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实践活动总结

2024-06-12

调查实践活动总结(精选8篇)

1.调查实践活动总结 篇一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问卷调查总结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现素质教育,也为了开展学生感兴趣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我们对我校五、六年级的学生就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展开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就本次问卷调查中第7小题的回答情况来看,99%的同学认为参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很大的好处。第6小题“你参加过哪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100%的同学都参加过语文实践活动,其中参加比较多的实践活动为办手抄报、背书比赛、诗歌朗诵。说明学生们对语文实践活动还是比较感兴趣的,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借助学校举办的活动来参加语文实践活动的,途径比较单一。这也让我们觉得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研究课题意义重大。

问卷调查中的第8小题对学生是否愿意参加实践活动展开调查,95%的同学表示非常愿意参加,这也为我们今后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在学生愿意的基础上,我们又对学生的兴趣展开调查,如:第9小题“你对以下哪些语文实践活动比较感兴趣?”根据回答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对“搜集趣味对联”、“成语竞赛”、“搜集趣味广告”比较感兴趣。这位我们开展活动指明了方向。

3、在考虑学生兴趣之外,我们还应该弄清学生掌握比较薄弱的部分,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活动,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因此在问卷调查中我们设计了“你认为你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你希望通过语文实践活动提高你哪一方面的能力?”等一些列问题,旨在弄清学生掌握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能力。

经过调查,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易写错别字、写作、阅读能力较差、口语交际能力有待提高。

4、综合调查我们初步决定开展一下综合实践活动: 搜集趣味对联(趣味对对子)广告词里的语文(搜集趣味广告语)汉字听写(汉字“风云争霸”)分类古诗词背诵 名字里的学问

趣味种植(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记录)神医大会诊(修改病句)

我们都是追“星”族(名人故事讲解)

课题交朋友(把语文课文题目创意地连在一起)我读书

我快乐(课外书籍阅读)身边的浪费现象

2.调查实践活动总结 篇二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校2006级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共95人。

1.2 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 就暑假专业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8方面的调查。采用不记名方式, 由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独立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发放问卷92份, 收回有效问卷92份, 有效回收率为100%。

2 结果

2.1 进行专业实践活动的医院及级别

经统计, 2006级医学检验专业参加暑假实践活动的学生共92人, 占班级人数的97%。其中21%的学生在三级医院实践, 76%的学生在二级医院实践, 还有3%的学生在一级以及其他医疗机构实践。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活动的医院共有39家, 既有北京友谊医院、人民医院、天坛医院等三级甲等综合性大医院, 又有大兴区医院、房山区医院、密云县医院等区、县级基层医院。

2.2 联系医院的方式

有53%的学生是自己联系的, 其余是借助家长和同学、朋友的帮助联系的;其中72%的学生联系了1家医院, 20%的学生联系了2家医院, 8%的学生联系了3家以上医院才被允许进入医院进行实践活动。学生最少实践2天, 最多3周, 平均4天。

2.3 对专业性质的认识

通过暑假专业实践活动, 94%的学生对专业性质的认识由原来的不清楚变为较为清楚, 其中16%的学生认识非常清楚。

2.4 对专业课程学习的影响

98%的学生认为暑假专业实践活动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有促进作用, 其中18%的学生感到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5 对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

85%的学生认为通过自己联系医院, 进入科室与带教教师、患者进行接触, 锻炼了人际沟通能力, 加深了对医患关系的认识。

2.6 对生物安全知识的了解

通过接触工作岗位, 91%的学生由原来对生物安全知识的一无所知变为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2.7 对毕业实习和就业的影响

91%的学生认为, 尽早接触工作岗位对毕业实习和就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8 对暑假专业实践活动的建议

90%的学生认为实践2天时间太短, 增加到5天以上更为合适。

3 分析与讨论

检验医学作为一门发展迅速的医学分支学科, 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用性。通过暑假专业实践活动, 让学生尽早接触、了解未来的工作岗位, 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学习兴趣十分重要。

3.1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招生制度改革后中职学校生源素质越来越低, 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兴趣。这次专业实践活动, 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检验医学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 唤起了学生的职业向往, 激发了学生的专业兴趣, 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例如, 一位以前较为散漫的学生在专业实践活动体会中写道:“通过专业实践活动, 我感受到了检验医学的飞速发展和自己未来工作的神圣, 从上小学到中专, 这是我第一次自己想主动好好学习了。”学生认识到检验医学的快速发展对检验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只有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熟练的操作技能才能胜任未来的工作, 因此其学习动力被大大激发。学生看到医院检验科的仪器操作界面和试剂说明书多是英文的, 也激发了其学好英语的积极性。与未来工作岗位的零距离接触, 使学生了解了医院检验科的实验室分类、各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主要仪器设备。实践时间较长的学生还学会了简单的仪器操作和皮肤采血, 弥补了由学校实验室仪器设备不足造成的缺陷。

3.2 有利于学生良好职业素质的养成

通过专业实践活动学生认识到了检验科在医院的重要地位, 懂得了化验工作“失之毫厘, 谬之千里”的道理。检验科严格的岗位要求、带教教师良好的职业素质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对学生触动较大。学生在体会中总结到:从事检验工作要做到“四心”, 即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有的学生写道:“我平时有粗枝大叶的毛病, 从现在开始就要培养自己严谨的工作作风, 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细心的好习惯, 才能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学生认为医院检验科的工作是“令人向往的”。有的学生写到:“这次实践活动使娇生惯养的我突然长大了, 成熟了许多, 懂得了更多的道理。”

化验室是医院的窗口行业, 每天要接触大量的患者, 学生看到检验人员无论多么辛苦都要微笑着面对患者, 有的患者即使无理取闹, 检验人员还是要非常耐心、诚恳、有礼貌地对待他们, 由此学生体悟到处理好医患关系在医学检验工作中的重要性, 懂得了作为医务人员一定要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 凡事要站在患者立场上去考虑, 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 才能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3.3 增强了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

通过专业实践活动学生了解到, 检验人员每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标本, 如血液、体液、分泌物等, 这些标本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会危害检验人员的身心健康。检验科有严格的区域划分, 实验室一般划分为清洁区、缓冲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 要求各区域标志明显。对检验人员的活动有严格的规定, 如不许在实验室工作区内吃零食、化妆, 不许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 不许穿工作服去餐厅、图书馆、员工休息室和卫生间, 工作时间不能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等。学生身临其境, 深切感受到了生物安全在检验工作中的重要性。有的学生在体会中写道:“我以后再也不在白衣上乱画了”, 因为他看到医院检验人员的白衣非常洁净。还有的学生说, “以后再也不在实验室吃东西了。”专业实践活动使学生增强了生物安全意识。

3.4 锻炼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在专业实践活动中, 学校只负责开出介绍信, 要求学生自己联系实践的医院, 在此之前由专业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简单训练, 要求学生做好被拒之门外的心理准备。调查显示, 72%的学生比较顺利, 联系1家医院就被允许进入检验科进行实践, 而28%的学生联系了2家以上医院, 甚至有的学生联系了5家医院才得以进入。学生进入检验科后还要与带教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 否则无法完成“实践认识表”。通过专业实践活动, 85%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人际沟通能力有较大提高, 锻炼了与各种人群打交道的能力以及应对各种复杂事物的能力。

3.5 为学生的实习与就业奠定了基础

通过专业实践活动, 学生接触了工作岗位、熟悉了工作环境, 对毕业实习不再感到陌生和恐慌, 他们以良好的心态和精神面貌进入临床实习。同时由于专业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职业情感, 增加了其对专业、职业、就业、事业的了解, 使其树立了职业观念, 因此, 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职业环境, 具有较强的就业适应能力。

3.调查实践活动总结 篇三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结果

(一)问卷设计

1.你认为开设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有必要吗?( )

A.很有必要 B.只在高年级开设

C.只开设校本课程 D.不必开设

2.你所在的学校正常开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吗?( )

A.各班按课表正常上好 B.大部分班级正常

C.大部分班级不正常 D.所有班级均不能落实

3.你所在学校进行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专题校本培训吗?( )

A.每月不少于1次 B.每学期1~2次

C.每学年1~2次 D.没有进行

4.你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内涵有怎样的认识?( )

A.很清晰 B.比较清晰

C.不够清晰 D.完全不清晰

5.你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部分的知晓水平如何?( )

A.很清楚 B.比较清楚

C.不够清楚 D.完全不清楚

6.你认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需要划分具体课型吗?( )

A.需要 B.可以划分,也可以不划分

C.只在高年级划分 D.不需要

7.你知道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一些具体课型吗?( )

A.知道 B.只知道一种

C.全不知道 D.不必知道

8.你在教学中精心准备过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吗?( )

A.精心准备 B.正常组织

C.比较随意 D.没有准备

9.你认为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最难处理的环节是什么?( )

A.课前准备 B.活动组织

C.策略运用 D.课堂评价

10.你能经常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吗?( )

A.经常运用 B.适当运用

C.偶尔运用 D.从不考虑

(二)调查结果

本次调查共下发问卷40张,收回40张,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二、相关分析

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了部分教师已经对“综合与实践”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对活动课课型及教学策略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但与《课标》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思想认识未能到位

“综合与实践”活动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对培养小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素质有着重要意义。部分教师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认识明显不到位,从调查情况看,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在部分年级(比如高年级)开设这门课程,甚至有少数教师(占5%)认为不需要开设。究其成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材中这类课程所占比例较小,以苏教版为例,每册安排了两课时,给人产生了其地位远不如新授课那么重要的感觉;“综合与实践”贴近生活,开放性强,教师、学生在课前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操作过程相对烦琐,策略运用也不够丰富;“综合与实践”在各地区组织的调研监测中内容相对较少,教师对其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很不适应;等等。

(二)课程落实参差不齐

课程的落实水平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少部分学校的教师(仅占25%)认为,所在学校的各个班级能够按课表正常上好综合实践课,而近一半的学校有大部分班级实施了这门课程,依然有少数学校大部分班级未能落实这一课程。各学校呈现出水平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出管理者、教师在理念上存在差距。

(三)校本培训存在缺陷

从调研可以看出,校本培训是一个薄弱环节,每月不少于一次专题校本培训的学校仅占10%,每学期或每学年进行1~2次的学校占大多数。培训中鲜活的案例明显偏少,有的农村小学也只是“一阵风”,并没有坚持下去。

(四)概念内涵模糊不清

什么是数学“综合与实践”?一部分教师对其不够了解,有30%的教师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对于综合与实践课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要手段的特点理解得不够透彻;还有一部分教师对开设“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有利于学生体验生活、积累经验和发展综合素质的体会不够深刻,对这一课程的丰富性、多元化了解不够深入。

(五)课标学习浮于表面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进行了专门阐述,但不少教师未能认真学习新课标,尚有7.5%的教师表现为很不清楚,这反映了广大教师对课标的学习还停留于表面,对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实施意义、编排体系及特点、教学建议等没有作深入思考。

(六)课型特点把握不准

不同类型的综合实践活动呈现的形态各异。但是,一些教师未能把握课型的异同,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共性熟视无睹,对不同课型的特点、教学方法及实施要求把握不准。甚至有部分教师认为不必再对课型进行细化分类,对一些模式的特点产生了模糊认识。一些教师知道了其中的几种课型,比如场景观察型、课题研究型、游戏探索型等,部分教师不能掌握不同课型的特点。

(七)课程实施存在差距

与传统课堂相比,综合实践活动课更多的是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不少课堂活动是在教室以外的场地进行,比如“测定方向”“球的反弹高度”,对于习惯在教室内进行教学的教师而言,他们很难适应新的时空。由于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不同,组织水平参差不齐,效果也不尽相同。

(八)评价体系比较简单

相对于新授课而言,一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评价标准显得简单,对教师在课堂各个环节如何操作没有明晰的要求,教师自评无“法”可依,造成教学的低效现象,不少教师难以准确评价自己的教学效果。

(九)策略运用不够主动

学校的研讨活动主题单一,往往只涉及考试检测的教研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未能受到重视。近几年来,在校级以上各种教研活动中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学校不足20%,集体备课开展专题研究的案例则少之又少。

二、对策建议

结合以上调研,我们认为有必要采取以下一些教学对策。

(一)增强课程意识,力求全面落实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在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因其具有自主性、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等特点,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品质大有裨益,教师有必要落实好这门课程。各学校、各年级均要落实好这门课程,各学校之间、各教师之间必须不断缩小在实施方面的差距。

(二)加强专题培训,提升实施水平

从课程改革的理念、实施路径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很有必要,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还可以提高教师的实施水平。培训内容主要涵盖《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理论基础、核心内涵、基本课型及实施策略等。培训方式主要包括专家讲座、课堂观察、活动观摩、沙龙研讨等。就区域层面而言,有必要加强校际合作、骨干引领,并建立研究共同体。

(三)研究结构特点,探索不同课型

课型指上课的具体形式或类型。一般指根据教学任务而划分出来的课堂教学的类型,是由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地位所决定的一种课堂教学结构。

以什么样的维度或视角来划分课型,这是一个错综复杂、非常棘手的问题。每个研究者所采用的视角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课型分类,从而形成不同的课型体系。划分综合与实践活动的课型有着不同的方法,可以根据活动地点的不同,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分为课内活动型、课外活动型和课内外相结合型;也可以依据“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形态,把经常出现并有着明显结构特征的课进行归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具有自主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点,主要有动手操作型、场景观察型、游戏探索型、社会实践型、课题研究型、校本特色型、阅读拓展型、学科融合型等几种课型。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点研究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的不同课型,对场景观察型、游戏探索型、课题研究型、社会实践型等八种不同的课型进行深层次研究。这些课型有相同点,有利于探究整体建构,有不同点,有利于形成不同的模式,从而使综合与实践课程内涵更加丰富、课堂更加丰润。

(四)研讨教学案例,优化教学策略

怎样上好“综合与实践”活动课,教材中安排的课程以及自主开发的课程如何落实,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鉴于此,我们应当研究典型的教学案例,对不同课型的典型案例进行重点研究,通过案例研究,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可以从教学设计、活动组织、合作学习、成果展示、课堂评价等不同层面进行策略运用的研究与思考。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设疑—精设问题,明确探索方向;善导—精心组织, 指导合作探究;促思—精于启思,提升能力素质;展现—精彩展示,激励个性张扬;深省—精妙点评,促发自主完善。在实践活动中,又要进一步发现问题,寻求解决不同问题的相关策略,达成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高效化。

(五)构建评价体系,促进质量提高

在当前的教学中,影响“综合与实践”课程深入开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评价体系的缺乏,有的学校没有制定《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评价标准》,有的学校没有形成定期督评机制。评价应该体现“综合与实践”活动的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侧重点应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六)开展系列活动,形成文化自觉

从区域层面看,要围绕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积极开展系列活动,引领教师理解课程意义、把握课型特点、掌握教学策略,不断优化活动课程;从学校层面看,要通过教研组、课题组等开展专题研讨活动,定期举办课堂观摩、沙龙研讨,从而促进教师形成一种执行课程的自觉性。

总之,这次调查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实施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需要教师从观念上更新、从认识上提高、从策略和方法上革新,只有全员重视、深度研究,并不断丰富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注:文章是江苏省第十期中小学教学研究课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型及教学策略的研究》研究成果之一。主持人:洪荟春、洪建林)

4.实践活动:用水调查 篇四

执教:王浩

活动目标:

1、用水调查,引起家庭对水的关注。

2、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家庭用水调查表(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和家长一起对家庭用水的情况进行调查,将家庭中用水的情况记录下来。

二、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你的家庭里哪些行为是节约用水的?那些行为是浪费水的?

5.综合实践活动家长调查问卷 篇五

孩子所在年级 :家长学历 :职业: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设置中的一门新的课程,该课程是在老师的有效引导下,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的精神,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要求学生超越单一的接受学习,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有效帮助学校和老师实施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请您协助我们做好以下调查问卷,留下您真实的想法,谢谢您的合作!

1、您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了解情况如何?()

A、今天第一次听说B、以前听别人说过C、指导孩子参加过

2、看了前面的介绍,或以您对综合实践活动的了解,您觉得这门课程对学生的影响如何?()

A、就是让孩子玩,没什么意思B、还得看孩子的发展如何

C、重视能力的锻炼,很有意义

3、针对您的孩子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主题活动,您会持什么态度?()

A、不支持,担心影响学习成绩B、随孩子兴趣,不予干涉

C、大力支持,有利于孩子全面发展

4、该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又是要孩子自己组织采访,调查等活动,您的看法是()

A、不太可能,孩子根本完成不了B、很好,要多方面尝试、锻炼

C、无所谓

5、该课程需要家长您的帮助,如陪同孩子参加活动,给予活动建议,对孩子真实评价等,您是否支持?()

A、支持B、不支持C、不乐意,但会配合学校

6、您的孩子是否同家里人讨论过他们的主题活动?()

A、经常B、很少C、没说过

7、您的孩子对所参加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否感兴趣?

A、很感兴趣B、兴趣一般C、不感兴趣

8、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实施,您的态度是()

A、不希望,占用了较多学习主课的时间B、无所谓

C、很期待,对孩子能力提高会有很大好处

6.语文实践活动调查报告 篇六

⑴调查目的:了解、继承和创新家乡的地方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高尚情怀,并立志去建设家乡!

⑵调查对象:宁波天一阁

⑶调查方式:

1、询问亲友

2、查阅资料

⑷调查内容:

1、天一阁名字的由来

2、天一阁的传说故事

3、天一阁的历史特色

4、天一阁的藏书简介

⑸分析总结:

1、天一阁名字的由来:天一阁之名,取义于汉郑玄《易经注》中“天一生水”之说,因为火是藏书楼最大的祸患,而“天一生水”,可以以水克火,所以取名“天一阁”。

2、天一阁的传说故事:始建于公元1561年至1566年之间的宁波天一阁,是中国藏书史上留存最久、保护最好的藏书楼之一。这座藏书楼的创建者是明代的一个兵部侍郎、著名藏书家范钦,这是一位笃信“没有书,世界会大乱”的了不起的中国知识分子。天一阁的命名来自于易经中的“天一生水,水以克火”,为的是藏书楼能躲避火光之灾,所以这座书楼的结构也是按“天一”这个名字来修建的。楼共两层:上为一大间,是谓“天一”;楼下六间,是为“地六”。这样的建筑结构后来被乾隆皇帝钦定为天下藏书楼之样本。

自范钦以后,范氏历代子嗣莫不恪守“书归天下,天下太平”之祖训,精心搜罗、看藏、修缮其所拥有的天下名著珍本,并使之成为一个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重要载体。天一阁,事实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自我成长。

正如一件事物的出现必然会带来与之相伴的所有东西一样,天一阁传至动荡不安、兵荒马乱的20世纪,注定也要伴随时代的**而经历多事之秋,甚至会鲜血迸溅!1913年,天一阁主人范榛担心受到牵连,一怒之下将参加革命党的二弟范棱逐出家门,但收留了他襁褓中的儿子叔涵以及范棱的一位日本朋友藤泽的女儿,后取名韵涟。其时,范榛的夫人素影刚好为他生下了次子仲淇,长子名叫伯清,时年10岁。

仲淇与叔涵同龄,少年时代皆顽皮恼人,惹下无数事端,后因一册天一阁藏书,仲淇不幸落水夭折。范榛迁怒于叔涵,一通家法伺候,叔涵愈加冥顽,放浪形骸,自盖“涵淇楼”与父亲对抗。

范榛好友林正公早年混迹于名利场,妻早亡,育有一子一女,子名少卿,女名若云,与伯清、韵涟、叔涵兄妹为发小。后少卿、若云留学法国,归来大家见面,彼此正是青春激情、展翅欲飞的嘉年华。少卿暗恋韵涟;韵涟暗恋子文;而身为天一纸坊修书先生的方子文则已有婚配。与时,伯清一心追求若云,而叔涵因了仲淇当年与若云许下的一段约定,也奋不顾身投入了这一场爱情混战。于是,在伯清与若云的定婚当晚,叔涵携若云私奔,终因歹徒行凶,在火车上断送了若云性命,伯清从此落下头痛病,沾上了烟土。

是时,天一阁藏书被盗,几经辗转,落入林正公之手。林正公原本也是书痴,一念之下,将书据为己有,从此种下了祸端。而范榛遭此大劫,忧愤交加,一夜白头,既而严惩叔涵。叔涵遂负气出走,在远洋航船上做了水手,结识了小偷出身的阿松,而后偶遇犹太混血美女明妮,两人一见钟情,一发不可收……

却说少卿殁了妹妹,倍受打击,与叔涵一番痛殴之后,终日借酒浇愁,不能自拔,且怨愤父亲林正公。林正公一念之差,痛失爱女,眼见少卿萎靡堕落,又愧见老友范榛,郁闷之下,在1931年新年的钟声里落寞死去。少卿不情愿之下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与日本特务宫本正一做生意,打得火热。此时,天一阁因年久失修,惨遭风雨劫,范榛心急如焚,积劳成疾,卧床不起。

此时,时局动荡,倭寇作乱。叔涵陪明妮到上海寻根,未果,期间偷回天一阁看望父亲,不期回程中被抓了壮丁,拉到前线与日本军队作战。几经生死,叔涵侥幸得还,却带回了弟弟季泓的骨灰——这个勇敢的青年学生自愿参军抗日,结果成了炮灰。“一·二八”事件后,上海滩帮会黑龙会老大姜先生为了避开日本人追杀,远走南洋,其女敏怡投靠同学韵涟,由于先前认识伯清,后又帮他戒烟,早已互生好感,于是在范榛去世前结为夫妇。而韵涟与少卿也一并拜了天地。

叔涵在范榛临死前回家,受父亲嘱托,从此留在天一阁,而明妮见叔涵一去不返,与阿松寻至宁波,负气而去,最后嫁给了上海犹太人商会的会长伊泽克,而叔涵也由哭瞎了眼睛的母亲素影做主,与敏怡收留的一个丫头芮洁完婚,天一阁换得了短暂的平静。

1937年,宫本正一一伙日本人拉拢利用林少卿,威逼利诱,为“七·七事变”的出笼文过饰非。少卿担心宫本加害自己,与之达成条件以换得一条生路,即将父亲林正公当年占据的天一阁藏书交给日本人。一步走错,少卿从此身败名裂,加之韵涟在得知实情后与子文出轨,他在悲愤之下索性堕落,投靠日本人,做了汉奸,而后频频制造事端,逼迫伯清与叔涵将天一阁藏书交给日本人。此时,明妮陪同丈夫来宁波洽谈投资,与叔涵在天一阁不期而遇,两人心生感怀,却不得不约定从此不再见面。

获悉日本人欲接管天一阁的阴谋后,叔涵连夜将书偷转运至天一村,伯清则一直装疯卖傻,被拘押在宁波的一所医院里。直至抗战胜利,大家才得以团聚,而芮洁和孩子却遭日本飞机投弹致死,叔涵大恸……韵涟则再次拯救了陷入人生绝谷的少卿,并通过父亲藤泽的帮助,由少卿本人将当年落入日本人之手的那一部分天一阁藏书亲手送还天一阁,以换得大家的原谅。

战后又逢内乱,天一阁每况愈下,伯清与叔涵艰难维持,苦苦支撑。一天,叔涵无意中在一张旧报纸上看见明妮的照片,得知她被德国纳粹关进了集中营,遂与生父范棱取得联系,打听详情,后失望归来,万念俱灰。此时,韵涟与少卿陪父亲回日本照顾母亲,而后敏怡夫妇也经以前父亲的得力助手、当时中统局的处长许先生帮助,一起远渡南洋养病,天一阁于是剩下叔涵孤零零一人。思忖再三,他毅然踏上了找寻明妮的旅程,所幸明妮活了下来,抱病来宁波见他最后一面,两人结为夫妇,三个月后,明妮因肺结核病故。

1949年宁波解放后,当年的地下党员范棱回到天一阁,与叔涵一起整理藏书书目。其后,经历了种种政治运动,叔涵顽强生存下来,期间再婚,生儿育女,以天一阁为人生最后的信仰与归宿,直至87岁高龄无疾而终。

——人生的故事千奇百怪,无巧不成书;人的命运变化莫测,谁又能掐算?

3、天一阁的历史特色:天一阁于1561年由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范钦平生喜欢收集古代典籍,后又得到鄞县李氏万卷楼的残存藏书,存书

达到了七万多卷,其中以地方志和登科录最为珍稀。公元1772年(乾隆三十七年),下诏开始修撰《四库全书》,范钦的八世孙范懋柱进献所藏之书638种,于是乾隆皇帝敕命测绘天一阁的房屋、书橱的款式,兴造了著名的“南七阁”,用来收藏所撰修的七套《四库全书》,天一阁也从此名闻全国。明清以来,文人学者都为能登此楼阅览而自豪。

范钦为了保护藏书而订立了严格的族规,如女子不得上楼。世代的子孙严格遵循“代不分书,书不出阁”的遗教,但终因年代过于久远,藏书还是有很多的失散。公元1808年(嘉庆十三年),阁内的藏书实有4094部,共53000多卷。鸦片战争时,英国侵略者掠去了《一统志》等数十种古籍。咸丰年间(公元1851~1861年),又有盗贼潜入阁内,偷去了许多的藏书,转卖给法国的传教士和造纸厂。后来又经历了许多的变故,到1940年,阁内的藏书仅存1591部,共13038卷。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为了保护天一阁,专门设置了管理机构,探访得到了流失在外的3000多卷原藏书,又增入当地收藏家捐赠的古籍,现藏珍版善本达到了8万多卷。

范钦的私人藏书历经十三世,保存四百余年,虽然也有过几次大的失窃,但事后范氏族人又会想方法不惜重金赎回。历代藏书家很多,其藏书能保存百年以上的并不多见,而范氏藏书却保存至今,这与范钦对藏书的管理制度密不可分。天一阁藏书制度规定:“烟酒切忌登楼”、“代不分书,书不出阁”、还规定藏书柜门钥匙由子孙多房掌管,非各房齐集不得开锁,外姓人不得入阁,不得私自领亲友入阁,不得无故入阁,不得借书与外房他姓,违反者将受到严厉的处罚,还制订了防火、防水、防虫、防鼠、防盗等各项措施。正因为如此,天一阁的藏书才得以保存到今日。“外姓人不得入阁”一条,使得天一阁的藏书不为外人所知,直到1673年(清康熙十二年)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才有幸成为外姓人登阁第一人。允许黄宗羲登阁的是范钦曾子孙(四世孙)范光燮。自此以后天一阁才进入相对开放的时代,但仍只有一些真正的大学者才会被允许登天一阁参观。书阁是硬山顶重楼式,面阔、进深各有六间,前后有长廊相互沟通。楼前有“天一池”,引水入池,蓄水以防火。公元1665年(康熙四年),范钦的重孙范文光又绕池叠砌假山、修亭建桥、种花植草,使整个的楼阁及其周围初具江南私家园林的风貌。

清代思想家,历史学家黄宗羲曾获准在天一阁翻阅了全部藏书,把其中流通未广者编为书目,另撰《天一阁藏书记》留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宁波市人民政府先后将紧邻天一阁的陈氏宗祠、闻家祠堂和秦氏支祠,以及白云庄、银台第、鼓楼、天封塔、伏跗室等文保单位(点)纳入天一阁统一管理,并在陈氏宗祠内增设《麻将起源地陈列》、白云庄设置了《浙东学术文化陈列》、银台第开设官宅博物馆;秦氏支祠、白云庄相继列入第五批、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行列。

4、天一阁的藏书简介:宁波天一阁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藏书楼之一,与历代大学者、大文豪有着不解之缘,黄宗羲、万斯同、全祖望、袁枚等文化名人均曾登临天一阁,为其作文吟诗,倾诉仰慕之情。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著名散文家余秋雨写出《风雨天一阁》,更使天一阁名震一时。

天一阁现收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以地方志、登科录等史料性书籍居多。收藏现代作家铁凝、黄亚洲、叶辛、高洪波、雷达、王宏甲、王剑冰、韩作荣、陈源斌、王旭峰、叶文玲、陈祖芬等12位作家的书稿,计14部23卷,是天一阁迄今第一次成批量收藏当代通俗类文学作品。徐良雄认为,这是古老的藏书馆走向开放、走向现代,增进社会参与性的需要。

藏书楼是千百年来中国士子文人永久的精神家园和圣殿,“文心向天,毕生如一”,“心清如水,肃然起敬”,是这些活跃在当今中国文坛“大腕”来到天一阁的第一感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著名作家铁凝表示,能将自己的作品与天一阁历代藏书“共存于一个空间”,给了她荣幸和自信。让文学结缘藏书,让藏书楼与藏书文化薪火相传留芳百代,则是作家们对天一阁的共同祝愿。

天一阁博物馆接受了新昌市儒岙镇横山村村民王世朝、王世恒赠送的《天姥王氏宗谱》一箱十册。天一阁已经接受市民捐赠各类家谱十部,分别有:吕氏后人捐赠的《吕氏宗谱》一部;东阳史氏后人捐赠的《史氏宗谱(八行堂)》一部;江苏徐州郑氏后人郑在君捐赠的《荒里郑氏谱族》一部;宁海张林光捐赠的《张氏宗谱》一部;余姚邵九华捐赠的《兰风邵氏宗族》一部;《河南鹿邑丁氏宗谱》一部;广西《范阳卢氏支谱》一部;象山《墙头蒋氏宗谱》一部;乐清王定光捐赠的《左原王氏史料集(宗谱类)》;杭州张泉根捐赠的《滨江张氏宗谱》一部;新昌金樟兴捐赠的《彭城射圃金氏宗谱》一部等等。

7.调查实践活动总结 篇七

关键词: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师资需求

1 调查背景、目的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综合实践活动”已经被作为“必修课”列入课程计划, 从小学三年级到高中阶段, 每周3-4课时, 这一做法也成了本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全新的课程形态, 具有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等特征, 它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尤其是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市各小学为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规定, 也都纷纷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但由于这一全新的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课程, 它打破了学科的界限, 强调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没有统一的教材, 缺乏成型的教学模式, 尤其缺乏专门的师资队伍, 而师资问题是关涉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能否有效实施的核心。鉴于此, 我们对常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门、详细的调查, 以期了解和把握常州市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师资配备现状、师资需求情况及各小学对高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素质的具体要求, 以便明确教师职前教育培训的方向, 及时调整相关课程体系, 增开人才培养所必须的新的课程, 满足新课改对师资的新需求。

2 调查对象、方法

本次调查, 我们随机抽取了常州地区 (包括常州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武进区、金坛市、溧阳市在内) 42所小学,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 对这些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现状、需求及对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等进行了专门的调查。调查问卷采用邮寄和现场发放相结合的方式, 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42份, 收回有效问卷34份, 然后我们对这34份问卷进行了科学统计和客观分析。

3 调查结果分析

3.1 常州地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师资情况现状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任课教师来源上, 20.59%的学校配备有专职教师, 有61.76%的学校安排班主任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 61.76%的学校安排其他学科教师兼任, 三者兼而有之的占了44.12%。全部采用专职教师的学校仅占8.82%。调查结果表明, 常州地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以班主任与其他学科教师兼任为常态, 各小学很少配备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

在接受调查的学校中, 配备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专职教师的总量是13人, 平均每校0.38人。在未来三年中有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需求的学校有18所, 平均需求综合实践活动教师2名。

对目前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的总体满意度情况为:

3.2 常州市小学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临的主要困难

其中, 师资缺乏和课程资源开发困难时当前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面临的最大困难, 其实, 课程资源开发也有教师素质问题在内, 师资问题乃是最大的问题。

3.3 关于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

对于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首要目标, 36.1%的学校认为要培养合格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 30.6%的学校认为要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质, 11.1%的学校认为要完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47.2%的学校认为要引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

3.4 关于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领域

对于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重点开展那些方面的活动, 72.2%的学校认为要开展研究性学习, 41.7%的学校认为要开展设计与制作, 55.6%的学校认为要开展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41.1%的学校认为要开展社会调查。

3.5 关于师范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

对于师范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 77.8%的学校认为要掌握研究方法, 66.7%的学校认为要体验活动的过程, 36.1%的学校认为要享受活动的成果, 72.2%的学校认为要转变学习方式。

3.6 关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应具备的素质

对于一名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所调查的学校大都认为教师应具备广泛的知识面、良好的科学素养, 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实践能力等;同时要有良好的个人魅力, 具有教学反思意识, 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3.7 对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如何加强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 许多学校都认为, 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要加强对课程的领导, 确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研究性学习应该成为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内容, 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激发师范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 使其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 目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大多由班主任或其他学科教师兼任, 专职教师配备严重不足。现有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在素质结构、方法指导、实践经验等方面尚不能很好地适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要求。可以说, 无论在师资的来源上还是在师资的素质上, 都不能满足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需要,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推进, 能否解决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问题已成为关涉到该课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全新的课程, 其内容具有极强的专业交叉渗透性, 当前学校综合实践课程教师普遍缺乏相应的教学经验和完整的专业训练, 要保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顺利实施, 亟须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师资的水平, 加大师资培训的力度, 同时也需要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作出相应的调整, 高师要为小学输送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专业师资。

(3) 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职业体验等方面, 活动方式以探究、体验为主, 应以研究性学习为中心, 重点是培养师范生设计和指导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 目标直接指向于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从而为基础教育输送更多的专职教师。

4.2 建议

(1) 根据当前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师资来源单一、配备不足、缺乏专职教师、教师素质与课程需要不相适应等现状, 高师要义不容辞地担负全面系统培养、输送合格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师资的责任, 高师要成为培养专职综合实践活动师资的主阵地。

(2) 教师职前教育课程体系必须作出迅速的反应, 及时进行相应的课程设置方面的调整。高师要为小学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 课程设置上应该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设计》课程, 在课程实施中要重点培养师范生的综合素养和指导小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高师系统的专业化的培训, 不仅要让未来的专职教师拥有专业的理论知识, 更要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技能, 动手能力要强, 要善于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这样的师资力量才能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顺利实施和课程目标的真正实现。

(3) 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有科学的教育理念、完善的知识能力结构和个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交叉性、生成性、自主性很强, 不是以获得系统知识为目的, 教师绝对不能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 教师在活动中应该既是一个出色的组织、引导、协调者, 又是一个平等的参与合作者、开发者、评价者。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老师的课程意识更强, 知识面更宽些, 更注重知识的综合性, 能力更全面些, 尤其善于实践操作, 勇于开拓创新。

(4) 在专业师资尚不能完全满足实际需要的情况下, 各学校首先要从实际出发, 优化现有教师资源的配置, 先选择一部分最合适的老师任专职, 再配备一些各学科的兼职老师, 班主任、劳技课与信息技术课老师及有特长的其他科任老师、行政服务人员等都要参与, 有必要时还得聘请一些学生家长、行政官员或某方面有专长的人员等任校外辅导员, 确保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实施。其次, 要着力加大教师培训力度, 聘请专家作讲座辅导, 组织集中学习交流, 扎实开展校本培训, 使教师在理论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更清楚的认识, 在实践上初步掌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方法, 切实提高综合实践课程教师的综合素质, 不断适应课程教学的现实需要。

(5) 开展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应成为师范生的常态学习行为, 高师要为师范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6) 高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要密切联系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际, 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师范生深入小学参与和指导小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钱贵晴.综合实践活动及师资建设研究成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郭元祥, 伍香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8.调查实践活动总结 篇八

摘 要:通过对NBA佳得乐健康篮球大课堂对高校体育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影响的调查,得出以下结论:1)大课堂类社会体育活动为体育院校大学生提供了“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组织管理”和“教学实践”的极佳机会,通过在活动中的锻炼,参与者的相关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另一种更具现实意义的社会实践方式。2)大课堂类社会体育活动与纯商业性社会体育活动相比,在参与者“经济收入”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3)大课堂类社会体育活动执行中,较好地提升了参与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NBA佳得乐健康篮球大课堂;社会体育;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2-0108-06

随着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大学生实践能力高低已经成为其适应社会的重要因素,但从社会的反馈看,当今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现状却不尽如人意[1]。大学生能力的培养一直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如何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已引起社会越来越广泛的关注[2]。

自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以来,众多商家看到了体育市场所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纷纷借助社会体育活动这一平台进行商业推广,我国的商业体育活动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巨大的市场前景也被国内外各界看好,越来越多的商业体育活动在各大城市开展[3]。各类商业体育的快速发展也带来大量体育人才的需求,这无疑给众多体育院校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实践锻炼和就业机会,越来越多的体育院校大学生参与到商业体育活动中来。商业体育活动以其多样的形式,丰富了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使体育院校大学生拥有了更多的机会去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4]。尤其是近来出现的以“大课堂”为主题类别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与纯商业体育活动相比较而言,以其多样的组织形式和更加适合在校学生运用自身知识去参与社会活动,从而对提高在校大学生实践能力产生着更为积极的影响。

为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NBA佳得乐健康篮球大课堂活动的调查,探讨其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影响,为体育院校充分利用大课堂类的社会体育活动这一资源,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提供理论依据,为体育院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大课堂类社会体育活动对体育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选取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和广州体育学院等四所大学的部分参加“NBA佳得乐健康篮球大课堂”工作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检索了关于“大学生实践能力”“大学生社会实践”“商业体育”“社会实践”等与本研究相关的论文74篇、著作13部,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1.2.2 访谈法

本研究在确定了方向后,向有关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大学生社会实践和体育管理等方面的专家进行了相关的咨询,在活动期间同工作人员之间进行了交流。

1.2.3 问卷调查法

结合社会调查相关的知识和理论,制定了《NBA佳得乐健康篮球大课堂对体育院校大学生实践能力影响问卷》。

问卷设计完成后,请上海体育学院8位专家就问卷的结构效度、内容效度和整体效度进行检验。

本研究采用重测法进行信度检验。选取20名NBA佳得乐健康篮球大课堂工作人员为信度检验调查对象。在第一次发放问卷后,间隔15天第二次发放问卷。两次测试的斯皮尔曼系数为0.873,两次调查结果相关度符合统计学要求。

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56份,其中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南京体育学院和广州体育学院各64份。其中回收问卷241份,回收率为94.[KG-*3]1%,剔除无效问卷9份,有效问卷232份,有效率为90.63%。

1.2.4 案例分析法

本研究结合各岗位的工作特点及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案例的形式分析本次活动对工作人员各种实践能力的影响,为本研究提供了来自活动现场的真实素材。

1.2.5 观察法

作为2010年NBA佳得乐健康篮球大课堂上海站的负责人之一,笔者全程参与到上海站的活动中,因此在研究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现场观察,注意到工作人员的各种表现,也能从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中,了解到他们对本次活动的一些看法及哪些能力受到了影响,为本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2 结果与分析

大课堂类社会体育活动是工作人员(大学生)在整个社会活动中首先向中小学生传授相关知识;其次组织是相关运动技能学习与游戏,通过运动达到健身的效果;第三是体验运动后健康的感觉。

“NBA健康篮球大课堂”活动主要是在体育课堂上为中国的青少年提供接受专业篮球训练的机会,并向他们普及正确补充水分的知识。NBA和佳得乐致力于通过提供有趣且充满激情的篮球活动、运动科学的讲座以及诸如体育精神、互相尊重等优秀理念的培养,以提升中国青少年的篮球水平,并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健康运动习惯。

2.1 大课堂类社会体育活动对体育院校大学生表达能力的影响

表达能力就是指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的能力。体育院校毕业大学生中有很大一部分最后走向了教学岗位,作为一名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当中,表达能力强弱对于课堂效果好坏有着很大的影响。

NBA佳得乐健康篮球大课堂活动在每个城市开展活动的时间都会持续一个月左右。在活动的具体开展中,工作人员都离不开语言表达,如健康补水知识讲[JP2]解员需要讲解补水知识,篮球教练需要讲解游戏规则及动作要点等。在活动期间,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必不可少的思想交流、问题讨论。

表3显示了本次活动对表达能力包含的几个因素的影响情况,其中有56.5%的工作人员认为通过本次活动的锻炼,在表达时相信别人更容易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表达的自信心得到了较大提高;有54.3%的工作人员认为通过活动中表达交流的锻炼,其逻辑性更强、条理更清晰。

【案例1】 健康补水知识讲座

健康补水知识讲座为现场活动的第一个环节。讲解的过程主要是通过“相关问题的提问” →“讲解相关知识”→“运用自身所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阐明问题导致的后果” →“推介产品的功效” →“引出讲座的宗旨”,最后以提问的方式,回顾讲解的内容,介绍佳得乐历史及NBA与佳得乐的关系。

因为活动持续的时间较长,一名讲解员难以承担长时间的讲解工作,因此佳得乐礼品派发员同运动补水知识讲解员的工作需要轮换,两人都要具备两个岗位工作的能力。活动也大多都在室外举行,这就要求讲解员的声音一定要清晰,以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听到;每次讲座讲解员需要在13分钟左右用自己的语言完成以上大纲的讲解内容。内容较多,又要让学生短时间内接受学习到新知识,就要求讲解员讲解时拥有较强的逻辑思维、条理非常清晰;面对新的老师,参与这样一个全新的活动,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这就要求讲解员需要把讲解的内容记下来,用一些丰富的语言表达出来,采用一些技巧来抓住学生的吸引力;面对100多名学生以及学校的部分老师,讲解员需要拥有较强的信心,才能做到讲解时落落大方,顺利地传授健康补水知识。

2.2 大课堂类社会体育活动对体育院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人际交往活动时,影响人际交往活动的效率和保证人际交往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人际交往能力主要包括人际认知、人际情绪控制和人际沟通能力三个有机组成部分[5]。[JP]

通过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22.8%的工作人员认为,通过NBA佳得乐健康篮球大课堂活动,他们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很大,还有45.7%的工作人员认为其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较大。由此可见,大多数工作人员就NBA佳得乐健康篮球大课堂活动对人际交往能力的促进作用比较认同。

2.2.1 大课堂社会体育活动对体育院校大学生人际认知能力的影响

人际认知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能力、对他人的认知能力及认知交往活动的能力,它是人际交往中的认知成分,反映了个体对人际关系状况的了解,是人际知觉的结果,是理性条件。在活动期间,工作人员需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有团队内部工作人员、团队外部工作人员、学校学生、教师等各类人员,在与不同人交往时都需要有针对性,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调查中35.3%的工作人员对人际认知能力的提高认可程度较高,16.4%的工作人员对人际认知能力的提高认可程度很高。由此可见通过与不同角色、个性的人的接触交往,工作人员的人际认知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2.2.2 大课堂社会体育活动对体育院校大学生人际情绪控制能力影响

人际情绪控制能力,是指个体针对不同的交往对象和所处的不同交往情境,有效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能力,是人际交往的情绪情感成分。在现实中表现为个体对其交往对象厌恶或者喜爱的情感倾向,包括消极的情绪和积极的情绪,个人内心和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心理冲突,对自我、他人的评价。

人都是带有情感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在不同的时间段、受不同因素的影响,人的情绪都会产生变化,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如何察觉到交往对象的情绪、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并非易事,都需要在长期的交往实践活动中锻炼。在活动中,工作人员会同各种带有不同情绪的人接触、交往,在工作中也可能会产生一些冲突,如何在冲突中把握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处理好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都锻炼着工作人员的人际情绪控制能力。调查可知,38.4%的工作人员认为自己的人际情绪控制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另外还有21.1%的工作人员认为其人际情绪控制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2.3 大课堂类社会体育活动对体育院校大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影响

人际沟通能力,是人际交往中的行为成分,即有目的有意义地与他人进行交往互动,促进彼此间理解和交流,同时及时地解决人际隔阂与冲突,保证人际交往顺利进行的能力。体育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与人沟通接触的对象主要是教师、同学和家长亲戚等,接触的范围较小,接触的对象也较为固定,主要任务是学习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很容易忽视人际沟通能力的发展,等到毕业求职时,人际沟通能力的不足与欠缺很容易显示出来,不能与考官和同事进行顺畅沟通已成为许多毕业生无法就业的原因之一。

大课堂类体育活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给体育院校大学生提供了更多交流沟通的平台。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通过本次活动的锻炼,认为人际沟通能力得到较大和很大提高的人数占到54.8%。

2.3 大课堂类社会体育活动对体育院校大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影响

现在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很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团队协作的意识相对则较为淡漠,而“团队协作能力”又是当今社会生后中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很多单位在考核时都会将团队协作能力纳入其基本内容之一。

作为体育院校大学生,从事集体性运动项目的则要求参与者拥有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如篮球、足球、排球等,其团队协作能力得到锻炼的机会相应地会多一些;而对于那些学习个人性项目的学生而言,锻炼的机会就会很少,他们很有必要多去参与一些团队性的活动来提升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有50.4%的工作人员认为通过NBA佳得乐健康篮球大课堂使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另外还有21.1%的工作人员认为其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在整个活动中,一个团队的成员虽然都有各自的分工,但却需要大家共同的团结协作才能把活动顺利地完成。

【案例2 】 活动场地布置

图1展示了活动现场的整体布局,活动所需要的物料繁多,其中较大的有护栏、讲解墙、帐篷、球星立招等道具,较小的道具则包括沙袋、篮球、佳得乐、海报、纪念册和剪刀等。在活动开展前的准备阶段,组织方都会对场地的布置做相关的培训。但大多活动都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整个团队的共同协作。

[TPM17.TIF;%95%95,BP][TS(][HT5"K][JZ]图1 活动场地布局图[TS)]

在活动刚开始的一周,鉴于整个团队布置场地还不够熟练、团队内部的分工协作也可能不够清楚,所有团队基本上都需要1个小时左右才能搭建完毕,拆卸场地则需要35分钟左右的时间。随着活动的不断推进,各个团队搭建场地的平均时间都缩短为30分钟,个别团队甚至能用15分钟完成现场的搭建布局;撤场的时间则达到12分钟左右。有54.2%的工作人员认为主要是由于活动中后期团队分工明确,共同协作,使现场各类活动的时间大幅缩短,提高了活动的效率。通过这样的团队协作实践活动,参与者感到了团结协作带来的益处,提高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2.4 大课堂类社会体育活动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组织管理能力的影响

组织管理能力是多种能力的综合运用,包括计划、组织、决策和协调能力等。在现实的工作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能成为领导,社会也不需要每个人都成为领导,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组织管理能力不重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每个人都或多或少需要运用组织管理能力。尤其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课堂组织管理能力,才能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教学要求去进行相关体育技能的学习,有效掌控教学过程,使学生有针对性、有条理地展开练习,调控整个课堂教学中的气氛。[JP]

在活动中,篮球教练需要组织管理学生参与篮球游戏,校园经理需要组织执行整个活动、管理整个活动团队成员等。这些活动对于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都是一种锻炼,正是这种经历使工作人员认为他们的组织管理能力受到了影响,有26.7%的工作人员认为其组织管理能力提高较大,还有12.5%的工作人员认为其组织管理能力提高很大。

【案例3】 校园经理工作

校园经理是一个工作团队的团队领导,承担着组织管理整个团队活动的工作。在最初组建每个工作团队时,都是进行随机分组,组员之间不一定认识,这就需要校园经理营造出良好的团队氛围,从而利于成员之间的交流,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活动开始前一周,校园经理需要到达活动开展的学校同校方进行沟通,确认活动开始的日期及具体时间、物料进入学校的时间、参加活动的学生情况等,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现场的布局图,综合学校的各方面因素制定出活动计划,并以报告的形式上报给组织方。

在活动日,校园经理则需要组织管理好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活动现场的布置,需要根据团队成员的情况来安排好场地布置分工,组织大家快速高效地完成现场布局;活动中督促管理好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完成;活动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都需要校园经理在短时间内做出合理的决策,以确保活动顺利的开展。[JP]

一个团队中,每个人选择服务本次活动的动机不一样,有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有的是为了补充自己的生活费用。不同的动机必然对工作人员的行为产生影响,这就需要校园经理来利用语言或采取一些措施来提高大家的积极性,使团内成员的最终行为都落实到做好活动这个目标上,并且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来消除这些阻碍活动顺利开展的因素。活动中的各种情况都在考验、锻炼着校园经理的组织管理能力,也正是通过这种锻炼,使其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2.5 大课堂类社会体育活动对体育院校大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影响

教学实践能力即完成教学实践的能力,它是指从教学能力当中分离出来的,那些在教与学的协调活动中影响教师组织学生参加事先设计的实际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教学实践能力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由教学监控和教学操作能力组成。

从近年来人才市场的反馈来看,现在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呈下降的趋势。很多毕业生自身运动技能并不差,却由于教学实践能力弱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由此可见,提高体育院校大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由于不同的社会体育活动开展方式不一样,对工作人员各种实践能力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有638%的工作人员认为其最大的区别在于本次活动拥有课堂的性质,对教学实践能力会产生更大的影响。通过这种进校园开展的课堂性质的活动,体育院校大学生有更多机会走进校园,同中学生进行接触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生理心理特点,为以后有可能从事的体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帮助。

有38.8%的工作人员表示其教学实践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还有24.1%的工作人员表示其教学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可见这种课堂性质的商业体育活动,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影响较大。

【案例4】 篮球教练教学工作

篮球教练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在20分钟的时间内,通过讲解示范,组织学生完成“占地为王”“运球为握”“运球接力”和“绕障碍接力上篮”等4个游戏。每个学校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安排不一样,有时每个教练只需要一批次带20个学生做游戏,有时候则需要带近40个学生。这就要求教练利用准确、清晰的口令调动组织队形,以减少在组织队形方面时间的消耗,同时还需要教练用简练的语言来讲解游戏规则和动作要点,并结合一定的示范来使学生快速地理解游戏规则,从而能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身体活动。每个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爱好程度不一样,参与活动积极性也就有高低,教练员需要在课堂中观察到学生的情绪变化,利用积极的语言激励学生,使更多的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2.6 大课堂类社会体育活动对体育院校大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能透过事物表现出来的某种现象抓住其内在的本质,对事物能做出正确的估计,具有辩证的思维能力,能够全面地分析问题,并能针对事件所存在的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可行性的措施,很好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6]。

统计数据显示,在被问及如何应对主管疏漏或没有预料到的问题时,56.5%的工作人员会通过自主学习找到办法解决问题;13.8%的工作人员会结合以往经验找到办法解决问题;17.2%的工作人员会与同事交流寻求方法解决问题;7.8%的工作人员会向上级主管反映相关问题。可见在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有[JP2]953%的工作人员都会选择一定的方式去分析和处理。49.1%的工作人员认为通过本次活动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还有23.3%的工作人员认为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2.7 大课堂类社会体育活动与其他商业性社会体育活动的比较

采用李克特五等级判别量表平均数平均值选择的统计我们发现:在样本呈正态性和方差齐性的前提下,对“大课堂类社会体育活动”和“纯商业性体育活动”两组进行配对T检验,我们得出在“经济收入”方面是学生参加纯商业性体育活动的重要选项(P<001),而在“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实践能力”方面,二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具体特征见(表5)。

3 结论

3.1 大课堂类社会体育活动为体育院校大学生提供了“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团队协作”“组织管理”和“教学实践”的极佳机会,通过在活动中的锻炼,参与者的相关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另一种更具现实意义的社会实践方式。

3.2 大课堂类社会体育活动与纯商业性社会体育活动相比,在参与者“经济收入”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3.3 在大课堂类社会体育活动执行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更促使体育院校相关的组织部门和参与的大学生们,去找出各种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从而更好地提升了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董盈盈.关于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及其培养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

[2]庞国斌.试论实践能力在形成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的重要作用[J].教育科学,2004,20(6):5-8.

[3]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2005,21(1):54-56.

[4]王晓红.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培养[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3):65-66.

[5]朱启臻,姚裕群,刘涛.打交道的学问——现代人际交往心理学[J].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2.

上一篇:高三复习课《化学反应速率》教学反思下一篇:创业管理课堂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