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四步教学法总结

2024-11-01

实施四步教学法总结(共11篇)(共11篇)

1.实施四步教学法总结 篇一

“四步教学法”实施方案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按照教育局全面实施“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的总要求,我校借鉴了王敏勤《和谐教学法》理论和小组合作学习等经验,经学校研究决定,自本学期开始,在我校实施“激趣——质疑——探究——延伸”的“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为了保证教学模式的实施,特制订本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彻底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我校决定在全面学习兄弟学校教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在本学期进行教改实验,鼓励教师大胆进行教学改革,改变原有的陈旧教法,发展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即“激趣——质疑——探究——延伸”的“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以创设“和谐课堂”为宗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给学生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力争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学模式,将我校建设为科研型学校

二、活动目标

每位教师对“四步教学法”理论把握到位,人人能运用“四步教学法”上课,创造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通过对“四步教学法”的深入贯彻实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真正做到素质教育!

三、遵循原则

1、愉快学习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把学习当做享受。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学习的轻松、愉快、高效。

2、自主学习原则

学习是学生的内心活动,自主学习是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学习品质的彰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技巧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想学、能学、会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凡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凡学生能做的教师不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探究学习原则

探究学习是让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取知识技能、能力发展、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是以发现问题为中心的学习。问题是探究学习的核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主线和归宿。教师要注意从任务和问题出发,让学生探究学习,在探究实践中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4、交往互动原则

教学过程不是信息的单向交流,而是多向交流。要通过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相互促进,达成共识。

5、激励高效原则教师运用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励学生活跃思维,引发学生创新、思考和想象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通过激励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四、模式结构

第一步:激趣导入,激励求知

启发学生爱学,重点是要善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呈现强烈的学习兴趣和迫切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教师乐在其导,学生乐在其趣。教师可运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引人入胜的悬念设置、优美音乐的渲染作用、以旧引新的规律迁移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使思维入路,使情感入境。这是教学的起始环节,这一环节一般用时3—5分钟。

第二步: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教师创境激趣之后,要让学生整体感知学习内容,大胆置疑,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要求,发现并认定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要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分层次转化为课时目标。这是学习活动的感知阶段,一般需要8—10分钟。

第三步: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要求教师在检测验收学生自学情况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交流评议,发现带有共性的疑难问题或典型学习范例,组织学生研究探讨,分析讨论,破解难题,生成新知。当学生不能自行解决疑难问题时,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师生共议,从教材特点,学习方法,认知规律等多方面作简要精辟的总结,从理性的角度提高学生认知水平。针对各自提出的难点和问题,相互交换意见,共同探究,以便加深理解。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方法多样,突出学生主体,关注差异,面向全体,教师乐在其法,学生乐在其动。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掌握重点和难点,而且还能集思广益,对所学内容提出一些独到见解。这是教学的深化阶段,需要15分钟左右。

第四步: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教师要精心设计具有典型性、启发性、综合性的练习题,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一是对学习内容作简要概括归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指导学生总结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如所学知识有何特点,自己运用何种方法学习。教师让学生在总结归纳,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借鉴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领悟学习规律,学会迁移创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乐在其引,学生乐在其创。教师对学有得法的学生要充分肯定和鼓励,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满足,激活学习的创造热情,体验实现自我价值的喜悦。这是教学的升华阶段,需要10分钟左右。

五、实施要求

1、教学目标的优化性。以学定教,以学生为本,变教师的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变“要你学”为“我要学”,教学目标在学生的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意志领域、操作领域、创新领域同时展开,培养知能并举,个性鲜明的学生。

2、教学要求的层次性。除体现教学目标的层次性以外,还要注意对学生评价的层次性,对于“差异学生”采取“差异评价”,以激励的原则,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教学过程的主体性。教与学既要体现“双向”又要达到“互动”,处理好“三个互动,两个为主”的关系,即师与生互动;教与学互动;情与智互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又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教学氛围的民主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激活学生的创造热情,体现“两个民主”,教学行为的民主:俯首交谈、亲切微笑、虚心接纳。教学形式民主:变“一言堂”为“众言堂”。体现“两个尊重”,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张扬个性。

5、教学评价的激励性。坚持“正面鼓励、激励为先、差异评价”原则,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认同每一位学生的进步和成功,随时注意鼓励、表扬、唤醒,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与自信。

六、实施步骤

关于和谐教学“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分五个阶段完成。

1、组织学习,宣传发动

(1)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让教师认识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主题和谐高效”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教师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构建科研型学校的需要,主动参与模式构建活动。

(2)采取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静海县关于构建‘主体和谐高效’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静海六小和谐教学‘四步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要求教师深入理解“激趣——质疑——探究——延伸”模式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基本结构、实施要求,了解实施步骤安排。

2、初步尝试,交流研讨

(1)备课组加强备课研究。要想上好模式课,首先要备好模式课。实行二级备课,即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以备课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先按照模式集体备好一至两个单元,目的是加深对模式的理解。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个人结合班级学生特点二次备课,确定教案。

(2)积极开展新模式研究课活动。学习研讨后,每人必须用新模式上课,促使每一位教师深入地研究。学校主管领导及有关人员深入课堂听推门课,和教师一起研讨、交流;每周语、数、外至少各一人上研究课,上过后,教研组及时进行交流研讨,作课教师说教学设计,说课后反思;听课教师结合模式要求进行评课。通过交流研讨,集思广益,不断完善教学模式。

3、以点带面,示范引领

(1)在第二阶段尝试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典型,选出能充分体现模式要求的优秀课在全校展示,典型引路,促进全体教师进一步深化认识,掌握要领,为模式的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2)专业引领。邀请县教研室教研员听课评课,进行面对面的指导。根据指导意见,再行修正完善模式。

4、全面实施,整体推进

(1)在尝试探究,专家引领的基础上制定课堂教学评估标准,进一步明确新模式下的课堂教学要求。(2)开展新模式验收课活动。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准备一节教学模式汇报课,人人上课、听课,并根据课堂教学评估标准评课,掀起新一轮教学改革的热潮。

(3)组织召开经验交流会,交流在模式创建过程中的经验、心得体会、课堂反思,及时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引导广大教师,不断巩固学习实践成果,提高认识,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

5、总结深化,提炼成果(1)总结经验,整理编辑。学校及时总结学习推广和谐教学模式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将模式研究经验论文、课堂反思、课堂实录等编辑成册,供教师学习借鉴,交流推广。

(2)深入研究,完善推广。在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学校及时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制定措施,深入开展研究,特别就“激趣——质疑——探究——延伸”的课堂教学模式中的细节问题加强研究,把实验引向深入,取得更大的成绩。在学校教学模式研究较为成熟后,力争利用公开课、模式展示等活动向全县推介。

四个层面:具体活动由教科室统一安排,具体部署;教研组核心带动;备课组集思广益;任课教师努力进取。

七、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建立组织

为加强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校长为副组长,学科教研组长为成员的模式创建领导小组。

2、纳入考核,机制激励

模式创建过程中所涉及的活动安排如教师作研究课、展示课、汇报课,每月完成一篇教育叙事或教学反思等均纳入教师工作考评,与奖励挂钩。

3、组织竞赛,以赛促练

组织以模式创建为主题的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人人参与,评出优秀课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学科组,予以表彰奖励。

2.实施四步教学法总结 篇二

一.以趣引人, 营造轻松愉悦的“无痕”教学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 教学环境与学生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学习的思维处于最佳的状态, 而紧张的课堂气氛难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 只有在愉悦、和谐的课堂气氛下学生的学习热情才会高涨, 课堂参与积极性才会高。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效果很大程序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 “情绪高昂, 则效果倍增;情绪低落, 则收效甚微。”作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 尤其是处在青春叛逆期的中学生, 特别渴望受到尊重, 渴望与老师的平等交流, 渴望自由地发表意见。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这一心理需要, 在课堂上给学生完全的尊重。师生之间的问答、对话、讨论, 都应该以诚相待, 知无不言, 言无不尽, 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充分自由地呼吸新鲜空气, 无拘无束地吮吸知识养料。没有一板一眼的课堂规矩, 老师生硬的讲解, 看似缺乏章法, 实际上学生反而在这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收获到更多。“无痕”教学氛围, 更受学生的青睐。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在一次借班上公开课《晏子使楚》时, 在讲到古时为什么把一些人的名字不用而在姓后加一个子如孔子、孟子。这个“子”是什么意思?有学生回答道:“子是中国古代有成就的人的尊称。”窦桂梅老师这时说道:“我姓窦, 那不就该称我为窦子啰。”这时全班同学都哄堂大笑起来。学生才知道自己的回答不够准确, 立即纠正道是对古代有成就的男子的尊称。在这里窦桂梅老师没有立即指出学生回答不够准确, 而是用幽默的语言让学生知道自己错了, 课堂的氛围一下就活跃起来了。学生对“子”这个文言常识的知识就在不知不觉轻松的课堂氛围中牢牢的掌握了。

我的语文课堂也同样如此, 力求以学生为主体, 勇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越说越会说, 越说越想说, 越说越自信, 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 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焕发出课堂的活力。如我在讲完了《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 在班上开展了以“金钱和亲情”为主题的辩论会。在论辩过程中, 正反双方唇枪舌战, 谁都毫不示弱, 充分展示着自己的个性风采。通过辩论, 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思维得到了锻炼, 同时对《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反映出资本主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层中心的理解也更深入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始终是学生做主角, 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兴趣, 使学生的学习状态保持活跃和热烈, 使语文课堂呈现无穷的活力与魅力。

由此可见, 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不仅受到学生的亲睐, 老师本身也是受益匪浅。每次的课堂教学总是和谐有趣, 更增进了师生间的关系, 如此“无痕”教学, 何乐而不为呢?

二.以文育人, 汲取课文博大精深的“无痕”内容。

新课标的精神内涵是为学生的发展而教, 语文学科的性质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结合新课标的精神内涵和语文学科性质, 不难看出语文课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能力, 注重体验, 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提高。语文教材本身内涵丰富, 充满美感。如自然之美、社会之美、艺术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让学生对负有保家卫国重任的共和国卫士肃然起敬;《背影》中深沉的父子之情让学生为之动容;《孔乙己》让学生体验到鲁迅先生“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的深刻内涵;《我的叔叔于勒》中丑恶的社会现实和漠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产生批判的情感冲动;《沁园春?雪》给学生的又是壮丽豪放的气概;《济南的冬天》留给学生的更是对明丽清新的泉城的向往……这些深具情感美的文章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 学好这些文章相信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单纯的语文知识, 而是方方面面的人生感悟, 情感体验, 足以影响他们一生的生活。如我在教老舍的《我的母亲》时抓住文中动情之处, 向学生畅开自己的情感, 即兴地动情地叙述母亲二、三事, 道出了母亲对自己的爱, 在讲到母亲为了照顾我, 在冬天睡了一星期的水泥地而落下腰痛的病根时, 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又从为人母的角度叙讲了对女儿的爱, 学生的情感由此被感染、激活, 纷纷讲起了自己的母亲。有同学讲着讲着就泣不成声了, 于是我当即停止讲课, 请学生当堂写作, 就这样一篇篇真情之作跃然纸上, 平时需要二节课才能完成的作文一节课就完成了, 平时才写四五百字的同学一下子写了洋洋三张, 并对自己的作文爱不释手。他们这才感到原来自己也可以写出这样的好文章。这些纷繁复杂的教学内容, 看似“无痕”, 却处处拨动着学生的心弦, 使他们产生多方面、多层次的情感体验, 一层层积淀着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以情感人, 品味教师情真意切的“无痕”语言。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所说:“教师的嘴, 就是一个源泉, 从那里可以涌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精辟地道出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诗人白居易曾云:“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莫始乎言。”又强调出教师语言尤其应彰显情感性。教师情真意切的教学语言体现了教师内心世界的敞开, 是教师人格美的外化;它能拉近师生的距离, 促进相互间思想感情的交流。语文特级教师斯霞老师就是这样, 总是轻声细语, 像个慈爱的母亲, 用情真意切的语言教育着自己的学生。在她的影响下, 凡经她教育的学生都十分注重感情, 甚至那些原来性格孤僻漠然的学生, 也会渐渐得到转变。还记得《四块糖》的故事吗?与其说是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转变了孩子, 倒不如说他也是用深情的语言艺术感化了孩子。可见教师的语言应该像春风化雨一样, 温暖孩子们的心, 使之感动, 使之茁壮成长。有人说:“感动, 是最好的教育!”用充满情感语言去感动学生应是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是抒写父子之爱的经典作品。全文语言极尽平白自然, 但贵在情感真挚。我在上这篇课文时, 也没有对文章的结构写作技巧上多加讲解。也仅仅抓住了父子之间亲情的珍贵。用充满深情的语言读买橘子的那段内容, 让学生感受当时的情景, 体会父亲一路上对我细致入微的照顾, 父子亲情油然而生。等到最后读到“父亲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中, 再也找不着了, 我的眼泪又流下来了”, 很多同学都和我一样被深深地感染, 眼中也泛着泪光。此时我们是心灵对心灵的叩响, 情感对情感的点燃。真情流露的语言, 谈不上什么过多的艺术技巧, 如此“无痕”, 但的确照样感动学生的心扉!

四.以智启人, 闪现教师灵动飞扬的“无痕”机智。

马卡连柯说:“教育的技巧就在于随机应变。”这也就是我们常要求的教师应具有教育机智。教育机智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转化师生矛盾的艺术, 是一种正确处理教与学矛盾的技巧, 其要决是避其锋芒, 欲扬先抑, 以智取胜。灵动飞扬的“无痕”机智能给学生带来欢笑、带来理解、带来信心, 不仅可以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而且可以使学生在一笑之余引发联想, 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最终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教学目的。如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课堂语言是丰富多彩的, 他在教学《小稻秧脱险记》时的“幽默之举”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文中写到杂草被大夫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 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个学生朗读这句话时声音非常洪亮。于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 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商品, 来, 我再给你喷洒一点。”说完, 于老师就鼓起气朝那位学生做了个喷洒农药的动作, 同学们和听课老师都笑了, 该同学也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 这次读出了效果。这样的幽默语言调节了课堂的气氛,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启迪了学生的智慧, 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发展, 更让课堂增加了浓浓的人文气息。我的语文课堂上也同样如此, 有一次我班有一个男生扯了前排女生的头发, 女生在课堂上就举手怒气冲冲地向我说:“老师, 他扯我头发。”虽然这时我正讲得津津有味, 学生听得聚精会神。这时也只好停下课来, 本想训这个男生一顿, 可这时这个男生知道闯了祸早已低下头了。这时我的一句话:“你为啥要扯美女的头发呢?”全班都哄堂大笑起来, 被扯头发的女生也笑了。这时我觉得再训男生也没有多大意义了, 一场风波也就在这样一句幽默的话语中平息了。没有过多教学环节的设计, 备课的预设, 就这样随机应变的处理, “无痕”之处却显现出相当的价值。师生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学生也更喜欢上语文课了, 如此卓有成效, 实在事半功倍。

3.从计划到总结,工作不过这四步 篇三

治大国如烹小鲜,工作亦如是。

尽管我不治大国也不会烹小鲜,但是工作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治大国和烹小鲜的过程。完成一个大项目,就像是将一个国家从大厦将倾变成了民富国强;完成一件小事,就像是将一味食材从蓬头垢面变成了可口美味。

每次到接近年末的时候总是哀嚎一片的时间。业务人员要抓紧跑量回款,没准就能达到销售目标。至于我们,年初的计划对比一下就会发现真正完成得并没有几项,不过有多少职能线条的人会真的主动去对比,得打个问号?

问问周围的同事和朋友,十之八九觉得工作确实需要计划和总结,但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无限期的拖延了下去:

哎呀,年底那么忙,哪有时间写总结。

哎呀,双十一要到了,得先买买买啊。

哎呀,要不是领导逼着,我才不会去写什么计划。…

喔...所以有人用一年工作经验抵过了别人十年的工作经验,所以有人能用几年时间就达到财务自由。

还记得最开始工作时,我也是一直瞎忙,每天累得不行,看书的动力都没有,只能去听培训、听讲座还能听进去一些。但是现在慢慢的,我发现了工作的规律,用自己的节奏去适应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也并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了。

这节奏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闭环。

每一项工作都是一个闭环,从计划到总结,都有迹可循。只要掌握了其中的套路,就能很快上手。只要掌握了其中的规律,每次遇到新的问题都能想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工作闭环图

工作闭环包括四个部分:

工作计划——工作开展——及时调整——回顾总结

并不是每一次的工作成果都能像预想的那么好,所以当回顾总结完毕后,会对成果偏差的部分进行调整修正,找出相应的问题处置措施,提出新的工作计划,由此产生新一轮的工作闭环。

一、在工作闭环图里我们可以发现,工作计划是一项工作的开端,那工作计划要如何制定呢?

制定工作计划并不是只包含了上一次工作的回顾总结,工作计划的制定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基本职能工作和制约项。

工作计划

基本职能工作包括:

1.在职能范围内的专项工作规划。比如我的工作职能中有一项是公文管理,根据公司每年的工作重点不同,行政的每个模块工作的提升项目都是按照不同的节奏在推进,但不变地是,我知道三年后公司的公文管理应该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2.重点工作内容。这个重点工作内容可能是领导认为有必要做的,可能是相关主管部门或单位认为有必要做的,诸如此类构成了重点工作,这类工作通常以项目形式开展。

3.常规性任务。每的工作中总有一些需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做的、频次比较高的任务,这类任务有大有小,大的可能是需要作为项目来开展,小的可能发一份通知就能解决。不管任务大小,至少要将这件事列入自己的任务清单,不然当领导事后问起,可就麻烦咯~ 制约项包括:

1.预算。要完成一项工作,钱是免不了的。买工具需要钱、表彰需要钱,连员工的付出最终也是按工资算的,预算是工作中很大的制约项呢~ 2.突发性任务。在公司工作,协助是免不了的。尤其是行政部门,常常需要协助其他部门、其他人员去做一些事,所以我们几乎每天都在面对不同的突发性任务,而这些任务可能来自内部也可能来自外部,可能是大任务也可能是小任务,具有非常多的不确定性。

根据基本职能工作和制约项,基本可以列出内的工作计划了。具体包括:工作计划(通常就是交给老板的这版)、常规任务清单(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常规事务的清单)和预算表(可以有总版本和分明细版本,方便后期控制预算)。

二、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工作计划,要如何将工作开展起来了呢?

一项工作要开展,基本上要做到三个部分:细化工作计划、做好预算和进度把控。

工作开展

1.工作计划细化主要是任务清单和项目工作分解表。这里的任务清单其实上一步常规任务清单的补充版,会加入项目型任务和突发型任务,确保自己在做月度工作计划的时候不会有遗漏工作项,至于项目工作分解表,应该网上能搜出一堆,最关键的当然还是时间上的分配和关键性事件的梳理。

2.费用管控是指两个方面的管控,一是预算使用情况,二是对比分析。前者是日常管控下的登记记录,后者则是运用大数据原理对是时期费用、项目费用进行管控了,3.进度管控主要是用在项目型任务,也有两个方面:时间管理和阶段性成果,对应的是项目工作分解表的内容。

三、及时调整,既是调整心态,也是调整状态。

即使再完美的计划,在操作过程中也会有各种问题出现,所以我们要做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计划,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如果前面你是用二挡在缓行,这会儿你可得换三挡加速啦~ 但我们也要明白一点,当领导在下指标时,只会比你的预期高一点,所以如果你真的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没有及时完成,也是正常的,不要因为一次失败就失去信心喔~ 一个指标的好坏标准可以用SMART原则进行辨别,请如果你的领导指标下得太高,那只能说明ta真的是白天不懂夜的黑…

四、如果有一个说他可以用一招做完所有工作总结,我很怀疑他是不是在传播邪教。

不同类型工作需要不同总结方式,以行政工作来举例,案例类的回顾总结和专项类的回顾总结是两个思考方向。

回顾总结

案例类工作总结可以参考王兴权老师的《如何总结工作经验》,专项类工作总结可以从基本延伸、重点内容、形成资料和后期可做四个方面做延伸思考,思维导图是个不错的工具。

工作闭环四步骤都已经讲完了,还记得是哪四个步骤吗?

工作闭环总结图

4.四步教学法 运用心得 篇四

高二语文组高玉龙

本学期,四步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被广泛地推广和运用。由于学习与运用时间还很短,再加上本人能力的原因,我对四步教学法的精髓还有待进一步学习。对什么经验,我不敢妄称,只在此略谈一下自己的体会与困惑,以期待专家的解疑和点拨,以便促进自己更好地学习。

四步教学法的本意很好,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打破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独霸课堂满堂灌的现象。但是,即使如此,再高效的教学模式都不是万能的,神圣的。我们学习者更不应僵化的教条的照搬套用。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控。例如本学科的学习特点,本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情况,本节课的具体学习内容等等。有时候也不能把一节课硬生生地割裂成四大块,第一环节学生用多少分钟,第二板块学多长时间等等过于程式化,框框化。当然我的意思不是说这些我们教师心中没一点计划。而是说不应邯郸学步,因为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它不是完全可以预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因循着某种固定的路线走下去,而是随时都有可能有意外发生。如果陷在某种固定的模式中必然会越走越死,有悖于构建有生机有活力的课堂。

例如我在作公开课《作文精致拟题》这堂课的过程中,按照四步教学法的程序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学生带着问题预习相关资料,了解作文拟题的原则和技法,并完成四个材料作文的拟题任务。第二、小组交流拟题心得,展示自己的成果,与其他同学分享精致的标题。第三、班级展示小组的成果,总结拟题经验。第四、把自己前一次作文的拟题进行升格。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设想着每个问题学生异彩纷呈的答案,为了追求完美的课堂,我还设计了几个机动问题供我在课堂上灵活运用,这堂课我可谓煞费苦心,平时上课绝对没这样做足功夫的。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总是很残酷。课上下来之后,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课前我还是有许多细节没考虑周全,学生在自主预习中理解不透,做导学案时由于语言积累不足,知道方法却苦于“难为无米之炊”学生在探讨交流问题的环节显得异常沉闷,拟制的标题也难称精致,我几番调动都无济于事,不禁都有些气恼了。课后我反思,我想还是教师备课时没有备学生,没有正确估计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理解能力,给学生的时间也不够充分,唉,这节课很失败。

随后观摩我校另外一位老师的语文课我又感慨颇深。整节课跟人感觉非常完美,学生状态始终很好,几乎无懈可击。教学环节紧凑有序,学生根据预习问题自主学习,借助工具书学得兴致勃勃,有条不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很充足,在展示交流的环节也就有话可说,表达的欲望很强烈。和我的课堂形成鲜明对比。

5.四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篇五

初中文科组蒋聃妮

学生作文关在屋子里,闭目塞听,闭门造车,作文成了无源之水,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为封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下学习写作的主人我探讨摸索出了一套初中 “四步五自”作文教学法。

作文、评改作文。

观察学生才能步入写作的大门。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在观察中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从而使学生养成自觉观察的习惯。

边看、边想、边记录。比如观察集贸市场,主要应从两个:要观察有代表性的人物,注意抓住能中心思想的人物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活动等特点;要观察有代表性的商品,抓住商品的外形、颜色、用途等特点。观察的顺序则要求学生看市场全貌,再任选侧面观察。

观察,的材料是零乱的,思维加工才能表达。“说”实质上是对原材料删节、组装、制作的过程,是变“说写脱节”为“从说到写”的过程。

然后,教师学生观察后的反馈,启发,学生各自的材料构思文章(立意、命题、列提纲);然后,口头作文和评论口头作文。

比如,观察刚刚结束,学生兴趣未尽时,教师可以马上组织学生说。如一件事,或者参加一次活动,教师都要抓住有利时机“说”的训练。

作文。书面作文是学生在“看”“说”的基础上的。前两步都做得,“写”这步就成了容易的事情了。

主要做三件事:

和学生一起回顾教材中的习作例文、讲读课文。目的是让学生借鉴范文的写作方法,学习范文的写作技巧。复习与本次作文的写作常识。如,写人的文章应抓住人物的哪些,怎样把人事情中去写;记事的文章应按怎样的顺序记,怎样把事情写,写明白等。

让学生参考范文的写法和写作常识,对习作的构思四个弄清:①弄清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题目;②弄清题目与文章内容相符,文章内容能表达出中心;③弄清文章的结构层次,详略得当;④弄清用样的语言表达。

作文。讲评、修改作文是学生对习作再认识、再的过程,是对学生“自能作文、自能修改”的训练。讲评中,肯定成绩,指出,可使学生触类旁通,启发;对问题的争论、辩论可以学生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和说理的能力。学生对文章评改不,可有可无、无足轻重,主要是教师一人修改,学生没尝到讲评、修改的甜头。

大体有群批群改、互评互改、讲评等几种。群批群改,主要是解决值得注意的共性问题。做法是:打印有代表性的文章,发至每个学生手中,阅读后,学生自行修改,教师只做的点拨,以修改。互评互改,是每个学生把写完的文章,互相交换修改,然后再互相交换修改意见。讲评,是在或全班范围内口头评论作文。分组讲评时,注意每组骨干学生的搭配,以、调动学生;全班讲评之前,所有学生的作文通览一遍,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文章,在班内让其本人宣读之后讲评。讲评时,学生可以广开言路,按讲评要求各抒己见,肯定文章的优点,指出,并的修改意见。对有分歧的问题,可以展开,但在做点拨、、调控时,不轻易下结论。

6.实施四步教学法总结 篇六

法堂小学:宋正雄

熔化和凝固是热学中比较重要的课,要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熔化、凝固是两个能相互转化的过程,晶体和非晶体性质间的不同,还要学会作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在课前就做过了实验操作过程,本节课只要求学生能够能够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总结规律,这样就可为下面讨论节省大量时间。

那么在“四步”教学法自主学习中,让学生首先知道什么是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同时知道什么是晶体和非晶体?然后通过实验,让学生自己体会。根据实验所得出的结论,绘制成图象,然后对图象的分析,让学生找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然后让学生对海波曲线图分析,学生很容易会发现海波有一个平稳阶段,然后开始学习海波的熔化。这样,学生很容易认为海波的整个曲线图都是描述熔化的过程,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理解整个曲线图中哪个阶段才是真正的熔化过程。首先这时可以提问分析AB、BC、CD三个阶段的状态如何,温度如何变化?然后学生探究出的时候,根据熔化的概念去判断那段是熔化的过程(根据“熔化的概念”这个提示比较重要),然后追问:海波开始没有熔化,达到48摄氏度时开始熔化,这说明海波熔化需要什么条件——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再追问:通过图你发现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情况如何——不变。再次追问:此时海波有吸热吗? 总结:所以海波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之后才开始熔化,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处于一个固液共存的阶段。而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学生很容易得出晶体凝固时的图像。了解这些之后,对比海波和蜡熔化实验时收集的数据,对蜡可以简要的从温度与状态上说明与海波的不同。然后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本节课的内容较多,且难度较大,且在实验时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如:

一、“熔化凝固的实验”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完整的热学实验,初二学生没有热学实验基础,如果采用分组进行,学生实际操作难度较大;若全是教师演示,则无法达到为以后实验教学铺垫的作用。所以该实验设计成教师与学生共同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教师作为组长统筹安排,选取几名助手完成计时等工作。这种安排渗透了小组的合作分工,也就为以后的小组合作分工打下基础。但是作为这种实验设计,下面的部分学生没有明确任务,会使他们出现无事可做现象,所以活动前需要做好学生学习任务的布置,允许学生到实验台附近观察,但一定要强调观察要仔细,要能汇报出观察到的现象,并保持安静不影响其他学生的记录等。

二、海波熔化实验一定要缓慢加热,选取的海波要研成粉末,水浴法的水温控制在56-60℃由于实验试管较小,所以不宜搅拌,因此观察状态时要指导观察的同学观察温度计玻璃泡周围的物质状态,因为试管内物质受热不均,温度计只反映周围温度特点。

三、学生在记录数据时有时按照自己的理解对实际数据进行修改后再记录。本课教学中再发现数据出现问题时应先引导学生记录,然后迅速查找原因改正,方便学生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四、本课教学课时计划安排一课时,但实际授课中用了两课时。若一课时完成则只能用视频代替实验操作,可是视频实验太完美,无法反映出学生实际知识上存在的不足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在今后教学中还需要更细的研究教材、研究实验,怎样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更多的教学内容。

以上的反思供同事们参考,望在以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前进!

7.四步探究教学法心得体会 篇七

庞家小学 周引引

随着近几年的新课改,我们的一线老师在共同努力地探索着符合新课标的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学习四步探究教学法,使我感受到了四步探究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下面我从以下两方面谈谈我的体会。

一、对四步探究教学法的理解

四步探究教学法的核心是先学后教,当堂达标。先学是让学生多动,老师少讲,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让学生会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创新问题。同时养成了学生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和不断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表达、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全面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彻底改变。

四步探究教学法有四个环节,即:

1、阅读质疑,自主探究——探究;

2、多变互动,合作探究——互动;

3、训练检测,目标探究——达标;

4、迁移应用,拓展应用。

四步探究教学法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弟子规》中说到“学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四步探究教学法正是紧扣了一个“疑”字和一个“探”字。“疑”与“探”的妙处是:一方面,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所以课堂教学就应该从疑问开始,到释疑结束;另一方面,提问需要能力,解释更需要能力,学生在不停地疑问与探索中寻找着问题的答案,在不断地思考和释疑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在进一步地运用与拓展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在一次次地实践和创新中体会着学习的快乐。

二、对“四步探究教学法"课堂应用的认识

1、阅读质疑,自主探究

其中的关键是设问质疑。质疑的问题忌琐碎重复,要有探究的价值,要重视质疑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思考——发现——提问——梳理的思维过程,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学生设疑的基础上,随即转化、归纳和补充,最终梳理要探究的主要问题。问题来自学生须在回到学生中去。教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让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求问题的答案。

2、多变互动,合作探究

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互动合作。一是小组讨论。学生在个体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集中问题,然后共同解决。二是师生互动。教师将自己的预设问题(指学生讨论没有涉及到的或没有正确解决的问题)出示给学生,师生共同解决。

3、训练检测,目标探究

这一环节的关键在于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达标训练。所谓达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完成目标。若大多数学生完不成任务,教师要及时调整课堂,找出学生没有学会的原因,及时进行矫正,直到学生明白,4、迁移应用,拓展探究 这一环节的关键是拓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的问题。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联系实际,准确并正确地进行归纳和整理。

8.一导四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篇八

本学年在县教研室的倡导下,在校长的领导下,我校教师积极推进“四步教学法“,并在课堂教学中勇于探索和研究。在这几个月的教学实践中,我与学生同学习、共进步、齐欢乐,加深了对课堂改革的认识和理解。现在这里我不再赘述“四步法”的概念和理论,只对自己在课堂上“四环节”的运用及课堂效果两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一. 课堂应用

四步法的四个环节是自学、研讨、展示、检测。刚开始时操作运用不熟练,师生都不适应,我的感觉是老师别扭,学生茫然。因为我已经习惯在课堂给学生讲解,这样能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讲课很有激情,现在不让老师讲了一节课几乎全部让学生活动,,我既有些不适应,也有一种失落感。学生也有些无所适从,不知怎样学习,因为他们已习惯吃现成饭,不懂自己如何“找食吃”,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总想参与,不敢也有点不愿大胆放开学生,总怕学生不会学或学不会。特别是在展示这一环节中,我怕学生水平有限不会点评,就常常不由自主的参与点评,喧宾夺主,抢夺学生点评的权力,往往是学生点评过后,我再重复一遍,因为担心学生记不住。这样就浪费课堂时间,影响了教学进程,一堂课下来四个环节往往进行不完。这也是我把握不准四个环节运用时间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县教研室的同志来听课指导时,给我指出了这一点,我开始了反思。课下我又通过和学生交流才知道,我的重复是多余的,担心也是多余的,因为他们在自学和研讨过程都已经牢固掌握了问题和答案,之后我就大胆放手,把点评的权力和机会还给了学生。我把重心放在了对学习小组成员怎样合作学习的培训。以及对他们能力展示的培养,让他们切实明白了展示风采的意义和价值。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研讨的主动性课堂展示的积极性。慢慢地我对四个环节教学步骤驾驱自如,发挥正常了,对四个环节的时间也基本把握住了,把点评的权力还给了学生,我只做肯定表扬或鼓励。同学们便如鱼得水,学习气氛如火如荼,展示时你争我抢,举手如林,四个环节发挥的淋漓尽致。学生的口头表达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我班出现了一批展示点评高手。现在的课堂,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由原来的“要我答”变成了“我要答”,由原来的“怕出头”变成了现在的“抢风头”,所以现在的课堂,孩子们学的开心,我也教的舒心、放心。在四个环节的教学探索环节中,我深深懂得了教学相长的意义,我和孩子们同学习、同进步、齐欢笑。懂得放手的人,获得轻松,所以,现在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发掘和发挥,身心得到解放,获得了学习的满足感、成就感和自豪感、自信感。我更是获得精神上的轻松和愉快,课堂改革其乐融融。

二、课堂效果

前面我提到了四个环节的应用由原来的生疏别扭到后来的发挥自如,学生由原来的茫然不适变成了后来的胸有成竹,那么这样的课堂效果到底怎样呢?

一前我还心怀疑虑,现在实践证明四步教学法的确应该大力推广,学生作业和成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我班的那些后进生和中等生,在课堂上没有不学习的现象了,同学们在自学过程中积极主动,比学赶帮。在研讨过程中,争论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在展示环节中各组风采纷呈,信心

倍增。检测时,作业都能积极主动按时完成,再也不用催交逼交作业了,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对于字词的自学与展示。以前老师总是在客堂上反复讲解字词,学生还是记不住。现在学生通过自己的预习查找,记忆深刻,课堂展示几倍都能回答正确,所以,现在我在课堂上不再留时间让学生学字词,把字词全部放给学生在课前预习自学,只是在课堂上通过展示来检查学习效果就行了,这样既节省了课堂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以前易错的字词,老师在作业批改反复指出,但收获甚微,考试时仍然出错较多。现在让各组成员到各自黑板上展示字词,易混、易错、共错的字词就清楚的出现在大家面前,再让他们自己点评、纠错、改错,因为各小组都展示,所以经过这样反复几次指出纠正,大家不但心服口服了,印象也深刻了以后就不容易再出现类似的错误,这点在平常的单元检测中已得到印证。以前留大量的作业,甚至几十遍的字词,学生都记不牢,现在通过课堂展示和点评就能让学生轻松记住了。这样,我不用再留字词方面的作业了,不用再批改字词了,学生的作业量也减少了。不但减轻了工作负担,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9.实施四步教学法总结 篇九

营山县悦中小学

李毅

通过学习“四步课堂教学法”后,我深有感触。“四步课堂教学法”的含义从狭义上的理解为四个环节,即: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即时训练、评点总结;从广义上分析,它既符合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更符合三维教学目标和理念。正因如此,现在全县都在推行“四步课堂教学法”。

结合实际情况和实施“四步课堂教学法”一年多来总结的经验,我认为在推行“四步课堂教学法”时,教师应该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师推行“四步课堂教学法”的立足点。除了教学的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师还应该考虑到教材的重组与延伸

2、仔细推敲教学方法。随着网络的的普及,教师可以利用的资源是越来越多了,教师交流教学方法的渠道也是越来越广,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教学内容往往有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3、有针对性的设计课堂练习。学生吸收知识第一印象往往十分重要,而教师在课堂上设计的听说读写各式练习情况往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课后练习的正确率。

4、制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心态更加有利于学生投入的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

10.语文四步导学教学反思 篇十

长清一中

王晶波

我们学校为提升课堂效率、教学质量而开展四步导学活动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在这期间,我对这种教学模式由生疏到明白到理解,并深受其益。在这一过程中,自己也逐步积累了一些见解与反思。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这种气氛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前几日我听我们学校王守松主任的一堂作文课“都付笑谈中”时对此深有体会。当时王主任进行了一项课前活动,让同学们成语接龙,回答不上来的同学就要上讲台给全班同学表演一种表情,王老师设计的表情都是与笑有关的,这一环节把同学们的情绪全都提起来了,自然而然导入了新课,效果非常好。我觉得情境的创设是灵活多变的,丰富的教学情境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一般说来,中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到的情境教学方法包括以下几种:联系实际生活,展现课文情境;借助多媒体画面,再现课文情境;合理利用音乐,渲染课文情境。

(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合作互动学习的过程中力主“教师与学生合作互动”、“学生与学生合作互动”,目的在于利用多媒体的教学环境及网上资源,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争论、相互启发、分工合作及取长补短,进行思维碰撞,浅者得其浅,深者得其深。通常学习时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组与组之间的挑战竞赛,由此增强竞争感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三)质疑问难、精讲精练

这一过程是以问答思考题为教学主线,学生先学先探,教师后讲后帮,把教师的引与学生的探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解决问题。使学生在学好新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在教《诗两首》时,要求学生第一遍自读,感悟探究:诗歌写了什么内容?第二遍自读,感悟探究:抒发了什么情感?第三遍自读,感悟探究:借纸船和金色花来抒情有什么好处?每一遍自读,老师都不急于让学生回答,而是给足学生读书和探究思考的时间,有的学生探究思考的不理想,老师让学生在多读几遍,有时要求默读,有时抓住关键情节齐读、范读。由于充分保证了学生自主读书探究的时间,在交流汇报时,很多学生有话可说,连平时不常发言的学生都提出了一些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这样的指导,解决了学生自主探究不自主或流于形式或自主不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回自我,发展个性,充分调动了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及时发现和肯定学生的探究的成果和收获,逐步消除有些学生的服从感、低下感、自卑感。

(四)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拓展延伸可以贯穿于课堂始终,具体来说可以分为课中、课尾、课后三种。

1、课中拓展。对情节的想象补充,作品的相关内容链接以及必要的背景资料等等都是拓展延伸的好材料。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当学生充分感受到天上街市的美妙之时,及时出示当时作者写作的背景资料,这一巧妙的插入让学生迅速理解了文章的主旨。

2、课尾拓展。从写作手法入手进行拓展。比如周敦颐《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莲花自况,抒发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节操和情感。可以从此入手进行拓展,要求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某一事物进行描写,并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

3、课后拓展。从文体知识入手进行拓展。如学习毛泽东的《新闻两则》后,可布置学生课外搜集一则新闻资料,并分析它的要素和结构,从而更好地巩固学生对新闻这一文体的认识,进一步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总之,拓展延伸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确实很重要,运用得好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但这并不意味着任何课文都适于拓展,也不是说所有的拓展都值得提倡。语文教学中的拓展延伸不是无序的、盲目的。作为教师,要立足于文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要精心选点、设点,使要拓展的面与课文有机地联系起来,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实施。

而巩固练习更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一节课老师讲得再精彩,学生反映再好,如果没有及时地巩固练习,之前所有的所有努力都会变成“水中月,镜中花”。

11.四步教学法心得体会 篇十一

一、出示教学目标

教授同年级段学科的教师,共同就教学目标、教材处理、教学程序与方式等问题进行讨论,合作设计,达成共识,师师互动,利用教师间知识差异,通过相互切磋,达到互补累积,形成最佳教学方案,设计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九年级所有教学班在学科课堂上所出示的目标基本做到一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与重难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在教材上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个别有疑问的地方可以通过随后的课堂交流与教师总结得到解决。

二、活动探究

交流包括生生互动交流和师生互动交流。生生互动交流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教师所设计的问题展开活动,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师生互动交流是教师向全班学生进行授课演示等时,主要是单项交流方式,即师→生,它有利于教师对信息进行整体控制,并将信息同时传递给尽量多的人。在课堂交流这个环节中以生生互动为主。在具体的课堂交流环节中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应该采取先进的教学方式。

强调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合作。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在课堂上由“演讲者、表演者”,转变为“引导者、导演者”。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当“小老师”。给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相互讨论,打破老师“给水喝”的局面,使学生学会“找水源”进行喝水。这样,师生就有可能实现良好的交流。

2、设计好师生交流的有效对话。

师生交流必须有话可谈,即必须有共同的“话题”,也就是不断向对方质疑问难。设置有效的对话主题,提出有效的问题是师生能够较好交流的前提。否则,师生就无法正常交流。于是,教师备课时一定要设计好对话,切不可“没话找话”地设计一些“对不对”、“是不是”这样的无疑而问。

3、教师要找准位置。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中的师生交流是建立在师生间平等、尊重、理解的基础上的,要实现师生的相互交流,教师要彻底摒弃“师者为尊”的传统意识,给学生以心理安全感,给学生充分尊重,让尊重走进课堂。

4、激励是师生交流的助推器。

课堂是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教师必须激励学生,用教师情感的推动、激发学生的自动力,切实做到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课堂中,教师真诚的赞美、恰当的评价会让学生如沐春风,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从而调动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参与到课堂中来。从而师生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同对方的交流而不断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三、课堂小结

总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在上一环节即交流环节中教师针对学生通过交流所反映出的问题给予补充或总结;另一个方面是教师在本节课内容讲授完后的课堂小结,在这里重点说一下课堂小结。

以往在每节课结束之前,教师总是喜欢这样问学生:“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面对教师千篇 一律的提问,面对学生那过于统一、过于概念化的回答,我们常常感到遗憾。而通过同年级段教师集体备课后设计的课堂总结却一改往日的教条与呆板,让人耳目一新,这样的课堂总结既关注了知识技能,又重视了情感态度,使知识性、思想性和艺术性融为一体,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和无穷的回味。

精彩的课堂总结,是教师和学生对一节课的高度梳理和概括,是学生把学到的零散知识进行学科建构并内化为自身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形式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比如,有围绕知识点的“本课学习了哪些新知识”,有围绕开放性试题思考的“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有围绕解决问题的“我们是如何解决课始提出的问题的”,有围绕情感态度的“今天这节课你觉得自己发挥得怎么样”至于采取哪种方式更合理,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就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去选择设计。我想,只要我们对此足够重视,并潜心研究,我们的课堂总结就会更加精彩,就会收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四、反馈练习

说到四环节模式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想先从这四个字的理解开始说起。所谓“课堂反馈练习”,就是在课堂上对学生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检查测试,以此来评定教学内容是否完成的一个过程,这一界定与洋思中学的“堂堂清”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课堂检测应检测什么、如何实现高效课堂,却还是一个有待探讨的话题。今天,我想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大家共勉。

课堂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并进一步发现并解决学生在自学课文后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设计的检测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教学重难点为主。反馈练习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有效地设计检测题

首先习题的设计非常重要,当堂检测的习题要少而精,必须紧扣当堂检测的知识点,这样既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检测学生是否对知识理解,并学以致用。当堂检测一般包括复习检测、对新知的针对性检测、巩固性检测、综合性检测、拓展性检测等,它应当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认真分析教材重、难点,精拟小检测,紧扣检测进行新课的讲解。小检测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在新课教学时,就要有针对性地对考点,以及考察考点的角度进行讲解,使课堂教学与小检测保持一致。同时注意检测题简洁明了,重点突出;我们的经验是一节、最多两节新课有一次小检测,题量控制在10—15分钟;检测题都是以填空、列举题的形式,考查学生对重要知识点的记忆。为拟订科学实用的检测题,备课组内的老师们既有分工,又加强合作。每位老师各自负责一部分,再交换检查,查漏补缺。

2、抓好知识过手,做到每课有检测。

知识过手从平常抓起,进行小检测前仍然要进行针对性地复习,由于题量在10—15分钟,因此在考前可以留出一定时间让学生当堂复习,只要认真复习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做得很好,这样就增加了检测的实效性。尤其对于后进生由于检测范围小,难度低,他们往往会在小测验中获得高分,体会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复习和检测不仅能引导学生背什么、怎么背,又能提高他们的信心,也调动了学生学习学科的兴趣,平时的知识细水长流地积累下来,到期末复习时教师和学生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致公司某同志的函2013121下一篇:本社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