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培训会讲话

2024-10-10

企业培训会讲话(9篇)

1.企业培训会讲话 篇一

各位通讯员:

首先,恭贺大家,如果你们爱好文学,爱好写作,从今天开始,你就迈出了作为企业知名记者、乃至湖南省、乃至全国知名记者的第一步。

今天我们主要谈二个方面的内容。即:

一、企业内部刊物的定位及其意义

二、我们怎样发现新闻、怎样写新闻?

下面我先谈第一个问题:内部刊物的定位及其意义。

我们先要了解两个事:

一是当今企业内刊的现状。

曾有某机构——北京亚富企业文化传播公司和中国照明杂志社就照明产品制造企业的内部刊物情况作过一个调查,发现目前照明企业的内部刊物可说是正焕发出勃勃生机,其在定位、内容、风格、目标等到方面都独具特色,俨然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尤其深圳市企业内刊拥有量在全国居于首位。这说明在经济发达的环境下,企业在经营领先的同时,也认识到了文化载体的重要性。这些企业创办内部刊物的目的,主要可归为如下三个方面:

1、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需要一个文化载体来传达企业上层的政策、思想,建立一种企业文化。如《雅昌彩印》、《金地》等。

2、立足行业高度,发表行业导向观点,影响行业现状,树立行业领导者姿态,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强有力工具。如《成科周刊》、《宝安风》等。

3、作为企业内部交流了解、上传下达的工具。如《黎明信息》等。

然后我们再来看看企业内部刊物是办给谁看的。

企业内刊的受众,也就是读者,不单是企业员工,还要兼顾外部受众。目前许多企业,其内部刊物的外部读者要占到60%以上。因为一份高质量的、高水平的企业内部刊物,在外部客户眼中,在经销商眼中,就是一份最能客观、全面地反映这个企业现状的企业资料,企业内刊已开始被赋予了对内建设企业文化和对外树立企业形象的双重使命。

了解了以上这两个情况,我觉得企业内刊的定位要兼顾到以下六个方面:

1、企业内刊,顾名思义就是一个企业内部的刊物,无论是对内宣传还是对外宣传,都是为企业服务的。其中最主要体现在“服务”这两个字上——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服务,为企业创效服务。企业的任何一项投入都是围绕效益的,那么企业内刊的投入,企业文化的建设,最终也主要地是为了企业效益的产生。

2、企业内刊更是为员工、为客户和潜在客户传播信息、形成共识、资源共享的推动工具。

3、作为汽车行业的企业内刊要展现汽车行业潮流和自己产品的优势。

4、更是企业内部沟通的平台,在企业内部产生互动,把问题反映在企业内刊上,大家能及时交流解决。

5、企业内刊也是企业内部文化的品牌形象,使企业更具凝聚力。

6、起记载企业发展历程的资料性作用。

第二个内容,也是我们今天通讯员培训的主要内容:我们如何发现新闻?如何写新闻?

常听到有通讯员抱怨:我就是没东西可写!

到底有没有东西可写呢?其实我们只要围绕内部刊物定位的六个方面展开去,我们就不愁没东西可写,不愁没有新闻。企业内部刊物是为企业服务的,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展开去,就会带来企业的技术产品更新,工作、制度创新,就会带来企业的党政工团为促进企业创效所开展的各项活动;面向企业的客户、配套商宣传企业的企业,就会带来企业的产品、技术和服务的优势和特点,等等等等。可以说,只要有心,生活中、工作中,处处有新闻。媒体业有人说过:“新闻是策划出来的。”我认为这话是有些道理的。也就是说,生活中许多事,看似不是新闻,但只要你选取一个好的角度去观察,就有可能是好新闻了。

2.企业培训会讲话 篇二

一、企业培训的概念及意义

企业培训指的是根据实际工作需求, 采用书面讲解或其它的宣讲方式, 对员工进行教育, 使其理念、技能、知识得到更新, 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从而对员工的行为产生影响。通过这种方式, 能够促进企业团队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 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对于现代企业来说, 培训是一种重要且长期的投资, 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员工素质的提升。企业在建立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 企业培训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 对于企业经营和发展来说, 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二、企业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足

在当前很多企业当中, 对于企业培训的重视程度普遍不足。每年对培训工作投入大量资金的企业, 只有不超过5%。更多的企业只是象征性的拨付很少的培训经费, 因而培训部门很难有效的开展企业培训。在一些效益不好的企业中, 更不愿意在企业培训中投入资金, 即使开展了培训活动, 也缺乏对员工和企业长期发展的规划, 因而使企业培训流于形式。

2.培训力度不足

相比于一些外资企业或合资企业, 我国企业的培训力度远远不足,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人力资本含量很低。例如, 在某大型石油企业当中, 大部分拥有本科或大专学历的中高层管理人员, 都是通过成人自考取得的学历, 超过五分之四的管理人员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管理培训。在很多企业当中, 企业培训往往只是走一个过场, 这些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于市场经济、现代企业制度等不够明确。

3.培训管理不足

在一些企业当中, 即使对企业培训划拨了专门的经费, 但是由于缺乏良好的管理, 资源浪费现象仍然较为严重, 培训效率和培训效益十分有限。很多企业对培训采取的是粗放式的管理, 没有对企业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和反馈, 培训内容不符合实际需求, 因而难以对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

三、企业培训的完善和提升

1.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在企业培训体系的建立当中, 应当获取企业管理者的支持, 确保能够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在企业管理当中, 应当将企业培训纳入其中, 从而建立专门的企业培训系统。对于人才的培养和企业培训的效果, 应当给予充分的重视, 对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基层人员的培训都应当给予关注。在企业文化的建立中, 应当融入科学的企业培训理念, 让更多的员工重视企业培训。企业应当将培训作为一种长期投资来看待, 加大对培训的投入和支持力度。对于企业培训的实际需求, 应当进行科学的分析, 从而制定适当的企业培训计划。对于企业培训的结果, 应当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总结, 通过合理的考核掌握实际培训效果。对于培训成绩良好的员工, 可以给予一定的激励, 从而推动员工积极向上的发展。

2.提升企业培训的有效性

为了使企业培训质量得到提升, 就必须提高企业培训的有效性。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端正对企业培训的认识和态度, 将企业培训提高到资源再造、人本管理的角度进行理解, 认清企业培训对企业发展的巨大作用。企业要建立专门的培训机构, 并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 使企业培训工作具有更为良好的策略性、针对性和计划性, 使培训内容更好的贴合企业需求。在建立企业培训系统的过程中, 要遵循培训程序、选择恰当的培训主体与培训对象, 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也要进行恰当的设计。在企业文化的建立当中, 应当对学习氛围进行强化, 注重对员工行为倾向、价值观念的引导, 从而贴合企业文化的方向。

四、结论

在当前的社会当中, 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市场经济主体, 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 企业要想得到更为良好的生存和发展, 就应当注重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和积累。企业培训是提升企业人才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培训来提升员工的综合能力, 从而使员工能够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因此, 企业应当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 不断完善培训体系, 提升培训质量, 从而推动企业更加良好的发展。

摘要:社会经济发展中, 企业是市场经活动的重要主体。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状态, 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 很多初创与成熟型企业, 对于培训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导致一些员工能力与素质参差不齐。基于此, 本文对企业培训体系的完善, 以及培训质量的提升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以盼提高促进企业更好的经营发展。

关键词:企业培训,完善体系,提升质量,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王辉, 贾涛, 王继承.加快建立符合国情的中小企业培训服务体系[J].经济纵横, 2012, 08:45-48+14.

[2]马兆瑞, 吴艳爽, 杨娜.滨海新区企业教育培训现状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06:34-39.

3.企业培训会讲话 篇三

关键词:企业 培训 办学机制

企业自主培训的内在要求与培训中心的办学机制

办学机制是培训中心服务于企业的运行体系和业务流程。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长期以来遵循学历教育办学规律和管理规范成为了培训中心办学机制的基础。随着进入形成300万吨钢规模的运营能力和建设钢铁精品基地阶段,梅山企业加快着技术和知识密集的步伐。与此同步,对职工素质和能力的培训也越来越突出其针对性、实用性和时效性的要求。因此,解决培训中心办学机制的内在矛盾必须实施办学机制的创新。2003年5月,培训中心制定出《培训项目负责制试行办法》,实行培训中心办学机制的转型。

一、工作理念创新:在全面总结梅山企业教育培训的历史中,培训中心提炼和概括出“服务于公司生产经营发展、服务于公司人力资源开发、提高企业和员工能力与绩效”的理念。由于这个理念集中体现了现代企业教育的科学内涵和企业对培训中心的本质要求,因而成为培训中心的指导方针,贯彻在实施培训项目的专业规范和质量标准之中。

二、业务流程再造:2003年培训中心引入ISO10015(培训质量国际标准)文本,制定出《培训项目管理办法》并在内部的培训管理信息化平台上建立起适应梅山企业运营体系的培训项目业务流程与工作规范。四年多来,这个基础性的管理文件经历了三次修订。其中以下三个方面的做法值得深入的总结:

1、建立编制企业培训项目指南的工作机制,自2004年以来,培训中心每年通过先期介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开展企业培训需求调研和企业知识资源认知,积极开发具有梅山企业自主培训要求的培训项目,为编制公司年度培训计划提供参考蓝本。

2、建立培训项目作业文件体系,针对培训需求确认、培训目标制定、培训课程设计、培训讲师配置、培训评估方法、培训过程管理等各个要素及其工作环节制定出专业规范和质量标准。

3、建立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形成开展培训质量改善和客户满意度管理的工作机制。

三、组织结构调整。根据实施企业培训项目的要求,培训中心通过推进内部组织结构的调整,重塑了培训中心价值链,增强了主动适应企业培训要求的能力。

1、将具有传统学校特征的八个教研室逐步改造成三大专业培训室,并按照培训专业组建了15个培训项目团队。

2、将具有学历教育管理特点的教务科和负责企业培训管理的职教科整合为教育培训室,形成培训中心的客户关系管理、培训专业策划、培训流程管理和培训资源配置的中心。

3、组建网络教育管理中心,负责E-learning、知识资源和教学环境支持的管理。

4、通过整合分散的后勤服务资源组建条件保障室,建成面向培训项目实施流程的综合保障体系。

必须做强的企业培训与培训中心的能力体系

作为实施企业培训的办学实体,培训中心必须具备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能力体系。基于实践,我们对培训中心能力体系建设形成以下基本认识和具体做法:

一、对培训中心能力体系的基本认识

(一)培训中心的能力体系必须符合企业发展的要求。为此,我们针对梅山企业形成650万吨钢规模及五大重点产业的规划实施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建立起梅山企业培训实施体系,突出三大培训重点:一是适应梅山钢铁主业及重点产业发展特点的工程技术和岗位技能培训;二是适应企业运营体系和管理模式的现场管理培训;三是适应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素质提升和胜任能力要求的培训。基于这三大培训重点,培训中心确立了冶金工程、设备技术、企业管理、企业文化、管理者领导力、综合素质六大必须做强的培训领域。必须做强的培训领域集中反映着企业在发展中对自主培训的内在要求,因此它规定着培训中心推进专业学科、培训课程和培训资源建设的方向。

(二)培训中心应拥有一种置于企业运营体系之中的核心办学能力。这样的核心能力能够保证培训中心充分地适应企业自主培训的内在要求。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将其归纳为解读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要求、认知企业知识资源、创新企业培训项目、开发企业内培课程和优化企业培训资源五个方面的能力。这些实施能力是创造企业培训效益和价值的关键要素并且具有企业自身的本土性(难以或无法从外部引进或复制),因此,我们将其作为能力体系建设中的核心目标。

二、推进能力体系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聚焦核心办学能力要求推进专业培训室建设

1、实施专业培训室的基础再造

逐步将原先基于学历教育要求的八个教研室重组为专业资源集中、学科边缘交叉、培训

能力互补的工程技术与技能、企业管理和综合素质三大专业培训室,充分发挥其实施企业培训的专业资源作用。

2、推进专业培训室的三大建设

(1)专业学科体系是培训中心形成企业培训能力的专业基础。首先,我们根据梅山企业的产业发展背景,确立了冶金工程、环境资源、机械工程、自动化控制、经济理论、企业管理、领导科学、政治教育、国际交流、人文科学十大重点学科,发挥引领和支撑梅山企业培训的作用。其次,通过专职教师高端培养和外部人才引进,动态地配备专业学科带头人。第三,根据专业学科体系的目标,逐步夯实知识和经验的基础。

(2)核心培训课程是形成核心办学能力的关键要素。各专业培训室根据公司人力资源开发要求,集群开发具有梅山自主培训要求的核心培训课程,形成主要培训领域的课程体系。在宝钢大教培体系中我们正在编制新三年课程建设规划,致力于完善支撑企业重点培训的核心课程体系并建立“双基”(基于企业知识资源、基于岗位胜任能力)培训课程的开发机制。

(3)企业内部培训讲师队伍是培训中心满足企业自主培训要求的重要人才资源。在公司的支持下,培训中心不断开发企业内部人才资源,建立起企业内部培训讲师基本队伍。来自各层管理者、各领域技术专家和各类高技能人才的培训讲师参与培训中心的培训课程、专题讲座、课题研修的主持工作。为了强化钢铁冶金专业背景,工程技术培训室建立了钢铁冶金和设备技术两个虚拟教研室,积极发挥企业内部专家在培训中的咨询、策划和教学的作用。

(二)针对培训师职业素质开展教师队伍建设

1、与企业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同步优化知识和能力结构。建立教师知识进修与教师知识结构优化制度,加快符合企业重点培训领域方向的研究生培养,保证教师队伍在总体上具有与梅山企业发展相适应的先进知识水平。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引领教师参与企业技改项目和管理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与企业现场建立广泛的联系,拓展认知企业知识资源的能力。

2、在实施培训项目中发展培训师的职业素质。2005年培训中心通过企业培训师专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拥有了具有国家职业资格的企业培训师队伍。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企业培训师职业发展规划。为了支持规划的实施,培训中心开发出针对教师的梅山钢铁制造知识、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师能力三大必修课程并创设了开展培训项目创新和精品项目培育的管理平台,积极引导教师提升企业培训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4.在企业班组长培训班上的讲话 篇四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办事业部班组长学习班,主要目的是要提高班组长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这次学习班又是在我事业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圆满结束后的举办的第一次学习班,是我们初步探索长效机制的一个具体内容,也是又一次思想理论上的教育和培训。各位班组长是基层职工队伍的中坚力量,今年四季度我公司的生产经营形势和任务面临严重困难,这对我们班组长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要想在事业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有更大更显著的作为,完成必须用先进的理论、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因此,大家要高度重视这次学习班,通过学习、相互交流经验、启发思路,力争在思想上、工作方法上、职业观等方面都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在此,我想讲三个问题。

第()期班组长学习班,天的学习过程中事业部经理××就我部今年的生产形势、发展策略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讲解使大家对今年我部的各项生产任务和奋斗目标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公司工会的部长也在百忙之中抽时间为大家概述了今年工会工作中班组生产生活、班组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及新对策;工会的主席还就班组民主管理工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辅导宣讲。我认为,这几讲安排的非常好,非常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基层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发展中各项任务的重要实施者,而基层班组长则是连接企业与职工的纽带和桥梁。你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搞好基层班组建设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相信,通过这期学习班的系统学习,在座的班组长们定会对我事业部今年的班组建设创新工作有了更为感性的认识。

同志们,天的学习时间不算长,但是在今年年初聚丙烯市场空前利好的情况下,时间对于我们事业部来说就是机遇,就是效益,全厂上下都在争分夺秒多产、稳产的时刻,事业部工会却抽出人力物力组织这次班组长学习班,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目前我部共有班组长人,办四期学习班就是十几天,这说明,部党委和行政对我部基层班组建设是非常重视的,对广大班组长是寄予厚望的。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希望各位班组长能够不辜负部党委对你们的期望,在完成今年各项生产任务在主题教育中,切实起到中流砥柱。

套万吨的乙烯生产装置和与之相匹配的化工生产装置,以及与之相适应、使××公司乙烯生产能力达到万吨/年。××公司要在做精、做强的基础上持续做大,把××公司发展成一个有一定经济规模、技术领先、管理科学、抗风险能力强、盈利能力高的企业,打造成一个核心能力突出、产品特色显著、组织结构合理、形成特色文化的现代化企业。

十六大以后,××市已把石油化工产业作为十六支柱产业之一,在××公司建成××市石油化工工业园区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这样、我们依托××公司的技术、人才,资源优势,利用好××公司的公用工程和先进的环保设施,进行扩能改造和吸引外资发展下游深度加工项目就更加现实,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无论从近期,“十一五”,还是更远的时期来看,××公司都有一个光明的前景。我们在看到光明前景的同时,一定要认识到要形成××公司的竞争优势,必须保持上市与非上市部分的协调发展。上市与非上市之间是唇齿相依、荣辱与共的关系,二者必须要实现协调发展。上市部分搞好了能够带动非上市部分;非上市部分搞好了也能够支持上市部分。企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在努力形成各自竞争优势的同时,追求公司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公司的统一性和整体性是历史形成的,也是将来××公司发展壮大的基础。因此在制定发展规划、部署各项工作的时候,一定要以有利于团结协作,有利于企业稳定,有利于整体发展和效益最大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兼顾,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走好××公司一盘棋,确保××公司协调健康发展。

再看聚丙烯事业部,我们现在拥有成熟的生产技术,产量居全国第一,专用料像洗衣机料、管材料在全国都占有近的市场份额。在今年,我们将完成对三聚装置的扩能改造,达到万吨,在今后三年,我们要对一聚丙烯装置进行改造,我们正在试生产的烟膜料、汽车专用料、医用透明料等正在扩大市场,这些优势使我们在面对今后的市场竞争具备有一定的能力。

但我们千万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千万不能骄傲自满,盲目乐观,像月份,我们的一聚、三聚频繁停车,减少近吨产量,不仅使大量效益丢失,还给公司的生产平衡带来不好的影响。这其中,固然有设备原因,但不能排除主观因素。任务完成了,形势好转了,该松一口气了,结果,稍微一放松,我们就处于被动,这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搞生产、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放松自己,都不能麻痹大意。要戒骄戒躁、严细认真、不能松劲。这样才能保住我们的优势,才能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当然有些同志要问,我们给××公司创造那么大的利润,作出那么大的贡献,为什么收入还这么低,奖金还这么少?在这我想介绍几组数字,大家做一下对比:

××年事业部职工人均收入元,不包括今年发的绩效工资。××市职工人均收入元。象二七机车辆厂、六一八等知名国有企业,他们的职工人均收入也没有达到我们目前的水平。绩效工资:我们事业部工人人均元、一事业部人均元、二事业部人均元、存续公司人均元。

以上数字说明,我们××公司收入还处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事业部在××公司也是较好的,只要相信企业效益好,工人收入就会逐步提高。尽管我们心理与社会比有这样、那样的不平衡,但随着企业的发展、改革的深化、效益的增加,我们的生活必将会有更大的提高。但这种提高必须是在我们每一名职工共同努力、艰苦奋斗的基础之上。

二、脚踏实地、求真务实、夯实基础、努力工作,切实发挥好班长的作用。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系和企业深化改革,企业的管理模式、用人机制、分配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职工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经济生产的市场化,社会交往的商品化,职工队伍结构的多样化,给我们企业改革、管理方式、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增加了我们搞好班组管理的难度,也给在座的班组长带来了新的考验。班组是企业的细胞,班组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础,班组管理好了,企业就有了源头活水就会充满生机、焕发活力,就会顺利实现企业的各项奋斗目标。而班组建设的关键是要由一批进取心强、责任感强、技术熟练、作风正派,能够关心人、理解人、团结人的班组长。

在我们事业部,班组长作为生产管理中的中坚力量,在各自的岗位上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严于律己,率先垂范,严格管理,尽职尽责,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物,如××、××等,正是由于我们全体班组长的努力工作,才使得事业部各项生产任务指标,各项管理目标得以实现。

但也必须看到,我们目前班组长队伍中还存在着许多差距与不足。

⒈有的班长没有发挥核心作用,只顾自己闷头干活,不注意带领全班同志一道工作。

⒉有的班长不注意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关心人、理解人、帮助人,没有充分创造一个团结和谐的班组气氛。

⒊有的班长民主意识差,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不注意听取组员的意见和建议。

⒋有的班长不敢坚持原则,一团和气,不能在日常管理中批评不良倾向。

⒌有的班长只顾自己小团体利益,不能认真执行车间、事业部的各项决定。

⒍有的班长不注意自身模范作用的发挥,无法在组员中树立自己良好的威信。

以上问题都说明我们的班组长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客观上讲,这与事业部近几年来放松了班组建设工作、缺乏对班组长的学习与交流有关。主观上讲,我们的班组长没有注重个人素质的修养,满足于现状,忽略了不断提高自己。为此,我想借此机会讲以下几个问题。

(一)、作为班组长应具备以下素质:

首先,要有良好的思想素质,这包括:

⒈全局意识。要克服小团体、本位主义思想。

⒉政策理论水平。要有比组员更高的见解。

⒊优秀的品德。要为人正派,团结同志,吃苦在前,公正待人,率先垂范,特别是党员班组长更要有上佳的表现。

其次,要有良好的工作作风:

⒈民主作风。要自觉听取组员意见,经常与组员沟通思想,采纳同志们的建议。

⒉战斗作风。要做到急难险重任务冲在前,干在先,工作雷厉风行,决不拖欠。

⒊踏实工作。要有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图虚名,不搞形式化,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

第三,要有过硬的技术。

⒈不断学习,不但要熟练本岗位、本工种技能,还要掌握和熟悉其他技能,要努力成为本工种、本岗位的技师。

⒉不仅自己技术过硬,还要热心帮助别人一道共同提高。

⒊不断总结经验,要善于把工作中的失败不足及时总结,不断提高自己。

最后,要讲究工作方法和艺术。

⒈要了解班内每个人的特长、爱好、脾气、秉性,并做到扬长避短。

⒉要避免简单粗暴,要以理服人,以制度约束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⒊要公平待人,对班内各种问题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因个人情感而厚此薄彼。

总之,一个人要想干好自己的工作,必须要努力学习,善于总结自己工作中的经验,吸取别人的长处,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使个人素质得到提高,才能在所从事的岗位上游刃有余,做出成绩。

5.企业培训会讲话 篇五

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 鲁善增

(2010年10月*日)

各位秘书长,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全省企业科协秘书长培训班,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企业转型升级这一主题,深入研讨新形势下企业科协发展新路子。我认为很好,很切合当前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真正体现了科协组织“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功能定位。

下面,围绕培训班的这一主题,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当前我省经济发展总体形势

今年来,我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全面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扎实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积极调整经济结构,不断深化体制改革,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出“回升较快、效益较好、结构优化、活力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出现了许多积极的变化。具体来说,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出口、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升。根据省统计局的数据,从进出口方面看:今年1-8月,我省出口1162.4亿美元,进口472.4亿美元,进出口总额1634.8亿美元,分别增长39.4%、36.8%、38.6%,我省出口累计增幅高于全国(35.5%)3.9个百分点,也高于上海(33.1%)、山东(33.7%),广东(28.6%),福建(38.3%)。从投资方面:1-8月,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76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8%,低于全国城镇投资增速8个百分点;外资利用增速有所加快,1-8月,全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165家,同比增加277家,合同外资110.1亿美元,增长46.6%,实际使用外资65.2亿美元,增长12.6%。从消费方面看:1-8月,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15.7亿元,同比增长19.3%,比全国同期高1.1个百分点,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9%。

(二)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业生产、用电增速加快。1-8月,工业增加值6392.7亿元,增长17.6%,比全国同期高1个点;出口交货值6675.8亿元,增长30%;全社会和工业用电量分别增长19.1%和20.9%。二是中小型企业生产增速加快,新产品产值率继续提高。8月份,中型和小型企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9%和22.3%,增速比7月份加快3.2和3.4个百分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855.9亿元,同比增长42.2%;新产品产值率为19.1%,新产品对全省工业产值增长的贡献率为 26.6%,拉动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7.2个百分点。三是部分高耗能行业得到抑制。8月份,八大高耗能行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6%,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低3.6个百分点,造纸、化纤、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主要高耗能行业生产增速分别比7月份回落3.6、2.9、4.5和4个百分点。

(三)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在结构调整中稳步回升,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8%,其中装备制造业增长27%,高新技术产业增长23.1%;新产品产值增长37.6%,新产品产值率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服务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上半年批发零售贸易总量增长26.2%,住宿和餐饮零售额分别增长20.4和15.4%,旅游外汇收入和国内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5.3%和19.1%。农业生产得到加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2.3%。

(四)科技创新活力不断增强。科技创新成效显著,1-5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同比增长40.6%,增幅同比提高32.3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专利授权量合计5.42万件,增长53.1%。民间投资日趋活跃。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长28.2%,民间投资比重同比提高4.5个百分点。

(五)城乡居民生活持续改善。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分别增长7.7%和10.1%。城镇新增就业人员46.4万人,帮助21.5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月末,全省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比上年末净增87.9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净增83.1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净增32.2万人。

在充分肯定当前经济回升向好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我省当前经济回升较快,总体上是去年低基数基础上和政策性因素作用下的恢复性增长。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复杂,积极变化和不利影响同时显现,短期问题和长期问题相互交织,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相互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从国际看,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仍在延续,美国、日本的公共债务远远超过安全警戒标准,国际金融体系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国际货币大战一触即发,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振荡,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这些不利因素都将增加世界经济复苏的变数,对我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从国内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六大“两难”问题:人民币升值过快将影响出口和就业,不升值又面临巨大国际压力;既要保持出口稳定较快增长,又不能再走过于依赖出口的老路;既要提高劳动者收入,又要考虑企业的承受能力;既要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又要防止房地产业过度萎缩;既要调整资源价格促进节能减排,又不能强化通胀预期;经济刺激政策既不能退出太早,也不能始终不退。从我省看,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显现。如物价上涨较快,1-6月,我省CPI同比上 涨3.4%,涨幅高于全国;再如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较快,1-6月,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13.8%,但产品出厂价格只上涨6.8%,工资成本和利息支出增长也很快,企业效益持续改善面临新的压力。还有如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下滑、节能减排压力仍然很大等等,都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省经济进一步向回升向好发展。

所有这些情况表明,面对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发展大势,我们必须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围绕经济转型升级这一主线,采取更加有效的举措,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围绕“五大转变”力促转型升级

推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是我省经济领域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大举措,既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精神实质,又反映浙江积极应对宏观发展环境和自身发展阶段变化的客观需要。这既是对我省改革开放30年多来发展成功经验的总结,又紧紧抓住了当前我省经济发展的“牛鼻子”,突出了对浙江模式的创新与发展。当前,我省已具备了一些经济转型升级的良好基础:

(1)从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看,浙江产业结构转型开始进入战略关键期。2008年,浙江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转型进入迅速调整阶段。2009年,浙江第三产 业高速发展,在GDP中的比重有很大提高。

(2)从工业内部结构变动看,我省工业结构变化呈现复杂化。一是轻重工业比例出现稳滞。2004年,浙江重工业产值比重(54%)首次超过轻工业,2009年上半年,轻工业增长速度仍超过重工业,但下半年重工业回升速度加快。二是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迅速发展,节能减排压力日趋加大,绿色发展、循环经济成为新的发展模式呼之欲出;三是以新能源、物联网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部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3)外部因素客观上促进了产业转型进程。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浙江经济冲击较大,但也是浙江经济转型的良好机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金融危机的发生,进一步增强我省各方面对经济转型升级的紧迫感、危机感;另一方面,金融危机导致海外市场需求总量减少、需求结构出现变化,迫使我省企业出口商品进行调整;同时部分民营大中型企业抓住产业政策机遇,加大研发投入,主动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进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正因为如此,在今年上半年的省委常委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赵洪祝书记明确提出了当前推进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六大举措”,即以科学发展观引导转型升级、以“四大建设”推进转型升级、以节能减排倒逼转型升级、以有效投资促进转型升级、以市场创新带动转型升级,以深化改革推动转型升级。这为全省上下立足科学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指明了方向,也为科协组织立足科技创新、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行动指南。全省各级科协组织,一定要按照“六大举措”的部署,大力推进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加快实现“五大转变”:

(一)从“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变

关于这一转变,四年前,省科协专门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专题研究,并提交了《“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变的核心问题研究》的对策报告,供省委省政府决策参阅,得到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该研究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是浙江发展的主旋律,浙江工业在资源小省向经济大省跨越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工业年均增长16.7%,在全国领先,对全省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高达49.1%。目前,全省的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48%,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全省外贸出口额的95.6%,其中制造业的增加值、从业人员、出口占工业的80%左右。

但是,我省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不合理:多数制造业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附加值不高,长期以来依赖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优势,随着经济向纵深发展已大幅弱化;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过 度依赖进口,消化吸收再创新和自主开发能力不强。作为浙江制造业发展的一大特色——块状经济,目前仍以传统产业区块为主,大部分是生产加工基地,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块状经济中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45%,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此,专家建议指出,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必须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推进从“浙江制造”向“浙江创造”转变。一是大力实施品牌、标准化和知识产权战略,完善自主创新政策,加大对自主创新的投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创造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知名的国际品牌;二是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纺织、服装、皮革、机械等传统优势产业和块状经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三是建设临港产业集聚区,积极发展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临港工业;四是把服务业从生产领域剥离出来,优先发展金融保险、研发设计、软件外包、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电子商务、会展、运输等服务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发展。

(二)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节约型发展转变 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绿色发展,是我省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我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 付出了资源环境的巨大代价。20多年间全省耕地面积减少244千公倾,投资率不断上升,目前仍维持在40%左右,而投资效果系数却不断下降,每增加1亿元GDP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从“六五”时期的1.16亿元上升到“十五”时期的3.31亿元;能源消费快速增长,2006年人均电力消费量达到3834度/人;污染物排放持续增加,环境整治费用支出不断加大。可以说,随着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三高一低”的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必须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一是依靠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大力推进企业技术革新,大力推广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方法,创新节能减排的有效载体和工作抓手,提高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效;二是更加珍惜和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能源、水资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努力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节约和集约利用;三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着力培育循环型示范企业和园区,研究开发资源和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加快发展环保产业,不断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三)从赢得先发优势向拥有国际竞争力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场取向改革比较早,民营经济、专业市场、块状经济和开放型经 济比较发达,形成了明显的先发优势。这些先发优势,是浙江保持率先发展、继续走在前列的根基。但浙江的这些先发优势,随着兄弟省市的不断借鉴学习、吸收引进、加快发展,已呈现出相对弱化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如何使之拥有国际竞争力成为关键。

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必须进一步创新理念、创新体制、创新举措,让这些先发优势不断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一是进一步优化创业创新环境,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展动力和发展模式,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主动进军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民营企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二是进一步提升专业市场,发展要素市场,推动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把基础好、影响大、有竞争力的专业市场建设成为全球性的商品采购基地和物流中心;三是进一步树立新的开放理念,实行新的开放战略,构筑新的对外对内开放格局,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四)从城乡区域非均衡发展向统筹协调发展转变

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均衡,是当前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不争的现实。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如果不高度重视发展的协调性和均衡性,就会进一步加剧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发展不平衡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最终将导致经济发展的难以为继。近年来,浙江把城市和农村、工业和 农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高度重视社会事业发展,积极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走出了一条城乡联动、区域协调的发展新路子。省科协也在各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加大了欠发地区科普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加大了科技专家送技术下基层的力度,取得了一些实效。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遏制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仍然是一大难题。

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必须以增强发展协调性为重点,坚定不移地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统筹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和山区海岛发展,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发展新格局。一是加快主体功能区建设,整合区域资源要素,全面提升区域发展的竞争力、带动力和影响力;二是扎实推进新型城市化,引导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三是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构建沿海港口体系、内河航道体系和集疏运体系;四是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积极推进下山脱贫、科技帮扶,切实把扶贫工作落实到村到户。

(五)从偏重经济增长向人的全面发展转变

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推进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动力之源。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转型,才能使创新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汇聚 成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设和谐社会的洪流。从国际经验看,一些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和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没有处理好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关系,结果社会矛盾激化、现代化进程受阻,这方面的深刻教训值得汲取。

浙江经济转型升级,必须大力推进全民创业,高度关注民生问题,促进人的整体素质提高和人的现代化,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一是充分发挥人在生产力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人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近年来,各级科协组织牵头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就是旨在提升全体公众的科学素质。二是保障人民群众创业的权利,让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得到充分尊重,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三是把民生问题摆在突出位臵,完善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四是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拿出更多的财力物力来改善人民生活。

三、充分发挥好企业科协在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企业科协是企业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联系企业科技工作者、企业领导者和企业员工的重要纽带,也是沟通企业与学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的坚实桥梁。中外企业发展的历史表明,组织跨部门、跨专业的科技攻关组织,是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有效方式。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企业科技工作者,在企业有计划、有组织的研发活动之外,以攻关小组、技术革新小组、兴趣小组等方式自觉自愿地结合在一起,开展科研攻关,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动,又可以相互启迪、激发灵感。企业科协作为中国特色的企业科技组织,在促进企业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经济转型升级,无论是产业的转移,还是产品的技术更新,都离不开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因此,企业科协在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肩负重任,大有可为。结合我省当前实际,我认为,我们企业科协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要“有所作为”:

一是以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为载体,围绕企业的重点难点技术开展科技攻关,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重点和难点技术问题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也是阻碍企业实现技术革新、产业转型升级的障碍。我省民营经济发达,中小企业居多,受这一因素的制约和障碍更为明显。为帮助企业消除这些障碍,近年来,根据中国科协的统一部署,省科协牵头,联合省委组织部、省科技厅等六部门联合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通过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合作,根据我省企业的技术需求,“柔性”引进两院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等高端智力,开展多形式的产学研用长效合作,帮助企业技术攻关和培养高端人才,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目前,全省已建立40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根据总体规划,今后三年内将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建立 100个左右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并积极引导支持各市、县(市、区)建设一批方向明确、针对性强的特色工作站。这一工作被列入浙江省人才中长期规划和国家技术创新试点省份工作的重要内容。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省委书记赵洪祝,副省长金德水等领导对此项工作作了重要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这“为引进高端人才、促进自主创新、推动转型升级作出新贡献”。同时,浙东精密铸造有限公司、宁波东方集团等企业的“院士专家工作站”的成功实践也再一次告诉我们,院士专家工作站在促进企业技术革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中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各级科协特别是企业科协要以院士专家工作站为重要载体,帮助企业围绕重点难点技术问题进行攻关,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企业科协长期扎根生产一线,对企业技术创新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最了解,对企业实际技术需求的把握最全面,与企业各方面人员联系也最为密切。因此,要在做好原有“厂会协作”、校企合作等技术合作交流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一方面要加大向企业主和企业员工宣传院士专家工作站,让他们了解工作站的性质,知晓工作站的优势,明确建站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要帮助企业搞好调查摸底,梳理好技术攻关难题,为企业建站做好基础性工作。对已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企业科协来说,要进一步加强与 院士专家的联系沟通,主动融入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为院士专家提供服务,使院士专家工作站产生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是以实施科学素质工程为抓手,围绕企业转型发展需求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员工科学素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当前部分企业能耗居高不下、产品质量不高、环境污染严重、安全事故频发,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员工科学素质不高,没有严格按照生产规程操作。因此说,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千万企业员工技能的转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企业员工队伍整体技术素质呈平稳上升趋势,但总体水平仍然偏低。据统计,全省技能劳动者占总人口比例不足8%,技术工人只占职工总数三分之一,技能人才队伍中高级工比例不到20%,技师、高级技师占技能人才的比例不到1%,而初级工、中级工分别占技能工人比例高达48%和30%。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技能人才比例差距较大,以宁波与舟山为例,技能工人中高级工宁波为21%、舟山仅为13%。技能人才掌握的技能较为单一,复合型技能人才则更少。当前,浙江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职工队伍的技能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技能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正在日益凸现,建设一 支知识型、技能型、创造型企业员工人才队伍,不仅是企业自身发展之需,也是浙江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正因为如此,旨在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把包括企业员工在内的城镇居民列为“四类重点人群”之一。我省还专门下发了文件,对企业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进行专门部署落实。企业科协具有长期面向企业员工开展科普活动的优良传统,又有熟悉企业员工的科技需求与兴趣爱好的独特优势,要切实承担起企业《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主力军的作用,为企业员工技能提升和科学素质的提高做出应有贡献。一是要充分发挥科普工作主力军的作用,结合本企业、本行业特色,积极拓展科普领域,丰富活动内涵,不断提高员工科学素质。在这方面,我省有不少成功典范:比如中控集团专门设臵了“自动化控制技术展示馆”,飞跃集团专门建造了“缝纫机科技馆”,东方通信集团专门开设了“通讯技术发展史展览”等等。二是要针对企业科技工作者提升自身素质的需要,加强与高校、学会、科研院所的联系,联合科技、教育、组织人事等部门,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以学习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的继续教育,加快科技工作者知识更新速度。对我省来说,还要特别注意针对民营企业农民工数量多、技术基础差、流动频繁等特点,积极开展相应的科普宣传和技能培训,提高 员工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三是要帮助企业制定员工素质提升规划。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个着眼于长远的规划。企业科协要充发挥自身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中长期规划,把员工素质的提升纳入规范化轨道。

三是以开展“讲比”活动为龙头,围绕企业技术进步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为企业转型发展提供创造活力。

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是企业研究开发活动的重要补充,也是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广泛参与技术创新过程、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的有效形式。小技术往往能解决大问题。长期以来,我省企业科协在支持企业科技进步、服务企业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功探索出了“讲理想、比创新”、“厂会合作”、“校企合作”、“金桥工程”等一系列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有效方式,号召企业科技工作者把发挥创造才能、实现自身价值同企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比专业水平和技能、比员工科学素质、比技术创新方法、比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改革向纵深发展,各级科协紧密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讲、比”活动内容,创新工作方式,拓展工作领域,丰富活动内涵,努力使“讲理想、比创新”活动成为企业科技工作者认可、企业领导欢迎、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特色活动方式,得到了企业的认同和科 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成为企业科协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载体。

在新时期新阶段,企业科协要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和特点,继续以“讲比活动”为龙头,积极组织企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职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鼓励人人参加一项技术攻关活动或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要进一步发扬“传帮带、赶比超”的优良传统,把企业有组织的研究开发工作和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开展小设计、小革新、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等活动,使这一特色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不断焕发生机和活力。要逐步建立完善适应企业特点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组织企业员工在班组之间、部门之间开展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经济效益高的协同攻关活动,敏锐把握创新苗头,激发创造活力,推动职工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创新人才不断涌现,不断激发群众性的创造活力。

四是以“企业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为切入点,切实加强企业科技人员的联系,为企业转型发展激发创新热情。

科技创新,是经济转型升级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创新是多层次的,即包括科研院所进行的原始创新、企业进行的技术创新,也包括全体企业员工开展的群众性创新活动。企业科技工作者作为具有丰富专业技术知识、直接参与技术创新进程的社会群体,既有及时获取最新科技信息、提升自身素质的需求,也有实现自身价值、获得社会认可的需求,往往对企业发展和技术创新工作有着独特的见解,是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和中坚力量。因而,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是推进企业科技进步与创新的重要保障。

企业科协是企业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要高度关注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成长需要,支持企业青年科技工作者参加高水平学术活动,为他们获得新思想、了解新信息、把握前沿科学技术的最新趋势创造条件。要及时了解和准确把握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思想状况、生活状况和工作状况,推动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切实关注企业科技工作者心理需求,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自觉遵守科学道德规范,增强自律意识,着力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要积极帮助企业科技人员开展职称评定、专利申请、知识产权保护等工作,做好优秀企业科技工作者的推荐、评选、表彰、奖励和宣传工作,促进创新人才特别是青年创新人才脱颖而出。

6.企业培训会讲话 篇六

张选会

(2009年5月12日)

各位学员、同志们:

为进一步提升全县非公企业负责人的工作水平,促进我县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年初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县委决定由县委党校和县工商联联合会举办全县非公企业负责人培训班。在此,我代表县委对培训班的开班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参加这次培训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下面,我就办好这期非公企业负责人培训班,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正确认识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党的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变化息息相关。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拾遗补缺”,到党的十三大的“有益补充部分”,再到党的十五大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更加明确。从我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县委始终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别近年来,县委审时度势,把非公有制经济做为全县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按照“鼓励、支持、引导、帮扶、推进、监督”的工作要求。通过政策牵动,市场推动,能人带动,改革推动,使全县非公有制经济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经济总量不断上升,经营领域不断拓展,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经营规模逐渐扩大,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目前,全县各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已达1多万户,占全县经济组织总数的八成以上;非公有制经济总量已占到全县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上缴税金占到全区财政收入的40%左右,成为全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活跃城乡经济,满足社会多方面需要,增加就业,增加财政税收,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经济结构转型时期。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我国加入WTO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既面临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作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一定要正确认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跳出家庭式管理模式,紧紧围绕县上确定的产业政策和发展方向,牢固树立竞争意识、危机意识和发展意识,继续发扬艰苦创业、负重拼搏的精神,抢抓机遇,整合优势,明确方向,乘势而上,放手、放胆、放心发展,先干,大干,快干,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不断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努力形成一批品牌响亮、实力雄厚的企业集团。

二、充分认识举办本次培训班的重要意义、举办非公企业负责人培训班,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

十七大报告的思想精髓是科学发展观,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赋予了乡镇企业“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县域经济、转移农民就业”三大任务;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中,继续明确了“两个毫不动摇”,确立了非公经济的重要地位,指出了促进非公经济、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方向。如果说大企业体现着经济发展的实力,则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体现着经济发展的活力,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是民生经济、老百姓经济,是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因此,在非公企业大力学习、倡导和树立科学发展观,是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只有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才能全面推动非公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举办这次培训班,就是要帮助非公企业负责人提升能力水平,放眼全局,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科学发展的思维方法,以新观念推动思路创新,以思路的转变推动工作的新突破;就是要不断提升广大非公企业领导干部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提高带领企业职工加快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实际本领,在创新中不断推动各项工作的发展进步。

2、参加本次培训学习,是非公企业妥善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需要。

当前,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等一些因素的影响,使我县的非公企业发展受到了很大冲击和影响,以非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之所以受到冲击,究其原因,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国际经济形势发生重要变化,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还在发展蔓延,世界金融市场动荡,经济发展明显放缓,市场需求明显减弱。二是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人民币升值、各类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用工成本增加、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多种因素叠加,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三是非公有制企业贷款难问题突出。目前,非公有制企业贷款与其占整个经济的份额、占劳动力的份额、占出口的份额、占利税的份额不匹配。同时,随着产成品库存和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增多,非公有制企业资金缺口进一步扩大。四是一些非公有制企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不强。企业管理粗放,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和技术,还有的盲目扩张,盲目跨业经营,难以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生产经营出现了困难。举办本次培训班,就是要立足当前面临的问题,以培训班为平台,为在座的各位学员寻找发展的出路,为你们解答当前非公企业发展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科学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应此各位学员非常有必要参加本次培训。

3、举办这次培训班,是加快非公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举办本次培训有利于企业更好的了解、掌握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企业要发展,必须在国家政策和法律、法规充许的范围内开展合法的生产经营活动。同时,企业的发展,有一个方向的问题,党的方针、政策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讲是至关重要的。大的要与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保持一致,小的要与地方性产业政策的调整保持一致。这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基础。俗话说“靠着大树好乘凉”,只有领会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倾向性,才能抓住机遇,占得先机,调整经营方略,促进企业发展。这次培训是企业主了解、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新的改革措施的重要渠道。通过这个有效途径,可以将国家大政方针迅速传播到企业中,把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支持保护政策贯彻到企业经营管理中去,并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寻求更好的政策与环境支持,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

三、非公企业要立足实际,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非公企业而言,加快发展、科学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要求我们要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具体措施上,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牢固树立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观。

非公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要必须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即科学发展观。非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眼前,更要高度关注将来;不仅关注环境提供的机遇,更要关注自身与环境始终保持良好的协调;不仅关注经济效益,更要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护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不仅关注传统技术的统筹发展,更要关注应用和发展高新科学技术;不仅追求技术的先进性,更注重追求产品的适用性、服务的满意性和发展的长远性。

2、要加快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民建和民营企业家协会的作用。

非公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充分发挥我县商会的作用,凸显界别特色;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家协会在发展非公经济中的协调服务作用,坚持“团结、帮助、引导、教育”的工作方针,当好“桥梁”和助手,为我县民营经济的发展当好参谋和助手。

3、要树立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非公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要用科学发展观引导企业健康发展,树立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切实建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引进人才、用好人才、关爱职工的机制。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赢得了人才,就赢得了机遇,赢得了未来。要通过不断的、全方位的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要严格遵守《劳动法》,深入扎实开展好“关爱员工、实现双赢”的活动,真正尊重员工的权利,切实保护员工利益。

4、要注重知识更新和提高素质。

非公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要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健康发展,要注重知识的更新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要自觉把学习作为自己第一需要,注重学习、善于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市场风险,在激烈的竞争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5、要树立开放发展的理念,走强强联合的道路。非公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要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引,必须要树立开放发展的理念,走强强联合的道路。要使企业从小而散向公司化、股份合作制、集团化方向发展,不断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既要激活内部源,也要扩大外源,发展自己的企业离不开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重组。要强化和培养创造品牌的意识,塑造出一批在市场上站得稳、叫得响、拿得出的品牌,以提升企业整体素质,打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公众形象。

6、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

非公企业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方式。必须不断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迅速发展的现实,使企业在采用先进技术做好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建立自己的技术创新体系,并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支撑,把推动发展与推进自主创新有机衔接起来,把转变发展方式当作落实科学发展观是的重要环形节和内容,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让企业关注资源和环境问题,走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发展路子。要把握投资欲望,自主创新,促进产品升级,转变经营方式,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

三、珍惜机会,确保培训取得良好的效果

县委非常重视非公企业的工作,今年年初,将非公企业负责人培训班作为全年主体班次之一,列入了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县委党校和县工商业联合会对培训方案进行了精心策划和认真准备。大家都知道,岐山的民营经济起步早、发展快、生命力强,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许多企业锤炼出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企业精神,也蕴涵出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但相比之下,我们的思想解放程度、创新思维层次、经营管理水平,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因此,我们要利用这次培训,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为保证培训班的顺利进行,在此,我向大家提几点要求:

一要转变角色,潜心学习。这次参加培训的都是全县非公企业负责同志,虽然我们平时工作都很忙,但既来之,则安之,希望大家静下心来,排除一切干扰,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学习中去,把自己当成一名普通学员,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听讲,潜心思考,真正做到坐得住、听得进、想得深、得实效,最大限度地获取知识,进一步充实提高自己。

二要讲究方法,学以致用。这次培训内容丰富,既有非公企业工作的实践与探索,又有企业相关政策法规、创新管理等课题,采取了专家授课、参观考察、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内容与我们企业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加强相互间的探讨与交流,互相启迪,共同提高。

三要遵守纪律。希望大家要严格遵守培训纪律,认真参加培训班的各项活动。要遵守作息时间,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培训期间原则上不要请假,如有特殊情况,须事先向班主任请假;要尊重授课教师,专心听讲,确保通讯工具不发出声音,也不要随意进出打电话,影响课堂秩序,希望班主任实履行职责,全力搞好服务,确保培训班圆满成功。

同志们,非公企业工作的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希望大家珍惜这次培训的机会,按照党的十七大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为促进岐山非公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7.企业培训会讲话 篇七

“我那个培训经理都不知道什么叫培训,光浪费钱?”

大家觉得耳熟吗?

是的,没错,经常听过很多培训经理如此抱怨自己的老板,与经常听到很多企业老板如此抱怨自己的培训负责人,仿佛大家对于培训都有一肚子的委曲无处诉说,而企业的培训工作就在这种互相抱怨中不见起色,沦落成了永恒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不得不说“可怜的培训啊!”

培训,真的是鸡肋吗?答案可以肯定当然不是!

一家企业基业长青的三大基石:企业文化、经营模式、人才培养体系,可见培训对于企业的重要程度,那为什么我们的企业培训会成为鸡肋呢?

总结数百家零售企业现状来看,根本原因是企业所有者和培训管理者对如何做培训,如何管理培训,如何评估培训效果等关键问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种种问题都是培训管理体系的上层设计的问题,在开展培训前、在进行培训体系设计与搭建前,我们的零售企业的所有者和培训管理者特别需要搞清楚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厘清培训与企业战略的关系;另一方面,让培训与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相结合。

第一,让培训与企业发展战略同步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要做正确的事,还要正确的做事,前者强调企业要设定正确的战略发展方向,注重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做事的效果,后者强调企业的执行能力,注重通过经营方式和管理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和经营业绩。企业的经营战略确定之后,必然转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进而分解为众多的业务运营体系,并通过相应的组织架构和具体岗位职责,通过合适的员工去实施。正确的战略和业务运营只有通过合适的、胜任的员工才能有效实施,从而在经营的过程中,在高效率的业务运营中,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培训的价值,正是在服务于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和业务运营过程中实现的。

企业培训的使命:为企业培育员工,让企业成为一个好企业,让企业成为一个具有极强竞争力的企业,达成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

做好培训的前提必须要有战略高度,战略远见,必须要搞明白:企业是由什么能力组合起来的,哪些才是核心能力,如何管理这些能力,又该如何提升这些能力?

我们做培训不是搞好培训接待工作,也不是搞几门培训课程上,而是为企业源源不断地输入符合战略需求的人才。

第二,让培训与企业组织的成长相结合

企业经营的是什么?即不是产品组合,也不是服务组合,而是能力组合。

企业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以不断地提升整个组织的能力作为支撑,而组织能力的成长是通过员工知识和技能、包括管理水平等综合能力的提升来实现的。企业培训需要结合企业的发展需要、员工的绩效测评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实施,使员工的发展与组织的成长与运营业绩提升相结合,通过提高员工的知识能力和业务能力,进而提升整个组织的能力和运营效率,促进组织的成长。

以上两点企业老板和培训管理者需非常明确并达成共识,然后再开展培训体系搭建、培训课程设计、培训师训练、培训评估等工作,即谋定而后动。

本人就曾经历过一家零售企业,企业董事长是个实干家,一方面对自己企业的发展有着清晰的规划,另一方面对培训也有非常准确的定位,培训在企业发展战略中的定位、角色、功能和目标等都清晰而坚定。他的企业在什么阶段做培训体系建设,在什么阶段做人才输出,在什么阶段开始人才产出等等都成竹在胸,当很多人提出培训无用论、培训浪费论时他一直嵬然不动,踏踏实实地将培训体系建起来了,将内部培训师也训练出来了,在三年后也收到了非常大的成效,在一次偶遇中这位老总像是下决心似跟我说:“我一定把培训体系建设的这条路走下去,坚定不移”。

而作为零售企业的培训管理者该如何操作呢?

企业的战略目标需通过一系列的运营管理落地为可见到的结果,这里面包含一系列的资源要素整合,作为企业的培训管理者需要:

依企业发展成熟度设立培训规划;

从业务目标和关键问题挖掘培训需求;

根据员工能力成长来制定课程开发;

建立一套培训的职能管理组织结构;

拟定工作流程和制度;

建立起与培训中利益关系人的正式和非正式协调;

搭建学习平台,推动组织学习的气氛;

总之,企业老板和企业培训管理者是企业培训是否成为“鸡肋”的关键,只有两方充分沟通,将培训理念梳通一致、将培训体系系统建设、将培训工具严格落地、将培训效果量化具体化方可建设出让我们“如获至宝”的培训体系!

培训真的很重要!

8.企业职工培训与企业文化建立 篇八

[关键词]:职工培训 员工素质 企业文化

人才对企业的重要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人才的。而现在社会上却出现一种怪现象,一是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难,二是企业招聘不到合适的专业人材。使企业的发展受到制约,而解决这一供需茅盾的问题就是企业应立足本企业,大力发展企业培训,培养出企业急需的各类人才,使企业建立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库。企业通过长远的培训机制。将企业打造成“定位准确、优势突出、整体性强、相互支撑”的具有现代企业文化的文明企业。

一、建立明确的培训目标

建立明确的培训目标,需要立足企业现状,着眼企业末来发展,构建一套符合企业培训管理实际的目标培训运行体系,确定不同时期、不同岗位、不同层次员工的培训需求,制订出长期、中期、短期培训计划,并有效的组织管理实施。应作好几个主要环节:部门提出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计划、设计培训课程、组织培训的具体实施、培训效果评估。以保证培训在受控状态下有序进行。

二、激励员工的学习热情

1、健全企业奖励机制,对于在培训中表现突出或在相关的技术比赛获得奖项的人员,除在物质上给予重奖外,全部纳入企业人才库,作为企业选拨人才的预备队。

2、完善企业的工资机制,对于技术过硬的技术工人或在培训中成绩优异者,在基础工资基数上与以区分。使工资与技能水平紧密结合,体现出科学、公平、合理、透明的考核和奖励标准。促使员工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思想转变。

3、一专多能的技术人才培养。企业提倡有本事、有能力的技能操作人员,突破职业等级、工种等条件的限制,走复合型人才之路。设置高技能岗位序列,从薪酬上提高高技能人才待遇。提高员工学习知识提升技能的积极性。

三、师资队伍选择与建设

1、建立一支兼职的培训师队伍。由企业内部的优秀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的操作员工、技能专家等进行整合。他们既具有专业知识又具有宝贵的工作经验,保证培训内容与工作有关,可以立杆见影的体现培训成果。建立一支兼职的培训师队伍,并对其进行不定期的培训,以保证师资队伍走在行业的前沿,并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夯实理论基础。为提高企业培训质量服务。

2、企业与学校合作获得技术支持。大专院校的教学设施和专业的教师队伍是一般的企业所无法企及的,企业与学校可以形成一种长期的合作关系,可以借助学校的师资力量或是新的科研成果,为企业解决现存的技术难题和在产品在设计开发、试制、加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同时可针对产品类型为企业培训出一批技术过硬的技术工人,还可大大的缩短产品的试制周期。使企业和学校实现双赢。

四、树立全员培训的管理机制

1、职工培训不仅仅是为了目前的需要,更要考虑将来的长远发展。要根据企业现状及目标,系统制定各部门、岗位的培训发展计划。要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制定具体多样的培训主题,在培训的内容上体现不同的深度。制定涵盖企业所有职工的、持续的、经常性的培训机制。

2、企业里不仅要有一部分优秀人群,更要考察企业的整体状况。只对中高层管理者进行培训而忽视对基层员工培训,或是只对基层员工进行培训而忽视对中高层管理者培训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因为只针对部分人员进行培训不能充分发挥全体员工的集体作用,不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从而制约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企业培训就是有组织有计划的企业全员的学习,不论管理者或者员工,都需要不断地的学习。培训对象应该全员化,要按职务、岗位、文化程度分类、分层次对员工进行持续培训。

五、重视培训效果的评价

培训效果评价是培训过程的重要环节,一方面可以反映培训成果,总结培训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可以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培训的持续改进。可用以下的方法进行实际评价。

1、学员的直观评价。也就是学员对整个培训过程的意见和看法,具体包括,对培训计划是否满意、是否喜欢、是否认为有价值。包括对培训的内容、讲课老师水平、培训的方式、时间安排、环境设施等各方面的满意程度。培训过后培训学员返回工作岗位后的技能变化。

2、选择与培训内容相适应的试题,对所有参加培训的员工进行测试。或是委托省市技能鉴定中心,对所有员工进行培训后的测评,对达到相关级别的发给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作为对员工进级和确定工资的依据。

3、参加各类技能比赛。企业鼓励员工参加市一级、省一级或是国家一级的各类技能大赛,充分展示企业员工的技术能力。并以此来评价企业的培训效果。

通过培训,企业管理者必须对企业培训的意义予以重新认识,重新定位培训在企业生产中的地位,把企业培训看成是关系企业未来生死存亡的大事情。企业管理者要有人才的忧患意识,要明白今天的培训决定着明天的企业竞争力、信誉度和员工素质结构,培训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证。

9.企业培训会讲话 篇九

这次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法律法规培训班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和《安徽省统计管理监督条例》,增强企业法人的统计意识、报表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服务性和权威性,为县委、县政府驾驭全县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下面,我就当前形势和培训班学习讲两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努力实现经济跨越性发展。

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全国经济运行态势高度关注,紧抓全国各类统计数据,严密监视统计数据这块“晴雨表”,确保全国经济运行健康持续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县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全县经济保持了较快发展的态势。1-6月份,全县生产总值8.4亿元,同比增长12%,全县工业增加值3.23亿元,同比增长22.6%;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84亿元,同比增长77.8%;完成财政收入9850.8万元,同比增长24.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25亿元,同比增长69.8%;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2.09亿元,同比增长9.5%,加快推进了我县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统计工作是一项重要工作,县统计部门是县政府的组阁单位,其主要职能是依法统计全县各行各业的报表数据,实事求是的开展各项大型普查和专项调查,及时准确地为县委、县政府及社会各界提供服务。在新形势下,统计内容不断加大,涉及工业、农业、投资、建筑、商贸、劳资等十大项领域,同时承担了经济普查、农业普查和人口普查三大普查任务,以及企业景气指数调查,流通企业调查,劳动力资源调查,群众安全感调查,1%人口抽样调查等30项专项调查,还承担了全县贫困人口监测任务,每月统计数据达十万个,年统计数据超过百万个,统计工作者是辛苦的,同时从事统计工作的同志又是光荣的,县政府将大力支持统计工作,不断提高我县统计工作水平,朝着统计信息化方向迈进。

二、努力学习,加快发展,准确及时做好统计报表工作。

上一篇:计算机考研指导下一篇:今天阳光好的心情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