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三国演义导读课

2024-12-25

小学生三国演义导读课(精选6篇)

1.小学生三国演义导读课 篇一

《三国演义》导读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并了解《三国演义》相关知识要点以及整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对比、分析、评价《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形象

3、把握作者的“拥刘反曹”的局限

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把握人物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思想脉络

2、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并了解《三国演义》相关知识要点以及整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对比、分析、评价《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形象 教学重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把握人物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思想脉络

2、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借助多媒体资料,以影视作品先给予学生直观的感受,直接引入正题

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中央电视台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片断。

二、通过老师介绍,整体感知,系统把握《三国演义》框架构思

1、作者简介:

罗贯中(1330——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2、作品简介: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一八四)到西晋武帝太康元年(二八O)约九十七年的历史故事。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腐败,造成社会危机总爆发,民众生活困苦,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同时,各种军阀也拉起军队,相互残杀。军阀董卓的行为引起别的军阀不满,多家联合起来声讨他。董卓被诛后,曹操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势力,并进兵江南。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各有胜负。最后,西晋先后灭了蜀、吴,取代了魏,复归统一。

3、艺术思想

这部书反映了三国时期政治、军事的复杂矛盾及其转化,概括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发展轨迹,塑造了一系列典型人物形象。

三、引导学生有目的自读,并进行小组合作进行探究性学习。制定部分篇目、回合让学生阅读,然后小组合作,对以下问题进行谈讨:

1、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是怎样一个人?你印象中的曹操又是怎样一个人,两者是否相同?

2、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三国演义》中刘备却处处流泪,你是如何看待刘备的“眼泪”

3、诸葛亮运筹帷幄,谋略过人,但你相信他真懂得七星台祭风、五丈原禳星吗?你如何看待《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得才能。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进行有针对性的小结并适当对研究性学习进行点评(不作具体分析),布置作业

作业:

以下诗句对联分别描写了《三国演义》哪些人物和哪些事件,请同学们课后找出来,并思考一下,你对这些人有什么样的评价.1、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2、赤面粟赤心,骑赤兔迫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3、收二州,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驳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并了解《三国演义》相关知识要点以及整体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对比、分析、评价《三国演义》主要人物的形象

3、把握作者的“拥刘反曹”的局限

4、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来把握人物的形象以及作者的思想脉络

2、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作业,导入新课

二、重点篇章人物分析、掌握阅读方法

1、曹操人物形象阅读分析——“奸雄”

第一回合(宴桃园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曹操便出现,更以整段篇幅给予描写。其中作者便把曹操的奸诈形象尽显无遗,并为曹操人物形象作了定位。

2、关羽形象阅读分析——“忠义”、“勇猛”

关羽从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到过五关斩六将、华容道释曹操再到单刀赴会以及最后败走麦城。每一个故事和情节都把关羽的“忠义“、勇猛”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

3、诸葛亮形象阅读分析——“智慧超群”、“鞠躬尽瘁”

诸葛亮形象要一分为二看待,首先从智谋上看,诸葛亮确实有其过人之处,但小说毕竟是小说,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被“神

化”了,这一点老师在分析时候必须向学生点明;其次,诸葛亮对于刘备和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种精神还是值得学习的(是否是封建的愚忠,不再这里作探讨!)

三、全面概括阅读、欣赏小说的方法

(1)首先要理清故事脉络、把握作者整体思想。

(2)小说最重要的是把握住人物形象。应抓住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结合文章中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行为、心理活动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性格形成原因。

(3)品味精彩的语言,掌握人物形象所反映的人物特?、社会风貌等。

四、运用所学的方法、拓展延伸

1、蜀国有“五虎上将”,他们是哪五个,他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同样是君主(首领),刘备、孙权两位又是怎么样的形象呢?

四、进行课堂总结,进行有意识的激发

1、有许多的成语、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比如三顾茅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探囊取物、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等等

2、《三国演义》中人物并不是人人都有姓名的,有的有名无姓、有的有姓无名、还有的无名又无姓,你能找出几个来吗?

3、古典四大名著除了《三国演义》你还读过哪些?

设计意图:总结是对两节课来的一个结束,其中的主要内容在前面已经讲过,所以切不可拖沓冗长,反复罗嗦。在这里关键还要有意识的去激发学生课后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不要为了上课而读书,为了考试而阅读。

五、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利用课外时间,认真阅读《三国演义》以及相关资料,并从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人物形象,并就人物形象进行深入的剖析、研究和探讨,可以立足《三国演义》本身,也可以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基调,写一篇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三国演义曹操奸 关羽义智诸葛亮

2.课外阅读导读课教学初探 篇二

【关键词】课外阅读;导读课教学;窗边的小豆豆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C

2011版新颁《语文课程标准》不仅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在教学建议中还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曹文轩先生也曾说过“老师的责任,就是将好书推荐给孩子,教他们怎样辨别图书,怎样培养一种优质的阅读姿态。”由此可见,我们老师必须发现并向孩子推荐好书,且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精心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那么开设“导读课”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1]那么如何进行导读课教学?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一节导读课要注重两方面:一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是适时指导阅读方法。

一、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导读

导读课的最主要目标应该是“教给学生读懂整本书的方法,激发兴趣引发阅读期待”。如果在导读课上学生已经了解了书本的基本内容,甚至部分精华,而且也大致领悟了作者的写作目的,情感得到了升华,那么,学生的阅读期待又能剩下多少呢?他们又有几分兴趣想去读懂这本书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要呈现太多的结果,让他们箭在弦上,蓄势待发,这样,学生对书本的阅读兴致会更高些,从而将“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

如在《窗边的小豆豆》导读课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引导孩子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热情, 变“要我读”为 “我要读”。[2]首先,我出示巴学园的图片加相应背景音乐,且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巴学园,让孩子感知这所学校的奇特,从而导入要推荐的书《窗边的小豆豆》,激发学生阅读期待;其次,我巧妙创设情境,图文并茂地呈现了本书第2个故事中的三个精彩片段,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这三个片段,让学生充分感受体验。学生不仅为故事情节所吸引,还从中认识了一个淘气、顽皮、好奇、好动的小豆豆。这一人物形象使学生既感亲切又十分同情,再出示长大后的黑柳彻子图片、引导学生看封底,了解长大后的小豆豆即作者的卓越成就,联系小时候的小豆豆的形象,强烈的对比冲击着学生的心灵,此时,他们不由得产生了深深的好奇:小豆豆,一个因淘气,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孩子。为什么成年后会有如此惊人的变化,取得如此显著的成绩呢?这样就让学生非常想了解小豆豆的成长历程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心理和强烈的阅读欲望,这样的阅读期待也为后面的精读指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后,我又通过让学生看目录导读,激发阅读热情,一个个标题,一个个生动的故事,都在激发着学生的好奇心;紧接着我选择一个故事《真是一个好孩子》让学生进行文本阅读,激发阅读欲望。让学生了解小豆豆由于好奇心而干出了许多让人发笑的事以及面对小豆豆的这些与众不同的特点时小林校长的做法,从而感受小林校长独特的教育方式以及对孩子的关爱和尊重,再一次激发学生对巴学园的向往;最后,通过介绍,向学生推荐小豆豆系列丛书,让导读更深一步,也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从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入手导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语文教学的“教,是为了不教”。[3]小学生145万字的阅读量,如果教师篇篇导,本本导,部部导,即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精力。“导读”一词中的“导”就是导方向、导途径、导方法,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举一反三地阅读同类作品。因而在导读课中,我们要渗透读书知识、读书方法的介绍,读书习惯的养成。

(一)教会学生怎样从封面、目录、书脊、封底了解一本书

例如我在《窗边的小豆豆》导读课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先观察书的封面,了解书的作者,再看封底,封底上往往会有一些对一本书的评论或作者的一些介绍等内容,这本书就是对作者黑柳彻子的一些介绍,接着再引导看书的目录,了解了故事内容,从而让学生明白从封面、封底、目录中能得到不少信息,以后拿到一本新书,可以通过看封面、封底、目录对一本书做初步的了解。

(二)教会学生阅读文本的方法

在导读课中,教师也不应忘记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以及读书知识、读书方法等的渗透和读书习惯的培养。例如在《窗边的小豆豆》导读中,我带学生去细读了书中一个小故事《真是一个好孩子》,并从中引领学生通过说读书感悟、赏故事语言、品故事人物三方面来阅读故事,在精读过程中向学生渗透了读书方法,在赏析人物、认识小林校长时,我则采用自由读,然后让学生勾画重点词句来品读的方法,感受校长的与众不同。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点亮儿童课外阅读的路上,我们永远是一盏指路的明灯!我们应该义不容辞,也责无旁贷!让学生“悦读”起来,从我们开始,从我们的孩子开始,我们也将共同前行在阅读的路上!

参考文献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初中必读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篇三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宦官当权,民不聊生,天下大乱。张角兄弟揭竿而起,于是黄巾农民大起义爆发。在此形势之下,各地豪强或为自保家园,或为称雄一方,纷纷建立地方武装,这就形成了各路豪强的割据之势。中国大的地,群雄逐鹿,各霸一方。

为镇压黄巾军起义,东汉朝廷在全国招兵,在幽州地面也有了招兵公文,这就引来了一个大英雄刘备。这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算起来也是东汉王室的远方直系子孙。他虽然目前沦落民间,以贩麻鞋和织席为业,却胸怀大志。他身长七尺五寸,颇有龙子风采。刘备擅使一对双股剑,足智多谋,特别喜欢结交英雄豪杰,他见到招兵榜文,便与意气相投的新教朋友张飞张翼德、关羽关云长在桃园里结拜成兄弟,(桃园三结义)刘备为长兄,关羽、飞依次为弟。三人决心投军杀敌,报效国家。二弟关羽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擅使一口重七十二斤的青龙偃月刀,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如巨雷,擅使一只丈八蛇矛。兄弟三人勇武过人,有万夫不挡之勇。他们投军后立下许多战功,还救出了被张角击败的董卓。但因刘备地位低下,只当了个小官,击退黄巾军后,他们弃官归乡。

宫廷内宦官专权日盛,朝政日乱,人民怨声载道。各地战乱又起,刘备又带二人复出,因为平定渔阳之战有功,刘备被封为平原县令,有了一支自己的人马。不久之后,汉灵帝死,幼小的汉献帝即位。几番争斗之后,朝政大权又被奸相董卓把持,董卓骄狂残暴,引起众官的不满。曹操是一位颇有心计的人物,他刺杀董卓未成,设计出逃。曹操在陈留带起一支兵马,推袁绍为盟主号召天下兵马共讨董卓。在曹操讨卓檄文的号召下,十七镇诸侯起兵响应,直逼洛阳,刘备兄弟也在其中。讨董大军兵临城下,董卓手下大将华雄出城迎战,连杀盟军数员大将。这时,关羽打发神威,温酒斩华雄,(关羽温酒斩华雄)即出战时温好的酒都还未凉就提华雄的人头而归。

董卓见华雄被杀,亲自领着十五万大军应战,他的义子吕布骁勇善战,武功天下第一,众诸侯无人能敌。紧急时刻,张飞、关羽、刘备三英雄合战吕布。(三英战吕布)迫于形势,董卓放弃洛阳,劫持皇帝迁都长安。各路豪强占据洛阳后,长沙太守孙坚寻的一枚传国玉玺,便心生异念,找个借口返回江东,已图霸业。袁绍听说后大怒,联合荆州刺史刘表半路截击孙坚,从此孙坚与刘表结怨。各路诸侯也各怀异心,不久便各自散去。曹操投扬州,袁绍到关东。刘备仍回平原县当县令。此后割据一方的枭雄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多有枭雄战死。此时董卓中了王允的美人计,因美女貂蝉与吕布发生冲突,吕布杀了董卓,但董卓的旧部杀回长安,吕布抵挡不住,逃出关外投奔袁术去了。

太平的日子不长,山东黄巾军的余部又开始起义。曹操平定山东,所向披靡,降敌数万,招揽天下英雄贤士,开始建立霸业。经过几年东征西讨,他独揽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不久,曹操引兵诛杀吕布,兵围刘备。刘备势单力薄,全军大败,他只身突围投奔袁绍。张飞不知去向。关羽为保全刘备家小,与曹

操签订条件后归顺。曹操极为赏识关羽,一心想将他招降。关羽义薄云天,他在斩颜良诛文丑,报答曹操后,不辞而别。关羽千里走单骑,一路护送刘备一家老小过五关斩六将,最终与刘备和张飞相会。此时刘备在汝南重整旗鼓,招纳了猛将常山赵子龙,势力逐渐恢复。

这时独占江南的孙策在江东招纳了猛将谋臣,称雄江东。后来他中了刺客暗算,毒发而死,其的孙权接管了他的权力,采取顺曹操、绝袁绍的方针,割据江东。袁绍和曹操两雄相相拼,官渡爆发了一场激战。战中,曹操赤脚迎许攸,并采纳他的意见断其粮草、乱其军心,以少胜多,袁绍带八百单骑逃回冀州。不久,袁绍重整部队来战曹操,曹操用“十面埋伏”的计策再次打败袁绍,进而兵围冀州。袁绍病死,曹操水淹冀州,彻底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力量。他于是腾出手来对付刘备。刘备屡战屡败,当时投靠荆州刘表处。他受到刘表妻党的猜忌,并想加害于他。刘备于是避难新野,并败徐庶为军事,势力日渐强盛。曹操屡次派人来攻,都败在刘备手中。曹操于是设计迫使徐庶离开刘备,徐庶临走前向刘备推荐了字号“卧龙先生”的诸葛亮。刘备先后三次到隆中拜见诸葛亮。诸葛亮提出跨有荆、益二州,以与曹操、孙权成鼎足三立之势的战略方针,刘备苦请其出山辅佐。

曹操率大军南征,刘表病死,其妻蔡氏以次子刘琼嗣位,投降曹操。刘备携民出走江陵,在当阳被曹军赶上,军民大乱。赵云单骑救出阿斗,张飞在长坂桥吓退曹军,刘备收拾残兵退至江夏。适逢孙权谴鲁肃来探虚实,诸葛亮即随鲁肃前往江东,欲结孙权共拒曹操。

孙权接曹操檄文;犹豫不决。诸葛亮去战群儒,智激孙权,加之周瑜陈说利害,孙权遂决计抗曹,以周瑜为大都督。周瑜趁蒋干来为曹操作说客之机,巧布疑阵,诱其盗走伪造的书信,使曹操误杀水军都督蔡瑁、张允。诸葛亮草船借箭,周瑜自叹弗如,与之定计火攻破曹,并先后使黄盖行苦肉计,庞统献连环计,曹操骄傲轻敌,黄盖上船诈降,接近曹军水寨时一齐举火。东吴各路兵马四下接应,官军惨败。曹操带领残兵奔逃,连遭截击,在华容道又被关羽挡住去路。曹操乞哀,关羽不忍,放其逃走。

赤壁之战以后,孙、刘两家争夺荆州,周瑜屡次用计,诸葛亮三气周瑜,周瑜箭疮崩裂而亡。

曹操疑忌马腾,召其入京。马腾欲趁机杀曹操,谋泄被杀。其子马超闻讯,与韩遂起兵报仇,屡胜曹兵。曹操用反间计;使马超、韩遂自相火并,借机打败马超。

汉中张鲁欲取西川,益州牧刘璋派张松说曹操取汉中。张松因受曹操侮慢。转道往见刘备,奉献西川地图,劝刘备取之。

刘璋听取张松建议,请刘备相助。刘备与庞统率军入川,刘璋亲到涪城迎接。刘备屯驻葭萌关,广收民心。后因向刘璋索取兵、粮,刘璋疑虑,稍作敷衍。刘备大怒,夺取涪城,进兵稚城。因庞统在落凤坡中箭身亡,诸葛亮留关羽镇守荆州,与张飞分兵入蜀增援。一路望风归顺,进占绵竹。刘津向张鲁借兵,张鲁谴马超攻葭萌关。张飞大战马超,诸葛亮用计,马超归顺,并进逼成都,刘津出降,刘备自领益州牧。

孙权得知刘备占据益州,遗诸葛瑾索还荆州,刘备答应先请关羽,欲逼其归还荆州,关羽单刀赴会,挟制鲁肃,遂得安全返回。

曹操兵代汉中,张鲁兵败归降。刘备恐其来攻西川,交割江夏等三郡给东吴,请孙权起兵袭合肥,牵制曹操。孙权与曹操大将张辽交战。大败于道遥津。曹操亲率大军救合肥。孙权部将甘宁率百骑夜袭曹营,不折一人一骑。双方相待月余,孙权求和,曹操班师而回,不久又封为魏王,立子曹丕为世子。

曹操命曹洪助夏候渊、张部守东川,张部接连被张飞、黄忠打败,丢失天荡山。法正劝刘备乘势夺取汉中,刘备从之,与诸葛亮亲自出兵。曹操闻报,亦率大军亲征,屯兵南郑,命夏侯渊进兵。黄忠用法正之谋,以逸待劳,阵斩夏侯洲。曹操前来报仇,接连战败,身受箭伤。军心动摇。便放弃汉中,于是、刘备进位汉中王,以诸葛亮为军师,封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为五虎大将。关羽领兵取襄阳,围樊城。曹操令大将于禁为征南将军,庞德为先锋,率领七军救援樊城。庞德抬棺与关羽决战。箭射关羽左臂。时值连日大雨,关羽水淹七军,于禁投降,庞德被俘,不屈而死。曹操闻讯大惊,欲迁都以避关羽,司马懿建议使孙权袭击关羽后方。孙权用吕蒙、陆逊之计,卑辞麻痹关羽,趁其防备松懈时袭取荆州。关现败走麦城,突围时被俘,不屈而死。

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继位,不到一年,即逼汉献帝禅让,改国号为魏。刘备受群臣之请,亦自称帝以继汉统,任诸葛亮为丞相。

刘备欲为关羽报仇,不顾群臣苦谏,兴兵伐吴。张飞鞭挞部下末将范疆、张达,二人刺死张飞投吴。刘备得知,愈加憎恨,连胜吴军。孙权遣使求和,刘备不许,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陆逊坚守不战,待蜀军兵疲意沮,火烧连营,大获全胜。刘备败走白帝城,感伤懊悔而病,临终前托孤于诸葛亮。

魏主曹丕闻刘备亡,发动五路大军攻蜀,诸葛亮不动声色,暗中遣将设计阻其四路兵马,又遣邓芝出使东吴,恢复蜀、吴联盟。

蛮王益获犯境。诸葛亮率军南征,采纳马俊“攻心为上”的建议,七擒孟获。孟获心服,蜀汉后方得以安定。

魏主曹丕死,其子曹睿即位。诸葛亮上《出师表》,开始北伐,大败魏国驸马夏侯楸,智取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收服姜维,又打败魏国大将军曹真。魏以司马懿领兵拒蜀。司马懿消灭孟达后。直取街亭,欲断蜀兵咽喉之路。诸葛亮命马谡守街亭,马谡违令于山上扎寨,被魏军围困,丢失街亭。诸葛亮急忙部署撤兵,并亲到西城监运粮草。司马懿突率十五万大军来到城下。诸葛亮以空城计吓退魏兵,连夜退回汉中,挥泪斩马谡,并上表自贬三等。

吴将陆逊大破魏军于石亭,请蜀伐魏。诸葛亮再上《出师表》,二出祁山,大败曹真。因粮运不继,乘胜退兵,计斩前来追赶的魏国勇将王双。

孙权称帝,诸葛亮约吴果兴兵伐魏,三出祁山,连败魏军。后主下诏恢复诸葛亮丞相职务,因张飞之子张苞身死,诸葛亮悲痛成疾而退兵。_

以后。诸葛亮又数次北伐,虽然屡败魏军,却始终未成大功。六出祁山时,司马懿固守营寨,诸葛亮日夜操劳,心力交瘁,病死于五丈原。临终前,将身后诸事——安排。请将依计追兵,吓退司马懿追兵。魏延不服杨仪,举兵相攻,马岱斩之。魏主曹睿死,太子爽芳即位。司马懿杀曹爽,沈国大权从此归司马氏掌握。

姜维欲继诸葛亮之志,先后九伐中原,与魏将邓艾等斗智斗勇,互有胜负。因宦官黄皓弄权,姜维屯田汉中以避祸,蜀汉国势日益衰微。

4.《小学生时代》导读课 篇四

田静

一、了解杂志

1、同学们都看过哪些杂志?它和我们平时看的课外书籍有什么不同?(内容丰富、分刊)

2、了解本课学习内容。齐读课题。

二、指导阅读杂志的方法

1、了解学生平时阅读杂志的习惯。

拿到一本杂志,你先看什么?

2、方法指导

一读封面

读封面,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二读目录

1)想很快了解杂志的内容,你能告诉我方法吗?

2)从目录中,你读到了什么?

3)(出示目录)举例子,从版块来说。

4)根据目录的页码,翻找内容。

小结:看目录能让我们很快的了解杂志的内容,并有选择地进行阅读。这也是我们阅读杂志的一种好方法。

三读内容

1)课前大家都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各版块的内容特点作了梳理,老师也进行了整理,咱们一起来看看。这么多版块,哪个版块你最喜欢?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2)哪个版块最受同学们欢迎呢?老师也做了统计。(出示统计图)

3)走进同学们最感兴趣的版块。你一般怎么读?

(同学交流、作批注、摘抄积累、联系自身)

4)学习读知识类文章的方法

是否都读明白了呢?老师考一考你们。(完成阅读测试卡)

A出示第一题

小结方法:能将图与文字结合起来,共同找出这句话。

板书(图文对照)

B出示第二题

小结方法:通过比照就能提取正确的信息。

板书(比照)

C出示第三题

小结方法:抓小标题是很好的阅读方法。

板书(抓小标题)

阅读知识类的文章就可以用上这些阅读方法。

用上这些方法,阅读你喜欢的内容。我们来交流交流。

小结方法:当我们在文章中遇到感兴趣的内容,而文章又没有写的很清楚的时候,咱们可以通过上网查资料、查阅百科全书等方法进行进一步的阅读,这也是很好的方法。

板书(拓展阅读)

5)学习读文学类文章的方法

A关注原创版块,说说你用什么方法?

B观看他人的阅读笔记。

现场采访,怎样作批注?让他们和我们分享分享(关注修辞手法、收集好词佳句、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

小结方法:作批注能帮助我们更深入地读懂文章。

板书(批注)

C观看他人的摘录笔记

采访:怎样作摘录?共同分享。

当我们拿到一篇文章,文笔非常优美的文学类文章,我们就可以运用作批注、作摘录的方法。

板书(文学类)

3、阅读实践

与同桌一起针对其他版块进行阅读。说说你是怎么阅读的,有么好办法? 4、还有一个版块,同学们关注的不多,卷首同样很重要,老师把它找了出来,咱们一起来欣赏欣赏。看过后想说些什么?咱们一起来美美地读一读。

三、总结。

5.小学生三国演义导读课 篇五

《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里面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纷繁复杂,人物众多,不乏英雄豪杰,斗智斗勇,书写着英雄篇章。

之所以把它作为阅读成果去展示,得益于我校每天开展的半小时课外阅读时间,这为我班学生开展阅读《三国演义》提供了时间保证,学生每天都会有至少半小时的时间沉浸在《三国演义》的`故事中。

经过近三个月的阅读,学生们几乎都成了小小“三国”通,说起人物是滔滔不绝,讲起故事是口若悬河。学生有了这份阅读积淀,在开展这样的阅读汇报展示活动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可是30分钟的课堂上不可能展示充分,选取切入点与展示点是关键。观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所以我就以“群英聚会”为话题,以“英雄闯关”为形式,来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以“美人关”引出主要人英雄人物,然后再以“英雄本色”关谈论自己喜欢的英雄人物。教师先描述英雄形象,有学生说出英雄人物,再以一段英雄故事(文言故事,学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感受英雄品质,进而来评价英雄人物。有了这样的引领,学生接下来的汇报便有章可循了,有模有样了。整节课下来整个教室回荡着英雄豪气,相信同学们以后再阅读英雄主题类的文章时,也会用“找人物――读故事――悟品质――评说人物”这样的方法了。

6.小学生三国演义导读课 篇六

摘要:课外阅读课型中导读课的首要目标是“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其次目标为“适当选择内容呈现,为后续阅读提供方法指导”。教师在导读课上选择恰当的切入点,使学生了解作品的构成,关注情节、人物的阅读赏析,并对文字、图画等的表现方式有所感知,使导读课融合“情趣”和“理趣”。

关键词:导读课;内容呈现;阅读兴趣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04A-0072-05

“激发阅读兴趣,产生阅读期待,解决‘我想读”是课外阅读课型中导读课的首要目标,若能在导读课上让学生对“读什么”有初步的感知,还对后续“怎么读”有略微的领悟,就能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更有效。

所谓“先期呈现”是指在学生对某本书陌生状态下,教师巧妙选择书中内容提前呈现,既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生动的情节、鲜明的人物等,又能赏析语言文字,还能习得阅读方法。陌生状态下的导读是一项十分具体而又复杂的工作,我们不能只是放任自流地由孩子自读,也不能牵着孩子的鼻子过度地限制孩子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和感受,但如能巧妙设计,以前期的阅读为契机,可引导学生真正想阅读,爱阅读,会阅读。

一、精彩情节先睹为快——关注情节推动

故事情节是最吸引孩子的基本要素,我们可以选择精彩的情节内容串讲一部分来提前分享。而书中的封面、封底、目录、插图、文字等无一不向你诉说着情节的发展。

(一)形成画面,承上启下

所谓“画面感”,从作者的角度讲就是用语言文字描述一个画面,通过一定方式的描述营造出一个意境,取得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感同身受的效果[1]。从读者的角度讲就是阅读语言文字,眼前能出现与文字意境相符的栩栩如生的画面。教师对作品中的重要场景、关键画面作一部分的提前呈现,让孩子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对后续的阅读有影响:或反复还原,或链接联想,或品味感悟。如《鸟雀街的孤岛》的导读中,教师出示在博罗契掩护下“我”逃到鸟雀街78号的片段,扣人心弦的画面首先在学生脑海中形成,进而引发新的牵挂:“博罗契准是很久以前就在盘算我逃跑的事了”,联系前文,从而关注博罗契的言行。“鸟雀街78号为何称为‘孤岛?我该如何生存?我会与父亲团聚吗?”联系下文的阅读,而博罗契的命运到底如何,让读者牵挂到最后都没有答案。这样的片段画面在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后续的阅读中,教师请学生围绕在五个月的“孤岛”生活中哪些画面给你留下深刻印象来归纳提升。

(二)关注起伏,贯穿整体

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最能唤起学生阅读的热情。如推荐《负鼠比利大叔奇遇记》一书时,教师讲负鼠遇到的三次历险“偷鸡蛋被捉住”“宴会设陷阱”“雪地暴露逃离踪迹”,却不讲述脱险的经历。课尾的结束语是这样的:“一环套一环的麻烦事,一波接一波的后悔不迭,一次又一次的捶胸顿足,比利大叔又遇到一个新问题——不敢回家啦。也许会命悬一线,也许就要被瓮中捉鳖了。聪明的比利大叔又是如何平安回家的呢?请你静下心来,好好读读《负鼠比利大叔奇遇记》这本书吧!”一波又一波令人始料不及的故事是怎样发展的?负鼠是如何脱险的?这一系列问题让人追根究底,兴味盎然。

(三)凸显焦点,追寻答案

好的作品在迭起的高潮中呈现最令人揪心的“波峰”,或设置障碍,或铺设谜团,或突发转折,或揭示矛盾冲突。抓住这些焦点,也就抓住了孩子阅读的沸点。南京的一位教师推荐《外公是棵樱桃树》,在初步接触了我和外公“学爬树采樱桃”“潜泳抓鱼引来救援队”等充满亲情味的有趣故事后,呈现这样的片断:“可是突然有一天,我发现外公心中竟然有一根刺!这根刺深深刺痛了外公,这根刺也彻底断送了我和外公在一起的日子。”这根刺是什么?自然吸引了孩子们去书中寻找答案。这根刺穿起小说情感线索,让学生在寻找答案的同时体验到复杂的人生、珍贵的情感,产生思考与感受[2]。

(四)想象创编,对比阅读

导读课中的创编故事是教师经常用的手段,有时创编后可以不给结论,但有时创编后可让学生对比原著阅读,从而领悟作品中情节设置的巧妙和语言的生动。如《土拨鼠约翰尼奇遇记》的导读中,教师就主要选择了土拨鼠的第一次奇遇,出示两只土拨鼠打架的图片,让学生想象:他们会有哪些动作?土拨鼠有尖利的爪子和锋利的牙齿,让学生猜测:他们为什么打架?当时的场面是怎样的?结果如何?要求是“准确使用动词,条理清晰”,学生兴致盎然地创编故事。然后教师把书中的精彩描写出示进行比较,作出点评。这样有趣的呈现使学生既对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又对语言表达有了比较、感知,并能带着这样的情感基调兴趣盎然地去阅读土拨鼠的第二次奇遇、第三次奇遇的缘由和经历,关注情节的推动和双方的表现。

(五)猜想目录,引发探究

目录是作者写书的提纲,看目录后可以根据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来猜猜故事内容,有时学生的猜测会与作者不谋而合,我们的肯定会让他们非常兴奋。有时学生的猜测会跟书中的所写大相径庭,那也没有关系,故事的发展真如他们所说的吗?所有的谜团在学生读了整本书后会全部揭开。作品的目录有的呈现故事的发展,如伯吉斯的童话系列,有的用每一章节中主要的人或物作标题,如《手绢上的花田》,有的则是趣味十足,如《毛毛》,“一场假的风暴和一场真的雷雨”“一个沉默的老人和一个善辩的孩子”“为许多人讲的故事和一个人讲的故事”仿佛跟孩子玩文字游戏,“一场疯狂的追捕和一次从容的逃遁”展现两幅完全相反的场面,“非常的恐惧和超凡的勇气”揭示人物内心的矛盾重重,“终结就是新的开始”更是余味无穷,每一个目录都能引发孩子带着强烈的渴望去探求其中的矛盾和曲折。

二、典型人物先导有方——提炼人物特点

以人物形象为切入点的导读设计不仅引发学生的阅读欲望,而且引导学生在阅读作品时随着人物命运变化的过程加深对人物性格特点的理解。

(一)一人带动多人

如《水浒传》故事的导读就以认识鲁智深为切入点,推出开篇的五个关于鲁智深的故事,重点赏析“拳打镇关西”中的三句形象的动作描写的比喻句和“怒打小霸王”的计谋,使学生认识了鲁智深的行侠仗义,除恶扬善,声张正义。这样扎实的品读方法为认识《水浒传》中其他好汉作了引领示范。

(二)首推关键人物

再如《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先出示一段根据四位老人对旺卡先生的描述组合成的片段:“旺卡先生不仅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巧克力制造商,而且简直就是魔术师。他能知道任何东西——他要什么就能制造什么!他一个人发明了两百多种巧克力糖,各有不同的夹心,比任何一家巧克力工厂的巧克力糖都要甜得多,奶油味浓得多,好吃得多。他发明的巧克力冰激凌,不用放进冰箱,却可以多个钟头保持冰冻,即使在大热天,你把它放在太阳底下一个上午也不会融化!他能做出永不失去甜味的口香糖,只要不用针刺破、不用口咬破便可以吹得其大无比。最不可思议的是,他用最秘密的办法制造出带黑点的蓝色鸟蛋,你把这样的一个蛋放到嘴里,它会越变越小,最后一下子,舌尖上只剩下很小很小的粉红色的糖鸟。”这个片段采用“先总后分”的结构,具体生动的事例把制造巧克力的魔法师写得让学生心驰神往。

(三)重推主要人物

阅读《我要做好孩子》一书时,学生从主人公金玲身上或多或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这个主要人物深受学生的喜欢。教师在导读伊始就推出第一个章节——关于主人公简短和必要的介绍,让学生初步概括出金玲的几大特点:“自来熟”“成绩中等,数学差”“不拘小节”“丢三落四”,这些贴近他们学习生活的事例一下子就得到了他们的接纳和认可,接着推出“要命的数学”这一章节,当读到金玲“做数学题时的状态”和“数学考砸需要签名而引出的风波”时,每个学生都会重温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类似场景,也认识到金玲原来是个爱耍小聪明、常犯小错误的学生。“从具体事例中概括人物特点”这一方法也能让学生初步感知。“金玲是怎样力求做一个好孩子的呢?我们又能从一个个鲜活生动事例读到一个怎样的金玲呢?她能成为好孩子吗?”随着阅读的深入,对典型事例的关注,金玲的形象在学生心中将越来越丰富多姿。

三、生动语言先声夺人——赏析语言味道

语言通道是学生进入作品的最宽广的途径,学生在语言的曼妙境界里感受形象,领悟情感,提升境界。不同作家的作品辉映着截然不同的语言风格。导读时,可以从精彩语言、特色语言入手,让学生在语言海洋中畅游。教师可以声情并茂朗读精彩片断,带着学生初步感知,也可以和学生互动,师生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在朗读中迈入语言的殿堂。

(一)景物描写作铺垫

如《草房子》的语言是“诗一般的文字”,导读时教师出示书中相关片段描写,轻轻的音乐荡漾在教室里,教师的朗读带着学生走进了的诗情画意“油麻地”,走进了宁静朴素的“草房子”,走进了水波荡漾的江南,走进质朴纯美的文字[3]。

(二)外貌描写识特点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一文,师生在认识旺卡先生这位关键人物后,接着认识书中几个主人公,其中有三个肥胖的人物:①描写奥古斯塔斯的“照片上是个九岁男孩,胖得像用强力打气筒打足了气一样。他浑身都是鼓出来的松软肥肉,脸像一个大面团,上面有两只像小葡萄干的贪婪眼睛窥视着外面的世界。”②描写商店老板的“柜台后面的人看起来吃得很好,胖胖的。他厚嘴唇,胖脸,脖子也非常胖,脖子周围的肥肉在领子上面鼓出来,像一个橡皮轮胎。”③描写索尔特太太的“索尔特太太是个短腿大肥婆,这时她喘着气像头犀牛一样。”同样写肥胖的外形,却能从描写中看出人物的不同特点:奥古斯塔斯一看就能判断这是个贪吃到极点的孩子,商店老板要和蔼亲切些,索尔特太太则是个自以为是、纵容孩子的妈妈。书中绝妙的比喻达到了极为幽默的效果,学生被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吸引,怎能不产生一睹为快的心理呢?

(三)对话描写知性格

在《夏洛的网》中,夏洛在第一次织出“王牌猪”救下威尔伯之前,两个好朋友有过两次对话,从这两次的对话中就可以初识他们的性格特点。

“你答应过不让他们来杀我,你这话当真吗?”

“我这辈子说的话,没有比这话更当真的了,我不会让你死,威尔伯。”

……

“噢,我要独自把办法想出来,”夏洛说,“我独自想能够想得更加好。”

“那好吧,”威尔伯说,“不过要是有什么事我能帮上忙,不管事情多么小,请一定告诉我。”

“好的,”夏洛说,“你必须尽力打起精神来。我要你睡得足足的,不要担心。永远不要紧张,永远不要担心!把你的食物嚼嚼烂,把它们吃吃光,只除了必须给坦普尔顿留下够它吃的那一点。胖起来,过得好——这就是你能给我帮的忙了。保持健康,不要失去勇气,你认为你明白了吗?”

威尔伯的胆小和夏洛的镇静、友爱早已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随着夏洛的四次织网,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激起学生内心无尽的爱与温情。而大量生动的对话描写,也给正着重学写对话的四年级学生作了示范,引领他们在日常写作中学会运用。

(四)范例作品悟风格

对于短篇作品集,像“安房直子幻想小说”系列、《向着明亮那方》等,就要在以情节吸引学生的同时,关注作品的风格特点,以感知作品的特点为线索,在众多的作品中选择典型的篇目进行导读,达到“窥一斑见全貌”的效果。有位教师导读安房直子的幻想小说,就选择了《狐狸的窗户》《萤火虫》两篇作品,一篇由教师大声读,一篇由学生伙伴共读,学生在直觉感受与比较中,发现安房直子幻想小说奇幻的想象、淡淡的伤感、美丽的色彩等特点,并以随机穿插的“作家自我谈创作”“他人评论”以提升学生认识[4]。金子美铃美如天籁的的童谣经典《向着明亮那方》则先选取《向着明亮那方》的赏读引出作者和诗集,再由《月亮》《邻居家的小孩》《这条路》三首代表诗作分别引出三组和“月亮”有关的自然景物的诗、写童年生活小事的诗和描绘奇特想象的诗,让学生感受金子美铃对光明的追寻,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淡淡的忧伤,细腻纯真的语言风格给学生梦幻般的情境、生命的感动和心灵的顿悟,甚至还可以从中模仿语言风格来仿写或创作。

四、图画含义先“发”制人——发现图画内涵

图画能帮助儿童进入阅读情境,帮助儿童理解文字,特别是在低年段儿童刚刚进入整本书阅读时,往往会一边看文字一边寻找图画的支持。教师推荐儿童作品时应巧妙利用插图,激发悬念,发现插图中的奥妙和深意会让学生在读图画和读文字之间穿梭,特别是绘本,图画与文字相互补充、分别讲述、趣味比照。[5]

(一)隐含主题的图片

如推荐《一百条裙子》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封面上的两个女孩的脸被雨伞遮着,而扉页上三个人物的简单线描图中,玛蒂埃和佩琪是跪着的,旺达是站着的。这样的图画表达了怎样的含义呢?带着强烈的好奇理解故事的内容提要后,学生有初步的猜测:其中两个女孩因为内疚所以跪着。学生带着新的疑问“为何会内疚”阅读这本书,比较三人从最初到最后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感受到旺达最终用宽容让自己的心灵更美丽、高贵,佩琪也用知错就改让自己变得勇敢大度,玛蒂埃则用反思忏悔作出了鼓足勇气的决定。这样的画面一定会永远地定格在学生的脑海里,画面所附载的关于“包容”“执着”“歉疚”“忏悔”“勇气”等的思考也会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心上。

(二)暗示情节的插图

《夏洛的网》前面三章的六张插图反映了弗恩将威尔伯从爸爸手中救下并喂养大,后来弗恩经常去舅舅家的谷仓看望威尔伯。威尔伯向往自由准备逃走,又被一桶泔脚引诱而回到猪圈。根据插图,学生能基本编出故事的大概情节,从而引导他们在后续的阅读中关注插图来推想故事的发展。《吹小号的天鹅》中有一张路易斯脖子上挂着石板和笔、小号、奖章的插图,更是集中体现了整本书的情节发展。教师从这张图展开推测,设置悬念,吊足学生阅读的胃口。

(三)内涵丰富的绘本

对于绘本的阅读,图画呈现的含义更是丰富多彩。美国画家芭芭拉·尼库说:“图画书像一串珍珠项链,图画是珍珠,文字是串起珍珠的细线,细线没有珍珠不能美丽,项链没有细线也不存在。”[6]在彭懿老师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的指导下,先把每一页图画读懂读透,然后教师引导孩子们一步步地去发现图画中藏着的秘密,伴随着发现与探索的阅读之旅是多么令学生欢欣鼓舞!我们可以从文字的排列、画面的连贯与叙述、潜在的节奏、隐藏着的细节、留白与白页、方向性、空间与时间、颜色、框线、视角、画面大小与色调变化、艺术风格等方面去揣摩领悟。如导读《鸭子骑车记》,教师带着学生发现画面中的鸭子的骑车技术越来越高,鸭子面对支持他的动物眼神是热烈回应的,对嘲笑轻视他的动物是视而不见的,鸭子骑车时的车头一直向右,当他遇见小老鼠时车头却向左了,预示着故事情节有转折了……而封面封底、前后环衬、扉页上的图画更有意思。在紧接着的交流课上,学生们甚至在画面中发现了文字根本未提及的其他小昆虫的神情,发现了结尾处的红色拖拉机在前面画面中已出现过,还道出了母牛脖子上挂着的锁的含义。类似的发现不得不让我们欣喜甚至自叹不如:学生的眼睛能关注我们视而不见的细节!

导读课上让学生自主阅读,以激发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既要避免像交流分享课那样把主旨内涵都提炼出来,局限了学生自我阅读时的多元理解与感悟,更不可能像课内阅读课那样,花大量时间反复品读、深刻感悟,所以,教师先期呈现的内容更需要在熟读整本书的基础上作恰当的选择和巧妙的呈现、推进,引导学生真正爱上阅读,为他们铺设一条高起点的阅读之路,也为学生打下厚实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力学陆之.关于小学生作文中“画面感”语言的表达现状的调查研究[EB/OL].http://www.djyw.org/user6/36356/archives/2012/57917.html.

[2]芮琼.初探课外阅读指导课型与教学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小学,2012(3).

[3][4]金英华.导读:有效课外阅读的前奏曲[J].作文成功之路(下旬),2015(3).

[5][6]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M].南昌: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06:22.22.

上一篇:城镇规划建设工作会议下一篇:最新2018年度煤矿职业病防治计划与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