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校实施计划(12篇)
1.家长学校实施计划 篇一
抓好高一、高二的教学工作同时,更要抓好高三的备考工作。召开高三备考大会、高三教师会,研究考试大纲,指导备考。安排每周或半个月进行一次高考测试。加强综合科考试的训练力度。
高三重点班教师更要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增大训练密度,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强度。明确重点学生的重点培养,(大约20名左右)。提高冲击600分的学生基数。以确保完成来年的高考。整体备考复习要稳扎稳打,加强管理,要有升学目标,质量提升。
利用各种渠道和方法获取最新的高考信息,以便高效的完成好高考备考工作,胜利的完成高考任务。活动要有记录。
高三各班要加强对本班优秀学生的培养,增加高分段人数,提高升学档次。
4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1)、高一、高二开展单科竞赛,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学校表彰、表奖,大力宣传,给学生树立各科学习榜样。
(2)、提倡各班由任课教师组织各学科兴趣小组8——10人,开展丰富的课外小组活动。
5、组织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试。把好命题、考试、评卷、成绩统计四关。考试后学校召开教学工作总结会,各班召开成绩分析会。
6、完成教学实验任务,保管好实验物品,利用现有的电教手段,提高教学成绩。要求每位教师务必熟练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课堂教学。
7、开展群众性教科研工作
⑴、组织开展“说、讲、评”课活动,有计划搞好群众备课。
以教研组为具体实施单位,每个教研组至少安排一名教师作课,全组参加,以期到达互相切磋,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⑵用心组织号召教师撰写论文。
⑶、组织教师参加阜新市教师学院组织的教学比赛及教研活动。鼓励教师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潜力为目的的教学交流活动开展。
2.家长学校实施计划 篇二
陕西将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计划。加强招生政策和工作纪律的宣传教育, 杜绝虚假宣传、有偿招生等违规违纪现象。加强学籍电子注册、学籍异动、学生信息变更等环节的管理, 坚决杜绝虚假学籍等现象。强化教学过程管理, 杜绝课程开设与教学实施随意现象。严格执行学生实习管理相关规定, 改变学生顶岗实习岗位与其所学专业面向岗位群不一致现象。
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制度水平提升计划。加快中等职业学校章程建设, 完善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制度标准, 加强学校管理队伍培养培训, 积极推进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的目标考核。
陕西还将实施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行动计划, 加强管理信息平台建设, 健全管理信息化运行机制, 提升管理信息化应用能力。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育人创新行动计划, 开展优秀文化进校园活动, 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保证体系完善行动计划, 建立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中职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及重点学校自2016 年起、其他中职学校自2017 年起, 每年发布质量年度报告。
3.家长学校实施计划 篇三
学校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以帮助、指导学校自主发展为宗旨,根据学校自身发展规律、现有办学水平和学校发展目标,运用评价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对学校发展现状和潜能进行价值分析与判断,指导学校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提高学校自我评价、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校最终成为各具特色的办学主体。它一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强调诊断、改进和提高,具有自主发展性
学校发展性评价的实质在于将学校视为一个发展中的办学主体,分析学校优劣,挖掘学校的潜力,选准学校最近发展区和生长点,为学校发展策略的选定提供信息和支持,逐步指导学校形成特色,使学校评价真正成为学校发展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发展性学校评价重视学校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学校自评,根据自身特点制订评价计划,注重评价的增值功能,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评价,不断促进学校的发展。
(二)强调动态、连续和即时,具有针对性
学校发展性评价注重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多次、即时、动态的实施评价,把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在学校全面自评的基础上,借助于评价专家组的力量,科学、客观、公平、全面地把握学校现实发展状况,寻求和确定学校发展的最佳途径,制订学校发展的最佳措施,倡导建立“评价一反馈一改进一提高”的评价反馈机制。这样的评价、反馈机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三)强调基础指标和发展指南的统一,具有差异性
学校是有差异的,各个学校原有的基础不同,在发展过程所呈现的方式和速度也有所不同。学校发展性评价体现了以校为本思想,既有每所学校都必须达到的基础性指标,又有体现学校不同办学水平和办学特色的发展性指标,主张构建学校个体的发展评价体系。
(四)强调主客体的有机统一,具有合作性
学校发展性评价使学校从评价的客体变成了评价的主体。从评价指标看,由上级制定变成上级制订和学校自定相结合,且以学校自定为主;从评估过程看,主要以学校自定主评价体系为主,强调学校自评;从评估反馈看,不再仅仅是对学校成绩的描述,而是立足于学校的发展寻找问题,评估的关注点在于问题导出与解决中来谋求发展;从评估的结果看,不再是简单的分级定等,而是突出质性分析,突出学校的规范发展、特色发展、自主发展。因此学校发展性评价融合了评价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形成了评价合力,推动了评价活动的高效开展和评价信息的有效利用,有利于评价目标的最高效达成,因此具有合作性。
二、学校发展性评价的实施
(一)科学制订学校三年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性评价的第一步是制订三年发展规划。三年发展规划主要包括学校发展基础分析、学校发展目标与定位、实现发展目标的措施等三方面,制订规划时需注意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1.学校发展基础
客观分析学校在管理、师资力量、教学与科研、历史文化积淀、生源水平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有针对性地改进、提高与发展自己提供依据。
2.学校发展目标
通过纵向比较。肯定自己的成绩,找出发展的优势;通过横向比较,找出与国内一流名校之间存在的差距,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
3.为实现学校发展目标所采取的措施
学校的发展目标不会自动实现,它需要有具体的措施加以保障,因此制订实施策略是重点。学校要具体列出在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德育工作、教学和科研工作、特色目标创建、后勤服务等方面具体的操作的办法及相关的保障制度。
(二)合理制订学校年度工作目标
1.做好学年初发展性目标分解工作,强化责任制
以学校总目标和三年发展规划引领学校整体工作、部门重点工作、师生个体发展工作,把总目标按年度层层分解、层层落实,形成一个自上而下、化整为零的任务清晰、责任明确、主观能动的目标分解体系,努力创设“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目标引领格局。
2.做好学年中发展性目标检查落实工作,强化监督制度
目标制定和任务分解后,强化检查落实是推动发展性评价的关键,学校要把评价贯穿于学校发展的全过程,强调多次、即时、动态的实施评价,保证过程监控,倡导“评价一反馈一改进一提高”的全过程动态评价机制。
3.做好学年末目标达成的评价反馈工作,强化反馈制度
学年末学校要对年初目标进行自评和反馈,即通过师生自评、各部门自评、学校自评使整个学校都围绕目标对年度工作进行总结反思,并为下一年度工作打下基础。
(三)积极开展校本评价
通过校本评价,学校形成自评报告,为发展性教育督导奠定基础。校本评价分四个阶段。
1.评价准备阶段
该阶段主要有两项工作:一是建立学校发展性评价组织,一般由评价者、评价对象和评价对象关系人组成,组织的建立主要考虑有利于评价活动的顺利开展、有利于评价后的共同学习、坚持主动自愿参与的原则;二是要制订校本评价方案,包括评价目的和指标内容、选择评价方法和测量工具以及确定评价日程表。
2.收集分析阶段
该阶段是对评价对象相关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判断,是发展性学校评价的基础。评价者必经围绕评价对象的发展水平开展真实、准确、丰富的资料收集活动,评价方法和形式要多样化,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对评价对象作出全面、科学的发展分析。
3.反馈形成阶段
该阶段包括两方面工作:一是让评价对象全面、准确了解自身的发展水平,看到自身发展程度,明确自己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二是给评价对象发展的建议,调动评价对象的发展积极性,让他们形成发展动机,产生发展愿望,付诸发展行动。
4.发展提高阶段
该阶段重点在通过评价对象的具体行动提升发展程度;通过反思改进具体工作,调整工作策略。当然,这一阶段还需评价者在资金、政策、机制等方面给予保障,推动新一轮评价开展,使校本评价螺旋上升,达到发展的目的。
校本评价的过程可用以下框图概括。
三、实施学校发展性评价应注意的地方
(一)要激发学校的内部发展潜力
首先,要改变原有的学校评价观。学校评价工作的首要目标是“有所帮助”,也就是发展性学校评价不是把学校分成三六九等或制裁学校,而是为学校或教职工提供必要帮助,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工作。
其次,要发挥校长的作用。校长对学校发展性评价的态度及其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评价的成败,校长的管理理念、管理水平以对相关教育问题的认识程度会深深影响评价活动的开展与深化。
再次,必须争取教师的理解与参与。要让学校人员尤其是教师明白,学校发展性评价不仅仅是学校领导的任务,而是学校内所有人员的共同责任。教师在整个评价过程中的深度参与能够使他们很
容易地接受学校的任务,并为目标的达成尽心尽力;学校要确定一个评价团队,让评价对象及利益相关人共同参与,及时组织、引导和监控评价过程。
最后,要引导教职工进行反思。发展性学校评价之所以能推动评价对象的自我发展和提高,主要是发展性评价的反思功能。反思是学校和教师以自己的教育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管理、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和自我分析的过程。及时反思的价值还在于通过反思开展一种超规范性评价,即对评价标准的评价,在评价中不断完善评价标准,从而保证学校发展拥有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学校发展观。
(二)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首先,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可以为学校开展发展性评价指明方向,创设优良的外部环境。
其次,要争取专业人员支持。在发展性评价开始初期,教育理论工作者、教育督导人员以及具有丰富经验的实践工作者可以帮助学校理性分析自身优势,在此过程中发现学校特色,帮助学校改进计划和行动策略,保证学校发展性评价工作顺利推进。
再次,要组织校际交流。在学校发展性评价开始初期,应组织学校领导走出去学习,听取先行地区工作经验,找准支点,防止走弯路;在推进过程中可以组织本地学校多进行交流,各学校可以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研讨,沟通信息,以求共同发展,整体推进工作。
最后,要正确处理学校自评与教育督导的关系。学校自评是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对本校教育教学水平等作出评价,它是学校内部管理的有效手段,也是政府进行教育督导的良好基础。教育督导应着力制订办学水平的标准和指导意见,并在宏观上加以监控,由“硬指标”评价向“软指标”评价转交,重在引导,做到“督”和“导”最佳结合。所以,在倡导学校自评同时,还要强调教育督导的导向作用,这有利于学校发挥自我评价功能,形成自评机制,以更好地改进学校工作。
(三)要处理好几种关系
首先,在学校自评与教育督导的关系上,要明确学校自评是主体,教育督导是主导,双方是双向合作的共赢关系。
其次,在评价学校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关系上,要总结过去经验,立足现在分析,注重未来规划。
再次,在纵向比较和横向比较的关系上,要立足学校现状分析,注意两种比较的结合,不搞无条件的横向比较。
4.创建特色学校实施计划方案 篇四
双栗小学
2011-09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实施计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
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是进一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更是提升我校品味的重要举措。为贯彻落实市教育局的工作要求,特制定本方案,意在以体育特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全面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以“培养体育特长,增强学生体质,打造体育品牌”为特色办学理念,以乒乓球为突破口,以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为抓手,经过一到两年左右的时间使乒乓球运动为我校特色,全面提升学校的知名度。
近期目标:
进一步规范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向40分钟求质量;根据学校实际选准要创建的优势项目,制定规划,初步构建优势项目的内容体系、实施途径和评价机制;组织开展大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探索符合学校实际的乒乓球教学活动。
中期目标:
在完善项目的内容、实施途径、评价方式等的基础上,成立多个乒乓球活动小组,并使活动更科学、规范、有效,从而带动其他体育运动的蓬勃开展,使教师、学生大面积参与学校体育运动,掌握技能,愉悦身心,锻炼身体。通过教师指导、参与、比赛把学生从课堂带到操场。形成鲜明的办学风格和学校体育特色。
远期目标:
通过一年多的打造,以点带面,从乒乓球运动的崛起,使学校形成鲜明办学风格,学生有特长的基础上,将其拓展成学校的办学个性,成为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最终实现特色学校的目标。
四、实施步骤
第一步,把乒乓球作为我校的特色项目,我们要保持,要发展。一要稳定教练队伍;二要形成梯队;三要学生广泛参与。
第二步,形成体育特色。在乒乓球的带动下,丰富和创新大课间和课外体育活动,体育教学上水平,体育科研见成效,体育竞技领
风骚。
第三步,创建特色学校。“体育展风采,德育提素质,智育重技能,”成为我校的办学特色。
五、创建体育特色学校领导小组
组长: 房桐凯
副组长: 高仕伟
成员:全体教职工
六、特色项目:乒乓球活动
七、具体实施方案:
1.加强业余乒乓训练。学校成立乒乓训练队,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和发展规划,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积极争取班主任对体育工作的支持与配合,努力形成全校上下人人支持体育、人人参与体育的良好氛围。
2.科学安排大课间体育活动。
大课间活动安排在上午第二节课后,时间为25分钟。大课间操内容主要以广播体操和学生健身操运动为主,具体安排根据学校实际和季节、气候情况确定。课外活动课以班为单位进行,内容主要包括:游戏、体育趣味比赛,自主活动(包括跳绳、踢毽子、掷沙包和球类)等。课外活动课由教导处统一划定活动区域,要求各班课前有教案,课中留记录,课后有反思。学校开展检查评比活动,成立大课间活动检查评比小组,制定切实可行的检查评比细则,对大课间体育活动定期评比,定期指导,定期总结。建立活动的长效机制,将大课间活动作为创建学校特色内容之一,列入学校工作计划,排入学校作息时间表。落实好待遇和器材问题,体育教师组织大课间活动每周按两课时计入工作量,号召每名学生自配一件体育活动器材,学校积极筹措经费最大限度地满足活动器材的需求。
3.营造浓厚校园体育文化。张贴有关体育、全民健身有关标语,利用墙报、校园广播、校园网、校报等宣传阵地加强宣传,提高参加锻炼的积极性与自觉性。
4.家校结合,进一步推动体育特色学校建设。通过发告家长书、举办家长座谈会、书面联系卡等形式,宣传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和国家
有关体育的政策法定;将体育知识的传授纳入家长学校教学计划,引起家长对孩子体育活动的关心和支持,为子女创设良好的家庭体育学习环境;邀请家长参与学校体育竞技活动。
5.认真做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学校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制定好体育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按照课程标准开设体育课,以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改进体育教学,制定体育课管理办法,督促体育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根据学生实际,改进教学方法,努力形成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校积极推行“学生参与法”、“师生互动互练法”、“启发——探究式教学法”、“以赛代练法”等教学方式。
5.中国梦读书活动实施学校计划 篇五
深入开展“中国梦”读书活动实施计划
为扎实做好“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深入学习阶段各项工作,贯彻落实简教党委〔2013〕XX号“中共XX市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委员会关于在教科系统深入开展“中国梦”读书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水平和增强党员的党性修养为重点,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市委“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精神,大力开展读书活动,倡导多读书、读好书,营造人人学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扎实推进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做“学习型干部”活动,为教育事业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保证。
二、目标任务
通过扎实深入开展“中国梦”读书活动,大兴读书学习之风,营造崇尚知识、热爱学习的良好氛围,引导党员干部群众深刻理解“中国梦”的丰富内涵,养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习惯,增强党员干部服务发展、服务基层的能力本领。
三、活动时间、对象及活动安排
活动时间:2013年5月20日至6月30日
活动对象: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群众
活动安排:结合本次“读书”活动要求,开展“四个一”活动。
1.制定一份读书计划
领导干部要根据推荐学习书目和个人学习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制
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
2.每周精读一本好书
领导干部要按照读书计划自觉开展读书活动,根据自已工作特点,坚持每日读一小时书,每周至少精读一本好书。
书目选择:主要采取领导干部推荐、党组织推荐(赠阅)、个人自行选择等方式确定读书书目,鼓励党员干部群众根据个人爱好自行选择好书。推荐书目:《中国梦—党员干部读本》、《主题教育读本》、《中国梦—阐释“中国梦”文章选编》、《官德》、《精神的力量》等优秀书籍。
3.写好一篇心得体会
每位党员干部在阅读完一本书后,要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和思想认识,撰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心得体会。
报送地址:XXX邮箱:XXXXXX。
4.搭建一个学习交流平台
单位要以党支部、党小组或科室为单位,不定期组织开展读书研讨交流活动,或在各单位职工会议上抽选部分同志交流学习体会和收获。
四、活动要求
1.要建立“六有”读书活动机制。即:有计划、有资料、有考勤、有专题、有记录、有笔记本和学习体会,推动读书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2.要端正学习态度。全体党员干部要把集中学习与自学结合起来,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通过学习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3.要结合实际、科学安排。全体党员干部群众要充分利用现有载体、整合资源,切实保证读书时间、保证学习质量,确保学习效果。
6.下学期学校工作实施计划参考 篇六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全市教育系统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工作,坚持“教育就是服务”的办学理念,不断激励全体师生凝心聚力、改革创新、砥砺奋进,不断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品质,促进学校内涵化和优质化发展。
二、工作思路
坚持“狠抓管理、严促规范、重在落实、发展创新、丰厚底蕴”的工作思路,秉承“做有尊严的教师,办负责任的教育”的思想,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打造专业特色;强化德育工作,打造德育品牌;构建校园文化特色,把学校建设成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特色学校,建设成一所人民群众对学校管理满意、对师德师风满意、对校园安全满意、对学校校风满意、对教育质量满意的学校。
三、工作目标
1. 事业规模稳步扩大。要圆满完成招生工作,重视生源质量;扩大社会培训事业的规模和领域。
2. 形成优化高效的学校管理体系。学校管理体系更加成熟,持续加强制度管理建设,全面深化民主和制度管理,推动实现制度民主化、民主制度化。积极探索教师绩效管理改革,加快建立数字化考核制度。
3. 建设担当有为的教师团队。打造敢于担当,创新有为的教师团队,培养教师的自律意识和正确的荣辱观,实现教师的全员发展,扩大骨干教师比重。
4. 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学校教学改革要信念坚定、深化发展,对非单招班的改革要尽心尽力,实现巨大改变,真正对每一名学生的成长负责;学校德育改革要立足新形势,基于传统特色,突破创新。
5. 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XX级单招要再创辉煌,各年级教学质量要不断提升,技能质量要有突破,创新创业要有成绩。
6. 争取实现“五零”目标。即教育收费零违规、校园安全零事故、师德师风零投诉、教师职工零违纪、学生违法犯罪零记录。
7. 全力准备两个省级创建工程。重点办要认真履行职责,各部门要通力配合,集全校之力,全力准备创省级现代化专业群和省级现代化实训基地工程。
8. 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对学校环境进行修整、对校舍进行修缮,对相关场馆进行改造,使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
四、主要工作及具体举措
(一)加强多渠道全方位宣传,圆满完成招生目标。
本学期,学校要继续利用好各类传统媒体,提升学校知名度;要继续借助学校微信企业公众号,精心设计栏目,及时更新内容,不断提高吸粉能力;要继续做好校报校刊的出版发行工作。要继续做好职教宣传周工作。
在招生方面,要继续做好招生宣传工作,认真设计制作招生简章、出刊招生专刊、张贴招生海报、创办招生专栏等。学校各部门要通力配合,上下一心,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吸引更多优质生源来报考我校,为学校事业发展打下稳固的生源基础。
(二)优化学校管理体系,全面提升学校管理能力。
1.理清职能部门和年级组的职能要求、管理范围和管理要求。进一步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是要围绕学校工作要求,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年级组要根据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布置,立足本年级组承担的任务和要求,进行系统布置,并对本年级组的执行完成情况负责,各职能部门要对各年级组的完成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和考核。在明确责任和权利后,职能部门和年级组通力配合,确保执行力,激发工作热情。
2.持续加强制度管理。学校管理,必须依靠制度,只有全面深化制度管理,真正实现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才能使制度具有真正的公信力。本学期,学校要积极探索教师绩效管理改革,加快建立数字化考核制度。要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后的相关制度,认真执行,深入贯彻。
3.不断深化民主管理。学校办学要牢固树立依法民主治校理念,全面实行民主管理,推动实现制度民主化、民主制度化。本学期,要依法制定学校章程,建立健全章程执行机制,推动学校依法办学、规范管理、自主发展。要健全依法治校机制,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完善科学决策机制,依法实施办学活动,切实保障师生权益。
(三)秉承立德树人理念,全力打造“和乐”德育品牌。
1.抓好德育队伍建设
(1)倾力推进班主任队伍建设。做好在职班主任培训工作,制定班主任校本研修计划,基于模块化培训方式对班主任进行系统化培训,重点做好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更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和处置网络集聚性事件能力的培训。举行校级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并选派优秀班主任参加市级班主任基本功大赛,力争获得优异成绩。重视后备班主任培训工作,制定学校后备班主任培养方案,教师自愿申报,培训期为一年,期满考核合格后由学校颁发合格证书。
(2)加强学生自我管理队伍建设。要致力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学生自我管理队伍,并要参与学校德育常规全方位的检查工作,团委负责对学生自我管理队伍进行培训、指导和考核。
2.认真做好德育常规管理工作。
注重过程性管理,继续推行“流动红旗”评选制度,继续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工作,继续探索手机有效管理和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切实加强班级文化建设,积极营造专业鲜明、诚信友爱、健康活力的班集体。
3.创新开展德育系列活动。
开展德育活动要注重和学校校园文化相结合,要注重和各专业相结合,要注重和学校育人特色相结合,在此基础上切实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生命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就业创业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法制教育,努力形成德育活动系列化、特色化、活力化,真正实现德育活动树人功能。
4.注重学生社团建设。
学生社团对学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是做好德育工作和专业建设的双重载体。本学期要切实加强学生社团队伍建设,规范学生社团管理办法,优化学生社团激励机制,将学生社团建设和开展社团活动作为学校全面实现内涵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制定进一步规范社团建设的意见和考核办法,创新社团运转方式,积极探索校级、专业、班级社团构建模式,不断丰富活跃社团活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展示学生个性才能,充分助推学生健康成长。认真组织参加新一轮文明风采大赛,力争有更多的作品在省级获奖。
5.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
本学期,围绕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一方面要积极组建就业创业教师团队,培育优质就业创业教师,开设就业创业校本课程,加强和优质企业的沟通、交流,组织进行企业参观考察,组织校园招聘会。另一方面,着手建设创新创业基地,扶持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
6.积极开展德育科研工作。
按照省教改课题的课题方案,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积极进行子课题(校级课题)的申报工作,积极开展校级德育案例和德育论文评比工作,选派高质量论文参与市级以上论文评比,着手进行德育校本教材的组织编写工作。
7.完善德育考核机制。
完善学生处、年级组德育管理考核方案和班主任考核方案,继续推行“和专之星”“星级荣誉宿舍”“美德好少年”等评比考核制度。
8.扎实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书香校园建设既要有氛围,也要有活动,既要有广度,也要有深度,要积极建设书香校园先进学校和示范学校。一是要继续做好书香校园氛围布置,充分利用班级空间、橱窗平台等区域做好阅读资料的收集、张贴布置。二是要开设阅读课程,安排阅读时间,建立健全阅读指导监测机制,出台督查评比办法,扎实开展特色鲜明、品味高雅的阅读活动,组织阅读品赏、阅读摘记、阅读心得撰写等活动,推动学生阅读向纵深推进,促进质量提升、品格生成。三是坚持家校对接,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向校外延伸,努力让书香浸润千家万户。
9.做好“三结合”和关工委工作。
抓好社区、学校、家庭三结合教育,充分利用班级微信群做好家校联系工作,继续抓好德育阵地建设,组织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筹备建立家长委员会,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抓好关工委的常态化建设,力争使关工委工作常态化、有效化、特色化。
(四)以专业建设为重点,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持续推进教学改革。
1.扎实推进专业建设工作。一是着手进行服装设计类专业群申报省现代化专业群筹备工作,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对照评审标准,逐条分析,认真落实,确保顺利通过验收,打造学校专业特色。二是对新开设专业加强市场调研,切实做好专业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的对接工作,不断完善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断培养能胜任两个专业教学的师资队伍,同时积极准备申报无锡市现代化品牌专业。三是对其他专业要滚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实践“工学结合、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使培养目标、专业定位、专业方向和市场需求高度统一。
2.狠抓教风、学风的改进。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才能使教学质量提升得到保障。要强化落实教学常规,优化过程管理,关注细节,努力实现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管理,继续做好教学巡查、校内公开课组织、学生评教、教考分离等工作,注重在管理和组织中提炼研究成果,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3.搭建教师成长平台,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一是加强教师管理,优化考勤管理制度。二是继续搭建各级各类教师成长平台,深入开展实施“青蓝”、“名师”和“双师”工程。三是继续组织教学业务竞赛,探索建立学科命题竞赛实施方案,每学期组织学科命题竞赛,积极引导教师加强命题研究,提升命题水平,提高命题质量。四是进一步完善学历提升激励举措、选派教师外出培训、专业拓展、参观学习等,促进教师不断开阔眼界,不断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五是继续落实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把企业实践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切实提高实训教学能力。六是根据教学改革、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切实做好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面向社会招聘学校亟需技能型人才,积极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专家、能工巧匠来校授课,出台《外聘教师绩效考核办法》,对兼职教师队伍和代课教师队伍实行动态管理。七是严格进行骨干教师监督考核制度,要充分调动骨干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参与学校教学改革、参与青年教师培养的积极性,使骨干教师队伍真正成为支撑学校发展的中坚力量。
4.科学布置单招冲刺阶段工作。本学期,XX级单招班将迎来高考,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打响开学第一仗,继续延续学校对口单招的辉煌成绩,学校管理团队和各单招班教师要直面挑战、创新思维、灵活应对,争创佳绩。
5.加强技能竞赛训练、考证研究。三月初,平面设计团队将迎接第一次省赛,教练团队要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敢于拼搏,争取在省赛中获得突破。其他项目在初步确定训练团队的基础上,认真制定训练计划、千方百计获取训练资源、一丝不苟组织训练、严格进行训练考核,众志成城,团队师生一起训练、一起考核、互相比拼,实现双提高。要认真做好本学期的技能文化艺术节工作,通过比赛考察技能苗子,更合理的进行技能梯队建设工作。考证方面,要认真组织好15级学生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工作,要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职业资格证书考证工作,提高考证成功率。
6.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本学期,切实加强服装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创建为省现代化实训基地。同时,统筹建设其他实训基地。做到基地建设有规划、项目推进有程序、管理规范有落实。一方面切实提高各实训基地的硬件实力,另一方面加强实训基地文化布置,切实引入企业文化和企业生产管理标准,使实训基地对接企业车间,更好的进行人才培养。同时进一步加强实训基地管理工作,重点做好实训设施设备的维护及安全检查,做到资产账面清楚、维修维护到位,确保师生安全及各类实训项目顺利开展。
7.强化科研引领,推进教学改革。持之以恒的推进教学改革,才能使学校教学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强化科研引领,是切实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本学期,继续以研助改,重点开展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模式、评价模式、校企合作等方面的研究,出台《xx中专“和悦”课堂实施方案》,继续推进信息化教学改革,继续组织各级信息化教学比赛,力争在省级层面成绩有突破。积极进行非单招班管理和教学改革,使非单招班教师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教育教学职责,更积极主动的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改革非单招晚自习组织形式,加强监督和考核,使非单招班学生发展方向更明确,参与活动更积极,更好的实现成人成才。通过科研引领改革,使科研真正能够为学校发展服务、为教师成长服务、为教学质量提高服务。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校现有课题的`管理,认真指导和监督各课题研究的开展,积极鼓励教师申报校级课题和市级以上课题,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到科研队伍中来。
(五)深化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和社会培训工作。
一是要切实做好和合作企业的沟通交流工作,建立相互巡访机制,了解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要求,向企业介绍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好的巩固合作关系,实现多元合作和深度合作。
二是认真做好和奈加野的现代学徒制项目。基于立项的省教育学会“十三五”规划课题进行现代学徒制的深入研究,和合作企业密切进行推进现代学徒制的方法和手段的研究,强化过程管理,校企联动建立考核和评价机制,确保本项目顺利推进。
三是高度重视和雪竹公司、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探索进行的“校校企”合作项目——“雪竹旗袍班”项目,各部门要通力合作,认真解读合作协议,切实做好招生宣传、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校企合作校本教材开发、师资培养、实习实训项目开设、工学结合形式和内容的研究,切实加强和雪竹公司、江阴职技院的沟通,注重合作经验的积累,不断提高联合办学质量。
四是继续探索中高职合作的途径和方法,不断丰富学生接受更高层次教育的途径。
五是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要加强和企业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做好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思想教育工作,配合企业做好学生职业素养形成教育,鼓励学生敢于承担责任、不惧挑战、不怕吃苦、认真实习。定期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进行“厂访”,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和实习鉴定工作。
六是加大社会培训工作力度。全校教师都要积极扶持学校社会培训事业的发展,积极献言献策,积极进行社会宣传,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来实现社会培训事业的蒸蒸日上。
(六)着力加强党、团、工会自身建设。
一是加强学校党建工作,规范组织常规工作,加强组织建设,坚持标准、从严把关、程序规范,向一线骨干教师倾斜,向优秀青年教师倾斜,真正把师德高尚、敬业奉献的教师吸收到党内来,努力把党员队伍建设成为优秀骨干教师的核心群体。
二是积极支持团委工作的开展,学校团委要积极开展团组织的常规活动,充分发挥团组织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让每一名团员都能有归属感,有奉献感,有责任感,光荣地服务学校发展。
三是积极发挥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履行维护教职工权益职能。建立健全教职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制度,充分挖掘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积极组织教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全面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
四是将继续充分关心退休教师的思想状况、精神状态、生活情况。及时地把党的重要精神传达给他们,把学校的发展规划与发展现状传递给他们,把师生的关心与问候转告给他们,并将继续充分地发挥他们的余热,让他们真切地关心国家的发展,关注学校的成长,关怀学生的进步,继续切实地开展退休教工与帮扶学生的结对活动,让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七)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积极争先创优。
1.认真做好节水节电工作。本学期,出台学校节水节电行动方案,加强节水节电宣传,严格进行节水节电督查,确保水电资源不浪费,更好的支持学校发展。
2.全力做好校园安全工作。做好食堂、商店等饮食安全管理工作,确保饮食卫生安全。定期做好设备,尤其是消防器材、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排除隐患,杜绝事故。加强门卫、宿舍管理,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实施值班教师住校制度,全力保障平安校园建设。强化学生安全教育和应急演练,不断推进学校技防设施数字化建设,本学期将在多处监管薄弱区域安装网络摄像头,做到校园监控全覆盖。
3.认真做好校园维护工作。本学期,继续对部分校舍进行维修,确保所有校舍无安全隐患;对明德楼一楼阶梯教室进行改造,更好的提供集会场所;对体育馆进行改造,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干净、明亮、设施健全的运动场所。继续做好校园绿化管理工作,适度调整学校绿化布局,营造优美育人环境。
4.加强学校食堂管理。本学期选派一名教师担任食堂事务长,进一步规范食堂食品采购环节,完善食堂考评制度,确保考评办法科学合理,考评环节公开透明,考评结果公平公正。不断健全食堂管理制度,严格食堂操作规程,确保食堂食品营养卫生,真正办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食堂。
(八)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全面实行精细管理模式
加强学校财务管理,严格预算管理,严禁超预算支出和无预算安排支出;严格财政下拨资金使用监管,确保专款专用;认真组织会计岗位培训,打造优秀会计队伍,管好用好教育经费。加强资产和采购管理,严格资产出租、物品采购公开招投标操作规程,充分发挥资产最佳使用效益,不断提升物品采购质量。
7.家长学校实施计划 篇七
美国最早的午餐计划开始于20世纪初, 当时的午餐计划尚不完善, 只是热衷于慈善的私人或学区的委员会为营养不良的孩子们提供午餐。直到1904年, 罗伯特·亨特写的《贫穷》一书的出版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929年美国爆发经济危机, 工厂倒闭, 工人失业, 产品价格猛增, 而产品相对过剩, 学校的学生却在饿着肚子上课。为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1935年联邦政府成立了旨在向贫困人员提供在公共事务工程中就业机会的“工作促进管理委员会”, 简称WPA。参与学校午餐计划的学校与WPA签订协议后, 即可雇佣大量的失业人员到学校工作。次年, 美国会通过了《公法320》, 旨在通过政府采购过剩的商品捐给学校, 这样学校就能以低于市面的价格买到更多的食物。由此, 学校午餐计划在全国迅速发展起来。
二、“计划”实施过程当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问题一:社会各方认为美国政府以食品形式提供援助导致了孩子的肥胖
面对此问题, 农业部在以下几方面做出了努力:首先补偿学校提供午餐的成本, 为计划参与家庭 (特别是低收入家庭) 提供额外的收益。其次, 农业部直接捐赠商品 (为了促进国内农业发展必须产自国内) 给那些提供午餐的学校。再次, 为满足营养目标, 计划之初规定了以食物为基础的膳食的具体数量。
除了农业部, 各学区学校也在致力于改善学生餐的营养成分, 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问题二:“计划”管理方面
准入和注册户信誉度等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三:
1. 家庭提供的错误报告。主要是家庭提供的有关家庭人口或者总收入的不准确信息 (有意或无意的) 。
2. 管理方面的错误。在家庭收入和学生方面的统计或者数据传输方面出错。
3. 收入波动。
在学年内, 家庭收入或人口的变动会影响到家庭是否符合的情况。除此三项之外, 出纳员或者审计在汇报过程中有时也会出错。
根据以上问题, 2004年《儿童营养和WIC重新授权法》提出了两条对策:
1.延长合格期限以此来减少过度认证。
2.除了增加合格认证期限, 另一个重要的政策变化就是简化认证的程序———直接认证。
问题三:成本上涨问题
为此学校食品卫生机关实行了一系列方法来减少花销、增加收入, 包括雇佣临时工以减少医疗保险费用、一次性大量购买食物、购买现成品减少人工的使用、减少购买新鲜产品量、通过点餐和餐饮服务增加收入。
当然除了以上问题外, 还有其他挑战。例如:午餐浪费现象、如何处理学校午餐计划和竞争性食品的关系、如何解决接受免费或减价午餐学生与全价购买午餐学生之间隔阂的问题等等。“计划”如何在达到预期目标的同时处理好各方面的问题是需要各方共同做出努力的。
三、启示
1. 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措施:如《90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等。但是这些规范和条例没有法律的强制性和权威性做保证, 至今实施得并不理想。与之相比, 美国在1946年就颁布了《全国学校午餐法》来保证其顺利实施, 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政策来协调各种矛盾。1946年-2007年, 又出台三部法案, 对其进行调整和修改达15次以适应计划的发展。当然, “计划”的成功与国家的关注, 法律的保障, 各学区学校以及家长的积极参与是分不开的。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到:要想使这项计划在中国获得成功, 首先, 要有法律做保障。其次, 要建立顺畅有效的组织机构, 分工明确, 各司其职, 责任落实。
2. 因地制宜,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生午餐补助计划。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均衡, 情况与我国地势分布相似, 分三级阶梯状。且我国有56个民族, 各民族间风俗习惯差异较大, 这更增加了实施的难度。因此, 本人认为, 应该根据经济、民族分布等情况分区域实施。各级管理机构负责实施, 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
3. 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联系, 建立教育共同体。
回顾美国教育改革, 每次都有美国民众的参与, 他们的意见引起美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也是相当密切的, 家长时常会参加学校的活动, 他们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相比之下, 我们的学校与家庭和社会之间就稍显疏远, 仿佛教育孩子只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当然, 学生的主要时间都在学校, 学校应该更关心、爱护学生。但是, 从网络上时常出现学生食物中毒的事件可知, 学校应该完善教育内容, 不但要对学校食品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还要对学生进行营养健康教育, 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同时学校还应该与学生家长多联系, 分发一些有关营养学、教育学方面的小册子来帮助家长认识到如何更好地培养孩子。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提高关注教育的意识, 因为这不仅是个人的事, 更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的大事。
摘要:“全国学校午餐计划”是美国最大的食品和营养援助计划之一。2006年时, 该计划每天为孩子们提供2800, 000顿饭, 平均每年消耗8亿美元。如此大规模的援助计划在实施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些问题, 因此美国从实施这项计划以来不断出台新政策以适应其发展, 从而使它达到最佳效果。我国学校午餐计划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 但至今还未走上正轨, 深层分析美国“学校午餐计划”可以为我国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美国,午餐计划,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谢菲, 《美国中小学营养午餐计划对我国的启示》, 《教育管理》, 2011
[2].韩晴, 《美国学校午餐计划对我国实施学校供餐的启示》, 《理论探讨》, 2010.5
[3].胡秉承, 《美国的学校午餐》, 《国际视野》, 2006.1
[4].郭爱莲, 《国外营养午餐计划对河南省实施学生营养餐供应的启示》, 《教育视野》, 2012.36
8.家长学校实施计划 篇八
关键词:学校管理;家长;策略研究
家庭是我们每一个人最早接触的环境,也是我们受教育的初始,家长对于学生心智发展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当今社会的竞争愈发激烈,家长也愈发重视孩子的受教育情况,但是其往往会忽略孩子除了成绩之外其他方面的发展。因此,家长和学校联合,如何建立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这个问题值得我们进行谈论。
一、互相尊重做好沟通基础
尊重学生是构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及实施机制的基础,国外心理学家曾这样说过,人际之间的任何交往都是相互的,其核心就是要彼此尊重。构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及实施机制时应该体现双方的主体地位,有互动性。但在实际生活中,学校常常是沟通的主动方,发起与家长的谈话、进行谈话后然后结束。而家长就成了被动的一方,总是听完学校的话就结束。所以,让家长在心里感受到与教师的平等地位,才能为有效的沟通打好基础。
尊重家长第一点就是要有礼貌,让家长感受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如果家长被请到了学校进行谈话,学校可以主动给家长位置坐,倒水,进行简单的寒暄,有助于表现出教师的温和和人格魅力。第二,要理智的进行谈话,如果学生犯了错误,不要把不满情绪转移到家长身上,本来是学生的错误却让家长进行承担。第三,在沟通时要有一定的策略,可以在开始时先说一些学生的优点,不要当着家长的面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教育,因为不管怎样,学生是由家长从小教育的,当面听着别人对孩子进行呵斥家长心理肯定会不舒服。可以先和家长单独沟通,说明情况,达到统一的意见。最后就是要尊重家长提出的意见,如果家长有好的方法要虚心接受。
二、构建相互信任的平台
社会学、心理学都对构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及实施机制的过程做过研究,想要构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及实施机制就要先互相信任。如果彼此没有信任就不能完美的构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及实施机制。信任是构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及实施机制的心理基础。学校与家长交谈时有和谐的氛围,彼此都不会心理不舒服。和家长交流时,是一个互动的活动,要语言和情感方面的双方面交流。家长的经历、性格、情绪都会对谈话造成影响。同时在沟通时,学校要能够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教师的教育方法、情绪、理智等会比家长高一些,他们的“望子成龙”心态和学校希望学生进步的心愿是统一的。有很多家长的生活质量、文化水平以及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出现分歧,也有一些家长觉得把学生送到学校后就全权交给教学老师进行教育,其实,这也证明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尊重和信任。相信学校能让学生得到好的发展,受到更好的教育。
学校要使家长感受到自己的责任所在、保持着积极地心态,重视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从而使徐盛的到更好的教育。在构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及实施机制前要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家庭的基本情况,近期做的好的地方和犯的错误,做好相关记录,这样的方法可以在构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及实施机制时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关心重视,以及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家长心中留在好印象,更加信任,从心理就更愿意听取学校的建议从而构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
三、教育方式要因人而异
“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更何况全班那么多的学生,构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来调节方法。总而言之就是要为不同的家长构建不同的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实施机制。
(1)在和受教育水平较高的家长沟通时,要把学生的情况对家长如实的进行反馈,可以让家长主动提出对学生教育的意见,并认真思考,肯定他们的意见,合理的进行采用,并在恰当时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能和学生家长达成统一的目标,团结一致,以此提高对学生的教育。
(2)如果和溺爱型的家长进行沟通时,开始说问题前,可以先对学生的优点长处,最近的进步进行真诚的表扬,然后适当的提出学生的不足之处,理解家长爱孩子的感情,肯定家长教育中的正确点,让家长能够在心理接受你的建议。但是,也要用诚恳的态度提出溺爱会对孩子成长教育产生的不良影响,积极有耐心的劝导家长改变教育的方式方法,帮助家长解决孩子问题。
(3)和“放养型”家长进行沟通时,学校可以多说一些孩子的进步,优点,少说一点缺点,让家长感受到孩子的发展空间,让家长对孩子更有希望和爱心。同时,也要用合适的语言来提出家长的不足,如果继续放任不管会对孩子造成很多不良影响,让家长知道如果孩子得不到家长的关注,心理会出现不健康的因素,增加家长对孩子的关注,让家长和孩子能够多进行情感沟通。
四、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学校有着很多的实际经验和专业的教育技能,但也不可能把任何事做到十全十美。现在社会我们的素质都不断的提高,家长的素质也越来越高,他们的许多建议也能让我们受益良多,得到学习借鉴。而且家长对孩子的心性更加了解,更容易找出孩子的问题,所以在构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及实施机制,学校要适当放下“权威”的一面,虚心接受意见,让教育工作进行的更加顺利,这样也会让家长亲近信任教师,对构建家长参与学校管理的模式及实施机制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霓,叶向红.学校、家庭、社区三方联动促进教育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基于北京市石景山区教育实践的思考[J].教育研究,2012,12:134-139.
[2] 张爱玲.美国马里兰州“家庭与社区参与政策”解读——以巴尔的摩市约翰·罗杰斯中小学为例[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5,06:9-12.
[3] 卞蓉.生态学视角下立体交互式特殊教育资源整合模式构建的实践研究——以成都市青羊区特殊教育中心为例[J].现代特殊教育,2016,06:3-10.
[4] 刘世稳.关于学生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思考——中、美两国“家长参与”状况的对比和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13,02:52-56.
[5] 郁琴芳.中小学校长家校合作理念更新与领导力提升——基于校长专业标准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4,20:79-84.
9.家长学校实施计划 篇九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宗旨,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教师教学行为为前提,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思路,优化教学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自主、高效、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
践行“40分钟课堂”、“先学后教”、“互动探究”,努力打造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以小组合作学习、师生有效互动为主要特征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活动内容与措施
(一)立足常规,夯实基础,增强“高效课堂”的内驱力。
1、充分研读教材
基本要求:要求全体教师理解教材、吃透教材、活用教材。教师对照课程标准,通读所任学科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知识体系、脉络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把握课程整体目标和阶段目标。在此基础上,能够细读当前所教年级教材,吃透教材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作用,能够对教材进行灵活的加工处理,能够就一册书写出高质量的教材分析,写出整册书和单元可行教学计划。
主要措施: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学科教材和研读课程标准,通过骨干示范、同事合作、个人研读等形式,落实本阶段工作要求。
2、优化教学设计
基本要求:教学设计精当。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等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加工,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把每一课教学的知识点与整个知识体系相联系并提出实现整体目标的教学策略。
主要措施:通过加强常规管理,落实备课检查、指导、考核制度,探索集体备课模式。学校为教师有效备课提供充足的课件、课例等资源。
3、讲课精炼高效
基本要求:能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一般情况下,教师连续讲课把握在5-10分钟,做
到精讲、互动(包括学生看书、练习等)有机穿插进行,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实验等媒体的作用,力求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主要措施:开展各学科、各学段、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观摩、展示、研讨活动。一学每人至少一节研讨课,以“高效课堂”为主题,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有计划地组织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走出去,聆听专家课堂。
4.学习主动有效
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一般情况下,每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的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教师的亲和力和教学艺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80%以上的学生喜欢学科教师并对这一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主要措施:落实巡课制,加强检查监督。教师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努力落实高效课堂。学校制定高效课堂达标制度,通过教师申请,学校考核,力争人人达标。
5、训练评价及时
基本要求:完善作业制度,科学合理布置作业,精选精批作业,严格控制作业量,对作业中典型问题进行记载与分析。能科学规范命题,合理安排考试,并重视考后分析。
主要措施:加强教师作业布置和批改情况的检查和讲评,组织作业设计研讨,开展优秀班级作业展评等措施,推进作业设计的优化,使教师形成自主设计高质量作业并及时批改评价的良好习惯。
(二)规范管理,1、规范教学管理
学校建立并实施教情学情通报制。定期召开行政会、年级组会、班主任会、教研(备课)组长会以及教师会等各种例会,及时通报教学情况,总结、分析和讨论学校、年级、学科以及班级的教学工作,推广好的做法,纠正存在的问题,切实突出学校工作以教学为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要实施座谈了解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教情学情分析制。
学校建立定期检查和即时抽查结合的工作问责制。每学期在期中和期末定期进行教学常规检查。同时每周组织教学抽查,检查和抽查都要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结论、有反馈、有记录。同时,健全学校领导巡课和推门听课制度,2、规范教学行为
高效的课堂教学,必须有高效的教学准备环节。教学准备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材的处理、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实验)的整合、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教学方案的形成等。备课做到“五备”。即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训练、备教具。要抓实集体备课。保证集体备课的时间,并把握省力、有效的原则,重点研讨解决个人备课中的疑难问题及教学中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学校教导处要加强引导和督查,真正将集体备课制度落到实处。
课堂是教师实现“高效课堂”活动的主阵地,也是关键环节,是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维品质的主要场所。恪守“五要求”:严格遵守课程表,不私自调课、不随意缺课、不占用自修课或其他课程上课;增强课堂时间意识,不迟到,不拖堂,不提前下课,不中途离开教室;注重形象检点,不携带通讯工具进课堂,体育室外课教师必须着运动服穿运动鞋;尊重学生人格,不训斥、不挖苦、不嘲讽,不将违纪学生逐出课堂,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上课以“40分钟课堂”为教学策略,体现新课程理念,优化教学方法。做到“六高效”: 一是教学内容的高效性;二是教学活动的高效性;三是教学方法的高效性;四是教学交往的高效性;五是问题设计的高效性;六是训练评价的高效性。合理使用教学媒体。课堂教学要整合多媒体和学科教学,使其真正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增强安全责任意识。实行课堂点名制,能及时、恰当地处理课堂偶发事件。课后及时撰写教学后记。通过教学随笔、教学日志、教学案例、教学叙事、教学课例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反思。教龄三年以内的教师原则上每个课时都撰写教学后记,其他教师撰写教学后记数不少于课时总数的二分之一。
3.作业考试的高效性。在强化课内当堂训练、提高反馈矫正实效性的同时,要注重课后作业训练的高效性。教师对学生作业,要全批全改,及时反馈。作业要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教导处对学生作业量及批阅情况要定期检查,抓好落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三)规范教学研究
1、有效的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要做到“四要”:一是教研活动要有计划,学校应制定每学期的教研活动计划,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二是教研主题要有针对性,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应明确,既要聚焦课堂教学中暴露出来的现实问题,又应提升课堂教学高效的共性问题。三是教研活动要注重参与面,学校按照“全员参与”理念设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确定人员的主题发言,其它教师也要有准备的发言任务。四是教研活动要提高实效性,教研活动是教师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要注重结果的生成性,使活动真正成为课堂教学高效的有效途径。
2、有效的授课、听课与评课。
“授课、听课、评课”是最经济、最实用、最方便、最有效的教研活动。一要规划授课。教导处设计载体,开展各种类型的实验课、观摩课、示范课、汇报课、评优课等。每位教师一学年内至少讲校内公开课一节,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讲课一节。二要规定听课。每学期校内听课数,一般教师不少于15节,三年内新教师不少于30节。年级组长、备课(教研)组长不少于20节,分管教学校长和正副教务主任不少于30节,不兼课的党政领导不少于50节。三要规范评课。授课听课后的评课不可或缺,听课教师应对听课内容进行理性的思考分析、归纳,从不同角度审视教学过程和关键事件,通过对课堂实例的评价与交流,寻找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与缺陷,设身处地来探求课堂教学的最佳设计方案,提高驾驭
课堂教学的能力。评课要有责任心,实话实说,不能重听轻评,敷衍了事,不能只唱赞歌,不讲缺点。
3、有效的课例研究
课例研究是联结教育理论与教学行为、研究者和教师的桥梁,是“回归课堂”的主要研究方式和成果表现,是校本教研的有效载体,促进教师实现理论学习向教学实践迁移。按照“问题—设计—实践—反思—总结”基本模式进行课例研究,每个教研组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课例研究活动。
4.有效的课题研究
科研强师、科研兴校是学校内涵延伸和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课题的研究应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在课堂中研究,在课堂中发展,在课堂中生成。选择的课题应来源于自己的教学工作实践,要为自己的工作实践服务,鼓励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要将课题研究纳入学校的正常教学工作之中,与学校的教研活动、学科组活动、正常的业务学习等紧密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学校的日常工作。
10.家长学校实施计划 篇十
一、指导思想
以上级党委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以“强意识、查隐患、压事故、保安全、维稳定”为主题,防控我校发生重大事故、防控不和谐因素,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构建平安和谐校园的创建,确保学校一方的平安。
二、工作目标
以预防重大事故为重心,以学校校园为重点,进一步深入检查、摸清学校各类事故隐患情况,不断加大对事故隐患的整改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整改学校各类重大事故隐患,进一步加强学校重点要害部位监控工作,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三、组织机构及成员分工:
(一)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安保工作领导小组
学校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安全保卫工作领导小组职责:
1、研究制定学校的安全工作方案,组织方案的实施。健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安全工作管理规章制度。
2、指导监督安全工作方案和计划的落实。
3、定期研究学校安全工作,制定整改措施,组织开展安全工作大检查。
4、如遇重大安全事故和突发事件,在校长领导下,组织开展应急求(救)援工作。
成立学校义务安保值日巡逻队:
在上级安保人员未配备到位的情况下,成立由全体教职工组成的学校安保值日巡逻队。实行上学前到放学时这一时段的校园安保巡逻。
具体安保值日巡逻队安排:
(按照学校值周教师安排表对应值周参加巡逻)
(二)落实责任制,明确职责和分工
校长和分管副校长对学校安全及保卫工作负全责,日常具体工作由牟朝书同志主抓。
各口负责主要分工及职责任务:
牟朝书同志主要负责学生安全教育、班级安全管理、疾病的防治、安全管理业务档案等。主要职责任务是:
(1)、指导班级安全管理工作,负责学生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重点抓好交通安全教育、人身安全教育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
(2)、指导班主任搞好学生安全工作。坚持学生考勤制度,严格掌握学生的出、缺勤情况,严防学生擅自离校和逃课。对擅自离校逃课的学生,要及时寻找并与家长联系,防止意外事故发生。重视卫生清扫和劳动中的安全工作,加强保护和防范措施;
(3)、负责学生早晨到校、课间、放学时间的管理,严肃校规校纪,杜绝学生违反纪律象发生;
(4)、抓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处理好学生中发生的矛盾,防止打架伤人事情发生,制止校外不良人员对学校的滋扰;
(5)、负责学校大型活动的组织和安全工作。开展突发事件应急演练等。
四、强化安全工作措施:
1、进一步开展好安全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11.农村学校实施电子备课初探 篇十一
电子备课也叫无纸化备课,包括电子教学设计(教案)、多媒体课件(也称电子课件,包括影像、图片、声音、动画等)、教学资源(音频、视频、文字、图片、参考资料等)三部分,而不是单纯地将纸质备课电子化。
为了保证管理办法的顺利实施,学校成立以校长和教研室主任为组长、以分管校长为副组长的电子备课质量监督领导小组,形成“学校教研室——分管校长(学科领导)——年级备课组”三级管理网络。具体分工为:学校教研室每周五抽查,每月末大检查;分管校长(分管领导)定期(如每周四)检查,每月末大检查;各级部主任和备课组长抓日常管理与督导,随时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一、集体备课程序
1.主备先备,制定初案。提前两个周次由备课组长安排主备教师,主备教师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教师用书》等资料,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课程要求,把握好重难点,编制详细的电子教案(主备第一稿),并在同组教师协助下制作电子课件,查找相关资料。各备课组在分配备课内容时,要求以知识章节或课时为单位,而不能以整个单元为单位。
2.个人修改,形成预案。主备教师一稿备课结束后,将电子备课资料相互转发给同备课组全体教师。全体教师要将相关内容的课时教案通研一遍,以获得最优化的设计为目的,在一稿教案相关位置用蓝色笔迹写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和建议,保存在自己的电脑内(个人修改第一稿),以备说课研讨和学校检查之用。
3.集体研讨,形成通案。在新知识教学前一周,备课组要安排说课研讨活动。先由主备教师详细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过程,并展示电子课件和相关资料(可在“班班通”教室进行)。然后备课组全体成员依据个人修改第一稿进行交流,主备人做好记录,最后由备课组长确定修改方案,由主备人完成修改电子备课,形成通案(主备第二稿),并上传至学校FTP教研平台。
4.二次备课,形成个案。二次备课是提高教学设计质量的重要环节。备课组教师在教研平台下载通案,结合所教班级学生情况、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观摩研讨情况进行二次备课,将修改意见用红色笔迹在共案上进行标注,形成个人的最终电子教案(个人修改第二稿),上传至教研平台指定位置,并标记学年度、学期、年级、学科、上下册、课题等,以备检查,所有上传的备课资料教师均要在自己的电脑中留有备份。
5.组内观摩,主备试教。备课组在每周至少组织一次观摩听课活动,由本课时的主备教师进行授课,同组全体教师参加听课活动。听课结束后,要组织研讨交流,就教案设计、课件和教学资源运用等提出修改意见。
6.教后反思,完善教案。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包括目标达成情况及教学得失等,写在电子教案“教学反思”栏内。根据实际授课情况教师还应对个人修改第二稿再加以修改、完善,以期形成更加完美、理想的教学设计。
二、电子备课要求
1.采用统一的电子备课模板
校教研室提供统一的电子备课教案模板,也可根据学科不同设计新的模板。每篇电子教案应包括教学目标、课型、教学重难点、媒体运用、备课时间、教学时间及授课班级、教学过程设计(要体现课件如何使用,可插入课件画面;教法和学法指导、师生双边活动设计、问题设计、案例设计等)、练习设计、板书设计、作业设计、教学反思等项目。
2.严禁一味地照搬照用别人的教案和课件
教师可以从网络资源中下载相关的电子文档,但要结合学科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吸收别人优点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思考,形成具有自身特点、针对性强、可操作性的创新教案,以达到优质资源充分、合理、有效利用的目的。不允许出现纯粹照搬或复制他人教案、课件的现象,一旦发现有抄袭现象,可以在教学常规检查中扣除考核分。
3.采用统一的编辑格式
⑴页面设置要求
纸张,A4纸。
页边距(厘米),上:2.5,下:2.5,左:3.1,右:3.1。
⑵文字编辑要求
项目填写:宋体五号;正文部分的标题类:一级标题为黑体,二级标题为楷体,加粗四号;正文:宋体五号;段落行间距:25—27;对齐方式:左对齐;缩进左右为0字符,间距段前段后为0行,正文首行缩进2字符。
4.规范资料上传
⑴ 每个年级组在平台上建立三级文件夹:一级文件夹为学科;二级文件夹包括:“学期备课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个人备课”“单元检测题”“阶段性测试题”“主备第一稿”和“主备第二稿”等八个文件夹;三级文件夹包括:“个人修改第一稿”“个人修改第二稿”“电子课件”“练习题”“检测题”和“参考资料”等六个文件夹。
⑵上传流程:在地址栏中输入局域网地址,然后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找到自己的文件夹上传。
⑶ 上传时间要求:每周末下午放学前,将下周教学内容上传完毕,学校教务处和教研室于周末对教师备课资料进行全面检查。
说明:
1.每位教师对自己文件夹内的内容可以进行修改、复制、上传、下载等操作,对其他教师的文件夹可以读取和下载,但不能进行修改;
2.各年级于暑假集体备课时间完成平台建设,校教研室组织展示交流。
3.电子备课要做到“堂堂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在一些必须用也应该用、且能提高教学效率的课时,要制作相应的电子课件,电教设备在学科使用中的覆盖率要达100%,使用电子课件授课的课时数不得少于学期总课时数的70%。
12.家长学校实施计划 篇十二
关键词:垃圾分类,节约型学校,可持续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1. 研究背景
本课题的研究, 旨在结合国家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 北京市政府已向全市市民发出“参与垃圾分类, 建设绿色北京”的号召, 清运垃圾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 不仅占用大量土地、污染土壤、污染水源、污染大气, 而且有碍卫生, 影响人体健康, 甚至危机人类生命安全。
我校作为市级环境教育学校和绿色学校, 师生环境保护意识、节约能源意识已深入人心, 并已初步落实到日常行为之中, 目前正在进一步提高绿色学校的整体创建水平。
2. 研究目标
(1) 知识。寻找并理解学校现行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关系, 进而明确在学校教育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 技能。通过系列探索活动使学生体会观察、思考、倾听、讨论、想像、交流、统计、推理、分析、决策等技能的运用与培养, 发展学生的各种环境保护技能。
(3) 价值观。从现实状况入手, 通过研究使学生从认识到实施垃圾分类, 在构建节约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3. 理论支撑
本课题以《环境学》《生态学》《绿色学校构建理念》等理论为支撑, 通过绿色学校的深入创建, 不仅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教育, 还要通过学校的环境为对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和机会, 着重加深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创建节约型学校的关系的理解, 使学生从小掌握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 并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目的:探索实施垃圾分类的有效方法
2. 意义
(1) 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节约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把在师生中开展节约教育活动摆上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使全体师生从过去那种“地大物博”的思想中醒悟过来。在充分挖掘学校自身潜能、全体师生共建节约学校的同时, 借助社会、家长的力量, 形成一股学校、社会、家庭携手共建节约型社会的强大力量。从而达到让“节约是福”的歌声唱满校园, 并实现“教育一个孩子, 带动一个家庭, 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局面的目的
(2) 实行垃圾分类回收, 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 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功德之举, 是建设绿色家园, 建设绿色北京的需要。
(3) 是国家“建设节约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是功在当代, 利在千秋的大事。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 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工作管理情况。
2. 培训、宣传教育情况。
3. 垃圾容器管理。
4. 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检查监督。
5. 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日常检查。
6. 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处理办法。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全校教职员工及学生为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1) 调查法。引导学生调查校园内垃圾数量、种类情况等。
(2) 行动研究法。从生活实际出发, 从身边发现问题, 亲身研究, 得到体验, 寻找解决垃圾分类的途径。
五、研究的实施过程
1. 第一阶段:调查分析学校垃圾分类情况 (2006年9月)
学校布置各班积极开展“校园浪费我知晓”的调查活动, 小调查员们开始观察学校的各个角落, 用相机拍下浪费的现象, 走访学校的后勤副校长, 询问学校浪费水、电的情况……孩子们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料, 拉开了“节约, 我能行”全校节约共同行动的序幕。在“校园浪费我知晓”的汇报会上, 很多同学都表示要从我做起, 从小事节约, 使更多的同学都有了节约的意识。
2. 第二阶段:制定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明确各自职责 (2006年10月12月)
(1) 成立领导小组。为了扎实、有效地推进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 加大对此项工作的组织协调, 提高各级、各类人员的认识, 我们成立了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校长担任组长, 分管教育教学、总务后勤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务处、总务处、德育处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为组员。通过管理、规划、建设、宣传教育、行动、总结, 把握实际、明确分工、落实责任。校长:负责全面协调工作, 负责全校师生的宣传动员工作, 明确各处室的相关任务;负责资金、场地落实和学校的全面规划。支部、办公室:是核心部门, 负责协调、监督各处室的相关工作;负责定期研究、检查、总结等有关工作;整理原始数据、文件等资料;并负责工作总结及各种总结汇报工作。德育处:负责师生环保意识与行为规范的教育。通过系列活动使全校师生树立绿色观念, 举办相关的专题讲座, 开设图文并茂的专栏;校园洁净, 教室整洁, 卫生无死角, 垃圾分类统一处理, 不对校园及周边环境产生污染。教务处:负责各学科环境渗透教育, 各学科教育中有渗透环境的计划、教案及有关资料。总务处:为活动提供支持与保障, 有表格记载。
领导小组负责全面协调学校各个管理层面的创建工作, 从学校的环境是否已满足了使用者需要, 学校对环境资源的利用程度, 学校的行动对当地环境美化的贡献等方面来评价学校的环境, 并就好环境的标准和如何改变学校环境提出建议, 在此基础上, 领导小组根据校情和已有的绿色教育基础制订详细可行的行动计划。
高度重视课题的研究, 考虑到此课题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需要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投入, 将课题组人员划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研究层, 由7名教师组成, 从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挑选出热心于绿色教育事业, 专业知识扎实、教育教学水平、教科研能力以及敬业精神强的教师担任, 他们主要负责在理论的指导下, 对课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与研究, 并指导其他教师实践研究成果, 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第二层次是实践层, 包括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及学生, 主要任务是将课题研究的成果在教育实践中加以应用, 验证研究成果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为课题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
(2) 确定课题研究模式:确定理论核心—完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分工协作—开展课内外活动—总结提高。
(3) 签订垃圾分类责任书, 提出鲜明目标。加强校园环境硬件建设, 使校园清洁优美、再生资源得以回收和利用。
为提高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的相关知识, 总务处主任作为垃圾分类领导小组的主要成员参加了北京市市政管委、区市政管委组织的培训, 掌握了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的组织、指导方法及相关业务知识。
(4) 制定严格的垃圾分类制度及实施细则。 (1) 垃圾分类:分塑料瓶类、铝箔包类、纸类、废弃物。 (2) 回收时间及地点:物品按类分放, 不可回收类放垃圾筒集中处理, 每周四下午将可回收类交学校废品收购站。 (3) 回收收入:各班回收收入充作各班班费。 (4) 资源垃圾回收检查:各班资源回收列入整洁竞赛评分, 由环保小组每日下午检查, 若发现班级垃圾未分类、分类不全, 除立即登记, 扣除班级整洁竞赛成绩外, 并且要求当场分类, 始准予存放, 废弃物封口丢入垃圾筒。 (5) 实施要点: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及资源回收工作。校区划分垃圾整理责任区, 依各班分配之整洁区实施。资源回收品, 各班各自整理集中于各班存放处, 收购站每周四回收一次。树叶、树枝、杂草及木制类垃圾放到校垃圾筒集中处理。一般废弃物之垃圾丢入垃圾箱, 每日由清洁人员清运处理。列入整洁竞赛评分。
3. 第三阶段:对师生、清洁工进行实施垃圾分类、回收的宣传教育及培训 (2006年10月12月)
为提高师生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 学校利用了一切可利用的渠道, 对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进行了广泛宣传和发动。如:在国旗下讲话时结合学校环境现状, 向学生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 明确我们做到什么, 可以做些什么。学校专设有宣传栏, 利用广播、教学网络播放有关知识及录像, 采取横幅、橱窗、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等宣传形式, 教会学生正确科学地扔垃圾, 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提高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 倡导绿色生活行动, 使更多的资源从源头分离出来, 正确、科学地收集、处理垃圾, 使其尽可能地成为可循环利用的资源保护环境, 从而节约能源, 减少污染。通过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垃圾分类小竞赛、可再生废品回收行动, 学生不但学到了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方法, 还增强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环保的意识, 提高了参与环保活动的热情。学校增设了分类垃圾桶, 师生垃圾分类意识和环保意识逐渐增强。
各班召开主题班会, 黑板报开辟宣传专栏, 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教师利用晨会、思品课等教育阵地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好处;在综合实践课堂上进行区别、分辨, 并进行模拟练习, 防止学生混淆。另外, 学生们用易拉罐或矿泉水瓶两种貌似无用的材料, 经过自己的创意, 制作成有用的东西体现创新的价值。
我们意识到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还远远不够, 对广大家长的宣传也是我们肩上的责任。在家长学校的活动中, 垃圾分类的宣传也成了一项重要内容, 让环保教育从课堂延伸到了社会。
通过垃圾分类宣传教育, 同学们认识到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回收垃圾不但美化环境, 而且垃圾再利用可以节省新资源的开采。生活垃圾种类很多, 且成分复杂, 燃烧排放后对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危害人类身体健康。但是, 很多生活垃圾通过处理后, 能变废为宝, 达到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4. 第四阶段:
研究实施垃圾分类、回收、节约能源的基本途径和方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生活垃圾处理实践中去检验, 通过反馈进行调整, 真正达到化害为利, 变废为宝, 节约能源, 培养学生良好的节约意识和行为习惯的目的 (2007年1月至7月)
(1) 提倡垃圾分类。学校按照垃圾分类的要求, 统一部署, 将垃圾分成三类:一类为废纸、废书、废报、废本;二类为塑料瓶、袋, 易拉罐;三类为不可回收利用物品。一、二类垃圾回收, 并做好记录, 其余不能回收利用的垃圾则及时倒掉。增设了几个垃圾分类箱, 方便师生。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通过生态道德教育, 倡导学生绿色消费。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选择合理的物质消费方式, 尽量限制和减少危及环境与个人身心健康的日用消费品。同时反对任何形式的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教育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保护环境不去接受太多的废弃物, 增加有限能源的利用。
在全校开展“爱护环境, 整洁校园”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全体师生要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 传播环保的理念。为地球妈妈许下承诺:随手拾起散落在地上的果皮纸屑;从今天开始,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做保护地球的小主人。总之, 通过宣传、教育、引导, 强化学生人文素养和良好行为习惯, 绿色环保意识在学生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保护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
(2) 建立学生环保协会, 环保协会会长与会员层层竞选, 学生有了自己的环保组织, 他们的环保积极性空前高涨;学校“环保小卫士”也积极行动起来, 对分类垃圾桶进行擦拭后张贴分类标识, 指导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并由保洁员进行收集和贮运。加强了卫生的督促职能和管理机制。每天中午和课间有“校园环境卫生督察队”的巡视, 对校园内师生的绿色行动进行监督, 成为绿色学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使随意扔垃圾的学生减少了, 促使了各班卫生清扫的更干净、更彻底。
为充分开展环保活动, 各班都由同学们自己组织成立了环保小队, 他们不但平时坚持学习、搜集、交流、宣传环保知识, 而且自觉开展活动, 负责班内环境卫生保洁, 随时清除污物。
(3) 各班也积极开动脑筋, 想办法, 有的废物利用, 把家里不用的纸箱拿到学校做垃圾分类用, 有的班收集可回收垃圾, 做好垃圾分类工作。班级对卫生区认真打扫, 还要进行垃圾分类收集、节约回收, 有效控制学校自身资源的污染。这样既保持了教室的清洁卫生, 培养了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又增强了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养成了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学校校园环境明显改哪, 学生乱丢乱扔的现象大大减少, 学生环境卫生意识显著增强, 还出现了学生主动捡拾垃圾的现象。
(4) 环境教育联系家庭, 走向社会。我校坚持环境教育与家庭、社会互动, 形成“绿色行动”的合力。我们组织了“我和父母谈环保”活动, 让孩子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开展了“小手拉大手”活动, 要求孩子和父母利用节假日一同去参观生态教育基地, 在基地做一件好事、实事、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等, 有的家庭就针对旅游景区内人们随地吐痰, 乱扔废弃物、粘在地上的口香糖、垃圾箱的摆设及垃圾的分类回收等情况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在学生和家长中间开展“为了家园更洁净”“节约能源”活动等, 促进家长与孩子的同步发展。
(5) 我们还将绿色行动向社区延伸, 我们与居委会签署了“为学生提供社区服务活动基地”的协议, 使学生能经常搞一些公益劳动、宣传等;我们建立了“红领巾文明街”, 进行宣传、实践活动。各种活动的扎实稳步开展, 优化了社区环境, 密切了社区关系, 促进全社会都来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扩大了社会影响, 使得一名学生影响一个家庭, 一个家庭辐射一个小社区, 带动了家庭、社区的绿色行动。
5. 第五阶段:
进一步深入研究、搜集资料、整理分析、并着手撰写本课题研究报告并申请结题 (2007年8月至9月)
六、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
研究报告、材料的展示方式:现场活动。
七、研究成果和结论
自从加强了对垃圾的分类回收, 这项工作已有条不紊的在进行中。从对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情况看, 效果还是不错的。学校环境卫生有了一定的改观, 各班的清洁卫生比以前打扫的干净、彻底, 多数班级的教室随时检查都是干净、整齐的, 楼道卫生保持也比以前好。大多数班级养成了自觉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学生卫生习惯好转, 乱扔垃圾的人少了, 多数学生养成了把垃圾装入垃圾筒的习惯, 学生备有垃圾袋, 会自觉的把自己的垃圾放在自已的袋子里, 明显的减少了垃圾乱扔的现象。师生对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和对生活垃圾从源头分类的正确率、容器投放的正确率明显提高, 师生知晓率达100%, 现支持率达80%左右。
工作成效指标:
1. 班级分类情况:
80%左右的班级基本能按要求进行分类, 但部分班级分类不够仔细。相信通过我们进一步的宣传和师生的逐步适应, 此项工作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2. 实际投放效果:师生能够将分类好的垃圾投入相应的容器。
3. 垃圾减量率:约15%。
4. 垃圾资源的利用、分类后可利用物的情况:
可回收的送到收购站, 垃圾处理后变成的有机肥料, 计划用于养花种草。
在市级检查验收中, 我校获得了好评, 被授予先进单位, 平谷区一小的环境教育有了可靠的途径、手段和适宜的方式, 环境教育初步走向了制度化、规范化, 绿色校园、绿色生活正逐步深入人心, 不仅使师生的人文素质得到提高, 学校的环境品质得到改善, 而且通过学生带动家庭, 通过家庭带动社区, 通过社区又带动社会公众更广泛地参与保护环境的活动, 校园美化、绿化、净化, 为师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通过垃圾分类, 环保理念永在师生心中。
参考文献
[1]张益, 陶华.国外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垃圾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实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2
[2]郭广寨, 陆正明, 石峰.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置系统的选择[J].上海环境科学, 2002, 21 (7)
【家长学校实施计划】推荐阅读:
2022——2023家长学校计划10-16
家长学校培训计划11-08
小学家长学校教学计划07-18
家长学校教学工作计划08-22
家长学校教学活动计划09-18
家长学校师资培训计划11-16
2018家长学校教学计划11-16
2022家长学校教师授课计划、总结07-19
南康市第六小学家长学校工作计划07-27
2007学年冯贝堡初中家长学校教学计划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