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类节目策划11100200

2024-08-15

人物访谈类节目策划11100200(共16篇)

1.人物访谈类节目策划11100200 篇一

《聚焦访谈》

访 谈 类 电 视 节 目 策 划

班级:2012级教育技术学二班

小组成员:常领焕、陈文婷、祖菲拉、马强、朱泽坚

访谈类节目策划方案

栏目名称:《聚焦教育》

本期节目:《高考之路改革何去何从》 节目类型:访谈类节目

选题背景:我们一直在说高考改革,国家教育部也确实做出了许多有关改革的事项,什么减负,什么素质教育,但是老师和学生却在私底下说“减负等于加正”,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的冲突。这一系列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节目表现目的:我们这一期的栏目特邀两位教育界的专家来和大家一起讨论我国现行的选拔人才的制度——“高考”。这“一考定终身”高考背后到底存在哪些优势及其弊端。从某种侧面影响各位家长及其学生的思维和传统心理。为我们探索更为有力的教育制度有一些启示。

受众:关注教育的人、教师、广大家长和学生。播出时间:每周六晚21点 时长:25分钟

节目特点:这是一个讨论性的访谈节目,整个节目的架构有借鉴辩论的结构,嘉宾选择:一位学者专家和一位一线教师。

主持人风格:灵活而机智,大胆而不失仪态。敢于大胆的询问,也能灵活的控制整个谈话的步骤和节奏。现场布置:演播室中放两个沙发(一个小的是主持人的座位;一个长沙发是两位嘉宾的座位。),观众成半圆形围坐在舞台周围。

节目片头:节目片头采用Flash动画的形式描绘从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到文理分科,从“3+2”到“3+X”,从全国统一命题到部分省市自主命题,再到2002年的全国高校扩招。展示这些画面其实就是为了引出我们今天谈论的话题。高考改革仅仅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改变吗?谈及高考改革我们不得不说与其联系紧密的高等教育。

节目流程:

<主持人>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今天的《》,我是主持人XXX。我们知道从1977年恢复全国统一高考,至今已有30多年。高考制度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发展,从一年一考到一年两考,从全国一卷到全国多卷,高考多元化改革的步伐也越来越紧。三十多年来,每一次高考,每一次变迁,都牵动着全社会的心。究竟怎样的高考安排才是最合理的,高考怎样才能兼顾效率与公平,人们一直在争论着的高考改革究竟路在何方?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两位嘉宾一位是来自人大附中的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中国科学院博士王金战老师。另一位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极盛老师。

嘉宾入场

嘉宾向观众打招呼

<主持人> 王金战老师是一个一线教师,带着学生进行高考,对高考理解颇深,而王极盛老师则是研究高考的专家。作为高考一线老师,我们先请王金战老师谈一谈,你对高考改革是怎样理解的呢? <王金战>。。。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从去年开始我们就一直在关注着高考改革,教育部也已经提出了一些相关规定。以您的了解,家长和考生对于新的高考改革是满意呢?还是不满意? <王金战>。。。

<主持人>王极盛老师对高考研究也已经有很长时间,高考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您觉得到,为什们我们要在30年这个节点上进行改革呢?

<王极盛>。。。

<主持人>王极盛老师对这次的高考改革也是非常的了解,那请问王极盛老师这次高考改革的,改的是什么呢? <王极盛>。。。

<主持人>对于中国学生而言,很少有一门语言能像英语这般拥有完全能和母语叫板抗衡的地位。我们这次的高考改革英语的总分下降,反而是语文的总分上升了,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 <王极盛>。。。

<主持人>涉及到具体的考试方式,现在地方上有很多对于高考考察方式进行的改革,可能也增加了一些科目,但是我们也看到,比如像广东省,它在11年改了4次,江苏省10年中就有5次改革,改革的还是像考试科目方面,比如前几年我们实行“3+X”,包括“3+2”,包括“3+大综合”等等,像这些改革,二位老师对他们是怎样的评价?

<王金战>。。。<王极盛>。。。

<主持人>有专家担心,高考改革如果只是局限于科目调整,却不对招生制度也进行改革,可能令改革效果大打折扣。对此,二位老师是怎样看待的呢?

<王金战>。。。<王极盛>。。。

<主持人>最近好多省都发布见义勇为高考加分政策,有人说这是对考生的一种不公平的对待。关于这种加分要怎样去看待呢? <王金战>。。。<王极盛>。。。

<主持人>高考已经有30年的历史了,这次的高考改革,它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何处呢?

<王金战>。。。<王极盛>。。。

<主持人>在这个改革趋势下,高考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王金战>。。。<王极盛>。。。

<主持人>现在已经跨到了2014年,两位老师都是跟高考非常有缘的人,一位是高考一线老师,一位是经常研究高考的学者,二位老师谈一谈新的一年对高考改革方向的畅想。

<王金战>。。。<王极盛>。。。<主持人>今天两位嘉宾的到来为我们非常详细的解释了高考改革的方方面面,我们今天也非常感激两位嘉宾的到来,我们今天的《聚焦访谈—之高考制度何去何从》访谈就到这里结束,再次感谢二位老师,谢谢!本期节目到此为止,欢迎下期收看。

2.人物访谈类节目策划11100200 篇二

首先, 主持人的引导能力决定了整个节目的效果。该类节目就是要嘉宾畅所欲言, 表现得真实, 亲切, 主持人如果能够恰当地引导嘉宾来讲述, 观众就会感到如临其境、备感真切。谈话类节目所设计的话题都是热门话题, 所要求的嘉宾都是名流或典型人物, 他们在屏幕前用生动、具体、真实、可信的话语, 讲述着自己的思想、经历和生活, 宛如一幅丰富多彩的图画, 赏心悦目。从心理学角度讲, 情感是由大脑中潜意识形成, 并在不知不觉中表现的一种态度。人物访谈类节目在主持人的引导下使观众看到了真实的人、真实的事、真实的情。当今时代, “不盲目随从”已是大多数人的共同特点, 观众对假、大、空的节目非常反感, 人物访谈类节目正是迎合了广大电视观众的需求, 使他们真切地看到了毫无矫饰的人和事, 各个阶层的观众从谈话节目中那些不同身份的人物身上都能找到与自己心理诉求相呼应的位置, 从心理上融入话题的拓展和谈话的过程中。上海东方卫视的《波士堂》栏目采访华谊兄弟总裁王中军便是精彩的一幕, 在主持人的引导下, 王中军畅谈这些年自己真实的生活, 观众不仅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电影公司老板, 还从他的讲述中体味到人生的真谛, 这就是纪实性谈话类节目的魅力所在。

其次是主持人的亲和力。不同类型的节目对主持人的气质要求是不同的, 新闻节目的主持人要显得严肃、睿智, 能够抓住问题的重点;娱乐类节目的主持人要性感开朗、活泼, 能够活跃现场气氛;人物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则以亲和为特点, 用个性化的、本色的、真诚的主持特色, 构筑起崭新的平台和桥梁, 用于和嘉宾以及观众平等地交流和沟通。亲和力是能让别人感到亲切和放松的一种独特的气质与魅力, 主持人的亲和力来自于他对待嘉宾与观众的正确态度, 即主持人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嘉宾与观众, 给予别人应有的尊重, 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尊重。亲和力是促成合作的起因, 只有具备了合作意向, 才会使双方结合在一起共同合作, 访谈类节目尤其需要亲和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风格传播与个性传播的社会, 只有那些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主持人, 才能牵动观众的目光。《鲁豫有约》栏目开办以来, 收视率居高不下,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陈鲁豫亲切、平和、睿智的个性主持风格。

最后是主持人的应变能力。随着广播电视业的飞速发展, 许多节目都开始走向现场直播化, 人物访谈类节目亦如此, 因此主持人必须具备随时处理可能出现意外的能力。面对突如其来的尴尬和意外发生时, 主持人要处乱不惊, 及时想出巧妙的的方法圆场, 如果不能妥善地处理这些意外, 势必会造成节目的失败。

随着社会个性化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 电视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单项的、传统的传播形式, 更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播形式, 访谈类节目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 运用多元化的传播理念和表现手法在精彩纷呈的电视节目中逐步占据重要位置。而随着访谈类节目地位的提高, 观众对于主持人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首先必须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 一个合格的访谈类主持人是不会让节目中间出现空场的, 只要嘉宾停止了说话, 主持人就会马上接应上, 由此可见, 扎实的知识功底、敏锐的观察判断能力是一个合格的访谈类主持人的基本能力。其次是提高个人修养。作为访谈类节目主持人, 所遇到的访谈对象都是名流或典型人物, 所涉及的行业也是五花八门, 各不相同, 所以要求主持人的知识面要不断拓宽, 要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如此才能让观众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在有限的时空中观赏到不同层面、不同知识领域的内容, 以及表现手法上的多元化。目前, 谈话类节目除了以演播室为主要谈话场地外, 还采用了热线电话、外景镜头、资料片等方式, 使整个节目产生立体感, 内容丰富、详实耐看。李静主持的《超级访问》栏目, 已在全国30多家电视台播出, 其成功跟节目的形式和李静、戴军的主持风格有着很大的关系。节目采用场外揭秘的形式, 在前期对嘉宾的亲朋好友进行秘密采访, 全方位了解嘉宾, 再在演播室现场通过主持人对嘉宾进行机智幽默的追问和语言交锋, 设置主持人与嘉宾及其场内场外的戏剧冲突, 不仅较大程度上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 还带领观众进入了广阔的遐想空间, 这是许多节目所不能及的。有一期节目, 嘉宾是一名舞蹈演员, 主持人李静出场时, 在台阶上不小心滑倒了, 戴军把她扶起来之后她马上就说, 为了配合今天的嘉宾, 我是跳着舞出来的, 在场的观众用热烈的掌声回应了她的机智。

总之, 人物访谈类节目是人与人思想的碰撞, 要产生闪光的思想亮点, 就需要主持人用深刻睿智的语言做铺垫, 激发嘉宾参与节目的热情和兴趣, 拨动被采访者的心弦, 让他们动情地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 使观众产生共鸣从而给观众以启迪。■

参考文献

[1].杨君:电视关注人的革命, 现代传播, 1999年。

[2].关洪:给电视台主持人揭短, 大众电视, 1999年。

[3].何东:实话实说口难开, 大众电视, 1999年。

3.人物访谈类节目策划11100200 篇三

关键词:综艺类访谈节目;演播厅;舞台灯光设计特点

一、综艺类访谈节目演播厅舞台灯光特点

(一)综艺类访谈节目灯光应用场地特点

场地的选择,其实是摄像师的职责,但是摄制场地的条件直接会影响到我们灯光设计开展,所以要严格筛选拍摄场地的环境条件,首先看场景,电视与屏幕视觉为二维空间,如果在狭小的三维空间里表现出很好的空间感,肯定是不能实现的,开阔的场地才有利于灯光师布控、摄像师架机。如果是大型剧场或者演播厅,我们对于环境的考虑和距离的考虑就可以稍微的放松一些,剧场和演播厅基本都能满足我们正常布光和影视拍摄条件。

(二)综艺类访谈节目节目灯具选择特点

舞台灯光的数量和类别,关于灯具种类的选择,还很多步要考虑:第一是查看色温,大型的综艺节目多數在大空间场地搭建演出弓箭,自然光的照度当然是不可能的,透光面基本没有机会进入场地,就要选用相对于比较高色温镝灯灯具,如果是在外景场地晚上就选用相对有源灯具;其次是灯具的功率,一般在小型演播厅等室内拍摄两三个人的访谈时功率再大的话负载和耗电量都将成为困难。相对应来说大型剧场的电流功率和负载能力是相当适合,但是综艺类访谈节目和个人访谈演播室与实景演播室的形式是完全不同的,访谈类节目基本以对话形式,而综艺类访谈节目会加入多元素灯光变化和相对环节灯光的变化,所以灯具和正常演播室灯具截然不同。

演播室访谈灯具:800w泛光灯、1200w聚光灯综艺访谈灯具:综艺演播室除了基础灯光做照明,其他灯以渲染气氛为主,使用帕灯,聚光灯,回光灯,电脑摇头灯,电脑扫描灯,追光灯,换色器,天幕灯,地幕灯。

(三)演播厅灯光与摄像机呈现特点

为使电视系统能充分地重视所拍摄的层次,应使景物的最亮部分和最暗部分之比尽可能不超过30:1,实际上这也是摄像机的“宽容度”之比,正常来说,被拍摄物体白色反射率不超过百分之60,黑色反射率不低于3%时,摄像机工作得最好,以这两功能中反射率的信号分别作为电视信号的白电平和黑电平,这两电平之间摄像机能正确反映亮度的变化,据此可做出10级灰度的测试图。灰度测试图的第一级为白,相当反射率约60%,第10级为黑,相当反射率3%;女性肤色灰度反射率33%,大致与灰度测试图第3级相当,当以演员为中心进行拍摄时,应以演员面部为标准,一般场景控制在比面部大约暗1.5倍~2倍之间。如果需要突出演员表演,场景亮度可控制在比演员面部暗3倍~4倍之间。在实际工作中,被拍摄景物的明暗比都会超过测试卡规定的反射率比例,过白部分受到压缩,而过黑部分则由电视系统黑电平固定,一律成为黑色,表现不出来。灯光人员如发现被摄景物的重要部分处于比例之外时,就必须对照光比进行修正。

(四)演播厅灯光位置特点

首先请摄像师定好机位,设定好人物与被摄物体位置然后运用中心位置布光,巧妙的利用拍摄场地的各种光源,由于舞台当时的色温与专业光源不能搭在一起,光和人物逆光,在拍摄的现场所有的光源都应该用到,是考虑能用两个灯完成的看能不能用一个灯实现,因为拍外景时受到用电负荷量和携带不便等问题限制,不可能很多灯。但前提是要有主次的概念,定好一个灯位之后,考虑清楚这个灯是干什么用的,其目的实现没有?如果实现了再考虑是否可以放大一些焦距或者打开一些遮扉用来捎带别人的逆光或其它的景光。

(五)演播厅灯光照度特点

一般情况下人的眼睛和摄像机是有区别的,在监视器上看画面,哪不亮就给哪打光。作为电视节目灯光师来说大脑里面一定要记得控制光圈,还有就是控制光的亮度和光比,如果照度过亮会引起摄影的曝光,只能让摄影师降低光圈,但是同时会影响到整个节目的电视视觉效果,有些时候照度低,摄像师会把光圈开到最大光圈的时候,会出现大量光晕影响画面。所以控制灯光照度是一场节目和正常晚会灯光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

(六)演播厅灯光布光特点

画面形象来源于生活,而电视画面是再现生活的一个窗口,它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为了布好光能充分体现画面的空间深度和物体的立体形象,对于人物的布光一般都是三点式布光规律,这样更能体现空间感和立体感,所谓“三点式布光”就是以主光、辅助光和轮廓光为主来进行仅此只对于人物布光基础,综艺类访谈节目注重与观众的交流和氛围的营造,其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场面宏大、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综艺类访谈节目中的灯光构成是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由于综艺类访谈节目本身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因此其灯光的处理方法不同于戏剧、小品、歌曲、舞蹈等。

在三点式布光基础上。对不同人物要进行光的修饰,众所周知主持人自身形象要美,并且主持人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在《一行》节目里请来的嘉宾就不同了,有胖的、瘦的,皮肤有黑的、白的,有满脸皱纹的,颧骨有高的有低的,针对这些情况,都要在布光中注重进行细致的布光才会描述的更加美丽。

二、访谈类综艺节目演播厅舞台灯光设计发展趋势

4.校园电视台的访谈类节目策划 篇四

在实践中,学校考虑到学校现实情况——学生活动不少,校园电视台指导教师均为兼任,本身都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因此,将校园电视访谈类节目与主题班会或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节目制作模式: 选题——制定主题班会(或综合实践活动方案)——访谈(班会)现场录像或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记录、素材采集——后期制作

(一)选题

主题来源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学校计划工作(往往与三八、五四、六一、七一、十一、元旦、母亲节等节庆,安全教育、感恩教育、读书活动等主题活动相结合);一是校园电视台指导教师与节目策划制作小组提供;一是各班学生推荐。在校园电视台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节目策划人(一般也就是节目主持人)代表节目策划制作小组,和某个班级的班主任在尊重该班级多数学生意愿的前提下商定话题(也就是班会主题)。

或者,在校园电视台指导教师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节目策划人确定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

(二)制定活动方案

1.与主题班会相结合的节目方案

从形式上看,这类节目就像是浙江台的专栏节目《鲁豫有约》,是由主持人、嘉宾与现场观众三者间互动的谈话类节目。主要内容包括:(1)主题及其阐说;(2)活动目标;

(3)活动时间、地点、参加人员;

(4)活动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环节:主持人开场解题,嘉宾介绍及访谈;在场学生与嘉宾互动;主持人小结。2.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的节目方案

从形式上看,这类节目就像是中央台的《焦点访谈》,通过对某一个引人关注的现象的调查,揭示某一类典型问题或引起人们对该现象本质的思考。主要内容包括:(1)调查主题;(2)调查背景;

(3)调查小组成员及分工;(4)调查方法;

(5)调查报告及其他结果的形成。

(三)班会现场录像或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记录、素材采集)1.访谈(班会)现场录像

现场录像就是按照活动方案开展活动并录像的过程。现场应事前做好会场布置及摄像器材架设的工作。条件允许应考虑多机位拍摄,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固定机位和机动机位相结合的办法拍摄活动全程。2.综合实践活动过程记录及素材采集

以综合实践活动小组长为主,通过节目主持人的串连,有重点地记录活动过程,并视需要采集相关影像素材。

(四)后期制作

在校园电视台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视频技术编辑根据节目策划人的意愿,剪辑制作节目。后期制作的选材应包括: 1.现有的视听资料。

2.按计划在外景现场拍摄的材料。3.相关文字材料。

二、节目策划与制作的指导策略

(一)主体多元参与的策略

为了扩大影响面和参与面,校园电视访谈类节目的策划与制作强调主体多元参与,培养广大学生参与校园电视实践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在选题阶段,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头脑风暴”式的小组讨论,也可以采取征集话题或节目创意乃至较为完整的节目策划;在节目准备、素材采集阶段,指导教师应有目的地引导节目策划与制作小组开展问卷调查、走访等活动,既是充分准备节目,也是对节目的开播制造声势,引起关注。在访谈节目现场,应该强调互动参与,如对嘉宾的访谈,可以让现场观众围绕话题准备一些问题,让嘉宾即兴回答,既增强现场气氛,更是加大现场学生的参与度。在节目播出之后,还应视情况作收视反馈信息统计,组织学生讨论节目制作得失。

(二)节目以校为本的制作策略

校园电视本身具有教育功能,应该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服务。校园电视节目的制作,应该“基于学校”、“在学校中”及“为了学校”。在研究实践中,我们认为节目以校为本制作的优势是:校内资源的开发与使用便利,容易获得广大师生的支持;校园电视台指导教师的专业动机、工作兴趣和职业满意度、专业能力都在活动中有所提高;容易形成学生团队合作的活动方式;学生觉得节目内容更加接近他们的需要等等。

当然,以校为本制作节目也存有不足:节目策划与制作受学校教师水平及设备条件限制,校园电视节目质量不够理想,与专业制作的节目水平相去太远可能影响师生策划制作节目的积极性。

三、节目制作促进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创新能力的培养

1.确立了对创新能力的正确认识

创新,就是做以前没有做出的成果,就是在以往成果上的超越。人的创新能力包括发现能力、迁移能力、合成能力和创造发明能力。

在学校传统教育影响下,老师和学生往往在对创新能力的认识上存在两个误区:一是以为学习成绩好自然就有创新能力,这是长期以来学校教育重视知识传授和书面考试的传统所造成的;二是认为创新能力高深莫测,从而对其产生神秘感甚至畏惧感,这也是由于传统学校教育过于重视静态、陈述性知识而忽略动态知识、程序性知识而导致的。

通过具体的电视节目的制作,老师和学生对创新能力的认识有了正确具体的认识,明白了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学习成绩好坏并不意味着创新能力的强弱;明白了学生在不受课业束缚的舞台——校园电视节目中可以驰骋想像,创新制作。2.懂得了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求真务实的学风

学生在参与制作电视节目的过程中,往往要开动脑筋,通过广泛的调查访问、信息收集、专业知识充电、多方研讨等活动来推陈出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切身体会到创新的不易,切实理解创新总是来自对前人成果的深刻理解并运用于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之中。

3.学生确确实实在活动中培养了创新能力

节目制作,尤其在选题阶段,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学生往往为选好一个题目绞尽脑汁,反复论证。在策划制作《实话实说话追星》节目时,先选定的题目是《五一归来话长假》,她跟同学们讨论,觉得五一长假期间很多同学都没有安排好,长假一结束许多人都惋惜浪费了很多时间,玩得不痛快,学得不过瘾,过得乱糟糟的。但是一天之后,她又在和班主任的商量中改换了选题,因为母亲节即将来临,“感恩”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不过,在和一些同学交流后,她再度放弃了这个话题,因为大家觉得这个题目虽好,但不是很好说。就在她左右为难的时候,学校第二届“校园之星”的表彰给了她启发,自两个月前学校开始评选“校园之星”以来,校园之星的评选成为学校热门话题,围绕着“校园之星”的评选,每个班级、每个年级里都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小故事,对评选的办法、评选出来的“校园之星”,老师同学都热衷讨论。于是她立刻和她所在的节目策划小组成员商量,这个话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后来,在节目策划中,她们在准备什么问题、邀请什么嘉宾、如何应对节目现场中发生的各种问题等各方面都动足了脑筋,节目一播出在校园内引起了良好反响,老师和学生都认为节目很有新意。我认为,在访谈类节目的选题阶段,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大家感兴趣而又有研讨价值的问题,把多方面的相关意见呈现出来,引导观众思考,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是非常有效的。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研究实践中,我们把校园电视节目的制作定位于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性、创造性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节目制作,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前提下,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判断力,使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宽阔的视野,聪敏的悟性和较强的综合实践能力。在校园电视访谈类节目的策划与制作过程中,学生要参与包括策划、导演、采访、拍摄、写作、编辑、主持、播音、表演,以及临时演员与工作人员选聘、人员管理和设备管理等多方面的实践工作,对其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是毋庸置疑的。班的王婷同学就在几期节目制作后,对自己良好镜头感的形成有了深刻的体会,一开始,面对镜头,一向头脑灵活、口齿清楚的她居然成了个木头疙瘩,脑子里原本熟记的台词一下子都无翼而飞,而一旦离开镜头,这些台词又都集体回归,这让她哭笑不得,为了录一段半分钟的话,她也被“NG”了好几回,一期节目制作下来,她成了“NG”大王。后来,我们跟她一起找原因,给她分析,镜头紧张感是人之常情,如果在镜头面前能够忘记镜头一心投入节目制作,紧张感就可能消失,她也自己找了一些放松的小窍门,后来,随着她对镜头的习惯,良好的镜头感也就慢慢出来了。

(三)综合能力的培养

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要求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具备复合型的、综合性的能力素质。

综合能力是指多种能力的有机组合与搭配,是在不断变化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合力。节目策划与制作,对能力综合的要求显然是很高的。以主持人为例,台风、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肢体语言表达能力、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临场应变的能力、调动现场气氛的能力——这些能力往往是学生自身素质与学科能力的交叉渗透,在一次又一次主持大小节目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提高。

不仅仅主持人,其他如参与制作和配合制作节目的同学,嘉宾、现场观众,都在一次次活动中得到了多方面的锻炼提升。以班周丹同学策划制作的《七嘴八舌话追星》节目为例,这期节目本身有一定的制作基础——追星是学生当中普遍的现象,在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当中也曾有相关专题活动,但是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同学们活动不充分,因此,周丹有针对地策划制作,既是对追星这个学生中间常新的话题进行探讨,也弥补同学们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不足。被邀请担任嘉宾的钱悦婷同学和周霞青同学也觉得作为嘉宾来回答同学们问题既新鲜又紧张,但是在节目制作完成之后,她们觉得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锻炼。而在现场发问的同学都觉得自己就像小记者,问成一次问题的感觉让他们很兴奋。

5.电视访谈节目策划 篇五

栏目名称:《横影有约》

节目类型:人物访谈

栏目内容选择:关于横影学院最近发生的现象、喜讯、焦点事件请嘉宾和观众深一步探讨问题。

栏目目的:发掘更多有价值的事件,可以引起同学反思以及各种启发的目的。帮助同学们建立起良好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时长:30分钟左右

机位布局:本次拍摄,需要一主机,两游机,主机在人物正前方,主要拍摄正面人物并且保留全场音频。游机主要在人物两次以及其他。

栏目特点:新颖的视觉角度与思维模式,倡导创新理念,拒绝平庸及单纯的谈话性质,做到能听能看能说能唱的电视节目。

主持人风格:语言犀利,诙谐幽默。

地点:横影学院小礼堂

时间:待定

出席人员:院领导、制作系师生

嘉宾:院长、08摄影班主任、08摄影 钟佩铭

谈话主题:近日,由浙江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浙江省摄影工作委员会协办的“2009浙江省新闻摄影作品年赛”评选在宁波揭晓,钟佩铭同学的两组摄影作品喜获两金。

从钟佩铭同学的得奖以及所参赛作品的主题展开,让嘉宾与观众进一步交流,主要关注点有:

1、如何培养高素质与有责任感的人才。

2、作为新闻报道,我们该以怎么样一种心态去报道这些事实。

3、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该如何实事求是去报道真实的现象。

4、对于那些有困难的人,我们以这样一种报道方式去试图帮助他们是否合理。

5、从钟佩铭同学身上,我们应该学习到怎么样的精神面貌,我们该如何去感染身边那些同学,激励他们奋发向上。

节目流程:

1、先在大屏幕上播放钟佩铭同学的获奖作品。

2、主持人出场,至开场词,请钟佩铭同学上场。

3、由主持人与钟佩铭同学进行获奖作品以及拍摄这些作品时的一些故事与心得。

4、主持人请院长以及08摄影班主任上场。

5、由主持人和院长以及08摄影班主任和观众之间关于如何培养人才的问题进行探讨。

6、观众提问,为避免会场尴尬,可事先找好几人,以带动会场气氛为目的,准备好问题提问。

7、主持人讲话,对于以上一系列提问回答以及探讨之后话题的总结。

8、请十佳歌手其中一位唱歌,结束本次访谈节目。

6.访谈节目策划案 篇六

一、主题阐述

身在美丽的苏州,我们感受到很多富有苏氏特色的文化。作为代表,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为了让更多苏州本地人甚至从未听过昆曲的普通大众有机会了解昆曲、传承昆曲,我们特地访问了苏州昆剧研习社并着重采访了现任社长王维忆。

二、节目名称

曲艺传承—昆曲

三、栏目类型:人物采访

四、节目片长:50分钟

五、现场布置:演播室室内、面对面型沙发、灯光、音响、摄影

六、嘉宾介绍

王维忆 女 58岁

苏州昆剧研习社现任社长,从事昆曲学习7年,带领中外昆曲艺术爱好者与其他戏剧爱好者合作与交流。积极投身于昆曲的发展和传承工作。

七、节目内容

(一)节目开头设计

由现任社长王维忆带领其他社员表演一段昆曲唱段《长生殿》,由此拉开节目,主持人出场。“刚才表演的昆曲唱段是由我们苏州昆剧研习社的社员带来的,大家觉得好听吗?现在有请我们苏州研习社的现任社长王维忆女士。”

(二)谈话过程设计

(1)了解性的问题——预热阶段

视频播放:昆曲的历史及现场表演

板块一 与昆曲结缘

1、苏州昆剧研习社30周年社庆刚落下帷幕,您对这次活动有什么评价,哪几个唱段最受欢迎?

2、抛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一说,在您的心中,您觉得昆曲是什么?

3、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昆曲?最初是出于什么原因会想要学习昆曲?

4、家里有没有一些后辈在学习昆曲?他们是否像您一样热爱昆曲,在您看来,两代人对于昆曲的态度有何不同?年轻人应该怎样对待昆曲?

板块二 昆曲的美

“我们请几位已经穿戴好不同装束的社员上台,由王维忆女士来给我们具体介绍下有关昆曲的化妆、装束以及服饰。”

1、不同的角色的服饰有什么区别,对于化妆有什么要求?能否现场给我们演示一下?

2、昆曲这种戏种与其他戏种如京剧有什么区别,我们应该怎么区分?昆曲的精髓究竟是什么,应该怎样去领略昆曲的美妙?

3、能否简单地教我们几个有代表性的动作?例如:甩水袖、舞扇子

(2)交锋性的问题——高潮阶段

板块三 昆曲的保护与传承

1、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学习昆曲,您觉得其中有什么原因?

2、在昆曲的传承上您觉得是应该保留原汁原味还是该大胆创新,您怎样看待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

3、有人说学习昆曲可以延年益寿,营造一种“慢生活”,对于您而言,有什么切身的体会?

4、大多数人觉得昆曲的节奏慢、唱腔难,并且是苏州话演唱,欣赏的难度较高。您觉得昆

曲应该怎样适应现代快节奏的生活?

5、目前国家出台了《昆曲保护条例》,从个人角度而言,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3)开放性的问题——尾声阶段

板块四 昆曲的未来

1、面对如今昆曲的发展,对昆曲未来的探索,我们又该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这一现状将是昆曲发展比较大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一情况的?

(三)结束部分设计

7.浅谈访谈类节目的审美特征 篇七

一、饶有趣味的话题与吸引观众参与

大千世界, 可谈的话题很多, 怎样才能抓住观众的心呢?那就要贴近百姓的视点, 爱老百姓所爱, 谈老百姓所谈。以《实话实说》为例, 他的话题都不是很深奥, 因为这是一个需要广泛群众参与的话题, 而不是精英论坛, 即使请来一些嘉宾, 主要也是为了更好地深入探讨, 谈话的主体还是普通观众, 访谈的选题都颇有特色, 而且具有典型性, 如有谈如何识别伪科学的, 讨论如何处理家庭矛盾的等, 也有请科学家来现身说法, 普及科学知识的, 由于所请的嘉宾都有一定的代表性, 话题本身就能引发人许多审美思考和审美的想象力。而且许多话题本身也很吸引观众, 观众常常抢着话题贴近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际, 才能够得到众多观众的关注, 节目才有生机和活力。但是现在有些访谈节目话题陈旧, 又没有普遍性, 又拿些无聊的“话头”让主持人或搭档来做些无聊的行为, 久而久之反而会让观众倒胃口。只有真正关心人们的生活、触动人们情感的话题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才能“有话可谈”, 才具有什么趣旨。

二、在访谈形式中体现审美

访谈形式的活跃是最善于表现审美性的方法之一, 谈话中, 主持人虽在主持节目, 但常常要扮演一种引领着的角色, 主持人不是某话题的权威, 更不是谈话内容的终结者, 尽管主持人的风格各异, 或儒雅, 或调皮, 但总的来说都应做到亲切平和, 循循善诱, 而不是拿腔拿调, 谈话时可能是对话式的, 可能是一种近距离的讨论, 或可能谈着谈着, 又插入不少新的内容, 这时, 主持人应该把握住话题的导向和所讨论的主要内容, 而不致使谈话偏离了原本所定的话题。

舞台布景、灯光、背景音乐是烘托气氛, 最能体现某种审美情调的手段, 在谈话节目中, 基本画面是舞台设计和布光的艺术性发挥, 舞台布景可以是写实的, 也可以是写意的, 根据不同的话题和当事人、嘉宾的出场, 可以借电视画面真实地复制出当时的情景, 或再现事件来龙去脉的片断, 也可在相对静止的画面上讲究均衡、对称、呼应、冷暖色调的巧妙配置, 或运用中国画中线的律动, 空灵, 飘逸的山水画点缀舞台, 或以明暗交错、虚虚实实, “计白当黑”的手法来体现一种中国传统的“意境美”, 更可将自然风光, 如咆哮的大海, 巍峨的山脉等根据不同的需要搬上舞台或制作成像, 则谈话的气氛中已透出了审美的质性。

一些电视访谈节目由于主持人的出色把握, 也能营造出具有特色的气氛, 也是吸引观众的一个重要原因。如《艺术人生》节目以煽情为自己的最大特色, 将艺术、人生、对生活的感悟揉合在一起, 常常弄得台上台下哭一片。观众在观赏过程中陪伴这些艺术家重温他们走过的艺术道路, 其实也是在回味自己的人生经历, 一掬泪水, 不仅是编导的煽情手段, 也是对大众心理的情感抚慰。

三、访谈节目中的人文关怀与高雅的审美情趣

电视上的谈话、对话、交流, 其作用不仅仅只是传递信息, 更是一种具体、生动的心灵交流。节目主持人必须能与场内外的群众产生呼应和共鸣, 就此而言, 对访谈类节目主持人的要求也就更高, 他不仅是整个节目的参与者、完成者, 也是组织者和创造者。没有相当的修养、才干和灵敏的应变能力, 就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谈话节目主持人。如《对话》, 《对话》节目因其浓烈的文化品位得到了很多观众认可, 如一篇文章认为“《对话》给一向被称为“弱智”的电视挽回了不少面子, 首先《对话》选择人物非常有分量, 都是和重大社会问题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人物, 这些人物的内涵决非娱乐明星可比;其次, 主持人也显得比较有文化, 不是那只鸟个花瓶式的程式化主持;他们代表观众提出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而这些“精英”人物的回答一般不会让人失望, 所以《对话》几乎场场都是有质量的、高层次的, 而且也没有搞得高深艰涩, 让一般观众不知所云, 《对话》还特别注重现场气氛的调节, 有一定的娱乐性。”然而, 访谈节目发展到今天, 人们对它所寄予的期望值已越来越高对于人文意识、人文精神的谈话也越来越深入和富于批判色彩。

无论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中都蕴含着程度不一的审美因素, 如何发挥电视的有效手段, 充分显示电视文化的审美价值, 则不仅直接关系到当代电视如何更为形象、精致地反映时代, 观照现实, 传承文明, 引导人们思考人生, 表达理想、关爱社会, 也同样有利于电视的产业化发展, 有利于提高电视传播的社会效应使其走向世界。

摘要:近几年来, 电视节目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节目类型——访谈类节目。访谈类节目近年来相当风行, 仅中央电视台就有《实话实说》、《朋友》、《聊天》、《艺术人生》等一大批收视率很高的访谈类节目。各大电视台大大小小的访谈类节目更是数不胜数。

8.电视访谈节目策划案 篇八

节目名称:《天下一家----刘宗勇》

节目类型:人物访谈

主持人风格:有亲和力,责任心,对公益事业有热情或有相关工作经验。受众分析:青年、白领,以及其他有余力或有能力,和一切对公益事业感兴趣的人。

节目背景:中国公益事业伴随着人们思想水平的提高,而日渐兴盛。近几年来,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等又将中国公益事业推向一个高峰。09、10年比尔盖茨和沃伦巴菲特等渐次来华宣传公益,再次将公益事业拉进人们视野。据此,我们创办此栏目,让公众更进一步知道、了解、参与中国公民公益事业。

表现目的:向公众介绍中国公益组织生存现状,呼吁公众参与中国公益事业。节目口号:你、我、他,天下一家。(暂定)

节目时长:45分钟

播出时间:周六下午2:00—2:45

嘉宾选择:邀请中国有代表性的公益组织负责人,或资深公益活动发起人、参与人等。第一期将邀请爱心联盟创始人刘宗勇先生,做客我们《天下一家》

机位布局:4机位拍摄

现场布置:演播室、两个单人沙发(白色),一张桌子(白色)。

节目流程:

1、主持人入场(主持人全景)。1min

开场白:各位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以及现场的观众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来到我们这一期的《天下一家》,我是主持人XXX。(主持人全景)观众鼓掌(舞台全景)。

2、第一个话题:关于个人。8min

主持人:相信大家都听说过 “公益”这个词,但是,不知道电视机前的您,是否真正参与过公益活动。下面先看一个短片(镜头转向大屏幕)。

播放VCR(嘉宾简短介绍等—4min)VCR主要内容:

刘宗勇,贵州遵义余庆人,1981年生。爱心联盟发起人。1999年,刚从山东齐鲁音乐学校辍学只有初中文凭的他,只身前往浙江温州打工,先后在皮鞋厂、服装厂、广告公司等民营企业做过普工、学徒,后因文学作品受到赏识进入企业做报刊编辑。从280元一月的普通工人到职业撰稿人,他在温州树立了一个典型的文学青年形象,并于2005年开始在网络写博客,其2009年在腾讯开博后人气飙升,单篇文章点击近百万,博客点击率超过三千万。他的作品以乡土为特色,文风独特,被称为是“80后乡土文学代表”。

代表作有《城市过客》《煤油灯》《天水河的眼泪》等,著有乡土长篇文学《高原一 声雷》,网络长篇小说《灵魂在线》,纪实长篇文学《传销那些事儿》,武侠长篇小说《情奴伤心剑》(前、正传)、《无名楼》、《孔雀铃》、《奇女豪侠传》,散文集《流浪者的天堂》、《正月梅花香》。

家庭简介。

主持人:(镜头,主持人全景)看完之后,想必大家都已经知道,我们今天的嘉宾是谁了吧?对了,他就是“爱心联盟”创始人刘宗勇先生。下面欢迎刘先生的到来,热烈欢迎!(镜头转向大屏幕)

嘉宾出场(特写)

问题设计:

a. 小时候经历,对自己之后的影响?

b.为什么要辍学,之后怎么转向文学创作,期间经历?

c. 从什么时候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发表了多少,最满意的是什么,为什么?

3、第二个话题:关于爱心联盟。14min

播放VCR(爱心联盟成立过程)2008年,他开始在网络中帮助弱势群体,替打工仔、投资商、学生等人群维权,进行物质和精神上的帮扶,并在贫困山区开展助学活动。2009年发起爱心联盟,把网络公益带动到现实中,倡议“人人公益”,发动爱心网友资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贫困学生、疾病学生。

为白血病孩子寻找医生,为贫困学生寻找资助对象,为被坑骗而倾家荡产的商人寻找法律援助„„他成为龙头企业的眼中钉,成为弱势群体的保护神。他只有一条原则: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他不帮助受难的人成为明星,不帮助受难的人有敛财的机会,他遵守网络道德,一但发现被帮助的人利益熏心,一但发现被帮助的人已经有了正常人的生活,就会撤销帮助,把现有的资源用到更需要帮助的人身上。

问题设计:

a.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公益活动,什么契机?

b.为什么要成立爱心联盟,组织机构和职能?

c.和谁一起组织活动,谁提出的,有什么背景?

d.成立过程中遇到了那些曲折,如何解决的?

e.活动方向是怎么确定的,为什么?

f.放弃原来的职业生涯,全身心参与公益事业,怎么忍心放弃?经过了怎

样的思想斗争?有没有什么风言风语?是什么促使你这么做的?

4、第三个话题:爱心联盟的运作。10min

播放VCR(爱心联盟的活动镜头,一些受助人的采访镜头)

2010年1月1日,贵州省余庆龙溪中学的全体师生迎来了一批尊贵的客人,他们就是通过互联网了解龙溪贫困儿童状况并予以资助的爱心网友。此次以“走进大山看孩子”为主题的活动是由网络爱心助学联盟的40多位网友共同发起的,目的就是看望他们所资助的贫困学生,并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吸引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到助学帮困的行列中来。

当天中午,当这群来自北京、上海、广东、黑龙江等地的爱心网友的身影出现在龙溪中学校园内时,早已等候多时的全校师生们用最热烈的掌声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们送上了最崇高的敬意。作为从龙溪中学走出的一名网络文学青年,此次活动的发起者刘宗勇来到了活动现场,团县委副书记为刘宗勇颁发了“春晖使者”的聘书,希望他们继续关注和支持家乡教育事业。

活动中,刘宗勇代表一行的40多名网友上台发言,鼓励处于困境中的孩子们要乐观向上,好好学习,同时还代表网友们向71名贫困中小学生赠送了大家捐赠的书籍、文具、衣服等价值6万余元的新年礼物和1万元捐款。在随后的环节中,网友还与孩子们做起了互动小游戏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活动现场洋溢着浓浓的暖意。

接下来的两天中,网友们克服天气寒冷和交通不便的困难,分别前往位于该镇芝州、平场等村的困难学生家中,实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9岁的刘乐是一名贫困家庭的孩子,母亲是一名精神病患者,父亲早逝,目前与年迈的外公生活在一起。网友们了解刘乐家中这一情况后,随即表示要对她进行长期资助,直到大学。在芝州村大堰组赵粒汕家中,网友们详细询问了她家的生活情况,当得知她自幼失去父母,是在舅舅家长大时,来自深圳的一名网友当即表示,如果家长同意,可以将赵粒汕接到深圳就读。

据了解,通过此次活动,“网友爱心联盟”数十名网友与龙溪镇50名贫困生结成了“一对一”帮扶对子,每年每名贫困学生将得到网友1000元的资助以完成中学学业,对于成绩优异,考入大学的,爱心网友们还会继续予以支持。

问题设计:

a. 如何确定帮助对象?

b.如何考察,决定取消对某个人的帮扶?

c. 资金来源等

d.日常活动,主要活动区域?

e. 活动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如何解决的?

f. 累吗,有没有人打退堂鼓?

g.有没有和其他机构合作?目的是什么?

5、互动环节。3min6、第四个话题:展望爱心联盟未来。8min

播放VCR(国内一些公益组织的发展现状。成就,及面临的问题)

壹基金**:

刘宗勇博客文章:

问题设计:

a、这么长时间以来,支撑着你们前行的动力是什么?

b、长时间困扰爱心联盟的是什么问题?

c、中国各民间组织共同的问题是什么?资金?体制?人力资源?

d、准备做多久?如果放弃,你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

e、你之后,希望后继者保持爱心联盟的什么优点,放弃什么缺点?

f、对爱心联盟的同仁们,受捐助的人,我们的社会公众说几句话吧。

7、结语。1min

9.校园访谈节目策划总汇稿 篇九

一、栏目名称:《心声》/《探寻实验生活》/《小荷尖尖》(可改)

二、栏目定位及意义:风格明快,气氛轻松,拥有亲和力的一档校园访谈式栏目。旨在帮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身边的老师、同学。并通过邀请的嘉宾学习为人处事、学习态度等各种优秀、积极进取的、有正能量的品质和态度等

三、节目时间:10-20min/集(每两/三周一期)

一位嘉宾可录制15-30分钟分上下集播出

四、播出时间:早/中/晚饭时间

五、节目流程:

(一)概述

1.以vcr的形式介绍嘉宾(比如其身份、闪光点等)

2.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环节(可以是:学习方向指导、学习方

法……要据嘉宾实际情况设置问题)

3.嘉宾叙述环节

4.匿名提问环节

5.结束词

6.节目总结

(二)栏目名称

1.待定

(三)片花

加一些录制的小彩蛋、花絮或温馨提示等(形式不限)

六、前期准备:

(一)准备流程 1.编导敲定邀请的嘉宾,拟定节目的方向。准备1-2个问题。

2.编导邀请嘉宾(若嘉宾可以参加则开展3,情况不允许重复1)。3.编导同嘉宾商讨大体节目流程及录制时间。4.文字写出文字稿用于主播主持。

5.第一次宣传:在条件允许及嘉宾同意情况下,在2.3.可简短录制 一小段声频用于宣传。也可提供几个小线索供老师同学猜测本期嘉宾,增强老师同学的关注热度及参与性 6.摄制(主播和摄像会很辛苦)7.后期剪辑(后期最辛苦啦)8.播出

(二)节目制作

1.制作一个新片头片尾。

2.关于视频中的各种细节设置如节目名称、版块名称需仔细敲定 3.字幕。这个必须要有!!很重要!4.片花。做为除了正式访谈以外吸睛的担当

(三)节目要求

1.主播要求大方、能随机应变

2.嘉宾人选:前几期由电视台内部人员商定、邀请。之后由同学、老师推举(前提是参与人数多)

3.匿名提问:也是从同学之间征集问题。

七、节目发布

节目可以放到官网上或由公众号发布空间朋友圈。

八、附录

10.试论广播访谈类节目的创作 篇十

1 选择合适的访谈嘉宾

在录制广播访谈类节目前一定要确定好访谈嘉宾。首先,要根据节目的主题,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嘉宾。考虑嘉宾是否与话题有关联性,嘉宾是否具有关注性,嘉宾在节目主题上是否具有代表性,是否能引起受众的共鸣等因素。嘉宾的选择是一档访谈类节目的关键,合适的嘉宾会提高节目的关注度和收视率。相反,嘉宾的不恰当,可能会毁掉一个好的节目方案。

比如,如果节目的主题是针对广大已婚妇女进行励志宣传,那么有条件的话可以请具有典型性和榜样性的国民媳妇刘涛作为嘉宾。首先,刘涛作为内地有名的女演员,自身就带有一定的关注度,会为节目吸引很多的受众;其次,刘涛陪伴老公渡难关,不抛弃不放弃的经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既可以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又能与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最后,刘涛完美地诠释了妻子的形象,是广大妻子的偶像,会让此档访谈类节目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2 节目主题策划

如果说嘉宾会给节目锦上添花,那么节目的主题对于广播访谈类节目就是点睛之处。评价一档访谈类节目的好坏,主题是最重要的。节目的主题不够吸引人,那么其他的因素都没有了发挥作用。节目首先要吸引受众,受众进行了收听,然后才会有反响。广播访谈类节目在初始阶段做的十分优秀,主要原因就是主题符合当下,贴近受众生活。主题的策划在现今仍然要求体现时代特色,关注社会问题和热点,具有新闻性和讨论性,体现一定思想内涵。有很多节目的主题特别大,导致整个节目内容没有逻辑性,宽泛没有重点,受众在收听节目时不知其所言。所以,在策划主题时,要有针对性,找好切入点,切忌假大空。

3 充分发挥广播优势

广播的传播方式就是通过声音来进行传播。虽然没有画面的辅助,但却充分运用了声音。对于广播而言,声音就是它区别其他媒体的优势。广播可以以声传情,以声传意。广播访谈类节目中的声,不仅仅包括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还包括背景音乐的运用。通过背景音乐来烘托谈话气氛,增加节目的叙述性。所以,在广播访谈类节目中,一定要充分利用声音这一传播优势,将优势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来。做好背景音乐的处理,什么地方应该舒缓,什么地方应该活泼,做到与访谈情节相呼应,甚至在一些言语无法表达的地方,也可以通过背景音乐来表现。

4 节目播出

广播访谈类节目有两种制作方式,一种是录播,一种是直播,但一般都采用直播的方式。直播不仅减少了制作环节和制作时间,还增加了节目的真实性和现场性。当然,直播的方式对于节目来说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和挑战,直播访谈类节目没有经过任何的删减和处理,将整个节目完整、真实地传送给了受众。直播对主持人的临场反应能力有十分高的要求,当话题有偏颇的趋势时,主持人要巧妙地拉回话题;嘉宾在表达上有迟疑时,主持人要适当地引导和提示嘉宾,要掌控好整个环节,保障话题的顺利进行。所以,主持人在节目前要熟悉掌握节目的流程,对采访嘉宾是否到位,是现场采访还是电话连线采访等问题都需要做好安排。此外,现场的工作人员也要做好自己的工作,确保节目的顺利完成。

5 结语

访谈类节目是当下比较受观众欢迎的一类节目,特别是电视媒体的访谈节目,制作比较新颖,方式比较特别,话题能引起观众的心理共鸣。因而,电视访谈节目的收视率在众多节目中相对较高。对此,广播访谈类节目就稍显落后,在不考虑两种媒体的表现方式和技术应用等外在因素。从节目本身而言,广播访谈类节目不够有新意,不能吸引受众的注意。因此,对广播访谈类节目的创作探析就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张军红.广播访谈类节目的创作[J].新闻爱好者,2011,(14).

[2]王玲.广播访谈类节目探析[N].山西经济日报,2011-10-25.

[3]马骞.浅析广播访谈类节目中的女性化语言[J].电视时代,2010,(Z1).

[4]白鹤.访谈类节目的话语控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11.电影类节目策划 篇十一

一、节目名称:电影雷达

片花

一、你也像我一样喜欢看电影吗?你也想和电影中的人物一同欢乐,一同悲伤吗?让温暖的电影故事与我们相伴,让故事中的人物与我们共同成长!一张尘封的电影票根, 一句熟悉的电影台词, 一段温暖的光影旅程.,欢迎走进电影雷达。片花

二、女:想去看电影„„

男:堵车、排队、人太多„„今天还是全价票„„

轻轻松松看电影,电影雷达帮助您!只要您锁定呼和浩特人民广播电台文艺广播FM99.8,哪个影城随您选。

二、策划此节目的原因及目的:

电影作为一种生活休闲,已经逐渐成为最受当代年轻人喜爱。每当大片上映总会看到各阶层、各年龄段的人走进电影院去感受电影带给人们的视觉盛宴。随着大家对精神生活需求的进一步提高,广播就要将这种优势充分借鉴到节目当中,把电影“看”的艺术转化到“听”上来,并且着重接洽呼和浩特地区几家大型影城作为冠名播出单位的形式将节目做活、做强、做大。

三、节目的主要内容:

1、电影放大镜——包括电影新闻(涵盖国内、欧美、日韩)

介绍当下热门电影的剧情,片花,及拍摄中的花絮,演员阵容等;电影点评,搜集一些关于这部电影的影评;话题议论,根据电影内容引伸出一些话题与听友讨论;节目中穿插播放电影歌曲,或与电影有相同情绪的歌曲。

片花:放大!放大!再放大!――热门的!好听的!尽在电影雷达!

2、影票竞拍——通过节目可以享受到比影院门市价相对较低的价格,进而进一步加大节目的参与性。

片花:电影雷达告诉你最新的电影资讯,在这里能得到最低的电影票价――电影雷达-为您服务!

通过本环节可以让听众积极参与到节目当中,与《大嘴吃四方》节目运作模式相同。

3、电影原声重现——通过编辑使电影原声通过广播再现。(周一、四环节)

4、电影评审团——随着节目慢慢打开本市电影商家,与商家进行联系,通过我们的节目让参与到节目中的听众组成观影团去观看制定影片,让听众看后针对自己的观点对影片进行评述,向收音机前的听众进行介绍,各抒己见。(新片上映过后及时组织观影团,请观影团听众做客直播间)。

片花:感人的„„震撼的„„搞笑的„„惊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欣赏角度,享受生活,就要学会享受电影,电影评审团——发表电影评论,交流电影心得。

四、节目的风格形式、以及节目主持人的选择。

节目的风格应该比较亲切、体贴。注重娱乐性和参与性。

主持人应当随机应变能力强、外向、活泼。

六、节目时长:1小时

七、时间段:12:00——13:00

12.新闻类节目策划案 篇十二

一:节目设定

1)节目名称:新闻聚焦

2)节目类别:播报新闻类

3)节目宗旨:聚焦国内焦点,追踪国际热点

二: 节目主体

① 节目定位:上班族,知识分子,家庭主妇等

② 节目构成:共分两大板块:国内聚焦与环球浏览

③ 设备需求:摄像机(一台)、桌子(一张)、背景墙(暂定)

④ 节目制作:前期选题、文稿编辑、拍摄录制、后期 ⑤ 节目时长:10---15分钟

13.县区级电视台如何做好访谈类节目 篇十三

1 县区级电视台目前访谈类节目存在的问题

1.1 对访谈话题的涉及缺乏深度

目前省级以上电视台访谈节目大多“奇招百出”, 而县区级电视台由于访谈节目制作播出中存在的局限性, 使得访谈方式长期不变。访谈涉及民生类的话题, 一般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 在形式上也能有所创新。但是访谈一旦涉及时政新闻类话题, 却总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 应付了事, 不去深入了解事件背景, 访谈方式也一成不变, 缺乏多样化。从而使访谈节目不够真实, 脱离群众。

1.2 节目倾向于娱乐化、商品化

电视节目作为一种传播媒介, 本身是具有一定的娱乐性的。随着市场的发展, 电视台的经营发展也逐渐走向了商品化道路。但是, 这并不表示电视台的访谈节目, 特别是涉及时政新闻类的访谈话题就可以带有娱乐性、商品性的倾向。此外, 在民生热点访谈节目中, 事件线索也不能成为一种商品, 被四处叫卖。否则, 访谈节目终究会被观众所唾弃。

1.3 现场氛围冷淡

有些访谈节目由于访谈对象及主持人选择不合理, 主持人及访谈对象语言表达能力有限, 怯场等因素导致了访谈对象、主持人与现场观众互动较少, 现场气氛冷淡, 并未获得预期的收视效果。

2 县区级电视台做好访谈类节目的对策

2.1 节目选材

当前县区级电视台挑选访谈对象时常受到知名人士较少、一般市民文化水平有限、表达能力较差等问题的困扰。县区级电视台要想打造访谈节目品牌, 就必须慎重选取访谈对象, 访谈对象不仅仅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又要具有专业性, 因此最好选取相关话题领域的专家或是与访谈话题有独特体会、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人来作为访谈对象。同时, 对于访谈类节目的策划必须防止出现一种现象——访谈对象中大多数都是部门领导人、名人、模范人物, 忽视一线工作人员、普通群众的参与。访谈类节目主要由主持人、访谈对象及现场观众相互互动、直接对话来实现的。所以, 访谈节目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访谈的话题及访谈的对象。县区级电视台在制作访谈节目时所选取的主题必须是当地社会大众所关注的、又具备新闻价值的、符合平民百姓生活的。在访谈过程中, 只要是政府部门高度重视的、实际生活存在并需要解决的、人们对此问题又持有不同观点的话题, 必然会引起访谈对象和观众的兴趣, 才会踊跃发言, 这样整个现场讨论气氛浓, 其收视效果就好。例如:本台《渔港会客厅》曾经选取物价上涨问题、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青年人职业规划、农民工权益保护以及出国留学等热点问题进行访谈, 由于选取的话题适合当地群众的信息需求, 播出后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2.2 话题设计

交流是访谈类节目关键内容, 主持人与访谈对象之间的交流情况直接影响到整个节目的质量, 因此, 访谈类节目中的话题设计尤为重要。访谈主题侧重访谈人物的某一特点, 公众人物的采访主题应主题鲜明, 张弛有度, 防止因面面俱到带来的人物性格不深刻, 不突出, 又由此导致主持人对提问方向发生偏离, 不连贯, 没有递进及针对性。根据栏目内容确定访谈主题时, 要充分凸显被采访对象的亮点, 与社会背景相呼应, 勇于挖掘新视点, 新方向。同时还要关注被采访对象的情绪变化, 引导其节奏, 控制其情绪, 根据嘉宾的言谈举止的细节, 随机应变保证回应得体, 有效。既要善于“激化矛盾”[2], 使“冷场”升温, 也要善于平息情绪, 使“火场”降温。只有主持人做到控场积极有效, 现场被访人物才能更加真实生动, 平实可信。

例如:本台2013年7月制作的“留学热、冷思考”访谈节目, 我们请来了一位嘉宾朱寒韵, 通过主持人和嘉宾对留学话题的讲述, 展示了朱寒韵通过坚持不懈的出国留学深造, 如今成为“英之韵”教育创办人的奋斗历程。朱寒韵于2004年就读于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 2007年又就读于世界一流的哈佛大学, 成为了一名硕士。节目中几个重点话题的设计、主持人提问巧妙、访谈对象朱寒韵也回答得很精彩, 趣味十足的对话, 精妙话题的涉及, 让观众在倾听留学热问题的同时, 也领悟到学习的艰辛、成功背后的付出, 更激励了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2.3 电视语言的综合运用

电视访谈类节目需要善于利用电视语言的优势, 不仅坚持语言传递方式, 更需要采用多种电视表达元素来增加信息量, 最终达到表达形式多样化, 提高整个节目的质量。对于人物专访, 不仅可以采用访谈的形式, 将主持人与访谈嘉宾置身于演播室、办公室或咖啡厅等环境中进行交流;也可以运用访谈加现场实录的方式, 在主持人和访谈对象的交谈过程中, 可以切入同期记录的人物活动[3];还可以采用访谈加现场实录式加解说式, 在访谈加现场实录的基础上, 适当插入介绍有关人物背景的短片。

例如访谈创业者, 如果访谈对象语言表达能力较好, 我们只需要采用“访谈式”就可以将他整个创业过程清清楚楚给讲出来;如果访谈对象语言表达能力一般, 但是其创立的企业比较辉煌, 生产欣欣向荣, 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访谈加现场实录式”对其进行访谈;如果访谈对象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再加上他的创业过程比较艰辛, 因此我们对其的访谈就要采用“访谈加现场实录式加解说式”, 先录制两个短片来讲解他的创业历程。

综上所述, 电视访谈节目是当前最受热捧的栏目之一, 凭借其较强故事性和实事分析收视长虹。一个擅长交流、注意节奏的访谈主持人, 再加上节目的话题选材、精妙的话题涉及、不同的采访形式, 是打造经典访谈节目的关键。因此县区级电视台在制作访谈节目时必须扬长避短, 打造符合当地文化风俗的访谈节目, 这是提高收视率, 更是在竞争激烈的电视台行业生存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电视访谈节目即访谈对象详细讲解某一个真实的故事或对新闻事件的看法为主要内容, 以语言为传递方式, 经过深入探究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入意义, 让广大观众切实感受到新闻事件人物的某种正能量或向观众还原某一事件的真相, 分享有关人士的真知灼见"

关键词:县区电视台,访谈节目,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明齐, 冷和明, 刘刚.由“ (金视聚焦>现象”看县级电视台专题节日的生存空间[J].新闻窗, 2006 (6) .

[2]礼戴绒.浅析访谈类节日主持人的修养[J].山东文艺出版, 2009, 3.

14.谈话类节目策划书 篇十四

一:新闻策划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投入整容大军中,每年全世界接受整容手术的人越来越多。如今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了一个社会问题,很多大学生为了找个好工作,不惜花重金去做整形美容,这和现在的社会风气有关,那些老板经理都想找个漂亮的秘书,而且喜欢提职漂亮的女人。所以白领阶层也加入了整形美容的队伍。

为得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无数年轻人求助于医学整形。这其中不乏一些男孩,而其中一些女孩更是不惜进行全身再造。整容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带来了自信,带来了好的人气好的工作。但是同时也给许多人身体上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伤害。

二:新闻名称

《整容你怎么看?》

三:栏目定位

1.目标受众:步入社会工作的年轻群体

2.栏目宗旨:通过这次的《整容你怎么看》谈话节目,向大家展示了不同的人对于整容的不同看法。告诫大家适度整容是可以接受的,但是一定要理性对待。

四:栏目主要内容

1.主持人对嘉宾进行提问,并引导嘉宾回答。

2.问题设置及回答:

① 对于整容,您怎么看?

当今社会,整容已经越来越普遍了,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有些人是因为觉得自己长得不够完美,所以去整容。这样可能会对身体有一些伤害,自然就是最美的,所以尽量不要去整容。而另外一些人是因为身体先天性的有比较大的缺陷,通过整容不仅可以让他们变漂亮,还可以让他们恢复自信,获得快乐,这样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② 您会因为身边的人整容而对他或她不喜欢吗?

不管是身边的人还是一些明星,我们喜欢他们的可能更多的是心灵美,所以不必太在意容貌。有些人,虽然我们从未见过,但是我们听过他们的歌,看过他们的作品等等。即使他们死了,但是仍然活在我们心中,所以容貌又算什么呢?

③ 如果您的父母不同意你去整容,那你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既然是整容这样的大事情,我们必然应该事先跟他们商量,征得他们的同意。如果他们不同意,我们可以再想别的办法与他们协商。

3.最后由主持人总结三位嘉宾的观点,得出适当的结论,即:整容应该适度。

五:栏目制作安排及构成人员 策划:

摄像:

剪辑:

导播:

嘉宾:

15.访谈节目策划方案 篇十五

2、本期栏目背景和宗旨: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的加强,人们对美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不满意自己外貌的人来说,整容是改变自己自我面貌的迅捷手段。本期节目就对整容带来的利与弊展开讨论。

3、观众定位 :即将应聘的女性,有一定知识,文化修养的年轻人

4、播出时段

《事实探讨》栏目为天天播出栏目,为此赢得较高的收视率和固定的观众。

每晚在电视剧黄金时间刚结束时播出,每档30分钟

每晚 9:50~~10:20 (首播)

次日中午1:00~~1:30 (重播)

5、节目风格 :节目尽量做的精致,尽量使其赋予美感,而不是仅仅单调的在镜头中出现几个人。应当做到镜头中节目多于人。

6、主持人风格 :女主持人,平易近人。气质:幽默,活泼,却不轻浮;说话有内涵,却不严肃;言语富有创意,并且风趣。

7、嘉宾:中国著名整容手术专家:陈焕然(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获整形美容外科专业博士学位,专门从事人体面部五官的整体设计与整形美容手术)。人造美女:杨 媛(在世界三大选美赛事之一的国际洲际小姐选美赛中,身高一米七八的杨媛凭借着娇好的面容和身姿,一路过关斩将,顺利闯过北京赛区的决赛。不了在决赛前 夕,十九岁的她却因为进行过下颚、牙齿等十一处面部整容而被取消参赛资格。)

8、节目流程:1)节目固定片头

第一部分:主持人开场白:人类对美的追求是社会进步的象征,有数据统计:中国美容业,每年有一千六百多亿元的收益,美容成为继买房、买车、旅游后的第四大消费热点。对于不满意自己外貌的人来说,整容是改变自我面貌的迅捷手段。但整容到底能带来什么利弊,是因人而异的。

嘉 宾轮流陈述观点:陈焕然观点: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追求,整形外科医生看到一个女孩就是一个材料,不是每个人都是适合整容的材料,有的人适合整,也有的人不 适合整。我经常会开玩笑说,有的材质不行,上帝来整也不会有效果的。。。。我虽然身为整形专家,但我不赞同所有爱美之人都来整容,因为整容所带来的结果有 时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杨媛观点:在生活当中人是动感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最漂亮的,就说不管我以前有多丑,我身为模特,上到舞台我脸 很宽,鼻子又很矮,看过自己的带子后从身材来说都是很好的,但唯有一张大脸,让我显得很胖,很难看,影响的所有整体。所以我选择整容,我觉得整容对我才是 最好的选择。

环节一:主持人和嘉宾互动:主持人提问:对陈焕然教授:1、您觉得整容带来的利弊是怎样的?2、我们怎样具体来分析一张女孩的脸呢?一个女孩的缺陷在哪又怎么看呢?3、是不是一个人整没整过容,即便整的再好,您一眼就能看出来?

对杨媛:1、有很多人对你这样那样的评论,你在意吗?2、你有后悔过自己整容吗?3、你以前真的觉得自己不好看吗?4、对于整容后你觉得结果带来的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环节二:街头采访

第二部分:主持人串词

嘉宾和主持人一起现场讨论:杨媛:我以前心里经常会想,怎么老天这么不公平,给我一张这样的脸,又让我走上了模特行业。。。。。。。。

主持人:(杨媛)你当时刚整完容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有什么感受?

刚做完手术肿了多长时间?这个手术花开了多少钱?你对现在的自己满意吗?

陈焕然:我还是建议大部分女性,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大的必要不要选择整容。

做什么手术都是有风险的,我在做手术上经常会遇到有些做坏的人来进行第二次手术的,如果手术失误,“整容”就变成了“毁容”。

主持人:(陈焕然)我冒昧的问一个问题,您太太又被您动过刀吗?你怎么看到现在演艺圈整过容的明星呢?

第三部分:现场观众参与讨论和提问

16.人物访谈类节目策划11100200 篇十六

《艺术人生》, 它是由朱军主持的, 朱军是中央电视台著名的节目主持人, 几乎在中国家喻户晓, 这一档节目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并且《艺术人生》在近些年来的不断发展中, 曾经是央视“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 收视率非常不错。当然了, 一档成功的访谈节目背后是无数工作人员的努力付出, 而现场主持人朱军作为《艺术人生》的节目主持人, 对节目现场效果的贡献更是功不可没。我个人觉得这档节目成功的钥匙就是因为这档栏目以人们心底最诚挚的感情与人们的温暖心灵进行互动, 以诚挚的感情去打动人们, 关注名人背后的酸甜苦辣成为艺术人生栏目的独特的特色。节目以拿照片, 忆童年的板块为节目特色, 几乎是让每一期的嘉宾都流下了感动的眼泪。在嘉宾被自己心酸的艺术之路感动的同时, 心情上也是会产生的特别的起伏波动, 这时候主持人朱军, 就会适时的控制好自己的心情, 由于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给嘉宾带去感动的同时也很好的稳定了嘉宾的情绪, 并且适时的给嘉宾和观众一定的温情, 有效的控制了节目的节奏。

由于访谈类节目, 主持人与嘉宾的交流谈话大多是围绕着嘉宾的经历。为了让受众更清晰直白的感受到嘉宾的经历从而引发人生感悟。主持人对嘉宾的提问会涉及到嘉宾的许多心酸往事, 可能会使得嘉宾及观众的情绪受到一定的感染, 带来情绪上的波动;我个人觉得, 突如其来的情况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他正是考验一个主持人应变能力的最棒的考题, 主持人是否能解决这一情况, 如何解决, 这就要看他的个人的经验与智慧了。这也是一次访谈节目是否能够成功的一个必要的保证。

访谈类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 并不很是简单, 在节目中要设有很多的环节, 可以说是“环环相扣”, 只有主持人良好的调节与合理的应对才能流畅完整的把一台节目呈现在观众面前。这就要求主持人对整个节目的大致发展方向有全方位的把握, 如果不具备对整个节目内容的全方位把握能力就不能很好的应对突发情况。以《非常静距离》为例, 《非常静距离》是一档包含多元素的访谈节目, 它致力于为观众呈现主持人与嘉宾、观众之间多维度的交流与互动。节目内容既有演播室里亲切而随意的谈话, 也有背景短片的调节, 同时还有主持人、嘉宾与现场观众的互动游戏, 把整个节目分成了几个大板块。在采访李菁菁的那期节目中, 李菁菁到现场中后主持人建议邀请现场观众一起跳70年代的迪斯科, 主持人、嘉宾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使得现场气氛异常热烈。通过节目的各个板块把节目的气氛营造的更加轻松愉快, 既让嘉宾感到轻松愉悦同时也深受观众的喜爱。

我们可以看出, 主持人对于节目的大致发展方向的调控, 还有嘉宾相关的背景资料的了解等, 主持人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为了保证在主持中能够更好的把握住节目的分寸, 在节目的整个过程中, 主持人要学习如何建立自己的风格, 并且要更加深刻的理解好节目的基调。将自己的主持风格与节目基调有理的结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这个节目体系的统一格调, 使整个节目自然轻松。同时, 掌握自己的主持风格并不仅仅是自我定位, 而是对自己的一种肯定, 也是增加对节目的整体把握的自信, 更好的表现自己, 使节目效果更加的棒。

对于访谈类节目而言, 主持人的基础的能力当然也是突破自己的极限的能力就是语言表达能力, 简单一点来说就是有良好的表达能力, 可以更好的与嘉宾、观众“聊天”的能力。更值得主持人思考的不是单纯的把话说出来, 也不是富有感情的朗诵出来, 而是要去思考话怎么说才会有味道, 怎么说才会有吸引力?单纯的平白直叙当然不能满足目前受众的资讯诉求。理想状态是, 语言富个性化, 点评得体到位。良好的表达能力是作为一名主持人的必备素质, 在节目中, 对表达能力的要求非常苛刻, 只有极佳的表达能力才能承担主持人肩上的重担。

电视访谈类节目《鲁豫有约》, 这是由鲁豫主持的一档节目, 个人很是喜欢。它曾经的一期节目中, 主持人鲁豫在与嘉宾进行往事交流时, 无意间聊到了年轻女嘉宾的“傍富”爱情, 嘉宾当时就很尴尬并且很生气, 主持人及时的悬崖勒马, 随机应变把自己失败的婚姻作为例子, 最终把该嘉宾逗乐, 不仅没有影响节目的录制反而使节目的效果和气氛更上一层。《鲁豫有约》的主持人陈鲁豫, 是一位具备流畅的表达能力和较好的沟通能力的主持人, 她有着非常好的交流方式与沟通技巧。在与嘉宾的交流中, 如果聊到了嘉宾的敏感话题使气氛变的尴尬, 那主持人便会调侃自己来化解这份尴尬。主持人陈鲁豫在面对各种嘉宾进行交流的时候都会给观众一种得心应手的感觉, 在通过交流来了解嘉宾的同时, 流畅的表达能力与沟通能力化解了节目中出现的突发情况。

上一篇:设计院前期办个人总结下一篇:小学毕业生动员会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