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普通话心得体会(精选14篇)
1.培训普通话心得体会 篇一
普通话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10月21日—28日,我有幸参加了为期八天的全区第十届普通话培训学习。虽然短短的几天,但我却觉得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学员,我最深的感受是既辛苦又快乐,同时还被深深地感动着。辛苦在时间短、学习任务多又重;快乐在结识了朋友,能和朋友互相交流学习;感动在给我们上课的专家老师们那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
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学好和用好普通话至关重要。而就目前教师普通话水平情况看,不达标现象还很严重,特别是语文教师普通话达标率太低。因此,举办这次普通话培训学习很有必要,不论在知识学习上,还是在宣传氛围上,就像一场及时雨,对提高我们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这次培训活动,整个组织管理自始至终有条有理,既严格又民-主,不论从上课和活动形式上看,还是从考勤和生活管理上看,都是一次非常正规的培训活动。
让我感动的是,上课的专家教授们无私奉献,不怕辛苦,对我们容易出现的错误能够进行认真耐心地指导。他们的讲解详略得当,一丝不苟,一讲就一两个小时,但没有一位老师敷衍了事。这种认真负责和严谨治学的态度和行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感动着我们每一位学员,提高了大家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
通过这次学习,我对自己的普通话水平有了一个全面客观的认
识。比如在生活中不能坚持大胆地说普通话,认为单单在课堂上和学生用普通话讲话就可以了,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是导致自己普通话水平下降的原因吧。另外在发音上自己存在着许多缺陷,象z、c、s和j、q、x的发音不是很准确。在这次培训学习中,我经过老师的指导,认真进行了纠正。另外,在学习中,我还知道了练习和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方法和途径,懂得怎样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结识了很多朋友,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不少知识。从现在起,我要坚持大胆地说普通话,随时随地抓住一切机会进行训练,提高普通话水平,不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校里;不论在课上,还是在课下,都应积极推广和宣传普通话知识,为提高全民的普通话水平进上我的微薄之力。
总之,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感到受益颇多。真的很希望多搞一些这样的培训,大面积提高我们教师的普通话水平。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任重而道远,提高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是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方面。我坚信,有了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普通话水平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普通话事业将会与时俱进,开花结果。
2.培训普通话心得体会 篇二
考前的培训时间有限,考生不太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将培训内容消化。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不可能所有的考生得到同样的收效。所以要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训辅导学生,平时的教学就优于集中的培训。学生的情况不同,知识的讲解与技能的指导也不同,因而要条分缕析有的放矢,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普通话等级证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在教学中融入学习与训练。
1 发音问题
来自方言地区的学生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对北京地区的学生也要严格要求认真对待。
1.1 声韵声调系统性错误
说话带方言是因为有系统性的声母、韵母发音错误和声调错误,比如声母错误的有 :“n、l”不分,南方西部地区的人“女、吕”不分,东北人“r、y”不分,把“绕圈”说成“要圈”,几乎全国各地方言区的人“z、c、s”和“zh、ch、sh”不分等等。韵母错误的有 :“in、inɡ”不分,“en、enɡ”不分,西部地区的人把“学生”说成“学森”,“英雄”说成“音雄”等等。声调的错误就更多了,不能按照普通话的四声正确读音。外地和北京远郊区县说话带方言的学生,相对来说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很高,只要指出各自存在的问题,他们就能有意识有目标地练习,并且进步很快。
1.2 发音含糊不清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许多北京人以为普通话没什么好学的,北京人不用学习普通话。其实不是所有的北京人都能说好普通话。比如有的学生发音含糊不清,特别是一些男生,说话发音时,嘴里像是含着东西一样。也许是出于习惯,头低着,含胸,发音时气流也不顺畅。读字词时,吐字不清楚,读双音节词语时,不会掌握轻重格,朗读文章时,几乎没有几个字是正确的。这些学生虽说不是方言地区的人,可是考普通话成绩好不了,与有方言的学生一样,同样要下功夫练习发音。
1.3 轻声儿化的滥用
北京人在 平时说话 的口语中,经常把不应该读为轻声的音节读为轻声,比如“分析”应 该读为“fēnxī”,不读“fēnxi”,“安排”应该读为“ānpái”,不读“ānpɑi”,这类的词语有很多,因平时说话的习惯,不以为是自己念错了。在辅导学生取证考试过程中,我要求学生把这类词语整理出来,像小学生学生字一样,老老实实地逐个记住。
北京人对儿化韵更是滥用,在水平测试时,有的考生在第一题读单音节字时就读出儿化韵,第二题读多音节词语时,不该读儿化的却读成儿化韵,甚至有的考生遇到名词就带儿化韵。要教育学生,在平时说话交谈怎么说无所谓,在正式场合,在普通话测试时,必须要克服平时的不正确习惯,该读儿化的要读儿化,不该读儿化的不能读儿化。
1.4 语音缺陷
如果发音没有错,但是与标准音有些差距,或是发音不到位,那就叫语音缺陷。有方言的人发音有错误,还伴随着大量的语音缺陷。北京人在普通话测试中,除有错误外,也有不少的语音缺陷,常出现的语音缺陷有上声不到位和尖音。
上声不到位也属于北京人的说话习惯。上声按五度标记法,调值是 [214],在发音时把上声的字读成 [212] 或 [211] 就叫语音缺陷。对北京人来说,纠正上声不到位,相对容易些,只要认真些注意些,就能发音到位。
尖音是普通话测试中常见的语音缺陷,多发生在女生。普通话的声母“j、q、x”是舌面前音,声母“z、c、s”是舌尖前音,在发音时,把声母“j、q、x”的字,发音为接近声母“z、c、s”的音,这种现象称为尖音。纠正尖音相对来说有些难度,要下一些功夫。
2 常用字词的掌握
在测试时,遇到某些较难认的字,许多考生不能认读而丢分。在国家语委公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词条共有17055条,所包括的汉字共约3800个,考生应将这些常用字词逐个掌握。
多音字与异读字应该算是难点,有一些字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读错,就是电视中节目主持人有时也读错。例如“因为”正确读音是“yīnwèi”可是人们常错读为“yīnwéi”;“混合”正确读音是“hùnhé”, 可是有的人将“混”字读成没有的音“hǔn”。“教室”错读成“jiàoshǐ”,“亚洲”错读成“yǎzhōu”, 等等。
常用字词的掌握需要平时的积累。普通话水平测试前的培训辅导,可以把测试中涵盖的知识点讲给考生,但是不能经过辅导让考生完全掌握,要让学生掌握好常用字词,最好是平时的语文教学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掌握。
3 技能训练
技能不是一次培训就能掌握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中有朗读文章,有围绕题目说三分钟的话,这些除了要求考生要正确掌握语音外,还要求有一定的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的能力。在普通话水平测试时,常遇到一些朗读能力不高的考生,因读错、不正确停顿或回读而影响测试成绩。测试中的说话题是分值最高的一题,测试时有的考生口语表达不好,他们备考时准备又不充分,有的念稿背稿、有的离题、有的长时间停顿或缺时,甚至有不说话而得0分的!这些考生不是因语音问题而是口语表达不好而丢失很多分,实在是太可惜了!而不会朗读不会说话的考生,仅靠参加考前的培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高职院校的学生朗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相对就更差一些,在语文课上,有意识有目的的来指导学生多练习一些朗读,多练习一些口头表达技巧,对学生考出较好的成绩是有帮助的。
3.机测背景下普通话教学与培训研究 篇三
【关键词】普通话 机测 教学 培训
普通话机测是指借助国家普通话水平智能测试系统,应试考生在计算机前完成测试,计算机可以自动检测应试考生存在的语音错误和缺陷。对考生测试语音进行智能评测,对“单音节字词”“多音节词语”“朗读短文”这三个有文字凭借的题自动评分,成绩当场评出。而“命题说话”项则由各省普通话测试站分配给本省测试员,由测试员通过网络对照录音评定成绩。为了保证“命题说话”项成绩的公正性,由两个测试员同时为一名考生评定成绩。
一、分析普通话机测的优势和劣势
(一)普通话机测方式的优势
机测背景下,测试考场既可以组织大规模的整场考试,也可以分散考试,考生随到随考。前三题的评测由计算机完成,只需要少数测试员对第四题“命题说话”进行评测,大幅度地降低了测试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在人工测试环境下,各测试站对测试过程难以实现全程监控。机测则可以使测试过程公开化、规范化,保证了测试程序的科学化和测评成绩的客观性、公正性。测试员通过网络听“命题说话”项的录音给出评定成绩,可以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测评分数失真;人工测试情况下因工作量大,测试员需要长时间听录音打分,听音打分是一个需要集中注意力的细致工作,工作时间过长会使测试员的注意力下降,影响测试评分的准确性。另外,在人工测试时,因为本地测试员对“本地普通话”不敏感,听不出一些语音、语调方面的问题。机测可以有效地减少以上现象,提高测试的准确度。
(二)普通话机测的劣势
在机测中,人机对话的录音方式及测评分离,使得测试缺少人性化,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出考生的语音面貌。机测仍然保留了人工测试的部分,这种测评安排有其必要性和科学性,但同时也会保留了人工测试存在的问题。由于应试考生的功利性,会产生“考证心态”。只要能拿到普通话相应等级的证书即可。通过普通话训练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交际则被置之度外。机测的方式虽然给学生比较大的自由度,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没有了一对一测试员的监控,考生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里,有些人就会想方设法作弊,让一部分学生觉得可以投机取巧,导致不重视普通话训练课程、不认真准备考试的情况出现。
二、机测背景下如何做好普通话教学和培训
(一)保证普通话的课程地位
普通话采用机测后,普通话教学与培训不仅不能放松,而且应该加强和改进。一定要从提高现代人语言文明素养和就业能力的高度,充分认识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重要性,在课程设置上保证普通话的地位,在学时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出学生学、练的时间。为提高教学效果,尽量为普通话教学配置多媒体教室,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媒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1.积极引导,消除心理障碍
普通话教学一般安排在大学的第一学年进行,来自各方言区的学生进入一个说普通话的新环境,突然要变家乡话为普通话势必面临各种心理障碍。有些来自农村的学生从来没说过普通话,让其在大庭广众之下说普通话,常常感到别扭、不自然,不敢坦然面对自己的发音缺陷。对此情况,教师应当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积极肯定,使学生放下包袱,建立学习普通话的信心。其次,因为已经过了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许多学生不愿再开口学说普通话;部分学生本身语音条件很好,但缺乏公开说普通话的勇气,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心,加强和学生的感情沟通,消除学生的思想顾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强化口语训练,注重语感培养
学生在第一、二题的字词测试中都能做到发音准确、字正腔圆,但到朗读短文以及命题说话时,发音吐字就显得生硬、不自然,方言方音不时流露出来。这反映了学生没有将课堂的正音练习融入具体的口语表达中,缺乏对普通话语感的综合把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强化口语训练,重视语感实践锻炼,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除了系统的语音知识学习外,还必须多听多读多说,加强训练。
3.因材施教,实行分层次教学
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他们的普通话水平也不尽相同,教师在以系、班级为单位的授课过程中,一般只能够兼顾到语音语貌中等偏下的同学,这会导致一小部分普通话程度较高的同学觉得没有学习兴趣。结果是水平高的不屑于学,水平差的同学虽然认真学习,但不愿意在大家面前训练普通话,不利于普通话的教学和培训。因此,根据不同的方言区开设不同班级,或根据不同语音语貌的同学,实行分层次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4.加强普通话思维训练
语言既是人际交往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必须加强学生普通话思维的训练。首先要训练学生普通话信息而非方言信息的这种自我控制能力。而这种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是要靠日积月累,不可能仅用课堂上读几篇短文、讲述话题就能得到解决。只有做到在不同的场合方言思维与普通话思维的自由转换,才能真正掌握普通话的精髓。教师要教导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尽量运用普通话,让学生在日常训练中逐渐形成普通话思维。
5.加强测前培训,掌握测试的抓分策略
普通话测试前,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讲解机测的注意事项,避免不必要的失分。有时候不是学生不会读、不会说,而是读的说的不规范,导致扣分,所以说,加强学生规范读音的训练非常重要。
4.教师普通话培训心得体会 篇四
普通话,又称国语,它是以北京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大陆汉语标准。普通话作为汉语的官方发音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学好普通话是教学的基石。在培训学习期间,我收获良多。
首先,培训教师为我们讲述了普通话的概念及其有关的理论知识,他的课亲切自然、耐人寻味,他的普通话让人听起来觉得十分悦耳,感觉是主持人的音调,所以在学习时我非常认真,也努力在模仿。通过学习不仅让我学到了一些宝贵的普通话专业知识,找到了自己学习和发音中的不足,而且对普通话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从而也提高了自己说好普通话的信心。
其次,我感觉要想说好普通话最重要的是端正态度,通过多种方式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作为客家人,我的普通话带有很重的方言口音,有时说话速度快了,更是没有把发音发准确,含糊不清。通过培训,我树立了目标,做好了规划,用绕口令的方法不断的训练,达到速度的同时也正了音。另外我还在平时工作之余多收听广播,培养语感,正所谓环境也是一种良好的熏陶。
再次,要想说好普通话,还必须多学、多记、多读、多听、常总结、多练习。在培训期间,我经常起来晨读晨练。跟着mp3里面的导读,一次又一次的训练,模仿,直到说起话来不拗口。一周下来,我的普通话说得流畅了许多。在与别人的交流中,我关注自己发音方面的问题,不断的纠正,弥补方言的发音不足。多坚持用普通话进行日常会话交流,争取发好难发音的字、词、句。
总之,普通话的培训学习,对我们教师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促进专业化成长的良好机会。我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对语言文字的学习,真正把普通话说好。对于一名人民教师,学习是终身的,也是为了适应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所必须的,普通话作为通用语,在教育中传道授业解惑的桥梁,我们不仅要说得好,还要说得富有感染力,那样可以更好的提高教学水平。因此,我将不断努力,把话说得漂亮。
普通话培训心得体会2:随着社会的进步,交流的不断广泛,学说普通话已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重视,为了提高自己的普通话水平,近期参加了普通话的培训班,通过学习,使我感受深刻。
首先,我认识到由于自己小时侯在接受教育的时候,由于地处乡村,启蒙老师发音不准,使我从小没有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其次,在上师范的时候,我意识到了学说普通话的重要性,但我只是在表面上进行了改变,至于平舌音和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基本不当回事,到了二十世纪,电脑和收集的普及,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于是我参加了普通话的考试,可连续三次考试都没有合格,为了不误人子弟,我加强学习,参加了普通话的强化班,通过学习,使我纠正了许多不到位的发音,说话时的流畅性比以前有了明显的进步,我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只要坚持说普通话,我的习惯一定会有所改变。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个新时期的幼儿教师,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进步,要当好一名教师不但要掌握专业知识,同时随着知识的更新,我们需要不断的学习,要给孩子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从各个方面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能跟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活到老穴道老,这句话说得一点也不错,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以知识来武装自己,争取做一个新时期合格的幼儿教师。
普通话培训心得体会3:作为师范学校的学生,学习普通话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因为学校是推广普通话的前沿阵地,甚至可以说是主战场,而老师则是这个阵地或战场的指挥官,所以作为老师,学习好普通话是十分重要的。
可是,对于方言口音较重的人来说,由于舌头已经习惯了方言的发音,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舌前音和舌后音不分,俗读音和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等,学习普通话并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这方面,我有很深的体会和一些经验。
一、在藐视学习普通话难度的基础上,切实重视普通话的学习。尽管方言口音较重,尽管学习好普通话的难度很大,但是,我们要从战略上藐视这个“敌人”,而在战术上即学习方法方面又要十分重视。既不能怕,又不能不以为然。这是学习好普通话的思想保证。
二、安排专门时间学习普通话。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要注意安排一个学习计划,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比如每天1小时,专门学习普通话。这是学习好普通话的时间保证。
三、勤向现代汉语老师学习。现代汉语老师不仅具有扎实的语言学和语音学基础知识,经过专业训练,而且老师离自己最近,请教也最方便。因此,遇到不懂的和难以纠正的,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好的学习方法,一定会取得好的效果。这是最常用的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整理方言口音和普通话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三”在方言里读shan,舌后音,而在普通话里却读san,舌前音。类似这样的情况,都一一列出拉一,整理成方言和普通话词汇对照表。这样便于记忆和纠正方言的不规范读音。这是对比学习法。
5.普通话测试员培训 心得体会 篇五
厉亚平
2013年8月9日,我赴烟台参加了为期10天的山东省第51期普通话测试员培训,感觉受益很多。
一、学会很多普通话发声技巧
青年政治学院的武传涛老师用了两天的时间为我们讲解发声技 巧和PSC应试技巧,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这样大家都没有觉得很疲惫,同时传播了一种理念:好的发声是需要勤奋的练习的。
二、初探国际音标
山大岳立静老师教授的国际音标有一定难度,学习发音和写法都比较吃力,但是老师的敬业精神打动人心,我们在晚上还要加班加点的训练;同时也了解了语言文字工作者在乡间农村搜集记录方音的不易,真的是只有爱好才能获得继续研究下去的动力。
三、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能力训练
作为一名合格的测试员,耳力必须要好,因为测试工作全都通过漫长而细致的“听力”工作完成,我们要对考生负责,必须把自己锻炼成敏锐的听觉大师。其实这项工作真的不好干,很辛苦,但是身边有100多位像我一样的语言工作者相伴,在漫漫培训道路上,有了比较和榜样,让我学会了坚持下去。
6.普通话培训心得 篇六
美兴小学
陈宇
作为一名教师,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清晰的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学校开展全校老师普通话的培训活动。
首先,学校几位老师针对我们教师发音进行讨论,着手从复韵母的发音开始培训。刘老师的培训课亲切自然、深入浅出,培训中带着幽默诙谐,让我们在轻松的环境中感受自己发音中的不足,对普通话产生了新的认识。
其次,校领导在大会上,强调说好普通话就要先端正态度,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都使用普通话,培养大家说普通话的习惯。
第三、说好普通话的八字真言:多听、多读、多说、多查,从而感受我们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多听就是听新闻,感受新闻主持人吐字的清晰。多读,中国的文学那么多,读即能更好的掌握字的音节以及丰富自己的文学功底,人说活到老、学到老,教师更应该如此。多说才能习惯,自己习惯才能让别人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多查,我们中国的文字不可谓不多,不认识的、不确定的一定要查字典,教师要具备这样的技能,小学语文正好就是学生查字典的最佳培养时期,教师能潜移默化,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么?
7.培训普通话心得体会 篇七
一、宁夏方言同普通话在声调方面的差异
宁夏人在学习普通话的发音中, 往往忽视了普通话的五度调值的变化。如:阴平声 (即一声) , 很多人在发这个声调时往往低于55的标准调值, 发音低沉、声调的高度不够, 大概只有44调值, 这样在听觉上明显失去了普通话在音韵方面的美感。宁夏人应该把一声调值往高发, 发到55调值, 可以利用阳平+阴平的词语练习, 比如:
蓝天 (lántiān) 阳光 (yángguāng) 回家 (huíjiā)
因为普通话阳平的调值是35, 借助35的5直接平拉出55调值, 有点像音乐的感觉, 不会让55再低至44。
阳平声 (二声) , 这一声调是在宁夏方言中发音比例较低的一个声调。所以, 这一声调在宁夏人发音中是比较难以掌握的, 主要表现在发声时从3度到5度的这个高度不好把握, 有时把此类声调容易读成53调值, 正确的发音是: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 逐步绷紧, 直到最紧, 声音从不低不高到最高 (35) 。常练习的词语有:
人民 (rén mín) 银行 (yín háng)
和平 (hépíng) 农民 (nóng mín)
上声 (读做shǎng声, 即第三声) , 这一声调的发音关键还是调值在变化上先由2降到1再升到4, 是先降后扬起的一个过程。发音时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 立刻松弛下来, 稍稍延长, 然后迅速绷紧, 但没有绷到最紧。常出错的情况是调值变化不易掌握且容易把它和第二声混淆。常练习的词语有:
···但特别要注意的是按照汉语拼音方案的规定:两个上声字相连前边的字读音应由上声变为阳平声 (即加点的字应该由单读第三声此时变为第二声) 。
去声 (四声) 是在宁夏方言中发音比例较高的一个声调, 因此, 宁夏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基本不存在问题。
二、宁夏方言同普通话在声母方面的差异
(一) 突出表现在声母“w”的发音部位和普通话发音部位不同
大部分宁夏人发“W”的音时, 上门齿紧咬下唇, 上唇略微抬起, 使气流在唇齿间形成阻塞而摩擦发声。而实际上“w”的发音源于“u”。发音时:口腔合拢, 呈圆唇状, 舌面后部上升接近软腭, 声带振动而发音。纠正这一发音最重要的一点是发音时切忌咬嘴唇, 而要使口形呈圆状。例如:鼓舞 (gǔwǔ) 、无望 (wúwàng) 。
(二) 分清平翘舌音
宁夏各地方言, 平舌音 (舌尖前音) z、c、s和翘舌音zh、ch、sh都有两套。但有部分字, 普通话读翘舌音, 宁夏话读平舌音 (银川区各市县较少, 盐池和固原山区各县较多) 。石嘴山市矿区受东北官话等的影响, 有的全读平舌音, 有的全读翘舌音, 有的平翘舌音自由变读。因此, 宁夏人说好普通话的一个难点是分清平翘舌音。我们可以通过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 (增订四版) P37页附表二“zh、ch、sh和z、c、s对照辩音字表”, 或李树俨《普通话口语训练》P95页附录1“zh、ch、sh和z、c、s对照辩音字表”来分清不同的平翘舌音的字, 也可以根据声旁是同样时, 形声字发音的声母也相同的规律, 记住并分清很多字。
(三) 分清n和l
隆德、西吉及固原个别地方, n、l两声母与开、合两呼韵母相拼时一般都读l, 与齐撮两呼韵母相拼时, n往往发成舌面音。因此首先要学会发n、l。
发“n音”, 舌尖抵住上齿龈, 封闭口腔气流通路, 同时软腭下降, 小舌 (扁桃体) 松垂下来, 气流全部进入鼻腔, 在鼻腔中上部震动, 完成一个鼻腔共鸣音。舌体保持上顶动作, 后接元音时舌头弹下, 如:“农”, nong, o音出现时舌体才下降。l音与之相对, 舌尖抵住上齿龈, 软腭挺起堵住后鼻咽口, 气流冲破舌尖阻碍, 舌体弹下, 气流同时从舌叶两侧冲弹而出。共鸣发生在口腔两边。
n和l发音的部位相同, 都是舌尖抵住上齿龈, 气流振动声带, 但最大的区别是n的发音气流从鼻腔冲出, l的气流经舌头两边从口腔冲出成声, 关闭鼻腔通道。
我认为比较好的方法是捏鼻孔帮助判断n与l的发音情况, 如果捏住鼻孔, 发音气流出不来, 感到憋气, 鼻腔共鸣明显, 是n;如果捏住鼻孔, 发音气流能轻松出来, 不感到憋气, 鼻腔共鸣不明显, 是l。所以在普通话培训中可以教给学生靠捏住鼻孔把l发出来, 靠堵住口腔通道把n发出来。相对来说, 只要找准舌尖抵住上齿龈的发音部位, n还是比较容易发的。
笔者认为找出一些代表例字可以帮助记忆并区分nl为声母的字, 如果声旁是l声母的字, 以其做声旁构成的形声字声母也读l, 如“兰”的声母是l, 那么以其做声旁的字声母都是l, 如“栏、拦、烂”等;如果声旁是声母为n的字, 其构成的形声字声母也发n, 如“宁”声母为n, 那么形声字“拧、柠、狞、咛、泞”等声母都是n。
总之, 宁夏方言虽属北方方言, 和普通话有些接近, 但宁夏人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和难度。本文通过分析宁夏方言特点及宁夏方言区被测人员说普通话的规律, 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问题的对策, 随着测试实践的深入, 我们对宁夏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与培训工作的内在规律也会有新的认识, 使得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得更紧密。
摘要:本文作者就在宁夏方言区测试中发现的语音方面的问题作出分析, 探讨解决对策, 从中发现了宁夏方言和普通话的一些对比规律, 并切实研究出了一些操作性很强的普通话培训规则, 以期引起同行和有志于学好普通话的学生的注意, 使得现代汉语普通话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结合得更紧密。
关键词:宁夏方言,普通话,对比规律,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组织审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商务印书馆, 2004.
[2]黄伯荣, 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 (增订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6.
[3]刘照雄.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
[4]李树俨.普通话口语训练.宁夏人民出版社, 1993.7.
[5]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宁夏回族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编.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南.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7.
8.培训普通话心得体会 篇八
一、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普通话培训模式特点
(一)顶层设计合理
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普通话培训作为“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其培训模式设计体现了很大的优越性,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团队分工意识。分别建立以项目负责为领导的管理团队和以首席专家为首的教学团队,项目负责人一般为校长或院长,方便协调与调动行政资源;首席专家一般均为各个承办单位在普通话培训方面有经验的专家学者,便于统筹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授课的安排。
2.规划设计意识。承办单位需以培训学员为中心,根据“国培计划”对学员“学前”“学中”“学后”三个阶段的要求,结合培训经验及学员的具体情况,制定双语教师普通话培训的具体工作标准。“学前”阶段要根据培训对象的规模、水平和需求等确立培训目标,建立后勤保障;“学中”阶段要明确培训内容、培训模块、培训方式(如专家讲座、参与式培训、任务驱动、案例学习、实地考察、问题研讨等)和培训特色与创新,确保培训效果;“学后”要求对教师、学员分别考核评估,对学员进行跟踪指导等,并注重培训单位对教学资源的建设。
3.机制创建意识。教育部(国家语委)语用司设计具有指导性的培训方案并保证下拨经费,省语委办统筹管理,承训单位全面负责具体的培训工作,给予培训承办单位最大的自由,鼓励其创新。目的是逐步建立起各省区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和培训专家队伍,逐步探索双语教师培训的有效模式,建立普通话培训的长效机制。
(二)承训单位教学经验丰富
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的承办单位一般由各省语委办委托有教师培训经验的地方高校进行,下表为2012—2014年各省承办该项目的机构:
表1
新疆 西藏 云南 贵州 四川 广西 青海 内蒙 甘肃 海南
2012年 新疆师范大学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百色学院 青海师范大学 包头师范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琼台师范专科学校
2013年 新疆师范大学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 贵州师范学院 甘孜州康北教师进修学校 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青海师范大学 包头师范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琼州学院
2014年 新疆师范大学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师范大学等 贵州省语委办 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 广西师范大学 青海师范大学 通辽职业学院 西北师范大学 琼州学院
各省承训单位的设置大致分两种情况:一是中心模式,即以某一所高校为长期培训基地,如新疆、西藏、云南、青海、甘肃等省(区);二是地缘模式,选择不同的高校或机构为培训地点,如四川、广西、内蒙、贵州、海南等省(区)。以上培训单位一般为在语言文字方面具有教学科研优势的师范院校(或前身为师范院校),承担过多期少数民族、农村教师的普通话或其他方面的培训工作。如云南师范大学为云南省教育厅语言文字管理处的“语言文字培训基地”,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培训专家团队,在边疆多民族地区普通话教学工作中,形成了特色鲜明、成效显著的“普通话层级分类教学模式”。
中心模式的好处是利于提高培训团队的积极性,利于培训经验的总结与培训方案的改进,利于双语教师培训基地和培训专家队伍的建设。例如新疆师范大学把培训时间设置为20天,2014年把培训内容中“后续跟踪、回访,反思交流”一环节增加为30课时,可视为教学实践环节的一次重要实验。选择地缘模式培训可能是考虑到学员的地域性等因素,例如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和通辽职业学院分别处在内蒙的中部和东部,四川2012—2014年是分别针对阿坝州和甘孜州两地区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进行的培训等。
(三)培训师资逐步稳定
在多年普通话培训基础上,大部分省(区)已逐步建立起自己的雙语教师培训基地和培训专家队伍。以上10省(区)2012—2014年培训的首席专家、教学师资一般为各省长期从事普通话或语言学教学研究的专家、国家级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广电系统播音员等。如2012年各省首席专家(每省1位,共10位)教授级别的为7人,其中3人既是教授又是国家级普通话测试员;2013年教授级别的为9人,其中教授兼国测试员的占6人;2014年教授级别的为8人,其中教授兼国测员占6人。就教学团队来看,大多数承训单位逐渐形成了以高校教师为主体,以中小学教师、广电系统播音员、语委系统干部为辅的师资局面。下表为2012—2014年各省承训单位普通话培训的师资对比:
表2
年份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类别 教授 副教授 其他 测试员比例 教授 副教授 其他 测试员比例 教授 副教授 其他 测试员比例
新疆 5 5 0 7/10 5 5 0 7/10 5 5 0 7/10
西藏 1 3 2 0 1 3 3 0 1 4 1 0
云南 4 1 4 5/9 3 1 10 8/13 3 1 12 10/16
青海 3 0 4 7/7 3 0 4 7/7 3 0 4 7/7
甘肃 0 2 3 0 1 5 2 0 1 4 8 0
海南 1 1 1 0 1 4 7 11/11 1 4 9 11/15
广西 2 4 3 0 3 5 7 11/15 3 2 3 2
四川 2 4 1 0 1 1 9 2/11 2 2 0 0
内蒙 2 10 1 2/13 0 7 3 2/10 2 6 0 8/8
贵州 0 0 4 0 3 5 6 9/14 0 0 3 0
注:“其他”一栏包含讲师、播音员、中小学教师、省语委办干部等;“测试员比例”一栏为国家级、省级测试员在授课教师团队中所占的比例。
可见,承训单位授课教师团队在7—13人之间的较为常见,教授、副教授、讲师教学梯队基本建立,国测员、省测员人数比重增加,培训师资力量整体成稳中有升之趋势。
(四)培训形式自由多样
各承训单位以普通话的听、说、读为重点,制定了各具特色的培训方案,呈现出实用性、多样性等特点,现就其比较突出的两种类型分析如下:
1.专业授课型、专题讲座与专业课程结合型两种主要授课模式。因培训时间相对有限,部分承训单位只开展普通话听说读的学习培训,即专业授课型,如西藏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2—2014年的培训,青海师范大学2012—2014年的培训,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2012年、贵州省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2014年的培训,四川省威州民族师范学校2014年的培训等。但大部分承办者采取专题讲座与专业课程结合的授课方式,专题讲座涉及国家语言文字政策、语言文字法律法规、语言文字理论、普通话口语水平计算机辅助测试、中华经典诵读、师德修养、教师心理培育等方面的内容,例如新疆师范大学2012—2014年的培训均开展了“国家语言文字政策”、“普通话政策与推广意义”、“民族政策与民族理论”、“师德专题——发现美,寻找爱”、“法制专题——和谐校园,依法治校”等专题讲座,海南琼州学院2013、2014年的培训均开展了“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和民族语言政策、双语政策解读”、“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及策略”等专题讲座,此模式可开阔学员视野,使培训工作兼有广度与深度。
2.能力提升型。注重能力训练是培养学员语感和普通话自我辨识意识的重要体现。例如云南师范大学于2013、2014年进行“大班授课、小班训练”的教学改革,将“普通话技能训练”、“普通话语音训练及辅导”两个教学环节分别改为25—34人/班的小班制,给予充足课时,目的是针对学员学习普通话语音的重难点问题,实行层级分类,有针对地进行个别辅导,突出对普通话听、说、读能力的训练。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的培训中也采用这种授课方式。青海师范大学2012、2013年的培训方案中提出“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突出精讲多练的原则”。新疆师范大学等承训机构也都注意到了能力训练的重要性,授课时将知识传授与操练实践融为一体。还有不少承训单位借助经典诵读等比赛形式来激发学员的参与兴趣,锻炼学习能力。这是培训工作由“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转变的一个体现。
二、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普通话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
具体、有效的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现在仍在探索之中,就最近三年各省的培训实施方案来看,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一)培训水平的不均衡
主要体现在承训单位师资力量和培训方案的制定上。一是省(区)之间的不均衡。新疆、云南、广西等省实力较强,培训师资整合合理(见表2),授课内容设计相对详细,特别是新疆、云南能大胆改革培训方案。新疆把授课时间延长至20天,授课内容设计详实(分“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大维度,仅第二维度就有19个专题模块),逐渐加大“后续跟踪、回访,反思交流”这一环节;云南也逐步加大“专业能力”这一板块的学时比重。四川、甘肃、贵州等整体师资实力则相对稍弱、培训方案相对单一,有些省份没有语言学背景的普通话培训师资。二是省(区)内的不平衡。例如海南、贵州2012、2014年的培训师资与其2013年的培训师资相差较大,这些是地缘模式下承训单位师资队伍的改变造成的。
(二)课时安排不合理
部分省(区)培训课程课时安排不够合理。如青海师范大学2013年通识知识“普通话概说”模块下“普通话的内涵、学习普通话的意义方法”专题就有9课时,占整个课时的1/7。海南琼州学院2013年“方音矫正训练”专题内容为“针对学员方音特点,采取一对一矫正指导与训练模式”,但仅有1名教师,课时也只有3课时。
(三)后续跟踪、回访,反思交流机制较难建立
跟蹤指导作为顶层设计的一个重要板块,是指对学员采用的训后跟踪指导的手段、方式和方法。大部分省(区)培训单位通过建立网络平台(如微信、QQ群、网络论坛)、多媒体资源库,或进行电话、调查问卷等回访手段对学员进行跟踪指导,及时了解教学中和学员受训返岗后出现的问题,总结经验,进行教学改革,建立培训的长效机制。一方面部分省(区)承训单位更换频繁,相对不利于实施后续跟踪、回访和反思交流;另一方面,大部分省(区)重心集中于培训阶段,训后阶段的工作力度不是很大。
(四)培训模式陈旧、教学改革力度不大
大多数承训单位按照传统的普通话培训模式教学,偏重普通话的学习,把普通话过级考试作为培训的重要指标,而缺少与受训学员母语的比较,忽视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第二语言习得”的特点,忽略了双语教学这一重要课题。就教学改革上看,长期或多次以某一高校为培训基地的新疆、西藏、云南、青海、甘肃、内蒙、海南等省(区),只有新疆、云南的教学方案有较大改进。
(五)教学管理团队配比不合理
部分培训基地管理团队人员过多,导致与教学团队比例的失谐,例如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教师团队13人、管理团队12人,2014年教学团队16人、管理团队14人,广西师范大学2014年教学团队8人、管理团队8人等。
三、关于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普通话培训的几点建议
“大力推广和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为《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明确提出的两大任务,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普通话培训的目的即在于此。在以上各省(区)培训工作的基础上,笔者拟对做好少数民族双语教师普通话培训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抓牢普通话培训的基本指导思想。
双语教师普通话培训的目的为:提高少数民族双语教师的语言文字素养,提升少数民族地区的双语教学质量及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水平。宏观上,要让学员了解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政策、语言文字使用的国情省情、语言文字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培养双语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民族语言的保护意识等,即授课上要有广度;微观上,要使学员获得普通话的初级中级语感,获取辨识普通话声、韵、调的实际能力,获取比照转换母语与普通话的能力,掌握双语教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学员的双语教学自觉意识,使学员返岗后在本学校发挥示范作用、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提升民族地区的教学质量,而并不仅是让受训者获得普通话考试某一级别的证书,这是深度方面的要求。
(二)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与省内高校的合作力度,充分发挥师范院校语言文字教学优势,聘请广播电视播音员及省内、外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專家,组成专兼结合、年龄梯队合理、有少数民族母语背景的师资团队,建设双语教师培训绩效评价制度和双语教师培训档案,逐步建立起本省区稳定的双语教师培训管理教学队伍,减少承训单位改动带来的消极影响(例如海南等省区近两年的培训就整合了省内外的教师或专家资源)。
(三)注重培训手段的多元性,探索双语教学理论体系,加大教材建设力度。
培训手段上,应坚持“有用”和“有趣”两个原则,使授课形式多元化,通过参与式教学、强化实践等多种手段带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员的自主学习意识,又要能够突出重点,让学员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普通话及母语的基础知识和训练技能,进一步增强培训的层级性、针对性、实效性。加强双语教师培训的规划编制,培养一批具有语言学专业背景的承训团队,鼓励普通话培训教学改革研究,创新改进传统的普通话培训模式,编制不同层次不同母语背景的双语教师普通话培训教材,探索双语教学的理论体系,形成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的局面。
(四)注重交流机制建设。
其一,教育部语用司、省(区)级统筹管理部门与承训单位之间要加强交流,了解承训单位教学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并做好监管服务工作,敦促或帮助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其二,各省(区)之间承训机构要有彼此交流学习的意识,学习普通话培训的先进经验,打破培训的区域隔阂。其三,落实跟踪指导方案,加强师生训后交流,做到面授与远程相结合、短期和中长期相结合、脱产研修与跟岗学习相结合,及时总结经验,分析问题,改进培训工作。
(基金项目: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调研项目“少数民族教师普通话学习培训研究”(yy-2013-18)。教育部语用司推普处容宏老师、综合处周道娟老师为本文提出了修改意见,谨致谢忱!文中的所有观点概由作者自负。)
9.培训普通话心得体会 篇九
——边永宏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它的定义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来对普通话加以规范的。一口字正腔圆的标准的普通话能给人一种美感,一种无穷的享受。
开始的时候,我满怀信心,总是自以为自己的普通话说得已经不错了,没有必要参加什么普通话的培训,之所以参加这次的普通话培训只是充实下自己的业余时间,可是真正地参加了才知道自己的普通话很差。第一天上课,我的缺陷就暴露出来了。老师从单字发音(包括韵母、声母)、词、句子(例如语调)、段落等等开始教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老师给我指出了诸多的错误与缺陷,使我发现了平时发音中潜在的缺陷,例如anang、ou、uo、z、zh、n、r、l,以及儿话音发音不到位,前后鼻音不分,还有语调方面重音,轻音的搭配平时也没注意到。说话时的语速太快,口形不对,归韵不到位,导致发音存在一定的语音缺陷。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认真上了每一节课,大胆得将自己的缺陷全部暴露出来,老师每每都会耐心纠正我的错误,课后还会对我进行单独的指导,将她所知倾囊相授,我很感激老师的用心。为了学有所获,为了自己的信念,在日常生活中,我会听听作品朗读,寻找语感,总结自己有错误或缺陷的地方,针对自己的不足,反复练习。日子在匆匆忙忙中溜走,不知不觉中普通话的学习已经结束。
10.培训普通话心得体会 篇十
河北省将在2018年出台新高考政策,也把中学生职业规划推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位置。
生涯规划是职业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人生阶段,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中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选择职业时有较大弹性,应引导他们尝试初步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其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学校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是相当有必要的,可以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道路。
目前,我国高中职业指导工作开展范围非常狭小,从地域范围讲,只有开始实施新高考政策的上海、浙江等地区的部分普通高中开展了职业指导工作。其他大部分高中还没有职业生涯设计指导课,也没有配备持有职业指导师资格证的教师。目前,高考发展趋势从以往“择优”单一模式,向多种渠道转变。高中生一上高中就必须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开始进行规划,通过聆听上海蔡世玲老师和浙江育英中学倪静老师的讲座,我觉得高中学校很有必要对学生高中三年进行持续性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这样才能对每个学生对学科选择和填报高考志愿时提供科学解决方案,帮助高中生找到想要上的大学和专业。
我觉得讲座中各个典型学校内部的生涯教育的方式特别值得我们借鉴:(1)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从普通高中学生的特点来看,开设职业指导课可以在普通高中各年级开展,但必须以职业生涯发展理论为指导,同时密切结合普通高中教育的实际,科学、系统的开展对普通高中学生进行专业选择和未来社会角色定位的引导,通过职业生涯教育,使学生充分地认识自己和了解职业,明确学习目标与职业目标,能够顺利地完成探索阶段的发展任务。
(2)职业指导咨询。职业指导的咨询方式可分为团体的职业咨询和个别的职业咨询两种。团体咨询可以起到信息的传播的作用,咨询人员必须搜集与工作有关的信息,来协助学生作出一些重要的决策,并通过团体咨询的过程激励学生职业决策的动机,使高中生能够主动开始探索自己的生涯。个别咨询应帮助指出学生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给他们分析各行各业的特点和要求以及考入高校所需的条件,帮助他们把握好机遇。
(3)参加社会实践和企业的参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是学生社会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获得职业体验,锻炼自己在工作中交往和交流的需要。学校可以利用周围及外部的资源,与社区、用人单位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将这些单位作为学生参观和实习的基地,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访谈、实习等活动方式,了解某些单位或某些工作场所的情况,利用寒暑假时间安排学生到相关机构见习,加强社会实践。
11.培训普通话心得体会 篇十一
[关键词]教学团队 双语教学 师资培训 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高丽婷(1973- ),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程序设计、网络安全;丁学钧(1962- ),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系教学副主任,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数据库与数据挖掘算法、计算机专业教学;王利霞(1976- ),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计算机系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语言及多媒体技术教学。(河北张家口075024)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06-0071-02
一、引言
尽管为适应教育国际化的需要,国内很多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双语教学工作,但从目前情况来看,真正能在某专业实现双语全程教学的学校屈指可数,多数仅限于某一门或几门课程。因此,我们进行了在某一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全方位注入双语教学的课题研究,基本思路为在大学的四年教学过程中保证每学期至少有一门专业课用双语进行教学,使双语教学贯穿本科四年不断线,使学生一直都能沉浸在双语的环境中提高和发展自己的英语和专业课水平,同时取消原教学计划中的专业外语课,并将其课时分配给双语教学的课程。
上述研究课题“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系统模式研究”被列为“2006年河北省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计划起止时间为2004年9月~2008年7月。课题研究历时四年,期间对课题的理论研究思路、实践教学方式等进行过多次修正,最终按原计划时间圆满完成了该课题研究,双语教学成效显著,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2008年7月通过了河北省教育厅的项目鉴定,专家鉴定委员会给出的鉴定意见之一是:“该课题组重视双语教学团队建设,提出‘树立团队精神’的教学理念,完全符合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双语教学师资培训模式,对地方性普通高校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二、双语“教学团队”的建设背景
双语教学的理论定位和实践定位都较高,对学校、师资、课程、教材和学生也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的国情下,一步到位地是实施双语教学不现实的,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地方性普通高校。为掌握学生的学习态度及对双语教学改革的认可程度,我们对参与双语教学的学生进行了匿名问卷调查。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统计和分析发现:学生将“教师的外语水平”列为影响双语课学习效果的主要原因。就目前情况而言,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还比较满意。计算机系的中青年教师多数具有硕士学位,因此在课题组成立之初,都有着很高的积极性,然而却没有一位教师有过在国外学习工作的经历,这是与重点大学开展双语教学工作的本质差距。为此,我们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在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为地方普通高校双语师资培训探索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模式。
2007年出台的《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要求,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的机制。为此,课题组明确提出组建了双语“教学团队”,提出“树立团队精神”的教学理念。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授课教师也大多交叉重叠。双语“教学团队”是以计算机七门双语课程群为核心组成的教师群体,在团队内部通过成员之间的协作与交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双语建构主义是构建于“质量工程”背景下的建构主义,其意义与作用重大。
三、双语“教学团队”的建设
1.“教学团队”建设的基本要求。“团队”是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在群体中,团队的所有成员都希望并且要求相互之间提供帮助和支持,以团队方式开展工作。“教学团队”建设是在教学管理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其成员进行训练、总结、提高的活动。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可以迅速而有效地解决问题,推行新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单位的凝聚力,提高团队成员的整体素质。因此,“教学团队”建设必须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明确“教学团队”建设目标。“教学团队”必须要有一个奋斗目标。团队成员必须清楚了解其所要达到的目标必须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理解这一目标所包含的重大意义以及对于团队和个人的价值。团队成员要把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追求个人目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现团队目标,每位成员对其团队都怀有强烈的认同感,能够调动和发挥团队成员的最大潜能。(2)创建良好的团队环境。团队必不可少的特点之一就是良好的沟通。高校的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教师水平,而教师水平除了自身努力和功底外,还取决于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一个优秀的团队必然是高素质的团队,是由一群有能力的成员组成的。他们具备实现团队目标所需的技能和素质,相互之间能够很好地合作,从而出色地完成任务。在一个高效运转的团队中,领导者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有效的领导者能够率领团队共同度过艰难的时期,为团队指明发展方向,鼓舞成员的自信心。
2.“教学团队”建设过程。双语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是双语教学的基本保障。一方面要使团队成员在职称、年龄、学历和教学经历等方面形成梯队形式,既保证成员在教学交流中的各层次的全面性,又保证团队发展人才的不断层。目前计算机系“教学团队”教师的高级职称比例为50%、中级职称比例为4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为80%,中青年教师占绝对多数。另一方面,要加强团队成员自身素质建设,既要有高超的师德修养,也要有精湛的业务素质。在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做法,收到了良好的实效。(1)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不定期开设英语讲座,让我们的师生与高水平的专家学者直接面对面接触。(2)选派教师参加教育部举办的原版教材培训及双语教学培训;积极支持教师参加国内外进修和学术会议,以及与其他高校双语教师交流经验。(3)聘请我校外教或外语系教师对双语教师进行持续不断的培训,逐步提高教师的英语口语交流水平。
四、双语“教学团队”的示范性作用
1.“教学团队”是师资优化的体现。课题组始终坚持“高起点、重实践、整体改革、稳步推进”的原则,让师生在参与这项教学改革中,得到颇多的收益。一方面,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有很大的扩充,专业知识也在英语环境的熏陶下得到更好的拓展和收获;另一方面,学生逐步养成用英语思维、用英语学习、用英语收集处理学科信息、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这也是双语教学取得的最大收获。同时,教师也获得了很大的收益。每一位从事双语教学的教师不得不积极主动学习英语,练习英语的口语表达,主动征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双语教学,我系的英语学习氛围提到一个新的台阶。
“双语教学系统模式”要求将单一的教师个体优化为具备综合素质的“教师团队”,将单一的课程优化为以双语课程群为核心,使团队成员更注重教学技能的沟通和对知识的掌握。同时,在进行教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讨产生创新性知识,从而保证双语教学质量。
教学相长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过程,是实现高等学校教育理念的有效方式。参与“教学团队”的教师成员通过对课堂教学的交流和互相促进,在提高教学研究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真正使学生受益。教师也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实践,逐步驾驭双语教学的课堂。
2.“教学团队”的可持续发展。一个有效的“教学团队”必定能促进教师之间形成良性沟通,开拓思维,实现育人和自身提高双丰收。双语“教学团队”的成员既要开展教学研究,也要开展学术研究,密切跟踪国际上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研究计算机学科教学规律,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外语水平。通过不断吸收新成员、开设新课程,使双语教学在本科四年的教学中不断线,逐步形成了一个能够持续发展的具有竞争力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的教学实践,最终将产生一批教学成果、精品课程、教研项目等标志性成果,“教学团队”自身和团队的这些成果成为教学改革的示范。我们的“教学团队”获得了学院教学成果奖多项、课程教材建设奖励多项,合作翻译国外精品计算机教材一部,其中双语课程之一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于2008年6月通过了省级精品课评审。
五、结束语
双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受益学生在提高英语应用能力的同时也获取了大量前沿的专业知识。这是教学改革要适应国际化需要的一个必然方向,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双语教学成败的关键在师资,建立具有团队精神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双语教学质量,并使这项改革更具凝聚力。
[参考文献]
[1]丁学钧,等.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系统模式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7(7).
12.培训普通话心得体会 篇十二
一、按需设课,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先进性
自2012年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丽水市各校体育教师在落实和实施课程改革方案过程中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积累了不少的问题和困惑。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丽水市各校加快特色示范高中建设的步伐,体育教师因为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迟迟没有出台,以及缺少专家的指导和引领,在学校课程方案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困难和问题越来越突出,导致一些教师对课程改革的实施感到迷茫和困惑;并由于自身知识结构和技能特点的限制,不能很好地完成学校所要求开发和开设课程的任务;同时,还因为学校对教师评价机制不完善的原因, 限制了部分教师的专业成长,一些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理想失去信心,继而产生了职业懈怠。本次培训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而举行,因此,培训方案设计团队在对各校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后,根据参训教师的实际需要和需求,安排了《高中体育教师思想和行动修炼》、《学校课程方案实施》、 《教学技能提升》等三个专题的学习。
1.培训内容具有针对性
三个专题的学习内容是针对目前丽水市普通高中学校普遍存在的疑难问题。其中,《高中体育教师思想和行动修炼》专题是针对教师们在思想、理念上的困惑和课程改革理念的学习,以提升教师的职业理想,牢固职业思想为重点;培训内容包括三个环节:特级教师董玉泉老师作了题为 “因为喜欢,所以快乐”的讲座;丽水市体育教研员饶伟锋老师以“因为坚持,所以成功”为题介绍了自己的体会;特级教师叶海辉组织了游戏实践体验。三方面的内容都是紧紧围绕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师思维方式的改变、如何提升体育教师的职业操守等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学校课程方案实施》专题主要针对学校课程方案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高中体育教师重实践、 轻科研的实际,提升他们的课程意识、科研意识,以解决国家课程校本化、拓展课程、特色课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具体困难。其内容安排了《青田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设计思路》、《缙云中学体育与健康选项课教学实践》、《体育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三个案例的学习。《教学技能提升》专题针对体育教师专项技能突出但不够全面的特点,选择了田径、体操、球类三个项目的技能学习和《游戏的创编和运用》的实践操作,以培养一专多能甚至多专多能的教师,进而更好地实施课程改革。
2.注重培训的实效
在培训方案的设计中将学习内容与体育教师学习的特点相结合,注重教师们学习的实际效果。《高中体育教师思想和行动修炼》专题主要以专家引领为主,注重榜样精神的传承和专家人格魅力对参训教师的影响。其中,董玉泉老师以生动的案例剖析课程改革背景下体育教师思想、思维的改变,并告诉参训教师“要跳出学科范畴, 以不同的角度和思维来进行课程改革”; 同时,他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五十余载体育教育教学经历的感悟,有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对教育的理解,有对体育教学的酷爱和执着、对学生的尊重和热爱,有对教学规律的探索和研究、对课堂教学方法和艺术的不断追求等方面的教育思想。在讲座结束时,他还引用“人不要在乎从事的是什么工作,重要的是你如何去做。你把事情做得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在固定的规范中精益求精,从技术提升到艺术,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以至于别人看起来,觉得很美妙,很值得欣赏,你就不妨享受‘踌躇满志’的快乐。”的哲言与参训教师共勉道:做教师也好,做其他工作也罢,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工作本身所蕴含的美感,并进而去享受其中的快乐!董玉泉老师的讲座,让大家感受到体育教师职业的重要与崇高,真正理解了“因为喜欢,所以快乐”。此外,饶伟锋老师也通过对自己三十多年教研员工作的回顾,用鲜活的例子让参训教师们认识到 “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为”的道理,明白了只有坚持才有收获,只有坚守才能成功。 在专家的身上,参训教师们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他们执著于事业、因为喜欢所以快乐、因为坚持所以成功的职业操守和人格魅力。
《学校课程方案实施》专题环节,三位市名师以实践总结为案例,注重实际的操作,以指导和帮助教师们解决实际问题入手,与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其中,王福林老师以“技术、体能、运用”构建模块计划,教学中突出篮球项目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作用,总结了缙云中学篮球必修选项教学的经验。他指出,对于技术教学,由于基本技术学习比较枯燥,要让学生理解所学技术在比赛中作用的基础上掌握要领和方法,要通过适当的竞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能教学中,应以组合技术的练习为主,从组合结构和运用的角度确定学习内容,通过常见组合的练习, 让学生探索组合的规律,并运用组合的规律以及实战需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大胆地设计和创编组合,教学中还要注意提高学习方法的针对性;在运用环节,要以实战技术学习为主,要提供一定数量的技术组合供不同的学生选用,并创设有利于学生运用实战技术的环境和条件(如特殊规则的限定性练习等),促使学生在实战技术练习与运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个人特点的动作方式,教学中注意加强练习方法的系统性。此外,项亮宏老师以青田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必修+选修+专修的方案设计为例,详细说明各类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实施方法,与参训教师分享了学校课程方案设计和实施的思路;何健老师以自己的经验和体会,就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进行课题研究的方法、程序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突出教师的个性发展和学校的特色建设,或许因为每位教师和各校的情况都不尽相同,三位名师的总结以及他们学校的经验不可照搬和复制, 但是在课程实施和教学科研上是有一定共性的,因此,三位名师的案例和总结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为教师们解决疑惑和困难提供方法和启示,具有较好的引领和借鉴作用。
《教学技能提升》专题,力求以实践的形式,通过体验和学习,掌握所学的基本技能。其中,《游戏体验》环节在内容安排、 组织形式和学习方法上根据参训教师的教学实际,结合高中体育教师的特点,突出实效,让他们切实掌握了所学游戏的方法和技巧;田径、体操、球类项目的学习环节,由一线骨干教师组成的团队帮助参训教师进行练习,培训中由3~5人组成的团队分工明确、紧密合作,很好地完成了任务。由于培训讲师来自一线,与参训教师的关系非常亲密和融洽,大家不仅在一起探讨动作要领, 沟通练习方法,分享练习体会,达到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效果;更因为培训讲师也是一线教师,极大地鼓舞和激励了参训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3.体现培训内容的先进性
培训教师具有代表性:例如,董玉泉老师是浙江省著名的特级教师,他的体育教育思想是“浙派体育教育思想”的代表;饶伟锋老师有着三十多年市体育教研员的经历,在指导和培养教师成长方面有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经验。技能授课团队的讲师, 都是丽水市普通高中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自身的发展经历和经验都具有很好的学习价值。
学习内容具有先进性:三位专家的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具有较好的引领作用;三位名师对实践案例的总结,更具有直接的借鉴价值。例如,项亮宏老师介绍了《青田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设计思路》,该方案设计思路是从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和改革历程、学校对学生发展的要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校优秀人才学习的体验等方面分析并结合体育与健康学科的现状和学校实际而设计、选择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构建“基础课程(必修)+拓展课程(选修)+特色课程(专修)”的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基本框架。其中,基础课程是为完成国家规定的知识、技能、方法等基础知识、 技能的学习,通过校本化处理形成“必修必学+必修选项+必修活动”的基础课程体系;拓展课程是为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在对校本课程进一步拓展的基础上形成的校内、校外选修课程体系;特色课程是通过对校本课程的特色建设以满足学生多元发展、体现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由于国家、省、市对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方案的构建还没有具体的要求,该方案设计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培训方理念具有先进性:本次培训突出学科特性、体育教师的特点,有专家教育教学思想的学习,也有一线教师的实践总结; 有与专家的游戏互动,也有技能的实践和体验,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
二、高效、开放、优质的组织管理
1.高效的组织管理
为了让学员们高效地学习,考虑到体育教师的学习特点,本次培训的课程设计半天理论学习,半天技能练习,做到张弛有度。 理论学习要求固定学员位置,技能练习以学校为单位分组展开,并实行定时签到、不定时抽查,有效地防止了学员们迟到、早退和旷课现象。另外,由于技能练习项目较多、场地分散的原因,在分组轮换的组织中为减少时间和场地的浪费,在田径、体操、球类三大组轮换的前提下,在某一项目上再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轮换(如球类有足球、篮球、排球三项,需要再分成三组)。
2.开放的学习管理
开放的学习管理主要表现在授课教师与学员进行了积极的互动与探讨;营造了相对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参训教师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创造了条件;同时,考核与评价以开放的过程管理为主,授课教师根据学员学习的表现给予评价,最后以每位授课教师的评价为依据,结合考勤的情况, 对每位学员给出本次培训的总评。
三、思考与建议
1.教师的培训也要因材施教
虽然本次培训的前期做了大量的调查和分析,也基本了解到参训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难,但是本次培训没有根据教师的不同层次进行区别对待, 所以培训中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建议今后的培训按照教师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
2.以本次培训为契机,组建丽水市普通高中教研共同体
13.培训普通话心得体会 篇十三
首先,非常感谢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给我提供这个机会,让我和来自全省各高校150名新任职辅导员,共同参加了普通高校新任职辅导员岗位培训。在短短几天的培训中,我认真听取了各位专家和优秀辅导员做的专题讲座,我深有感慨,收获颇丰,不但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理解,而且还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工作方法。通过学习,我更加肯定了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一部份在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下面,我就结合我自己的实际工作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恐怕有很多人以为,辅导员工作仿佛人人都能做,对素质的要求不高,辅导员不是教师,无足轻重。面对这样的看法,很多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老师,特别是对新任职的辅导员来讲,也会对自己的职业感到困惑,对自己在学生工作中的作用熟悉不够,对自己担当的重任熟悉不清,工作定位于学生管理不落后而已。我也曾迷茫过,困惑过,不知如何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成效,使学生能够学有所成。但是通过培训学习,我才真正意想到,辅导员不能仅沉溺于琐碎的平常事务中,而是要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知心朋友,成为学天生长路上的指导者和领路人。现在的大学天生长在九十年代的独生子女,自尊心比较强,但自律性差。如何正确引导学天生为辅导员的重要工作,辅导员要转变角色,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用鼓励,鞭策的话语积极的引导学生,除一些不能将就将就的恶性事件外,要给学生改过的机会,这样既不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会收到教书育人的良好效果。在新的情势下,辅导员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辅导员角色并非单一角色,而是复合多元的角色。辅导员要具有的能力很多,如观察、分析和判定题目的能力,组织调和能力,个别谈话和谈心的能力。但作为一位辅导员,还必须有体察学生的思想、情感、需求,捕捉学生的思想信息,掌控他们真实态度,应有启发学生心灵的能力,应有教育和管理相结合的能力。要做到这些,这就要求辅导员重视加强本身的修养。首先,加强本身的道德修养,做学生的楷模。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辅导员要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其次,辅导员要不断的学习和充电,做知识的富有者。随着知识、信息传播迅速的加快,学生的知识面和获得知识的途径不断扩大,这对辅导员的知识储备提出了新挑战。只有不断吐故纳新,优化知识结构,丰富学生工作的内容,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避免空洞说教,要有较强的说服力;再次,辅导员工作应当是善于总结和思考,不能仅仅依托经验的积累和自己的见解来展开工作,要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丰富内涵创新方法,将自己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获得较高层次的教育科研成果,构成具有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高校辅导员肩负着进步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重任,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建立、思想品质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学业成绩的进步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一位优秀的并且深受学生欢迎的辅导员,不是件轻易的事,但也实在不是遥不可及。要想做好辅导员工作,成为学生可亲、可信的朋友,必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那末,如何做好辅导员工作?第一,把握正确的教育方法。辅导员的工作对象是富有生命力的青年学生,他们有思想,有主见,既敏感又脆弱,自尊心十分强,在家里通常都是养尊处优,没有遭到过大的挫折,因此在其出错误时,对他们进行批评和指责也经常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反而会激起学生的叛逆心理,引发对峙情绪;第二,处理班级事务要做到公平公正,班级事务要尽可能制度化,做到事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随着民主张识的增强,学生同等参与班级事务的呼声越来越高,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同等的待遇。辅导员应当力求做到同等对待所有人;第三,留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做好特殊学生的工作,特殊学生群体的工作在我们辅导员工作中占着很重的份量,特殊学生群体包括家庭贫困的学生,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常违纪违规的学生,家庭特殊的学生。对这些特殊的孩子,辅导员应在思想上、生活上和学习上给予他们特殊的关心和爱惜,以激起他们对生活学习的热情。假如不对他们进行帮助和教育,他们经常就会发展成为很严重的心理疾病。固然,在教育中也要留意方法,要能给学生以真诚的关心,用爱心去接近他们,用耐心去感化他们,捉住他们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对他们进行耐心细致的教育,使他们早日脱离人生的阴影。
14.普通话培训教案 篇十四
(一)一、我负责辅导的内容
1.朗读51——60篇。2.说话25——30道。3.测试综合训练。(7—12套)。4.机测注意事项。
测试综合训练5到10号样卷,一次两套。
朗读第一次4篇,后面每次3篇;说话一次2个题目;机测注意事项随堂讲解。㈠ 单音节字词的准备(P22-23)
考查的是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知识。因此,首先要有一定的现代汉语语音知识的基础。例如,声母方面:平翘舌音(zh ch sh –z c s)的辩正;n-l,还有j q x 的发音等;韵母:单韵母发音是否饱满;前后鼻韵母:in-ing;en-eng;ün-iong 等的发音辨正;声调方面:声调的调值是否完整等。
其次,从应试技巧上看,在读这100个单音节字时:
⒈要遵循从左到右横着读的顺序,不可以竖着读,也要注意不能读错行。⒉ 多音节字任选其中的一个音来读。
⒊ 倘若第一次读错了,可以立即纠正,以被测者第二次发音为准进行评分。
4.朗读时的速度要适中。太快,准确率低,容易出错,发音也容易不饱满;也不能太慢。不能超时。
5.注意平时积累一些容易读错的字的发音。例如:癣(xuǎn)、绢(juàn)、瞟(piǎo)、倔(jué)、癖(pǐ)等。手头准备一本《新华字典》,随时查字。考试时一定要带字典。6.尽量不出现“语音错误”,少出现“语音缺陷”(避免出现“系统性语音缺陷”)。语音错误:把甲字读成乙字。每字扣0.1分。
读音缺陷:既不是甲字,也不是乙字。声母、韵母或声调不够标准或不到位,每字扣0.05分。
系统性语音缺陷:例如,凡是遇到n声母字或是l声母字,都是n l 不分。㈡读多音节词语的准备(P23-25)
1.除考查声母、韵母和声调的知识之外,还要考查轻声、儿化、的相关知识。关于轻声、儿化:首先要会读轻声、儿化。桌子、馒头;豆芽儿。
其次,在50个双音节词中,能正确判断出哪些词读轻声,哪些词读儿化。(这一点非常重要)(有“儿”读儿化,反之不读。)两个很重要的资料:《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轻声词语表》(书P134-143);《普通话水平测试用必读儿化词语表》(书P144-148)2.上声的读音及变调
当双音节词的末尾音节是上声时,上声字的发音要完整。例如:苹果。当两个上声字相连时,前一个字读阳平调。例如:打扫。3.读多音节词语要连贯。朗读时不能把前后两个音节割裂开来,一个字一个字读。4.读双音节词要区分几组并列在一起的难点音。平翘舌相间的音——杂志 插座 鼻边音相间的音——嫩绿 烂泥 前后鼻音相间的音——聘请 成品 舌根音和唇齿音相间的音——粉红 盒饭 5.读准双音节词语中的多音字
原则——据词定音(班长 长短)6.读好“中·重”音格式
双音节词语除轻声词之外,一般都读“中·重”音格式,即第二个音节读得重一些;三音节词语大多数都为“中·次轻·重”的格式;四音节词语大多数读为“中·次轻·中·重”的格式。
7.异读词要以《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为准。(表见书P149)㈢朗读作品的准备(P25-27)
1.文章朗读要准确、清晰。
发音准确;忠实于原文,不加字、漏字、改字。一次性准确:不能回读。
结合自身的语音难点,注意一些音变现象。“
一、不”的变调,“啊”的音变等。2.朗读要自然流畅,语速适中。3.朗读不要出现方言语调。
具体到文章的准备:书P167-240 60篇作品
考试的内容由抽签决定,是60篇的其中一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应该认真准备每一篇作品。结合规范的朗读录音,反复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语音重点、难点,侧重练习。
㈣说话的准备(P27-31)
计算机辅助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标准。
书P 240 会话题目30则
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分数最重,最难,也最容易暴露问题的地方。说话并不是口头作文,不必过于考虑谋篇布局。说什么:说自己熟悉的内容。
怎样说满3分钟——多举事例,展开细节。不要出现发言词:娃、馍
不要背稿,背稿会显得不够口语化,不够自然。怎么准备:将说话的题目进行分类。
准备说话的思路和素材。两个同学一起练习说话。“说话”的特点:
1、自然朴实,不事雕琢。
2、用词浅易,句式简短。
3、词句规范,流畅练达。我喜爱的书刊:我喜爱的书刊是什么?
喜欢的原因:分条来说。并加以简单的论述。在论述中可以穿插例子。
我喜欢的明星(或其他知名人士):我喜欢的明星是谁? 喜欢的原因:分条来说。中间可以穿插例子。
也可以围绕一个原因举例说明。
27.我喜爱的书刊
我喜爱的书刊是《读者》,我想《读者》正被许多人所喜爱着。下面我来说一下我为什么喜欢读者。
我觉得《读者》的读者定位很清晰,它定位在“知识界和青年学生”。然后以此为中心,为《读者》设计总体形象,达到从稿件选取到栏目创立,从封面包装到版式设计,从卷首语到读者来信等等诸多细节的浑融一体,别具一格,形成鲜明的个性特色。
《读者》在内容上追求大俗大雅,既明确高尚的文化品位,又不脱离大众的视野和欣赏水平。《读者》的栏目丰富而相对稳定,“文苑”介绍秀美清新的散文、小诗,“知识窗”选摘新奇生动的知识,“幽默小品”让人读后忍俊不禁,会心一笑,“人物”、“科海揽胜”等也撷英选粹,悦人耳目。内容的安排极富节奏感,轻重适宜,庄谐杂出,使人们读而不倦。
现在的期刊大多以美女头作封面,色彩浓重而俗艳,与此相比,《读者》淡泊宁静的封面装帧又是一大特色。它采用摄影或绘画作品为中心,长期保持了一种基本样式:以纯粹的白或蓝作为底色,长方形图片用线框起,放在正中偏下的位置,毛笔所书“读者”刊名位于正上方,小巧的期号则标于右下角。1998年,《读者》又在刊名上方增加了自己的刊徽,一个绿色的蜜蜂图案,使封面形象更具标志性。岁月流转,《读者》封面那东方文化的神韵和素雅秀丽的视觉美感却始终如一,以至于人们匆匆走过,也能一眼发现报摊上摆着新一期《读者》。
另外,《读者》杂志在广告的选择上,始终把握住“杂志是办给读者看的”一条主线,更可贵的是,《读者》杂志并不汲汲于经济收入的增长,而经常把广告版位作为一块宏扬正义、倡导公益的阵地,勇敢地承担起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历史使命。
26.我喜欢的明星(或其他知名人士)(1)
我喜欢的名人很多,但是我最喜欢的人就是周恩来了,我喜欢他因为他有非凡的外交才能。
记得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总理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总理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总理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 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什么叫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总理: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结果周总理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也是,想和周总理较劲,门都没有。还有一次一个西方记者说:“请问,中国人民银行有多少资金?”周恩来委婉地说:“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资金嘛?有18元8角8分。”当他看到众人不解的样子,又解释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面额为10元、5元、2元、l元、5角、2角、l角、5分、2分、1分的10种主辅人民币,合计为18元8角8分……” 周总理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我国建设成就。这位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两种可能性,一个是嘲笑中国穷,实力差,国库空虚;一个是想刺探中国的经济情报。周总理在高级外交场合,同样显示出机智过人的幽默风度,让人折服。你说这样的问题事先怎么准备,没有雄辩的口才和飞速的思维怎么可能做到?
最让我佩服周总理的事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 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周总理凭借其非凡的外交才能为我国的外交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喜欢周总理!
26.我喜欢的明星(或其他知名人士)(2)
我喜欢的明星有很多,其中有一个人她不是唱歌的,也不是演戏的,她是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其实我喜欢杨澜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她的才华和气质。
我收藏了杨澜给二十几岁女孩子的忠告,其中有一条她是这么说的:要养成看书的习惯。女孩到了二十几岁后,就已经开始慢慢的接触社会了,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谈吐与修养是最能征服别人的。我不相信一个不喜欢看书的女孩,她会是充满智慧的。这个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让我们很容易想到杨澜优雅的气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
【培训普通话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普通话测试员培训心得体会09-28
普通话培训 教案07-16
普通话培训教案11-03
普通话培训考试通知09-07
普通话培训课教案〈三〉09-10
普通话水平测试考前培训教案10-13
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数学10-07
普通话心得体会1500字06-21
普通话课程心得09-20
普通党员心得体会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