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调查报告(精选8篇)
1.自然地理调查报告 篇一
荆州地区自然地理环境调查报告
一、地理位置
荆州市位于东经111°150—114°050,北纬29°260—31°370。地处湖北省中南部,江汉平原腹地,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全市,全长483公里。荆州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襄樊。平原湖区占78.7%,丘陵低山区占21.1%。荆州位于杨子准地台中部,属新华夏系第沉降带晚近期构造带,处于中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西部边缘,是江汉平原的主体。全市地势略呈西高东低,由低山丘陵向岗地、平原逐渐过渡。全市海拔250米以上的低山493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54%;海拔40~250米的丘陵岗地2147.66平方公里,占15.27%;海拔25~40米的平原面积11421.34平方公里,占81.19%。山丘分布于西部松滋市的庆贺寺、刘家场及西北部荆州区八岭山,地势最高点为松滋市的大岭山,海拔815.1米。岗地分布于荆州区的川店、马山、纪南和公安县的孟溪、郑公以及石首市的团山、高基庙一带。东部地势低洼,最低点在洪湖市新滩乡沙套湖,海拔仅18米。
二、社会经济状况
荆州市,地处中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区位优势独特。为全国“四大增长极”十字轴线的交叉区域,距北京、香港、上海、重庆均为1000公里左右。荆州市是国家重要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和轻纺、化工基地。目前,荆州工业特色鲜明,形成了机械、轻工、燃化、纺织、电子等五大门类,涌现出沙隆达、天发、车桥、凯乐、洪城、神电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井有7家公司实现上市融资。全市农业产值约占湖北省的13%,粮食、棉花、油料、水产品总产量均居湖北省第一位,建成了天荣、银欣、吉象等6家国家级和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荆州开放开发势头良好,全市现有三资企业474家,先后成功引进了荷兰飞利浦、美国德尔福、法国法雷发、德国美洁时等一批大型跨国公司落户荆州;荆州商贸流通繁荣,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居湖北省第二位。国家级商品市场蓝星商贸城是湖北省最大的建筑装饰材料批发市场,洪城商港是湖北省重要的工业品市场,连锁经营、物流配送、量贩店、电子商务等新型生态不断涌现,荆州已成为湖北江汉平原、湖南洞庭湖平原的重要商品流通中心。同时,荆州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全市高新技术涉及精细化工、电子、新材料等领域,拥有除武汉市以外全省最丰富的教育资源,建有高校9所,在校硕士研究生、本专科生达10万余人,为荆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62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6%,增幅创建市以来最好水平。
三、气候特征
荆州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能充足、热量丰富、无霜期长。全市太阳年辐射总量为 104—110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 1800一2000小时,年平均气温15.9—16.6℃,≥10℃年积温 5000-5350℃,年无霜期242—263天,多数年份降雨量在1100—1300毫米之间。有足够的气候资源供农作物生长。4-10月份降水量占全年80%,太阳辐射量占全年75%,≥10℃的积温为全年80%,水热同步与农业生产季一致的气候条件,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
四、地形地貌特征
荆州市以平原地区为主体,海拔20—50米,相对高度在20米以下。丘陵主要分布于松滋市的老城、王家桥、斯家场和荆州区的川店、八岭、石首市桃花山
等地,海拔100—500米,相对50— 100米,低山主要分布于松滋市西南部,海拔500米左右。
河流交错、湖泊密布。全市有大小河流近百条,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有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等。荆州湖泊众多,全市有千亩以上湖泊30多个.总面积8万公顷,其中洪湖为湖北省第一大湖,总面积3.5万公顷,长湖次之,总面积1.2万公顷。
五、水资源情况
荆州是全国内陆水域最广、水网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全市有大小河流近百条,均属长江水系,主要有长江干流及其支流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调弦河等;有千亩以上湖泊30余个,总面积8万公顷。其中洪湖为湖北省第一大湖,总面积3万多公顷;长湖次之,总面积1.2万公顷。荆州水资源极其丰富,开发利用程度高,并且水质较好。全市可养水面达到125.22千公顷,占水域面积的35.42%。江河过境客水4680亿,境内地表径流,丰水年91.6亿,枯水年4
8.5亿。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高,丘陵区平均为12.84%,平原区平均为13.22%;水质达到一级饮用水标准的占80%以上,符合地面水质二级标准的达90%以上,符合农业灌溉三级标准的占98%以上。
六、生物资源
荆州市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具有种类多、分布广、南北兼备等特点。全市栽培作物品种千余种,还有不少地方良种,浮游生物、维管束植物和鱼类资源是全市的一大优势。中国4大家渔种质资源库设在监利县老江河。据统计,全市生物资源3300多种,其中农作物品种1169个,畜禽品种33个,水生生物385种(鱼类82种),森林植物620余种,药用生物956种,害虫天敌233种。丰富的生物种类和品种资源为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系统的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的物资基础。市有林地面积206.67千公顷;各类草场面积277.58千公顷,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9.7%;森林覆盖率达14.7%,活立木蓄积630万立方米。
七、土壤分布情况
荆州市土地总面积折合140.93万公顷,属人多地少的地区。据第一次在农业普查资料显示,全市已利用的农业用地为72.7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51.6%,在已利用的农业用地中,耕地占 82.3%,人均占有1.41亩.养殖水面8.0%,林地占8.1%,园地占1.6%。全市土场由近代河流冲积物和新生代第四纪粘土沉积物形成,以水稻土、潮土、黄棕壤为主体,土层深厚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发育。近年来,全市依法加强了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制止乱占滥用耕地,确定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实现了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全市土壤类型多样,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共有7个土类,14个亚类,43个土属,200个土种。土类总面积563.58千公顷(量算面积,下同),其中水稻土281.43千公顷;潮土186.82千公顷;石炭岩土26.41千公顷;红壤25.5千公顷;黄棕壤32.27千公顷;草甸土10.72千公顷;沼泽土433.33公顷。耕地评级结果为一级173.49千公顷(其中水田89.6千公顷),占36.38%;二级245.83公顷(其中水田148.95千公顷),占51.54%;三级57.62千公顷(其中水田42.81千公顷),占12.08%。土壤有机质含量:大于3.0%的耕地面积140.34千公顷、占29.99%;1.0%~3.0%的耕地面积315.68千公顷,占67.45%;小于1.0%的耕地面积11.94千公顷,占2.55%。耕地土壤具有种植作物的多宜性。
八、矿物资源
全市已发现矿产35种,其中探明有一定工业储量的13种,已开采利用的20
种。主要能源矿产有石油、煤炭;化学矿产有岩盐、囱水、芒硝、硫铁矿、重晶石;建材矿种有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粘土、河道砂、卵石;冶金辅助材料有白云岩、优质硅石、耐火粘土;新型矿种有膨润土。此外还有砂金、脉金等。荆州地质构造单一,矿床赋有条件好,围岩性质稳定,除石油、煤炭外,非金属矿产绝大部分裸露地表,便于露天开采。矿产分布集中,全市大多矿产资源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区,散布在城镇周边,交通便利,矿产开发外部条件优越。
九、自然灾害及防治
荆州市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频率高、范围广、强度大、危害重等特点,主要灾种有暴雨洪涝、干旱,还有高温、大雾、雷电、冰雹、龙卷风、大风、寒潮、低温冻害和连阴雨等。近10年来暴雨洪涝是荆州市最主要的气象灾害,其影响严重程度居气象灾害之首,其次是局地强对流天气。荆州市气象灾害具有鲜明的特点和规律。一是季节性,如暴雨一般发生在夏季,强对流(如冰雹)多出现在春末夏初;二是局部性,如冰雹、雷雨大风,一般具有发生范围小、突发性强,影响部分县市的特点;三是多灾并发性,往往灾害发生形成连锁反应,如暴雨—洪涝—农作物病虫害等。
近10年来,荆州气象灾害发生呈现出新态势和新问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和其它反自然现象所形成的污染,破坏了自然气候的分布和平衡,加之人为破坏,造成环境质量恶化;水土流失,河流、湖泊缩小,土地污染,导致农业生态日益失衡;地球变暖,雨、雪、雹的不正常降落,致使天气气候极端事件的发生频率趋多、趋强。主要呈现以下特征:一是灾害次数增加,灾害发生的间隔期越来越短;二是成灾面积扩大,成灾率上升;三是经济损失越来越大;四是灾种较多,灾情复杂,如洪涝和干旱同时发生,一边防洪排涝,一边引水抗旱。现将两类重点自然灾害介绍如下:
1、洪涝灾害
历史上,长江流域洪水灾害的重灾区有洞庭湖区、鄱阳湖区、荆江、汉江中下游和皖北沿江一带。据史料记载,唐代至清代的1300年间,长江流域共发生洪灾223次。其中,唐代发生水灾16次,平均每18年发生一次;宋、元代79次,平均每5.2年一次;明清128 次,平均每4.2年1次。我们注意到,近代洪灾变得更加频繁。
1848-1850年,也就是清道光最后三年,江、淮流域八省连续三年大水灾。1848年黄河、长江都发大水,加上沿海地区台风暴潮的影响,长江中、下游湘、鄂、苏、浙形成大范围水灾。湖南全省被淹人、畜、房屋不计其数。滨湖地区尤为严重,围垸多溃,湘阴一带 “水深齐屋脊,次年犹未退”。湖北也有30余州县被淹,武昌城外“江潮几与城平”。此外、江西20余州县被淹、江苏65厅州县、9个卫大水成灾。浙江因台风暴潮成灾,31州县缓征田粮。河南则因黄河水泛滥,50多个州县变成泽国。1849年长江中下游再次发生大水灾,灾情比上年还要严重。夏季江苏、浙江、安徽、湖广等地大雨连绵,洪水百年不遇。苏南34个厅州县无处不灾。苏州大水入城,江宁省城也为大水浸泡,就连两江总督署衙门也积水一二尺。湘、鄂两省灾情也十分严重,江汉平原汪洋一片,河湖不分。1850年水灾虽不象前两年那么严重,但江、浙、皖、湘、鄂仍然有大片地区被淹。江苏受灾地区达65厅州县,浙江受台风暴潮袭击、加上海塘决口,共有50州县受灾。安徽霍山、望江等地山洪爆发,房屋地亩尽数被冲。湖北江汉河湖并涨,低洼地区变成泽国。湖南洞庭湖附近十余县也遭水淹。连续三年的洪灾导致中国经济最富庶的东南八省元气大伤,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破坏,一些省份还瘟疫流
行。一时间,数以千万计的灾民无家可归,造成社会急剧动荡。此后,1860年(清咸丰十年)、1870年(清同治九年), 长江上中游又发生了两次百年不遇的特大水灾。
20世纪30年代长江中下游又发生两次特大水灾。1931年发生长江全流域特大洪水,灾情遍及川、鄂、湘、赣、皖、苏6省,淹没农田4620万亩,死亡14.5万人。1935年汉江中下游及洞庭湖水系的澧水下游同时发生水灾,受灾农田2264万亩。灾民1000万人,死亡14.2万人。
20世纪5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也发生了多起特大水灾。1954年夏季长江、淮河出现百年罕见的流域性特大洪水。长江干堤和汉江下游堤防决口61处,扒口13处,支堤、民堤决口无数,湖南洞庭湖区900多处圩垸,溃决70%。受灾农田共4755万亩,灾民1888万人,灾后疾病流行,死亡3.5万人。此外,京广铁路100天不能正常运行。由于洪涝地区积水时间太久,造成房屋大量倒坍,庄稼大部分绝收,灾后数年方得以恢复。
1991年长江中下游洪涝,仅安徽、江苏两省,就有受灾耕地1.5亿亩,死亡1163人,直接经济损失484亿元。1998年夏、秋季中国气候异常,长江、松花江、珠江、闽江等主要江河发生了大洪水。这场洪水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据统计,农田受灾面积2229万公顷,死亡4150人,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大洪水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不断增加。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水灾单位面积综合损失已由50年代的21.9万元/平方公里 上升到80年代的121.2万元/平方公里。值得指出的是,那些经济发达地区,其水灾单位面积综合损失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值。如1991年太湖地区洪水造成的经济损失乡镇企业占了80%。因此,发达地区企业在快速发展、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企业防灾、减灾也是这些企业领导人不能忽视的工作。
2、水污染
长期以来,由于对水资源优势的认识不足,城市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改造和水景观建设都比较滞后,已逐渐成为制约城市现代化进程的突出问题,困扰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据环保局调查,城市周边主要水库、湖泊水质状况不容乐观。境内现有千亩以上湖泊30余个,其中,最大的湖泊:洪湖和长湖,由于周边污染和过度开发,水质污染比较严重,只能达到V类标准,主要污染物为总氮和总磷,两个湖泊均有富营养化趋势。荆州城区(城郊)的内河中,太湖港渠水质达到Ⅲ类,符合功能区划要求,豉湖渠、西干渠、荆沙河、护城河、便河水质污染严重,均超过V类。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污染类型。城区公园水体受餐饮业影响,水质急剧变坏、污染严重,“三国公园”尤盛。护城河治污进展不快,疏浚清洁护城河已成为市民的一项迫切要求。良好的水生态与水环境是开发水资源的前提。伴随着荆州经济的发展,境内湖泊、河流的水质下降,水生态遭到破坏,水污染加剧,城区及周边尤为严峻,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也阻碍了荆州的可持续发展。水环境的恶化还直接到影响城市形象,不利于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实施人水和谐战略,开展水生态、水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实现境内水生态的修复保育和水环境质量的提高,既是再造城市形象,优化招商环境,有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外商投资的需要,又是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实现荆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活力所在。
在自然灾害防治方面,应该从以下几个重点方面来加强:
1.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预警机制,进一
步完善预警信息发布手段,加快建设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平台,第一时间向社会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建立气象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移动气象台和灾害性天气现场直播系统,提高移动应急保障能力。
2.在现有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政府主导的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和灾害防御规划工作。建立气象灾害防御标准体系,确定荆州气象灾害防御设防标准和基础建设标准,为城市建设规划设计和产业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加强灾害性天气强度和灾害等级预评估工作,开展气象灾害普查,风险区划和评估,严格城市建设规划、重大工程气候可行性论证。
3.加快发展灾害性天气临近短时预报预警业务,建立强降水、雷电等临近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及时制作发布预报预警产品。增加经费,加大投入,加强雷达、闪电定位仪、乡镇自动气象站等气象探测设备建设和维护力度,发挥高科技探测设备的现代化效益。
4.加大气象科普工作力度,建设气象科普馆和气象科普基地,把气象科普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的“四进”工作具体落实到进教材、进田间地头、进社区服务站、进工地、进公交等方面,不断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
十、结语
荆州,位于沃野千里、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和中国版图的几何中心处。全市国土面积1.41万平方公里,下辖荆州、沙市两区,江陵、公安、监利三县和松滋、石首、洪湖三市,总人口645.73万,其中中心城区面积59平方公里,人口75万。荆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长江中游重要港口、鄂中南地区中心城市和中国中部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荆州,一座文化名城,一个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的地区,借着这得天独厚的优势,荆州也正在走向现代化得发展道路。
2.自然地理调查报告 篇二
1.1 采样点的布置
野外调查方法按《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规范》进行。根据城东湖整体湖面呈“海马”状地形, 研究设定四个断面, 每个断面布设3-5个点, 共设15个采样点。
1.2 底栖动物的采集与处理
用面积1/16m2的彼得生采泥器采集底栖动物样本, 每点有效采集2次, 用40目分样金属筛滤去淤泥, 将底栖动物收集于塑料保鲜袋或标本瓶, 带回实验室分检、计数、称重与种类鉴定。样本处理:水蚯蚓用5%甲醛溶液标本瓶固定保存, 其它底栖动物用75%的酒精固定保存。按照《规范》方法换算单位面积的种群密度和生物量;定性标本以定量标本种类为基础, 不定时亦不定点采集获得, 定性标本采集后, 对检出标本及时编号、固定和妥善保管带回实验室检索鉴定。
2 结果
2.1 采样现场理化指标
2014年1月20-21日, 采样现场时天气为晴天, 气温10℃、水温4.5℃, 各点采样时间与相关理化指标如表1。
2.2 种类组成
本次共采集到底栖动物计14种, 其中软体动物8种, 寡毛类3种, 摇蚊幼虫3种 (表2) 。
2.3 现存量
采集的样本经分类、计数、称量之后, 各采样断面与采样点的底栖动物按门类分别统计密度与生物量 (见表3) 。
由表3可见, 全湖四个断面, 其中断面Ⅱ的四个点平均密度为144个/m2、生物量691.56g/m2, 显示密度与生物量最大;断面Ⅲ的三个点平均密度与生物量分别为32个/m2、生物量371.35 g/m2, 排次第二, 断面Ⅰ与断面Ⅳ的各点平均密度与生物量比较接近。
3 分析
3.1 全湖底栖动物资源蕴藏量测算
依据各采集断面底栖动物的资源现状, 按搜狗地图的模板测量相应的湖区 (断面Ⅰ与断面Ⅱ的湖面长9 km, 平均宽4.04 km, 湖面面积36.36 k m2, 合54540亩;断面Ⅲ与断面Ⅳ的湖面长7.8km, 湖面平均宽4.63 km, 面积为36.114 m2, 合54171亩) 面积推算, 2014年1月 (冬季) , 城东湖底栖动物的生物量见表4。
由表4可见, 2014年1月份 (冬季) , 城东湖螺类的蕴藏量为4亿个, 生物量为8157.77 t;双壳类 (主要为河蚬) 的蕴藏量为36.936亿个, 生物量8157.77 t;水蚯蚓、摇蚊幼虫的数量为13.7516亿个, 生物量64.56 t。
摘要:底栖动物是组成水体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生物类群, 在水体中的显著作用, 为“在确保城东湖水质良好的前提下科学实施渔业资源利用”的工作目标开展技术指导与研究工作, 全面了解城东湖各季节底栖动物种群密度的变化情况, 2014年1月20-21日, 对霍邱县城东湖底栖动物资源进行了第三次现场采样调查。
关键词:水环境, 城东湖,底栖动物,调查
参考文献
3.自然地理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高中地理;调查报告;指导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113-1
地理调查活动报告是建立在地理调查活动上的。地理调查活动从制定调查方案、搜集资料、加工整理和分析研究,到撰写并提交调查报告,是一个完整的活动程序。地理调查报告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比起调查资料来便于阅读和理解,它能把书面的死数字变成鲜活的情况,起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作用,从而加强地理知识学习,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一、选择课题是关键
一篇地理调查报告能否写得成功,关键是课题的选择。教师应该指导学生确定好地理调查报告的课题。学生所选的课题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索性。这种科学探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地理知识水平和能力,通过一定的努力可以实现。
地理调查报告课题的选择一般要建立在观察某种地理事物与现象、搜集地理资料的基础上。例如,组织学生参观了南京市江宁经济开发区后,就可以让学生探究江宁经济开发区与江宁区的环境关系。
教师在指导学生确定地理调查报告课题时,要让学生注意所选课题不宜太大,要具体一点,要容易把握,便于操作。教师也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课题,让学生从中选择。比如,《调查江宁区经济发展的地理因素》、《秦淮河水运网对旅游业的重要作用的调查报告》、《关于江宁区公共交通的未来的调查》、《为什么竹山路与新亭路路口交通拥堵》等等。这些课题符合学生的能力要求,学生从中可以选择感兴趣的课题开展活动。
二、搜集资料是保证
地理调查报告课题确定以后,调查活动的内容也就确定了下来,教师应指导学生先制定好合理的调查活动计划,进一步组织学生广泛地搜集可靠的资料,为后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准备好详实的依据。
搜集第一手材料,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把问题说清,这是写好地理调查报告的最基本要求。搜集资料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阅读文献,开阔思路。要围绕地理调查报告课题,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各种报刊资料等广泛搜集材料,了解别人在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提出了哪些见解,提供了哪些资料,然后再汇总整理。通过熟悉这些资料,可以开阔思路,充实论据,从而使地理调查报告更具有说服力。二是实地调查,探求真知。调查可以是学生自己开展实地调查研究,也可以是教师组织学生赴实地调查研究。通过实地调查,既可获得被调查地区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第一手资料,又可提高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区域研究和野外调查等技能。
三、表明观点是目的
毛主席说过“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那么,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到的事实,得出调查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应该在地理调查报告中大胆提出自己的具体意见和建议,这是我们开展地理调查活动的目的所在。在搜集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理论上的分析,探讨被调查对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从而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们学生的地理调查的课题一般角度较小,研究方法是简单易行的,涉及到深奥的地理理论问题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在理论分析、提出观点上,同样需要精心提炼,要能揭示出地理学科的规律来,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在此方面,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理论指导,要帮助他们提高理论层次,联系实际形成自己的主张和看法。
四、谋篇布局是重心
“万事开头难”,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写好地理调查报告的开头。开头部分应围绕这样几个问题展开:为什么进行地理调查;怎样进行地理调查;地理调查的结论如何。地理调查报告正文要介绍地理调查的有关知识,自己所做的调查状况以及得到的观点或结论,同时对观点要进行充足的论证。正文论述一般涉及的内容很多,有时也可以用概括性或提示性的小标题,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不管你用多少个标题,论述部分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内容,即基本情况部分和分析部分。基本情况部分要真实地反映客观地理事实,对调查资料作客观的背景资料说明或者是提出问题,其目的就是为下一步分析问题服务。分析部分是地理调查报告的主要部分,在这一阶段,要对地理调查资料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了解情况,说明问题和解决问题。分析一般有三类情况:成因分析、利弊分析和发展规律或趋势分析。
结尾部分一般要阐述地理调查中反映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或者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引起他人的共鸣,唤醒公众的责任感等。我们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在地理调查报告后面以附件的形式,注出参考文献索引,标出作者、名称等内容,还要在文后附上调查的如问卷等一些相关材料。这样的地理调查报告才算是符合格式要求。当然,一篇好的地理调查报告,还要经过多次的修改,才能达到观点鲜明突出,材料详尽可靠,结论准确可信的效果。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地理调查报告不应该以是否有“结论”来判断成功,学生在地理调查活动中能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充分探究,有了真实的体验,那就是成功。
4.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篇四
1、人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收集第一手资料,为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
3、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4、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为将来相关专业研究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
实习方法:
1、勘探法通过对实习地线路的观察和资料分析,了解地质地貌总体特征。
2、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地图法
利用已有的地形图资料,填注调查区的相关内容,并进行专业分析。
实习相关课程
地质学基础、地貌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学,主要内容有矿物和岩石的识别,地质地貌类型与构造岩石关系、了解地层分布火山活动及其产物的特点、河流地貌、生物分布与地理特征间的关系、不同土壤与母岩间的关系等。
第一部分地质地貌
实习第一地点:南京六合县瓜埠乡的瓜埠火山
通过观察和老师的介绍我们得知
1、该火山基底的岩石是第三纪中新世浦镇组,是一套胶结疏松的砂砾岩,中上部为棕黄色砂砾岩夹砂质层,砾石形状圆滑,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燧石为主,有清晰的大型单向斜层理,含硅化木化石,属河流相沉积物。
2、覆盖在浦镇组上是一套灰黑色火山集块岩及火山角砾石等火山碎屑岩。主要成分是火山弹(岩浆抛到空中飞行旋转形成)火山渣、火山砾(玄武岩碎块),填隙物为火山灰。
5.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篇五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年 月 日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实习目的:
1、观察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的形态及几种物理性质,掌握矿物肉眼鉴定方法;观察几种常见的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一般特征,掌握肉眼鉴定的方法;
2、认识湖山地区自泥盆纪至三迭纪地层;
3、认识背斜、断层构造;
4、认识南京燕子矶地区内的地貌,分析出幕府山、紫金山与湖山地区的地层联系,及地质演变过程;了解三台洞地区地貌的形成原因;
5、掌握野外工作方法,包括:线路布置;观察与记录;罗盘使用;认识地质图。实习要求:
1、将几种常见的造岩矿物,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观察结果填写在实习报告表中。
2、对各时代地层及老师讲解的地貌类型要认真观察、记录;
3、根据湖山地形地质图及野外实际观测内容,画出地质剖面图
4、实习结束后撰写实习报告,将实习内容详细的表述其内。实习时间:
xx年xx月xx日、xx年xx月xx日、xx日。实习地点:
河海大学江宁校区自然地理实验室 南京湖山地区、南京幕燕滨江风景区 实习内容: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1、在xx年xx月xx日,我们在河海大学江宁校区自然地理实验室里,通过老师的讲解,我们进一步了解了造岩矿物的形态、颜色、条痕、光泽、硬度、解理和断口等几种物理性质和三大类岩石的结构、颜色、触感等一些特点,以及能够初步鉴定一些常见的造岩矿物和三大类岩石。实验报告见附表。
2、在xx年xx月xx日,我们在南京湖山地区观察地质时期,岩石类型、颜色、规模,认识背斜、断层,并使用罗盘、地质锤测量岩层的产状(走向、倾向、倾角)。地点
一、棒槌山山麓
此地点位于棒槌山山麓,其地层属中生界三迭系下统,是青龙群,厚度一般为400米,上部中一蒲层灰色石灰岩、夹少量页岩、产菊石化石。下部黄绿色、灰绿色页岩夹薄层灰岩,产蛇菊石、克氏蛤等化石。我测量的岩层产状:走向1(257°)倾向1(345°)倾角1(45°);走向2(255°)倾向2(345°)倾角2(45°)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此地点岩石为石灰岩,颜色为土黄色,厚度一层为10厘米;该处风化较厉害,用手就能剥开石头上风化的部分,而且地上到处都能随处可见这些岩石上掉落下来的小碎片。说明该处的剥蚀现象是非常的严重。此地区总体地貌为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地点
二、棒槌山西侧的逆断层
此地点是逆断层,可看出下盘下降,上盘上升,是受水平挤压力的作用形成的。总体地貌为
在断层至地点一的这段山体是有过度的现象,这一片是石灰岩偏多,岩石的层状结构从倾斜状过度到几近于垂直的形状。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地点
三、棒槌山山麓——大隆组地层
此地点也位于棒槌山山麓,属古生界二迭系上统的大隆组地层,一般厚度为25米,硅质页岩夹硅质层及时性灰岩透镜体,产假提罗菊石。我测量的产状为:走向(251°)倾向(338°)倾角(44°)。此地点全部为页岩,有黄绿色氧化不充分的,也有红色氧化充分的,岩层厚度一层约为1厘米。
地点
四、褶皱——背斜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此地点为背斜,且为倾斜褶皱,两翼岩层新,核部岩层老,属古生界泥盆系上统五通组地层,一般厚度为180米,上部黄褐色砂岩,粉砂岩夹灰白色粘土岩有的地区夹有煤线及铁矿层,产植物化石,亚磷木,薄皮木鱼类化石等。中部为灰白色石英砂岩,下部为灰白色粗粒含砾石英砂岩。我测量的产状为:背斜北部走向(251°)倾向(341°)倾角(83°);背斜南部走向(260°)倾向(171°)倾角(15°)。此地的北部岩石为灰色和暗红色,厚度一层为5厘米;南部为肉红色,厚度一层为3厘米。
背斜北部岩石
背斜南部岩石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地点
五、中列山——山头洼
当时我们位处一处平台,平台右侧是石炭系中统黄龙组地层,一般厚度为100米,中上部为浅灰略带肉红色的块状灰岩,产蜓、小蜓、唱贝、刺毛螅等化石。下部粗结晶的灰岩底部为浅灰色白云岩,含肉红色燧石结核,结核中产珊瑚化石。
平台左侧是石炭系上统船山组地层,一般厚度为40米,灰色厚层灰岩、具“球状构造”,产假希瓦格蜓等化石。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平台左前方是二迭系下统栖霞组,一般厚度为150米,上部灰黑色灰岩含多量燧石结富产化石:南京蜓、多壁珊瑚、角珊瑚、早板珊瑚、中国孔珊瑚。中部灰黑色含沥青质灰岩、产米斯蜓等化石。
对于这五个地点的联系起来的剖面图见附图。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3、在xx年xx月xx日,我们去了幕府山一带以及南京幕燕滨江风景区,通过老师的讲解了解到这片地区的地貌形成原因,及地质演变的大概过程。地点
一、南京幕府山
此风景区内主要是寒武纪时代的岩石,地层比前一天在湖山地区看到的岩层老很多,而且这里的岩石主要是白云岩,里面含有很多镁铝等矿物,故有很多开发商在这里开采矿物提炼镁铝。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此地旁边有一块岩石是从山上滚下来的,其上表面被侵蚀成刀切状,侵蚀效果非常明显。
在幕府山顶,我们了解到可以与前一天在湖山地区的地质构造联系起来。
幕府山的地层是寒武纪,并且其几近于垂直形状,但也有往南面倾斜,往紫金山那边的方向依次为奥陶纪、志留纪;在紫金山地区是向斜成山,核部在紫金山,其大的地层向北面倾斜,而湖山地区的地层可与紫金山地区的地层连接起来构成向斜,由老到新依次为泥盆纪、石炭纪、二迭纪、三迭纪,但其中地层可能不够连续,会有断层、地层的缺失,大的构造背景是如此。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而此地的地貌有三类,河流(长江)地貌、山地(地上丘陵)地貌、陡崖地貌。矶岩陡壁悬崖,在此是大的断裂,长江即沿着此断裂发育起来了。但长江不会到幕府山这一侧,是因为幕府山将其挡住,故北面有发展起来的河漫滩。
矶石——江面上突出来的山体,紧挨着江边。重吨位的船只都会沿着有矶石的这边航行,因为矶石下面的水流比较湍急比较深。
幕府山是残缺的,是残留的山根,其有寒武纪的地层,而紫金山是最新的地层,若幕府山原来的山体没有被流水侵蚀,可能会比喜马拉雅山还要高;现在残留的山体质地很坚硬,致密的。地点
二、幕府山山体
此地点是粉砂岩,岩体成肉红色,厚度一层约为1厘米。我测量的岩层产状为:走向(13°)倾向(101°)倾角(43°)。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沿下山路我们还发现了一些小的断层。
地点
三、燕子矶
燕子矶地区主要为寒武系碳酸盐岩、白垩系浦口组砾岩和第四系陆相沉积,后者以亚粘土为主,广泛分布。区内寒武系属幕府山复式背斜中的一部分。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北侧即为长江大断裂,燕子矶临江峭壁即为断层崖,断层三角面山可见于燕子矶之西的高地。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地点四、三台洞
三台洞的特殊地貌是倒悬坡,坡下凹一点进去。其山根下凹进去与古长江有关,是长江在这里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三台洞高出现今江面约5米,是当时河漫滩的高度。当时这里的岩溶作用也较活跃,形成了侵蚀穴、洞和柱。
大学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实习我懂得了“学以致用”是多么的重要,我们不仅要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地质地貌结合起来,还要仔细进行分析与理解,这样才能活用巧用于生活之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譬如:南京长江大桥有局限,限制了万吨级船只的通行,不仅使后续建造的桥梁高度均过低,更是限制了安徽、江西水运的发展。同时我们也要做到与自然和谐共处。开发幕府山是愚蠢的,从长远发展来看:幕府山沿江景观石特殊的,我们应该遵从科学发展观的指导,科学利用自然,再来改造自然。
我还了解到,对于我们水文专业,国内水文资料记载的书籍比较少,将来能够利用的可能也不多,所以需要我们自己找寻当年遗留下来的证物来推测并证明一些事情。“问天”——不断的记录最大可能降雨量;“问地”——找到当年大洪水过后的沉积物,即可知道洪水到过的地方,以及反推算出当时的水位及洪水规模。
这次实习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从感性认识到认识理性的飞跃。我在学习的同时,也受到了大自然的熏陶,切身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
6.自然地理实习报告.doc 篇六
此次地理实习是在南温泉地带。通过实习,我不仅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更重要的是加深了我对自然地理的了解,走近大自然,我把自然地课上所学理论运用在实践中,并从实践反推回课本,使我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与记忆。
老师首先带大家来到褶皱的东翼,此处有明显断层,且断层倾角较大,顺东翼往西,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土壤颜色偏黄,属山地黄壤。继续向前,观察到较大面积的波痕。老师讲解到其形成年代久远,当时这里仍是一片汪洋,近海岸沉积物的堆积及波浪作用,形成波状沉积层,而又因板块运动,海水退去,波痕就得以显现,再加之断层的出现,最终产生了倾斜的波痕迹。此处多蕨类植物,系山地黄壤指示植物。再往前,又观察到明显断层,断面上盘在左,其旁伴有少数结理(左右岩层无相对明显位移)。
而后大家来到花溪河,沿河而走,出现一幅壮美景观——三峡奔雷。这里断层明显,岩石上有洪水线(长期被水淹所致,时间久远)。当时正处施工期,河水大部分已被放走,河中的江心洲就可看见。岩层下部被河水侵蚀,一些地方出现小洞,这是由于
对岩石的氢解作用。
顺花溪河而上,岩层逐渐变水平。河水侵蚀凹岸,在下游堆积成凸岸,冲击物由粗往下变细,故而下游岸边有竹林。越往前走,岩层co2和水形成酸
越水平,说明越来越接近褶皱的核部,但此处花溪河与岩层仍有一定夹角,故河水对岩层有侧蚀作用和旋转作用。
随后我们来到陈家桥,这里由人居住,观察到生活垃圾随处可见,老师说目前我国农村的生活垃圾都是直接向自然排放,无人处理,生活污水及含有农用化肥的水也是直接进入河流,这无疑对农村人口的饮用水和环境构成很大威胁。目睹此景,我不禁感慨,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环境保护之路将由很多的问题急待我们去努力解决。
往前走,岩层完整,没有明显断裂,但层次分明,老师讲解说这是不同时间内形成的。过了公路,我们来到宋城,这里岩层倾角小,距核部近。在小泉别墅公路弯曲处,观察到一部分岩溶地貌,沿河而走,看到一座桥,河流比降较大,可用来发电。由于落差,水对岩石作用形成圆孔,最终可成为较大壶穴。然后我们来到无线电4厂,河床上由较大的树桩和大块的棱角尖锐的岩石,老师说这是从对岸冲下来的,说明对岸坡地是个大滑坡体,但其形成久远,故有人居住。
最后大家由乘车去了长江边,但因江水水位已高涨,无法观察河岸地貌,所以这次野外实习在这一点遗憾中结束了。
实习当日,天空一直降着绵绵细雨,寒风凛冽,这让我深深体会到自然地理工作的艰苦和环境的恶劣,但老师一路上都仔细而又耐心地对大家讲解沿途地貌,这让我很受鼓舞,一时也不觉实习有那么艰难了,我也认真的作了实习记录。
7.自然生态养猪法推广情况调查 篇七
1 推广应用情况
目前全县共新建、改建自然生态养猪场11家, 生态圈面积达2 400m2, 主要集中在济河街道、泗张镇、大黄沟乡等乡镇 (街道) , 但从使用效果看, 仅有2家达到预期目的。以济河街道鲍王村王从新养猪场为例, 其14间生态圈总面积达500m2, 现已出栏2批猪。原来养60头母猪, 用传统饲养法, 需雇用饲养员3人。去年改建生态圈500m2, 母猪舍用产床, 保育、育肥全部上生态发酵圈, 现已出栏肥猪180头, 综合比较: (1) 省工。由于发酵床养猪技术不需用水冲猪舍, 不需每天清除猪粪, 仅此一项就节约劳动力1名, 且劳动强度也降低了, 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提高; (2) 省水。不用冲圈, 可节水50%~70%; (3) 省料。全价料肉比由3.2:1下降到3.0:1;同时, 由于改善了猪的生长环境, 温度、湿度适宜, 全程猪没有排稀便病症, 特别是冬季饲养, 效果更加明显;对比每出栏1头猪多赚60元;圈舍已使用近1年, 没有排放粪污, 预计3年后清除发酵圈垫料, 无机肥料还可卖个好价格。
2 泗水县自然生态养猪法在推广应用中主要存在的问题2.1养殖场 (户) 技术要领掌握不全
有的养殖场 (户) 仅在电视上一看或凭资料介绍, 没有真正掌握好技术要领, 就照猫画虎, 造成生态圈建设不合理或使用效果达不到理想要求, 对进行生态养殖渐渐失去信心。
2.2 生态圈建设不合理
一是单间圈舍面积小。生态圈发酵床宽度应大于5m, 2间合为1间, 长度大于6m, 每个发酵床面积在30 m2以上, 发酵反应效果才好。但泗水县有的生态圈发酵床面积过小, 如黄阴集一养殖场生态圈2间共20m2, 使用效果不好。二是窗户建设不合理。生态圈要求前屋檐高度应在2.2m以上, 前窗面积要尽量大, 以利于冬季采光, 后窗也应开大些, 以利于夏季通风。但本县的生态圈窗户相对较高、较小。三是垫料薄。生态圈要求向地面以下挖90~100cm, 然后填满锯末、稻壳和花生壳等有机垫料和菌种, 适当厚度的垫料发酵反应才剧烈, 寒冷的冬季才能保持圈舍内温度在14~15℃以上。但本县有的生态圈垫料太薄, 不利于冬季保温, 也不持久耐用, 有机垫料很快板结, 菌种死亡, 失去应用价值。
2.3 日常管理及维护不够
一是饲养密度过大。普通圈舍一般为0.8~1.2m2/头, 生态圈要求1.5m2/头, 饲养密度过大, 猪的活动空间太小, 粪尿排泄物过多, 发酵床难以完全发酵分解, 导致微生物失去活性, 生态发酵反应停止, 失去发酵床价值。二是对粪尿不翻埋。猪有定位排粪尿的习性, 每隔3、5d应翻埋1次粪尿, 以保证均匀发酵, 有的10多天也不翻埋粪尿, 使粪尿堆积成堆, 或尿水聚集, 造成局部发酵反应停止, 垫料板结。
2.4 一次性投资较大, 资金与土地有限
自然生态养猪法首次投资较大, 建设生态发酵池、填充垫料、菌种, 平均每间猪舍比普通舍多投资3 000元, 一次性投资较大, 一般养殖场 (户) 由于资金有限, 难以大面积建设生态圈。另外, 由于当前国家对土地的使用审批要求非常严格, 土地使用审批也成为重要的瓶颈制约因素。
2.5 菌种质量差有的养殖场使用的菌种为小厂家生产, 菌种活力不强, 使用寿命短, 发酵反应效果较差。
3 建议
3.1 加强培训与指导, 避免养殖场 (户) 走弯路
组织养殖场 (户) 到外地参观学习, 聘请专家教授前来培训指导, 从建场、填料、使用管理进行全程指导服务, 由点到面逐步推广, 避免一些养殖场 (户) 走弯路。
3.2 制定生态圈建设标准及使用技术规程
总结本县成功典型, 制定符合本县推广应用实际的生态圈建设标准 (具体到跨度、前后墙高度、窗高、走廊宽度、垫料厚度、垫料配比等) 及使用技术规程, 发放给养殖场 (户) 。3.3出台优惠政策推动发展自然生态养猪法有效解决了粪便处理的难题, 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建议出台相关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养殖场 (户) 积极采用自然生态养猪法, 重点在资金、土地、技术服务等方面为广大养殖场 (户) 提供支持, 促进生态养猪场的发展。
3.4 成立生态养猪合作社, 引导生产
8.大黑山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 篇八
关键词:昆虫资源;调查;大黑山自然保护区
中图分类号:Q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293-1
大黑山自然保护区位于辽宁省北票市的西部,东经119°52’51”至120°3’45”,北纬40°10’40”至41°2’30”之间,保护区总面积为1150hm2。保护区所在地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6.0℃,年降雨量550mm左右,大黑山自然保护区最高山峰为楼子山顶峰,海拔991m。
2006年,辽宁省北票市林业局成立了大黑山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小组,聘请辽宁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为技术顾问。调查小组通过野外观察、收集历史资料、座谈访问等方式,对大黑山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2008年,又进行了一次补充调查。
1調查范围
调查在大黑山自然保护区范围内及保护区周边沿河丘岗地区进行。根据保护区特点,在区域内设立了4个固定观察哨。
2调查方法
2.1野外观察统计
山坡、沟谷以样线调查为主,白天沿山的等高线用普虫网扑捉各类蝴蝶,两人一组。夜晚野外设频振诱虫灯进行灯诱,统计昆虫种类。
2.2昆虫野外识别
昆虫分类参考:《辽宁植物志》(李延生等,1991年,中国林业出版社);无法确定的,请辽宁省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根据采集的标本或照片鉴别。
2.3收集历史资料
收集北票市2003年辽宁省林业厅《辽林办字[2003]131号文件{关于开展全省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的通知)》普查的统计资料;北票市林业志等历史资料。
2.4走访护林员
走访护林员,对保护区内昆虫资源进行了解、收集部分昆虫资源资料、获悉某些昆虫资源的数量消长。
3调查结果
3.1种类组成
大黑山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各科种数统计见名录。其中:最多为鳞翅目(LEPIDOPTERA)158种;其次是鞘翅目(COLEOPTERA)130种。
【自然地理调查报告】推荐阅读:
最新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精品08-26
世界自然地理09-04
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自然地理06-21
自然地理基础知识06-09
自然地理作业一答案09-22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要求及成绩考核09-21
学习人文地理解析自然密码作文06-16
七年级地理亚洲的自然环境教学设计09-30
高中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4 新人教版必修01-01
荆州自然资源调查报告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