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乐理教学大纲(陈怡)

2024-11-25

基本乐理教学大纲(陈怡)(精选10篇)

1.基本乐理教学大纲(陈怡) 篇一

《基本乐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编号:

2.课程名称:《基本乐理》

3.英文名称:《The basic theory of music》

4.课程简介:基本乐理十学前教育专业必修专业技能课,这些知识是学习、理解、表现音乐所不可缺少的,无论是学作曲、指挥、音乐学、演唱、演奏或音乐教育,都必须学习。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音乐学习中最基础的理论知识,为音乐技能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说明

1.教学目的和要求:(1)知识目标——认识和了解与音乐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使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理论,丰富、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及知识面,丰富自身的理论修养。(2)能力目标——强调理论必须能应用实践技能,使学生在掌握基础音乐理论的基础上,积极的培养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在理论层面完善并指导实践技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实现专业化成长。(3)情感价值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本课程教学的价值与意义,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热爱音乐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

2.与相关课程衔接:《基础和声》等。

3.学时、学分:总62学时,4学分;第一学期28学时,第二学期34学时。

4.开课学期:2017——2018(1)(2);授课班级:17音乐学

5.教学方法:讲授、键盘练习、作业实践练习

6.考核方式:闭卷 7.教材:《基本乐理》.贾方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7.03 8.教学参考资料:《基本乐理通用教程》、《乐理基础教程》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 音的高度与记谱法(10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记谱的一般规律,并能正确的记写乐谱,增强学生的识谱与记谱能力。了解不同的律制与生律法,一般的演奏记号等内容。

【重点难点】

音符时值特殊划分、谱号、调号与常用记号的写法。音符及其时值的划分;调号、拍号与记谱中的常用记号等。

第二章 节奏及节拍(6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各种拍子及其音值组合法,使同学们充分认识节拍节奏在音乐中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音值组合法、节拍的正确划分;节拍与节奏的概念与各种拍子;切分音与音值组合法。

第三章 音程及和弦(8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练掌握各种音程,了解大小调式中各种音程的存在及其意义,为学习练耳中调式的音程连接打下一定的理论知识。【重点难点】

构成与识别音程的方法、调式中的各类音程及不同的音响效果。

四、考核方式:考试(笔试)

成绩评定:课堂民歌抽唱占百分之20、考勤占百分之

10、期末考试成绩占百分之70.

2.基本乐理教学大纲(陈怡) 篇二

学习音乐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音乐乐理的基本能力, 音乐乐理的学习一向得到大家的充分重视。我们自始至终地力求达到两个方面完美结合:一是需要通过合理的结构安排与教学手段使乐理知识传授获得最好的效果。二是需要解决如何去激发学生喜欢学习, 如何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何把基本能力与音乐实践相结合。因此, 就如何创新基本乐理教学,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夯实基础, 注重内在联系

基本乐理知识包括记谱法、节奏节拍、乐音体系、调及调的五度循环、音程、和弦、调式及调式变音、转调和移调、旋律等方面。视唱练耳的学习包括三个升、降号内的大、小调及五声调式、和声及旋律小调、多声部等各种曲调的视唱, 各种音程及和弦的听辨与单声部、多声部旋律的听写、基本节奏与节拍的练习。

学习乐理就好比打地基, 基础打得越深就越牢固, 这是人人皆知的道理。比如学习变化音级之前, 必须搞懂什么是基本音级;要学习调式中的和弦, 必须先掌握有关调式和和弦的知识, 否则无法学习。基础知识越牢固, 后面的学习就会更加顺利, 否则学生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甚至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再如“不稳定音程与和弦的解决”、“调、调式、调性等概念的区别”、“如何判别旋律的调性”等都是令许多学生感到学起来吃力的问题, 那么在教学的实践环节中, 为了克服这些难点问题, 避免不积极的教学因素, 就只有注重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 不断巩固“新旧”知识点的相互联系, 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 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基本乐理教学方法上注重实践结合

基本乐理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课, 它主要给音乐学习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也是第一门系统讲授有关音乐知识的科目。视唱练耳课也一直作为音乐基础课而存在着, 包括视唱、听写和听觉分析三个环节。在听觉分析、听写环节中注重音响的听觉辨认, 这种对音响效果的听辨, 又离不开基本乐理的理论指导。

笔者在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两门课中, 归纳总结了以下几点, 其目的是使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相结合, 使教学效果更理想。

在基本乐理课的教学过程中, 乐音体系章节有音的分组这个内容, 在基本乐理课上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写出各音的音名是最基本的要求。也就是会做题是基本乐理教学的初步要求。在这个基础之上, 让学生将键盘图与音名一一对应起来, 让音名与在五线谱上的记谱位置一一对应起来, 在结合视唱练耳听写环节中的旋律音程听写, 让学生将音名、五线谱的记谱位置、音色三者联系起来。旋律音程的准确率就会提高, 在基本乐理教学中, 音的分组中融入音色这个内容, 无疑给视唱练耳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视唱练耳课中, 听写环节中少不了音程的具体音听写。对于听觉能力较好地学生来讲, 可以借助基本乐理课中学到的音程的名称或者说是音程的性质来检查自己所写的具体音准确与否。对于听觉能力一般的或者听觉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讲, 可以借助老师在听写环节中所讲到的方法, 先写出和声音程的低音, 然后借助音程的性质, 结合基本乐理课的内容, 就能很快地判断出冠音的唱名。这个方法的前提是基本乐理基础要好, 而且对音程这部分内容应该相当熟练。否则, 在有限的听写遍数内完成上面的工作是很难的。

总之,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是相辅相成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它们二者的融合, 这样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才能让学生在理性上感性上全面认识音乐、理解音乐。

三、基本乐理教学对象应注重因材施教

目前音乐类学生乐理基础知识不均衡也是制约基本乐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音乐类学生在进校之前, 绝大多数都学习过一些音乐知识, 有的是从小就开始学习, 有的是为了考试而学习, 甚至有的只是参加了考前辅导, 因此, 这些学生进入高校后, 音乐基础知识参差不齐, 接受能力也明显不同。基本乐理教学中必须关注这些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差别, 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对于音乐基础知识特别薄弱的, 应强化基本概念的认知, 甚至要采取个别辅导来强化其乐理知识;对于音乐基础知识较好的, 主要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通过基本乐理的教学, 力求使学生的基本功达成统一, 这样才有利于其后续专业方向的学习。

在教材的选择上, 笔者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第一, 对于基本乐理课上的概念以及定义, 在语言的组织上要精练, 用词要准确, 不要让学生产生歧义。第二, 基本乐理教材在内容上要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在学完音程后再去学习三和弦和七和弦。学懂了和弦, 后面调式的内容就有一定的基础了。第三, 基本乐理教材在内容上既要全面又要有重点。律学、中古调式等等就可以按照学生不同专业采取不同的办法, 因为这些内容完全是根据学生专业需要来安排授课内容。作曲系、音乐学系等专业就可以当作重点来讲授;表演系的学生就可以把这部分内容当作了解性内容了。

摘要:基本乐理课程是高校音乐专业的必修理论课, 对学生系统的音乐学习和今后的工作实践具有重要影响, 在基本乐理的教学实践中, 要注重基本乐理教学环节中注重相互衔接, 在基本乐理教学方法上注重实践结合, 基本乐理教学对象应注重因材施教。基本乐理教学涉及诸多因素, 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探索, 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现代专业音乐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基本乐理,教学,课程,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莫祎.李重光版《音乐理论基础》与童忠良版《基本乐理教程》比较分析[J].大舞台2010年03期

3.基本乐理教学大纲(陈怡) 篇三

关键词:音乐高考;基本乐理;以人为本;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09)04-048-001

基本乐理学科是大多数音乐高考专业招生考试必考的科目之一,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这一门学科,了解与感受这一学科更深的文化内涵,并轻松掌握它,在专业考试中考出理想的成绩呢?现将本人的几点教学心得整理出来,欢迎同行批评指正。

一、巧用比喻,打开学生想象的翅膀

比喻,也就是打比方。在基本乐理教学中,有很多比较抽象或难以理解的定义知识点,如果教师能够使用恰当的比喻、精彩的语言、足够的互动展开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深刻地理解,更能增加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打开他们想象的翅膀。比如在学习乐音体系、音列和音级三个定义时,我把乐音体系比做太阳系,音列比做一系列行星,音级比做每个行星,让学生展开想象,去想象着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在基本乐理教学中,很多知识都可以采用比喻的方法去教学,它使得枯燥难懂的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让学生记忆深刻、充满想象,有些比喻甚至让他们终生难忘。教师应当用高度的热情和责任心,用最生动的语言,让这一学科活跃起来,充分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勇于探索,让乐理教学充满乐趣、智慧和想象。

二、学习定义、关键词是灵魂,学会运用是目的

定义,是对于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确切而简要的说明,它是理论学科中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江苏省音乐统考基本乐理学科中涉及的定义有100多个,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不仅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容易产生厌烦心理,还最有可能使学生不会熟练运用这些定义解决问题。因此采用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熟记并轻松运用定义显得非常重要。在教学中我发现,一般定义中都会有一些重要的关键词,在决定着这个定义的内容,它们好象是定义的眼睛和灵魂,你抓住了它,就等于抓住了这个定义的脉搏和线索。所以,我一般都会让学生用彩色的笔把关键词划出来,通过关键词去理解它的主要含义,再把其他的一些词语加进去顺一下,很自然就能把定义理解和记忆了。

三、联系,让知识变得完整而宽泛

基本乐理中很多知识都是有联系的,这些联系有各知识点之间的,有章节与章节之间的,还有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而在学生眼里,往往这些知识显得孤立而零散,如何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形成一个完整而宽泛的整体,从而能够从总体上去把握和驾驭这些知识呢?联系,便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装饰音记号,尽管倚音、波音、回音、颤音分别是不同的装饰音,其唱(奏)效果也不一样,但它们彼此之间却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即它们都是装饰音占被装饰音的时值,且装饰音所占时值一律都用三十二分音符记写,其中颤音更是用三十二音符来分解被装饰音的音符时值。回音则直接是由上波音和下波音复合而成。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去思考,让学生能够从完整的知识链中把握各个知识点,让知识变得完整而宽泛,提高学生驾驭知识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善于总结,化零为整

在基本乐理教学中,有很多知识是零散的、分述的,如果能够将这些知识及时加以总结,便能够化零为整,整体把握,节约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比如自然半音与变化半音,自然全音与变化全音,教师可以这样给学生总结一下:相邻的都是自然的,不是相邻的都是变化的,因此,相邻、不相邻就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判断依据,一句话就解决问题。

五、重视解题方法,提高解题的科学性与效率性

在乐理教学实践中,我还发现,有的学生虽然听懂了、理解了,但做题速度却很慢,有些同学在音乐高考中就因为这一点没能将考卷做完,痛失了不该失去的分数。很多教师主张题海战术,但我认为,解题思路与方法更为重要。良好的解题方法与习惯对培养学生养成正确良好的思维习惯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音阶的书写,第一步一定要将指定的音阶从主音到主音完整写出,然后再加上调号或临时升降号,五声调式的书写也要按照从主音到主音按二度或三度排列下去,事实上,有许多同学总是采用一些自己习惯的笨方法去做,且容易犯一些丢三落四的低级错误,对于这种情况,教师更应该及时加以引导,教会他们正确有效的解题方法。

4.基本乐理教案 篇四

第一章 音长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音的长短,从记谱法层面对“音的长短”形成理性认识。

教学重难点:

单纯音符、休止符、附点音符;音符时值的基本划分与特殊划分。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6课时

1、记谱法的种类(1)五线谱

(2)简谱

2、谱表 谱号(1)高音谱表

(2)低音谱表

(3)中音谱表

(4)五线谱的线与间(上下加线与加间)

(5)五线谱上下加线的写法

(6)谱表:加上“谱号”的五线谱,称为谱表。

(7)三种常见的谱表及其中央C位置(高音、低音、中音)

(8)大谱表:高音谱表与低音谱表的结合形式

(9)联合谱表:多声部谱表 谱号

(1)高音谱号(G谱号):(2)低音谱号(F谱号):

(3)中音谱号(C谱号):

3、音符

(1)概念

(2)简谱、五线谱中的音符及其时值比较

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六十四分音符

(3)音符的规范写法

符头、符杆、符尾

符杆的方向

两个声部的五线谱记写4

4、休止符

(1)概念

(2)常见休止符表

(3)全休止符的使用说明

5、附点

(1)概念

(2)常见附点音符表

(3)“附点”的写法

(4)常见复附点音符

6、其他增时记号

(1)延音记号

(2)连音线

第二章 音高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节奏、节拍,学习音的分组、等音、变音,了解五线谱。

重点难点:

乐音体系、音列、音级、音的分组、等音、变音。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6课时

1、音列与音级

(1)乐音体系:乐音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的总和,称为“乐音体系”。(2)音列:将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称为“音列”。(3)音级:音列中的每一个音均称为“音级”。(4)介绍键盘

白键:基本音级(音名:CDEFGAB排列)

黑键:变化音级(无固定音名,其名称按相邻白键,通过使用变音记号表达)

八度:在一个八度内,白键和黑键上的乐音共有12个,相邻两键的音高距离为半音。

2、音列分组

3、变音与等音

(1)变音(即变化音级):将基本音级升高或降低,称为“变音”。

(2)常用变音记号(五种): ①升记号(升号):“#”表示将原音升高半音。②降记号(降号):“b”表示将原音降低半音。

③还原记号: 表示将被升高或被降低的音回归原位(或还原半音)。④重升记号:“x ”表示将原音升高一个全音。⑤重降记号:“bb” 表示将原音降低一个全音。

(3)等音:音高相同,名称和意义不同的音称为“等音”。也叫“同音异名”音。(4)自然半音和自然全音

①自然半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半音。如:E—F;C—bD等。②自然全音:相邻两音级构成的全音。如:E—#F; bB--C等。(5)变化半音和变化全音

①变化半音:同一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半音。如:C—#C;#E--bG等。②变化全音:同一音级或隔开一个音级构成的全音。如:bC—#C; E--bG等。

第三章 拍子 节奏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节奏、节拍,学习音值组合法,掌握节拍的正确划分。

教学重难点:

2/

4、3/

4、4/4拍的指挥图式;音值组合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1、节奏、节拍的概念

(1)节奏: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有组织的进行,叫做节奏。

(2)节拍:音乐中,强拍与若拍有规律地循环(或交替),叫做节拍。

2、拍子与拍号

(1)拍:以某种时值的音符表示的节拍单位,叫做“拍”。

(2)拍子:将“拍”按照一定的强弱规律组织起来叫做“拍子”。

(3)小节:是计算乐句、乐段和整首乐曲长度的常用单位。

(4)小节线和终止线

(5)拍号、拍号的写法及读法、拍号的意义

(6)两种古老的拍号:4/4拍、2/2拍。

3、拍子的类型

(1)单拍子:

(2)复拍子:

(3)混合拍子:

4、散拍子与变拍子

(1)散拍子:一种不受固定节拍限制,而且速度比较自由的节拍,叫做“散拍子”,在我国戏曲及说唱音乐中称为“散板”。(用“サ”标记)

(2)变拍子:音乐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叫做“变拍子”。

(3)变拍子的标记:可以并列标出;也可以只在曲首标明主要拍子。

5、击拍与指挥图式

(1)击拍法:

(2)指挥法:

6、切分音

(1)关于强拍、强位;弱拍、弱位的介绍

(2)切分音

(3)切分节奏

7、音值组合法

(1)单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①单位拍等于或大于四分音符的音值组合法 A、按“拍”组合音群。

B、固定节奏型用固定方式记写,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C、长音用一个音符记写。

D、休止符不采用“休止切分”记写。C、注意保持“拍子”的轮廓。

②单位拍等于或小于八分音符的音值组合法 A、按“小节”组合音群。

B、固定节奏型用固定方式记写,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C、长音用一个音符记写。(注意保持“单拍子”的轮廓)D、休止符不采用“休止切分”记写。(2)复拍子及混合拍子的音值组合法

①单位拍等于或大于四分音符的音值组合法 A、按“拍”组合音群。

B、固定节奏型用固定方式记写,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C、长音用一个音符记写。(注意保持“单拍子”的轮廓)D、休止符不采用“休止切分”记写。

②单位拍等于或小于八分音符的音值组合法 A、按“单拍子”组合音群。

B、固定节奏型用固定方式记写,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C、长音用一个音符记写。(注意保持“单拍子”的轮廓)D、休止符不采用“休止切分”记写。

(3)音值组合法中的休止符写法

A、单拍子中,按“拍”记写,且应避免“休止切分”。B、注意保持拍子的“轮廓”。

8、节拍的正确划分

(1)关于“长强短弱”规律

(2)关于“小节线后是强拍”规律

第四章 速度 力度

(说明:本章以自学或讨论为主)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速度 力度。

教学重难点: 速度 力度的类型。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1、速度

(1)速度用语:

(2)速度变化用语:

(3)补充用语:

2、力度

通用的力度标记:

3、演奏法记号

(1)连音(Iegato):

(2)断音(Staccato):

(3)保持音(Sostenuto):

(4)强音记号(用记号>、∧标记):

(5)滑音(用记号↘、↗标记)及刮奏(gliss):

(6)琶音奏法(Arpeggio):

第五章 多声部乐曲记谱法 常用省略记号 演奏方法记号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乐曲记谱法 常用省略记号 演奏方法记号

重点难点:

常用省略记号 演奏方法记号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内容:

1、略写记号

(1)反复记号:见“音型反复记号”、“自由反复记号”、“段落反复记号”

(2)八度记号:见“八度记号”

注意:以上问题以下叙述。

2、震音记号

(1)单震音:一个音(或一个和弦)均匀地反复。

(2)双震音:两个音(或两个和弦)均匀地反复。

3、音型反复记号

(1)小节内的音型反复:用斜线(∕或∥)表示。斜线数目与符尾数目相同。(2)一小节(或两小节)的音型反复:用符号(•∕••• 或 ••∥•)表示。注意:音型反复记号在正式出版物中不用,一般用于手抄乐谱。

4、自由反复记号

记号┌оо┐:记号范围内的音可作多次反复,即“自由反复”。

5、段落反复记号

(1)小反复记号:

(2)反复跳跃记号:

6、段落反复术语

(1)D.C与Fine(2)D.S与﹠

(3)D.C.al segno e poi la code(4)对接记号“⊕”与coda

7、八度记号

(1)移高8度:8…………┐(记号置于音符上方)(2)移低8度:8…………┘(记号置于音符下方)

(3)与高8度音同奏:con8…………┐(记号置于音符上方)(4)与低8度音同奏:con8…………┘(记号置于音符下方)

第六章 音程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音程,学习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掌握音程的构成及转位方法,识别及构成等音程。

重点难点:

音程的概念、音程的级数与音数、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音程的转位、等音程。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内容:

1、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

(1)音程:两音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称为“音程”。

根音:构成原音程的低音(或下方音)。

冠音:构成原音程的旋律音(或上方音)。

(2)音程的读法:从左至右;从下至上。

(3)旋律音程、和声音程的概念:

2、音程的级数与音数

(1)音程的级数:该音程所包含的音级数目,包含几个音级即为几“度”。

(2)音程的音数:该音程所包含的全音、半音数目。全音用整数;半音1/2表示。

3、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1)自然音程:纯音程(一、四、五、八);大、小音程(二、三、六、七);增

四、减五(三全音)。

(2)变化音程:纯音程以外的所有增音程、减音程、倍增音程、倍减音程等。

(3)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4)音程中没有“减一度”。

4、构成音程的方法

(1)音程的扩大:升高冠音;降低根音;或同时升高冠音、降低根音。

(2)音程的缩小:降低冠音;升高根音;或同时降低冠音、升高根音。

5、单音程与复音程

(1)单音程:不超过八度的音程。

(2)复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

(3)复音程的读法:

①音程性质+该音程所包含的音级数目。如:纯十一度、大十度等。②n个八度+单音程名称。如隔开一个八度的纯四度等。

6、音程的转位

(1)概念:原音程中冠音、根音位置互换,称为“音程的转位”。

(2)音程转位后的性质变化:大变小、小变大;增变减、减变增;纯不变。

(3)音程转位后的级数变化:

(4)增八度的转位:需要通过两次转位,才能最终构成“转位”。

7、等音程

(1)概念:两个音程的音响相同,记谱和意义不同,称为“等音程”。

(2)级数和名称相同的等音程:

(3)级数和名称不同的等音程:

8、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1)协和音程:听觉上感到悦耳、融合的音程。

(2)不协和音程:听觉上感到刺耳、不融合的音程。

(3)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表:

第七章 大调 小调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调式及大调式,学习自然大调及其特征,了解调的五度循环及等音调,了解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了解唱名法。

重点难点:

调式、大调式、调的五度循环、等音调、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唱名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8课时

大小调体系,包括大调式、小调式,以及由两者相互渗透所形成的调式总和。

1、调式及音阶的概念

(1)调式: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排列,其中有一个音作为“中心音”,这样便形成了调式。中心音又称“主音”,主音可以是“do”,也可以是“la”,还可以是其他音,这样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调式。组成调式的音有多有少,常见的是五个音或七个音,五个音即称“五声调式”;七个音即称“七声调式”。

(2)音阶:调式中的诸音,按照音高依次由主音到相邻八度的主音排列,叫做音阶。音阶可以是上行的,也可以是下行的。音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调式的结构。

2、自然大调的音阶结构

(1)自然大调的结构:

(2)自然大调音阶的特征: ①由七个音构成。

②第Ⅲ-Ⅳ级;第Ⅶ-Ⅷ级之间是半音关系,其他各音级之间为全音关系。③第Ⅰ-Ⅲ级构成大三度音程,这个大三度最具大调式的明亮色彩。④第Ⅰ-Ⅳ与第Ⅴ-Ⅷ为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四音列”。⑤第Ⅶ-Ⅰ为半音关系(导音—主音)

(3)正音级与副音级: ①正音级:(调式骨干音级)Ⅰ、Ⅳ、Ⅴ ②副音级:(调式非骨干音级)Ⅱ、Ⅲ、Ⅵ、Ⅶ

3、调与调号

(1)调:调式音阶中主音的高度位置。主音为C称为“C大调”; 主音为G称为“G大调”等等。

(2)调号:音乐中,用来标明“调”的记号叫做“调号”。①简谱中的调号:用1=C、1=G等等来表示。②线谱中的调号:用升降记号来表示。(例:G大调、F大调等)

(3)升号调:指所有用“升记号”调整音级关系的调。如:

G--D--A--E—B--#F--#C 4—1—5—2—6—-3---7(4)降号调:指所有用“降记号”调整音级关系的调。如:

F--BB--BE--BA—BD--BG--BC 7—3—-6—2—-5—-1--4

4、等音调与调的五度循环

(1)等音调:两调所有的音级都是等音,而且具有同样的调式意义,称为“等音调”。在七个升降号以内的各调中,有三对等音调:

B大调=BC大调

#F大调=BG大调

#C大调=BD大调

(2)调的五度循环:将七个升降号以内的各调,按照纯五度关系排列,就构成了“调的五度循环”。从理论上讲,调的五度循环可以一直延续,形成螺旋形。但是由于等音调的存在,无穷尽的延续就失去了意义。

在五度循环圈中,相邻两调关系最为密切,因为他们之间有6个共同音。

5、和声大调与旋律大调

(1)和声大调:将自然大调的第Ⅵ级音降低半音,称为“和声大调”。

和声大调的音阶及特性音程:

(2)旋律大调:上行时与自然大调相同,下行时第Ⅵ、第Ⅶ级音降低半音,称为“旋律大调”。

在三种大调中,自然大调是基本形式,应用最广泛。和声大调、旋律大调都是自然大调的变体,应用较少。

6、大调中的稳定音与不稳定音

(1)稳定音级:Ⅰ(主音、最稳定)、Ⅲ、Ⅴ

(2)不稳定音级:Ⅱ、Ⅳ、Ⅵ、Ⅶ(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倾向)

(3)不稳定音级的解决:不稳定音进行到稳定音,称为“解决”。

(4)不协和音程的解决:增音程向外解决(扩大);减音程向内解决(缩小)。

7、唱名法

(1)简 谱:简谱只有一种唱名法,即“首调唱名法”。

(2)五线谱:五线谱有两种唱名法:

①首调唱名法:又称“可动唱名法”,凡主音都唱“do”,与简谱相同。②固定唱名法:即不论什么调,C音都唱“do”、D音都唱“re”等等。小调

1、自然小调的音阶结构

(1)自然小调的音阶结构

(2)自然小调基本特征 ①由七个音构成。

②第Ⅱ-Ⅲ级;第Ⅴ-Ⅵ级之间是半音关系,其他各音级之间为全音关系。③第Ⅰ-Ⅲ级构成小三度音程,这个小三度最具小调式的柔和色彩。④第Ⅶ-Ⅰ为全音关系(导音—主音)

(3)正音级与副音级: ①正音级:(调式骨干音级)Ⅰ、Ⅳ、Ⅴ ②副音级:(调式非骨干音级)Ⅱ、Ⅲ、Ⅵ、Ⅶ

2、平行调

(1)平行调:(也称“关系调”)在自然调式中,音列相同,调号相同的大调和小调,互为“平行大小调”或“关系大小调”。

(2)平行调的特点:两调主音相差一个“小三度”,小调主音在下,大调主音在上。平行调是关系最为密切的“近关系调”,两调之间的转换极为密切。

3、小调的名称及调号

(1)小调的名称:主音为a即称为a小调,主音为e即称为e小调,余类推,(2)小调的调号:小调的调号与其平行大调相同。

(3)小调的五度循环:与大调相同,小调也可独立构成纯五度循环圈。

4、和声小调与旋律小调

(1)和声小调:将自然小调的第Ⅶ级音升高半音,即称为“和声小调”。

和声小调的音阶及特性音程:

(2)旋律小调:将自然小调的第Ⅵ、第Ⅶ级音都升高半音,即称为“旋律小调”。旋律小调只用于上行,下行时多用自然小调形式(即还原Ⅵ、Ⅶ级音)。和声小调、旋律小调都是自然小调的变体。

5、正确使用临时升降号的方法

(1)在和声调式、旋律调式中,正确使用升降号。

(2)升高半音选用临时记号的方法:

(3)降低半音选用临时记号的方法:

6、小调中的稳定音与本稳定音

(1)稳定音级:Ⅰ(主音、最稳定)、Ⅲ、Ⅴ

(2)不稳定音级:Ⅱ、Ⅳ、Ⅵ、Ⅶ(不稳定音有进行到稳定音的倾向)(3)不稳定音级的解决:不稳定音进行到稳定音,称为“解决”。注意:在旋律小调中,Ⅵ级音有特殊倾向,即通过导音进行到主音。

(4)不协和音程的解决:增音程向外解决(扩大);减音程向内解决(缩小)。

7、大调色彩与小调色彩

(1)调式色彩:即由调式各音级与主音之间的音程关系的不同所形成的调式亮度感觉。在大小调体系中,调式色彩被称为“大调性”和“小调性”,前者明亮,后者幽暗。

例如:大调式Ⅰ-Ⅲ;Ⅰ-Ⅵ;Ⅰ-Ⅶ均为大三度音程,故其调式色彩明亮。

大调式Ⅰ-Ⅲ;Ⅰ-Ⅵ;Ⅰ-Ⅶ均为小三度音程,故其调式色彩幽暗。

(2)大小调色彩的相互渗透:多种调式色彩的相互渗透,是人们长期音乐实践的结果。即:

和声大调、旋律大调,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小调色彩”;

和声小调、旋律小调,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大调色彩”;

8、辨明各种大、小调式的要点

(1)看调号和临时升降号。(注意:如果没有调号,全部使用临时记号,就需要判明“哪些是可记于调号的?”;“哪些是不能记于调号的临时记号?”)

(2)注意和声调式中的“特性音程”。注意旋律调式中的临时升降音级。

(3)旋律的结束音,往往是调式主音。

(4)注意旋律的骨干音,它常常是属音和下属音。

(5)可将旋律中的音按音阶形式排列起来,便于分析。

第八章 民族调式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五声调式及五声调式的扩大,学习七声调式,了解“同宫系统”调,掌握分析各种民族调式的方法,了解中古调式。

重点难点:

五声调式、七声调式、同宫系统、民族调式的分析方法、中古调式。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1、五声调式

(1)概念:由按纯五度排列起来的“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的调式,即为“五声调式”。

(2)五声调式中的诸调式:由于“宫、商、角、徵、羽”五个音均可以作为调式主音并构成调式,故有宫调式、商调式、角调式、徵调式、羽调式。

2、五声调式的音阶结构

(1)没有半音(即没有小二度)。

(2)相邻两音级之间的距离是大二度或小三度。(因而也将小三度看作“级进”。)

(3)仅有一个“大三度”(宫—角:下方为宫;上方为角),可看作是五声调式的特征音程。

(4)五声调式的骨干音:Ⅰ、Ⅵ、Ⅴ级(注意:角调式没有属音)。

(5)五声调式的音级标记:(仍按七音调式的音级标记方法:主音为Ⅰ)

3、五声调式的扩大

(1)五声调式中的“正音”:宫、商、角、徵、羽(均可作为调式主音构成调式)(2)五声调式中的“偏音”:清角、变徵、闰、变宫(不可以作为调式主音)

(3)五声调式的扩大:分别加入“清角”或“变宫”所构成的六声调式 ①加入“清角”所构成的调式:1、2、3、4、5、6、ⅰ(同宫系统调式略)②加入“变宫”所构成的调式:1、2、3、5、6、7、ⅰ(同宫系统调式略)

4、七声调式

(1)概念:在五声调式基础上增加两个偏音所构成的调式,称为“七声调式”。

(2)我国传统的七声音阶(三种): ①清乐音阶(加清角、变宫):1、2、3、4、5、6、7、ⅰ

[清乐音阶在我国传统音乐中使用最为广泛。] ②雅乐音阶(加变徵、变宫):1、2、3、#4、5、6、7、ⅰ

[雅乐音阶在戏曲音乐中比较常见,民歌中也可见到。] ③燕乐音阶(加清角、闰): 1、2、3、4、5、6、b7、ⅰ

[燕乐音阶只在我国西北地区的民歌和民间器乐曲中较为常见。] ①以上三种音阶的宫、商、角、徵、羽五个正音,都可以作主音,分别构成15种七声调式。②七声音阶中的“变徵”、“闰”都不属于“临时变音”,而是调式内的音级。

5、同宫系统调及其调号

(1)同宫系统的概念:宫音相同的诸调式,称为“同宫系统”。

(2)同宫系统的特征:主音不同、调式结构不同;宫音相同、调号相同、音列相同。

(3)同宫系统诸调式的命名:

C宫系统诸调式:略

G宫系统诸调式:略

F共系统诸调式:略

(4)五声调式(同宫系统)的调号:宫音定调号

6、辨别各种民族调式的要点

(1)按照“宫—角”之间的大三度(或其转位小六度),找到宫音。(或根据调号找到宫音。)

(2)根据结束音为主音,来确定其调式。

(3)注意旋律中有无“偏音”,判断是否是五声调式的扩大。

(4)七声调式相对复杂,一般可一题多解。

7、中古调式

(1)中古调式的概念:中古调式又称“教会调式”,源于17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七声调式。19世纪起得到欧洲作曲家的普遍青睐。

(2)六种调式:

①属于大调性质的三种调式:伊奥尼亚、利底亚、混合利底亚; ②属于小调性质的三种调式:爱奥尼亚、多利亚、弗里几亚

(3)中古调式的音阶写作:(与同宫系统大致相似,略)

第九章 和弦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和弦及相关知识;掌握三和弦、七和弦的构成及转位;了解等和弦;认识、理解大小调式中的和弦;掌握不协和和弦的解决方法。

重点难点:

三和弦、七和弦的构成及转位、大小调式中的和弦、不协和和弦的解决。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1、三和弦

(1)和弦的概念:三个或三个以上的音,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结合(三度或非三度),叫做和弦。

[注意:传统和声学中的和弦均按三度关系叠置。非三度叠置和弦不在本课讨论之列。](2)三和弦的概念:三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称为“三和弦”。

(3)三和弦的构成:根音—三音—五音

(4)三和弦的种类: ① 大三和弦:大3+小3 ② ②小三和弦:小3+大3 ③ 增三和弦:大3+大3 ④ ④减三和弦:小3+小3

2、转位三和弦

(1)和弦转位的概念:根音以外的和弦音作“低音”,称为和弦的转位。

(2)三和弦的两种转位:

①三和弦的第一转位:三音作低音,称为“六和弦”。②三和弦的第二转位:五音作低音,称为“四六和弦”。

(3)转位和弦的标记:六和弦用数字“6”表示;四六和弦用数字“6 表示。

(4)转位和弦的识别与构成: ①三+四:六和弦;四+三:四六和弦 ②构成:“两步构成法”、“一步构成法”

3、七和弦

(1)七和弦的概念:四个音按照三度关系叠置,称为“七和弦”。

(2)七和弦的构成:根音—三音—五音—七音

(3)七和弦的种类:

①大小七和弦:大三和弦+小3度; ②小小七和弦:小三和弦+小3度; ③减小七和弦:减三和弦+大3度; ④减减七和弦:减三和弦+小3度;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常用的七和弦,⑤大大七和弦:大三和弦+大3度(又称“大七和弦”)⑥增大七和弦:增三和弦+小3度

⑦小大七和弦:小三和弦+大3度

[注意:所有七和弦均为不协和和弦。]

4、转位七和弦

(1)七和弦的三种转位:

①七和弦的第一转位:三音作低音,称为“五六和弦”。②七和弦的第二转位:五音作低音,称为“三四和弦”。③七和弦的第三转位:七音作低音,称为“二和弦”。

(2)七和弦的标记:方法同三和弦。

(3)七和弦的识别: ①原位七和弦:牢记各种七和弦的“结构”。

②转位七和弦:所有转位七和弦中都存在一个“二度音程”,而且二度上方那个音必定是“根音”,有了根音就可以明确原位七和弦,并确定其性质。

5、等和弦

(1)概念:两个和弦音响相同,但意义和记法不同,称为“等和弦”。

(2)结构和名称相同的等和弦:

(3)结构和名称不同的等和弦:

6、大小调式中的和弦

(1)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

①正三和弦:大小调式中,正音级上构成的和弦称为“正三和弦”。②副三和弦:大小调式中,副音级上构成的和弦称为“副三和弦”。

(2)和弦标记:(音级:罗马数字标记;增减:用“+”或“-”;转位:用数字)①大三和弦:用罗马数字大写。②小三和弦:用罗马数字小写。(也可以用大写。)③增三和弦:在罗马数字右上角加“+”。④减三和弦:在罗马数字右上角加“-”。⑤转位和弦:在原和弦标记右下侧加数字。(三和弦、七和弦均如此)⑥减七和弦:在罗马数字右上角加“-”。⑦半减七和弦:在罗马数字右上角加“Θ”。

(3)为和弦确定所属的调(自然大调、自然小调、和声大调、和声小调)①大三和弦:在大调中?小调中?和声大调中?和声小调中? ②小三和弦:在大调中?小调中?和声大调中?和声小调中? ③增三和弦:在大调中?小调中?和声大调中?和声小调中? ④减三和弦:在大调中?小调中?和声大调中?和声小调中?

7、不协和和弦的解决

(1)概念:不协和和弦进行到协和和弦,称为“不协和和弦的解决”。(2)属七和弦的解决:(解决到主三和弦)①根音(5):稳定音级保持,或进行到主音。(即:Ⅴ-Ⅴ或Ⅴ-Ⅰ)②三音(7):上行解决到主音。(即:Ⅶ-Ⅰ)③五音(2):下行解决到主音。(即:Ⅱ-Ⅰ)④七音(4):下行解决到中音。(即:Ⅳ-Ⅲ)

(3)导七和弦的解决:(解决到重复三音的主和弦)

[情况一:自然大调](原位、转位情况一样)①根音(7—1):上行解决到主音。(即:Ⅶ-Ⅰ)②三音(2—3):上行解决到三音。(即:Ⅱ-Ⅲ)③五音(4—3):下行解决到三音。(即:Ⅳ-Ⅲ)④七音(6—5):下行解决到属音。(即:Ⅵ-Ⅴ)

[情况二:和声大调](原位、转位情况一样)①根音(7—1):上行解决到主音。(即:Ⅶ-Ⅰ)②三音(2—3):上行解决到三音。(即:Ⅱ-Ⅲ)③五音(4—3):下行解决到三音。(即:Ⅳ-Ⅲ)④七音(b6—5):下行解决到属音。(即:bⅥ-Ⅴ)

[情况三:和声小调](原位、转位情况一样)①根音(#5—6):上行解决到主音。(即:#Ⅶ-Ⅰ)②三音(7—1):上行解决到三音。(即:Ⅱ-Ⅲ)③五音(2—1):下行解决到三音。(即:Ⅳ-Ⅲ)④七音(4—3):下行解决到属音。(即:Ⅵ-Ⅴ)

第十章 变化音系 半音音阶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调式变音;认识、理解辅助音和经过音;掌握调式半音阶的写法。

重点难点:

辅助音和经过音、副导音、大小调半音阶的写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1、调式变音及其记谱

(1)调式变音:将调式的自然音升高或降低,即为“调式变音”。调式变音可以在调式中的任何一个音级上产生。

(2)调式变音的记谱:在自然音左上角加升号或降号即可。

[注意:确认某音是否是“调式变音”,必需以调性为依据。

2、具有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

(1)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即以“小二度”倾向于稳定音级(Ⅰ、Ⅲ、Ⅴ)的调式变音。

(2)大调中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

bⅡ:倾向于Ⅰ级。

#Ⅱ:倾向于Ⅲ级。

#Ⅳ:倾向于Ⅴ级。

bⅥ:倾向于Ⅴ级。

(3)小调中典型意义的调式变音:

bⅡ:倾向于Ⅰ级。

bⅣ:倾向于Ⅲ级。(说明:bⅣ有时也用#Ⅲ代替。)

#Ⅳ:倾向于Ⅴ级。

#Ⅶ:倾向于Ⅰ级。

3、调式变音与辅助音、经过音

(1)辅助音:两个相同音高的调式音中间插入的上方二度或下方二度的音,称为“辅助音”(或称“助音”)。

①自然辅助音:所插入的音属于“调式自然音”。(此辅助音不属于调式变音)②变化辅助音:所插入的音不属于“调式自然音”。(此辅助音属于调式变音)

(2)经过音:两个不同音高的调式音中间插入的音,称为“经过音”。这些音在进行中一般不能超过全音。

①自然经过音:所插入的音属于“调式自然音”。(此经过音不属于调式变音)②变化经过音:所插入的音不属于“调式自然音”。(此经过音属于调式变音)

4、调式变音与副导音

(1)导音的概念:所谓“导音”,即指某不稳定音以小二度解决方式强烈地倾向于调式稳定音级的音。如自然大调中的Ⅶ级音,即为典型的“导音”。

(2)副导音:所谓“副导音”,即指广义的导音。亦即能够以小二度的方式倾向于Ⅰ级、Ⅲ级、Ⅴ级的各种调式变音。

5、调式半音阶

(1)半音阶的概念:由12个半音构成的音阶,称为“半音阶”(或“半音音阶”)。半音阶可分为“调式半音阶”和“现代简便半音阶”两大类。

(2)调式半音阶

(一):大调半音阶:

上行:大二度间用升Ⅰ、升Ⅱ、升Ⅳ、升Ⅴ及降Ⅶ填补。

下行:大二度间用降Ⅶ、降Ⅵ、降Ⅲ、降Ⅱ及升Ⅳ填补。

(3)调式半音阶

(二):小调半音阶:

上行:按照“关系大调”半音阶记谱。降Ⅱ级,其他各音用升号。

下行:按照“同名大调”半音阶记谱。降Ⅱ级,其他各音用升号。

6、调式半音阶的写法

(1)大调半音阶的上行与下行:

例11—12、13、14:大调半音阶上行

例11—15、16、17:大调半音阶下行

(2)小调半音阶的上行与下行:

第十一章 调式音动律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调式音动律。大小调式的确定法 民族调式的确定法 非五声调式的确定法

重点难点:

雕饰的确定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8课时

教学内容:

1、调式音动律

2、大小调式的音动律

2、大小调式的确定法

4、五声调式的音动律

5、五声调式的确定法

6、非五声调式的音动律

7、非五声调式的确定法

8、调式的表现功能

第十二章

调性转换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调的转换;认识、理解转调、离调、调式交替;掌握移调方法。

重点难点:

转调、离调、调式交替、移调。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6课时

教学内容:

1、转调

(1)转调的概念:由前一个调进行到另一个新调,并在新调上结束,称为转调。

(2)近关系转调:

①相同调号的转调:调式主音发生改变;如为和声小调,则应出现#Ⅶ级音。

②相差一个降号的转调:

③相差一个升号的转调:(略)

(3)远关系转调:

①同主音关系转调(相差三个升降号)

②相差两个升降号的转调

(4)中华民族调式的转调(以近关系转调为主、注意五声调式和七声调式)

①近关系转调:(常见)

[讨论上例:G宫调转入C宫调。

可否认为:G徵调(加变宫)转入C宫?还是近关系转调。

若以第一种分析,则注意到了“宫音”;而后一种分析则丢掉了宫音,不好。] ②远关系转调:(中华民族调式中不常见)

2、离调

(1)离调的概念:由主调临时转换到副调,在副调上既不作巩固,也不作停留,只是短暂的、过渡性质的,并且很快又回到主调,这种情形称为“离调”。

(2)离调举例:

3、调式交替

(1)调式交替的概念:音乐中,两个调式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称为“调式交替”。

(2)大小调式交替:在大小调体系中,由于同主音大小调或关系大小调并存所形成的一种特殊“调转换”。

①关于“同主音大小调的调式交替”:更多属于和声学范畴,此不赘述。②关于“关系大小调的调式交替”:

(3)同宫系统调式交替:特点是“两调宫音相同,调式主音不同”。很常见。

第十三章 移调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调的移调;掌握移调方法。

重点难点:

移调。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1)移调的概念:在调关系中,将某一作品的全部,或一部分从一个调移动至另一个调,就叫做“移调”。

(2)移调的应用:主要因为演唱或演奏的需要。

(3)移调的主要方法:

①同名移调:通过改变调号,使后调各音的音名不变的移调。

②非同名移调:某调移至新调后,旋律各音的音名与原调的音名完全不同,称为“非同名移调”。(即按两调主音所相差的音程关系移调)

③改变谱号的移调:通过改变谱号,使后调各音的音名不变的移调。

④移调乐器:奏出的实际音高与记谱不一致的乐器,叫做“移调乐器”。如:单簧管(A调、bB调)、小号(A调、bB调)、圆号(F调)、萨克斯管(bE调)、英国管(F调)等。

第十四章 装饰音

(说明:本章以自学或讨论为主)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各种装饰音。

重点难点:

装饰音的分类。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

教学时数:

4课时

教学内容:

1、装饰音

(1)倚音:长倚音、短倚音;单倚音、复倚音;前倚音、后倚音

(2)波音:顺波音(上波音)、逆波音(下波音);单波音、复波音

(3)回音:顺回音、逆回音

(4)颤音:(用tr或tr……表示)

第十五章 曲调 织体

(说明:本章以自学或讨论为主)

教学目标:

学习、认识曲调 织体。

重点难点:

曲调 织体的分类。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讨论法、练习法等。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内容:

1、曲调

2、曲调的动向

3、曲调的划分

4、曲调的结构

5、曲调的表现功能

6、织体

7、肢体的表现功能

(说明:本章以自学或讨论为主)本章内容作为了解

5.简谱的基本乐理知识 篇五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

2、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长短的标住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3、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4、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声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住。

音符

在简谱中,记录音的高低和长短的符号,叫做音符。而用来表示这些音的高低的符号,是用七个阿拉伯数字作为标记,它们的写法是: 1、2、3、4、5、6、7读法为:do、re、mi、fa、so、la、si(多、来、米、发、梭、拉、西)。

音符是和音高紧密相连的,没有一个不带音高的音符。音高

音符的数字符号如1、2、3、4、5、6、7就表示不同的音高。在钢琴键盘上可以很直观地理解音符和音高。广义上说音乐里总共就有7个音符。音符的长短

音乐中的音符除了有高低之分外,当然还要表示长短之分。这里引用一个基础的音乐术语----拍子。拍子是表示音符长短的重要概念。表示音乐的长短需要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概念。简谱里将音符分为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等。在这几个音符里面最重要的是四分音符,它是一个基本参照度量长度,即四分音符为一拍。这里一拍的概念是一个相对时间度量单位。一拍的长度没有限制,可以是1秒 也可以是2秒或半秒。假如一拍是一秒的长度,那么二拍就是两秒;一拍定为半秒的话,两拍就是一秒的长度。一旦这个基础的一拍定下来,那么比一拍长或短的符号就相对容易了。用一条横线“—”在四分音符的右面或下面来标注,以此来定义该音符的长短。下面列出了常用音符和它们的长度标记: 音符名称 写法 时值 全音符 5--- 四拍 二分音符 5- 二拍 四分音符 5 一拍 八分音符 5 - 半拍 十六分音符 5 = 四分之一拍

三十二分音符 5 ≡ 八分之一拍

上例可以看出:横线有标注在音符后面的,也有记在音符下面的,横线标记的位置不同,被标记的音符的时值也不同。从表中可以发现一个规律,就是:要使音符时值延长,在四分音符右边加横线“-”,这时的横线叫延时线、延时线越多,音持续的时间(时值)越长。相反,音符下面的横线越多,则该音符时间越短。休止符

音乐中除了有音的高低,长短之外,也有音的休止。表示声音休止的符号叫休止符,用“0”标记。通俗点说就是没有声音,不出声的符号。休止符与音符基本相同,也有六种。但一般直接用0代替增加的横线,每增加一个0,就增加一个四分休止符时的时值。

半音与全音

音符与音符之间是有“距离”的,这个距离是一个相对可计算的数值。在音乐中,相邻的两个音之间最小的距离叫半音,两个半音距离构成一个全音。表现在钢琴上就是钢琴键盘上紧密相连的两个键盘就构成半音,而隔一个键盘的两个键盘就是全音。

变化音

将标准的音符升高或降低得来的音,就是变化音。将音符升高半音,叫升音。用“#”(升号)表示,一般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如下所示: 标准的音降低半音,用“b ”(降号)表示,同样写在音符的左上部分。基本音升高一个全音叫重升音,用“x”(重升)表示,这和调式有关。基本音降低全音叫重降音。用“bb”(重降)表示。将已经升高(包括重升)或降低(包括重降)的音,要变成原始的音,则用还原记号“ヰ”表示。

附点音符

附点就是记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表示增加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节奏

掌握读谱,首先要掌握节奏,练习掌握节奏要能准确的击拍。击拍的方法是:手往下拍是半拍,手掌拿起有半拍,一上一下是一拍。节拍

乐曲或歌曲中,音的强弱有规律地循环出现,就形成节拍。节拍和节奏的关系,就像列队行进中整齐的步伐(节拍)和变化着的鼓点(节奏)之间的关系

顿音记号

用三角符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短促、跳跃。连音线

用上弧线标记在音符的上面,它有两种用法:(1)延音线:如果是同一个音,则按照拍节弹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弹奏,如下面的2 顿音记号

用三角符标记在音符的上面,表示这个音要唱(奏)得短促、跳跃。连音线

用上弧线标记在音符的上面,它有两种用法:(1)延音线:如果是同一个音,则按照拍节弹奏完成即可,不用再弹奏,如下面的2 小节线

用竖线将每一小节划分开线叫小节线

(一)评价方式

以考查和考试的形式进行期中考查重点是:根据教学的进度,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案例分析等。

期末考试的方式是:作品分析、案例分析、教案设计以及一篇有关钢琴教学法的论述文。

(二)评价标准

1、学生对本课程的基本范畴、基本观点的掌握和理解

2、学生的表现与课程基本内容的相关性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的新颖性、独特性、深刻性和广泛性

(三)评价比例

1、课堂出勤(10%)

2、课堂演示(20%)

6.基本乐理教学大纲(陈怡) 篇六

然后,并住呼吸,把手按在小腹,也就是常说的单田,用力使单田鼓起,手要反作用在单田上,要用力,在鼓起的时候要渐渐用力,不要一下鼓起来

从开始用力到用力到极限,大约用五秒钟时间然后到最强的时候,持续五秒钟 最后,渐渐放松,也不要一下放松,大约五秒时间整个过程,注意不要呼吸。

这是一个循环,每天这样练功,两个小时,半年的时间你的唱功一定会很实力,但中间不要停止,特别是第一个星期的七天,一定要坚持下来练自己的肺活量,多游泳,多跑步!多看一些音乐录影带,看一下其他歌手唱歌时的口型,多模仿!多唱,多练

最好找一个专业的老师,指导一下,才不会误入歧途,不会把声带损害,要注意唱歌时不要多用自己的声带,要让自己的声音传的远而稳,注意运用气息,否则会使声带生茧。

声音忌讳大声喊叫。其实我们都要避免:

1、大声喊叫;

2、在具备充足睡眠后,每天用声不准超过两小时[总用声量],长期超量用声,必然导致声带病变[坏嗓子]!

养成用丹田气说话的习惯。意念上,不要用嗓子说话,用小腹[脐下两寸的点]说话。多练仰卧起坐,加强丹田力量[一般女性小腹力量较弱]。口腔要打开[后上下牙距离],整个口腔形成:前紧[开、齐、合、撮]后松[打开后槽牙]之势。

长期坚持科学训练。情、气、声的训练:情---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的语言表达训练;气----掌握胸腹联合呼吸法;声----声音的弹性训练。想把声音练的生动 并且带有颤音.你要先从开口音“a.ia ua ”这几个音开始练.如果你有钢琴可以按照琴键顺序由低音部.唱到高音部.练好开口音.再练闭口音.比如: “u.o ” 闭口音是练颤音的关键.唱闭口音时要有打哈欠的感觉.提起胸腔.这样才会获得更好的效果.闭口音也是按照顺序由低音部唱到高音部.然后再唱回去.并且建议你一开始不要用颤音去模仿张学友或者刘德华的歌.他们虽说颤音很有感情.但刻意的模仿不但练不好音.而且还有可能练坏了嗓子.我练音的歌一般都是很老的歌

比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大海啊故乡>.诸如此类.基本乐理

第一章 记谱法的基础知识

用音符、休止符及其它符号来记录乐曲进行的方法称为记谱法。随着音乐历史的发展,各个不同的时期由于音乐内容的不同而产生了各种的记谱方法。如工尺谱、简谱、五线谱等。

一、五线谱

由五条距离相等的平行线来记录音符与休止符,称为五线谱。五线谱自下而上来计算五条线,及由五条线所产生的间。分别称为第一线、第一间、第二线、第二间、第三线、第三间、第四线、第四间、第五线。

为了记录超出五线谱范围的更高或更低的音,在五线谱的上方和下方分别加上与之平行的短线,称为加线,由加线形成的间称为加间,上加线自下而上计算,分别是上加一间,上加一线,上加二间,上加二线,上加三间,上加三线,上加四间。下加线自上而下计算,分别为下加一间,下加一线,下加二间,下加二线,下加三间,下加三线,下加四间。

虽然计算上、下加线与间的方法不同,但记录音符的高低位置与五线谱的高低位置是一致的。线和间的位置越高,记录的音越高,反之则越低。

二、音名 唱名 等音 音的分组

任何物体的振动都能产生音。振动状态相对规则,在音乐中使用的,有固定音高的音称为基本乐音。将基本乐音按高低次序排列起来,使它独立成为音级,并用字母的方式来标记七个具有独立名称的基本音级,分别为C、D、E、F、G、A、B,这就是音名。音名表示音的高度,可用大写字母,小写字母两种形式标记。另一种标记音级的方式为:Do、Re、Mi、Fa、Sol、La、Si,称为唱名。

两个相邻基本音级最小的音高距离是半音,如E-F、B-C构成半音,其余的相邻音级相互构成全音,全音的距离等于两个半音。

三、谱号

谱号是用来确定音符在五线谱上绝对音高的符号。谱号书写的位置在五线谱的左端,或更换谱号的地方。将谱号记在五线谱的某一线上,便确定了这条线上的音符,所具有的固定音名及音高,同时也确定了其它各线或间上音符的音名、音高。常用的谱号有G谱号,F谱号,C谱号。

1.G谱号又称高音谱号,表示将五线谱的第二线确定为小字一组的g1。

2.F谱号又称低音谱号,表示将五线谱的第四线确定为小字组的f。

3.C谱号,表示可将五线谱上的任何一条线,确定为小字一组的c1。

目前被采用的C谱号有三线谱号,四线谱号,其它的较少用。

四、谱表

1.高低音谱表 各种谱号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将它们连接起来使用。例如:将写有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的五线谱左端,用垂直线与花括号连接起来,称为大谱表。以便记录音域较为宽广的键盘乐器,如钢琴等。

通常,高音谱表用右手演奏,称为高声部,低音谱表用左手演奏,称为低声部。有些乐曲音区较高,虽然也是右手演奏高声部,左手演奏低声部,但两个声部都用高音谱表记谱。

2.总谱

记录不同人声,不同乐器在进行独唱、独奏加伴奏、合奏,合唱等多种形式的记谱方式,称为总谱。在多行不同谱表的左端用垂直线,将它们连结起来,然后按照乐器的类型用直括线或花括线分类,这就是总谱的记谱方法。在总谱中,如果独奏或独唱声部只包括一两行五线谱,这样只需要在左端画垂直线,而不用括号。但要标明乐器的名称。例:

同样是弦乐器的重奏总谱,用垂直线与直括号连结即可。不同声部的合唱总谱也用这种方法记谱,并具体标明不同声部的名称。

例:

五、音符及休止符

(一)音符 用以记录进行的不同长短的音的符号,称为音符。音符分为三个部分:

1.单纯音符 以全音符为一个整体,按照平均二等份的规则逐级细分所形成的音符,称为单纯音符。

2.附点音符

写在符头右面的小圆点,称为附点,它与所跟随的音符形成一个整体,具有增长时值的作用。计算方法为:附点的时值,代表所跟随音符时值的二分之一。

(二)休止符及写法 记录音乐进行中声音停顿的符号称为休止符。休止符与音符相同,也分为单纯休止符与附点休止符。不同时值休止符的名称与相同时值音符的名称相对应,形成及计算的原理与音符相同。

全休止符写在五线谱第四线下方,二分休止符在第三线上方,四分休止符,八分休止符,十六分休止符写在第二线与第四线之间。随着休止符时值的细分,所书写的位置相应增长。

例:

两个声部共用一行谱表时,休止符的书写位置随着声部的位置而变化。超出五线谱范围的全休止符或二分休止符用加线的方式表示:

例:

第二章 节奏 节拍

一切协调、平衡、有次序的进行都可以称为节奏。节奏可以独立存在。在音乐中具体表现为:用强弱相互交替,将音的长短关系组织起来,称为节奏。有强、有弱的相同时间片断,按照一定的次序循环重复,称为节拍。在音的强度上相对突出的音称为重音。在节拍构成的重复中而使用的重音叫节拍重音,它通常是有规律的循环进行,如隔一拍、隔二拍等。用固定音值来构成节拍的每一时间片断,称为单位拍。

一、拍子 1.拍子的记号

在乐曲中,用固定的音值来表示的节拍单位称为拍子。拍子由分数来标记。分子表示每小节中所包含单位拍的数目,分母表示单位拍的音符时值。

2. 小节、小节线

在乐曲中从一个强拍到另一个强拍之间所包含的部分称为小节。按拍号所标明的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将音符划分开的垂直线,称为小节线。

乐曲段落之间,或拍号等其它符号要变更时,写双纵线。乐曲全部结束时,写终止线。终止线也是两条垂直线,第二条线用粗线条表示。

二、拍子的种类

1.单拍子 每小节有两个或三个单位拍,但只有一个重音的拍子,称为单拍子。a)2拍子 2/4 2/2 2/8等 每小节中强弱拍相互交替出现的拍子。规律为:强 弱

b)3拍子 3/4 3/8 3/2等 每小节中第一拍强,后两拍弱。规律为:强 弱 弱

2.复拍子 每小节中单位拍的数目超过四个以上(含四个)并有两个重音出现。

a)4拍子 4/4 4/8 4/2等 每小节中除第一拍为强拍,第三拍也为强拍。为了与2拍子有所区别,因此第三拍的强拍,比第一拍稍弱点,称为次强拍。规律为:强 弱 次强 弱。

b)6拍子 6/8 6/4等 每个单位拍可独立存在,也可合并成较大的单位拍。规律为:强 弱 弱 次强 弱 弱。

c)9拍子 9/8 9/16等 一般可由三个小单位拍合为较大的单位拍,按3拍子的规律进行。

d)12拍子 12/8 12/16等 多数情况下,按4拍子的规律来进行。与4拍子不同之处在于每个单位拍中音符流动性增强了。

3.混合拍子 将两拍的单拍子与三拍的单拍子,按照先后次序出现在同一小节内,称为混合拍子。a)5拍子 5/4 5/8等 两拍加三拍的组合或反之。

b)7拍子 7/4 7/8等 由3拍子加4拍子组合而成,或将4拍子再细分为两个2拍子相加。

c)8拍子 8/8 8/16等 同样也是由基本的二拍单位拍加三拍单位拍组成,单位拍的数目与拍号中相符。4.变拍子 在音乐中,各种拍子的交替出现称为变拍子。在拍子的变换中,可由前面所讲的任何一种拍子,与另一种拍子或多种拍子变换组成。

5.切分 改变原有节拍进行中的强弱规律,所产生的强音,称为切分音。

三、节奏记谱法

为了便于视谱,并从节奏和节拍中感受韵律,将音符与休止符按单位拍划分组合。许多节奏的组合在音乐进行中已经形成固定的模式,并具有较典型的意义,称为节奏型。如(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等。节奏型的本身有时也可以说明乐曲的大致风格,如:圆舞曲,进行曲等。节拍与节奏在进行中是相互存在的,节奏的表现形式较为直观。

(一)各种拍子的节奏组合

1.4拍子 4拍子中第三拍是次强拍,要明确划分。一般情况下第一、二拍组合,第三、四拍组合。2.3拍子 强拍突出,弱拍合并,或强弱合并,第二个弱拍分开书写。

3.6拍子 以三拍为一个整体进行组合。

4.3拍子与6拍子组合的区别 音值长短相同,但单位拍不同的音符组合时,要明确6拍子中次强拍的位置,明显划分并组合。

(二)休止符的组合方法 1.4拍子

与同时值的音符写法相同,明确次强拍的位置。2.3拍子

与音符的写法稍有不同,弱拍的休止符也分开表示。3.6拍子

休止符同样要明确次强拍的位置。

(三)符杠的连接 两拍以上的许多音符共用符尾时,按基本的规则连接。

两拍以上的组合中,音符时值不同,符杠要断开。音符过于密集,时值较短,以单位拍为组进行组合。

(四)连音符

将音符整体按照二等份细分,是基本划分方式。将同样的音值自由划分,它的音符数量与基本划分不一致,是特殊划分方式,这种方式形成的一组音,称为连音符。用连音符线和相应的数字标记,区别于其它音符形式。连音符之中可包含休止符。符尾方向直接用数字表示,符头方向加上数字和连音符线。音值基本划分的等份为二、四、八、十六份等,以此类推。连音符时值的长短,与它所代替的基本划分音符的时值相同。三等份代替基本划分的二等份,称为三连音。基本划分的四等份和八等份之间,可自由划分五、六、七等份。用它们代替四份,分别称为五、六、七连音。音值长短与四等份相同。符点音符的基本划分等份为三份。自由划分的二等份与四等份代替三等份,称为二连音,四连音。

(五)变音记号 用来表示升高或降低基本音级的记号,称为变音记号。

1.种类 变音记号可分为五种:升号 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半音;降号 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半音;还原号 表示将已经升或降的音还原成基本音级;重升号 表示将基本音级升高一个全音;重降号 表示将基本音级降低一个全音。这些记号是固定的标志,但在实际运用中,要灵活的改变。升高音不一定是升号,降低音不一定是降号。例:将降B升高半音,应在B音符前写还原号,而不是升号。它是指在原来已经降低的音符上,升高半音位置。所有音符的升、降、还原都要从音符所在的实际高度上去考虑。

2.变音记号的作用

a)调号的用途(调号后述)写在五线谱谱号后面某个音的位置上,表示整个乐曲中这个音符都需要升高或降低。

b)临时升降的用途 变音记号作为临时标记,涉及的范围仅限于一小节之内。

第三章 音阶

在音列的基础上,找一个主音,按照高低次序和音之间一定关系,进行到下一个主音的排列,称为音阶。音阶每一音级分别由罗马数字Ⅰ、Ⅱ、Ⅲ、Ⅳ、Ⅴ、Ⅵ、Ⅶ标记。

每一级音的名称分别为: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

音阶可以从任何一级自然音级或变化音级上构成(重升,重降除外),开始音称为主音。用主音的音名作为音阶的名称。

一、大调音阶:

以C开始为主音,音阶排列为: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全音、半音。大调音阶的色彩,体现在第Ⅰ级与第Ⅲ级之间为两个全音关系,较为明亮。Ⅰ级主音,Ⅳ级下属音,Ⅴ级属音,Ⅶ级导音,Ⅲ-Ⅳ级,Ⅶ-Ⅰ级是半音。这种音阶由相同的两部分组成,称为自然大调音阶。

1.升号系列的音阶

将C大调的属音G作为新的主音,按同样的关系排列,形成新的音阶。

按原来的结构排列Ⅶ-Ⅰ是半音,所以将Ⅶ级上的F升高半音,这个固定升高的音,写在五线谱左端,称为调号。

2.降号系列的音阶

将C大调中下属音F作为新的主音,结构不变,形成降号系列的音阶,以此类推。

与自然大调音阶相比较,将第Ⅵ级音降低半音,称为和声大调音阶。Ⅵ-Ⅶ级之间形成全半音(三个半音相加)与自然大调音阶相比较,上行不变,下行降低Ⅵ、Ⅶ级,用临时记号标明,称为旋律大调音阶。

二、小调音阶

小调音阶将大调音阶中第Ⅵ级作为主音,形成音阶。

音阶可以从任何自然音级或变化音级上构成,(重升、重降除外),开始音称为主音。

小调音阶也可分为三种:小调音阶的色彩体现在第Ⅰ级与第Ⅲ级之间,一个全音,一个半音,色彩较为暗淡。

1.自然小调音阶: 以a开始为主音,音阶排列为:全音、半音、全音、全音、半音、全音、全音。2.和声小调音阶: 与自然小调音阶相比较,临时升高第Ⅶ级。Ⅵ-Ⅶ级之间为全半音。

3.旋律小调音阶: 与自然小调音阶相比较,上行临时升高第Ⅵ、Ⅶ级,下行还原第Ⅵ、Ⅶ级。

三、半音阶: 音阶由半音组成。

半音阶本身不是一种独立的音阶,它是在自然大调、小调音阶的全音之间,填入半音形成的。填充的音符用实心符头表示。

半音阶有几种写法:

1.在自然大调音阶基础上,上行的全音之间升高低音填充,下行的全音之间降低高音填充。

2.上行用降Ⅶ级代替升Ⅵ级,下行用升Ⅳ级代替降Ⅴ级。

3.在自然小调音阶基础上,用降Ⅱ级代替升Ⅰ级,上下行一样。(下行加上还原记号)。

四、特殊音阶:

1.全音音阶 相邻的音之间都是全音。注:其中的两个音,按同音异名(等音)计算也是全音。

2.日本五声音阶 由三组全音和两个三度音(后述)组成。

3.其它类型的音阶

a)吉普赛音阶 两个全半音。由于有两个全半音的出现,造成音响效果的紧张感。

b)中古调式音阶 纪流行在欧洲的七声自然调式音阶,称为中古调式音阶。

这些音阶具有独立的意义。在它们的基础上产生的音乐,在中世纪教会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第四章 调

在音乐中,通过许多音按照一定的关系连结在一起,塑造音乐形象。这些具有不同表现作用的许多音,所构成的体系,称为调式。音列构成调式的基本素材,音阶在一定条件下能表现调式的规律。

表现调式音高位置的称为调。调式所具有的特性称为调性。音阶主音的名称加上调式的标记构成调的名称。如:以C为主音的大调式称为C大调。

一、调号

音阶排列中所产生的固定的变音记号称为调号。调号数量的多少及主音音高位置,分别表示不同的调。调号在高低音谱表具体的书写位置。

1)大调

升号系列 例:

降号系列 例:

2)小调 在音乐作品中,和声小调较为常见。导音(第Ⅶ级)升高用临时记号标明,不能写在调号中。升号系列 例:

降号系列 例:

小调调名常用小写字母标记。

升降记号各音的顺序用字母表示为:

二、近关系调

在音乐表现中,调与调之间关系的远近,对表达音乐形象起着一定的作用。两调之间共同音较多的称为近关系调。关系较近的调,给人平稳、自然的感觉。关系较远的调,色彩对比明显,给人新鲜的感觉。

近关系调可包括:同主音调(同名调)、平行调、属调、下属调等。

1.同主音调(同名调)顾名思义,主音相同,调号不同的大小调之间称为同名调。例:C大调与c小调。主音相同,音阶除第Ⅲ级与第Ⅵ级音以外,其它各音相同。例:

2.平行调

调号相同,主音不同的大调和小调,称为平行大小调(或关系大小调)。平行小调从大调音阶的第Ⅵ级向上排列,音列相同。

3.属调

任何调(主调)的属音作为主音,所产生的新调,称为属调。如: C大调的属调为G大调。a小调的属调为e小调。

主调与属调的调式一致时,调号相差一个。4.下属调

任何调的下属音作为新的主音,产生的调称为下属调。

三、等音调

调式结构相同,音高位置相同,主音、调号不同的同音异名的调,称为等音调。第五章 音程

两个乐音之间在音高上的相互关系,称为音程。两音先后演奏为旋律音程,书写时左右分开。两音同时演奏为和声音程,书写时上下对齐。

音程的写法,读法自下而上。下面的称为根音,上面的称为冠音。

一、度数

音程在五线谱上所含的间和线的数目,称为度数。从同一音高上分别构成一度至八度,关系为: 例:

五线谱的每一间或线称为一度。两音相邻,一个在间上,一个在线上为二度。相邻的线或间构成的音程为三度。以此类推。向上、向下构成的计算方式相同。

二、种类 音程的度数相同,所包含的半音或全音的数目不同,因此性质也有所差别。为了区分这样的音程,需要用文字加以说明。

例:

音程之间半音的增减,决定它的性质大小变化。

倍减音程(加半音)=减音程(加半音)=纯音程(加半音)=增音程(加半音)=倍增音程 倍增音程(减半音)=增音程(减半音)=大音程(减半音)=小音程(减半音)=减音程

注:纯音程减半音为减音程,纯一度除外,只有增一度,没有减一度。因为纯一度音程的任何变动,都是使半音增加。

1.自然音程:

自然调式中所具有的一切音程,包括纯音程、大、小音程,增四度及减五度音程,称为自然音程。2.变化音程:

除增四度,减五度以外的所有增减音程及倍增、倍减音程,称为变化音程。

构成变化音程时,不要随意用等音。只能在音符前加临时记号来增减半音的数目。例:E到#E是增一度,#E与F是等音,不能用F代替#E。将纯音程、大音程的冠音升高或根音降低,成为增音程。将纯音程、小音程的冠音降低或根音升高,成为减音程。

三、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各种音程按照和声音程在听觉上所产生的效果,将音程分为协和与不协和两类。

四、音程在音乐中的表现

旋律音程根据不同的进行方向可分为上行、平行、下行三种。例:

将各种音程连结,所形成的线条构成旋律,用它们来塑造千姿百态的音乐形象。

五、单音程与复音程 八度以内的自然音程、变化音程称为单音程。超过八度的所有音程称为复音程。复音程的大跳进行,将音乐推向高潮。复音程的计算方式为:单音程的度数加上7,等于复音程的度数。反之,用某音作为根音,构成十二度音程,用12减7等于5,也就是用根音构成五度,再提高一个八度即可。复音程的性质,包括大、小、增、减、纯等,与单音程的名称相同。

例:

纯5度 纯12度

六、音程的转位

将音程中的低音升高一个八度,或将高音降低一个八度,称为音程的转位。八度转位为一度,七度转位为二度,六度转位为三度,五度转位为四度。

纯音程转位不变,大音程转位变小音程,增音程转位变减音程,倍增音程转位变倍减音程。例:

七、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

在调式音阶中,Ⅰ、Ⅲ、Ⅴ级为稳定音级。由稳定音级相互构成的音程,称为稳定音程。例:C大调

除Ⅰ、Ⅲ、Ⅴ级以外,Ⅱ、Ⅳ、Ⅵ、Ⅷ级都为不稳定音级。由不稳定音级构成的音程,或一个稳定音级、一个不稳定音级构成的音程,都称为不稳定音程,因此需要解决。

首先看不稳定音级对稳定音级的倾向性。例:

将不稳定音级进行到最近的稳定音级上,也就是不稳定音程的解决方式。

在C大调中,Ⅰ级稳定,Ⅱ级要解决。它可解决到Ⅰ级或Ⅲ级,相比较之下,Ⅰ级更为稳定些。

八、等音程

7.基本乐理教学大纲(陈怡) 篇七

基本乐理知识包含音律属性、节奏、音程、和弦、调式、记谱等,是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中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学好基本乐理知识对学生音乐知识掌握和巩固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音乐旋律的基本理论知识, 学会对音乐元素和表现形式的界别,提升音乐鉴赏能力,并为学生音乐感悟和创造能力培养打下基础,因此,基本乐理课对高师专业学生来说显得十分重要。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我国大多数高校中的基本乐理课教学形式较死板,教学理念显得较陈旧。课堂理论教学以“师授生学”为主,教师讲解以乐理知识灌输和概念剖析为主旋律,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乐理知识,并通过被动的技能考试掌握知识。因此,很多高师基本乐理课堂呈现出“教师津津有味,学生不知所谓”的状态,整个课堂教学质量变得“高耗低效”。

综上所述,在高师基本乐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基本情况,敢于创新教学形式,不断革新教学手段,将学生的“体验感、探究感、兴趣感”作为课堂教学流程设计的重要前提,将以“学生为主体”作为课堂教学组织实施的关键要素, 创设多元化、立体化、创新化的课堂教学情境,让学生掌握基本乐理知识的同时,体会课堂学习乐趣和快感,真正做到“享受课堂”。以下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谈高师基本乐理课程教学创新设计的具体实施策略。

二、“乐理+视听”组合教学,构建“层次性+探究性”课堂

基本乐理主要是对音乐理论方面知识的讲解课程, 大多数教师在授课环节中以乐理知识讲解、乐理习题训练为主,上述教学流程是一种最普遍的高师基本乐理课程教学策略,一定程度上使课堂授课质量得到保证。然而,如此“简单粗暴”式的教学模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进行下去,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从长远看,反而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设计基本乐理课程教学流程时不应将该课程作为一种单独知识体系,引入“交互融合”的教学理念,构建“组合式”教学课堂, 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立体化的课堂体验感。我认为,将基本乐理知识与音乐视听技能锻炼结合在一起,通过循循善诱、问题引导等策略,构建“层次式+探究性”综合课堂,不失为高师基本乐理课程“组合教学”的一种良好的实践策略

层次一:创设听觉训练情境,探究初级乐理知识。

探究环节一: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和音响设备播放一条旋律,并提出以下基础性乐理问题:设问1:你从刚才旋律中能体会出何种情感? 设问2:你能说出这首歌曲的名字吗? 接下来, 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探究中心则围绕上述两个问题展开, 由于设问1属于“个人情感发挥”类题目,因此得到全班同学的“偏爱”,大家纷纷各抒己见 ,课堂气氛逐渐活跃起来。

探究环节二:其次,利用多媒体和音响设备,再次播放上述旋律,并提出以下深入性乐理问题:设问3:你能否打出上述旋律节拍?设问4:你认为上述旋律的节奏是怎样的? 上述两个问题涉及基本乐理知识中的节拍和节奏,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我将学生分为5个小组,引导他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锻炼学生的自主意识与沟通能力,课堂氛围更活跃。

层次二:创设动手训练情境,探究深度乐理知识。

探究环节三:再一次进行乐曲播放,完成后对该首歌曲的创作背景、作品内涵进行简单介绍,并提出一些难度较高的乐理知识问题:设问5:该首歌曲主题节奏的进入方式是什么? 设问6:该首歌曲的段落如何划分? 设问7:该首歌曲旋律中的主要节奏动机为? 上述三个问题有一定难度,因此,我采用“全班团体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收集完大家答案后,对他们的回答一一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

探究环节四:通过前面一系列教学环节,学生通过聆听探究基本掌握该首歌曲的乐理知识。接下来,我便展开动手技能训练, 要求学生根据所听所想, 使用钢琴弹奏出歌曲的旋律,并将乐谱中的主题旋律和主要音律记录出来,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升华。

在上述案例中, 教师将基本乐理与视听练耳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层层组织、分类设问的手段,构建组合式乐理知识教学课堂。整合授课环节中,教师没有进行“生搬硬套式”的纯理论化教学,而采用设问引导、自主探究、层次构建、实践训练等多种教学策略,将学生的注意力和关注点牢牢“锁”在课堂中,多元化训练学生的基本乐理知识技能,整堂课逻辑组织严密、教学内容丰富,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得到充分展现。

三、“乐理+趣味”渗透教学,构建“交互性+愉悦性”课堂

我国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说:“兴趣是通往成功之路的基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愉悦与光明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途径。”两位教育界前辈的话不约而同地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理, 即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是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构建饶有兴趣的课堂,强化与学生的交互沟通,以形式多样的乐理实践活动使基本乐理课变得愉悦丛生, 从而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人性化、直观化。

我认为“趣味性”乐理课堂构建形式多种多样,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应本着“因地制宜、因人施教、不拘一格”的原则结合班级学生具体情况,采用游戏教学、肢体动态教学等方式,完成教学流程设计与实践。

在讲解基本乐理知识《节奏》这部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节奏感和动态感,我便应用“肢体动态教学法”。在具体操作中,我结合“体态律动”教育体系相关内容,分别播放舒缓型、快速型、中速型等节奏感鲜明的不同旋律,并让学生以走、跑、跳、摆动等肢体动作与手部拍打相结合的形式,感受不同音乐节奏带来的动态感和生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深入学生,与他们一起进行“动态体验”,课堂教学趣味异常浓厚,让学生充分感受基本乐理课程的趣味性。

当整个课堂气氛被带动起来后,我“趁热打铁”引进游戏教学,为了让学生体会节奏感在音乐表现形式中的魅力,我组织学生进行了《敲钟》游戏。首先,我将班上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分为若干组,其中一人扮演钟,另一人则扮演敲钟的人 ; 其次 , 我为他们提供钢琴伴奏,此时,扮演钟的学生需要根据我提供的节奏用双手表示钟所处的高低或左右等不同位置, 而扮演敲钟人的学生则根据钟所处位置适时完成击打过程。最后,我根据各小组节奏演绎成绩,分别评判出一、二、三名,并给予相应物质奖励。

【教学效应分析】上述案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 ,构建“肢体动态+游戏体验”的双轮驱动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设计理念。具体操作过程中,通过物质奖励、分组游戏等形式丰富教学实践过程,使学生在掌握“节奏”这一基本乐理知识的同时,充分感受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交互感, 学生的参与主动性得到提升,“乐理+趣味”的教学效果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四、结语

8.基本乐理教学大纲(陈怡) 篇八

《五线谱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教程》原名《五线谱读法基础教程》,是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两门音乐共同基础课合二为一的教程。

该书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是该社继“李重光音乐理论知识普及读本”系列之后推出的“李重光音乐理论系列教程”中的第一本。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这两门音乐共同基础课从来都是有分有合,分分合合,各有利弊。到底怎样为好,这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和条件。从教育方针、教育法则到课程设置、师资水平、课时分配,都与之有着直接关系。

将两者合而为一,最大的好处,就是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避免了单纯讲理论的枯燥、单调、乏味,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节省了时间。学得活,用得上,记得牢。特别是通过不断地实践,对理论知识的作用,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关系,就会领会得更深、更透。

这就是李重光先生编写这本教程的初衷。

该教程的编写,充分利用了首调唱名法的有利条件,将十五个调、七种音的位置,简化为一种关系,可以同时学习七种谱表(高音谱表、低音谱表、五种C谱表),使复杂的读谱变得异常简单,也很容易掌握。本书每课都分为四部分:乐理知识,读谱提要,听觉训练,视唱练习。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技能训练,都遵循简单明了,循序渐进的原则,有讲,有练,有说明,可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学习,也可以自学。

作为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合二为一的音乐基础课教材,该书值得期待。

李重光音乐理论知识普及读本系列

《基本乐理书面作业习题集》

《键盘上的乐理知识》

《新编通俗基本乐理》

《基本乐理600问》

《儿童视唱入门》

《怎样读五线谱》

《新法读谱速成》

《怎样练视唱》

《怎样读简谱》

李重光儿童钢琴系列

《小鼓响咚咚——儿歌改编的钢琴曲集》

《儿童趣味钢琴练习曲》

李重光音乐理论系列教程

《五线谱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教程》

9.基本乐理中的等概念 篇九

关键词:基本乐理,概念,等概念

教师在讲解基本乐理的某一章节时, 首先应该讲清楚的就是这一章节的概念。学生在做乐理习题或视唱练耳时, 乐理概念应该清晰。乐理概念在教师整个教学过程和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教师在讲某一概念时, 经常会遇到“关系大小调也叫做平行调”这类概念, 学生参加音乐高考也会遇到类似试题。例如, 1999年河北省乐理高考试题中就有“同名大小调又叫做 () ”, 2010年河北省乐理高考试题中也有“高音谱号又叫做 () ”。在教学过程中, 我把这种同一个概念的两个不同的名称叫做等概念, 并把等概念当做课题加以研究, 把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中, 提高了教学质量。

等概念是怎么形成的呢?

一、历史原因

从古至今, 中国并没有一本自己的“基本乐理”类的乐理著作。现在通用的“基本乐理”, 最初都是民国年间在外国“基本乐理”的基础上译编而成。如丰子恺1934年10月编的《开明音乐讲义》, 其材料大部分取自日本伊庭孝著的《音乐读本》;再如朱稣典1932年编的《小学教师应用手册》一书, 书中“间有采用东西诸学者的著作或高论”。由于这些书籍是在70多年前编译而成, 因此, 有些概念的名称与现在不一致。例如, 现在的“大七度”, 过去叫“长七度”;现在的“音程的转位”, 过去叫“音程的回转”……乐理概念的新旧名称就构成了等概念。虽然乐理概念中的原有名称早已不用, 但高考乐理试题中不时地会出现一些旧的名称。不了解这些等概念, 就无法把这些乐理试题做出来。例如, 上海音乐学院招生乐理试题中就有:“写出下列音阶中各音的阶名。”一般的乐理教科书及音乐词典中, 均无“阶名”一词。经查证, 在过去, 阶名=唱名 (朱稣典《小学教师应用音乐》) 。在当代的基本乐理中, 阶名=调式音级的名称=音级名称。在《音乐》《音乐理论基础》等教科书中, 宫、商、角、徵、羽叫做五声调式的阶名。这一叫法虽不多见, 却十分合理。显然, 上海音乐学院乐理试题中的“阶名”指的就是调式音级的名称。再如, 在武汉音乐学院招生乐理试题中, 有“以大字组E为基音写出1-16号谐音”的试题, 虽然许多乐理书籍和音乐词典上均无“谐音”一词, 但在这里“谐音”明显与“分音”是同一概念, 也就是说, “谐音”与“分音”构成等概念。

二、翻译的不同

不同的翻译也会造成一个概念有两个以上的名称。如李重光把“混合利底亚调式”也译成“米索利底亚调式”, 二者实际上是一种调式。因此, 二者构成等概念。再如, 朱稣典1932年编的《小学教师应用音乐》一书中:“长音阶英名major scale亦可译成大音阶。”在这里, 长音阶=大音阶, 二者构成了等概念。由此可见, 等概念在70多年前就已经产生了。

三、因简写或简称而形成的等概念

简称与简化字一样, 给学习乐理的人带来方便。但是乐理概念不能随意简化。例如, 把“音级名称”简化为“音名”, 那就错了。因为“音级名称”与“音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二者不能够成等概念。“音级名称”是指主音、上主音、中音、下属音、属音、下中音、导音等, 而“音名”专指C、D、E、F、G、A、B等有固定音高的音, 二者不能等同。

四、由中西方乐理概念相对照而产生的等概念

例如, 中国民族音乐理论中的“无板无眼”与现代乐理中的“自由节拍”“散拍子”“散板”构成等概念, “有板无眼”相当于1/4拍子, “一板一眼”相当于2/4拍子……在这里, “板”表示强拍, “眼”表示弱拍。它们都是等概念的表现形式。

五、某些等概念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同一事物的本质

例如, 减小七和弦又叫半减七和弦。减小七和弦是从和弦的结构上来说明, 此和弦是减三和弦与小七度音程的结合;半减七和弦则是相对减减七和弦而言, 只减了一半的意思。类似的概念还有:等音又叫同音异名, 关系大小调又叫做平行调, 同主音大小调又叫做同名调……这一类现在应用的最多, 是最典型的等概念。

六、“基本乐理”也在与时俱进

一些音乐理论工作者针对乐理概念, 常会提出一些新观点、新看法, 创造出一些新的乐理概念和名称。这些新名称与原有名称交相辉映, 构成等概念, 使基本乐理的概念丰富多彩。等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开阔学生的视野, 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这一概念。例如, 燕乐音阶中的“闰”, 在袁丽蓉编著的《基础乐理教程》 (南开大学2004年版) 中, 称作“清羽”, 这样, “闰”与“清羽”就构成了等概念。“清羽”即表示羽上方小二度之意, 是从“清角是角音上方小二度”推理而来。中国民族调式并无“清羽”之说, 但“清羽”这一概念的出现, 使人感到既合理又新鲜, 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 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 有些等概念实际上并不相等。但高考试卷上这样出题, 时间长了, 就成了约定俗成的等概念。以2010年河北省音乐高考的乐理试卷为例:“高音谱号又叫做 () 。”括号中只能填G谱号, 因为G谱号包括高音谱号与古法国式高音谱号两种, 高音谱号是G谱号中的一种, 因此高音谱号与G谱号并不完全相等。再如, 将“分音”与“泛音”等同, 把“分音列”叫做“泛音列”都是不妥的。因为“分音”包括“基音”与“泛音”两种, 所以“分音”与“泛音”不能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等概念, 从而“分音列”与“泛音列”也就无法构成真正意义上的等概念了。

同一个概念可以有两个以上的名称, 但一个名称绝不可以表示两个以上的事物。例如, 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06年8月第10次印刷的幼儿师范教科书《乐理、视唱、练耳》第一册中, 在第3—4页上, 把C、D、E、F、G、A、B叫做音名是对的。但在本书第53页上, 又把宫、商、角、徵、羽叫做音名。这样叫实在不妥, 不如把宫、商、角、徵、羽叫做阶名或叫做音级名称更合适。否则考试时要求写出音名, 学生是写C、D、E、F、G、A、B还是写宫、商、角、徵、羽呢?

总之, 等概念是基本乐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 也是学生学习乐理时应该格外关注的理论问题之一。因为等概念经常出现在音乐高考时的乐理试卷之中, 所以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千万要注意等概念这一现象, 不要因为忽视了等概念而影响了乐理成绩。

参考文献

[1]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1962.

[2]李重光.基本乐理通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人民教育出版社音乐室.乐理视唱练耳.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

[4]全国中等艺术师范学校教材编写组.乐理视唱练耳.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5]夏野.中国音乐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6]丰子恺.开明音乐讲义.开明函授学校, 1934.

10.基本乐理教学大纲(陈怡) 篇十

一、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的含义

(一) 基本乐理

基本乐理包括和声学、曲式、音乐美学、音乐史学等内容、基本乐于主要是根据音乐理论体系所制定或者总结出来的音乐基础知识。深入掌握基本乐理, 能够使学生的理论基础更加深厚, 对其音乐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影响。基本乐理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才能。

(二) 视唱练耳

视唱练耳是音乐专业中的一门基础课程, 相对来说更加注重对学生的音乐技能方面的训练, 主要保利读谱唱歌和发声练习等内容。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 我国在视唱练耳课程的发展上还不够成熟, 一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是根据国外音乐教育制定和安排的。视唱练耳教学主要由视唱训练和听觉训练两部分组成的。

二、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融合的必要性

多年的教学实践显示, 将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有效的融合起来, 能够使学生增强学科渗透能力, 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的融合, 也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所以将在视唱练耳课程教学中融入基本理论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基本乐理课程作为一门理论基础学科, 过于强调理论知识, 忽略了实际音响, 这样就会使学生只能感受到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 感受不到实际的音响效果。而在视唱练耳课程中, 可以通过音响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理论知识阐述的内容, 将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结合起来, 不仅可以使学生对音乐的记忆更加深刻, 还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更加完整、准确的音响效果, 从而促进学生泛唱精唱能力和思维能力。另外通过音响效果, 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和巩固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融合, 学生不仅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到理论知识, 还能够很好的完成听辨和视唱任务。

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 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融合, 可以让学生通过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关系, 更好的了解和掌握音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 在音乐教育中, 更加注重音乐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和表演技能。而且音乐基础知识和表演技能是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 两者的学习并不单纯是为了让学生学习乐谱和乐理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真正的参与到学习中来, 了解使用视唱练耳技能和利用乐理知识的方式, 提升自身的音乐表演能力, 促进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

三、音乐专业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融合的建议

(一) 突破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不仅能够客观的反应出教学规律, 而且可以指导和约束教学活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该在一定的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 以及教学计划和方法的制定。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特点和特性, 在教学原则的选择上也必须符合专业需求, 注重审美教育和音乐的多元化, 提升学生对审美和音乐文化内涵的理解。

(二) 改进教学内容

对于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的融合, 需要相关人员注重教材的选择和安排, 让教学内容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在编制教材时, 也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 加强教材内容的新颖性和吸引力。由于我国多年来受西方音乐教学的影响, 并没有将我国优秀音乐文化体现在基本乐理教材中, 所以要将我国几千年积累的优秀音乐文化加到音乐教材中, 让学生对于本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四、结语

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作为音乐专业中最基本的两门课程, 两者之间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虽然两者在侧重点上是不同的, 但是具有相同的教学内涵, 而且只有两者之间相互融合, 才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增加学生的学习渠道, 让学生深入的认识音乐和感知音乐, 提升音乐表现力和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感。

摘要:长久以来, 对于音乐专业中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课程, 我国一直将其作为两门分开的基础乐科来进行教学。然而作为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存在的这两门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的。分科教学导致这两门课程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理论课也产生一定的恐惧和排斥。而将基本乐理和视唱练耳融合成一门课程, 能够使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同时进行, 让学生获取到更多的音乐信息, 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音乐专业,基本乐理,视唱练耳,融合,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杨三川.刍议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整合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4, 1.

[2]徐艳霞.告知院校音乐专业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融合的必要性[J].北方音乐, 2013, 12.

上一篇:语文公开课一面五星红旗教学反思下一篇:公安竞职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