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诗 教案教学设计

2024-08-10

白居易诗 教案教学设计(8篇)

1.白居易诗 教案教学设计 篇一

白居易诗二首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正确把握字词义,熟读成诵。

2、领会《放言五首(其三)》中诗人所表达的观点。

3、了解《卖炭翁》中反映的当时统治阶级掠夺人民的罪恶行径,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放言五首(其三)》所表达的哲理;感受作者对卖炭翁的同情及对“宫市”的憎恶。

难点:理解观点与事例之间的关系;体会《卖炭翁》中的人物描写与对比手法的作用。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背诵本诗;理解《放言五首(其三)》所表达的哲理。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前一课我们学习了唐代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杜甫的三首诗,今天我们要学习另一位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歌。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白居易的生平事迹?

白居易(772~846),唐朝著名诗人,字乐天,晚居香山,自号香山居士。他是继李白、杜甫之后唐代又一位大诗人,世称李杜白为唐代三大诗人。他出生书香门弟,自幼又绝顶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便能辨别声韵,16岁时已经写出不少传世的好诗,其中最有名的是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作为一个诗人,却成就极大,可以说名动朝野,甚至妇孺皆知。在因得罪权贵,被贬江州司马时,关心民间疾苦,政绩斐然,最为人称道的是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人们为了怀念他,名所筑之堤为“白堤”。(《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也有所反映)讽喻诗是白居易最为看重的一类诗歌,是为民而作的诗歌,体现了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讽喻诗的特点是从不同角度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官僚残害人民的罪行,同情被压迫的人民。

二、学习《放言五首》(其三)

1、看注释,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这诗是白居易在被贬为江州司马赴任途中所作。白居易的好友元稹因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江陵士曹参军。元稹在江陵期间写了五首《放言》诗表示自己的心情:“死是老闲生也得,拟将何事奈吾何”(其一),“两回左降须知命,数度登朝何处荣”(其五)。过了五年,白居易也被贬为江州司马。这时元稹已转官通州司马,闻讯后写下了充满深情的诗篇:《闻乐天授江州司马》。白居易在贬官途中,风吹浪激,感慨万千,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

2、朗读诗歌。

3、借助工具书,读懂文本

白居易诗二首-1 决——判断、决断(孔子不能决也)狐疑——怀疑(满腹狐疑)向使——假如、假使

4、赏析诗歌内容

(1)诗中共举了几个例子?

周公、王莽(反面)试玉、辨材(正面)(2)作者为什么要举这些例子?

这里通过正反说理,寓哲理于形象之中,最后告诉我们: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要从整个历史的角度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时间未到,要检验一个人的品质是很难的。

诗人借此安慰朋友,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同时发泄了自己内心的不平。这种以具体事物表现普遍规律,以通俗语言说出人生哲理的方法,真是小中见大,耐人寻味!(3)作者想借助本诗说明什么道理?

对人、对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

三、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作业。2.背诵、默写这首诗。

白居易诗二首-2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卖炭翁》中反映的当时统治阶级掠夺人民的罪恶行径,体会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学习对比的写作手法。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卖炭翁》

1、题解

《卖炭翁》一诗原来在题下用小序“苦宫市也”直接点明了本诗的讽刺目的:“宫市给人民带来了苦难”,来反映人民疾苦,揭露批判弊政。

2、介绍“宫市”:(结合书下注释)

从字面上理解,“宫”是皇宫,“市”是买、采购的意思,所谓“宫市”,是指皇宫里需要的物品派宦官到市场上去购买。派出去的宦官,就叫“宫使”,即皇帝的使者。(ppt投影书上宫市)

本来,为皇宫采购物品,是由官吏负责的,但到中唐时期,宦官专权,横行无忌,连这种采购权也被他们抓去了,宦官这种角色以宫使的身份到市场上去为皇宫购买物品,还能搞公平交易吗?咱们不忙着做结论,先来看一些史书记载。

《旧唐书张建封传》:时宦者主宫中市买,谓之“宫市”。„„率用值百钱物,买人值数千物,仍索进奉门户及脚价银。人将物诣市,至有空手而归者。名为“宫市”,其实夺之„„ 《资治通鉴》:“多以红紫染故衣、败缯,尺寸裂而给之。”

这就是白居易创作《卖炭翁》的时代背景,作为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他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拿起了笔,无情而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宫市害民的社会现象:劳动者劳而不得,统治者不劳而得,甚至是疯狂掠夺。而中唐时宫市害民的现象,也正由于白居易塑造了可怜的卖炭翁形象,千百年后仍然普遍为人们了解。

3、扫除字词障碍,理解课文内容,读课文

4、研读人物刻画的关键词句,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揣摩作者情感(1)根据文章内容用一个字概括卖炭翁的遭遇——“苦”。

有哪些苦呢?烧炭苦、运炭苦、被抢亦是苦。这苦也所不同,其中,烧炭是艰苦,运炭是困苦,炭被抢是悲苦。落实到具体词句:

烧炭艰苦--“满面„„食指黑”;(外貌)

运炭困苦—“衣正单”、“一尺雪”、“晓驾”、“碾冰辙”、“牛困人饥”、“泥中歇”;被抢悲苦—“惜不得”(心理)

(2)用一个字概括宫使的形象,那就是——“霸”(“恶”)。

落实到具体词句:

横冲直撞、趾高气扬------黄衣、白衫、翩翩(外表)

仗势凌人、蛮不讲理------把、称、回、叱、敕、牵、系(行为)交易不公(炭直)------一车炭,千余斤;半匹红绡一丈绫(对比)

白居易诗二首-3(3)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作者对他们寄予的情感:

卖炭翁—“怜”(“可怜身上衣正单”);宫使—“恨”(一系列动词描写)(4)分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你从中读出什么。

衣衫单薄不能暖身,却希望炭能卖个好价而期待着天寒。明知挨冻却甘愿受苦,看出他的生活是多么窘迫!这反映出社会给劳动人民生活带来的重压。终于盼来了“夜来城外一尺雪”,看样子,他一年辛苦的劳动就要换来收获的喜悦了,于是他“晓驾炭车碾冰辙”,充满希望地上路了。这样就为下文写宫使抢炭的罪行做了铺垫。作者的爱憎也在此句中分明体现。

5、朗读,试背

6、小结。

卖炭翁好容易烧出一车炭、盼到一场大雪,当他“晓驾炭车碾冰辙”的时候,占据他的全部心灵的,不是埋怨下面是冰、上面是一尺雪的道路多么难走,而是应该盘算着那一车炭能卖多少钱,能换来多少衣和食,然而他的愿望无法实现,因为祸从天降,他遇上了“手把文书口称敕”的宫使。在皇宫的使者面前,在皇帝的文书和敕令面前,随着那“叱牛”声,卖炭翁自伐薪、烧炭、愿天寒、驾炭车、碾冰辙,直到泥中歇的漫长辛劳过程中所盘算的一切、所希望的一切,全都化为泡影!这就是白居易为我们揭示的统治阶级掠夺人民的罪恶行径,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他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之情,也看到了他实践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精神。

7、拓展:卖炭翁的遭遇是一个个别现象吗?

根据史书所记,当时这样的饱受宫市剥削压迫的老百姓是大有人在,这首诗歌就是通过卖炭翁被掠夺的个别,反映了名为宫市、其实夺之的一般,那么,卖炭翁这个形象是完全真实还是作者完全的虚构呢?应该说,白居易是在来源于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发挥了艺术想象,加工创造出这个典型形象的,它有生活原型,却不是生活原型的翻版,让我们来看看生活原型:

《顺宗实录》卷二: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仍邀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值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此宦者,而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奏疏谏,不听。

三、作业

1、背诵、家默这两首诗。

2、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四、教学后记

白居易诗二首-4

2.讽喻诗白居易 篇二

一、白居易讽喻诗出现的时代背景

白居易注重讽喻诗,是有其一定的社会原因和个人原因的。

白居易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业儒之家。其祖父白B、外祖父陈润都是诗人。父亲白季庚也是明经出身,做过多任地方官。这样的家庭环境,使白居易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文学教育,为其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当时,唐王朝自安史之乱以后,中央政权日渐削弱,藩镇拥兵割据,对抗朝廷。在唐王朝朝廷内部,宦官逐渐掌握了朝廷的生杀大权,专横贪暴,无恶不作,连皇帝的废立也多半出于其手。而封建官僚之间的党争更加剧了政治的黑暗。这时,白居易一家也因战乱到徐州一带避难。后又迁到越中。年纪稍长,其父白季庚去世,家境衰落,生活也更加贫困,迫使他南北奔走,愁于衣食,常常“衣食不充,冻馁并至”,以至“索米乞衣于邻郡邑”。也正是这种贫穷的生活经历,使白居易对当时人民生活的痛苦有着较为深切的感受,这奠定了他以后在政治上和诗歌创作上关怀百性疾苦的思想基础。

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二月,白居易考中进士。不久由校书郎被任命为今陕西省周至县尉。几年后,又入为翰林学士。元和三年(808)四月改授左拾遗,仍充翰林学士。中唐以后的翰林学士是替皇帝草拟机要文件的差使,地位非常重要,宰相多由翰林学士中提拔。而左拾遗是谏官,位虽不高,却接近皇帝。所以,白居易曾不无自负地说:“十年之间,三登科第,名落众耳,迹升清贵。”这是白居易政治上最得意的时期。这一时期,由于没有大的战乱,国家暂时实现了统一,统治者也采取了一些改革措施,社会相对安定,史称“中兴”时期。这种社会表面上的短暂回升,虽未能解决唐王朝所面临的一系列根本矛盾,但却给一部分有识之士带来了改革社会、振兴国事的希望。他们热心从政,跃跃欲试,提出各种改革社会弊端的措施。白居易曾与元稹合写《策林》七十五篇,不断向皇帝进谏,极力主张改革时政。为宣传自己的主张,批评社会弊病,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口号,主张“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他认为诗歌应担负起“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政治使命,以便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政治目的。他十分强调诗歌对现实的“美刺”作用。“篇篇无空文,句句必尽规”、“唯诗生民病,愿得天子知”(《寄唐生》)、“欲开壅蔽达人情,先向诗歌求讽刺”(《采诗官》)。关心现实,干预时政,白居易认为这是诗歌最主要的社会功能。这一时期是白居易关心社会生活,在艺术创作上最富于进取精神的时期。诗人目睹黑暗的社会现实,立志“为民请命”,“兼济天下”,“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为此,他在任职之上“正色摧强御,刚肠嫉幄呼。常增持禄位,不拟保妻儿。养勇期除恶,输忠在灭私!”(《代书诗一百韵寄微子》)因此,“有阙必规,有违必谏,朝廷得失无不察,天下利害无不言。”(《与元九书》)一方面又利用诗歌作武器,凡“难于指言者,辄咏歌之。”(《与元九书》)他的那些著名的讽谕诗《秦中吟》和《新乐府》等都是这时写出的。这些诗篇像一把把匕首,直刺黑暗的社会现实,使权豪们“扼腕”“变色”“切齿” (《与元九书》)。

二、白居易讽喻诗的思想内容

在白居易的讽喻诗中,《秦中吟》和《新乐府》集中体现了这类诗的思想价值。在《伤唐衢二首之二》中,白居易曾说:“忆昨元和初,忝备谏官位。是时兵革后,生民正憔悴。但伤民病痛,不识时忌讳。遂作《秦中吟》,一吟悲一事。”这表明了他作《秦中吟》的目的。

首先,他描述了这个朝代中最尖锐的贫富不均现象和下层百姓在各种剥削勒索下艰难挣扎的悲惨状况,把揭露和批判的矛头指向封建统治阶级。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将租庸调法改为两税法,初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后来弊端百出,老百姓苦不堪言。白居易在《赠友》一诗中愤怒地写到“私家无钱轳,平地无铜山,胡为秋夏税,岁岁输铜钱。钱力日已重,农力日已殚。贱粜粟与麦,贱贸丝与棉。岁暮衣食尽,焉得无饥寒。”一语中的地揭露了两税法的弊端。在《重赋》一诗中,诗人详尽地描写了被贪吏们破坏的两税法给农民带来的沉重灾难。“幼者形不蔽,老者体无温,悲喘与寒气,并入鼻中辛。”而贪吏们“随月献至尊”的羡余物(地方把定额外榨取的财物美其名曰“羡余”,拿去讨好皇帝)却“缯帛如山积,丝絮似云屯”,诗人借老农之口发出了“夺我身上衣,买尔眼前恩”的愤怒呼喊。《伤宅》所写富贵者的奢侈,恰与《重赋》形成鲜明的对照。“一堂费百万,郁郁起轻烟。洞房温且高,寒署不能干。……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缭绫》中也以“丝细缲多女手疼,札札千声不盈尺”写出农妇的艰辛,而对照富贵者的浪费:“汗沾粉污不再着,曳土蹋泥无惜心。”在《买花》诗中,他借一个田舍翁之口发出感叹:“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这些诗作,客观上揭露了封建社会中阶级压迫与剥削的事实。作为一种解救,诗人希望权势者能有所节制,因而他尖锐地指责那些在下层百姓的困苦之上还要加上一层困苦的贪吏、宦官。《轻肥》则将矛头指向宦官集团的那些内臣、大夫、将军,对他们的气焰、权势和奢华生活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绘和无情的鞭挞。《卖炭翁》指责宫中黄衣使者盘剥掠夺百姓,不问青红皂白抢走卖炭翁辛辛苦苦烧的一车炭。这首诗借卖炭翁由“伐薪烧炭”到进城“卖炭”再到炭被抢走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扰民害民,宦官强取豪夺的野蛮行径。其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尤为精譬。先用“可怜”二字倾注无限同情,继以一“忧”一“愿”来写卖炭老人的艰难处境和细微复杂的心理活动,真实贴切。《杜陵叟》中则写长吏明知庄稼为自然灾害所毁,却仍然“急敛暴征求考课”逼得百姓典桑卖地来抵官租,白居易愤怒地说道:“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观刈麦》中“力尽不知热,但希夏日长”的辛勤农夫,“家田输税尽,拾些充饥肠”的贫妇人,《村居苦寒》中“布絮不蔽身”“愁坐夜待晨”的无衣民,《采地黄者》中“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的百姓,都具体真实地表现了农民饥寒交迫,牛马不如的生活。诗人深切同情不幸的农民,对自己的温饱有余深感惭愧,并由此产生了“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的可贵思想。

其次,白居易还注意到边疆无休止的战争导致千万百姓无辜丧生,表现了人民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反对,体现了诗人“不赏边功防黩武”的思想。著名的《新丰折臂翁》写了一位在天宝年间逃过兵役的老人,当时,宰相“欲求恩幸立边功”,发动对南诏的战争,无数被强征去当兵的人冤死异乡,这位老人“偷将大石捶折臂”,才留得残命。诗中借老翁之口说道:“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这位命运悲惨的老人,却以欣喜口吻自庆侥幸,让人读来更觉得悲哀,同时也感觉到诗人的目的不仅在记叙一桩往事,而是反映出战争带给广大人民的无穷苦难。《缚戎人》描写一个“一落蕃中四十载”的汉人的遭遇。他为了返回故乡,冒死逃出吐蕃,不料被贪功的边将抓住当作“蕃虏”,“配向江南卑湿地”,含冤莫辩。这个“汉心汉语吐蕃身”的不幸人的遭遇,不仅暴露了统治阶级的昏暴,也反映了人民真实的爱国情感。

除了上述两大主题,白居易的乐府诗所涉及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还有许多。他揭露了官吏昏庸无能,将帅骄横无勇,借君国之名义而饱一已之私利。《红线毯》、《歌舞》、《缭绫》等诗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统治阶级昏庸无能,醉生梦死的生活予以无情的揭露和批判。《母别子》中的妻子因丈夫升官发财,喜新厌旧而被抛弃,《井底引银瓶》中年轻女子受封建礼教迫害而被逐。《议婚》、《太行路》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妇女们地位的卑下和遭遇的不幸。白居易对宫妇问题尤为关注,象《上阳白发人》中那失去青春、失去爱情的老宫女,《后宫词》中“几个春来无泪痕”的三千宫女,《过昭君村》中把脸“烧灼成瘢痕”的村女都是对腐朽的宫女制度的严正抗议和血泪控诉。他批评宫中幽禁了无数宫女,要求皇帝将他们释放,他还批评求仙之虚妄,佛寺的繁多,希望君主采取措施来干预……,这些都切中了时弊。

元和年间,正是社会相对稳定,战乱稍稍平息的时候,醉生梦死的人又开始花天酒地,庸凡的人又在弹冠相庆,而白居易却挑开虚饰的面纱,暴露出这个社会的黑暗、**、肮脏和不合理,批评的锋芒横扫了整个社会,上至宫廷,下至官吏,这是自杜甫以来没有人做到过的。据说这些诗使“权豪贵近者相目而变色”,“执政柄者扼腕”,“握军要者切齿”,恰恰说明它击中了社会要害,刺痛了权势者的神经,也说明白居易是有正义感和勇气的。白居易的讽喻诗切中时弊,关心人民疾苦,无不体现他的爱国主义思想。

三、白居易讽喻诗的艺术特色

没有脱离开内容的抽象的形式,艺术形式是为表现其思想内容服务的,内容决定形式,内容既然是讽喻性质,就决定了这类诗必然有不同于其他诗的艺术特色。白居易的讽喻诗不仅有丰富的现实内容,而且有独到的艺术特色。

白居易的讽喻诗大都选材真实、典型,主题明确、单一。《秦中吟十首》是“一吟悲一事”,《新乐府》五十首都是“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志”,每首诗都有明确而强烈的中心思想,即序中所明言的“苦宫市也”、“伤农夫之困也”、“贪女工之劳也”、“戒边功也”、“忧蚕桑之费也”、“念寒隽也”、“戒求仙也”、“刺佛寺浸多也”、“疾贪吏也”等,这就使诗的主题专一、明确,使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他所有的讽喻诗基本都这样,一诗只写一件事。但这“一事”,不是随意信手拈来的,有条件,按《秦中吟》、《新乐府》的序说,必须“闻见之间,有足悲者”、“其事核而实”,这实际就是说从很多真事中选取最足悲最核而实的。

白居易的讽喻诗极善于运用简练的外貌描写,细致的心理刻画,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写景、议论等多种手段,塑造各种人物的形象。如《卖炭翁》中的卖炭翁,《观刈麦》中的贫妇人,《上阳白发人》中的老宫女,《新丰折臂翁》中的老翁,《轻肥》中的宦官等,通过这一系列形象生动的正反面人物形象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增加了诗歌的形象性。如《卖炭翁》中,对卖炭翁的形象、心理作了细致真实的描写、刻划,连细节都十分精致,“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就是著名的心理描写的警句。在对卖炭翁矛盾心理的揭示中,突出了一车炭对他的重要性,从而深化了“苦宫市”的主题,笔端饱注对这位贫苦农民的同情,倾向性很鲜明,却避免了议论化。这一点在《上阳白发人》中表现得更突出,诗对她孤独寂寞的生活环境和凄凉的心境的描写,抒情味很浓,诗中透露的悲剧气氛很感人。

对比手法的成功运用,也是讽喻诗的重要特色。白居易在他的讽喻诗中往往先尽情描摹达官贵人们的糜烂生活,而在诗的末尾忽然出人意料地突起一个对立面,比如《轻肥》和《歌舞》:在描绘那些宦官“樽溢九酝,水陆罗八珍。果擘洞庭橘,d切天池鳞”之后,突起“是岁江南旱,衢州人食人!”在“朱轮车马客,红烛歌舞楼。欢酣促密坐,醉暖脱重裘”之后,突然一句“岂知阌乡狱,中有冻死囚!”,随后戛然而止。再如《观刈麦》、《村居苦寒》中作者和农民的对比,《买花》中富人与田舍翁的对比等,鲜明的对比,凸显了社会的极端不公,凸显了矛盾的极端尖锐。使读者从鲜明的对比中,看到贫富的悬殊,阶级的对立,从而更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剥削者的痛恨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直接发议论,也是讽喻诗的特色之一。发议论,是白居易所谓“卒章显其志”的一种手段。但凡结合了议论的,多数议论都很形象,富有情感,不是干巴巴的说教。比如《红线毯》在具体生动的描绘之后,作者仿佛是指着宣州太守的鼻子大声斥责:“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新丰折臂翁》讽喻戒边功,是用生动的历史教训来形象地议论:“老人言,君听取: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用历史事实的对比,形象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主张和态度。象《买花》、《重赋》、《轻肥》、《杜陵叟》等诗,都是先有具体的叙事,生动的描写,接着是画龙点睛的议论,对事情作评说深化主题。

质朴自然,通俗平易是讽喻诗语言的主要特色。白诗的语言以通俗平易为基本风格,往往以平易流畅的语言娓娓陈述,唱叹有情,扣人心弦,间有议论,发人深省,语言的通俗和尖锐的讽刺相联系,真正做到“其辞质而径”,“其言直而切”。他的讽喻诗的语言接近于人民的口语,随口而出,如话家常,然而语虽平易,意却警策,所以袁枚在《续诗品》中说白诗“意深词浅,思苦言甘”,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说:”元、白尚坦易,务言人所共欲言……眼前景,口头语,自能沁人心脾,耐人咀嚼。”刘熙载在《艺概》中说白诗语言是“用常得奇”,这些品评都较为中肯。

从艺术的角度分析,由于白居易救治现实的功利色彩太浓,所以相应地带来了一些负面的东西。一些写时事的作品,不是来自于作者自己亲身的感受,而是以理念组织而成,说教意味偏浓。在语言运用上,或是太过激切,或是过分通俗、浅显,结果有失诗歌语言的蕴藉、含蓄、精炼之美。但偏不概全,瑕不掩瑜。白居易的讽喻诗对新乐府运动起着指导和示范作用,确立了它在中国诗歌中的不朽地位。新乐府运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继承了我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在唐朝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对后世诗歌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白居易诗 教案教学设计 篇三

读谢灵运诗

作者:白居易  朝代:唐  体裁:五古   吾闻达士道,穷通顺冥数。

通乃朝廷来,穷即江湖去。

谢公才廓落,与世不相遇。

壮志郁不用,须有所泄处。

泄为山水诗,逸韵谐奇趣。

大必笼天海,细不遗草树。

岂唯玩景物,亦欲摅心素。

往往即事中,未能忘兴谕。

因知康乐作,不独在章句。

★ 白居易的诗有哪些

★ 白居易用诗记账

★ 白居易写的诗

★ 郭沫若诗说课稿

★ 读崔颢诗(网友来稿)

★ 诗人白居易的养生诗

★ 白居易年少诗精故事

★ 张小娴《时间暂停》赏读

★ 《一剪梅》意境赏读及读后感

4.白居易与其眼疾诗养生故事 篇四

白居易一生坎坷,家庭生活也很不幸。他于27岁考取进士后,先后做过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江州司马、杭州刺史等官职,宦海沉浮,仕途辗转,直到37岁才结婚。长女金銮3岁夭折,白居易有诗哭之。58岁时,他喜得一个儿子阿崔,3岁又夭折了。老年丧子,使诗翁痛苦异常,他在诗作中追思说:“悲肠自断非因剑,啼眼加昏不是尘。”由于官场失意和生活清苦,再加上子女的夭殇,使白居易患了很严重的目疾。他的诗作中,屡屡可读到有关这方面的记载。为了疗疾养生,修身怡性,诗翁曾经称病休官,辞去苏州刺史的官职,回家乡静心调养。当地的百姓自发地送这位廉洁勤政的清官,祝愿白居易早日康复。

在《眼暗》诗中,白居易写道:“早年勤卷看书苦,晚岁悲伤出泪多。眼损不知都自取,病成方悟欲如何?”诗翁在此谈及自己患眼病的原因是由于年轻时秉烛苦读、穷经积学,不注意视力的保护,到了晚年视力减退,又屡遭子女夭亡的精神打击,悲郁多泣,才导致眼疾缠身,发出“欲如何”的无奈感叹!接着诗翁详细描写了自己患眼病的症状:“夜昏乍似灯将灭,朝暗长疑镜未磨。”你看,一朝一夕,铜镜松灯前,模糊的视力给理政读书写诗的诗翁带来多少难言的痛苦。频发的眼疾,使白居易与中医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阅览眼科医书,服用滋阴养肝的中药,并用黄连的汁液点眼治疗。后来还“烧大药”和“服气”(即炼丹和练气功)来养目除疾。

在另一首《眼病》诗中,白居易还描述患眼病的症状时说:“散乱空中千片雪,朦胧物上一重纱。纵逢晴景如看雾,不是春天亦见花。僧说客尘来眼界,医言风眩在肝家。”诗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述了患眼疾的症状,简直就是一例诗体的`眼科病案。从白诗中的自述来分析,他的双眼出现了羞明、睛上生翳、视物不清的症状,即患了老年性白内障,中医眼科称之为“云雾移睛”和“浮翳内障”。清代医家张倬在《医通·金针开内障论》中指出,本病是“肝气上冲,凝结而成”。其主要表现是“视物微昏或朦胧如轻烟薄雾。次则空中常见黑花,或如蝇飞蚁垂,睹一成二。”将诗翁的病史自述和医家的中医眼科学的辨证论说对照起来看,可以洞观白居易的医学素养是多么的深厚。

在另一首诗中,诗翁记录了他请医服药、自我养护的康复生活:“医师尽劝先停酒,道侣多教早罢官。案上漫铺龙树论,盒中虚捻决明丸。人间方药应无益,争得金篦试刮看。”诗中提到的《龙树论》,又称《龙树菩萨药方》,是隋唐时印度医学随佛教传入中国后,被译成中文的印度医书。决明丸由石决明、车前子、黄连蜜丸而成,是中医治疗肝虚气浮、风眩眼花的方剂。可以想见,诗翁接受道友的劝告,休官回乡,“谢绝名利,洞身静修”。浏览医药学的书籍,炮制丹药,遵守医嘱节酒养目。但药力有限而痼疾难却,诗翁不得不求治于金针拨障术。金针拨障术又称金篦刮目、开金针法,即针拨白内障术,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和王焘的《外台秘要》中均有记载。早在1000多年前的唐代,这种由印度僧人执业的眼科手术就很普及了。

5.论白居易讽喻诗之创作动因 篇五

李杨

[内容摘要] 白居易的讽喻诗促进了中唐诗歌的繁荣,代表着新乐府运动的最高成就。究其创作的深层原因,既是受到儒家传统诗教观的影响,又与时代因素有关;早期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为其创作奠定了生活基础;朝野思治、渴求中兴的时代要求为其创作提供了机会;士大夫文人的历史使命感和拾遗一职所赋予的高度责任感也成为其创作的内在动力;从文学发展的角度说,白居易创作讽喻诗也是遵循诗歌自身规律的结果。

[关键词] 白居易;讽喻诗;创作成因

白居易是中唐社会写实讽喻派的领袖人物,其诗歌创作遗存两千八百余首,多于其他任何一位唐代诗人,其中价值最高、成就最大的就是他本人最重视的讽喻诗一百七十余首。这之中,又当以《新乐府》五十首和《秦中吟》十首为代表。关于讽喻诗,白氏曾云:“自拾遗以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比兴者,又自武德迄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谓之讽喻诗。”[1](P649)可以说,白居易的讽喻诗促进了中唐诗歌的繁荣,代表着新乐府运动的最高成就。那么白居易创作讽喻诗的原因有哪些呢?鲁迅先生曾说:“我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2](P270)遵循鲁迅先生的这一观点,我们不妨对白氏创作讽喻诗的因由做一番深入探讨。

一、儒家诗教观的主导作用

白居易的家庭世敦儒业,其祖父、父亲和外祖父都是明经出身,能诗能文,谙熟儒家典籍。不言而喻,白居易在经学和文学方面自幼就受到他们的影响。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我时常提醒大家注意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必须在了解一个人所生长的环境后,才能对一个人做出判断。”[3](111)因此,这样的家庭环境使白居易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文学教育,儒家思想从其出生起就成了他立身行事的准则。

“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注重现实、鄙弃幻想的倾向,规约了传统儒家诗学的基本走向,使它一开始就走上了注重反映现实的道路。《诗经》是中国传统诗歌创作的起点,其“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如实反映社会本来面目的作品, 孔子认为“可以观”即能够从中了解风俗之盛衰、考见为政之得失,文学的功利性被高度重视。这一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白居易继承了这一传统,把诗歌和社会政治联系起来,强调了诗歌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在《与元九书》中,白居易就明确提出创作讽喻诗的目的是:“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歌咏之。”[1](P649)在《新乐府序》中又认为:“为君、为臣、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1](P35)也就是说,写讽喻诗是供朝廷施政参考的,他把自己看到的民生疾苦和种种外界事物感发成诗,供皇帝和当权者取为鉴戒。

关于讽喻诗的思想内容,白居易提出以“六义”作为标准。在《读张籍古乐府》诗中,他说:“为诗意如何?六义互铺陈。风雅比兴外,[1](P2)未尝著空文。”风雅比兴之论正是源于汉儒的言论,如《毛诗·大序》曰:“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于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论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远于事变怀其旧俗者也。”[4](P568)在风、雅、颂三者中,白居易更强调风、雅。这同他提倡采诗和写作讽喻诗来规劝当权者,“裨补时阙”的创作目的是一致的。由于当时社会黑暗和政治腐败,他对于美、刺二者更强调刺。他所写的讽喻诗中讽刺的内容占了大多数。在他看来,诗歌创作只有发挥了“刺”的功能,引起当权者的注意,对国家政治和人民生活的改善起一点作用才算达到了写作的目的,否则不过是些嘲风雪、弄花草的空文。可以认为正是在继承儒家诗论传统的基础上,白居易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

二、社会生活和坎坷经历奠定了创作基础

白居易生活的时代适逢唐朝的中后期。安史之乱以来,各种社会矛盾已日趋尖锐:唐王室内部成员间尔虞我诈,相互倾压,争权夺利日甚一日;宦官掌握禁军(神策军)大权,把持朝政,扰乱朝纲,专横贪暴,无恶不作;牛李朋党派系争斗愈演愈烈;各分封藩镇公然蔑视唐王朝中央政府的管辖控制,割据称雄,独霸一方,并且为了争夺地盘,不惜穷兵黩武、频举战事。与此同时,异族吐蕃亦趁火打劫,不断骚扰入侵。如此严重的形势下,统治阶级日趋腐败,过着荒淫无耻的生活,更加紧了对人民的残酷剥削,人民生活极端贫困。

处在如此动荡多变的特殊历史时期,白居易青年时代就饱尝了家贫多故、衣食欠足、生活颠沛流离的苦楚。唐德宗时,关中地区连续发生了朱泚、李怀光等大规模叛乱。德宗出奔奉天,南逃山南,狼狈不堪。《资治通鉴》对这次叛乱有描述:“贼已斩关而入,上乃与王贵妃„„自苑北门出”,“自咸阳幸奉天”,“初至奉天,诏征近道兵入援”,“朱泚自将逼奉天,军势甚盛。”[5](P6058)这时,白居易一家因乱到徐州一带避难,后又迁到越中。年纪稍长,其父白季庚去世,家境衰落,生活也更加贫困,迫使他南北奔走,愁于衣食,常常“衣食不充、冻馁并至”。“苦乏衣食资,远为江海游。光阴坐迟暮,乡国行阻修。身病向鄱阳,家贫寄徐州。”[1](P116)这些诗句,正是他早年为谋衣食,四处奔波的困顿经历的真实写照。

先后迁居徐州、越中等地的生活经历使白居易有较多机会接触最下层的劳苦大众,并亲眼目睹他们的悲惨遭遇。《朱陈村》诗云:“孤舟三适楚,羸马四经秦,昼行有饥色,夜寝无安魂。东西不暂住,来往若浮云”[1](P121)此诗即是这一时期白居易耳闻目睹下层民众苦难生活的真实记录。所有这些经历为他以后创作“惟歌生民病”的讽喻诗奠定了深厚的生活基础。

三、朝野思治、渴求中兴的时代要求

白居易解褐入仕的贞元、元和之际是一个交织着痛苦与希望的时代。一方面,唐王朝自安史之乱后,中央政权日渐削弱,封建官吏之 间的派系斗争日趋激烈。随着均田制的破坏,两税法取代了租庸调制,但赋税征纳中流弊滋生,土地兼并加剧,农民受到的盘剥反而比以前更甚。劳苦大众处于“冻馁并至”的悲惨境地。白居易诗中有句云:“是时兵革后,生民正憔悴。”[1](P10)这正是对当时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的现状而言。另一方面,地主阶级内部的有识之士,主要是出身于中小地主阶层的所谓新兴进士集团,基于对“中兴”的渴望,掀起了从“永贞革新”到元和初期的社会政治改革。特别是有“中兴英主”之称的唐宪宗“自初即位,慨然愤发,志平僭叛,能用忠谋,不惑群议”[6](P139),从而出现了广开言路、容纳直言、人心思治的政治局面。

广开言路和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使诗人有了写作讽喻诗的政治氛围。唐太宗贞观时期曾形成了较好的讽谏制度,在历史上传为美谈,此后时续时废。中唐时期,讽谏风气再一次盛行。唐宪宗明确表示要效法太宗“少有过差,谏臣论诤,往复数四,况朕之寡昧,涉道未明,[7](P423)今后事或未当,卿等每事十论,不可一二而止。”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也说:“是时皇帝初继位,宰府有正人,屡降玺书,访人急病。”[1](P649)《资治通鉴》卷二三七云:“夏四月,上策试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举人,伊阙尉牛僧儒、陆浑尉皇甫湜,前进士李宗闵,皆指陈时政之失,无所避。”[5](P6298)广开言路、积极推行讽谏制度必定有利于人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而采取写诗的方式较为委婉,君主易于接受。白居易在《与杨虞卿书》中说:“启奏之外,有合方便闻于上者,稍以歌诗导之。意者,欲其易入而深戒也。”[1](P639)在《与元九书》中又说:“启奏之外,有可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而难于指言者,辄歌咏之,欲稍稍递进闻于上。”[1](P649)正是在陈诗进谏的背景下,白居易创作了大量的讽喻诗。

此外,白居易大量创作讽喻诗还与唐代文禁松弛、言论自由的政治环境有关。因为只有这样,文人才有机会开口说话,才敢于针砭时弊,讽喻时事。洪迈在《容斋续笔》卷二中说:“唐人歌诗,其于先世及当时时事,直辞咏寄,略无避隐。至官禁嬖昵,非外间所应知者,[8](P236)皆反复极言,而上之人亦不以为罪„„今之诗人不敢尔也。”而且,作为新兴进士集团领袖的裴济又正在相位,而他是以元、白为代表的锐意革除弊政的青年文士的政治后台。正因为有了这样的机遇和前提,才使得白居易焕发出高涨的政治热情,将讽喻诗作为补察时政的有力手段。

四、历史使命感及政治责任感是创作的内在动力

白居易于德宗贞元十六年(800)二月考中进士,贞元十八年(802)冬又应吏部试,第二年春天与元稹以书判拔翠一同登科,同授秘书省校书郎。之后,二人又于元和元年(806)一同应制举。登第后,白居易由校书郎被任命为今陕西省同至县县尉,不久,又为翰林学士,元和三年(808)四月除授左拾遗,仍充翰林学士。中唐以后的翰林学士是替皇帝草拟机要文件的差使,地位非常重要,宰相多由翰林学士中提拔。而左拾遗是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接近皇帝。大致说来,拾遗的基本职守是匡谏,唐代政治给这类低品级官员以特殊的待遇:“拾遗天子前,密奏升平议”。[9](P4497)任职左拾遗这一时期,是白居易关心社会生活,在创作上最富于进取精神的时期。诗人目睹黑暗的 社会现实,立志“为民请命”、“兼济天下”,并以“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1](P15)自勉。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10](P52)位的思想。”李唐王朝,儒家思想始终处于“定于一尊”的统治地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白居易形成了以“仁政”为核心的政治思想,他寄希望于明君贤相。他着眼于“君”与“民”这对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鲜明地提出了“人之困穷由君之奢欲”的命题,并尖锐地指出“君之躁静为人之劳逸之本,君之奢俭为人之贫富之源”[1](P864)、“至高而危者君也,至愚而不可欺者人也”[1](P854)的观点。他劝谕君王:“以天下心为心,以百姓欲为欲”,切不可“抑天下心以奉一人之心,咈百姓以从一人之欲。”[1](P849)在政令的施行方面,他主张抑兼并,薄赋敛,节用爱民,以安百姓。由此可见,惟歌生民病的讽喻诗创作正是白居易以儒家“仁政”理想为核心的民本主义政治思想在文学上的反映。也是他作为士大夫文人所具有的历史使命感以及拾遗一职所赋予的高度责任感的体现。

白居易作为一个有现实责任感的诗人,谏职正好给他关心人民疾苦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政治平台,文人的良知与官员的职责相结合加强了他对现实政治的认识。在其讽喻诗中,白居易不但带有感同身受的深切同情来描写下层人民(尤其是农民)饥寒交迫的悲惨处境,同时也无情地揭露了权豪贵近们的残暴与贪婪。如《采地黄着》写农民因春旱年荒衣食无着,只得到田野里采集地黄卖给“朱门”家喂马:“与君啖马肥,光可使照地,愿以马残粟,救此苦饥肠。”这是一幅惨绝人寰的人瘦马肥图。又如《观刈麦》描写的是一个拾麦穗的贫妇形象:“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蔽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卖炭瓮》又描写了一个“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卖炭老人被“黄衣使者”掠夺的故事。《红线毯》描写了宣州太守为了取得皇帝的宠信,每年都逼迫宣州人民向朝廷进贡红线毯的弊政:“宣州太守知不知,一丈绫,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透过这些诗,白居易写出了种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深刻揭露了社会矛盾。

五、白居易的讽喻诗创作是承继传统、推陈出新的结果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它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精神奠定了我国诗歌写实的道路。《毛诗序》论《诗经》说:“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谲谏。”强调诗歌的“美刺”、“讽谏”作用,说明了诗歌和时代政治的密切关系。《诗经》可谓是讽喻诗的源头。

汉代继承了上古采风的传统,从而兴起了文学史上的汉乐府。汉乐府民歌与《诗经》中的民歌一脉相承,“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多以叙事诗广泛而真切地展现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民的悲欢离合。汉乐府是对《诗经》民歌创作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相比较而言,汉乐府民歌在诉说生活的艰难、披露战争的残酷方面显得更加悲凉厚重。

建安时代,曹操“借古题写时事”,反映汉末社会**,抒发个人怀抱,显示了刚劲的风骨。这一时期的建安文人们广泛学习和运用这一写法,但因沿用旧题,仍存在着题目与内容不相协调的局限。这 一创作风习很快就被后来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唱和重复”所取代。初唐诗人长孙无忌、刘希夷等开始另创新题,但这时题虽新创,内容却往往不关时事。到了唐玄宗天宝前后,乐府诗表现出反映现实、“刺美见事”的倾向。但借旧题乐府诗来反映现实,往往会过于隐晦,很容易产生歧义,造成读者理解上的困难,如李白的诸多旧题乐府诗:“运用比兴手法,意旨微茫,令人难以指实。”[11] 因此以新题乐府诗写讽喻内容将成为必然趋势。

既用新题又写时事始于杜甫,他所作的诗如“三吏、“三别”、《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等乐府体诗歌咏时事,具有“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特点,也就是因事立题,根据所写的时事确立新题目,不依附原有的旧题乐府。

进入中唐,一般人的太平迷梦早已打破,诗人们饱经离乱之苦,对时代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文学的态度也自然发生了变化,变为严肃、认真、深沉,写实尚俗的文字便于这时勃然兴起,诗歌创作由天上回到人间,由华丽归于平实。受儒学复古的刺激,白居易、元稹等一批诗人总结诗歌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形成了新的乐府观念。他们将乐府歌辞和《诗经》的美刺理论结合起来。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白居易把诗歌和社会政治联系起来,认识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1](P649)不是将诗歌创作当作是玩味和倾吐苦闷的途径,而是当作揭露和拯救时弊的工具。当白居易怀抱兼济之志而步入仕途,锐意于政治革新的时候,便努力进行诗歌的革新,面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讽喻诗。讽喻诗与新乐府之间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因此一般称其倡导讽喻诗为新乐府运动。从《诗经》到新乐府,白居易等人正是遵循着乐府诗自身发展的规律,倡导新乐府运动,负起了推陈出新、继往开来的责任,促进了中唐诗歌的繁荣,使一度冷落的唐代诗坛又出现中兴局面。

综上所论,白居易创作讽喻诗既是受到儒家传统诗教观的影响,将诗歌与社会政治联系起来,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等诗论主张,又与其自身生活经历密切相关。早年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为他接触下层劳动人民提供了机会,为其创作奠定了深厚的生活基础。同时,在中唐时期朝野思治、渴求中兴的时代要求下出现了广开言路和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为其创作提供了合适的气候和土壤。另外,创作讽喻诗也是诗人作为士大夫文人的历史使命感以及谏官一职所赋予的高度责任感的体现。从文学发展的角度说,白居易创作讽喻诗也是遵循诗歌自身发展的规律,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结果。

[参考文献]

6.苏轼词对白居易诗的化用 篇六

可以说,歌女、歌舞是苏轼词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使苏轼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自五代以来借歌妓之口,流传于饮宴游冶之所的词体特征。

与此相联系苏轼在词中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肯定。苏轼熙宁四年(1071)通判杭州,与太守陈襄相处融洽,相得甚欢,公务之余常常诗酒酬答,苏轼词中有许多与之相关的作品。《菩萨蛮•娟娟缺月西南落》说陈襄豪爽好客:“醉客各东西,因思陈孟公”,《诉衷情•钱塘风景古来奇》说陈襄善于写诗:“钱塘风景古来奇,太守例能诗”。不在一起便遥想“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卜算子•蜀客到江南》),听到旧曲就萌生“故人不见,旧曲重闻”(《行香子•携手江村》)的思旧之情。熙宁七年(1074)陈襄离开杭州赴南都,苏轼在孤山竹阁设宴送别,“漫道帝城天样远,天易见,见君难”表达了依依惜别之情,其中有“且尽一尊,收泪唱阳关”(《江城子•翠娥羞黛怯人看》),化用了白居易诗“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对酒五首》之四),表达了对友情的珍重,表现出了他对这段生活的珍惜和留恋。

7.白居易诗 教案教学设计 篇七

1.教学目标

1. 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2. 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2.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2. 难点:诗歌的主题。

3.教学用具

多媒体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自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

二、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原籍山西太原,祖上迁下陕西渭南。晚年官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僚家庭,世敦儒业,祖、父皆以明经出身。白居易的青年时代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贫困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近了人民,这对他的诗歌创作差不多一开始就走上现实主义的道路有着重大的作用。白居易的思想带有浓厚的儒、释、道三家杂糅的色彩,但主导思想则是儒家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他的一生,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期,而以四十四岁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前期:主要是“兼济天下”。在创作上,创作了大量针砭时弊、反映民生疾苦的诗作,如《秦中吟》、《新乐府》大都作于此时。后期:主要是 “独善其身”。这一时期他创作了大量的闲适诗。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他本人最重视的是讽喻诗。他的讽喻诗主要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类诗广泛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这里既有同情农民的作品,如《杜陵叟》;也有哀叹妇女悲惨命运作品,如《上阳白发人》、《后宫词》等;另一类诗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的罪恶,如《卖炭翁》、《红绒毯》等。

三、写作背景

本诗取材于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故事。这首诗创作于元和元年,当时诗人正在山西周至任县尉。这年冬天,白居易与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说起了当地流传已久的唐玄宗与杨贵妃悲欢离合的故事,大家都为之唏嘘不已,王质夫举着一杯酒来到白居易面前,说:“这种旷世之事,如果没有文笔出众的人来记录、润色,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磨灭,从世上消失。你深谙作诗之道,情感丰富,你试着为这个故事写一首诗,如何?”白居易于是写下了《长恨歌》,他的意图不仅在于对史诗有感而发,而且还想以此惩戒那些祸乱朝政的人,让将来的统治者引以为戒。

四、整体感知

1.出示投影,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回眸(móu)粉黛(dài)骊宫(lí)霓裳(ní)(cháng)临邛(qiòng)鼙鼓(pí)

仙袂(mâi)衣钿(diàn)千乘(shâng)钗擘(bó)马嵬(wãi)阑干(lán)绰约(chuò)

2.解题: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谁恨?恨什么?

师问:这首诗歌的题目是《长恨歌》,恨是什么意思,长恨歌应作何解释?

生答: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是时间,是感情延绵的见证,恨是沉重的遗憾,代表了感情的深度和痛苦的沉重。长恨就是长久的遗憾。

师问:这首诗歌是谁在恨,他们长恨的是什么呢?

生答:是李隆基和杨贵妃在恨,他们彼此相爱却不能在一起,最终杨贵妃身死,而李隆基退位。

师问:李、杨爱情历来是文人喜欢的题材,像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都是写李、杨爱情的,众多文人对这一题材如此忠爱,可见它非常有价值。谁能给大家讲一讲李、杨的爱情故事。

生答:唐玄宗是开创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瑁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命高力士缢死杨贵妃。

五、整体感知

1、结构层次

从作品结构上看,全诗可以“惊破《霓裳羽衣曲》”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分别写安史之乱发生之前和之后的唐玄宗、杨玉环。

第一部分

安史之乱前的唐玄宗和杨贵妃:杨贵妃入宫受宠,唐玄宗迷色误国。

第二部分

安史之乱后的唐玄宗和杨贵妃。

①马嵬坡生离死别:

②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

③唐玄宗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

④唐玄宗回宫后的睹物思人、辗转难眠;

⑤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

2、课文分析

(一)第一部分:

1、“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译文:汉家的皇上看重倾城倾国的容貌,想找一位绝代佳人。可惜在位多少年来一直没有找到。

分析: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2、“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

译文:杨家有位刚刚长成的姑娘,养在深闺里,没人见过她的容颜。与生俱来的美丽是难以埋没的,她终于被选到皇上身边。她回头嫣然一笑,百般娇媚同时呈现出来。六宫的粉白黛绿啊,立刻全都黯然失色。春寒时节,皇上恩赐她到华清池洗浴,温暖的泉水冲洗着她洁白细腻的肌肤。侍女扶她出浴,正娇懒无力,初次承恩就在这时。花一般的容貌、云一样的鬓发,金步摇在头上颤动。芙蓉帐里度过美好的春宵啊!美好的春宵啊,可惜太短了!太阳已经高高升起,皇上才睁开眼,从此再也不早早去上朝。追陪欢乐,伺候宴席,她总在皇帝身旁转。春天随从春游,夜晚也是她独占。后宫美人三千人,皇上把对三千人的宠爱都集中在她自己身上。深宫的夜晚,她妆饰好了去伺候圣君。春天她去玉楼赴宴,喝得醉眼微醺。她的姐姐和弟兄都得到了分封,真是令人羡慕啊,一家的门户都绽放出光彩。于是,天下的父母都觉得生男儿还不如生个女郎。

分析:紧接着上一层,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到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

3、“骊宫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译文:避暑的骊宫高插云霄。宫中仙乐飘飘,人间到处都能听到。宫里缓歌曼舞,徐徐地弹琴,慢慢地吹箫。皇上整天看,总也看不饱。谁知道渔阳反叛的战鼓会震地敲,把霓裳羽衣曲惊破了!

分析: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二)第二部分

1、“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译文:皇家城阙烟尘滚滚,天子带着大队的车马逃往西南。天子的旌旗飘飘摇摇,走走又停停,才走了百来里。六军不肯前进,怎么办?美丽的杨贵妃死在皇上马蹄前。她的花钿丢在地上没人收,还有她头上的翡翠翘,她的金雀,她的玉搔头。皇上掩着脸,无法相救,回头看看,眼泪和血一起流下来。

分析:这一节,诗人具体地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激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

2、“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译文:栈道插云,弯弯曲曲上剑阁,风刮起黄尘格外萧索。峨眉道上没有多少行人,天子的旌旗也没了光彩,阳光是那样淡薄。蜀江水这么碧绿,蜀山这么青翠,皇上日日夜夜思念着心爱的人,情思难断绝。在离宫里看见月光是伤心的颜色,夜里听雨打栈铃也是断肠的声息。

分析:这一节,写杨贵妃死后,唐玄宗的思念之情。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

3、天旋日转回龙驭„„不见玉颜空死处。

译文:总算有一天,天旋地转圣驾得回京城,又走到这里──叫人徘徊不忍离去。马嵬坡下的泥土中已经空无痕迹,美人当年白白死去的那块地方已经无法寻觅。

分析:写唐玄宗在还都路上追怀忆旧。

4、君臣相顾尽沾衣„„魂魄不曾来入梦。

译文:君臣面面相对,眼泪洒满衣襟,向东望望,信马由缰回京城。回来看看宫苑园林,太液池的芙蓉和未央宫的翠柳依旧媚人。那芙蓉花多像她的脸,那柳叶多像她的眉,此情此景,怎叫人不落泪?这春风吹开桃李花的日子,这秋雨敲打梧桐落叶的时辰(都浸染着相思)!太极宫和兴庆宫的草长得很深了也无人拔,树叶落满了台阶也无人扫。当年的梨园弟子,如今已生出白发。女官和宫女们也都已衰老。晚上萤虫飞过宫殿,皇上悄然忆想。夜里挑残了孤灯也难以入睡。宫中钟鼓迟迟敲响。夜这么长,看看天上银河还 在发光。霜这么重,房上鸳鸯瓦这么冷,翠被冰凉,有谁同拥?你死去了,我还活着,此别悠悠已经隔了多年,从不见你的灵魂进入我的梦境。

分析:这一节仍是写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刻骨思念。此“恨”经年,可谓长矣。唐玄宗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感触万千。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5、“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译文:京城有位修炼过的临邛道士,能以精诚招来亡魂。他感动于皇上辗转怀念的深情,于是派遣方士殷勤地去寻觅杨贵妃。方士御气排云,像一道电光一样飞行,天上地下都找了个遍。上了九天,又下了黄泉,可是都没见到她的踪影。忽然听说海上有座仙山,那山在虚无缥缈中间。仙山楼阁精致玲珑,似朵朵彩云,有许多曼妙的仙子出没其间。其中有一位叫太真,雪样肌肤、花样容貌,听来好像是要找的人。方士到了仙宫,叩西厢的门,报消息的是仙人小玉和双成。她听说汉家天子派来了使臣,不由得从九华帐的梦中惊醒。推开枕头、穿好衣服、下得床来,银屏与珠帘都依次打开。只见她刚刚睡醒,头上云髻半偏,花冠还没整好便走下堂来。风吹着她的仙衣飘飘旋举,还像当年她的霓裳羽衣舞。玉容寂寞,眼泪纵横,好似春天一枝梨花带着雨。她含情凝目,感谢君王:自从生离死别难见面,音信两茫茫。昭阳殿里的恩爱从此断绝,蓬莱宫里的日月这么漫长!俯瞰人间,只看见云雾,看不见长安。只有用旧物表达我的深情,把金钗钿盒两样东西带回。金钗留一股,钿盒留一扇,我们俩各分一半。只要我们的心像金和钿一样坚牢,虽然远隔天上与人间,总还能相见!临走叮咛还有一句要紧的话,这句誓言只有他和我知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半夜里没人我们两个说的悄悄话:在天上我们但愿永做比翼鸟,在地上我们但愿永做连理枝。天长地久也有一天会终结,这恨啊,亘久不断,永不会有消逝的那一朝。

分析:这一段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开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六、问题探究

《长恨歌》的主题是什么?

《长恨歌》是白居易的最著名的感伤诗之一,因它描写了唐玄宗与爱妃杨玉环的故事,千百年来,人们吟咏不绝,并凭据它所提供的情节改编为说唱、杂剧、传奇、电影、电视等等。然而这首长歌的作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却众说纷纭。从诗题看,这篇作品就是歌“长恨”,但是诗人所“恨”为何?为什么“长恨”呢?诗中并未明说,而且通过对故事的铺叙,一层层地展现出来,让读者自己去揣摩,去品味,去感受。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对这首诗的主题就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自50年代中期以后,讨论不断,即在今日,仍有人在苦苦地较索。归纳起来,主要有三说。

一种观点认为,这篇作品主要是对唐玄宗重色误国的讽喻,前半是说写“恨”之因,后半写“长恨”本身,“恨”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之“恨”;另一种观点认为,这篇作品主要表现了李杨之间坚贞的爱情,描写二人死别后绵长的相思之“恨”;还有一种看法,认为此诗前半着力批判唐玄宗“重色”误国,后半对李杨爱情大加歌颂,是多主题;即:(1)讽喻说。(2)爱情说。(3)双重主题说。

(1)讽谕说:

作者白居易通过对唐明皇和杨贵妃爱情悲剧的描写,对他们的荒淫生活作了讽刺和暴露。

持此说的理由是:

①李、杨是统治者阶级中的最高层人物,不可能有真正的爱情。他们引用了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论述:“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关系,在古代只是官方社会以外才有。”“当事人双方的相互爱慕应当高于其它一切而成为婚烟基础的事情,在统治阶级的实践中是自古以来都没有的。”白枫在《〈长恨歌〉的思想性》一文中明确地说:李隆基是人主、至尊,杨玉环是臣妾,是受皇帝支配的女人,两者处于不同的社会地位。李对杨是“重色”,不是“重情”;杨对李是“趋势”,也谈不上爱情。白文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杨玉环入宫五年以内,被李隆基赶出宫闱两次,就在杨玉环最受恩宠的时期,李隆基又“推恩分爱”于杨妃姐妹虢国夫人等。杨玉环在马嵬坡惨死,李隆基不能救也不曾救,以“祸水”之罪赐杨妃自缢。

②长诗的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是笼罩全篇的纲,明确标出讽刺的对象和内容,点出此诗创作的主旨。

③从白居易一贯的政治观点看,他对李隆基和杨玉环的荒淫误国是谴责的。白居易在写《长恨歌》的前几个月,在准备应制举考试拟的刺问中曾明确指出:“群之作为,为教兴废之本。”“若一肆其心,而事有以阶于乱。”怀有这样的政治观点,对以荒淫误国导致祸乱的李隆基和以色感君的杨玉环不可能抱同情态度。

④白居易的《长恨歌》与陈鸿的《长恨歌传》是有机的整体,而《长恨歌传》云:“乐天因为《长恨歌》,意者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者也。”这句话明确地表述了《长恨歌》的创作指导思想。

⑤白居易其它一些作品对杨贵妃持批判的态度,把她看作祸国之罪人。作为元和四年的《胡旋女》写道:

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圆转。中有在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作儿。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从此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

《古冢狐》中说:

„„女为狐媚害即深,日长月久溺人心。何况褒妲之色善蛊惑,能丧人家覆人国。

又《李夫人》云: 伤心不独汉武帝,自古及今皆若斯„„又不见泰陵一掬泪,马嵬路上念杨妃。纵今妍姿艳质化为土,此恨长在无销期。生亦惑,死亦惑,尤物惑人忘不得。

对杨贵妃是这样的态度,如何会去同情、歌颂她?

⑥再从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背景来看,白居易作此诗之目的是劝谏宪宗不要重蹈玄宗的覆辙。宪宗即位之初,有志改革弊政,朝政出现一线希望,但他骄奢淫佚,宫中多内宠。为了能放肆淫乐,他竟然久久不立皇后。

对讽谕说的论证,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意见:

①我们应该承认,封建统治者夫妇之间也会产生爱情,完全抹杀是无视客观存在。唐玄宗在粉黛三千中独爱杨妃一人,杨 妃死后又那么追念,应该说是一种爱情的体现。

②《长恨歌传》末尾的评论是陈鸿的推测之语,不能代表白居易的本间。事实上《传》与《歌》在形象与主题表现上,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③《李夫人》虽然指出玄宗对杨妃之死引为长恨,但诗的末尾说:“人非木石皆有情,不如不遇倾城色。”不是严厉谴责玄宗沉湎于女色,而是肯定这种感情的合理性。只是用“不如不遇”来表示惋惜。

④白居易写这首诗时,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还没有成为他的写诗方法,直至凶和三年,他才有意识地 以诗为谏,我们不能将他后来的创作方法套用到他以前的作品上,以此来说明他创作《长恨歌》的目的是诗谏。⑤历史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诗歌所写之事,诗也可以帮 助我们去了解历史,但诗与历史之间毕竟有距离,我们可以将历史上的李杨比照艺术上的李杨,但却不能说艺术上的李杨即是历史上李杨,从而得出讽谕的结论。

⑥白居易把《长恨歌》归于感伤诗。他指出:“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者„谓之感伤诗。”(《与元九书》)可见,他本人并没有将《长恨 歌》划入到“讽谕诗”中。

(2)爱情说

该说认为,长诗通过对李杨悲剧的描写,歌颂了他们真挚和专一的爱情。其理由主要有六点:

①从长诗的结构来看,贯穿全诗内容的是李杨的爱情。诗的前半部是对杨妃生前与明皇相爱的描写,后半部是表现杨妃死后李杨对爱情的坚贞和追求。从诗歌整体内容 上考察,表现的是爱情的欢乐、**中的死别、沉痛的悲伤和怀念以及对婚烟重现的憧憬。全诗用最大的篇幅、最多的笔墨、最深的情感,写他们的结合、分离与怀念。②长诗为了突出李杨爱情,使读者感受到爱情的美质,有意识地剔除了那些历史现实材料中荒淫的、爱而不纯的东西,选择和集中了那些最能 表现李杨真诚和专一的爱情情节,如杨妃曾为寿王妃,为玄宗看中,先转为女道士,后再入宫,诗歌却把她描绘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天生丽质的少女;杨妃曾与安禄 山有暖昧关系,因忌妒两次被遣出宫,玄宗在专宠杨妃的同时又私召梅妃。诗歌对这些材料也都弃而不用。

③诗的前半部分的有些内容,虽然含有讽刺或谴责的意思,但这仅是为了交待李杨爱情悲剧发生时的的情形,以显示悲剧结局的必然性。所以,这种讽刺或谴责的含意,表现得不显着,客观效果很微弱,它们并没有掩盖全诗的主要倾向,即对李杨遭遇的同情和对他们爱情的歌颂。

④白居易对历史人物唐玄宗与杨贵妃是赞美、同情大于批评。他在元和二年四月应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对策时曾说:“太宗以神武之姿,拨天下之乱。玄宗以圣文之 德,致天下之肥。当二宗之时,利无不兴,弊无不革,远无不服,近无不和。”显然,对玄宗是歌倾的、肯定的。当然,他对玄宗后期的政治也有批评,但不是主要 的。白居易的许多诗歌如《上阳白发人》等表现了对妇女不幸命运的同情,他不可能对杨妃这样的女人持一种厌恶的态度。

⑤白居易生活的中唐时 代,民间喜于谈论玄宗杨贵妃的故事,“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元稹《行宫》)“洛阳昼夜无车马,漫挂红纱满树头。见说平时灯影里,玄宗潜伴太真游。”(元稹《灯影》)而民间对于李杨的爱情悲剧是同情的。白居易写作《长恨歌》的地点在周至,而马嵬就在附近,当地肯定流传着有关李杨的爱情传说,那么,白居 易也一定受到民间传说倾向的影响。

⑥由《唐书》中的《玄宗本纪》、《杨妃传》,唐郑处诲的《明皇杂录补遗》、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等史书、笔记来看,李杨的爱情是有基础的。杨玉杨不仅“姿质丰艳”而且“善歌舞,通音律”,而玄宗也“素晓音律”,可见有着共同的爱好。

不同意“爱情”说者,对于上述论证提出了批评,他们说,把李杨的恋爱及其爱情同它的社会联系和影响割裂开来,把安史之乱的责任和李杨爱情生活之间的关系割裂开来,是不符合事实的作法。美化帝妃之间的爱情生活,实际上是一种用超阶级的人性论的观点来分析这一现象,把最高统治者的爱情与人民大众的爱情等同了起来。

(3)双重主题说 所谓“双重主题”说,意为《长恨歌》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倾。

此说的理由是:

①《长恨歌》的内容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写玄宗溺于女色,不顾国家大事,招致安史之乱;另一方面写贵妃惨死,玄宗思念,杨妃成仙。诗歌对李杨爱情及其悲剧赋予了很大的同情,同时对酿成悲剧的原因作了严肃的批判。诗歌将同情与批判集中在玄宗一人身上。

②对李杨爱情既同情又批判的矛盾态度是由帝妃的爱情特点所决定的。其特点有两个,既政治性与残酷性。客观上,杨妃爱玄宗不是出于干政的动机,玄宗过爱杨妃,也不是把妇女当作玩物。然则,李杨溺于情爱之中,必然会荒废政事,并且由于为了博得妃子的欢心,必然会给予姻亲杨氏很高的政治地位和很多的物质利益,从而产生了一个干预朝政的具有特权的杨氏集团,加速了政治的危机。白居易既歌颂他们爱情的热烈、真挚,也批判他们的爱情所带来的误国害民的后果。

白居易到底想通过《长恨歌》来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学界仍在苦苦地探索着。当然,这个问题不必得出答案,也没有唯一的答案。这种探索的过程正是《长恨歌》得以长存的生命力。

七、艺术特点:

1、本诗采用七言歌行体,在继承汉代《孔雀东南飞》和初唐四杰七古的基础上别创新调。在形式上采用平仄相调的律句,间用对偶,数句一转韵,音节随情节而曲折,依感情而顿挫,而多处顶针格的运用,如“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等,使音韵更和谐浏亮,婉转动人。后人称之为“长庆体”。

(“长庆体”之称始于宋人,是对唐代白居易、元稹诗的泛称,所指较为宽泛。清以后,其内涵所指逐渐确定下来,成了以《长恨歌》、《琵琶行》、《连昌宫词》为代表的那种叙事风情宛转、语言摇荡多姿、平仄转韵的七言长篇歌行之专名。)

2、故事情节生动曲折。

围绕诗中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整首诗的情节跌宕起伏,穷极变化,富有浪漫气息和传奇色彩,充分体现了作者艺术构思之奇妙和想象力之丰富。

3、刻画人物细腻传神。

本诗塑造了李、杨两个人物形象。作者不仅生动地描述了他们的行为举止,而且将笔触深入其内心,细腻地刻画了他们的心理活动。对李隆基,诗歌第一部分重写他贪恋美色。作者对这一人物的描绘、刻画深入腠理的是在马嵬坡兵变之后。

对杨玉环的描写刻划,作者主要抓住了两点:一是她的美貌,一是她的忠贞。

4、叙事、抒情、描写熔于一炉。

8.《木兰诗》教案设计 篇八

授课者:徐裕德

教学目的:

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体会详略叙述和成功运用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方法的表现力量。教学重点:

1、故事情节和木兰形象。

2、记叙的详略处理。

3、对偶和排比。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朗读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南朝郭茂倩编的《乐府

诗集》(乐府双璧另一:《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木兰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多媒体展示)

二、正字音

机抒Zhù(织布梭子)可汗kâ hán鞍鞯ān jiān(马鞍下的垫子)辔头Pâi(缰绳)燕山:yān 胡骑jì(战马)戎机róng(军事)

朔气Shuò(北方)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著我旧时裳Zhuó(穿)傍地走bàng(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三、要求学生参看注释,阅读诗篇,理解词义、句意、诗篇大意。

四、朗读全诗。

五、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

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概括本诗情节并复述故事。(多媒体展示)第一部分(1、2、3段)写出木兰代父从军、踏上征途。

第二部分(第4段),写出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

第三部分(5、6段),写出木兰,还朝辞官,功成身退,返回家乡,家人团聚。

第四部分(第7段),用比喻赞美木兰。

六、分析第一部分(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答出相关诗句,再分析人物形象、修

辞手法)。

1诗篇怎样写出故事的开始?这样写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开篇表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表现了木兰的勤劳孝顺。

2木兰的答话表明了什么情况?表现了她的什么特点?

—— “十二卷”(虚数)的夸张,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气氛。“阿爷

无大儿,木兰无长兄”,表明了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表现了木兰的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第三段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虚指),运用排

比修辞方法,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的急切操办而又井然有序。

4这一部分还运用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但,只”这两组对偶句之间,间隔反复,层层递进,表现出木兰出征的路

线,征程的遥远,行军的神速,点明了宿营的荒凉地点;“不,但”两句间隔反复,紧相呼应,在荒凉夜间环境烘托中,揭示出木兰乍离家乡,思念亲人,离乡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从而细腻地透露出木兰少女思亲的情怀,活生生地刻画了一位少年英雄女郎的形象,形象地描写出木兰奔驰遥远征途的豪迈气概。

七、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二的1,三的1、3,四的3。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部分。

二、由上节课分析的木兰代父从军,奔驰征途,引导继续分析后文。

(一)、分析第二部分

1、这一部分前两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什么作用?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后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对偶,在艰苦环境的烘托中,表现出木兰

在战场上的艰苦生活,从而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两句对偶,又是互文,表明了木兰身经长期激

战,英勇善战,凯旋归来。

(二)、分析第三部分

1、这一部分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朝见天子的情景?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夸张,对偶,表现出木兰功成身退、眷恋家

乡耕织生活、不慕荣华富贵的纯真性格、高贵品质。

2、这一部分运用什么修辞方法描写木兰回到家园的情景?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

霍霍向猪羊”,运用排比修辞方法,表现出木兰胜利归来给全家亲人带来了一片欢乐。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

帖花黄”,运用排比修辞方法,表现出木兰久征胜利归来,恢复女妆,欣喜兴奋的感情。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表现出伙伴

看到“木兰是女郎”时的惊诧和赞叹,衬托了木兰在长期从军当中的谨慎和机警。

3、分析第四部分。这一部分是吟唱诗歌的人在诗篇故事结束以后的吟唱。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体现了什么样的感情?

——这一部分以双兔为喻,很有风趣;“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我”

字,具有代木兰说话的意味,体现了对木兰十分亲切和非常喜爱的感情,赞美了木兰在从军十二年中未被发现是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4、小结木兰形象。

——木兰既是一个女孩子,更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她勤劳善良,纯朴孝顺,机智谨慎,不贪图富贵,为国家尽忠效劳,表现出深明大义、勇敢坚毅,果断的效国忠心和英雄气概。她是我国古代北方优秀劳动妇女的象征。

5、这首诗详写什么?略写什么?诗人为什么这样处理题材?

——这首诗详写木兰的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凯旋辞官、返回家园,略写战场生活、百战情况。所以这样详略地处理题材,原因在于这首诗不是重在表现木兰怎样作战胜,而是重在表现木兰这个年轻女郎深明大义、代父从军、性格纯真、品质高贵。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6、主题

——歌颂了木兰的英雄形象,赞美了我国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古代

人民渴望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

三、课外延伸:学生列举我国历史上还有哪些著名的女英雄并作比较。

——例:梁红玉击鼓退金兵,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红娘子,顾大嫂、孙二娘,扈

三娘等。

四、布置作业:背诵并进一步品味这首诗。完成课后练习。

五、板书设计

木兰诗

故事情节:

代父从军(详写)—十年征战(略写)—家人团聚(详写)—赞美木兰(略写)

木兰形象:

勤劳、善良、淳朴、谨慎(女儿情怀)(详写)

机智、勇敢、刚毅、忠孝两全(英雄气概)(略写)

写作技巧:

上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给高速交警的信下一篇:公司领导个人年终工作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