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2024-08-06

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精选10篇)

1.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一

共享单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材料1:共享单车火了。不到半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橙、黄等各色共享单车。与公交车、地铁站等交通枢纽接驳,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无论是缓解交通拥堵,还是保护环境,共享单车都很有用。然而,在单车数量飙升的同时,停车问题也日益突出。

在北京一些地铁站周围,共享单车“任性”停放现象明显:有的横亘在人行道上,妨碍行人走路;有的无序摆放,让本来就狭窄的非机动车停车区域更显紧张;有的直接停在出入口台阶下,挡住进站通道;有人甚至将车塞进绿化带里、锁在栏杆上、靠在大树边。在南京,共享单车进驻才半个月,仅是闹市区新街口一处就有近600辆单车因违章乱放被管理部门拖走。在成都等地,共享单车也因“占道”等问题屡被城管部门扣押。

材料2:2016年12月,四川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街道办事处城管办收缴204辆共享单车,引发热议。被收缴的共享单车涉及三家运营商,原因是在人行道上乱停放,同时挤占盲道。

据悉,11月中旬开始,多家共享单车运营商陆续登陆成都市场,“扫码开锁、随停随走、微信支付”的营运方式迅速吸引了大量使用者。据运营商“一步单车”负责人林袁表示,该品牌在成都三周试运营后便拥有注册用户10万人左右,活跃用户占80%。

共享单车“野蛮生长”,乱停乱放已成为管理中的重要问题,侵占盲道、人行道甚至机动车停车位的现象屡见不鲜。据悉,共享单车运营商均对使用者做出了在车辆停放时“不占盲道”等要求,但难以执行,因此出现了城管大规模收缴事件。

据华阳街道办事处城管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共享单车违反了《成都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中“禁止占用城市道路开展经营活动”的条款,因此展开收缴。而在此前,成都多地物业管理人员已对乱停放的共享单车进行腾挪,如环球中心物业自发将近百辆违规停入机动车停车场的共享单车搬到自行车专用停车场。日前,成都市城管委出台新规,将共享单车摆放是否整齐等问题纳入“门前三包”范围,即临路(街)所有的单位、门店、住户负责监督清理自家门前的共享单车乱停放问题。材料3:手机查找定位,扫码开锁,便捷支付……近日,成都街头出现大量共享单车,引发人们关注。然而一名用户在用手机定位查找附近的共享单车时,发现最近的一辆单车竟然被扔在了河里。

对此,该单车的运营商——摩拜单车的成都区域负责人李裕贤表示,对于恶意破坏单车的行为,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然而,共享单车“落水”事件连接不断。数日后,成都一辆共享单车再次在河中被找到,工作人员不得不冒着严寒下水将其打捞上岸。

据几家主要运营商负责人表示,未来成都的共享单车投放量将达到数十万辆。然而,共享单车时常被“虐待”,让不少市民愤慨。“APP上显示的单车却始终找不到,不是被人挂在了树上就是给抬到了自家楼道„私藏‟。”成都市民蒲堂春是共享单车的粉丝,曾多次举报使用乱象:二维码被毁、车锁被撬、被挂上树,甚至直接弄坏车辆。

“希望所有的市民善待共享单车。”据“1步单车”负责人林袁表示,该公司运营的共享单车在近一个月时间内就有不下10起的各类离奇损毁事件发生。车轮被撞变形、被私人上锁等都是常见情况,甚至有单车被“分尸”——除了车架还在,其他部件都不知所踪。如今,“1步单车”每天需处理20多台异常状态的单车,除因被骑到太远区域外,其他几乎都是遭到了损毁。

此外,永安行单车成都区负责人张庭凯也表示,公司每天收到的车辆损坏举报有20起左右,加上未被发现的,被损毁的车辆数远远超出了运营预期,甚至有人利用高科技手法,通过网络对共享单车系统进行攻击,批量破坏密码锁。

对此,四川广力律师事务所律师蒲虎分析,根据不规范使用共享单车的情况及单车的损坏程度,5000元以上即可判处作案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可将市民不文明行为纳入到社会的诚信体系中,提高违规使用共享单车的成本。

为应对各类使用乱象,共享单车运营商也在努力。张庭凯表示,永安行单车已规定对拍照举报乱象的用户奖励相应的信用积分,如果有用户违停或恶意损坏等,将被扣除信用积分,另外还招募了40多名巡街志愿者和巡查专员,负责车辆的停放及巡查维护。

2.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二

但是,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我国养猪业与先进国家相比, 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影响我国养猪业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特别是猪病的发生与流行日趋严重, 已成为阻碍我国养猪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归纳起来, 主要表现有三点:一是由于盲目从国外大量引进种猪和对猪病检测力度不够等原因, 原来我国没有的疫病, 如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副猪嗜血杆菌病等近20种疫病随引种传入。二是随着国内种猪的流动频繁、猪群密度的提高、应激因素的增多, 为疫病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 猪群越大, 若发生疫病流行, 则遭受的损失也越严重, 并且猪病的种类多, 病性复杂, 诊治困难, 严重影响养猪者的积极性。三是一些养猪场在兽医防疫方面仍然沿用分散的、副业型的传统兽医防疫技术, 势必不能防御疫病的侵袭, 结果导致养猪场的亏损或趋于破产, 对我国的养猪事业形成了严重威胁。因此, 为了更进一步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 解决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有效地控制和消灭猪病, 满足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需要, 笔者在总结20多年来猪病综合防疫的经验, 吸取教训, 参考这一领域的科研成果的基础上, 较详细地分析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 猪场防疫存在的问题

1.1 不重视猪场整体环境的治理

1.1.1 不重视绿化猪场环境

绿化畜牧场环境, 是实现家畜环境控制的一项重要的影响深远的措施。绿化猪场环境的意义是: (1) 净化空气。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据研究, 1公顷阔叶林1d可吸收1000kg的CO2, 释放出约730kg的O2;每平方米面积草坪1h可吸收CO21.5g;合理植树绿化, 绿化带可以阻留净化有害气体的25%~40%和煤烟中的SO2的60%, 使猪场恶臭强度下降50%;还可以净化澄清35%~67%的粉尘。 (2) 防止疫病传播及改善猪场小气候, 起遮荫、降温作用。如绿化带可以降低温度10~20%, 减轻热辐射80%, 减少细菌含量22~79%。 (3) 防风、防噪音和防火的作用。 (4) 猪场绿化后, 环境优美、人的心情舒畅, 工作效率也高。

1.1.2 不重视猪场环境卫生的综合治理

我国地域辽阔, 大、小养猪场不计其数, 生产技术不尽一致, 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参差不齐, 在养猪生产的发展过程中, 忽略了环境的重要性, 导致环境控制手段和环境工程设施落后, 跟不上养猪生产的发展速度。主要表现在: (1) 不注意场内环境的综合治理。场内存在疫病的传染源和传染媒介, 康复猪和健康猪过早混群;中、小猪场做不到“里不出、外不进”;猪场的粪便和污水不加处理任意堆弃和排放, 导致场区大气质量恶化, 土壤和水也受到污染。驱虫、灭鼠、防鸟、防蚊蝇工作做得不好, 给疫病传播留下隐患。 (2) 不注意场区周围环境治理。排污沟没有建为暗沟, 并且不注意清理, 不能及时清淤、清杂草;场区周围没有防风林, 空气中尘埃、细菌不能有效阻隔。 (3) 猪舍内环境差。猪舍不符合要求;有的猪场因猪舍通风设计不合理, 形成涡风区或短路, 导致通风量不足;我国养猪生产在引进水冲或水泡粪便的养猪生产线时, 没有引进环境控制设备和粪便污水处理设施, 导致舍内湿度过大, 冬季失热多, 夏季散热慢;粪便污水难以处理, 造成场区环境污染, 给防控疫病留下了死角。

1.2 消毒失误

消毒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 消毒的目的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 以切断传播途径, 阻止疫病继续蔓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 一部分猪场由于管理不到位, 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素质有高有低, 在执行消毒工作过程中难免存在以下问题:

1.2.1 盲目选择消毒药

市场上的消毒药多种多样, 而不同种 (型) 的微生物对消毒药的敏感性是不同的, 例如病毒多数对2%~4%热烧碱溶液、10%~20%石灰乳等碱性消毒剂敏感;对于炭疽杆菌及梭菌必须选消毒效力强的消毒剂才起效, 如10%~20%热烧碱溶液、10%~20%漂白粉乳剂、10%福尔马林等。猪场往往忽视了微生物的敏感性而盲目选择消毒药, 达不到消毒效果。

1.2.2 配制消毒药的浓度不准确

消毒药的抗菌活性取决于其与病原体接触的浓度。在有效浓度水平以上的一定范围内, 药物的浓度越高, 效力越强, 反之则越弱, 但是由于剂量———效应曲线常成抛物线的型式, 达到一定程度后效应不再增高。因此, 必须选用适当的消毒药浓度才能取得良好的灭菌效果。在生产实际中, 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 不用专门称量容器称量或随意操作进行消毒药浓度的配制, 易造成消毒药浓度过大或不足。消毒药浓度过大不仅造成浪费, 还会对猪体与人体造成危害;消毒药浓度不足既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又给疫病控制带来隐患。

1.2.3 消毒不到位、不彻底、不同步

消毒剂的消毒效果除与浓度有关外, 还受到有机物、酸碱度、温度和作用时间等影响, 应按消毒规程进行;紫外灯消毒的效果受到紫外灯的强度、距离、室温、尘埃、照射时间等因素的制约, 当前有些猪场达不到此要求, 起不到应有的消毒效果。有的猪场忽视了进出口的消毒;忽视了外来人员、物质、车辆的消毒;在猪舍的消毒工作中往往重视了全进全出的大消毒, 发现病猪后忽视了临时开展的局部小消毒等。此外, 有的万头猪场在对猪场的消毒过程中, 做不到各车间同时进行同时结束, 使病原菌有可能扩散或传播, 给猪场的安全生产构成威胁。

1.2.4 消毒程序不落实

猪场在生产过程中, 由于负责人对工作人员监督、宣传、教育、指导不到位, 造成不能彻底的贯彻和落实消毒程序和消毒制度, 致使消毒效果大大降低, 给猪场的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1.3 疫苗免疫失误

疫苗免疫是保障猪场安全生产的基础, 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疫苗免疫, 是预防和控制猪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近年来各猪场都十分重视疫苗免疫工作, 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精力, 但是, 在猪场的生产实践过程中, 往往会出现以下几个误区。

1.3.1 免疫程序不合理

免疫程序的制定, 必须以当地疫情的发展规律和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为依据, 不能固定的套用某个地区或某个猪场的免疫程序。但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猪场在免疫程序上存问题, 主要表现在 (1) 没有本场或当地的疫情进行盲目免疫, 误认为疫苗免疫越多越好, 结果造成既浪费人力、物力、财力, 又达不到防疫效果。 (2) 对某些疫病危害的程度缺乏认识或者是当地从未发生过此类疫病, 而忽视对这些疫病的预防。 (3) 首免时间不合理, 疫苗被母源抗体中和或者出现免疫空白期, 给病源侵入造成可乘之机, 导致疫病发生。 (4) 使用疫苗不当或者免疫剂量不足, 特别是在使用联苗同时预防几时易造成针头堵塞, 注射部位反应强, 易发生炎症。 (2) 疫苗含毒量不符合要求, 免疫效价不高;有些疫苗纯度不高, 混有其它细菌、病毒等杂质, 甚至出现变质、发霉等现象。 (3) 冻干苗中有些真空度不高, 易失真空、干缩、变色等, 有些赋形剂欠佳, 易成粉末。猪场在购买疫苗时稍有不慎, 就会给猪场带来致命的打击。

1.3.3疫苗运输、贮藏、稀释不当

有的猪场缺乏疫苗运输的冷藏车或配有冷藏设备的车辆;国内大部分疫苗一般尚无专门稀释液或专用的接种传染病时, 虽然省时省事, 但易造成对某一传染病的免疫不确实。 (5) 不同品种疫苗使用混乱, 间隔时间过短, 也有可能发生干扰作用而影响免疫效果。

1.3.2疫苗质量不过关

(1) 疫苗制造工艺不过关, 佐剂不佳。如有些油剂疫苗颗粒偏大, 注射种工具,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接种剂量的偏差, 影响到免疫效果。

1.3.4 疫苗免疫操作不规范

有些猪场的兽医防疫意识淡薄, 技术人员也不健全, 免疫接种工作由缺乏基本防疫消毒知识和技能的饲养员承担, 造成免疫接种操作不规范而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如保定不好易造成多种、少种或漏种疫苗;接种疫苗前, 对被接种的猪不作健康检查, 病猪、瘦弱猪同步免疫等情况, 势必导致免疫失败;出现打飞针、注射深度没保证, 注射位置不正确;免疫接种动作粗暴可带来严重的应激和过敏反应;免疫接种消毒不严, 易造成人为传播疾病的危险等。

1.4 其他方面失误

(1) 没有及时进行免疫和疫情检测、监测:有的猪场缺乏检测条件, 无法对场内疫病情况、免疫质量、疫病净化水平进行监控, 不能准确和深入的了解猪场疾病的流行和发展趋势, 不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从而影响猪群健康的生长发育。 (2) 引种与隔离不当:有的猪场由于原有猪群的生产力下降或老龄化, 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效益, 需要不定时的更换猪的品种。但是对新引进猪没有严格做到隔离———测温———补苗———驱虫四关, 有的隔离不到30d就随意并群, 引发疾病。 (3) 病死猪处理不当:对病死猪没有及时清理、深埋、做无害化处理, 场地未彻底消毒, 导致疫病流行。 (4) 忽视猪群的保健:没有及时给应激猪群补给复合多糖、多维, 使猪群免疫力下降。 (5) 疫病防治不及时:疫病发生时没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 容易延误最佳防治和治疗时机, 造成疫情的扩散和蔓延, 给猪场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2 解决措施

2.1 加强饲养管理, 提高猪群抗病力

畜牧是根本, 兽医是保障, 要使猪健康生长, 取得好的防疫效果, 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从饲养管理做起。

2.1.1 坚持自繁自养, 采用全进全出模式

猪场许多疫病往往是由于购入病猪、康复带毒猪或猪产品而引起发生和流行的。饲养过程中, 坚持自繁自养可以有效地防止从外面买猪时带来传染病的危险。同时, 自养公猪和母猪, 有利于优良品种的繁殖, 提高育肥效果, 降低养猪成本。有条件的猪场要实现养猪生产各阶段的全进全出制度, 即种猪场应做到产房、保育舍和育成舍的全进全出;商品猪场至少也做到产房和保育两个阶段的全进全出;新建猪场最好采用点饲养方式, 将种猪舍、产房、保育舍和育成舍分开。

2.1.2 做好各阶段猪的饲养管理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1) 提供科学的日粮。 (2) 保持栏舍清洁、干燥。 (3) 种公猪除在圈外运动场自由运动外, 每天还应驱赶运动1~2次, 每次行程2公里, 以保持中上膘情、精力充沛、肢蹄强壮、性欲旺盛。 (4) 合理利用, 定期检查精液品质。

母猪的饲养管理: (1) 后备母猪体重在30kg前不限料, 30kg后开绐限料;平时给以适量的阳光照射及运动;注意发情观察, 一般第3次发情时配种为宜。 (2) 怀孕母猪配种后调入怀孕舍单体限位饲养;看膘投料, 维持适当膘情;谨防流产、便秘;产前2周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分娩前3~4d应逐渐减料, 分娩当天不喂料。 (3) 哺乳母猪在分娩时要做好接产工作;分娩后8h内注射抗生素;1周后恢复正常喂料, 泌乳高峰期加料。 (4) 断奶母猪在断奶期每天应供给2~3kg饲料;在断奶的第1~2天不喂料和水, 以促其干乳, 保证母猪正常发情配种。

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此阶段的基本任务是提高仔猪成活率和断奶窝重。应做到 (1) 仔猪出生1~5d, 此时期仔猪对外界条件适应性差, 抵抗力弱, 应注意保温、防冻、防压;使仔猪尽快吃足初乳;做好仔猪寄养工作。 (2) 提早开食、补料。所给饲料应达到营养性、消化性、抗病性和适口性的需要。 (3) 预防仔猪下痢。通过加强母猪饲养管理、搞好圈舍清洁卫生和适当用药物保键等措施预防仔猪黄痢、白痢、红痢及传染性胃肠炎。 (4) 把好断奶关。无论采用哪一种断奶方法, 都必须做到“两维持”和“三过渡”。两维持是指维持原圈管理和维持断奶前的饲料及饲养方式。三过渡是指换圈分群逐步过渡、饲料更换逐渐过渡、饲喂制度由多餐到少餐逐渐过渡。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1) 断奶后2~10d适当限制饲料喂量。 (2) 供给洁净充足的饮水, 为防止下痢, 断奶后1~7d应在饮水或乳猪料中添加药物。 (3) 保持猪舍适当温度和通风, 保持猪床清洁、干燥, 忌用水冲洗。 (4) 进行免疫接种。

生长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1) 保育舍转入生长舍时, 应对个体差异大小进行调整, 公、母猪分栏饲养。 (2) 调入生长舍时, 应训练猪定点排粪尿, 保持猪舍清洁干燥, 除夏季需降温外, 不能用水冲洗猪体, 保持空气清新。 (3) 提供充足洁净饮水。 (4) 每天巡视猪只健康状况, 对发育不良、体重相差20%的猪只应调出饲养。

2.1.3 搞好环境卫生

猪场环境卫生好坏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环境污秽有利于病原体孶生和疫病的传播。因此, 猪场应做到: (1) 合理绿化, 改善舍外自然环境, 以起到防暑降温、净化空气、减少尘埃和减少噪音的效果, 定期清除杂草和填埋阴沟, 消灭病原微生物的孳生地。 (2) 设法改善保温、通风、降温条件, 为猪提供适宜的生长温度和湿度。 (3) 猪舍、场地及用具等应保持清洁、干燥, 每天清除圈舍、场地的粪便和污物, 将粪便堆积发酵。

2.2 做好消毒工作

2.2.1 生产区环境消毒

大门设有消毒池, 每周更换消毒液1次。要经常清扫和整理地面, 排出污水, 定期清除杂草和填埋阴沟。可选用2%~3%烧碱溶液、10%漂白粉乳剂或10%~20%石灰乳进行消毒, 每季进行1次大消毒。泥泞区域可撒一层干石灰或草木灰。

2.2.2 猪舍消毒

(1) 产房、仔猪舍消毒。使用前按1m2空间用12~50ml福尔马林, 加等量水一起加热蒸发进行熏蒸消毒12~24h, 然后开窗通风24h后使用。 (2) 空猪舍消毒。先清扫污物, 用水冲洗干净, 干燥后用2%~3%烧碱溶液喷洒墙壁、地面。空舍1周, 用水冲洗, 干燥后再用0.1%百毒杀溶液或0.5%过氧乙酸溶液喷雾消毒后, 方可进猪。 (3) 饲养用具消毒。坚持每一清、一消和一洗, 用0.1%新洁尔灭溶液或3%烧碱溶液等消毒, 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备用。 (4) 猪舍定期带猪消毒。坚持每天除粪1~2次, 保持干燥, 用0.2%过氧乙酸溶液等全面喷雾消毒, 每月1~2次。 (5) 猪体定期消毒。在新购入猪合群时、仔猪断奶时和分娩母猪进产房前, 可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0.1%百毒杀溶液等喷雾猪体。 (6) 猪舍门口消毒。每排猪舍前门、后门的前面都设有消毒池, 用3%烧碱溶液作为消毒液, 每周更换消毒液1次。

2.2.3 饮用水消毒

一般用漂白粉消毒处理, 方法是用5%漂白粉澄清液0.5~1L加入到1m3井水中处理12h。

2.2.4 粪便及污物消毒

常采用生物热消毒法、化学药品消毒法和焚烧法。

2.3 建立科学合理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

为了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体系, 预防和控制、消灭猪的传染病, 保证猪场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和可持继发展, 维持猪群的高度健康状态, 猪场就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兽医卫生制度。包括 (1) 兽医卫生防疫工作职责。 (2) 生产区兽医卫生防疫制度。 (3) 生活区卫生防疫制度。 (4) 兽医室防疫工作制度。 (5) 饲料厂卫生防疫制度。 (6) 车辆卫生防疫制度。 (7) 疫苗的保存及使用制度。 (8) 购销猪只防疫制度。全场职工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防疫制度。对于严格遵守卫生防疫制度者, 优先参加年度考核优秀评比, 并给予适当奖励;对于违反卫生防疫制度或不听劝阻者, 给予批评教育;对于违反卫生防疫制度给猪场带来经济损失的, 视其情节轻重, 给予纪律处分、经济制裁或追究刑事责任。

2.4 制定科学免疫计划

2.4.1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制定免疫程序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1) 疫病二维空间分布特征和疫苗免疫学特性决定猪群的免疫程序, 并且免疫程序应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 通过疫病的种类及分布特点确定免疫疫苗的种类和时间。 (3) 根据疫苗的免疫学特性确定免疫接种次数及间隔时间。 (4) 充分利用免疫监测结果, 根据定期测定的抗体消长规律确定首免日龄和加强免疫的时间。 (5) 利用疫病发生及特点, 对于主要发生于某一季节或某一年龄阶段的传染病, 可在流行季节到来前至少3~4周进行免疫接种, 接种的次数则由疫苗特性和该病的危害程度决定。

2.4.2 把好疫苗质量关

猪场购买疫苗时, 要选择性信誉好、有质量保证的厂家的疫苗, 接收疫苗时应核实疫苗运输的设备、时间、温度记录等资料。要严格按现行法规使用疫苗, 坚决不用不符合要求的疫苗。猪场要有专 (兼) 职人员负责疫苗管理, 要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要求来运输和贮藏疫苗。

2.4.3 规范免疫接种技术

猪场进行免疫接种要做到: (1) 应指定专人负责培训、调配和安排免疫接种操作人员, 按免疫程序的要求, 有条不紊地开展免疫接种工作。 (2) 接种前要严格消毒注射器、针头、镊子等器械。 (3) 应按要求选择稀释方法、接种途径和剂量, 并在规定时间内接种完毕, 接种活菌苗时应在规定时间内禁止投服抗菌药物。 (4) 应适当保定, 接种时尽量减少应激。 (5) 种猪要求一头换一针头, 哺乳仔猪和保育猪一圈换一针头。 (6) 应在空腹时进行免疫接种, 接种后2小时内要有人巡视检查, 发现有过敏反应立即抢救。

2.5 合理地进行药物保健

猪场可能发生的疫病种类很多, 其中有些病目已有了有效疫苗, 还有不少病尚无疫苗可用, 有些病虽有疫苗, 但实际应用还存在问题。因此应用药物预防这些疾病也是一项重要措施。各阶段猪群的药物预防程序参考如下: (1) 仔猪防病用药程序:仔猪在出生后72h内注射牲血素针、补血王等, 第3天、7天、断奶前1天, 每头分别肌注得米先长效注射液0.5ml, 可以预防仔猪缺硒、缺铁、黄痢、白痢、红痢、链球菌病、副伤寒等并促进增重;仔猪70日龄用2%敌百虫溶液喷雾猪体或皮下注射针剂伊维菌素, 可以防治寄生虫病。 (2) 育肥猪和后备猪防病用药程序:定期适当用氟苯尼考、土霉素碱或磺胺间甲氧嘧啶等拌料饲喂, 可以预防猪丹毒、猪肺疫、猪乙型脑炎、猪链球菌病、猪附红细胞体病等;体重在60kg左右时内服抗寄生虫药进行驱虫。 (3) 母猪防病用药程序:产前1个月皮下注射伊维菌素进行驱虫;产后立即注射青、链霉素, 可以预防乳房炎、子宫炎等。 (4) 种公猪防病用药程序:每年春秋两季分别内服敌百虫或左旋咪唑进行驱虫。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工作中, 应根据本场的具体情况, 灵活掌握使用药物预防, 以达最佳效果。此外, 药物保健量是治疗量的半量, 不能一药到底, 防止产生耐药性。

2.6 发现传染病时及时采取措施

猪群一旦发生传染病, 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 就地扑灭, 防止疫情扩大。 (1) 控制传染源:当猪群发生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时, 应立即上报疫情, 以便组织人力调查, 共同会诊, 确定病性。病猪及可疑病猪应立即隔离、观察和治疗, 必要时, 划定疫区, 进行封锁。对同群尚未发病的猪及其他受威胁的猪群, 要加强观察, 注意疫情动态。 (2) 切断传染途径:严格彻底消毒病猪隔离场所、用具、粪便与其他污染物等, 对病猪尸体和没有治疗价值的病猪, 要按国家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如焚烧、深埋或化制后作工业原料等。 (3) 保护易感猪群:对假定健康猪及受威胁的健康猪应立即用弱毒疫苗进行紧急接种, 以保护猪群免受传染。对目前尚无菌苗的细菌性传染病, 可用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拌料饲喂1周, 同时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猪的抵抗力。

3 结束语

3.钳工技能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三

一、钳工实习操作项目的特点

钳工实习操作所用设备和工具比较简单,包括锉刀、手锯、钢板尺、手锤等。这些设备和工具,导致学生对钳工没有好奇心,缺乏求知欲,有的学生还错误认为钳工技术与现代化装备水平不断提高的生产现场相差甚远,即使掌握了,也没有用武之地。钳工实习操作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学生感到比较疲惫;钳工实习操作时,声音大,实习操作环境差,学生有心烦意乱的感觉;钳工效率低,进度慢,学生实习操作缺少兴趣。

二、钳工技能实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在技能实训上兴趣消失快

直接兴趣是由于对事物本身或活动本身需要而引起的兴趣。学生刚上实训课时,对设备都感兴趣,但好景不长,学生不久就会对重复的动作感到枯燥,兴趣也随时消失。

2.实训条件存在不足

职业学校的机械加工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都在成正比例增加,但钳工专业的资金投入却没有成正比例增加。设备增添得少,实训场地小,导致教学设备和实习场地严重不足。例如,40多人实训,却只有一台钻床,工件钻孔出现排队等候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技能实训的效果和进度。

3.实训环境与企业工作氛围差别大

职业学校虽然采用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但由于实训环境、条件等因素制约,与企业岗位要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企业所需要的是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按传统方法培养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岗位的要求,导致职校生到企业工作必须参加岗前培训方可顶岗工作。

4.实训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实训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部分教师对实训过程组织不严谨,将实训课题布置下去就算了事。学生之间拿着工具打闹,用手锤敲击台虎钳以致损坏。这些不安全因素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人身安全及校方的经济利益。

5.实训教师素质偏低

实训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职业技能及动手能力的优劣。实训教师的能力,表现在是否能有效指导学生实训,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否能在实训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等教育方针。目前,师资结构不合理,实训教师的学历和职称普遍偏低,缺少学科带头人,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经验不足,难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实训。

三、改进钳工实训方案

1.组建校办实习工厂

针对实训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所在学校投资700多万元,新建厂房并购入先进的实训设备,抽调部分精干教师并外聘企业优秀管理人员,建立了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校办实习工厂。实习工厂在校方给予一定优惠政策的前提下,与企业合作,承揽加工任务,完成了由消耗性实习向生产性实习的转变,达到了产学结合的目的。工厂采用企业化管理,并接纳学生实训。学生进入生产一线,开阔了视野,增加了感性认识。

2.培养学生兴趣,更好地为自身定位

学生进入校办工厂实习,由原来的单调钳工实训到多样化接触,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工厂定期聘请企业优秀技工来校讲座,介绍现代化钳工职业的发展前景,使学生认识到学好钳工的重要性。学校举办技术比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组织学生到优秀企业参观学习,更好地为中级技工自身定位。

3.实训环境进一步缩短学生与企业岗位的距离

校办工厂从以下四方面接纳学生实训,即教学内容由生产实际需要来确定;将企业岗位技术要求引入课程实训;校内课程考核与岗位技能考核一致;校办工厂企业化管理改革原有的实训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在实训过程中,校办工厂将职业道德、企业文化融入教学之中,进一步缩短了学生职业技能与综合素质同企业岗位要求间的距离。

4.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完善考核标准

学生到校办工厂实训,不仅可以较快地提高操作技能水平,还可以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来自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既掌握先进理论又拥有较高的职业技能和创新精神,学生可以直接接受企业优秀人才的指导和熏陶,有利于成长。

5.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要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进修条件;进一步加强专业教师在企业的技术交流和兼岗;鼓励年轻教师向经验丰富、技术先进的同行学习。总之,通过各种途径,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4.综合管理部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四

一、制度流程不完善

沙材料公司根据基地制度流程,整理、编制了本公司的制度流程,虽然在撰写过程中考虑到了公司具体生产情况,但是不能与生产运营实际相契合,制度流程存在漏洞,特别是在产品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制度不健全,在以后的工作中需不断完善。

二、人员招聘不及时

现在,沙材料公司全部人员投入到鄂尔多斯“云计算”纳米色釉外墙板材的生产工作,生产运行部实行“三班倒”工作机制,人力不能合理调配满足生产需求,出现了生产人员短缺的现状。

三、考核力度不强

绩效考核工作没有形成体系,流于形式,对各部门重点工作的督查力度小,被考核人反馈不积极、执行力不强,不能有效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运营考核与绩效兑现挂钩不紧密。

四、工作对接存在不足

工作职责不明确,员工责任心不强,日常工作中时有出现互相推诿、拖沓现象,缺少工作紧迫感,在周六日值班期间,办公室有过没有人值班的情况,团队协作能力仍需不断加强、提高。

五、采购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沙材料公司生产车间位置偏僻,交通物流不便,原材料到货时间较长,执行基地采购流程,审批环节较多,此外,采购人员对原材料技术参数了解不足,缺乏合格供应商信息,采购渠道窄,造成采购困难。

六、培训工作相对滞后

培训效果不明显,缺少专业化、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形式单一,培训时间与工作时间存在冲突,各岗位人员专业技术提升较慢,没有引导建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氛,培训工作与预期存在差距。

5.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五

法律事务及合规管理部 何玉鸣

什么是合同管理?有的人将合同的订立视为合同管理、有的人将合同管理视为合同文件管理、有的人将加盖印章行为视为合同管理、也有的人将审查合同视为合同管理,这些观点都是片面的,不利于合同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合同管理是指以实现合同价值为目的,以合同为管理对象,依照法律、法规等规定,在合同从准备、谈判、订立、生效、履行、变更、解除、争议解决、终止直至立卷归档整个过程的管理行为。其可分为三个部分:事前管理(合同书形成过程)、事中管理(合同履行过程)和事后管理(如合同不适当履行时,违约责任的处理等)。

我公司的合同文书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商业合同(信托和固有业务涉及的法律文件),一类是劳动合同(不在讨论范围)。合同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及管理制度的不健全,使得合同日常管理难免存在疏漏和不畅,了解和分析现行的合同审查流程和管理职责有助于合同管理制度的规范化,有助于合规建设的推进和合规文化的建立。通过对合同审查工作的总结和分析,发现并提出存在的下列四个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合同管理的模式问题

通常情况下,多数公司的合同管理模式一般采用公司法律事务管理部门统一归口管理和各业务部门(合同承办部门)分级管理的模式。法律事务管理部门作为合同的统一管理部门,对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负有规范、监督、检查和指导的职责:如审查合同文本的合法合规性;获得业务部门所有合同台帐和履约情况统计报告以便用于监督和检查;有权在第一时间获得公司内部和外部自查和他查反馈的意见并提出整改建议;具有和业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及外聘专家就合同审查事项进行沟通的权利等等。但目前公司合同管理并没有实行正真的合同归口管理,法律事务管理部门无法掌握合同履约情况,法律事务管理部门、业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及外聘专家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合同管理模式为粗放式管理模式。例如,公司合同文本的编号随意性较大,存在各部门自行编号、各承办人员自行编号、同类型和不同类型的关联合同编号没有统一标准等情况,其不利于合同文本的归档和查询,合同编号的规范程度是一个公司的合同管理状况细节的反映。另外,还存在业务部门对合同的订立、履行和执行的全过程所应担负责任的认识误区,甚至个别观点认为法律事务管理部门应负合同的全部责任,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合同的日常规范管理及责任人制度的建立。

(二)合同管理的制度问题

建立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是合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效率化的前提和基础,合同管理制度应包含合同承办人制度、审核会签制度、审查制度、监督和检查制度、重大合同备案制度等,其主要内容为:合同的归口管理;合同资信调查、审查、审批、会签、登记、签订和备案;授权书的签发和管理;合同示范文本管理;合同专用章管理;合同履行与纠纷处理,合同定期统计与考核检查;合同管理人员培训;合同管理奖惩与挂钩考核等。通过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做到管理层次清楚、职责明确、程序规范,从而使合同的签订、履行、纠纷处理和考核都处于有效的控制状态。目前公司在合同管理制度上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没有建立合同归口管理制度;部分项目资信调查存在内容不详实(如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合法性)、调查程序简单复制及调查结论的同质化;对合同变更、履行缺乏有效监督;合同归口管理部门缺少合同履行资料,以至无法监管;合同示范文本未能有效使用;缺少有效的合同责任人制度、考核机制及奖惩措施等等。

(三)合同审查的法律建议未能被充分注意

合同审查包括业务审查和法律审查,法律审查是合同管理的核心环节,其审查目的在于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合同的合法、合规性,审查内容包括:当事人有无签订、履行该合同的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当事人的意思表达是否真实、一致;合同是否存在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签字的合同经办人是否获得有效授权;关联合同的实际签订程序是否符合法律法规或公司内部规定。二是合同的严密性,审查内容包括:约定条款是否存在违背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情形;合同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之间是否存在冲突;合同应具备的业务上条款是否齐全;文字表述是否确切无误且无歧义。三是合同的可行性和利益性,审查内容包括:合同当事人特别是对方是否具备履行合同的能力和条件;预计取得的利益和可能承担的风险;是否对合同非正常履行时可能遭受的经济损失进行预测。目前公司在对待法律审查建议是否被有效采纳上存在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例如,对合同的当事人、内容和形式上提出的法律建议,尤其是技术性合同条款,个别人员存在理解上的偏差,从而影响合同风险防范措施的建立。有的业务人员盲目遵从商业习惯,抵制法律事务管理部门对业务工作的正常监督,对潜在的法律风险不管不顾,产生法律纠纷后却又责怪法律事务管理部门失职。

(四)重视静态管理、忽视动态管理,合同履行监控不足

在合同的履行、变更或解除、终止过程中,有效的合同履行跟踪、监督、管理和控制机制的缺乏是合同纠纷多发的主要原因,这也是合同管理的重点阶段。合同履行是指对合同约定的权利和义务的执行,这需要合同承办人的细致周密工作;履行监控是指为保护合同的正当履行而建立的合同执行调整和控制制度。履行监控机制的建立的前提是合同管理机构、人员和职责制度的落实,合同台账、档案制度的建立健全,如此才能使得合同管理制度化、签约和履行行为规范化。对合同履行的监控,目前公司存在不足之处,如给与合同谈判等前期阶段的关注度、经费和人员等方面的投入比例,而对合同签订之后的合同履行阶段,则往往存在重视不足、管理不到位等情况。

二、解决措施和合理化建议

(一)建立合理、有效的合同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落实合同管理的机构、人员配备和人员培训,建立合同归口审查和分级管理制度,使合同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其次,明确合同业务部门和承办人、合同审查部门和承办人、合同批准机构和人员及合同归档部门和承办人的职责。最后,规章制度一经制定,除了严格遵照执行外,还应有相应的措施以保证该项制度的得以更新,以适应法律法规、政策方面及商业习惯的变化。

合理的合同管理模式不应是静态的、不应是针对某个时点、也不仅仅是某个部门的事务,而应该是动态、连续、相关责任部门共同的管理过程,其中包括:对合同相对人资信状况的调查、合同条款的谈判、合同样本的起草和制定、技术性条款的设立、特别条款的约定、争议事项解决机制的设立、合同的签订、合同的履行及争议发生时相关部门的联动等一系列环节。合同的法律审查就是围绕这一系列具体环节而展开的风险预防和实时控制活动,是整个合同管理的核心,但其也离不开相关部门依各自职责和从各自角度的密切合作。在具体操作上,对合同管理实行归口、分级、划块管理模式;合同归口管理部门为合同一级管理部门;负责为业务部门提供法律服务,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和考核合同管理情况,参与重大合同的论证、谈判、起草、审查、签订及合同纠纷的处理,统一管理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和公证事宜,负责合同备案文本的管理,考核合同管理人员,组织合同管理知识培训等;各业务部门为合同二级管理部门,负责本部门的合同立项、可行性调查、文本草拟、签订、履行、争议解决和履行过程中的档案管理等,并向合同归口管理部门定期汇总、上报合同履行情况;相关部门负责合同专用章的使用及合同履行完成后的文本归档工作。

(二)切实把好项目调查、合同审查和履行监督环节

在谈判和签订合同时,严格审查合同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必要时可向公司要求法律事务管理部门配合协助调查。业务承办人员应对涉及的业务事实详细告知合同审查人员,在对合同背景了解的基础上认真对合同条款加以推敲,确保合同应具备的条款齐全、准确;确保文字表述确切无误,避免条款之间的矛盾性;使用格式合同时应注意避免存在免除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排除对方主要权利等情形出现;对加强对合同变更、新增程序文件的管理;及时适当履行发送正确的函件等通知义务;重视证据(资料)的保留及保证其有效性;及时行使合同权利以确保诉讼时效。同时,可建立重大项目和合同专项审查管理制度。

(三)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

加强合同管理部门和合同管理人员,特别对管理层和机构的培训应是公司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务,如此可以提高全员的合同管理意识,产生“业务未动、法律先行”的全局观念。提高合同管理人员素质首先是做好下列两个方面:一要选好合同审查和管理的专职人员;二要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责、权、利。除此之外还应加强业务和法律培训,法律培训应侧重《民法通则》、《合同法》、《信托法》、《担保法》、《物权法》、《公司法》及《刑法》等基本常识方面。通过学习培训,使得公司全员都能掌握基本法律知识和签约技巧。例如,能区分和认识到要约和要约邀请的不同构成要件和法律后果;能区别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和表见代理的差异;能认识无效合同、可撤销合同和有效合同的差别;在合同签署过程中,合同承办人会有意识地看拟盖章的合同全部条款是否与已审查的合同条款相一致,合同对方加盖的公章是否为有效的公章(而不是加盖部门章,分公司是否获得总公司授权,签字的经办人是否有有效的授权书),加盖的公章是否清晰可辨及拟盖章处的合同主体名称是否与合同约定权利义务一致(如有的合同保证人名称被变更见证人),在合同文本上修改过的地方对方当事人是否盖公章予以确认;此外,还能加强和提高防诈骗(刑事)、反欺诈(民事)的识别能力等等。

(四)建立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合同管理制度

采取静态和动态相结合的管理方式,以减少合同管理中期和后期争议的发生及避免措施建立的滞后性,对合同的履行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在合同纠纷处理完毕后,公司应对整个事件过程作出评估和总结,在根据成因分清责任基础上实行责任追究制。例如,对合同的履行和资金划付予以监督和管理,通过监督可以知道各类合同的履行情况,及时发现影响履行的原因,以便及时向相关部门和机构反馈,防止或降低违约行为的发生。合同资金的划付、汇入及合同清算作为合同履行的主要环节和内容,可由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法律事务管理部门密切配合把好此环节。

6.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六

摘要: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指主要以私募形式对非上市企业进行权益性资本投资,资本升值后,将所持股份售出获利的一种投资方式。其主要特点流动性低投资期限较长、实行不谋求控制权的投资策略、高风险高回报、专注于发展迅速的行业和投资领域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我国经济中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缺乏专业人才和风险控制障碍、筹资渠道较窄等问题,制约着私募的发展壮大。对此应健全法律制度、培养专业素质强的投资管理团队、扩宽筹资渠道等。

关键词:私募股权基金;解决措施;发展存在问题

私募股权投资(Private Equity, PE)发起于在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是全球金融领域20世纪以来最成功的创新成就之一。60多年以来私募股权投资在不断发展,己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仅开阔了企业的融资渠道,尤其为那些正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其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来源,而且还为一大批创新型和高新型企业的带来了快速增长与自我价值实现。

一、私募股权基金的概念

私募股权基金是指以非公上市公司基金构募集私募股权资本,以公司的股权为主要的投资对象,对其进行权益性投资,获得比较大规模的投资基金,由一些专门负责股权资本投资与管理的专家进行管理与运营,他们会适当的参与以下自己所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目的在于长期持有这部分股权从而获得股权收益,或者选择在一定的时间内,在适当时机时退出股权投资,即通过管理层回购、上市、并购等方式出售所持股份,从而达到投资盈利目的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二、私募股权的特点

1、流动性低,投资期限较长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是私募基金投资和运作的载体,它是用来进行投资的一种基金。它和其他种类基金一样,都具有一般基金所具有的特点与属性,它们的实质是一种特殊信托关系的.具体体现,但是它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投资期限一般较长、流动性较差,因为它的投资一般都是实业投资,等到所投资的企业价值增值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它主要是针对非上市企业的股权进行投资,没有公开的股权交易市场,投资者大多只能是通过协议来转让所持股份,因此投资的流动性较差。

2、高风险高回报

私募在享受着企业高效成长所随之带来的丰厚资本增值扩大的同时,也承担着较大的投资风险。由于被投资的这些企业往往处于初创期或者成长期,投资运作期限较长,企业财富价值大幅增大往往需要一段很漫长的时间。公司的发展中充满了不确定性,而高新技术领域快速的更新换代节奏也使被投资企业的发展之路不那么平坦风顺,随时都有可能处于被市场淘汰的风险中。正是因为这样,私募投资的成功率不是很高,但是一旦投资取得成功,那么等待投资者的必将是超高的投资收益。

三、私募股权基金存在的问题

我国近两年已经为私募股权投资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壮大条件,私募股权投资在经济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但是在其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私募的壮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健全

虽然《企业法》、《公司法》、《信托法》等三大法律规章已经对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方式进行了基本的法律约束,但是我国还没有专门针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法律规章制度,各个监管部门和机构为了促进和发展本部门所管辖的投资机构进入私募市场,纷纷制定并出台了自己的规章制度用来规范私募组织,如证券公司出台的集合理财计划,信托公司制定的资金集合信托计划等等。这导致了QDII、理财市场的监管上出现不统一的现象,并延伸到了PE市场。以各个监管部门和机构为主的各种监管制度规章,已经成为了PE进一步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

2、专业人才、风险控制障碍

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资本注入,而是要结合企业发展战略、投资融资规划、财务税务管理、经营理财管理及科技研发等众多专业知识,只有具有这些综合知识储备、极强专业素质和丰富实践经验的综合型投资管理队伍,才能够在一系列的专业投资决策管理中完成交项目选择、资本注入、适当时机退出获利等运作。缺乏优秀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才,就会导致私募股权基金管理绩效水平总体偏低,这会降低企业从私募股权基金进行融资的吸引力。

3、募资渠道较窄

私募股权基金出现募资渠道狭窄的障碍,这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私募股权基金一方面难以摆脱固有的募资渠道困局,另一方面受到外部经济大环境影响难募集资金。固有的募资渠中,政府指引的资金在使用时寻在诸多的限制条件,其强调要保证基金的安全性。而信托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投资还存在法律制度建设层面上的障碍。私募股权投资的门滥较高,资本小的民营企业家和普通社会公众鲜有可以进行私募股权投资的机会。这就直接导致了私密股权基金的融资渠道狭窄的困境。

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相对完善的私募股权基金法律制度体系的建立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出台一套与《合伙企业法》相配套的统一实践操作规章,使合伙制私募股权基金有一个清晰的法律上定位,明确企业主体资格认证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二是相关部门应根据《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的指导、财政税收支持、深层次资本市场建立等方面具体细化实施法则,为私募股权基金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保;三是进一步修订《商业银行法》、《社保基金管理办法》、以及《保险法》,使监管客体选择投资对象时不再有那么多限制,允许养老金、保险公司、商业银行等遵循国际私募股权基金的实践经验,实现资本增值的目标,同时拓宽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来源渠道。

2、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投资团队

我国的一些私募股权基金团队在专业胜任能力上还有待提高。我国的有些私募股权基金目前仅仅只是种低买高卖的挣取差价的行为。私募股权基金应该充分的发挥其在资本市场所应有的作用,不仅仅只是出租人,而是切实地去调动市场的闲散资金,使资本市场资金得到充分利用,稳定资本市场秩序。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基金管理团队对企业的投资运作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和把握能力。因此,提高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团队的自身专业水平,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基金管理团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开阔公众的融资渠道

开阔融资渠道如向公众开展资金募集,加强持续运作的能力是解决现有投融资渠道收紧的重要举措。目前的私募股权基金资金的来源主要是收集少数富裕阶级的闲置资金,这类群体对资金的投资回报率要求相对较高,对资金的运作使用时期要求较短,想要在短期内获利并收回本息,这与大部分中小企业成长周期并不匹配,往往导致被投资的企业在经营管理中过于急功近利,经营风险加大。相比之下,面向公众的融资渠道,具有单笔资金额度小、总体量却巨大、中长期回报低的特点,更适合企业的成长发展周期,更适合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运作。

参考文献:

[1] 盛立军.私募股权与资本市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昕旸, 杨文海.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理论与操作[M]. 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

[3] 邓康桥.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及控制策略[J].经济论坛,2006,(18).

[4] 卞华舵. 中国私募股权基金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 现代企业教育, 2007 (13).

7.保护地土壤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七

1 保护地土壤障害类型

1.1 土壤酸害

保护地由于长期施用过磷酸钙、氯化钾等酸性肥料, 过量施用氮肥, 减少有机肥的用量, 使硝态氮大量累积, 土壤缓冲性差造成的土壤酸化严重, 致使植株易发生死苗、缺株、生长点坏死等现象。

1.2 盐分聚积毒害

保护地蔬菜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施肥又缺少雨水淋溶, 致使盐分在耕作层大量积累, 使蔬菜产生盐分毒害, 影响根系和植株生长。

1.3 二氧化氮和氨过剩中毒

菜农在保护地蔬菜施肥上往往偏重于施氮肥, 认为氮肥见效快、易增产, 却忽略了氮肥过多会毒害蔬菜叶片, 在叶背面产生白斑和黄色小斑点等肥害症状, 同时植株体内游离氨过多, 病虫害易发生且易加剧。氮肥施用过量, 也会影响作物对微量元素的吸收。

2 土壤障害防治方法

2.1 增施有机肥

养分含量全面的有机肥对土壤酸碱度、盐分、缓冲性等理化性状有调节作用。本地区主要选用优质鸡粪或含优质鸡粪的生物有机复合肥作基肥, 其养分配比合理, 又含有较多有机质成分, 可满足蔬菜营养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 瓜果类蔬菜采摘期也只需补施少量氮肥。

2.2 配方施肥

化肥施用不合理, 尤其是氮肥施用过多是保护地蔬菜土壤障害的主要因素, 因此配方施肥是保护地蔬菜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措施。一是氮、磷、钾肥合理施用, 总的原则是“控氮稳磷增钾”。一般每季蔬菜化肥用量纯氮150~225公斤/公顷, 纯磷60~90公斤/公顷, 纯钾120~180公斤/公顷。块跟块茎类蔬菜以钾肥为主, 配施氮肥;叶菜类以氮肥为主, 适施磷钾肥;瓜果类蔬菜以氮、钾肥为主, 配施磷肥。二是适量施用微肥和生物肥。针对连作地块易发生硼、钙、锌等缺素症, 可选择施用生物钾肥、硫酸锌、氯化钙等微肥及生物肥料, 可减少化肥施用量、减轻土传病害、改善蔬菜品种、提高产量。

2.3 调节土壤酸碱度

连作蔬菜地土壤酸化是较普遍和较严重的障害因素。调节措施, 一是增施有机肥, 增强土壤对酸度的缓冲能力。二是科学施肥, 控制氮肥用量, 尽量不用过磷酸钙等含氮高的酸性和生理酸性肥料, 改用钙镁磷肥, 既可调节土壤酸度, 又可补充镁、钙、硫等元素, 提高蔬菜品质。三是施用土壤调节剂, 速效调节土壤酸碱度。

2.4 农残降解

施用农残降解剂, 降解土壤中的化肥、农药残留及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可用黄金素土壤处理剂3750克/公顷, 连续2~3次, 效果好。

2.5 合理轮作

8.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八

关键词:城市道路照明;问题;解决措施

一、城市道路照明施工开始前的相关准备

(一)路灯或者景观灯

施工基础和接线井开挖前,必须根据实际施工要求先进行位置和距离的测量定位,定出标高和界线。同时,土方开挖的深度、大小等都应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施工,以保证基底的坚实和平整,如果遇到松软土层情况,要及时请示甲方进行协商和处理,避免耽误施工工期。

(二)路灯基础制作

一般情况下,灯杆中心与路牙石外边线的距离应该是0.7米,为保证灯杆的抗风强度,灯杆螺栓必须与基础钢板可靠焊接,并且,钢板的螺栓孔要采用钻床开孔,才能保证与灯杆法兰孔吻合。在进行砼浇注,要用插入式震动棒捣实捣密,并且灯基础平面应高于路牙石,一般地脚螺丝露出灯基平面10厘米。

(三)砼浇制的质量检查

在进行砼浇制时,必须每天至少检查两次塌落度,对水灰比和强度进行抽查,才能保证砼浇制的质量。在进行养护时,必须在基础表面加遮盖物,在浇完12小时后进行浇水保持湿度,以保证城市道路照明运行过程中不会出现灯光闪络现象。

二、灯杆出现歪斜情况,增加线路承受附加外力,使线路正常运行受到影响

在城市道路照明的运行过程中,路灯灯杆出现歪斜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灯杆基坑的深度没有达到实际施工要求,致使线路承受的附加外力不断增大,从而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确保灯杆深度符合国家相关设计要求,一般情况下,灯杆基础的埋深应该是杆长的六分之一左右,如12米长的电杆,基础埋深应该是2米左右。在土质比较松软的情况下,灯杆基础的施工需要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采用扩大或加深基础面积和围桩等方式,以有效提高灯杆的稳固性。

三、在风雨情况下,电路出现短路情况,严重时可造成保护装置动作,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随着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道路照明工程越来越多,给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带来很多问题。受到环境、使用时间、电压和电流等因素的影响,电路会出现各种短路情况,比较严重的时候还会造成保护装置动作现象,给行人和车辆通行埋下巨大安全隐患。因此,为了避免短路情况频繁发生,施工人员应采取如下几个防范措施:一是,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确定导体载流量,不能比计算电流低;二是,导体应满足线路保护的基本要求;三是,导体应满足动稳定与热稳定的相关要求;四是,线路电压损伤应满足用电设备正常工作及启动时端电压的所有要求;五是,导体最小截面应满足机械强度的基本要求。在城市道理照明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配电线路的短路保护电器,应在短路电流对导体和联结处产生的热作用和机械作用造成危害之前切断电源。当短路保护电器为断路器时,被保护线路末端的短路电流(Id)不应小于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IE)的1.3倍。道路照明配电出线回路供电线路长、负荷小,一般在出线回路首端安装断路器达到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和配电线路电气火灾保护目的,避免意外安全事故发生。

四、在正常运行状态下,灯具和附件损坏更换情况经常发生

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照明的灯具和附件是故障发生率很小,维修量也很低。因此,为了有效防止正常运行状态经常出现灯具和附件损坏更换情况,应采取的解决措施是,根据实际安装要求,确保光源、触发器、镇流器等电器的型号、规格等都与设计要求相符。同时,确保额定电压、频率和额定电流等都满足实际需求。另外,还要对镇流器、灯具、触发器等电器的生产质量、安装技术等进行检查和审核,以保证灯具和附件安装过程的安全。根据灯具安装的场所检查灯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灯内配线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规定。灯具进入现场后码放整齐、稳固,并注意防潮,搬运时轻拿轻放,以免碰坏表面的镀锌层、油漆及灯头玻璃罩。灯具、配电箱(盘)安装完毕,且各条支路的绝缘电阻摇测合格后,方允许通电试运行。通电后仔细检查和巡视,检查灯具的控制是否灵活、准确,如发现问题必须先断电,然后查找原因进行修复。与此同时,每个电气装置的接地应有单独的接地线与接地干线连接,不得在一个接地线中串接几个需要接地的电气装置。

五、在路灯电缆线线径满足负荷电流要求的情况下,出现线路发热较重问题

在城市道路照明运行中,路灯电缆线线径满足负荷电流要求的情况下,出现线路发热较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电缆材料、型号和敷设方面引起的。因此,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的措施是,在敷设前要采用500V兆欧表进行电子测量,以确保阻值大于或等于10兆欧,避免漏电情况出现。在进行电力敷设施工时,要从盘的上端抽出电缆,避免电力在支架或者地面上受到严重摩擦,以确保电缆外观没有损伤现象,从而提高电力的绝缘性。电缆敷设时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及地面上磨擦拖拉,电缆外观应无损伤,绝缘良好,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机械损伤,以提高城市道路照明设施的运行稳定性,减少线路发热情况出现。另外,在施工完成以后,对整个工程的性能进行测试,保证设备的任何部分和安装性能符合规范要求,避免测试中出现任何失误或不满意操作,从而确保测试达到实际施工相关要求。

结束语:

在实际运行中,城市道路照明存在灯光闪烁、等杆歪斜、摆动过大等问题,严重影响照明效果和运行安全,给人们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因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才能有效措施,才能真正提高城市道路照明工程的质量,从而避免意外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芳芳.促进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的对策分析[J].江西建材,2014,08:64.

[2]刘辉,翁季,杜峰,张青文.城市支路道路照明质量浅析[J].灯与照明,2014,02:22-24.

9.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九

摘 要:当前市场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企业要想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求得生存与发展,就需要对品牌优势进行确立,对质量管理进行强化。以真正地占领市场,赢得顾客。同时,必须抓好质量每一个关键环节,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方案,及时查找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制定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质量管理 体系构建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F5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1(b)-0080-02

信息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和方式之一,能使企业管理的效率进一步的提高。而在企业质量管理的信息化过程中,还会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缺陷。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管理的质量,不能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判断,甚至会阻碍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文章对企业质量管理中信息化管理带来的影响、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信息化管理对企业质量管理带来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已经完全融入了信息化。信息化手段是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而随着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对企业的信息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日益完善和发展的电子商务,使信息化管理对企业质量管理带来了更大的影响,促进了企业健康的发展。尤其是在企业的客户互联、人力资源管理、产品生产和销售方面,更加凸显了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这样会降低企业的成本,并使企业的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最好的服务提供给人们。同时,由于信息化管理的网络性,可将管理过程中人力和物力等方面的投入尽可能减少。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管理现状

质量的竞争,是企业竞争的实质,它是一个企业形象的代表。企业因为提升了质量,而会赢得更多的市场,进而产生了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了企业更好地发展。产品质量对企业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诸多企业都希望能以质量取胜,并纷纷打出了质量牌。目前我国许多企业都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建立,并因此获得了体系的认证证书,以期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实现科学管理。目前,很多企业由于具有较低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和较差的人员综合素质,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无法对其生产工作进行有效控制,这样开始逐渐凸显了一些质量管理质量低的缺陷,由此使一些企业破产和亏损。由此,提高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正确认识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并且能有效和持续地运行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企业质量的核心和关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问题分析

3.1 企业员工质量管理意识方面

首先,没有充分认识到认证体系的重要性,质量管理的执行没有持续性。在市场环境的要求下,企业为了取得认证,往往在审核的过程中,严格进行质量管理。而一旦认证通过,则置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和要求于不顾。这样企业不单单浪费了一定的成本、精力和时间,同时又无法使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得到真正提升。其次,企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质量的概念,往往忽略了设备、生产设施和相关服务质量的建设,而仅仅对产品的实物质量比较重视。最后,还存在着部分产品设计上的缺陷、产品质量状况的差异,并有待于提高管理人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下达生产计划后,管理人员对生产产品所需要达到的具体的指标不了解,同时也不懂得如何对生产部门的生产质量进行控制。仅仅是对一些表面的工作进行重复,全员的质量意识与标准要求不符合,使企业不能显著地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3.2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方面

其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登记和收发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即没有上级批准,也没有对建材技术标准未进行编号控制;材料检验取样标准汇编不能与文件受控要求相符合;对于文件换版和修改,无发放范围的审批手续;在复印会审和图纸记录后,无记录和审批。设计表更未在相应文件上标识;工程质量文件汇编无受控标识。

3.3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实施控制方面

材料采购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具有不完整的材料计划编制。一些材料是从没有经过评选的厂采购的;调查厂家的资料不全,供应不具备充足的评价依据;一些配属队伍评价资料无营业执照,缺乏一定的资质;缺乏足够的系统来监督和指导采购;尚未建立规范的材料台账,无动态情况及评价依据。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子企业没有记录设备系统的保养、维修和使用;标识和可追溯性问题主要表现在:无法实现材料的可追朔性;试验报告无出厂编号;状态标识不全。

3.4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方面

在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关键是要发挥基层领导的作用。对于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标准与规范,基层领导干部带动全体员工认真学习,保障有效地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一些基层领导在安全生产面前,对于质量提出要求不重视。对于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只希望能够顺利完成生产任务。无法在实际生产管理中,真正地融入质量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对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执行,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导致质量管理体系成为项目运作的绊脚石。企业质量管理的改进措施

4.1 提高全员意识,实施全面管理

在融入国内市场的同时,企业也应尽快地与国际接轨,建立良好的内外部环境,为建立良好的现代企业制度创造条件。首先,企业应实施全员质量成本绩效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依靠严格、规范和科学的管理,追求产品的低成本和高质量,以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既使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增强,同时也使企业工作绩效达到最佳。

其次,全面系统管理。在建立全员质量成本绩效考核体系之后,应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为此,应以绩效管理为手段、以质量管理为保证,实现一种全过程控制、全员考核和全额核算,真正做到有责就有考核、有岗就有责、有事设岗,这样会使每一个员工都处于承担责任的状态,能够有效控制每一个过程,管理每一项工作。在确定目标成本并成功分解之后,要对成功实施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层次的工作提供保障。非常有必要参与全员考核。人人都应处于考核状态,对于绩效指标、成本指标和质量指标,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负责承担,只是因为不同的岗位而有所差异。

最后,全员考核不单单要对产品的直接成本和实物质量进行考虑,同时还要各种费用和间接成本、绩效和各项工作的质量充分考虑,使企业的工作和生产的各个环节,都能覆盖。从最高管理者到一般员工,每个岗位都需要对相应的绩效责任和质量成本进行承担,并处于控制和考核状态;实行绩效、成本和质量的否决制。不管任何人,只要在企业内的工作出现失误,就需要进行整改,并要接受应有的惩罚,通过考核找出差距,并撤销那些没有经过考核的岗位。

4.2 构建企业质量相关培训体系

在质量管理中,领导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加强管理者对质量工作的重视程度,使质量管理工作能成为一种制度,并且能促进各级领导都能积极参与质量管理工作。应加强对各级领导的质量培训工作,并将有关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文件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在质量管理中,有关领导者是主要的责任人,需要对其进行IS09000标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介绍国外比较成功的企业管理的经验和案例。可进行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如展开与其他企业交流等、参加行业有关会议、进行培训和外出考察,对相关材料进行自学,对有关的录像片进行观看。加强对培训效果的考察,保证培训质量,是培训工作不在是流于形式。在培训之后,在组织考试,或者让参加培训的领导写一篇心得。通过培训,增长其知识,开拓视野,能够自觉地践行质量管理工作。提高质量意识,在企业质量的各项工作中,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

4.3 进一步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一是成立工程质量领导小组,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成员包括施工员、技术员、专职质量员、技术负责人和项目经理。对项目质量计划进行制定,负责调查质量事故,对项目质量计划进行落实。对于实施各项措施监督和检查,对质量管理工作会议定期召开。负责对改进措施的制定、研究和分析。

二是对于检验记录和质量质量,安排专人负责,对各项施工技术材料进行完善和整理。

三是提高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对质量知识教育进行经常性的组织,由专职质量员和技术负责人亲临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指挥。

四是应严格依据规范要求,对现场工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层层落实。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使每道工序的质量与验收标准相符合。坚持分部工程和每个分项工作的自检自查,实行“质量一票否决”制,对于处理不好,不符合要求的工序,不允许进行下一步的施工。

4.4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保障体系运行

项目经济运作模式的选择必须具有科学性,严把劳务队伍录用关。项目配合企业相关部门注重筛选拟录用的劳务队伍,对其资质等进行严格审查,结合要求进行比较,最终选取的劳务队伍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信誉度。注重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以精简项目和一岗多能以及主次兼顾理念开展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以整合社会资源,把企业自有资源充分利用的思想配置机械设备,这样可使投入被有效地节省,并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结语

通过改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在使质量提高的同时,增加利润、降低成本,使企业的整体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即能对员工和顾客的多方利益提供保障,同时还能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0.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篇十

摘 要:电气测量是电力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关系到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电力人员的人身安全,笔者结合在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对电测人员的一些做法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关键词:电测仪表;问题;应用;对策

电力测量是电力生产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电气测量中“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就是在预防上狠下功夫,找出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点加以控制。电测仪表的系统的基本功能与被动化正常运行

1.1 系统的基本功能内容

确定本系统的基本功能分两大部分:仪表收发、检定等系统功能和web系统功能。

1.1.1 仪表收发、检定等功能要求

①根据仪表检定日期和检定周期自动生成送检计划;②仪表基本信息维护;③仪表收表管理;④仪表检定;⑤仪表核验;⑥仪表主管签字;⑦仪表发表管理;⑧电测数据的必要的报表、打印、统计、综合、查询等功能;⑨系统管理、包括修改用户口令、权限等。

1.1.2 WEB系统功能

①浏览查阅相关规章制度、规程规范,以及系统简介和使用说明;②仪表基本信息和送检信息网上查询;③资料档案录入、修改和查询;④网上主管证书签字;⑤仪器仪表封存、报废、启用的网上申请及审批;⑥送检计划网上查询。

1.2 系统的主要功能内容

该系统可以完成如下工作。

1.2.1 电测仪表的收发过程自动化,仪表数据只要一次建档,每一次的周检时无需录入该表的信息,只需要录入(扫描、采集)仪表的条形码编号就可以完成收发表的工作。

1.2.2 检定过程中,检定结论通过检定数据自动产生,检定数据的化整计算通过系统自动完成,无需人工干预。

1.2.3 送检计划根据上次的检定日期和检定周期自动产生,并可随时跟踪查询;提示检定超期或即将超期的仪表。

1.2.4 通过电力系统的广域网络,用户随时可查询本单位送检仪表的工作状态(已检、在检等),主动安排取表使用工作;也可随时查询本单位的送检计划和检定情况,主动掌握送检计划及已检定的明细数据。电测仪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电磁感应的干扰;(2)静电感应的干扰;(3)热电势和化学电势的干扰;(4)振动的干扰;(5)不同地电位引入的干扰;(6)脉冲电压干扰。

2.1 不注意检定条件

检定条件是指检定规程中对所用诸标准、检定设备和环境条件作出的规定,电测人员基本上能遵照有关规程开展检定工作,但不甚注意检定条件(例如仪表的旋转方位),尤其不重视检定的环境条件(例如温度和湿度等),这样便会增大附加误差。

2.2 重模拟指示仪表,轻数字测量仪表

目前,电力生产部门和供电部门的模拟仪表的数量相当大,它们是电气测量中的主角。但是模拟仪表的检定,维修及现场屏(柜)上拆卸和安装的工作量很大,影响工作效率,而且其准确度也低,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电力工业发展的需要。

另外,有关资料显示,电测工作中的人身伤亡事故,有98%是来自模拟完全仪表的拆卸和安装的过程中,因此,从安全的角度上看,模拟仪表是造成事故的“罪魁祸首”。

2.3 不熟悉仪表(仪器)在现场的实际连接位置

在生产现场,很多电测人员在拆卸现场屏(柜)上的仪表时,要花大量时间找电流互感器开保护线的两个接点,由于实际线路十分复杂,难以辩认,一些电测人员甚至双手拿着开路保护线到处试探,两眼紧盯着电流表,看短接是否成功,如此操作十分危险。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电测人员应熟悉运行系统图,特别是对二次回路部分的连接线路,不仅要会识图,更重要的是应该熟知仪表在现场屏(柜)上的实际连接情况,当然也可以在短接实处做一特定的标志,以备下次使用。

2.4 重电测指示仪表的检定而忽视不重电测仪器的检定

现场的电测人员很重视电测指示仪表的检定,而不太重视电测仪表的检定。这主要表现在:比较重视检定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电能表等仪表。却几乎没有检定互感器、变送器、分压器和分流器,不考虑有关电测导线的电压降,这些都会引起较大的测量误差。如某一电流表的准确度很高,而其配套使用的互感器的准确度却很低,那么测量误差通过传递后,最终的测量结果肯定是不可靠的,甚至毫无意义。

2.5 工作状态时安全问题

侥幸心理、麻痹和考虑不周,均是导致事故的原因,据调查,绝大多数电测人员均电击过数次。他们忽视了一条重要的安全规则,无论是否有电,应一律视为带电。他们见表上无指示,就徒手操作。有人说:“反正使用了互感器,电压不高,电流也不大,没关系。”在此欲提醒电测人员,务必注意安全电压的等级及其使用的条件,对于电流,根据规定,交流10mA的电流方为安全电流,但生产现场中电流超过10mA的情况屡见不鲜。电测仪表故障的检测方法

下面介绍几种检查“数表”故障的基本方法:

3.1 直观检查法:就是利用肉眼观察正常现场,耳听有无异常声音,鼻闻有无异常气味,手摸温度是否异常。

3.2 分块测试法:数表的内部结构常采用插件和插板等形式,通过检查与判别有关插件和插板的性质,确定故障的部位。

3.3 电阻测量法:数表的许多故障是由于插件或滑动触点接触不良,虚焊或电阻变质以及电容漏电等原因造成,故可用万能表的电阻挡进行检测。

3.4 波形观测法:将信号发生器与电子示波器组合使用,可观测到数表的放大、倒相、整形、分(倍)率等电路的输出和输入波形,从而可判断故障的原因和部位。对仪表工作不稳定性的预防

4.1 串模干扰的预防方法

防止串模干扰产生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把信号导线扭绞在一起,使信号回路;②屏蔽;③滤波;④固定;⑤正负误差补偿。

4.2 共模干扰的预防方法

①接地;②绝缘;③双层屏蔽。

4.3 妥善选电测仪表检查周围环路,使之达到相应温度与温度。

4.4 针对模拟仪表与数字仪表检测系统。

4.5 做测量及精心遵守现场接线设置。

4.6 做好电测指仪表与电测仪表固样重视。

4.6 认真注意现场的安全。

参考文献

上一篇:部队保密协议书下一篇:试卷代号2204英语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