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解比例教案(精选10篇)
1.六下解比例教案 篇一
第三单元比例的教案
知识点:
《一》、图形的放大和缩小: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例扩大或缩小,就是把这个图形的每一条边按一定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例题:
1、把一个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按2:1放大后,画出的长方形的周长和面
分别是多少?周长是原来的几倍?面积是原来的几倍?
2、把一个三条边的长3厘米,4厘米,5厘米,的支教三角形,按照2:1的比放大,它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是()厘米,和()厘米。如果将它按1:2的比例缩小,那么它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是()厘米,和()厘米。
3、把一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按照2:1的比例放大后,面积是()平方厘米,如果按照1:2的比例缩小,那么面积是()平方厘米。
知识点
《二》、比例的意义:
1、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题:
1、下面哪几组中的两项可以组成比例 5 : 6和15 :18
0.2 :0.1 和3 : 1
1/2 : 1/3 和 1.2 :0.8
2、判断:边长2厘米和边长6厘米的两个正方形,他们的边长的比与他们面积的比能组成比例()
3、某日正午,阳光下人高1.5米,影长1.2米,树高3.5米,影长2.8米,分别出人高和影长的比,树高和影长的比,他们能组成比例吗?
知识点
《三》、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归纳总结: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假设
能组成比例,再分别算出外项的乘积和内项的乘积,若相等,则可以组成比例,若不相等,则不能组成比例。
例题:
1、2 X 7=1.4 X 10这个式子可以写出几个比例?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例可以组成比例。:10 和9 :15 :5和 4 :1
:1 和 6 :2
3、一个比例的四项都是大于0的整数,两个比的比值都是0.75,第三项是第一项的3倍,则这个比例是?
2.《解比例》公开课教案 篇二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下面的比例改写成积相等的式子。(口答)
3∶8 = 15∶40 3 × 40 = 8 × 15 94.5=
9× 0.8 = 1.6 × 4.5 1.60.8x:4=1:2 x× 2 = 4 × 1
提问;根据积相等的式子,你能求出最后一题里的x吗?
3、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1、解比例的含义。
我们知道比例共有四项,如果知道其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解比例要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解。
2、教学例2。
(1)出示例2,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式:
模型高度:原塔高度=1;10。
(2)哪个量是已知的?哪个量是未知的?怎样求模型的高度?(把未知项设为X)
解:设这座模型的高是X米。
(3)根据等量关系式列出比例:X:320=1:10(4)让学生指出这个比例的外项、内项,并说明知道哪三项,求哪一项。怎样解呢?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它变成积等式:10x=320×1。
说明:这样解比例也就是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例也应写“解:”但这里还用写“解:”吗?为什么?)(5)学生汇报,教师板书解比例的过程。
问:结果后面要带单位名称吗?并强调:这是应用题,别忘了,还要答哦。
从刚才解比例的过程,可以看出,解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积等式,然后用解方程的方法来求未知数x。
3、教学例3。出示例3:解比例
1.56= 2.5X提问:“这个比例与例 2有什么不同?”(这个比例是分数形式。)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也能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变成积等式来求解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说明在写方程时,含有未知数的积通常写在等号的左边,然后板书:1.5X=2.5×6 让学生在课本上填出求解过程。解答后,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解的。
4、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积等式。)变成积等式以后,再怎么做?(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积等式。)
三、应用反馈:
完成 “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提高认识:
什么叫解比例?解比例的根据是什么?解比例的书写格式应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3.六下解比例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解比例。
(教材第41页例3、课堂活动及练习十一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计算过程中使学生养成验算的良好习惯。
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培养灵活的思维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难点: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3、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
18︰20和7.2︰8
100︰0.2和10︰0.002
解答:
因为
18×8=144
20×7.2=144
左边144
=
右边
144
所以
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18:20=7.2:8
因为
100×0.002=0.2
0.2×10=2
左边0.2
≠
右边
所以
这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
4、谁能很快说出下面比例中缺少的项是几?并说说你是根据什么填的?
14︰21=2︰()
1.25︰()=2.5
︰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就是解比例。
板书课题:解比例。
二、【新课讲授】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例3的内容。
解:
(1师:想一想,这个比例有什么特点?
(2)
怎样才能解出比例中的未知项呢?
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内讨论。
(3)
让学生独立在答题纸上写出求解的过程。
(4)
抽两名学生展示交流,师生共同订正,教师板书:
(5)
提问:谁能说说你是怎样解比例的。
解:
2、易错提醒:
三、学以致用:
1、解下面的比例。
2、餐馆给餐具消毒,要用100ml消毒液配成消毒水,如果消毒液与水的比是1:150,应加入水多少毫升?
解:设应加入水xml。
100:x=1:150
x=100×150
x=15000
答:应加入水15000ml。
3、中午,太阳当头照。小明身高1.5m,他的影子长0.5m。一棵松树的影子长10m,它的高度是多少米呢?
解:设它的高度是x
m。
x:10=1.5:0.5
0.5x=10×1.5
0.5x=15
x=30
答:它的高度是30m。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一般方法。
①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改写成方程。
②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五、【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十一4、5、6题。
六、板书设计:
解比例
依据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
分数形式的比例: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交叉相乘的积相等。
例3:
教学反思:
4.《解比例》教学反思 篇四
福和希望小学:金新兰
“解比例”这一课时内容比较简单,重在鼓励学生解法的多样化,所以在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是这样来教学的:“解比例”时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这是本课的基本方法,在学生掌握了这种方法后,再引导学生把比例和除法联系起来,用比例与除法的关系解。同时我还引导学生用比例与分数的联系来解.我认为这样鼓励学生解法的多样化,既可以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提高对知识的整体掌握水平,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5.《解比例》教学反思 篇五
出示例2: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20米,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的模型,它的高度与原塔高度的比是1:10。这座模型高多少米?在学生读题后,引导学生得出“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埃菲尔铁塔的高度=1:10。”根据知道比例中的任何三项,我们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让学生把埃菲尔铁塔模型的高度设为x米。可以写成一个比例X:320=1:10。之后让学生比较这个式子与五年级学过的简易方程的异同,再比例这个式子与前面学过的比例式的异同。使学生明白,这个式子仍然是方程,但却不同与方程;这个式子又是一个比例,但含有一个未知项。使学生初步感知到,因为与以前学过的简易方程不一样,所以需要探寻新的解决方法。虽然含有一个未知项,但还是一个比例,所以具备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的积。为下一步教学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埋下伏笔。
具体教学解比例的时候渗透转化的思想(转化的思想学生并不陌生,在学习圆的面积,圆柱体的体积是就是用到了转化的思想),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个比例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让学生体会到解比例与解简易方程的区别与联系。关键是要先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转化成简易方程,再运用解简易方程的方法完成剩下的步骤。在完成37页的第8题之后,对解法进行了总结:先根据问题设X;再依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然后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为方程;最后解方程。并且着重强调了在列比例时要注意找准对应量。
教学例3时,因为有前面的铺垫,所以学生能够找准内项和外项,准确地列出了方程,难度明显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很好。
在对课本进行梳理之后,我还安排了综合性的巩固练习。练习分出了梯度,以适用不同水平的学生。最后对本课进行了总结,点明了解比例的意义和方法,布置了适量的作业。整节课下来,学生能按设想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效果很好。
问题: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由于学生提前对这一部分进行了预习,对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也掌握的很扎实,所以对授课内容比较了解,教学组织和实施都比较顺利。遗憾的是,虽然扶放结合的课堂效果很好,利于大部分学生掌握知识,但是如果对例2的教学大胆放手,让学生直接板演并讲述思路,然后教师从旁点拨,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更有加大教学密度的可能,可以更充分地体现出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 最新人教版解比例教学设计
★ 人教版六下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
★ 解比例教学设计
★ 解比例的教学设计
★ 最新人教版六下数学教学设计
★ 六下语教学设计人教版
★ 人教版六下负数教学设计
★ 解比例教学反思
★ 人教版六下语文教学设计信息技术
6.《解比例》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改写成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的形式,即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教学过程
一、导人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1)6:10和9:15(2)20:5和4:1(3)5:1和6:2 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这节课我们要学习解比例。(板书课题)
二、新授教学
(一)揭示解比例的意义。
1.将上述两题中的任意一项用x来代替(可任意改换一项),讨论:如果已知其中三项,可不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说明理由。
2.学生交流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把它改写成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形式,通过解已学过的方程,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3.教师明确: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二)教学例题。
解比例 2:7=16:x 1.讨论:如何把这个比例式变为已学过的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并求出未知数的解。2.组织学生交流并明确。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例改写为:2x =7×16(2)改写时,含有未知项的积一般要写在等号的左边,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简易方程的方法求解。
(3)规范并板书解比例的过程。(4)指导学生进行检验。(5)看书质疑。
3.练习:课本P66练一练第3题。
4.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关键是什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比例式转化成已学过的简易方程),然后再解简易方程即可。
三、巩固练习
(1)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将下列各比例改写成含有未知数的等式。(1)3x14
(2):x2:
517292(3)3.5:1.75x:2.8
(4)x:6:11
3(2)竞赛练习,提高学生做题兴趣。课本P67页 练习九的第4题。
(四人小组共同完成,小组长分配组员每人做一小题,做完后互相交换检查,看看哪个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准。)(3)课本P67页 练习九第7题。(4)深化练习。
课本P67页 练习九第5题。(四人小组互相讨论共同完成)
四、全课小结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今天学到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7.《解比例》优秀教学反思 篇七
教学反思:本课时新内容不多,主要把新知识融入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依靠学生已掌握的知识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所以在本课设计时重点展示如何将新知识(解比例)转化成学生原有知识(解方程)的过程,并且这个转化过程完全建立在学生的自主探索上,教学中运用“同学们能运用原来学习的知识求出34∶12=x∶49中x的值吗?”的提问,密切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学习的策略,然后运用“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归纳总结”的学习方式,把学生推上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解比例》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解比例》教学反思》。
本课时如果先教学例2,那么,这个例题的负担太重,既要学习列比例,又要教学解比例,如果处理不当有可能两头不落实。所以,本人在设计本课时的教学预案时,把解比例和列比例解应用题分开教学,先学习解比例,再学习用比例解应用题。实施情况来看学生学习得较为轻松,学生掌握得较好。几个导学题前3题学生完成很好,第4题多数学生都在说解比例和解方程的相同点,共同订正后,学生掌握了二者的联系,从而很好地完成新知与旧知的顺应。
8.六年级数学解比例试题 篇八
一、对号入座。
1、35:=20÷16==()%=()(填小数)
2、因为X=2Y,所以X:Y=():(),X和Y成()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
4、向阳小学三年级与四年级人数比是3:4,三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少()%四年级比三年级多()%
5、甲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3,甲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甲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6、一个比例由两个比值是2的比组成,又知比例的外项分别是1.2和5,这个比例是()。
7、已知被减数与差的比是5:3,减数是100,被减数是()。
8、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6厘米,乙丙两地距离8厘米;已知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9、从2:8、1.6:和:这三个比中,选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
10、一块铜锌合金重180克,铜与锌的比是2:3,锌重()克。如果再熔入30克锌,这时铜与锌的比是()。
二、明辨是非。
1、一项工程,甲队40天可以完成,乙队50天可以完成。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比
是4:5。()
2、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则圆柱体与圆锥体一定等底等高。()
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甲数就是乙数的。()
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5、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6、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成正比例。()
7、正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8、订阅《今日泰兴》的总钱数和份数成正比例。()
三、选择题。
1、把一个直径4毫米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A、1:2B、2:1C、1:20D、20:1
2、已知=1.2、=1.2,所以X和Y比较()。
A、X大B、YC、一样大
3、如果A×2=B÷3,那么A:B=()。
A、2:3B、3:2C、1:6D6:1
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5、体积和高都相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它们底面积的比是()。
A、1:3B、3:1C、1:6D、6:1
6、配置一种淡盐水,盐占盐水的5%,盐与水的比是()。
A、1:20B、1:21C、1:19
四、破解密码。
:=X:36=
五、解决问题。
1、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已修部分与未修部分的比是5:3,又知已修部分比未修部分长600米,这条路长多少米?
2、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图上,两条直角边共长5.4厘米,它们的比是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3、学校图书馆的科技书、文艺书和故事书共1本,其中科技书占,科技书与故事书的比是2:3,故事书有多少本?
4、小明读一本书,已经读了全书的,如果再读15页,则读过的页数与未读的页数的比是2:3,这本书有多少页?
5、每条男领带20元,每支女胸花10元,某个体商店进领带与胸花件数比是3∶2,共值4000元。领带与胸花各多少?
【参考答案】
一、对号入座
1、35:(28)=20÷16==(125)%=(1.25)(填小数)
2、因为X=2Y,所以X:Y=(8):(1),X和Y成(正)比例。
3、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20%,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最简整数比是(6:5)。
4、向阳小学三年级与四年级人数比是3:4,三年级人数比四年级少(25)%四年级比三年级多(33.3)%
5、甲乙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3,甲乙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2:3),甲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4:9)。
6、一个比例由两个比值是2的比组成,又知比例的外项分别是1.2和5,这个比例是(1.2:0.6=10:5)。
7、已知被减数与差的比是5:3,减数是100,被减数是(250)。
8、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距离6厘米,乙丙两地距离8厘米;已知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乙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16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2000000)。
9、从2:8、1.6:和:这三个比中,选两个比组成的比例是(2:8=:)。
10、一块铜锌合金重180克,铜与锌的比是2:3,锌重(108)克。如果再熔入30克锌,这时铜与锌的比是(12:23)。
二、明辨是非。
1、一项工程,甲队40天可以完成,乙队50天可以完成。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比是4:5。(×)
2、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则圆柱体与圆锥体一定等底等高。(×)
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4,甲数就是乙数的。(√)
4、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5、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
6、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与比例尺成正比例。(√)
7、正方体体积一定,底面积和高成反比例。(√)
8、订阅《今日泰兴》的总钱数和份数成正比例。(√)
三、选择题。
1、把一个直径4毫米的手表零件,画在图纸上直径是8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D)。
A、1:2B、2:1C、1:20D、20:1
2、已知=1.2、=1.2,所以X和Y比较(A)。
A、X大B、YC、一样大
3、如果A×2=B÷3,那么A:B=(C)。
A、2:3B、3:2C、1:6D6:1
4、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2:3:4,这个三角形是(A)。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5、体积和高都相等的圆柱体和圆锥体,它们底面积的比是(A)。
A、1:3B、3:1C、1:6D、6:1
6、配置一种淡盐水,盐占盐水的5%,盐与水的比是(C)。
A、1:20B、1:21C、1:19
四、破解密码。
:=X:36X=72=X=0.15
五、解决问题。
1、修路队修一条公路,已修部分与未修部分的比是5:3,又知已修部分比未修部分长600米,这条路长多少米?
600÷(-)=2400(米)
2、一块直角三角形钢板用1:200的比例尺画在图上,两条直角边共长5.4厘米,它们的比是5:4.这块钢板的实际面积是多少?
5.4×=3(厘米)3×200=600(厘米)=6(米)
5.4×=2.4(厘米)2.4×200=480(厘米)=4.8(米)
6×4.8÷2=14.4(平方米)
3、学校图书馆的科技书、文艺书和故事书共12000本,其中科技书占,科技书与故事书的比是2:3,故事书有多少本?
12000×÷=6000(页)
4、小明读一本书,已经读了全书的,如果再读15页,则读过的页数与未读的页数的比是2:3,这本书有多少页?
15÷(-)=100(页)
5、每条男领带20元,每支女胸花10元,某个体商店进领带与胸花件数比是3∶2,共值4000元。领带与胸花各多少?
领带:4000×÷20=120(条)
胸花:4000×÷10=160(支)
相关阅读:比例的简介
比例是一个总体中各个部分的数量占总体数量的比重,用于反映总体的构成或者结构。
比例分为比例尺和比例两种.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要看它们的比值是不是相等。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是比例的基本性质。求比例其中一个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举例说明
①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4=9:12、7:9=21:27
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在7:9=21:27中,其中7与27叫做比例的外项,9与21叫做比例的内项。
②比如:教师和学生的~已经达到要求。
③比如:在所销商品中,国货的~比较大。
④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后,那么,左边的分母和右边的分子是内项;左边的分子和右边的分母是外项。
9.六年级《解比例》教学设计 篇九
1、理解解比例的意义,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正确的解比例,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列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2、学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解比例的方法,会解比例。
教学难点:
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法设计:
讲解法、对比法、归纳法。
学法设计:
合作交流、对比归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一)汇报预习案上复习题。
1、解下列方程.
χ=×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
6∶10和9∶155∶1和6∶2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9=():156:0.8=():4
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板书课题)
看到课题你想了解些什么?(出示学习目标)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完成预习案。
三、汇报展示,引导点拨
1、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理解题意
根据题意可知“模型的高度:原塔高度=1:10”,已知原塔的高度为320m,如果设模型的高χ米,则可列出比例式为( ):320=1:10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χ与10相乘的积()两内项320与1的积。(填等或不等):
3、列式解答
指名板演,老师点拨。
小结:这种方法叫做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4、小结解比例的方法及应注意的问题。
四、知识检测,达标提升
1、解下面的比例
2、解下面的比例
(1)8︰12=X︰45
(2)0.4︰X=1.2︰2
3、博物馆展出了一个高为19.6厘米的秦代将军俑模型,它的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10。这个将军俑的实际高度是多少?
五、拓展延伸,总结激励
作业布置:
练习八7、10题。
板书:解比例
1、什么叫做解比例
例:1.5:2.5=6:X
解2.5×6=1.5X
1.5X=15
X=10
X:320=1:10
解10X=320
10.解比例教学反思 篇十
王春玉
学习解比例,是在学生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基础,这是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这个班的学生经过我一学期的指导,已经初步具备自学能力,尤其那几个成绩好的学生,书本上的练习题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欲望。因此上《解比例》时,我尝试运用生本教育的理念,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究新知识。上课伊始,我提名一个学困生口答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随后我就出示一个与例1相似的题目,让学生去寻找解答的方法,大多数学生都已经自学了教材,不到五分钟,同学们顺利地完成解题任务。紧接着提问学生:“你们是怎样解决这道题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比例的基本性质。那你们能不能具体是怎样进行的?这个问题自然不在话下。
2.化繁难为简单,化枯燥为生动。我是通过谈话的形式,制造悬念导入新课,促使学生去自主探究,在探究中学会了解比例的方法,并概括出的这节重点: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把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归为一句话,便于学生掌握。
3.成功地运用了“五步教学法”数学教学模式,以训练为主线组织教学;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困惑时,适时进行引导,在突破重难点时,进行了小结,实现了精讲多练,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应有的体现。
【六下解比例教案】推荐阅读:
比和比例教案六下06-19
《解比例》教案10-03
解比例教学课件09-05
解比例计算题全12-03
解比例说课稿12-16
小学数学说课稿:解比例12-08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解比例》教学设计11-04
六下综合教案10-23
六下苏教科学教案07-27
六下语文教案及反思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