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伦理(13篇)
1.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伦理 篇一
关于开展人工关节置换的医学伦理审查报告
为规范“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应用,我院伦理委员会对该项目相关医学伦理学问题进行了审查。
医疗技术项目名称:人工关节置换术 人工关节置换术承担单位:***医院
手术项目负责人
***职称:外科主任医师,从事外科
工作40年,从事骨科工作34年。
手术项目组成员:*** 职称: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外
科工作34年,从事骨科30 年 ***职称:外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外科工作40年,从事骨科30年 *** 职称:外科主治医师,从事骨科临床工作20年
人工关节置换术涉及人体研究的主要内容:该项目主要是置换人体髋该项目的结果用于减轻病人痛苦,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不存在利益冲突。伦理审查评议意见: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议,该技术属国内比较成熟的技术项目,充分考虑了安全性和公平性原则,其内容对患者的伤害和风险在可控范围内。患者的选取将基于自愿和知情同意的原则,并将尽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权益及隐私,内容和结果不存在利益冲突。结论:在该技术中,患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对患者存在的潜在风险可控,同意该项目设施。
医院伦理委员会
2012年6月28日
2.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伦理 篇二
1 伦理关系的探讨
在目前的医学发展中, 最为常见的伦理关系是医患关系。在实际的医疗救助过程和医患关系中, 医生有责任而且必须对病人投入道德情感,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现在我们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医疗的救助过程是在医患关系中开展的, 是在医患关系中实现其价值的, 只有肯定医患关系是一种伦理关系而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合同关系, 经济意义上的消费关系, 技术意义上的操作与被操作的关系, 医生道德情感的产生才有其现实基础, 对医生道德情感的研究也才有价值。那么在现实的医疗救助过程中如何才能更好的解决这一伦理问题呢?
首先, 作为医院的一方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院方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医患关系, 提升医生的道德情感。在深化医疗改革的新形势下, 加强对医生的道德情感的研究, 有利于培育医生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感, 形成一种良好的医患情感氛围。使患者能够感受到医生对自己的关怀是发自内心的, 而不是表面的。医患关系中最简单也最纯粹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一旦这一关系变成了人与物再与人的关系就会导致医生与患者的思想、感情交流由操作与被操作的关系所代替, 更为严重的是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情感距离被拉大了, 病人的人格尊严也会因此而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这一关系的改变同样会致使医疗行为的纯经济利益化。一旦追求经济利益成了医疗行为的惟一驱动力量, 医疗行为就成了赤裸裸的人与金钱的关系, 而导致一些经不起金钱诱惑的医生对患者进行一些不必要的昂贵仪器设备的特殊检查、重复检查、全面检查等现象的出现。严重损害了患者的经济利益和在这些不必要的检查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对患者有危害的检查项目。
除此之外, 医生对患者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同情心、相应的责任感和关怀感以及尊重感。同情心主要来源医生本身, 而与其资历没有直接的关系。而医生的道德同情心是产生仁慈、关怀、利他、助人等美德的道德心理基础。同情的道德情感不管在医学发展的哪一个时代都不应该被遗忘, 它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理应跨越历史的时空, 在当代医疗实践活动中仍然应该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医生的道德责任感能促使医生积极地、自觉地去承担道德义务。医生的责任感是医生在医疗救助的过程中自觉的从维护患者利益, 从关心爱护患者出发, 推动自身为患者服务的一种内心体验, 并由此而产生的对自我的约束和要求, 是对医疗职业和患者恪尽职守的情感。相对于以上两种, 关怀感则是医患关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道德情感, 往往关怀感的缺失也会成为引发医患矛盾和医患冲突的一个因素。关怀感是医生和患者之间情感交流以及心灵相通的桥梁。最后是医生对患者要有尊严感, 而这种尊严感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 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自古以来, 人的生命一直被视为神圣而不可侵犯, 人的生命具有本体论的意义, 其存在本身就具有尊严和价值。但是今天, 生命的这种神圣性遇到了危及, 生物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现代医学获得了改变自身的能力, 在现代生物医学技术的控制下, 人的生命甚至可以无限制地被操作、移植、取代甚至复制。尊重病人的生命价值成了目前医学上的焦点。第二, 尊重病人的独立人格。主要是要求医生尊重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的具有和医生一样平等的地位。
2 伦理问题
随着器官移植、人工授精、试管婴儿、克隆、基因技术等等新的生物医学技术名词充斥于社会的各个方面时, 谁都不能否认, 今天的医学科学己经全面跨进了一个相当程度的技术时代, 而致使这一直接关系到生命的古老职业, 不可避免地成为了这一时代里备受大众关注的一个伦理评价焦点。下面就两个相关的例子说明这一伦理问题, 第一个是关于安乐死的争论。安乐死是医学与伦理争端中的一个最为常见的例子。特别是在已就安乐死立法的荷兰, 就有人提出, “对自愿安乐死的任何合法化将导致对非自愿安乐死的认可, 并且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现象在荷兰确实已经发生了。第二个就是关于基因组科学发展所引发的争论。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一对夫妇怀了一个胎儿, 生物信息分析显示这个胎儿属于遗传缺陷儿, 在这一前提下, 医院是否应该告知这对夫妇呢?如果告知, 可能会出现夫妇终止妊娠。但是不告知的话, 则又违反了知情权的原则。
3 伦理原则
相关的伦理原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医学应以民主、人道的伦理发展观指导自身的发展。所以无论今天的医学发展观是什么, 其最核心、最原始的观点来自于最朴素的伦理发展观, 即医学的发展应牢记医学是一种“人扶助人”的科学, 是一门以提倡民主与人道精神的科学。第二, 世界上不可能出现一个用于指导医学发展的统一的伦理指导规范。国家发展历史的不同、民族不同, 政治法律经济制度不同、文化的多样等等现实性因素的不同使得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统一的伦理规范。第三, 医学的公共责任是医学必须承担伦理评价的前提。对这一原则的简单概括可以归纳为:先有了人对某具体技术的发展, 前景的预期, 其后才有社会对实在技术的成效评价, 实在评价的积累逐渐形成了人们对生物医学的总体评价。
综上所述, 在目前我国医学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认真严谨的看待这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伦理关系和问题, 同时必须遵循在“尊重人的权利, 医学技术的发展具有公共责任”的医学伦理原则下, 我国的医学发展才能更好、更快。我们医学工作人员要谨记伦理学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琼书, 李灵杰, 宋华.法制环境下的现代医学——一个必须面对的新问题[J].医学与哲学, 2004, 25 (8) :63-64.
[2]徐天民.中西方医学伦理学比较研究[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8.
3.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伦理 篇三
[关键词] 生命伦理学;循证医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09-02
由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Education,IIME)制定的《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于2002年首先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试行,现已成为医学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献[1]。《要求》产生于现代医学伦理学观念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深入人心、而循证医学正迅速传播的医学变革时期,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要求》明确提出本科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是医疗实践的核心,而医疗实践有赖于最新的有效的知识和信息。”
根据《要求》的精神,笔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从2009年5月开始尝试对在院实习医生进行循证医学教学的同时,阐述其内涵的现代医学伦理观念和临床意义,试图通过临床实习
这种非正式的伦理学教育方式来强化医学生的伦理意识。在2010年实习医生进入临床的岗前教育中正式加入“循证医学及其伦理观”等专题讲座,使其在入科之前就植入“循证与伦理实习”的理念。
笔者所在医院实习医生分别来自青岛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潍坊医学院和泰山医学院等,虽然各院校教学内容不尽相同,但医学伦理学均是必修课。为了解实习医生对伦理学和循证医学的认知现状,入院培训时笔者针对性做了调查,结果显示医学伦理学淡忘者几乎为半数。见表1。进一步询问原因可知各医学院校的伦理学教育大都采用传统的、简单的、刻板的说教方式,学生普遍感到抽象而乏味,考试结束便束之高阁,进入临床的大多数实习医师对医学伦理学只停留在模糊的医德规范的概念上。
对实习医生开展循证医学临床教学时阐述其医学伦理意义是一种教学尝试,对于刚入临床的实习医生,将伦理学与循证医学教育结合起来,有助于理解两者在医疗行为中的作用和价值。现从多方面论述这种结合的优势和意义。
1 教学的支撑点——从临床实际剖析循证医学的伦理内涵
1.1 从病人的角度和价值出发
循证医学从病人的角度和价值出发,客观地理解病人的内心感受和需求,主动维护病人的医疗选择权和决定权。这种仁爱之心和同理态度是医务从业者不可缺少的美德,也是医术进步所必需的精神动力。
1.2 体现平等和公正原则
循证医学的信息交流体现了资源共享的平等和公正原则,有利于缩小现行医疗体制下不同级别的医院和不同水平从业者的差距。
1.3 以试验数据为依据
循证医学强调以大规模、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数据为依据,最大程度地减少临床不确定性,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实现追求卓越的医德意愿。
1.4 核心是为病人服务
循证医学的核心是为病人选择当前最新、最可靠、最合理的诊疗证据。减少医疗干预的失误,促进医疗决策科学化,以求达到一种至善的境界。
1.5 可使从业者自觉转变为追求终身教育
循证医学可使从业者由阶段性受教育者自觉转变为追寻终身教育,发挥出求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实现职业行为的最优化。“这也是当代医学道德进步即实现当代医学的道德本质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2]
2 教学形式——提高了规格,有利于教学相长
循证医学从简单解决医疗问题上升为探讨伦理问题,或为了解决伦理问题而争论如何处理医疗问题。这种辅车相依的复杂现象在临床随处可见,也正是临床实习医师的困惑之一。多学科交叉尤其是循证依据和伦理依据的综合评述是现代医学的特征,也是临床教学的难点,需要临床教师有较高专业和医学哲学的素养,同样也要求学生迅速脱离单一的书本教育和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嘉言懿行与学生的感悟会产生心灵上的互动,增强彼此的互信和对各自职责的承诺。
3 教学内容——扩大了视野,贯通了伦理与医疗之桥
实习医生需要学会用“用道德价值和原则检验此范围内人的行为”[3]。密切联系实习场景所处的医患关系、医患心理及社会舆论等,但在淡忘或轻视的情况下,即使一如既往进行了入院前医德医风教育,大多数实习医生也不会将所学伦理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将循证医学与伦理学并重地进行探讨,使现实中的价值判断和因果剖析更加丰富直观,笔者并不摒弃曾经的教材,相反,是让实习医师重温这些教材的重要概念,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结合临床现实,在实践循证医学中领悟其伦理蕴意,并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
4 教学方式——增加了授课的生动性
近年的本科实习医生基础知识扎实而联系实际不足,求知欲和自主意识均较强,面对择业、考研等竞争,学业上多有偏重,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教学活动会积极参与,对自认为重复性培训和低水平的讲座常采取抵制态度。如何让他们同时对两门看起来“无关又无用”课程感兴趣,甚至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教师的态度和方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拮取和剖析循证医学和医学伦理学的核心内容,并采用逻辑推理对两者进行链接,阐明其不可或缺的临床作用是本项教学的特征。一个拔新领异、鞭辟入里的讲坛才能激发好奇心,满足求知欲。
实践循证医学的步骤是提出问题-查询证据-解决问题,在教学中笔者也循此方法,即“循证教学”,讲课中时常面对医疗措施提出针对性伦理问题,师生共同讨论。“教师在医德教育中的作用就是体现在其问题设计要击中矛盾的要害,并产生碰撞,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4] 对初学者来说,临床伦理问题常常不能给出标准答案,教师只需把握住原则,重要的是实习医师在参与讨论医疗行为中的伦理问题过程中,完成了医学伦理意识的培养和医德素质的提升。
5 教学效果——强调实用性
通过教学,一方面使实习医师在直面病人的早期实践中即掌握了提出问题,寻找、甄别和应用证据,结合病人的知情同意和自身的知识与经验,综合制定循证决策的方法和途径。另一方面让实习医师明确这种医学模式符合医学伦理原则,因为它是目前最有利于病人的一种医疗实践。教学的出发点是循证医学和医学伦理学,但目的是通过解决纷杂的临床问题,激发实习医生对医学所含哲理的好奇和兴趣,引导他们走出书本,“由封闭走向开放,从孤立走向相互依赖,走向交流与沟通,促进人格、价值取向的转变”[5],领悟即将从事的行业中无处不在的伦理约束及其实践方法,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与高尚的道德品质并重的职业价值观。
教学医院是医学生步入临床现实的第一场景,是领悟和实践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学模式的初级阶段。美国伦理学家Richard Harsh等[6]认为:对医学伦理学理论内容的理解只是起点,体验和实践才是深入核心的根本途径。伦理意识和道德品质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应该是强制性的。而是在社会、家庭、学校、单位等环境中,通过长期培养和内心感悟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应该贯穿于教育始终。通过循证医学教学提高实习医师的医德涵养已产生良好的效果,在实习期的医疗实践中融入伦理实践是重温医学伦理学、完善医德培养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略,如果有需要者,请与作者联系)
(收稿日期:2012-02-15)
4.医学伦理委员会章程 篇四
第一条 为规范医务科技行为,保护受试者/研究者及应用者的合法权益,强化法制意识和医德观念,特成立孝感市康复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
第二条 医学伦理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1人,委员若干人,其成员主要由具有医学学科背景的人员组成,适当吸收非医学背景的成员参加。
第三条 医学伦理委员会成员和管理人员对会议评议、申请内容、研究参与者的信息及相关事宜负有保密责任。若遇所评审的项目与委员具有利益关联的情况,则该委员需回避。
第四条
医学伦理委员会进行伦理审查的领域及相关工作如下:
1、审核第一、二类医疗技术中伦理问题。
2、审核科研、教学、医疗过程或其成果的医学伦理道德问题。
3、定期审查科研项目、方案、技术、方法的临床试验。
4、审查科研、教学、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的严重不良事件。第五条 评审文件及内容
一、申请伦理审查的文件应包括:
1、签名并注明日期的申请表;
2、研究方案及支持性文件;
3、研究中涉及的伦理学考虑的描述;
4、需由研究对象填写的表格和问卷;
5、研究产品安全性、药理学、毒理学等相关的科学数据;
6、以未来研究对象能够懂得的语言所书写的知情同意书;
7、其他相关文件。
二、评审主要内容:
医学伦理委员会主要评审研究方案和支持性文件,要特别注意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过程、文件、和方案的适当性和可行性、是否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等伦理道德标准。其内容主要包括:
1、研究者的资格、经验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充分时间参加审议中的临床试验,人员配备及设备条件是否符合要求。目的是为了保证受试者在安全、有效的前提下接受临床试验,并使临床试验不致于因为设计不当和技术条件而失败。
2、试验方案是否适当。受试对象的选择要合理,并且使受试者在试验中可能获得的治疗利益大于承受的风险。方案中应事先确定在什么条件下必须终止试验,以保护受试者不受严重损害。试验设计前应充分掌握情报资料;了解药物、技术、仪器、设备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力求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3、受试者入选的方法和向受试者或其家属或监护人或法定代理人提供有关的信息资料是否完整、易懂,获取知情同意书的方法是否适当。
4、受试者因参加临床试验而受到损害,甚至发生死亡时如何给予治疗或补偿,以及相应的保险措施。
5、临床试验的最后结果要对病人有利。试验全过程,自始至终要充分考虑受试者获得的利益应大于承受的风险。
6、对试验方案提出的修正意见是否可接受。
7、审查受试者所承受风险的程度。第六条 评审程序
1、医学伦理委员会应在接到申请后定期召开会议,审阅讨论。每次会议参会人数不应少于5人。对试验方案的审查意见应在讨论后,以投票方式做出决定。必要时,可邀请非委员专家出席会议,但非委员专家不投票。
2、在审议后,主任委员签发书面意见,并附上出席会议人员的名单、其专业情况及签名。伦理委员会的意见可以是:Ⅰ.同意。Ⅱ.作必要修改后同意。Ⅲ.不同意。Ⅳ.终止或暂停先前批准的试验。
第七条 医学伦理委员会所有会议及其决议均应书面记录。记录保存及申报审核资料应保存到试验结束后5年。医务科负责会务安排、资料整理、会议记录、文件起草及档案保存等工作。
第八条 临床试验方案的执行
1、方案须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并签发书面意见后方能进行。
2、在试验期间中,对所有试验方案或其中知情同意书的任何修改应向医学伦理委员会报告,经批准后方能执行。
3、在实验中发生任何严重不良事件,均应向医学伦理委员会报告。提前终止或暂停一次临床试验,也应向医学伦理委员会报告。
5.医学伦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篇五
为加强对我院涉及人体的医学研究的伦理管理,使医学研究符合伦理规范,保障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特制订本工作制度。
一、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设置
(一)设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委员若干,委员若干。
(二)委员应具备多样性,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职业,不同的性别。至少1名委员与医院无关。
(三)委员由医院聘任,每届任期4年,可连任。
(四)法定有效投票人数至少超过委员人数的一半。必要时伦理委员会可邀请专家提出意见,但不参与投票。
二、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职能
维护研究活动参与者的尊严、权利、安全和福利,对提议的医学研究活动中的伦理问题进行独立、公正和及时的审查,对已经得到同意并且正在进行的研究活动给予定期的伦理学评价;同时也维护研究人员的利益和需求,促使研究活动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具体工作如下:
(一)、对医院的生物医学研究中涉及人体实验的项目进行伦理审查。
(二)、对国外引进的医学新技术(包指医疗器械、药品)、涉及到人类遗传资源的国际合作项目进行伦理审查。
(三)、对拟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及应用的医学新技术进行伦理审查。
(四)、对本单位申请的各种资金来源的科研项目进行伦理审查。
(五)、签发审查项目的伦理意见。
(六)、伦理委员会的秘书工作由科教科承担。
三、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工作制度
(一)委员在项目审查中,应严肃认真、客观公正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承担保密任务,实行回避制度。伦理委员会主任如需回避,由副主任主持审查。
6.2010年医学伦理管理工作总结 篇六
“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服务宗旨,注重加强医学伦理教育并将医学伦理管理贯彻到各项工作之中,使医院综合服务效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明显改善了医患关系,有力地推动了医院全面、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贴近实际、贴近医疗、努力增强伦理教育的针对性
进一步加强医学伦理教育,提高整体人员素质。随着新市场经济运行模式的构建,人们的经济生活,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也逐步渗透到了医疗工作中,对医务人员的道德观、伦理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有较大影响。为此,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医德医风建设力度,积极开展了医学伦理、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廉洁行医的自觉性,有力地促进了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面开展。
二、以德行医、依法管医,努力增强规范医疗的自觉性
1、扎实开展医德教育
针对医务人员文化程度不
一、岗位分工多样、素质差别较大等实际情况,我们注意改进和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其良好的医德医风,倡导关爱病人、!尊重同行、团结协作!、认真负责、虚心好学的工作作风,推动了两个文明建设的良性发展。同时,我们还改变了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和方法,不断增强医德教育整顿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充分发挥医院局域网作用,开发建设了OA教育系统,定期开展了医院风气建设!人生观及价值观教育等活动,同时,将医德医风建设的相关内容制作成网页,用看得见听得到的方式大力宣传医德医风建设规定,弘扬先进典型事迹,激发医务人员的爱岗敬业热情,使其落实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得到明显提高。
2、认真抓好作风整顿
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抓好医德医风建设的目的。我们注意从强化落实医疗规范入手,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全体人员在工作
中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业务技术,切实提高医疗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我们定期组织开展以医疗作风整顿、规范知识竞赛、科技练兵成才等内容为主题的活动,在贯彻落实临床技术操作常规、医疗文书书写规定等方面严格要求,努力培养医护人员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增强了他们的遵章守纪意识,规范了医疗秩序和行为,确保了各项医疗工作规范有序、安全运行。
三、切实完善监督机制
7.检验医学伦理认知的调查报告 篇七
笔者以本院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为对象,对医学生检验医学伦理学知识的现状作一较为全面的研究。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为我院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243名,分别来自本院2004~2008级的学生。男生56名,女生187名,其中86名为三年制大专生,157名为五年制大专生。这些学生中约45%来自城市,23%来自乡镇,32%来自农村。为确保答卷的客观真实性,调查由班主任负责,利用开班会时间,以班级为单位集体答卷,采用无记名方式发放问卷调查表,回收有效问卷243份,回收率为100%。调查对象在限定时间内完成问卷调查内容。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开设医学伦理学必要性的认识
调查结果显示,72.8%的被调查对象不知道医学伦理学,高达90.9%的学生不知道检验医学伦理学。问卷中“你认为在今后的医疗工作实践中是否可能遇到医疗纠纷的困扰(事件)”这一选项中,选择“一般不会”和“不会”的学生占25.7%,选择“肯定会”的学生占74.3%。问卷中“认为检验医学伦理学知识对今后工作有否帮助?”这一提问,18.2%的学生认为帮助很大,36.4%的学生认为帮助比较大,45.5%的学生认为无帮助。问卷中“开设检验医学伦理学这门课是否必要”,认为“没有必要”的学生占75.5%,其中五年制专科生高于三年制专科生,提示三年制专科生对该课程的开设更加有兴趣。调查结果还发现,72.7%的学生不知道检验医学的道德标准。
2.2 对检验医学伦理学涉及的具体问题的认识
本次调查中,笔者还试举了一些检验医学伦理学涉及到的具体问题,让学生来选择,以了解学生的伦理思维能力。如对于问题“假如你今后的工作是涉及做亲子鉴定的工作,因被检出结果将使一个家庭破裂,女方为了保住这个家庭,送到你家一大笔钱,要求你为了挽救这个将破裂的家庭,作与检验结果相反的报告。”73.3%的被调查对象选择“如实填写报告”,但也有26.7%的学生选择“按女方要求填写”,但他们在选项后面注明了“不收女方送的钱”。从中可以显示,这些学生怀着一种比较幼稚、美好的愿望,而忽略了检验医学的“提供真实、客观的检验数据”这一最基本的道德标准。对于问题“邹扬(化名)被北京某单位录用,并到单位的指定体检机构———某医院进行入职体检。”86.2%的学生选择“体检结果应告知单位”,只有8.1%的学生选择“体检结果应告知本人”,还有5.7%学生选择“两者都可以”。结果显示,学生的选择明显违背了医德保密的原则。医德保密是医务人员的一项传统职业道德,是医学伦理学特有的范畴之一。
3 讨论
3.1 开设检验医学伦理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医学检验在临床虽属医技专业不占主导地位,但它是医学诊断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检验医学已不是20世纪初仅用显微镜、比色计等简单仪器进行一些基本的常规检查,检验科工作者只是起助手作用,仅仅负责技术工作,检验结果的解释和应用全由医生负责。进入21世纪,医学检验将会更多地深入医疗临床实践的第一线,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检验医学将用人类科学发展的最先进技术,特别是分子诊断学技术,开展上万项检验项目。在这种情况下,临床检验工作者义不容辞地要担负起咨询和鉴定等更多的工作和责任,为临床提供检验结果的合理解释和应用,积极参加临床上的疾病管理和结果分析。在这种情况下,目前只注重技术教育不注重医学伦理道德的教育,显然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的需要。
在现行的医学检验教学中,教师普遍比较注重科学技术素养的培养,重视科学过程的探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学生形成科学技术至上的思想,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惟一办法,导致技术掌握与人文道德精神之间的失衡,并由此造成道德伦理观念形成的欠缺[2]。具有良好的人文品格、医德修养,是医务人员必备的职业道德。一张小小的检验报告单,其数据是否能保证客观和真实,是衡量一个医学检验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标准。一个检验道德素质低下的检验工作者,可能在不道德的观念支配下,作出完全违背真实的检验报告。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高达72.7%的学生不知道检验医学的道德标准基本要求是什么,这说明了确立正确的检验道德伦理观的意识在学生思想中还比较淡薄,这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形成正确的医德医风是不利的。
调查结果还提示,三年制专科生对开设该课程的需求还是迫切的,这是因为三年制专科生经过高中阶段的系统德育课的教育,从心理方面更加成熟,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现在医患关系的重要性,意识到在将来的工作中必将会遇到医疗纠纷。笔者认为非常有必要将检验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检验专业基础课程,开始时以选修课的形式,并以考查课的形式开设,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感性经验,为日后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单独面对和处理检验医学伦理问题打下基础。
3.2 组织编撰具体的、可操作的系统性教材
检验医学除遵循医务人员共同的医学伦理学要求外,还有专业的特殊伦理道德要求。医学伦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展最为迅速、最有生命力的交叉学科。作为这个学科的一个分支,检验医学伦理学才刚刚起步,目前国内还没有一本完整规范的检验医学伦理学教材。ISO15189在文件中已根据医学检验专业特点提出了检验医学伦理学的纲要,并对这一学科的建立提出了基本的要求,但形成系统的教材还要落实教材编写的具体工作。因此,应组织一批具有医学伦理学教学经验和医学检验专业教学经验的专家学者,联合攻关,按照ISO15189提出的检验医学伦理学的纲要,以提高医学检验学生的医德认知力、判断力、内化力和践行力,增强其医德素养为中心,在继承现有教学经验,结合当前临床检验所涉及的大量伦理道德问题和具体案例,借鉴国内外检验医学伦理学教学成果基础上,编写适合当前临床检验专业的教材。
3.3 建立相应的师资队伍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的业务知识水平,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教师的道德水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由于检验医学伦理学是检验医学与伦理学的交叉学科,它是原则规范行为准则要求与实践操作指导相结合的课程,其知识容量要求上看,它既要求教师必须是具备伦理学及相关的人文社科知识,还要有具备一定的医学检验知识。为此,要改变管理方式,建立竞争、激励机制,鼓励专业课教师轮流到外校或本校系统学习医学伦理学知识,并组织集体备课、定时定期邀请专职的医学伦理学教师参与,共同讨论教学内容、观念和方法,力求使每个专业课教师都能在专业课、临床课、见习等各个阶段始终贯穿检验医学伦理学的教育。
3.4 选择有效、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
开展检验伦理学的教学形式有两种,一是设置专门的检验伦理学课程;二是在日常的专业课教学中渗透检验伦理学的内容。
培养学生检验医学伦理思维判断能力有很多途径,如理论讲授、临床实践、案例教学等,其中案例教学是培养学生伦理思维能力最有效的形式。
笔者尝试过通过案例教学,培养检验医学生的医学伦理思维能力,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下临床收集、选择典型事件,编成案例教材,并在每次课前提供给学生。然后让全班40名多学生分组,3~5人组成1个小组,每次由1人代表小组发言,这是案例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中单一主体和单一信息源,而只是一个讨论的参与者和引导者。在讨论中,允许学生自主发言,并可以相互提问。教师应该在讨论中起引导和启发作用,最后,由教师对讨论意见进行归纳和小结,以便加深学生的认识。
通过案例教学法[3],让学生思考其中所蕴涵的伦理思想,关注人的社会性、心理性因素,建立良好的医患、医际关系等理念,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处理好医疗服务与社会责任、生存与死亡、医疗与保健等有关伦理问题。
但在教学实践还发现,案例教学也存在局限性[4]。由于没有向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和相关的基础知识,影响了学生伦理知识的构建,也影响了学生对案例的分析判断。因此,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学生准确把握案例的基础,案例教学则是学生深入理解理论和指导实践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医学伦理思维判断能力来说,两者都不可缺少。
对比中西方的经验与做法,我们的检验医学伦理学教育明显滞后于医学的发展,也滞后于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主要原因是教育的结构设置不合理。正确的检验伦理观的教育与培养并不是教条、程序化的,而是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需求状态相关联。我们有必要让检验专业的学生从开始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就开始接受正确的检验伦理观的教育,以便在将来的临床实践工作中,能以正确的检验伦理观贯穿于工作始终,坚持正确的医德医风,减少医疗纠纷,杜绝虚假数据和医疗事故,成为合格的检验医学人才。
摘要:目的了解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检验医学伦理学知识的现状,探讨医学检验专业是否有必要开设检验医学伦理学课程。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243名医学检验专业大学生进行了检验医学伦理认知的调查。结果高达90.9%的学生不知道检验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知识;25.7%的学生认“为在今后的医疗工作实践中不会遇到医疗纠纷的困扰”;45.5%的学生认为“检验医学伦理学知识对今后工作没有用处”;72.7%的学生“不知道检验医学的道德标准”。结论随着现代检验医学涉及领域的扩展,有必要将检验医学伦理学作为医学检验专业的基础课程,尽快组织编写系统的相应教材,重点采用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伦理思维。
关键词:检验医学,检验医学伦理,调查研究
参考文献
[1]庄俊华,张秀明,等.医学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范例[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80~81
[2]梁红艳,李正军,等.检验医学中的伦理道德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4,17(2):20~21
[3]曹永福,王云岭.论案例教学与医学伦理思维能力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3):35~36
8.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管理立法 篇八
医疗法律行为可简单概括为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诊断治疗活动。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民众生活观念的变化,上述传统定义已不能适应医学的发展和对患者保护的需要。目前在各大型医院,常常会使用危险与疗效均属未知(或国内首次使用)的新药物或新技术。实施这种医疗行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医学进步,而诊疗的目的居于次要地位,所以被称之为试验性医疗行为,或人体试验。
一、医学伦理委员会设立宗旨和原则
医疗伦理委员会旨在妥善实施临床试验性检查和治疗,保障受试者合法权益,促进我国医药事业的发展。应主要适用于从事试验性医疗行为的三级医院(含专科医院)。国家应支持医疗机构的医学科研工作,鼓励试验性医疗行为在三级医院的实施。
二、医学伦理委员会设置、审批与登记
(一)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设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人口、医疗资源、医疗需求和现有医疗机构的分布状况,制定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设置规划。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设置应符合以下条件:①医疗机构为三级医院;②医学伦理委员会至少包括两个以上专家组;③具有符合资质要求的专家;④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条件。
具有上述条件的三级医院,可以自行成立本院的医学伦理委员会。不具上述条件的三级医院,可以在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协调下,有多家医疗机构共同成立医学伦理委员会。医学伦理委员会的行为,由医院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多家医疗机构共同成立医学伦理委员会,由所审查事项涉及的医院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二)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申请设置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应当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下列文件:①设置申请书;②医学伦理委员会章程;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专家组设置及成员。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设置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审核结论。批准设置的,发给设置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
批准书。不批准设置的,将审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
(三)医学伦理委员会的登记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登记以下主要事项:①医疗机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②医疗机构所有制形式;③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床位;④医疗机构注册资金;⑤医学伦理委员会章程;⑥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专家组设置;⑦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专家成员情况。医疗机构或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基本情况发生变化,必须在变化后30日内向原登记的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变更登记。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未取得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书,不得开展医学伦理审查工作。
三、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专家组
医疗机构医学伦理委员会应当依据医学伦理审查内容、专家委员学科专业的不同设置不同专家组,包括:药品审查专家组;医疗器械审查专家组;医疗技术审查专家组;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其他专家组。
医学伦理委员会专家组组成人数应为13人,专业应集中在临床医学、临床药学、医学伦理学、卫生法学和医学心理学涉及多学科专业的,其中主要学科专业的专家不得少于专家组成员的二分之一。在医学伦理委员会中,本院主管医疗科研副院长为主任委员,其余12位委员由医疗机构聘请医护专家7人及非医护专家5人担任。其中医护专家委员,由内科、外科、精神科、病理科或检验科、护理部专家担任。非医护专家委员,由院内或院外社会工作者、伦理专家、法学专家或社会贤达等担任。
现有专家不能满足医学伦理审查工作需要时,医学伦理委员会可以临时从其它省、自治区、直辖市医学伦理委员会邀请相关学科专业组的专家参加医学伦理审查。具备下列条件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成为医学伦理委员会专家:①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执业品德,从未受到过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②受聘于医疗卫生机构或者医学教学、科研机构并担任相应专业高级技术职务3年以上;③健康状况能够胜任医学伦理委员会工作。
医疗机构原则上应聘请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家,组成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当本行政区域内的专家不能满足建立专家库需要时,可以聘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专家组成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医疗机构有义务对专家进行审核。审核合格的,予以聘任,并发给统一格式的聘书。
四、医学伦理审查工作程序
(一)申请
医学伦理审查申请人首先应按照统一格式向医学伦理委员会提出正式资料,包括且不限于:①临床试验申请书;②受试者同意书;③研究计划一份。
(二)受理
医学伦理委员会应在受到医学伦理审查申请后的5日内应决定是否受理该申请。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医学伦理委员会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应说明理由。决定受理后,医学伦理委员会通知申请人缴纳相关费用,并在交费后30日内组织医学伦理委员会相关专家组进行审查。在正式进行审查前,医学伦理委员会应将申请人提交的相关资料按照医学伦理审查专家组专家人数复印后分别送达各位专家。医学伦理审查专家组专家可以向申请人要求提交特殊资料,但应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办事机构联络,严禁医学伦理审查专家组专家与申请人私自联系。
(三)审查
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专家委员,应依照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常规,运用医学科学原理和专业知识,独立进行医学伦理审查工作。临床试验计划的审查,必须有医学伦理委员会专家组过半数专家出席,决议事项必须出席委员三分之二以上同意。
医学伦理委员会就人体试验(包括药品审查、医疗器械审查和医疗技术审查)主要审查如下内容:①拟定本院人体试验范围;②拟定人体试验计划应包括的内容及审查要点;③审核人体试验计划;④审核受试者权益与伦理道德法律事宜;⑤评估人体试验的进程及其结果;⑥其它有关人体试验事项。
医学伦理委员会应对申请人提出的临床试验计划审查如下方面:①本计划的研究背景、目的及预期疗效的适当性;②本计划所拟步骤和方法的周详性;③受试者的选择/排除标准的适当性;④评估研究结果所作检验项目的必需性;⑤本计划中受试者基本人格保障的适当性;⑥主持人及协同试验人员学识和能力的适当性;⑦计划书的完整性;⑧个案报告表的完整性;⑨受试者同意书的完整性;⑩计划整体的评估。
(四)申请变更
临床试验计划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如计划有变更时,需重新进行审查,并说明必须变更的内容、理由。医学伦理审查申请人应另提变更计划后的临床试验同意书格式,并用黑体字注明“变更后计划”的字样。
(五)终止审查
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可终止医学伦理审查:①当事人未按规定提交有关材料的;②提供的材料不真实的;③拒绝缴纳费用的;④有碍于医学伦理审查的其它情形。
(六)阶段报告与中断与终止实施
临床试验计划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依法通过后,交付试验主持人进行试验。依计划进度至少在计划进行一半的实施期间,应提出阶段报告。如其期间超过一年,每年应提出报告一次。阶段报告应以书面形式,必要时应请试验主持人列席说明。如医学伦理委员会认有安全顾虑者,可以决定终止其试验。临床试验计划主持人或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检查认为,患者的健康状况不适宜进一步进行医学试验时,可以适时干预。必要时,终止或中断医学试验,以保护患者的利益。
临床试验完成或试验到期,临床试验的主持人应向医学伦理委员会提出试验情形报告书,经审查通过后,依法需呈报的应将结果呈报相应的行政主管部门。未提出报告的,不得继续进行其它试验。
五、法律责任
9.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伦理 篇九
第一章
宗
旨
第一条
为规范涉及人的临床研究伦理审查工作,保护受试者的合法权益和安全,特组建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并在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备案。
第二条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是在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领导下的伦理咨询组织,负责全院人体生物医学、药物临床试验、医疗器械的临床验证、医疗新技术应用以及涉及人类受试者临床研究的科研项目中有关伦理问题的论证和审查,提供指导性意见和决策咨询。
第三条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宗旨是依据国际、国内相关的伦理准则,按照我国法律法规要求,保障医学科研中受试者和公民的利益,促进临床研究的健康发展。
第二章
任
务
第四条 受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相关管理部门的委托,对临床研究领域内的重大医学伦理问题进行论证,为决策提供咨询性意见。对付诸实施或者将要推出的涉及人的临床研究的重大决策事项,进行伦理方面的评估、分析研究,提出修改完善、局部调整或应该终止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条
对我院人体生物医学、临床研究、医疗新技术应用中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伦理学问题进行研讨,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六条
组织开展与国内外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交流和联系,提高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业务水平,开展伦理培训和学术交流。
第三章
组
织
第七条
伦理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应当符合独立、胜任、多元和透明的原则。伦理委员会的审查决定不受研究者、申办者及其主管部门的影响。
第八条委员会组成成员均为兼职,其中主任委员一名,副主任委员2名,委员若11名,秘书1人。委员由医药专业(含中医临床专业)、非医药专业、法律专业以及外单位人员,并且有不同性别的委员组成。
第九条 伦理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为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委员可以连任。如换届新的委员应有三分之一的比例。伦理委员会委员可以通过向主任提交辞职信辞去其职位。因各种原因长期无法参加伦理审查工作者;未能通过伦理审查的培训与考试,不能胜任工作者以及因年龄、健康或工作调动等原因不能继续担任伦理委员会委员者可以被免职。因行为道德与委员资格相违背者取消伦理委员会委员资格。
第十条
委员会设立秘书组负责日常性事务。秘书组设在科教科。
第四章
制
度 第十一条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可根据工作需要,决定召开全体或部分委员会议,对急需解决的有关伦理问题,提供决策咨询和指导性意见。每年年底召开一次委员会全体会议,总结工作经验,制定工作计划。
第十二条
委员会实行分工协作制度。根据实际任务需要,委员可分别承担专题研究,提出初步意见,交伦理委员会会议讨论。委员未经授权不得代表委员会发表意见。
第十三条 委员会实行利益冲突公开和回避制度,公平、公正地开展工作。
第五章
附
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科教科负责解释。
10.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伦理 篇十
1 医学伦理学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 任何一种道德理论或伦理学说都有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随着经济改革相继在我国城乡取得巨大成功, 人们开始对医疗卫生保健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医学模式要求医务人员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 而且能自觉尊重生命的价值, 要深谙伦理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因此, 原有的教学内容已跟不上时代的需要, 即使教材内容已经更新, 也会因新的、诸多的伦理学问题而显现出局限性。传统的医学伦理学考核主要以笔试 (闭卷或开卷) 以及论文撰写为主。前者强调对书本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查。开卷形式虽然有一定的开放性, 但仍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 易流于形式, 不能真正考查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课程后思想观念以及伦理决策能力的变化, 也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医学伦理学的主动性。后者虽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有助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 但仍有不足之处, 即没有贴近临床实践。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完成论文撰写, 实践机会不多;加之论文撰写相对简单, 教师指导相对较少, 实用性不足。以上因素导致目前的医学伦理学难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进行医学伦理学考核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 与很多国家相比, 我国的医学伦理教育从内容到形式, 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许多问题。目前, 美国、法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年系统、稳定的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基本上围绕当前医学领域的重点、热点伦理问题进行, 如医学实践中的知情同意、人体实验、脑死亡、稀有资源分配等问题。哈佛大学医学院对医学伦理学采用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跨学科的教学方法, 组织学生对医学伦理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进行研究和探讨, 并邀请不同学科专家参加, 如临床医学专家、基础医学专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心理学家以及行为科学家等[1]。这些实践对我国医学伦理学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2 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应更系统、更稳定, 更具时代性
2.1 加强国际合作, 提高我国医学伦理学教学水平
医学伦理学与医学科学的发展密不可分, 一项新的医学技术的发展, 必然引起相应的伦理学方法论的变革。我校通过深入研究高等学校伦理学教学方法, 结合我校平台, 积极开展与美国、日本等国多所医学院校在伦理学方面的教学研讨, 通过定期召开研究生培养学术会议和互派研究生委托培养的方式, 使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启迪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培养学生表达思想、交流观点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此外, 我们也改变了以理论考试为主的形式, 积极尝试多种考核方式, 考试内容注重运用所学的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分析一些具体的临床问题。
2.2 强化患者自主权, 改变传统医患关系
随着时代的发展, 医德内涵也发生了变化, 使得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及方法必须进行改革。医学伦理学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伴随着医学实践的发展而发展[3]。古代中、西方医德都强调治病救人, 如我国古代强调医生应“一心赴救”“仁爱救人”;希波克拉底誓言亦指出:“我之唯一目的, 为病家谋幸福。”但这些医德规范没有重视患者的自主性。笔者结合本校培养中遇到的问题, 发现经济社会对医学教育的巨大冲击使得部分研究生在学习阶段就产生了以自我为中心, 对患者进行不对等指导的问题, 更有少部分学生从治疗中谋取不正当利益, 这些都成为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的重要依据。因此, 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及方法应不断更新, 必须重视协调医患之间的关系, 以患者为中心处理好患者权利同医生权利之间的矛盾。处理好患者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关系, 即从传统的完全依赖医生权威, 变成患者、医生共同作决定的局面;医生的社会职责, 除了对患者有特定的义务和责任外, 还应处理好与患者家属、患者单位以及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2.3 创新教学内容
自1982年以来, 我国高、中等医学院校陆续开设了医学伦理学课程。我校是第一批开展医学伦理学研究和开设临床课程的院校, 对于研究生的培养, 因其毕业后可能要成为将来学术或学科带头人, 结合理论的高端性和全面性要求开设医学伦理学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先后编写了许多版本的医学伦理学教材, 这对临床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研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21世纪是生命与健康科学发展的世纪, 因此, 医学伦理学教学应以义务论为主线, 将价值论、公益论贯穿其中, 既反映传统医德精华, 又突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内容, 并包括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论证;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 又能帮助医学生和医务工作者解决在学习和医疗实践中遇到的各种伦理问题。其具体内容应突出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实践性的统一[4]。
3 医学伦理学教育与研究生临床实践相结合
医学伦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增强研究生医学伦理学教育效果, 单靠课堂理论教学或专职教师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 应对其进行循序渐进、系统连贯的教育。张金钟等[5]指出:当前医师职业道德实效性较差的原因主要有3点:一是医学生, 尤其是医学研究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课堂教学存在简单化倾向;二是缺乏生动、有形的载体;三是缺乏连续性。因此, 我校在研究生医学伦理学教育方面十分注重把课堂教学与临床教学相结合, 把医学伦理学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始终。同时, 调整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 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使广大研究生能更有效地理解和运用伦理学理论知识[6],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4 加强师资培养, 提高教学水平
为解决医学伦理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师缺乏临床经验, 理论和实践严重脱节问题, 我校在相关临床科室中成立医学伦理学教研室, 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具体方法: (1) 建立总的医学伦理学教学研究机构, 配备专门从事医学伦理学教学的人员, 同时从临床研究生导师中选拔优秀者兼任伦理学教员, 注重培养有高尚医德的优秀医学生。 (2) 以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教育委员会的名义举办全国性临床研究生医学伦理学师资培训班和专题研讨班。同时, 各高校医学伦理学会也应定期召开医学伦理学教育教学研讨会, 开展中国医德等的教育课程讨论[7], 提高医学伦理学教师教学水平。 (3) 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访问、进修学习, 从而提高医学伦理学师资队伍素质, 实现医学伦理学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伍天章.以教学内容改革为突破口, 整理提供加强医学伦理学教材建设[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1, (1) :34~35.
[2]李传俊, 李本富.医学伦理学案例教学的实践与评价[J].医学教育, 1995, (2) :9~11.
[3]张斌.医学教育中如何加强医学伦理学教育——中德两国学者在西安进行研讨[J].医学与哲学, 2000, 21 (12) :58~59.
[4]曾钊新, 李建华.道德心理学[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2.
[5]张金钟, 王晓燕.医学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5.
[6]郭琦.试论临床教学法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兰州医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02, 28 (1) :77~79.
11.大学生性伦理危机及根源分析 篇十一
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性问题,折射出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性伦理的缺失.本文对当代大学生存在的性伦理危机现状及其根源进行了深入分析,为建立合乎人性与理性的大学生性伦理提供现实依据.
作 者:王进鑫 胡珍 作者单位: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刊 名:当代青年研究 CSSCI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YOUTH RESEARCH 年,卷(期): “”(8) 分类号:B823.4 关键词:大学生 性伦理 危机
12.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伦理 篇十二
授课教师:史彤彪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教学一楼1302教室,2010-2-24~4-14 为什么要开这门课 参考书目
1)王新清,法律职业道德,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2)李本森,法律职业伦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国家法官学院主编,法官业道德教程,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陈长文、罗智强,法律人你为什么不争气,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5)宋鱼水,时代先峰,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 6)张玲、辛放忠,“官司”惊动中南海,北京:群众出版社,1994 7)柳白,尊严,北京:电影出版社
8)袁成兰,我当被告,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 9)张平,天网,北京:群众出版社,1993 10)苏廷海,案惊中央,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11)陪审团睡了,美国,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12)大法官的智慧,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13)影像中的正义,美国,北京:海南出版社,2003 司法特征
1)2)3)4)5)6)7)8)9)被动性:“不告不理” 中立性:“不偏不倚”,推荐文章—〈有感于中外法官〉,人民法院报2005-6-16 形式性 专属性 职业性 终极性:“一事不再理”,34座里程碑:影响美国的34次判决,法律出版社 交涉性 非服从性 公平优先性
推荐文章——肯尼迪:〈司法道与法治〉,法治与社会发展:1999(1)法律职业伦理原则
4.1 人性原则
小贩法官能否分清“天平”与“秤”?(河北阜平法院)4.2 理性原则
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的特別雕塑 长春某法院门前挂起长剑
决不能用审判权作为维护自身的手段—Rt.Hon Lord Denning的做法 律师能否为被告做“罪重辩护”?(北京经济适用房诈骗案)“离教于乐”还是“悬及于乐”?(陕西石彔县法院“古装审案”)4.3 人权原则
古罗马皇帝赞扬律师为战士 4.4 司法公正原则
国王考验法官—池塘里漂着几只橙子?
教室是否为公共场所?(北京市门头沟区育园小学“流圾教师”案)政府法律顾问不宜担任上海袭警案辩护人
司法公正也是对法官最好的保护(湖南永兴县法院爆炸案)司法者应具有的素质
1)2)3)4)5)6)7)圣经中的话
台湾“财团法人民间司法改革基金会”墙上的一首小诗 穷人的沉默 法律职业的定义
法官—教堂外的“教士” 康德之言
对法官进行心理测试
8)法官的条件:a.英国霍布斯的四个;b.中国台湾蔡墩明的十个(《审判心理学》,职业特殊、心理特殊、司法气质)
9)优秀律师的条件:全国“十佳律师”岳成的说法 正义感与良心
6.1 特洛依战争
〈司法腐败导致的悲剧〉,xxx(英雄)、忒x斯(女神)、厄利斯(不和女神)、xxx(宙斯之妻)、雅典娜(智慧之神)、(美之女神);特洛依xxx,海伦(斯巴达国王墨涅接之妻),6.2 美国笑话与中国实例:正义?我真的信? 6.3 正义神像
三类a.蒙眼女性,白袍、金挂,左手拎一个秤,右手持剑,束棒一条蛇,脚下坐一只狗、案头放权杖一根,书籍若干、骷髅一个;b.蒙眼女性,手持天平,身上有一对翅膀,在飞;c.有6只眼睛,右手执一袋金,袋口为开;左手执剑,但未出鞘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高法院的建筑 6.4 西方格言
为了公正,哪怕天崩地裂;
美国最高法院的录像:“斯高特案”(A.D.1857)6.5 名人名言
1)亚里土多德:公正不是德性的一部分,而是整个德性;相反地,不公正也不是邪恶的一部分,而是整个邪恶 2)培根:法官应该知道,他所坐的位置是上帝的位置,所以法官应当像上帝一样,„„ 3)英国上议院大法官xxx:正义不仅应当得到实现,而应当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4)德国耶林:执法的人如变成扼杀权利的人,正如医生扼杀病人xxx,乃天下… 5)U.S.大法官怀特:我XXXX法官的XXX,应是美德
6)卡多佐:从长远来看,除了法官的人格外,沒有其他东西可以保证实现正义 7)培根:一次错误的判决比多次错误的实例危害更大,因为这些错误的实例不过是弄脏了水流,而错误的判决把水源败坏了
8)意大利但丁:道德常常能够填补智慧的缺陷,但智慧却永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空白 6.6 一次不公正的判决可以造就一个(些)社会公敌
1)U.S.20世纪30年代头号“社会公敌”约翰•狄林吉 2)中国罪犯韩永恆 6.7 法官与医生之比
6.8 英国越狱之王—乔•斯蒂尔 6.9 营造正义的氛围
推荐图书:《建筑与民主》、《建筑与权力》 智慧与学问
7.1 智慧像正义:事例3则 7.2 学问应当多于机智
阿克顿、梅特兰、修斯底德、吉x、卡莱尔、荷x、但丁、莎士比亚、弥尔顿、马基雅维利、蒙田、拉布雷、培根、康德xxx 哲学、历史学、文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人类学(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官,法学家茶座2009第1期)7.3 演说中的学问
1)U.S.联邦法官恩格尔的就职演说(乔钢良,现在开庭:我为美国联邦法官做助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U.S.警察道德宣言(警察誓词)7.4案(2004年县)
画家与教授的恩怨(案)7.5 法庭语言的力量
1)2)3)4)柏拉图用哲学救将军(卡伯利亚)名律师为报效母校“涪惊四度”(新罕布什尔州、达特茅斯学院、韦伯斯特)丹诺因“历史”与“未来”演绎现代版“刀下留人” 年轻检察官靠“沉重”呼唤陪审团成员的“良心”(公诉人德诺特检察官、凶手贝克惟热;〈遲到的公正〉,《读者》2006年第1期)5)大法官用经典判词打造华彩篇章(Jackson, 1942)独立(意志坚定)
8.1 故事(美国商人、军官、天主教神父、法官)8.2 德国某法院院长因修改判决书上的一个字而辞职
参见宋冰编,程序正义与现代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8.3 Rt Hon Lord Denning名言
《法律的正当程序》(第59页,法律出版社):从职业性质来说,一位训练有素的法官,不会受到从报纸读到或在电视上看到的任何东西的影响。8.4 打破法官铁饭碗(让法官竞争上岗)8.5 司法公正需要独立的保障
1)2)3)4)司法权的判决性质:判断权
司法权的软弱性:既无财权,也无军权 司法权的终极性
法官独立是司法公正的保障 独立的三个理由
保障独立的措施:法官专官化;高度集中任命制(大多);身分保障(不可更换、高薪、退休)
严格的弹劾程序:按法定程序和理由(叛国罪、贿赂、其他,不包括失职或无)5)独立措施:个人签署判决书;多数、少数意见(反对、意见、补足意见)8.6 遇到递条子怎么办? 8.7 历史畅想曲
1)2)3)4)18世纪普鲁士菲特列大帝的权威(?)英国大法官x克与国王詹姆斯一世的斗争 德国皇帝威廉一世的英明(波茨坦的磨坊)
日本大审院院长儿岛惟谦的坚定(1891年俄皇太子遇刺;参见《最高裁物语》)
8.8 做法官是一种生活方式(U.S.学者Wilson)
参见国家法官学院编,《国外法官准则资料彙编》 法官必须是独立价值观的持有者
8.9 退出行风评议是独立的重要一步(A.D.2004)8.10 犯罪嫌疑人坐上奠基仪式主席台
2007-1-8安徽省太湖县某次招商引资的活动;《北京青年报》2007-2-14 创造
9.1 苏东坡判案(扇西x画)9.2 精彩比喻
吴经熊:在法律的艺术里,法官要做诠释的艺术家。真正的法律不能在法典和法规的书籍中找到,而是在法官的诠释中,因为就像音乐不是音谱上的东西,法律也不是书本上的东西。
格雷:法官琢磨法律的范园完全不同于牛顿琢磨自然物理现象,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可以因为错误而失效,可法官对法律范围的描述即使错误也是有效的。行星的运转当然也不会理解牛顿的错误陈述,但当事人却不能不会法官错误陈述。9.3 意味深长的判决(惩罚其实也可以换个样)慎独
10.1 名誉无价
1)U.K.威灵顿公爵的发火 2)“梅医生诊所在楼上”
3)倒不如各有其宝(春秋时,宋国子罕的故事)
推荐图书:《地狱门前》,讲河北李真(干过国稅局局长)的故事 10.2 三个圣人:心灵之水(法国语言学家拉x单:〈法官、看护和隐居者〉)10.3 职业荣誉感
1)U.S.老法官
2)“我管不了別人,但我能管住自己”(黑龙江宁安市金桂兰法官的座右铭)3)“法不可偏,钱不可贪,官不可讨”(贵州蒋庆法官)10.4 法庭乃圣洁之地(U.K.大法官培根之语)
1)财富离幸福还很远—金钱的xx;培根晚年修改〈论金钱〉一章时,核实了三个案件:a.乞丐杀子案,b.姐弟绝交案,c.兰姆贪污案 2)贪官如何过关(许锋,贪官如何过关,《北京青年报》2002-3-11)3)金钱并非多多益善(《参考消息》2008-5-5)10.5 德默克利特晚年弄瞎自己的眼睛:做自己内心世界的拥有者
参见〈内心拥有者〉,载《读者》2004(18)寂寞的三大好处(意义):(1)使人廉洁;(2)使人专注;(3)使人公正 10.6 成功地保护自己:做到“五不”、“五慎”
“五不”:(1)不可有贪欲之心;(2)不该吃的不吃;(3)不该要的不要;(4)不该去的地方不去;(5)不该开的门不开
“五慎”:(1)慎初;(2)慎微;(3)慎独;(4)慎用权;(5)慎交友 效率
11.1 印度最长的诉讼(A.D.1250~, 打了716年的诉讼;《法制日报》1998-8-8)11.2 中国的《官司》、《尊严》
11.3 原告要求法官判自己败诉(为尽快进入上诉的二审程序;《南方周末》2003-12-25)11.4 苏炳赐案(20年诉讼,迄今未见结果,属典型的搁置案件;《北京青年报》2006-11-20)文明
12.1 哪有这样的事 12.2 中国法官时常看手表
12.3 礼貌的功能(刘祚昌:《杰斐逊》,12页)
12.4 作为一名法官意味着什么?
U.S.新罕布什尔大法官约瑟夫•雷都:意味着在最考验人耐性的情形下保持耐性;尊重不尊重你的人,对无礼的人彬彬有礼;在行使令人敬畏的司法权时,无比克制与保守 12.5 庭审规范、文明
1)2)3)4)5)6)7)8)着装与仪表 注意力集中 用语文明 不喝酒、喝水 沉默是金
13.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伦理 篇十三
1.1 调查对象
调查选取广州医科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从化分校、广东医学院、广东药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六所高校700名学生放发700份问卷, 主要以大二大三的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其中, 广州医科大学随机发放200份, 其他院校各发放100份。问卷回收详情见表1, 回收有效问卷580份, 有效回收率82.9%。其中男生263人, 占总人数45.3%, 女生317人, 占总人数54.7%;城镇249人, 占总人数42.9%, 非城镇331人, 占总人数57.1%。
1.2 调查方法及统计处理
本次调查主要采用自行编制的匿名自填式问卷对六所医学类院校按一定比例标准随机派发问卷, 采取现场发送、填答和回收形式。问卷内容包括:个人信息、动物实验操作、医学伦理课程开展、对实验动物福利、权利以及对实验动物生命伦理道德的评估等情况。问卷设置四个维度:动物实验操作维度、相关伦理教育维度、对实验动物福利相关制度的了解维度、实验动物生命观维度。参考李克特量表对每个维度的项目进行赋分, 求每个维度平均分。分值范围为0到9, 分数越高说明相关项目程度越高, 反之越低。其中分值位于[0, 4) 时, 说明医学生在该项目中对自身的评价为低水平状态, 分值位于[4, 7]时, 为中等水平状态, 分值位于 (7, 9]时, 为高水平状态。此外, 采取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调查内容有更深刻地了解和认识。利用SPSS19.0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此次调查对象选取了广东省6所医学类院校在校医学生, 扩大了样本量, 有利于保证数据的准确可靠性, 研究成果的可参考性。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动物使用数量增加
2006年, 中国实验动物生产量达1900万只, 使用量1600万只, 主要用于科研, 其次为检定、相关产品生产和教学的使用[1]。本次调查发现, 医学生平均每人每年进行12次动物实验, 每次动物实验平均每人分配1只实验动物, 全国医学类院校每年所使用的实验动物总数达到4000多万只, 实验动物使用数大幅增加。
1959年, 英国的动物学家W·M·S Rus sell和微生物学家R·L·Burch出版了《人道主义实验技术原理》一书, 在书中他们最早提出了以实验动物的减少 (Reduce) 、替代 (Replace) 、优化 (Refine) 作为目标的动物实验替代方法理论, 即“3R”原则。然而现阶段实验动物使用数量的增加表明, 动物实验的“3R”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并未取得明显效果。实验动物使用数量增加的原因, 其一, 疾病谱由感染性疾病向心脑血管、肿瘤疾病转变[2], 促使新型医疗技术和药物的研发;其二, 为培养医疗卫生服务人员, 医学类院校不断扩大招生数量[3];其三, 受传统观念、遗体捐献相关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 人们对于逝世后自愿捐献遗体的行为认可程度不高[4], 导致医学类院校尸源紧缺, 人体解剖实验课无法正常进行, 在这种情况下, 医学类院校可能会选择用动物实验替代人体解剖实验。
2.2 医学生的动物实验操作评估比较理想
对医学生进行动物实验操作评估发现, 总体平均得分为6.60, 说明医学生在操作方面很大程度上能够遵守实验操作规范。调查发现, 36.2%的医学生每次做动物实验时, 所分配的实验动物都能够完全被有效利用, 只有3.1%的医学生完全不能有效利用所分配的实验动物;实验结束后, 42.8%的医学生对实验后的动物的处理效果非常人性化;每次进行动物实验时, 有37.9%的医学生对实验动物的麻醉能够达到预期效果, 而6.7%的学生对实验动物麻醉的效果完全失去意义, 一种情况对实验动物没有起到任何麻醉效果, 另一种情况是麻醉过度直接导致实验动物死亡;在动物实验操作过程中, 49%的学生能够严格熟练按操作步骤进行。
2.3 医学生接受相关动物实验伦理教育缺乏, 关爱动物生命意识有待提高
调查发现, 广东省6所医学类院校都有开设相应的伦理学课程, 但现行使用的伦理学教材没有专门章节涉及实验动物伦理内容。学习伦理学相关课程状态, 34%的医学生已经学习此类课程, 57%的医学生还没有学习此类课程, 9%医学生正在学习。在已经学习和正在学习的相应伦理学课程学生中, 63.3%的医学生回答伦理学授课老师基本不讲授实验动物伦理内容。实验指导老师很大程度上以“重知识, 轻伦理”的态度进行指导教学, 强调学生实验操作的细节和步骤, 很少提醒学生要尽量避免给实验动物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和痛苦。在调查对象中有88.6%的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动物实验在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性且多数医学生能够严谨地对待动物实验, 但是医学生的实验动物生命伦理观评估却不理想, 总体评估得分为5.30。
默哀是对生命敬畏的表现, 调查中27.9%的医学生会在心理经常为实验动物进行默哀;12.2%的医学生从来没有过此类意识和行为。对于学校为实验动物举行默哀仪式的规定, 有44.8%的医学生赞同偶尔为实验动物举行默哀仪式, 37.6%的医学生赞同每次进行动物实验前, 为实验动物举行默哀仪式。
在伦理学上, 有不伤害原则, 即任何治疗和实验都要尽量避免对患者和受试者造成伤害。不伤害原则的人道主义不仅只限于人类本身, 同样也应该延续到实验动物身上, 减少、避免给实验动物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这不仅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更是体现人类对于自身之外的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更进一步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通过动物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各种熟练的实验技能, 但是解剖动物实体同时也会让一部分学生变得冷漠, 觉得不需要尊重实验动物[5]。英国学者德斯蒙德·莫利斯在其著作《亲密行为》一书中提到, 达尔文反对为实验而实验:“如果用动物生理学实验是真的研究, 那是有道理的, 但是为了纯粹可憎的好奇心进行动物实验却是毫无道理的”[6]。调查发现, 有少部分医学生认为, 伦理应当以人为本、为人服务, 强调实验动物伦理是本末倒置;部分医学生在完成课程操作后, 出于好奇心而进行一些与动物实验无关的操作给实验动物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和伤害。
2.4 医学生获取实验动物伦理知识的有限性
调查发现, 19.7%的医学生对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处于完全不了解的状态, 只有6.2%的医学生熟悉实验动物管理条例;20.9%的医学生完全不了解实验动物享有的福利和权利, 52.6%的医学生只是对实验动物应享有的权利和福利了解少部分而已。缺乏对实验动物管理条例的了解以及忽略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利, 可能导致医学生在抓取、饲养等过程中, 对实验动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从而影响科学实验值的体现, 不利于医学事业的发展。因为享有不同福利和权利条件的实验动物, 在生理和心理上会产生不同的变化, 即使接受相同处理, 最终得到的实验结果也存在很大差异[7]。
医学生自行查阅、了解国内外实验动物福利、权利相关法律法规的主动性不够, 调查对象中41.6%的医学生完全没有查阅过此类信息。由表2可知, 医学生了解实验动物福利和权利的知识主要是通过网络和实验室老师。在Google上搜索“实验动物权利和福利”共找到约13, 900, 000条结果, 但是没有哪一条专门是讲述解释实验动物权利和福利, 而实验室老师对实验动物的福利和权利强调程度也很低。可见医学生了解实验动物福利权利、福利内容的有限性。
2.5 医学生进行动物实验操作、接受相关实验伦理教育、以及对实验动物福利和权利的了解与医学生的实验动物生命伦理观成正性相关
以动物实验操作维度、相关伦理教育维度、对实验动物福利和权利相关制度的了解维度为自变量, 实验动物生命伦理观维度为因变量做偏相关分析, 检测三个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性。由表3发现, 三个自变量维度与因变量维度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这说明医学生动物实验操作、相关伦理教育和医学生对实验动物福利等制度的了解对医学生的实验动物生命伦理观存在一定的影响。医学生对实验动物权利福利等相关制度的了解与其实验动物生命伦理观的相关性为 (R=0.30, P<0.05) 比其他两个变量要高, 说明三个自变量中, 实验动物福利等相关制度的了解对医学生的实验动物生命伦理观的形成影响最大。相关伦理教育对其影响 (R=0.09, P<0.05) 相较于动物实验操作对其影响还要小, 其原因可能是, 现阶段医学生所接受的伦理教育对实验动物伦理内容涉及较少所致。
2.6 医学生之间的实验动物生命伦理观不存在差异性
对不同性别、不同层次医学类院校以及学习相关伦理学课程不同状态的医学生进行实验动物生命伦理观差异性检验, 由表4可知, 不同性别、不同层次医学类院校以及学习相关伦理学课程不同状态的医学生之间的实验动物生命伦理观不存在差异 (P>0.05) 。此结果说明, 实验动物伦理未渗透到相应伦理学教学中, 导致医学生关爱实验动物的伦理意识不高, 且不同医学生之间的实验动物生命伦理观不存在差异。
3 结论
目前, 医学生普遍能够认识到动物实验的重要性, 但他们对于实验动物生命伦理的道德感有待进一步提高, 对实验动物权利、福利等相关制度的了解有待加强。同时, 各高校应不断完善相应的伦理教育, 将实验动物伦理的这部分教育具体化和规范化。
4 建议
4.1 强调动物实验操作全过程的规范性, 发展实验动物替代法
为了在动物实验操作过程中体现人道主义精神, 实验指导老师应强调动物实验操作全过程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包括当次实验课程的操作步骤, 实验期间减少实验动物的恐惧和痛苦, 实验后对已进行实验而又无法恢复的实验动物实行“安乐死”。在实验操作教学中, 发展实验动物替代法, 如用模型和模拟、影片和录像以及可用组织保存手段永久保存的死亡动物的组织替代活体动物实验[8]。同时, 医学类院校成立专门的相关伦理审查委员会, 以规范实验动物的使用, 保障实验动物基本权利, 让每一只实验动物尽可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 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防止被滥用。
4.2 开展宣传互动活动, 适时组织医学生为实验动物举行默哀仪式
医学类院校可以以专栏形式、知识竞赛、角色扮演等易于被学生接受的方式对实验动物享有的权利和福利进行宣传教育。同时, 鼓励学生参与NGO组织的保护动物等主题的公益活动, 在实践中提高对动物的同情, 对生命的尊重, 加强其生命伦理观;其次医学类院校, 可为实验动物建立纪念碑, 适时组织学生为人类科研与医学事业献身的实验动物举行默哀仪式。
4.3 实验动物伦理教育规范化
在动物实验过程中, 医学生的生命伦理观不仅直接影响其对实验动物的认知态度, 而且也会间接的延伸到对其他生命体的尊重和敬畏, 甚至可能影响其今后医德素质的培养提升。崇高的医德能使医务人员认真对待每一位病人, 使病人及其家属从精神上得到安慰, 切实感受到“白衣天使”的温暖情怀[9]。在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多发的社会大环境下, 良好的医德医风对于缓解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也有一定的积极影响。这足以体现相关伦理教育对医德培养的重要性。
只有从伦理学的角度去认识实验动物福利问题, 才能真正地理解实验动物福利, 保证实验动物福利的实施[10]。实验动物福利得以实施, 相关伦理教育得到有效开展, 一方面, 不仅能够提高医学生对实验动物生命的伦理道德感, 使实验动物享受其基本权利, 而且也标志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 也有利于科学实验值的体现以及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
因此, 加强医学生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医学类院校应尽快将实验动物伦理教育规范化, 在现有的教材中编入专门章节讲述实验动物伦理。并将其开设在动物实验操作课之前, 使其能够起到实质意义上的效果, 让“3R”理论深入人心, 培养医学生在实验过程的减少、替代和优化的意识。学生如果没有稳定的兴趣, 如果没有迫切的需要就不能学习得富有成效[11], 在教学过程中, 建议多使用事例、图片和影片教学, 增加知识和内容的生动性, 引发学生的兴趣。
摘要:目的:了解当下医学院校进行动物实验以及实验动物伦理教育情况。方法:对广东省六所不同层次的医学类院校7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发现, 目前医学类院校并未开展专门针对实验动物的伦理教育;医学生对实验动物伦理知识了解缺乏, 对实验动物生命的敬畏意识不足。结论:为此, 医学类院校有必要在现行相应伦理学教育的基础上, 加强医学生实验动物伦理教育。
关键词:动物实验,动物实验伦理教育,医学生
参考文献
[1]孔琪.全国动物产业现状调查和发展对策[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博士论文, 2008:47.
[2]魏赟.研究方向演变跟定疾病谱变化[J].医药经济报, 2011年3月9日第001版:1-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1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2:62.
[4]詹东, 王金德, 李雪涛等.遗体捐献的现实意义和人文反思[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1, 32 (3) :54-55.
[5]林常清.从医学生的动物实验看生命伦理教育[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10.31 (10) :71-72.
[6]德斯蒙德·莫利斯.亲密行为[M].何道宽, 译.1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10:188.
[7]贺争鸣, 李根平, 李冠民等.实验动物福利与动物实验科学[M].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15.
[8]Alice.教学中动物实验的替代法[EB/OL]. (2013-3-14) [2013-3-22].http://appedia.arc.capn-online.info/aaee.
[9]方灿辉, 李云胜, 王济强.当前青年医生医学伦理教育缺失对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影响[J].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8, 21 (1) :99-103.
[10]莽萍.动物福利与动物伦理[J].肉品卫生, 2005 (11) :34-38.
【南京医科大学医学伦理】推荐阅读: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临床综合技能考核方案08-28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投稿指南12-11
南京医科大学学生工作处部08-11
南京医科大学学位论文撰写与印制要求07-22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遗传07-04
南京医科大学2014届毕业生毕业典礼致词01-15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专业修订11052012-27
南方医科大学医学文献检索综合实习题目12-01
医科大学个人总结07-07
南方医科大学复试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