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的小狗作文(共13篇)
1.胆小的小狗作文 篇一
【胆小的妈妈】关于妈妈的写人作文,关于胆小的作文
我妈妈胆子特小,说实在话,见过胆小的,没见过这么胆小的。
记得秋高气爽的时候,妈妈说:“这个温度是小孩长得最快的时候,我得给你补补,你是想吃鸡呢还是吃鱼呢?”我说吃鸡,我妈就说吃鱼吧,我俩讨论了半天,也没说定,最后决定到了市场上再做决定。
到了市场上,妈妈先带着我来到家禽部,店家跟我们打个招呼让我们先挑鸡,然后就去给另一名顾客宰鸡。我妈妈无意中往那边一瞧,正好那只鸡的血从脖子里流出来,鸡翅膀无力的扑腾着。只见我妈尖叫一声,撒腿就跑。我在后面紧追,边追边喊:“妈,等等我;妈,等等我。”我怎么都追不上她,以前可从没发现过妈妈居然能跑这么快。都快赶上“飞人”刘翔了。我发现路上有些行人停下来,对我们指指点点的,哎,可真够害臊的呀。我妈妈顺着朝阳路一口气跑出了一里地,然后才停了下来,双手拄着膝盖喘粗气。
看来鸡是没指望了,只好到水产部,我妈妈盯着池子里游来游去的鱼,由于近视,脸都快贴到水面上了,这是有条鱼一跳,那水就溅了妈妈一脸,我发现妈妈的腰猛的一直,脸一白,我赶紧抓住妈妈的手,生怕她又开跑了。这次妈妈倒是没跑,就是不说话,跟机器人似的机械的走着,手一直是冰凉的。
大家肯定在想,我到底是吃到鸡了呢还是吃到鱼了呢?你们肯定猜不到,因为我吃了一锅炖牛肉。
快过年了,我还是想吃鸡,跟妈妈一说,妈妈就骂了我一句:“鸡、鸡、鸡,你是黄鼠狼托生的.呀,就知道鸡。”我无奈的笑了笑就上学去了。等到放学的时候还没进家门就闻到一股香气,是炖鸡的香气,我几步窜进屋里,哇,一锅香喷喷的炖鸡,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一扭头发现垃圾篓里扔着个塑料袋,上面画着一只白条鸡。
我拿了双筷子一捞,发现锅里没有鸡头,我知道了,那东西,有鼻子有眼的,万一眼睛再是睁着的,就更吓人了,我妈肯定是壮着胆子吧鸡头剁下来扔了。妈妈开始盛饭了,先给我盛了两只鸡爪,告诉我到窗台那里吃,一边吃一边欣赏外面的景色。其实我知道我妈妈是怕那两只“小手”。不管怎么说我这次吃的还真是痛快,端起碗来喝口鸡汤吧,哎呀,好多的骨头渣,磕死牙了。听到我的惨叫声,妈妈很不好意思,我只好安慰妈妈:“没事,没事,骨头块小点有利于钙的吸收。”这时我的脑海里有一幅画面:妈妈右手拿着刀,侧着身子,左手捂着眼,然后照着那只鸡就开始剁。
怎么样,我妈妈的胆子够小的吧,不过我还是能时不时的吃上只鸡的。
2.胆小的小狗作文 篇二
一、作品创作背景
20 世纪初新古典主义盛行, 它有别于强调主观性浪漫主义, 主张采取“中立”或“艺术至上”的立场, 倡导回归“实用”的和声技巧, 使用不协和及新式节奏, 从而区别于古典主义。《胆小鬼》 (Scaramouche) 这部作品源于1937年米约为法国作家莫里哀 (Moliere1622-1673) 的戏剧作品《江湖医生》 (Le Medecin Volant) 所作配乐, 1939 年作曲家将其创作为双钢琴作品, 因为首演于巴黎“胆小鬼”剧院而得名。这一时期正值米约整个生活轨迹的第二次法国时期 (1919—1940) 尾声。1919 年米约从巴西回到法国, 南美洲的流行音乐、民间音乐和爵士音乐元素, 激发了米约的创作热情, 陆续创作出了几首代表作品:如钢琴组曲《忆巴西》 (Saudades do Brasil) 、芭蕾音乐《世界之创造》 (La Creation du monde) 等。这些作品中, 米约把他惯常使用的双调性 (Biotonality) 和多调性 (Polytonality) 等作曲技法和桑巴 (Samba) 、探戈 (Tango) 等多种拉美音乐素材有机结合, 音乐充满着不失现代气息的异域风格。
二、作品内容梗概
《胆小鬼》这部作品由三个乐章构成, 共使用了八个音乐主题, 以快速—中速—快速的三部性特征呈现, 虽都为复三部曲式, 但调性互不相同。第一乐章为戏谑性的急——缓对比的两个主题构成, 虽然都在主调C大调上的高音区以强力度呈示, 但在节奏与织体的疏密及音乐发展上存有差异, 充满对比;第二乐章像是恋人的对歌, 静谧而空灵, 调性分别为降B大调和F大调, 第一主题舒缓而柔和, 第二主题流动而活泼, 第三主题融合了第一主题的附点节奏和第二主题十六分音符的律动, 多调性的使用让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对位出现, 表现似恋人间的缠绵;第三乐章是一首热情奔放的桑巴舞曲, 该乐章并没有再现第一乐章主调, 而是以开放的形式建立在下属F大调上, 三个主题分别为F大调、C大调和A大调, 音乐节奏果敢快速, 趣味盎然。米约音乐风格中的传统性 (和声清晰、旋律优美) 、现代性 (多调性使用、相对自由的曲式结构) 和异域风格在《胆小鬼》这首作品里有着鲜明的体现。
三、作品演奏浅析
《胆小鬼》这部作品既有浓郁的拉丁美洲异国情调, 又有法国作曲家特有的精致与典雅, 在演奏这部音乐旋律富有歌唱性、节奏极具舞蹈性的作品时, 对演奏技巧和能力有着高难度的要求, 尤其是作品中出现的大量亚洲地区音乐很少接触的以切分节奏为代表的拉丁美洲音乐节奏是练习的难点。同时作为双钢作品, 两位演奏者之间的配合和钢琴间的对话也必须做好和谐相融, 以完整的诠释音乐作品的整体结构和音乐内涵。本文仅结合合作练习、节奏特点和声部结构对演奏做一粗浅的探讨。
1、共同研习与演奏
双钢琴作品区别于独奏作品最大的特点就是需要双方合作完成, 因此演奏者首先要一起充分对总谱进行研究、对音乐进行思考。这一过程, 演奏双方要从整体对和声结构、音色特质等有清晰、准确的认识, 尤其是明确音乐整体性和声部结构的特殊性。双钢琴在作品结构相比独奏作品更加复杂, 第一钢琴与第二钢琴都处于严谨的声部组织之中, 音乐表现除了体现了乐思的对比关系, 更多的是乐思的相互补充与融合。因此, 总谱的研读过程需要熟悉所有的总谱, 明确第一钢琴和第二钢琴在哪些乐段是主要表现者, 在哪些乐段又是互相对话的二重唱。
听觉是理解音乐特性最直观的方式, 在对总谱的研习中, 通过聆听与分析作品织体结构类型、音域、音质和力度变化来感知作品的音乐表达。练习时运用听觉想象力, 在内心模拟出另外一个声部旋律, 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力及其乐感, 模拟双钢琴演奏的情境, 提前解决合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节奏、旋律错位等问题。在完全建立起整体音响感知后, 就可以通过控制和改变音色、力度、音乐织体层次等方式诠释作品。
在解决了个人的读谱和技术问题之后, 最重要的合奏练习环节就开始了。合奏首先要解决二者的同步问题, 由于双钢琴演奏两个钢琴对置摆放特点, 演奏者不能直接看到双方的演奏进行直接交流, 只能通过眼神、气息等间接的方式来协调彼此的速度与节奏, 因此培养双方统一的气息、节奏感, 借助于听觉和内心感应保证节奏的统一。通过严谨的练习, 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终达到默契协作。
2、节奏特点与演奏
《胆小鬼》这部作品节奏灵魂来自于巴西特色的舞曲节奏, 这种丰富多样的探戈舞曲节奏和桑巴舞曲节奏呈现出这部作品独具特色的音乐性格和语言特征, 熟练掌握并能够准确弹奏这些节奏特点, 通过不同的奏法演绎出该作品的精髓。
1) 节奏, 这种最基本连续的附点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成的节奏是形成探戈持续摇摆节奏的内在因素。这一节奏型在第一、第二乐章中作为主题旋律的核心节奏大量出现, 以通过这种连绵不绝的节奏律动表达情感情感的延续和发展。在第一乐章从第35小节的主题, 首先在第二钢琴出现, 随后移至第一钢琴, 因此在弹奏这一交替对话的主题时, 应该突出高音区域的八度音程主旋律, 轻巧灵动, 作为缺失了八分浮点的和声旋律, 应该饱满充满张力, 以衬托主旋律的灵动性。从第95小节开始的第二乐章第一主题, 是十分典型的两架钢琴一呼一应的对话式结构。两架钢琴说着不同的情绪语言, 第二钢琴在低音部回应第一钢琴, 如男低音般, 深沉温暖, 自然流畅。在演奏时, 二者要控制音量, 用较大面积的触键和力量的揉入改变音色等方式, 第二钢琴需要深沉饱满, 做好不借助于踏板手指的连音演奏, 衬托第一钢琴的温柔, 表现出歌咏旋律“声和呼应”。
2) 节奏, 这种附点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 (第一种八分附点音符节奏时值的扩大) 在作品中出现的并不多, 主要出现于第一乐章第9-11小节、第21-23小节等处的和声伴奏中, 用以稳定节奏。在弹奏时, 手指触键沉稳, 用饱和的音色稳定和声与节奏。
3) 节奏, 由两个八分音符和一组十六分音符切分音组成, 这是探戈最具特色的切分节奏, 常用于旋律加伴奏声部结构来突出表现主题旋律, 在这种声部结构中, 第二钢琴在大多时候都是扮演着伴奏者的角色 (也有第一钢琴和第二钢琴的交替) 。例如第三乐章中的第一主题一开始便是由缺少一个八分音符的节奏型 (左手是以十六分音符为基准的3+3+2节奏) , 由于十六分休止符所造成的短暂停顿使得原有节奏中的重音更加突出, 加强了节奏和旋律的紧凑性, 音乐情绪激动且快速延伸, 明亮而富有激情。在演奏时可以采取以十六分音符为基准的方式, 大指与小指站立做好手掌框架的支撑, 通过手腕的灵巧弹奏表现出桑巴舞曲热烈欢快的节奏特点, 同时务必注意第二钢琴的节奏重音和第一钢琴柱式和弦的节奏重音的准确吻合, 不然整个节奏将四分五裂。第三主题使用了完整的节奏型, 采用之间小面积触键的轻巧触键, 弹奏出类似于拨弦优美轻松的效果。
4) 由附点八分音符和两个八分音符组成的节奏, 这样的节奏型多用于复调手法的歌唱性抒情主题中, 如在第三乐章第一主题即将结束的第185小节开始, 第二钢琴用此节奏舒缓音乐情绪, 调节音乐背景, 将主题推向高潮。在第二乐章第125小节开始, 第二钢琴出现了一个新的诙谐旋律, 与第一钢琴抒情温婉的主旋律形成鲜明对比。在弹奏这种复调手法演奏者要理清楚每个声部旋律, 控制每个好声部的线条、音色和力度之间的关系。
5) 两个桑巴音型的组合节奏型, 这种连续的切分在旋律连续进行中造成了细微的停顿, 但是律动规律并持续不断。如从第214小节开始的第三乐章的第三主题, 旋律歌唱活泼, 在弹奏这一甜美有些类似断续的吟唱主题时, 要保持气息的完整与连贯性, 通过手腕和手指的轻巧断奏表现这种轻跳的语调。
除了以上列举的五类不同类型节奏音型需要采用不同的奏法之外, 连线、弱起小节和休止符所带来的原有节奏重音的改变而在听觉上产生的新节奏音型, 也需要对奏法做出相应的改变, 在此就不再举例说明。
本文仅从一部分的节奏类型和声部结构出发, 对《胆小鬼》这部作品的演奏做了浅析, 除此之外在演奏作品时还需要考虑乐句乐段处理、音色层次处理、速度快慢处理、音乐强弱处理、音乐情感处理、演奏者的配合等更多因素, 尤其演奏配合是笔者认为在双钢琴作品演奏的重中之重, 若能够对音乐中的处理都做到律动和气息的自然吻合如一人所弹, 才能达到作品的完美诠释和演绎。
参考文献
[1]张式谷, 潘一飞.《西方钢琴音乐概论》.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2.
[2]卜兵.达律斯米约的生平与创作.乐府新声 (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1.03.
[3]王琳.米约钢琴组曲《忆巴西》的异国情调特色[J].艺术科技.2015.02.
3.胆小的妈妈作文 篇三
有一次,妈妈房间出现了一只蟑螂,正好那时爸爸不在,妈妈尖叫一声“啊,蟑螂!”说完,一溜烟跑出了房间,冲到我的房间。我看见她脸色苍白,直打哆嗦,“我的天呀!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出现蟑螂!”好吧,反正我也没见过蟑螂,俺小杨来也!谁知,外公早已拿出杀虫剂,喷死蟑螂了。可恶,我只好回到房间,跟妈妈说:“你可以回去了,蟑螂死了!”“那也不要!”妈妈坚决否定。我奇怪了:“为什么?”“因为我怕蟑螂的魂呀!”妈妈说。面对如此胆小的妈妈,我也是真服了呀!
还有一次,我们玩过山车,我的身高也正好满足最低要求,可妈妈说她玩了就会吐血,我说:“不可能,你看我玩了至少有二十次了,也没有吐过血哦!你吐什么?”“我是大人,你是小孩,大人和小孩不一样!”妈妈说道。但我还是把妈妈推上了过山车。我觉得过山车可好玩了,可是妈妈吓得不敢睁眼睛,直冒冷汗,妈妈果然是“胆小鼠”呀!下了过山车,妈妈真的吐了。可是,妈妈吐的不是血哦!她果真骗人了!
4.胆小的妈妈作文 篇四
那是一个周末,我因看一本好书熬夜到深夜才上床睡觉。凌晨一点多,当我洗完脸,准备关灯时,才望见头顶的不速之客:一只半手掌大的蜘蛛。它正怒视着我,扭动着那八条大长腿,仿佛就要落下来咬我一口。
我不由得失声大叫,尖叫声把妈妈从美梦中“拉”回来,妈妈半眯着眼,蓬乱的头发披在肩上,疾步如飞的赶到洗手间,眼一定,望着那蜘蛛,瞌睡虫全被吓得一哄而散,妈妈拉住我的手,走出洗手间,我看见她脸色泛白,鼻尖上有些小水珠。她强装镇定地对我说:“孩子,别怕,看妈妈的。”
妈妈穿上雨靴,拿着扫把,一步一步地挪到洗手间门口,她回头看了我一眼,就大步跨进去,顿时,里面传来了“噼里啪啦”的声音。我终于忍不住,过去瞧了一眼:蜘蛛在地上缩成一团,不住的颤抖着,看来已无生还的可能。我在旁边为妈妈的胜利喝彩,但妈妈手中仍紧紧地握着扫把,满脸大汗,后背的衣服已经被汗水湿浸了,眼中那惊惧的神色依然很明显,好似那蜘蛛仍在心中折磨她。唉,要是爸爸不去出差,妈妈就不用这么惨了。
5.《小狗包弟》的二重解读 篇五
一.文本解读解决基本问题, 但要为下一步解读作铺垫
让学生自读课文, 思考三个问题, 问题一:课文第一段讲艺术家的狗的故事有何作用?问题二:复述包弟与“我”相处的过程和我的心理变化。问题三:根据文章第11自然段理出文革前后我家的变化,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这几个问题在教学参考中都有现成的答案, 学生稍加思考也能答出来。
为过渡到深层次的人性解读, 讨论一个更有难度的问题:在真正的迫害还没有发生时, “我”已经把包弟当作一个可能会带来危险的因素而抛弃了, 写这样的内容是否有损巴金的形象?
参考解答:细读第10自然段, 看得出巴金对自己的批评是很重的, 他说“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可耻”一词表示对人格的否定, “逆来顺受”一词表示对无理的事采取容忍态度, 巴金在送出小狗后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承受着良心的拷问, 他把这件事写出来不仅不会损害他的形象, 反而证明“二十世纪中国的良心”这个称号他当之无愧, 因为对失去良知的痛恨恰恰是对坚守良知的呼唤。
二.人性的深层次解读提问启发更深入的思考
㈠文革中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平民百姓被无辜迫害致死的人那么多, 有谁会去体味一只小狗的死呢?为什么巴金要着重的记上一笔呢?
参考解答:是为了忏悔自己的过错, 更是为了见证一段历史。文革作为时间史被很多人提起过, 但文革中人的心灵史却很少有人去见证。
㈡作者在文中说“不仅是包弟, 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 一位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独特而深刻的大师, 竟在某个历史时期发现自己的命运与一只狗一致, 这难道不令人深思吗?究竟是什么出了问题?
参考解答:包弟在其他任何时间任何空间中的死亡都没有特别的意义, 只有在文革初期, 只有在造反派的反复围攻的“心惊胆战”的日子里, 包弟的死才具有了悲剧意义。巴金交出了小狗, 也交出了自己, 交出了一个人正常的理性思维, 这正是文革中很多人都经历过的心理过程, 他们从此走上了被扭曲被毁灭的道路。小狗包弟不正代表了文革中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广大弱势群体吗? (此处可补充巴金及家人在文革中的经历)
巴金在《〈探索集〉后记》中曾 说:“不能把一切推在四人帮身上, 我自己承认过四人帮的权威, 低头屈膝, 甘心任他们宰割, 难道我就没有责任!难道别的许多人就没有责任!”这话颇令人深思。
㈢见证的意义
所谓见证, 一是要亲自到场亲眼去看, 二是要挺身而出, 指证事实真象。可是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这两点呢?他们有的到场了却无法看见, 有的人看见了却不敢证明, 甚至有的人出于某种目的出具伪证, 在这种情况下, 巴金的《随想录》发挥的见证的作用就具有了莫大的价值了。
文革之后, 人们都不愿再提起那段历史, 在这种现状下, 在文革中受尽迫害的巴金首先站出来忏悔反思, 于1978年开始发表他的《随想录》, 与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有什么呢?
中国人总是喜欢一团和气, 喜欢大团圆, 因此对过错甚至是罪过总是尽量回避, 对十年文革似乎也是这样的态度。可是有人说:“中国的人性自觉是从文革后开始的, 西方的人性自觉是从奥斯维辛之后开始的。”国际上对奥斯维辛的研究和反思从未停止过, 那么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对十年文革的反思和研究是下几个世纪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基于这种考虑, 巴金在《小狗包弟》甚至他的 《随想录》中更多的是表达他的对社会的忧患意识和批判精神。
6.胆小的同学作文 篇六
有一次,我和邓纸棋一起去游乐园玩,我们来到了过山车面前,我说:“要不要去坐过山车?”邓纸棋说:“要!”虽然嘴里说着要,其实他早己魂不附体。只见他的脑门上不断渗出细密的汗珠,连身体都颤抖个不停。我们坐在过山车上,只听见邓纸棋“哇”的一声尖叫,全园的人仿佛都听见了,大家诧异地看着他,他不好意思,脸红了。
接着,我们来到了海盗船面前,我感觉邓纸棋绝对会拒绝,果然,他说:“算了吧。”可是无情的我伸出了“如来神掌”,硬把他拽到了海盗船上面。刚上去的时候,邓纸棋就尖叫着说要下去,可是被我控制住了。海盗船开始摇晃,他彻底崩溃了,说:“妈妈!helpme!要不然我就死无葬身之地了!”那声音真大,仿佛能够响彻云霄。有个小孩说:“快打110,出人命啦,出人命啦!”下船后,邓纸棋头晕目眩,找不到东南西北。
后来,我们来到了鬼屋前面,邓纸棋说:“NO gaplese no,no!”别说,邓纸棋英文还挺好。他拒绝了我带他进鬼屋的想法,我就嘲笑他,可他还是不敢,于是我把他硬拽了进去。
我们进来了鬼屋里,里面黑乎乎的。突然,有一个绿鬼从我们后面出来,吓死邓纸棋了,等出来的时候,我看见他的裤子湿了……
7.胆小的蜗牛作文 篇七
小朋友们,你们养过小动物吗?我养过,而且养的还是一只非常胆小的蜗牛。
这只胆小的蜗牛,是在昨天下雨之后,我和小伙伴们一起从潮湿的墙壁上抓来的,当时,我的眼前一亮,发现了它,我们非常高兴。
它非常小,小得和那要去很远的地方才能看到的星星一般模样,我们几乎看不见了。它的.头上长着一对长长的触角,我总以为那触角就是它的眼睛。它的背上还背着一个重重的“房子”,就像一块大石头往下坠着,让它很难受。它爬得非常慢,慢得就像没有移动过似的,只有后面留下的白白的痕迹说明它还在努力地爬着。
有一次,我将它放在一个很高很高的墙壁上,它吓得都不敢动了,我在下面喊:“加油,加油!”它似的听到了我的叫声,才勇敢往上爬。爬着爬着,我就想逗逗它。我轻轻地摸了一下,它就从墙壁上掉了下来,我担心它会因此而受伤,急忙俯下身子去看一看,那一对触角摆来摆去,好像在说:“没关系,我没有受伤!”这样,它又爬上了墙壁,真是“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还有一次,我在家里养它。但是妈妈却非要把它放在花盆里,我说行,妈妈就把它丢进了花盆。我们还给了它一些土和叶子,好让它生活。一天一天的,小蜗牛好像长大了许多,它的房子都快放不下身体了,也不那么胆小了,变得勇敢了。我就把它带到了学校,大家都说我养的小动物很好,很健康。
有一次,我一不小心把它掉在了地上,它竟然死了,我非常伤心。
8.胆小的小狗作文 篇八
本单元是高一必修一写人记事单元的一篇散文, 《小狗包弟》是第二篇文章, 虽然文题是“小狗包弟”, 但作者通过自己在“文革”期间, 不得已将“小狗包弟”送到医院的解剖台这件事, 深入地剖析自己、解构自己, 最终向小狗包弟表达自己深重的歉疚和忏悔之情。
本课的教授的重点自然要放在对文中所流露的情感的品位、分析上, 笔者首先带领学生通过了解一条小狗的可爱、一个时代的疯狂, 最终了解一个老人无奈选择后勇于剖析自我忏悔于人的伟大。
二、案例分析
在备课的过程中, 笔者一次次被作者情感的流露感动, 希望学生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只小狗的可爱和可悲的结局, 而且可以看到的作者通过记叙一只小狗的命运所写出得那个时代人们的恐惧、无奈、苦闷和内疚, 更要看到作者在“文革”结束以后同样作为一个受害者却勇敢地站出来面对自己曾经的过错, 面对真实的内心, 面对小狗包弟和世人深深的忏悔和歉意。
笔者让学生首先通过填写表格, 在文本中找出小狗包弟的可爱之处, 从而让学生了解令小狗包弟走上死亡的根本原因, 是这个时代的残酷和疯狂。 接着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 提炼出描写那个时代的文字, 并且用这样的句式概括:这是一个____的时代, 因为文本中有这样____的描写, 从而训练学生提炼概括的能力, 以及更细致地了解作者所描写的那个时代的特点。 当然在学生们准确概括完这个时代特点后, 又通过一些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那个时代的非理性和残酷。 在介绍背景的过程中, 笔者尽量规避在这个方面的过多的延伸, 因为这是一堂语文课, 一堂关于写人记事忏悔的散文课, 如果过多地讲解那个时代或者批判那个时代, 那么这节课的语文味就会被时政味盖过。 但是, 弱化政治背景却使得后面学生对于作者的无奈的行为或者“文革”后忏悔的举动不理解不认同。 最后一个问题是通过阅读作者内心忏悔的文本, 概括出“文革”时期作者的形象。 换言之, 就是通过作者忏悔的内容真正了解作者勇于忏悔的伟大之处, 敢于剖析自己的勇敢行为。 但是没有想到在这个环节上, 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设题的本义, 只是一味地遵从全文的思维定势, 对作者善良、勇敢、有良知的形象盖棺定论, 回避作者内心中暴露出的自己人性的弱点。 调动学生没有很好地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想法, 没有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他的愧疚和不堪。
此时教学难点是学生认为作者的所作所为没有忏悔的必要, 那是在那样一个特定年代的无奈之举, 是可以原谅和理解的, 无从谈到学生对于作者行为的认同和赞扬。
在这个时刻, 这本就不是一个可以选择的话题, 这个答案是唯一的, 主体的道德自觉是最重要的, 除非你自己愿意, 没有外在的力量可以征服你的心。 我想和学生明确的就是这样的内容, 也是作者巴金老人一直念念不忘无法释怀的原因, 就算时代再疯狂, 人还是应该有控制自己的能力, 并且笔者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日寇以死亡相逼的形势下, 共产党员是不是就可以放弃理想放弃使命向日寇投降, 为了保全自己或者家人而牺牲掉别的人呢? ”学生对此明确了何为信仰何为良知, 这些是不应该随着外力而改变消逝的。
在此, 笔者让学生明确何为良知, 所谓良知, 并不神秘, 它是人承担道德责任的内心体验和确认。 体验得越深刻, 良知在内心就越明亮。 倾听良知的声音, 确认自己为人的责任, 其实每个人内心都不一样。 有的人体验的非常强烈, 有的人对良知的体验则比较麻木。 作者巴金正是因为内心良知的体验非常强烈, 他就算在那样的特定时代做了如此不堪的选择也痛苦半生无法释怀。 噩梦般的“文化大革命”已经过去多年。 梦醒过来, 善有善报, 恶有恶报, 事情似乎结束了, 人们不大愿意重提灾难的过去, 舆论也选择遗忘作为了解过去的方法。 可是巴金不是这样, 他年老体衰, 却以惊人的毅力, 花了八年的时间, 写成了五集的《随想录》。 巴金的伟大在于他要追究在大灾难过后自己应当承担什么样的道德责任。 良知的醒悟使得巴金对“ 文革” 有独特的发现, 《 随想录 》 对 “ 文革” 灾难的体悟是 “ 文革”是民族的“共同犯罪”, 灾难的发生不是因为出了无耻小人, 而是因为我们恐惧, 因恐惧而丧失良知, 背离善。 忏悔实质上是良知意义的自我审判, 而作者勇敢地站出来, 对自己曾经的错进行忏悔, 在世人面前自我审判, 这种勇气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三、案例反思
作为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 笔者让学生先通过文本的阅读了解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思路上让学生通过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描写、对那个时代的描写, 最终看到一位老人的良知。最后在课外延伸部分通过对“华沙之跪”和“日本参拜靖国神社”的图片, 让学生明白忏悔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 小到一个人, 大到一个国家民族, 只有不断地鞭挞自己灵魂的弱点才能真正走向进步和繁荣。
9.胆小的我作文 篇九
每到夜晚,我独自一人躺在床上睡觉的时候,听到“咯吱咯吱”的声音,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在床下;每当我身上痒痒的时候,就会想是不是有虫子在我被子里,然后急忙去摸一摸,发现被窝里除了自己什么都没有,这才松了一口气;有时我还会发现窗外有黑影闪动,那会不会是坏人想从窗户外面翻进来把我偷走,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把被子往上盖一盖,甚至把整个头都蒙住,希望坏人看不见我。
久而久之,我每天都很晚才能入睡。我曾经央求爸爸睡觉时能不能开一盏夜灯,但是爸爸说开灯睡觉对大脑发育不好。
这一天,我终于鼓起勇气把害怕的原因告诉爸爸,爸爸决定陪我一起入睡,找一找这些奇怪的现象。当我们刚躺下几分钟,果然听见“咯吱咯吱”的声音,我告诉爸爸就是这个声音,爸爸微笑着说:“这是因为我们身体挤压床板发出的响声。”这时我又看到窗外的黑影,急忙喊爸爸看,爸爸解释说:“那是树的影子,因为外面有风,所以树在动。”“那我怎么总是感觉身上痒痒的?”我不甘心地问。爸爸终于忍不住哈哈大笑地说:“你看你,吓得一身汗,还把被子捂得这么严实,能不痒吗?”“哈哈,原来是这样。”我也忍不住笑出了声,突然发现黑夜没那么可怕了。
10.胆小的小狗作文 篇十
Charles Monroe Schulz(November 26,1922—February 12,2000),nicknamed Sparky,was anAmerican cartoonist best known for the comic strip Peanuts(which featured the characters CharlieBrown and Snoopy).He is widely regarded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cartoonists of all time.
Early life and education Minneapolis,Minnesota,Schulz
Born in Minneapolis,Minnesota,Schulz grew up inSaint Paul.He was the only child of Carl Schulz.His un⁃cle called him“Sparky”after the horse Spark Plug in BillyDe Beck’s comic strip Barney Google.
Schulz attended Richards Gordon Elementary School inSaint Paul,where he skipped two half-grades.He became ashy,timid teenager,perhaps as a result of being the young⁃est in his class at Central High School.One well-known epi⁃sode in his high school life was the rejection of his draw⁃ings by his high school yearbook.A five-foot-tall statue ofSnoopy was placed in the school’s main office 60 years lat⁃er.
Career
Schulz’s first group of regular cartoons,a weeklyseries of one-panel jokes entitled“Li’l Folks”,waspublished from June 1947 to January 1950 in the St.Paul Pioneer Press,with Schulz usually doing fourone-panel drawings per issue.It was in Li’l Folks thatSchulz first used the name Charlie Brown for a char⁃acter.The series also had a dog that looked muchlike Snoopy.
In May 1948,Schulz sold his first one-panel drawing to The Saturday Evening Post;withinthe next two years,a total of 17 untitled drawings by Schulz were published.
rather than one.Peanuts made its first appearance on October 2,1950,in seven newspapers.Theweekly Sunday-page debuted on January 6,1952.After a somewhat slow beginning,Peanuts even⁃tually beca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comic strips of all time,as well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Declining health and retirement eived
In July 1981,Schulz received heart bypass surgery(心脏搭桥手术).During his hospital stay,then-President Ronald Reagan phoned to wish him a quick recovery.
In November 1999,it was discovered Schulz had colon cancer(结肠癌).Because of the factthat he could not see clearly,he announced his retirement on December 14,1999.This was diffi⁃cult for Schulz,who told Al Roker on The Today Show,“I never dreamed that this was whatwould happen to me.I always had the feeling that I would probably stay with the strip until Iwas in my early eighties.But all of a sudden it’s gone.”
Schulz was asked if,for his final Peanuts strip,Charlie Brown would finally get to kick thatcertain football after so many decades(one of the many recurring themes in Peanuts was CharlieBrown’s attempts to kick a football while Lucy was holding it,only to have Lucy pull it back atthe last moment,causing Charlie Brown to fall on his back).His response was“Oh,no.Definite⁃ly not.I couldn’t have Charlie Brown kick that football;that would be a terrible disservice(伤害;倒忙)to him after nearlyhalf a century.”Yet,in aDecember 1999 interview,holding back tears,he re⁃counted(讲述)the momentwhen he signed the panelof his final strip,saying,“All of a sudden Ithought,‘You know,thatpoor,poor kid,he nevereven got to kick the foot⁃ball.What a dirty trick—he never had a chance tokick the football.’”
About Peanuts
At its height,Peanuts was published daily in 2,600 papers in 75 countries,in 21 languages.Over the nearly 50 years that Peanuts was published,Schulz drew nearly 18,000 strips.Duringthe life of the strip,Schulz took only one va⁃cation,a five-week break in late 1997 to cele⁃brate his 75th birthday.
Peanuts strips was published in July 1952 by Rine⁃hart&Company.Many more books followed,and these collections greatly contributed tothe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the strip.In2004,Fantagraphics began The Complete Pea⁃nuts series.Peanuts also proved popular inother media;the first animated TV special,ACharlie Brown Christmas,aired in December 1965 and won an Emmy award.Numerous TV specials were to follow,and the latest being Dream Big,the Peanuts Movie in 2015.
Charlie Brown,the principal character for Peanuts,was named after a co-worker at the ArtInstruction Inc.Schulz drew much more inspiration than this from his own life,some examples be⁃ing:
●Like Charlie Brown’s parents,Schulz’s father was a barber and his mother a housewife.●Schulz admitted in interviews that,like Charlie Brown,he had often felt shy and withdraw
●Schulz admitted in interviews that,like Charlie Brown,he had often felt shy and withdrawnin his life.In an interview with Charlie Rose in May 1997,Schulz observed,“I suppose there’sa feeling in a lot of a melancholy(忧郁的)feeling in a lot ofcartoonists,because cartooning,like all oth⁃er humor,comes from bad things happen⁃ing.”
●Schulz reportedly had an intelligentdog when he was a boy.Although this dogwas not a beagle as was Snoopy,familyphotos of the dog confirm a certain physi⁃cal resemblance.
●References to Snoopy’s brother Spikeed by the few years(1928-1930)that the living outside of Needles,California,were likely influenced by the few years(1928-1930)that theSchulz family lived there;they had moved to Needles to join other family members who had relo⁃cated from Minnesota to tend to an ill cousin.
●Linus and Shermy were named for his good friends Linus Maurer and Sherman Plepler,re⁃spectively.
●Peppermint Patty was inspired by Patricia Swanson,one of his cousins on his mother’s side.Schulz devised the character’s name when he saw peppermint candies in his house.
11.胆小的我作文 篇十一
邻居的小朋友们都知道我的这个永远也克服不了的胆小,于是就想办法给我治治这个毛病。于是,她们其中一个想向我们三个人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在半空中架着一条窄窄的桥,请问谁敢从这条桥上走过去。其他两位都大胆的说‘敢’。我见状,心想:既然她们能,我为什么不能,绝不能让她们看扁我的!“于是,我心里很矛盾,就犹豫了一会儿才说‘敢’。可她们说我迟疑了几秒,其实心里还是不敢。一个女孩说:”其实胆小何尝不是心理问题呢?“
有时下课,我就和几个关系不错的女生在走廊上聊八卦。我常常问她们,如果走廊旁的扶手消失了,你们还会在走廊上行走们。顿时,鸦雀无声。全都不敢(也包括我)。这难道不正应了我邻居好朋友说的,这一切全都是心理作用吗?
我有时胆小的晚上去个厕所都不敢,让妈妈陪着我,可妈妈为了锻炼我的胆量,常常在我上厕所的时候偷偷溜走。让我和妈妈怄气半天。其实,妈妈的心我懂。
12.胆小的同学作文 篇十二
她长着一张秀气的脸,黑亮亮的黑眼珠,一个(张)樱桃小嘴,一副“洋娃娃相”。
她下课与别人交往时,声音虽不大,但也能让对方听见。可一到上课发言时,声音就小得可怜。
这学期换了新老师,新老师在9月4日的第一节语文课上,让我们每个人都自我介绍。有的人镇定自若地走上台,又镇定自若地走下台;有的人十分紧张,说得结结巴巴;有的人一上去,竟忘词了……
轮到她了,她一步紧挨一步地挪,眼里满是慌张。终于,她走上了讲台。面对朝夕相处了四五年的同学们,她却仍然把嘴闭得紧紧的,不敢出声。老师鼓励她:“别紧张,就做个自我介绍。”可她的眼睛却流露出紧张的神色。老师没有办法,只得先让她下讲台,准备好了再说。
眼看着同学们一个又一个上讲台去,说得都非常好,可她仍没有准备好。语文课快要结束了,老师着急得直跺脚:“快点呀!快点!”她一点办法也没有。老师无奈让她中午自我介绍。
中午一转眼就到了。她小步走上讲台,终于开口了:“我叫邹雨宸……”她的声音太小了,比蚊子还小似的,几乎听不太清。不过,至少,她的“金口”终于开了啊!“蚊哼哼”完毕,她大步走下讲台,好像讲台上有怪物要吃她似的。台下,早已是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13.《小狗包弟》课例综述与研究 篇十三
一堂好课, 目标明确。如何确定教学目标直接关系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学习课文后能有什么收获?教师将本文的教学落点定在何处?当然这跟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息息相关。对于《小狗包弟》的解读形形色色, 因而针对文本设计的教学也是多种多样的, 经过归纳综合众多案例, 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 珍爱生命说。通过学习巴金对一只小狗的情感经历, 上升到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学会珍爱生命。
第二, 批判“文革”说。这类的教案将文章解读为旨在揭露文革的黑暗, 连一只小狗也不放过, 从而让学生认识“文革”十年给人带来的难以抚平的伤害, 强调认识和反思“文革”的教案, 这占了绝大多数。
第三, 反省忏悔说。把教学的落点定在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学习作者勇于反省的精神, 让学生通过对“文革”这个时代的反思, 进而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认识忏悔精神的伟大意义, 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而鲜有作品定位到通过细读文本的方法感受作者流露出来的对包弟的“歉意”。
二、案例分析及文本解读
以上案例只是教学之一隅, 可见一线教师都花费了很多心思琢磨文本, 琢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但其中透露出的诸多问题值得我们警惕。主要问题有两个方面:
第一, 关于《小狗包弟》的主题挖掘, 大部分课例和文章把这篇解读成为批判文革的工具, 实际教学中结合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让读者和学习者认识到“文革”给当时的人们带来的难以抚平的创伤, 于是告知学生作为人类也要学会反思, 爱护动物尊重生命, 更有甚者为吸引眼球夺得创新, 插入许多人类残害小动物而求快感或利润之类举动的图片, 进而让课堂又上升到生命意识这一高大上的层面。因为课程标准和教材没有明确教学内容, 所以教师“教什么”的这个问题直接抛给了老师, 老师根据自己的理解教学这篇课文, 这个问题反映了实际教学的随意性问题。
那么作者到底是旨在批判文革, 告知我们要尊重小生命, 还是旨在表达对小狗的歉意呢?回归到这篇文章的体式上, 这篇文章属于散文, 而且是叙事性带有抒情的回忆性散文。每种文体都有文体特征和规定性:小说是由情节构成的虚构的故事;戏剧由一句句台词和对话构成, 以彰显人物性格的剧本;诗歌是表达表达和韵律协调的统一体。区别于小说和诗歌及戏剧, 散文显得更自由, 取材更广泛, 笔调更灵活。“没有哪一种问题像散文这样最直率、最不加掩饰地体现着作者的喜怒哀乐, 他的生命意义的定向、生命意义的追问、生命意义的创造”, 它是独抒性灵的产物。所以就这篇散文教学应该着眼于作品的主体, 主体是小狗吗?一些老师把课堂大量的时间放在研究“‘包弟’到底是一条怎样的小狗“为何如此惹人喜爱的它会有如此悲剧的结局”这样的问题上, 而忽视了我们的抒情主人公, 也是抒情的主人公———我。我为什么要写包弟?———为了表达对包弟的歉意。很明显, 文章的末尾就直截了当地抒发了这种情感, 正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 这种情感是包弟死后时隔多年的巴金重新提起笔来回忆这段往事最真切的感受, 这种情始终贯穿全文。那么我们的阅读旨向是不是也应该聚焦到这一点上读者和学习者通过感受巴金因为一条小狗而多年怀愧于心的这样的心理状态能不为之深深打动吗?读到这一层, 老师如果稍加点拨, 学生的反思意识, 尊重生命的意识是不是也会在无形之中油然而生?
第二, 课堂上对于这篇文本的处理上有些浮皮潦草。对于文本的研读, 大部分老师就在探究包弟特点和作者情感变化时让学生粗略阅读。例如:整体感知划分段落归纳情节之后, 让学生找出作者在文中的情感变化, 让学生自读课文之后, 很快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作者在谈艺术家和狗的故事是悲伤的—与包弟相处时是欢快的—听到抄“四旧”的消息时很忧虑—送走包弟后轻松—之后变为沉重心不得安, 进而追问背后的时代原因, 巴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对文本的处理到此就画上句号。再举个例子, 有些老师让学生学习巴金敢于讲真话、流真情的无畏精神, 培养像巴金那样的自省和忏悔意识, 找到“文革”或者二战的血腥图片, “勃朗特下跪”和小泉参拜神社的文字资料, 这样的教学方法固然可以刺激学生感官, 吸引学生的注意, 感染他们的情绪, 或多或少可以达到忏悔自省的效果, 但这种脱离文本的教育并不能算是语文教学方式, 课堂就成了“变味”的语文课。在这里陈日亮老师特别强调:“以文解文”“以言传言”, 也就是细读文本法, 靠我们细细咀嚼品味散文的语句探究作者的情感, 学习其中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散文样式已比较熟悉, 情节的把握不是难事, 重点是让学生体会这种朴素无华的语言自然顺畅叙事和内在的深挚感情。但是独生子女大都以自我为中心, 对“文革”这段特殊历史缺乏了解, 因此不会做深入的思考, 自我中心主义较普遍的孩子同时普遍缺乏反省意识, 我想他们是无法理解作者的良知和无奈及用于剖析自己忏悔的人格, 但毕竟他们已经初步具备判断分析能力。如果我们能够把事情的真相清清楚楚地说给他们听, 我想他们就能被事实真相所震撼, 反省忏悔意识定会被唤醒, 理性思维定会被激活。
根据本文的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 笔者确定了以下教学设计以供参考。
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通读全文, 把握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情感及产生原因。
2. 品味语言, 理解作者是如何将情感诉诸笔端的, 感悟作者敢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教学重点】
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难点】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人对狗有感情, 狗也是通人性的。关于这一点, 我们从巴金先生的散文《小狗包弟》中, 更可以深深地感受到。 (板书:小狗包弟, 散文, 巴金) 哪位同学能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 向大家简要介绍巴金先生的生平及创作情况?
2.走进作者 (简单介绍其成就) 。
3. 初读课文, 感知形象。
(1) 本文题目是“小狗包弟”, 请细读第3段和第5段, 画出描写包弟动作行为的句子, 请你用这样的句式总结包弟的特性:“这是一条 (特性) 的小狗, 因为它…… (举例) ”
示例:这是一条有情义的小狗, 因为它在我们不在家时, 天天守在睡房门口, 等我们回来, 从不厌倦。
明确:可爱、聪明、有情义、通人性。
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可以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突出其特点, 作家突出小狗包弟的这些特点时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又是侧面描写呢, 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
明确:正面描写, 如第2自然段“狗来了……不停的作揖”。
侧面描写, 如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引客人发笑”。
第3自然段写由起女士在两年之后仍然对包弟念念不忘。
萧珊在三年困难时期, 每次出去吃饭都带骨头回去喂包弟。 (第4段)
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
4. 再读课文, 把握情感———分析作者的“歉意”。
(2) 从刚才的研读中, 我们了解到作者对包弟的是什么样的情感? (喜爱) 那么文章除了表达喜爱之情外, 最主要表达的是何种情感?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学生浏览课文。明确:“我怀念包弟, 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3) 文末说“我怀念包弟, 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作者为什么要表达歉意?
补充背景
引导:“文革”后, 在别人都把全部责任推到了“四人帮”身上的时候, 并没有多少过错的巴金向小狗表示歉意, 这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投影) 从作者对小狗包弟的忏悔中, 我们可以看出他善良、正直的品性和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精神。后来作者经历了不少的磨难, 可仍摆脱不了“煎熬”, 这又说明了他是有反省、自律精神。这是我们民族在“文革”时代所缺少的精神, 这种精神将随着巴金作品的影响, 扩散到读者当中, 唤醒社会公正、社会公德、人类善良的天性。
5. 品读课文, 深挖主旨。
(4) 怎样表达歉意
学生浏览课文后找出作者自责、表示歉意的句子, 品读诵读之, 重点诵读第10段和11、12段, 并从文章中划出让你你感触最深的句子, 找出来细细品味。
参考内容 (多媒体显示)
1) 文章中共出现了几次“您的小狗怎样?”作者每次提到这句话分别是什么样的心情?试试推测作者的心理活动。
2) 第十段:“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箭熬。”
问:我们从哪里能读出“满园的创伤”?除了前面写到“同我一起散步的人”不再逗着小狗玩, 和前面写“包弟”有联系之外, 其余的叙写, 是否也在构建作品的主题?其中除了明显表现生态的破坏, 环境的变异是否也和“创伤”有关联?为什么?这样写有什么更深或更广的意义?
“我自己也终于变成了包弟, 没有死在解剖桌上, 倒是我的幸运。”
问: (1) 这句话有什么意味?为什么我会成为包弟?
(2) 为什么说“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明确:自嘲意味。
(3) 如果把原句改为“我自己, 没有死在解剖桌上, 是我的幸运……”可好?仔细揣摩有什么不同?
“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十二段:“这样的煎熬是不会有终结的” (5) 为什么要以一条小狗来反映“文革”的现实?
注意其中“人对人”、“狗对人”、“狗对人”三个方面, 能反映和揭示出什么?
(投影) 提醒我们, 小狗虽小, 但也是一条生命, 善良的生命应该获得生存权。作者以小狗为切入点, 表达对人性的呼唤。
连一条狗都不能逃过劫难, 更能体现“文革”时代任何生命都不能免受侵害的现实。这也体现出了“以小见大”的写作特点。写小狗遭难反衬那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在“文革”的风暴中, 多少夫妻朋友反目, 相反小狗却一直与主人不离不弃。包弟的遭遇和作者的那一段历史是分不开的, 写包弟也是为了表现自己的心灵历程。
6. 课堂小结。
巴金是现代中国不多的文学大师、思想家之一, 他以丰硕的文学成果及一生坦荡无瑕圣哲般高贵的人品, 向世人证明了爱心的价值、真诚的伟大和天才的光芒, 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并学习这位老人不断进取的精神和严于解剖自己灵魂的勇气, 铸造一种坦诚真实的人格。
7. 延伸迁移, 课堂练笔。
如果今天晚上你要向好朋友推荐《小狗包弟》, 那么你会怎样推荐呢?请写上一则推荐语, 10-70字之间。
示例:情义与怯懦的对比, 可爱与残暴的较量, 一条小狗展现一个可怕的年代, 一颗忏悔的心撑起一个大写的人小狗包弟, 让我们笑着, 哭着, 心痛着……
8. 布置作业。
研读材料, 联系课文, 选取一个合适的话题 (如“小议‘我靠的是感情’”, “谈‘身边琐事’的深广内涵”) , 写写独特的感想, 与同学讨论。
摘要:巴金的《小狗包弟》被选入人教版、苏教版、粤教版等多个版本的教材, 其价值是多面的, 读来通俗易懂、感人至深, 备受广大师生青睐。作者收集了二三十个教案, 结合作品的特点、课程标准和学情, 对其进行了详细比较与归纳分析, 并提出了建议, 以供广大一线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狗包弟》,课例,综述,学情,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陈日亮.如是我读[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 2004, 36-38.
[2]王荣生, 宋冬生.高中语文学科知识与能力[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胆小的小狗作文】推荐阅读:
胆小的作文08-05
胆小的乌龟-三年级作文07-30
作文:我不再胆小07-10
胆小男生优秀作文10-24
我不再胆小学生作文06-24
小学作文从此我不再胆小09-26
胆小鬼三年级作文10-19
我克服了胆小作文400字07-07
教育随笔小班关注胆小的孩子09-13
学习胆小先生和大老鼠的故事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