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城市征文

2024-10-25

未来的城市征文(19篇)

1.未来的城市征文 篇一

在朦胧的夜色中,我望着天空,星星顽皮地冲着我眨眼睛。刹那间,一个美丽的小天使出现在我的眼前,我走进了时空隧道,飞到了未来的世界!

哇!未来的世界好美啊!它真是个高科技的世界。那儿,到处是绿油油的花草,干净、整洁、一尘不染,有毒气体零排放。我真想看看未来的学校。小天使魔棒一挥,我们就来到了未来的学校。走进校门,学校的变化真大啊!礼堂的设计最为先进,按一下礼堂的调控器上的蓝色按钮,礼堂立刻就变成了游泳池。

按一下白色的按钮,礼堂立刻就变成溜冰场。真神奇!我们再到教室看看,教室的设备令我不为惊叹!现在老师正在讲《桂林山水》这一课,魄的墙壁上浮现出了许多桂林山水的照片,我们如临其境。同学们也不用背着那沉甸甸的书包,因为课桌上有电子书,什么书都有,比十个书柜的书还多。

老师写在黑板上的字会显现在同学们的课桌上,同学们做的答案也会映在黑板上,那些不敢举手的同学就可以将自己的答案告诉大家了。同学们上课就跟做游戏一样,嘻嘻哈哈的,老师脸带微笑,和蔼可亲!作业也不多,大多数作业是阅读。垃圾只需放在“变废为宝”的机器上,垃圾就会变成宝贝。

未来的学校真漂亮,你喜欢吗?我以后要好好学习!把未来的`世界打扮得更美丽!

2.未来的城市征文 篇二

从世界上第一辆小汽车问世以来,都市生活便离不开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汽车在成为城市交通主导的同时,也带来了众多城市问题。可持续发展社会要求人类减少能源消耗、控制城市小汽车发展,这将大大提高城市的可持续性,使城市更为宜居。世界上许多大城市都在积极建设并改进城市公共交通,通过鼓励步行和自行车等健康、环保的交通方式,引导人们减少或以低碳方式使用小汽车。

1. 健康城市理念及其双重性

(1)健康城市的基本理念

1986年,哥本哈根健康城市项目会议将“健康城市”定义为“一个有连续性、创造性的,经常改良该市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城市,并扩展社会资源,使市民能够互相支持日常的生活运作并协助他们使其潜能能够发挥到最高点。”同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以下简称WHO)在《渥太华宪章》中指出:“健康是一种积极的概念,是社会、经济和个人发展的主要资源和生理能力,是生活质量的重要部分,应将健康看作是日常生活的资源而不是生活的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正成为时代潮流,这要求城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成为人类生活、成长的愉悦空间。WHO还认为健康城市应是“一个不断开发和改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展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互相支持的城市。”

1996年WHO对健康城市提出了10项具体标准,包括安全环境的营造、市民群体的建立、文化遗产的保护、公共政策的制定、市民健康的保障等,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医疗卫生、社区生活及个人行为等七方面,并将健康视角提升到关注整个城市社会生态系统的高度。

(2)健康城市理念的双重理解

城的健康—健康城市的原旨在于使城市实现健康的过程与保持健康的状态并重。1996年,WHO公布的健康城市10项标准明确了健康城市规划设计的具体内容,包括城市规模合理、居住模式多样、开放空间充足、绿化率和氧气量足够、垃圾处理和再利用以及噪声控制等。该标准赋予市民选择有利于健康行为的权利,政策上必须为步行环境的建设创造条件,使市民有足够的步行空间。

人的健康——WHO描述的健康是人身体、精神、社会方面的良好状态,不仅是无病痛。消除种族、宗教、政治信仰或经济社会条件差别,享有可获得的最高健康水平,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之一。

人的个体健康状况受到很多内在与外在条件的影响和限制,要满足居民的健康要求,城市规划首先要从根本上解决产生这些矛盾的原因(1)(图1)。健康的层级模型(2)(图2)显示了一定范围内社会健康因素间的交互作用,每个高层级都要依靠低层级的支撑,才能达到顶层的良好健康状况,说明任何改善健康状况的行动,必须同时涵盖多个层级。

2. 健康需求促进交通方式改变

(1)环境健康的需求

由机动交通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导致全球暖化的主要气体——CO2的总量的22%~25%由机动交通产生,要降低CO2排放量,需通过有效手段控制私人小汽车的拥有量及使用量。国内外许多城市的成功经验证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和清洁能源是促进城市环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建立舒适、便捷、吸引人的公共交通系统,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重点。

(2)公众健康的需求

目前我国70%的人口处于亚健康状态,原因可归为缺乏锻炼、精神紧张,以及公共交往缺失等,其根源在于城市空间中缺乏满足健康要求的物理环境。小汽车的增多,使道路拓宽,车辆增多,交通更拥挤,产生更多的噪声、尾气,更多的人坐在私家车里与外界缺乏交流,步行空间被侵占,行人时刻受到过往车辆的威胁,城市开放空间被停车场挤占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都会引起城市居民生理、心理和社会健康问题,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建立慢行系统,限制小汽车的使用,从而复兴城市步行生活空间。

二、面向未来的城市交通发展

1. 城市公共交通的改善

公共交通的CO2排放量与占用道路面积均远小于小汽车,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应大力发展安全、准时的公共交通,并及时改进不足,使其有益于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的健康。

(1)公交车的发展

近年来,时尚的车体设计、清洁能源的使用及专用车道的设置不但改善了公交车的形象,也提升了运行效率。例如巴西库里蒂巴市,在高强度交通走廊上,运行运量达1.5万人/小时的BRT快速公交,在密度较低的街区,运行小载量的小型公汽与公交主系统进行接驳。作为大众交通工具,公交车的通用设计是必要的,如设置低底板以方便乘客上、下车;增加车门宽度以减少上、下车时间;配置GPS系统,以提示司机准时驾驶;设实时信息牌,便于乘客掌握候车时间;配备语音提示系统以方便视障者乘车;提供庇护空间和售票服务等。

(2)轻轨交通的发展

大运量的轻轨系统已成为公共交通的典范,全世界100多个城市建有轻轨,车辆以10~40km/h的速度运行,在交通接驳地区,快速、舒适、可靠的轻轨也有助于吸引人们使用,这是发展公共交通网络的重要目的之一。与其他公共交通相比,轻轨为大量人流提供优越的可达性的同时,也发挥了低耗能、无污染的优点。轻轨系统是快速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公交系统应尽可能地为其提供便捷条件,如在道路交叉口处拥有优先通行权,合理安排与其他交通方式接驳距离,以及在站点沿线进行综合开发以提高街区活力等。

(3)慢行交通系统的建立

慢行出行作为零污染、有益健康的交通方式应被广泛推广。自行车需要专有的道路空间,以保证骑车者与行人的安全。同时,要求道路规划以及系统化管理对自行车出行进行合理的引导,如城市中心区的自行车路网、租赁点、停车架以及与公交接驳的相应设施等。荷兰和丹麦的哥本哈根在此方面做得比较成功,日本也在建设自行车交通系统。

步行作为最传统的交通方式,在城市居民出行中占有重要地位,重视步行者的利益,帮助居民重新找回步行的乐趣,建立系统、安全和有活力的步行网络,并使之与城市公交系统紧密联系,提供舒适、可达、设施完善以及充满吸引力的步行环境,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点。

2. 新型交通技术的应用

(1)自动步道的新发展

1874年,纽约首次进行了自动步道的尝试,自动步道以3~6miles/h的速度在街道上移动,方便了出行距离较长的人们,后又逐渐成功地解决了乘客安全上下步道的问题。第一套自动步道系统是为1983年芝加哥世博会建造的,在大阪、洛桑、蒙特利尔和汉诺威世博会上也分别对其进行了展示。

自动步道的主要问题是速度慢,40m/min的速度仅为步行速度的一半,而且成本较高。目前日本正在进一步开发可变速的高速自动人行道系统,速度可达120m/min,既降低成本,又提高安全性。若此技术得到推广,对城市中心区内距离500m左右的出行是非常适合的,其主要服务对象是需要疏散大量人流的大容量交通系统,如地铁等。

还有两项更为成熟的系统分别是由日本开发的线性加速(Accel-Liner)系统和澳大利亚工程师发明的“Loderway”快送系统,这些系统的移动速度可达到登上时的4倍,在较长距离的移动中可保持2倍的正常步行速度。可以说自动步道的继续研发与推广必将成为一种新的趋势,以填补机动交通和传统步行交通之间的空白,另外其低能耗、低污染的优点也日益被重视。

(2)智能车辆管理系统

智能汽车管理系统—理想状态下,城市车辆停放时应占据小空间,在街道上能轻松驾驶,私人拥有或租赁使用,在指定地点获得并归还,根据车型和行程付费。现在的汽车共享主要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日本的城市汽车俱乐部,主要使用小型电动车,为人们日常短途出行服务;二是欧洲的汽车共享俱乐部,会员通过预订,在城中指定点获得不同类型的车辆,且使用时间不受限制。

日本的汽车俱乐部采用智能车载管理系统,在控制中心确认车辆位置,电量是否充足等。俱乐部的会员可通过电话预订车辆供自用或共用,上班族可以早晚使用,车辆在白天可以被另外需要的人使用。会员可在城市任一“终端”获得车辆,车辆也需要放在“终端”以保证充足的车辆以供使用。

欧洲的汽车俱乐部目前在德国、瑞士和荷兰发展得较好,在管理部门的许可下,停车场按一定间距设置在中心城市周围,会员通过电话或互联网预订车辆可就近取车,并按行程付费。智能自行车管理系统——1998年法国雷恩市建立了“智能自行车”租赁系统,系统在重要交通节点周围,如火车站、商业中心,设置了25个站点,共有约200辆自行车,超过1 300名居民和大学生可免费获得智能卡,用于使用任何一辆自行车。除特殊情况需要长距离使用外,自行车要在2小时内归还到任一站点,调度中心依具体使用情况调节各站点车辆分布情况。在人口稠密的新加坡部分住区也建立了类似的系统。智能自行车零能耗、零污染,并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其在未来的城市交通中有无限的发展潜力。

三、结语

健康的城市交通能够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的改善,同时保持城市居民身心健康发展。解决小汽车交通带来的城市健康问题,应从城市交通规划出发,合理发展公共交通系统,从根本上解决人车矛盾,并不断提高交通系统的科技含量,真正做到以人为本,鼓励和推广低碳的出行方式,改善城市步行环境质量,为人们创造一个宜居的、可持续发展的和充满生活趣味的健康城市。

参考文献

[1]WHO.Basic documents40th ed.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94

[2]WHO.City planning for health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Copenhagen:WHO Regional Office for Europe,1997

[3]许从宝,仲德.健康城市:城市规划的重新定向.城市管理,2005(4):33~38

[4]陆化普.城市绿色交通的实现途径.城市交通,2009(6):23~27

[5]徐苏宁,吕飞,赵志庆.城市的健康与安全.城市规划,2005(10):60~64

[6]理查兹著.未来的城市交通.潘海啸译.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7]吕飞.健康城市营造策略.[学位论文].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2004

3.未来的海底城市 篇三

“啪啪啪”一阵阵响声把我从梦乡中拖了回来,我揉了揉朦胧的睡眼坐起身来啊,哎呀,原来是海豚圆圆这个淘气鬼在窗外叫我呢!我这才猛然记起来:上周刚和爸爸妈妈从拥挤的城市搬到这座美丽的“海底明珠”城市,今天要作为一个小记者去采访的,快出發吧。

城市是由一层特殊的透明薄膜包围成的球体,“海底明珠”的市名由此得来。这种薄膜看上去虽然透明柔软,实际上却十分坚韧,海水激烈的冲刷、大白鲨锋利似刀的牙齿的啃咬都奈何不了它。而在市内的人们触摸到的薄膜却如一片薄薄的水雾可以伸出手来与蟹兵虾将嬉戏、玩耍。人们通过薄膜还能看到一个丰富多彩的海底世界,各种奇异的鱼儿,排成队的海马,挥动长肢的章鱼,随着水流一扭一扭的水苴……

吃过早饭,告别爸爸妈妈,我踏上了通往学校的水晶通道,我要先去采访学校呢。说到这水晶通道还有一番大学问呢!

这是由水晶体玻璃管道修筑而成的,共分为电力赛车道、散步道自动人行道三层。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应该就是第一层自动人行道了,它同时又分为四排,一、二、三、四排速度分别为50公里/小时;30公里/小时;20公里/小时;10公里/小时。像流水线一般输送着成千上万的乘客。第二层为电力车道,适合车迷们使甩第三层是散步道,在这儿常常可以看到一些老年人带着自己的宠物慢步:这样的三层水晶通道在这个城市纵横交叉,方便又高速。

五分钟后,我到达了市中心,这儿有一座五层宝塔似的巨大喷泉。它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全市氧气机。喷泉旁是个车站,确切也说应该是“球站”,人们只需进入一个球体里,球体便由电脑控制升往另一座海底城市或陆地。每个周末,妈妈带着我就是乘坐此球体去外婆家的。

不一会儿,学校到了,那是一座书形建筑,象征着我们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五彩缤纷的花草围绕在学校的周围,那是用化肥果冻种的,可香了!还招来了A博士刚引进的铅笔形蝴蝶呢!

4.未来的笔征文 篇四

首先,这种万能笔可以随着季节而变化颜色。春天里它是红色的,因为在春天,万物复苏,柳绿花红。所以,春天它是红色的。夏天里它是绿色的,因为夏天荷花开了,小蜻蜓也飞回来了,田野里都是绿油油的,所以夏天它是绿色的。秋天里它是黄色的,因为秋天是成熟的季节,石榴,苹果,香蕉,橘子,鸭梨,水稻,高粱,大豆,花生等等都丰收了。所以秋天是金黄色的。冬天呢,它就是白色的,因为冬天雪花飘飘,大地一片白茫茫的,所以在冬天里它是白色的。

如果你因为写错字而烦恼的话,就带上一支聪明的笔,当你写作业时写错了,这支笔就会说话了:“主人,你写错了。”如果你不改正,还要继续写,它的笔尖就会缩进去,不让你写下去。怎么样?是不是很别出心裁啊。还有一点,它还非常节能。如果没有墨水了,你只要对它吹一口气,它就能吸收其中的水分,把它变成墨水,就能继续用了。

5.辞旧迎新,展望未来的征文 篇五

我热衷于行走在这片土地上。每每有闲暇空余的时间,我的脚步与思绪总是飘忽的——他们时常顾霞于山河林苑,留恋至乡土田园。从不姑息仰视自然的渴望,而这里才是最为纯粹的祖国原本的样貌。

行至长城故宫,便会想起中华悠久历史的灿烂辉煌;走近古城村落,尤以想象人民勤劳坚韧的朴实善良;而最令我心潮澎湃的,是在奔涌不止的长一江一黄河边。细看那滔滔一江一水、滚滚黄沙,她澎湃着五千年前中华文明诞生之初的激昂,流向五千年后依旧昌盛的如今;她汹涌不息,她承载着千年的思潮,裹挟着人民的思念,见证了一朝又一代的兴盛衰退,而最终走到如今。她无声而肃穆地述说:我曾经看到了一幕一幕悲惨而可怖的事。那段悲怆而刻骨的历史,却不应忘却!他理应源源不断、滚滚不息地长流于每个中华儿女的脑海,柔和而火热地充盈着内心!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醒我们,唯有前进,唯有前进!

如何能驱使我们前进?那便是以屈辱鞭策内心。我们一面铭记曾经的耻辱,怀揣对此的满腔澎湃激情,于此用之于前。我们更应始终明了,只有缅怀对战争的悲情和伤痛,对此倾注记忆,才能驱使我们不断努力。

是的,这就是我们苦苦铭思的曾经。我的祖国呵,我的故乡呵!她曾优柔而窈窕,面颊是稚一嫩而柔和圆一润的;可是现在,她是智慧而不屈,脸庞是坚毅而棱角分明的。她正在成长,她已经茁一壮,她终将参天!

6.筑梦未来征文 篇六

——题记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就像是我们所有人的母亲,教会了中国怎样成长,传授了民族怎样振兴,为祖国的未来筑造梦想。

党,他不仅是国家的领头人,更是国家面前一天平坦的路,他不仅是青少年眼前的明灯,更是关心照料他们的亲人。知党,爱党,这不是长大之后的事儿,而应该是从小做起,心向着党,我们才能更好的成长,要知道,今天幸福安定的生活,都是党用鲜血换来的。这些被撒出去的鲜血,值得我们尊敬,值得我们牢记于心。

童心向党,这只是党的未来,而作为党的人民,每个人都应该向党,心向党,充满爱的心向党。自然,用嘴说,用笔写,这才是一种爱党的表现,但我们反思反思,党给予我们的一切,我们就这样去回报为我们付出一切的党吗?不,不行!这远远不够,虽然我们现在不能为党做出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但我们未来可以,未来可以,是建立在今时我们努力学习之上的,对于现在的我们,学好知识,努力成长,才是心向党的表现,当你做到了这些,就一定会成为党的顶梁柱,用我们的行动去表达我们对党的感恩,再为党的历史添上一次光辉的色彩。

筑梦成长,也不止是花朵的成长,那怕是参天大树,他也可以继续长大,为树荫下的人们再添点躲避阳光的空间,只要人有梦想,敢于拼搏,敢于奋斗,他就一定可以“成长”。但清晨与黄昏终归不同,时间是我们的底气,有梦想是我们的资本,敢于实现,敢于筑造,这是我们的本领,将来报效党的本领,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没有党,我们也不会有这些本领,而我们和党是一体的,党荣我荣,让我们为党筑梦,一起圆梦。

7.生态城:通向城市的未来 篇七

然而,在人们创造现代城市的过程中,现代城市的迅猛发展也导致了生态危机。在世界各地,城市正消耗着地球85%的资源与能源,同时又排放出近乎等量的温室气体,使自然生态失衡,引发了气候变暖等一系列生态危机。

这迫使生活在城市的人们重新思考城市与自然的关系,尝试转变固有的城市发展模式。

1970年代,西方国家率先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由此引发一场新的城市革命。现在,世界各地的城市已经开始寻求转变,努力将现代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当前,美国、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然迈入了改造现代城市、追求生态发展的阶段。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推动经济发展与城市化之际,城市生活对自然生态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自然与生活环境面临巨大的挑战。据统计,严重破坏自然生态的城市接近全国城市的1/4;流经城市的河水污染率达到90%;一些城市在饮用水的水源方面更令人堪忧。

十一五期间,中国对城市发展中带来的生态问题有了深刻认识。为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建设,开始积极地思考并建设生态城市,以此建设成为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现代化国家。同时,建设生态城市也已经成为加快中国经济发展与建立城镇化体系的诉求。据悉,中国已有多个城市已将生态城市作为城市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

生态城市的理念与现代化诉求并不相悖。可以说,生态城市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它是城市追求发展进步,以及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所产生的新观念——所谓生态城市,就是建立一个与自然和谐的城市空间,是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进步表现。

在城市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过程中,城市建设要建立起新的观念,这其中包括追求经济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城市资源,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作出有效的改善。建立生态城市的前提就是观念的转变,这包括经济模式、价值判断、道德伦理以及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其次,才会有决策与体制对生态城市的文明作出准确的定位。

8.城市汽车的未来图景 篇八

电动车相比传统内燃机汽车最大的优势不在于动力,无论是纯电动、混合动力还是燃料电池,其动力、效率、经济性都无法超越燃油。事实上、电动车的发明先于内燃机汽车,先天因素决定了内燃机动力性能好,转化半高,从而打败其他动力,统治了汽车。

电动车的最大特点是动力是电,控制设备的也是电,相比传统内燃机汽车传动系统是机械、控制系统是电子的结合,它在动力和控制之间衔接更为通畅。以电子为基础,车与其他设备之间、车与车之间,甚至车与道路之间有了无限的互动空间。

当前的汽车里也有大量电子设备,但基本是孤立的,汽车主体以机械为主、电子为辅,如果电动阜得以普及,电子操控将上升为主体,各种可能性会大大增加。电动车单车的优势不如内燃机,主要是动力,速度、操控性方面,但如果电子互动以后,就像电脑连接上互联网,汽车的功能将大大扩展。

当所有的电动车通过电子系统互动以后,许多根本性问题将通过新的渠道解决,比如碰撞。机械动力时代是加强车的安全性,安全带、气囊、高强度钢板、ABS、ESP等;互动车时代,车与车之间可以设定安全距离,到一定距离会自动刹车,强制制动,让车根本没有初会碰撞。

EN-V可以通过车身安装的视觉感应,超声波及多普勒感应器,来发现和接受附近任伺物体发出的信号,并且可以通过5.9 6Hz专用短程无线通信(DSRC)及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来确定车辆行驶的路线。这种车与车通信的V2V系统,让车辆之间能够相互确定位置,甚至确定周围障碍物的位置。它就像车上的眼睛,能够看到周围的每一个角落,而确定身边10辆车的位置。

如今的电动主除了把发动机换为电池之外,其他都基本沿用传统内燃机汽车设计,传统汽车设计脱胎于马车的改型,互动车时代,这种古老而经典的设计将被颠覆。比如,车轮不再是只能前、后两方向运动,可以横着开、四向、八向运动,这在机械传动时不可能,但在电动条件下不难实现,最简单的方法是每个轮子装一个马达,4个马达控制运行。

这种电控以后的汽车加上V2V系统,使得未来的汽车完全有可能实现自动驾驶,程序设定以后人可以在车里工作、娱乐甚至睡觉。或者,驾驶变得更像打游戏机,可以用车内设备,也可以用人手一部的微型个人电子终端——手机来控制,互动车时代,手机的功能将无限广阔,可以控制包括汽车在内的各种交通、通讯、办公、家电设备,前提是有强大的电子互动网络作支撑。

如此一来,汽车设计将摆脱目前双排四座、有驾驶位的主流固定模式,未来的互动车可能没有专门的驾驶位,可能是座位与卧铺的结合,可能会考虑办公需求,总之,笃驶方式改变需求,需求又将彻底改变汽车设计。不过,我这次所看到的EN-V概念车的设计似乎并不符合这样的要求。

但是,鉴于这样的汽车业前景,道路被纳入这个巨大的互联网,汽车只是这个网络上的一小部分,道路可以依据繁忙程度设定这些电动汽车或者说互动车的速度,进入这些特定“局域网”的互动车都会按照道路设定好的速度行驶,就像飞机的自动驾驶。

很明显,电动车的缺点是速度慢,EN-V设计最高时速40公里,难以和内燃机汽车匹敌。但是我相信,在未来,速度也同样不是互动车的优势,但去除拥堵、车祸等因素以后,整体交通效率将有所提高,基本不会再出现车祸问题,安全得以保证。

而且,我相信,这种汽车大行其道的时代,社会成本降低,管理部门的管理、监控、处罚都将简化。车主上车后设定起点、终点等要求,道路网络会自动分析得由最佳行驶路线,最佳速度,从全社会来讲实现最低耗能和最高效率。

可以想象,这之后的警匪片中也许再也见不到熟悉的飞车场景,盗贼上了互动车就等于一只脚踏进了警察局,“二环十三郎”、跑车撞人这些现象也府基本消失,互动车将把作为交通工具的汽车和作为体育运动的赛车彻底分开。

可以期待的是,下一场互联网革命将延伸至各个领域,汽车业一定会被影响,成为新互联网时代的交通工具。中国若想在电动车时代领先世界,除了电池、电机、电控这些眼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还需放长眼光,思考更遥远、更彻底的变革。

实际上,中国具有实施这种变革的得天独厚的环境。如果未来汽车照此发展,这才是中国的优势、中国的机会。如果只是目前电池替代发动机的方向,中国并没有太多优势可言,电池技术国外可以快速发展,而机械、材料方面的弱势也足够让我们去追赶。

制定标准和实踐环境是中国在互动车领域的优势。与传统的内燃机汽车不同,中国在电动车领域没有落后——并不一定领先多少,但至少没有落后,这让我们有机会为互动车设立标准,推动它的发展,稳固自己的地位。

必须把所有汽车都纳入进来形成网络,而这必须要强制才行,这就需要来自政府的强大推动力,给这样的汽车一个实践环境,于此,中国优势是独一无二的,中国有强大的政府推动力。

欧美这些发达国家不如中国,印度这些发展中国家也不如中国,当然,中东一些小王国在这方面条件可能比中国还好,但是他们国土和市场都太小,中国则不然,包含热带、寒带、沿海、山区、城市、乡村,最具实验价值。

9.2035畅想未来征文 篇九

我走进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动物园,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里面赫然是已灭绝动物的乐园!亚欧水貂睁着大大的犹如黑珍珠似的眼睛盯着来来往往的游玩者,渡渡鸟歪着头好奇地打量着外面新奇的世界,台湾云豹机警地关注着外面的风吹草动蓄势待发。它们可是已经灭绝的生物啊,这是怎么回事?原来,科学家们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制出了这样一片灭绝生物的快乐天堂,用以警示人们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保护生态环境、不随意猎杀无辜的生灵。

我收拾好心情,走出动物园来到大街上。没有汽车的鸣笛也没有机动车排出的废气,空气意外的清新。人们不开汽车也不追公交了,他们要么步行要么就是骑着低碳环保的自行车出行。或许你会觉得这样速度很慢,当然不是这样啦。瞧,那位小姐姐兴许是要迟到了,她轻轻地按了一下每辆自行车都有配备的橙黄色按钮,只见那自行车瞬间生出了一对小巧轻便的翅膀,飞速到达了目的地,大约只需要一句话的功夫罢了。除此之外,这个功能还有更大的作用。万一有什么人生急病或是急需抢救治疗,只要轻轻按一下按钮就到医院了,抢救不及时什么的根本就是不存在的事情了。

10.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征文 篇十

20xx年,崭新的一页,它见证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所发生的一切。在这一时刻,我们告别了贫穷,走上了小康道路;我们告别了战争,争取道贺品;我们告别了过去,走向未来。1840年,中国不再强大,洋人们像野兽般扑进了清朝的大门。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中。救灾此时,有识之士们发动了一场又一场运动和革命。中国人民觉醒了,向着美好的未来拼搏。又是一个残酷的时刻,,1937年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的开始,在经历长达8年的斗争中,中国人民凭借着不屈不挠的、永不屈服的精神,在一次向世界证明了我们的强大。

1949年1月1日,在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上,毛泽东用其洪亮、激昂的声音向世界宣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从此,新中国的土地上,到处都是人们劳动的场景,无论是在农田里还是在工厂中,人们都将自己的一腔热情献给了祖国,为祖国的发展效劳尽力。经过60年的奋斗,中国边的强大,一项又一项成就令世界叹服铭记历史,开创未来征文600字征文。中国的航天事业跻身世界前列,杂交水稻的发明可以解决亿万世界人民的温饱问题,中国在世界上的作用不容小视。

我爱我的祖国,爱她的大好河山;我爱我的祖国,爱她的不屈不挠;我爱我的祖国,爱她团结拼搏。一年一年,祖国强大了;一天一天,祖国美丽了;一次一次,祖国挺起了脊梁。未来,不可预知,祖国将以怎样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也是未知的

但我相信,祖国不会让她的人民失望,不会让开创她的领袖们失望,更不会让世界失望。

最近,又有意见牵动人们的事情发生了,仅离中国一个海峡距离的台湾遭遇前所未有的灾难。在台风的影响下,许多村庄已被土石泥掩埋,不知多少亲人遇难。我希望这些同胞们不要放弃生活的希望,有这么一个强大的祖国做坚强的后盾,你们会走出阴影,活得更精彩。

11.智慧的城市人类的未来 篇十一

6月2日~6月3日,IBM在上海举办了“2010智慧城市全球峰会”。来自全球38个国家、22个行业、180座城市的800多位城市与地区领导、行业与企业领袖及专家与学者出席了本次峰会。

本届峰会是继柏林、纽约之后的第三届,也是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届。本届峰会研讨围绕“挑战、现实、机遇”三大方向展开,探讨全球在建设智慧城市方面的实践与经验。在两天的讨论中,与会者广泛深入地探讨了如何采取创新的措施加快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转型,如何获得城市管理者和居民的支持,以及如何建立智慧的城市生态系统等话题。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IBM公司董事长彭明盛在主题演讲中以一系列生动的数字,描绘了人类近百年、特别是近年来的城市化步伐。

人类在2007年跨过了一个巨大的门槛。在这一年,城市人口历史上第一次占到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到2050年,城市人口将达到总人口的70%。这意味着,每一年地球上都会增加7个纽约。亚洲城市化尤为迅猛,在印度,每分钟有30个人进入城市。到2030年将有11亿亚洲人进入城市。

关于中国,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及首席执行总裁钱大群补充说,未来15年,将有3亿人口进入城市,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将超过221座,将出现8座人口超过1000万的特大城市。中国大城市的数量将超过欧洲大城市的总和。

同济大学校长助理、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吴志强教授在大会的对话环节表示,过去30年,平均每年有1%的人口迁往城市。中国已迁往城市的人口总数是日本人口的4倍,2012年,中国将有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并且,这一进程还会持续20~25年,到204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80%。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可以说,城市生活就是人类未来,也将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未来的主要生活方式。城市建设的好坏和可持续发展关系着人类未来共同的命运。

彭明盛总裁认为,城市是一个由众多系统组成的系统,是系统的系统,人们在这样的系统中工作生活。在城市中能源、金融、医疗、交通、教育、公共安全、政府等不同的系统每天都在运行、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大多数城市并不是事先设计好、然后再建设的。因此,当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据介绍,交通堵塞会耗费掉GDP的1%~3%,60%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于城市,亚洲城市居民中,超过50%的人喝不上直饮水。在发达国家,根据一项国际经合组织的调查,1995年~2004年年间,教育成本上涨了42%。在中国,长期以来,看病难看病贵、就业、教育、住房、交通等一系列问题也困扰着市民和政府。

全球政治经济稳定支撑城市化发展

不管是中国还是全球,城市化的大趋势不可逆转,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诸多挑战。然而,对中国和世界来说,特别是经历了金融危机以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机会何在呢?

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Fareed Zakaria博士在“2010智慧城市全球峰会”上的主题演讲,为这个话题给出了答案。

Zakaria博士说,一年前人们还在谈论资本主义的末日、世界的末日,没想到经济恢复来得竟如此之快。偏见往往会影响预见,没有人预见到危机,也没有人预见到迅速复苏。他认为,我们将进入一个新的全球化发展周期,所有人都忽视了当今世界的抗打击能力。

Zakaria博士认为,世界范围普遍的政局稳定,是全球化发展的支柱。他表示,30年前,冷战时代,到处都是反政府的代理人战争。而现在,全球主要国家已没有了军备竞赛,冲突热点极少。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

其次,目前世界上基本没有通货膨胀。上世纪有35个国家出现高通胀。高通胀造成了政局不稳和社会动荡,对经济发展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而现在,低通胀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

第三,互联网和包括航空等现代交通业的技术发展,促成了世界前所未有的联通性,在某种程度上,纽约—伦敦—中国—印度都被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联通性也是当今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

Zakaria博士还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将推动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他说,人们现在都在谈论世界权力中心的转移,不过按他的观点,所谓权力转移的背后是知识和智力的转移。

据他介绍,中国等新兴国家有受过西方教育的优秀的宏观经济专家。这些专家将最先进的理论用于经济实践。中国在经济好的时侯,就实施了预防、约束和调控。中国政府表现了对于经济的强有力的约束力。这些都是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Zakaria博士认为,在美国,先进的理论并没有得到重视,政府对体制约束力很低,美国应该向中国学习。

Zakaria博士还介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会在城市周边形成巨大的贫民区,使城市发展受阻。而中国的城市化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城市化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范例。

香港利丰集团主席冯国经博士在主题演讲中说,历史上,中国人和物资的流动是沿黄河、长江、珠江,从西向东流动,城市也沿三条江布局。现在,中国有160个机场,其中100个是国际机场。如果考虑到目前高速铁路的建设,未来中国城市功能、城市关联和城市建设都将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南京市副市长陈刚介绍说,高铁建成后,南京到上海的时间将从3小时减少到不到1小时,这将对城市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投资未来

建设智慧城市

一边是城市发展的巨大机遇,一边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人类和社会应该如何应对?IBM给出的答案是:建设智慧城市。

彭明盛认为,不论你是企业领导、政府领导、非政府组织领导,还是社区领导,不能总是亡羊补牢,应该未雨绸缪,应该投资未来。实现智慧的关键,不是技术而是领导力。

对于在构建智慧城市过程中产生的对管理者和领导力的挑战,彭明盛强调了四点:首先,必须建立标准; 其次,无论是一个组织、一座城市还是一个社会,都必须鼓励更加开放和更加创新; 第三,加强协作,必须建立起能够代表各个方面的社会结构; 第四,建立新型领导力。

关于建设智慧城市,IBM公司全球销售和分销高级副总裁罗睿兰(Ginni Rometty)女士在主题演讲中结合许多IBM案例,更具体地阐述了建设智慧城市的方法。

她表示,首先要通过物联化来广泛收集数据,然后将数据整合在一起,借助于工具进行分析,最后是根据分析结果优化流程和结构。关于智慧城市的回报,则要关注四个变量:运作的直接经济价值、城市的品牌价值、社会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价值。

12.智慧城市理念与未来城市发展 篇十二

关键词:智慧城市理念,未来城市发展,途径

引言

随着城市数量以及城市人口的大幅度增长, 传统的城市治理模式已经无法较好地适应未来城市的发展。与此同时, 外来人口的融入也给城市治理和监管带来了众多困难。人口和城市规模的增大, 一方面将城市发展引入新的发展领域, 另一方面也给城市经济的发展和科技创新提出了众多要求。因此, 如今的城市模式如何进行有效变革是当前城市规划和发展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智慧城市理念为城市发展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也给广大城市居民带来了切实的发展福利, 当城市面临人口、环境、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挑战时, 智慧城市理念的出现无疑是给城市转型升级带来了新的契机。因此, 如何将智慧城市理念融入城市发展模式中至关重要。

1 智慧城市理念的内涵

智慧城市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发展理念, 其主要原则是通过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以及其他信息技术来实现政府、企业以及社会成员的和谐共处。其中, 智慧城市理念专注于打造完善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民生、环境保护以及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工商业发展等方面。智慧城市的理念首次提出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 当时主要是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背景下城市发展的困境, 随着该理念的广泛运用以及城市发展模式的成熟化, 智慧城市理念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得以实施, 为城市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智慧城市的理念就在于通过完善、新兴的发展模式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互联网沟通交流体系。智慧城市体系的建立为该理念的普及提供了重要的现实参照, 感知层、网络层以及应用层作为智慧城市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目的是通过广泛采用互联网技术, 将城市的管理和监督置于智能化管理体系之下。在智慧城市体系中, 政府、企业、社会成员作为三方参与者, 通过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以及信息分析活动取得各自所需要的信息。智慧城市理念在发展物联网技术的同时, 也大大拓宽了互联网在该体系中的运用, 可以说, 智慧城市就是物联网和互联网的缩影。

2 智慧城市理念对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影响

2.1 有利于提升城市利用效率

智慧城市理念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优势, 将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充分运用到城市管理体系之中, 大大提升了城市利用的效率[1]。首先, 智慧城市理念借鉴了“数字城市”完备的实践经验, 将信息技术与成熟运营理念有机融合, 实现了政府城市管理的高效率和智能化。同时, 智慧城市理念通过探讨互联网下更加有效的交换方式, 与其他城市进行商业合作, 实现了城市经济效益的提升, 也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水平。最后, 智慧城市在发展模式上充分发挥了政府监管的服务职能, 一切活动都在政府统筹下进行, 同时, 社会各个生产部门拥有一定的独立性, 大大激发了城市各个治理主体的积极性和协作能力。

2.2 有利于催生大规模新兴产业

智慧城市理念的出现对城市传统的产业机构产生了冲击, 大规模新兴产业开始出现:首先, 绿色能源制造产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由于智慧城市将绿色环保作为城市发展的基调之一, 绿色能源产业开始迅速发展, 绿色能源在城市建设中的运用大大改善了城市能源浪费的现状。其次,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以强大的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等技术的支撑, 因此, 智慧城市理念的普及大大延伸了产业链的发展范围, 带动了物联网服务行业、物联网基础设施以及物联网制造行业的发展。同时, 通讯技术也获得较大规模的增长。

2.3 有利于引发新一轮科技创新

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需要科技的力量加以辅助, 因此智慧城市理念的运用将大力促进城市科技创新活动, 刺激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互联网技术革新, 同时, 信息技术也将会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两大类, 且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将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相结合, 运用一系列人工智能手段对城市建设过程中的声音、文字、数字、图像、影音、符号及其他相关信号所传递的信息进行获取、分辨、加工、处理等活动。因此, 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 城市产业将大规模进行集聚, 将人才要素、技术要素以及政策要素迅速集中, 从而推动新一轮科技创新的热潮。

2.4 有利于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有利于城市居民以及外来人口生存环境、发展环境以及享受环境的改变和提升。首先, 对于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而言, 城市环境质量将大大改善, 城市居民和大自然和谐共处, 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其次, 对于发展环境而言,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将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有益的发展条件, 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享受环境而言, 智慧城市的发展将彻底改变人们传统的发展观念, 城市居民追求自由发展以及协同发展, 城市和谐程度将有效提升, 一个适宜人们生存、发展和享受的城市环境正在逐渐形成。

3 智慧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 城市化建设如火如荼的进行, 而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化进程一样, 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智慧城市的发展以及理念的普及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 以科技创新为目标的智慧城市建设在科技创新日益发展的今天也面临着诸多挑战[2]:首先, 物联网等核心技术缺少国家统一标准, 在关键的技术领域一些先进技术仍旧由国外所操控。我国物联网核心技术十分匮乏, 因此, 在智慧城市理念的推行的过程中, 遭受了许多质疑。其次, 国家的信息安全并没有相关技术的保障。政府、企业机构与社会成员在进行信息共享的过程中缺少技术性的保障和支撑。最后, 企业资金、技术力量薄弱, 难以为智慧城市发展进行技术的研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

4 智慧城市理念引导下未来城市发展的途径

在智慧城市理念的指导下, 未来城市的发展路径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3]:第一, 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无论城市如何发展, 科技如何创新, 以人为本都是其核心理念, 为了实现城市居民幸福感的提升, 智慧城市在建设过程中要将城市居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政府、企业也切实为广大社会成员谋求福利, 使得城市居民能够真实地理解智慧城市的理念。第二, 加强科技创新。未来的城市发展将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实力的对比, 经济实力的增强要以科技创新作为保障。因此, 在发展智慧城市的过程中, 要切实加强科学技术的创新, 研发新的信息技术设备, 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优势, 实现信息技术的发展。第三,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 增强社会公共服务能力。政府作为智慧城市理念发展过程中的主导性力量, 承担着为城市建设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责任。

5 结束语

智慧城市理念的提出和运用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利用效率、催生大规模新兴产业、引发城市进行科技创新、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生活, 同时对于工业化时期城市的转型升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智慧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阻碍了其理念的进一步运用, 因此, 我们要从加强城市规划以及推进城市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加强城市文化建设方面促进城市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培根.智慧城市与未来城市发展研究[J].科技传播, 2015, 18:156-157.

[2]路艳君.智慧城市理念及未来城市发展态势解析[J].城市地理, 2015, 16:18.

13.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征文 篇十三

在历史的长河里,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屈辱,也有过英勇的反抗。在1931年9月18日,由于中国当局软弱无能以及无限的放纵,使得日本关东军开展了对中国全面的侵略战争。再加上国民奉行的不抵抗政策,在短短的几天内,东北三省全部沦陷,祖国大片的大好河山就这样拱手送人,祖国上下,没有一个人不痛心。要知道,几千万的父老乡亲就这样成为了亡国奴,受尽了欺凌。还有随后发生的“南京大屠杀”这一个个惨烈的历史场面,终于让我们认识到,如果再不抵抗,侵略者的铁蹄将踏遍整个中国;如果再不将“东亚病夫”的帽子摘掉,中国将成为全世界的笑柄。

在这样的环境下沉睡在东方之巅的中国苏醒了,这头雄狮终于发威了!在毛泽东等抗战中,有多少名字值得我们记住?“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这些前辈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为中国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今天,在科技与经济高速发达的今天,中国已经走出来曾经的屈辱与落后,走向了繁荣与富强。你瞧20xx年8月8日,我国举办了奥运会;20xx年10月15日,太空中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身影……在这一次次的欢悦背后,祖国那屈辱的历史我们又怎能忘记?虽然前辈们为我们创造了安逸的生活环境,但仍是还有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还有很多的困难等待我们去攻克。像前不久的钓鱼岛事件,仍是向我们证明,中国只有强大才能站稳脚跟!

14.拥抱核能畅想未来征文 篇十四

在能源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核能凭借其规模化、持久性、经济性和清洁性的特点,成为世界各国寄予厚望的优势能源。彭先觉与时俱进,基于他在惯性约束聚变、核物理等领域研究的深厚功底和在院内长期领导Z—箍缩研究所积累的知识,在经过数年的研究、设计、判断和各方面所取得进展的情况下,于秋在院科技年会上郑重提出“Z—箍缩驱动聚变—裂变混合堆”(Z—FFR)概念。这是一种以Z—箍缩驱动实现GJ级放能的惯性约束聚变中子源+次临界能源堆组成的新型混合堆。所谓Z—箍缩就是利用数十MA电流通过金属套筒时产生的强大洛伦兹力驱动套筒高速內爆,然后利用套筒获得的动能来实现靶丸的惯性约束聚变。在这里,他提出了一种性能优良的聚变靶丸和能量转换机构设计,并与课题组一道提出并完善了新型次临界能源堆概念设计。

这些设计,完全突破了传统的设计理念,是一种领先世界的创新。这种新型混合堆利用次临界能源堆对能量的放大作用,可大幅度降低对聚变中子源强度的要求,为聚变技术应用于能源创造了条件;而大量聚变中子的加入,又为改进或去除裂变堆的缺点提供了可能。因此,聚变和裂变的巧妙结合,应是未来核能源发展的康庄大道。目前“Z—FFR”概念研究在院及多个研究所、国防科工局、中国ITER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支持下应该说达到了相当深入的程度。Z—FFR中的次临界能源堆以天然铀、反应堆乏燃料为核燃料,以轻水作慢化、传热介质,可以在聚变中子源的驱动下获得20倍左右的能量增益,并可保证氚的有效循环,且能够在核燃料循环中不断添加贫化铀及钍,达到不断烧铀—238和钍的目的。通过设计可将换料时间延长至5年或更长;其核燃料循环数百年内只需用“简便干法”进行(清除易挥发裂变产物),不必进行铀—钚分离及铀同位素分离,也基本不向外界排放放射性物质(每年的放射性核废料仅200kg左右);可同时实现放能和嬗变自身产生的锕系元素的双重目标;而且,该系统始终处于次临界状态,不会出现超临界事故,容易设置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可完全避免堆中核燃料熔化事故,安全可靠。

如果这项技术能够实现,那将是能源技术的一个重要突破,并将打破我国大规模发展核能所面临的资源、技术瓶颈。这种混合堆实现起来相对容易,运行也变得较为简单,最重要的是,这个系统可以经济地(估计每个Z—FFR造价约30亿美元)把裂变燃料的资源利用率提高到90%以上,能够为人类提供千年以上的能源。

15.城市绿化未来发展的IC模式探讨 篇十五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化的形成, 园林绿化事业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着变革。其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 城市园林绿化要走产业化、特色化道路已成为城市园林建设工作者亟需探讨和解决的课题之一。本文结合城市园林绿化的发展形势展开探讨, 提出如何创新城市园林绿化发展机制, 使城市绿化事业走上产业化、特色化道路。

2 城市绿化要走产业化道路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园林绿化是覆盖全社会的产业, 为其他产业和人民生活服务, 渗透到各行各业;同时又具有复杂的综合的行业内部结构, 特殊的服务功能, 并产生特殊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虽然在理论界尚未对园林经济作最后的界定, 但从理论和实践中我们已清楚地看到, 园林绿化无疑是市场经济中的一部分, 而且是其他行业不可替代的产业;同时, 园林经济又必须适应新的经济环境, 三个效益同时并举, 它才能生存和发展。

2.1辽阳城市绿化发展历史

20世纪80年代, 辽阳绿化还处在一个以栽植行道树为主体的绿化模式, 绿化职能部门与企业自主投资建设各自为政, 公共绿地与企业占地界定不清, 没有统一规划也没有统一的建设理念, 想怎么绿就怎么绿, 整个城市绿化呈现一派混乱不清的状态。90年代辽阳成立了专门的绿化职能部门, 从而使全市绿化有了统一的绿化风格, 基本上划清了公共绿地与企业占地的界限, 90年代辽阳最典型的就属当时辽纺绿地的改造建设, 其代表风格就是以大面积草坪为主, 适当配置乔灌木。整体绿化风格被形容为草原似的空旷, 后经过实践和专业人员的科学测定后发现草坪的每年管护费用成本非常高 (5~12元/年·m2) , 而且一旦管理不善将迅速老化, 所以20世纪后至今开始转变为植物栽植为主的生态型绿化模式, 形成乔灌草相结合的层次美观的节约型绿化模式。但全国兴起的绿化热潮, 将绿化苗木的价格迅速推高, 绿化资金的严重不足凸显了绿化管理体制的生硬, 催生了绿化建设需要创新和变革的思维模式。

2.2 当前城市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辽阳市面临着绿化的挑战。比如:自然资源日益短缺, 绿化空间逐年减少, 老城区土地资源严重不足;中心城区公共绿地面积偏少, 增加绿地困难;公园游园数量较少, 分布不平衡;居住区、单位附属绿地指标偏低, 道路绿地与规定指标差距较大;城市绿化规划执行不严, 依法监管存在薄弱环节;园林绿化投资规模较小, 与城市发展规模不相适应等一系列矛盾问题日益暴露, 所以城市园林绿化要走产业化、特色化的IC模式道路已成为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者亟需探讨和解决的课题之一。

2.3 城市绿化产业化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化的形成, 园林绿化事业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着变革。其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改善投资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因此, 要壮大做强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就要变革, 变革首先就要走产业化道路。目前, 辽阳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主次干道绿化为骨架, 以太子河风情线为主线, 以街头绿地绿化为基础, 以公园、广场、游园为景点, 植物丰富、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化格局。辽阳的绿化管理职能部门虽然资金不足, 但在人才、技术、信息上有绝对的优势, 所以可通过人才资源整合优化, 走向市场, 利用人才与技术、信息优势参与市场竞争, 将利润用来发展壮大园林绿化产业, 实行市场准入制度, 培养若干个实力强、资质高的园林绿化产业集团, 从园林人才, 苗圃产业, 景观林产业, 新物种的引进、驯化与研究, 市场环境等多方面推进园林产业发展。打通园林绿化产业化投资、建设、管理产业链的系统想法, 以此改变目前园林绿化产业公益性为主的观念和运营状况, 实现园林绿化产业价值升值, 提高园林绿化运作水平的思路。

3 创新是城市绿化走产业化、特色化的基础

伴随城市的发展, 生态主题将成为未来的智慧选择。而作为生态城重要载体的园林绿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历史地理及气候原因, 辽阳园林绿化经历了从艰难摸索到科学绿化的发展历程。但针对老城区绿化空间逐年递减的严重趋势, 绿化面临着严峻的创新考验, 所以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只有创新才能把产业化、特色化发展起来, 才能把辽阳建设成生态宜居的如家之城, 有了创新, 辽阳的城市绿化才能在跨越中不断创造历史。

3.1 开展庭院绿化工作, 提高居住区绿化水平

要创新就不能老是停留在公共绿地, 应该让绿走进庭院, 让绿走进生活。城市庭院绿化、居住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目前辽阳市绿地总量计算, 这两类绿地占城市绿地总量的32%。因此, 进一步完善提高庭院和居住区绿化水平, 是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内容, 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大庭院绿化改造力度, 每年在全市进行2~3处花园式庭院试点, 通过采用花园式单位、绿化先进单位评比活动进一步调动各单位绿化积极性。虽然辽阳市新建住宅区和实行物业管理的小区绿化基本达标, 但一些老小区由于多年未改造, 加上管理不完善, 已面目全非, 绿地被侵占现象严重。因此, 必须在首先恢复绿地性质基础上进行全面改造。居民住宅的改造要做到生态、景观和服务功能的结合。既要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 又要考虑居民日常健身、休闲、活动的需要, 适当增加服务功能, 真正体现绿化成果服务为民的宗旨。真正实现让城市环抱在森林中, 让人们生活在花园里。

3.2 城市绿化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城市绿化不能继续遵循以往依靠财政拨款生存的模式运行, 应该创新开辟多元化投资渠道, 解决政府资金压力的同时为绿化产业化、特色化道路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政府的财政性投入可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 而游乐项目及部分景区建设及城市绿化建设可引入社会资本、民间资本, 或利用外资进行投资建设。也可以建立异地补偿制度, 对达不到绿地建设指标的单位、部门, 采用异地建设补偿办法, 减轻政府投资压力, 再以绿地冠名、绿地广告等形式招商, 鼓励社会投资绿化建设与绿地认养。引进外资的同时引进先进的园林管理经验与管理手段。大量多元资本的注入, 可化解政府投资园林绿化的资金压力, 为城市绿化的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3.3 植物栽植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全国绿化大潮如火如荼地发展, 绿化苗木被推到了价格战的风口浪尖, 以前非常便宜的乡土树种, 例如:杨树、柳树、白蜡、国槐等都因为大量引用, 价格逐年上涨, 将绿化成本不断成倍提升, 针对这种情况应随时调整设计思路, 将这些年不怎么应用的果树植入到绿化序列当中, 将前几年大量不合理密植的植物进行有序疏离、移植, 以补充绿化苗木的昂贵和短缺。在产业链条里将植物的引进与培育进行创新, 采用转基因、嫁接等技术手段培育乡土特色树种, 改变树种单一现状。加大城乡生态建设的融合, 生态村屯和生态林建设与城市氧仓建设的结合, 同时注意常绿和落叶并举, 慢生与速生兼顾, 美化与香化同步。

3.4 绿化管理体制的创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打破过去吃皇粮的体制, 将绿化建设与管理推向市场化管理, 参与市场运营, 城市绿化必须积极投入竞争之列, 绿化单位要做大做强, 应对城市绿化的新发展与新挑战。要内练内功, 强化管理;外拓市场, 多做精品, 在城市绿化景区 (点) 的规划设计、招标投标、施工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养护管理方面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规范操作行为, 不断提高施工养护管理水平, 努力追求绿化建设资质与所建绿地级、类的提升。现多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养护队伍良莠不齐, 形不成规模, 合力不强, 为社会提供的绿化产品质量档次低劣, 对这类绿化建设单位, 政府应纳入资产重组行列, 进行市场的优胜劣汰。具备条件的城市可成立跨行业、跨地区的园林绿化建设集团, 组织集科技人才、机械力量、施工力量为一体的高精尖联合体, 以应对城市园林绿化市场的激烈竞争。只有具备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才能促进城市绿化经济的良性循环, 才能使城市绿化事业真正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4 吸收多元文化打造城市绿化特色精品

城市园林建设要走特色化道路, 有特色才会有生命力;有特色, 才能确保城市绿化的长效发展。上海历来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多, 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精华, 在公园景区、绿地建设方面 (如华山绿地、古城公园等) , 广泛地吸取国外先进设计理念, 做到中西文化融合, 形式多样化, 有灵魂有特色, 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创新。大连因为是海滨城市, 仅一条独具魅力的特色滨海大道, 就让无数参观者为其倾倒。因此, 我们也要结合自身的城市实际和绿化定位, 引入国内外先进的设计与建设理念, 创造城市绿化的新特色、新意境, 彰显城市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 创出富含个性的城市园林的“品牌效应”、“精品效益”。政府部门可依据对园林精品产出率的考评来指导和规范城市绿化的发展。

4.1 因地制宜打造科学的城市绿化特色

城市的绿化有特色, 城市就有特色。应尽可能用本地的树种、本地的花卉和苗木, 本地这些植物能够合理配置, 就可以呈现出这个城市绿化的特征。现在有些北方城市种着南方的树, 温带的城市种亚热带的树, 结果得不偿失。这些年社会上时兴植物密植, 结果很多绿化单位, 盲目跟风, 乔木种植间距甚至只有0.5m, 每平方米种植9~10株胸径6~8cm的乔木, 植物生长空间极度狭小。密植一定要讲究其科学合理性, 乔木根据其胸径大小, 最小间距不应小于2m才能保证最低生长空间, 而且要保证其密植物种类的多样性才能增强其抗性, 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和蔓延。不科学合理的密植方式, 不但保证不了植物成活率, 而且因为物种单一, 一旦病虫害发生, 迅速传染后将会发生植物全部覆灭的惨痛悲剧。所以植物密植要讲究科学性, 遵循植物生长规律, 尽量减少反季节绿化, 古树移植、南苗北用等违反科学种植规律, 用我们自己的乡土树种就是我们自己的品牌, 用我们自己的品牌绿化出的作品就是我们自己的特色, 只有在科学发展基础上的特色才能经得住历史的考验。

4.2 因地制宜打造具有辽阳特色的生态宜居新城

辽阳的河东新城是辽阳市新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 辽阳经济区重要节点, 是多种产业聚集的现代化新城。现有一条水脉和三条山脉将河东新城自然地分隔成五个主要组团, 将周边的山水风貌延伸至整个新城, 彰显出生态城市的天然之美。太子河从城市东部入境, 斜穿市区从北部出境, 是辽阳境内的第一大河, 更是围绕河东新城的一道靓丽城市风景, 依山傍水是河东新城发展建设的绝对自然生态优势。所以新城建设的选址也是由于在“显山露水”的特色魅力吸引下, 才有了今天如火如荼的建设发展, 对此, 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结合本地实际, 实事求是, 因地制宜地抓好城市绿化的规划和建设工作, 以IC模式为主导, 打造出以建设生态宜居城市为目标, 新老城区统筹兼顾, 提高老城区绿化品质, 打造河东新城山、水、城相融, 花、草、树相宜的滨水城市绿化新特色。

5 结语

绿化是一个城市人文素养的综合反映, 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变迁的载体和见证, 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 落实科学发展观, 发展城市绿化IC模式是完善城市功能, 提高城市品味的有效途径和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朱新玲, 黎鹏.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 :125~128.

16.未来城市后工业时代的思索 篇十六

后工业化理想因此在人们心里萌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成为时代梦境。大城市里,各种楼盘广告都在不停地提醒消费者:买房子也是买环境,中产阶级纷纷到山清水秀的小城市置业,人们开始为阳光和空气付钱。后工业化时代,城市将去往何方?

798和751:工业遗产开启新时代

建国初期,毛泽东曾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对当时北京市的领导说:“从这里望过去,要看到处处都是烟囱。”这句话开启了北京重工业的发展。到1973年,北京重工业的比重已经达到60%,甚至超过了以重工业著称的沈阳。一墙之隔的798厂和751厂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798的前身是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三分厂,工厂以数字命名,表明这里是军工保密厂。上世纪50年代初,苏联对中国实施一项援助,建造“718联合厂”,又称华北无线电零部件厂,其下分718、798、706、707、797、751厂和11研究所,款项来自民主德国对苏联的战争赔款,116.19万平方米的总面积及其建筑工艺在当时的亚洲首屈一指。工厂于1951年建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许多关键元件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许多重要零部件均产于此。许多老北京都记得,这是一个“进厂必须查三代”的神秘工厂。如今,那个时代的痕迹仍依稀可辨。798的衰落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这个企业基本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70%以上的车间停止运行,职工从2万人递减至不足4000人,厂房基本废弃。

2002年,隋建国、刘索拉等人在此创建工作室的示范效应,再加上美国人罗伯特·伯纳欧在圈内的推荐,艺术家们开始成批进驻。身为一个京城文化圈人,早两年能“住在厂房里”几乎是一种生活品位和经济实力的告白。兼具LOFT和SOHO两大概念的798在2001年点燃星星之火,2002年逐渐升温,2003年便略呈燎原之势。至2003年4月,艺术区初步成型,拥有画廊、艺术基金会、出版传媒、设计广告、时尚品牌、咖啡店、餐馆、酒吧等38家机构和46个艺术家工作室。798终被认定为“后现代主义艺术基地”、“民间艺术村”。最早一批雕塑家进驻时,这些废弃或闲置的厂房每天每平方米租金只有4毛钱,现在,798厂租金已涨到每天每平方米9块钱。

如今的798已是北京艺术界的一个标签。《纽约时报》将之与几十年以前曼哈顿的SOHO相提并论,2003年北京首度入选美国《新闻周刊》年度十二大世界城市,原因之一就是:798艺术区的存在和发展,证明了北京作为世界之都的能力和未来潜力。欧盟文教委员维维亚娜·雷丁女士饶有兴致地参观完大约10家艺术家工作室后说:“这些厂房本身就承载着历史,艺术家的创意和工作赋予了它更多的内涵。在北京迈向国际化大都市的同时,我很高兴这个城市也在非常努力地探索怎样保持自己的特色。”

沿798工厂的主通道一直向前,路的尽头就是751厂,即正东集团。工厂的一半仍然是工业运作:火车运来煤炭送往热电车间,为厂区提供电力,另一半则是艺术的景象:明净的玻璃窗、墙上的涂鸦。同样是工厂演变而来,798是艺术基地,751则是时尚基地。751的发展理念是创意产业,厂领导认为,厂房可以在近期为奥运会服装世界和相关服务提供场地,每年两次的大型时装周就是最好的广告,而且,时装行业的产业链长,751除了可以提供给设计师工作室以外,还可以建设发布会场、洗衣场、艺术家酒吧等。后现代艺术当道的今天,不少品牌和设计师都很看好751的工业时代景观与时尚产品之间形成的艺术张力。

尽管比传统的剧院贵,阿迪达斯还是选择在751举行2008年的新品发布会,2007年11月,春夏时装周的25场秀都在这里举行,占整个时装周秀的50%以上。751的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751的目标是聚集高档时装设计业,他们要求国际品牌占20%,国内的设计师则从每年的全国十佳设计师中选择。

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798和751,1995年以来,北京已经通过土地置换搬迁了200多家工厂。红星酒厂变成了soho现代城,北京第一机床厂的一半是建外soho,另一半则是银泰中心。工业化背景淡去,北京的政治、文化中心角色日益凸显,空气和城市环境都在逐日改善。如今的北京,或可作为后工业时代的城市蓝本。

后工业化时代较为完善的城市形态是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将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绿色之城。

2007年11月1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新加坡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举行会谈。会谈后,两国总理共同签署了中新两国政府关于在天津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至此,经过四个多月的会谈和实地考察,中新生态城正式选址天津滨海新区。当时媒体纷纷评论,认为这是创新城市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益尝试:中新生态城项目落定后,在国外还未有成功经验的“生态城”类项目已经成为最炙手可热的城市建设概念,上海、天津、哈尔滨、重庆、常州、成都、秦皇岛、日照、贵阳、唐山、襄樊、长春、长沙等城市纷纷提出要建设生态城市,海南、吉林、陕西、福建、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等十几个省份也都在近年提出了建设生态省(市、区)的奋斗目标。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的研究过程中被提出。关于“生态城市”的概念众说纷纭,至今还没有公认的确切的定义。前苏联生态学家杨尼斯基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保护。已故中国著名城市规划专家黄光宇认为,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与“住所”的关系,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市经济系统与生物的关系,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资源与能源,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修复、维持和发展的能力,使人、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互惠共生。

有“生态城之父”之称的芬兰人艾洛·帕罗海墨在接受《国际生态设计年刊专访》时,为读者描绘了一副生态城市的生活图景。“在一个生态城中,大多数居民消费的食物是他们在自己的城市中生产的,因为这样可以减少运输的费用和交通中的废气排放”,“生态城包括根据田地而调整的建筑区域、商务森林和公园式的自然保护区。有机废物可以通过组合和生化制造进行再循环”。“城区的一大部分保留用于太阳能、风能发电、岩土热泵、生物发电”,“生物发电会向大气中散发二氧化碳,但是植物又从大气中吸收了碳,所以保持了某种程度的平衡,大气中碳的负担也不会再继续增长”。“生态城还应包括人工鱼池和绿色蔬菜大棚,正如城市的其它部分一样,人工池还可以与生物水处理系统和绿色大棚的能源供应结合起来”。“一个生态城将拥有一个封闭的水循环系统,这意味着水并不是从城市外部引进来的,污水也不会输往城外”。“废物的管理和材料的循环使用与生态城的其它行动无缝地融合在一起,利用有机废物进行发电和施肥是整个行动的一方面。通过这个办法,废物的管理、发电和食物的生产被连在一起并形成了一个整体系统”。“在生态城里没有小轿车,而是被其他交通工具替代了,这些交通工具因为是电力的并且通过城区导航系统进行控制不会污染空气”。“生态城将拥有一个现代的综合的数据交换系统”,“居住在独栋别墅中的居民们可以不用见面就很容易地交换信息”。

中国泛地产策划网总咨询师崔元星近年来一直持续关注生态城市建设,他认为,生态城市最少要符合四个标准:给城市提供新的发展空间,发展生态型经济,用循环经济架构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土地开发模式上改变过去由政府统一包办的方法。位于崇明岛的上海东滩“生态城”项目正在争夺“中国第一”,“世界第一”的排位,这个面积达86平方公里的社区将利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其它被动能源系统建设高效能建筑,并对废物进行循环利用和堆肥。它的口号是“全球首个实现零碳排放的城市”,规划目标是在2010年世博会时能够入住5万人,真正建成后,东滩生态城将是一个容纳50万人口的“东方曼哈顿”。在2006年10月30日发表于伦敦的《从经济角度看气候变化》的报告中,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斯特恩这样评价东滩生态城该生态城市为世界上那些处于快速城市化变迁时期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榜样。

17.文明风采征文:心绣未来 篇十七

你对成功有动力吗?有勇气吗?去找找你的勇气,也许你能像我一样把一份不安于现状的心,也变成勇往直前勇敢创造的勇气!

怀揣着你的勇气,树立起你的目标,那目标像一面风中的旗帜,指引你行动的方向,在你迷茫时,在你想要放弃时,那飞舞的旗帜让无力者有力;当你取得一个个小小的成功时,那飞舞的旗帜让有力者更坚定地前进!

某一个神奇的时刻,在看动画时,发现了自己目标的旗帜。我的心告诉我:“去做动画吧!既然你那么喜欢,年轻,就是要为自己喜欢的事情拼命。”

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那些荆棘是在所难免的,就像如果蝴蝶不经历那破蛹前的痛苦挣扎,便无法在天空自由飞翔。人如果不面对那丛丛的荆棘便无法体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快感。路有终点,心无边际,未来拥有无限的可能……

我的自信来源于哪?心!

心中有未来,人生有方向!

第一章  路

秋风吹起落叶,路上行人匆匆走过,一个突兀的身影在人群中穿行,由内而外透着无尽的苍凉之感。她的一双手,曾经轻轻拂过画纸,笔下勾勒出一望无际的大海,勾勒出万山红遍的枫叶,勾勒出翩翩飞翔的美丽精灵······被自己的那些画稿震撼过,感动过,被自己的画稿催生出一个有一个关于未来的梦。 “我”是一个自由创作者,就像一个江湖的过客,自由、潇洒。“我”对绘画无可救药地执着,执着到不允许我的画受到一点点世俗的污染,它们是“我”的孩子,纯真的孩子,我带着他们一起追求梦想的向日葵,一路磕磕绊绊,跌跌撞撞。

有时候,画着画着,我会发了疯似地尖叫,扑倒所有画具,流着泪狂吼着:“为什么,为什么我的进步那么慢,为什么还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可和赏识?”好几次,“我”扑在地上哭昏过去。眼睛被光刺得慢慢睁开,看着远方缓缓升起的朝阳,起身注视着,一霎那,“我”重新记起了“我”的原点,“我”只是为了想画才去画的,只为想画!管他什么赏识和认可?我要画自己的独特的心,画自己真诚的心,我的未来是心形的!灵魂一下子明亮起来,收起行装,“我”勇敢前行,向着光亮的方向!……

第二章 光

一双手,在手写板上飞速地画着,显示屏上面逐渐浮现出少女精致的面庞,看着雪白的羽翼展开,一个天使出现,她仿佛是活的,透着一股灵气,脸上拂过一丝笑容。

今天,画了一幅画,是个天使,看到这孩子的诞生,感觉真好……

端起桌上那杯热茶,悠哉地在房间里走着,品完最后那抹茶香,戴上头盔,开着心爱的摩托,感受着风所带来的独特感觉。“这么多年了,这条街依然没有变。”我心中回想。车停了下来,停在一栋大厦前,“我”走进了大厦,同事和我问好:“总监好!” “我”就是这里的画面总监,平时来得不多,爱到各处寻找创作灵感,但却是这个公司最重要的人,因为我的手可以画出那些最独特最鲜活的作品。电梯停了,“我”淡淡一笑,轻松地踏进了办公室, 迎接我的是上司赞许的目光:“你的创意总是最优秀,最用心的……”

一路艰辛成就了我绘画魔术师的名号,, “我”的作品给人以心的巨大颤动,让无数的人享受着审美愉悦带来的梦幻般的感觉。一路的艰辛,总会成功。保持独特,总会有惊喜等着你!

第三章 悟

穿越时光隧道,未来的“我”回归现实,引用一首诗《我的舞台》反映我创业的艰辛与辉煌:

我的舞台我自己建造

要让全世界感到

我的剧本我自己写好

相信自己永远是个主角

我的魅力我自己创造

出乎每个人意料

我的未来我自己照耀

每个明天把我拥抱

是啊!

18.筑梦未来征文 篇十八

“爱成都、迎大运”不只是口号,更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羽毛球馆里挥汗如雨的练习、锦城湖畔夜跑的身影、广场上身姿矫健的老人,就连我们的校园里,也有高高抛起的空竹、韵律十足的健美操。

以前,看着小朋友们都会跳绳了,我却一个都跳不好,心里可着急了。爸爸对我说:“只要坚持,铁杵都可以磨成针,何况只是跳跳绳。”于是,我每天都在小区里跑步、跳绳。现在跳绳,我1分钟都可以跳200多个了呢!这不仅让我养成了坚持锻炼的习惯,增强了身体素质,享受到了运动的快乐,还让我深深体会到了“持之以恒”是成就梦想的重要因素。

19.未来的城市征文 篇十九

关键词:城市园林,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处在加速发展阶段, 物质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与此同时带来的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同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矛盾的加剧。在城市建设中, 城市园林建设作为唯一拥有绿色生命力的一部分成为了“朝阳产业”, 在缓解城市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矛盾, 促进城市绿色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城市园林建设作为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的不仅是让城市“变绿”, 更重要的是要追求舒适度和美观度, 因此, 要将植物的选择与周边生态环境统一起来, 以展现城市建设的线条美、色彩美以及观赏美。

1 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现状

在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不可忽视的环境污染问题 (如工业“三废”污染、城市建筑垃圾、居民垃圾等) 严重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舒适度, 进一步影响着其生命健康。现如今, 实现城市园林绿化, 发挥植物改善大气的生态作用从而降低环境污染程度, 恢复健康无害的人居环境是近年来各界人士不断呼吁的。可以说城市园林建设是从城市绿化为出发点再落脚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提高人自身身心健康的层次上。因此, 城市园林建设具有以下作用:

其一, 这一建设手段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唯一的绿色工程, 有利于维持城市天人地之间的生态平衡, 提高城市郊区之间的环境质量, 从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其二, 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包括种树、栽花、培草、灌溉和建设园林设施等步骤, 这样不仅提高了绿色植被的覆盖率, 而且也实现了立体栽培的生态效应。通过全方位的调节大气湿度、降低隔离城市噪音、降低大气污染, 提高城市环境质量, 从而达到干净、整洁、美观、舒适的人居要求。

然而, 尽管近几年, 我国的城市园林建设获得了长足发展, 但是每个地区园林建设的面积及其生态功能是有限制的, 可以说园林的生态功能仅相当于森林贡献率的4%, 于是从这一层面上讲仅仅依靠园林中草坪覆盖来提高生态质量是不够的。再加上我国正处在城市建设的加速阶段, 建设过程中仍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且经济水平较世界平均水平还较低。在这种国情下, 城市园林建设必然会受到经济发展、国家政策、意识观念等消极因素的影响。综上所述, 我国的城市园林建设仍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 特别是现如今的6大类绿地 (公园绿地、企业单位绿地等) 仍然没有脱离传统园林的框架。传统绿地的建设, 盲目种植不适合周边生态环境的植被, 形式单一、人工修剪, 如此一来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并导致了对原本脆弱环境的进一步破坏。

2 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一, 城市园林建设不仅是单一的绿化工程, 同时也是体现本城市独有文化风情的文化建设活动。全世界的文化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地区的文化环境也是独树一帜, 城市园林建设要学会合理利用本地区特色展现独有的文化底蕴。因此, 城市园林建设是传承维护地区风情、文化底蕴和特色的重要举措, 应该在利用自然生态特色和原有植被的基础上与该地区传统信仰、传统文化、民族风俗相结合, 展现出城市独有的文化氛围。

第二, 城市园林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拥有本城市绿化的个性, 合理选择城市园林绿化所需要的树种显得尤为重要。不同地区的植被种植条件 (温度、湿度、土壤肥力等) 是不同的, 而在适应度上, 乡村树种不仅能够适应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环境, 而且乡村树种较其它树种成本更低、安全、成活率更高, 能有效抵御病虫害。因此, 乡村植被应成为未来城市园林建设中的主要应用树种。

第三, 城市园林建设要遵循生态规律, 不得违背自然, 通过合理地运用城市的地貌特征、环境状况进行科学的布局改造。在园林建设过程中要基于保护自然景观, 传统文化建筑的原则研究借鉴地区自然树种类别、建筑格局, 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基础上, 实现园林设计的艺术感、舒适感。

3 结语

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了解自然、尊重规律、改造自然, 实现城市人居与生态环境和谐相处, 这是我国城市绿色发展的主旨所在。我国在新阶段的园林建设要积极跟随世界园林建设的发展趋势, 在政府方针政策的统一指导下, 结合本国国情走综合实力相协调的道路, 并在借鉴城市园林建设优秀典范的基础上实现自身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程绪珂“.生态园林”是城市园林绿化发展的战略方向[M].生态园林论文集.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0 (07)

上一篇:自治区安监局下一篇:社区世界无烟日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