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共13篇)
1.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 篇一
第五课
传统与革新——从巴洛克风格到浪漫主义
教学目的:
①了解和感受外国美术发展中艺术流派、艺术风格与时代的关系。②了解并掌握外国美术中重要的艺术流派的主要特点。③进一步学习美术欣赏的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了解并掌握各流派的主要特点,对一些经典作品能够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研究,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作品赏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作品与作品,作者与作者,流派与流派之间做比较。在比较中,辨别异同,识别风格上的差异。
难点是涉及艺术流派比较多,对这些艺术流派形成的社会条件,要作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设问:17世纪欧洲为什么会出现巴洛克艺术?
二、新授:
1、通过课件了解文艺复兴后的社会现状。
17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
17世纪的欧洲美术,是以巴洛克风格为代表。它服务于教会上层和贵族,为了宣扬宗教和满足享乐的欲望,不惜重金建造豪华宫殿、住宅,使其显得壮观和华丽。
2、引导学生鉴赏:贝尔尼尼的建筑《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和雕塑《阿波罗与达芙妮》和鲁本斯的绘画《劫夺吕西普斯的女儿》各有什么共同的艺术特征?
在雕刻和绘画中都充满了紧张的戏剧气氛。建筑大量使用曲线和椭圆形体现出丰富多变的构造,在绘画中强调光线。戏剧性、豪华、饱含激情和强烈的运动感是巴洛克艺术的主要特征。鲁本斯笔下的裸体,不论是男是女,都具有肌肉强健、体力充沛、动作粗犷、富于肉感等特点。这一特点始终贯穿在鲁本斯的一系列作品中。这是对人的生命力的积极肯定和歌颂。这一作品中的开阔有力的笔触与富有动感的线条,使画面洋溢着勃勃生机。热烈明快的色彩,抒发了画家的浪漫情怀。所有这些都集中地显示了巴洛克艺术华丽恢宏的一面。
指名说说委拉斯凯兹《宫女》的特色。
3、“荷兰小画派”:
著名的“荷兰小画派”:肖像画家哈尔斯、伦勃朗,风俗画家维米尔,静物画家霍达。他们的作品有什么艺术特征?(世俗性)
重点赏析伦勃朗作品。通过课件了解:
伦勃朗(1606年—1669年)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不仅是杰出的油画家,而且是著名的铜版画家。他在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从而在美术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伦勃朗出生在莱顿一个磨坊主家庭。受过较好的教育,并进过大学,但不久离校学画。21岁时已掌握了油画和铜版画的基本功,开始形成自己的风格。他在家乡开画室并接受订货。1631年离开家乡定居在荷兰最大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很快就成为当地著名的肖像画家。1634年他与富商小姐莎斯基亚结婚。自此至1642年他创作了许多肖像画,受到新兴资产阶级的欢迎。1642年他的爱妻病逝,后因伦勃朗和女仆结合,引起亲属们的强烈不满,以致诋毁他的声誉,霸占他的财产,最终使他陷于困境,不得不搬到贫民区居住。但伦勃朗在艺术上并没停步。相反,由于生活的坎坷使他更深刻地去观察和理解社会,艺术视野更为广阔,使他的艺术达到了顶峰。在他完成晚年著名的代表作《呢布业同业公会理事》后,他的后妻和他唯一的儿
用心
爱心
专心 1 子相继离开人间。1669年10月4日,这位最杰出的荷兰画家也终于在极端贫困中与世长辞。虽然他的遗物只有画具和破旧的衣衫,但是他却给人类留下了一大批极其珍贵的艺术遗产(600幅油画、1300幅版画和2000幅左右的素描和速写)。
在伦勃朗的大量作品中,肖像画占了很大的比重。仅他的自画像,目前保存的估计总数在60幅至100幅之间。他的绘画风格,突出地表现在利用光线来塑造形体、表现空间和突出重点,画面明暗对比强烈,虚实结合,层次丰富,气韵生动,后人称之为伦勃朗式的明暗画法。课本所选的伦勃朗的《夜巡》一画突出地体现了他的这种绘画风格。
《夜巡》是伦勃朗创作盛期的重要代表作。它是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民兵总部订制的一幅群像肖像画。
4、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绘画
A、先通过播放古典和浪漫主义代表音乐来让学生感知流派特征。
指出:古典主义的萌芽,发生在巴洛克时代的意大利。后来由于在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人,借此古典主义音乐便得以形成。因此,音乐方面的“古典乐派”实际上指的是“维也纳古典乐派”。古典主义艺术,首先发生在文艺领域中,它以恢复希腊、罗马的古典艺术为目的,注重形式上的匀称和谐,主要放眼于追求客观的美。
浪漫主义音乐是古典主义音乐的延续和发展,贝多芬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终结者,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行人,浪漫主义音乐抛弃了古典音乐的以 旋律为主的统一性,强调多样性,发展和声的作用,对人物性格的特殊品质进行刻画,代表是舒伯特。浪漫主义音乐体现了影响广泛和民族分化的倾向,在法国出现了柏辽兹,意大利有罗西尼,匈牙利的李斯特和波兰的肖邦。浪漫主义音乐终结在瓦格纳和勃拉姆斯时代。
B、古典主义绘画的主要特征是,力求恢复古希腊、罗马古典美术的传统,多取材于古希腊神话和古罗马的历史故事,在艺术形式上,注重造型和对称、和谐的构图,追求单纯、庄重而又典雅的艺术风格,宣传一种理想化的崇高境界。在技巧上,古典主义绘画强调精确的素描技术和微妙的明暗色调。
三种不同的艺术倾向:
a、以普桑为代表的崇尚永恒和自然理性的古典主义。
b、以达维特为代表的宣扬革命和斗争精神的新古典主义。
c、以安格尔为代表的追求形式完美和典范风格的学院古典主义。结合相关具体作品理解: 建筑:
凡尔赛宫(1661年—1756年,勒沃、孟莎、勒诺特尔等先后设计)
原是法国王宫,在巴黎西南,是欧洲最宏大、最辉煌的宫殿,占地300公顷,集建筑、园林、绘画、雕塑之大成,集中体现了十七八世纪欧洲艺术和技术的成就。凡尔赛宫镜厅(1678年始建)
凡尔赛宫最豪华瑰丽的大厅,又称“镜廊”。由建筑师孟莎设计。整个大厅长73米、宽10米、高13米,室内用乳白和浅紫大理石贴面,廊柱则用绿色大理石贴面,柱头和柱础镀金,檐壁和各种花饰都用金色。厅的拱顶是由当时著名画家勒布伦绘制的巨幅油画,表现路易十四在位时的功绩。大厅一侧是17扇朝花园而开的巨大拱形窗门,另一侧则是17面落地大镜子,由483块镜片镶嵌而成,它把对面窗外的蓝天、园景映照在镜子之中,使室内显得更加丰富,“镜厅”之名则由此而来。当年厅内燃烧蜡烛时,几千支烛光经镜面反射,使大厅显得无比辉煌。此厅之所以如此豪华,因为这是宫廷举行大型招待会和国王接见外国高级使团的场所,相当于中国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绘画:
达维特《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油画,330×425厘米,1784年作,巴黎卢浮宫藏)
达维特(1748年—1825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最杰出的画家、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主要代表。古罗马历史题材的历史画《荷拉斯兄弟的宣誓》,有力地歌颂了古罗马人为了共和国的利益而勇敢地去格斗的英雄主义精神。
油画《荷拉斯兄弟的宣誓》,原是法国皇帝路易十六的订件,但达维特并没有按照统治阶级的意愿去画,而是赋予这一古罗马历史故事(罗马城和邻城阿尔巴交战,双方各派三兄弟格斗,以定胜负。而双方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之间有着姻亲关系。但是,代表罗马城的荷拉斯三兄弟毅然挺身而出,大义灭亲)以鲜明的主题──个人情感要服从国家的利益。画面上采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这两种矛盾情感的冲突。中心位置上的荷拉斯三兄弟在出征前,从父亲手中接过武器并庄严宣誓;画面右下角的三兄弟的母亲、妻儿和姐妹则陷入个人的情感而感到哀伤,笼罩在一片忧虑和悲哀的气氛中。她们的行为反衬出三兄弟出征前的英雄气概,突出了画的主题。整个画面构图严谨、均衡对称,造型坚实,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美术的重要特征。
安格尔《浴女》(油画,146×97.5厘米,1808年作,巴黎卢浮宫藏)
安格尔(1780年—1867年)是19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绘画的主要特点是线条工整,轮廓准确,色彩明快,构图严谨,具有一种典雅的美。他一生画了大量作品,其中以肖像画、女性人体画和素描最为突出。
这是安格尔早期的代表作,但它已经清楚地显示出安格尔的艺术追求。安格尔年轻时就非常崇拜古典艺术。十五岁时他看到一张从意大利带回来的拉斐尔的《椅中圣母》的印刷品,激动得热泪盈眶。以后他就决心要创造一种符合古典原则的理想美。这件女性人体作品便是这种艺术追求的具体体现。画家以准确的线条、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女性人体的曲线美,尤其强调女性人体背部的圆润与柔美。它给人的感觉是一种单纯的形体美的欣赏。当然,从中也看到了安格尔坚实的素描功底,简洁、流畅的线条所包含的韵律和音乐感。
C、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出现于德国和英国,十九世纪盛行于法国的一种文艺思潮。浪漫主义宗旨与“理想主义”相对立,主要特征注重个人感情的表达,形式较少拘束且自由奔放。浪漫主义手法则通过幻想或复古等手段超越现实。法语的浪漫一词意味着感情丰富、多情善感。鉴赏:
席里柯《梅杜萨之筏》(油画,489×718厘米,1819年作,现藏巴黎卢浮宫)
席里柯(1791年—1824年),是法国浪漫主义美术的先驱者。他的《梅杜萨之筏》是一幅使当时画坛引起强烈争议的作品。席里柯以幸存者的叙述作为他创作的素材,并对尸体、重危病人等画中要描绘的场景画了许多写生,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这一作品。描写筏上的幸存者突然见到远处一艘轮船时,挣扎着起来呼救的一刹那。席里柯通过上升的金字塔形的构图,有层次有节奏地把人们由死亡、绝望、痛苦挣扎升华到希望得救的激情上,激起观众的种种联想。加上森严的色调,强烈的光影对比,更增强了这一悲剧事件的气氛和震撼人心的力量。但是,当时许多习惯于旧传统的美术家认为这是离经叛道的作品。当然,不久就证明,这幅作品为法国浪漫主义美术冲破古典传统的束缚开辟了道路。
戈雅《1808年5月3日的屠杀》(西班牙)(油画,266×345厘米,1814年作,马德里普拉多博物馆藏)
重点: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油画,260×325厘米,1830年作,巴黎卢浮宫藏)
德拉克洛瓦(1798年—1863年)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绘画杰出的代表。他的艺术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把绘画艺术从学院派和古典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他的创作是以人民争取自由的题材、对于人物情感的深入刻画、大胆的构图和绚烂的色彩为主要特征的。他的《自由引导人民》一画是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之一。
德拉克洛瓦在这幅作品中,大胆地将寓意象征和真实的现实生活场景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画中的主要人物是一个燃烧着战斗热情的象征自由的女性,她那强壮的手臂毫不费力地持着装有刺刀的步枪和法兰西共和国的三色旗。她虽然袒开胸部,但毫无温柔或淫荡之嫌。她那有力的双腿跨过街垒,冒着炮火,带领战士们前进。虽然这是一个象征性的人物,但画家把她塑造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她身穿法国妇女的服装,只有她头上的那顶弗吉利亚帽(摹仿古罗马时期解放了的奴隶所戴的帽子,法国第一共和国时期曾以此作为自由的象征)和几乎是一种古典风格的人物造型,体现了她的寓意象征。她是法国人民争取自由精神的化身,正是她引导人民走向胜利。跟随她的人中有激昂的工人和市民等。她左侧的手拿双枪的少年,进一步突出了这次革命的广泛群众性。她右侧的面向画面中心比较突出的人物是一个资产阶级的绅士,他身穿流行的长礼服,头戴大礼帽,留着络腮胡子,手持滑膛枪。正是他所代表的资产阶级控制了这次革命。这次革命的结果不过是以波旁宗族中比较开明的一派势力代替了反动的波旁王朝的统治。在画面下方的阴影
用心
爱心
专心 3 里,受伤和即将死去的战士横卧在碎石中。一位战士目视着自由的化身。她既是他们的理想,又是他们战斗的动力。透过画面右侧的硝烟,人们可以看到远处巴黎圣母院的塔楼。争取自由的主题,强烈的激情,色与光相融合的对比,奔放有力的笔触,这一切就是这幅作品的主要成功之处。
吕德《马赛曲》(大理石,1270×600厘米,1833年—1836年作,巴黎大凯旋门)
吕德(1784年—1855年)是19世纪上半期法国最著名的雕刻家。安放在巴黎大凯旋门上的浮雕《马赛曲》是他不朽的杰作。这一作品原名《1792年义勇军出征》。它表现1792年法国人民在反抗普鲁士和奥地利等封建帝国的战争中,马赛的一支义勇军开赴巴黎参加战斗的历史事件。当时这支义勇军是高唱着一支斗志昂扬的军歌雄赳赳地开赴巴黎的。巴黎的市民们称这首军歌为《马赛曲》,1795年这首歌被正式定为法国国歌。吕德的这一浮雕也简称为《马赛曲》。这是一件结构严谨统一、人物情绪激昂奔放、运动感急速有力、极富艺术感染力的高浮雕。整个浮雕分为两层:上层是右手执剑、左手振臂高呼象征法兰西和民主自由的女神,下层的各种人物与上面的自由女神相呼应,并且突出男女老少万众一心,奋起保卫祖国的主题思想。它充分反映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广大人民群众昂扬的斗争精神。它与德拉克洛瓦的名画《自由引导人民》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总结:
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绘画分别有什么重要特征?
四、拓展:
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全面了解这一时期自己喜欢的画家或音乐家
用心
爱心
专心 4
2.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 篇二
一、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和革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 有利于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在发展文化强国时要加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多元化的文化冲击下,虽然我国人民的法制意识增强了,但是社会问题也在逐渐增多,如西方生活方式、思想文化对中国人民产生的影响,致使许多人出现诚信意识淡薄、价值取向扭曲等现象,直接导致民族、国家缺失传统文化自信,另外还呈现出缺乏系统化的关于传统文化知识教育制度方面的规定,造成人们缺乏足够的传统文化认识度。甚至出现某些人对传统文化持否定的态度,对外来文化过于盲目崇拜,极大地阻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只有加大对中国文化的重视,才能够为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2. 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相适应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面对这种宝贵资源的时候,应该采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传承和革新的态度,充分挖掘、创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创新性地发展、创造性地转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特征,有效地整合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使其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相适应。
3. 有助于完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内容都隐藏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当中,中华民族5000年文化的沉淀发展成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几千年来不断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其中许多内容可以应用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如吸收墨家的兼爱非攻、儒家的理想人格等思想,将其科学地应用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对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正确培养。另外社会实践、人民群众的实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来源,从中可以看出群众基础是传统文化固有的特征,对于人民群众来说也更加容易接受。所以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分析中国传统文化时可以采取马克思主义方法,使用广为熟知的、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讲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融入当今时代的思想内容,从而达到不断丰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效果[1]。
二、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
1.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
为了实现生态文化社会的创建、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于是提出生态教育,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生态学的方法、原理、思想等内容,促进人们生态意识的增强,为生态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具有丰富的生态文化内容,对其进行传承有助于完善生态教育。如儒家思想中提出的“取物以顺时”、《周易》中讲述的“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男女”等。对这些文化进行传承,有利于启发人们思考出有效地对环境问题进行解决的方法,极大地推动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2.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文化
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能够通过道德问题全面地反映出来,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不能够用道德规范来简单的定义,需要内化这些规范,在对自身的行为进行约束、指导时使用道德规范,提高人们自身的道德自律能力,促进人们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在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在社会转型期呈现出张扬的社会欲望,极大地影响了社会道德领域,频繁出现“道德滑坡”问题。在一脉相承的“德治”“德政”下,孔子提出的“仁政”理念,是非常明智的治国思想,目前强调的“以德治国”正是与之呼应的举措,是发展、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2]。
3.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文化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要的组成内容之一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借鉴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将新的时代内容赋予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使其具有极大的驱动力,驱动其世代相传。而实现人生价值、人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所重视的内容,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能够将儒家的思想充分显现出来,其提出的博大胸怀能够包容万物、其进取精神能够完善人生理想,且与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相一致。另外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也与当今社会的和谐理念相一致,因此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当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思想文化。
三、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革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优秀的文化内容,也存在落后的文化内容,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传承时不能全部吸收,应当有所选择,创新地继承传统文化,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1. 不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应整理、开发传统文化体系,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在目前社会发展中,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有助于增强国家的竞争优势,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了丰富的来源,同时这种来源具有取之不尽的特征。持续发展中华历史的基础就是创新地继承传统文化,人类从事的认识活动、实践活动,都借助传统文化得以保留下来,不断对其中的优秀文化进行挖掘,将其应用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有利于人们深入地认识古代人们的智慧、生活方式等,对现代人的生活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同时再创造、再理解传统文化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当代人的思想觉悟,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4]。
2. 革新传统文化的继承形式
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传统文化时,革新继承方式,激发传统文化的活力,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统、现代之间的合理转化,从而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在革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方式时,可以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将优秀的文化以电子形式保存在计算机硬件当中,然后使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广泛的传播和教育,使更多的人可以认识到优秀的传统文化。另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大传统文化教育的比重,大力传承传统文化,增强人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减少对外来文化的依赖,从而提升我国的综合实力。
3. 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文物建筑
为了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够充分发挥文化作用、教育作用,在革新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可以采取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文物建筑的方法,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带领人们去往建筑物景观、文化遗址等地区进行实地参观,若是条件不允许,则引导人们观看相关的影片、图片等,使人们真实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伟大,加深教育的真实性、形象性,然后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将传统文化建筑物中反映出的现代文化价值渗透给人们,从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思想观念。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承与革新的深入研究,从中可以了解到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和革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利于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有助于促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完善。同时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时,主要是将其道德文化、思想文化等应用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而在革新中国传统文化时,可以采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进行不断挖掘、革新传统文化的继承形式等方法,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和革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探索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传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革新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
关键词:意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黄洁.文化自觉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4(20):57-58.
[2]黄超,李宪伦.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观念阙如与现代补缺[J].学术论坛,2015(03):159-162.
3.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 篇三
显然,这三种限制之所以能成为限制,关键是皇帝本身还有所忌惮,担心自己做了亡国之君,担心祖宗江山亡于顷刻,也担心因自己的行为不当留下万世骂名。如果他像隋炀帝那样,觉得即使是跟士大夫们比才学,他也该做皇帝,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如果他像秦二世和明熹宗那样,根本没有长大,心智停留在儿童状态,一味贪玩,专心胡闹,那么,他在理论上就可以“无法无天”了,任何限制对他都不起作用。
人性的弱点,威力巨大。作为君主,就本心而论,他们其实更乐意不受限制,不听规劝,任着自己的性子来。选择接班人,是皇权政治的头等大事。皇帝选择接班人,按规矩是一回事,论喜好则是另一回事,即不讲道理的胡来。从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开始,就喜欢这样胡来。原本已经按规矩,定下了皇后生的长子刘盈为太子,但他晚年偏爱宠妃戚夫人,非要废掉刘盈,立戚夫人生的儿子为太子。御史大夫周昌是个结巴,闻讯只会结结巴巴地抗议,“期期知其不可”,“期期不奉诏”。但能说会道的儒者叔孙通则说:“昔者晋献公以骊姬故废太子而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早定扶苏,胡亥诈立,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共)苦食啖,岂可背哉!陛下必欲废嫡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最后打动了刘邦,收回成命,缩了回去,说换太子不过开玩笑而已(“吾特戏耳”)。显然,如果不是出于害怕亡国的担忧,以及秦亡的阴影作祟,即使聪明如汉高祖刘邦,也一样会任着性子,听自己喜欢女人的耳边风,擅自改动继承人,而且一干到底,不管大臣们的劝阻。
权力的放纵必然导致实话的扭曲
所以我们看到,在整个帝制的历史上,尽管君主们知道实话实说对他们的统治有莫大的好处,但他们却一直在做一种反向的努力,尽力削减人们说真话、说实话的空间。即使在唐朝,也是苏味道这样的模棱宰相做得比较长。而李林甫这样诸事顺着皇帝说、事事逢迎皇帝的宰相,干得也是风生水起。李林甫不仅自己不说实话,也不许别人说,让谏议之官去学御马监的仪仗马,一声不响。我们伟大的诗人杜甫,在担任左拾遗(皇帝身边的谏议官)时,因为多了句嘴,就丢了乌纱帽。
从盛唐到晚唐,皇帝也一直在降低宰相们的官衔,好让他们没那么大的资本跟自己争吵。进入宋代,一直在皇帝身边坐而论道的宰相们忽然之间就没有了座位。有种说法,是宋太祖做皇帝的时候,前朝降臣范质为相,欲有文字进呈,宋太祖说,“我看不清,你走近点”,然后偷偷令宦官把范质的座位撤了,从此,宰相上朝无座。也有材料说其实是范质故意谄媚,自己不要座位,开了一个恶例。近世著名文史学者陈登原先生认为,宰相没有座位,就是“由于范质之逢迎”。但是,这样的逢迎跟皇帝的喜好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范质这样的宰相,不敢在皇帝面前有座位,其实是出于皇权的无形压力。
到了明代,一身流氓气的开国皇帝把宰相也给废了,而且开创了帝制国家特务政治的先例,设立锦衣卫、东西厂,走法外的轨道,口衔天宪,随意迫害群臣。御史台(明代叫都察院)里再也没有了专门给皇帝提意见的谏议官,御史只对下,不对上。而继承明制的清代,自负的皇帝连士大夫修齐治平的权利都给剥夺了。在他们看来,治国平天下是皇帝的职责,跟士大夫不相干。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就是跟皇帝争天下。甚至,传统的士大夫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权,也被皇帝收去。乾隆皇帝解经,被拍马屁的臣子奉为经典之上的经典。
后来的臣子读经,只能按皇帝意思来,越轨就是离经叛道。为了让士大夫们彻底闭嘴,清代的文字狱一个接一个,在动辄获咎的情况下,士大夫们只好去做朴学,埋头考据。在这种根本不让人说话的政治气氛里,乾、嘉、道三朝元老曹振镛的名言“多磕头少说话”成为清代臣子们必须遵行的准则。很多臣子,把磕头当成了健身体操,每日练习。在清朝,磕头甚至是一门功课、一门技术,需要前辈来传授的。所以,做臣子的,大道理是绝对不能讲了,要讲,也得皇帝自己讲。即使皇帝垂询,臣子们也只能就皇帝的意思,说一点技术性的话。皇帝要求臣子的,只是做事,别妄想做大臣,只能做奴才。甚至到了晚清,大清江山都需要靠在野的士大夫练乡团来拯救了,在西太后的评价体系里,“能做事”是对臣子的最好褒奖。
君主的专制程度越高,人们说实话、说真话的空间就越狭窄。若君主可以肆无忌惮地凭一己的好恶,甚至一时兴起、一时的气愤就可以福人祸人,就势必引来越来越密集而高调的逢迎和奉承。君主如此,坐镇一方的高官也是如此。人性如此,只要说好听话的人在权力场中会得到好报,官场中人就会自动地用马屁来换取他们需要的一切。而不会、也不乐意这样做的人,就越来越被疏远。被马屁灌饱了的人,一般来说,都会出现两种病症:一是自我膨胀,觉得自己无所不能,无所不知;二是不大能容忍与自己判断不同的意见,至于刺耳的实话,则更是要暴跳如雷,继而大张Q伐。
有了这样的病状之后,一般来说,无论是臣子,还是下属,都不会在他们的耳边说他们不喜欢听的话了。即使不出于逢迎求官求财的动机,有谁乐意讨不自在呢?反过来,这些有权的“猛人”,也就特别容易被人包围,根本无从了解下面的真实情况。如果还有人想挽回时局,想方设法说点实话,透露一点真实的信息,也只能走迂回路线。把真话和实话,变成一种变相的马屁,迂回地灌进去。举一个例子,光绪六年八月,西太后身边的太监李三顺,奉西太后之命送食物给西太后的妹妹,出宫时忘记带腰牌,被午门的护军拦下。
4.传统工匠精神之革新随笔 篇四
工匠精神是什么?是日复一日的耐心与钻研,不断地将产品提高到一个又一个更高的层次。是品质,是道,是一种追求完美的价值观。他们不以市场为转移,不以需求为转移,只一心扑在自己的手艺上。工匠的追求,是让自己手中的器拥有灵魂,每一件都精益求精。
作者赋予了工匠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就是要创新。创新是重要的,时代的大潮潮起潮落,不創新,便会被时代淘汰。可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是要守住手艺的内核,无论时代怎样变化,形式如何纷繁,内核都不能变。这既是传承,也是品质的保证。
进入新世纪,我们进入了创新的时代,技术、设计、工艺的创新我们早就司空见惯,社会最需要的是精神的创新,唯有精神创新,才能一切有正确的理论指导。
传统的工匠精神不外乎精工制作,精益求精,而崭新的工匠精神就是要在精益求精的基础上做到“新益求新”。
传统的工匠精神已经不完全适用于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了。虽然在一些传统行业,精益求精仍然是匠人视若珍宝的品质,但是,想要走到行业的前沿,就必须拥有创新发展的新一代工匠精神。
有时,过度的精益求精,精工细作会制约企业的发展。就拿日本的富士通公司来说,在十多年前笔记本电脑行业迅速兴起的时期,富士通凭借精细的工作,一丝不苟的设计赢得了市场的好评,可是现在,各大厂商轮流推出新产品、高性能的笔记本时,富士通笔记本却没有任何的创新,老套的设计,落后的性能和精工细作带来的高昂成本让富士通成为了笔记本市场的被遗忘者。过度追求精工制作,反而在核心科技的创新上难有建树。
精益求精的巅峰已然过去,新益求新才是另外一种更值得追求的巅峰。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机器生产应用广泛,使得工艺层面的精细程度大大提高,精工制作已经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差距的主要因素,而技术、设计、理念的创新会使产品截然不同。乔布斯时代的苹果公司为什么能成为电子产业的宠儿并持续到今天?就是因为乔布斯本人天才的.创新理念,让苹果公司的产品脱颖而出。可以确定地说,创新才是永无止境的巅峰。
在中国,我们不缺乏能工巧匠,我们缺乏的是创新型的人才。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可是真正拥有高额利润的是核心技术的拥有国。中国的劳动力和地价优势造就了世界工厂和中国制造,但随着东南亚更廉价的劳动力成本的冲击,中国制造能否成功转变为中国“智”造就成为了能否保持发展活力的关键因素。我们只有抓住创新时代的潮流才能真正称得上是世界大国。
5.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 篇五
自80年代以来,为了迎接信息化社会对教育提出的种种挑战,国内外的学者作了许多探索,从CAI、ICAI、卫星电视、多媒体到教育网络,努力运用各种最新的信息技术手段来优化教育与教学过程,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例如美国杨百翰大学用于一对一强化训练的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系统,目前已能做到:对于一般的大学生,不论任何语种均能在一个月内达到能听能说的要求,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与效率。我国近年来在小学实施的语文“四结合”教改试验,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为指导把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和计算机的汉字输入编码、打字以及多媒体的情境教学、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较充分的发挥,显著地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上述事例说明,在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完全有可能在同样时间内甚至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更大、更好的教学效果,即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但是,如何在更大的范围内(不是在一个教学系统或一个学校范围内,而是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在更为理想的教学环境下(比如在图文、音像并茂的多媒体环境下)来获取最佳的教学效果,使我们的人材培养模式完全适应21世纪的需求,这就需要在理论上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需要有更强大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从而建构出更为完善的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在信息领域有两大技术迅速兴起、蓬勃发展,正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席卷全球,把自己的应用扩展到国民经济的一切领域,并引起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中,还没有过任何一种其它的技术能像这两大技术那样,在这样短的时间内,以如此巨大的声势与规模把自己的影响扩展到全世界范围,并对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打下如此深刻的烙印。这两大技术就是“多媒体”与“因特网(Internet)”。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文字的出现,印刷术的产生,曾是信息技术发展史中的两个里程碑,并引发过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的两次飞跃:前者使书面语言加入到以往只能借助口头语言和动作语言进行的教育活动中,不仅扩展了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而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的能力;后者使纸张印刷的书籍、课本成为知识的主要载体,由此推动了科学文化的传播和教育的普及。这两次飞跃显然都大大加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把人类文明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上所述,当前以多媒体和Internet为标志的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毫无疑问,这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又一个里程碑,而且必将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使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产生新的重大飞跃。换句话说,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网络的基础上进一步与多媒体相结合,将发展出一种有可能适应21世纪教育需求的全新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
6.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 篇六
关键词:社会转型,行政文化,传承,革新
一、序言
当前, 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市场经济的建立, 推动着我国整体社会的变迁, 使社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而这一转变的根本体现在于, 由原来的以国家政治权力为中心、以政府行政权力统摄一切的社会各领域合一的社会结构形式, 转变为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相对分离的社会结构形式。[1]这种领域的分离, 造成了政府权力的相对弱化, 同时也对政府的行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使其能够在适应社会的变革的基础上, 对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性的作用。
行政文化作为具有行政特色、反映行政风格、适应行政人员身心特点的一种文化形态, 包含着行政管理中所存在的从物质形态、活动方式到思维意识的一切文化现象, 是一个复合的、多层面的整体组合。[2]与此同时, 行政文化也是行政管理的思想的内核, 是一个由多种要素组成的的有机系统, 对行政管理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转型时期, 政府对其行政行为的调整, 从根本上说, 就是对传统行政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二、转型时期传承和变革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行政系统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 与外部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 政治、经济、文化等要素的变化, 对传统的行政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而行政文化作为行政管理的内核, 又从深层次上影响着政府的行政行为。因此, 在这一时期,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革新不论是在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在行政实践方面都充分显示出了其必要性。
传承与革新传统行政文化的其理论意义在于能促进不同学科间的交流与融合。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是人类创造出来的所有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不仅影响着、指导人行为动力, 同时也会受到来自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 行政文化的研究, 不单单只是分析它是怎样对行政行为产生影响的, 更重要的是, 要将行政文化与各个学科有机的融合起来, 跨越学科界限, 扩大对行政文化研究的内涵, 并且将这些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运用要行政文化的研究之中。尤其在社会转型这一大背景下, 只有将行政文化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的研究进行有机的结合, 才能真正做到研究别的学科的基础上促进文化的研究, 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进文化和社会的共同进步。
在实践意义方面, 行政文化作为政府行政行为的潜在支配力量, 对影响和支配政府的行政行为的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 从宏观层面上, 行政文化的研究提高了政府公共行政的效率。从其性质来看, 行政文化有消极和积极之分。积极的行政文化可以促进行政行为的规范性与有效性, 增强行政行为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价值, 而消极的文化, 则会抑制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进步, 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3]在转型时期, 通过对行政文化的研究, 将其积极地性质发挥于政府的管理之中, 才会对整个社会的起到维护, 支持, 稳定和发展的作用, 才有利于政府公共行政效率的提高。其次, 从微观层面上, 培养具有时代特色的行政文化, 可以加强政府内部人员的行政素养。社会变革引起利益的重新分配, 无疑会对政府内部的行政行为产生影响, 甚至可能造成政府行政价值与目的偏离, 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作为行政行为的最终目标而忽视了行政行为的初始目的在于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的构建与对人民福利水平最大化的维持。行政文化的研究, 可以为行政人员创造内在的价值检验机制, 对其一味的只追求自身利益价值的观念产生冲击, 使其行政管理行为的价值核心建立在公共利益的基础之上。
三、传统优秀行政文化的传承
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也不例外。从本质上讲,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 宗法社会的思想观念贯穿其中, 它一方面倡导仁政、亲民, 要爱民如子, 另一方面又强调权力至上, 致使官僚之风盛行;它一方面主张个人的修身养性, 号召仕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另一方面又推行等级观念, 训导人们养成唯上是从的行为习惯。[4]传统行政文化的遗传因素, 依然对当下的行政文化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纵观历史的发展, 由于传统行政文化的封建性、保守性、官僚性等弊端而造成的政府行政行为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基本轨道相偏离的现象已屡见不鲜, 然而, 不得不承认, 传统的行政文化的精髓仍然是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 并且在转型的时代的背景下对这些优秀的文化进行传承与发扬将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量。儒家思想在历史上对中国的文化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儒家思想精华中促进现代社会发展部分的发扬。
1. 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在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 民本是相对于君本、官本而言的, 其原意是一种统治观, 基本思想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等。[5]民本思想是行政权力合法化的有力手段, 应当说, 现代中国行政应加大对民本思想的认识, 它对于增强行政权力的合法性, 改进行政管理方法, 强化人民的主人翁意识, 都必不可少。
2.“德治”思想。
传统的行政文化是由“礼制”、“德治”和“法治”组合而成的思想系统。作为实现“礼治”的一种软手段, “德治”思想规劝统治阶级推行“仁政”。实现“德治”的关键是统治者先要有其德, “德治”要求行政人员“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 譬如北辰, 居其所, 而众星拱之。” (《论语·为政》) 。如果说“法治”是行政行为的外在“硬约束力”的话, 那么, 德治思想就是内在“软约束力”, 在社会转型时期加强行政管理人员的内在道德修养, 强化其“以德行政”的理念, 才能从真正意义上促使行政人员树立正确的行政理念, 才能培育高尚的行政情操, 才能切实的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 变易思想。
变易思想要求行政人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 能够灵活处理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所造成的传统行政行为失灵和失效的问题。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变易思想内容比较丰富:第一, 天地革。告诉人们只有认识和尊重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 才能确保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第二, 法与时转。法令为时代服务, 国家才能治理得好;制度与时代相适宜, 治国也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第三, 过犹不及。要求人们做事把握分寸, 适可而止。第四, 因地制宜。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五, 与时皆行。主张人们主动去认识和适应自然与社会的变动, 在变动中把握事物的本质, 从而正确地处理所要解决的问题。面对社会转型的背景以及行政环境本身的复杂性, 对行政人员的变易思想在这一特殊时期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继承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变易思想不仅能够使行政行为能够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在及时解决社会问题的基础之上, 促进了行政行为的灵活性与创造性。
四、传统行政文化的革新
历史的变迁, 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然而, 作为开放系统的文化, 也必须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我国当代行政文化的革新应该是顺应知识时代的新需求、与政府行政管理的重点和时代进步的特点相吻合的。在社会转型这一特殊历史时期, 文化的革新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 官本位思想向民主型思想转变。
传统的行政文化中孕育着浓重的官本位思想, “一切为了做官”成为行政人员所追求价值所在, 造成了行政管理行为真实价值与目标的异化。在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的关键时期, 更应根除官本位的观念, 确立行政人员的公仆意识和服务精神。在官本位思想向民主思想的转变过程中要增强行政人员的角色意识教育, 强化其民本位的行政理念, 加强自我教育与实践, 使行政人员明确国家机关的权力来自于人民的委托, 其自身的生存依靠人民, 为民服务是其职位应有之义, 充分实现官本位到民本位的转变, 真正树立起行政人员是人民公仆的观念, 养成奉公为乐, 谋私为耻, 清廉为荣, 利己为羞的从政风范。[6]
2. 封闭保守的行政文化向开放多元化的行政文化转变。
中国传统的行政文化起始于封闭的,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之上, 因此造成了行政文化极大地封闭性与保守性。开放的市场经济需要大量的与外部的沟通行为, 而封闭的不开放行政文化, 将会成为制约行政管理行为有效性的瓶颈。在新时期各种来自自身和外部的因素, 对行政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势必需要行政文化由封闭保守向开放多元化转变。构建多元的文化体系, 在与外界充分交流的基础之上, 充分吸收先进行政文化的精髓, 克服不利于社会进步的行政文化的糟粕, 发挥多元化的行政文化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此, 在社会转型时期, 建立开放的多元的行政文化, 不仅是适应时代的表现, 更是是对传统行政文化中变易思想的有效继承。
3. 用法治文化取代人治文化。
法治型行政文化包含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行政主体必须树立法制观念, 把法律约束变成自身的行为准则, 二是行政行为必须要以法律为核心, 依法行政。在传统社会中, 往往将行政效果寄托于行政主体的人格品质上, “任人唯亲”, 因此导致行政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了行政主体的主观片面性。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 为法理型行政文化的上升提供了契机, 创造了行政行为的自律性机制, 在保存行政行为其合理性的同时, 也能得到其他机制的补充, 从而使得整套行政体系趋向于法治化的管理。[7]“法治文化”是培育契约精神的土壤, 这将逐步唤醒社会公众的独立人格和公民意识, 打破对权力的依附习惯, 增强法律关系平等的观念。[8]
4. 由全能型观念向分化型观念转变。
与政府有责任包揽社会中所有的事物, 行政人员是全能的, 有能力管辖所有的行政事物的全能型的行政观念不同, 分化型行政观念强调, 社会是复杂多变的, 因此政府只需承担一定的行政职责, 剩下的大部分职责要由不同性质社会的组织力量来行使。美国行政学者斯塔林认为, 尽管很难界定政府的行政责任, 但政府责任或星恒责任所涵盖的基本价值在于:回应、弹性、能力与正当程序。市场经济的发展, 告诉我们, 政府的干预, 虽然对经济社会的有序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过多的干预, 反而会阻碍经济的有效发展。在全能型背景下, 独立人格的缺失使得公民难以从自身的根本利益、权力资格和权力地位出发来对政府性质、地位做出合理的价值评判和要求。所以, 也要加大公民权力的行驶, 在决策中加强公民参与的力度, 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 使公民的基本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使全能型行政文化逐步瓦解, 限权型行政文化开始形成。在建立分化型政府的同时, 还要培养政府行政人员的责任意识, 建立有效的责任机制, 加强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的社会责任感。
五、结束语
数千年的文明使得中国行政文化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 但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传统行政文化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对传统行政文化的传承与革新是不仅是行政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同时其对维护和谐的行政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沈亚平.转型社会中的行政发展[J].南开学报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4 (4) .
[2]竺乾威.公共行政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3]刘祖云.论影响政府效率的行政文化形态[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4 (2) .
[4]赵黎明, 刘成林, 庄明峰.中国社会转型期行政文化的基本特征与价值取向[J].河北学刊, 2007 (3) .
[5]祁志刚.社会转型与传统行政文化——继承与创新中的制度发展[J].人民论坛, 2011 (2) .
[6]熊小伟.社会转型时期行政文化革新与行政腐败防治浅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 .
[7]谢君瑶.试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行政文化的创新[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6 (4) .
7.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 篇七
中国的人才测评在经历了起步、成长阶段之后,而今已经获得了中国企业的逐步认可。但是目前仅仅将测评用于招聘环节仍大有人在,无论是应用范围还是应用深入度都难及国外企业。如何让人才测评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日前,北森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随需应变”的个性化产品将成为助推人才测评发展的又一力量。
适用性是人才测评发展的基础
人才测评行业在中国发展的二三十年的过程中,历经了其自身发展的多次重大的突破,这些突破都致力于与企业的工作模式更加契合、满足企业的工作的更多需求。人才测评初入中国,更侧重于传统的经典测评,而这种测验与企业岗位之间的关联度低,于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新一代测评工具诞生,让这一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今“基于领导力”的管理人员测评也开始崭露头角,这一系列的变革都令人才测评更贴近企业的需求。
除了内容上的契合,在交付模式上也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纸币作答,到之后的光盘安装,再到而今的租赁式模式,人才测评借助先进的技术将应用性发挥到最佳。
然而虽然测评工具已经在交付模式和契合岗位需求方面走向了适用性,但是随着企业对人才测评理解的越深刻,其应用范围也更加广泛,面对不同的应用方向选择怎样的产品也在困惑着企业,
从当前市面上笼统的几大类测评产品到按应用方向细分的多种测评产品,人才测评的适用性仍然需要进化。
“随需应变”的人才测评时代
近年来,“个性化需求”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在人才测评行业当中这一需求也正在凸显,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企业、不同规模的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对于人才的理解都各有千秋,为此随需应变的个性化测评也正在悄然兴起。
年中,人才测评行业的资深企业北森公司在产品的随需应变方面做了更为深入的研究,推出了不同于以往的新一代测评产品。北森公司相关人士透露,这一人才测评产品以云计算作为底层技术,企业可以根据其应用方向(如校招、社招、评估等)选择相应的人才测评模板,当然这些模板页可以由自己定制,这样产品的适用性更强。该人士还透露,这一产品的应用理念在国际上都数前沿,并且也是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
让随需应变触手可及,随需应变不仅仅在于产品应用方向的细分,企业更希望能够得到属于企业自己的测评,北森的新品不仅保留了企业自己定制测评产品的功能更将其拓展化,让企业真正实现了个性化。
人才测评的“整合式”应用
人才测评工具如何与工作流程更好的结合?人才测评除了得到结果还可以做些什么?很多企业都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北森总裁王朝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客户迫切需求的不光是信度、效度极高的测评工具,还需要将这种工具与自己的工作更好整合的解决方案。这套方案不再是独立的HR几大模块的、以工作内容为核心的解决方案,而是囊括企业人力资源各个工作模块的整合的解决方案,要能涵盖招募、安置、培训、发展、继任等每一个环节。”为此很多供应商转变思路,不仅仅是出售产品而是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8.论革新短文阅读答案 篇八
初生的婴儿总是不美的,革新中的事物也如此。因为革新正是时间孕育的婴儿。
然而、正如创业难于守成,好的开端是一切后继者的模范。在人类心灵中,恶似乎有一种自然的动力,它在发展中增强。而善却似乎缺乏一种动力,总是在开始时最强。革新乃是驱除ct恶,,的药物。有病而不服药就意味着不断患新病,因为事物终归是要随着时间发展的。因此,如果时间已使事物腐败,而人又无智慧使之改革,那么其结局将只有毁灭。
既成的习惯,即使并不优良,也会因习惯而使人因循。而新事物,即使更优良,也会因不习惯而受到非议。对于旧世俗,新事物像一位陌生的不速之客,它引起惊异,却不受欢迎。
然而,历史是川流不息的。若不能因时变事,而顽固恪守旧俗,这本身就是致乱之源。时间本身正是立志改革者的楷模。它在运行中更新了世间的一切,表面上却又使一切似乎并未改变。假如不是如此,新事物发生得太突然,就难免会遇到极大的反对力量。所以实行改革要十分谨慎。每一次改革都必须是确有必要而非为了标新立异。从事改革不可轻率从事。要注意到,即使有很多人赞同,它还是很危险的!正如《圣经》所告诫我们的:“你们当站在路上察看,访问古道。那是善道,便行在其间。这样,你们心里必得安息。”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守成:苯 ②恪守:
③不速之客: ④轻率:
2.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文中主要的论证方法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短文划分段落,并概括各段的大意。
4.文章开头第一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中“自然的动力”应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末引用《圣经》有何作用?
6.读完本文,你对“革新”有何认识?
《论革新》答案:
1.①事业上保持前人的成就②谨慎而恭敬的遵守③随随便便④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
2.论革新事理论证和比喻论证
3.第一段(1~2节):论述革新的必要性;第二段(3节):分析新事物在发展中受阻的原因。第三段(第4节):改革者在革新中要十分谨慎,不草率从事。
4.新事物在发生时并不完善,它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完善起来。习惯势力
5.要改革者谨慎从事,找出善道(即好办法),这样就可大胆地去推行革新。
9.论传统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传播 篇九
2014年4月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以及面向各级各类学校重点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作为当前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得到空前重视。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较量中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优秀的传统文化正是我国软实力的集中体现。
我国的社区教育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近年在河北省大力推广。实践证明, 它是构建终身教育学习体系的可行举措, 是形成学习型社会的载体, 也是构建和谐河北的组成部分。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 通过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开展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活动, 旨在提高成员的素质和生活质量, 促进成员的全面发展和社区。整合和利用传统文化资源作为社区教育的培训内容, 为社区成员提供教育服务, 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同时也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地积累和丰富, 为现在的社区教育提供了本土化的教材。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 人们在解决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之道, 通过传统文化的滋润来消解心理平衡、人生价值等方面的潜在危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为我们思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指引了方向。它指引我们用“自强不息”的精神面对困难, 培育我们的“民族精神”, 用“正道直行”的品质面对诱惑, 养成健全的人格。在社区教育中, 挖掘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民族精神, 获得面对时代发展的源动力。另一方面社区教育为传统文化在最广泛受众中传播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渠道, 把传统文化和普通大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社区教育的平台普及传统文化蕴涵的精髓, 从微观上有利于社区广大受众提高整体的文化素质, 从宏观上也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发展。
二、社区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丰富多彩, 包含道家、法家、儒家为内核, 还有墨家、名家、佛教、西方文化等多种文化形态。作为教育资源的传统文化, 特指积极的、经典的、易于形成民族共识, 同时能够维系民族发展和繁荣的、被人们不断地予以认可和接受的各种文化要素。社区成员的复杂性, 要求传统文化的传播内容要易于广大受众接受, 才能实现教育的功效。
首先, 突出传统文化鲜明的地域性。对于河北省来讲, 燕赵文化在社区中影响深远, 易于接受, 同时也是和谐河北建设的文化支撑。河北的乡土文化和传统文化, 是燕赵文化最大的亮点之一, 如武强年画、唐山皮影等, 既有传统积淀, 又被不断发扬光大, 挖掘燕赵文化的历史积累, 利用多级平台推动其实现深层次上的更新与创新。如戏曲艺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河北梆子、评剧、丝弦等都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在社区教育中, 将各类戏曲的渊源和发展作为学习内容, 选取优秀曲目, 不仅普及和戏曲知识, 扩大了戏曲的影响, 而且提高了居民的素养。
其次, 通过文字表现出来的传统文化资源, 一方面是指历史文献典籍。传统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式, 是当时社会的精神凝聚力, 它蕴含着历经风雨的智慧。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 认同和凝聚中华文化, 各种文化类型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经过先贤的阐述与完善, 已经积淀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传统文化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不断完善, 规范着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儒家以“仁”“礼”为中心的修齐治平之道、以“中庸”为基本原理的“中和论”和我们当前的和谐社会建设密切相关。无论是儒家的“相濡以沫”, 还是道家的“相忘于江湖”, 都服务于和谐社区发展的需要。
另一方面, 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 让汉字不再只与单纯的笔画相联系, 文化内涵让汉字体系更加丰满, 更易于实现对受众的文化熏陶。通过分析汉字形体, 说解汉字意义, 进而表达蕴含的汉字文化。如对于“孝”字的解析, 孝字是一个会意字, 上部是一个省形的“老”字, 下部是一个“子”字。《说文解字》释为“善事父母者, 从老省、从子, 子承老也”。孝字的小篆体很像一个躬身驼背的老人用手抚摸着他腰下的一个小孩, 而小孩很温顺的接受老人地爱抚。因此, 孝道的另一层含义是上辈人要对下辈人关爱, 特别是当下辈人未成年的时候要爱护, 哺养他们。而下辈人对上辈人要尊重顺从, 接受上辈人的哺养, 教育和传承。“父慈子孝”是对孝道精神的经典总结。
最后, 与社区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是孤立存在的, 一直就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快节奏的生活, 让我们越来越忽视这些传统文化。如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二十四节气, 它的特征以及每个节气对生活的影响。近年来清明、端午、中秋等节日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这些节日以其自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背景, 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对于发掘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增强全世界华人的凝聚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围绕传统佳节做好节庆文章, 特别是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创新节庆的仪式。
三、传统文化在社区教育中的传播途径
当前, 中国处在一个独特的历史发展时期, 在经济全球化的视野下, 越来越多新兴的文化形态都是民族文化所需要面对的对象, 网络、传媒、信息等因素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的发展, 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性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 在社区教育中传统文化的传播途径, 宜采取虚实结合的方法。
传播途径中的“虚”指的是通过依托网络的传播方式。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日益普及, 网络对人的影响越来越深, 优秀传统文化进入网络世界势在必行。通过建立社区教育专门的门户网站和微信订阅号, 将传统文化要素变为网络上的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 从而使之更便捷地为国人所学所知所观所闻所仿, 更有效地融入国人的生活。
针对社区教育的学习需求, 以微课程为传播形式, 这是“用小投入, 办大教育”的有效途径。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化成的微课程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微课程作为近年新兴的一种教学概念, 以短时长视频为主要的载体, 具有web2.0特性, 易于人际间分享传播, 适合多种传播媒体, 简单实现时时可学。它有效地迎合了碎片化学习的需要, 通过移动终端对学习资源达到了重新规划的效果。在内容上, 具有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 学习者可以在不同的学习语境下根据自我需求进行选择。它短小精悍, 易于下载和观看。从教学内容上可以将课程和地域文化结合, 比如燕赵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它传播的文化内容要求是喜闻乐见的, 易于受众理解。再如, 传播古老的汉字文化, 把“横平竖直写汉字”与“堂堂正正做真人”结合起来, 向汉字的使用者和学习者宣传汉字的基础知识及其文化特征, 对于准确理解汉字、规范使用汉字和汉语推广以及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传播都是必要和紧迫的。
传播途径中的“实”是指切实走近社区的课堂。这是提高传统文化影响力最直接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从内容上分类, 将学有所长的专家学者请到社区的大讲堂, 举办文化系列讲座。探索传统文化在现代的传播方式更新, 使传统与现代更好地结合, 使传统文化变得更为亲切。培育公民道德要依靠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 要用最贴近生活的教育方式打动受众。在社区中开展传统文化经典教育, 用群众最能接近和接受的方式, 把优秀传统文化生动地展现出来, 用民族内生的、本土的力量来实现道德教化, 提高市民的素质。在这一过程中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和掌握传统文化, 可以修身养性, 也利于形成一种重视传统、发扬光大的社会意识。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含义其实已经内化为我们的生活常态。因此, 把传统文化从学术讲堂上请出来, 直接走进社区, 从而让传统文化的精神再次指导人们的行为规范, 建立起民众对传统文化的信心。
四、结语
传播传统文化不是一种工作, 而是生命的存在方式;不是现代生活的简单陪衬, 而是精神主体。以社区居民这一最广泛的受众为教育目标, 体现对基层人员的尊重和关爱, 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日常的生活工作中, 实现最为广泛的关照。
摘要:传统文化与社区教育有着密切的关联, 借助社区教育的影响, 弘扬传统文化经典教育;用深厚的传统文化经典教育, 提升社区教育的文化影响, 二者是互相促进的。通过社区教育的平台普及传统文化蕴涵的精髓, 有利于社区广大受众提高整体的文化素质。利用终身学习在线平台, 建设微课程文化, 这是“用小投入, 办大教育”的有效途径。
10.论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传统法律文化 篇十
关键词:法治建设、传统法律文化、本土资源
世纪初的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法治现代化革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成为新世纪我国的治国方略和宪政目标,在这场法治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是否必须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以及如何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传统法律文化在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地位究竟如何等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本文拟就以上诸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总体认识
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众所周知,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古代中国人创造了先进的文化,“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文明比中国更发达,更先进。”(1)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法律文化自成体系,其中古代法典编纂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按照现代以前的任何标准来看,中国法典显然是自成一格的巨作,”(2)“有关正式的中国法律的文献不仅数量多,容易理解,而且其适用的时间,比所有现代国家法律的历史都更长久。”(3)至唐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到了顶峰,对周边东亚诸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法系。虽然到了近代,在列强坚船利炮的威逼下,中国被迫国门洞开,被强行拉入了世界体系范围,在欧风美雨面前,中华法系失去了昔日的光辉,竟沦为“落后”、“野蛮”的代名词。从晚清“新取”开始,中国开始了艰难的法治近代化的历程,从那时起,中国法治变革的参照物就是西方法律文化,西方法律文化成为法律移植的主要对象与评判法治变革成效的主要标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备受冷落,沦为受批判乃至受攻击的对象。但是,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无论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4)因此,“在法的问题上其实并无真理可言,每一个国家依照各自的传统自定制度如规范是适当的。”(5)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来说,它根植于古代中国农业社会,与当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思想相适应,有其存在的内在的合理性,那种单纯地以西方法律文化为标准来衡量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并且只注重二者的分野,并进而由此得出结论,说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落后的观点是错误的。认识到这一点,才会使我们在对待传统法律文化上不至于妄自菲薄以致进而失去前进的勇气。
2.传统法律文化内容丰富,其中包含着很多优秀的成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成文法、判例法共存及制定法与民间法并列的“混合法”模式、“无讼”价值观下节约成本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法不阿贵”、“刑无等级”的守法观念、司法中“亲亲相容隐”的人伦主义、“慎刑恤狱”的司法人道主义、“实质正义”的司法价值取向、法律的“集体主义本位”、“为政在人”的人治观、“亲民”的政治道德观、法律语言的简洁、司法人员的人文素养、古代行政立法、监察制度及廉政建设及历史上“变法”的经验等等,(6)这些都包含着符合现代法治的成分,经过改造,完全可以为当前的法治建设服务。
3.传统法律文化中缺乏现代化成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虽然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其中也包含着很多优秀的内容,但由于传统法律文化毕竟是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产生、发展的,与以商业文明为基础的西方“私法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总体上呈现出“公法文化”的特征。(7)受“公法文化”的影响,中国是个具有悠久人治传统的国家,历史上没有多少现成的符合现代法治的资源可供继承,本土资源中反法治的成分是主要的。传统法律文化反法治成分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中国古代历代统治者都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中国国内从未形成统一的市场,商品经济极不发达,各地商业习惯不一,未形成统一的商法规则,反映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规律的法律文化从未产生。另一方面,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封建极权统治下,人们恪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严格的等级观念,法律仅仅是统治者手中驭民的工具而已,难以形成现代法治所要求的民主、平等、自由、人权、私权神圣、权力制衡等观念。由于传统法律文化缺乏现代化成分,注定了在当前的这场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为前提的法治现代化革命的进程中它无法扮演主要的角色。
二、中国法治建设必须充分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
1.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包含着许多先进的成分,例如前述的“礼法兼治”的社会综合治理模式,将法律建立在民族的伦理道德之上,通过礼法互动来保证国家机器的有效运转。以礼行法,减少推行法的阻力,以礼明法,增强道德的约束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现代西方社会中法律与道德的紧张对立所造成的法律的僵化及普遍的道德冷漠。又如,“混合法”模式中的成文法、判例法共存集大陆法系成文法之严谨与英美法系判例法之灵活之长而避两者之短,而其中的制定法与民间法并列又可以弥补制定法之不足,在法律之外,通过其他社会规范来调节社会关系。“混合法”模式下的法律实践活动可以有效地弥补法律的漏洞,实现法律的妥当性价值,更好地稳定社会秩序。传统法律文化中这样的内容还有很多,它们都是我们当前法治现代化建设的现成的本土资源,西方学者庞德曾说过,中国在寻求“现代的”法律制度时不必放弃自己的遗产。(8)西方学者能有如此真知灼见,对于这些优秀的遗产,我们更没有理由不继承。
2.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不能割裂历史传统。文化建设不是一项空中楼阁的事业,文化自身有历史延续性的特点,任何一国文化的发展都是在既有的历史文化的基础上进行的,今天的一切与历史传统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的发展决不能割裂历史,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我们知道,英美文化非常注重对传统的借鉴。在英国,不论是普通法传统,还是衡平法传统,均是其法制长期发展的结果,而美国则主要继承了英国式的经验传统。这种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对英美国家的稳定发展的绩效是明显的。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来说,传统法律文化陈陈相因,“在古代就获得了体系上的高度和谐与超常稳定,传统的法控制指令,潜入了中华民族的心理底层,它控制着新的法律体系的运转,使法律在社会实现过程中向既往的历史回复,”(9)因此,“那种认为中国传统的法律已随着旧制度废弃而无效了的观点是天真的。”(10)但是,自近代以来,传统法律文化却命运多舛。中国近代以来的法制变革不是依靠内部因素促成的,而是迫于西方的压力,针对外部的刺激所产生的回应,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政府推进型”模式,其中从体制到话语都是西方式的,传统法律文化往往被忽略乃至抛弃。影响至今,当前我国立法工作中仍在单纯地强调立法的超前与速度、规模,盲目迷信立法手段,在制定和移植外来法律时往往割裂了历史传统和现实,使一些匆匆出台的法律、法规难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实际领域,难以被民众认同、消化、吸收,从而最后竟变成一纸空文。这一切正应验了学者公丕祥所指出的“缺乏时代相传的民族文化心理的支持与认同,无论现行社会秩序受到现行法律规则怎样强化,它也是脆弱不稳定的”论断。(11)
3.移植的法律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任何外来文化进入一个国家之后都必须经过一个“本土化”的过程才能被消化、吸收,从历史上看,中国对印度佛教的改造,日本、韩国对从中国传入的儒家文化、佛教、道教的改造都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这种改造是对外来文化进行过滤、吸收和选择的过程,如果没有这个过程,一种文化是不可能轻易地移植到另外一种文明里的。对于法律文化的移植来说,也同样如此。美国学者格伦顿等人认为,如果不经过“本土化”的过程,法律便不可能被移植,他们指出,“必须记住法律是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的价值和一般意识与观念的集中体现,任何两个国家的法律制度都不可能完全一样,法律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如果不经过某种本土化的过程,它便不可能轻易地从一种文化移植到另一种文化。”(12)
对于所谓的“本土化”,按照学者的解释,一方面是指“按照本民族的特质而发展”,(13)还指“与本国(本民族、本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传统以及风俗习惯等密切相结合。”(14)其主要原因是只有经过“本土化”的过程,才能使民众对移植的法律产生亲和力,便于民众接纳,减少推行的阻力。正如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真正能得到有效贯彻执行的法律,恰恰是那些与通行的习惯惯例相一致或相近的规定,一个只能靠国家强制力才能贯彻下去的法律,即使理论上再公正,也肯定失败。”(15)
三、如何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本土资源
1.仔细鉴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内容庞杂、良莠不齐,其中包含着许多优秀成分的同时还包含着更多的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已被时代抛弃的糟粕,因此,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时,必须仔细地鉴别。对于其中的专制主义、法律工具主义、泛刑事主义等明显不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应毫不犹豫地予以抛弃,对于其中含有的优秀成分,亦必须仔细鉴别,巧妙合理地予以运用。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我们曾有过许多失误,将精华当作糟粕予以抛弃及将糟粕当作精华而奉行的错误都曾犯过。前者如近代第一代法律家在对待传统“混合法”的态度方面,“混合法”本来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优秀遗产,但是近代第一批法律家在西方“三权分立”思想影响下,却认为法官“援引比附”(即适用和创造判例)是司法干预立法事务,有悖宪政原则,故对“判例法”采取否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国法律制度向大陆成文法系一边倒的形势。后者如从建国至今,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法律工具主义”仍被许多人所奉行,将法律视为无产阶级专政“刀把子”的观念仍大有市场,针对社会治安的状况,隔一段时间就在全国或国内部分地区推行的“严打”竟成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种常规的手段!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人民群众现代法治意识与观念的培养。所有以上这些失误,都反映了我们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认识的浮浅与幼稚。
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还应对传统法律文化中一些契合现代西方法律发展趋势,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西方法律的弊端而被一些西方学者推崇的内容保持冷静的头脑和审慎的态度。因为中国的情况不同于西方,中国与西方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情况,在西方要避免的一些东西有时反而是我们必须学习的对象。例如,西方二十世纪民商法发展的趋势是从个人本位向在坚持个人本位的同时强调社会本位,突出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保护。就法律的社会本位这一点来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有着极其丰富的资源,中国传统法律就是以集体为本位的。(16)但与西方不同的是,对于中国这个具有浓厚封建残余的国家来说,当前的法治建设中不应过多的强调集体本位,相反更应大力弘扬的却是个人本位、个人主义,没有个人的自由、独立,市场经济与民主政治就无法建立。又如,对于传统法律文化中法官司法实践中的“实质正义”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西方法律形式主义所造成的法律的僵化及由此可能造成的牺牲个案正义的结果。但是,对目前中国的司法实践来说,更应受到重视的却是法律形式主义而不是“实质正义”的价值取向,当前司法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破除长期以来“重实体、轻程序”的现状。不确立程序优先、违反程序亦违法的观念,司法公正就根本无法谈起。因此,我们不能以为一些西方学者看到了西方文化的一些缺陷和内在的危机而对东方文明予以关注就跟在后面卖弄一些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天真地以为二十一世纪就是东方文明的世界了,金耀基先生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这些人,说他们是缺乏理性精神的表现。(17)
2.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方面,应注重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改造。如前所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毕竟是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产生、发展的,它根植于古代农业社会,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相一致,其内容与现代法治精神有着天壤之别。故传统法律文化要实现现代化必须与时代的发展同步,不断注入新的内容,变革图新,否则就没有生命力,最终将面临枯竭的危险。因此,在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上,应主要利用其形式,用新的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内容去替换传统法律文化中不符合时代发展的内容,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固有载体来表达现代法治的内在要求。唯如此,才能从中找到现代法治精神的支撑点以便嫁接现代法治的内容,也唯有如此,才能使民众真正地接纳、吸收。
3.必须正确地看待法律移植与利用传统法律文化之间的关系。由于传统法律文化中反法治成分是主要的,在大力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的今天,在传统法律文化不能充分有效地提供本土资源的情况下,适时地移植西方法律文化比从有限的本土资源中寻找零星点滴的资料更能提高效益,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开支。因此,与利用传统法律文化的本土资源相比,法律移植在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中是一条更重要的途径,这也是任何一个后进的国家和民族在现代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学习的过程,诚如学者在论及中国法学如何走向世界时所指出的那样:“不能否认,现代中国法律基本上是继受法,严格说来,我们继受的主要是西方法,因此,我们逃不脱当学生的命运。”(18)
注释:
(1)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国经济出版社,1989年,第7页
(2)[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第85-86页
(3)[美]D·布迪、C·莫里斯著:《中华帝国的法律》,朱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4页
(4)《马恩全集》第4卷,第121页
(5)[法]勒内·达维德:《当代主要法律体系》,漆竹生译,上海泽文出版社,1984年,第2页
(6)参见,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武树臣:《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历史遗产》,载《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张晋藩:《中国古代行政管理制度的历史评价与借鉴》,载张国华主编:《中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鹭江出版社,1986年
(7)、(16)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78-117页、第36-77页
(8)高道蕴、高鸿钧、贺卫方编:《美国学者论中国法律传统》,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94页
(9)陈晓枫:《中国法律文化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9页
(10)、(15)苏力:《(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5页、第10页
(11)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55页
(12)格林顿等:《比较法律传统》,高鸿钧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6-7页
(13)孙笑侠:《法的现象与观念》,群众出版社1995年,第26页
(14)何勤华:《法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载《长白论丛》1996年,第5期
(17)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42页
11.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 篇十一
艺术是在人类诞生之初便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产生、发展并逐渐形成的,是人类在感知外界事物、表达内心情感、创造表达情感之形式并以此来获得愉悦的过程中,最终呈现出来的人类活动的精神成果。
将艺术作为一门课程进人教育领域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早在周代,统治者就将包括“艺”(即“艺术”)在内的“六艺”作为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必要内容。而到近现代,作为现代教育奠基人之一的蔡元培先生仍将“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历史的车轮将我们载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党中央更是将“美育”放在了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之上。
作为一名从事中国传统音乐教学的工作者来说,笔者深知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悠久与博大精深,更深知它对于整个民族文化传承的重大意义。那么,笔者就从传统戏曲这一点切人,来侄释它对于传承传统文化、开展高校艺术教育不可取代的价值。
一、保存传统音乐
作为一种集“唱、念、做、打”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戏曲的真正形成较中国其它民间音乐形式要晚。但正由于此,才使它能够广泛吸收各种音乐艺术成果,并且将民间音乐的艺术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由于时代的更迭与人们审美趣味的变更,我们今人已经很难再听到早期戏曲形式—元杂剧和南戏的音乐了。但是,作为南戏在发展、衍变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支脉—昆曲与弋阳腔,却依然能让我们聆听到600多年前先人们所欣赏的音乐。那一首首细腻、婉转的(醉扶归)、〔步步娇〕,不正在向我们展示着传统文人的艺术追求与情感表达吗?还有那一阵阵燎亮的锣声,那一段段豪迈的唱腔,不也是在向我们诉说当时平民百姓的娱乐形式与情感宣泄方式吗?
如果我们能够将这些保存下来的戏曲品种带进课堂,展示给学生,使他们得到传统戏曲音乐的熏陶,这也许是传播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较好的途径吧!
其实,上述做法在近现代历史上也曾出现过。“早在清朝光绪年间,曲学大师吴梅就应聘去东吴大学堂(今苏州大学)讲授词曲,首先把昆曲教育引进大学课堂,开了戏曲进大学的风气之先。”而在现在的江西师范大学,学生们可以选修赣剧以获得学分,其学习“课程内容包括弋阳腔和赣剧的历史、戏曲基础理论、戏曲表演等。”川而“对已经公演并延续演出的赣剧《牡丹亭》,则“按工种(唱腔、乐队、服装、道具、灯光、音响、化妆、表演等)招收学生,由专业老师传授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苏州大学周秦教授在学校“开设了‘诗词写作与吟唱’选修课,讲授诗词格律和昆腔字格,教学昆唱词曲和曲笛。还有“昆曲艺术”选修课,讲授昆腔发展史和曲律曲论,教唱昆腔南北曲名段,并传授曲笛技艺。”“同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都有自己的戏曲社团”。
上述不同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对于戏曲音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为高校艺术教育课堂上的学生能够身临传统音乐文化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桥梁与途径。
二、保存传统戏剧文学
任何事物都是由其形式与内容两方面来构成的。传统戏剧文学也不例外。说到它,就不能不谈到戏剧文学的体裁样式与题材内容这两个方面。
自古至今,我国都是一个文学艺术蓬勃发展的国度。不论是魏晋南北朝之前,以《诗经》、《楚辞》和乐府为代表的古体诗,还是唐代以来,唐诗、宋词和元曲的新体诗,它们所取得的成就都为中国传统文学的艺术高度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传统戏曲正是在这座文学艺术的百花园中开放出来的奇葩。从第一个成熟的戏曲样式—元杂剧,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学体裁对于戏曲艺术的滋养。那四句一段的定场诗,那长短参差、错落有致的曲牌形式,都成为戏曲艺术丰富表现力的一个因素。
那么,对于中国传统戏曲的赏析,就不仅仅是培养高校大学生聆听传统音乐的耳朵,而且还使他们进一步贴近了古人,贴近了古人的语言习惯和情感表达方式。
下面再来探讨一下传统戏曲所表现的内容。
传统戏曲是以我国的古典文学作为其创作的素材来源的。而“作为人文学科文学类的一个领域,中国古典文学从先秦到清代,名家辈出,佳作涌现,涉及历史、哲学、艺术、道德、思想、政治—几乎囊括了人文学科的所有内容。……而且蕴含着先进的文化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丰富的民族精神,对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说,在汉魏六朝、唐代之时,出现的小戏样式还多是取材于神话传说或日常小事,情节还较为简单、冲突缺乏戏剧性的话,那么元代杂剧和南戏之所以成为成熟的戏曲样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剧本质量的大幅度提升。
古典文学,不仅是文学作品,它更多地是在向我们展示人、展示时代、展示社会,当然这里的人是剧作者借以呈现它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状况的一种途径与媒介,“人”是传达特定时代与社会所具有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形象。
高明《琵琶记》中蔡伯嘈的形象、《荆钗记》中不弃糟糠之妻的王十朋形象与《秦香莲》中不认前妻的陈世美,这都是中国传统戏曲塑造的典型形象的代表,以致于到现今还被人们所熟知。其中看似三种不同的人物性格,从而造成了三种不同的婚姻状况,但是其实它们都是中国官僚体制、婚姻模式和普遍信奉的封建道德标准等文化背景的具体产物。
这种类型的戏曲,在令观众欣赏戏曲音乐的同时,还呈现了一幅封建主义社会百姓的生活图。图中的景致不仅形式丰富,而且其中的韵味也耐人回味。我们的传统戏曲艺术表现的正是中国历史各个朝代的全景图,我们可以使高校大学生在其中一幕幕的悲欢离合中接近历史、感悟传统。
三、保存传统观念
传统观念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在此笔者主要从价值观与审美观两方面切入。
1.传统价值观
我国著名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在其《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将中国哲学的发展史分为两个阶段,即自孔子至淮南子的“子学时代”和自董仲舒至康有为的“经学时代”。其中,前者的“百家争鸣”时期历时四百余年,而后者的“独尊儒术”时期则历时二千余年,在时间上的绝对优势已经可以体会到其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形成与巩固的深远影响,而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宣传与利用,无数文人对它的进一步引申与深化,以及在其“忠、孝、节、义”的封建礼制观念影响下广大劳动人民对于封建礼制的顺从与效仿,都使得儒家所宣扬的“德”与封建统治者所渴求的普通民众的“德”在上至宫廷下至)’一大群众的社会各个阶层中得到空前的重视,使得中国历史上具有“德行”之人不仅被封建统治阶级、而且被宗教所大肆利用与宣扬,成为教育与同化民众的楷模。这一重要的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内容中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这种“高台教化”所要教授给广大人民观众的一个最为核心的观念。
在中国的历史人物中,关羽可谓是忠和义的统一。他追随刘备兴复汉室,表示与刘备“誓以共死”,始终不渝,既表现出他对蜀先主刘备的忠,又表现出他对“恩若兄弟”的刘备的义。现存最早的关公戏剧本当是关汉卿的《单刀会》和《双赴梦》(此剧同时写张飞)。此后,关公形象则被人们不厌其烦地称颂,相继出现了《关羽显圣》、《千里独行》、《单刀赴会》等等多出表现其英武与忠义的戏曲剧目。
此外,《精忠记》中岳飞对大宋国君的“忠”,《琵琶记》中赵五娘对于公婆的“孝”,《杀狗记》中手足之间的“义”,还有《白兔记》中李三娘的“节”,都可以说是进行“道德教化”的典范之作。它们在中国戏曲舞台上的久演不衰,不仅仅反映了戏剧文学本身的魅力,更加体现了上至统治者、下至普通百姓对于“德”的推崇。
诚然,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所宣扬的“封建礼教”等观念有其严重的历史局限性,但是传统价值观念中也不乏爱国、忠义、节操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在我们当代商品经济时代恐怕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因此,通过在高校中开设传统戏曲的赏析课,选择宣扬高尚品格的精品剧目来陶冶学生们的情操、感染他们的心灵,也是一种非常必要且有效的手段与途径。
2传统审美观
人类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在初始阶段,就具有两种相反相成的冲动,一种是感性冲动,即不可扼制的生命冲动;一种是理性冲动,即把握生命活动的形式冲动。人的任何行为究其根源,都是出自于这两种冲动。中国写性的艺术向来被认为偏向感性的艺术形式。即通过基于现实的客观存在,对其进行适当的想象与抽象,从而以虚拟的手法,再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存在。这一手法被广泛地运用于中国传统艺术创作的方方面面,例如画家常通过写意手法来借物抒情,戏曲通过写意来纵横时空、塑造典型,而诗歌则通过写意来寄情山水、“造景”喻情。
这里笔者将从戏曲的人物塑造、时空转换、舞台装置三方面来略论传统戏曲艺术对于“写意”手法的具体运用。
首先是人物塑造,其中还包括人物造型与人物性格这两个方面。
戏曲的造型是“写意”的。如关公的红脸,曹操的白脸,青面虎的绿脸,在实际生活中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但它却能显现性格特征,因为这种“写意”性的脸谱是“实象”的高度提炼与夸张,是现实情况的艺术升华,为戏剧人物的塑造起到了典型化的作用。
其次是时空转换。戏曲是一种典型的舞台艺术,它主要是借助于方丈之间的舞台空间来表现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世事变迁。因此,舞台一方面为作家与观众感受世间万象提供了平台,另一方面也为展示情境的无限性造成了局限。而传统戏曲却通过写意手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可以使观众“一日三秋”、“一日千里”,在时空转换上达到自由与无限。如演员在台上通过打吨、抬头、揉眼、伸腰等动作表示日夜的更替。这些做法都明白无误地向观众展示了剧情的延展,同时也提供了一个无限想像的空间,使“情”与“景”的交融在“形”“神”的互补中得到充分的展示与发挥。
最后来谈谈舞台装置。舞台装置主要包括表演道具、舞台美术与装饰等。
就道具来说,戏曲的最突出特点莫过于“无马而日行千里,无舟而舟行水上”。这种特殊效果的形成仰仗于舞台道具的巧妙运用。例如川剧《秋江》中硝公仅凭一桨舞蹈便舟行碧波荡漾之中,而京剧《悦来店》十三妹凭马鞭挥动即呈现了她骑马疾行的形象。此外,刀枪剑戟的形象化运用、舞台上幕布的多样性设计等等都为剧情的展开、情节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感与历史感。
“写意”的手法来源于中国历史上较早形成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来源于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与审美观念,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为其特点的深层根源,也是我们能够承中国艺术的关键。中国传统戏曲通过几千年的凝铸与锤炼,已经将这种观念深深地融入到自身的肌体之中。如果我们能通过它来使高校学生感受传统、接近传统、认识传统,那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历史像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很可能还有余温,我们的任务不是翻扒已经冷静的灰烬,而是把我们的手伸进灰烬,去触摸那个余温。”世界上有很多古老的民族,都会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这一民族的气质与心声。希腊人有悲剧、意大利人有歌剧、俄国人有芭蕾、英国人有莎士比亚的戏剧,这些都是该民族骄傲与自信的源泉。中国戏曲与希腊悲(喜)剧、印度之梵剧被世界公认为三大古老戏剧形态文化之一。它虽然较其二者出现较晚,但是却以其高超的成就与独特的魅力成为千百年来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如何能够使当代大学生走进这一家园,并成为其中的一员,是我们高校每一位艺术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12.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 篇十二
一、中国画 (Chinese Brush Painting) 与水墨动画 (ink animation)
(一) 中国画的现代发展
中国画, 又名国画。“国画是现代人为区别于西洋画而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泛称。它用毛笔、水墨和中国画颜料, 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作画, 在世界画坛上独树一帜, 也是东方绘画的代表。”
(二) 水墨动画——动与静、传统与现代的共存体
水墨动画是一种在流动时空中, 以水墨画中各类形象为具象表现的动画形式, 创新性地用动态的形式去呈现静态的中国山水, 是实验动画的一种。水墨动画被称作中国动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大创举, 它区别于其他形式的动画, 没有角色的外部轮廓, 完全依靠墨水在宣纸上自由地挥洒渲染, 仿若天成。如果把镜头截下, 会发现每个场景都是精妙的水墨画。
水墨动画一直以短片的形式出现, 或作为动画电影的一部分, 多数起到渲染影片气氛、创设中国风情境的作用。如以剧集或整片的形式不免引起视觉上的过度饱和, 但即使如此, 水墨动画也以自身的独特风格和精神承载, 在广告、宣传片中找到一席之地。
水墨动画的特点有:灵动的人物动作、生动的角色表情、秀美壮丽的山水背景、古典的氛围、独具一格的水墨风格等, 它体现的是中国画独有的“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理念, 意义深远。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的《小蝌蚪找妈妈》, 于1960 年出品、1961 年制作完成, 是世界第一部水墨动画, 鱼、虾、青蛙的角色造型全部取自齐白石的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和其他以花鸟鱼虫为主题的画作, 从此开启了水墨动画的创作之路。
二、动画中国画符码的运用及表现
国画的分类纷繁复杂, 按照主题、技法、设色、线条和墨色分类。本文着重阐述国画中具象主体元素在水墨动画中的运用以及不同技法对动画影片风格的影响, 故着重阐述按主体和技法分类的中国画。
按主题类别, 也就是描绘物象, 可以把国画归类为山水画、界画、花卉画、人物画、走兽飞鸟鱼虫画、瓜果杂物画等。大多水墨动画的角色设定多取材于人物画和动物画, 国画中的形象写意而生动, 人物动物排布暗含韵律美, 给人以随性自然的审美体验。以人物为主体的国画发源于晚周, 在汉朝逐渐发展成一个成熟的艺术体系;“动物画”则到隋唐时期形成;“文人画”则略晚, 宋代初步发展, 元代兴盛, 画风更趋写意。回顾一些较为经典的水墨作品会发现动物的使用频率高于人物, 这主要是因为动物相对于人物更具想象空间。“在中国画中以动物形象作为艺术语言, 以表达人的希望、幻想和各种感情的一种绘画。”在欧美奉为绝对真理的“夸张表现”, 其实在我国的动物画中早有体现。动物画题材丰富, 飞鸟鱼虫皆可入画。除了常见的家禽之外, 也经常会出现一些夸张变形的怪兽, 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对美的联想, 实现画面的个性与生动一直是画家的追求。法国有一部中国画风格的短片《蝶》 (Le Papillon) , 动作人物略有夸张, 但整体还是遵循了国画的构图和用笔技巧, 背景也是含水量较高的大笔刷晕染而成。可以看出制作团队为了达到国画风格所做的努力, 但无论是动作还是人物造型仍是一部描绘“法国人眼中的中国“的实验动画。
按用笔与风格, 可以把国画归类为:水墨画、工笔画, 常用技法有勾勒、写意、设色等。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的一种, 是以中国特有的水墨为造型语言的画种。水墨画的最早尝试是在初唐时期的花鸟画中, 晚唐画家更多地关注笔法与墨趣, 宋代的书画家对受道家文化的影响, 更加关注笔墨的变化, 借书画寓情, 追求“水墨为上, 淡逸致远”的艺术境界, 产生文人画, 并对元、明等时期的画家产生深远影响。由于动画制作的特殊性以及近年来粒子特效的发展, 水墨画之造型语言在动画中运用得最多。水墨画无外乎轮廓, 这一点对动画来说, 既是挑战, 也是区别于其他风格动画的独特表达。在水墨画的符码被引入动画制作之前, 大部分的动画都是类似的, 即运用轮廓线和夸张的动作来传递故事的生动性。水墨动画则完全使用物象的形状变化实现动画效果, 实际上与现今流行的扁平化设计元素和交互式的小动画有相似之处, 二者的相同之处在于破除轮廓线的弊端, 完全借助灵动的形体运动, 会使影片更加灵动, 尤其与背景音乐的配合, 会产生独特的韵律感。另外在色彩构成的运用上, 《中国画设色艺术上在水墨动画上的艺术研究》一文中有言:“中国画设色艺术讲求性格, 讲求修养, 它是充满感性的色彩、它是被理想化了的色彩、它是被文化熏陶了的色彩。体现中国传统哲学与审美的水墨动画, 其色彩艺术正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不息血脉的回响, 对于它色彩问题的研究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如果不直接把整个动画做成中国画的形式, 而是融入一些水墨画中的元素, 如人物造型、山石花鸟、构图方式、气氛渲染, 也会使片子产生独特的化学反应, 能极大地提升其格调。比如动画《山水情》中就吸收了传统水墨画的“留白式“的构图, 使用架空、散点、务虚等手段, 寥寥几笔勾勒出余韵广阔的画面, 空白几乎占据荧幕的2/3。主要角色马远或一角, 或半边, 大面积空白非但不空洞, 反而提供给观者大量情感绵延的空间。
三、水墨动画之制作流程
(一) 传统水墨动画的制作过程
水墨动画和普通动画的制作有很大的差别。水墨动画的制作流程繁琐耗时, 按通常理解, 会认为水墨动画的每一帧都是在宣纸上绘制的。观片时可以看到灵动的晕染效果和角色动作, 但只有无运动的背景才会运用真正的水墨笔触, 它们是如假包换的水墨画。动画师在制作过程中, 会使用铅笔在赛璐璐上绘制, 假设用宣纸绘制差别极小的连续动作, 难度实在太大, 因为每帧角色的水分笔刷控制不可能完全相同。
摄影部门是传统水墨动画片制作的关键。画在赛璐璐胶片上的每一个角色, 需要进行分层的上色。举例来说, 对同一条金鱼, 需要分出几种不同的颜色, 大面的朱红、赤色, 鱼的眼睛、嘴巴, 分别精细地画在赛璐璐焦片上。每一张赛璐璐片都由动画摄影师分开重复拍摄, 最后再重合在一起用摄影方法处理成水墨渲染的效果。工序如此繁复, 只计算用在拍摄赛璐璐胶片的时间, 就足够拍成四、五部同样长度的普通动画片。
(二) 数码技术制作的现代水墨动画
现代的动画制作技术使水墨动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手绘, 实际上现代大部分的水墨动画作品都是通过绘图软件 (如:Phototshop、SAI) 、二维动画软件 (Flash) 、三维动画软件 (Maya、3D max) 和后期特效软件 (AE) 完成的, 这样的制作方法大大减少了传统制作方法的繁复制作流程。央视《相信品牌的力量》广告宣传片请到德国的一个制作团队, 主要依靠特效和三维建模的方式, 融合一些中国元素, 制作成了一个古典与现代相结合的数字水墨动画。水墨动画在中国是喜雅俗共赏的一种艺术形式。现代技术制作的中国水墨动画将成为传承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当然有着文化基础的广泛性和语境的适应性。
四、水墨动画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的动态传承
用WIKI百科检索“水墨画”, 可以惊喜地发现其中一个词条已经更新成“水墨动画片”, 可见它已经成为一种可以表现中国山水的普遍形式。
水墨画与水墨动画, 差在一个“动”字。水墨动画用水墨是中国美术的不可替代的组成部分,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早已形成了特定的评价标准和艺术语言, 而动画则是一个全新的艺术门类。恰恰因为水墨画体系的稳定性, 导致其在近年来并无大的进展, 水墨动画的产生给水墨画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 是对水墨画另一种形式的传承。“水墨动画是中国水墨画的动画艺术再现, 水墨画与动画的完美结合源于二者之间特殊的联系, 从动画造型角度、动画技术特点、传统水墨动画制作过程、历史角度、观赏角度以及水墨动画作为新艺术语言、水墨画的拓展等方面, 可以看出水墨画和水墨动画两者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水墨动画与水墨画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具体表现为:水墨动画延续了水墨画悠远的意境、淡雅的风格, 同时保持着故事内容的丰富;优秀的水墨画作品给水墨动画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和丰富素材。水墨画画面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故事和画家的情感世界, 始终暗藏在静态的平面中, 动画却可以把这些内容都直观地表现出来。
目前再谈水墨动画, 更多映入眼帘的是经常被应用到商业广告中的水墨动画宣传片, 这甚至已成为一种时尚的形式。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不断涌现的“中国学派“美院作品, 如《十八里相送》《白蛇》《贪食的猫》等。这些水墨动画运用独特的水墨造型元素, 表达中国文化意蕴, 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摘要:将国画中的山水鱼虫、情景人物应用到动画片中, 淡化了动画片的工业技术气息, 虚实的情景设置和灵动的画面表现使动画的艺术品位全面提升, 动画从此成为“有意味的形式”。同时, 水墨动画也赋予中国画作新生命, 让以“气韵生动”为评价标准的中国画真正生动了起来。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动画发展趋势, 对动画中中国画元素的具体运用进行了阐述, 继而探求水墨动画对传承传统文化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国画,水墨动画,中国元素,数字技术,艺术语言,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刘涛.中国传统文化视觉符号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0.
[2]李昱春.水墨画与水墨动画技法与赏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3]陈池瑜.现代中国画的传统与变革[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02) .
[4]谢晓昱.科学与艺术的联姻:水墨动画研究[D].上海:上海大学, 2011.
[5]李昱春.水墨画与水墨动画技法与赏析[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
[6]段文君.中国画设色艺术上在水墨动画上的应用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 2013.
13.《地藏经》中的传统教育 篇十三
在今天的传统佛教,大家要认识,传统佛教讲的是教育。地藏菩萨的《地藏经》也是讲教育,教育我们怎样来断恶修善,怎样来离苦得乐,怎样来转迷为悟、转凡成圣,并不是在求佛菩萨保佑,求佛菩萨帮忙,升官,发财。
前一段时间,给大家报告了,有一位女众同修,跪在地藏王菩萨面前说了,“大慈大悲大愿大力地藏王菩萨摩诃萨,保佑我全家吉祥平安,把所有灾难给别人家庭!”你说地藏王菩萨能保佑吗?绝不可以。世间法,出世间法,离不开因果。你今天不去上班,然后求佛菩萨拿钱给你,有这个可能吗?不可能。今天身体有病,不吃药,不治疗,身体能好吗?不可能。
所以地藏道场的道友,现在多少人动不动就求佛菩萨,不去种那个因,你哪来的健康?哪来的福报?求的就是“宗教佛教”,这是迷信。还有一种“作秀佛教”。大家要知道的,会念经,不懂得经是什么意思;会念咒,不懂得咒是什么意思;会念佛,不懂得佛什么意思;会穿海青,会披曼衣,会披袈裟,会打法器,会搞寺院里面的一切工作,不懂得如来的本意,不懂得佛法,统统叫“作秀的佛教”。就是说表面很像,实际不懂,这个叫作秀。
还有一种,哲学佛教。哲学佛教就是说,你辩倒我,你是第一;我辩倒你,我是第一,互相对立,互相辩论,互相将对方给压下去,抬高自己的身份,抬高自己的能力,抬高自己的水平,这叫“哲学佛教”。
更恐怖的是“歪门邪道佛教”。有人给我打电话,说师父,我们这个地方,现在流行有一种药,吃下去不堕落三恶道,就是说,那个人拿一罐药出来,只要你吃到我的药丸,就不会堕落三恶道。我就给他讲,把牛羊都抓起来,一头牛,一只鸡,全部给它灌药,药灌下去,它当下就离开三恶道了。有这个可能吗?纯粹就是骗人,骗害,这个道理。而说也奇怪,很多人去吃那个药,可高兴了,说吃下去以后,就不堕三恶道。我就问一下?那些拿药给人家吃的是谁?给我吓了一跳,住在道场二十多年的老学佛人,老修行人。可怕不可怕?学佛二十多年,这样的人拿那种药给人家吃,吃下去就不堕三恶道,如果是这样的话,释迦牟尼佛需要讲三藏十二部吗?还有一些假借密教的所谓本命佛,都是胡说八道的歪门邪道佛教。
所以大家要清楚,只有一种传统佛教,教育。我们今天的痛苦与快乐,好与坏,善与恶,记住,没有任何人给我们,统统都是自作自受。懂这个道理,就懂得善因善报,恶因恶果。
拓展阅读:为什么要诵《地藏经》
《地藏经》中,一方面详尽描述地狱恶趣中,种种残酷、悲惨、痛苦,令我们大起怖畏之心,以思急速止恶出离;另一方面,又大讲人天种种胜妙之乐,使我们生起奔向光明之心,开始动心起念,要求行善。所以读经能使我们明白关于业障的问题如何处理,以及时如何修福修慧,广利有情众生。
人的修行以消除业障、偿还因果债、忏悔恶业为始,之后方能无碍的修法。冤亲债主纠缠是阴阳皆苦的果报;运势不好、事业不顺、夫妻不和、子女乖违、甚至于修行的诸多障碍,几乎全是冤亲债主得不到超拔而欲索债所引起的。若无法超拔冤亲债主,菩提道上必是难上加难,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每天至少读诵三遍以上《地藏经》的功德力,回向因果,超拔个人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得令往生净土,究竟解脱。
依佛法“自心本自具足万法”的观点,地狱是众生心中本有之法,业缘成熟时便被调发出来,因此它会是自心邪恶的对外投影、外观、外化。故知天堂地狱皆是“业感所成所化”。我们的心不正是这样吗?只关心系念个人私事,只关心已身及已身所需,使自己尘劳不己,把这个心搞到一点容人的空间也没有。只要把个人自私的下算盘多打打,愈打愈细,就会很容易出现《地藏经》中无间地狱:“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故称无间”的现象。反之,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多关心众生,如是把三世十法界承担起来的也仍旧是这颗心,就是佛菩萨光明法身充满法界。
形容这个无间地狱时,又说:“在大铁围山之内,其大地狱,有一十八所.次有五百名号各别,次有千百名字亦别。”我们要知道,这个“大铁围山”。就是我们这个刚强难化的`心,“一十八所”指的是“十八界”:六识、六根、六尘。须知一切“客观世界”的出现,都只不过是众生的心中十八界互动的结果而已。
当我们的心变得黑暗邪恶,它就是“大铁围山”,“十八界”就成了一十八所“大地狱”,又依众生别业不同,而形成了百千不同的地狱景象。自心能造善,也能造恶;自心能受乐,也能受苦。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思量恶事,化为地狱。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自性起一念恶,灭累劫善因。我们以黑暗邪恶的“地狱心”,制造做诸罪行恶业,就会出现地狱。反之我们也有光明、善良、智慧、慈悲的“地藏心”,以此心造作善业,就会出现天堂。
所以经上说一呼地藏名,或见其形象就会得救。一呼地藏名号,就把我们本有的“地藏心”给呼唤出来,地藏心,就是那个厌离地狱、奔往光明的力量。地藏菩萨的神通即是心通,心若不通,万法不通。一切力量的发源,在于我们的心。自心轻率、不净,是因为我们的骄狂轻慢,这样就不能接引诸佛菩萨,特别是地藏菩萨的大愿加持力。反之,自心谦下、真诚,必能接引上诸佛菩萨和地藏菩萨大愿神通力的加持。
我们因读诵此经,怖畏黑暗,向往光明,与地藏菩萨功德结缘,再加上布施行善,心向由恶转善,自获多利,又以其心向转故,停止与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在众生缘、六道轮回中的恶行纠缠互动。冤亲债主历代宗亲既失恶性互动对象之相应力及反作为,其恶顿减,又受到读诵者善良光明之感染,或起攀缘,若能起一念善,则不断增长自心光明,终另恒沙恶尽。在佛力的加持下,使读诵者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历代宗亲得到超拔,业障逐渐消除,身心、家庭、事业等相应得到改善。
读诵《地藏经》有不可思议功德,而公德回向是很重要的。通常经书上回向十方一切众生的回向文并非不好,只是末法时期众生业障深重,无始劫来的债到临终前都没有办法还清,如果再背上别人的业障,就像不会游泳的人下水救人一样的道理,结果是人我两误,都无法解脱。《大智度论》云:“譬如二人个有亲眷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一人有方便,往取船筏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复如是,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船者。”《维摩诘所说经》也提出疑问:“自疾不能救,而能救诸疾人?”所以自己的业障最好自己消,千万不要一上手就回向给家人。你累生累世的冤亲债主与你最有缘,最容易障碍你、纠缠你,故应首先超拔他们。对于家人和朋友应该向他们介绍方法。让他们明白自己诵经消业障。
度人最好的方法就是引导对方自觉修行,这是真正的智慧的帮助。
要用真诚心,忏悔心,感恩心虔诚的读诵。
【论教育中的传统与革新论文】推荐阅读:
中学德育论文 中学生道德教育应与传统美德教育相结合重点06-08
传统戏曲与幼儿教育11-04
中国传统道德与人文素质教育07-14
继续教育传统文化与法治中国小抄06-20
传统民间艺术的高校美术教育应用模式论文11-09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12-04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与保护09-04
传统教育理念08-07
道德教育传统07-02
革命传统教育报告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