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方案(精选7篇)
1.社区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篇一
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建立反应迅速、运作高效,协调有力的学校突发事件指挥体系,消除突发事件给师生人身安全、财产带来的危害,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火灾、地震、水灾、交通、校园突发事件,疫情突发事件,食物中毒等不可预见性突发事件。
二、指挥机构
总指挥 :
胡凤付
成员
:
学校全体教师 三、分工安排
(一)通信联络组
组长 :胡素莲
成员 :蒋艳辉 学校相关人员
任务 :联络上级领导、本校老师、村里领导及相关人员,及时准确报警,请求其他学校救援,保障通信畅通,及时上报相关信息。
(二)紧急抢救组
组长 :王新
成员 :蒋艳辉及相关人员
任务 :应对突发事件,按事故的种类采取不同的措施。指挥抢险小组及时抢救。
(三)安全疏导小组
组长
王志东
组员
董孝军及本校教工
任务
维护现场秩序,组织引导,快速撤离现场,防止拥倒,踩踏造成不应有的伤害事故。
(四)抢救组
组长
张大伟
成员
张彩霞、村、乡卫生所
任务
负责抢救伤员,防止可疑及无关人员进入、靠近、围观、保障救护车辆畅通无阻,快速抢救受伤人员。
(五)事后恢复组
组长
胡素莲 成员
本校成员
任务
为抢险提供财力保障事故平息后的生活,供应保障,做好灾情评估及善后工作。
四、各类突发事件处理方案
(一)正常上班时间处理方案
1.发现险情者在第一时间要迅速报火警119、匪警
110、急救120,同时向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如实报告,指挥者接到报告后,要立即组织人员护现场,查明情况,采取措施,展开抢救工作。
2.紧急抢险组应立即赶赴现场,在统一指挥下,各校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险救灾,疏散人员,抢救财产,转移危险物品。
3.通信联络组立即通知有关人员并配合组织疏散和救护工作,制定临时对策,并与有关部门进行联系。4.事后恢复组立即出动车辆运送人员和物资,保证师生和抢险人员的用餐和用水。
5.救护组立即派医务人员赶赴现场,提供应急物品,组织抢救伤员,立即派电工、水暖工赶赴现场,切断相应电源,并保证疏散和救护的照明用电和用水。6.做好善后工作。对现场进行必要的保护和清理,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和慰问,对损失认真统计,配合有关部门对事件全过程调查,查明事件发生的原因。7.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生活和工作秩序。对事故责任人进行教育和处理,并提出整改措施。
(二)非上班时间处理方案
1.现场人员在第一时间迅速报火警119、匪警
110、急救120,同时报学校值班人员。
2.接到报警后,立即赶赴事件现场,组织值班人员、在校人员进行抢险救灾和人员疏散,并报告安全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在其他领导没有到达现场前,总值班全权指挥救助。
3.其他条款与正常上班时间处置方案相同。
五、事故预测
(一)饮办公大功率的用电器多,若违章用火、用电、容易引起火灾(如违章使用电热器、电热毯、电脑、电炉、液化气罐等)。
(二)教学楼内学生、老师人员较集中,教学用电器
多,若有对电源、电器等使用管理不当,易引起火情、火险、火灾。上下课、放学上下楼梯时容易发生拥挤,易发生楼梯护栏断裂、挤伤、摔伤、踩踏事故。
(三)宿舍楼内学生生活用品、书本、废纸、床垫、被褥等易燃物较多,若违章用火、用电容易引发火情。
(四)夏季天气多变,山沟多降水不均,极易发生洪
水、雷电、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不安全因素,要注意适时教育,有效预防。
(五)食品安全:各校食堂,存储食品要注意保质,防止霉烂变质食品或不净引用水的使用,吹管人员要讲卫生,定期进行体检,保持吹具卫生,防止传染病发生。
(六)交通安全:道路车辆较多,各校要加强教育,严格要求师生在上学、放学途中要遵守交通规则,禁止集体外出在公路上行走,防止意外事
故发生。
(七)其他临时占用的场所,集会时要特别注意用电
线路及疏散通道检查和安排专人进行疏散。
六、工作程序及职责
(一)发生安全事故后,事故现场人员第一发现人应立即报总指挥、副总指挥和学校。
(二)学校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疏散有关人员,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
(三)出现重大事故各级领导及管理人员,一定要及时赶到事故现场组织抢救,现场所有人员要注意安全,听从指挥,以免出现人员重复伤亡。
七、预防措施
(一)如遇紧急情况,学校将取消所有节假日,实行完全封闭,并于每天定时由各班班主任统计在校生人数与因病、事等情况请假在校外学生人数,上报所在学校,并及时报告总校。
(二)学校对师生进行安全教育,组织全体师生学习安全知识,加强安全技能的训练,必须学会使用消火栓、灭火器、知道怎样切掉电源、火源,会拨打呼救知识。
(三)学校及后勤人员对用电设备、用火情况、消防设备、消防通道、楼梯护栏、食堂用品等进行安全检查,在学生集中上下楼梯时学生处要安排疏散,加强雷电、洪水、交通等应急知识,努力做到防范于未然。
(四)学校消防设备必须配备齐全并完好有效,放置固定,专人负责,消防通道必须畅通无阻,严禁堆放任何杂物。
(五)建立、健全安全岗位责任制和各项操作规程。
(六)消防、安全工作做到政令畅通,信息准确无误、反馈及时,杜绝火灾事故的发生。
(七)学校要重视加强信息报告工作。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值班制度,关键岗位、部位要设专人负责,认真填写记录表或校日志,一旦发现各类突发事件苗头,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报告总指挥,报告程序:‘报告总指挥,在某地点,某单位,某时间、发现某情况,值班人某请指示’。
(八)事后处理,迅速查找事故原因,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即使准确向上级部门报告,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并写出书面整改措施,总结经验教训,快速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八、善后处理工作
(一)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应及时做好善后处理工作,维护校园和社会稳定。
(二)对在预防、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和善后处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有突出贡献的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三)对在预防、处置校园突发事件中和善后处理工作中玩忽职守者,隐瞒、缓报、谎报,逃避责任者,阻碍工作人员执行公务者,以及其他不利于预防和处置工作者,视其情节和危害后果,将给予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要依发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社区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篇二
一、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法律职责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 标志着我国目前已制定出涉及突发事件应对的“龙头法”, 为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发生, 科学组织、依法应对、有效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危害,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 同时也对应急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十堰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通过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共同努力, 在处置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故等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在防御重大自然灾害方面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同时, 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 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风险因素交织并存, 各类突发公共事件仍处于多发的态势。加强应急管理, 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在应对工作中也还存在诸多不足, 主要是对应急管理工作重视不够, 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突发事件的预防与应对机制不尽完善, 依法可以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不够充分、有力, 社会广泛参与应对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 公众的自救与互救能力不够强, 危机意识有待提高。
对此, 市政府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到做好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工作, 是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维护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是提升政府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保证。把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突发事件应对法》作为当前全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应急管理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作为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依法行政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努力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为维护全市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广泛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宣传、学习和培训
1. 深入学习, 广泛动员, 引导全社会学习《突发事件应对法》。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贯彻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工作, 召开了全市动员大会, 起草了《关于在全市行政机关中开展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培训实施方案》, 成立了领导机构、办事机构, 并从市财政支出专项经费10万元, 由市人事局、市政府应急办督促各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应对的组织实施和配合工作, 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进行。把学习贯彻《突发事件应对法》同普法工作相结合, 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相结合, 同日常业务知识学习相结合, 明确各自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 形成全社会减灾防灾的浓厚氛围。由于各级领导重视, 各职能部门紧密配合, 从而确保了此次活动的有序进行。
2. 多种形式, 营造氛围, 增强应急管理意识及能力。
我们举行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教育月活动, 制定了涉及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等内容的法制科普宣传展版, 制定了宣传标语100余条。我们还邀请湖北行政学院教授做《突发事件应对研究》的专题讲座, 讲解立法背景、基本架构、重要条款等内容, 市直机关200余人参加了培训。将《突发事件应对法》列入市行政学院干部培训必修课程, 先后举办公务员培训班2期、骨干培训班1期。同时, 我们在《十堰日报》开设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知识学习专栏, 分成了8个专题, 以问答形式对突发事件应对法进行宣传, 广大公务员也踊跃投稿, 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 还在《十堰日报》刊登了《突发事件应对法》试题, 采取电脑随机抽奖的程序, 在收到的4210份答题卡中, 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30名、优秀奖100名。此外, 我们还组织市直机关公务员参加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统一考试, 进一步普及应急管理法律知识和公共安全知识, 增强公民防灾避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应急管理的良好氛围。
3. 整体联动, 齐抓共管, 深入持久地推进学习宣传。
我市各单位结合实际, 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有关部门举办了《突发事件应对法》专题宣传和咨询活动, 发放各种防灾、减灾、紧急避险小册子以及法律知识宣传资料, 向群众展示法制宣传版面, 发放1万余份宣传资料, 解答了4000余名群众提出的法律问题。采取在办公楼电子屏幕及网络上滚动播放宣传口号、出动应急知识宣传车等形式, 针对不同人群, 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宣传活动。同时, 市公安局、市消防支队等单位结合各自工作职能, 向市民开展公共安全科普宣传;市卫生局以防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为重点, 组织公共卫生专家和医疗急救专家在市级宣传点向公众免费发放宣传资料, 开展咨询服务;市教育局面向中小学生, 以灾难避险及应急自救、互救为重点, 开展“应急知识进校园”图片巡展活动, 并进行“危难中, 我们如何应对”征文活动;市安监局、市建委面向大中型企业, 以安全生产为重点, 开展“应急知识进企业”咨询活动。各单位还采取形式多样的辅导报告, 并通过政务网刊登法律条文及辅导资料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进行《突发事件应对法》集中学习。一些部门还规范工作流程, 应对突发事件, 从而不断地把“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学习培训推向深入, 提高了实战技能。
三、认真落实《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各项规定
1. 加强基础建设, 完善预案体系, 建立长效工作机制。
各部门根据部门实际, 都制定了相应的预案, 建立健全了本地区、本部门的“一案三制”, 即应急预案, 应急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和法制。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组织开展调查研究, 全面掌握本行政区域、本行业和本领域内各类风险隐患情况。建立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落实综合防范和处置措施, 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控, 把握突发公共事件的发展动态。探索建立风险隐患调查和监控的长效机制, 对可能引发突发公共事件的风险隐患, 落实责任, 限期整治, 尽快消除。建立完善风险隐患数据库, 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预警和隐患治理提供基础信息。建立突发事件风险评估及应对处置专家队伍、应急救援队伍数据库, 为突发事件的应对和风险评估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
2. 完善安全管理和监测预警, 加强信息交流。
科学安排政务值守, 认真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对于区域性突发事件, 按照“快报情况、慎报原因”的原则, 在第一时间内上报单位主要领导和主管部门, 最迟不超过事发后3个小时, 特、重大突发事件, 不得超过2小时上报, 确保上传下达畅通无阻。同时, 组织应急处理相关人员对应急监测、预警与报告, 对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响应、后期处置和应急保障等的重点环节进行梳理, 确保在出现突发事件时, 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项应急响应机制的作用。有针对性地开展预案演练, 及时发现问题, 不断增强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支持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及时报送在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 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基本情况、主要做法、成功经验、实际成效及典型案例、工作建议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等信息, 总结交流经验, 推动全市应急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3.社区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篇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突发事件 应急方法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拥有大量丰富而珍贵的文献资源及数百台联网微机,是集现代化技术、设备与文献资源为一体的知识宝库,其财产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若处置不当,其损失是惨重的。而图书馆的突发性事件有些是因自然或图书馆周边环境发生的不可抗拒的突发事件[1],有些则是可预测、可预防的人为突发性事件。
当图书馆面临各种突发事件时,一线馆员不同的应急方法将会带来截然不同的后果。成功的处理方法不仅能成功地化解部分可以预防的危机,而且还能够在较大突发事件中为馆领导和相关救助部门实施应对措施赢得宝贵时间。与此相反,不当的处理方法,则会将自己置于极其不利的位置,更会加大突发事件给图书馆和读者生命安全造成的损失。
1 现状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许多深层次矛盾集中显现出来。众多社会问题和矛盾,加之环境恶化造成的自然灾害,致使突发事件频发,而且很容易引发为危机,影响到高校。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师生集聚最密集、流动最频繁的场所。无论是社会上,还是校园内发生的突发事件,都会波及到图书馆,加上图书馆自身存在的诸多诱发突发事件的隐患,给高校图书馆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1]
特别是近几年,随着高校跨越式发展进程的加快,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学校资源相对紧张,图书馆座位成为“稀缺资源”,图书馆人员密集程度创历史新高,紧张的资源引来学生的青睐与争抢,以我校主楼三楼为例,早7点开门,10分钟左右,486个座位迅速占满,抢占各类资源事件时有发生,若处置不当,极易引起集体失控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踩踏事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努力防范和积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确保读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是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但专门针对图书馆馆员应急突发事件方法的研究较少。截止2011.10,中国期刊全文库中有关突发性事件的论文5193篇,其中涉及图书馆的仅27篇,但专门论述馆员应急方法的文章为0篇,而且有关图书馆方面的论文多是从管理、运行、预警等机制方面着手,突出了机制及管理者的重要性,直接涉及一线馆员的应急方法较少,能学习的事例也不多。但馆员是第一现场人,是处理突发事件的首要反应者和组织者,他们的临场应急方法和能力是突发事件运行机制能否发挥良好作用的关键因素,提高馆员在突发事件的应急方法能有效避免或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相关研究是目前亟待加强的领域。
2 应急方法研究
一线图书馆馆员是第一现场负责人,他们日常面临的都是素质较高的师生读者和平和安静的环境,难以积累临场处理突发事件的丰富经验。本研究利用他山之石事例,从实际应用的角度综合选取相关案例,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讨论研究应对方法,据此进行现场模拟并实战演习,定期的培训图书馆员,提高其应变处理能力[2]。
2.1 分析突发事件
首先要分析与图书馆相关的突发事件类型,如地震、水灾、火患、流行传染性疾病等因天灾人祸、人群密集造成的常规性传统突发性事件。还有近年来,新出现的高校图书馆因抢占座位可能引起人为突发事件也应加强防范,据报道,搭帐篷整夜排队、挤掉玻璃门、打群架[3]等抢座事件时有发生。这些事件看似分散在极少数图书馆,不足以引起重视,但任何高校图书馆都可能潜在发生,若处理不当,极可能引起人命关天的大事。所以,首先对相关突发事件分析归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以便寻找合适的案例进行研究应对方法。
2.2 搜集相关案例
根据突发事件类型分析,可以用百度、谷歌、搜狗等搜索引擎或论坛、亲朋好友、微博搜集一般信息或相关事例及相应处理方法,也可以利用国内外专业期刊数据库、图书、电视、广播搜集相关研究整合及应急方法的成果内容;对这些信息进行专业搜索进行采集加工成更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例。
2.3 筛选特色案例
根据搜集的典型事例,筛选出与本馆环境、背景相似的案例,特别是本馆曾出现过的类似事例,要重点筛选,多角度寻求好的解决方法。对于本馆曾出现过的处于萌芽状态未引起较大事故的案例,或是潜在可能出现的事例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提取相关处理方法,根据本馆实际情况分析更多应急方法编写成方法知识库,为馆员提供全方位应对方法参考以便应对避免或可能遇到的突发事件发生。
2.4 编辑案例集锦
根据以上所筛选的特色案例,而后对各种有代表的相似案例及应急方法进行分类编写成案例集锦。突发事件可能各有不同,但都有着紧急、难以预测等相似特性,都有着相似的应急方法,根据特色案例,选取合适馆员模拟这些特色案例现场,并直接采取已查阅信息中包含的相应处理方法,并让全体馆员参与其中感受不同的方法可能造成的处理结果,以提高馆员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并把过程录制下来。
2.5 完善應急方法
组织全体一线馆员观看录制的模拟现场节目,结合亲身体验,利用头脑风暴法各抒己见,在可能相关的方法中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根据各自实际工作经验产生新的观念或方法,在创新中互相激发灵感,设置出最合理的模拟场景并研究应对方法,以保证方法有效、实用。而后对这些方法进行总结汇总,再用质疑头脑风暴法对这些方法逐一质疑,结合馆情分析其现实可行性。如此反复几次,探讨出最适合本馆的一线馆员实践应用的突发性事件应急方法。
2.6 应急方法培训
根据多次反复探讨完善的应急方法,模拟更合理的各类突发事件现场,让全体一线馆员身临其境实际运用这些应急方法,提高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临场反应技巧,消除馆员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的恐慌心理,提高科学、理智、迅速地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能力,为进一步的救援赢得时间,争取时机,从而最大程度的提高图书馆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的保护文献信息资源安全、保障读者生命安全。
3 评价
突发事件虽说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但关于处理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抢险工具、人员抢救、物资抢救的基本方法是类似的,是可以学习并借鉴的,如曾经出现的SARS,需要及时了解其发生的基本原因、途径、来源、消毒液的科学配制、防护方法等,可以借用到预防其它传染疾病的方法上;如火灾,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首先查找火灾产生的原因,正确选择灭火措施、切断火源的流程、人员的疏散,防火通道的指引等是相似的,使用各类灭火器的技能也是必备的;如社会无证读者因不能入馆威胁馆员的处理办法可以借用到其它社会环境因素对图书馆突发事件的影响事件中。
另外,突发事件的发生总有一个发展的过程,如果防范得好,突发事件也有可能不发生。提高一线馆员的应对水平是减少突发事件发生或降低造成危害的关键因素。图书馆馆员作为第一现场人,多加学习应急方法并进行现场演练,在突发事件中能够快速反应、迅速处置、有效避免或降低突发事件对图书馆的危害,保障图书馆信息资源及读者生命健康安全,已成为图书馆当务之急。
4 结语
突发事件的发生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难以预料和避免,但高校图书馆的一线馆员作为第一现场人,若临场处置得当,既可以减少恶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对已发生的突发事件也能及时控制事态减少损失,甚至化解危机,取得积极后果。本文从实践的角度,以图书馆最常见的第一现场负责人为切入点,研究图书馆发生突发性事件时,提高他们切实可行的应急处理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晓,韦一尧.突发事件与高校图书馆管理[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5):82-85.
[2]马学伟.浅论公共图书馆安全危机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8,25(4):160-163.
[3]网曝山东师大学生为抢占座位引群殴[EB].www.jcgdnpx.com.2012-04-20/2012-05-28.
4.社区预防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篇四
为进一步提高社区预防暴力突发事件防控能力和水平,减少各类暴力突发事件,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领导责任制以社区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社区司法警务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社区六站一室共同参与,并做到层层工作有人抓,具体工作有落实,以群防群治力量为依托,全方位、立体化的处置暴力突发事件的防控力量体系,创造更加良好的社情居住环境。
二、建章立制,提高应急工作效率
为落实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实施方案,制定《突发事件防空力量建设工作管理办法》、《整合力量条理制度》、《突发事件防控管理运行制度》、《防控工作检查办法》、《防空力量工作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防控工作有人做、任务有人落实。
三、组织机构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成员:
突发事件指挥部设在:社区居委会
指挥部电话:
四、预防突发事件主要任务和实施步骤
1、健全覆盖社区预防突发事件防控网络。
2、健全驻区单位及重点要害部位,管理防控网络,进一步贯彻落实驻区单位“属地化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3、辖区主要重点单位:
乌鲁木齐市第***中学、辖区**煤气站。
4、处置突发事件力量配置
(1)社区共设4个责任区(门面房、各楼栋、自建区、***小区)
(2)人员配置: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社区党员志愿者及楼栋长共计70人。
(3)装备配置:巡逻车一辆、对讲机三部、防暴头盔十顶、反光背心四件、防刺手套四双、防暴棍十八根、防暴靴十八双。
五、处置原则及具体实施办法
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矛盾性质、危害程度、社会
影响和参与人数的多少,确定方案和配备警(兵)力。具体原则及办法如下:
(一)对突发事件的处置
发生恐怖性爆炸、绑架、劫持人质事件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封锁道路,建立警戒隔离带,阻止围观群众进入现场,协调有关部门做好现场维护工作,抢救伤员。
(二)突发事件的处置
事件发生时,一是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二是组织人员赶赴现场,封锁道路,建立警戒隔离带;三是大力宣传国家的政策法规,对**者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四是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五是协调有关部门抓捕犯罪分子,迅速平息事态。
(三)对突发发生重大火灾及卫生事件的处置:
当发生重大火灾事件时,社区指挥部及时将情况上报上级部门,同时组织社区工作人员赶赴现场,同时将火灾灾情及卫生情况上报“119”与卫生防疫部门,抢救伤员,疏导交通,疏散围观群众,保证救灾、救护车辆畅通。社区总指挥部,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社区工作人员协助工作,防止事态扩大和蔓延。
六、后勤保障
后勤保障工作由社区党委、居委会牵头,街道办事处协
助,确保资金、车辆、救灾物资到位。
七、指挥机构通讯方式:
(1)街道总指挥部联系电话:
(2)社区指挥部联系电话:
(3)社区处置突发事件总指挥及社区突发事件工作人员保
5.社区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篇五
沈仕成
近年以来,南江县以预案编制为基础,以应急演练为抓手,强化组织协调,综合统筹规划,突出实战效果,不断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
一、落实责任,预案建设强力推进
落实工作责任、严格问责是抓好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关键。一是工作责任落实。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决定》、《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关于应急管理工作实行“一岗双责”的通知》等文件,将辖区行政首长责任、行业部门主管责任、挂联单位监管责任、业主单位主体责任等预案体系工作责任一一明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安排部署预案体系建设工作,一名县级领导具体负责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的组织协调,各乡镇、县级各部门实行了“一把手亲自安排组织、副职领导各负其责”和学校、医院、企业、社区等基层单位落实了“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工作责任。二是工作任务落实。每年年初,县委、县政府均要印发《关于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的通知》文件,把需制定、修订的应急预案和演练任务下达给县级各部门及各乡镇,将责任单位、完成时间予以明确,由县应急办和县行政效能督查局加强督查督办。三是目标考核落实。县委、县政府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县级各部门、各乡镇综合目标考核,其中预案的制定、修订和演练是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具体考核上,由县应急办加强平时的督查和考核,实行“递进累加扣分”,凡是第一次出现应急工作过失按规定扣分,第二次加倍扣分,年终由县目标办和应急办进行评分,考核结果报县委、县政府,实行奖惩。
二、精心安排,应急预案编制科学 编制一套科学、实用的应急预案,是做好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基础。一是突出规范性。县应急办先后印发了《关于制定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关于切实抓好应急预案制定和修订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编制和演练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明确了各类应急预案的格式、结构和特点,规定了应急预案制定、修订的具体要求。同时对县总体应急预案、县专项应急预案组织专家评审团或相关单位评估,送县应急办把关,经县委常委会或县政府常务会讨论通过后,印发执行;部门应急预案、单项活动应急预案、基层单位应急预案经组织专家(业务人员)评审组评估,由乡镇党委、乡镇人民政府或县级有关部门审定后,印发实施。二是突出全面性。按照到2010年在全县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相互衔接”的应急预案体系目标,根据各地、各部门实际,县委、县政府要求所有县级部门、乡镇、工矿企业、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大型宾馆、林场、旅游景区、水库、学校、医院、地质灾害隐患点、农贸市场、娱乐场所均要制定应急预案。到目前为止,全县编制总体应急预案1个、专项应急预案52个、部门应急预案95个、基层应急预案2486个,其中今年以来,有针对性的制定了防范冰冻雪灾、甲型H1N1流感防治等应急预案15个。三是突出实效性。各地、各部门对应急预案实行动态管理,根据形势变化、科技进步、人员变动等新情况适时进行了修订完善,让应急预案更具合法性、合理性、科学性、时效性、针对性,使其真正成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纲领性文件”。去年以来,全县共修订完善各类应急预案1865个。
三、科学组织,应急预案演练扎实
应急演练是提高处置突发事件能力的保障。一是注重应急演练准备。县应急办印发预案演练具体要求文件,各演练预案责任单位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预案演练方案,报县应急办把关后,经县政府领导审定后实施。每年县财政预算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应急演练补助,各演练责任单位安排一定专用资金用于应急演练经费;相关单位购置必备的应急设施、设备和物资。参演前,由演练指挥长组织召开参演单位协调会,由演练责任单位对参演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二是注重应急演练实效。按照“平战结合(平时和临战)、城乡结合、干群结合”的思路,对所有编制的应急预案全部进行演练,尤其对防洪度汛、地质灾害、森林火灾、城乡消防、传染疾病、矿山救护、环境污染等常发的突发公共事件每年举行一至二次演练;预案演练杜绝形式主义,场地的选择、项目的选择、对象的选择均采取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模拟突发公共事件的场景,突出实战特点,让演练者入脑入心,让参与者受到震撼。三是注重干部群众参与。演练时广泛发动公众参与,大型应急演练均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分管领导担任副指挥长。去年以来,全县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开展病虫害防治、地震防范、防洪度汛、森林防火、矿山救护等综合应急演练35场次、单项应急演练326场次,组织各级干部参加演练18000多人次,发动群众参与应急演练8.6万多人次,特别是今年以来,加强了全方位应急预案演练,先后投入82万元,出动各类车辆1600余辆次,调动公安、消防、人武部、国土、安监、卫生、交通、水利等单位专业人员3000人次,调用各类设施设备4150台次,发动群众参与5.2万多人次,组织开展了甲型H1N1流感防治、矿山救护、森林防火、防洪度汛、消防安全、地质灾害避让和公共交通突发事件等应急演练,进一步检验了预案,磨合了机制,锻炼了队伍,教育了群众,提高了干部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
四、强化宣传,应急预案公众熟悉
熟悉公众应急预案是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前提。一是宣传形式多样。各地、各部门采取广播、电视、板报、网络、宣传车、讲座、印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各类应急预案内容。仅今年在“防灾减灾日”、“安全宣传月”等宣传活动中,就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咨询活动51场次,专项培训42场次,举办各类讲座16场次,出动宣传车226车次,发放宣传材料70余万份,张贴宣传标语1000多幅,开办宣传栏100余期。二是宣传对象广泛。在农村、社区、企业、学校、机关、家庭深入持久的宣传应急预案,使广大农民、工人、学生、干部等社会公众了解、掌握应急预案的内容和处置程序,截止目前,对全县所有中小学学生和成年人进行了应急预案宣传。三是宣传效果良好。通过宣传,社会公众的应急减灾意识普遍增强,中小学生和成年人80%熟悉所涉及的相关应急预案,掌握了应对突发事件的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应急防护知识,提升了广大干群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发挥作用,应急处置有效开展
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的初衷和目的是充分发挥其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的“导航”作用,确保处置有力、有效开展,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一是确保了快速反应。县委、县政府接到突发事件信息后,立即启动相关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指挥部,召开专题会议,专门安排部署,明确应急防灾工作重点和工作任务,及时通知相关应急救援队伍赶赴事发现场,投入应急抢险救援战斗。去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10分钟内,迅速启动《县地震应急预案》等预案35个,一小时内,参与的有关部门和各类应急队伍投入抢险救援工作中。二是确保了处置有序。按照应急预案的设定,突发事件处置由指挥长统一指挥,指挥部下设多个小组,将参加应急抢险救援队伍编入各小组,实行分工合作、各负其责,保证了应急处置临危不乱、有序进行。今年“2.13”较大交通事故发生后,由县委副书记、县长刘凯任指挥部指挥长,下设现场处置、伤员抢救、善后处理、事故调查、维护稳定、舆论引导共6个小组,将参与的矿山救护队、民兵应急分队、医疗救援队等应急抢险救援队伍152人按照各自的工作职能编入各小组,具体负责应急处置工作。三是确保了资源整合。处置突发事件常常需要多个部门、多行业人员参与和投入多种设施、设备、物资及一定数额的应急抢险救援资金,因此,将分散的应急力量、应急设施设备等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去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按照启动的地震应急预案内容,庚即调动108个部门、7.4万人员实行应急联动、参与应急抢险救援;迅速调拨财政应急处置资金850万元;从交通、水利、建设、卫生、民政等18个县级部门、26家企业及时调配抢险救援设施设备15200台(套、件)和价值650万元的大米、棉被、帐篷、彩条布、方便面等物资,保证了全县应急处置工作所需。
6.社区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篇六
一、突发公共事件基本情况
XX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把安全稳定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狠抓落实,成立应急管理工作机构,完成了《**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应急预案体系和预警体系。预案体系和预警体系基本覆盖了劳动保障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方面,保障安全和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XX年未发生涉及我局工作业务的突发公共事件,各项工作正常开展。
二、总体应对工作及分析评估
(一)组织领导体系方面。我局今年进一步加强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建设,组织领导体系不断健全,工作机制日益完善,为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应对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
(二)应急准备方面。一是应急预案体系初步形成。并在年内举行了地震应急、火灾逃生等安全事故处置等方面的演练活动。二是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对应急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普法教育,并成立了应急指挥办公室。三是加大资金物资投入力度。配备劳动监察车一辆。总体来看,应急预案、队伍、资金、物资等准备工作的进一步加强,为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预防预警方面。一是健全监测网络体系。及时排查可能影响劳动保障工作的事件信息,特别是苗头性信息,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将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形成反应快速、应对正确、处置果断的良好机制。二是加强预警信息发布。对我局工作职责内可能发生的社会安全事件及时向全局干部职工通报,做好防范和处置准备。三是认真落实防范措施。通过预防预警工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总体来看,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体系的不断完善和预测预警能力的有效提高,为及时制订实施相关防范措施提供了准确依据。
7.社区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方案 篇七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大事件, 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3人以上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重大职业中毒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2]。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关系到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系到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经济的顺利发展, 也是体现政府职能的重要方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控制和救治工作需要众多部门统一高效指挥、协同采取措施[3]。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主要是指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具体表现为预测预警、监测控制、监督管理、事件预防、信息收集分析、科学决策与快速反应、应急保障、紧急救援与医疗救治和事件综合处置能力等方面[4]。而其中各级医院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防治机构和最先感知部门, 医院应对能力将直接影响整个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的成效。
近年来, 有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建设以及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的相关研究时有报道。研究者的关注点多集中在二三级综合性医院, 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网络网底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的角色职能以及相关的能力建设往往被忽略。始于1997年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年来得到了快速有序的发展, 并已进入了体制创新的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了承担常住居民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六位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外, 同样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在2003年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的防控过程中,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迅速掌握社区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第一手资料, 并发挥街道、群体、各社会团体、医务人员和家庭的优势, 在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方面构筑起三道防线, 为SARS防控工作的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5]。自2003年SARS暴发后, 有关社区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道有所增多, 主要集中于社区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应急预案的制定以及社区综合防治系统的建设等方面, 有关应对能力综合评价指标的研究鲜有报道[6,7,8,9,10,11]。
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4年被列为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示范点, 在向社区居民提供健康的环境和对疾病人群、高危人群及健康者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等一系列卫生保健活动, 控制和降低社区人群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 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2]。经过两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3年行动计划的实施, 卢湾区已经初步建立了应急管理组织体系和工作网络,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水平有了较明显的提升。中心作为该体系的网底, 在有效预防和控制重大传染病疫情, 切实保障和维护广大社区居民的健康和正常生活秩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在应对2009年4月份以来全球快速上升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中, 中心充分发挥公共卫生体系网络的作用, 从完善组织管理、加强预检分诊筛查登记、快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及疫情控制、加强重点场所督导和广泛深入开展健康宣教等多个环节落实防控措施, 圆满地完成了27名密切接触者和8名轻症病例的居家医学观察和随访工作。但是, 甲流防控也暴露出中心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存在的不足和问题, 具体表现为: (1) 社区医院应急能力建设相对落后, 组织、人员和财政保障相对不足。 (2) 缺乏一支稳定并具有战斗力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队伍和医学观察随访的全科医生队伍。 (3) 缺乏规范可操作的预案系统。 (4) 人员培训、实战演练不充分, 并缺乏相应的考核评价。
【社区应对突发事件应急方案】推荐阅读:
突发环境事件应对方案06-08
应对突发事件措施11-25
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试卷07-30
景区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危机09-24
社区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10-15
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原则11-11
突发事件应对法考试考核复习题10-18
公司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12-07
考生如何应对高考突发状况?12-24
浅析公务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升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