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之我见(共19篇)
1.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之我见 篇一
关于提高课堂效率之我见
学校教育活动的主阵地是课堂。教育改革是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新课程理念最终要通过课堂中的教学得以实现。如何将思想理念转化为改善教学活动,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这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那么,应该如何来提高课堂效率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导入的“有效性”——良好的开端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导入正是起着这样的作用。成功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兴趣盎然、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理解和记忆的速度会大大提高。导入方法有:游戏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演唱导入法、直观导入法等,无论是哪一种导入法,都要求导入的“有效性”。
二、朗读的“有效性”——语感的培养
朗读在英语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中国中小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英语语言环境,大力推行英语朗读教学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朗读具有视觉上的因素,它要求朗读者仔细看着语言材料,又具有口语的因素,朗读者大脑想着发音,然后专注地念出声。英语朗读能够体现出英语教学的内化真谛,大量准确的朗读能够促进听力和口语的同步提高,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因此,在教学中不能忽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
三、活动的“有效性”——语言的运用
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言,在活动中运用语言,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听、说、唱、演、玩等形式学习新知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加了学习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另外,在设计活动时还要注意学生的反馈,如,像 Do a survey 这样的活动如果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设计和组织得不好,就会造成课堂纪律混乱,学生无法控制的后果。最后的反馈也非常重要,这样可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评价的“有效性”——真情的交流
这里所说的评价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表现的口头评价。口头评价作为师生感情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看似平常的话语,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热情,为学生的不断发展提供新的空间。英语新课标指出:英语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而口头评价就是形成性评价的一种。所以,我们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口头评价,以此来作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手段。
2.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之我见 篇二
众所周知, 无论何时何地, 无论处在怎样的环境下,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始终是对我们语文教师提出的重点要求。那么什么样的一堂课才是一堂有效的课呢?我以为, 在一堂课中, 备好课讲好课;把课堂还给学生, 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学生学习的质量好、效率高, 每个学生个体的能力都有所发展。那么这堂课就可以说是高效的。笔者经过二十来年的课堂实践, 感悟到以下几个方面对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确实有较大的作用。
一、集体备课互补优势达到讲课最优化
语文学科的文本内容是丰富多彩的, 其文体形式又是多种多样的, 准确地把握文本特点, 深入研读文本, 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经。
我们学校进行了一周一次的周前集体备课, 备课组老师对一周要上的课程, 用说课的方式展示自己对文本的处理设计或课堂结构安排。
我们知道, 不同的文学作品本身有着其各自不同的风格。每个教师的自身素养和个性喜好使得教师在长久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教学风格。或擅长于朗读教学, 或擅长于分析教学, 或系统性归纳, 或长于启发引导, 或是组织讨论等等。教师一旦遭遇自己所偏爱的内容, 必定会不自觉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对文本作出最优化的课堂设计。这样在周前的集体备课中, 我们备课组成员一起互相交流, 取长补短, 大胆地舍弃自己的“智慧结晶”, 自觉地借用同仁的最优化的课程结构设计, 完善自己的备课。有时, 遇见重要作品大家都感觉挺有嚼头, 我们就干脆共同设计典型教案交换上课, 让最适合这一文本风格的老师与最优化的课堂设计走进每一个班。
八上《雷电颂》一文, 我们初二语文组邀请组内的卢剑屏老师上。卢老师一向感情充沛, 激情飞扬, 擅长演讲, 普通话又过硬, 对话剧很有研究。《雷电颂》是一篇悲壮、慷慨、激昂的抒情独白, 其教学目标就是要求学生在大声地有感情朗读中想象剧情, 走进屈原丰富的内心世界。
卢老师以其激越的朗诵走进我们初二年级。以指导朗读方法入手——学生制造音效, 老师范读——学生逐段理解性试读……两堂课后, 学生的课堂反馈中频频出现:“我终于明白我也能朗诵”、“卢老师的朗诵及指导令我终身难忘”、“朗读中我真的成了屈原”等真诚的溢美之句。
确实, 朗诵的体验效果是阅读。一堂好的朗诵课, 不仅能达到有声的感染、情感的共鸣, 更重要的是能达到自然体悟文本内涵的目的。这一堂以老师的个人魅力与文本设计的优化组合的课, 几乎吸引了初二年级的所有老师和学生
这样, 通过集体备课来优化课堂设计, 择优互补, 让文本挑选老师, 使我们语文课堂处于一种持续的活跃新鲜状态, 让学生从不同风格的老师所营造的不同风格的课堂中, 感受到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的魅力。学生对课堂的喜欢, 就自觉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撰写报告体悟文本拓展课堂时空
新课程改革提倡要培养具有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学生。古人又云“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笔者认为, 语文课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读书”, 因此我一直把读第一遍书的权利交给学生。从初一开始就坚持让学生撰写“预习报告”。
预习报告包括四部分:通读、查询、质疑、心得。“通读”部分基本解决字词音形义的掌握;“查询”部分了解作者作品、背景、影响等;“质疑”则重在创新, “尽信书不如无书”, 我告诉学生他们是思维最活跃、最有梦想和思想的年纪, 不要局限在他人的樊篱里, 学别人的思想的同时要有自己的思想, 大胆地发问、怀疑;“心得”即在质疑的基础上, 把与作品中思想有共鸣, 或是读后有所感触的触发点记录下来。
实践中, 发现预习报告最能体现学生自学的能力层次。理解力越强的学生, 其报告中心得部分总有独特思想火花迸发, 让我看到另一片新的思想天地。理解力稍欠但勤学的学生则查询上总肯下苦功, 对相关知识旁征博引, 这一视野的拓展是我们课堂讲解上难以奏效的。再则, 那些理解力不够, 语文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则至少会做好“通读”和简单的“查询”这两项, 在第一阅读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熟悉。
总之, 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前都对上课作了准备, 因而在我的语文课堂中, 可以说, 学生们个个有备而来、有疑可问、有感而发、有兴畅言。课堂节奏加快, 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大大激发, 课堂成为学生交流、解疑的场所,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课堂中有了收获。
记得八下《小石潭记》一文的预习报告, 学生们普遍对文言字词进行疏通, 并联系以前学过的诗文对柳宗元的生平、作品的写作背景, 尤其是《永州八记》进行了详细的查询;在质疑部分有好些学生提出“柳宗元一行六人, 足以热闹山水, 为什么还是感受到‘以其境过清, 不可久居呢’?”
我在备课时, 就以这一问题为切入口, 居高临下, 提出“小石潭的环境有何清?”“游小石潭的人有何心境?”两个问题。分析这两问题既对文本写景记游部分作深入的理解, 又能引发学生对“景”和“情”之间关系的讨论。因为这一问题是学生自己心中之疑, 所以讨论热烈有效, 自然引入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之说, 并结合《江雪》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水调歌头》, 还有张岱《湖心亭看雪》等, 深入理解了柳宗元作品及古代文人郁愤之作内在的那个“我”。
在预习报告的基础上再进行课堂教学设计, 做到了有的放矢。学生的劳动成果及时在课堂得到了欣赏、肯定, 甚至被利用推广, 这样学生有了成功感, 就对自己有了信心, 对课堂有了兴趣, 也就会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语文, 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课前花絮日积月累激活思维火花
笔者在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生涯中, 始终不曾放弃的日涵月泳的是课前三分钟演讲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课前三分钟演讲内容要求是根据所学课文的相关知识, 或是一个成语故事, 一则寓言, 或是一段评论, 一事一感悟……这个环节其实是与前文提到的预习报告相呼应的。学生们在预习过程中拓展到文本以外的小知识, 或是感悟到上课过程中的一点启示、一点共鸣, 每堂语文课前拿出来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分享, 发表自己的看法, 抒发自己的情绪。这一活动, 对锻炼学生的胆量、提高表达思辨能力无疑是十分有效的。但长久以来, 笔者认为对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十分显著的促进。
有任务, 就有压力。轮到三分钟演讲的学生在预习的时候, 对文本的思考就会更用心, 查询则就更详尽。而其他同学则会对语文课更为期待, 演讲的内容往往也能引发全体学生的思考讨论, 使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更为深刻, 从而来提高课堂效率。
九年级《变色龙》课前, 轮到演讲的同学讲了一只寓言故事《三只蜥蜴》。大意为:三只蜥蜴为了求得生存, 其中第一只大兴土木, 改造环境;第二只不怕路远辛劳寻找适合自己生活的地方;第三只蜥蜴借助阳光和阴影学习改变自己的肤色, 苦炼高超的隐蔽本领。学生在讲完寓言之后, 总结“你可以适应环境, 可以改变环境, 但千万不要梦想让环境来顺应你”。
这只寓言是学生在预习课文《变色龙》时查询的相关资料。结束三分钟演讲后, 我补置了一个作业:试着客观地评价三只蜥蜴的行为。上完《变色龙》后, 我又追加了一个题目:《变色龙》中的人物 (任选一类) 是哪一只蜥蜴, 他们的求生方法是什么?
从作业情况看, 九年级学生的思辨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他们对每一只蜥蜴都进行了正反思辨, 认为第一只蜥蜴既可褒其勇气可嘉, 又可贬其自不量力;第二只蜥蜴既有创新思维, 又有逃避现实的嫌疑;第三只蜥蜴则能注重自我, 积极改变自我, 却又担心其是否会陷入“同流合污”“随波逐流”的陷阱。对《变色龙》中的人物, 学生们分析赫留金笔许多公众人物的言行后预言, 这些人都极有可能变为第三只蜥蜴, 所以他们在文末都极力呼唤第一只蜥蜴的诞生和涌现。
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之我见 篇三
一、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提高听课效率
怎样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呢?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我一直是这样要求学生,一读、二批、三查,完成每一课的具体的任务。
1、会读。先初读课文时,可以采用默读了解的方法,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比如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介绍了一个什么人,描写了一些什么景,告诉我们哪些知识,抒发了怎样的感情等等。然后细读。了解一下课文所表达的中心,并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在初步弄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来表达中心思想的,最后精读。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
2、多批。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
3、多查。预习课文时,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回生的字词。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就能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
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1、创设适宜的情境,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培养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的重要。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在这种心态下,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等都会明显提高。”学生只有在做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时,才能真正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同时迸发出创造的火花。所以,作为一名教师要充分重视在教学中体现“趣”,让语文课堂焕发勃勃的生机。
2、给学生成功的愉悦,帮学生树立自信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有一种成功的情感体验反复多次,就会产生学习的愉悦感。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设法给学生以成功的满足。课堂提问,问题不宜过难或过易。问题太难,学生无从下手,可望而不可及,长此以往学生容易丧失信心和兴趣,影响课堂效率。问题过易,学生不用思考便能回答,不具挑战性,即使答对,也无成功感,同样也会影响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提出问题时要全面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和保持浓厚的兴趣。另外,学生回答问题的答案可能多种多样,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对学生独特的思维方式及时肯定,对学生能提出问题应以表扬,让学生体味教师赞赏的愉悦。学生有了成功感,就对自己有了信心和兴趣,也就更主动、更积极、更专心地学习语文,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给学生动脑
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应该构建一个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语言的探究活动中来的课堂教学模式。这个教学模式应该让学生动起来,做到“动脑、动口、动手”因此,就要千方百计的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来,跟随老师的思路动脑、动嘴、动手。
让学生动脑,就是要让学生积极思维。语文备课时就针对每一节课的知识内容设置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贯穿在观像、引探、分析、总结规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针对问题去思考,只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思路积极思维,把一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出来,这样学生对新知识才能够“记忆深刻”,这样的课堂才能提高效率。
三、提高学生总结课文的兴趣和概括能力
1、学生谈收获,全方面总结。这样的总结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谈,随便说。对说到点子上和重点上的学生大加赞扬,及时鼓励。激励他们发言的勇气和胆量。对一些不爱发言的学生,可以提问“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这样简单问题来引起学生对该堂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提高概括能力,逐渐提高全班学生总结课文的兴趣。
2、学生谈感触最深的句子和段落。学生的总结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后,可以提高要求让学生总结课文的写作特色,或者谈一谈哪一些句子和段落给自己留下较深的印象和感受,这样既达到了对重点句段的理解,也提高了学生的赏析水平。
3、学生谈课文的写作特色和艺术。最初,这种总结教师要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师对课文中的独特描述有意做些改动,让学生谈感受,同学互相议论这样写的好处从而发现作者的写作特色。慢慢的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每一篇课文的写作特点和不同作者的写作特色,提高学生读书的水平和总结、概括能力。
4.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篇四
当前,我们农村小学的科学教学受教师专业素质和实验条件的制约,状况颇为尴尬。一些教师主要采用课堂讲述的方法,只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忽略科学过程,在教学中明显表现为“过程缺失”。随着新课程的实施,“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成为核心理念。因此,我们要让“动手做”、“做中学”为特征的探究学习形式日渐成为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让学生亲历以探究方式进行的科学实践活动和过程。做起来、动起来,我们的科学课才会精彩纷呈。
一、激发兴趣,提出问题
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从野心或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诚产生。”这都说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重要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是每一节科学课成败的关键。对此,新课的导入必须创设一个愉快、乐学、善思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乐于参与到科学学习中来,对科学知识产生悬念、渴求。同时学生又在情景活动中进行发散思维,提出问题,这样的问题符合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本课的学习中心,使学生在短短的时间里沉浸在渴求知识,探索未知,乐于实验观察的氛围之中。
好的科学课,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注重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生产生了学习兴趣,就会积极主动、专心致志而且津津有味地去认识事物和现象,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每节优质科学课,都有一个好的开头。一个引入入胜的开头,是教学成功的一半。
例如,教学《加热和冷却》一课,上课时,教师在玻璃黑板上用酒精写上“水飞了”三个字,在短短的十几秒钟内,“水飞了”三个字就“不翼而飞”了。正是由于所写的三个字“不翼而飞”而在学生脑海中造成悬念,激发起他们的好奇心,由此他们会提出:“水”为什么会“飞”了的问题?这样,就驱使他们去探究“水”是如何“飞”了的。
再如,教学《摩擦力》一课,先让学生做两个实验,一是在光滑的平整的桌面上拉动木块,二是在粗糙不平的桌面上拉动木块,让学生观察其结果,并立即提问“刚才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启发学生思考、比较。
又如,教学《简单电路》一课,教师对学生说:“你能利用桌上的材料使小电珠亮起来吗?把你每次实验的方法和结果用画画或文字表达在白纸上,看谁试验的方法多,失败的次数少!”这样,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激起了他们的创新意识。
因此,我们感受到,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采取不同导入方法,可以使每一节科学课的“起调”有新意、有趣味,引人入胜。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问题的产生通常要比它结论的得出更为重要。”科学课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谈话交流、创设情境等有效的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起探究的欲望,引领学生主动而积极地走向预期的学习目标。
反思我们的教学实际,我们感到:提出问题是小学科学课科学探究的重要内容和探究过程的重要环节,担负着发展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的任务,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同时也是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激发孩子求知欲的关键环节。一个好的问题,不管教师提出还是学生提出,重要的在于提出问题的环节能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能不能使他们有好奇心,能不能产生探究的欲望。还要重视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产生新的问题统领教学全程。
二、大胆猜想,蓄力待发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低估学生学习的潜能,总不放心学生,认为这样学生可能不行,那样学生可能做不好。这种低估学生潜能的做法当然是不可取的,因为学生的好奇心正是探究的起点,而猜想、假设就是解决问题的侦察兵。猜想、假设无论被证实,还是被证伪,都具有推动认识发展的作用。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实验中可能会出现的现象,并引导学生之间相互争论,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共同进步。
如:在教学《电磁铁》时,教师提出了“电磁铁磁力大小可能会和谁有关呢?”这一问题让学生解决,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可能与铁钉的粗细有关,有的说可能与导线的圈数有关,有的说可能与电池的电量有关……,对学生的种种猜想,教师并不急于肯定或否定,而是对学生积极思维、敢于猜想予以表扬,并要求学生通过实验去验证,很自然地过渡到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这一科学课的重要环节。
又如,《摩擦力》一课,为了解决“在刚才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的问题,教师又让学生进行多次实验、观察,学生提出这样的假设:①光滑的台面容易拉动,粗糙的台面不易拉动,因为阻力不同;②光滑的台面拉动时橡皮筋短,粗糙的台面拉动时橡皮筋长,因为阻力不同;③拉动时力有大小,因为手中的力有大小等。学生提出的这些假设说明对问题的答案有了一个比较肤浅的认识,虽然正确与否心中无数,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初步的理性认识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比较大的飞跃。这是科学课所显示的优美“旋律”,扣人心弦,保持兴趣,探求知识的作用,学生也乐于实验,乐于观察,乐于思考。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提出问题后,依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面学过的内容,学生还是能作出有“根据”的预测的。对有些假设,教师可以作指导性提问,包括一系列可以预想到的,用来指导学生思维过程的教师提问。学生在教师指导性提问的帮助下,在讨论结果的基础上,生成的假设,会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假设,而不是科学性不强的臆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者,不要对学生进行过多的干涉,即使有时学生的假设看起来相当幼稚。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自由的环境,以避免抑制学生的讨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学生的注意偏离了问题本身,教师不妨给予简单的提醒,但这种提醒决不能干涉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如何从过去的知识经验中找出着眼点,找出思考问题的路径,使假设尽可能清晰地表达对现象的解释。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对众多的假设进行筛选。
三、放开手脚,自主探究
放开手脚是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让他们大胆地探索,放手地操作,自主实验。当学生在明确研究的问题,并这作出恰当的假想后,让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路设计实验,或根据课本的图示组织实验。对于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则可采取“自助餐”的形式,让学生自己提出研究课题,自己准备实验材料,自行实验。只要没有危险或不安全的因素,一般情况下,教师不作较多的指点,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如果实验失败了,可引导他们自己去查找原因,或看邻组同学是怎么做的,以“兵教兵”的形式来修正改进自己的实验。
遇事有主见,独辟蹊径,是科学创新精神的表现。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的核心,也是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探究获取知识的根本所在。在实验活动中,教师可启发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验。这样,会给学生提供很多求异创新的空间。例如,固体热传导的本领是不是都一样?学生利用师生共同准备的凡士林、猪油、润面油、火柴梗、小木棒、筷子、小竹棒、塑料尺、钢尺、细铜棒、细铝棒、蜡烛、酒精灯等材料进行实验。有的学生用猪油把火柴梗粘在小木棒、筷子、细铜棒、钢尺、细铝棒上后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有的学生把小木棒、小竹棒、细铜棒、细铝棒、瓷匙一一放在点燃的蜡烛上烧,看是不是烫手;有的学生将小木棒、玻璃棒、小竹棒、细铜棒、细铝棒均卷上窄纸条分别用3~5秒钟的时间放在蜡烛或酒精灯上看是否燃烧;有的学生把上述物品都放进热水杯里,摸摸另一头是不是发热等等。学生不停地操作,不停地思考,就会不断有新的创造。
好多科学课上,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科学、做科学。对于实验的要求与步骤,老师不直接把课前准备好的条文出示给学生,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实验的步骤与注意点,教师给予适当的修正,这样的实验过程,更利于学生掌握,做起来更得心应手。在这种行为参与的过程中,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课堂因学生的动手体验而精彩。新课标确立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宗旨,“科学素养”的内涵主要包含三方面,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科学知识、科学技能、科学方法与科学能力;科学行为与习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是科学素养的核心。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至关重要的,但良好的科学素养是不能靠外部的灌输得到的,而是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逐步获得的。在这一宗旨下,探究既让学生获得准确的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发展他们科学探究的能力;既让学生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他们科学的自然观。实验显然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非常有效的途径,也是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的重要方式。当然,在实验过程中不但要提倡自主、民主、开放、创造性的探究,也要指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进行规范化操作。有时实验时往往因仪器多,材料多,实验的步骤多,产生的现象多,学生不容易掌握整个实验的全过程。教师应事前明确指导学生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必要时把实验全过程分解成若干个大的步骤,给学生有个清晰的思路,关键的步骤教师还可以再作分解,作必要的示范。教师示范时操作要规范,遵守操作规程,要求学生操作时也要遵守操作规程,强调规范化。这对安全或是对取得实验效果来说都很重要,对培养学生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也很必要。如实验中如何点燃、熄灭酒精灯,试管夹夹在试管的什么位置,加热时试管口对何方,如何转动试管,加热完后怎样放置,怎样取下试管夹等等,教师都要具体指导。学生开始做实验时操作不好,甚至有失误,这是正常的,只要教师耐心指导,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学生最终会按教师要求有条理地进行实验。
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实验由教师设计,实验的步骤由教师一步步演示,学生按部就班,或是教师给的材料仅仅是教师预想中的实验材料,就整个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中,学生看是参与了,其实质是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其心智活动很少。我们认为:实验设计、验证的方案可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适当地指导,学生的方案有对有错,对了要给予鼓励,错了鉴别、分析原因,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违反操作要求的,老师要及时予以纠正。其设计实验、验证的过程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四、实话实说,鼓励创新
实话实说是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科学作风的表现。科学课要在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中,培养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思想。汇报交流是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对知识的理解进行说明、概括的过程。一般以小组代表汇报探究信息,然后全体讨论初步形成共识,再小组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验证,得出明确结论。在教学改革不断发展的今天,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各持已见,正在被我们所日益接受和提倡。我们的教师不再坚持自己的唯一的标准答案,不再把结论直接告诉学生,也不再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而是努力地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或许学生的结论是幼稚可笑的,或许学生的结论和老师的标准是有一定距离的,但这些探究后的“发现”才正是学生所需要的,哪怕学生所取得的“成果”是微乎其微的。
例如,教学《加热和散热》一课,学生分组进行“水的沸腾”的实验,汇报观察结果,有一小组学生代表汇报水沸腾的温度是102℃,另一小组学生代表反映水沸腾时他们的温度计只显示98℃,教师听后并去看他们实验装置上的温度计,情况均属实。于是就表扬了他们如实汇报实验结果,同时引导他们找其原因,说明这可能是温度计质量问题,调换温度计继续实验,结果他们都测出水沸腾时温度是100℃。培养学生从小不说假话,不说空话,重在长期习惯的养成。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小学科学课程的宗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应体现在自然课堂教学过程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加强创新教育,已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在科学教学活动中应着重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不要怕学生行为“出格”、“节外生枝”,要善于对待他们的奇特思维巧妙操作,鼓励他们标新立异。教学《电磁铁》一课,在进行怎样增强电磁铁的磁力,以吸起更多的大头针的实验时,有的学生不是增加电池,也不是用增加线圈匝数去寻求增强电磁铁磁力的方法,而是把小铁钉换成大铁钉,继而又换成铜钥匙、铝钥匙、圆珠笔、铅笔做芯进行实验,有的学生想用粗导线与细导线作对比等。教师不但没有阻止他们的做法,而且对他们的做法表示出耐心,善待他们的行为,引起了已做完实验的其他小组的学生的关注并认真地向他们学习。学生积极的动脑动手,实验的热情高涨,教学效果很好。
实践证明,要真正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效率,单纯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教师课前的充分准备是提高科学课课堂效率的必备条件,而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尤其重要,除了课前组织学生搜集本课的相关资料,课后的拓展延伸可更好地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巩固提高课堂效果。针对课堂出现的问题和疑问,积极鼓励学生课后,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和进行有关的实验,继续探索和研究。这种课后的自觉行动,对于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是很有裨益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始终把科学课教学与课外科技活动融为一体,依托《科学》教材,在课后展开创造性的科技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5.提高信息技术教学效率之我见 篇五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多媒体及其相关载体已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手段与信息平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运而生,发展迅速。如何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教师应该不断探索的课题。本人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获得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更新教学理念,凸现学生主体
为了帮助学生纠正对计算机作用的认识偏差和兴趣偏差,将学生引导到正确的计算机学习和使用的轨道上来,计算机教师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正确认识信息技术教学的功能和意义,充分重视并发挥课堂教学效率,正确引导学生在操作和实践过程中,获得正确认识和成功体验。另外,计算机教师也应该从教学入手,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可以多使用课件类、游戏类教学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去,使学生在教学中感到兴趣。例如本人在小报制作这节教学中就利用了AUTHWARE课件来教学,并且让学生参与制作,把学生的作品上传至局域网展示给大家看,放一周看各个作品的点击率,这样不仅让学生自己去欣赏自己的作品,同样也可以展示给其他的同学,带动他们热爱学习计算机。
二、精心安排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夸美钮斯也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基础和前提,是诱发学生学习动机,集中注意力的重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精心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导入方法进行导入课堂教学的。
1、问题式
带着问题去学习,能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问题式导入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直接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学习新课内容,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讨论中解决问题,从面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这一节时,在导入中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① 计算机有哪些本领?② 计算机的特点有哪些?③ 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④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老师的指引下,通过书本介绍的内容,逐个解决问题,从而很好地掌握本课内容。
问题式导入的第二种形式是在新授内容之前,直接向学生提出本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开门见山,重点突出。比如在《文件操作》教学中,一上课就开门提出本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① 用拖放法复制或移动文件。② 用拖放法删除文件。用这种方法导入,使学生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有的放矢。总之,问题式的导入,能够使学生目标明确,抓住重点,激发兴趣。效果也比较好。
2、演示式
演示式的导入也就是能过课件的演示进行导入课堂内容,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比如,本人在教学WORD贺卡制作这一课时,先通过电脑演示几幅精美的电脑贺卡,当学生边欣赏边赞叹时,我趁
机插入:“同学们,这些贺卡美不美啊?它们都是通过WORD制作出来的。其实很容易,你们只要通过今天的学习,也能设计出一幅幅美丽的贺卡。”学生的学习激情与兴趣一下子就被提高了。在进行FRONTPAGE网页制作教学时,我挑选部分以前学生制作的比较优秀的个人网页展示给学生看,当同学们看到或精美或生动活泼的网页时,都非常羡慕,迫切希望自己也能制作出类似的网页,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得以迸发,充分体现了“我要学”的学习态度,从而为下面的学习铺平了道路。
3、对比式
将以前学过的知识同即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在一起进行对比,突出新授内容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如在进行“EXCEL图表的建立与编辑”教学时,我将文字、表格、图表三种形式的信息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先展示文字形式的信息,指出缺点后转换到表格形式的信息,最后再展示出图表形式的信息,让学生通过三种形式的对比,强烈感受到图表形式的优点:形象、清晰、一目了然。从而引出学习图表的目的与好处,明确学习目的。所以说,好的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
三、培养信息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是提高学生学习动力所不可忽视的内容。信息技术教育要着眼于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也就是信息能力和信息意识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向学生提供“资料库”,让学生到“资料库”中去获取有用的材料。有的学生利用“资
料库”中的各种各样的图片、表格,经过处理,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精致华丽的电子贺卡送给老师,有的学生制作课程表、值日表、通讯录来管理班级。也许有的学生运用笔和纸进行学习的能力不如别的同学强,但他们分析、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却高于其它同学,这正是信息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所在。这样,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受到了信息素质的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自己的能力和意识,学习计算机的动力也就提高了。相信只要学生有了学习的动力,就一定会对增加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顺利达到教学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采取多种手段,及时巩固课堂知识。
1、少讲多练。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重在操作的课程。在教学中笔者发现,有些内容讲得越多学生越糊涂,讲了一节课不如操作10分钟。所以本人认为,在许多需要操作的课程中,应注重少讲多练,通过精心导入,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新授学习内容和方法。最后巩固练习。其中,导入和新授的时间应该压缩在15分钟左右,余下18分钟到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上机练习。达到巩固,熟练和提高的目的。
2、分段教学。在教学中也可采取分段授课,分段练习的方法,教师先讲授一段知识,然后让学习练习,完成后再讲授下一段知识,再让学生练习。通过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及时吸收教学内容,及时消化。教师也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更好地实施教学任务。如在EXCEL的《工作表基本操作》中,我先演示数据的几种插入与复
制方法,然后提出任务,要求学生根据刚学的知识完成几步操作练习。让学生马上吸收、消化这些知识。然后再继续下面的数据的移动与删除等教学任务。通过这种方法,学生可以非常顺利地接受新知识,而且也比较容易消化知识,教师的教学效果也能很理想。
3、运用多媒体课件,巩固知识。这种手段主要是针对一些知识性课程。这一类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一些微机的基础理论知识,比如《认识计算机》、《初识WIN98》等。理论性较强。这些课程中知识的巩固,如果采取一般的方法,是单调的。但可以做成课件,如填图等练习形式,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比如在《初识WIN98》教学中,我把桌面同各种图标名称、作用等做成匹配题,让学生通过移动对象进行配对,这样既生动活泼又巩固了知识,培养了学习兴趣。
6.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之我见 篇六
高校系部办公室行政秘书既是院系行政管理层的参谋和助手,又是院系行政管理层与师生员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尤其是为院系行政秘书,不仅要贯彻学校层面的精神,还要高效地执行好院系行政管理层的各项决策指令,沟通上下,协调左右,联络内外,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本文围绕如何做好高校行政秘书工作这个问题,对高校行政秘书的工作职责、工作特点及应具备的业务素质进行探讨。
一、高校系部办公室行政秘书的工作职责
1.文书工作
系对内、对外文稿的草拟,如(学期)工作计划、工作总结、通知、文件、申请报告等;院级有关通知的下达;会议记录与会议纪要的整理;公文传送和信息资料的保存;管理类材料的归档,教职工工档案资料的登记、审核和保管,等等。
2.科研工作
协助院科技部门及系领导及时下达有关通知,组织做好相关科研项目的申报、汇总、考核等工作。
3.人事工作
协助院人事部门及系领导做好教职工的聘任、考勤、考核、奖惩、职称评定等工作。
4.信息工作
在平时工作中注重各类信息的搜集和整理,及时做好信息宣传报道工作。
5.日常行政工作
负责日常行政事务的处理,印章的使用与管理,办公用品的采购、保管,固定资产的管理,办公设备的维护,会务的筹备和安排,对外接待,工会等工作。处理突发事件、紧急事件并及时向院系行政管理层请示汇报。
二、高校系部行政秘书的工作特点
1.辅助性
高校系部行政秘书既是院系行政管理层的参谋和助手,又是院系行政管理层与师生员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尤其是系部行政秘书,不仅要贯彻学校层面的精神,还要高效地执行好系部行政管理层的各项决策指令,帮助领导完成其交代的任务和工作,沟通上下,协调左右,联络内外,处理日常行政事务。辅助性是秘书工作的基本性质。
2.服务性
行政秘书是根据高校行政工作的需要而确定的,为院系行政管理层服务,为师生员工服务,为高校发展服务。秘书工作纷繁复杂,但通过上面基本职责的理解,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秘书的角色行为是建立在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之上,因此服务性成了秘书活动的主旋律。
3.多面性
秘书工作千头万绪,涉及面广,范围和内容极其丰富。就其工作内容而言,文书处理、文稿起草、公务接待、收集信息、会务组织、人事、后勤等都属秘书的职责范围。
4.时效性
系部办公室的工作繁杂而且有很强的时效性,行政秘书的工作平凡、枯燥、重复性强,除了忙不完的日常事务外,还要完成领导和教师临时交办的各项工作,遇上紧急情况,牺牲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工作更是家常便饭。行政秘书要提高效率,讲究时效。
三、高校院系行政秘书应具备的业务素质
1.政治素质
(1)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政治修养。
要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学习、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加强党性修养;要了解和掌握学校的各种政策,深刻理解院领导的决策意图和学校的重要工作部署,把工作做到实处。
(2)严于律己,具有务实的工作作风。
行政秘书要具有较高的遵守纪律的自觉性。由于秘书人员贴近领导,辅助领导工作,因此必须高度自觉地严格要求和约束自己;要具有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思想境界,热爱工作,努力钻研业务,工作务实,作风正派、为人正直、忠于职守、无私奉献。
2.能力素质
(1)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要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操守,不断增强服务意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要对自己的职业充满兴趣。一方面,无论是否在职责范围内,均能热情服务,要坚持有访必接、有疑必答、有难必帮的服务原则。对职责范围内的各种事项,要积极主动地接待师生,根据工作实际,尽量缩短办理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对于来访、来电、来信的过程中遇到不在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事宜,要按照首问责任制的要求将事项导办到相关承办人手中,遇到承办人不在岗的情况,则应代为接收,负责转办。另一方面,在服务的过程中要坚持谦虚谨慎、平等待人的原则。在工作中要做到对上尊重支持,对下热情耐心;认真听取各方意见,虚心接受表扬,诚心接受批评,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此外,还要有奉献精神,高校系部办公室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办公室人员必须具有以奉献为核心、以敬业为特征的忠于职守的职业操守。必须增强服务意识,心里始终装着服务,一切围绕服务开展工作,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爱岗敬业,具有全心全意为教职工和学生服务的热情和奉献精神。
(2)加强自己的业务素质,提高文化素质。
除了相应岗位所必备的专业知识外,还应努力掌握现代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办公室软件应用等知识、技能。文化素质的提高将带动工作中业务能力、办事能力、写作能力的提高。行政秘书必须熟知各种行政文书、专用文书,掌握必要的行政词汇和交际辞令,具有一般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具备一定的理论修养、政策水平、业务知识、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理解领导意图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还要增强业务能力,提高业务素质,提供优质政务服务。
(3)自省能力。
常常自省的人,容易开发智能和增长才干。秘书人员是脑力劳动者,多数情况下要靠发挥聪明才智完成各种任务,这就要勤学善思,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使智能和才干在不断地总结中增长起来。
3.心理素质
(1)调节心理活动,保持心理平衡。
高校行政秘书作为内管家,要看着全局,想着工作,热爱集体,关心群众,时时处处不忘自己的职责。我们既要接触领导、同事、教师、学生和社会中各类人士,处理好各种关系,又要解决日常工作中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类的各种琐事,心理活动容易受外界影响,产生波动。因此,行政秘书必须善于调节和控制心理活动,保持心理平衡,这样才能做好秘书工作。
(2)遇事冷静沉着,有耐心。
办公室工作千头万绪,从文件起草和会议通知等日常工作到与教务、学生政治辅导员的配合,到与系领导和与院办、党办、人事处、科技处、后勤处、工会等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络、上下沟通,几乎包罗万象。工作范围几乎涉及院系各项工作的各个方面,在处理工作事项、完成工作任务同时也意味着要与不同的教师和学生接触,这要求秘书人员从大量琐碎的工作中整理出头绪,统筹安排,培养自己的细心和耐心,有条不紊地安排工作。注意轻重缓急,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也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更不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坚定勇敢,不惧挑战,经受得住挫折。
(3)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
虽然行政秘书的服务性职能决定了其工作的被动性,但要做好行政秘书工作,就必须发挥自己的主动性。院系行政秘书要立足于学院发展的实际,保持良好的工作心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积极应对各项工作的挑战;要乐观地看待工作,善于在被动中寻求主动,变被动为主动。对领导临时交办的任务、应急事件和突发事件等非确定性工作,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做到积极应对,忙而不乱,同时还要积极适应领导的工作思路,想领导之所想,急工作之所需。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问题想在前面,把工作做在前头,主动做好超前服务。要积极发挥枢纽作用,增强工作的能动性。
7.提高课堂效率方法之我见 篇七
一、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 提高自身素养
人们常说,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然而,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的新形势, 仅仅满足于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是不够的, 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心理、身体、思想品德和文化业务等各方面的素质, 严谨治学、知识渊博, 具有“学者”的素质;爱生如子, 一视同仁, 具有“慈母”的品性。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课堂的好坏从教学的各个环节到预设, 教学细节到呈现, 教案中设疑的再现, 教学流程的完美无缺, 这些都无不彰显教师渊博的知识和高深的教学素养。因此,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就要有终身学习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以崭新的面孔出现在学生的面前, 才能以自己广博的知识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敬佩, 进而在课堂上, 学生在教师预设的情境中身心愉悦地投入到教师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中, 积极主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教师要有超然的人格魅力和独具特色的教学语言
教师是学生人格的塑造者和学生世界观的缔造者, 独立的人格, 富有魅力的语言是立足于学生、让学生崇拜的不二法宝。试想, 一个唯唯诺诺、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的人怎么能配上教师这一称号, 怎么能在课堂上驾驭住几十个充满幻想的学生?因而,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点。
1. 只有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魅力, 教师才能有敬业精神, 才能兢兢业业地工作, 勇于开拓进取, 才能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祖国和人民的利益, 给学生以良好的影响。
这样, 学生才会热爱教师, 社会才会尊敬教师, 教师才会真正感受到“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无穷乐趣。另外, 教师要具有真挚的感情, 要有爱心, 为人坦率、真诚, 心地善良, 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教师还要心胸宽广、豁达, 不计较个人得失, 任劳任怨, 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 要常采用宽容的处理方法, 而较少苛求的追究, 这样, 才能用自己特有的才智抓住学生的眼球和心灵, 使之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力武器。
2. 语言和情感的吸引力。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不讽刺挖苦学生;对学生的过失能理智地分析, 正确引导, 适当予以宽容和谅解;对后进生能用超常的耐心去感化和挽救;对学生群体中出现的问题, 不褊不袒, 公正无私地处理;对学生遇到的挫折和打击时, 能及时予以关怀;当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时, 能与学生进行心理换位, 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 做到与学生心灵相互沟通。这样, 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亲切感, 教师的形象也就自然会高大起来。教师只有在长期的不懈努力中学习、探索, 亲身实践, 才能逐渐修炼成功, 以至达到一种最佳境界。例如, 有一次课堂小考, 我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但有一个学生总想偷看同桌的答案。此时, 装作没看见, 显然不行;当场点名批评, 有可能伤害到这名学生的自尊心, 毕竟他没有犯大错。于是, 我说:“请学生维护好自己的知识产权, 不要随意泄露, 也不要引诱他人‘违法’。”如此一说, 学生都适当遮盖自己的答案, 那名本想“剽窃”他人成果的学生也心领神会, 认真做题了。
三、关注学生, 搭起理解与经验的桥梁
教师与学生, 是两个群体, 这可以从年龄、学识上分别出来, 教师与学生, 又是矛盾的两个方面, 这从管理与被管理、压制与被压制、调动与被调动、激活与被激活中体现出来。这样一对毫不相关的个体, 这样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怎样才能有机地统一起来?这就需要一个桥梁, 这个桥梁就是信任, 就是对知识的渴求。所以, 教师要以信任为营, 紧紧抓住学生想获取知识的欲望。想方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 使他们把注意力和兴趣集中到课堂学习上来, 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效率。
四、精心备课, 设疑激趣, 提高课堂中的单位工作效率
四十分钟, 对一天而言, 它是1/36, 而正是这一个个1/36, 组成了学生丰富多彩的每一天。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就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根据所授知识的不同, 精心选择教法, 精巧设计细节, 预设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考虑学生新知生成中间出现的疑问, 步步深入, 环环相扣, 让每个学生都能感知课堂内容,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要在课堂上尊重学生的人格, 以创新思维为途径, 以知识的掌握和事业的拓展为目的, 让学生理解每一节课都是为自己的未来奠基, 从而激起他们勇于质疑, 勇于接受的信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 因教师而精彩;课堂, 因学生而多姿。课堂效率的提高, 就在教师的责任心中, 就在学生的求知欲中, 两者的完美结合, 就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最佳方法。
8.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篇八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效率 素质教育 根本保证
吕淑湘先生说过:“中小学语文教学效率很低,问题很多,可以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张志公先生也指出:“多年来,语文教学效率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这种现象,不应当再继续下去了。”可见,语文教学效率偏低一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一个教育现实。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尽管有不少教师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收效甚微,并没有有效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呢?这里我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新颖的课堂导入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语文教学中,要想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升课堂效率,新颖的导入尤其关键。当然,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广大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比如,在讲《秋天》一课时,我便满怀激情地说:“秋天快到了,大家对秋天的印象是什么样的呢?请用所学过的词语概括你想到的画面。”话一出口,学生的兴趣马上被调动了起来,诸如秋高气爽、一叶知秋、秋风落叶、秋雨绵绵、秋风习习等,将秋天的景象概括得非常准确。这时,我不失时机地说道:“你们想不想知道王宜振笔下的《秋天》又是如何的呢?”学生普遍表现出了探索欲,一节课下来,不仅让学生积累了很多悠美的词语,复习了旧知识,还激起了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为提高教学效率做好了铺垫。
此外,在实际的教学中,我还充分运用挂图、录音机、投影机、多媒体等进行课堂导入,为学生构建了灵活、开放的语文课堂,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准确把握课堂教学节奏
首先,动静互补。只有静,课堂就成为了教师的个人表演,学生的听课就会很被动;只有“动”,课堂没有纪律,同样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应该动静结合,不仅要给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也要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时间,在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中掌握知识。其次,疏密有致。对学习中的非重点内容或者学生靠自学可以掌握的部分,教师可以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自学,并适当降低要求;对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部分,教师则应重点讲解、细致分析。这种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的方式往往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再次,张弛有度。在教学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做到张弛有度。既不可让学生因为过于紧张,造成疲劳过度,又不可让学生因为过于放松,而精神涣散。只有从这三个方面准确把握课堂节奏,教师的讲解才能更加高效,教学效率自然会有所提升。
三、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自控能力较差,如果不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教学将很难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上必须先检查学生有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书、笔、课堂练习簿、辅助资料等是否完整地摆在课桌上;学生的坐姿是否正确,要随时提醒他们坐端、坐正,集中注意力;进行课堂活动时,也应逐一检查学生有没有真正参与进来。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教师时刻注意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那么教学效率一定会有所提升。
四、让学生参与竞争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争强好胜的心理。针对这一特点,广大语文教师可在教学中适当引导学生参与竞争,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理,提高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生字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在朗读课文时,让学生比一比,谁读得准确、有感情;在总结课文时,比一比谁的发言更有创意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比赛形式,既可以是学生个体之间的竞争,又可以是小组之间的竞争。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越来越活跃,课堂效率自然有所提高。
五、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有道是:“亲其师,信其道。”成功的课堂必定是师生共同合作的结果。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以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因为喜欢这个教师进而喜欢其所教的课程,提升教学效率。比如,学生回答问题精彩、准确时,教师就要带头鼓掌;而学生回答不够准确,有所欠缺时,教师也要表扬他举手的勇气。如此一来,不仅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还有效提升了教学效率。
六、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以上几点必要的措施之外,广大教师还必须拥有一定的智慧。那么如何追求课堂教学的智慧呢?答案便是教学反思。必要的课堂反思可以让教师及时发现自身教学的优点和不足,从而在日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因此,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我们要自觉地进行反思;为了自身的发展,我们也要自主地进行反思。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完善我们的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素养,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
总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项主体性与主导性、知识与能力相互促进、相互兼容的复杂工程。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必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语文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秦富民.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教育,2011(5).
[2]汪凯明.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教育革新,2010(12).
[3]吴延香.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3).
[4]罗琴,张洪伟.充分利用资源转变陈旧观念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效率[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2).
[5]赵建中.浅议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1(33).
[6]金丽.开展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障碍及其对策[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2).
9.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篇九
通过学习《初中语文课堂学习研究与评价》这一课,使我感触很深。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上如何充分运用好一节课的时间,如何分配课堂教学,如何让学生掌握自己的教学内容等一些列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学习都迎刃而解。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略谈几点体会:
一、要让语文课堂荡漾着情和爱的活水。语文教学也是情感教育,在教学中通过言语感染把学生引入情景之中拉近学生与课文主人公的情感距离。
二、要让每堂课都要学生的笑声。长久以来,语文课堂充斥着浅薄,低级,呆板,滥情,由于形式单调,学生易生厌倦情绪,导致该掌握的学习内容掌握不了,我觉得在课堂上讲完必须掌握的知识要点后,其余的时间都用来给学生讲些课外的东西,比如向学生推荐一些美文,一起来学,学生兴趣昂然,群情激奋,人人陶醉。
三、要让教学手段变化多样。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频、视频结合起来,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加直观性、形象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0.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 篇十
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
四川省盐源县卫城中学 张义惠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许多学生感到其概念严谨,推理周密,难以理解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采取从理论到理论,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方法,只能使学生厌烦疲劳,昏昏欲睡,课堂气氛沉闷而缺乏活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巧妙激疑,成为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学习、提高物理课堂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如何让物理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谈一些自己的见解。
一、创设情境,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往往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在创设教学情境中,教师首先要根据学生求知、求动、求趣、求异、求新的心理特点,精心组织和设计课堂讲授内容,把课本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创设出引人入胜、妙趣横生的情境。教师还可以运用风趣、诙谐机智的语言来创设情境,使教学生动风趣。这样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带着愉悦的心情上课,选择适当的时机,巧妙地应用风趣语言开导学生,让其产生共鸣,从而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例如,有一次我在讲到绝对温度的单位是“开尔文”时,故意说成“就是那个发明进化论的开尔文”,学生先是一愣,然后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个是达尔文”,整个课堂气氛也都活跃起来了。
教师要用丰富的情感,创设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增强他们的理智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材。教师授课时,若能将准确的措词、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绘、柔和的声调、有趣的动作、丰富的表情融为一体,一定能使学生在一堂课上不仅学到物理知识,还能体验到一种美的享受。在对物理概念、现象和规律进行叙述时,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精心设计,注意语言抑扬顿挫、声音高低、感情运用等技巧,以吸引学生注意力,从而为思维启动做好的铺垫。
此外,在营造课堂轻松和谐的氛围时,我们还须正确处理好恬静与活跃、热烈与凝重、宽松与严谨的关系,使课堂气氛的动与静、热与冷、宽与严和谐统一起来,让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大胆地进行创造性思维。
二、激发情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爱是教育的基础,情是心灵的钥匙,师生间的情感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
1.教师必须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热爱一个学生,则可塑造一个学生;厌恶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弃一个学生。公正无私的教育之爱,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更为重要,爱可使他们抬起头走路,将感激之情迁移到学习中,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潜力,使他们不至于因成绩不好而沉沦下去。我们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师是否对学生充满高层次的教育之爱,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2.尊重学生,人格平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个性,同样学生的人格也不容侮辱和侵犯。如果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体罚的话,就会使其自尊心受到伤害,产生屈辱感和逆反心理。学生只有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否则将逆其师而背其道。教师工作的对象是有生命和感情的学生,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必须改变“训斥”、“强制”等做法,让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滋养学生健康成长的一块绿洲。
3.以情动人,促进师生情感交流。情感变化具有复杂性,教学中不仅要把握多数学生的情感变化,更应注意个别学生的情感差异,进行因材施教。情感又具有感染性,即以“情”动情,要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听讲,教师应像春风化雨一样,和蔼而严肃、平静而安详,即使有突发事件发生,教师也不要轻易批评学生,以防打乱学生正常的听课情绪,影响师生课堂情感交流。
4.加强师生合作,共同树立信心。要学生学好物理,重要的是树立起学生的学习信心,而首要条件则是教师本人要有信心。我每带新班都向学生保证:一定使物理这门课成为每个人的优势学科,并根据过去的成绩适当做自我介绍,使学生对教师既了解又敬佩,使每一个学生都在物理课上跃跃欲试。另外,平时教学中要多倾听学生的想法,帮助他们排疑解难,增强师生情感交流,使他们在情感上热爱物理。同时,还应对学生在各种物理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和良好的思维,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努力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巧妙激疑,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诱发出来时,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质疑求索,答疑提高。教学中,我们采取多种做法以唤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精心“设疑”。教师要精心设计疑问,巧妙提出疑问,先让学生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激励诱导学生,尔后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寻找“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教学实践中,能否成功运用“设疑法”进行教学,关键在于教师设疑的艺术,所设的问题要富有启发性,符合学生实际,这正是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讨论的基础。例如,为什么人触电会有生命危险,而鸟落在高压线上却安然无恙?为什么苗田灌水能防霜冻?类似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就会深深吸引学生探索。但是,“设疑”一定要注意教学的目的性和学生的接受性、兴趣,应力求创设一种使学生产生疑问、渴望解答的情境,以保证学生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
2.“正反”对比。学生尽管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概念也有一定的理解,但由于受种种思维障碍的影响,再加上没有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在解题过程中常会出现错误,对于他们在知识上暴露出的缺陷,可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并做出正确的解答。这样通过正反对比的思考和分析,可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3.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现有的知识范围内,着意提出一些要求有创造性或独特见解解答的问题,就好像摘桃子需要跳一跳才能摘到那样。这跳一跳引起的思考和探究,可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4.运用“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的方法,克服题海战术,培养探索精神。通过一题多解帮助学生加深对各种解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的能力。对学生好的解法应及时给予表扬推广,鼓励把知识学活,从而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11.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之我见 篇十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
新课程改革促进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无论在教学的设置上,教学内容的改变等方面都与以往有着很大的提升。教学的方式更加的多样,教学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促使学生更多地参与语文课堂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对于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小学语文是一个基础性教学,许多小学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都会感受到许多知识已经在平常见过学过,因此,许多学生有着更多的热情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和教师能够更好地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及时解决相关教学的困惑,另外一方面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从而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奠定了基础。
二、科学地设置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与课堂教学的内容休戚相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不断地提升,无论从课堂内容的覆盖面上,还是课堂内容的科学性上,都能够不断地满足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科学设置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极其的重要。学生通过科学、有趣的教学内容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教师的上课热情也被点燃,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更佳。
三、注重教学反思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反思是检验学生学习水平的重要依据。教师要能够不断注重教学反思,通过教学反思及时查找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使相关问题能够及时的得到解决,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能够得到不断的提升。教师要能够重视相关教学反思,采用科学的对策来及时解决教学反思所反映的问题,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于促进学生语文方面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地依托新课程改革中的精髓,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使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被提升,使整个小学语文教学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行。
参考文献:
[1]赵利贵.探究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成功:教育,2012(03).
[2]莫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3(04).
12.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篇十二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 依靠增加课时来完成教学任务, 以提高教学效率的做法, 明显是违背了教学规律,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 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呢?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具体做法。
一、明确教学任务
教师首先要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 确定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目的、任务是教学的纲, 一要具体明确, 二要全面恰当, 明确哪些知识技能应该理解, 哪些应该掌握, 知道通过哪些内容、活动或练习, 培养哪种能力。
二、优化教学过程
现行的化学教材是面向全国的。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 (实验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驾驭教材。注意知识、技能、能力的相互联系和前后照应, 并根据学习迁移的原理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一方面从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在学习新知识时, 还要注意为以后的学习作好辅垫。课堂教学要突出重点, 重点概念要使学生理解透彻, 重点的技能要让学生熟练掌握。要形成一个有主有次、有详有略、前后有序、张弛适宜的知识结构。课堂知识教学是由教师的语言和板书表现出来的。教师能否掌握语言艺术, 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在化学教学中, 教师语言规范准确能使学生得到严格的训练, 形成一丝不苟的学风。此外, 教师语言还要求既精练、生动活泼, 又有幽默感, 同时还要语速适中, 这样可以活跃气氛, 减少疲劳, 激发兴趣。板书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 好的板书能够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能够体现出讲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好的板书还能弥补教师讲授的不足, 起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思维的作用。因此, 板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定要精心设计。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出最合理的板书, 排列出的纲目以及图表等要清楚, 字迹要工整、规范。
三、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化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从学科的特点出发。初中生学习化学, 大都反映内容多、杂乱, 理不出头绪, 要记的东西多, 容易忘。学生刚刚开始学习化学时, 对实验现象兴趣很浓, 但并没有因此形成稳定发展的内在动机, 也不知道应该怎样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想问题, 更不会联系自己熟悉的事物和现象去想问题, 不重视记忆、理解重要的事实、述语和原理, 所以,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针对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激发和发展学生探索、求知的内在动机。
四、重视化学实验
13.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 篇十三
汾西县第一小学 杨伟燕
曾经有一位名师说过“一堂优秀的课是要用自己的一生来准备的。”显然,从这句话里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一名老师,孩子心灵的启蒙者,我们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开阔自己的眼界,不断钻研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我们的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个要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把需被点燃的火炬。所以我们需要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那么我们老师该从哪些方面进行努力呢?
一、备课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前提
“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这就要求老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来为每一堂课做准备。那么在备课时我们又该注意哪些呢?首先,要参阅教师用书,明确这节课的重点和目标。思考如何用巧妙、直观的方法,层层突破,轻易地化解难点,让学生理解接受。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预见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和反应,想出解决的对策。在打造精品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先个人进行备课,再经过多次集体备课,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探究欲望
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学好知识的关键,正所谓:实践出真知。1.让知识联系生活。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以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为中介,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知识的运用,使学生懂得知识真正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进而真正地喜欢上学习。2.让学生动手操作。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了主人翁意识,体会到团体合作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打造精品课程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多项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提高和加强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和课堂机智
同样的教学设计让不同的教师来教,效果却是不同的,因为课堂上会出现许多无法预料的问题,这需要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机智去解决。课堂驾驭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有效性。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加强教学机智,学习有关的教学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注意平时的课堂上一些情境的积累,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多向一些优秀的教师讨教经验,增加自己课堂驾驭的能力,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打造精品课程的过程中,可见我校英语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还是比较强的,但还要不断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四、及时地进行教学反思
要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这是自己快速成长的重要方法。每天静下心来,回顾这一节课程序和细节及整个流程,有哪些不足和优点,及时写好反思,一点一滴地积累教学经验,扬长避短,日积月累,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打造精品课程的过程中,我们在课后及时进行评课和教学反思,反复修改。
五、让学生喜欢你
如果学生喜欢你这个老师,就会“爱屋及乌”,也会喜欢你这门功课,这也是有效教学的一个方面。怎样的老师是学生喜欢的老师呢?我想,性格温和,谈吐幽默、富有爱心、学识渊博、真诚对待学生的老师,学生一定会喜欢的。所以我们要不断增强自己的个人魅力,做一个学生尊敬喜欢的好老师。
14.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策略之我见 篇十四
李永华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线,它是检阅教学质量是否成功的一把尺子。我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深深体会到:要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需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在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重课堂教学评价对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的重要作用。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有效性,我认为可采取以下几种策略:
策略一:教师为课堂评价制造空间。
1、巧借适度拓展
语文学习信息是灵活的、丰富的,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可以采用“调、联、扩、删”等方法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重组,并注重教材与学生经验及社会生活的联系和融合,根据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活”的教学内容成为发展的载体。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课堂教学的信息,如;上网、看电视、读报刊等等。有了课前的积累,才会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厚”。
这样的课堂评价就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了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同时也使课堂的评价精彩有效。
2、留下弹性空间
多元性的课堂评价拒绝“唯一标准”,提倡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拒绝“唯一答案”,期待思想的丰富多彩。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的主体,它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个性化的创造潜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多元化的解读过程中,张扬个性,完善人格,塑造人文精神。
如在教学《去年的树》一课时,笔者设计了三个框架:①读了文章,你想对小鸟、大树、伐木人说什么?②你觉得小鸟两次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会想些什么?③小鸟飞走后又会发生什么事?我在备课前把线性结构把整个过程预设好,根据和学生的对话进行随时的调整。
3、撷取身边小事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会有很多多元的感受和独特经验,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应该珍视的。但是,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多元的理解,并不是说有错不敢改,有偏不能纠。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不能将哈姆雷特解读成李尔王,或者是麦克白,也不能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解读成薛宝钗。更何况,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对事物合格问题的看法不全面、不成熟,难免出现是非不分,以偏概全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珍视学生多元感悟和独特体验外,还要注意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要巧妙引导,委婉纠正,让课堂成为学生高尚的精神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无意为学生的制造空间,往往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引出许多的精彩纷呈、标新立异的讨论,使学生的个性摆脱层层束缚,得以恣意张扬,课堂也因此而显得灵感迸发,诗意盎然。
策略
二、善于捕捉学生的生成信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学生是拥有无数潜能和发展可能的鲜活的生命体,课堂上教师唯一的任务就是通过评价的形式将生命的内质呼唤出来,并给予用心地呵护。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平等的交流氛围,通过师生、生生间富有灵性的评价进行动态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的资源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我们拥有一双慧眼洞察秋毫,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有探究价值的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重组信息传递方式,那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从而促进教学评价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1、挖掘感悟资源
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课堂上,学生常常会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他们的思维有时比教师更宽阔,学生往往不顺着教师的思路走,旁逸斜出,甚至出现和教师预设的价值取向迥然不同的想法。教师课前未重视的,也许恰恰就是学生最有感触的,是不可多得的课堂教学资源。
如在教学《去年的树》时,有学生振振有辞地质疑:“当时被砍倒的是棵大树,不可能只做成了一盒火柴,我觉得小鸟没有完全找到它的朋友!”我听了,先是愕然,这是没有想到的。于是我将这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抛给了学生:“是啊,可是诗人为什么这么写呢?”学生细细咀嚼,然后踊跃发言:“作者是为了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有的说:“小鸟肯定还会继续寻找。”我见学生已经品味出文本丰富的内涵,就像满园焕发的勃勃的生机,就趁热打铁:“如果你就是那只小鸟,告别灯火后,你会做些什么?”学生的回答更是精彩:“我会去寻找村庄里别的火柴,为它们唱歌。”有的说:“我会到处飞,看看树有没有被做成别的东西。”······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课堂上这意外的声音为学生打开了一个思考、发现、质疑的空间!有了这样一个空间,课堂才变得生机勃勃。学生们的讨论,源于文本,又跳出了文本,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已经达到了深层的境界。我虽没有按照固有的模式去安排学生的学习,却取得了比原有预设更好的实效。在质疑中探究,在探究中认同或标新立异,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书、思考、辩论、探究,于是,有了各抒己见,有了讨论辨析,有了发现质疑……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吗?
2、善待错误资源
阅读过程是一个充满了“误解”的过程。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会对文本、对作者产生误解,也常常会对教师产生误解。往往我们的阅读教学就是在消除误解的过程中不断深沉。而当误解难以消除的时候,教师科学、合理而有针对性的评价常常会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移情体验的方法,让学生置身其中,将心比心,从而感受到老麻雀这样做的勇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了无痕迹,自然贴切,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高尚的精神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3、慧抓偶发资源。
15.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篇十五
一、情境创设是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讲课前, 通过演示实验, 讲史料, 提出富有启发性或联系实际的问题等, 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 对激发学习动机, 唤起求知欲是十分有效的。如讲“电功率”前引入“家里的电灯什么时段最亮, 什么时段最暗?”“用电器能随便接入电路吗?”这样引入, 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引导学生质疑的过程中, 也可做一些反面文章。如讲“摩擦力”时, 问学生:“没有摩擦力的世界将是怎样的?”针对学生常出现的错误进行设问, 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的对比中明辨是非, 提高对概念理解的全面性、准确性和逻辑性, 这样的评错情境, 由于给出的结论与实际发生冲突, 学生纠错的愿望非常强烈, 一旦错误被揭穿, 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意愿, 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二、精讲精练是提高课堂效率教学的关键
要让学生在减负的前提下学好物理, 精讲精练是关键。“精”不是为了节省时间而减少量, 而是针对不同的对象, 不同的教学内容, 恰当地抓住教学中主要的和基本的知识, 以最小的精力换取最大的效率。
“精讲”, 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 在知识传授上要分清主次, 对重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 对难点知识由简到繁进行突破, 然后变换形式进行训练。其次, 在讲解过程中, 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努力营造生气蓬勃的课堂气氛, 在潜移默化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以最有效的手段获得最必要的知识。
“精练”, 精讲之后, 必须精练, 为防止学生陷入题海, 教师应先从大量的习题中精选有效试题, 找出目的性、典型性更强的题目, 让学生练习。为获得及时的反馈信息, 教师应当堂批改作业, 对个别问题当面指导, 若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下节课前重点澄清, 直到学生真正弄懂课堂上所讲的内容。学完一章后, 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分组测试, 分层达标, 及时扫清知识上的盲点, 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提高。长此以往, 定能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妙用多媒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代替某些演示实验, 能有效控制课堂节奏。物理实验过程中, 有很多因素会导致实验现象不明显, 实验时间无法控制, 而多媒体课件则完全避免了这些因素, 使教学时间得以高效利用, 并让学生看到图文并茂、视听一体的实验过程和原理, 从而打破沉闷的学习气氛, 改变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赋予的。如讲“磁生电”时, 利用课件使学生能够观察到磁生电的过程, 及时引导学生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通过这样的情境教学, 不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了磁生电的原理, 而且让学生很好地感受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 要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首先要“铺好路”, 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由苦学变为好学, 由好学转为乐学, 主动探究、思考,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文东.浅谈如何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 2011 (13) .
[2]李波.浅谈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2 (1) .
[3]周国英.创设物理情境的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29) .
[4]韩庆波.创设情境,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J].学生之友 (初中版) (下) , 2011 (4) .
[5]徐圣祥.创设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效率[J].考试:教研版, 2007, (4) :63-63.
[6]黄晖.中学物理有效教学的措施探析[J].吉林教育, 2012 (8) .
16.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之我见 篇十六
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
备课时,教师要对教材深入钻研,准确把握,吃透教材,达到一个高屋建瓴的程度,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提出准确的学习目标,才能对他们给予恰当的指导。只有把握教材知识的总体性、系统性和逻辑性,才能有步骤、有计划地分配学习内容,才能考虑如何使学生分析、掌握教材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突出思想与方法的教学,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1.突出重点
要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找出重点、难点,考虑采用怎样的策略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设计的练习题应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要抓住重点,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为了避免走弯路,我们应做怎样的铺垫、怎样讲解,面对几十个程度不同、参差不齐的学生,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应采取怎样的措施,运用怎样的语言进行指导,这些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2.语言精练
课堂语言应力求做到准确、精练,富有启发性、激励性,过渡自然。语言要精练必须服从于教学规律,采用最优教学方法,放心大胆地让学生思考、讨论、猜想、总结,教师的语言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优化教法学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点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常言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那么怎样才能“得法”,我认为:第一,必须注重教学内容与方法的优化组合,在优化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上下功夫,要把教学内容与方法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第二,必须想方设法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运用激励性的语言,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并注意把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注重组织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师应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者。近年来,我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尽量做学生的引导者、激励者、协调者和情感交融的合作者。在合作讨论中,要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与帮助,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体验,探索数学知识的形成,分享学习过程中的乐趣,并要注意学生勤奋学习,勤动脑、口、手习惯的培养,养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习惯。
2.营造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和保证。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课堂氛围。”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使他们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充满活力。
三、及时反馈总结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证
一个单元或一章节内容授完,要认真整理、全面复习,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例如,通过课堂练习、提问、板演,了解各个层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练习题量要适中,形式多样,对重点、难点知识,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并注意“因材提问”。通过作业的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和及时纠正,以便提高下次练习的正确率。要变式练习,注意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看学生是否从根本上掌握了所学知识。然后运用螺旋式上升的方法,看學生能否把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对有疑难、易混淆的知识要引导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论证和讨论等强化理解。
为了提高反馈速度,有时可以互相交换练习题,请一名优等生读答案,大家相互批改,订正结束,看谁是优胜者?对正确率100%的学生给予表扬,希望他们再接再厉。存在的普遍问题教师引导讨论、讲解,集体解决;个别错误,找出原因,鼓励学生及时更正。课堂作业尽量做到当堂完成,当面批改,及时反馈,及时小结,查漏补缺,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总之,课堂是师生间有计划、有目的的共同活动,在师生的双向活动中,只要我们认真把握内容与方法的优化组合;只要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教法,不断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动力,不断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毅力,把树立学生远大的理想和奋斗目标有机结合起来,把“活”学、“活”用的思想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其中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乐于学数学,善于学数学,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把“寓”教于“乐”的思想贯彻始终;唯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为学生的学习增添“正能量”,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7.小学语文课堂素质教育教学之我见 篇十七
小学语文课堂素质教育教学之我见
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
作 者:邹圣高 作者单位:威宁县金斗乡黑坭小学,贵州・威宁,553100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12)分类号:G623.2关键词: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 教学资源 教学方法
18.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 篇十八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首要条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一个永恒话题。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有很多,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的一点看法。
一、课堂教学要充满情,从自我做起,带动学生情绪,提高学习效率
新的一节课开始,做为教师要首先调整好个人情绪,讲课富有激情,语气抑扬顿挫,这样的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学习成绩相对较好,主要原因还在于教师讲课中对学生们情绪的感染。相反,一些老师课堂教学时提不起精神,讲课低声慢语,同学们听的含含糊糊,时间一长学生们也就习以为常,每每到数学课就成了催眠曲,这样一来同学们的学习效率降低,考试成绩便很难得到提升。
二、师生关系民主化,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环境
很多学生都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他们喜欢这位老师,同样他的课也会认真听讲,会花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这一科目上,相对来说上课的时候注意力比较集中,思维也活跃。相反学生们在心里就不喜欢老师,这堂课上的再好,他也听不到脑子里去,学习效率也无从说起。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就是能够有效的调动全体同学的积极性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去,让他们自主的学习、和谐的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由始至终地引导着学生们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做学习的主人。当然学习过程是否起到作用,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当同学们处于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时,记忆力会大大提高,联想也会丰富,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平时的工作当中不但要注重自己的仪表,在同学们心里留下好的形象;更要注意在平时多关心学生们,多与他们沟通,和学生们有亲切感,从而创造一种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让学生们能够轻松的、愉悦的投入到学习中去,促使课堂效率大大提高。
三、要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意识
“以学生为主体”这是现代教学的新理念,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就要将学生的学习过程作为教学的主体过程,作为构建教学模式的基础。有一次去听一位前辈的课,他的提问方式就很有新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般习惯性的这样对学生们进行发问:“谁能回答这个问题?”可是那位老师在上课提问时,却采用了更容易被同学们接受的问法,始终这样问学生们:“谁想回答这个问题?”只见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纷纷举手回答。这次听课收获很大,对我个人的启发很大,仅仅一个字的改变,却使学生们的积极性发挥到最大化。这何尝不是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就拿这个问题来说,一个“能”字会打击学生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尤其是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们更加敏感,更加没有勇气来回答这个问题。然而一个“想”字,便不会给学生们带来如此大的心理负担,反而能够更好的鼓励同学们积极发言。对于那些成绩落后的学生们能够有勇气去挑战自己的胆怯,尝试着参与到学习中去。就这样,我在课堂教学中也做了相应的尝试,可想而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甚至一些平日里沉默寡言的同学,也敢于举手发言,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才可能发挥80%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他的才能只能发挥20%。学习也如此,所以,培养学生们对于此科目的学习兴趣非常重要。这就要求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能够巧妙的设计情境,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及好奇心,让学生们能够积极的投入到解答探究的过程中,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在讲课中,没有顾忌到学生的想法和感受,没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那么,即使你讲得再有条理,再头头是道,学生的注意力没有在你那里,也是在做无用功。培养学生的兴趣的途径有很多,我这里要强调的是从学生的兴趣点着手。数学源于日常生活,而生活实例是数学课堂教学创设问题的最好最新的材料。因此教师可以把生活材料演变成数学问题,把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如讲直角三角形时,教师可提出问题:“能否不上树就测出树高,不过河就测出河宽?不接近敌人阵地就能测出敌我之间的距离?”要想做到这些,就得认真学习今天所要讲的课———解直角三角形。教师简单的几个问题,就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作为老师,也要与时俱进、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社会中,信息的获得渠道多种多样,大量的信息让他们的眼光更具有时代特征,所以就要求老师创设的情境也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这样不仅带动了自身素质的提高,也能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更多的关心国家的发展。
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重点是熟练应用多媒体教学
在这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单一的教学手段已经无法跟上教学发展的步伐,很容易就会导致学生们出现视觉疲劳,注意力无法集中。这样就要求我们能够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大大的增加课堂教学容量,节省时间,相对更直观、更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和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这一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也提倡老师们能够经常运用这一方法,达到更好的效果。
19.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之我见 篇十九
【关键词】效率 优化 深入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4-0244-02
作为一线教师,要想在同年级教师队伍里脱颖而出,就要敢于创新,敢于向课堂要效率。时间就是南无40多分钟,教师必须以自己过硬的基本功和过人的教学能力,来提升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效率就是师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教学任务,即投入的时间、精力与“产出”的关系。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自身素质的根本所在。
一、教师要深入解读教材
1、教师树立全新的教材观念。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介,解读教材成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基础。解读教材即有效研读教材,把握教材的内涵,以保障教学活动高效的开展。教师首先要吃透新课程的理念,新课程理念倡导“以生为本”的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民主、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下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做到这这些,一定要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观念不改变,相当于换汤不换药。
2、教师要深刻领会教材意图。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尽量让学生主动的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结合起来,体验到数学学习是有价值的,并有意识的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渗透要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二、要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1、要实现教学目标的最优化。教学目标决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决定着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决定着教学效率的提高。要为每个孩子量身定做不同的教学目标是不切实际的空想主义,但是制定分层目标是行得通的。可以分成下限目标、上限目标、发展目标。如在教学算法多样化时,笔者要求能力弱一些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基本算法即可,能力好些的学生则要求会运用多种算法,能力更好的学生在会运用多种算法的基础上学会择优或想出更好的方法。这样从学生的认知差异出发来设计差异化的教学目标,最终“促进所有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应有的发展。”
2、要实现教学手段的最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注意教学手段的优化。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更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能够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于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把“静止”的内容变为“活动”的形象,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思维、解决问题等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多媒体的选择和使用上,要注意“度”的把握,只有适当使用,才会发挥的优越性。多媒体技术毕竟是手段,而且只是一种手段。
3、课堂上要运用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什么都是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的需要而组织进行。内容简单的不用小组合作学习,内容较难的先要给学生留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再组织小组合作。这样,每个人都有思维上的参与,实现人人学数学。
三、教学中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至关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首先备课首先从了解学生入手,这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利于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利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有效地解决教学难点。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在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知识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前对学生摸摸底,针对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与重组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
2、师生关系要实现民主化。和谐的教学评价让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有成就感,促进师生关系的发展。在课堂上我们都会使用评价。从评价主体上看,分为师生、生生、生师;从评价手段上看有口头语言和称赞的目光、亲切的微笑等体态语言。如“你的想法很独特,大家可以来讨论一下。”假如学生提出的问题果真有价值,老师应该马上肯定:“你的问题很有价值,老师很重视。”条件许可的话,可以组织学生一起来探讨。有效的评价既能指明优缺点,又是激励学生学习的力量。有时,我们会在课堂上听到“好的”、“不错”类似这样的评价。对教师来说简单了,可对于学生而言缺乏针对性,甚至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习主动性减弱。学生的自我评价环节在课堂中可以厚实一些。现代教育家认为,在民主、平等、友好合作师生关系基础上,学生会积极、主动地探索求知。所以,师生关系的和谐,既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也能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总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应该是深入解读教材、优化教学过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等方面一个有机的整体组合。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要研究的方面还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水平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直接的关系。笔者作为一线的数学教师,要坚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高业务水平,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踏踏实实地上好每一堂数学课。
参考文献:
[1]张奠宙等,《数学教育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2]严士健,《面向21世纪的中国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
[3]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概论》,科学出版社,2001年。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之我见】推荐阅读: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之我见10-29
小学语文提高课堂效率07-09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10-30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五要11-05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之我见09-10
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语文教学新的模式 ──协同教学初探06-29
语文课堂互动之我见09-13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之我见11-16
提高服务质量之我见09-21
提高中层干部执行力之我见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