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工业发展现状(精选8篇)
1.东营市工业发展现状 篇一
近日,由山东省东营市政协牵头,东营市海洋与渔业、科技等部门联合进行的海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工作结束,形成了《东营市海洋经济发展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总结东营市海洋经济取得的成绩、面临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报告》指出,20xx年东营市海洋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已经成为拉动该市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引擎。海洋经济产业体系初步形成,海洋渔业快速发展,海洋工业初具规模,海洋服务业逐步提高;重大海洋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港口建设进展顺利,初步建成了环渤海地区重要的液体化工品集散地;科技支撑能力逐步提高,目前已获得大批科研成果;海洋综合管理水平稳步提升;海洋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强。
但该市海洋经济也存在着规划体系不够完善,海洋经济总量小、质量不高,海洋经济支撑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了六条建议:
一是优化空间布局,统筹规划海洋经济发展,构建“三区两带”发展新格局,规划建设功能区,强化海洋功能区划的控制性作用;统筹陆海一体化发展,促进陆域经济与海洋经济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是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构建现代海洋经济体系,发展海洋渔业,优化提升海洋化工业,重点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积极培育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加快推进海洋旅游业。
三是坚持科技兴海,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创新平台建设,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强海洋科技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四是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海洋承载能力。
五是保护生态环境,推进海洋经济绿色发展。
六是制定配套措施,加大保障力度。
目前,该市正在积极酝酿《关于加快全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意见》,以促进全市海洋经济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2.东营市工业发展现状 篇二
1、进出口呈总体增长
2014年1-2月份, 东营市有271家民营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 比去年同期增加38家, 占全部进出口企业的80.4%, 其中进出口额过千万美元企业26家, 同比增加6家。下图是2014年1、2月份东营市各县的进出口情况表1:
2、东营市的出口市场
美国、俄罗斯、英国、尼日利亚、墨西哥成为我市橡胶轮胎出口主要市场, 出口市场遍及170个国家和地区, 美国、俄罗斯、英国、尼日利亚、墨西哥居行业出口前五位。亚洲、南美洲和欧洲成为我市石油装备出口主要区域, 出口区域主要集中在亚洲、南美洲和欧洲, 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科威特、俄罗斯、阿尔及利亚居行业出口前五位, 成为东营市石油装备主要出口市场。
3、东营市的进口市场
2014年1-2月份东营市的市废纸和纸浆进口下降13.8%。进口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和拉丁美洲, 以美国、加拿大、巴西和智利为主, 合计进口0.4亿美元, 占行业进口的95.2%, 其中对美国进口0.22亿美元, 占52.4%, 成为我市最大的废纸进口市场。进口企业是山东华泰纸业、东营华泰纸业、山东斯道拉恩索。
二、优化贸易环境, 促进东营市国际贸易中心建设
1、东营市贸易环境分析
贸易环境已经成为评判国家或者城市是否具有发展国际贸易前景的重要因素。因此, 东营市应不断优化贸易环境, 进一步推动东营市的进出口贸易发展。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来促进国际贸易专项, 搭建国际贸易平台等手段来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合作, 进一步推动东营市的国际贸易发展, 促进国际贸易中心的建立。东营市政府对发展国际贸易的支持。东营市按照省商务厅要求, 利用三年时间, 在全省开展“优化招商环境, 拓展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空间”活动。河口区迅速行动, 抽调精干力量, 拿出活动方案, 有序分步进行, 活动突出四项工作, 一是抓好在谈在建项目建设, 牵住“牛鼻子”;二是大力开展“外资企业大走访”活动。三是简化审批流程, 提高服务效率。通过完善服务指南、悬挂流程图、网上公示等方式, 将外资企业审批转报等服务事项进一步公开化、透明化。四是扎实开展商务综合行政执法工作, 加强外商投资事中、事后监管。
2、为了加快东营市的国际贸易建设, 优化贸易环境。
东营市副局长在2014年1月30日召开了利用外资工作调度会。各县区商务局、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局、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招商局等单位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会议指出为完成全年利用外资工作目标必须早部署、早行动, 同时要注重调整我市利用外资结构, 进一步拓展利用外资的领域, 努力提高我市利用外资总量。促进东营市的国际贸易发展,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和贸易的发展, 通过国际贸易发挥东营市的资源优势, 合理的配置资源, 促进东营市国际贸易发展。
3、加强贸易环境建设
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为国际贸易环境建设提供了便利, 为了进一步优化东营市的贸易环境应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国际贸易的信息服务, 不断提高信息设施的投入, 并且降低网络服务的收费, 并且应根据国际上的法律法规进行法制环境建设。不断提高国际商贸、中介服务以及服务外包、进出口等的法律法规建设。比如说大陆新修改的《公司法》自2014.03.01起实施, 使得注册成立公司的门槛大幅降低。在大陆的台商普遍认为, 新法将有助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提高经营效率。为东营市的国际贸易环境提供了法律支持, 使得东营市的国
4、可以通过商品交易会际贸易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为了提高东营市的国际贸易发展速度, 对本市的产品进行更好的宣传进而提供更多更好的出口机会, 东营市参加了第24届中国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际贸易。组织山东大海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帝纱纺织有限责任公司等5家企业参展, 展出了家居用品、纺织面料、玻璃装饰品三大类200多种产品, 为东营市的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5、东营市大力支持国内企业和跨国公司进行国际贸易, 并积极促进东应收的进出口商会
机构、行业协会等参与到国际贸易建设活动中。并且要求这些中介机构在东营市的国际贸易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组织作用。不断提高这些中介机构在大宗商品出口国之间的交流沟通, 逐步提高东营市在进行大宗商品出口过程中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按照国际进出口贸易的惯例, 建立和国际规范一致的外贸政策, 来加快东营市内外贸易一体化的发展进程。大力支持东营市的企业进行国际贸易, 并且尽量减少中间环节, 为企业进出口贸易提供零号的环境, 打破垄断结构,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 尽量东营市的销售平台, 引进先进的技术, 并鼓励支持高新技术的发展, 以及橡胶轮胎等的出口。
结束语: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建设, 东营市不断优化贸易环境, 积极参加各种商品展会, 并根据国际贸易惯例来进行贸易政策的改进。近几年来, 东营市的进出口国际贸易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 增长速度加快, 因此应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建设。文章中笔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东营市的国际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 并对如何加快东营市的国家贸易发展速度提出了建议。如有不足之处, 望大家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毕玉江.我国商品进出口对汇率和国民收入的敏感性分析——基于标准国际贸易分类的实证检验[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5, 03:19-26.
[2]毕玉江.汇率、国民收入与商品进出口——基于标准国际贸易分类的实证检验[J].财贸研究, 2005, 04:43-48.
3.东营市发展问题及其转型 篇三
一、东营市资源状况
(一)土地资源。截止到2015年,东营市土地总面积7922.4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积3760.82平方千米;建设用地面积1150.35平方千米;未利用地面积3011.37平方千米。
(二)矿产资源。东营市的矿产资源类型主要有石油资源、天然气资源、卤水资源、煤碳资源、地热资源等。
(三)水资源。据统计,东营市水资源总量9.01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8.21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小清河以南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为0.8亿立方米。
(四)生物资源。东营市农作物品种数百个,木本植物44科、79属、179种。畜禽类约11科20余种40多个品种。水生动物有641种。 东营市作为“东方对虾故乡”和“百鱼之乡”,十分著名。
二、东营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源开发中的问题
1.产业结构单一,依赖石油资源。东营市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过程中主要依赖石油资源的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行业发展缓慢。第一产业中,以传统农业为主,畜牧业、养殖业占得比例较少。第二产业中,以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产业为主,东营市的经济发展大都依靠石油资源的开采和发展。第三产业中,因东营市旅游资源较少,故旅游业发展缓慢。
2.产业链短,主体资源(石油)走向衰竭。东营市第二产业以石油化工和与石油相关产业为主,产业链短,主要是石油开采、运输以及初步加工。东营市依赖石油资源发展,石油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随着近年来采矿产业的发展,石油资源被大力开采,逐渐走向枯竭。
3.规划开采不合理,乱占耕地。部分油气田的开采会占用农田和耕地。不合理的规划和开发油气资源,乱占农田耕地,虽然国家和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但油气田开发不仅破坏植被,而且污染土壤和生态环境。每一个油气田的占地规模较大,会造成农作物整体产量的减少。
(二)资源开发后的恢复问题
1.地表植被破坏严重。东营市油气资源的开采和运输管道的建设造成地表植被的严重破坏。石油的开采总是伴随着土地的大面积占用,造成地表植被的大量破坏;石油开采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操作和行为也会破坏到周边的地表植被。石油的泄露还会对当地的农田、池塘造成污染。
2.地下石油开采后造成的地面塌陷。东营市油气资源特别丰富,部分区域的石油储量大且埋藏深,经过开采,地下出现很大的空间,又没有其他液体的及时注入,经过夏季的雨水浸泡后,土壤松软,就会造成地面下陷。
(三)资源开发造成的经济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一个地区的资源的开采和发展总是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东营市从建市开始就是依靠石油资源发展起来的,石油资源储量大且开发较早的区域比其他区域的经济发展早且迅速。油气开采的区域从业人员多且多为高学历人员,待遇水平高,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东营市的石油资源一般经初级加工后,运输到别的地区,然后进口经过高级加工的成品,这种现象也造成了东营市财政的外流,减缓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速度。
三、东营市转型模式建议
(一)继续发挥石油资源的优势,延长产业链条。从目前来看,东营市的大部分经济活动还处于区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阶段,没有以发展的战略目光来指导实际生产活动。油气原料产品几乎全部向外输送,产品的加工附加值也随着初级产品的输出而转移,石油资源的加工链条短,加工规模小,对启动东营市的长远发展没有足够的动力。虽然现在东营市的石油资源还没有完全枯竭,但也需要另谋出路,规划开发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在石油资源开采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下游加工业的发展,建设石油资源深度加工和利用的产业群。主导产业在石油开采与炼制的基础上,向石油化工转型,与此同时,充分利用石油产业及石油化工产业积累的资金、技术,结合东营市的自身条件,培育新兴产业。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多元化。东营市在开发旅游资源基础上,应该主动适应和把握经济发展新状态,紧紧抓住“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机遇,以提高质量、增长效益为中心,培育以市场主体为基础,创新发展为动力,坚持市场为主导机制、政策为引导机制,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创新驱动、引进吸收,统筹规划、集聚发展,培育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相融合,加快产业的结构调整,带动东营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
(三)实施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地表生态。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是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极度重要的问题。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控制环境污染,加大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力度,加快环境保护产业的发展,优化生态环境。石油资源的开采一般伴随着地表植被的破坏,有些油气田占用农田。地表植被破坏容易造成土地养分流失,更有甚者,会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在开采油气资源的过程中,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复垦进行过油气资源开采的土地,恢复地表植被。
(四)实施科教兴市,创建大学城。首先,建立健全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为各行业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援助、职业培训等公共创业就业服务,为各行业提供标准化综合服务。其次,积极培育人力资源服务的骨干企业,创建具有示范领导作用的专业型,综合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积极主动地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最后,统筹利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社会及企业培训机构等各种培训资源,加强技术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开发培养。加大人才教育培训力度,着重培养和引进各行业急需的高技术人才。建设成立农民技能培训中心,培育和发展职业农民队伍。
(五)创建和谐城市,提高幸福指数,引进人才。东营市的专业人才主要集中在石油开采及石油化工行业,相比较而言,其他行业人才比较缺乏。为了实现东营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东营市政府必须重视人才资源引进和开发。一方面,要大力建设高等教育学府,逐步实现教育的现代化目标;鼓励各行业人才积极进行职业培训,建立终生教育体系。另一方面,提高各行业人才的待遇,尤其是高层次科技人员、管理人员、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吸引其他地区人才到东营市定居。
4.东营市工业发展现状 篇四
一、目前全市农机化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全市农机化工作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战略思想,保持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好势头,到2006年底,全市农机总值达到17.5亿元,农机总动力196.7万千瓦,年均增长在3.5-5%之间,农用拖拉机5.11万台,各类配套农机具11.3万台(套),农机配套比1:2.2,联合收获机总量达到2765台,(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627台)。近年来大中型拖拉机、玉米联合收获机增长较快,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高。共完成机耕作业面积280.75万亩,机播282.84万亩、机收147.42万亩,机耕、机播、机收率分别达到98%、82%、67%。现在全市小麦生产已全程实现了机械化,玉米机收率达到51%,位居全省第二。棉花生产除采摘外播种、覆膜、中耕、植保也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农机作业、维修、物流、工程开发、农产品加工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机服务效益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农机总产值44.30亿元,增加值34.55亿元,为农民人均实现收入610元,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贡献率达到12%,农业机械化为全市“三农”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农业机械化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策。近年来,我们围绕全市农业五大支柱产业狠抓农业机械化。首先,通过发展农机化突破了人畜力不能承担的生产规模,生产效率的限制,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推进了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其次,通过发展农机化吸纳了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事农机化服务业,培育了一大批从农业劳动者队伍中派生出来,而尚未脱离农民范畴的农机大户农机作业公司、农机服务组织,在提供农机服务中发家致富,经营农业机械已经成为当前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2006年,全市乡村农机从业人员达到12.9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 11.99 %,10万元以上的农机户和农机合作组织已发展到3564个,其中100万元以上的农机大户48个。全年共实现农机经营收入13.8亿元,纯收入6.1亿元。再次,农机服务业的大发展,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充分享受到现代农业工具带来的成果,实现了文明生产,体面生活现。
(二)农机补贴政策惠及“三农”,已成为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的“助推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加强“三农”工作,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内容和重大举措。近几年来,我们抓住这一良好机遇,坚持阳光操作,规范工作程序,严格“五制”管理,严肃工作纪律,充分发挥了补贴资金的政策引导和拉动作用。05-07年我们共落实中央、省资金农机补贴资金750万元,市政府农机补贴资金260万元共计1010万元.购置补贴50马力以上大型拖拉机33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380台,深耕犁、旋耕机、秸秆还田机167台,棉花拔柴机1500台,林木病虫害防治机械80台,其它新型农机具400余台。带动农民投资农机化5100万元。享受农机购置补贴达到2100余户。可以说农机补贴政策的实施,带动了社会多方投资农机化,调动了农民争先购机、用机发展粮食、棉花生产的积极性,加快了农机化节本增效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步伐。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和抗灾、减灾能力,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近年来,我们加大了玉米联合收获机补贴力度,突破了制约玉米机收的发展瓶颈,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率先走在了全省、全国的前列。同时我们还广泛推广了小麦联合收获,麦茬还田,玉米机播和玉米联合收获、秸秆覆盖、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作业,使过去的夏收、夏管、夏播“三夏”变成了“两夏”;秋收、秋耕、秋播变成了“两秋”,大大加快了夏收、秋种的进度,实现了“龙口夺粮”缩短了三夏、三秋作业时间。
(三)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村劳动了转移、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一是促进了农村劳动了转移。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替代出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农村二、三产业或进城务工和从事多种经营。据调查,在全市54.93万农村劳动力中,已有9.46万实现转移,同时还有12.9万多人离土不离乡从事农机服务业,实现了再就业。二是农业机械化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开展农机跨区作业,延长了农机作业时间,同时跨区作业也由原来单一的小麦机收发展到现在的秋季农业生产和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等多领域,极大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现在每年跨区作业机械已达到4000余台次以上,年实现跨区作业进收入8000万元左右。三是农业机械促进了农业节本增效。通过大面积推广小麦、玉米联合收获、土地深耕深松、化肥深施、节水灌溉、棉花覆膜播种、棉花拔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设施农业、保护性耕作等农机化新机具,有效的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了循环经济,减轻了劳动强度,实现了农业节本增效。近三年来,共新推广各类新型农机具10000多台件,农机化新技术实施面积每年保持在300万亩次左右。年均增收节支1亿多元。
(四)农机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增强,“平安农机”建设成效显著。近年来,我市农机部门坚定不移地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积极构筑宣传教育、源头管理、监督检查三道防线,严格落实农机安全责任制,切实加强农机安全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了农机专项整治、农机安全生产“一十百千”示范创建和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示范窗口三项活动,认真落实农业部“六个一”
农机安全要求,充分发挥农机协会和农机服务合作组织的作用,把安全生产管理与农机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对农业机械和农机驾驶操作人员逐步实现了微机化管理,农机检审率、拖拉机上牌率,驾驶员持证率逐年提高。同时严格农机维修技术合格证发放和修理工准入制度,加大了农机维修、供应市场治理整顿,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机商品,积极维护农机使用者的合法权益。连续五年未发生农机安全责任事故,为全市农业大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二、当前全市农机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机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动力机械多,配套机械少;种植业机械多,农村其他各业机械;小麦机械化水平高,玉米机械化有较大突破,但其它作物粮食机械化仅处于起步阶段;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相对较高,经济作物、林牧、渔业农产品加工机械化才刚刚起步,许多方面还没有破题;县区之间、南北之间农机化发展很不平衡,出现了南高北低的现象。如 2006年,全市林业、牧业、渔业三业的农机动力仅占总动力的0.3%,大中型拖拉机6173台仅占12.07%。
二是农机重复购置和闲置现象严重。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发展达196.7万千瓦,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存有较大差距,而且农业机械多为低层次重复购置,机械利用率低下。据调查,有的地方拖拉机每年投入农田作业和短途运输的时间不足50天,其余时间被闲置,浪费惊人。
三是农机投入的不足,制约了农业装备水平的快速提高。近几年,国家实行购机补贴政策,特别是购机只需交纳差价款,省去了很多中间环节,确实是方便了群众,赢得了农民群众的欢迎,调动了农民发展农机化的积极性。但是,在调研中,群众还是感到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还是太少,难以满足农民的需求。
四是农机执法力度不强,存在着较大的农机事故隐患。农机执法缺少法律依据,农机监理法规层面存在缺失和不足。调查中发现,《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给农机监理工作造成的困境,基层农机监理人员的认识相当一致,普遍感到无所适从,不干是不作为,干了可能是乱执法。同时,随着农业机械的增加,覆盖面的不断扩大,执法难度也不断增加,“黑车非驾”现象严重,农机市场的质量监督与检查力度不够。假冒伪劣、以次充好、坑农害农、质量事故隐患等问题时有发生,影响了农机化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五是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的长效发展机制不健全,经营性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发展较缓慢。创建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较容易。但是,如何有效地引入股份制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提升管理水平,却是多数人没有意识到的,具备这方面的经营管理人才也短缺。这就导致了 现有的农机服务组织多采取传统的管理模式,农机农田作业组织发展较快,经营性农机合作服务组织发展滞后,特别是由农机大户联合形成的合作组织还比较少。符合《农民合作社法》规定的则是更少。
六是乡镇农机管理工作薄弱。现在全市绝大数乡镇没有专门的农机管理机构和农机管理人员,大多都是兼职管农机,乡镇领导也不是很重视,给农机工作造成了很大的被动。
三、今后我市农机化发展设想
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正处于战略机遇期,全市农机化发展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兼顾,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以实施农机创新示范工程为抓手,促进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为目标,继续坚持“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服务新农村”的发展战略,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调整发展布局,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要主攻玉米、小麦免耕播种机械化;积极推进经济作物机械化;大力发展林牧渔业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化,努力实现农机的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科学发展。
(一)加大农机化结构调整力度,强化“四个转变”。一是由抓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向全面提高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转变。在突出抓好小麦玉米联合收获、免耕施肥播种等全过程机械化的同时,全面推进水稻、大豆生产机械化。近期重点发展大型拖拉机及配套复式作业机具、玉米联合收获机、小麦玉米免耕播种机、水稻插秧和收获机、节水灌溉机械等;二是由抓粮食生产机械化向经济作物机械化转变。全面试验示范棉花、大蒜、蔬菜、水果等生产机械化技术和机具。重点发展优质高效经济作物机械化和设施农业设施设备;三是由抓农田生产机械化,向畜牧、水产养殖生产机械化转变。重点发展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畜禽、水产养殖设施设备;四是由抓农业产中机械化,向产前、前后机械化转变,重点发展种子加工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机械化。
(二)突出抓好小麦玉米保护性耕作,促进耕作制度大变革。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不仅是一项节本增效显著的重大先进实用技术,而且也是建立节约型、环保型、循环型、生态型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更是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推广保护性耕作是农业耕作制度的一次大革命,必将产生强烈的社会影响,必将成为农机部门最具影响力的工程。因此,我们一定要实行重点工作重点抓,明确目标、强化措施,加快全面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的步伐,力争再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市基本实现小麦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
(三)集中精力抓好农机化创新基地和示范区建设。继续深入实施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大力加强农机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结合全市农业发展实际,重点建设保护性耕作、水稻生产、大蒜种植收获、蔬菜、大棚田园管理、冬枣、棉花七大农业机械示范创新基地,加快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同时,要在建设农机创新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搞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农业部确定在全国建立100个国家级农业机械化示范区,省里准备在每个市建设1个省级农业机械示范区。对此,我们也要在近期内在每个县区都建立起,各自的管理科学、机制完善、技术先进、装备齐全、特色突出、示范辐射能力强、经济社会效益好、高标准的农业机械化示范区。
(四)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建设。一要加快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切实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按照因地制宜、政府扶持、市场运作的思路,创新更多更好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形式,把更多的农机户组织起来,走合作经营的路子实现资源的优化组合。二要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对已建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依法进行规范完善,按要求注册登记。三要讲发展农机合作服务组织与在五大支柱产业、优势农产品基地、农业龙头企业基础上形成的各类农民合作社有机结合,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力争利用2-3年的时间将现有的60多个合作服务组织规范完毕,再新建设新型农机合作服务组织30个。四要依托市里加强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有利时机,着力解决好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体制不顺、队伍不稳、保障不足、作用发挥不好的问题,更好的发挥农机推广服务体系这一农机推广服务主力军的作用。
(五)扎实推进“平安农机”建设。要按照农业部、国家安监总局“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要求,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十县、百乡、千村、万户”农机安全示范活动,做到创建工作常规化、安全管理源头化、专项治理经常化、示范创建标准化、平安农机普及化,推动“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向纵深发展,往全部乡村延伸,让全体机手参与,把“平安农机”创建活动变成一项经常性的安全措施,积极探索农机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着力构建平安农机、和谐农机,保证全市的农机安全生产。
5.东营市工业发展现状 篇五
差旅费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市质监局机关国内差旅费管理,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根据《东营市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东营市质监局机关、市局稽查局、市标准信息所和其他直属单位。
第三条本细则中涉及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的概念、要求和标准严格执行《东营市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的规定。
第二章出差审批制度
第四条工作人员因公出差,必须办理审批手续,详细填写《出差审批单》,注明出差事由、出差时间、目的地、路线、人数等,市内出差的要在出差事由中标明具体的工作对象单位,经批准后方可出差。
第五条出差不能按时返回的,必须提前向审批人说明,出差完毕回单位后,必须在出差审批单上如实填写实际出差日期。
第六条出差审批权限:科室负责人(直属单位主要负责人)
市内出差1天以内,由分管领导审批;市内出差1天以上及市外出差的,经分管领导同意后,由市局主要领导审批。其他工作人员出差1天以内由所在科室负责人审批;出差1-3天的,经科室负责人同意后,由市局分管领导审批;3天以上由市局主要领导审批。各直属单位其他人员的出差审批参照本条规定执行,也可根据单位实际制定出差审批制度。
第七条出差期间,发生的食宿、会议、交通等费用支出,应用公务卡支付。
第八条出差结束后,申请人应及时填报差旅报销凭证,按《东营市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和相关程序进行报销。
第三章市内出差伙食补助费
第九条东营市内出差伙食补助实行误餐补助制度。具体补助标准为:早餐20元/人,中、晚餐各40元/人。市内出差原则上按40元/天.人进行误餐补助,由于特殊原因确在外进行早、晚餐的要写出书面说明,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同意签字后,方可给予误餐补助。
第十条出差人员应当自行用餐。凡由接待单位统一安排用餐的,应当向接待单位交纳伙食费,并由接待单位收取人出具收取证明。
第四章报销管理
第十一条出差人员出差结束后应当及时办理报销手续。差旅费报销时应当提供出差审批单、机票、车票、住宿费发票等凭证,原则上不报销跨年度费用。
第十二条市内出差的就餐证明原则上应出具正规的就餐证明,出差人员取得就餐证明中正规票据和一般收据的比例一般不低于1:1,禁止出现连号的就餐证明。
第十三条工作人员外出参加会议、培训,举办单位统一安排食宿的,工作人员只报销往返会议、培训地点的差旅费;食宿费用自理的会议和培训,会议和培训期间只报销伙食补助费,不报销市内交通费,工作人员往返会议、培训地点的差旅费,按规定进行报销。
第五章附则
第十四条有关差旅费的其他事项按《东营市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市局纪检监察室会同财务与科技科对直属事业单位差旅费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十六条各直属事业单位可在《东营市市直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和本细则的基础上制定符合各自实际的实施细则。
6.东营市政府工作报告 篇六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及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大作为”的工作总要求,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增实力、上水平”的工作大局,务实创新,积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积极应对困难挑战,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在外需萎缩、经济下行的困难情况下,我们及时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主要指标增幅居全省前列。初步统计,20xx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250亿元,同比增长1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17万亿元,增长19.5%,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企业达到24家。实现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83.79亿元,增长1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00亿元,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4亿元,增长13.2%。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848亿元、贷款余额2161.3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453.2亿元、349.9亿元。
(二)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新进展。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实施了总投资268亿元的22个重点项目,渔业、畜牧、食用菌等优势产业规模效益不断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9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339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河道治理、灌区改造等一批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8.7万亩。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围绕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施了529个项目,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33.4%。认真落实推进服务业跨越发展若干政策,金融、物流等重点产业快速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6%。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114项,国家采油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国际创新园获批组建,国瓷公司获得我市首个中国专利金奖。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推进。
(三)加强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中心城实施了52项重点工程。大剧院、体育馆等九大公益场馆完成主体;金湖银河水系开挖和湿地建设基本完成,园博园主展馆开工建设。东城工业品市场、西城商河路商业街等片区改造基本完成,建设改造城区道路19公里。加快城市绿化美化,建设改造城市公园7处,新增绿地115万平方米。积极推进县城和小城镇建设,新建改造农村社区38个、农村公路500公里,黄河南展区村庄改造扎实推进。创建中国人居环境奖通过验收,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东营港十大业主码头和公共管廊带建成投用,东营至旅顺滚装航线复航。胜利机场新开通四条航线。德大铁路建设扎实推进,黄大铁路、东营港疏港铁路获国家、省核准。济东高速东营段、广利港疏港公路开工建设。大唐东营电厂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四)狠抓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环境质量逐步改善。加强水气污染治理,实施环保重点工程76项,新建城乡污水处理厂10座,取缔土小污染企业182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项目37个,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116个、重点减排工程项目61个、循环经济项目58个,万元生产总值能耗、污染物排放量等实现控制目标。继续加强造林绿化,完成造林12.4万亩。自然保护区修复湿地10万亩,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五)加大统筹发展力度,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油地团结共建不断拓展,签署了油地共建协同发展框架协议,完善了联席会议制度,一批共建项目顺利推进,展现出油地大融合、大发展的广阔前景。油地校合作共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启动实施。军地协商解决了一批事关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市属两个开发区产业聚集明显加快;各县区比学赶超、争先进位,县域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六)深化改革开放,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出台了加快金融改革发展的意见,民间融资规范引导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市县地方金融监管机构挂牌运转。“营改增”试点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实施未利用地开发14.2万亩,净增耕地5.8万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102项。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挂牌运营。食品药品、工商、质监管理体制改革顺利推进。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进出口总值128亿美元,其中出口56亿美元,分别增长3.5%和12.4%;实际利用外资1.9亿美元,增长19.1%;境外投资增长52%,对外工程营业额3.3亿美元。
(七)繁荣发展社会事业,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等工程,新建改造学校、幼儿园116所,高中段学校布局调整和小班化教育试点启动实施。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市立儿童医院建成投用;公立医院全部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县级及以下公办医疗机构全面实行“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城镇居民医保与新农合率先并轨运行。繁荣发展文化事业,成功承办十艺节优秀剧目展演,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取得较好成绩。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六五”普法工作扎实有效。我市运动员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持续稳定低生育水平。加强平安东营建设,开展社会治安环境集中整治百日行动,认真做好信访工作,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更加巩固。对口支援取得新进展。
(八)持续保障改善民生,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3890元、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12640元、增长10%。十件民生实事完成年度计划。有效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4.61万人。新型农民学校培训41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2万人。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养老、医保、低保、五保等保障标准居全省前列。建设保障性住房1.5万套,油田职工住房新一轮工程启动。新建改造城乡养老设施115处,市级养老产业园开工建设。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对中心城6处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环境面貌显著改善。
各位代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最大的民生。我们以创建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为抓手,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部门监管责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平安行·你我他”活动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加强油气安全综合整治,采取明查暗访的方式,督促整改了一批安全隐患,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以市委工作会议召开为标志,拉开了东营新一轮大发展大跨越的序幕。实践证明,解放思想是推动干事创业的总开关,必须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工作标准,用解放思想指导实践,提升境界谋划发展,创新理念推进工作。推动新一轮发展是全市上下的根本任务,必须加强战略谋划,创新思路举措,集中解决一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项目建设是实现跨越发展的“牛鼻子”,必须紧紧抓在手上,靠项目做强产业、靠项目转型升级、靠项目调整结构、靠项目增强实力、靠项目支撑发展。提质增效是转方式调结构的中心,必须贯穿于经济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落实到推动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到政策措施的落实中,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质量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民生投入,每年实施一批民生实事,不断增进群众福祉。作风建设是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着力推进工作落实,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这些成功经验,既是全市人民在推动新一轮发展实践中的深刻体会,也是指导东营未来发展的重要启示,必须长期坚持,不断丰富发展。
一年来成就的取得,是在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油地军校、社会各界团结奋斗、携手共建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劳动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积极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向所有关心、帮助东营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受国际国内大环境影响,生产总值、进出口等指标没能达到预期目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依然较大;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重化工业比重过大,服务业发展滞后,新兴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优势;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发展方式仍然粗放,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发展的动力活力不足,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不高;资源环境制约不断加剧,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巨大;安全生产隐患较多;社会公共服务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机关作风、服务效能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改进。
二、面临的形势和20xx年工作总体要求
20xx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是推动东营新一轮发展的攻坚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
综观国内外形势,世界经济仍将延续缓慢复苏态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必将释放强大的改革红利。经过建市三十年的发展,我市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内生动力显著增强,黄蓝国家战略深入实施,“投资洼地”效应更加凸显。尤其是去年召开的市委工作会议,为东营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力量。同时也要看到,国内外发展环境十分复杂,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们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发展意识、改革意识,既要充分看到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又要充分估计困难和挑战,改革创新,积极作为,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全面深化改革为统领,以“转作风、促发展,提标准、上水平”为主题,深入实施黄蓝国家战略,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更加注重强化创新驱动,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更加注重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努力推动东营大发展大跨越。
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进出口总值、吸收外商直接投资保持适度增长,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1%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4%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07‰以内,全面完成省政府下达的各项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要坚持“三高一大”的工作总要求不动摇,坚持“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增实力、上水平”的工作大局不动摇,坚持“一个龙头、三个增长极”的发展布局不动摇,坚持推进工作转变、提升发展质量效益不动摇,坚持推进改革创新增创发展新优势不动摇,坚持统筹兼顾促进全面发展不动摇,着力推动东营新一轮发展上水平。只要全市上下、油地军校、方方面面万众一心,携手共进,集聚正能量,再鼓新干劲,就一定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夺取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胜利!
三、20xx年重点工作
(一)在抓好牵动全局的大事上取得更大突破。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事关长远、牵动全局的大事为抓手,扎实开展“三大专项行动”、全力抓好“十件大事”,带动整体工作上水平。
三大专项行动:一是城市公共安全提升年行动。以中心城为重点,突出油气管线安全、道路交通、建设工程、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领域,全面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严厉打击非法违法行为,确保全市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确保不造成重特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确保不因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影响干扰全市新一轮发展。二是生态环境整治提升年行动。铁腕治理水气污染,严厉惩治破坏生态环境和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把新上项目能评环评安评关口,实施一批重点减排和治理工程,加强生态建设,促进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三是乡村文明建设提升年行动。按照“整体启动、分类推进,突出重点、标本兼治,制定规范、全面提升”的原则,统筹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乡村文明行动,推进村庄净化、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和城乡环卫一体化,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农村文明程度。
十件大事:第一,加快东营港建设,开工建设北防波堤、2个突堤及沿线泊位,启动实施10万吨深水码头建设;抓好已建成码头和滚装航线运营,拓展散杂货和集装箱业务,扩大港口吞吐能力。第二,依托仙河镇规划建设东营港城,完善提升规划,启动起步区基础设施建设,兴港公路建成通车。第三,力争开工建设东营港疏港铁路。第四,启动广利港建设,加快疏港公路建设。第五,实施市一中、二中、中专学校迁建,优化学校布局,提升办学水平。第六,加快建设市人民医院急诊急救中心暨内科综合病房楼,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第七,实施“137”计划和“双十工程”,培育一批“台柱子”企业。第八,推进设立东营综合保税区,打造高层次开放平台。第九,支持东营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国家级农高区。第十,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确保顺利通过考核验收。
(二)在加快经济转调上迈出更大步伐。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是东营新一轮发展的主攻方向和目标要求。要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着力打造东营经济升级版。
抓大项目好项目促转调。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加快转调的主要抓手,加快推进294个亿元以上续建项目,开工建设310个亿元以上项目,突出抓好70个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精心筛选论证项目,做到开工建设一批、洽谈签约一批、论证储备一批。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推进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开工、开工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快达效。注重项目建设质量和效益,突出抓好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节能环保和现代农业项目。
加快新型工业化促转调。一是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提升。围绕石油化工、有色金属、橡胶轮胎等优势产业,实施以新装备、新技术、新工艺为核心的改造工程,重点抓好198个过亿元项目,促进存量优化、工艺升级、产品升档。二是推动先进制造业高质高效发展。围绕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等产业,坚持高端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重点抓好93个过亿元项目,提升自主设计、制造和成套能力,提高研发、生产和经营管理水平。三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突破。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等产业,重点抓好73个过亿元项目,带动新兴产业跨越发展。鼓励传统工业企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发展。四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持发展物联网、电子商务和信息产业,集中抓一批“两化”融合发展示范企业、示范项目,提升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管理现代化水平。
突破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转调。认真落实政策措施,集聚各类资源向服务业倾斜,促进服务业突破发展。一是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规划建设金融集聚区,重点引进外资银行、金融机构地区总部、功能中心,加快构建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推动华东石油交易中心等要素市场建设发展。支持保险业深度发展。二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围绕石油化工、橡胶轮胎等主导产业,加快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特色鲜明的现代物流园区,引进培育一批大型物流企业,推动物流业集聚发展。三是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业。突出抓好重点景区总体规划和产品开发,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提升旅游吸引力和综合效益。四是加快发展服务外包业。加强公共平台建设,实施软件园三期工程,引进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提高服务外包业规模和水平。鼓励引导企业剥离非主营业务,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把发展服务业与促进消费结合起来,扩大消费需求,推动消费升级。
支持企业发展促转调。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转调的主体。必须从政策上倾斜,从要素资源上支持,从排忧解难上服务,形成支持服务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稳定骨干企业生产,提升企业运行质量。继续实施市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和驻企联络员制度,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土地、市场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鼓励融入大企业产业链,推动快速成长。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新生代企业家。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转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一批创新园区,重点推动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大学科技园、胜利科技创新园等园区建设。提升一批创新平台,重点抓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建设,增强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壮大一批科技型企业,组织实施重大科技项目,引导更多企业成为创新主体。完善一批科技创新服务机构,加强国家科技创新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建设,推进科技金融融合,激发创新发展活力。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以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推进“黄河三角洲学者”、“金蓝领”培训等重点人才工程,强化创业人才政策扶持,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推动多出人才、多出精品。
(三)在提升“三农”工作水平上下更大气力。“三农”问题事关“两个率先”的大局,必须按照“三个导向”的要求,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种植养殖业,继续深化粮棉菜高产创建活动,鼓励发展种子、种苗研发培育等产业,提升农业增量。围绕畜牧、渔业、食用菌、林果、蔬菜、花卉和休闲观光农业等优势产业,创新种养模式,推广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优化农业存量。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具示范推广力度,加快农业机械化进程。
大力发展园区农业。鼓励引导工商资本投向农业,发展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农业园区,提高农业规模效益,加快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支持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加快发展。加强家庭农场建设,年内发展到200家。
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施一批精深加工项目,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加大农业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力争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企业发展到12家。更加注重品牌策划和宣传营销,打造区域性物流交易平台,提高黄河口名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整合检测资源,加大监管力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组织农民进入产业链经营。
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利用3-5年时间,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今年重点实施55个项目,改善除涝面积170.6万亩、灌溉面积69.3万亩。加快实施广饶、利津村级公路网化示范工程,新建改造农村公路480公里,搞好农村电网续建配套。加快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和重点园区水源工程,完善黄河口中心渔港基础设施。
(四)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上争取更大作为。按照区域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加快构筑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着力推进油地军校协同共建。油地军校团结结合,是东营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强大动力。我们要牢固树立“一家人、一盘棋”的思想,高举团结发展的旗帜,完善合作机制,提升合作水平,携手推动区域发展繁荣。深入推进工作结合,支持胜利油田建设高产稳产大油田,支持石油大学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支持济军生产基地加快改革发展。深入推进资源整合,挖掘区域资金、科技、人才、市场、土地等资源潜力,规划建设特色产业园区等合作载体,引导油军校企业入园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深入推进力量融合,加快城市建设、民生保障、基础设施一体化步伐,进一步提高市民生活水平,携手共建和谐幸福美好家园。
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经济板块。按照“一个龙头、三个增长极”的发展布局,鼓励支持各县区、开发区在转型升级、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等方面率先突破,引领全市新一轮发展上水平。广饶县,要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打造带动区域发展的大龙头、好龙头、强龙头。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打造转方式调结构的先行区、城市发展的新空间、全市新一轮发展的最大增长极。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和河口区,坚持港区城一体发展,建设现代生态化工基地、国际物流港和现代化滨海城市,打造北部经济增长极。东营区和垦利县,着力发展石油装备、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打造服务功能完善、高端要素聚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主城区增长极。利津县,要抓住全市支持发展的机遇,加快赶超步伐,整体提升发展水平。打破行政区域界限,促进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河口蓝色经济开发区、利津滨海新区一体化发展,推动北部沿海经济隆起带加快崛起。
(五)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上达到更高水平。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握节奏、突出重点,着力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建设秀美宜居中心城市。高标准编制城市规划。突出东营因油而建、东城开发、新城建设不同时期历史文化特色,科学编制各类规划,严格规划管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高水平推进城市建设。加快科技馆、青少年宫等续建项目建设进度;启动实施一批新建项目,城市道路重点抓好东一路南延等工程,生态建设重点抓好森林公园等工程,新区开发重点抓好生态新城、金湖银河等片区,旧城改造重点抓好油城广场等片区,市政公用设施重点抓好南郊水厂二期续建等项目。高效能加强城市管理。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完善网格化管理模式,实现中心城区数字化管理全覆盖。以星级小区和社区品牌创建为抓手,推动实施便民服务进社区试点工程,全面提升小区规范化建设管理水平。按期完成园博园工程,全力办好第五届省园林绿化博览会。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强化县域中心城市骨干支撑作用,推进县城建设。推动产城融合,全面加强小城镇规划建设,重点支持市级试点强镇、省级示范镇和国家级改革试点镇加快发展。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稳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重点推进城中村、乡镇驻地村拆迁改造。加强城镇市政设施建设,完善提升社会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完善城镇一体化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管理水平。
增强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高胜利机场配套服务能力,加快国产大飞机试飞基地建设。推动黄大铁路、淄东铁路建设改造尽快开工,建设东营火车站,争取德大铁路、寿平铁路建成通车。加快济东高速东营段建设,做好长深高速、沿海高等级公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大唐东营电厂、胜利电厂三期工程。积极推进沿海防潮堤建设。
(六)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上采取更实举措。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战略任务,加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必须从污染治理入手,加快建设生态东营、美丽东营。
加强污染综合整治。全面实施重点流域水污染综合整治,完善企业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加快建设东城南、西城北等城乡污水处理厂,确保达到“一镇一厂、水质改善”的目标;每条省控、市控河流至少建成一处湿地净化工程。大力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开展城区建设扬尘治理集中行动,绿化城市裸露土地,严控工业废气、烟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加快淘汰黄标车并实施区域禁行,抓好燃煤电厂、城区燃煤锅炉和石化企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建设完善自动监测系统。加大环境执法力度,达不到排放标准要求的企业一律停产整治。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造林绿化。完善林场经营管理体制,提高林木养护管理水平。继续抓好“三网”和重点绿化工程建设,实施沿海基干林带提升工程。继续实施金湖银河生态绿化工程,完善生态水系。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区湿地修复,建设5处省级湿地公园。加强海洋特别保护区建设,争创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加强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强化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支持企业节能改造,深入开展能效对标活动,实行合同能源管理,严格清洁生产审核。推进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和居民生活等领域节能。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研究出台土地利用管理办法,推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园区和循环经济企业试点,大力推广循环经济关键链接技术和工艺。鼓励发展低碳经济。扩大风能、太阳能、地热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七)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实现更大进展。认真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措施,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切实增强科学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积极有序地深化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做好未利用地开发利用试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培植高效财源,强化税收征管,保持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做好“营改增”试点工作;改进预算管理和监督,大力压减“三公”经费开支,集中财力保民生、保重点、保在建;健全政府性债务和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地方金融监管,鼓励金融创新。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扎实做好各类农村产权的确权登记和颁证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扎实推进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管理机制。
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推动出口稳定增长。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加强重点产品出口基地建设和出口龙头企业扶持,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鼓励企业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大宗商品进口。整合口岸监管资源,推动电子口岸建设。加强招商选资,瞄准国内外大企业,引进一批传统产业“提质增效”项目、高端服务业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抓好中美清洁能源合作产业园建设,推动东营港新建码头对外开放,构筑一批对外开放的新平台。扩大对外投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全球布局产业链,搞好境外资源合作开发、优势产能转移,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八)在为群众谋福祉上取得更多实效。把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在稳定和扩大就业方面:完善并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新开发公益性岗位1000个以上,扶持创业5000人以上,带动就业2万人以上,创建一批创业型示范乡镇和示范社区。统筹抓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快“一中心四园区”等创业基地建设。办好新型农民学校,增强群众创业致富能力。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推动社会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人群全覆盖”转变,逐步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标准。城市低保标准每人每月提高30元,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提高400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每人每年提高800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360元,全面铺开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6处养老机构、30处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70处农村幸福院、3处养老服务信息化平台。
在支持教育优先发展方面:全面实施数字化校园工程,加快中心城学校、幼儿园建设,启动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开展小班化教育试点,引导学校特色发展。支持东营职业学院建设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加快市技师学院二期工程建设。推进油地校合作共建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实现以新的办学体制面向全国招生。
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方面:继续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建立科学的医疗绩效评价机制和人才培养、人事薪酬制度。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健全完善重大疾病防控机制,提升疾控机构实验能力。以稳定低生育水平为中心,强化基层基础,积极应对新形势,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深入实施“四德”工程,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加强文化设施建设,实施“进千村乐万家”活动。加强网络管理,规范传播秩序。办好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等活动,备战第二十三届省运会,加快建设10分钟健身圈。
在住房保障方面:实施保障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工程,年内新建保障性住房1.13万套。完善保障性住房准入、退出和服务管理机制。建设61个新型农村社区,加快推进黄河南展区旧村拆迁改造工程。支持胜利油田、济军生产基地职工住房建设。
在食品药品安全方面:改革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有效整合检验检测资源,加强基层监管执法力量,逐步构建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加强食品药品安全过程控制,建立最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食品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从严查处食品药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
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普及法律知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健全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完善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深入推进平安东营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密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欺行霸市、强揽工程、阻挠施工等不法行为。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必须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决贯彻市委转变作风真抓实干的要求,不断增强抓推进、抓落实、抓成效的能力,切实担负起推动新一轮发展的重任。
一要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新一轮发展,必须破除自我感觉良好的自满心态、破除传统的思维方式、破除只重当前不谋长远的短视观念,不断强化忧患意识、争先意识、机遇意识,以更高境界更高标准谋划和推进新发展新跨越。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创新,用新的体制机制解决问题,用新的方式方法推动工作。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矢志不移的决心、扭住不放的韧劲、攻坚克难的勇气,把东营的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二要改进作风、扎实苦干。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深入开展发展环境集中整治行动,继续实施“效能提升”工程,加强“庸懒散”专项治理。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优良作风,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信、行必果。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把更多精力放到研究工作、谋划发展上来。倡导扎实深入的工作作风,接地气、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忧。强化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督查考核,严明工作纪律,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三要依法行政、科学决策。严格按照法定权限、法定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管理事务,切实做到守规矩、重程序、按制度办事。健全重大问题集体决策、专家咨询、跟踪问效等机制,提高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完善行政执法程序,确保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扎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广泛接受社会各方面监督。
四要廉洁勤政、执政为民。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强化重要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制约,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追究失职渎职行为,严厉查处各种违纪违法案件。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和公务接待规定,建设节约型机关。全体政府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努力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7.东营市工业发展现状 篇七
1 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思路
1.1 总体思路
以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高起点、宽视野, 科学规划发展现代畜牧业大基地, 以工业化的理念打造现代畜牧业, 用循环经济模式推进园区建设, 构筑高效型、生态型、创新型、循环型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畜牧业的示范样板区, 辐射带动黄河三角洲地区乃至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
1.2 原则及目标
一是坚持大招商、大开发、大发展的思路, 积极吸引国内外畜牧大企业注资开发, 建设大规模、标准化的现代畜牧生产加工企业, 力争3~5年东营畜牧业总产值翻一番。二是坚持高点定位、跨越发展的思路, 将草畜一体、农牧结合、循环经济等成功模式与世界一流生产技术、装备相融合, 用5年左右的时间, 在关键技术、科学管理等主要领域实现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发展的思路, 在畜牧开发布局中, 更多的考虑畜禽防疫、环境保护、畜产品质量安全, 以东部、北部为现代畜牧业开发主战场, 打造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科技密集、装备现代、加工增值, 并具有黄河三角洲鲜明特色的现代畜牧业。四是坚持综合发展、绿色生态的思路, 建设绿色生态、循环经济的现代牧场 (农庄、庄园) , 与观光农业相结合, 把畜牧开发区建成宜居、宜牧、宜游的现代化畜牧生态观光旅游区, 实现高效与生态相统一、发展与保护相一致、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发展之路。
2015年预期目标, 全市种植优质饲草饲料作物50万亩、改良天然草地170万亩;建成存栏奶牛20万头、年出栏肉牛50万头、出栏肉羊300万只、出栏生猪350万头、出栏肉禽1.5亿只的畜牧生产基地。其中, 生产无公害优质牧草50万t, 生产绿色、无公害肉蛋奶产量占生产总量的50%以上, 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比重达到50%以上, 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80%以上, 畜禽标准化养殖比重达到90%以上, 畜产品加工率达到70%以上;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装备水平大幅度提升, 支撑体系更加健全, 组织方式更加完善。
1.3 发展布局
黄河三角洲现代畜牧业基地建设将以大中型畜牧企业为龙头, 以东部、北部为重点,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区域发展的适应性, 重点规划建设两大示范园和五大产业区。以示范园区带动产业区发展, 以产业区拉动整个地区畜牧业升级, 用15年左右的时间, 把东营市建设成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
(1) 两大示范园区:一是黄河农场现代畜牧业示范园 (包括黄河农场、东营市畜禽良种场全部) 。该示范园内重点发展奶牛养殖、奶牛工业饲料生产、牛奶等奶牛产品加工及其相关产业, 突出生产全程数字化、可追溯, 走饲草饲料作物种植与奶牛饲养为一体的路子, 提升奶牛产品质量档次, 创建绿色生态品牌。二是济军生产基地现代畜牧业示范园。该示范园内重点发展弗莱维赫乳肉兼用牛养殖、生态鸡养殖、饲料产业、有机肥产业、乳肉产品加工及其相关产业, 突出生产全程数字化、可追溯, 走奶牛及乳肉兼用牛生产工厂化、饲喂日粮全混化的路子, 创建绿色、生态高端产品品牌。
(2) 五大产业区:一是北部生猪产业区。主要规划在河口区, 南至六和乡, 北至渤海沿海, 东至东港高速路, 西至沾利河。重点发展工厂化生猪生产。二是东部奶牛和乳肉兼用牛产业区。主要规划在黄河入海口两岸, 南至广南水库, 北至东营港, 西至黄河入海口旅游路线, 东至防潮坝。重点发展草畜一体化奶牛和乳肉兼用牛现代化养殖企业。三是肉禽产业区。主要规划在广饶县东北部、东营区东部和河口区西北部。北部肉禽产业区, 南至义和镇, 北至渤海, 东至沾利河, 西至潮河;南部肉禽产业区, 南至广饶县大王镇以北, 北至广利河, 西至东辛路, 东至渤海湾。重点发展工厂化肉禽生产。四是肉羊产业区。主要规划在利津县中北部和垦利县西部, 南至北二路, 北至河口区义河镇, 东至黄河入海口旅游线, 西至利津与滨州交界处。重点发展肉羊宰前育肥业, 以养羊效益的提高拉动周边地区肉羊养殖业的发展。五是肉牛产业区。主要规划在广饶县西南部、垦利县西部、东营区西部和利津县南部沿黄一带, 南至广饶县南界, 北至垦利董集乡、利津明集乡, 东至东辛路, 西至与滨州交界处。重点发展肉牛宰前育肥业, 以养牛效益的提高拉动周边地区肉牛养殖业的发展。
2 措施
2.1 加强现代畜牧工作的组织领导
成立由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为组长, 发改、财政、农业、畜牧、科技、检验检疫、质检、卫生、金融、公安、交通等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各有关部门参与黄河三角洲畜牧业发展专项规划编制与实施,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研究制定扶持黄河三角洲畜牧业方针政策, 协调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及时化解重大畜牧业事故风险。探索建立基地建设应急机制, 制定突发事件应对补救措施, 尽量避免从业者遭受重大损失。要各司其职, 密切配合, 通力合作, 共同推动黄河三角洲绿色生态畜牧业发展。
2.2 加大对畜牧业的政策支持
国家和省要投入专项资金, 用于黄河三角洲绿色生态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整合国家有关扶持土地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农田基本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的财政资金, 集中力量进行畜牧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建议将黄河三角洲地区拟实施的重点项目纳入整体项目库, 积极争取国家畜禽良种工程、动物防疫基础设施、无规定疫病区、秸秆养畜、草原防火、飞播种草等方面的投资。二是重点搞好对现代畜牧园区和标准化小区建设的扶持, 特别是逐步加大对肉牛肉羊和家禽养殖场区建设的投资力度。园区内养殖用水、用电享受农业用水、用电优惠价, 养殖小区建设用地由政府优先解决并一律为农业用地使用。三是加强对畜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对人工授精站、畜禽原种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畜产品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增大投资。四是在奶牛良种补贴的基础上, 增加肉牛、肉羊、生猪等良种补贴范围;在能繁母猪保险的基础上, 增加其他畜禽保险种类等;继续执行畜禽强制免疫疫苗和畜禽扑杀补助政策;把畜牧机械、挤奶机械、饲草饲料机械纳入财政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四是增加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畜禽标识推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畜牧科研推广等专项投入。
2.3 营造现代畜牧业发展环境
一是积极推进兽医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动物卫生监督和疫病控制体系, 提高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 保障畜产品安全;建立健全良种繁育及推广体系, 不断优化种质资源;逐步完善科技支撑体系,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加大对现行畜牧业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力度, 提高畜牧业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进一步完善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粪污治理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相关法规规章, 构建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三是强化动物防疫、检疫、兽药、疫苗、饲料、种畜禽的执法管理, 严厉查处违法生产经营行为, 建立良好的生产和市场秩序, 维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益。
2.4 完善组织形式
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是产业发展的催化剂, 建议对发展潜力大、带动能力强、产业化程度较高的畜牧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改造提升资金、税收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金融部门要把龙头企业作为重点, 扩大畜牧加工企业贷款贴息比例, 优先安排贷款贴息, 以解决资金制约问题;对于年产值过亿元的畜牧加工企业, 税务部门采取前3年免征所得税后2年少征所得税的方法, 扶持加工企业的发展;对畜牧业养殖和加工企业减免部分行政性收费项目, 如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费、环保费、水资源费、卫生费等。对建立畜产品出口基地进行补贴, 建立出口促进基金, 发展出口信贷等, 帮助企业开拓畜产品国际市场, 不断提高全市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5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8.东营市工业发展现状 篇八
关键词:函授教育;软件;硬件;管理;质量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为提高职工素质,促进职工队伍发展,鼓励普通职工在岗成才。东营市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与山东师范大学、滨州学院、山东省工会干部管理学院三大院校合作建立函授站,规范各项管理,确保教学质量,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实现了函授站的可持续发展。但近年来,普通高校扩招、职业教育兴起,使得成人教育生源逐渐减少。
一、改变方式方法,拓宽招生思路
针对一些院校办学点降低学费、缩短学业时间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我们也有针对性地制定了招生政策,突出办学优势,提高竞争力。印制和发放招生简章,通过多种途径发放。函授站的招生简章及招生信息都严格按照主办院校招生专业、招生类型打印,经过主办院校和教育部门审查,绝不做出缩短学制、提前取得毕业证书的承诺。招生中,明确突出我函授站的办学规范、严谨的特色,突出自身的竞争优势,提高可信任度。
我们通过建立函授网站,发布每年函授招生简章、电视广播、宣传广告等,加大宣传的力度,也是使学校迈向成人教育正规化的一种体现。免费发放考前辅导教材,举办考前辅导班,从提高学员自身素质入手来提高录取率。做好报考服务工作,认真录入每位考生信息,细致耐心地为学员选择专业,指导学员高效率报名。争取在新形势下以优质的服务,多种途径,多种方法,广泛宣传保证生源数量和质量,做到函授站的可持续发展。
二、改善软硬件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加强教学硬件建设:在满足面授教学需要的教室及教学设备的同时,选择周边食宿方便,能够解决好函授生的食宿、医疗保健等问题的面授地点,使学员能够顺利、安心、舒心地学习。
加强教学软件建设:采取由山东师范大学、滨州学院优秀教师前来授课和聘请当地大学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严格健全辅导教师聘任制度,完备手续。对教师教学实施有效管理,并按照《教师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师评选及奖励办法》定期考评,实行奖惩。定期组织辅导教师交流经验。提高函授学员平时函授学习质量;减少部分函授学员面授时逃课违纪行为;加强函授学员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转变部分学生不正确的知识观;促进函授学员整体素质提高,使函授学员真正成才;加强高校任课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总体素质发展,实现教学相长。
三、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强化质量意识
在抓好日常工作的同时积极发展成人函授教育,制定专门针对成人函授在职教育的教学检查制度、教学督导制度、考核评估制度等等,形成了一套质量保障体系。做到教师、学员和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有章可循,明确函授教学活动的目的,从根本上保证教学质量。
四、提高服务意识,缓解工学矛盾
提高服务意识,用热心的服务、正规的管理和一流的质量,努力提高函授站的可信任度和美誉度,想学员所想,急学员所急,在社会上赢得良好的口碑。
函授学员由于主客观原因在学习上都面临很多困难。如家庭经济负担较重、工作繁忙、工学矛盾冲突、生活不便等等。为每个专业和班级配备专门的班主任,班主任随时与学员保持密切联系,掌握学员的学习及思想动态,了解学员的真实困难,鼓励学员增强学习信心,克服困难.帮助学员正确面对、解决函授学习和本职工作之间的矛盾,确保学员顺利完成函授學业,使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出得去。学校也经常与学员较多单位、企业取得联系,及时沟通、建立良好关系,妥善处理好学员学习与工作的矛盾,使单位企业更加支持、鼓励职工进行深造,提高素质。让函授学员减少后顾之忧,端正学习、深造的态度,保证到课率,遵守课堂纪律,提高学习效果。通过多种方式,让学员明确地了解学习进程和方向,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对待经济确实有困难的学员,学校制定专门困难学员救助制度,由本人提出申请,学费可分次交清,对学业优秀的学员可申请助学金300元。对有特殊困难的学员,如怀孕、哺乳期、工作地点变动、单位特殊安排等情况,允许请假,规范请销假制度。帮助学员制定自学计划,保证不掉队,不耽误学业,考试顺利合格通过。
【东营市工业发展现状】推荐阅读:
东营市东营区人民法院06-09
东营市政府机关07-18
东营市教师编考试真题06-18
东营市人才工作要点发文11-25
东营市人大机关半年工作会议讲话01-09
青山小学排名东营09-23
东营油田一中新校区12-03
东营城市总体规划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