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图案考试大纲(精选12篇)
1.装饰图案考试大纲 篇一
“苏丝”纹样设计理念
运用中国古典的莲花的纹样,利用西方的塑形手法,进行变形,将莲花进行渐变和弯曲,用同类色系进行填充颜色,从而达到一种空灵美感。将“苏丝”比作莲花,表现其高贵典雅的特点。两只蝴蝶绕其飞舞,表现其吸引国内国外顾客。
“山西吉祥物”设计理念
将“山西”这两个字进行人物化和卡通化,将“山”字作为吉祥物的头发,将“西”字作为人物的脸部表情,吉祥物张开双手,表示热烈欢迎人们来山西游乐,从而达到一种欢快的人物形象。
装饰图案小结
对于装饰的理解我们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装饰通过自身所具有的形象性、形式美、色彩美等视觉特征对其主体的特性、性质、功能及价值等方面进行标明或加强,此时装饰处于从属地位,要求它必须与所装饰的客体有机地结合,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二是装饰超越了“物品上的文采”这一概念,从装饰主体中独立而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博大的精神象征和赋涵文化的存在方式等内容而自成一体。如神秘莫测的古老图腾。
装饰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的行为,人类从诞生起就从未停止过对形式的探索与追求。这不仅仅是因为装饰在物质层面给人们带来的享受和益处,更是因为其在精神层面能为人们带来愉悦与慰藉。
装饰与装饰图案是一中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关系。装饰通过装饰图案进行表征被装饰物的性格与属性,而装饰图案又不能脱离装饰而独立存在。装饰可以是一种行为过程或是艺术化的成果,而装饰图案则是这种行为过程所采用的手段和方式,或是成果的表现形式。两者虽有区别,但其最终的目标是要到达被装饰物的“审美传达”。
装饰图案的表现具有一定得规律,具有形式美法则:统一与变化、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比例与层次。装饰的造型原理来源于点线面构成,装饰通过一定得变形手法和构图手法来体现图案的艺术魅力。其中变形手法有:概括简化法、添加法、夸张法、抽象几何法、叠透法、打散重构法、共行法、拼贴法。构图手法有:平视构图、焦点透视构图、散点透视构图、连续时间构图、超越时空法等。
装饰的价值已不单纯停留在纯粹视觉美感的生理效应中,而其通过造型、色彩、构成、材料等元素组织形成了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它以一种特殊的力渗透于人的行为之中,使人类生活更加艺术化的同时,又以一种文化的‘质’渗透于其他艺术形态之中,使其兼具了装饰的品格和文化精神”。
2.装饰图案考试大纲 篇二
用雅、精、简三个字来形容明式家具的装饰风格是再恰当不过了的, 雅, 指的是明式家具外形气质典雅, 耐看不俗;精, 则是指家具的装饰做工精巧, 线面、曲直转折严谨准确;简, 明式家具的造型、结构、装饰之间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不堆砌、适当的装饰达到了整体上的简洁。明式家具装饰风格的形成, 跟当时的造物手法、社会环境、深厚的文化背景有着很大的关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明式家具的装饰风格进行分析:
1. 对传统家具装饰风格的继承和发扬
中国家具中的镶嵌和雕刻手法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 到了明代技法已经很成熟了。明式家具中通常使用螺钿镶嵌等镶嵌手法。明式家具中除了有装饰性家具构件和装饰性造型的雕饰, 还有独立的雕刻装饰零部件。当时的雕刻手法已经有很多种 (比如阴纹线雕、透雕、圆雕、浮雕等等) ;雕刻时的构图多采用对称的形式, 装饰图案题材有动物纹样, 植物纹样等等。
明式家具上的装饰纹样通常借鉴于历代青铜器、玉器、陶器上的纹样, 但其应用又绝不是照本宣科, 而是遵循家具装饰中的工艺特性和处理手法等规律, 以新的形式面貌刻画出明式家具独有的风格样式。
还有, 采用装饰构件的手法也并不是在明式家具中得到首次应用, 最早的结构装饰饰件“牙子”是出现在汉代家具中 (辽阳棒台子汉墓壁画中的独坐塌四腿均有托角牙子) , 魏晋南北朝也继续使用了这种结构装饰。在此后, 唐朝出现了雕刻牙条、五代十国出现了云纹牙头等等。明式家具中的装饰构件也拥有装饰和结构加固两种功能, 完美的将美观和实用联系在一起, 在继承历史传统造物手法基础上加以改进, 在保证整体简洁的前提下, 使得形式更加多样化, 使用更加广泛, 成为明式家具最具特色的部分。
2. 社会环境因素对明式家具装饰图案的影响
明朝 (1368年-1662年) (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 历经十二世、十九位皇帝, 国祚294年, 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 (1) 是继汉唐盛世后又一个兴盛的中原王朝, 曾是手工业、经济最繁荣的国家之一。由于郑和七下西洋, 促进了大明帝国与东南亚各国经济贸易往来, 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热带生长的红木、紫檀等珍贵木材, 为当时建筑业和家具业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除了有珍贵的木材供应之外, 随着明代锤锻技术的提升, 使得木工工具的种类的增多, 让明式家具装饰的精细做工成为可能。所以木工工具有了很大的改善也是一个重要的物质因素。
苏州是生产明式家具的主要城市, 但是由于苏州地处内陆在当时又非重镇, 很难能得到贵重的木材, 所以工匠们在使用每一块硬木材料前都小心谨慎、精心设计后才开始制作。所以物质匮乏也是对明式家具精简的装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文化背景对明式家具装饰图案的影响
科举制是从隋朝大业三年 (607年) 开始实行, 由于明代统治者对科举考试的高度重视, 就这样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 使得这一时期产生了大批文人, 其中又以苏州最为集中, 但是文人为官, 多为官场不得意, 便回到乡里修建园林得以修身养性。文人在精心设计修建园林的同时, 为了达到建筑与内部家具的风格的和谐统一, 将建筑的框架结构、榫卯工艺、和装饰手法移植应用到家具设计当中。所以明代家具独特风格形成与文人士大夫的参与设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文人士大夫把自己的审美情绪注入到了家具设计中使得明式家具有了更明显的时代特征。
二、明式家具的装饰特征
1. 家具功能性装饰
方海教授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中国主义”》里提到过“在中国传统的家具中, 我们不能单纯地将装饰与形式、功能和设计原理分开, 中国家具总的来说功能成分强、装饰成分弱, 更不用说所有的装饰实际上是在精神方面的功能表达”。 (2)
(1) 装饰与结构相结合
装饰和结构的结合是明式家具的特点之一, 在明式家具的装饰中没有虚设的或是单纯的装饰, 而都具备加固结构的作用。牙头、牙子 (如图一) 、券口 (如图二) 、花饰和雕刻都不是仅仅为了装饰的家具构件, 而是明式家具整体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零部件, 紧紧地与整体融合在一起。
(2) 金属饰件
明式家具中的金属饰件多为铜质, 样式也颇为繁多, 比如柜子上的合叶有正圆、长方、云头、寿字、蝴蝶等形式;吊牌有椭圆、长方、双鱼、套环等形式;箱子上的面叶多用圆形;拍子常作云头形, 但在分瓣出尖上又有许多变化。
(如图三) 抢角在起到装饰作用的同时又很好的保护了家具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如图四) 明式家具中金属装饰构件的应用与硬木材质形成了色彩、材质, 体量上的强烈对比来打破沉寂是明式家具装饰的又一个特点。
2. 家具的审美装饰
(1) 局部雕镂
雕刻 (如图五) 在明式家具中常点缀在最合适的部位上, 与朴质之至的大面积木材形成强烈的对比, 从而起了调剂的作用, 使家具整体显得不那么死板。
雕刻手法主要有浮雕、透雕、圆雕以及浮雕与透雕结合等, 其中以浮雕最为常用。雕刻纹饰题材广泛, 大致有卷草、莲纹、云纹、灵芝、龙纹、螭纹、花鸟、走兽、山水、人物、凤纹、宗教图案等。刀法细腻, 线条流畅, 生动形象, 极富生气。雕刻的部位大多在家具的背板、牙板、围子等处, 通常仅做小面积的雕刻, 细致精巧的装饰反而更加引人注目。
三、明式家具装饰图案的审美分析
1. 图案的概述
雷圭先生在《图案的母题》一文中曾提出过:“古今中外的图案、无一不是由母题来决定其外貌”“母题是一个民族的标记, 是人民意志集中的表现, 也是时代的精神, 我们应该研究它、重视它、发扬它”“图案是由母题来决定其身份的”。 (3)
2. 传统装饰吉祥图案的含义
明式家具的吉祥装饰图案有着丰富的意蕴, 隐含着中华民众世代相传的独特文化思维观念, 也从侧面准确的反映出当时民众的社会生活。按照吉祥的意蕴归纳, 可用福、禄、寿、喜、财来概括。福禄寿喜财寄托着中华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明式家具装饰纹样的种类
(1) 动物纹:其中最常见的是龙凤纹, 其次主要有麒麟、狮兽、鹿纹、鹤纹、喜鹊纹等。总的来说, 动物纹装饰图案雄浑博大, 奔放风姿矫健明显是受到了先秦及魏晋南北朝的文化的影响。
龙——与西方象征着邪恶、丑恶的龙不同, 龙在古老的中国一直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吉祥物。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与传说的描述中, 龙是一种很神异的动物, 具有九种动物合而为一之九不像之形象, 为兼备各种动物之所长的异类。是儒家神化帝王的文化, 用龙来象征帝王与皇权, 龙原本是一种图腾, 它最初可能是一个部落的图腾, 后来演变为超部落、越民族的神, 最后成为了中华民族共同敬奉的、延续时间最长的图腾神。
凤——凤是凤凰的简称。在远古图腾时代被视为神鸟而予崇拜。比喻有圣德之人。它是原始社会人们想像中的保护神, 经过形象的逐渐完美演化而来。居百鸟之首, 象征美好与和平。也是古代传说中的鸟王, 雄的叫凤, 雌的叫凰, 通称凤。是封建时代吉瑞的象征, 亦是皇后的代称。 (4) 商代, 凤鸟又名玄鸟, 多以纹样的形式出现在青铜器物上, 成为除了饕餮纹以外当时最主要的装饰题材, 在春秋战国时期, 由于新的审美情趣, 使得凤鸟在图案中表现得更加自由、奔放。到了秦汉时期, 凤开始有了代表女性的意象。汉代的“凤”有了另一个叫法——朱雀, 也视为祥瑞之物。
鹤——在古时候中国鹤被视为一种吉祥的灵鸟, 象征着长寿, 常与神仙相伴。在中国文化意识中, “鹤”还代表着官位和权力。中国民俗中常用“鹿鹤同春”来象征天下皆春, 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 用鹤与松组成“鹤寿松龄”的图案用于祝寿装饰。
(2) 植物花卉纹:吉祥花卉纹有牡丹纹、梅花纹、葡萄纹、卷草纹、莲花纹、缠枝纹、荷花纹、宝相花、菊花、石榴、芙蓉、海棠、灵芝以及松、梅、竹、兰等, 各种植物花卉以其自身特征都被人民赋予了各种品质和寓意, 有一定的精神内涵。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 视为国花, 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 象征着典雅气质、富贵吉祥、繁荣兴旺。在民间绣品中, 牡丹单独或与文字、几何形和动植物组合出现, 通常象征着富贵。在明式家具装饰图案中, 比如“玉堂富贵”, 以玉兰谐“玉”音, 用海棠花谐“堂”音, 以盛开的牡丹象征富贵。
(3) 其它纹:有云纹、回纹、几何纹、八宝纹有仿古玉纹饰, 仿青铜博古纹饰等。明末清初, 崇尚幽雅清静, 博古之风大兴, 考古、金石学成为时尚。
卐纹——古代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显现金光, 如来佛胸前有卐字。中国唐代武则天定音为“万”。义为“吉祥万德之所集”。佛经中又写作“卍”。 (5)
回纹是被民间称为“富贵不断头”的一种纹样。它是由古代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来的几何纹样, 因为它是由横竖短线折绕组成的方形或圆形的回环状花纹, 形如“回”字, 所以被称做回纹。 (6)
(4) 吉祥组合图案:汉族还常将动物与植物等合用以示吉祥。如桃和蝙蝠为福寿双全, 梧桐和喜鹊为同喜。
福寿双全——蝙蝠和一个“寿”字组合或蝙蝠和桃及两枚古钱组合, “蝠”和“福”同音, 桃寓意着长寿。
举家欢乐——菊花和黄雀
五福捧寿——一个“寿”字和五只蝙蝠, “蝠”和“福”同音。
四、结语
明式家具以简练淳朴著称, 纹样虽然简单, 但用“骨架”来形容它就显得有一些肤浅, 我们可以借用明代文人画中的“惜墨如金”“疏可走马”与“泼墨如云”“密不透风”来形容明式家具的纹样。纹样的产生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民情感和简朴, 清人喜华美的审美情趣, 而明式家具的轮廓则是对描述对象在精神层面更为深刻的把握。明式家具的制作大多选用进口优质珍贵硬木, 人们把它视为一种优越身份的象征。明式家具不仅象征了政治经济地位, 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其主人内在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纹样不仅起到装饰的作用还夹杂着更多的人类感性在里面。可以说家具设计能从侧面反映出某一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 文化艺术和帮助现代人还原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和风俗习惯。
摘要:家具的装饰不是凭空产生的, 它都会受到不同时期的政治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影响, 图案装饰是装饰艺术中最直观的表达方式。明式家具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无穷魅力都体现在它丰厚的文化底蕴和当时民众独特的审美情趣。“文人气质”是明式家具的灵魂所在, 明式家具被中外专家倾心, 比如丹麦设计师汉斯·韦格纳 (Hans J.Wegner) , 他设计的“中国椅”吸取了中国明代椅的精华。在独特的社会背景, 思想意识, 环境习俗, 以及一大批文人参与设计促使了明式家具风格的形成。明式家具的成就也可以说是古代文人智慧和工匠精湛技艺的结合产物。
关键词:明式家具,装饰,文人气质
参考文献
[1]唐开军.家具装饰图案与风格[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
[2]王默根.家具造型设计的思维方法[J].包装工程.2007年
3.历代石刻图案装饰艺术 篇三
【关键词】石刻 图案 风格
石质文化,年代久远,内容丰富而广泛。原始时期,先民就用来石头打磨制造工具,雕刻岩画,记录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由于其自身具有金石不朽的特性,使这种历史文化载体得以大量保存,不仅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而且展示了时代艺术风格和水平。
一、深沉雄伟的汉代
汉代的石刻图案主要出现在画像石上。所谓画像石,实际是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两汉时期,石头有着特殊的神圣意义,人们认为石头能防止尸体腐烂,在上面刻画美好的图案愿望能助墓主升仙,石头成为人们美好信念的寄托,这也是汉画像石盛行的原因之一。它以刀代笔,记录下许多史籍文献中不曾留有笔墨的汉代传奇,亦可称为另类的传世文献。
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极其丰富,几乎涉及到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既有神话传说、仙人故事、祥瑞异兽,也有反映现实生活的狩猎、农耕、收获、采莲、车骑、百戏等。这些内容以恢宏的气势、疏朗的布局、生动的造型、夸张的变形表现了一个质朴与华美、现实与虚幻、工整与随意、对立与统一的精神世界,既有现实主义的真实美,又有浪漫主义的神似美。其刀笔重在捕捉物象瞬间的姿态,充满着力量、动感和气势,从而达到以形传神的境界。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复杂的简单化,主题与装饰错落有致,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画面,赋予一种装饰美的艺术风格,并充分显示韵律感和时代感。
汉画像石雕刻技法可分为六种,即生动细腻的阴线刻、齐整简洁的凹面线刻、凝重醒目的减地平面线刻、优美传神的浅浮雕、奇伟瑰丽的高浮雕和透雕。但无论任何形式的雕法,都有线刻完成的痕迹,而阴线刻方法,从西汉至东汉末,一直为画像石之主要表现形式。“线”与“面”同时利用,对比清晰,明快大方,装饰效果很强。最初画像石表面都施彩着色,赤、黄、白、绿、黑等矿物质颜料清晰可见,具有与帛画和墓室壁画同样的色彩效果。但由于石材质地坚硬细腻,对矿物质颜料没有吸附作用,致使其色彩极易脱落。
这一时期的装饰没有与主题明显分离,且没有形成固定格式。变形图案与主题往往是并列出现,造型拙朴,特别富有装饰意趣(见图1)。单独出现的纹饰大致有植物变形纹、绳纹、几何纹及想象中风云变幻的抽象图案,它既给人以诸多遐想,又起到了美化作用。另外一种是作为主体的装饰,一般以带状形式刻在主体图像的四周。
汉画像石图像的线条不仅在勾勒物象轮廓上挥洒自如、游刃有余,而且把个人的情感因素与审美情趣二者结合在一起,以刀代笔,让线条具有审美价值,充盈浪漫和洒脱的美学元素。例如,飞翔的羽人和流动的云朵运用飘逸轻灵、舒展柔顺的细线条;剽悍的武士和凶猛的野兽则采用一刀一折、劲健有力的粗线条。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中国古典艺术发展的巅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妙相庄严的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历经三百多年,是个战乱频起、民族融合的时期。在此期间,宗教兴起,佛教传播,石刻艺术出现独特风格。北魏历史最久,初都平城,后迁洛阳,统治了149年。遗留的造像石刻和石棺墓志众多,显示了宗教艺术的辉煌成就。
由于人民饱受战乱之苦,精神无所寄托,生命财产得不到安全保障,所以广泛凿龛供佛,刻石造像,祈祷佛和菩萨保佑太平。佛龛中央是佛的立雕或深浮雕像,龛楣与顶部均饰纹。这种龛多饰龙纹和飞天,飞禽走兽以及变形的花草树木等图案遍布其间。这一时期佛龛的饰纹及内容并不固定、不规范,往往是确定形象之后,使之布满空间而已,同时也照顾了左右对称和上下呼应的关系。整体观之,美妙而庄重,与主题相匹配,浑然一体。由于所处时代和条件的限制,石质原料不十分规则,打磨也并不光滑平整,但它与雕刻风格相协调,虽然显得粗糙,整体感却很完美。佛龛的下部往往是左右对称的巨兽,其形象类似狮子,起到护法与装饰作用。为填补空间,还出现了刀笔从简的菩萨和连珠、璎珞图案,以作补白。这种布局的造像是北朝造像石刻的典范。
北魏石棺并不多见,唯尔朱袭石棺和苟景石棺及佚名石棺局部雕饰,代表了这一时期的形式和内容。尔朱袭石棺左侧是驾龙升天,为道教题材,两端为变形植物图案,为填补空间,龙的前后皆为导引仙人及花形图饰,整体来看,富丽堂皇。右侧雕饰白虎和方相以及象征月亮的玉兔。在这一侧面,主题的周围没有过多纹饰,突出了白虎的形象,别具风采。苟景石棺雕刻了比较完整的人物故事,石棺左侧雕“子舜教子图”(见图2),右侧雕“郭巨孝子图”,风格相似,内容有别。图中情节生动,线条流畅,神态肃穆。自然环境充实空间,树木、山石及丛生的冠木协调了整个画面,道具和人物组合也合情合理。下部均以连锁纹饰之,刀笔统一,尽善尽美,是不可多得的石刻佳作。
墓志由志盖和志石组成,厚度约15厘米,多为覆斗形,称为一合。志盖上部的平面为盔,篆书或楷书死者的官衔和姓氏;被削成斜面的部分为杀,是主要的装饰部分;斜面以下为侧,饰纹从简。志石上的刻饰均在志侧(见图3)。北朝的墓志刻饰是这一时期的亮点,不但数量众多、内容丰富、雕刻精美,而且时代感突出。这一时期墓志的杀面多为表示方位的四神,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有镇墓作用;侧面尽为连续的二方连续图案,纹饰布满狭长的空间,均由相向且对称的两个单元构成,另有变形的兽纹或云水纹补白。这种生机勃勃的画面,均以减底平雕为主,阴纹与阳纹并列,雕刻工整,刀法娴熟,富有丰满别致的装饰韵味。
总体观之,北朝历经的近二百年间,这些平面雕饰的石刻,形成了这一时期的显著风格与突出个性。它不但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也为隋唐以至五代的刻饰艺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雍穆华贵的隋唐五代
隋经历三十多年,虽然石刻图案变化并不十分明显,但在北朝与唐之间还是起到了纽带作用,并显示出细微的差别。例如,隋时期的李和墓志,它的形状和款式并没有变化,但墓志盖的盔、杀、侧却皆以二方连续的变形花草纹饰之,而且由并列的条状组成,显得工巧、细腻,线条的圆润与雕刻技法也略胜前者一筹(见图4)。时间虽短,却孕育了唐代发展的先河,是走向繁荣的前奏曲。
唐代建都长安的二百八十多年间,是文化发展的盛期,石刻也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碑刻艺术亦最发达,举凡神道、墓志、记功、家庙等碑刻,不仅在文字方面例请名家撰书,即全碑之装饰亦务求精美,所有碑冠、碑座、碑侧、碑边,其花纹图案无不精致绝伦。”例如,初唐孔子庙堂碑的凤凰与牡丹、盛唐大智禅师碑的菩萨与牡丹、晚唐梁守谦碑的天神与牡丹等,三者均蔓草卷纹,形态飞舞,线纹遒丽,充分流露唐代特有的豪华气质。把自然生长的状态经过变形整理,使之图案化,在布局内呈波形纹,在固定的格局中运转连续,是唐代平面石刻艺术中的又一突出成就。
唐代中后期兴起的经幢是一种融雕刻艺术与文字为一体的石刻建筑形式,本是佛教徒崇尚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产物。《陀罗尼经》中说:“如果有人书写此经,安放在高幢上,幢的影子映到人身上,或者幢上的灰尘落到人身上,就能免除他的一切罪恶,得到极乐。”反映在经幢及燃灯石台上的线刻装饰主要是花卉和鸟兽构成的图案,出现最多的是牡丹造型(见图5)。这种内容,在石刻内容中比比皆是,作者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以夸张、概括和美化,使之具有特殊的装饰效果。它的组成,不受格式和规矩的限制,顺其自然而纵横恣肆,走刀自如,线条贯通而结构清晰。其中的飞禽走兽,如龙凤、神兽和写实的牡丹格调一致,并在想象中夸张,在夸张中美化,使不同的形象融合在一体之中,形成统一的整体。
五代时间不长,只有五十多年,遗留石刻并不多,但仍有变化。墓志及盖的规格基本保持了唐代的风格,饰纹也大同小异。唯墓志侧面的十二生肖出现人性化的形象,即用十二种生肖的头部替代了人的形象。褒衣博带、兽首人身的这种内容与形式在以后的刻饰中仍有出现,但范围并不广泛。嗍
四、纤毫毕肖的宋元明清
宋代以后,石刻的类型基本保留了唐代的各种形制,民间应用石刻日益增多,但纹饰雕刻缺乏创新和气韵。总体来说,南方的石刻技艺高于北方,如四川的大足石窟等佛教石刻,表现出新的风格。南方保存的宋代碑、志等明显多于北方,说明经济文化重心的南移。石刻线画出现了新的内容:一种是图碑,就是将地图或天文图以及其他一些专用图表刻在石碑上,达到长期保存、广泛流传的目的。当时绘刻的《禹迹图》《华夷图》乃世界绘刻地图之鼻祖。还有吕大防的《长安志图》、吴郡府学的《平江府治图》等,为后来各地绘刻寺院全景、名山胜迹、山川地形等题材作品,开辟了新天地。另一种是复刻书画珍品,宋代由于出土文物渐多,购置金石古器成一时之风尚。随着捶拓技术的发展,传拓古器文字和石刻画像也开始兴盛,同时开始了摹刻古今名家书画,为石刻线画的发展另辟了一条蹊径。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刻《唐凌烟阁功臣画像》,图中人物形象和衣纹勾描,高古挺拔,当摹自唐代初期画家的稿本。
元代碑刻中,边饰出现了菊花纹,这是前代少有的。碑头不再是螭龙盘绕的圆雕,而是浅浮雕或深浮雕,如西安孔庙石坊浮雕龙饰。还有一种平面深雕,两龙交错盘绕,形成丰圆形的碑首。其中最典型一例是元代牛山土主忠惠王碑上的龙饰,除此还有碑首和碑座上出现的狻猊纹,这是这一时期碑饰的特点。
明清时期纹饰以龙的形象最为多见,人们把想象中的龙具体化,狮鼻、虎眼、鹿角、马鬃、鱼鳞、鹰爪、蛇腹。龙纹阴阳相兼、衬以云纹,其形精美完整,细腻华丽。如小川公及尤氏墓志的刻饰(见图6)。
还有在清代石刻线画中,古代名人画像极多,这也是清代石刻线画一大特色。在绘刻的古代人物中,以诸葛亮、关羽、岳飞、孔子像最多。同时还摹刻大量当代名士画像,如朱珪、汪由敦、阮元等名流之像,为我国古代肖像画留下了不至湮灭的副本。
4.《基础图案》课程教学大纲 篇四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的
图案是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的一种美术形式。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图案课程基本概念、原理及其规律,揭示其构成方法和表现形式,在不断提高学生现代审美意识的同时,培养学生造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并通过必要的设计创作来掌握这些规律,以便为后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重点
(一)理论
第一章 图案的发展史和基本概念 图案的构成法则
1、写生:
2、变形: A、造型变化 B、结构变化 C、色彩变化
3、法则: A、变化与统一 B、对称和均衡 C、节奏与韵律 图案的构图形式
1、纹样
2、适合纹样
3、二方连续纹样
4、四方连续纹样 图案的色彩
1、色彩
2、装饰色彩 教学重点:
基础图案以基础造型设计方法、设计观念为教学目的,使学生有意识的观察生活,发掘创作设计元素,加深对图案语言的认识,增强学生作品表现力、培养学生的形式美感是本门课程的重点。
(二)实践
作业=图案设计(任选三)
1、二方连续纹样练习(任选一)要求:垂直式、对称式、波线式
2、四方连续纹样练习(任选一)
要求:重复排列、自由排列
3、适合纹样练习(任选一)要求:辐射式、转换式、回旋式
4、综合练习(任选一)
设计要求:构思新颖,运用多媒体与手工制作相结合,色彩搭配协调、地毯设计、台布设计、装饰布设计
实践重点:
在实际练习中,充分发挥学生创作主动性,注重画面综合组织的构图、空间感和表现效果。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基础图案课是工艺美术设计基础课之一,在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教学中,要求多练,重点放在设计思维的启发及制作练习上,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四、本课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5.装饰美工课程教学大纲 篇五
装饰美工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应用艺术设计各专业方向,总学时:32学时)
一、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通过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培训对象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理论和实训要点。理论方面强调在概念、范畴、方法论、审美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上;实训方面强调在空间塑造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选材配套的鉴别能力、实施监理能力的培训上。整个培训的结构将学科教育融合在企业的工作流程中,由浅入深,由点带面,作了较为完整的规划和设置,目的在使受训者树立明确的目标,提倡创造性思维和科学的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法,能够迅速理解和掌握。
二、本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模块1 装饰美术设计师的基本素质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熟练掌握物体的基本构成与组合方式;(2)掌握人体的基本构造;(3)掌握照明的基本概念;
(4)掌握装饰材料的种类、性能、加工工艺及使用。
2、培训主要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 立体构成概念
1.2 空间立体造型的基本因素 1.3 基本形体的综合构成 1.4 面材结构形式 1.5 人体工程学的含义 1.6 照明设计的范围与方式 1.7 装饰材料分类 应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
1.8 装饰工艺(2)技能实训内容
2.1面材构成的加工手段 2.2人体生理计测 2.3人体心理计测 2.4光源的选择 2.5灯光的效果设计 2.6选择装饰材料与工艺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部分培训内容可利用“空间立体造型”、“面材结构”、“照明设计的范围”、“装饰工艺”等教学录像,通过集体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达到加深对工艺美术的工作对象和装饰材料与工艺作业内容的理解。
(2)技能实训:可采用教师示范、学员集体模拟演练、观看录像与参观。
模块2 装饰美术设计师应用表现实务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掌握Auto CAD基本使用方法;(2)掌握3Dmax界面和操作功能;
(3)能用3Dmax软件绘制效果图和对图纸的渲染和输出。
2、培训主要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 Auto CAD的命令 1.2 绘图环境的设置 1.3 新建、打开和保存文件 1.4 3Dmax建模的基本原理 应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
1.5 3Dmax软件绘制效果图和对图纸的渲染和输出 1.6 灯光与摄相机系统 1.7 渲染与输出方式(2)技能实训内容
2.1 AUTOCAD制图软件操作与应用 2.2 Auto CAD的命令及操作 2.3 绘图环境的设置
2.4 3Dmax三维设计染件操作与应用 2.5摄像机的设置 2.6选择装饰材料与工艺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部分培训内容可利用“Auto CAD的命令”、“绘图环境的设置”、“3Dmax软件绘制效果图和对图纸的渲染和输出”教学录像或PPT等教学手段,达到加深理解与掌握AUTOCAD制图软件操作与应用、3Dmax三维设计软件操作与应用的教学目的。
(2)技能实训:
建议可分别针对AUTOCAD制图软件操作与应用、Auto CAD的命令及操作、3Dmax三维设计染件操作与应用、选择装饰材料与工艺进行实训。建议一个实训教师最多指导10个学员
模块3 装饰美术设计师应用实务
1、培训要求
通过本模块技术培训,使培训对象能够
(1)掌握室内设计基本知识;
(2)掌握与展示现场相关的技术规范以及展示设计制作与流程;(3)掌握模型的制作原理和方法;(4)掌握装饰工程的管理流程和方法。应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
2、培训主要内容
(1)理论教学内容 1.1 室内设计的含义 1.2 发展和基本观点
1.3 室内设计的依据、要求和特点 1.4 采光照明的基本概念 1.5 色彩的基本概念 1.6 展示设计概述 1.7 展示设计基本法则 1.8 模型制作概论 1.9 工程管理与概预算(2)技能实训内容
2.1 室内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步骤 2.2 绿化的布置与选择
2.3 室内设计的效果图制作与表现 2.4 环境的空间设计 2.5 照明设计光源的选择 2.6 概算的编制方法 2.7 编制方法和步骤
3、培训方式建议
(1)理论教学:除一般常规课堂教学方式外,部分培训内容可利用“室内设计、“采光照明”、“展示设计”、“模型制作”教学录像或PPT等教学手段,达到加深理解与掌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模型制作、工程管理与概预算的教学目的。
(2)技能实训:
建议可分别针对室内设计的程序步骤、室内设计的效果图制作、照明设计光源的选择、编制方法和步骤进行实训。建议一个实训教师最多指导10个学员 应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大纲
三、推荐教材
6.建筑装饰课程设计教学大纲 篇六
适用专业:建筑装饰 参考学时:2周
一、性质及任务
建筑装饰课程设计是在建筑装饰设计、制图、建筑装饰材料课程学完之后,实施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建筑装饰设计应用训练的重要内容。其目的是对建筑装饰设计基本原理的综合实践。主要任务是:
(1)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训练学生对施工中问题的分析解决的能力。
(2)运用建筑装饰设计的基本知识进行设计制图的能力。(3)对所学基础及专业知识的系统性、综合性应用训练。
二、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1、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独立按时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书所规定的全部内容和工作量。
2、要求独立完成一个实际工程的建筑装饰设计,主要内容包括:(1)设计方案图(2)设计方案表现图(3)设计施工图(4)设计说明
三、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1、熟悉审查工程的有关资料
2、计算工程量,准备材料样本。
四、任务书和指导书
1、课程设计任务书应包括课程设计题目、工程概况、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编制依据以及有关的资料。
2、课程设计指导书包括设计与制图的原则、方法、步骤、进度安排、成绩考核和参考资料等。
3、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由指导教师编定,有关教研室审查,报系。
五、指导教师
1、课程设计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设计全面负责,因材施教,教书育人,应保证足够直接面向学生的辅导时间,学生销假应征得指导教师同意,按学院规定审批,否则以旷课论处。
2、指导教师一般由讲师及讲师以上职称的有关专业课教师担任,并聘请有经验的工程师担任,指导教师由教研室安排,系主任审定。
3、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六、成绩评定
课程设计成绩由指导教师根据设计方案的选择、制图知识的运用等情况给予客观、全面评价,写出书面评语,给出评分。
七、时间安排
1、建筑装饰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
2、按课程设计内容、时间和进度,分段安排辅导进程。
八、教材与参考书
7.装饰图案考试大纲 篇七
一、布依服饰装饰图案来源
所谓装饰图案,是指一种规范的、对称的、平衡的、平面的花纹样式[3]。装饰图案的产生与人们长期的社会生产实践息息相关,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的低下,人们只有依赖一定的自然环境才能生存。自古以来,布依族集聚的地区环境复杂、恶劣,物质生活资料极其匮乏,布依先民们不得不入林打猎、下河捞鱼,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是他们生活的全部景象。渐渐地,布依先民们逐渐了解自然习性,深知自然对他们生存的重要性,也因此布依族祖先成为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布依先民们认为,世间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人虽不能改变自然规律,但如果能把像花鸟、草木、山水、蝴蝶、鱼等自然的美好事物集合起来,就能避开雷电、风暴、恶魔等恶劣的事物,他们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求寄托于方寸之间的服饰上,这才有了生动诠释布依族人民独特情怀、民族文化艺术、民族历史、风俗习性的服饰装饰图案。
二、布依族服饰的装饰图案之美
布依族服饰及装饰图案一般都出自于布依族女性之手,代代相传,因此充满了阴柔、灵动之美,焕发着女性所具有的特质与光彩。布依族服饰装饰图案构图随意自由,构思精巧灵活,不受客观意识形态的限制,充满曲线节奏与感性之美;其次,装饰图案作为布依民族文化的一种情感符号与标识,它的形成与发展一直都蕴含着布依族血液里固有的淳朴和率真,以及那些积极向上、浪漫的神话及爱情故事,充分体现了布依服饰的装饰图案之美。
(一)布依族服饰装饰图案之意境美
服饰装饰图案需要一定的形式载体才能传达出装饰图案的内在意境美。据布依族摩经《安王与祖王》记载,布依族祖先安王之父盘果在河里见到一条鱼,其形、鳞非常之美,他喜爱至极,对其赞不绝口,而后这条鱼变成一位漂亮的姑娘来与盘果相会,最后结为夫妻生下安王。布依人将这则故事勾画成图案记录于服饰之上,使服饰装饰图案的意境美得到了更高的提升。在布依族的文化中还不乏这样极具意境美的传说,如流传于黔南平塘县的“天王石”传说,以及布依族比较流行的“洪水潮天”“十二个太阳”“赛胡细妹造人烟”等神话传说流传至今,有些传说仍然可以在布依族的服饰图案中看到。弗洛伊德在他的著作《精神分析引论》中指出:“心灵包含有感情、思想、欲望等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的”[4]。正是这种民族意识,这种发自内心的真切表达、倾诉才显现出色彩斑斓的布依服饰那耐人寻味的图案意境美。
(二)布依族服饰装饰图案之精神美
布依服饰不仅亮丽夺目、朴素别致,还有体现民族精神崇拜的装饰图案。布依族对自然的崇拜像是血液里固有的,他们崇拜山神、树神、石神、牛、龙、鸟、鱼等。据民国时期《册亨乡土·风俗》记载,布依“敬神极多,有碾山、大兵、五海等”。这表明布依族人民非常热爱自然,早已与自然相依相融,也深知自然的强大和雄伟,因此,他们把难以实现的愿望或理想寄托于自然,然后通过布依妇女之手以及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高度的提炼,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在他们的服饰上留下了表达自己愿望和理想的图案。例如他们崇拜牛,牛任劳任怨,是他们耕作的最大功臣,布依人钦佩这种精神和能力,所以才出现了布依妇女常带着叫“牛角帕”的头饰。又如鱼也是他们崇拜的自然圣物之一,他们常年下河捕鱼,所以非常了解鱼的繁殖和习性,鱼的繁殖力旺盛,腹内多子,于是在布依族服饰中常有三角鱼纹或菱形鱼纹的装饰图案出现。英国学者斯蒂夫·芬顿在他的《族性》中说;“在整个民族之中,弥漫着一种看不见的精神,这种精神程度不同地在所有人身上体现,使得他们的善行和恶行都带上了色彩的特征。”[5]布依族就是把这种看不见的精神,通过想象和提炼以装饰图案的形式固化于他们的服饰之中。
三、布依服饰装饰图案之寓意美
布依服饰主要通过刺绣、挑花以及蜡染几种形式来表现装饰图案或纹样,虽以这三种形式为主,依然制作出各式各样让人眼花缭乱的制品,包括头饰、围腰、背带、背扇、土布蜡染床单、土布蜡染被罩、枕头、绣花鞋、鞋垫,等等。每件服饰上的装饰图案都有它自己的寓意,当然也有些不知表达何意的图案,或许只是为了美化,或因相传太过漫长而忘了图案创作的初衷。布依妇女围腰上的装饰图案都绣制有花和鸟,相传此种鸟一年四季天微亮就出去寻找食物,或寻找稻草组建自己的巢穴,用此鸟作为图案绣到围腰上寓意布依族妇女像它一样勤奋。又如用来背小孩的背扇,其装饰图案常常是燕子居多,燕子似乎很了解人类,认为人不能靠得太近,也不能离得太远。许多鸟类都怕人,为了不受到人对它的伤害,常把自己的巢穴建在隐秘的树上或山里。但燕子与其他的鸟不一样,它将自己的巢穴建在房中的正堂梁上,却没人故意去伤害它。而在布依族村寨里若有燕子在自家建房,就意味着家人都会健健康康、和和睦睦,还带来财运。因此背扇的装饰图案寓意小孩健康成长,成为和蔼可亲的人。再如布依族男女新婚时常看到土花布床单、被罩、枕头等,装饰图案上有鱼儿、鸟儿和树枝花叶,整个图案生机盎然、和谐康泰,寓意他们婚后多子、多福、万事称心如意、平平安安。还有关于日月星辰、山神、石神、树神等许多充满美好的寓意和传说的装饰图案,无一不体现出布依民族对大自然的热爱,洋溢着对生活、对情感、对理想都有着积极乐观的态度。总之,装饰图案美化了服饰,而服饰装饰图案的寓意美化了他们的心灵。
四、结语
不同的民族服饰都折射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不同习俗、不同观念,以及不同的审美情趣,但任何民族的服饰都有它自己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都具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历史研究价值、民俗研究价值。各民族服饰不单是表面上的流光溢彩、个体曲线上的优美生动、整体装饰图案上的仪态万千、生机勃勃,还有就是注入了他们各民族最期盼的理想生活状态、最渴望的生活场景等美好寓意寄托于画面中,服饰图案的美是简单的、纯真的,而图案寓意的表达是复杂的、神圣的。任何作品,如果它是美的,就必须是富有表现性的,它所表现的东西不是关于另外一些事物的概念,而是某种情感的概念[6]。因此,布依族服饰装饰图案的美是内在的、深刻的,是内心自然情感的流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76.
[2]戴平.中国民族服饰文化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277.
[3]赵茂生.装饰图案[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5:19.
[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8-9.
[5]芬顿.族性[M].劳焕强等,译.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73.
8.装饰图案考试大纲 篇八
关键词:传统;室内装饰设计;装饰图案;时代背景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这给我国传统装饰图案刻上了民族的烙印。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我国的装饰图案就具备了独特的且富有深意的民族特色,传统装饰图案犹如雨后春笋一般不断的涌现,在历史上创造了一个个传奇。在古代社会,人类主要重视的是装饰图案的内涵,而在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装饰图案则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因素,区域性的差异表现的更加突出与明显,并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1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历史悠久,民族文化底蕴深厚,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与审美眼光,设计师在进行室内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思考地域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尽力使得各式各样的传统装饰图案融入到室内装修中,充分体现出其独特的民族性以及地域性。随着新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室内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改变,这便要求设计师不断的赋予室内装饰图案新的功能,利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段与方法,尽量表现出多元化的审美内涵,使得设计工艺更加的丰富。目前,设计师已经将传统装饰图案应用到了室内设计当中,为了呈现出具有一定审美标准的室内空间,设计师对于天花板的造型除了运用装饰图案基本型,还可以用木材雕刻出独特的民族图案;或者在美化乳胶以及壁纸的过程中,充分的应用传统图案;在铺地板的时候,在应用新材料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传统装饰图案。对于传统图案的应用形式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1.1充分调用传统色彩
我国传统装饰图案大多都讲究华丽的色彩,许多设计师大都在意对色调对比的调整,色调对比不当就容易导致装饰图案过于庸俗,所以只有大胆的运用与借鉴传统的装饰图案并运用得当才能收货到意想不到的表现效果。作为室内设计师应该具备大胆创新的素质,勇于挑战与尝试不同的传统色彩图案,并赋予室内装饰图案较为深层的含义,使得装饰图案设计的表现更加完美。
1.2将图案中西合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信息文化的高度发展,全新的设计理念与设计方式应该朝着加大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的方向发展,把握好时机将实现具有中西方文化特色的室内装饰图案,通过对色彩、工艺等进行不断的创新使得室内装饰图案充满了新意与生机。不同的地区对装饰图案的追求也不尽相同,当进行有区域特色的设计的时候,可以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文化特色图案来表现出地域特色。将中西方文化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将室内装饰图案设计的更加功能化与多元化。
1.3将图案化繁为简
在不损害传统图案本身含义的前提下将传统图案化繁为简,传统图案经过历史的磨练与洗礼下逐步具备了丰富的内涵与典雅的风格,古纹的存在不仅显示了先人的思想,还表现出古代先人别具一格的技艺。现代室内设计师在不断创新加入时尚元素的同事,应适当的借鉴我国传统装饰图案的纹样,从而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大众审美。通过把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能够使得室内装饰图案更具表现力与吸引力,同时也具备现代文化的装饰元素与传统文化的古典韵味。
2传统装饰图案作为设计元素的设计方法
随着我国文化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今天,传统装饰图案在室内的应用手法也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对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进行探究并加以应用,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对传统装饰图案加以提炼直接应用到室内设计中去,使得传统图案表现的更加具有时代气息、便于应用与制作,用现代人的审美标准对传统装饰图案进行抽象的概况与设计,努力使得传统装饰图案得到更好的应用,使其不断地推陈出新,设计师们也能够设计出更加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现代化居室。
2.1传统图案的设计理念
对于我国室内设计的要求是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性与时代感,但是不能忽略传统图案的重要性,如果轻易忽视传统图案,那么我国传统装饰图案就有可能遭到完全的摒弃与淘汰。目前,大多数室内设计作品之所以表现的较为优秀都是因为设计师借鉴了许多中国传统元素,这些作品中对我国传统图案都做了深刻的分析与诠释,完美的将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元素相结合,赋予了设计作品新的内涵与深意。
2.2对图案的再设计
传统装饰图案的来源广泛,其主要的灵感来源于世间万物与百姓的生活写照,设计师在进行艺术设计与加工的过程中,要突破现实物体的具体形象的约束,在尊重传统图案自身内涵的前提下,应学会凭借感官上带来的第一感受来打破传统的枷锁,从而以最大的限度满足人民的视觉享受,发挥出室内装饰设计的艺术性与欣赏性。在对现代灯饰以及家居装修的过程中,通常会运用各种各样的纹状或者是弦纹装饰物对室内进行装饰,对这些装饰做一定合理的组合与排列并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室内装饰图案使得所推广的图案具备更加清晰的表达效果。几何图案在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将要拓展室内装饰市场的前景,将现代时尚元素与传统图案融合在一起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总结:
我国室内装饰设计中的传统装饰图案和现代的文化相互交融是一个逐渐发展与互动的过程,而室内环境指的是人类生活中所居住的空间场所,这个空间场所正在不断的遭遇外来文化的侵入,在承受外来文化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时,从事室内装饰设计的相关工作人员应当从传统的装饰图案中发现一些值得保留下来的东西,在某种形式上争取做到既能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又可以与现代文化相连接,研究出中式室内设计的一些基本原理与方法,设计出有既有中国特色又有现代元素的生活居住场所。
参考文献:
[1]刘静,张萍.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手法[J].大价文艺,2011(1):75-76.
[2]叶芳.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D].北京林业大学,2009.
9.装饰图案考试大纲 篇九
课程负责人: 执笔人: 冯鹤 编写日期:2015年3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2.学分:3 3.学时:48(理论48,上机0)4.适用专业:环境设计 5.必修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研究建筑产品施工生产应遵循的技术经济规律,制定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全过程合理的施工组织方案的一门学科。通过学习这门课程,使学生熟练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知识,并且具备一定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通过学习,使学生能结合相关专业知识进行一般建筑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初步具备施工现场管理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的基本知识,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绪论(8课时)主要内容: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概述;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种类与作用;建筑产品与施工的特点。1.基本要求(1)目的与要求
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基本概念;熟悉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种类与作用;熟悉建筑产品与建筑施工的特点。
2.学时分配:讲授8课时
3.课外学习要求:重点掌握建筑产品与施工的特点。4.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实践为辅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电子课件进行讲授,学生对所讲的内容进行练习,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个别辅导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再集中讲授。
(二)流水施工原理与应用(8课时)主要内容: 流水施工概述;流水施工参数;流水施工计算;流水施工应用实例分析。
1.基本要求
了解施工组织方式及各自的特点;了解流水施工参数的概念及确定方法,熟悉流水施工组织的条件与特点;掌握各种流水施工方式的组织,熟悉流水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2.学时分配:讲授8课时 3.课外学习要求
依据小型项目练习流水施工参数的确定,进一步熟悉流水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4.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实践为辅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电子课件进行讲授,学生对所讲的内容进行练习,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个别辅导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再集中讲授。
(三)建筑施工网络计划方法及其应用(8课时)主要内容:
建筑施工网络计划基本概念;双代号网络;单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时间坐标网络计划;网络计划控制。
1.基本要求
了解建筑施工网络计划的表示方法和特点;掌握双代号网络图、单代号网络图、双代号时标网络图、单代号搭接网络图的绘制;掌握流水时间参数的计算和关键线路的确定;熟悉网络计划检查方法和调整手段。
2.学时分配:讲授8课时 3.课外学习要求
调查其它工程项目的预算表,与案例比对,并总结出差异之处,整理说明。4.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实践为辅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电子课件进行讲授,学生对所讲的内容进行练习,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个别辅导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再集中讲授。
(四)施工准备工作的组织(8课时)主要内容:
施工准备工作内容;原始资料的调查研究;技术准备;物资准备;施工现场准备;组织准备。冬雨季施工准备
1.基本要求
了解施工准备工作的意义及作用;熟悉原始资料调查、技术、物资、施工现场、组织等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
2.学时分配:讲授8课时 3.作业及要求 市场调研,了解材料及其工艺,整理成书面内容,作为结课成绩评定的一部分。4.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实践为辅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电子课件进行讲授,学生对所讲的内容进行练习,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个别辅导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再集中讲授。
(五)施工现场管理(8课时)主要内容:
施工现场管理概念与内容;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的建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施工现场料具、机械设备、劳动力、文明施工与环境管理;施工现场主要内业资料管理。
1.基本要求
了解施工现场管理的概念;熟悉施工现场项目经理部的建立;熟悉施工现场技术、料具、机械设备、劳动力、文明施工与环境管理、内业资料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2.学时分配:讲授8课时 3.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实践为辅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电子课件进行讲授,学生对所讲的内容进行练习,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个别辅导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再集中讲授。
(六)施工组织总设计(4课时)主要内容:
施工组织总设计基本知识;工程概况;施工部署和施工方案;施工总进度计划的编制;各项资源需要量与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总平面图设计;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施工组织总设计实例分析。
1.基本要求
了解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依据、程序和作用;熟悉施工组织总设计的编制内容和编制步骤。
2.学时分配:讲授4课时 3.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实践为辅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电子课件进行讲授,学生对所讲的内容进行练习,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个别辅导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再集中讲授。
(七)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4课时)主要内容: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基本知识-;工程概况;施工方案;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各项资源的需要量与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经济分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分析。
1.基本要求
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编制依据、编制程序;熟悉工程概况、施工方案、进度计划、资源的需要量与施工准备工作计划、施工平面图的编制内容与编制要要求。
2.学时分配:讲授4课时 3.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采取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实践为辅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电子课件进行讲授,学生对所讲的内容进行练习,教师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个别辅导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再集中讲授。
四、课程的考核
课程考核由平时随堂作业成绩占20%和最后一次规定作业成绩占80%的综合分作为总评成绩。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专业的必修课程,《工程预算》、《装饰材料与构造》是本课程学习的基础课程。
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教材:
(1)蔡雪峰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7月(2)徐悦 《建筑施工组织》,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年2月
10.装饰图案考试大纲 篇十
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1分)
1.新砌墙,天花位要先,并。
2.卫生间、阳台、厨房,凡有用水地方要先做150mm高,再砌墙。
3.新旧墙交接位,要才能批荡。
4.批荡使用的沙子必须过筛网,水泥砂浆比例,批荡层表面要求,同一面漆要一次性完成批荡,减少接口开裂几率。
5.砌墙前要,业主确认后才能施工。
6.新砌墙体一周内2次/天,要求每个工地有喷射器。
7.阳台、厨房、卫生间地面,做防水前要找平并,将地漏口,防水层延伸至,确保砂浆层无积水。
8.压缝要正确,以门口为标准,先贴,再贴表面应,接缝,缝宽均匀一致,横向、竖向均匀留缝,贴砖留缝要求在左右,相邻砖平整度小于,手摸没明显凹凸感,垂直度、平整度误差内。
9.单砖面积空鼓率小于,每个单项工程空鼓率面积小于。
10.墙砖铺贴时,使用切割机开,开圆孔使用。
11.墙面砖完成后,在安装前一个星期,统一使用,调墙面漆勾缝,勾缝工具统一使用勾缝胶板勾缝。
12.卫生间的地面坡度按的标准进行铺贴,阳台地面坡度按的标准铺贴。
13.所有线管电线出口应向,并套。
14.水电完成后,线管槽要求安排,要求。
15.暗推拉门轨道,要,暗藏部位必须。
16.所有线条、胶条收口线采用(即是A胶)收口。
17.所有家私见光面,必须。
18.同一位置的门套(同规格)。门套线的高度要在统一高水平面上。
门扇收口,所有线条采用切口,实木线收口选色使用修边时使用摞机留出左右,用修平,不允许伤及面板,实木线条与面板接缝,,在1米处用,实木线条对角应角。
19.做白漆的家私30mm收口线,门套线,拼角位采用粘贴,并且拼角位线条向,留0.8mm缝,用填补,以防开裂。
20.所有有门的家私柜必须做,边框厚度不低于。
21.柜体收口胶条,使用黏贴,不许。
22.所有柜内小层板退5mm做法,减少胶条。
23.衣柜止口位胶条必须角拼接。
24层板采用入墙法固定,上下口补,固定安装后贴面板;
25.天花吊筋与主次龙骨接触处必须,并用固定。
26.天花封5厘板拼口要在,防水板要字型,200mm以上。
27.油漆施工前必须让及确定方案、定色、做样板办理相关的确认手续,油漆施工前必须向业主提供(三种以上),让确认并保存好。
28.刷漆时来回不能超过三次,面板线条颜色不一致要先处理,为止。以免出现毛面,上底漆之前先将面板用800目以上的打磨光滑,线条用或打磨。
29.墙体补缝,位,交接位,先刷一遍,然后用贴网带,(标准:干透后,用手撕不掉网带)。
30.上完美时丽底漆后,批一遍,干透后用打磨,才能上面漆。
装饰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二、问答题(每题10分)
1.实木线条收口的程序及验收标准?
2.饰面板接口拼接的要求?
11.唐代敦煌藻井图案的装饰艺术研究 篇十一
敦煌石窟艺术,是中原与西域交融的产物。装饰图案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好比一条智慧的纽带,对石窟的建筑、壁画、彩塑不仅起装饰陪衬作用,还起连接分界作用,形成了一个风格统一的有机整体。敦煌的藻井图案,是窟内装饰艺术的精品,藻井图案规模宏大、结构完整、纹样丰富、表现手法精美,充分体现了装饰艺术的魅力之所在。
藻井位于石窟窟顶的部分,藻井的架构发展到唐代已相对稳定,主要由中心方井、边饰、垂幔三部分共同组成,比例协调。唐代的藻井图案日趋精美,纹样富于变化,内容多元多样,色彩鲜艳富丽,装饰纹样中的花卉、动物纹达到了全盛期。唐代是敦煌石窟艺术的繁荣时期,经历了初唐、盛唐、中唐和晚唐四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在这四个不同的阶段藻井图案也发生着一些微妙的变化。
初唐藻井——井心宽大,莲花、石榴、葡萄纹为代表
边饰增多
初唐是开拓西域发展的蓬勃时期,初唐的藻井从交木为井的古老结构演变过来,中心方井宽大,以大莲花、大团花为图案主体,四周边饰层次两、三层,以卷草纹、半团花纹、垂幔三角纹排列密集,整体简练协调,典雅优美。藻井的装饰增添了葡萄、石榴两种纹样,这是初唐早期图案的代表,莲花纹藻井相应增加,是初唐藻井图案的主流。初唐时期的藻井图案,纹样清晰,秀丽优美,色彩鲜艳,叠晕渲染与线描融合协调,有着浓厚的装饰工艺之美。
1.葡萄石榴纹藻井
这种新式藻井是葡萄石榴与旧有的框架组合,中心以葡萄纹、石榴纹为主,藻井井心较宽,有利于描绘安排纹饰图案,这也是初唐藻井的重要特点。井心边饰的四周,同隋代的基本一致,有三角式垂幔、方格纹、卷草纹、半团花纹等等。
莫高窟209窟(如图1),葡萄石榴纹藻井,此幅藻井井心宽大,方井内绘有四个石榴和葡萄叶片,藤蔓缠枝都以对称的形式安排图中,图案外围为浅色,一条团花和半团花边饰,一整二破,色彩浓淡相宜,并且缠绕的葡萄卷藤纹颇具异域风情。莫高窟第322窟(如图2),纹样与第209窟略同,但赋色相异,第322窟以浅蓝色为底色,白色的藤蔓,黑色的铁线,突出了藤蔓缠枝的造型,清新典雅。
图1 莫高窟209窟 葡萄石榴纹藻井 图2 莫高窟322窟 葡萄石榴纹藻井
2.莲花纹
莲花是敦煌石窟艺术中常见的图案,敦煌石窟中的莲花,抽掉了它原有的形象,保留莲花特有形态,具有很强的装饰象征性。莲花纹藻井在唐代十分盛行,图案变化多端,样式繁多。莲花润滑饱满,层次丰富,由花蕾、花蕊、叶片、花蒂共同组成,疏密有致,比例协调。
(1)平瓣莲花纹藻井
平瓣莲花纹藻井,方井中心为莲花花瓣平展的形象,有八瓣或者多瓣,四周边饰有环珠纹边饰、三角垂幔等等。大体上归属隋代的范畴,但是在造型上、审美情趣上、绘制色彩上都在发生着改变。
(2)桃形瓣莲花纹藻井
敦煌桃形瓣莲花纹饰一种全新的藻井构架,它彻底抛弃了隋代的遗风。中心方井绘有桃形瓣莲花,莲花瓣成放射绽开状,莲花纹中的花瓣内空间宽大,层次简洁分明,形象爽朗明快。周围多画有云纹,四角配以半莲花,边饰层次不多,整体的藻井式样还在发展的之中。
莫高窟331窟(如图3),桃花瓣莲花纹藻井,其共有八层,第一层为花心,第二层四瓣裂开的花瓣环绕着花心,第三、四、五层都是花瓣围绕,第六、七层花瓣花蒂环绕,第八层三瓣至于莲瓣之间。这充分展示了图案叠加晕染的技巧,有疏有密,青绿配色,深褐底色衬托,对比明显,精巧细致。
图3 莫高窟331窟 桃花瓣莲花纹藻井 图4 莫高窟329窟 飞天色轮莲花纹藻井
(3)异性莲花纹藻井
异性莲花纹藻井很少,但也十分精美。莫高窟329窟(如图4),飞天色轮莲花纹藻井,该藻井整体较为华丽复杂,新旧纹样组合出现,藻井中央为十四瓣大莲花,中央为绿底白色的莲籽,外层莲花青绿红相间,描有白色的短弧线,天空中飞舞着散花的飞天,四角画有石榴莲花,边饰有卷草纹、葡萄纹、方格环珠纹,样式独特新颖,别具一格。
初唐的藻井,图案各式各样,组合新颖,饱满茂盛,纹样变化繁复。初唐是我国的艺术文化发展时期,文化开放,崇尚信仰佛教,敦煌藻井在初唐阶段的纹样造型不断开陈出新,色彩逐渐鲜艳富丽,一些新的纹样、新的组合方式不断涌入石窟,为黑暗的石窟增光添彩。
盛唐——繁花似锦,富丽鲜艳,题材新颖,技法高超
盛唐时期经济繁荣,盛唐的藻井图案也进入鼎盛时期。藻井装饰结构完美,色彩富丽堂皇,绘制精妙绝伦,纹样异彩纷呈,边饰种类齐全。井心与初唐不同,盛唐时的藻井中心天井缩小,莲花为主体,边饰层次逐渐增多,离井心越近边饰越窄,离井心越远越大,纵深感强,外围的边饰繁复丰富。相比初唐色彩更加丰富,青、绿、红色彩对比使用,特别是采用了多层次的叠晕效果。盛唐敦煌的藻井图案,每一幅都有具有无穷的魅力魅力无穷,其中以莲花藻井,团花藻井最具代表性。
1.莲花纹藻井
莲花纹藻井纹饰雍容华贵,花瓣层层作绽开状,色彩青、绿、红层层叠晕,给人以富丽宝相之气。
莫高窟217窟(如图5),桃形瓣莲花纹藻井,藻井中心布置莲花,花形饱满,共由八层花瓣组成,深红底色,四角有对称角花。外围边饰环绕,纷繁华美,相辅相成,组成一幅细致华丽的藻井图案,纹样细腻,交辉叠晕,是盛唐前期的代表作。
图5 莫高窟217窟 桃形瓣莲花纹藻井 图6 莫高窟41窟 叶形瓣莲花纹藻井
莫高窟41窟(如图6),叶形瓣莲花纹藻井,这类纹样主要会与开元后期和天宝年间,开元时期藻井纹样较为清新自然,周围边饰较少,简洁爽朗。天宝时期花瓣层增多,边饰层次也增多,装饰繁缛华丽。此幅藻井方井中心的莲花以叶纹组成,两道边饰均为半对半叶形莲花。纹样较为简洁,生机勃勃。
2.团花纹藻井
团花是敦煌图案中常见的纹样,图案呈圆形,故名团花。团花大多以莲瓣为主,环绕连续组成团花。团花在藻井中出现的非常普遍。盛唐时期的团花藻井纹饰结构繁复,发展到了饱和状态,呈现出严谨、庄严、完整的秩序感。
莫高窟第49窟(如图7),团花纹藻井,中心方井窄小,方井内团花有四层,由八瓣画以及青、绿、褐色叠晕组合而成,四角配以角花。四周的边饰较少,倾斜的垂角纹边饰,这也正是它和其它藻井与众不同之处。纹样的色彩以绿色为主,间以浅褐色,清新雅致。这也是盛唐的代表之作。
图7 莫高窟49窟 团花纹藻井 图8 莫高窟201窟 茶花纹藻井
盛唐的藻井图案突破了传统的结构局限,装饰手法富丽堂皇,井心图案精美,井心外的边饰图案也更加丰富,注意了多种繁复图案的结构和层次,变化有致,纵深感强。特别是图案中心的莲花不再是局限的平面,而是变化为翻卷层次多样的花瓣,虚实疏密得当。生动多样、富丽多彩的边饰,整体色彩的叠晕更是突出了盛唐时期华贵辉煌、繁花似锦的装饰风格。
中晚唐——题材多样,新纹样出现,风格扭转,沉静清淡
中唐藻井装饰,以禽兽卷瓣莲花为代表,色调清新沉静,形成了具有地方特征的风格。图案的题材增加了人面鸟,喜用茶花,青色叠晕的茶花,绿色小叶片衬托,环绕成大团花,叠晕法和剔涂填色并用,并将染缬法运用到帷幔上,色彩多运用黄、绿为主,色调清雅自然。
晚唐的莲花纹藻仍然沿袭中唐旧样,中心方井不大,沿袭唐代的绘画手法,只是纹样中囊括了盛唐以来藻井的所有装饰纹样,题材多样性,赋色与盛唐有所区别,不强调灿烂辉煌的色彩,因后世的重修,晚唐完整的藻井也所存不多。
1.茶花纹藻井
茶花纹是前所未有的新样式,藻井中心茶花多由六朵或八朵单体茶花组成,缠枝串联成大花环,花团中间多绘小莲花或者石榴,空隙处布饰小叶。茶花纹样在中唐运用的非常广泛,由盛唐的百花草纹样演变过来,在中唐成为了独立体系的茶花纹
莫高窟201窟(如图8),中唐,茶花纹藻井,六朵茶花中心由六个绽开的石榴组成一个团花,团花周围衬托着绿色的小叶片,这些叶片环绕着团花,四周边饰采用团花纹、卷草纹、回纹和垂幔。回纹是流行于中唐时期的新纹样。此藻井也是中唐的代表作。
2.卷瓣莲花纹藻井
中唐的卷瓣莲花外围呈正圆形,瓣片有八瓣十瓣不等,瓣片回卷呈包合状,花中有各种各样的禽兽纹,这也是中唐藻井绘饰最多的一种。
莫高窟360窟(如图9),中唐,灵鸟卷瓣莲花纹藻井,中心方井有十瓣卷瓣莲花,莲花中心绘有灵鸟,人首鸟身,双手握着琵琶弹琴歌唱,莲花中有一黑环绿地,特别突出。四井有角花,四周边饰有云纹、石榴纹、菱格纹和垂幔,色调清新淡雅。
图9 莫高窟360窟 灵鸟卷瓣莲花纹藻井 图10 莫高窟161窟 观音像藻井
3.佛像藻井
晚唐时期多以法图绘制为主,窟顶覆斗坡面比较平缓,中心方井不向上凸起,藻井边饰也较为简单。藻井绘饰说法图是主要内容,装饰图案处于次要的位置。
莫高窟161窟(如图10),晚唐,观音像藻井。千手千眼观音布置于方井之中,结跏趺坐于莲花之上,形象庄严而肃穆。四角有菩萨、飞天四身,彩带飘扬。方井边饰有白珠纹、回纹、卷草纹和垂幔,边饰层由简到繁,色彩由浅而深,把观音菩萨装饰的更加精美。
中晚唐藻井风格趋向简洁明快,渐渐抛去里盛唐时期的繁华。藻井结构严谨,明显趋向格式化,四方八位,均齐平稳,花形丰满,线条流畅,色调清新雅致,边饰题材丰富多样。中晚唐的藻井虽不如盛唐富丽辉煌,但是也达到了洒脱俊逸之感。
藻井这种装饰性纹样,所有图案既是整体,又可以独立存在,协调有致。唐代敦煌莫高窟的藻井图案达到前所未有的壮丽辉煌,纹样华丽多姿,色彩鲜艳娇美,题材琳琅满目,形式多种多样,手法错落有致。给当今的装饰艺术提供了大量的思想源泉,研究敦煌藻井图案的装饰艺术特征,能更好地从敦煌藻井图案中获取现代装饰艺术的创新点,满足和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赋予装饰艺术更大的社会意义。敦煌藻井图案需要我们去不断开创和探索,吸收并发展其装饰艺术之美。
12.中式建筑门装饰图案的应用研究 篇十二
门, 是建筑设计的重要组成构件, 也是建筑设计的重要装饰构成要素之一。它随着建筑的发展而发展, 并逐步从建筑的结构中独立出来, 形成了一系列的门文化。
传统装饰图案,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式建筑之门的装饰图案最能体现门文化, 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意识形态, 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追求。
本文通过研究中式建筑门装饰图案的寓意, 综合分析装饰图案在传统门设计中的应用, 可以使人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并且掌握一定的设计理论依据, 对现代中式门的创新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中式建筑门的装饰图案
所谓中式建筑门的传统装饰图案, 即是以神话传说、民间谚语为题材, 巧妙地把人物、走兽、花鸟、文字等, 用指物会意、谐音寓意、感景悟意、宗教禅意、吉祥文字用语的直接应用等手法运用到中式建筑门中, 创造出图形与吉样寓意完美结合的艺术形式。
(一) 中式建筑门的装饰图案的艺术特征
1. 装饰性
中式建筑门的装饰图案是根据设计的需要, 结合人们的主观感受, 运用必要的夸张手法和形式美法则, 改变自然物体的原来面貌, 使其典型化、抽象化, 这些装饰纹样, 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装饰韵味。比如, 把现实的或虚拟的英雄人物形象抽象成神类图案纹样, 应用到门的装饰中, 即可形成一种特有的图案装饰手法。
2. 功能性
在中式建筑门的装饰图案应用中, 不仅强调其装饰性特征, 也强调其功能性。装饰图案是在社会、经济、文化的历史大背景下产生、发展或被扬弃的, 与人的生活、生产和环境息息相关, 反映着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利益和精神思想。比如, 龙凤纹在古代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 同时也代表着经济文化的繁荣与昌盛, 形象饱满浑厚;灵芝形似如意, 有药用价值, 可强身健体, 故常用作建筑门的装饰图案以表达长寿之意;汉字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一般会与流行图案相组合, 既具有审美意义, 又显示其功利性特征。
3. 依附性
装饰图案与其他形式的艺术不同, 并不是单独运用的, 它的装饰价值是建立在它所附着的物品上的, 装饰图案造型只有依附于所属的设计物品, 满足设计物品的装饰性能, 才能达到图案本身理想的装饰性。中式建筑门的装饰图案是依附于建筑门的装饰构件之上的。比如, 门簪上常用的装饰纹样就有简单的文字或植物花卉等图案, 用以表达不同的装饰意义。
4. 多样性
装饰图案是把自然物象与主观感受结合起来的, 也就是说, 其中的主观因素的可变性是非常大的, 既可以夸大对象本身的特征, 强化对象的识别性, 也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 对装饰图案的形状、工艺要求、材料特性等进行相应的变形设计, 以满足各种特殊需要。中式建筑门的装饰图案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工艺要求上, 一般会根据构件的不同而采用雕刻、绘画等表现形式。
(二) 中式建筑门的装饰图案的分类及其装饰寓意
中式建筑门的装饰图案分类方法很多, 从取材上来分类, 主要有祥禽瑞兽类图案、花卉果木类图案、人物神类图案、文字符号类图案等等。装饰图案一般都有一定的装饰寓意, 来表达人们的美好企盼和审美需求。
1. 祥禽瑞兽、花卉果木类装饰图案
祥禽瑞兽图案主要包括龙、凤、狮子、麒麟、仙鹤、鹿、大象、孔雀、鸳鸯、鱼、蟾蜍、乌龟、蝴蝶、蜜蜂、大雁以及十二生肖的其他动物等等。
花卉果木类图案主要包括牡丹、莲花、梅花、菊花、兰花、水仙、佛手、万年青、石榴、柿子、葡萄、虞美人、芭蕉、宝相花等等。
动物、植物类的装饰图案的吉祥寓意, 是通过谐音或附加文字等形式来表达人们对于自然的崇拜与热爱, 以及对于美好生活的祈求与祝愿。《尚书·范洪》说:“敛时五福, 用敖锡厥庶民。”其中的“五福”为:“一曰寿, 二曰福, 三曰康宁, 四曰攸好德, 五曰考终命。”国人以长寿为五福之首, 图案“五福捧寿” (如图1) , 便是以五只蝙蝠环绕寿字来表现这一主题的。
2. 人物神类装饰图案
人物神类装饰图案主要包括各种神, 如神人、八仙 (如图2) 、财神、门神等等, 还包括神话故事如牛郎织女、刘海戏金蟾 (如图3) 、劈山救母等等, 同时还包括一些戏剧故事人物, 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等等。
3. 文字符号类图案
文字符号类装饰图案是指用一些文字组合或者代表符号来表达一定的寓意。它偏重于形式方面的装饰意味, 多为某种器物、建筑的局部装饰或织物的纹饰。通过书法或其他变体成为装饰纹样的文字不胜枚举, 常用的吉祥文字图案有“福”、“禄”、“寿”、“喜”、“财”等;常用的符号类图案有回纹、祥云、如意、暗八仙 (如图4) 、八吉祥 (如图5) 、文房四宝 (笔、墨、纸、砚) 等。这些都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幸福、圆满的追求。
(三) 装饰图案与中式建筑门文化
中式建筑的门是传统建筑历史与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态, 这种历史与文化无论在门的功能、所在位置还是在其形式上, 都体现得更为显著和更加集中。几千年来, 经过不断地演变和传承, 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门文化。而一定的文化蕴含则体现在吉祥图案在门上的应用, 正可谓“建筑处处有图纹”, 古人赋予这些图案以深刻的文化内涵, 不仅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还能够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1. 门第观念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 门是建筑主人的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中式建筑门的形制和装饰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等级地位, 一直受到统治阶级的严格限制, 这就折射出了传统的礼制制度, 形成了影响深远的“门第观”。这种“门第观”深刻地体现于装饰图案在门上的应用。在封建时代, 门上的装饰图案及其用色有着严格的等级限制, 一些装饰图案赋予了权利以形而上的含义, 有的装饰图案也逐步演变成独立的装饰构件。不同的等级建筑的门, 其装饰图案也不同。比如, 《明会典》中记载:洪武二十六年规定, 公侯“……门用金漆及兽面, 摆锡环”;一品二品官员, “……门用绿油及兽面, 摆锡环”;三品至五品, “……门用黑油, 摆锡环”;六品至九品, “……黑门铁环”。同时规定, “庶民所居房舍……不许用斗拱及色彩装饰”。
2. 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 并不是原有建筑门的一部分, 但却已经与建筑门密不可分, 成为建筑门文化的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封建统治阶级对门的形制和装饰作了严格的限定, 但对民风、民俗、宗教信仰却没有太多的限定, 因此, 极其丰富的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通过传统装饰图案的形式在建筑门上出现, 形成了民间独有的温顺平和感和人们追求平安祥瑞的民俗文化。最常见的民俗文化有贴门神、贴春联, 还有在门上放照妖镜。八卦图等辟邪之物。民俗文化体现了人们不同的民俗审美心理特点, 主要有实用意识、忧患补偿意识、血缘宗亲意识等。
二、中式建筑门的装饰图案的应用
中式建筑的门是随着建筑的等级形式的变化而变化的, 因此, 中国建筑的门按照从属的建筑等级形式, 主要分为宫廷建筑之门、民居建筑之门。中式建筑门的装饰图案主要依附于建筑门的组成构件上, 门的装饰构件是建筑物中的某个构件, 被人们习惯性地定义为某种事物或某种观念。中式建筑门的装饰要素主要体现在门本身的装饰和门的附加装饰上。
门本身主要包括门扇上的门叶、门环和门框上门簪、门枕石。门的附加装饰并不是建筑大门上的一个固定构件, 而是一种带有特殊意义的附加物, 主要有门神、门联、门匾等。
(一) 宫廷建筑门的装饰图案的应用
宫廷建筑之门, 主要是指各朝各代皇宫、府邸的门, 一般都是遵循着古代“三朝五门”的制度建造的。宫廷建筑的门一般富丽堂皇, 代表着皇室的权贵。宫廷建筑门上没有过多的装饰图案, 但是却表现了帝王、贵族的特有的权利, 同时也表现他们祈求国泰民安、长命百岁、永享富贵的心理特征。宫廷建筑门最主要的装饰图案主要是体现在门钉和铺首的装饰上。
1. 门钉
皇宫大门上金光闪闪的门钉, 主要是运用数字符号类的装饰图案进行装饰, 九行九列共八十一枚, 象征帝王的至尊至贵, 形成了封建帝王宫殿大门特有的标记 (如图6) ;而七行七列四十九枚门钉、五行五列二十五枚门钉则成为帝王之下各级王公、大臣府邸大门的标志;平民百姓家的大门不得使用门钉作为装饰, 因此管百姓叫“白丁儿”。门钉的数量成为了封建等级制度的特有的表现手段。
2. 铺首
皇宫、贵族府邸大门的铺首常用兽头图案进行装饰, 常见的有双凤、狮子、羊头、椒头, 还有的用“四象” (朱雀、玄武、青龙、白虎) 等 (如图7—9) 。这些装饰图案主要是通过雕刻的形式表现在大门上, 猛兽怒目, 露齿衔环, 将威严气象带上大门, 象征着坚固安全, 并且能够驱邪祈福;隔扇门上的裙板、绦环板、角叶等地方都以龙、凤等图案作为装饰, 处处暗示出皇家的恢弘的气派与至高无上的权利。
(二) 民居建筑门的装饰图案的应用
民居建筑之门, 主要是指民宅建筑的门。民居建筑的门不像皇宫那样宏伟庄严, 它有着老百姓独特的审美取向, 体现的是民间独有的民俗文化、民风、宗教信仰等。在民宅建筑门的各种构件上, 装饰图案无处不在, 图案形式灵活多样, 取材丰富, 尽显住宅主人的身份地位、职业、爱好, 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企盼和向往。
1. 门叶
门叶非常小, 但是其装饰性是不可忽视的。看似简单的门叶, 寄托着人们不简单的企盼与愿望。不同的装饰图案都有不同的吉祥寓意。门叶上常用的装饰图案有以下几种:花瓶形, 象征出入平安, 因为“瓶”字与“平”谐音;蝙蝠形, 象征好运与幸福, 因为蝙蝠的“蝠”字与“福”字谐音;如意形, 是抽象的植物纹样灵芝仙草, 象征吉祥如意 (如图10) ;葫芦形, 取自八仙之一铁拐李降妖伏魔的法器葫芦, (如图11) , 象征着驱邪避祸, 而且葫芦谐音是“福禄”, 寓意幸福与爵禄, 此外, 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 又寓意多子多孙;山形则取义于稳如泰山, 象征家庭稳定安泰。
2. 门钹
门钹的造型像乐器中的“钹”, 底座即“圈子”, 常用镂空的装饰图案做装饰。常用的装饰图案有植物类和文字符号类图案。比如:葵花形门环;简单的几何形门环——方形、圆形、多边形等 (如图12) ;如意形门环, 也叫六角门环, 就是借吉祥数字祈求如意顺归 (如图13) ;八棱门环则表示人们对道家的“八法” (人法地, 合为一二;地法天, 合为三四;天法道, 合为五六;道法无, 合为七八) 学说的崇拜 (如图14) ;八卦门环 (如图15) ;文字类门环, 如寿字, 禧字等。这些在门钹上的装饰, 反映了人们祈求康乐、太平、富贵、长寿、幸福和祥瑞的心理。
3. 门簪
因其形如发簪, 故而称作门簪。门簪的数量根据门的大小而定, 一般门簪的数量为两枚、四枚, 也有六枚、八枚等。常见的门簪有方形、圆形、菱形、六角形、八角形、花瓣形等样式。为了加强装饰性, 正面一般都雕刻或描绘以花纹图案。
门簪的装饰图案最多见的有花卉果木类图案和文字符号类图案。例如:四枚门簪上分别雕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 借喻四季, 象征四季富庶 (如图16、17) , 或者雕以“吉祥如意” (如图18) 、“福禄寿德”、“天下太平”、“国恩家庆”等字样;两枚常见的有“平安”、“吉祥”、“福寿”等 (如图19) , 象征主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与企盼。
4. 门枕石
门枕石通常由须弥座、抱鼓或箱体几部分构成。由于大门的形制不同, 门枕石的形制也有所不同。须弥座是整个门枕石的基础, 采用的装饰图案一般是植物纹样, 常见的主要是莲花纹, 上面通常有锦铺。一般门枕石或呈圆形即抱鼓形, 或呈方形即方箱体, 抱鼓是一个竖立的鼓, 在鼓面和鼓的侧面通常都刻有各种装饰纹样, 方箱体四个立面也都刻有不同的纹饰, 常见的装饰纹样以祥禽瑞兽、花卉果木类居多, 文字符号类其次, 人物福祉类较少。比如常见的有“福在眼前” (蝠在眼钱) 、“岁岁平安” (穗穗瓶鹌) 、“福禄寿” (蝠鹿兽) 、“鹤鹿同春” (如图20) 、“麒麟卧松”、“犀牛望月”、“因何得偶” (如图21) 、“喜上眉梢”、“五福捧寿” (如图22) 、“八吉祥”、“岁寒三友”、“暗八仙” (如图23) 、“三阳开泰”等, 内涵丰富, 多姿多彩。
5. 门神
门神就是守卫大门的神明, 是祈福类门饰。按地区和时代不同, 门神的形象也不一样。常见的门神形象主要有神荼郁垒门神、钟馗门神、秦琼尉迟恭门神、赵云门神、岳飞门神等等。这些均属于“武门神”, 常用人物神类装饰图案, 贴在临街大门上主要是用来驱邪避鬼, 保卫家宅的平安, 是民间最受欢迎的保护神之一 (如图24) 。除此之外, 民间还出现了一种文官门神, 多为文人形象, 叫做“文门神” (如图25) , 主要是贴在院内的房门上, 以祈求好运, 寓意吉祥。其装饰图案主要是采用人物神类图案或与祥禽瑞兽相结合, 最常见的有天官、喜神、和合二仙等, 主要是寓意天官赐福, 喜神纳喜, 和谐美好等。此外“文门神”还有“五子门神”, 企盼门第生辉;“状元进宝门神”, 意为中状元进俸禄, 体现民间对于禄的世俗追求;“吉星高照门神”, 寓意大吉大利, 前程似锦;“福字神仙”后衬富贵牡丹, 喻意富贵多福。
6. 门联
门联又叫楹联、对联、对子, 是由“桃符”演变而来的, 与门神同源, 但是形式不同。门联是门的重要装饰要素, 本身也是文字符号类装饰图案。门联总是成对地贴在门的两边, 左边为上联, 右边为下联。门联上的文字由最初的雕刻在桃木上渐渐转变成书写在纸张上, 贴于门扇上, 文字也由开始时驱邪的内容变成了祈福纳祥的吉祥话, 文字形式上讲究对偶工整, 音韵协调, 内容上一般是给自己祝福, 表达主人的向往和愿望。
7. 门匾
门匾也叫匾额、牌额等, 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俗文化精品。匾额是由边框和文字组成的。边框上一般雕刻有各种装饰纹样, 常见的有祥禽瑞兽和果木花卉等装饰图案, 如龙凤、花卉、回纹、云纹等。匾额的文字主要是题名称、道吉祥、颂景况等。从文字和边框的装饰可以品味匾额文化的博大精深, 领略中国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风采。
三、结论
通过上述论述, 可以看出在中国建筑门的设计中, 传统装饰图案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有了这些传统装饰图案的修饰, 门不再是简单建筑出入口, 更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这对我们现代门的设计来说是值得借鉴的。只有这样做, 才能在现代门的设计中继承传统民族文化, 探寻一条属于中国文化特色的门的设计道路。而创作有中国特色的现代门的设计作品, 在传承中不断发展创新, 是每一位设计者应承担的历史责任和文化自觉。
注释
1[1]郑军.中国传统吉祥寓意图谱[M].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8
2[2]楼庆西.中国建筑的门文化[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3[3]马春红.门的装饰文化[J].装饰, 2004 (06)
【装饰图案考试大纲】推荐阅读:
装饰图案06-17
彩色笔图案装饰幼儿园说课稿10-28
基础图案设计07-09
风筝图案设计08-25
德芙图案分析10-02
简单剪纸图案大全07-09
高校图案设计教案08-10
基础图案课程标准10-09
第七课图案之美08-04
剪纸樱花花朵图案步骤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