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路线图(12篇)
1.新型城镇化建设路线图 篇一
一、城镇化建设的现实必要性
1.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入城镇社保体系。
2.专家解读:推进城镇化要处理好几个关系:其一,大(大城市)和小(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关系。其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未来发展的关系。其三,城市自身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其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系。警惕城镇化变身造城运动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如果将城镇化作为大搞“造城运动”的手段,结果可能新城涌现了,但农村衰落了。如果将城镇化作为发展房地产的手段,结果可能房价起来了,但内需下去了。应拿土地和农民进城落户挂钩
著名经济学家、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提出,中国土地制度城市化当中最大的问题是人口城市化和土地城市化的脱节,这跟这些年来推行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直接相关,不应拿土地跟土地挂钩,而应拿土地和农民进城取得户籍落户挂钩。以市场化改革激活城镇化红利
叶琦:“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有制度的改革,才有城镇化巨大红利的释放。高质量的城镇化,只能通过进一步市场化改革来完成,让要素自由流动,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在这一过程中,政府需要做的,是将合理的顶层设计与积极的末端治理相结合,为城镇化造就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避免与民争利、公益缺位、功利上位等现象的出现。能否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决定城镇化成败
黄小鹏:现行城镇化模式之所以持续如此之久,是因为其中利益格局已在相当程度上固化了,受益集团和受损集团、强势集团和弱势集团在现有框架之内的博弈已经很难产生新的结果。因此,打破现有博弈格局,才有可能出现一个真正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利益调整就是要削减或取消不当得益群体的得益,恰当补偿利益受损群体,这也是“包容式增长”真义。创造稳定就业机会是城镇化最大挑战 项峥:无疑,推进城镇化进程,创造稳定就业机会,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推动,通过制度变革,在农民工去城市就业的现状基础上,加强基本社会保障,提高身份认同;更需要经济体本身强大的内在动力驱使,大量创造稳定就业的机会,真正促使农民工向市民的有序转变。因此,在中国如此庞大人口规模基础上推进城镇化进程,更需要改革创新的大无畏勇气和谨慎态度。城镇化投资要保证筹钱有道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增加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发展的资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要通过健全农村财产处置市场和价格发现机制,鼓励和支持转移落户到城镇的居民退出农村宅基地和房屋交易,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其他集体经济权益的有偿流转或让渡,以此支付迁移和在城镇定居的成本,政府也要给予一定的安置费用。《经济生活》
为什么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城镇化形成的对衣食住行、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需求,有利于拉动消费,扩大内需。②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城镇化有利于带动就业,增加收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③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城镇化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④科学发展必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城镇化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怎样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城镇化的质量和效益。
③全面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④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或“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高城镇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
⑤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⑥发挥财政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努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
2.新型城镇化建设路线图 篇二
一、宁夏城镇化的整体情况和调研地区的建设水平
(一)整体情况
截至2013年底,宁夏全区总人口655万人,城镇人口347.96万,城镇化率达到54.67%,首府银川市城镇化率达76.04%。银川、石嘴山、吴忠、中卫、固原、平罗等一批城市新区相继建成;各地加大老城区、旧街巷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镇服务功能;物流、金融、房地产、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有力提升了城镇经济实力,城镇吸纳能力显著增强。
(二)调研地区的建设水平
1.隆德县是革命老区和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总面积985平方公里,总人口18.3万人,城镇化率为24%。201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9.24亿元,同比增长12.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38.6亿元,同比增长2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4元,增长11.5%;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12元,增长15%。
2. 中宁县按照“一城三区、南展北扩”的发展思路,注重设施配套,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承载力,加快城乡建设步伐,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4.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到40%,县城基本形成了以旧城改造、滨河新区、石空工业城三区建设并重,以石空、新堡区两翼发展的“一城三区”、“一核两翼”、“七纵六横”的城市发展格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 平罗县面积为1568平方公里,人口近30万,近年来,平罗县抢抓自治区实施“两大”战略、推进“两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强化产业支撑,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基础配套,优化服务保障,新型城镇化得到了较快发展,城镇化率达到52%。
二、推进城镇化的主要政策措施与经验
(一)强调总体规划,引领城镇化发展方向
隆德县以县城总规为龙头,突出“生态文化旅游”县城定位,构建“三横四纵”城市路网格局,打造功能区,扩大县城面积,改造城市主干道,把大县城建设、小城镇建设、与产业开发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宁县制定了高标准的《中宁县县城总体规划》,促进城乡规划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并针对各大重点项目、重点街区、重点路段进行规划设计。平罗县先后完成《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庄布局建设规划》以及其他重点小城镇总体规划修编,为科学发展新型城镇化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基础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隆德县“一环三纵四横”的城市路网格局初步形成,建成县集中供热热源厂,集中供热率达到98% 以上,建成县第三水厂,改造提升供、排水管网。平罗县按照“大空间、低密度、大绿地、宽马路、现代化、和谐型”的理念,推进实施城市棚户区、老旧小区整体改造、集中供热管网改造等项目,近3年来投入城市建设资金53.8亿元,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5.7平方公里。中宁县共改造开发建设住宅小区30多个,面积120多万平方米,投入旧城改造建设资金30多亿元,基本建成保障性住房6139套,廉租住房实物配租近2000套,极大地改善了主城区居民居住环境。
(三)突出产业带动,促进农民就业
平罗县实施工业经济“四个双百亿工程”,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多元合金、煤化工、装备制造、生物科技、农产品加工六大产业集群,全县规划企业大道105家,创造就业岗位2.15万个。通过“抓基地、举龙头、创品牌、活流通”,扶持和引导142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技改扩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实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3万余人。隆德县开工建设六盘山产业园区,截至目前整合项目资金8800多万元,先后招商引进22家企业入驻园区,累计完成投资5.6亿元,极大解决了就业问题。
(四)注重改善民生,强化社会保障服务
平罗县新改建各类学校20余所,建成职教中心,吸引农村居民子女进城求学,带动农民进城落户,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建医院、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中宁县石空工业城是集新材料循环经济示范区后勤保障、商贸服务于一体的滨河生态小城镇,承担着为工业园区务工人员配套服务、商贸物流、休闲娱乐等重要功能。工业城建成后不仅可以解决园区产业工人住房难问题,并为石空工业城及周边群众提供集生产、生活、生态、休闲为一体的优质服务。
(五)推进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城乡融合体制
平罗县在全区率先开展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颁证,明晰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荒地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五项权属”,率先探索建立农民“三权”自愿永久退出补偿机制、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机制、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机制“三项机制”,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房屋等资源。
三、推进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支撑能力有限,辐射带动能力较弱
产业整体规模小、布局分散,与城镇发展的协同性不够,吸纳能力相对较弱,城镇人口增加受行政区划调整、征地拆迁等偶然因素影响大,依靠产业发展吸纳非农人口进城的城镇化主流渠道作用不够突出。现代农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力、新型工业对城镇化发展的拉力和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后续支持力还不够强。影响了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缺乏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规模小,发展模式粗放。
(二)城镇化实现程度较低,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调研的三个县普遍存在部分老旧小区危旧房屋数量多,排污、排水等设施老化等问题,特别是小城镇公共基础设施不配套,综合服务水平较差。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张快于相应的经济活动聚集、社会结构转化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置,城镇化率与所要求达到的社会经济发展质量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城镇化应有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应尚不明显。
(三)各项规划的编制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指导城市建设
各市县的城市空间结构已发生变化,需要重新调整修编县城整体规划,有的市县比如中宁县近期规划年限已到,需要编制新的五年规划,2009年实施的规划调整修编没有将石空工业园区和宁新物流园统一纳入到县城总体规划中,致使其成为独立体,弱化了与城区的联系。此外,“大社区”、“大村庄”布局建设规划尚未编制出来,影响了新型农村大社区建设。
(四)资金投入渠道单一,缺乏有效引入机制
城镇化是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从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出发,城镇化过程中将产生对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公共服务的大量需求,相应的建设资金保障是一个重要环节。调研中我们发现,目前的城镇建设投入多数以政府为主,缺乏有效的吸引社会资本机制,绝大多数城镇化建设项目资金匮乏,不能适应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需要。
(五)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保障机制不够健全
城乡一体的户籍管理、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和全民共享的社会保障体制尚不健全;人口、资金、资源合理流动和区域市场开放等方面还存在行政壁垒。农民在向城镇转移、向市民转化的过程中,医疗服务、子女求学、安居就业、社会保险、生活保障等制度方面还不很健全。
四、推进宁夏全面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规划先行,修编具体城市规划
在实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强化规划意识,突出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超前性,借鉴发达地区和周边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优点,组织专门力量进行科学论证,搞好城乡规划的调整修编工作。重点搞好城市详细规划和单项专业规划修编,搞好村镇规划,完善修编集镇规划、塞上村民新居、旧村庄整治规划、大社区、大村庄布局规划,使农村一般村庄向中心村靠拢,中心村向集镇聚集,村民建房向大社区、大村庄聚集,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居住质量。
(二)实施政策倾斜,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进程
简化管理层次,形成中央、省、市县的三级财政架构,帮助财力薄弱地区建立县乡最低财力保障制度,确保基层政府运转资金的基本需要,切实提高民生事项、公共安全等的支出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欠账较多,需要给予更多倾斜支持,使一部分农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信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城市公交、供水、燃气、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公共基础设施向周边农村延伸,提高城乡公共服务共享水平。
(三)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口自由流动
在推进户籍和人口迁移体制改革方面,国家应建立城乡一体的居住证制度,以举家迁徙的新生代农民工为重点,以就业年限或居住年限或社保参与年限为基准,加快放开中小城市落户限制,适宜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实行户籍制度改革,允许具备一定条件、有较好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的一部分农村人口进城,从事非农产业。
(四)改革土地使用管理制度,提高土地利用率
城镇化发展与土地问题密切相关,一方面关系到城市开发建设用地,另一方面关系进镇农民的切身利益,所以必须妥善处理。城建用地应依据有偿使用的原则和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发布城镇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先征为国有,再将使用权出让或者出租给使用者。对农民进镇建房、经营性用地实行优惠政策,降低农民进城的门槛,加快城市化进程。
(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民就业
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为城镇的发展注入活力和动力,是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国内外经验证明,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相当大,是三次产业中唯一可以长期增加就业的产业,因此,西北城镇化在大力突进工业化的同时,应该着力提升第三产业比重,积极挖掘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活跃城镇经济,为加快农村人口居住向城镇集中提供必要条件。
(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
3.新型城镇化建设及建议 篇三
关键词:城镇化建设;存在问题;建议
1 概述
随着我国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城镇化成为了重要途径,而“新型城镇化”也逐渐成为全社会各方所关注的话题。同时,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一并为我国的未来指明了发展方向。201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4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出台实施新型城镇化规划,积极稳妥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2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城镇化的过程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其实质就是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对于我国现阶段来讲,“城”与“市”这两个概念相互渗透,同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市”为“城”提供发展的动力,而“城”为“市”的扩大提供了源泉。一般而言,城镇的形成主要是依靠资源的自由流动,以此来实现城镇的聚集效应。市场可以调节城市的空间布局,使之趋于合理。与此同时在大型城市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复杂多元的、紧密相关的金融行业,而相互之间关系并不紧密的制造业不仅能够发挥专业化的聚集效应,还能优化周边县区甚至是农村的小城市格局。
总体说来,城市的来源可分为两类。即我国大部分的城市是从“城”(“都”政治中心)一步一步发展而来的,而其他国家的城市则是从“市”(市场)发展成为城市的。 如果将“城”和“市”两个概念剥离开来的话,就无法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因此,城镇化就是要建成一个资源自由流动,市与城相互促进、良性发展的可持续建设之路。
3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向
3.1 土地流转 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农村的土地流转必将重新开始,是城镇化的必经之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国家必将对征地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为广大农民群众争取更多的利益,提高土地增值收益中所占的比例,并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对于广大农民群众来说,土地是他们的命根子,这项举措将使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得到保护。为了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用地矛盾,土地配置的市场化和农村土地的资本化是以后发展的优化方向。
3.2 户籍改革 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根据十八大精神,对现阶段的户籍管理制度进行优化改革是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但由于我国的国情以及各省之间的差异,因此改革户籍制度存在着困难,只能逐渐实施改革。
3.3 “城市群”战略 城镇化建设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在发展中的重要部分。早在2002年的十六大上就已经提出了“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而在2007年的十七大上,进一步提出了“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进行补充。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上又提出“新型城镇化”。这一步步城镇化的推进和政策的完善都在为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指明了道路。我国在城镇化建设中必将坚持“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三个原则,不断推动城镇化建设。
4 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大到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小到地级和县级城市,都在不断对城市的硬件设施进行扩大和扩张,认为建造了“大”的马路、广场、建筑等就是在进行城镇化建设。同时在软件设施方面则把城市内部进行行业堆砌,进行无规划的“造城运动”。这些行为都将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和效率降低。
4.1 土地资源大量浪费 中国虽然地大物博,拥有广大的领土面积,但土地资源却相对来说短缺。同时在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土地浪费情况使得土地资源短缺的情况愈加严重。因为土地城市化的速度远远超过人口城市化的速度,所以使得我国现阶段的城市化进展出现了“双重二元”这种存在着一定隐患的城市结构。
4.2 城市运营效率低下 在现阶段的我国国情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政府职能机构。由于行政级别越高的政府职能部门手中所能够拥有的权力越大,这些政府职能机构所能够左右城市化建设发展的影响也就越大。基于这种社会体制,近些年来政府职能错位,用摊大饼的方式推进城市化建设而日益严重的造城运动,都将对最终的城镇化建设造成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不良影响。降低了专业化水平和效率,同时也将造成城市交通不便、运行效率难以提高。
5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建议
5.1 改革现行户籍制度 通过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让原先的农村户口与城镇户口享有同样的社会保障,享受同等的社会服务。减少所谓的农村户口和城镇户口之间所带来的不公正。而改革过程中所产生的投资费用则需要通过财政改革来解决。
5.2 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制度改革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首先,从承认农民对土地的所拥有权利开始,要允许集体土地直接进入市场,取消征地环节,打破政府垄断,建立个人、集体、法人和政府多方参与的土地一级市场。这项改革对于城镇化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仅能够增加土地供应降低房价,同时还可以给予农民工更大的实惠,在经济层面上对他们提供帮助。
5.3 对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进行控制 财政改革最为重要的意义是政府和人民如何分配经济资源,同时人民要对政府的财政预算等方面进行监督。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分税制度之后,地方政府开始作为一个整体,虽然地方政府的收入没有减少,但因为支出日益增多,长年累月之后造成了地方财政对于土地收入的依赖性不断增加,支出不断膨胀直至失控的状态。总体来说,如果地方政府的支出不能够缩减,民众不能对政府的财政预算进行监督和控制,那么城镇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费用必将成为民众的巨大负担。
5.4 取消对资源自由流动的行政性限制 对于资源的相对流动来说,放宽所谓的行政性限制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一方面需要放宽对银行和金融市场的管制,让其自行调节参与城镇化建设;另一方面则需要对垄断行业进行适当的开放,要允许资源的自由流动,为市场增加活力,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参考文献:
[1]裴巨将.关于城镇化建设的建议[J].经济工作导刊,2001(05).
4.新型城镇化建设路线图 篇四
中西部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引导约“1亿人”就近城镇化。城镇化需要不断强化产业支撑。近年来,河南、江西、安徽、河北、陕西等中西部省份把推动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作为提升产业竞争力、引领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抓手,规划建设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提高了产业发展和集聚人口的能力,促进了农村转移人口就近从业。中西部地区如何依托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引导农村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关系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科学布局、集约发展,关系到东、中、西部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顺利推进、健康发展。
中西部地区依托现有的产业集聚区,推动农村转移人口就近城镇化,关键是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发挥产业集聚区的吸纳效应,引导转移人口就近就业。过去的产业集聚区建设注重经济功能,强调招商引资、培育龙头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忽视了产业集聚区建设与城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今后,需要从产业可持续、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迁移人口就业能力三个方面,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区对于解决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作用。
提升产业集聚区的可持续发展力,实现稳定就业。当前产业集聚区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引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前来集聚进而形成本地特色产业集群;另一种是在本地产业基础上延链条、壮龙头、推进产业集群发展。基于以上两种模式,中西部地区要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发展适合本地特色的产业,促进要素聚集,推动同类相关产业向产业集聚区集中,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转移人口稳定就业奠定基础。健全产业集聚区就业服务体系,促进就近就业。中西部地区要依托产业集聚区,在中小城市着力布局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大就业供给。在此基础上,搭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立统一高效的用工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县、乡、村就业服务工作机制,实现产业集聚区的用工需求和附近农业转移劳动力供给的有效衔接,吸引农业转移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服务,提高就业能力。针对产业集聚区的用工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水平,促进转移人口的就近就业能力,保障稳定就业。二是发挥产业集聚区的扩散效应,推动产城融合。中西部地区要实现就地城镇化,就必须考虑转移劳动力及其家属的安居问题。迁移人口全家都迁居到城镇,从就业到安居,是城镇化的重要一环。目前,大部分迁移人口居住在工厂宿舍和出租屋等临时住所,这就要求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保障性住房和集中居住区,从科学规划、建立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机制、完善配套服务三个方面,促进产城融合。
强化产业规划与空间规划的衔接。中西部地区可适度在中小城市边缘布局产业集聚区,与城镇规划相衔接,要强化中小城市产业集聚区的城市功能,围绕产业集聚区做好居住区规划;综合考虑产业发展、人口集聚和资源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不同类型产业集聚区功能定位,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建设产业结构合理、吸纳就业充分、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功能区。
推动集聚区安居工程建设。绝大多数迁移人口都不具备在城镇稳定居住的条件,需要通过建设安居工程和建立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满足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可探索在产业集聚区周边建设保障性住房和集中居住区。同时,探索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为进城农民工将农村资产转化为城市资产提供平台,为农村转移人口购房提供资金支持,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安居在产业集聚区周围。
完善居住区配套设施与生活设施建设。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产业集聚区延伸,完善集聚区道路、供水、排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网络,实现集聚区污水处理和集中供热设施建设和城区设施紧密衔接,推动城区公交、邮政等向集聚区覆盖;加快完善与产业集
聚区配套的幼儿园、学校、医院、商业等生活设施,解决转移人口的就地就医就学等问题,促进转移人口的家庭化迁移。
三是发挥产业集聚区的引擎效应,促进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产业集聚区促进人口城镇化的社会功能依然较弱。新型城镇化要在解决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城镇化的基础上,通过推动产业集聚区户籍制度改革保护农民农村户籍附着的权益、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迁移人口的城市认同三个方面,实现转移人口市民化。
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产业集聚区要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就需要把产业集聚区的就业人口由“工作人”转变为“生活人”,满足他们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中西部地区要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向产业集聚区延伸,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向产业集聚区内就业人口全覆盖。以产业集聚区为依托,逐步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实现集聚区内居民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住房保障方面的均等化。
5.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自查报告 篇五
xx年,我镇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镇紧紧围绕“三大目标”建设,立足高起点、高标准,以新型城镇化为统领,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统筹城乡一体化为突破口,更新规划理念,全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加快提升城镇化水平,加大农村发展环境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乐”**,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新型城镇化工作目标完成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抓好规划的完善、执行和管理方面
一是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发展先导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按照“生态文化旅游型”小城镇的定位,坚持农民建房向城镇规划区、中心村和聚居点集中的原则,按照规划建设完成了团结村、凉华村等新型村庄的建设;二是紧抓马东公路改建机遇,将场镇对岸何家坝河滩争取为弃渣填埋场,待公路建设完工后,原本低洼的河滩将与现有建筑用地连片,经住建局同意,规划调整为城镇建设用地,新增储备用地100亩;三是严格土地审批程序,坚持先批后建的原则,打击违法乱建2户。
二、抓好城乡居民住房保障方面
一、是对房屋的建设严格按原则、按程序办理。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严把审批关,严格农民建房审批管理。农村私人建房审批实行村建、国土、执法等部门人员的例会审核制度,集体讨论、联合把关,积极协调处理建房过程的各种纠纷矛盾,在规范建房审批程序,公开、公正推进审批工作的`同时,在不违反总规的前提,最大限度地解决群众建房需求,得到了群众的好评,审批工作有序开展。二、是督促、整改落实到位。对巡查中发现的问题,做到了发现隐患有处理,有跟踪督查。三、是以全县工程建设领域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为契机,加大了全镇乡在建房屋的巡查、处罚力度,加大对违章建筑的打击和处罚力度,集中力量清理和整治已建成的违法违章建筑,严格把关公路两边退让管理。四是联合各部门组建场镇秩序管理综合执法队,负责对场镇规范性整顿,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基本保证了街道交通畅通。
三、抓好项目建设和协调服务工作方面
一、是加快项目建设进度。未开工的项目,如无特殊原因,要迅速启动,已在建的交通、饮水、市政项目要加快建设进度,目前,已完成场镇风貌改造,通过争取项目资金170万元,在桥楼子修建停车场一处,解决了该处常年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同时,xx幼儿园建设项目已完成招标工作,近期将进场施工;二、是注重项目建设管理。高度重视项目质量工作,实行项目建设业主负责制。对项目建设中已暴露出来的问题,由业主代表负责组织迅速予以整改,确保建成人民满意工程、人民放心工程。严格按进度进行拨款,不允许超拨资金;三是项目完工后,及时组织验收组按规定按规范会同施工方进行竣工验收。过去已实施项目,要按县委、政府要求,及时报送审计结算资料;四、是做好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工。完成马(鹿)东(河口)公路改建征地181.4亩,房屋拆迁户已有两户签订了拆迁协议。
四、抓好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和管理工作方面
xx年,在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截流增源,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实现了城镇绿化、亮化、美化、净化、规范化,从而促进我镇的城镇化建设,与去年相比城镇化率提高近3%。今年以来,我镇的集镇道路工程先后完成了新场镇、老场镇的改造提升,维修了人行道、完善了地下水网;配置了垃圾箱,切实做到了垃圾集中收集和定时清运,改善了场镇的卫生环境,镇容得到了整洁,赢得了居民的称赞;加大集镇及新村点亮化、美化力度,全年新栽、补栽路旁绿化树500颗,新增绿化面积800平方米,增设路灯20只;通过大力实施人饮工程,解决了高山群众饮水难题;城镇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增强了集镇对周边辐射和集聚能力,提高了吸纳农民变居民的承载能力。
五、抓好城乡统筹方面
完成了跃进、团结美丽新村建设,完善了基础设施,调整了产业结构,改善了人居环境。加快高山及外来户入住居民聚居点,繁荣了新村的经济,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逐步实现了由农村人员向集镇人口的转移,不断促进城乡统筹的发展。
六、抓好村镇建设统计报表等业务工作方面
6.智慧产业新城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篇六
作为中关村软件园、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知名项目的缔造者,北京科技园建设集团(简称北科建)科技地产的理念和模式早已为业内所熟悉。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到来,北科建的商业模式和战略也发生重大的变化。
在以往的政府园区投资职能过程中,北科建着重于园区的策划、产业定位、土地开发、产业招商以及企业孵化等方面。“在新型城镇化下,大家都在探索城镇化实施的路径,”北科建集团总经理郭莹辉说:“产业园区的开发与运营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种重要支撑力量。”
北科建集团正在以产城融合的科技地产模式,按照智慧产业新城的架构在全国多地布局。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加速推动和智慧城市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北科建集团按照科技地产产城融合的理念,正在构建科技新城的升级产品—智慧产业新城,将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进行融合和完善,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
目前,北科建集团已经与IBM签署了合作协议。一方面,在北科建现有的科技地产项目的后续开发中,将增加智慧园区的相关功能;另一方面,北科建与IB M将共同策划和开发北科建新获取的智慧产业新城项目;同时,IBM将发挥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管理优势,为北科建集团推荐的入园企业提供创业辅导、技术辅导、企业融资和企业高管到IBM总部实训等服务,以帮助入园企业快速成长。
郭莹辉表示:“国家的科技园区已经发生了大的逆转,从原来的产业园区逐步向产业新城升级。我们提出的智慧产业新城拥有非常大的空间,而且产业也不是某一特定的高新技术产业,我们内部把它的特征定义为多元产业集聚融合。”
7.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 篇七
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的数目不断增多, 二是各城市内的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其根本目的是缩减农业人口, 全面增加农民收入, 缩小城乡差距, 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推进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之后, 随着生产力的解放, 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 农业有了剩余产品和剩余劳动力, 农民便产生了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小城镇发展的需求。与此同时,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小城镇在农村中不断涌现。据统计, 1979年我国城镇化率为17.92%, 到1992年城镇化率增至27.46%。邓小平南方谈话以及中国共产党十四大之后, 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 国家鼓励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乡镇企业开始不断发展壮大, 以乡镇企业为依托的小城镇也迅速发展。到1998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30.4%。从1998年起, 农村小城镇建设进入质变的阶段。1998年10月, 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 要把小城镇的发展上升到“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的高度, 我国小城镇建设开始进入新阶段。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1.27%。 (中国统计局年鉴, 2012)
在十八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 中央提出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走集约、智能、绿色和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可以预测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前, 世界平均城镇化水平约为47%, 最不发达国家大约为22%, 发展中国家在38%左右, 而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1978年到2011年, 城镇人口从1.72亿人增加到6.9亿人, 城镇化率从17.92%提升到51.27%。 (中国统计局年鉴, 2012) 很显然, 中国城镇化建设已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但城镇化建设背后潜藏的诸多矛盾、问题也日益凸显。我们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还面临以下问题:
1、城镇化有很明显的政府烙印
各地政府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城镇建设, 速度很快, 但是, 这种政府统一改建好的城镇比较单调, 缺乏多样性, 也不够人文。最近《金融时报》一篇文章就指出了这一点, 让没有差别的政府搞城镇化, 城镇化就变成了“政府的城镇化”, 而非“民众的城镇化”, 作为政府“产品”的城镇当然也就相差无几了。此外, 一些地方基层政府把推进城镇化片面地理解为扩张城镇面积, 加强城镇建设。他们热衷于建设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过分重视修建广场、修建路标, 忽略了农民最关心的诸如水、电、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很多地方人口城镇化速度远远落后于城镇规划面积的扩张速度, 有城无市的地方不计其数。这种政府性的城镇化实现形式没有把推进城镇化的工作重点放到如何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实现农村人口城镇化上来。
2、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目前,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机制尚未破除,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 城乡发展失衡。这主要表现在:
(1)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大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人均收入的绝对差距在扩大, 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209.8元, 1992年差距突破千元大关, 达到1242.6元, 2012年达到16648元。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绝对差距从209.8元攀升到16648元。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 虽然我国农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都在不断增长, 但是同时城乡人均收入的绝对差距也在扩大。过去的30多年, 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的绝对差距增加了近70倍。2002年以来, 我国城乡收入比一直在“3”以上, 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水平3.33:1。虽然近几年来城乡收入比已经回落至3.10:1, 但仍然保持着三倍以上的差距。
(2) 户籍制度阻碍了城镇化
当前中国城镇化率统计是以常住人口计算, 按照这样的算法, 中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了50%, 但如果按照有城镇户籍的人数以及政府提供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来说, 中国的城镇化率大概只有35%-36%。官方统计的数据是, 在城镇打工的2.6亿的农民工中, 在城市购房居住的还不到1%;大约有1.59亿在城市的农民工及其家属是处于“半市民化”状态。
3、农民的总体素质与农民市民化的要求不相适应
城镇化的本质内涵是农民由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向市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转变, 是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和现代城市文明转化的过程。与之相伴随的不仅是土地的城镇化 (农民劳动和生活空间的变化) 和户籍身份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农民自身素质和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在城镇化进程中进入城镇的农民自身科技文化素质、劳动就业技能、政治思想道德素质、生活习惯和心理等, 都与城镇新的环境和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小农思想和传统文化观念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农民, 自我封闭、小富即安、小成即满、封建迷信等思想观念与开放兼融、开拓进取、富而思进、崇尚科学精神的城市思想观念难以相融, 成为农民角色转换的思想障碍。进入城镇的农民虽然是城镇居民却是农民待遇, 要使农民真正转变为市民, 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 也是特别需要予以重视的问题。
4、“城市病”问题突出
“城市病”是在城镇化过程中形成的、不易避免的集聚负效应, 包括人口膨胀、交通拥堵、住房紧张、社会管理落后、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严重超载等问题。当前, 我国“城市病”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
首先是交通拥挤。由于迅速推进的城镇化带来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旧交通显然不能满足市民出行要求, 且新增交通供给的周期较长, 交通变化速度不能适应城市发展速度, 导致城镇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其次是水污染加重。在人口向城镇迅速集聚的同时, 城镇的生活污水排放量也相应的增加, 2001—2010年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仅42.2%, 有1800多亿吨生活污水和240多亿吨工业污水未经处理便直接排放严重污染了城市的水环境。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再次是城镇大气污染加剧。大规模排放量明显增加, 沙尘暴和酸雨大增, 加剧了大气污染。最后是城镇固体废弃物污染剧增。高速城镇化会使工业与生活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剧增, 据统计, 2001-2010年城市垃圾产生量年平均增长近10%。然而, 我国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一直很低, 焚烧处理比重不足20%, 将近80%以上采取填埋处理。中国60%以上的大中城市陷入垃圾包围之中, 小县城的垃圾的处理问题也日益突出。 (全国环境统计公报)
三、有效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措施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 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要围绕提高城镇化质量, 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要把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作为重要任务抓实抓好。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 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 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提高城镇化质量
提高城镇化质量必须以人为本。首先, 城镇化不是设计出来的, 是社会经济发展所形成的无意识的结果和体现。无论是镇还是城的产生, 其根本推动力是人类社会生活的自然需求, 比如为了居住舒适, 出于安全需求, 便于商品交易等等。这些自然需求最终促成了人群的聚集。因此, 城镇的形成是规模经济的产物, 也是人类长时间迁移生活的结果。其次, 城镇有自我成长的内在机制, 应尽量避免僵化控制城镇的发展。城镇既然是由“人”组成的“市”, 那么其城镇化的主角当然应该是“人”, 而不是某个特定的组织, 如政府。城镇化的主角是“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城镇化的推动者是人, 城镇发展所必需的智慧、资本、才能和体力都是人带来的, 人们到城市寻求更为舒适的生活方式, 正是人们的这种“自利心”, 而不是有意识地建设城市的“公益心”, 推动了城市的成长;另一方面是城镇化的落脚点也应该是“人”自身的发展, 换句话说, 城镇化的目的是为人能更好的生存与发展, 而不是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
2、统筹城乡发展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 统筹城乡发展有助于缩小城乡差距, 它是城镇化的前提。
(1) 改变政府投资偏向, 发展非农产业
被誉为“中华第一村”的华西村就是这样的模范。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市, 通过艰苦奋斗, 发展工业企业, 现已形成钢铁、纺织、旅游三大支柱产业。这为我们发展非农产业提供了借鉴。具体说来, 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 政府可以完善招商引资奖励和税费、利润分配政策, 充分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 可以落实农民土地物权, 同时尝试和探索土地入股、宅基地入股、固定资产或机械设备参股等方式, 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2) 改革户籍制度
户籍改革看似简单, 但要落实与城市户口相关联的利益却很难。它的改革不是形式上的创新, 最终的目的是要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保护全体公民的平等权益, 因此, 户籍改革必然要进行利益关系的调整。为此, 政府要给予农民与城市居民有相同的社保、就业、教育的机会。同时, 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职能, 改变二元结构, 逐步取消农村户口, 实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籍管理制度。
3、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农民素质的提升可以使他们更贴近的融入城镇, 提高城镇化率。
(1) 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我们应该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 加大农民就业培训力度, 努力提高农民转岗就业的能力。同时, 应该根据国家职业标准结合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
(2) 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夜校、社区举办的各种强化班等形式对进城农民普及一些科学文化知识、实用的经济知识和政策法律知识, 提高进城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民主法治意识。
(3) 提高农民的道德素质。围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 紧密结合进城农民工作和生活实际, 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灵活多样的形式, 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社会公德、家庭道德、传统美德”教育作为主要内容, 提高进城农民的道德素质。最后, 抓好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营造良好的城市文明环境, 使进城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4、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 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 强调集约。集约包括生态资源、生产关系和经营方式的集约。主要是指土地、水、生物资源的集约规划、集约建设和集约管理。通过集约可以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 居民区、绿化区、交通、购物、娱乐等等, 经过科学布局, 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 并维持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
(2) 强调智能。智能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将传统技术方法和聪明才智科学合理地融入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智能常常与数字联系在一起, 智能城市或者说是升级版的数字城市, 它是一个集中了先进技术、管理和应用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 城市的功能更加便捷高效。建设智能城市应该以解决城市实际问题为主, 智能地规划和管理城市, 智能地配置城市资源, 优化城市居住环境, 创新城市文化氛围, 最终增强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强调绿色。绿色是开发现代科学技术的潜力, 创新无污染技术。它要求工业企业在选择生产技术、开发新产品时, 必须致力于减少从生产原料开始到生产全过程的各环节对环境的破坏。即工业企业必须作出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生态平衡的选择。
(4) 强调低碳。低碳是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提高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生态利用, 进行可再生能源合理开发、有机替代, 以及资源循环再生等等。
只有通过集约、智能、绿色、低碳, 才能建立城乡生态共保机制,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培育壮大城市群, 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
不可否认, 我国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发展, 也毋庸讳言, 我国城镇化建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合理掌控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向, 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 城镇化就一定能改进广大民众的生产生活上, 也能给经济发展提供持久稳定的动力。
摘要: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 中国城镇化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 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我国城镇化有很明显的政府烙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民的总体素质与农民市民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城市病”问题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必须提高城镇化质量;统筹城乡发展;构建进城农民素质教育大平台;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将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的全过程。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农民素质教育,生态文明
参考文献
[1]孟祥林, 王印传.新型城乡形态下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11.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3]王如松.新型城镇化生态要优先[N].人民日报, 2013-01-05.
[4]杨仕.新型城镇化的两条腿[N].华夏时报, 2013-01-05.
[5]厉以宁.中国需加快城镇化[N].经济观察报, 2010-12-03.
[6]李会元, 李友胜.目前农村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措施[J].新农民, 2010 (11) .
8.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农村的未来 篇八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农村未来
1.农村的养老保障——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一项基本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障,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早在2009年,政府就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探索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到2012年,政府决定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至此,僅用3年,中国就建立了基本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2014年2月,政府决定合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在未来将要合并的全国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下,农村将和城市享有一样的养老待遇,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得到强有力的保障。
2.农村的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看病难、看病贵”是中国多年来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在农村地区,这个问题更是严重。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的医疗问题,为了降低农村的医疗费用、减轻农民的看病负担,在2003年开始在全国范围试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到2010年基本覆盖了全国农村居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伊始,财政部加大了新农合的财政支持力度:2014年各级财政对新农合的人均补助标准在2013年基础上提高了14%,达到320元。在4年间,政府对新农合的人均补贴提高了167%。新农合制度减轻了中国农村居民患大病和重病的风险,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国农村地区的看病贵问题。随着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和政府在新农合上的补贴加大,未来农村地区将享有更好的医疗保障。
3.农村的教育保障——职业教育
教育经费占GDP4%的投入指标是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中国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在2012年首次超过4%,这说明中国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在教育上的投入不足。教育经费不仅在整体上缺失,在局部更是不均衡,中国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远远少于城镇地区。
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急需大量的娴熟的技工。目前中国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创造更大的人才红利是政府的重要战略部署。中国教育部在2014年制定了职业教育规划。根据规划,中国将在未来几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未来,中国的职业教育将扩展到包括本科阶段以及研究生阶段的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将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站在现实角度看,未来农村的大部分学生将受到良好的职业教育。
4.农村的土地收入保障——土地确权和机械化运营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然要求部分农业用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党的十八届三中赋予农民对承包经营权进行抵押和担保的权能。而土地流转抵押的前提是土地的产权清晰。中国目前正在进行农村土地确权发证工作。在未来土地确权的情况下,不管是农地流转为建设用地还是土地流转集中规模化运营,中国农民未来的土地收益将非常可观。
政府在农用机械的补贴投入推动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中国自2004开始为农机补贴,从2004年的0.7亿元到2013年的217.5亿元,政府在农机领域的补贴大幅增加,中国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随之大幅提高,自2003年的35%提高到2013年的59%,十年间提升了24%。但是相比日韩99%的机械化率,中国的农业机械化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农业机械化可以解放农村的大量劳动力。在未来,大部分农民只需要把土地流转出去而不需要亲自来耕种就可以享有土地的租金收益。土地就是农民的资本,土地收益为农民的收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5.农村的住房保障——宅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目前中国的法律规定,农村农民一户可拥有一处宅基地。随着未来的城镇化建设,不可避免的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而放弃宅基地。在城镇化建设中,既要保证18亿亩土地红线,又要保证建设用地,可取的方式之一就是置换宅基地。放弃宅基地的农民将获得一定的经济补偿,比如获得城市里的房产以及现金等,而放弃的宅基地可以被改造为农田,进而在城市郊区的农地可以划出同等于宅基地面积的建设用地。这样,农民在进城的过程中享有了放弃宅基地的高收益,18亿亩耕地的红线也不改变,而城镇化也有相应的土地来推进。
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未来农村地区的自来水、电力、通信、垃圾回收等基础设施将逐步完善,那些不愿意进城或者不愿意放弃宅基地的农民的生活条件将大幅改善。
结论
中国政府还在金融等领域对农村进行大力的扶持,新型农村合作社以及专门为农民服务的小微信贷都在突飞猛进的发展。未来,农村的资产证券化和农民的金融资产等都会得到很好的政策扶持和发展。因此,在新型城镇化中,相比城市而言,农村地区的机会要更多。人们,如果忘记了农村,那将会错失农村中存在的机会和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唐宇.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养老问题研究[J].改革与开发.2014(03)
[2]秦峰.论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制度[J].法制与社会.2014(05)
[3]周娟.农村城镇化进程中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之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4(01)
作者简介:靳永飞(1989.10.18——),男,汉族,河南南阳。硕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证券、期货。
9.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认识与建议 篇九
一、我国城镇化建设基本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隔离逐步打破,城乡差距正在缩小。但如果按户籍人口计算扣除被纳入城镇人口统计口径的农民工,我国实际的人口城镇化率(户籍城镇化率)只有 35.29%,城镇化整体水平低于世界银行统计的中等收入国家 60%左右的平均水平。
二、加快城镇化建设对策思考
(一)完善人口管理制度,推进农民工市民化。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因地制宜制定农民工落户条件,放宽直至放开城市和城镇户口迁移的准入限制,实行按居住地管理户籍制度,实行全国统一居住证制度,加强人口信息管理。把农民工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政府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范畴,全面实行农民工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二)改革土地管理制度,实现土地集约发展。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确保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大幅度提高农村征地补偿,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着力破解城镇化进程中的用地“瓶颈”,做到土地配置市场化、农村土地资本化。探索建立城镇落户农民工承包地、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
(三)实施城市集群战略,推进行政区划创新。
坚持遵循 “公平共享“”集约高效“”可持续”原则,按照“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全面提升城市群发展水平。培育壮大区域性城市群,把城市群发展打造成引领区域发展的龙头,发挥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国土空间均衡开发的重要作用。
(四)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城市发展后劲。
10.广东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具体措施 篇十
1.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
珠三角地区要逐步实现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异地务工人员获得与城镇户籍居民同等的社会身份和权利。但广州、深圳要严格控制城市和人口发展规模。引导 外来人口向大城市外围新城和潜力地区转移,适当提高珠三角地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外围节点地区解决人口市民化的相对比重,逐步解决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 题。引导人口向珠江口西岸流动。而粤东西北地级市则鼓励就地市民化。同时,培育2个300万左右的城镇群和一批城区人口超100万的中心城市,重点建设30万—50万人的中小城市以及5万—10万人以上的小城镇,成为吸纳农业转移人口的重要载体。
全面放宽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落户限制。要全面放宽本科以上学历毕业生落户限制,全面放开除广州、深圳以外城镇的直系亲属随迁限制,全面放开除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 以外的建制镇和中小城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固定住所人员的落户限制。继续推行高技能人才入户制度,完善异地务工人员积分制入户政策。
对本省进城落户农民,以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地经营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为基础,赋予更多财产权利,推动农村产权交易公开、公平、公正、规范运行。对城中村和已经实行“村改居”【7】的人口,要纳入城市人口一体管理。
对于异地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鼓励向符合条件的民办学校购买义务教育服务,有序实现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与当地户籍学生享有同等待遇。到 2020年,实现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达到98%以上。继续鼓励各地采取一校多区、集团化学校、学区化管理等办法,加快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尽快实现工伤保险、基本医保对农民工群体全覆盖,推动异地务工人员养老保险关系省内无障碍转移和跨省转移接续。将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纳入城镇医疗救助。大幅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覆盖面,强化流动人口的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逐步放开健康教育、疾病防控、预防接种等公共服务项目的户籍限制。
建立以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和租赁补贴等相结合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供应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把入户城镇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 镇住房保障和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采用公租房、租赁补贴等方式改善异地务工人员居住条件。在异地务工人员较多的产业园区集中配套建设单元型或宿舍型公租 房。探索将经过整治的城中村住宅规范化纳入住房保障体系,将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与保障房建设结合起来,探索解决低收入困难家庭住房难问题的新途径。
推动形成城乡劳动者公平就业、同工同酬的制度环境。加强省、市、县、街镇四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完善街道、村等基层就业服务功能,推进公共就业服务向小 城镇、向基层延伸。进一步健全培训转移就业机制。出台实施新修订的省级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补贴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扩大培训对象至所有在粤城乡劳动者。
建立统一城乡居民大病保险。2014年底前加快启动基础养老金省级统筹。进一步缩小城乡差别,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2014年全省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探索推行重大疾病特殊项目补助试点,完善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结算制度。
建立“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4】。统筹制定全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方案。其中政府承担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以及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公 共成本。企业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制度,加大职工技能培训投入,依法为农民工缴纳职工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费用。农民工按照规 定承担相关费用,积极参加城镇社会保险、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提升融入城市社会的能力。
2.城镇化空间布局【12】
广东将要在继续深化与港澳合作,积极培育广深等中心城市,建设南沙、前海、横琴等环珠江口国际湾区,强化珠三角区域经济中心地位,以及打造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基础上,促进环珠三角地区外围城市融入珠三角地区,形成“广佛肇-清远、云浮”、“珠中江-阳江”、“深莞惠-汕尾、河源”的三大组合型新型大都市圈。规划提出了建设粤东城镇群、粤西城镇群和韶关都市区三大增长极的新概念。
“广佛肇-清远、云浮”建成珠三角国际竞争力最强产业中心。重点强化金融、商贸、文教、科研、会展、通信、信息咨询和旅游娱乐等综合功能,加快重型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物流业的发展,成为珠三角地区辐射能力最强的综合服务中心和国际竞争力最强的产业中心之一。广佛同城化将是新型都市圈的核心区。向北拓展珠三角地区发展脊梁至清远城区,向西强化都市圈的区域城镇发展带;沿西向区域发展轴带,同时建设 肇庆新区“门户”功能。促进清远市清城区与清新区一体化发展,向南建设燕湖新城、清远高新区、莲湖工业区等,加快清远中心城区与广州北部地区的融合发展。建设西江新城,促进其与云城组团、思劳-腰古组团(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南片区)、六都组团(佛山<云浮>产业转移工业园 六都片区)的一体化发展,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布局形态,建设广东生态文明发展试验区。
“珠中江-阳江”定位为珠三角未来加快发展重点地区。依托港澳地区及珠三角核心城市,充分利用生态与文化资源优势,抓住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广佛江珠轻轨等一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契机,重点培育 主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依托于港口运输的临港工业,稳步发展旅游业和物流业,提高城镇产业的集聚与扩散功能,成为珠三角地区未来加快发展的重点地区。尽快启动深中通道及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建设,形成差异化、特色化的东、西两岸产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加快广佛江珠轻轨、全面推动珠江口西岸都 市区的城镇、产业的协调发展,形成产业分工合理、城镇集聚有序、功能相对独立的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格局。把珠海主城区培育成为区域性副中心城市,强化中山、江门主城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整合高栏港、横琴新区、广海湾、翠亨新区等滨海岸线资源,建设宜居湾区。以碉楼、华侨文化和温泉三大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面向 区域的,以文化旅游和观光休闲为内涵的现代旅游产业和都市观光农业,以旅游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深莞惠-河源、汕尾”: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生产服务中心。将大力培育临港基础产业,积极发展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以金融、商贸、会展和旅游为主的第三产业,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现代制造业基地和生产服务中心。通过建设前海、大空港等战略节点,强化深圳主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和区域交通枢纽功能。增强东莞主城区的中心城市作用和综合服务功能。强化惠州主城区的“门 户”型中心城市功能。向东依托深圳-惠州南-惠东-汕尾沿海城市发展带,促进汕尾主城区、海丰城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三大组团一体化发展。向北强化深圳-惠 州-河源区域城市发展轴带,保护万绿湖生态环境,将东源县纳入中心城区,带状发展河源中心城区。
粤东城镇群建成多中心网络化都市区。城镇群范围包括汕头、潮州、揭阳和梅州四市。四市将促进区域城镇发展从分散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型,加快汕潮揭同城化发展,形成多中心、网络化的都市区格局,促进与梅州的区域协作,培育辐射带动粤东北、赣东南和闽西南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韶关都市区建成现代生态都市区。以韶关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为重点,建设“青山、碧水、蓝天、绿地”的现代生态都市区,联合清远等市打造北江经济带,形成辐射带动粤北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带动北部山区绿色崛起。粤西城镇群谋划双城协调发展。城镇群范围包括湛江市与茂名市市域。两市将强化陆海统筹、区域统筹和产业统筹,建设“双城”协同发展的粤西城镇群,巩固作为华南地区陆海统筹支点和大西南地区出海主通道的战略地位。
3.体制机制创新
(1)试点“省直管县”推行“强镇扩权”
强调要统筹推进人口管理、土地管理、财税金融、城镇住房、海域利用、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体制机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则将试点“省直管县”【6】和推行“强镇扩权”。【10】
(2)严审特大城市中心城区新建用地指标
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主要用于重大项目、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严格审核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中心城区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对于闲置土地量大的城市要严控批 地。到2020年,全省实施“三旧”改造总面积80万亩以上。守住耕地、林地保护“红线”,到2020年,全省耕地保护、基本农田分别控制在291.4万 公顷和255.6万公顷以上。
11.新型城镇化建设让镇宁焕然一新 篇十一
《小康》: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与“建成”一字之差,但意义深远。镇宁作为国家级扶贫重点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有哪些主要做法和成效?
潘登岭:近年来,镇宁坚持主基调和主战略,抢抓国家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国发2号、黔党发15号文件出台等重大机遇,按照“提速发展、后发赶超、同步小康”的总目标和“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快中保好、又好又快”的总要求,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建设。“十二五”期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4.73亿元,是2010年25.1亿元的2.9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82.7亿元,是2010年7.47亿元的近11倍;工业增加值达到11.08亿元,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6亿元;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完成5.82亿元和18.63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末的3.3倍和2.2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21643元和6593元,年均增长率分别达10%以上和15%以上,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十一五”末翻一番。
2016年上半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32.15亿元,同比增长13.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3.2亿元,同比增长23.4%;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2.81亿元,同比增长6.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79亿元,同比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0.52亿元,同比增长12.6%;新引进投资3000万元以上省外项目28个,项目签约投资总额54.35亿元。
这些年,我县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重点项目为抓手,促投资,稳增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调结构,强产业,以加快融资为突破,保要素,聚合力,以补齐短板为导向,固根本,促发展,全力推进县域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有力促进了全县经济增长按下“快进键”、产业升级跑出“加速度”、基础设施努力“补短板”、城乡面貌有了“大改观”、民生保障增强“获得感”、生态环保坚决“守底线”、改革开放释放“新动力”、民主法治和作风建设取得新突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小康》:随着镇宁自治县新型城镇化逐渐成形,投资商纷至沓来,形成聚集效应。新型城镇化推进暨小城镇建设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潘登岭:在新型城镇化推进暨小城镇建设中,我县坚持以“产业兴城镇、绿色显安宁”为主题,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力求“建一流精品,传千年经典”,城乡面貌大为改观,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更为优化。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现代化,而在桥梁上流动的是人才、土地、资金,既为工业发展提供用地等要素保障,又为农业现代化经营创造条件,更为人的发展提供舞台。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镇宁按照“产业兴县、城建活县”的思路,立足资源优势,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珠江—西江经济带,不断“走出去”、“引进来”,强力推进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成功引进和培育一批优势产业,发展壮大一批经济实体,产业发展结构不断优化,园区产业集聚效应不断突显,构建了“10+3+2”的产业发展格局,产业升级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
《小康》: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2014年安顺市被国家发改委等11个部委列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行列,成为全国25个地级市的试点城市之一。今年的6月25日,第六届安顺市新型城镇化推进暨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在镇宁召开,可见镇宁在此项工作中成效显著,镇宁新型城镇化推进的主要成效有哪些?
潘登岭:自2015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49.77亿元,实施城镇化建设项目44个,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展到26.8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41.5%,有效拉动了投资和消费需求;江龙、丁旗等示范小城镇建设初具雏形,大寨、龙井、高荡等美丽乡村串起乡村旅游项链,河道两岸、山体公园、城乡道路、临街楼宇等绿化美化亮化景观交相辉映,城乡生活环境持续美化;重点实施一批民生改善工程,完成棚户区和农村危房改造2.8万户,加大对教育、医疗、健康等民生项目投入,大力实施工业促进就业、城镇带动就业项目,“十二五”以来累计完成城镇新增就业1.85万人,人民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全县城乡面貌大为改观,公共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促进中心城区、特色城镇、美丽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小康》:镇宁新型城镇化推进取得了可喜成果,能否具体谈谈的主要做法?
潘登岭:县四大班子充分发挥领导带头作用,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深入调研,带头招商引资,带头解决问题,带头推进项目。“十二五”以来,共引进项目283个,引入资金395亿元,今年先后组织召开各类会议50余次专题安排部署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作,全面谋划小城镇建设项目。
坚持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产、城、园联动,实现空间上产城共进、布局上功能分区。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石材产业园、轻纺产业园三大工业产业园区鼎足成型,就地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6260人就业;北盘江河谷万亩精品水果生态观光示范园区、现代高效农业生态牧养示范园区、大山镇中药材示范园区、茶叶产业示范园区和蜂糖李产业示范园区各具特色,带动1.07万农民增收致富。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从规划设计上充分融合镇宁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历史文化元素,建设内涵多元的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历史文化型城市。建设了真武山、云盘山、蝴蝶山、青龙山等一批山体公园,打造了红旗湖公园,推进了白马湖森林公园建设,美化了穿城河沿岸生态景观。重点实施了城市绿化工程,推进山体、通道、道路、景观绿化建设,打造了百里绿色长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9.32%。推进城镇化与旅游产业化相結合,新建陆瑞光纪念馆、安庄卫古城门,打造独具民族特色的千年布依古寨——高荡村,重塑马鞍山合作社“季节包工”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新型城镇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加丰富。
通过示范带动、梯次推进、辐射发展,按照“做大城区、做特城镇、做美乡村”的思路,大力推进示范城镇基础设施完善和产业发展,扎实开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着力补齐城市功能短板。今年城区新增停车位4791个,城区人口达到8.46万人,城乡布局不断优化,城乡融合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聚合力进一步增强,宜居宜游型城市逐步建成。
《小康》:镇宁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作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建设新型城镇化有哪些借鉴意义和启示?
潘登岭:镇宁自治县在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效。主要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必须要有科学规划的引领。我们准确把握镇宁作为生态旅游城市、特色轻工业发展城市、民族特色城市的定位,突出产业、绿色、历史、民族、人文等元素,提高规划的引领作用,努力实现现代城市功能和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结合。
二是必须有社会各界的看齐参与。我们坚持统筹政府、社会、市民三大主体,各乡(镇、街道)、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等自觉向县委县政府看齐,提振精气神,既充分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潜能,又积极调动了社会各界对城市建设管理的参与性、主动性,凝聚了社会共识,形成通力协作、支持共建城镇化的良好氛围。
三是必须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我们坚持用改革的举措,创新的思路,超常规的办法,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试点。加大投融资力度,采取金融贷款、PPP公私合营、融资代建等创新模式,融资42.74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9%,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化“四个轮子”一起转,形成了“工业迈大步、城镇强聚力、农业增收入、旅游现特色”的良好格局。
12.推进内蒙古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篇十二
从重城镇化增量到重城镇化存量,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2010年以来,内蒙古的城镇化已经从高速向中高速转变。 “十一五”期间,我区城镇化以每年1.66个百分点的高速推进, 这与我区经济的高速发展相适应。进入“十二五”以来的4年间, 受到国内外环境的影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增速放缓, 城镇化推进速度也由“十一五” 期间的“高速”推进相应地调整为平均每年增加1.0个百分点, 2014年城镇化率达到59.5%,比2013年提高0.8个百分点,可见经济发展速度影响城镇化的进程。并且户籍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相差17个百分点左右,城镇化的整体水平还不高。 因此,适应经济新常态,新型城镇化要对城镇化速度做出适当调整,不追求速度、增量,而是要重视质量,突出解决好已进城的农牧民市民化问题,即存量问题,形成经济与城镇化协调共进的态势,避免过度城市化。所以, 城镇化速度要从过去的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以上调整为每年0.7-1个百分点为宜。但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不平衡,我区各盟市城镇化率最高和最低的相差50个百分点,不能整齐划一, 应因地制宜,宜快则快,宜慢则慢,不盲目攀比速度,东部地区城镇化水平明显滞后西部,因此,要快一些,而西部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区,应放慢速度,重在提升城镇化质量,不管哪个地区, 都要根据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来推进城镇化。
从依靠扩大城区规模、 投资驱动为主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向依靠集约利用土地、 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方式转变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不仅仅是土地城镇化。 我区城镇化过程中,2000-2013年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达到2.16,而合理区间为1-1.12。可见,土地城镇化明显快于人口城镇化,针对城市、城镇蔓延的问题,要合理划定城区边界,保留城市内的绿芯和城市间的绿带, 做到城市发展绝不突破耕地红线、生态底线,遏制城市蔓延趋势。同时,必须集约利用城市内的土地,杜绝盲目效仿建设大广场、大马路、大场馆、豪华办公楼等形象工程的粗放建设方式, 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发展阶段和现实条件,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做到不过度超前建设。合理配置各类用地,优化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将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控制在120平方米之内,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可适当放宽,控制在150平方米的合理范围之内,防止出现有城无人的空心城市。
现阶段,我区经济需要从工业为主,向工业和第三产业并重转变,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节能环保、煤清洁高效利用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和规模的扩大,延长产业链,促进工业和信息化的结合、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同时,要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京津冀一体化”机遇和我国居民消费层次提升的需要,积极发展对俄蒙贸易,提升具有资源优势的草原、森林、沙漠旅游业的发展层次,不断为城镇化发展提供新动力,从而实现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互促共进。优化投资结构,增加对新兴产业、新技术以及人才引进培养的投入,加快科技研发速度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促进产业结构向更高层次发展,不断提升投资经济效益, 引进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进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不同层次的人才到城镇就业。
以人为本,促进民生建设与城市市政建设、城市建设与乡村建设统筹协调发展
新型城镇化需要从速度推进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其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而不只是以城市市政建设为本,要转变投资重点和工作重心,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快进城农牧民的市民化。为此,优先促进就业和教育均等化,让进城农牧民、外来务工人员实现稳定就业,农牧民随迁子女与城市里的孩子一样接受同等的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职业教育。要增加国家、自治区义务教育投入,提高国家和自治区在教育上的投入比重,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加快配套性改革,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重新核定城区和县域教师编制,增加城区教师编制,改变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 降低入学门槛,按照“以就近入学为主,以进入公办学校为主” 的要求,尽可能做到让进城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与城市户籍人口子女同等入学。加强宣传, 增强外来务工人员参加技能培训的主动性,建立培训机构与企业和用人单位的联合培养机制, 提高就业技能培训的实用性和质量,增强进城农牧民就业能力, 提高就业率。加强督促检查,增强企业为农民工保险的主动性, 同时提高农民工自身参保的意识,不断提高参保率。稳步推进保障房建设,降低申报条件,将农牧民和外来务工人员纳入城市保障房体系,建立保障房申请、 审核、退出、监督机制,保证保障房分配的公平性,使进城农牧民和外来务工人员住有所居。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提高城市自身的发展水平,还要关注农村,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因此,通过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 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一体化联动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实施好十个全覆盖工程,加快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促进农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农牧业现代化,抓好粮食生产和农畜产品品牌建设,扩大需求,为城镇化提供基础动力;做好规划,注意保持乡村特色,防止城乡一样化,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均衡发展。
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 建设富有人文特色的绿色、 生态城市
新型城镇化规划要求建设绿色、人文、智慧城市,是重在城市内在品质的提升,目的是让城市更加宜居,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城市是生态、经济、社会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要建设好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为此,要坚持规划统筹的理念,先行先试“三规合一”,做到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城市发展有机衔接、协调推进。加强城乡规划编制或修编、 审批、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吸收多学科专家参与城市的规划编制工作,逐渐改变规划师由于学科限制而导致的城市规划对于人文、生态重视不够,城市发展与人文、生态不协调的问题,增强城市规划的可操作性性,将文化特色、生态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和建设之中,建设富有文化内涵、 绿色低碳的城市。加强法制约束,建立责任追究制度,避免城市建设中随意突破规划限制的问题,维护规划的权威性、 严肃性。
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力度,消除城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
【新型城镇化建设路线图】推荐阅读:
禹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10-14
新型城镇建设工作计划12-06
新型城镇化工作12-13
老工业基地新型城镇化11-16
江苏省新型城镇化12-15
新疆兵团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07-16
新型城镇化破局之路08-31
新型城镇化: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新要求10-12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读后感08-10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