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前进煤矿

2024-11-01

鄂尔多斯前进煤矿(精选2篇)

1.鄂尔多斯前进煤矿 篇一

浅议鄂尔多斯煤矿员工培训

鄂尔多斯煤炭技工学校 李乃芳

1.历史沿革

1998年以前鄂尔多斯市小煤矿数量最高峰时达1900多座,通过多次清理整顿,到2005年初,全市地方煤矿仍有552座,采煤方法落后,回采率低。经三年整合技改工作,到2007年底整合成276座现代化矿井,淘汰了落后的房柱式采煤方法,实现了综合机械化采煤,煤矿数量少了,产能、产量增加了,回采率高了,矿井寿命大大延长了,为鄂尔多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这里地质条件优越,煤层埋藏浅,地压小,瓦斯含量低,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倾角小,地下含水层少,十分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开采,是我国乃至世界最好的煤田。加上先进的采煤方法,一流的设备,近年来修了铁路、高速公路运煤专线,2009年产煤量突破3亿吨;煤矿安全生产状况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成为鄂尔多斯人的骄傲。2.现状分析 2.1员工组成

由于鄂尔多斯煤矿的超常规发展,技改后需要大约十万以上综合机械化矿井的操作工人和管理人员,这些矿工的来源可分为以下几个渠道:1.原有煤矿转岗留用的矿工,这部分人大多年龄偏大,文化水平、技术水平偏低;2.其他地方综合机械化矿井来的懂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的员工,这部分人多数是参加过综合机械化煤矿采掘工作的农民工,从其他煤矿来到这里,他们掌握综合机械化生产技能,吃苦耐劳、但大多文化水平低,他们是目前煤矿的主力军;3.合作单位的员工,多数技术素质较高,这部分人数少;4.技术学校培养出来的技术工人,这部分人员有待增加,他们是一个有发展的群体,是鄂尔多斯煤矿的未来。

2.2员工培训

鄂尔多斯市政府在煤矿员工培训方面非常重视,邀请了具有煤矿安全培训机构二级资质的内蒙古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入驻在鄂尔多斯建立的安全培训基地,对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三项岗位人员”进行培训(前两项在内蒙古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培训);于2009年政府投资建立了鄂尔多斯市煤矿安全培训中心,并申请了煤矿安全培训资质;一些有实力的矿业集团公司也纷纷建立煤矿安全培训中心,申请培训资质。此前2006年鄂尔多斯市政府投资建立了鄂尔多斯煤炭技工学校,培养了大批技术工人,部分毕业生已成为煤矿的生产骨干;鄂尔多斯境内的部分院校相继开办了煤炭相关专业,培养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可以说鄂尔多斯的煤矿培训工作正朝着正规化、有序化的方向发展。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副局长彭建勋同志在2010年8月的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会议上指出下一步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每年培训“三项岗位人员”75万人次以上,班组长每三年轮训一遍;到2012年底,“三项岗位人员”全部实现“教考分离”,国有煤矿或国有控股煤矿企业全部实现变招工为招生;到“十二五”末,重点产煤县(市、区)基本实现区域性招工和培训一体化的用人机制,提高煤矿从业人员资格准入标准,实现培训工作全员化、实效化、信息化,不断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促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

2.3存在问题

面对十余万待培员工,目前的培训资源还不能完全满足飞速发展的鄂尔多斯煤矿对于员工培训的需求。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历史积压问题,技改后煤矿员工的工种发生了很大变化,许多普通工种员工变成特种作业人员,需要培训、取得资格证书的工作量很大;2.培训资源不足,鄂尔多斯煤矿特点是私有企业多,部分煤矿企业没有自己的培训机构,只靠国家政府的培训不能满足煤矿培训需求。另外有资质的安全培训师资严重匮乏,煤矿安全培训对培训教师要求很高,首先安全培训教师必须懂专业知识,懂相关法律法规,还要懂现场管理,会组织教学等,能胜任此项工作的人大多数在煤矿做管理工作,很少有人愿意做培训工作。3.培训成本高,由于大部分煤矿没有自己的培训机构,要培训必须到指定的机构培训,培训时间、地点、食宿消费煤矿不能自主;4.安全培训难度大: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不同于其它学校的培训,安全培训学员也不同于技校学生,接受安全培训的学员多是来自生产一线的工人,他们的特点是年龄差异较大,从二十几岁到五十几岁不等;文化水平差别较大,从小学毕业到大学毕业不一,甚至还有少数文盲;由于工作时间的长短不

一、工作经验、文化水平等差别较大给培训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5.部分煤矿经营者对煤矿安全培训热情不高。由于煤矿工人流动性较大,煤矿的经营者们不愿意在培训方面投入,甚至有扣押工人安全资格证书的事情,以用来应付管理部门的检查。还有一些煤矿为了应付检查,派一些非岗位人员冒名顶替参加培训。

2.4他山之石

2010年8月27日至28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召开全国煤矿安全培训工作座谈会提出: “十二五”末,重点产煤县(市、区)基本实现区域性招工和培训一体化用人机制,提高煤矿从业人员资格准入标准,实现培训工作全员化、实效化、信息化,不断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促进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到2010年8月底山东省等十四个省(市、区)完成了煤矿安全培训管理职能由煤矿安全监察部门交接到地方政府的工作。山东省煤矿在安全培训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山东省为解决培训教师不足的问题,专门培训企业管理人员作为培训师,解决培训教师不足问题,还开办网能大学对煤矿员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为员工开辟了多种学习渠道。

德国鲁尔集团的技术培训工作,鲁尔集团有专门的煤炭培训实验中心,工人下井前要进行专门的培训,不仅学习理论,中心还设有模拟实验室,能用计算机模拟井下各工种的实际操作,接受培训的人员在试验台上能受到和井下工作环境基本一样的训练,出现任何不规范的操作后,计算机会报警提示,直至合格为止。在鲁尔,工人培训工作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他们将这部分业务提供给市场,成为一种新的产业。鲁尔的培训,不仅仅是让员工掌握目前工作岗位的技能,更鼓励员工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不断地学习,促进其改革创新意识,同时也更注重培养更多的工作岗位的知识技能的掌握。3.改革之路

3.1.充分发挥三个积极性

3.1.1首先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积极性

政府职能部门发挥其监督、管理职能,不给蒙混过关的人以机会。利用政府的威望,指导煤矿企业做好煤矿企业员工培训工作,利用对政策法规的执行、宣传和媒体、网络等舆论监督机制形成有利于煤矿员工培训社会氛围,整合社会资源,为学习型企业的发展创造社会环境。推动煤矿企业提高员工准入门槛和变招工为招生,提高煤矿员工整体素质。3.1.2其次发挥企业主和经营者的积极性

煤矿企业员工培训不是企业内部的事,而是国家法律赋予的责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第6条规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职工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依法停产整顿。没有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或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企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关闭。鄂尔多斯市的煤矿大多数是私企煤矿,经营方式一般采用外包式经营,外包经营无可厚非,但不可以包代管。建立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基本保证。试想在一个企业里,员工文化水平很低,能否很好的使用、操作现代化采煤设备。换一个角度,一套综采设备几千万元,交给一群未经培训的人操作你放心吗?许多煤矿企业主只看眼前利益,看不到更深层次的问题。从而形成长期从事煤炭开采的煤矿,采用短期经营模式,无疑会增加煤矿经营成本,减低产出能力。可喜的是一些大型集团公司已经努力做员工培训工作,纷纷建立培训中心,投入人力、物力,努力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建立具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我们的企业家变成了有政府眼光、政府胸怀、政府责任和政府能力的这么一个群体。到了那个时候,我们的政府和企业,就真正地融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来促进我们国家的发展。〔1〕 3.1.3重要的是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企业内部要充分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为员工营造一个学习型团队的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生产水平和技能水平,首先做到干什么、学什么、会什么。提高一步就是精通一门安全技术知识,储备两门安全技术知识,做到一专多能。安全方面改变领导抓安全,工人被管理的局面,树立“我的安全我做主,为自己的安全负责,为自己的家庭负责,为社会负责”的理念。3.2恪守培训机构职责

煤矿安全培训机构是一个社会公益性机构,他履行的职责是国家强制执行的行业准入培训,是为社会培养大量的特种行业人才,目的是提高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有效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2〕为煤矿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树立培训就是福利的观念,充分发挥煤矿企业安全培训的基础作用,强化落实煤矿企业安全培训主体职责。切实加强安全培训机构管理,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及师资库建设,继续开展对培训机构负责人和骨干教师,特别是在职中青年教师的培训,并充实一批理论水平高,实际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和专家学者的专兼职教师队伍。4.任重道远

安全培训工作任重道远,首先明确培训工作在安全生产中的基础地位,增强搞好培训工作的自觉性,提高煤矿经营者的安全培训意识。在安全生产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明确培训工作的现状和问题。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不能急功近利,尤其是目前煤矿工人流动性较大的情况下,培训工作更显出他的重要性。相信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鄂尔多斯煤矿安全培训工作会做的更好,煤矿安全生产水平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1〕 内蒙古副主席连辑:鄂尔多斯人均GDP近年可能超香港2009-12-06来源: 中国经济网(北京)〔2〕 煤矿安全培训规定(征求意见稿)

2.鄂尔多斯前进煤矿 篇二

下一步如何将这些系统化平台统一在监管部门建设的信息化系统平台上, 将是非常重要的。大部分煤矿希望此次建设的信息化系统平台能将煤矿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情况实时管理起来, 企业实行层级上报制度, 查出隐患后, 边整改、边上报, 切实将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起到决策作用。危险源升级后将成为隐患, 如何将信息化系统平台与危险源、质量标准化有机结合起来, 构建成一个大的监管体系, 形成新的监管机制, 从而简化目前煤矿企业接到上级部门文件满天飞、疲于应付检查材料的格局, 真正能让数字化应用与各类报送信息材料相结合, 减轻当前企业的工作压力。

此次调研按照信息化综合平台会议上提出的“不搞诸侯割据, 不走其他省的弯路”为指导方向, 下到地方煤炭局、深入煤矿企业, 寻求一种真实可行的信息化建设之路。

分别调研了鄂尔多斯市煤炭局、乌海市煤炭局、鄂尔多斯国有及有地方煤矿、乌海市国有及地方煤矿, 按照国有煤矿和地方煤矿的代表进行选择性调研, 总体对信息化建设更新的需求非常迫切。

1 信息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鄂尔多斯、乌海地区的煤矿信息化建设最早是2006年设计并应用的, 由煤矿企业———旗县 (区) 煤炭局———市煤炭局上传监测监控数据, 主要有煤矿井下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和视频系统。目前在应用上, 基本上是两层皮, 煤矿企业的监测监控、视频监控少部分可以传送回煤炭局, 煤矿企业作为监管主体, 对煤炭局的工作以及上级部门的监管出现疲于应付的局面。

国有煤矿主要是神华神东公司和神华乌海能源公司, 国有煤矿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质量标准化软件相对烦琐, 应用起来费时费力; (2) 风险评估体系还有待完善。岗位风险评估 (区队开展, 对策操作层风险) ;持续风险评估 (部门组织开展, 预防设计环节, 布置任务存在的风险) ;系统性风险评估 (部门组织开展, 辨识采、掘、通、机等系统, 系统安全可靠性存在薄弱环节) 。通过风险评估或隐患排查出来的重大安全隐患, 分类挂牌督办, 按照“五定”的原则落实整改; (3) 监测监控数据不上传地方政府, 仅作为为企业内部管理体系; (4) 神东煤矿位于三个省份, 数据要上报多次, 重复麻烦。从国有煤矿调研后发现, 煤矿企业对整个信息化监测系统已应用到企业的每个角落, 从前期的综合大系统到现在的实用性监测监控系统的转型, 目前已有了初步的进展, 隐患排查治理奉行“不怕查的多, 就怕没人管”的原则, 信息化管理已成为煤矿生产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隐患治理方面有很大的成效。

地方煤矿存在的主要问题: (1) 信息化建设举步维艰, 但又迫在眉睫。当前国家去产能的大环境下, 煤炭局与煤矿企业多数出现经费不足, 无法满足现阶段信息化建设的继续投入, 但对现代化煤矿的管理经营方面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重特大事故防范上起到重要作用; (2) 地方煤炭局经费不足。地方煤炭局由于经费不足, 专业人才流失等, 对煤矿企业的监管正在弱化, 反而让煤炭企业有疲于应付检查的思想意识; (3) 煤矿企业自身对双控机制、危险源的辨识的认识不足。国有、地方煤矿水平参差不齐, 导致信息化监测监控系统的应用无法发挥其作用, 尤其是地方煤矿, 仅是为了检查, 迫不得已的使用; (4) 早期监测监控系统迫切需要革新换代。从地方煤矿调研后发现, 煤矿企业对整个信息化监测系统应用已有了初步的进展, 已成为煤矿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视频监控系统对隐患治理方面有很大的成效, 但软件一些功能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正常使用, 其中包括系统软、硬件需要升级换代; (5) 煤矿企业数据化监管的重要性。煤矿的日常管理、矿井图纸、矿长带班的人员定位轨迹, 目前都无法提供予政府监管部门, 这类监管必须由监察员亲自到煤矿去查看, 极为不便; (6) 旧信息化系统的不适用性。绝大多数煤矿提出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无法达标事宜, 旧的系统和新的煤矿标准已不适用于新型煤矿发展的情况, 根据各地方生产环境因素不同, 例如:有的煤矿水大、瓦斯大, 有的煤矿岩层条件复杂, 容易发生顶板事故等, 由于地质条件的不同, 每种隐患不一定在所有煤矿都会发生, 而目前质量标准化在这方面没有结合各地区煤矿实际情况评分。地方煤矿希望能够尽快完善, 煤矿当前无力进行没有实际意义的生产投资, 这将给煤矿造成新的负担。

2 合理化建议与意见

鄂尔多斯、乌海地区煤矿企业分别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1) 目前建设的信息化系统, 要求能统一在一个平台上。前期建设的煤矿监测监控系统遍地开花、五花八门, 各种厂家、各种类型在地方政府指导下已经建设完成, 下一步如何将这些系统化平台统一在监管部门建设的信息化系统平台上, 将是非常重要的; (2) 煤矿信息化综合系统平台为煤矿监管带来的好处。大部分煤矿希望此次建设的信息化系统平台能将煤矿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情况实时管理起来, 企业实行层级上报制度, 查出隐患后, 边整改、边上报, 切实将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对企业的日常生产管理起到决策作用。不让危险源升级为隐患, 不让隐患升级为事故, 按月上报给各级监管部门; (3) 危险源辨识、质量标准化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危险源升级后将成为隐患, 如何将信息化系统平台与危险源、质量标准化有机结合起来, 构建成一个大的监管体系, 形成新的监管机制, 从而简化目前煤矿企业接到上级部门文件满天飞、疲于应付检查材料的格局, 真正能让数字化应用与各类报送信息材料相结合, 减轻当前企业的工作压力。

3 关于信息化系统建设的结论

通过此次调研, 信息化建设的情况总体较为乐观, 煤矿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接受认可度较高, 对下一步煤矿信息化建设工作也较为支持。与煤矿企业探讨诸多生产实践应用中的难题, 基本在新系统中可以解决并提高工作效率, 在今后政府监管、企业管理上, 信息化综合系统都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这样的信息化系统才会被煤矿企业所接受, 对今后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起到新的推动。

摘要:目前, 我区煤矿企业信息化系统建设落后, 使用效率低下, 导致数据检测以及数据上报不及时,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鄂尔多斯、乌海地区国有煤矿和地方煤矿的代表进行选择性调研, 总体对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研究。

上一篇:影评百花深处下一篇:清平乐,清平乐吴则礼,清平乐的意思,清平乐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