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发展我市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
1.关于创新发展我市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一
关于我市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开展情况的调研
报告
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
5月24日,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在副主席陶承德的带领下,就我市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调研。副市长孙兆宏应邀参加调研。调研组召开了座谈会,听取了司法局负责同志关于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组织筹建、运行基本情况
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司法局与市卫生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对全市近年来医患纠纷发生数量、类型、医患纠纷的成因及社会影响进行认真调研,并赴江苏省建湖县、南京市六合区学习考察当地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经验。3月中旬着手组建市医患纠纷调委会,5月14日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天长市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实施意见》和《天长市医患纠纷调解处置暂行办法》。市医患纠纷调委会成立以来,在短暂的时间内已成功调处3起医患纠纷,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加强部门协作,搭建医患纠纷专业调解平台。市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于5月18日正式成立,但早在3月中旬,市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就聘任了3名专职调解员和1名助理调解员,负责全市医患纠纷个案的受理和调解工作。同时,组建市医患纠纷调解工作联络员
队伍,在市卫生局和38家医疗机构内确定42名医患纠纷调解工作联络员,在医患纠纷发生第一时间,联络员与医患纠纷调委会联系,调解员及时赶到现场,主动介入,在调处阶段,联络员积极配合调委会开展工作,促进医方、患方、调解组织三方的沟通交流。为适应医患纠纷调解工作专业性要求,调解委员会选择82名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医药、病理、护理等专业人士,组成市医患纠纷责任认定医学专家库,在发生重大、复杂医患纠纷时,医患纠纷调解委员将会聘请3—5名医学专家组成医疗责任分析论证小组,提出责任认定意见,供调解员参考,增强医患纠纷调解的专业信服力。
依托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中心设置医患纠纷调委会办公场所,投入了3万元在司法局院内租赁了办公用房,按照规范化调委会“五有六统一”的标准配置软硬件设施,各项工作制度、工作流程上墙公开。医患纠纷调委会工作经费全部纳入市财政预算,确保日常工作的需要,保证了医患纠纷调委会独立和公正的开展调解工作。规定医患纠纷一律离开医疗机构场所,统一到调委会进行调解。
2、建章立制,规范调解工作行为。为提升医患纠纷调解的规范性和公信力,医患纠纷调委会制定了调解范围、调解原则、调解纪律及医患纠纷调委会工作职责与工作流程。建立了工作例会、接待登记、纠纷受理登记、调解指派、调查取证、调解工作程序、调解协议制作、协议履行和回访等制度。根据调解文书规范格式印制了《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接待登记表》、《调解申请书》、《纠纷受理调解登记表》、《纠纷受理调解通知书》、《提供材料告知书》、《送达回证》等文书,建立了各类接待、受理、登记台帐,使医患纠纷调解工作有章可
循,促进工作规范开展。同时,建立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定期学习培训、重大医患纠纷集体会商、疑难纠纷聘请专家分析评估、过激纠纷请示报告协调等多项业务制度,并与市卫生局进行工作研讨,不断提高队伍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
3、快速高效,真情调解。市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作为第三方,秉持客观公正原则,从法、情、理的角度向患方、医方进行耐心细致地矛盾纠纷分析,增进双方相互理解,互谅互让,促进双方达成共识,签定调解协议书并及时履行。目前,已相继受理3起医患纠纷调处申请,且全部调解成功。其中1起纠纷最初索赔金额8万余元,并且还要打官司,经调解,实际赔付金额2.9万元,医、患双方对此调处结果均表示满意。
二、我市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照搬照用,尚属“摸着石头过河”,委员们在座谈时认为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还需在以下方面完善和加强。
1、进一步加强医患纠纷协作机制建设,实现部门联动。医患纠纷发生后,当事人情绪激动,容易激化为群体性事件和“民转刑”案件,应建立并全面落实多部门协作制度,保障医患纠纷调解工作顺利开展。一是要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与卫生行政部门及医疗机构间的协作制度,定期通报调解信息,加强医患纠纷预防工作。发生重大医患纠纷,两部门间要迅速派员指导协调,及时化解处置。二是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不可能包揽全部医患纠纷的处理,要加强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法院诉讼的衔接配合,形成多元化的医患纠纷解决机制。对
一些纠纷复杂、赔偿数额较大的医患纠纷,在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后,及时到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强化人民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人民法院要给予配合支持。三是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与法律服务配合制度,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将调解与普法宣传、法律咨询服务、法律援助和公证等工作紧密结合,加强宣传和疏导,使简单的医患纠纷“未调先解”。对重大疑难医患纠纷案件,各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要发挥资源优势,配合专职调解员开展攻坚调解。
2、进一步加大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宣传,提升群众知晓度。建议在医疗机构内开展针对患者及其亲属的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宣传,使患方了解人民调解,最大限度地将医患纠纷引入人民调解渠道。通过报刊、电视、网络宣传医患纠纷第三方调处的优势和便利,对采取“医闹”方式无理索赔的坚决予以遏制,提高群众对第三方调处医患纠纷的认可度,提升社会影响力,使群众在发生医患纠纷时理性选择解决方式。
3、加快落实医疗机构医疗责任保险,分担医疗风险责任。要根据安徽省卫生厅、司法厅、保监会的文件要求,医疗机构应针对自身情况,积极探索建立医疗责任保险或联合组建医疗事故赔偿基金,由保险公司或基金会直接承担医患纠纷赔偿责任。这既可提高患方对医患纠纷调委会的信任度,又可增强医方的抗风险能力。外地经验表明,这是处理医患纠纷行之有效的举措。与此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对医患纠纷中医方确无过错和责任,而患方又有重大损失且经济十分困难、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宜适度安排资金,酌情救助,让患方感受党和政府的温暖,缓解对立情绪。
4、完善重大医患纠纷应急处理机制,严厉打击借医患纠纷滋事现象。公安机关应针对医患纠纷引发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的频率、表现方式、规模和激烈程度等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公安机关要依法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果断处置,维护现场秩序,杜绝“小闹小赔、大闹大赔”现象的出现。
5、健全医患纠纷预防机制,防患于未然。首先要完善制度,强化管理,规范医务人员行为,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经常排查整改医护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人员、设施、器械、药品等方面堵塞漏洞,提高医疗质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事故和工作失误,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建立并严格执行医疗责任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其次是医疗机构对医疗过程中发生的事故或非正常死亡的个案,及时掌握情况,分析原因和责任,依据法规、情势,采取应对措施,掌握处理纠纷的主动权。第三是加强医学科普知识宣传,广泛宣传生命科学和临床医学的特殊性、高科技性和高风险性,引导群众理性对待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和医疗损害纠纷,营造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舆论氛围。
6、进一步加强医患纠纷调委会公信力建设,提高工作实效。医患纠纷调解必须以医患双方自愿申请调解为前提。调解员既不是患者的代理人,也不是医方的辩护人,而是站在第三方立场,秉持客观公正原则,依法调解。但在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实践中,调解员会产生“出力不讨好”的顾虑,即医方认为调委会“拿别人脚板底挑刺”,患方担心调委会替医院说话。因此需进一步加强调处工作公信力建设,使医患纠纷调处工作从实体和程序方面均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善始善终处理好每件纠纷,取得医患双方的信任,提高纠纷调处工作实效。建
议以市政府名义召开全市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工作推进会,进一步加大医患纠纷调解工作力度,提升社会影响力。
2.关于创新发展我市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二
关键词: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目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很完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以及在新时期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严重影响到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进而影响到的企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我们需要积极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围绕企业经济发展目标,推进企业思想政治
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在新时期,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促进企业健康运行发展至关重要。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所有企业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的生命线,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要促使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就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充分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在新时期,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与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至关重要。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助推着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反过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水平休戚相关,有助于企业建立先进的管理模式,从而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3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核心竞争力是提升企业持续创新的能力以及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胜地位的关键,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任何企业都要积极探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吸纳先进的技术,引进科学的组织能力,创新专有技术能力,推进企业积极适应市场,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的社会影响力。
二、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出现了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把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是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基础。
1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
目前,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忽视了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领导者和决策者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要把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可以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企业也只有把生产经营搞上去了,就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胜地位;企业经济效益好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可以迎刃而解。还有领导者认为,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无关,不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相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支出。还有领导者认为,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主要靠经济手段或行政手段,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起任何作用。
2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缺乏,而且素质不高
正是因为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够重视,导致目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容乐观。特别是在企业改制后,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不重视企业思想政治人才队伍的建设,造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严重缺乏。有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存在兼职现象,根本就没有专门从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有的企业有专职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但是不能满足日常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有的企业从事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经验,不能适应新形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3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思想保守、创新意识缺乏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多元化发展的需要不适应,除了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不够重视外,更重要的是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思想保守、创新意识缺乏,造成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社会实践相脱节,与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企事业单位运行机制以及企业员工追求事业成功和幸福生活的人生实践都不适应。[1]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思想保守、创新意识缺乏主要表现为:(1)教育方式单一。说教式、灌输式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模式容易引起企业员工的不满情绪,教育成效低下;(2)内容陈旧。目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缺乏时代感和针对性,与时代严重脱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只有与时俱进,才能取得新成效,同时要“增大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含量”[2]。(3)方法陈旧。传统的灌输式方法陈旧,缺陷明显,我们要积极探索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群众广泛参与的方式,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三、新时期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突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随之出现诸多新问题、新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要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就必须积极探索创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1提高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重视
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及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健全的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要充分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重视是前提。一是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要提高自身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支持和高度重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就会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造良好的客观环境;二是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要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企业员工的支持与合作,因此,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要寻求各种有效途径提升企业员工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企业员工意识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自身的全面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促使企业员工积极配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发挥员工的主人翁精神,实现自己对企业及社会的职责。
2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团队建设,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技能与素养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团队及员工的工作技能与素养决定着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因此,要增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成效,最大限度的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要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团队建设。
3企业领导者和决策者要思想先进,思维创新
创新是推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灵魂,是新形势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1)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要改变传统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把传统说教式、灌输式的理论教学模式向喜闻乐见、群众主动广泛参与方式转变,激发企业员工主动学习的欲望,促使企業员工自我学习,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能。(2)在内容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从而更好的满足企业员工需要。(3)在思想政治工作中,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是企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具体来说,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激励员工发挥主人翁精神,促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秉公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2
3.关于创新发展我市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三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下简程《工会法》)是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工会法的规定》并颁布实施的。今年是新的《工会法》颁布五周年,为了全面了解我市各企事业、机关贯彻落实《工会法》情况,进一步推动工会依法维权、依法治会工作,市总工会于3月1日—3月10日分三个组对全市11个系统88个企事业、机关以听汇报、召开座谈会、个别谈话、填写调查表等形式进行调研。通过调研,了解掌握了我市《工会法》宣传贯彻落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一、新的《工会法》颁布后取得的成绩
(一)、我市工会组织的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基层工会216个,其中国有企业工会组织40个,集体企业工会组织29个,非公有制企业工会54个,机关、事业单位工会组织82个,乡镇、街道工会组织10个,工会联合会1个。全市已有19000多名会员,836名工会干部。市总工会编制13人,现有职工11人。下设机构有组织宣传部、经济工作部、民主管理部、女工、生活保障部、法律、劳动保障部、财务部、文教育卫工会、财贸工会以及困难职工帮扶中心。
(二)、加大贯彻力度,推进工会各项工作
(1)、建立有效机制,推动建会工作。
2001年新《工会法》修改实施以来,我们充分认识到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基础性和长期性,按照“哪里有职工,哪里就要组建工会”的原则,成立建会领导小组,建会工作目标责任机制,并实行建会与评劳模一票否决制,坚持不懈地抓工会组建和发展会员工作,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去年新建工会17家,增加会员2761人。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工会组建速度明显,占新建工会组织的93%。同时加大了在进城务工人员中组建工会的步伐,尽可能把他们组织到工会中来,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去年参加工会组织的进城务工人员有 1300多人,入会率达75%。
(2)、强化维权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发展。
1、推进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平等协商和签订集体合同工作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是协调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发展的主要措施。我们以突出重点,主攻难点,不断扩大建制面为目标,推动了国有、集体和外商投资企业签订集体合同规范化。截至目前,我市签订集体合同建制率分别为国有集体企业80%,外商投资企业12%,私营企业10%。
2、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和厂务公开制度。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工会法》在加强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上提供了更加充分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因此,大部分企事业制定了职工代表大会实施办法,建立健全了关系到企业发展和职工利益等重大事项与职工代表大会进行协商的制度与机制,从而切实保障了职工代表大会依法行使了民主管理的权利。厂务公开制度作为职代会的重要内容,不断向纵深拓展。为了规范这项制度的落实,制定了《xx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控股企业实行厂务公开的实施办法》和《xx市厂务公开责任追究制度》。目前,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行厂务公开面达89%,非公制企业实行厂务公开面达20%。全市已有75%企业实行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评议测评企业领导干部制度。55个单位被评为州、市职代会达标单位。
3、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第一道防线,是把劳动争议案件控制在萌芽状态的有效手段,因此市总工会始终把发展和壮大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作为工作重点。对于已经成立的调解组织,我们加强指导、巩固、完善,以更好地发挥作用;对于非公有制企业,要求其在成立工会组织的同时,应依法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现在我市共有56 家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去年调解本企业的劳动争议纠纷33件,调解成功率97%;其中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组织12家,4、实施“送温暖”工程。以实施送温暖工程为载体,以困难职工帮扶中心为平台,围绕生活难、就业难、就医难、子女上学难、住房难、诉讼难等实际问题,加大对困难职工的扶贫帮困力度。困难职工帮扶中心自成立以来积极为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和困难救助。通过政府、工会投入,红十字会、慈善总会和企业捐助等渠道筹集资金12.94万元。通过发放医疗优惠证、劳模与困难职工子女结帮扶对子等各种形式的帮扶载体,共救助困难职工96人次,救助特困职工家庭37户,由帮扶中心搭桥,联系劳模及企业为29名贫困大学生解决了部分学费。各级工会组织积极开展 “金秋助学”活动,为15名困难职工子女上学提供了资金帮助。今年“两节”期间开展“走千家门、暧万人心”送温暖活动。全市共筹集送温暖资金54.91万元。走访慰问困难企业11家, 对858户困难职工进行救助。
5、加大工会经费收缴力度,管好、用好经费。
工会经费是工会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必要的物质条件。修改后的《工会法》颁布实施后,市总工会紧紧抓住这一机遇,采取措施,加大工会经费收缴力度。坚持了工会内部评比表彰和向上级推荐先进典型的“一票否决”制度,认真执行了有关截留、挪用工会经费的处理规定,工会经费收缴率有了一定的增长,为工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发挥工会经费审查委员会对工会经费使用情况的审查监督作用,使工会经费取之于
民、用之于民。
二、存在的问题
1、《工会法》落实情况不尽理想。在调查中发现,有不少人不了解工会的性质、地位、社会职能以及工会的根本任务。有关部门的执法主体责任意识还不够强,支持工会依法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的措施还不够具体;学习宣传《工会法》的氛围不够浓厚,部分基层企事业单位、特别是负责人对贯彻执行《工会法》和工会的工作认可程度不高。社会对工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2、建会难,会员严重流失。非公有制企业业主法律意识淡薄,对组建工会和开展工会活动等持消极态度,认为建立工会,多一个对立面,影响企业的发展。为此,新建企业和改制企业工会组建、重建的步伐缓慢。同时企业在改制过程中大部分职工下岗,会员大量流失。改制企业撤并工会组织现象严重。在企业改制中工会组织被削弱,有的企业以转换经营机制或机构改革的名义撤并工会组织,有的过量精减工会干部,随意调动工会主席的岗位,违反民主程序和协管制度随意任免工会主席,影响工会工作的正常开展。
3、部分工会主席政治、经济待遇没有落实。按《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的要求,基层工会主席必须进同级党政班子,并享受同级党政副职待遇,在公司股份制企业中工会主席必须进董事会或监事会。但种种原因大部分工会主席政治、经济待遇没能得到解决,影响了工会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工会主席兼职现象严重。全市216个企事业、机关工会主席全部兼职,由于行政关系位于从属地位,在实际工作中依附于行政的事情过多,不能真正代表工会组织行使工会职能,在维护职工权益上显得软弱无力。
4、工会组织的运作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建会程序不规范(不按法定程序组建工会组织或选举产生工会干部);二是没有建立规范化的职代会制度;三是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厂务公开等落实的不够理想。这主要是经济体制改革给工会组织带来了新的变化,如,与劳动用工制度相适应的会员的流动性、与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工会活动的业余化和工会兼职干部的普遍化以及与企业领导体制改革相联系的工会主席利益及保护成为突出问题等等。
5、职工的民主权利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有的企业领导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不强,对工会工作停留在囗头和文字上,职代会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力得不到落实,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的质量和签约率、履约率不高,特别是在企业转制过程中,个别企业经营者权力膨胀,工会组织和职代会制度形同虚设,以劳动合同代替集体合同的现象和股东大会替职代会的现象普遍存在,使职代会以及职工的民主权利难以保障。
6、侵害职工利益的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企业劳资矛盾比较突出,企业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企业重大事项不提交职代会通过、有的不依法签订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有的恶意克扣拖欠工资、随意延长职工劳动时间、加班加点费不按法律规定支付,有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比较恶劣等问题严重存在,还有一些企业拖欠职工“五金”(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医疗保险金)相当严重。有的改制企业职工经济补偿不到位,有关部门对违反《工会法》、严重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检查和监督力度不够,查处不够得力。
7、工会经费收缴阻力大。修改后的《工会法》明确规定,建立工会组织的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应提取按每月全部职工工资总额的2%,作为工会经费,其中40%上解上级工会,60%留作基层工会活动经费。到目前为止,全市拖欠工会经费的现象比较普遍。建会单位企业行政领导缺乏法制观念,不愿意及时足额拨缴工会经费,能拖则拖,宁少勿多,有的已经摊入成本,但有账无钱,有的计拨后留在企业不上解,随意挪用截留,致使工会很难正常开展工作。同时,有相当部分单位工会经费支配权没有按《工会法》规定的实行单独建帐,有的企业虽然建帐,但工会主席没有经费使用权,按照《工会法》工会经费专款专用,但有些企业擅自扩大工会经费使用范围,支出不应支出的费用,制约了工会工作的开展。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真正落实《工会法》。要大力营造贯彻《工会法》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执法主体意识,强化责任意识,进一步关心、重视、支持工会工作;不断增强全社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业主的法律意识,认真履行义务,充分认识《工会法》对维护职工民主权利,促进企业发展稳定的重要意义,依法保障职工和工会的合法权益。
2、加强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和改制企业重建、整顿工会工作。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是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始终坚持“哪里有职工,哪里就必须建立工会组织”的原则,采取多样的方式,在凡是开业投产的企业,不分规模大小,职工多少,都要依法建立工会组织。依法维护工会的法律地位。采取有效措施,制止在企事业机构改革、改制中把工会组织撤消、合并或归属于其他工作部门的现象。在确定工会编制时必须保证工会工作的正常运转,不侵占、挪用工会财物和改变工会财产。同时,建立党和政府支持新建企业工会工作的良好外部环境。党的领导、政府的支持是实现新建企业工会组建工作突破的根本保证。为此,一是抓住党组织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机遇,把工会建设纳入党的工作当中,以党建带工建,以工建促党建,通过工建为党建创造条件;二是经济局、商务局、劳动、工商、税务等政府有关部门在审查批准新建企业合同和章程、进行注册登记、检验、劳动监察、税收等工作时,严格把关,督促新建企业组建工会;
三是政府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在评优、评选时,把企业是否建立工会、劳动关系是否稳定作为重要条件之一;四是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等方式,定期及时通报情况,协调工作;五是人大、政协及有关部门对新建企业执行《劳动法》、《工会法》等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依法建立工会组织并有效开展工作,司法部门对于造成重大伤亡事故和严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案件,依法严肃处理。
3、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在提高针对性上下功夫。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支持工会加强组织建设和依法履行维权职能,切实保障工会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渠道畅通,支持工会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按照《工会法》和《吉林省实施〈工会法〉的若干规定》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会组织,最大限度地把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在内的广大职工组织到党领导的工会中来,扩大工会工作的覆盖面。要研究保护基层工会干部合法权益的措施和办法。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加大工会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的力度,从建立完善与同级工会的联席会议制度、健全和规范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入手,企业不论实行哪种所有制形式,都要积极落实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逐步形成工会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积极参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活动,通过工会在人大的代表和政协的委员,源头参与同级人大和政府有关劳动政策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民主法制建设工作,参与相关提案、议案的讨论、审议和修改;基层工会主要参与本单位规章制度和各项改革方案的制定。
4、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在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贯彻实施《工会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对贯彻执行《工会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认真研究对策,采取切实措施。当前,一是要健全协调劳动关系的机制,化解劳资矛盾和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二是要依法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把贯彻《工会法》与《劳动法》结合起来,围绕解决涉及职工劳动就业、工资分配、社会保障和安全健康保护等突出问题,定期和不定期地开展专项检查活动,特别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检查事故调查时,应让工会参与,并听取工会的意见,坚决查处侵害职工切身利益的各种行为;三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把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考虑,支持工会、督促企业解决“五金”拖欠严重等问题;四要超前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把私营企业,改制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工会维权工作作为重点,维护职工队伍和社会政治稳定。建议人大和相关部门加大督查力度,每年组织一次对《工会法》的执法大检查,对在《工会法》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和整改,对有违法行为的单位和部门进行纠正,情况严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
5、支持工会经费收缴工作。工会经费是工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础和保证,没有经费,工会工作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要根据《工会法》和《吉林省实施〈工会法〉若干规定》采取得力措施,做好按时足额拨缴工会经费工作。市财政要把《工会法》和《吉林省实施〈工会法〉若干规定》中的规定,由财政负担部分纳入预算,及时足额拨缴工会经费。各企事业单位工资总额一经发生,就要像企业纳税一样主动拨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拨、挪用、截留。审计部门要与工会密切配合,对计拨经费实行专项审计,对虚空实盈,无故拖欠和不足额上缴的部门和单位要按有关文件予以处罚,并加大执法力度,根据《工会法》的有关规定,对部分长期欠缴经费的企业实行代扣,并按规定收缴滞纳金,以保证工会正常开展工作。
4.关于创新发展我市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四
关于加快我市保险业发展的意见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大通湖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局委、各直属机构:
为加快发展保险业,更好地为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我省保险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湘政办发[2004]2号)。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切实提高对我市保险业发展的认识
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功能。进一步加快保险业的发展,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多年来,我市保险业在提供经济补偿、帮助灾后重建、安定群众生活、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保险业的功能将进一步显现。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高度,切实提高对加快发展保险业的认识,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我市保险业的发展。
二、培育壮大我市保险市场
要坚持开放引进、多元激活的原则,进一步扩充保险经营主体和业务网点,规范发展保险中介机构和个人代理队伍。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保险市场体系,做大做强保险业。要努力扩大我市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提高保险的深度和密度,使保险服务于各行各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的各个阶层;把保险渗透到经济运行的各个环节和人生的各个阶段。各保险公司要努力挖掘市场潜力,拓展服务领域,增加有效供给,不断扩大随保面,确保同期业务的增长与全省全国同步。要科学制定我市保险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准确把握和科学谋划我市保险业发展的战略和对策措施,使我市保险业在3至5年内形成覆盖全市城乡、多层面、多形式的发展新格局。
三、充分发挥保险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保险业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要积极拓展高危行业、灾害损失和“三农”方面的保险业务,充分发挥保险业分散危险、转移风险和及时有效的经济补偿功能,提高社会抵御风险的能力;要积极参与社会管理,认真开展防灾防损工作,积极提供风险管理技术支持,减少各类风险事故的发生,为经济发展、生活安定提供及时有效支撑保障;努力使商业保险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和公共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出口信用保险业务,支持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的出口贸易等外向型经济的发
展。要充分发挥保险费的资金融通功能,实现保险市场、资本市场的货币市场的互动发展。
四、创新开发适应保险市场的产品
各保险公司要广泛开办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保险业务,优化产品结构,推出个性化、差异化的保险服务项目,切实解决有效供给不足的矛盾,不断满足多层次的保险需求。要不断开发为国企改革和农业、第三产业、高科技企业、民营企业等提供服务的保险新产品。要严格衽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旅客运输经营者、货物运输经营者要分别为旅客或危险货物投保承运人责任险。重要企业、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大型商场、宾馆等公共场所,影剧院、歌舞厅等文化娱乐场所,都必须参加火灾保险和公众责任险。保险公司要积极举办有利于计划生育的保险项目。旅行社从事旅游业务经营活动必须投保旅行社责任保险,并为旅游者办理意外伤害保险。采矿企业必须为井下作业人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会计事务所要办理职业保险。要积极探索“三农”保险发展模式,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乡村干部保险、农村房屋保险、种养业保险、森林火灾保险、个体工商保险、外出人员保险。要大力发展企业年金保险、补充养老保险、健康保险,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配套服务。
五、努力提升保险行业服务水平
保险行业是一个以诚信为根本的行业。诚实信用是保险
企业的生命线。提升保险行业服务水平,首先应该提升保险行业的诚信度。各保险公司必须确立诚信经营理念,坚持诚信原则,加强诚信建设,严格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要加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教育特别是诚信教育,建设一支素质过硬、业务精良、职业道德良好的保险队伍。市保险行业协会要建立健全并切实落实保险诚信评价体系和失信惩戒机制,努力倡导行业诚信风气,提高行业整体信誉。其次,要努力改进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手段,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要从单纯的收取保费、给付赔偿逐步向提供风险管理、理财咨询、投资规划等综合服务过渡。
六、积极营造保险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要积极支持保险企业依法合规开展工作,不得利用行政权力不当干预保险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不得指定保险公司承保,不得强制投保非法定保险业务,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强行对保险事帮进行定损或指定保险事帮标的维修单位,不得强行要求保险公司违规理赔,不得要求保险企业向不具有代理资格的单位或个人支付手续费或给予合同之外的利益。要坚决制止各种针对保险企业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各有关部门要避免和纠正对保险企业的多头重复检查,不得越权对保险企业进行行政处罚。要大力宣传普及保险知识,进一步增强社会公众的保险意识。要切实做好对保险业的宣传报道工作,严防报道失当引发社会问题。要进一步整顿和
规范保险市场秩序,大力提倡公平竞争。要不断完善和强化保险监管。执法部门要坚决打击骗赔等保险欺诈行为,制止和纠正不正当竞争以及非保险机构经营或变相经营保险业务的行为,制止和纠正误导欺瞒社会公众、刁难客户、收买行政权力干预保险、垄断经营等恶性竞争行为,要高度重视、及时处理好因保险合同纠纷引发的群体性、突发性事件,维护保险市场正常秩序和社会稳定
5.关于创新发展我市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 篇五
关键词:企业统计工作;创新;观念
企业统计工作是企业财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它为企业日常经营提供有效的数据,因此企业统计工作对于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变化莫测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如何做好企业统计工作,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以及成了统计人员面临的新难题。
一、 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企业统计工作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问题严重的阻碍了企业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目前很多企业内部统计制度存在着很多漏洞,具体表现在财务人员统计原始数据的时候,往往记录并不完整,并且在一些个体经营的企业中统计台账也不健全。一些财务人员在整理统计指标时候往往不按实际情况开做好记录,而是根据个人的意愿随意的进行填写,这样一来导致了企业数据统计的质量越来越下滑,并且给企业统计工作带来了消极的影响。以上这些现象在私营企业中时有发生,这是因为企业内缺乏一个规范的统计制度,在某些小企业中甚至缺乏专门的工作岗位以及部门,所以企业内部的统计工作往往最后要其他的财务人员代替,甚至有时候会让其他的部门员工统计财务数据。这样一来必然会导致统计工作质量得不到保证,因为其他部门员工不具备统计专业知识,因此在统计指标难以达到规定的要求,而且在工作时候常常会出错,并且不能及时的解决错误。还有一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在统计过程中大量的做假账,以此来夸大个人工作业绩。另外在统计数据时候漏写数据的现象也时有发生,这是因为某些企业希望通过这个方式来逃避税收。以上的这些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企业数据统计工作的真实性,这样就失去了数据统计的使用价值,对于企业信誉同样有着不利的影响。
二、统计观念创新
企业统计工作中,统计人员是主体,他的个人综合素质直接决定了统计工作的质量高低,所以在企业改革过程中,管理人員需要重视对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这是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统计工作效率和水平的关键。提高统计工作质量,需要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企业需要安排一定数量的员工来专门从事统计工作,这样就不会因为人手不够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其二企业必须重视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在挑选员工时候,要对其进行一定的审核,看他们的专业能力是否达到标准,作为统计人员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其三统计人员要对企业的整个经营过程、生产流程以及企业的基本的业务知识要有所了解,不仅如此还需要在工作中还需要统计人员的目光能够敏锐,在观察事物的时候能够更加的全面,在处理异常情况时候能够头脑冷静的分析问题。除此之外,统计人员需要对各种统计手法、手段了解透彻。在日常的工作中还需要会操作计算机,利用计算机来进行信息的传递工作。然后从现实情况来看,一些企业中统计工作者往往学历较低,并且缺乏统计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所以这需要企业管理人员重视对统计人员素质的培养,坚持以人为本,引导统计工作人员自主学习统计方面的理论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企业对于统计人员的引导和鼓励能够有效的提高统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他们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三、 统计方式创新
(一)统计技术创新
创新企业统计方法需要企业能够引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利用信息化技术产品来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企业在采用信息技术时候,需要在统计部门大力的提倡计算机中数据库的各项功能,在统计人员中宣传数据库系统的优势之处,并且要努力的让数据库系统取代传统的统计方式。数据库系统有着明显的优越性,他在存储、统计的功能要远超于手工统计方式,所以得到了广大企业的认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需要时刻的了解企业外部环境变化,与时俱进的更新自己的技术和设备,特别是统计工作上,要利用先进的统计技术对现有的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让数据相比以往更加的真实、准确以及规范化。数据的真实性是统计工作根本追求,因此利用现代化统计技术可以有效的保证这一点,并且还可以让数据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来,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统计工作的效率。
(二)调查方法创新
统计数据的作用在于调查市场,为企业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为是企业领导制定经营决策的基础。然而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外部和内部的形势逐渐复杂,统计人员仍然单一的采用统计报表的形式来调查市场和统计企业内部经济活动数据,这样做已经显得尤为的落后。因为市场环境变化莫测,统计报表的工作效率不高,并且由于人工手写或者输入,有时会无法避免的出现错误,这样就无法满足企业统计工作求精、求快的要求,所以改变调查方式已经迫在眉睫。这就需要企业需求新的调查方法,扩展信息的来源和渠道。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来了解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变化,获知一些有利的消息。在实际工作中还可以采用抽样调查、项目调查以及报表调查等实用的方式来完场统计工作,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统计工作耗费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除此之外,企业管理人员还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信息有关的网站,网站的主要目的是向管理层提供企业相关数据,并且也方便了统计工作,让统计的数据更加的及时、准确。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内部环境也开始随之发生改变,要想寻求正确的发展路线,必须掌握准确的市场信息,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得以生存。在企业日常经营中,企业统计是企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加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它促进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企业需要重视统计工作的改革,努力创新统计工作方式和理念,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作者单位:大连康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麻春学.谈企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促进发展,2010(04)
[2]李继梅.企业统计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构想[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05)
【关于创新发展我市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浅谈新时期审计工作的五项创新10-22
新时期治理理念的创新12-15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方法创新与研究11-21
关于高中作文话题创新发展的素材07-27
关于青工创新创效工作情况的调查报告07-18
新时期关于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调研报告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