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急诊科建设(精选8篇)
1.医院急诊科建设 篇一
重庆市利用世行贷款巫山县中医院江东新区分院二期建设项目
(急诊部、综合楼工程)施工招标公告
所属行业:市政房地产建筑
标讯类别: 国内招标
资源来源: 其他
所属地区:重庆市
1.招标条件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2.1建设地点:巫山县江东新区。
2.2建设规模及投资:巫山县中医院江东新区分院二期建设项目急诊部、综合楼工程,建筑面积6600平方米,其中急诊部2800平方米,行政办公楼2800平方米,地下停车场1000平方米。建设内容主要为土建、装饰装修、电气、给排水、暖通、消防、建筑智能化工程。
2.3计划工期: 750日历天。
2.4招标范围:该项目施工图所示的土石方场坪工程、基础工程、主体工程、装修工程、外墙装饰、给排水工程、电气设备安装、消防设施安装、建筑智能化工程等(具体以发布的工程量清单为准)。
3.投标人的资格要求
3.1 投标人应满足下列资格条件:
本次招标要求投标人须同时具备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及以上资质和装饰装修工程专业承包二级及以上资质及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投标人2008年1月1日至今完成过一个二级以上医院建设(规模2000万元以上)的类似工程,并在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能力。
3.2 本次招标不接受联合体投标。
3.3重庆市外建筑施工企业和人员必须符合《重庆市市外建筑施工企业入渝登记备案管理办法》渝建发【2011】130号、136号规定。
3.4 符合《巫山县建设市场廉洁准入规定(试行)》的相关规定。
4.招标文件的获取
4.1本工程招标不需报名,凡有意参加投标者,请于2013年10月11日起下载本工程招标文件以及图纸、工程量清单、补遗等开标前公布的所有相关资料,不管投标人下载与否,招标人和招标代理机构都视为投标人收到以上资料并全部知晓有关招标过程和事宜,否则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由投标人自负。
4.2投标人在递交投标文件时,向招标代理机构交纳招标文件及相关资料费,每套500.00元。
联系人: 张涛
电话: ***
邮箱: chinazbcg@163.com
2.医院急诊科建设 篇二
新建工程总建筑面积220000m2, 其中门急诊楼113000m2, 外科楼109000m2, 两栋楼均为地下3层, 地上11层;日均综合门诊增至8000人次, 日均急诊可达400人次;设有病房床位900张, 日均手术可达200台次。该工程曾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金奖”及“中施企协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随着新大楼的投入使用, 急剧增加的就医人流量与有限的交通承载力之间的矛盾, 该如何解决呢?在方案设计中, 目前的建筑风格为何没有延续传统, 而选择了现代风格?外科大楼的封闭式管理如何做到闹中取静?作为医学界泰山北斗的北京协和医院, 与之相匹的服务管理又是如何开展的, 当中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且听这场“新”与“老”的对话——
规划设计篇
在前期策划中, 医院即本着“严谨、求精、勤奋、奉献”的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注重发挥协和员工的智慧, 广泛汇集各科室的需求和建议。在门急诊楼和外科楼规划设计之初, 多次组织专家论证, 同时邀请国内外规划设计专家, 为医院新楼建设出谋划策, 这些宝贵的意见与建议仅在外观造型的设计上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风格:古典与现代的抉择
北京协和医院的老建筑群外形为7开间, 重檐庑殿式, 以故宫太和殿为原型, 绿色琉璃瓦顶传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民族特色, 而新大楼的建筑风格则成为设计的重点——如何在现代建筑上体现协和风格?协和医院领导高度重视, 多次组织专家论证会。有的专家主张应继承协和老楼建筑风格, 以老建筑群为蓝本形成整体的中国古典风貌;也有的专家主张采用现代化的建筑风格, 重点体现当代医院发展的特点和协和文化;还有的专家建议采用中西合璧的方式, 在建筑外形上既体现协和元素, 又体现现代风貌。清华大学著名设计大师吴良镛让他的弟子亲临协和, 考察协和现有的建筑群和文化内涵后提出:“北京协和医院老建筑群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无与伦比, 所以我们用现在的眼光、现代的手法来演绎老协和的设计风格, 已经不太可能。”为此他建议, “协和未来的新建筑可以脱离旧建筑, 充分展现时代的变迁与沿革。”
流程:历经数次优化
新大楼的规划方案由国外设计公司完成后, 又由承接施工设计的国内专业的医疗建筑设计公司针对人流、物流、车流等方面进行设计优化。医院安排专门人员按照患者就诊流程进行实地描述, 设计人员根据描述结果反复研究、不断优化, 根据科室的特点形成不同的功能核心, 功能相关科室邻近布置, 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行走距离, 不同功能区之间以高效的水平及垂直交通联系, 缩短了患者行走路线, 提高了诊疗效率, 目标是让患者在功能完善、布局合理、流程科学、设施先进和环境优美的大楼里充分体验到便利、高效、舒适的就医感受。
布局:模块化、系统化
新建大楼东西跨度270m, 地上部分从东到西依次为门诊楼、急诊楼和外科楼, 各设有临街的独立出入口。首层设立楼内主街, 贯通东西, 方便人员楼内通行。三个相对独立分区在内部结构上相互贯通呼应, 便于门诊患者危急情况下的抢救和急诊手术患者的运送;大楼的地下部分则全部连通, 一部分为设备机房, 另一部分为地下车库。整个建筑呈现模块化、系统化的科学布局, 各部分功能分区明确而又联系紧密。
门诊楼的功能布局是建筑模块化的一个集中体现。此次在门诊楼安排上, 除PET/CT和放射治疗仍放在老楼之外, 医院将全部门诊诊疗、检查功能整合在同一座楼内, 使患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所有的门诊就诊流程。科室布局上也十分注重人性化, 系统规划不同患者群的活动区域, 避免相互交叉, 合理安排各科室间的关系。例如, 体检对象为健康人群, 因此将健康医学部设置在门诊入口位置, 设单独入口、独立电梯, 位置安排在门诊楼相对较高的9层至11层, 避免了交叉传染的可能性, 保证了健康体检人群诊查环境的独立性、私密性。另外, 充分考虑了儿童患者的特点, 儿科也有独立的入口及电梯, 相对独立的空间, 布局紧凑集中, 方便患儿就诊。
在垂直交通空间布局上, 大楼内共设88部电梯, 包括医梯、货梯、人梯。各种车辆如救护车、送餐车、污物车、被服车、患者抢救车等的行走在优化过程作了精细的安排, 保证了交通流畅无拥堵现象。
建设施工篇
医院新建大楼单体面积大, 又位于北京市黄金地段和交通要道, 建设任务十分艰巨。为此, 协和医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 举全院之力, 克服重重困难, 利用不到4年的时间, 完成了该新楼的建设任务, 并将新楼建成东单地区的地标式建筑。
机制:两家施工方的竞争
新大楼的建设由两家施工总承包单位和两家监理单位分别承担, 在工程质量管理、进度控制、工地安全、资金管理方面全面统筹管理, 总承包单位之间引入竞争机制, 全面管理各分包单位。依据工程进度, 质量监督部门和安全监管部门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和验收, 有条不紊地推进工程建设。
制度:建立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
医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医院工程建设管理, 建设之初即在制度上下功夫, 建立了一整套项目建设的管理制度, 推行工程全过程建设跟踪审计制度, 医院审计部门、纪检部门、财务部门安排专人对工程的投资、洽商、招投标等进行全过程审核。工程项目各类招标全部采用公开招标方式, 招标结果通过北京市建委招标办进行备案确认。另外, 严格把控工程变更和洽商项目, 因科室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工程建设项目调整的均要通过相关部门严格的论证和审批。医院还依据工程需要, 设立了专管员制度, 全程跟踪工程建设的具体项目, 及时了解工程质量、进度、安全和投资。
过程:强化控制施工
建筑精品来自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及供应商等各单位的密切配合。虽然有管理总承包, 但是医院在施工管理中仍然发挥不可或缺的主导作用。医院从造价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出发, 强化控制施工过程, 要求每一个环节和每一道工序都必须严格按设计要求和国家建筑规范标准进行施工。
为使工程的基础工作得以保障, 每周召开业主、设计、施工和监理四方协调会, 现场解决具体实际问题, 提高办事效率。施工总包方实行各类工程队伍的捆绑式协调, 使工程质量、进度在统一步调中得以实施。
人性化细节篇
空间:人性化的细节设计
大楼在内部空间设计上, 特别注重环境设计, 力求打造宽敞、明亮、舒适的就医环境, 为就医者带来全新的就诊体验。如儿科候诊区, 海蓝色的地板上画着活泼可爱的热带鱼、海星、海龟, 让人仿佛置身于海洋公园;在中医科的候诊区, 会看到古色古香的壁纸上挂着《清明上河图》, 周围摆着精致复古的小柜子;而在口腔科就诊区内, 明亮的光线透过时尚的玻璃隔断, 斑驳地洒在洁净的地板上, 如同走进艺术展览馆。不仅是这些特色专科, 即使是平常最拥挤、最紧张的急诊科也力求通过环境美化, 从细节处体现人性化关怀。“不管遇到什么困难, 你最终都能克服”, 这种积极向上的励志话语, 配以色彩温馨的图片, 在急诊科随处可见, 从细微之处传递正向激励, 鼓励患者勇敢面对病痛、战胜疾病。
医院卫生间设计也有很好的人性化体现, 充分考虑患者的方便使用。很多患者来医院检查需要进行尿检, 在最早的设计图纸上检验科与卫生间相距较远, 患者将尿检试管送达检验科十分不便。从人性化理念出发, 医院对这一设计进行不断优化, 将检验科与卫生间临近设置, 开设了检验窗口。患者留取标本后顺手就可将其放置窗口, 既方便了患者, 又保证尿检样本的使用。同样的便捷性也应用在取精室,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建筑方方面面的细节之处均得到了体现。
新楼的设计不仅充分考虑到就医者的就诊、住院等需求, 更如倡导注重医护人员的工作需求。以往医院为让患者拥有良好的康复环境, 将能接触自然光与良好通风的房间都让给患者用, 而医护人员多挤在背阳甚至无窗的房间内, 常年接触不到阳光。为了改善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 此次工程在外科楼为医护人员设置了专用区域, 其空间环境也经过特别设计, 拥有良好的采光通风, 使医护人员在良好的环境中保持好的工作状态, 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并且在门诊楼处特设专门的医护通道, 与患者分离, 避免流线交叉, 提高工作效率。
停车:有限空间内的充足车位
到医院就诊, 停车一直是让就诊者非常头疼的问题, 但是如今在地处东单闹市的北京协和医院门前却很少见到此情况。新楼在建成之前, 院内车位非常有限, 经常造成院前拥堵, 为就医者带来极大不便, 新大楼最大限度地考虑了停车便利性, 将地下二、三层均设为车库, 在技术上实现了平层停车与立体停车的结合, 共设停车位1300余个, 是原来地上地下总停车位的5倍。而停车场入口的盘旋通道将“车辆排队”从地上移到了地下, 缓解了地面车辆过多造成的拥堵现象。
导医:分级标识指引系统
为使就医者最便捷地找到科室, 新大楼从标识系统、导诊单的设计及人工导医服务的设置等3个方面开动脑筋。大楼标识系统采用了由大区域到小区域再到本地的分层说明、逐步引导的方法。患者在任一窗口完成缴费后, 电脑会自动打印出一张导诊单, 标明该患者需要做的各个检查项目、具体检查时间、所在位置、到达路径等。在主要岔道口再辅以人工导医, 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就医的折返, 助患者走上“就诊单行线”。
大楼各层设有咨询台, 位置就在扶梯、电梯出口等交通枢纽区, 同时每层还设有流动导医岗, 随时为患者提供咨询和指引服务。
智能:体贴入微的信息化系统
旧楼候诊区经常驻留大量的就医者和家属, 且时常进入诊室问询, 严重干扰诊疗秩序, 这与医院沿用传统人工分诊模式有关。为革新除弊, 医院在新大楼内采用了分诊叫号系统, 由系统按挂号顺序进行自动分诊。在一级候诊区设有大屏幕, 显示患者的姓名、牌号、诊室、就诊医生等相关信息。二级候诊区诊室门口前也设有一块显示屏, 显示医生的名字及患者的顺序号, 与之前采取按病历本排队就医相比更有序, 让患者安心就医, 真正实现一位医生只面对一位患者, 从根本上保证了患者的隐私。
在新楼内自动分药系统的应用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患者在各楼层开设的多功能窗口缴费完成后, 信息自动传送至药房, 自动发药机马上开始从货架上提取药物。就医者无需等待, 只需在药房窗口直接拿药, 极大地节省了时间成本。
节能:全方位的技术运用
医院通常是耗能大户, 北京协和医院新大楼在设计之初就十分注重节能技术的运用。冷冻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变流量技术与大温差系统的有效结合, 可达到降低水流量、减少初投资、节省运行费用的目的;8层通高的大厅和贯通东西的主街是医院的空间亮点, 同时也是耗能的重点区域。设计中通过CFD气流模拟分析, 采用了侧送、下回及上排的方式, 在保证人员舒适的基础上节省能耗;在大型地下停车库中则采用了无风管诱导送风系统, 通过智能设备检测车库的空气质量, 自动启停;屋面雨水采用管道收集后接至室外渗水绿地, 传达了“利用自然、回归自然”的环保理念;对于众多的机电设备, 设置楼宇自控系统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和控制, 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节省运行能耗。
机电:提供可靠安全保障
净化手术部是医院的重点部门, 洁净手术室送风采用新型阻漏式洁净送风天花装置及先进的洁净空调自控系统, 气流组织采用局部层流与紊流相结合技术, 使洁净房间达到各项洁净等级的要求, 同时整个净化区域形成有序的压力梯度, 减少空气交叉污染, 确保手术的安全与高效。
医院是治病救人的场所, 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新大楼采用了4路市政电源+柴油发电机应急电源+UPS不间断电源的供应方式, 确保了供电的安全可靠性。
难度:细节入手降噪减震
医院建筑声学环境一直是建筑学科深究探讨的课题, 已建成的新大楼对声环境设计的处理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通过了多番论证和考察, 力求从细节入手在国家规定声环境标准之上达到精益求精。
例如, 医院内地面、墙面利用了大量的石材, 但是石材吸声效果相对较弱, 容易造成声音共鸣, 设计通过采取拓宽楼道的方法增加空间容量达到扩散声音的目的。另外从软装入手, 在花草树木、水系、家具选用等方面科学合理地组合, 力求将噪音降至最低, 保证医院内各个科室安静的就诊环境。
此外, 由于医院的特殊性, 有些大型医疗设备、医疗用房的布局也会带来院内减震问题。如医院的冷冻机房与核磁共振相距只有8m, 十分容易出现噪音, 但因冷冻机重量过重而移动不便。针对这种情况, 医院专门召开了专家论证会, 制定了减震设计方案, 对冷冻机包括支架、管道等辅助设施均进行了改造, 既保证了核磁共振的使用要求, 又解决了环境减震问题。
独特:推行封闭式管理
在医院新大楼建设之前, 医院周边四通八达, 随便穿行, 如同无门管理。为了给患者创造舒适、有序的就医环境, 保证院内安全, 医院在新大楼建成之时, 强化院区治安管理, 重新规划确定医院主要出入口, 在门口设置门卫值守, 实行人车分流, 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自行其道, 互不干扰。院区门口和院区内设有明显的指示标识, 方便患者和家属进出。
当步入协和院区时, 走廊墙壁上贴着大大的“静”字, 十分引人注目。据了解, 这是协和的老传统。医院要求医护人员走路声音轻、说话声音轻、放置物品声音轻, 为的是不影响他人, 给患者创造一个安静的就医环境。
外科楼投入使用前, 医院提出采用封闭式管理模式, 为住院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住院环境。为此, 医院相关部门如护理部、财务处、后勤保障处及北区综合办等协同合作, 先后到多家医院取经, 同时结合新大楼的特点, 制定了具体的封闭式管理细则。探视家属在规定时间内持卡探视, 凭卡进入。为了进一步方便患者家属, 医院在外科楼一层大厅设立了24小时综合服务台, 为住院患者特别是急重患者家属提供方便, 同时设立了家属等候厅, 24小时提供服务, 等候厅内设有电子显示屏, 患者家属可随时了解每位手术患者的进展情况。
服务管理篇
北京协和医院已走过93年的历程, 作为全国疑难重症诊治指导中心享誉全国。如今在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院士的带领下, 又提出了百年协和的梦想。激励协和人不懈努力, 狠抓内涵建设, 全面提高软实力, 目标是使协和在建院百年之际重新回到建院之初的学术巅峰位置。
节约:提高人力物力资源的利用率
北京协和医院每年都要经过职代会讨论确定当年医院中心工作, 要求医院各个职能部门和临床科室依据医院中心工作认真组织落实。2013年协和医院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就是厉行勤俭节约, 为此医院后勤部门在人力、财力、物力方面“精抠细算”。
首先从能源支出抓起, 将环保节能进行到底。在全院范围内开展“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每一粒粮食”的活动, 每天安排专人巡视楼内、院区各个角落, 查找“跑冒滴漏”现象, 杜绝“长明灯、长流水”浪费现象。其次, 根据协和医院建筑的特点和实际工作需求, 及时调整室内照明, 推广使用节能灯具。再次, 依据天气情况随时调控室内温度, 根据每日人流量及时调整电梯运行数量和运行时间, 并注重室内空调使用温度和节能细节, 号召全院员工随手关灯、开空调不开窗、下班后及时关闭空调等。
医院后勤部门按照医院总体要求, 严格控制后勤人力成本, 与医院人力部门、财务部门、审计部门一道对全院外包单位逐一进行审定, 核定岗位、核定工作内容、核定工作要求、核定工作量、核定考核标准;在“五核定”的基础上, 后勤部门向医院支出性价比评价小组进行报告。同时, 对外包单位使用人员实行动态管理, 定期进行培训、考核, 考评结果与绩效挂钩, 激励员工发挥最大力量为患者服务。
维修:全面推广预防维修管理
医院内检修维修可谓是后勤人员的“家常便饭”, 为保障医院设备设施正常运行, 物业公司将现代管理经验与协和医院管理特色相结合, 采取“以攻为守”的预防维修管理。
将门急诊楼和外科大楼分为几个区域, 制定总体年度巡检计划, 每月根据科室实际情况, 与科室主管人员制定预检时间, 每次检查维修时统一使用标准化表格进行记录, 检查完成后将各类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及使用注意事项进行汇总, 向科室出具书面报告单。全面推行一站式维修服务, 设立科室维修“12345”客服呼叫中心。每月定期召开物业人员工作讲评会, 重点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下一步工作重点。
公共的区域设有巡检车, 时刻监测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设备出现问题之前就采取预防维修措施, 使患者和医生几乎感觉不到设备的异样。对不显露在人群面前的机房等设备设施实行全生命周期维护, 分解细致到每一个可以独立更换配件的维护, 并对替代品的库存, 补货时间, 维护周期等列出维护管理计划方案, 依此实施, 避免因维护不当造成设备设施寿命的减少和应急维修的发生。
标准:保障服务向“四化”迈进
门急诊楼和外科楼建成两年来, 特色的社会化后勤管理模式也愈发成熟, 专业的物业管理团队和医院后勤管理部门紧密合作, 将先进、成熟的后勤管理经验和标准化制度引入到新楼物业日常管理工作中, 并获得良好的结果。与此同时, 认真落实“待患者如亲人, 提高患者满意度”的办院理念, 在此基础上, 医院后勤管理部门主动提出医院保障服务管理向“四化”迈进, 即“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数据化”。据此, 加大了所有后勤保障部门人员执行力度, 对每个部门每个岗位都建立了完整的标准化的工作手册、人力培训考核手册, 经过不断的持续改进与完善, 使医院后勤管理工作不断取得良好成效。
补白
3.医院急诊科建设 篇三
【关键词】标准预防;急诊科;医院感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37-02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部门,承担着全院急救工作,工作人员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污染,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如不严格按规范化操作,会成为医源性传播和职业暴露的隐患。标准预防为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需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凡接触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1]。我们按照标准预防原则对本院急诊科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化管理,近5年来无院内感染及职业暴露情况发生,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每年接待急诊病人约3040人次,工作人员19名,其中:医生6名,护理人员13名救护车2辆,司机4名。
1.2急诊科医院感染控制的薄弱环节
1.2.1急救车及物品的污染 急诊工作的特点是病情危急、不可预见性、病谱广、工作环境复杂,突发情况多。急救车和急救物品需随时处于备用状态,车及物品经过急救使用后,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如不按规范进行消毒处理,由医护人员直接接触,极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
1.2.2急救车及室内空气污染 急诊工作24小时连续应诊是急诊科的重要特点。急诊室人流量大,诊室内不通风或空调的使用导致室内空气流通差,人员走动,交流频繁极易传播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1.2.3无菌物品污染 个别医生无菌观念淡薄,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使无菌物品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过长,导致无菌物品失效。
1.2.4手卫生设施落实不到位 个别医务人员不重视手部的清洁,没有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对洗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洗手设施不完善,在诊室内没有每个房间内备有洗手设施,不方便洗手。
1.2.5医务人员自我防护知识淡薄 工作人员在治疗和护理病人时遇到的最常见的危险是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其它体液,在临床工作中面对更多的是潜在的传染源。 急诊科其主要任务是对危及生命的患者组织抢救,对无生命危险的急性病人进行诊治。配备心电图机、心脏除颤、起搏器、氧气、喉镜、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吸引器、电动洗胃机等各种复用的抢救仪器和设备。基本急救技术如气管插管术及气管切开术、各种穿刺术、呼吸机的应用、心肺脑复苏、胃管插入术及洗胃术、创伤止血、包扎、清创、缝合等操作都是在紧急情况下进行,且急诊病人及其家属容易精神紧张,陪同者多,动作慌乱等应急状态下易造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1.3方法
1.3.1 强化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建立院内感染三级质控网络,由分管院长、医院感染科及主任、护士长层层管理。
1.3.2 在职教育培训 急诊科工作人员定期进行感染控制基础知识培训,在抢救中除了能掌握各种急救技能和仪器的操作,还要求能熟练掌握各种医疗器械的消毒保养方法、隔离措施和无菌操作技术[2]。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消毒隔离知识及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考核,要求每个在门急诊工作的医护人员掌握个人防护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知识,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做好职业防护,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消毒隔离工作,从思想上重视控制感染的重要性。操作中严格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
1.3.3 环境质量控制 急诊科工作人员一律穿专用工作服、戴帽子及口罩;严格区域划分和人员限制;墙和地面光洁便于清洗,墙、柜、床定时用消毒液擦试,地面湿式清扫>2次/ d,仪器、设备用湿纱布擦拭 1-2次/ d;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空气2次,每次1h,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做好双向防护。护士长对抢救室重点管理或委托一名护士负责,每天交班时要进行检查,保证物资设备定量定位存放,随时可用,消毒器械、敷料定时更换,仪器设备每周试运转一次。急救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和补充、检修,为下次急救做好准备。
1.3.4 手卫生规范的管理 大量文献表明,手卫生是减少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3]。在每个治疗盘内配有快速手消毒剂,以保证在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进入和离开病房等诸多情况下不能及时进行手的清洗消毒处理时进行快速手消毒;科室内干手纸、洗手液及手消毒剂的使用量每月统计考核,纳入质控检查必查项目。坚持洗手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1.3.5 加强医疗废物分类处置的管理 每日及时有效处理病人的排泄物、遗弃物,各种引流管等,患者使用过的一次性卫生用品、敷料等按医疗废物处理规定进行分类收集,产生的垃圾病房内停留 < 24 h,严密封口,专人回收,并做记录。
2 效果分析
急诊室标准预防首先从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自觉遵守无菌操作流程开始,做到了防止患者的体液、血液、分泌物、呕吐物和医疗垃圾的污染,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以切断传播途径,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扩散,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既加强了自身的防护,也保护了患者的利益,消毒隔离及医院感染的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
3 经验总结
患者、医疗业务使用后的物品,因为急救患者,不知道是否有传染病,无论是否具有传染性,一律以传染物品对待,必须进行规范的预防隔离。做好标准预防原则:安全处置锐利器具;对所有器具严格消毒;认真洗手;使用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体液;安全处置废弃物。标准预防是有效保护职业健康安全的重要措施,工作环境是工作质量和职业防护安全的基本保证条件。把“标准预防”落实到急救工作的每个流程和每个环节,对其进行规范管理,有效预防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符合现代医院质量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孙伯英,吴修荣,于建华.实用医院感染与控制[M].北京: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6:343.
[2] 刘振声,金大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719.
4.医院急诊科各项制度大全 篇四
一、对一般突发病例的常规急救服务
(一).院内急救
我院设立有急诊科,执行全天候24小时急诊服务制度,分为:
1、内、儿、传染科系统急诊:设在医院急诊科。附设有急诊室、监护室、观察室等。
2、外科:急诊科设有外科急诊试冬附设有小手术室、抢救室、换药处置室等。
3、妇产科:设在妇产科病房内,必要时直送手术室。
4、五官科:急诊科不能解决时,且则约请五官科紧急会诊或直送手术室。
(二).院外急救
1、急救通讯指挥系统
①设有急诊科专线电话,号码:
院内电话急诊科号码为:
外线-
内线
②院办公室设24小时总值班制,医院总值班电话为:
外线-
内线-。
2、应急工作系统
①急诊人员:由急诊科医生、企业管理轮番值班,做到随时派出医、护人员在5分钟以内出诊。
②救护车:急诊科值班救护车1台,其他院内车辆为备用车,随时听候调遣。
③急诊出诊处理和程序:接到急诊电话和通知时,急诊科应立即派出医、护人员和救护车(5分钟内出车);如病情适合转运回院时,由出诊医、护人员随车转运回院,并当场作相应根基处理,如:包扎、止血、固定等。病情不相宜转院的患者应在现场进行抢救,并尽量经由过程电话向急诊科主任和院总值班指导陈诉。如遇情况特别,在领会清晰实在情况,视具体需要由急诊科主任或院总值班向导配齐相干医、护人员、器械、药品及有关人员前往。
二、对突发的重大灾害性事件的应急处理
(一).信息处理
1、突发性的重大灾害性事件包括:严重的火灾、水患、爆炸事故、建筑物倾圮事故、特大车祸事故、群体斗殴伤亡事故、团体中毒事故、爆发性疾病等情况,一旦接到上述通知和急救电话,必须立即报告院长,院长不在时,应立即报告副院长。
2、院长(或副院长)视事件性子与水平,决意能否向区卫生局、人民当局直接申报。
(二).指挥机构与职责
1、应付突发事件指挥部设在院办公室(或现场)。
2、总指挥:由院长担任。
总指挥职责:
①负责紧迫带动全院人员到场急救动作;
②负责号令当即出动各相干应急分队;
③负责调集急诊救治指挥部成员制定急救方案;
④负责指挥全院各科相互调和;
⑤负责通过政府机关和新闻序言向社会乞助(包括药物及急救器材、运输工具、血源、上级指导人员等)。
3、副总指挥:由副院长担任。
副总指挥职责:
①担任各应急分队队长;
②指挥分队各小组迅速展开相关工作;
③辅佐总批示工作,背责对批示部人员的工作布置,和急救工作详细摆设,降真急救计划。
④总指挥不在院时,代理总指挥职责。
4、指挥部成员:
(院办负责人):负责急救工作的通迅联系,具体落实各科协调,互相配合,实施人力、物资运输的供应。负责作好抢救工作人员的登记。
(急诊科主任):负责第1、2应急分队的院前急救具体实施,列进制定急救方案。日常平凡督导科内助员、物质保持应急状况与随时增补急救药品、物品。
(医务科主任):负责实赠医、药、技人员调配的落实,共同各分队、各科制订抢救方案、完成抢救颠末的书里记录和总结讲述。
(护理部主任):负责实施护理人员的调配与安排,参加制定抢救方案。
(外科主任):负责外科相应病区及手术患者的诊疗与安排,组织制定本科范围内的应急抢救方案并督导措施落实。
(麻醉科主任):负责手术患者的手术安排和麻醉安排。
(妇产科主任):负责妇产科及手术患者的诊疗与安排,组织制定本科范围内的应急抢救方案,并督导措施落实。
(供给室主任):负责后勤物资的保障供给。
(车队队长):负责车辆运输、落实车辆调剂措施。
(三).常备急救物质及物品
1、仪器类:急诊科配备应有万妙手术床、多功能抢救床、古道热肠电图机、除颤监护仪、呼吸机、洗胃机、输液泵、吸引器、输氧装配、血压脉搏监护仪、气管插管设备,以及各科治疗包、脱刺包、导尿包等。
2、药品类:能保障对外伤、出血、休克、心衰、呼衰、急性肾衰、肝衰、脑衰等相应急诊抢救的药品供应,并保持相对恒定命目。有关救护车存放急救药品物品,内、儿科出诊箱存放物品、外科出诊箱存放物品表、妇产科出诊箱存放物品及急救小推车备用药品基数、存药等应列表统计,并定期检查。
(四).行政后勤部门
行政、后勤、物资、设备及其别人员的应急时做法:在重大事件的急救使命眼前,时间就是生命,病情、灾情、伤员就是敕令,不管工作时间或歇息时间,不管白日仍是乌夜,一旦接到辅导饬令,全院工作人员都要疾速到岗,一切工作部分皆要开绿灯,全部手续从简,工作原则是先治病救人,后补办手续。全院同床异梦,相互支撑,杂乱无章。
(五).思惟政治保证
1、救死扶伤的医德感化:全院工作人员建立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发扬刻苦刻苦、英勇固执的肉体,并对党和群众生命产业高度负责,谦腔热忱、认实详尽地做好本职工作。
2、思念政治的考验:企业管理员、共青团员、积极分子在突发事件中要充裕施展前锋圭表标准感化,勇往直前。
3、铁的规律:凡在急迫救治时畏缩不前,临阵脱遁,托故躲避,拈轻怕重,拒不平从指挥,漠不关心等情况,皆按情节轻重,由医院或报上级部门庄重处理。
留观室工作制度
1、凡病情变化、疗效无法计算,诊断不明而不肯住院的患者均需在留观室留院观测。
2、留观的患者日间及前三更由120医生及企业管理负责,下三更由当班医生及企业管理负责察看及处理。并及时做好病历书写,交企业管理,书写企业管理记录。
3、医护人员必须不定期巡查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点窜诊断,调解治疗方案。
4、遇病情变化及诊断不明等情况,120医生及留不雅室企业管理应及时向主班医生或科主任提出会诊。
120医师管理制度
1、在急诊科主任领导下,严格执行医院及急诊科各项规章制度。
2、必须严守岗位,服从指挥,随叫随到,完成义务后,须立即回院,不得在外耽搁。接到120指令后,白日不超过3分钟,夜间不超过5分钟出车。必须按规定着装,带齐必备抢救物品。
3、病人文明规矩,服务殷勤,遵照职业品德,按划定收费,严禁公收费及向病人索要钱物。
4、熟习各抢救物品的摆放位置及使用办法,做好抢救物品的预备、检查、清算、调换工作,及时清算过时生效物品。
5、急救医护人员必须及时做好医疗文书记录,对危重病患者,及时做好病危通知并请眷属具名,对现场出生的,只作灭亡诊断,避免不安全身分,实验护卫性医疗。
6、病人接回医院后,应向医生汇报病情及抢救经由,做好企业管理记录。
7、积极参加院部及科室各项政治、业务进修,提高业务水平。
8、在卫生包干区内做好清净卫生工作。
绿色通道管理制度
1、为了发扬治病救人的人性主义精力,敏捷、及时、有用地抢济急危宿疾,凡进进急诊科的病员,应无前提进止死命撑持挽救。
2、对绿色通讲病员,实施劣先救济、查抄和治疗,统统手续由护理员负责管理。如需求会诊,应实时关照会诊科试冬会诊大夫应在5分钟内参加。
3、绿色通道病员经急诊急救后,病情相对不变,必要住院者,由护理员帮忙打点住院手续,并由医务人员护送进住,同时做好交代班手续。
4、凡是110或120送进我院的急危病员,如果无家族在场或用度坚苦,先由110或120包办人员挖写绿卡,报医务处或总值班及时解决有关手续。医护人员应及时做好用度催交。
急诊科工作制度(2)
一、急诊科必须24小时开诊,随时应诊,节沐日照旧接诊。工作人员必须明白急救工作的性质、任务,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抢救法则、程序、职责、制度及技术操作常规,把握急救医教实际和抢救技术,实施急救措施以及抢救制度、分诊制度、交企业管理制度、核对制度、治疗护理制度、观察室工作制度、监护室与抢救室工作制度、病历书写制度、查房会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严格实行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二、值班企业管理不得分开接诊室。急诊患者就诊时,值班企业管理应立即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同时予以必定处置(如测体温、脉搏、血压等)和登记姓名、性别、春秋、住址、来院正确时间、单位等项目。值班医师在接到急诊通知后,必须在5~10分钟内接诊患者,进行处理。对拒尽来急诊科诊治患者或接急症通知后10分钟不到的医师,急诊室企业管理随时通知医务科、门诊部或总值班试冬与有关科负责人接洽,查清原因后予以严肃处理。
三、临床科室应遴派手艺程度较下的医师担当急诊工作,每人任期不得少于6个月。练习医师和练习企业管理不得零丁值急诊班。学习医师经科主任赞成报医务科、门诊部核准,方可列进值班。
四、急诊科各类抢救药品、器材要准备完善,由专人管理,放置固定位置,经常检查,及时补充更新、修理和消毒,保证抢救需要。
五、对急诊患者要有高度的义务心和怜悯心,及时、准确、火速地进行救治,周密窥察病情变革,做好各项记录。疑问、危、重症患者应在急诊科当场组织抢救,待病情不乱后再护送病房。对需立即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及时送手术室进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病房或手术医师间接企业管理。任何科室或小我私家不得以任何来由或捏词拒支急、重、危症患者。
六、急诊患者支出急诊察看试冬由急诊医师誊写病历,开好医嘱,急诊企业管理负责医治,对急诊患者要密切观测病情转变并做好纪录,实时有用天采纳医治步伐。调查工夫普通没有跨越3天,最多不超越一周。
七、遇重大抢救患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有关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功令胶葛的患者,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积极向有关部门报告。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一、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特别抢救室)。抢救的人一旦答应挪动转移,即应转移出抢救室以备再来抢救患者的使用。
二、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较着标识表记标帜,不准肆意挪用或外借。
三、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耗损部门应及时增补,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四、逐日查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符合。
5、无菌物品须说明灭菌日期,超过1周时从头灭菌。
6、每周须完全打扫、消毒一次,室内制止抽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循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患者终了后,要作现场批评和初步总结。
急诊观察室工作制度
一、因病情需要,可在急诊科观察室短期观察患者(包括病情复杂难以确诊,需进院诊治而临时无床又不能转出者)。
二、值班医师和企业管理,要紧密观察病情变化,开好医嘱,及时填写急诊观察病历,随时记录病情和处理颠末,认真做好交企业管理。
三、急诊观察室医师早、早各查床一次,重症随时检察。主治医师逐日查床一次,及时订正诊疗打算。
四、急诊观察室值班企业管理,要随时自动巡查患者的病情、输液、给氧等情况。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并及时记录。
五、增强根本护理,预防褥疮、肺炎等并发症的产生。
六、留观察者只许留一人伴随(特殊情况除外)。
7、留考察时间一样平常不跨越3天,最多不凌驾1周。
急诊就诊制度
1、由接诊企业管理扣问病情肯定救治科目后,打点挂号,并通知有关科急诊值班医生。病情庞大易以立刻肯定科别者,由尾诊科负责处理。
二、接诊医生检诊后,记录检查成果及处理定见。
三、传染病患者应到隔离室就诊。
四、对重病及病危患者应马上通知值班医生作告急处理,然后办挂号手续。须有专人陪同,随时视察病情转变。
五、接诊企业管理测体温,必要时测呼吸、脉搏和血压(重危患者必须测血压),一般患者用腋表,小儿、晕厥、粗神企业管理、惊厥患者用肛表。
六、需要抢救的危重病者,在值班医生到达前,企业管理可酌情先予急救处理,如止血、给氧、人工呼吸、胸外按压、吸痰等,亦可请其他值班医生进行初步急救,被邀请医生不得回尽。
七、紫绀及呼吸艰巨者吸氧。体温超过39℃可予冰袋或冰敷常温。呼吸心跳遏制者即行胸外心脏按压、心内打针及气管内插管给氧、静脉输液等。
八、需要X光等检查的患者,就病情需要,须有工作人员或陪同人员陪送,或通知有关科室到急诊科检查。
9、病情需要时,可邀请其他科值班医生会诊。遇有就诊者过量或疑难病例,应及时请上级医生协助。遇有多量急诊或病情复杂,需要多方面协作抢救的患者,应通知急诊科主任、医务科科长及院长。所有会诊及一切处理经由,应记进病案。
10、病情需要时,可转进急诊调查室窥察。
5.医院急诊科护士工作个人总结 篇五
【导语】熟悉业务,热爱本职工作,事业心强,是做好工作的前提,也是搞好总结的基础。以下是为大家准备的医院急诊科护士工作个人总结,供您借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来到急诊科工作已过半年,这半年的成长充满艰辛与幸福,激情与挑战。现我将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
作为一名中*员,我能够时刻以一名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遵守科室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认真学习各种先进思想,开阔自己的视野,在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的领导下,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认真开展并组织业务学习,用知识把自己武装起来,像一名优秀的急诊科护士迈进。
同时,我也积极地响应医院各部门的号召,踊跃参加医院组织的各项活动,不断提升自己,锻炼自己,如红歌会,义务献血,技能比武等等,丰富自己业余生活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促进自己全面发展。
急诊科重症监护室是一个无陪护病区,我能够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为病人服务。生老病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我能够换位思考,体会病人的身心痛苦,急家属之所急,忧病人之所忧,把病人当做自己的亲人,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去挽救病人的生命,帮助病人,减轻他们的痛苦,时刻铭记:救死扶伤,才是我们的职责之所在!
二、业务技术
重症监护室对护士的全面素质要求比较高,这就要求我们平日的工作必须更加努力,更加精益求精。思想觉悟要达到一定水平,业务技术更要一丝不苟。吸氧技术,静脉输液,心电监护这些常规技术一定掌握,尤其呼吸机的应用,气管插管术,心肺复苏术更是作为一名急诊科护士必备的技能。
平日里我能够认真巩固课本知识,工作中反复练习各项操作,争取做到熟能生巧,每一个月的业务学习也会准时参加,作好记录,并且积极参加各项技能比赛。在医院首届职工技能运动会上,获得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二等奖,氧气筒氧气吸入技术二等奖。但是这些成绩只代表过去,我会更加努力,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技术能手!
三、自我管理
管理是一门艺术,是一门终身学习的课程。
在eicu工作期间,我能够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迟到,不早退,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工作勤勤恳恳一丝不苟,尊敬老师,团结同事,对病人认真负责,真正的承担起一名急诊科护士该做的。无论何时何地,永远铭记,我是一名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
四、实践与思考
人生是一幅多彩的画卷,收获五彩缤纷的同时,难免会有一些差强人意的地方,工作中我也发现自己许多缺点和不足。
1.业务不熟练。
例如呼吸机的应用,气管插管术,各式管路的护理等等,因为自己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难免会造成一些时间、资源的浪费。以后我会勤学习,多动手,争取样样精通。
2.思想不成熟。
救死扶伤,挽救病人的生命,解除他们的痛苦,是我们每一个医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碰到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不支持,我还是会烦躁,不够耐心,细心。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多多提醒自己:要用一颗宽容、博爱的心,对待每一位病人,每一位家属。
3.工作不精细。
细节决定成败。eicu的工作不比普通病房,急、危、重是它的特色。有时候忙起来,我就会“抱西瓜,丢芝麻”。比如微量泵用后不知道放回原位置,比如呼吸机过滤网忘记清洗等等。这些细节我以后会多多注意,争取每一项工作都做到位。
6.医院急诊科2012工作总结 篇六
急诊科
一年来,急诊科在院部的正确领导及具体指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以病人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坚持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首位。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狠抓落实,在兄弟科室的密切配合及急诊科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使我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稳步上升,取得了多方面的好评。经过努力,圆满地完成了本科的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我科全年总收入将近680万,期急诊病人为12000人次,120小组出诊为1300人次,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政治氛围
全科人员在政治上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刻理解其精神实质。教育全科人员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为病员服务,为职工服务,为领导服务的思想,给领导当好参谋;能够用三个代表和党员标准规范自己的言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互相交流思想,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全科人员能够自觉遵守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做到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从不闹无原则纠纷,工作中互相支持,互相理解,科工作人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团结务实,较好地完成了领导交办的各项临时指令性工作任务。
二、加强业务技术培训,提高抢救能力
急诊科是诊治和抢救病人的场所,所以,仅有良好的服务态度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熟练的抢救技术和应急能力。对急诊病人要迅速、准确作出诊断和处理,尽快减轻病人的痛苦,这就需要每个医务人员认真钻研业务,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和抢救技术。因此科内组织定期的业务学习及加强各种急救技术的培训。如心肺复苏术、机械通气、心电监护、电复律、除颤、洗胃等常规的技术操作。对急、危、重、疑难病人充分发挥科主任及护长的业务指导作用,亲自参与管理,坚持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对相关病例及时进行业务讨论,这样更助于提高全科医护人员的急救水平。
为适应现代医疗市场的发展,今年我科把发展院前急救这项工作当成重要任务抓,严格急诊出诊制度,院前急救小组24小时待命,5分钟安排专人急诊出诊,制定有急诊绿色通道总体方案,如遇急、危、重病人,一律实行急诊绿色通道,已做到先行抢救,而后补办各种手续。
三、加强管理,做好传染病及突发事件的防控工作
近年来,新的传染病时有发生,旧的传染病又有死灰复燃之势,加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是每位医务工作者都应该重视的,急诊科首当其冲。所以加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认真细致诊治每个病人,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尤其是发热病人,才能确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隔离,及时治疗。同时我们多次组织培训和演练,进行书面考试,年终考核,使大家思想上能真正重视,业务上能熟练掌握,工作中决不疏漏。
四、加强内涵建设,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1、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
我科医护人员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把病人是否满意作为医疗服务的准则,切实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要始终把病人的愿望作为第一信号,把病人的满意作为第一追求,把病人的利益作为第一目标,时时处处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尽快实现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尊重病人对服务便捷性、人性化沟通等方面的要求,开展“亲情化”、“人性化”服务。还要强化减负意识,进行换位思考,替患者算账,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当医生要“一手拿着听诊器,一手拿着计算器”,为老百姓精打细算。进一步落实药品管制度,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严格控制药品费用的增长。
2、规范医疗文件书写,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疗文件是医患双方有争议时最有效的法律依据,结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我科认真组织学习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规范,并由专人负责病案的质控及保管,要求各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新规定的病案要求书写留观病案及相关的记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及法制观念。同时完善各种知情同意书的书写,以免发生医患纠纷,减少不必要的争议。
7.医院急诊科建设 篇七
1 资料与方法
通过我院HIS系统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2013年1~12月急诊处方12 000张, 详细记录抗菌药处方, 并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等相关规定及技术规范, 点评抗菌药物处方的合理性。
2 结果
2.1处方基本情况
随机抽取的12 000张急诊处方中抗菌药处方4 309张, 占35.90%, 使用的抗菌药物共涉及7大类39个品种, 单联处方3 953张, 两联处方356张, 无三联及以上处方;注射剂处方2 994张, 占抗菌药物处方的69.48%。
2.2抗菌药使用情况
4 309张抗菌药处方中, 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2 428张 (56.35%) , 限制级抗菌药物处方1 881张 (43.65%) , 无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 主要选用β内酰胺类 (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 、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 所占百分比分别为40.98%、18.77%、18.02%, 其中依替米星注射剂的处方最多。见表1。
2.3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结果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 (试行) 》、《抗菌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38号文件) 点评4 309张抗菌药处方, 合理处方3 720张, 合格率为86.33%。不合理处方589张。见表2。
3 讨论
3.1 合理用药情况
3.1.1 抗菌药处方基本情况:
抽查的急诊科12 000张处方中, 抗菌药物处方为4 309张, 比例为35.90%, 符合《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中“综合医院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40%”的要求。抗菌药以使用一种为主, 单联处方百分比为91.74%。
3.1.2 抗菌药物品种选择:
按照《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目录》的要求, 医师严格执行, 无越级使用抗菌药及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情况。
由表2可见, 4 309张抗菌药处方在抗菌药选择上, β内酰胺类 (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 所占比例最大, 为40.98%, 由于其较多的选择品种、良好的抗菌作用以及较少的不良反应受到临床的欢迎。而喹诺酮类抗菌药抗菌谱广, 无需皮试的特点也得到急诊科医师的频繁使用, 因此这两类药物处方数量多是合理的。
3.2 不合理用药情况
3.2.1 注射剂处方比例高:
抽查的抗菌药处方中, 注射剂处方2994张, 比例为69.48%, 远远高于WHO推荐的注射剂人均用药次数14.3%~24.1%的比例[2、3], 据最新发布的201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可知, 全国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131.7万例, 抗感染药物居首位共51.7万例, 其中注射剂引起的不良反应/事件占抗感染药物的74.3%。因此, 不论是经济学角度还是医疗安全角度, 医师都应该遵循“可口服不肌内注射, 可肌内注射不静脉滴注”的原则, 保证用药安全, 减少医药资源浪费。
3.2.2 个别药品存在不合理使用:
在具体品种的选择上, 依替米星注射剂处方851张, 占所有抗菌药处方的18.68%, 依替米星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具有该类药物耳毒性、肾毒性、神经肌肉阻滞等较多不良反应的特点, 该类药物在用药过程中宜进行药物监测[4~7], 并非一线用药, 而在急诊多为经验用药, 因此该药物的大量使用明显存在不合理。为了促进抗菌药合理使用, 减少对患者的伤害, 抗菌药物管理小组应加大依替米星注射剂的监管, 对不合理使用的医师进行谈话, 若仍无改正, 应限制其限制级抗菌药物处方权。
3.2.3 不合理处方点评:
由表3可见, 抽查的抗菌药处方不合理处方589张, 其中不规范处方114张、用药不适宜处方440张, 超常处方35张。用药不适宜占比例为74.70%, 主要问题为: (1) 用法用量不适宜的处方比例最高, 主要为时间依赖性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等抗菌药每天仅用1次, 这样不仅影响药物的疗效, 还会增加耐药菌的产生。 (2) 遴选药品不适宜, 例如80岁老年患者上呼吸道感染, 开具依替米星注射剂;17岁少年开具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3) 适应证不适宜, 例如:诊断为糖尿病、痛风性关节炎、筋膜炎, 开具抗菌药。 (4) 联合用药不适宜, 例如:开具蒙脱石散同时开具口服抗菌药, 未注明间隔2h服用。 (5) 给药途径不适宜, 开具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剂灌肠。 (6) 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 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剂滴速过快, 该药说明书中明确指出100ml液体用药时间须≥1h。
不规范处方包括: (1) 医师修改处方后不签名; (2) 急诊处方>3d用量, 该类处方均为口服抗菌药, 例如开具克拉霉素缓释胶囊, 规格为0.25g×8粒, 用法为0.5g, 每天1次, 开具1盒即为4d量; (3) 临床处方诊断未写或书写有误, 例如诊断fy;上呼吸道等。
无适应症开具抗菌药的超常处方共35张, 例如诊断为腹痛待查或发热查因就开具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剂。
3.3 加强对急诊科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的监管
自全国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检查以来, 医院不断加强抗菌药使用的监管, 组织感染、药学、微生物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进行专项点评, 但未对急诊科抗菌药处方进行专项点评, 因此要开展对急诊科抗菌药的专项点评, 强化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并且药剂科要对使用异常的抗菌药进行监控, 有必要时限量采购, 医务科对涉及医师限制处方权, 科教科还要加强抗菌药相关规定及技术规范的学习, 临床医师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把握好抗菌药使用的指征, 只有全院从制度到执行做到位。才能使抗菌药得到合理的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爱祥, 李军洁.抗生素不合理应用和滥用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2007, 24 (8) :750-751.
[2] WHO.Managing Drug Supply[J].Facters Underlying Irrational Use of Drug, Second Edition, Revised and Expanded, 1997:425.
[3] 周单生.2009-2011年浠水县人民医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杂志, 2013, 13 (1) :32-34.
[4] 陈新谦, 金有豫, 汤光, 等.新编药物学[M].1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70-75.
[5] 郑雪梅, 温悦, 孟德胜.某三甲医院急诊科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分析[J].医药导报, 2011, 10 (5) :46-47.
[6] 牛心文.急诊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调查分析[J].当代医学, 2012, 19 (56) :87-89.
8.急诊急救工作的质量是医院的生命 篇八
【关键词】 急诊急救;急诊学;医院管理
我国的急诊发展迅速,经历了急诊室——急诊科——急诊部——急救中心的发展模式,并升华到了有固定的急诊急救专业及人才队伍,急诊业务也得以不断拓展,随其功能的扩展也使急救工作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急诊的作用有了更高的要求,病人对急诊医疗和服务又有了新的标准,单凭医院先进的仪器和急诊人员单纯的操作技能,已经不能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现代急救意识。
1 急诊急救工作的重要性
急诊急救工作是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急救工作在医院工作中占重要地位,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急诊急救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做好急诊急救工作可将病人从死亡边缘抢救过来,降低并发症和致残率,从而提高治愈率和人类寿命。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丰富提高,突发性意外事件如:交通事故、各种中毒、火灾、溺水、坍塌等日益增加,人们迫切需要一支高效优质训练有素的专业急救队伍,以满足保障各种急救任务的较好完成。
2 急救组织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类各种疾病和灾难的发生越来越多,急救医学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广。急救医学也承载着越来越大重的任务和责任。
急诊科、急诊医学科或急救中心是医院中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应了医院急救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
在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的竞争愈加激烈,国内外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服务理念和新的技术不断涌入国内市场,这无疑对急救组织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3 急诊急救工作质量要求
3.1 急救人员要具有良好的医德和献身精神。
3.2 强调时间观念,时间长短是评价工作效率、医护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3.3 强调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效率。
3.4 抢救药品、物品、仪器完备固定放置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
3.5 抢救记录及时完整、清楚、真实。
3.6 建立常见疾病抢救预案。
3.7 抢救工作组织要严密,做到人在其位,各尽其责。
3.8 严防差错事故。
3.9 严防交叉感染。
4 急、危、重病救治策略
4.1 院前急救——急診室抢救——ICU加强治疗一体化,急诊和重症监护治疗是整个生命支持连续体中彼此密切相关,缺一不可的核心环节,只有对急病患者在黄金时间内完成心肺复苏等基本救治,危重病医生才有可能介入,进行进一步加强治疗建立急救一体化,有利于危重病急救人才的培养和专业水平的提高,减少医疗环节,缩短抢救时间,争取救治时机。
4.2 综合救治 在急危重病人的救治工作中,由于病情危重往往不容细查慢诊,很多患者专科情况看起来都不严重,但综合在一起整体的打击就能引起死亡,急危重病医学是医学发展的需要,其突出的特点是跨专业、多学科,在分科不清的情况下在抢救时进行科学内容的综合。所以从事急危重病专业的医护人员应掌握跨学科、跨专业有关危重病急救知识和技能,具有高度责任心,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与应变能力,才能应付预知的病况以及对众多的急危重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
4.3 建立各种危重症的救治流程、制定各种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如心脏骤停的处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流程;大咯血的处理流程;急性化学中毒的处理流程,可帮助医生快速作出临床决策,节约抢救时间,并可节省脑力,提高工作效率。
4.4 对危重患者进行评估,是当前急危重病救治工作的重要环节,评估内容以病情及脏器功能为基础,可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助于对危重症病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5 心理学在急诊工作中的作用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更加重视生活质量、生活方式及各种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随着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人们更加强调心理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国外一位资深的心理医师曾经断言随着中国社会向商业化的变革,人们面临着心理问题对自身存在威胁将永远大于一直困扰着中国人的生理疾病,许多身心疾病都是由生活忙乱,情绪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而引起的,患病是机体不适应生活环境的结果,是受环境制约的心理因素影响的生理功能。2003年我国医学调查发现心理疾病已跃入前五名,可见心理医学的重要性。
急诊工作的社会性和紧迫性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急诊过程中把握病人就诊时心理变化,提高医护人员本身的心理素质,是抢救能否成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目前的急诊急救模式需要应用心理学的规律与急救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就医需求,才能充分调动急诊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推动急诊事业的不断发展。
6 如何做好急诊急救工作
6.1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树立风险意识、责任意识,工作尽职尽责。
6.2 熟练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救治原则,学习和掌握急救病人中常见病和多发病的原因、病理、症状、体征,急救处理时判断迅速准确,处置熟练,措施行当有效,将病人的痛苦降到最低。
6.3 加强基本技能的培训,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能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路,为及时有效的抢救赢得时间,正确使用包扎、固定、搬运方法,降低致残率。
6.4 掌握急救药品的用药原则,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作用、常用剂量、使用方法、不良反应,如:心梗病人入院前的溶栓治疗,真正达到有效救治,为院内的进一步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6.5 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和操作技术,如:除颤仪、呼吸机、心电机、心肺复苏机、洗胃机、吸引器等使用和操作技术,并能熟练应用于各种病人的抢救之中,从而降低死亡率。
6.6 工作谨慎做到严、细、实;虚心、不耻下问,保证工作质量。
参考文献
[1] 建宇,李杨.襄樊市中医院质量管理“落地有声”[J].光明中医,2010年03期.
[2] 孙庆红,王立英.急诊急救护理体会[J].哈尔滨医药,2010年01期.
【医院急诊科建设】推荐阅读:
医院急诊科护士个人心得体会09-23
2019医院急诊科护士个人工作总结09-23
医院急诊科上半年工作总结11-02
医院急诊急救知识08-26
急诊科科室建设意见10-31
急诊科护理08-19
急诊科护理查房07-15
急诊科教学总结08-04
护士急诊科实习鉴定06-24
急诊科应急预案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