处罚2起,正在立案1起,处罚金额30.3万元。督促经开区关闭违法排污企业3家;督促**辉门密封件系统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申报排污许可证;并督促江西西林科股份有限公司在污水处理站增设IC反应器,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督促江西苏克尔新材料有限公司增加一套

MBR膜出水系统,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针对7月21日白水湖污水处理厂进水氨氮超标事件,于8月8日对白水湖污水处理厂服务区域内的22家涉水企业进行了集体约谈,要求企业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并下达约谈纪要通知;于8月9日对**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废水超标排放问题立案处罚90万元人民币。二是加强白水湖污水处理厂监管。2019年以来,市环境监察支队对江西白水湖污水处理厂进行了62次监督检查;对白水湖污水处理厂和上海巴安水务有限公司管理高层进行了两次约谈;加强了监督检查频次,加大了废水监测力度,对其持续超标情况采取高限处罚和按日计罚;督促和帮助江西白水湖污水处理厂进行建设应急设施、完善污泥储存等整改工作。

3、成效明显,全面提升通过全面整改,白水湖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超标整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2019年5月13日该厂实现了氨氮达标排放的拐点。6月1日出现总氮达标排放的拐点。5月13日-7月20日期间,日均进水COD浓度为124.7mg/L(纳管标准为400mg/L),日均出水COD浓度为11.3mg/L(排放标准为60mg/L),日均进水氨氮浓度为10.4mg/L(纳管标准为30mg/L),日均出水氨氮浓度为0.8mg/L(排放标准为8mg/L);6月1日-7月20日,总氮均达标排放,日均进水总氮浓度为14.9mg/L(纳管标准为40mg/L),日均出水总氮浓度为8.6mg/L(排放标准为

20mg/L)。(三)白水湖污水处理厂运行现状7月21日因进水氨氮超标,给白水湖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系统造成了一定冲击,经过10天的紧急处置,目前白水湖污水处理厂已恢复正常运行。该厂8月1日出水各项指标已经达标排放;1#SBR、2#SBR均正常运转,释放了该厂全部污水处理能力;现场有4台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已完成调试均可正常运转,作为应急使用。根据日常在线监控数据及今年8月12日以来监测结果,显示该厂废水基本稳定达标排放。

四、下一步工作

(一)、**市高度重视**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突出问题和“举一反三”自查整改工作,在**市**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联合督导调研情况反馈会议后,2019年8月9日下午,**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建洋在市政府常务会议室主持召开市政府2019年第13次市长办公会。

会议讨论研究了市发改委草拟的《关于落实我市**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突出问题和“举一反三”自查整改工作责任单位的请示》,专题部署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有关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各问题的责任单位。

会议明确:1.针对“青山闸排水口排放生活污水入赣江”,由市城管局牵头负责,市城乡建设局配合,青山湖区等单位按照工作职责做好相关工作。2.针对“大量生活污水通过凤凰闸、绿茵路赣江排污口、庐山南大道赣江桥下游排污口直排赣江”相关问题,由市城管局和市水利局分别牵头负责,其中,市水利局负责做好生态补水和乌沙河全线生态修复工作,市城管局负责污水处理厂提标和沿线污水截污牵头组织工作;红谷滩新区、湾里区、新建区要切实履行好属地责任,具体负责相关工作。

(二)加强交流合作。

目前**市政府正积极与**三峡环保集团沟通协商,拟邀请三峡环保集团全面深度参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工作,为**市制定高标准、高起点、高定位和全面、系统、科学的治水顶层设计提供全面支持。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6.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六

—以栖霞市为例

山东科技大学 土木建筑学院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011-1班 201101021103 丁卫科

团队 名称:无障碍环境建设调研队 团队负责人:刘峻朋 团队 成员:丁卫科、柳尧辉、樊政鑫、丁石泉 调研 地点:山东省烟台市栖霞市 调研 时间:2012年7月16日到2012年8月4日

关于无障碍环境(盲道)建设问题的各人调查报告

摘要: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目的在于确保残疾人能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使其拥有行动的自由,充分享受社会的物质、文化成果,真正成为社会的一员。关爱残疾人,构筑无障碍城市,己经成为城市现代化及构建平等、友爱、相互尊重的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城市的社会文明程度的水平。而盲道,是城市人行道上的一条窄窄的淡黄色纹线,是盲人接触外界的通道。它不仅是城市文明标志的体现,更让人感受到社会人文关怀所体现的平等与尊重。在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的今天,盲道的建设及使用也更加引人注目。但是,盲道建设的不合理及占用盲道的消息屡见报端。暴露出众多无障碍法规缺乏执行力的问题,限制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落实和推广。本次调研,我们深入社会,大体了解了目前城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及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对无障碍环境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一、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理论阐述。

1.无障碍设施

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了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儿童及其他行动不便者在居住、出行、工作、体闲娱乐和参加其他社会活动时,能够自主、安全、方便的通行和使用所建设的物质环境和配套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主要是建筑物(包括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道路(包括道路、桥梁、人行天桥、人行地道、公交站台、公共绿地)等的相应设施。

2.无障碍环境

无障碍环境包括物质环境、信息和交流的无障碍。

从狭义上讲,无障碍环境是消除残疾人、老年人、妇女、儿童等残疾人在行动、信息、交流、生活等方面障碍的环境。从广义上讲,无障碍环境是为社会所有成员创造的安全、方便、平等的整体社会生活环境。联合国的研究机构将可得性、便利性、资源可供性、特殊支持性、平等性定义为无障碍环境的内容和特点。

二、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重要性

残疾人也是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应该同健全人一样,享有所有公民应有的权利。无障碍环境建设就是关怀这些有特殊需要的残疾人的一项事业,给这些在社会中处于不利地位的人们提供安全方便的生活坏境,让他们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和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它深刻的社会意义是对人权的尊重,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体现出了人道主义精神。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受益人是社会的全体成员,这是一项全民受益的事业。

无障碍环境是残疾人走出家门,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条件,同时它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的城市形象与国际形象。通过对无障碍理念的宣传,使得人们能够了解到残疾人的生活需求,也使得人们更加深刻的认识道无障碍的重要性。

城市建筑与环境的无障碍的实现,将会帮助残疾人提高其生活的自立能力,减少他们因机能障碍而产生的心理压力,使得他们都能更广泛的参加社会生活,为社会的建设贡献出一份力量。从社会经济角度看,改善无障碍环境虽然需要花费一定的经费,但是却降低了社会服务的费用。城市的环境无障碍了,便捷了,使残疾人等残疾人能够走出家门、投入社会,还能为社会创造一定的财富。走出家门也不需要别人的帮助,间接的提高社会生产的效率。

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目的在于确保残疾人能平等的参与社会生活,使其拥有行动的自由,真正成为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一员。满腔热情地关心残疾人,维护残疾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让残疾人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是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扶弱助残传统美德的生动体现,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三、栖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我们通过网上调查发现,有接近80%经常发现盲道被乱占用,另有40%的人认为盲道这是一个摆设,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这反映出无障碍环境建设存在很大问题。我们总结为一下六点:

(1)无障碍环境的意识淡薄及缺少社会重视的氛围

(2)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政策法规执行尚不健全

(3)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

(4)无障碍环境建设缺乏规划指导及系统化的设计(5)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监督不到位

(6)无障碍设施设计与管理的专业化程度有待加强

四、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路径与对策

1提高公众认知并营造良好建设的氛围 2落实已有法规井及时出台政策 3.加大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资金投入

4.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加强维护管理及增强各方监督 5.提高无障碍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技术水平6.树立公众全新的残疾人观

五.对无障碍环境(盲道)建设的建议

1.建立盲人植物园,公园等基础设施.致力于无障碍设施的实用性建设。2.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场所要包含:商业、服务业、公共设施,娱乐场所的出入口,应设有方便残疾人行走的坡道,城市道路的十字路口,人行横道的路牙处应设坡道,主要商业街、人行横道、公共车站应铺设盲道。

3.建立健全障碍通道(路)、电(楼)梯、平台、房间、洗手间(厕所)、席位、盲文标识和音响提示以及通讯,信息交流等其他相关生活的设施。

4.无障碍环境建设需要加大社会的宣传力度

无障碍环境建设也是一项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电视、广播、广告等新闻媒体的报导宣传,加大无障碍工作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的知晓度,倡导文明的社会风尚,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的文明程度,动员全社会各单位、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之中,共同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工作的发展。

六.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经历了几天的社会实践,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每一天遇到的情况还在我脑海里回旋,它给我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我明白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养性,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中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近三个月的社会实践,一晃而过,却让我从中领悟到了很多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将让我终生受用。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让自己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青年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了更为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大学生们,更应该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磨练品格、增长才干、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舞台。在这里我们真正的锻炼了自己,为以后踏入社会做了更好的铺垫,以后如果有机会,我会更加积极的参加这样的活动。

在本次的社会实践中我们还同诸多群众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的发展联系起来,才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这次实践活动,丰富了我们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使我们通过这次实践更加了解社会,这次实践活动意义深远,对我们的帮助享用一生。作为一个21世纪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并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我们要抓住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机会;提升我们的修身,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与意识。同时,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为祖国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相关照片:

在盲道中间摆摊

汽车占用盲道

盲道乱拐弯

7.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七

一、甘肃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1. 金融主体层面存在的问题。

经过20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 甘肃省农村初步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内的, 以正规金融机构为主导、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核心、以民间借贷为重要补充的农村金融体系。

(1) 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有效供给不足。一是政策性金融供给缺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虽然一直在改革, 但短期内难以改变其作为粮棉油收购银行的现状, 支农力度不足。国家开发银行的职能定位及商业化改革方向, 决定了其贷款投向主要是电力、公路等部门, 政策性支农力度有限。二是中国农业银行的农村市场份额逐年下降, 对农村经济发展支持力度明显减弱。三是农村信用合作社作为甘肃省农村金融机构的主力军, 其存贷款的市场份额严重不对称, 资金来源有限, 难以独自承担服务“三农”的重任。四是邮政储蓄银行等机构业务集中于特定领域, 业务面狭窄, 在金融服务“三农”中的作用有限。

(2) 非正规金融制度安排没有得到合理的对待。根据在甘肃定西的调研, 农户借款主要有两条途径, 即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借款和进行民间借贷。虽然农村信用合作社的覆盖面比较广, 但是只有小部分农户获得了信用评级, 且获得贷款的大部分农户的授信额度不高, 因此民间借贷也是重要的借贷方式。目前, 民间借贷仍然没有获得合法身份, 也缺乏有效监管, 借款方式不规范。

2. 金融生态环境发展的法律制度问题。

(1) 有关金融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健全。一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运行缺乏法律依据, 政策性银行的功能定位、经营范围、运行规则等缺乏明确规定, 导致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抢业务, 不仅使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功能无法发挥, 而且积聚了不小的金融风险。二是对于债务人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 难以有效制裁。三是对金融债权的刑法保护力度不足。

(2) 现行金融监管法律制度存在不协调之处。一是在市场准入方面, 对不同所有制的金融主体采取歧视性态度, 导致非公有制金融主体发育很不健全, 不利于金融主体的多元化发展。二是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没有建立, 缺乏有效的制度安排来确保监管信息在金融监管部门之间流通。三是问题金融机构退出的法律制度欠缺。现行相关规定只是从宏观上确立了清算的原则, 虽赋予银监会撤销金融机构的权力, 但没有对涉及的具体问题做出全面系统的规定。同时, 金融机构破产也没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四是金融机构出了问题完全依靠中央银行救助, 导致金融机构的预算约束机制软化, 可能影响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未来币值的稳定。

(3) 规范金融生态外部环境的相关法制亟待优化。如何从根本上避免行政力量对金融活动和司法审判的不恰当干预, 没有有效的法律制度安排, 政府机构不能真正依法行政且行政干预严重, 致使金融执法环境欠佳。

3. 信用体系不完善, 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一是甘肃省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还不完善, 社会信用的作用尚未得以发挥。二是信息涵盖面狭窄, 税收、工商等方面的信息以及自然人的非银行信用信息等并未涵盖。特别是由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尚未接入个人征信系统, 使农户的个人信贷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三是征信行业建设严重滞后, 信用信息采集、披露等活动不规范。现阶段, 辖区尚没有建立专门的征信机构, 缺乏统一的行业监管部门, 社会信用服务市场化程度较低, 中介服务极不规范, 提供虚假资信证明的现象屡见不鲜。加之信用信息开放度较低, 缺乏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的正常获取和检索渠道, 信息不对称、贷前调查难的问题客观存在, 给银行信贷留下了风险隐患。四是征信立法空缺, 征信活动无法可依。现阶段我国尚没有一项法律或法规为征信活动提供直接的依据, 致使征信机构在信息采集、信息披露等关键环节上无法可依。

二、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1. 强化商业银行的支农责任。

第一, 中国农业银行作为“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国有商业银行, 应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努力成为金融服务“三农”的支柱和骨干。第二, 邮政储蓄银行应加快储蓄资金回流农村的进度。第三, 在机构网点布局上, 大型商业银行现有县域网点应保持稳定, 同时鼓励商业银行在县域以下区域增设具有有效贷款功能的分支机构, 下放信贷管理权限, 提高县域资金运用水平。第四, 鼓励银行同业制定《商业银行社会责任公约》, 规定银行社会责任的内涵与外延、执行与监督、奖励与惩罚等。

2. 大力培育各类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竞争力。

目前, 甘肃省已有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主要是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 (1) 充分认识村镇银行的独特性, 将村镇银行发展为地方性的、社区性的、小而专的银行。 (2) 进行市场化运作,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应推行开放式经营, 采取“银银、银保、银企”合作模式, 以有效防控信贷风险。 (3) 地方政府可实行适当的优惠政策, 支持村镇银行的发展, 以提高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的覆盖率, 改变农村金融业竞争不充分的局面。 (4) 中央银行应加大对村镇银行发展的支持力度。目前最为迫切的任务是核准村镇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开户的资格, 疏通结算渠道。 (5) 监管当局应从严监管。一是严格任职资格审查;二是考虑到村镇银行经营的高风险性和抗风险能力不强等特点, 对其运营应持更为审慎的态度, 尽量减少因运营不善而给社会带来的冲击;三是向公众充分披露信息;四是在监管体制上建立及时处置机制, 对于确实经营困难、难以为继的机构进行退出处理。

3. 完善农村金融法律制度环境。

(1) 健全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就全国层面而言, 农村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除现有的《宪法》、《农业法》、《中国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及其他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外, 还应包括如下法律法规:规范农村政策性金融的法律法规;规范农村合作金融的法律法规;规范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法律法规;规范农村民间融资的法律法规等。

(2) 加大执法力度, 提高执法公正性。司法部门应从改善地区投资环境、维护经济发展大局出发, 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打击力度, 增强法律的威慑力, 从根本上遏制逃债、废债、甩债等行为。

(3) 规范金融生态外部环境的相关法制, 坚持依法办事的原则。从根本上避免地方政府的不当干预, 降低金融风险, 同时增强金融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 提高其法律修养, 形成良好的守法环境。

4. 加强农村信用环境建设。

(1) 全力打造信用政府。各级政府是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的第一责任人。政府应率先垂范, 树立起信用政府形象。首先, 各级政府要打破地方保护, 绝不能纵容逃废债务的行为;其次, 在金融机构有贷款的地方政府应切实履行还贷义务, 并保证义务履行的连续性。

(2) 加强征信体系建设。一是应建立覆盖全部企业和个人的诚信数据库, 实现社会信用信息资源共享, 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成本;二是应构建多层次、多方位的征信机构体系, 以满足不同征信需求, 提高信用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应建立规范的信用评估体系, 以提高信用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3) 建立失信约束惩罚机制。一是完善舆论监督机制, 利用各种媒体、多种形式对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和农户进行曝光, 使其借贷无门;二是依靠司法部门、运用法律手段对失信者予以严厉制裁, 让失信者承担应负的责任。

(4) 强化经济主体的信用观念。使讲信用成为理性经济人的经济身份标签, 形成珍惜和重视自身信用积累的氛围, 从而产生各经济主体主动发掘和利用信用资源、提升自身信用的正向激励。

5. 建立和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

(1) 农村政策性担保可采取的运作模式有两种:一是政府组建、政策性运作模式。该模式由政府全额出资, 优点是可以通过政府行政力量的干预, 迅速组建农村信用担保组织并较快地投入运营, 充分体现政府意志;不足之处是容易产生不恰当的行政干预, 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二是政府组建、市场化运作模式。这种模式以政府出资为主、外部筹资为辅组建担保机构。该模式既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又能体现政府的支持作用。同时通过引入外部资本, 还可以提高农村信用担保机构运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2) 农村合作性担保体系的构建, 应定位于为互助合作组织成员的融资项目提供担保服务。可由一定辖区范围内愿意参与互助合作担保的农户或农村中小企业按照“合作制”的模式组建担保机构, 体现“自愿平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互助合作关系, 政府应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3) 农村商业性担保组织可为农村经济主体的各种融资活动提供商业性担保服务, 作为政策性、合作性担保的补充, 政府以相应的政策加以引导和鼓励。一方面, 可由一定辖区范围内的农村工商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较富裕的农村居民以市场化方式组建股份制担保公司。另一方面, 可鼓励保险机构扩大服务范围, 提供相应贷款保证、保险业务。

摘要:本文基于甘肃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现状指出, 农村金融边缘化、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支持乏力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阻碍了新农村建设,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对策。

关键词:金融生态环境,金融主体,信用环境

参考文献

[1].梁磊.浅析甘肃金融生态建设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陕西教育 (理论) , 2004;6

[2].王清, 姚相如, 刘丽梅.打造农村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财经纵横, 2007;9

[3].吴治民, 韩杨.村镇银行在农村金融生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 2007;6

[4].陈建国, 余章炎.大型商业银行的支农定位.农村金融研究, 2006;8

[5].张亚兰.农村政策性金融功能与路径转换.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5;1

[6].符兰滨.农信社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对策.吉林金融研究, 2006;12

[7].江泓洁.邮政储蓄银行改革定位的思考.西部金融, 2007;9

8.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八

[关键词]文化生态保护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障机制 市场运作

开展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的一种新思路、新举措、新途径,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2005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首次提出“对文化遗产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动态的整体性保护”,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确定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2012年《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新设立20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部在对各地文化生态综合调研考察的基础上,于2007年正式批准设立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启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项目,由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时间短,仍处试验性阶段,所以各保护区暂定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各地也相继展开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的评选、命名和建设等工作,很多地区结合当地的民族和地域特点,探索新方法、总结新经验、走出新路子。

一、保护区建设中问题浅析

设立保护区是开展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方式的一种探索和创新,可借鉴的国内外经验较少,各保护区建设更无现成模式借鉴,在建设过程中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地方政府存在观望及“等、靠、要”现象,保护区建设进展缓慢。

(一)法制法规不健全,制度机制待完善。虽然国家2011年2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还多次以规划纲要、通知、指导性意见等文件形式要求开展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各省(市、县、区)制定的文化强省(市、县、区)规划纲要中提出保护区建设等有关表述,还有的省(市、县、区)制定了配套制度和措施。但是,《非遗法》没有关于“文化生态保护区”表述,只提出“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文化生态保护区”概念首次进入中国法律体系是2012年5月《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提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重要价值和广泛群众基础的特定区域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至今没有一部国家层面的法律法规直接阐述“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相关法律解释,没有依法维护或修复文化生态系统、制裁损害非遗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保护区建设的配套法规制度少。

(二)认知理解有偏差,项目建设不理想。目前,许多地方政府没有将文化生态保护建设摆上议事日程,更有许多政府人员不知道、不了解国家在非遗保护、保护区建设等方面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即使在一些文化生态保护的核心区域,由于尚未开始保护工作,缺乏整体规划,乱建设的问题不断出现和增多,许多文化遗迹周围脏乱差,增加了以后设立保护区的成本和难度。有些被批准开展保护区建设的地方政府受主要领导更替、资金投入等原因,保护区建设事宜被搁置、停滞不前或进展缓慢,出现地方政府“冷淡”对待保护区建设现象。当地政府对非遗保护和保护区建设认知有偏差,保护区建设中项目建设不理想。

(三)偏离生产性保护,旅游开发过度。许多申请保护区的规划中,对保护区的保护措施轻描淡写,以非遗生产性保护理由重点突出文化产业和旅游开发,将保护区建设当做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出现因无人居住、无人管理、无钱修复等原因致使一些有文化符号代表性的老房子逐渐自然毁坏性破坏,地方政府为了支持开发房地产项目将一些著名文化史迹强力拆除破坏,甚至有一些文化史迹在修缮和开发利用时“被变脸”,导致严重“失真”,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景观的历史感、文化性、传统性;有地方政府授意企业开发建设“古建筑一条街”等商业项目,有的将古建筑拆除后用钢筋水泥“复原”,还有地方政府没有经过科学论证便在本域内强力推行几种建筑图纸的乱作为;部分商人、官员、名人等权势者没有经过政府批准,将古建筑购买后大肆拆迁搬运外地等各类现象造成文化保护难以弥补的损失和遗憾。

(四)资金人才缺乏,推广宣传不足。许多开展保护区建设的县市区财政困难,以至于各保护区建设除拟开发作为旅游景区的文化景点外,地方政府极少拨款用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即便有拨款,离资金需求也是“杯水车薪”。还有许多地方几年不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原因是一旦公布不仅需要保护经费,还要承担保护责任,不公布则即使倒塌、盗卖、拆建都不会被追究。在上级没有足够的专项经费拨付和资金困难的同时,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人才队伍建设滞后,文化生态保护相关问题研究成果屈指可数,政府、媒体等宣传力度不足,造成部分保护区建设观望等待、裹足不前。

二、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几点建议

(一)强化顶层设计,完善考核考评机制。地方政府面对GDP考核指标的制约和压力,上级部门又无足够资金等实质性投入,只谈保护不开发利用和旅游,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就很难被激发起来。因此,各级政府要以“躲不过、输不起、等不及、坐不住、拖不得、慢不起”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贯彻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乘国家深化体制改革东风,以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考评机制为契机,全力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

(二)重视统筹发展,处理协调各种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文化保护与开发。抓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古街区、古建筑、古村落、古城堡等修缮、建设,构建村民主导、政府扶持、专家参与的乡村文化项目运行机制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二是处理好生态保护与有限利用的关系。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移民做到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三是设立专项保护资金或基金,建立资金审计监督制度,加强管理、合理使用、专款专用。

nlc202309012218

(三)完善法规制度,建立全面保障机制。一是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政策制度。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应该像自然生态保护区建设那样,建立一系列约束人们行为的法规,建立起一系列执行《非遗法》约束人们行为的若干细则,并建立促使全社会民众自觉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有效激励机制。二是建立保护区联席会议制度。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是一项全新的、富有探索性的新事业,迫切需要相互交流和借鉴成功经验,在探索中实现健康快速发展,各保护区要加强沟通和联系,推动建立保护区联席会议制度。三是地方出台配套政策。设立保护区领导小组、专家委员会和保护区工作中心组织机构、工作班子,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实专项保护经费,解决机构设置、职能定位、人员编制、交通工具等具体问题,建立完善的保护区建设体制机制。

(四)调动社会力量,发挥市场运作效率。一是在保护工作中,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发展模式,发挥群众的主体地位并调动群众参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自觉性,鼓励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保护开发,引入和各类融资担保资金捆绑注入融资平台, 撬动更多信用担保资金、社会投资为保护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二是通过实施劳动技能培训和推进非遗项目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企业、进乡村等工程, 培育以当地特色非遗为主体的文化产业群体, 带动和吸纳更多群众参与当地特色文化产业, 拓宽增收渠道, 实现增收致富,打造和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的产业支撑体系。

(五)加强宣传交流,培养储备人才。一是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宣传力度。保护区建设要建立形式多样的研究、宣传、展示平台,增强区域内群众对非遗的赞赏和尊重,提高群众保护非遗的意识。要通过现代传媒、电视专题栏目、报刊专版报道、广播固定节目、非遗网站建设、举办研讨讲座、展馆专题陈列、书籍杂志出版、节会活动等扩大影响力,唤起全民文化自觉意识, 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建设保护区的积极性。二是培养现有人才,储备高素质人才。省市应统筹考虑建立非遗文化大师特殊津贴制度,给当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一定的津贴补贴,鼓励他们潜心授徒传艺和创新发展,联合高校和职业院校实行“订单培养”模式培养人才,利用专家库等形式储备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项目策划、规划编制、文物保护、旅游开发、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六)建设非遗数据库,加强调研理论研究。一是高度重视兼具数据存储、查询检索、信息共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数据库建设工作。利用信息化、数字化等现代科技建立技术平台,加强对保护区建设工作的科学指导和宏观管理,运用高新技术建立保护区门户网站,网上三维博物馆等,实现对外宣传和信息共享,从而建立起一个适应社会发展、满足工作需要、提供公共服务的数据库、工作平台和对外展示平台,有效提升保护区建设工作水平。二是要依托专业研究机构,通过设立相关课题组织专家、学者开展专题研究,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生态保护研讨会和论坛,整理出版理论研究成果等方式,促进保护区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参与保护区建设的工作者和专家要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推进保护区建设。

参考文献:

[1]]赵艳喜.整体性保护、区域性整体保护与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2(4):P20-24;

[2]乌力更.内蒙古民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 .理论研究,2012(3):P7-11;

[3]宋俊华.关于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J].文化遗产,2011(3):P1-7;

[4]卞利.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以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为例[J] .文化遗产,2010(4):P20-24;

[5]田玉成.文化生态保护区----“非遗”保护的成功之道-----与吴效群教授商榷[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10(4):P38-40。

作者简介:杨立(1976—),男,公共管理硕士,讲师,现任职广东省文化馆。

9.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九

钟山县境域,汉朝地属南海郡,隋、唐隶桂州临贺郡、岭南道桂州,宋、元属广南路、广南西路贺州、昭州地,明、清属贺州、平乐府。民国时期,设钟山县,隶广西省桂林道。建国后仍称钟山县,属广西省平乐专区。1953年4月,经政务院批准,撤销富川、钟山2个县,合并置富钟县,属平乐专区。1958年7月,改属梧州专区。1961年7月,富川与钟山分治。1962年3月,国务院决定,恢复设置钟山县,属梧州地区行政公署。1997年3月,属贺州地区行政公署。钟山位于广西东北部,处于湘、粤、桂三省(区)的结合部,地理环境优越,交通条件方便,是大西南东进粤港澳最便捷的出海通道。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可以说,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出现最晚的文明,是人类解决基本温饱之后才加以重视和追求的一种文明。在我国,自从把防治污染、治理环境提上议事日程那一天起,也就等于是在实际上开始了重视生态文明的历程。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一、钟山县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现状

钟山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6℃,年降雨量1550毫米。光热丰富,雨量充沛,温凉合度,寒暑适宜。桂江一级支流思勤江、珊瑚河和西江一级支流富江贯穿境内。钟山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大县和林业大县,是广西商品粮基地、春烤烟基地、锡钨主产地和最大的大理石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全国秸秆氨化养牛基地,名优特产种类繁多。农产品主要有大米、春烤烟、大肉梅、沙田柚、红瓜子、香米、黄牛等;全县森林覆盖率52.4%,水能蕴藏量5.6万千瓦,水电装机容量2.1万千瓦;县内矿产已探明有大理石、花岗岩、锡、钨、煤等20多种,尤其是钟山锡锭和“钟山白”(广西白)大理石,更是以易于开采,质量上乘而斐声海内外。

二、钟山县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县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一定成效,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恢复,这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但是我县的环保事业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

1.生态环境意识淡薄,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目前,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我县生态环境优良,无需再重视、再加强,顺其自然发展就可以了。部分工业企业和矿山的废渣﹑废水﹑废气未得到有效处理,企业对开采矿山后的植被恢复依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少数企业环保法制观念不强,重发展、轻环保,致使建设项目违法建设还有发生,特别是思勤江两岸的石材加工企业不经过选址,“先上车,后补票”尤为突出。农村干部群众对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比较淡薄,对环境污染的危害性缺乏足够认识。

2.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污染治理未能跟上建设脚步。随着县城A类工业园区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增多,污染减排工作形势严竣;现有主要污染源治理技术相对落后,主要污染物COD、SO2及重金属超标排放仍时有发生,造成环境污染事故隐患。

部分生活污水没有得到集中处理而直接外排,致使河流水质恶化;部分生活垃圾未得到有效的无害化处理,易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和垃圾渗滤液,造成环境二次污染,对周边地表水﹑地下水﹑耕地以及大气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县城汽车尾气﹑交通粉尘﹑环境噪声和第三产业污染扰民等问题较为突出,环境质量还有待改善;县城环境基础建设设施相对落后,如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装置不完善、排洪沟导洪不利及城区绿化带较少等。

3.农村污染问题突出,环境改善有待进一步重视。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试点普及率低;随着农业的发展,农药、化肥对农产品的污染及农膜产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村镇居民产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未能得到有效处置,随意丢弃的现象比较严重。

4.资金投入不足,环保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县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从总体来看,生态环境建设特别是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尤其是乡镇之间资金投入不平衡,生态环境建设效果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城市硬件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缺乏载体支撑,促使生态文化形象化、具体化的平台和宣传手段比较薄弱。

5.环保机制不完善,政府职能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环境监察涉及面广,人员配置严重不足;环境监测能力和监测手段严重滞后,现有人员数量和素质、监测手段和执法条件等都难以适应新形势下环保工作的需要。

如何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十八大报告中作出详细论述,已经给出答案,就是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就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三、钟山县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对策

1.深入开展环保宣传,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利用电视、电台、网络等大力宣传保护环境的意义,不断提高乡镇领导和广大居民的环境意识,使人人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关心环境,为保护和改善自己生活、居住的环境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行动。使居民认识到搞好环境保护,是建设美好的家园,为子孙后代造福,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好事。我们要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不断强化全民生态文明观念,对于建成生态文明城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公益事业,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仅靠政府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积极争取国家、省上和市上项目投资,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和物质支撑。

3.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生态环保之路。我县应围绕优势资源,积极开发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大力发展生态型循环经济。应把建设生态环境与落实产业富民、工业强县战略结合起来,依托十里画廊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突出开发生态旅游产业。以打造“红色钟山,山水画廊”为目标,通过充分挖掘整合红色旅游资源,重点推介英家古镇红色之旅、荷塘十里画廊山水之旅、两安瑶族风情之旅、董家垌民俗之旅、名胜古迹寻根之旅、名优特产美食之旅等独具魅力的红色旅游业,形成集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和美食文化于一身的“五位一体”红色旅游新格局。

10.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十

生态保护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了解XX村环境保护基本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科学制定农村环保对策措施提供依据,切实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根据镇党委政府统一安排,我村调研组及时深入实地,对XX村自然环境及资源、环保现状进行调查了解,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村地处XX镇东北边,北靠兰坪县金顶镇、南接长新乡永香村马渡登、东剑川县象图乡、老君山镇,西至中和村、松水村,是全县海拔最高的一个村委会,集“民族、山区、边远、贫困”于一体,境内最高海拔3638米,国土面积73.80平方公里。全村辖17个自然村,19个村民小组,625户2149人,有耕地面积2889亩,2011年人均生产粮537公斤,人均纯收入2956元,大畜牧存栏1887头,出栏786头,小畜牧存栏5192头,出栏6552头。有饮用水源地25个,太阳能用户60户,森林覆盖率68%,农药、化肥年用量近30万公斤。

二、存在的问题

(一)燃料结构不合理。

目前,XX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上还是以燃烧薪柴为多,沼气池利用数为零,少数农户使用电气、太阳能,这种习惯不仅浪费木材,破坏植被,容易造成空气污染,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畜禽养殖不规范。

XX村畜禽养殖以自由放养为主,畜禽粪便排放,给环境造成了污染,同时由于水源地均在本村,但又没有水源保护,畜禽粪便的随意排放有时会造成水源污染。

(三)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化肥的大量使用使土地对化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部分农民对农药化肥使用不当,特别是化肥的流失率高,容易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破坏了农村生态环境。

三、阻碍环保的因素

(一)农村整体环保意识不强。

在大部分农村,人们的生态环境意识淡薄,重视生产发展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绿色消费的社会氛围还未形成,绿色就是效益,环境就是资本的观念还未形成。

(二)环保设施投入不足。

“整村推进”等一批新农村建设工程的实施,政府加大了对农村建设的资金投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建设新农村,但是由于农村生态建设基础设施薄弱,融资渠道不畅,单靠政府投入显得

明显不足,制约了农村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

(三)环境保护规划尚未形成。

由于没有统一的规划和布署,大部分农村没有生态保护规划目标,出现“重发展,轻生态”的局面。

(四)农村环境治理尚未形成合力。

农村环境治理没有地域、界限,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组织领导,缺乏农村环保的长效管理机制、体制,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力量分散,投入效益受到影响。

四、对策与建设

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托,是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是在广大农村地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保障。

(一)提高认识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重塑村庄的生态优势,重现村庄的田园风光和山水美景,是农民的生存之本、发展之本,也是农村的潜力所在、魅力所在。生态环境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从根本上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保障人民生活质量长久可持续的提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推进生态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是一项为民谋利的系统工程。

(二)科学规划

科学规划,突出规划的整体性、配套性、多样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成片推进。要着力美化村容村貌,借山用水,充分体现山区特色;要全面治理,尽快改变环境脏乱差的局面,一个村一个村整体推进,努力取得村庄环境整治的整体效应;要强化基础,形成城乡一体的“路网”、“电网”、“水网”、“气网”和“生态环保网”,发展农村社区服务,努力方便农民生产生活。

(三)发展生态经济

1、发展绿色农业:推进农产品基地建设,以主导农业为基础进行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开发、专业化生产,发挥特色,树立品牌,集中进行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强化农业产业内循环,实现生产与市场对接、基地与加工配套、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使得农业资源、耕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重点发展核桃、茶叶、林下中药材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

2、发展生态旅游: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旅游业大有可为。要发掘山水、路桥、溪流等各种自然优势,充分利用历史人文资源,在保持原有村庄特色风貌的前提下,建设一批别有风韵的自然生态、历史文化村庄。体现云龙特色的古村落、古桥、古路要保留,创建生态旅游村。

(四)改善生态环境

1、以新村规划为龙头,美化环境。根据有利生产、方便生

活、节约用地、合理布局、环境优美等原则,完善村镇规划,规划明确工业、农业、居住、商贸等功能区划,对新村建设、道路环境绿化、生活排污、垃圾处理、医疗设施等进行综合规划,实现村庄布局合理、规模适度、村容整洁的新村格局。

2、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畅通村庄道路,实施道路硬化,亮化主干道,加强河道治理。加强环境卫生整治,污水管网建设与集中处理,垃圾集中处理,卫生厕所普及,开展“四害”控制。

3、健全长效机制。要健全管理机制,通过建立健全门前卫生、绿化“三包”制度,签订文明卫生责任书,制订村规民约等,使人人都参与整治创建活动,共享共保创建成果。同时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力度,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四)打造生态文化

加强对村民的生态意识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意识、转变其对环境污染及其解决方法的态度。宣传并培训有利于农田控磷减氮优化施肥技术,使农民掌握新技术并愿意接受;宣传无公害产品的相关内容等,使农民懂得生态农业对保护自然环境的积极贡献等等。结合农村当地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作为普及生态环境教育的内容。

11.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十一

一、为生态环境提供司法保护工作的总体情况

(一)审理案件方面

(1)依法打击生态环境刑事犯罪。2011年以来,我院共审结涉生态环境资源类刑事案件182件,涉及被告314人,涉案金额1358万余元。对偶犯、年老体弱以及犯罪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涉生态资源犯罪,立足于教育和感化,从轻处罚。

(2)积极化解生态环境民事纠纷。2011年以来,我院共受理涉生态环境民事案件234件,其中判决90件,调撤133件,涉案金额914.8万元。我院始终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实行全面、全员、全程“三全调解”和法院、林业部门、基层组织“三调联动”。2011年建阳市回龙乡发生特大森林火灾,造成16名山场伐木工人不同程度烧伤。火灾发生后,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时任省委书记孙春兰、省长黄小晶均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妥善解决灾后事宜。我院受理该系列损害赔偿案件①后,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受伤工人提供法律援助,主动为当事人缓免诉讼费,在充分把握案件脉络的基础上,合议庭灵活运用调解方法,因案制宜,对症下药,先后数十次与原、被告进行沟通,通过释明利害关系,最终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林场得以迅速恢复生产,被烧山区重新披上“绿衣”。

(3)妥善审理环境保护行政案件。2011年以来,共审理涉生态环境行政案件8件8人。坚持“一案三建议”工作模式②,力促司法、行政、生态的良性循环。2012年初,在审理原告谢乌迓请求撤销被告建阳市水利局颁发给第三人白植福河道采砂许可证案的过程当中,发现建阳市水利局河道采砂的管理工作存在缺陷,出现未划定禁采区等问题,容易导致滥采现象,造成对河流生态的破坏。发现上述问题后,我院及时发出司法建议书。建阳市水利局收到建议书后,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使得采砂管理更加有序,滥采现象得到遏制。该司法建议被福建省高院评为2012年度优秀司法建议。

(4)坚持公正司法维护公平正义。案件质量是衡量和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要求,也是人民群众最为关注的问题,我院始终把案件质量放在审判工作的首位。一是实行量刑规范化改革。二是建立案件质量评查机制。

(二)创新机制方面

(1)建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2010年,我院与林业部门共同制订了《关于建立健全涉林纠纷“大调解”机制的实施意见》,并在建阳市林业局处纠办设立涉林纠纷调解室,支持、参与调解工作人员的司法业务培训工作。

(2)引入“补种复绿”机制。自2012开始,我院逐步在涉林刑事案件中引入“补种复绿”机制,针对失火案件中被告人没有赔付及履行罚金能力的,以“监管令”的形式确认被告人以“林木补种或管护”劳务方式进行赔偿和履行罚金义务;对不适宜进行补种或管护的,要求被告人按林木损失的金额,缴纳生态补偿金,由林业部门挑选重点山场进行集中改造,提升林区整体生态效果。该机制启动以来,我院共判决被告人“补种复绿”近2000亩。

(3)创新环保审判组织。针对生态环境案件专业性强、处理难度大的特點,我院积极进行审判组织改革,于2013年5月26日,成立“生态资源审判庭”,并将法律素养高、有一定环保专业知识的法官调整到该庭,专司与生态环境相关的刑事、民商事和行政案件的审理,实现办案专业化,提升了生态环保司法水平。

(三)延伸职能方面

(1)巡回审判,深入山区林场。健全完善林区巡回法庭制度建设,加强巡回审判力度,力争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林区。

(2)法制宣传,坚持全员参与。2011年来,我院共集中走访林区、林区企业及基层组织、林农156人次,发放普法传单560余份,全院具有法官职称的干警全部参与。去年6月份,我院民二庭组织法官到我市黄坑镇坳头村茶叶产区进行法制宣传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3)深入基层,回应群众需求。深入开展“司法走转改”、“我与百姓拉家常”活动。2012年以来,我先后8次带队深入挂点的水吉市头村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三次共拨付15万元资金,资助村里发展农村生态产业,还帮助农民周歧瑞、林满奴贷款5万余元,发展鱼塘养殖业。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调研过程中,发现审判实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林权属于一种特殊物权,迄今为止我国尚未形成完备的林权制度,有关林权制度仍停留在行政管理的层次,对林业民事纠纷大多是根据现实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规范和调整,给林业民事审判工作带来困难。

(2)缺乏规范的生态资源物证鉴定机构。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司法部《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规定,从事司法鉴定的人员和机构应当经过省级司法行政部门登记,但目前生态资源刑事案件的物证鉴定报告,基本由林业部门内设的评估中心出具,达不到法律和规章的要求。

(3)村委会不规范行为是生态资源纠纷的主要根源。少数村委会至今没有落实“民主议定”原则,林业承包、林权转让程序不规范,合同标的与实际山场不符,都周期性地伴随涉林纠纷大量出现。

(4)一些基层组织人员对涉生态资源矛盾纠纷诉前化解工作认识不到位,积极性不高,影响矛盾化解的效果。

(5)生态资源审判作为一项新课题,由于案多人少的原因,审判人员疲于应对大量案件,对生态资源审判工作的拓展、推进思考不足,与案件相关的审判延伸工作无暇顾及,影响生态资源审判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

三、建议和对策

(1)加大法制宣传。结合“百名法官进百企”、“法官进园区、社区、校区、林区”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深入林区、工业园区和街道社区等大力宣传生态保护理念,提高企业、公众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

(2)加强执法联动。加强与环保、林业、公安、检察等部门协调联动,探索建立案件沟通和联席会议制度,研判生态发展保护形势,研究司法对策与服务措施,形成打击涉生态犯罪合力。

(3)提高司法能力。切实做好法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选任业务水平高,办案能力强、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负责涉生态保护的审判工作。

(4)强化司法建议。加强对司法建议工作的宣传,不断提高司法建议的质量和效能。针对涉生态环境案件的有关单位和管理部门在制度上、执法上、监管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有价值的司法建议,监督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注释:

①其中13名工人因同林场所有人吴某胜就损害赔偿纠纷向我院提起诉讼。

12.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十二

一、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主要措施

从井冈山市以往的发展历程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实际出发,结合近期调查了解到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要主动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必须适时采取以下主要措施:

1、统一思想认识,尽快实现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提出的生态发展观的“无缝”对接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永恒主题和根本宗旨是“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开创一条适合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路子,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加快现代化进程,建设富裕安康的新江西。对此,我们应该形成共识。我们要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切实加大对全民生态价值观的教育,牢固树立起全民的生态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形成全社会自觉保护好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实现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提出的生态发展观的“无缝”对接。

2、尊重生态规律,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头等大事抓实抓好

井冈山市是著名全国的革命老区,“历史红,山林好”既是井冈山市的全部资源和优势,也是我市生存与发展的基石。为此,保持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主要是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以旅游业为核心的的现代服务业),建设生态文明,不断提高全市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是我市立足市情的必然选择。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发展策略,促进了我市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但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是,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也给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提出了新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为此,我们更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生态环境保护第一的理念,不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经济的短期增长,要切实把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作为我市头等重要的大事抓紧抓好,力求全市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健康发展。

3、立足本地实际,按照“做大旅游业、做强工业、做优农业”的思路促进井冈山市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为响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2010年,井冈山市提出了建设“生态井冈,红色摇篮”的口号和“做大旅游业、做强工业、做优农业”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发展思路是好的,但在具体实践中,要注重与生态发展观的有机结合。具体地说,在“做大旅游业”方面,要重点加强行业管理和文化旅游理念的培植,景区开发和旅游硬件设施(景点、宾馆等)建设要适度,不要太多太滥,要把着力点放到旅游产品(尤其是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强化行业管理上来,把“软”件搞上去,增加井冈山旅游的吸引力,从而达到真正“做大旅游业”的目的;在“做强工业”方面,主要是要加大产业升级和技术升级力度,重点加大对龙市瓷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工作,提高产出水平和经济效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做优农业”方面,要着力整合政策资源和支农惠农资金,大力倡导推行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扶持龙头企业发展,重点发展有机和绿色农产品生产,提高农业附加值和农产品竞争力。

二、对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认识偏差的问题

从字面上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只涉及全省3 8个县(市),因此,很多人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只是西北部38个县(市)的事,与井冈山市没什么关系,不关我们的事,别多管闲事。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思想认识,实际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一个开放式的系统,其发展模式也正是全省其他地区应该遵循的发展模式。《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也特别提到了要带动革命老区的发展,井冈山是革命老区,做好对接与融入工作时不我待。要纠正这一认识上的偏差,需要我们下大力气做好进一步的宣传教育工作。

2、农业耕作方式变革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为提高农业的产出水平,化肥、农药得到广泛使用,农业面源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再加上农村生产生活垃圾从未进行收集处理,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令人担忧。为此,逐步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促进农业耕作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显得尤为重要。农村垃圾的无害化集中处理也要尽快提上环保议程,适时行动起来。

3、林业改革深入的问题

井冈山的林业资源保护是良好生态环境最重要的保障与基础,可由于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没能有效确立,林业保护问题没有足够的政策保障,希望国家给予足够的重视。

4、工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问题

从当前的实际,我市工业发展技术水平不高,能源结构不合理,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较大。这些年,龙市片瓷业工业的发展势头较为强劲,可由于过度依赖煤碳能源,对龙市市区环境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也对全市的生态环境产生了较大压力。为此,做好改变工业发展方式、改善能源结构等方面的工作已迫在眉睫。

三、积极对接融入的意见和建议

1、结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的本质内容和精神实质,制定好井冈山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设规划

通过调查,我们认为,井冈山市也应在近期尽快参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制定切合井冈山市实际的《井冈山生态经济建设规划》,形成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的用于指导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并把规划内容有机融入我市“十二五”和“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

2、强化工业经济改造升级,加速生态工业经济建设步伐

人才、技术和能源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几个要素。目前,我市工业经济面临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生产粗放和能源单一的窘境,工业发展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难以为续。要通过积极引进技术、人才,开发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促进我市工业向着资源节约化、环境友好化方向发展,逐步提升我市工业经济发展水平。

3、加强旅游行业的管理,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旅游业是井冈山的主导产业,做大做强旅游业是我市经济发展的不二选择、从现实的情况来看,目前重点要转变重硬件建设的观念,着力强化旅游“软”件建设: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旅游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工作,建立良好的旅游经营大环境,让广大游客得到更多实惠;二是加大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开发更多更好的旅游特色产品和精品旅游线路,旅游线路策划要跳出井冈山的范围,争取同兄弟县市甚至兄弟省份开展全方位的互动和合作。举个例子,如可在衡-茶-吉铁路建成通车后,通过井冈山和湖南的炎陵县实现跨省联合的方式,适时推出中华民族寻根朝觐式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增加我市旅游开放合作水平,达到做大旅游产业的实际效果;三是要极为重视井冈山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民俗的整理与开发,形成独具井冈山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如井冈山传统农业耕作、客家风情、婚庆习俗等等),增强井冈山旅游的吸引力。旅游宣传促销要从旅游新产品的需要出发,不断提高宣传促销的实际效果;四是要十分注重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工作,要对景区景点餐饮业加强管理,建议撤销景点餐饮点,保护好生态环境。

4、建议省委、省政府将井冈山市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纳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核心区外重点对接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井冈山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闻名全国的革命老区,在江西政治经济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尽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没有直接把井冈山列为项目县(市),但从弘扬井冈山精神角度出发,我们建议省委、省政府将井冈山市生态农业和旅游业纳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核心区外重点对接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5、建议国家在生态经济发展方面给予井冈山革命老区特殊的政策支持和资金倾斜

13.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十三

一、基本情况

我镇现有各类企业23家,其中:工业企业13家,2004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3046万元,从而使其成为我镇的支柱产业。工业企业的投资资金主要是外地投资,其中省外投资超过50%。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投资环境建设,采取了一系列的 措施,制定了具体的工作制度,在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及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中形成了抓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共识,营造了我镇投资环境的良好氛围,环境建设工作也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认可,特别是外地投资商的高度评价,使我镇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了入库税金1999年为216万元,2004年为633.5万元,6年增长了近3倍。

6年来,我镇在建设投资软环境的过程中创造了实绩,在经济发展上得到了实惠。但是,我们也有心酸的一面,我们开办各类企业,得到市委、政府的支持这是肯定的,但在很多职能部门那里我们所受的委曲和所走的弯路想起来就令人心寒。更重要的是好多企业到我镇落户后,我们希望它们做大做强,不断发展。可企业生存却越来越困难,是企业违规还是政策有问题,为此我们真正要去努力思考。

前几天,我们走访一家工业企业时,该企业的负责人告诉我们,现在企业生存太困难了,市场竞争就非常激烈,企业生存折压力就很大,可现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在这些职能部门(主要指执法部门),这个不来查,那个就来罚,因一个钢瓶的问题就罚两万元,加上职业资格和管理岗位的培训收费不断,而且省、成都市、都江堰市三级部门重覆检查,各行其职能,都有法律、法规依据,那一家也不起,听了这些话,我们也不知所措,唯有叹息和安慰,实在是爱莫能助。

二、主要问题

在走访企业的调查过程中,部分企业反映,虽然说不出一些部门的执法不足“吃、拿、卡、要”的问题,但确实存在某些执法部门拿着国家的法律法规作尺子到企业去认真测量,一旦发现蛛丝马迹,立即启动法律程序,“认真执法”,采取罚款,查找措施,基层政府出面说清,也得当心背上“保护不法企业”的帽子,它们根本不能理解基层政府在招商引资时向投资商们“说好话,拍胸口”时的苦衷。

1、江津白酒有限责任公司是我镇二00一年从重庆节江津引进的江津白酒灌装生产线项目,项目投资不到300万元,当时除我们镇主要领导多次努力外,都江堰市国税局马秋局长表态,在税收政策方面,成都市周边区市县能做到的,都江堰市同样能做到,并在具体的政策上作了说明。在这种情况下,江津白酒厂的老总们才决心投资该项目。项目建成后,二00二年实现税收入库50万元,二00三年实现入库税金115万元,二00四年实现入库80万元,二00五年上半年入库40万元。江津白酒作为共有品牌知名度。而江津酒厂作为重庆市50强知名企业,在都江堰市投资一家灌装生产线企业,在生产仅三年时间里竟然遭到工商局查村罚款两次,其间工商和技监部门小型骚扰不计其数。特别是今年五月的一次查封,最后以罚款万元而告终,这两次查封行为,依照法律法规认真执法,从严格执法上讲是有依据的,但企业认为这不是原则问题,可以整改,也可以不处罚,在崇州、大邑、琼崃等地都没有这种情况,难道都江堰市的政策就不一样?都江堰市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和其他区市县是否不同,崇州、大邑、琼崃等地的酒业早已成为他们的支柱产业,而都江堰市为什么就不行,甚至连一个老牌子的江津酒厂罐装生产线也容不下。当这家企业决定搬迁,我们到江津去向酒厂老总道歉挽留时,董本资料权属文秘公文第一站严禁复制剽窃事长李树明同志说:“都江堰市人民不欢迎我们,我们就只能另谋出路”,该企业现在现已搬迁到广汉市落户。因为对工商部门检测的指标本身就有异议,完全可以申请重检,但江津酒厂的老总认为,如果检验合格可以逃脱本次处罚,但以后这些部门会变本加厉地对企业进行恶意检查,而企业要生存就不能和他们斗。作为重庆市工业50强和一个老牌子企业真的就不去考虑企业的生存而去违规吗?我们在思考,如果着家企业是真正的违法经营,那么,它搬到什么地方去都应该是无法生存的,为此我们除了对投资者表示深深的歉意外,就是对我市的投资环境感到忧虑。

2、侨源乙炔有限公司是我镇的规模企业,我们每次去时厂里的管理人员都有怨气。当我们问起原因时,他们就提到了有些部门对他们的罚款。其中谈到一件事,最近在市人大评议5个直管局期间,技术监督局上午把企业负责人叫去测评,并当面看着划差或划圈,下午就到厂里罚款,当然是抓住了问题才罚的款,这家企业由于自身效益也不太景气,加上部门的罚款不断,可能也在考虑搬迁。

14.关于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问题的调查报告 篇十四

一、调研概况

为搞好通道绿化建设与保护机制专题调研,6月中旬,我办制定了详细的调研方案并下发各地,要求提前做好准备工作。10月中下旬,我办专门组织人员深入到11个设区市和部分重点县进行专题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座谈、访问、查看资料等形式,摸清了我省通道绿化建设与保护机制现状,了解了基层干部群众的想法和民声民意,发现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了共识,达到了预期效果,圆满完成了调研任务。

二、我省通道绿化工程取得的成绩、做法及特点

近年来,为展示生态建设成就、光大对外形象,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把通道绿化作为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来抓,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通道绿化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景观效果大幅提升,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赏。目前,全省完成铁路绿化5900公里,公路绿化4.9万公里,河渠沿岸及库区绿化3.5万公里。绿色通道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骨架,有效地保护了公路、铁路、河渠、堤坝,改善了沿线生态环境和行车环境,同时在促进沿线地区的农业结构调整,改善和优化沿线地区经济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我省通道绿化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特点是:

(一)领导重视到位,工作力度空前

通道绿化工程是我省林业建设的窗口工程。各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通道绿化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狠抓落实。秦皇岛市委书记王三堂亲自部署、亲自调度通道绿化工程。邯郸市由主管副市长带队对全市通道绿化建设等造林绿化工作进行全面督导。廊坊市政府、市人大分别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依法建设和保护绿色通道的实施办法》和《关于依法建设和保护绿色通道的决定》。承德市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亲自审定规划,坐阵部署指挥,市政府督查室和林业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按照年度任务目标进行严督实查。其它各市主要领导也多次听取通道绿化等造林工作汇报,带领有关部门深入通道绿化工程建设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二)资金筹措到位,投入幅度空前

各地采取“政府投资、部门筹资、企业出资、劳务代资”的办法,加大对通道绿化建设的投入力度。唐山市投资1.5亿元,将全长50.2公里的环城路打造成环城景观大道。邯郸市制定了《邯郸市绿色通道以奖代补办法》,2010年市财政投入627万元用于通道绿化,植树35万株。邢台市任县在县财政收入不足1亿元的情况下,政府财政拿出2000多万元用于通道绿化。张家口市张北县财政专项投资1600多万元用于通道绿化。成安县、峰峰矿区将成峰路绿化承包给造林公司,行动快,效果好。鸡泽县永河线两侧绿化带采取以每年每亩1000元价格反租群众土地,大大激发群众造林、护林、爱林的积极性。

(三)林权落实到位,模式创新空前

实施通道绿化,土地问题是最大的难题。各地认真落实“谁投资、谁受益”和“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等林业政策,不栽无主树,不造无主林,及时向林权所有者颁发林权证,面积落实率、确权到户率和登记发证率均达到95%以上。探索总结出了三种造林用地模式:一是以奖代补。财政部门拿出专项资金对绿色通道建设好的县(市、区)予以奖励。阜城县财政每年拿出部分资金,按每亩林地1000斤小麦的标准,对验收合格的通道绿化工程予以奖补,连续奖补三年。二是租地模式。条件好的县市区采取政府出资租赁绿化用地的模式搞通道绿化。枣强县财政每年拿出近200万元租赁县城外环路两侧土地,对愿意继续种地的予以调换,对放弃树木所有权的每年给予1500斤小麦的补贴,对享有树木所有权每年给予450斤小麦的补贴。三是苗木补贴。由林业部门免费提供通道绿化苗木。霸州市统一免费供给苗木,每年每亩补助160元的占地补偿费和每株苗木3元的管理费,林木成材后收益全部归造林主体所有。武邑县对造林面积超100亩的大户免费提供苗木和技术支持。涿州市对107国道两侧绿化提供苗木,树权归农民所有的每年每亩补助500元,树权不为农民所有的每亩每年补助1000元。

(四)整体规划到位,标准质量空前

按照《河北省绿色通道工程建设规划(2002 - 2010年)》,各地相继制定了地方通道绿化规划,确保了通道绿化工作的稳步开展。在规划中,坚持因地制宜、体现特色、以乔为主、乔灌结合、色彩丰富、错落有致的原则,突出多树种、多层次、大色块的绿化效果,提高了绿化档次。在实施过程中,坚持把质量作为工程建设的生命线,采取 “公开招标、专业队造林”和“群众挖坑、专业队栽植”等办法,大力推广招投标制,解决了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工程质量。主要表现形式:一是一条龙招投标。苗木采购、栽植、管护等环节全部由造林公司负责,明确责任,解决工程各环节脱节、造林成活率低、责任不明确等问题;二是分标段招投标。将工程分为几个标段,分段招投标,统一标准,统一施工;三是委托公司监理公司对中标公司进

行全程监理,相互制约,提高工程质量。

(五)督促检查到位,推进速度空前

各地林业部门把通道绿化工程列入重点督导内容,由局领导带队,分段包干,从规划设计、造林整地到苗木栽植,进行全方位的跟踪检查和技术指导,严把设计、整地、栽植、管护四个环节,确保造林质量。平泉县政府将通道绿化作为年终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逐级签订责任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同时,县委办、政府办、督考办、绿委办坚持“一天一调度、三天一汇总”,动态掌握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工程进展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推动了工程的快速开展。沧县强化质量监督,对造林专业队、造林公司实行全程监理,实现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建档一条龙管理。有关部门也按照“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干出靓点”的总体思路,各负其责,奋力推进。近十年来,我省通道绿化突飞猛进,成为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全省已绿化路渠线路和林带111640公里,占可绿化路渠线路和林带总长度的84%,“路路绿、渠渠绿”、“路渠林荫化”已具雏形。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省通道绿化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通道的绿化档次和水平已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和景观需求。从整体上看,我省通道绿化水平还与京津等周边省市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用地困难。长期以来,群众形成了种植农作物的传统习惯,加之通道绿化用地补偿资金短缺,使通道绿化用地困难,用地问题仍是通道绿化建设的难点。

(二)资金匮乏。每年财政投入通道绿化的资金与实际需求资金相差甚远,建设与保护资金匮乏依然是制约我省绿色通道建设的主要问题,严重影响了通道绿化的建设进程。

(三)标准不高。我省绿色通道建设基本实现了有路有渠就有树的目标,但树种单一,宽度不足,缺棵断垄,绿化空白点较多,郁闭度过高、长势不理想,缺乏层次感,并且容易引发病虫害发生,达不到应有的景观和生态效果。

(四)疏于管护。部分路渠两侧立地条件差,土壤贫瘠,成材取得效益时间长,群众进行管理的资金投入不足,致使管护不到位,树木长势差,并存有病虫害、火灾发生的隐患。通道造林绿化后,为保障生态效益,林木采伐受到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管护的积极性。

四、建议

在现有管理体制下,只有建立健全通道绿化建设和管护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能解决通道绿化长远发展问题。机制起着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作用,机制不畅则工作不畅,机制不活则工作不活,机制是通道绿化工作的不竭动力。

(一)建立健全政府高位推动机制

着力构建“政府主导、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通道绿化工作格局。在领导力量上,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相关部门配合抓。在目标考核上,实行一年一签,并纳入各级政府的年终综合目标考核。在督查手段上,把通道绿化工程纳入政府督查室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实行跟踪督查、重点督办,定期通报。

(二)建立健全通道绿化用地征租机制

实施通道绿化,土地问题是最大的难题。采用政府征用模式、政府租用土地模式、财政适当补贴模式、农业结构调整模式等四种模式。只有解决通道绿化建设用地问题,才能做到路渠修建到哪里,绿化就延伸到哪里。应栽尽栽,应绿尽绿,实现通道绿化全覆盖。

(三)建立健全造林经营机制

对通道绿化工程实行市场化运作,使造林绿化工作由过去发动群众粗放造林转变为绿化公司专业化造林,由过去造林按面积核算转变为按单株成活核算,由过去提前付款转变为按成活情况分期付款的方式,实现造林工程由主观确定向社会公开竞争的规范化、标准化转变。一是竞标拍卖。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面向社会竞标转让通道绿化经营权,经营者出资买断通道两侧绿化经营权,按统一规划,自行栽植,自行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一次性或分期上交经营权拍卖转让金或保证金,树木砍伐收益归经营者所有。二是招标承包。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责权利结合的原则,采取招标承包方式给农户自主经营,承包方定期向发包方上交承包金,或到期后林木收益按比例与发包方分成。三是租赁承包。林地的租金由集体确定并以租赁形式转让给大户或联户承包造林,承包户自行负责管护,采伐时乡、村、承包户按一定比例分成,乡、村得小头,承包户得大头。四是股份合作。对已形成规模、具有发展潜力的成片宜林地,采取集体以土地入股,部门或职工、农民出资购苗栽植并负责管护,折算成股份,收益按股分成。五是企业+ 农户合作。企业出资购苗,农民出地、植树并负责管护,成材采伐后,按合同由企业收购。

(四)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元投入的融资机制

资金不足历来都是制约造林事业发展的瓶颈。在用好、用活通道绿化工程财政资金的同时,建立起“政府出资、项目投资、社会集资”的造林绿化多元投融资机制。一是政府出资。实践证明,投资绿化对改变城乡形象的效果大大优于其他基础投入。政府应加大对通道绿化的财政投入,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大幅增加财政资金投入,省财政资金与中央补助资金1:1足额配套。二是项目投资。改变过去“单枪匹马”、“各自为战”的模式,整合林业、交通、水利等部门的生态建设和通道绿化资金,统筹安排,集中使用。三是社会集资。按照“谁造林、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推广股份制造林、大户造林、合作造林,对社会集资建林,政府可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民办公助等办法,积极引导群众投劳投资。

(五)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通道绿化管护机制

以确权管护为重点,全面确权落实责任主体,推进绿化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推行“谁建谁管”的长效管护机制,构筑“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护体系。主要通道绿化工程在三年承包期内由各施工单位负责管护,采取设置围栏、大树打撑、开沟排水、病虫害防治等管护措施,确保绿化达到规划设计标准和要求。三年后,根据林农对林子的依赖程度,采取不同措施,因地制宜,因类施策。可采取联户管护、专业管护、委托管护、业主管护等模式。

(六)建立健全全程质量监管机制

加快健全监管体系(包括行政监管体系和技术监督体系)建设,完善监管制度,依法有效履行监管职责,提升监管能力。由林业部门组织专业人员,对主要通道绿化工程施工进行全程技术监督。同时,组织乡镇林业技术人员对乡镇政府所在地、村庄、农田林网等工程的建设标准、施工质量和工期进度等方面进行跟踪监督管理和督促检查。乡镇林业工作站、村“两委”、护林队伍,要分工负责,明确责任,加强对管护主体的监管,确保通道绿化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七)建立健全利益驱动机制

当前通道绿化存在种种问题的根源在于利益驱动。人们对利益的追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政府在现代的经济活动中是一种领导性、管理性力量,政府运用利益驱动来引导公众行为,是非常普遍和有效的手段。具体到通道绿化建设来说,政府在大力宣传、动员之外,还必须引入利益驱动机制,把造林的利益让给造林人,用优惠政策来吸引人。通道绿化建设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复杂系统工程,需要集中全社会的力量才能建设好、保护好。要让社会各阶层积极参与、发挥作用,就必须协调好各个利益主体的关系。人们看到参与通道绿化建设有利可得、可图,热情就会高涨,积极性就会激发,参与其中就是非常自然的了。利益驱动机制的润滑油是“利益”,既可以是物质的、有形的,也可以是精神的、无形的;既可以是“短平快”的利益,也可以是长远的、深刻的、内蕴式的影响。各地可以根据实际和具体的情况,制定出适合的政策来。

(八)建立健全科学的考核奖惩机制

改进和完善通道绿化考核办法,加大奖惩力度,激发通道绿化建设活力。一是科学设计考核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科学设计通道绿化考核评价标准体系,重点包括政策、投资、绿化存量和绿化增量等方面内容。二是改进考核方法。坚持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定期和经常性考核相结合,组织考核和群众评价相结合,发挥传统考核优势和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地全面考核通道绿化成效。三是规范奖惩程序,加大奖惩力度。将各地通道绿化年度考核结果反馈给各地党委和政府,通过媒体向全社会公示。在安排下一年通道绿化造林资金时,对工作出色的市县加大投资力度,对排名靠后的不给或少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营造重实干、创实绩、求实效的氛围,促进全省通道绿化实现新的跨越。

上一篇:医学生物技术专业实习周记下一篇:人生充满正能量的句子5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