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和防范(钱丹萍定稿)(精选10篇)
1.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和防范(钱丹萍定稿) 篇一
浅谈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与管理(财务会计毕业论文)
摘要
应收账款是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实质上是企业为客户提供的一种商业信用。应收账款的形成,一方面有利于企业扩大销售,减少存货,提高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由于种种不易控制因素,会使企业面临较高的应收账款的风险。应收账款的风险伴随应收账款的出现相应而生,它是指应收账款款项长期难以收回时影响企业的效益,甚至形成呆账、坏账的不确定性。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应收账款的风险是客观存在且对财务状况影响较大。只有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规避,才能有效发挥应收账款的积极作用。本文试在分析应收账款的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解析应收账款风险对企业的影响,针对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
在的问题探索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与管理对策。
关键词:应收账款;应收账款的风险;应收账款管理;风险规避;
abstract
account receivable is creditors rights which arise from selling goods and offering service ,essentially it is a commercial credit provided for customers.on one hand ,the form of accounts receivable are favourable to promote sales,reduce stock,and as well as improve market competition.on the other hand,there will be a high receivables risk confronted by enterprise because of kinds of uncontrollable factors.the reveibables risk is defined as uncertainty for the bad bebt ,which will influence the profit in the long term with loan hard to be recalled.the receivables risk objectively eists ,which eerts a great impact on finacial situation.only if the enterprise reasonablely analyses and takes
aversion action it can fully take advantage of accounts receivable benifits.this paper in the analysis of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arising from the main risk, risk analysis-to-business accounts receivable,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for enterprises that eist to eplore the issue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prevent and manage.key words: account receivable ;receivable risk;account receivable manage;risk aversion
前言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主要流动资产之一,对其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竞争激烈的白热化,企业为了稳住自己的销售管道、扩大产品销路、减少存货、增加收入,常常需要向客户提供信用业务,这样就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应收账款的形成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且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能否按期顺利收回应收账款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现金流量周转速度,如果不引起重视可能会导致企业难以持续经营。因此,加强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管理是企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应收账款风险的成因
(一)企业经营环境的影响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作为市场一份子的企业,为了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常常采用赊销手段来壮大自己的市场占有份额,尤其是在市场疲软、银根紧缩、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赊销对企业销售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更重要的促销作用。在这种销售策略的推动下,企业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经营的危险性与日剧增。
(二)企业内部的原因
第一,内控制度不健全,管理职责不清。企业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经济合同和相关的档案数据保管不完善,是应收账款管理工作的重大缺陷之一。
第二,指标体系不科学。企业在设置考核指标时,往往
过分强调产值、收入和利润指标,没有对应收账款的回笼和存货占用资金的情况进行考核,导致经营者盲目地追求产值、追求收入、追求利润,而对应收账款却无人问津。
第三,缺乏应有的风险意识。企业在建立信用关系时,常常忽视对客户资信的调查了解,在进行业务来往时,采用先交货后收款的方法来盲目地追求市场占有率,从而为应收账款的发生和回收带来了风险。
第四,日常管理工作不到位,清欠手段单一,办法不多,力度不够。首先,没有定期对账,造成时效中断;其次,财务、审计、监察等部门未能很好地履行监督管理职能;最后是有关责任人责任心不强,收回收不回不关自己的事,造成企业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二、应收账款风险对企业的影响
(一)应收账款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
企业通过赊销不断扩大销售,随着销售的增加,应收账款不断膨胀。应收账款的增加直接影响到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和现金流量。如有大量的应收账款不仅削弱了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而且随着现金流量的减少,又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周转能力,使得一些单位虽有良好的盈利状况,但却有利润、无资金,账面状况不错而资金匮乏,进而引发财务危机。
(二)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对企业盈利状况的影响
如果企业应收账款数额过大,其实现的利润就会包括大量的应收账款,尤其是逾期应收账款对企业的危害直接体现在坏账风险上,致使企业存在利润风险。
三、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一)实行应收账款的计划管理与动态管理
对应收账款实行计划管理,有助于应收账款能够按着企业希望的目标逐渐回收,达到减少应收账款、增加企业现金流量的目的。因此企业在下达每年的预算时,对应收账款的年末余额和回收期都设定了一个相对积极的计划数,使企业的销售策略和回收策略都围绕这个计划数进行,即在产品走俏时,赊销规模从紧;产品疲软时,从宽;资金紧张时,从严;当赊销规模接近警戒线时,应断然采取措施,暂停赊账业务。
应收账款的动态管理是企业对应收账款实行随时跟踪,并根据应收账款发生时间长短,定期对欠款客户、欠款金额、逾期时间等进行列表排队、账龄分析和分级管理,及时调整收账策略与方案,达到减少坏账损失目的的一种方法。通过分级管理,有利于清晰地了解每笔应收账款的实时状态,使管理更加有针对性,应收账款的额度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按规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企业业务往来中,有商品赊销就存在坏账风险。为了将坏账风险降到最低且坏账发生时不至于引起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收支的困难,就要预先按规定比例提取坏账准备金,在坏账实际发生时,再冲销已提的坏账准备。提取坏账准备金的方法一般有以下三种:
1.账龄分析法。账龄分析法是依据应收账款拖欠时间的长短来分段估计坏账损失的一种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促使企业采取有效的积极措施。
2.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我国现行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可以按应收账款年末余额的3‰一5‰计提坏账准备。在此方法下各末的坏账准备余额和应收账款余额相配比,保持一定的计提比率,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以其净额计入资产总额,避免了资产虚增,符合谨慎性原则。
3.赊销百分比法。赊销百分比法是指坏账损失的产生与赊销业务直接相关,坏账损失的估计数应在赊销净值的基础上乘以一定比率来计算。赊销百分比法的基础是赊销净额,它反映的是一个时期的数字,以其为基础计算出的坏账损失估计数也是时期数,即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金额。
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计提坏账准备金的方法,为企业今后的顺利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三)实行应收账款的责任管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
在应收账款的管理上,将“应收账款回收率”直接与单位职工工资收入和单位的经营承包考核挂钩,实行责任管理,树立高度重视意识,将应收账款的管理由财务部门、营销部门共同完成,充分发挥企业会计的监督职能,辅助应收账款的回收,从而形成一种清晰的权利、责任关系。
建立应收款挂账审批制度,实行“谁审批,谁负责”的办法,对每一笔应收账款业务的发生都明确责任人。各单位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情况,赋予不同级别的人员不同金额的审批权限,超过审批权限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同意后方可批准,金额特别巨大的,需报请企业最高领导批准。
建立营销责任制,引入激励机制,实施奖惩措施。企业可以将欠款回笼作为考核营销部门及营销人员业绩的主要依据,并建立指标考核体系,根据指标完成情况与营销人员的经济效益挂钩,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从而加速应收账款的回收。
(四)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估,确定赊销规模
引入客户信用管理机制,对拟赊销的客户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经营能力、以往业务记录、企业信誉等进行深入地实地调查,根据调查的结果来评定其信用等级,并建立赊销客户信用等级档案。同时根据不同用户的信誉等级差别,结合产品市场占有率、市场需求状况及趋势变化等,合理确定每一个客户的销售政策。对于资信差的客户采用现款交易,对资信一般或者较好的客户在现款不被接受的情况下采用承兑汇票的方式,对于资信好的客户则采取分期收款的方式,但在期限和累计金额上要有明确的规定。
(五)实施积极风险转移机制
对部分不能收回的账款可实行风险转移:首先可以采取资产流动性上的转移,即将应收账款转化为流动性和索取权更强的应收票据,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坏帐损失的发生;其次是对象上的转移,以其应收账款的部分或全部为担保品,在规定期限内向金融机构借款,也可以将应收账款全部出售给金融机构,这样就将应收账款回收中存在的风险部分或全部转嫁给了金融机构;最后还可以实行方向上的转移,当发现应收账款很难收回时,我们可以灵活处理,从客户手中购回自己需要的资产,以抵补这部分应收账款,即企业可以将这部分应收账款看作是事先预付给客户购买资产的款项,实现了应收账款方向上的转移。这样就把不能收回或收回希望很小的应收账款进行了有效地转移,从而避免了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和经营危机。
结论:综上所述企业经营者对应收账款通过正确、科学地分析,采取一切积极可行的策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规避应收账款风险,逐步减少企业的应收账款,以期加速应收账款周转率,增加现金流量,减少坏账损失,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从而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轨。
致谢: 通过对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使我受益非浅,弥补了自身知识的欠缺,在此忠心地感谢学校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各科老师给予了我细致的学习辅导,以及对我的支持与肯定!
参考文献:黄明川.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成因及管理.商业会计,(7): 乔秀霞.降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风险的途径.经济师,(6)王雪辉.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经济技术协作信息,(8)陈永波.企业应收账款信用管理研究.科技咨询导报,(2)
2.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和防范(钱丹萍定稿) 篇二
一、企业应收账款形成原因
发生应收账款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商业竞争。
这是应收账款形的主要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存在着激烈的市场竞争。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迫使企业以各种手段扩大销售, 扩大市场占有率, 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出于扩大销售的竞争需要, 企业除利用产品质量、价格、品牌、售后服务、广告等手段外, 赊销是扩大产品销售的重要手段之一。因为对于同等的产品价格、类似的质量水平、一样的售后服务, 实行赊销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额将大于现金销售的产品或商品的销售额。这是因为顾客从中得到了好处。基于上述原因, 赊销或其他优惠方式销售产品越来越多的被企业所采用, 于是就产生了应收账款。
2. 销售实现和收到款项的时间差。
企业发出商品后, 向购货单位开出销售发票, 并在当期确认了销售收入, 货款却往往没有同步收回, 导致物流与资金流脱节。这种商品销售和收到货款时间的不一致性, 导致了应收账款的产生。通常, 结算手段越落后, 结算所需的时间就越长。同时, 购销单位之间距离远近、销售结算方式的选择及内部结算单据传递的及时性等都有可能导致应收账款的产生。
3. 滥用商业信用。
由于很多企业的销售部门人员工资与销售额挂钩, 所以销售部门为了部门利益会片面的追求销售额的增加而不考虑销售收入是能够按时收回, 还有的个别领导或销售人为了自已的政绩或其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不严格地履行商品赊销审批手续, 滥用商业信用, 导致应收账款的大量发生。并且这样的应收账款很可能不能按收回, 会给企业带了很大的损失。
二、应收账款给企业带来的风险
虽然应收账款的形成能促进企业产品的销售, 扩大市场占有率, 减少库存商品的保管理费用等对企业有利的方面, 但不可否认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风险:
1. 坏账损失风险。
企业的应收账款发生以后, 只要是经过了对顾户正常的信用评估, 履行了严格的赊销审批程序, 应收账款就应该能按时收回。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 市场情况有时难以预料, 原来一些效益好, 守信用的顾客的经营状况和财务况如果发生严重恶化, 他们就不能按时履行偿还义务, 严重的会导致企业发生坏账损失, 特别是对于企业滥用商业信用形成的应收账款收不回的可能性更大, 会使企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
2. 资金周转风险。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种资金投放, 是为了扩大销售和盈利而进行的投资, 因此, 企业应收账款的发生后, 自已的资金无偿地被客户使用, 如果不对应收账款的发生加以控制, 对已发生的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 就会使企业的应收账款总额越来越大, 流动资金会大量地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 致使企业现金发生短缺, 资金周转产生困难, 财务风险加大, 严重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
3. 经营成本增加的风险。
企业应收账款形成后, 特别那些超出信用期仍未收的应收账款, 企业为了按时将其收回, 将会发生很大的收账费用。另外, 由于应收账款占用了企业的流动资金, 使这部分流动资丧失了其他投资的机会, 这样企业的机会成本就增加了。由于企业的应收账款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 企业为了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 不得不筹措资金来弥补企业流动资金周转需要, 会要发生很大筹资成本。因此, 应收账款的存在会使企业的整个经营成本增加。
三、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
为了合理有效的防范应收账款的的风险, 企业应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制定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
应收账款赊销的效果好坏, 依赖于企业的信用政策, 为了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企业应做好下面三个方面的工作:
(1) 确定恰当的信用期间。信用期间是企业允许顾客从购货到付款之间的时间。信用期过短, 不足吸引顾客, 在竞争中会使销售额下降;信用期过长, 对销售额增加固然有利, 但又会加大管理费用的发生和增大产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性。因此, 企业必须慎重研究, 确定恰当的信用期。信用期的确定, 主要是分析改变现行信用期对收入和成本的影响:延长信用期, 会使销售额增加, 产生有利影响;与此同时, 应收账款、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 会产生不利影响。当前者大于后者时, 可以延长信用期, 否则不宜延长。缩短信用期, 情况与此相反。
(2) 准确地评估客户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指顾客获得企业的易信用所应具备的条件。如果顾客达不到信用标准, 便不能享受企业的信用或只能享受较低的信用优惠。企业应主要从的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等五个方面对顾客信用标准进行评估, 也就是“五C”评估法。其中品质是首要因素。
(3) 制定合理的现金折扣政策。现金折扣是企业对顾客在商品价格上所做的扣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吸引顾客为享受优惠而提前付款, 缩短企业的平均收款期。另外, 现金折扣也能招揽一些视折扣为减价出售的顾客前来购货, 借此扩大销售量。企业采用什么程度的现金折扣, 要与信用期间结合起来考虑。不论是信用期间还是现金折扣, 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收益, 但也会增加成本。企业在确定现金折扣的大小时应当考虑折扣所能带来的收益与成本孰高孰低, 权衡利弊, 抉择决断。
2. 制定并严格执行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制度。
搞好销售与收款的内部控制是整个会计控制的一重要一环, 是保证应收账款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 企业应制定严格的销售与收款内部控制制度并在销售和收款业务中严格执行。
(1) 建立赊销审批手续。赊销业务应遵循规定的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 对符合赊销条件的客户, 应经审批人批准后方可办理赊销业务。超出销售政策和信用政策规定的赊销业务, 要集体决策审批, 不得盲目追求销售量而滥用信用, 要尽量少产生应收账款, 提高应收账款的质量。
(2) 销售与收款职能应当分开。单位销售与收款职能应当分开, 销售人员应当避免接触销售现款, 单位应将销售收入及时入账, 不得账外设账, 不得擅自坐支现金。对于没收回的应收货款, 财务部门要及时通知销售部门催收。
(3) 对应收账款的收回情况进行监督。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时间有长有短, 有的尚未超过信用期, 有的则超过了信用期。一般来讲, 拖欠的时间越长, 款项收回的可能性就越小, 形成坏账的可能性就越大, 对此, 企业应实施严密的监督, 随时掌握回收情况。实施对应收账款回情况的监督, 可以采用账龄分析法, 对不同拖欠时间的欠款, 企业应采取不同的收账方法, 制定出经济、可行的收账政策, 确保应收账款的及时收回。
3. 制定合理的收账政策。
(1) 在制定收账政策时应明确应收账款回收责任并充分考虑激励因素。应收账款回收责任明确与否实质上是根据不同的理念进行管理制度设计的结果。在对多家企业的实践调查和财务分析过程中发现, 制度设计中责任明确、激励目标突出、激励指标明确对于应收账款的回收、变现至关重要。
(2) 对逾期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应确定不同的催收方式, 尽快收回, 减少坏账的发生。企业对各种不同过期账款的催收方式, 可按照如下办法进行:对过期较短的顾客, 不过多的打扰, 以免将来失去这一市场;对过期稍长的顾客, 可措辞婉转地写信催收;对过期较长的顾客, 应频繁的信件催款并电话催询;对于过期很长的顾客, 可申请有关部门仲裁或提起诉讼。企业制定收账政策时, 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尽可能的减少收账费用。从上所述, 应收账款的产生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不可避免的, 应收账款的存在会给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风险, 因此, 企业应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控制, 从而减少应收账款的风险, 提高资金的使效率。
参考文献
[1]许文珍:浅析应收账款管理.税收与企业, 2002年第5期
3.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和防范(钱丹萍定稿) 篇三
【关键词】 应收账款 企业 风险 制度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为了及时占领市场,经常会冒险采用赊销政策,造成应收账款的不断上升,高额的应收账款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入,造成企业资金周转不畅,严重的使企业经营因此陷入困境,甚至造成资不抵债。因此,如何减少企业应收账款过大而带来的损失已成为每个企业财务管理的一个重点。
1.应收账款的含义
应收账款是指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供应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向客户收取的全部价款及价外费用,如代垫的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应向购货单位收取的增值税等。它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促进销售;二是减少存货。所以它一方面为企业带来了效益;另一方面也因为赊销的货款收不回来,形成了呆账、坏账,从而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
2.我国企业应收帐款管理中面临的风险
2.1应收账款的大幅度上升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近年来,除了外部融资难度逐渐加大外,企业应收账款逐年增加,占用企业运营资金,导致企业的资金周转紧张,尤其一些上市公司募集的资金并没有投入到资本项目中,而是抽取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营运资金的周转,这样必然会使企业丧失其他投资的收益,从而加大了企业潜在的损失即机会成本;另外,应收账款逐年递增,导致其相应的管理费用和坏账损失也随之增加,扩大了企业的成本,最终影响企业利润。
2.2对企业营业周期产生影响
不合理的应收账款存在,延长了企业的营业周期,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影响工资的发放和原材料的购买,从而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2.3发生坏账的风险
持有应收账款就有发生坏账损失的可能。据统计,近几年我国企业呆账、坏账金额占应收款总数的比重,远远超过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3‰~5‰坏账准备提取标准。当发生坏账时,不仅账面利润虚盈,而且会发生更大的亏损,使公司潜伏着破产、倒闭的巨大风险。
2.4减少企业的实际支付能力
由于会计上采用权责发生制为计量原则,根据这一原则,将本期尚未收到的现金收入也确认为本期收入,因此,应收账款能使企业增加利润。但由于权责发生制使收入的发生与现金的实际流入并不一致,賒销最终会导致账面利润与企业实际支付能力不符,甚至会出现盈利能力高,而支付能力低的情况,从而给经营者的决策带来失误。目前在股票市场上,某些上市公司年终因缺乏足够的现金支付股利,往往采取低现金股利、高股票的分红政策,就是明显的例证。
3.防范应收帐款风险的措施
3.1加强日常应收帐款管理
3.1.1严控应收账款管理过程
日常管理的工作需要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分工协作完成。财务部主管应收账款的会计每周对照信用档案核对债权性应收账款的回款和结算情况,严格监督每笔账款的回收和结算。根据每一笔应收账款发生时间的先后滚动收款,可以及时了解客户赊购商品的销售动态,及时了解客户的财务资金状况,及时处理有关业务事宜,还可以减少对账的工作量。
3.1.2制定合理的信用制度
对应收账款进行信用管理,是提高应收账款投资效率,降低风险损失的根本保障,也是销售控制的主要措施。企业应结合行业特点,充分权衡应收账款风险、收益、成本的对称关系,通过民主、科学、集体决策机制,前瞻性地考虑信用政策对赊销业务的影响,制定本单位的信用政策,明确企业赊销业务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以及客户违约时的收账方针,并在充分了解和考虑客户的资信程度基础上,谨慎选择客户,以有效地促进应收账款信用控制的良性循环,及时发现问题,采取适宜对策,加速账款回收,降低应收账款风险损失。
3.2强化应收账款会计控制
3.2.1建立账龄分析与清理核对制度
一方面企业财务部门应密切关注赊销货款的回收情况,建立经常性的账龄分析制度,把逾期未收回的赊销欠款当作工作侧重点,提示信用管理部门对逾期客户的资信等级进行调查分析,检讨现有的信用标准和信用审批制度是否存在纰漏,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调整、改进和完善,以防发生新的拖欠;另一方面应收账款作为企业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组织定期清理,分户函证核对 督促销售部门及时组织催收,必要时通过法律程序行使追索权,防范因时间过长潜移默化为不良资产,最大限度地抑减应收账款逾期拖欠造成的坏账损失风险,进而取得良好的应收账款收现率,优化应收账款的资产机构。
3.2.2谨慎计提坏账准备
财会人员应依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遵循谨慎性原则,建立坏账准备金制度。对坏账损失准备金的计提,应结合已实施的账龄分析和函证核对情况,分析债务人的实际偿债能力,认真进行独立审查,分户进行合理预期,足额提取坏账准备金,以缓解坏账损失对企业日后的财务状况产生突发性的影响,杜绝坏账准备成为企业财务成果及领导手中利润的“调节器”。
3.3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
由于信用销售产生了应收账款,而应收账款的形成又增加了企业潜在的风险,特别是现在,绝大多数企业都面临“销售难、收款更难”的双重困境。根源在于企业内部缺少适当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缺少系统的应收账款风险预警体系。因此,在外部环境尚未建立系统的应收账款体系的情况下,企业应在内部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应收账款风险预警体系,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把应收账款的风险降至最低。合理完善的应收账款风险预警体系应当包括两个方面即预警防范和预警处理。
作为系统的方法,对预警机制尚需进行以下的完善工作:(1)根据公司业务和销售特点,规定每半年或一年对各客户的应收帐款预警指标进行修订,通常以适量减少赊销额和缩短赊销期为主。(2)增设应收帐款总量预警指标和比例预警指标。总量预警指标即对集团公司应收帐款总额设定一个最高限额,不得突破。这一最高限额应低于各下属企业最高限额之和。比例预警指标即规定应收帐款总额不得突破流动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可以是应收帐款总额对预付货款总额的百分比。(3)确立预警指标报告制度,包括常规报告和紧急报告。常规报告可按季度进行,而当某一客户一旦突破或面临突破预警指标时,则应紧急报告以采取措施;当总量预警指标和比例预警指标突破或面临突破时,也要紧急报告。预警指标报告制度应明确规定报告责任人和报告程序等要素。
参考文献:
[1] 耿丽.关于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思考[J].审计月刊,2009(10).
[2] 赵爱良浅析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J].财会通讯(理财版),2006(4).
[3] 朱勤丰.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治理对策[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7(3)
4.浅析应收账款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篇四
浅析应收账款风险及其防范对策近年来,个别公司的应收账款不断增加,大笔应收账款逐年沉淀,无疑加速了其资产质量的恶化,并严重影响着公司的再生产能力,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企业的当务之急。本文只研究公司由于赊销而产生的债权——应收账款风险以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本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应收账款形成原因及风险,主要介绍了应收账款定义、产生原因、应收账款风险对公司的危害。第二部分主要论述防范应收账款风险的主要对策。
一、应收账款形成原因及风险分析
(一)应收账款的含义及产生原因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材料、提供劳务等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收取的款项。它是在商业信用条件下由于赊销业务而产生的,包括应向债务人收取的价款、增值税额及代替购货方垫付的运杂费。
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为了扩大市场份额,除了价廉、物美和质优的产品因素外,企业所采取的销售手段也相当重要。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客户一般力争赊购产品,这实际上是客户在赊销期内从销售企业获取的一笔无息或贴息贷款。销货方企业为了抢占市场,扩大销售,从而最终获取更大利润,也纷纷运用各种赊销方法来招揽客户。
(二)应收账款风险对企业产生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应收账款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拖欠风险和坏账风险。拖欠风险指客户超过规定的信用期限付款使企业蒙受的损失。坏账风险指企业应收账款无法按照发生数额收回,形成坏账而造成的损失。拖欠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化为坏账风险。如果应收账款迟迟不能收回,就会增加企业的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导致生产停滞。一旦应收账款成为坏账、死账,就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由于应收账款在回收时间和回收数额上的不确定性,个别企业的期末应收账款总量居高不下,巨额的应收账款对企业产生许多不利影响为:
(1)应收账款占有流动资金数额大,加剧了企业周转资金不足的困难。企业在赊销产品时,确认收入发出存货,货款却不能同时收回,而企业对逾期不还款的客户不能采取相应措施,致使企业流动资金被大量占用,长此以往必将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使企业货币资金短缺,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开支和正常生产经营,陷入困境。
(2)应收账款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使企业存在着潜亏或损失。目前,我国企业确认收入时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发生赊销的账务处理为,借记“应收账款”科目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或“其它业务收入”科目。将赊销收入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本期利润的增加并不能表示本期实现的现金收入。根据谨慎原则,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应收账款自行计提坏账准备,但在实务中,为了便于纳税,有关税法、行政法规中明确规定,计提比例一般为3‰——5‰。如果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存在,存在坏账的可能性也会随之增加,即实际发生的坏账损失远远超过提取的坏账准备。这样,等于夸大了企业的经营成果,而对可能发生的损失不能充分估计。
(3)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现金流出的损失。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
(4)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资金机会成本损失。首先,被应收账款占用的资金,客观上要求在经营中加速周转,得到回报,但由于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特别是逾期应收账款的比例在不断上升,导致被占用在应收账款上的资金丧失了其时间价值。同时,因大量资金被沉淀,借款时间被延长,增加了利息费用。
巨额应收账款对企业带来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在我国,企业出现巨额应收帐款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企业外部环境原因及企业自身原因。
(1)外部环境原因
在我国,信用管理刚刚起步,有关信用管理的法律环境建设几乎是空白;我国目前进行信用管理的单位还主要限于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企业很少进行信用管理;社会信用意识薄弱,不少企业不重视自身的信用,恶意拖欠账款,结果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信用危机。赊销是商业信用的一种形式,在信用环境不良的情况下,随赊销产生的应收账款则缺乏回收的保障。
(2)企业自身原因
我国企业大都没有树立正确的应收账款管理目标,管理层缺乏风险意识,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企业的现金流量,以及未对应收账款按风险程度进行分类管理。
应收账款风险及其对企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应收账款不断增加,易造成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不断增加,一方面使流动资金出现短缺;另一方面又迫使企业不得不举债经营。为了维持经营,企业在高负债率经营的情况下,以大量举债为生。此举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费用,致使经济效益下降,而且也使企业脱离良性循环的轨迹,逐渐迈向资不抵债的边缘。
2.现款回收率低,贴现成本高
企业为了及时收回货款,大量吸纳承兑汇票成为可能。有的企业现款回收率不足30%,承兑汇票占50%以上,为及时变现应急,不得不承担高额的贴现息。
3.易货交易相互抵账,成本上升效益下滑
易货交易相互抵账、抹账来清理应收账款实属企业间的无奈之举,多数以物抵债的价格都高出市场价格的30%以上。抵回的实物,企业一方面再以高价抵出;另一方面则根据需要用于生产或以当前市价赔款销售,其结果是企业获取了维持基本生产所需物资或资金,但都承担了巨额损失,出现了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
二、防范应收账款风险的主要措施
针对上述风险,笔者认为防范应收账款风险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方面:
(一)结合市场需求,制订合理的销售政策,降低赊销的比例
企业应当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合理细分市场并确定目标市场,根据不同目标确定的具体需求,确定定价机制和信用方式,灵活运用销售多种模式,促进销售目标实现,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公司拥有某种先进技术,开发研制出的新产品刚上市时,即供不应求时,市场很紧俏,企业应实行现销政策;随着某项技术的普遍应用,市场上有很多公司能够生产同样的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企业可采用适当的赊销政策;在某项技术即将被淘汰时,对积压的存货,可以适当降低信用标准,提供优质服务等进行赊销降低企业的收账风险。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成立信用管理部门
企业应当建立和不断更新维护客户信用动态档案,由信用管理部门对客户付款情况进行跟踪和监控,提出划分、调整客户信用等级的方案。根据客户信用等级和企业信用政策,拟定客户赊销限额和时限,经销售、财务等部门相关权限的人员审批。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运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集成企业分、子公司或业务分部的销售发货信息与授信情况,防止向未经信用授权客户发出商品,并防止客户以较低的信用条件同时与企业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子公司进行交易而损害企业利益。
针对个别公司在对货款的催收上部门之间责任不清、相互推诱这一现象,笔者建议公司应成立专门管理应收账款的部门。该部门可由经验丰富的财务和销售人员组成。这一部门要建立应收账款的审批制度,每笔应收账款的发生都应经该部门的严格审批。经过审批的应收账款应由财务人员进行催收;而未经审批的应收账款由销售人员负责催收。这样可以减少销售人员因一味追求销售额盲目赊销而产生的应收账款。审批制度的建立,减少不必要应收账款发生的同时也促成应收账款早日收回,减少企业坏账,加速资金周转。应收账款专门管理部门还可以使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工作质量。
(三)制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政策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放账销售,即赊销,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政策一般包括建立客户档案、进行客户评价、制定信用限额等步骤。首先,建立和管理客户应收账款风险档案。客户的档案记载客户的基本资料,是制定信用限额的基础。对于新客户,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首先必须获取客户的基本资料,如:客户名称、经营范围、公司背景、经营状况等,以作为确定客户资信等级的基础。同时,还要注意客户档案的管理和更新。其次,进行客户评价。在为新客户或现有客户制定信用额度前,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必须掌握客户提供书面的申请,客户财务报表的分析结果、客户资信报告等资料。同时,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也应该考虑市场竞争、申请授信的客户对公司利润的重要程度、公司管理层和销售部门对销售业务的看法等因素。然后,制定信用限额。信用风险管理部门首先应该制定一个企业的总信用控制额度。其次在总控制额度的限制之下,通过客户资信评价结果,将授信额度在要求授信的企业客户之间进行分配。最后,设计出提高信用额度但不提高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方法。企业的信用额度一旦制定,企业中的`各个部门和人员就必须遵守,不能超越信用额度开展业务。但是企业的业务在不断的增加,赊销比例在竞争中可能也在不断扩大,这就要求企业在赊销加大的同时,控制住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企业可以采用抵押、担保、提高销售价格等方式降低应收账款风险。
(四)建立合理的收账程序
一般的收账程序为:信函通知,电话传真催收,派专人进行面谈,最后进行诉讼。当催收逾期的账款遭到拒绝时,企业首先应分析现行的信用政策是否存在不合理之处,对违约的客户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看是否是恶意拖欠,如果是恶意拖欠且该客户以往的信用品质较差,只能通过法律渠道解决。对信誉良好的客户,对刚过信用期限的客户可措辞委婉的写信催收;对逾期较长的客户应在频繁的去电发函的基础上,再派专人进行沟通,尽量在友好的氛围中妥善解决应收账款的拖欠问题;()对逾期很长的账款在去电发函,派专人催收无果的情况下,提请有关部门仲裁或提起诉讼;对即将破产的客户,应及时向法院起诉,以期在客户破产清算时得到补偿,减少企业损失。
(五)重视销售合同的签订,避免出现合同纠纷
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以此作为开展销售活动的基本依据。签订销售合同前,企业应指定专门人员与客户进行业务洽谈、磋商和谈判,关注客户信用状况,明确销售定价、结算方式、权利与义务条款等相关内容。重大的销售业务谈判还应吸收财务、法律等专业人员参加,并形成完整的书面记录;企业应当建立健全销售合同订立及审批管理制度,明确必须签订合同的范围,规范合同订立程序,确定具体的审核、审批程序和所涉及的部门人员及相应权责。审核、审批应当重点关注销售合同草案中提出的销售价格、信用政策、发货及收款方式等。重要的销售合同,应当征询法律专业人员的意见;销售合同草案经审批同意后,企业应授权有关人员与客户签订正式销售合同。
5.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和防范(钱丹萍定稿) 篇五
摘要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也是一项风险较大的资产。完善应收账款管理机制,对加快货款回收、防范财务风险、提高经营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与规避风险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 应收账款 管理 制度 规避 财务风险
一、我国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
中国加入WTO后,正在快速融入全球化经济的阵容中,市场经济进一步深入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界以及每个人都面临了一个充满挑战、威胁和19倍速变化的新环境。在这种新环境下,我国大部分企业为增加销售收入、确保利润,开始大量营销,越来越多的采用赊销策略,从而导致售后不能快速、全数收回款项,导致企业应收账款余额的增加。
我国大部分的企业赊销比例呈逐年上升之势,应收账款总体水平居高不下。据专业机构统计,我国企业的赊销比例在逐年上升,目前约占企业销售收入的50%左右。一些企业赊销的比例甚至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90%以上。
企业之间相互拖欠严重,造成企业的流动资金严重不足。企业间“债务链”等问题普遍存在,大部分企业资金不足,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因为融资困难,加上应收账款居高不下,更使得资金严重不足。这种状况的存在无疑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如何有效地管理应收账款,目前已成为企业管理和生死存亡的重要课题。
(一)应收账款的成因
造成企业出现应收账款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竞争压力所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业已形成的买方市场使企业间竞争加剧。一些企业出于竞争的需要,为了扩大产品销售和市场占有率,不适当地采取赊销方式,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大量增加。二是制度不健全。一些企业管理者侧重于日常的成本支出控制,对现金的流出有较为严格的审批制度,但对应收账款及赊销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够重视。有的企业赊销审批程序不规范,在对赊销对象资信情况缺乏充分了解的条件下,贸然发货。此外,销售与收款的不同步性使得企业营销人员侧重于销售而较少考虑清收欠款,加之清收欠款力度不够,导致企业应收账款不能及时收回。三是合同签定及履行存在不足。一些企业在签定合同时,未能就合同条款进行严格的审核,在品种、规格、售价、代垫费用、交货时间、地点、运输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漏洞。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发货部门有时出现交货不及时、品种规格数量出错、质量不合要求等违约行为,有的企业擅自更改合同而未与对方进行磋商,给对方拖欠货款造成借口,导致企业应收账款增加。四是应收账款日常管理措施不力。有的企业财务部门与销售、仓储部门沟通不够,造成工作脱节;对客户所欠的应收账款数额、账龄及增减情况不明,风险意识薄弱;没有根据客户欠款情况进行分类建档,对逾期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清收,导致企业出现呆账、坏账。五是社会商业信用问题。由于我国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时间较短,经济立法不健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可乘之机恶意诈骗货款的现象时有发生。在执法上,受地方保护、关系网及执法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影响,执行难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正是由于执行难和当前企业实行的增值税进项抵扣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某些企业的延期付款行为。有些企业拒绝采用托收承付的结算方式,以避开银行划转账款,达到逃债的目的;有的利用假银行汇票或故意在票据上做手脚达到逃债目的。更有甚者,趁企业改制之机,钻法律法规的空子,或破产、或兼并、或重组,将资产转移,而债务则由严重资不抵债的原企业承担,以达到废债的目的。
(二)应收账款的功能
应收账款的功能就是它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一下方面:
1、扩大销售,增加了企业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赊销是促进销售的一种重要方式。企业赊销实际上是向顾客提供了两项交易:向顾客销售产品以及在一个有限的时期内向顾客提供资金。在银根紧缩、市场疲软、资金匮乏的情况下,赊销具有比较明显的促销作用,对企业销售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2、减少库存,降低存货风险和管理开支。企业持有产成品存货,要追加管理费、仓储费和保险费等支出;相反,企业持有应收账款,则无需上述支出。因此,当企业产成品存货较多时,一般都可采用较为优惠的信用条件进行赊销,把存货转化为应收账款,减少产成品存货,节约相关的开支。
(三)应收账款管理不善的弊端
1、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而销售已告成立,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账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如果涉及跨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则可产生企业流动资产垫付股东分红。企业因上述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及垫付股东分红,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经营实际状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2、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发生的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因此,企业的帐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来提取坏帐准备,坏帐准备率一般为3%-5%(特殊企业除外)。如果实际发生的坏帐损失超过提取的坏帐准备,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因此,企业应收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3、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并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速了企业的现金流出,主要表现为:
(1)企业流转税的支出。应收账款带来销售收入,并未实际收到现金,流转税是以销售为计算依据的,企业必须按时以现金交纳。企业交纳的流转税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以及城市建设税等,必然会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2)所得税的支出。应收账款产生了利润,但并未以现金实现,而交纳所得税必须按时以现金支付。
(3)现金利润的分配,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另外,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回收成本都会加速企业现金流出。
4、对企业营业周期有影响。营业周期即从取得存货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为两者之和。由此看出,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影响工资的发放和原材料的购买,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5、增加了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出错概率,给企业带来额外损失。企业面对庞杂的应收款账户,核算差错难以及时发现,不能及时了解应收款动态情况以及应收款对方企业详情,造成责任不明确,应收账款的合同、合约、承诺、审批手续等资料的散落、遗失有可能使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该按时收的不能按时收回,该全部收回的只有部分收回,能通过法律手段收回的,却由于资料不全而不能收回,直至到最终形成企业单位资产的损失。
二、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规避风险的建议
收款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减少应收账款,迅速地、安全地收回资金,再投入到生产、销售的运营过程中,不断地、快速地为企业创造经营利润。以下提出三点具体处理方法:
(一)、应收帐款的处理方法
1、销售资料(收货单据、发票等)是否齐备,内容是否准确无误。
2、准时给予文件;其实越早给经销商发票,货款回收可能越早,同时要确认经销商收到发票;
3、完善客户跟进制度:客户接触率与成功回收率是成正比的,越早与客户接触,与客户开诚布公的沟通,被拖欠的机会越低;
4、定期探访:如客户到期付款,应按时上门收款,或电话催收;即使是过期一天,也应马上追收,不应有等待的心理;
5、建立形象:客户是需要教育的,一定要给予客户一个正确的观念:我们对所有欠款都是非常严肃的,是不能够容忍被拖欠的;
6、服务精神:认同及理解客户的困难和投诉,同时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帮助客户解决困难;
7、技巧训练:追收欠款是需要技巧的,如:电话技巧、上门拜访技巧;同时应了解客户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个人背景等资料;
(二)、已被拖欠款项的处理方法
1、文件:检查被拖欠款项的销售文件是否齐备
2、收集资料:要求客户提供拖欠款项的原因,并收集资料以证明其正确性;
3、追讨文件:建立帐款催收制度。根据情况发展的不同,建立三种不同程度的追讨文件――预告、警告、律师信,按情况及时发出;
4、最后期限:要求客户了解最后的期限以及其后果,让 客户了解最后期限的含义; ?
5、行动升级:将欠款交予较高级的管理人员处理,将压力提升;
6、假起诉:成立公司内部的法律部,以法律部的名义发出追讨函件,警告容忍已经到最后期限;
7、调节:使用分期付款、罚息、停止数期等手段分期收回欠款;
8、要求协助:使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利益。
(三)、对于呆/死帐的处理方法:
1、折让 :即可以通过折让方式降低经销商付款压力,增加款项收回机率,减少损失。
2、收回货物
3、处理抵押品
4、寻求法律协助
5、诉讼保全
以上只是本人对应收账款管理方面的一点个人观点,成熟与否,谨与大家共享。
三、结语
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尽量按期收回,仅靠财务人员的力量很难清理好。所以在企业内部需要各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形成一个应收账款的组织体系。有关部门之间定期进行交流、及时反馈信息,充分发挥财务、供应、销售人员的积极性。一旦发生有收不回的坏账,要及时反馈给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机构再从财务、供应、销售人员几方面入手,发动供应、销售等部门尽量通过其他往来业务使往来单位的应收账款相互冲销以尽快挽回损失,防止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同时要加强对方应收账款的事后管理控制,定期对账、清账,对那些名存实亡的应收账款应及时转销处理,做到账实相符。
参考文献:
1、王玉林.强化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几点思考
2、陈涛.浅谈商品流通企业应收账款存在问题及对策
3、陈显兰,企业走出应收账款困境的思考
4、张采风、李忠江,应收账款的管理与清收
5、许文珍,浅析应收账款管理,税收与企业
6.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措施 篇六
关键词: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内控制度,收账政策,风险转移
企业采用赊销方式来销售商品固然可以扩大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在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今天,如何防范应收帐款风险以减少坏款损失是每个赊销企业不容忽视的问题。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评估赖账的可能性,确定适宜的信用标准
企业在设定某一客户的信用标准前,往往先要评估其赖帐的可能性,这可以通过“5C”系统来进行。所谓“5C”系统,是评估顾客信用品质的五个方面,即:品质、能力、资本、抵押和条件。品质character):指顾客的信誉,即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这主要通过了解客户过去的付款履约记录,看其是否有按期如数付款的一贯做法,以及和其他供货企业的关系是否良好。能力(Capacity):是客户偿还债务的能力。它主要取决于客户流动资产的数量、质量及其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一般来讲,顾客的流动资产越多,其转换为现金支付款项的能力越强。资本Capital):是客户的财务实力和财务状况,表明客户可能偿还债务的背景,是客户偿付债务的最终保证。抵押Collateral):是指顾客拒付款项或无力支付款项时能用作抵押的资产。当企业对客户的底细未了解清楚时,客户提供的可抵押资产越充足,信用安全保障就越大。条件(Condition):是指可能影响客户偿债能力的各种经济环境,它反映了客户偿债的应变能力。这一点往往通过了解顾客在过去困难时期的付款历史来获知。
通过以上5C系统对客户赖帐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后,就可以确定适宜的信用标准了。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来表示。制定适宜的信用标准既有利于降低违约风险及收账费用,又利于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和销售收入的扩大,通常由以下三步来完成:首先,设定信用等级的评价标准。即,根据调查分析顾客的信用资料,来确定评价信用优劣的数量标准,具体来讲,以一组具有代表性、能够说明偿债能力和财务状况的若干指标(如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平均收账天数、存货周转率、产权比率、资产负债率等)作为信用风险指标,根据数年内最坏年景的情况,分别找出信用好和信用差两类顾客的上述指标的平均值,据以作为比较其他顾客的信用标准。其次,利用已有或潜在顾客的财务报表数据,计算各自的实际指标值,并与上述标准比较。比较的方法是:若某客户的某项指标值等于或低于差的信用标准,则该客户的拒付风险系数(即坏账损失率)增加10个百分点;若客户的某项指标值介于好与差的信用标准之间,则该客户的拒付风险系数(坏账损失率)增加5个百分点;当客户的某项指标值等于或高于好的信用标准时,则视该客户的这一指标无拒付风险,然后将客户的各项指标的拒付风险系数累加,即作为该客户发生坏账损失的总比率。最后,进行风险排队,并确定各有关客户的信用等级。即,根据上述风险系数的分析数据,按照客户累计风险系数由小到大进行排序,再结合企业承受违约风险的能力及市场竞争的需要,具体划分客户的信用等级,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分别采取不同的信用对策。
二、制定具体的信用条件
企业一旦决定给予客户信用优惠,就要根据他们的财务状况、盈利能力、现金流动状况和过去交易支付情况制定具体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企业接受客户信用定单时所提出的付款条件,包括信用期限、现金折扣率和折扣期限等。信用条件的基本表现方式如“2/10,n/45”,意思是:若客户能够在发票开出后的10日内付款,可以享受2%的现金折扣;如果放弃折扣优惠,则全部款项必须在45日内付清。在这里,45天为信用期限,10天为折扣期限,2%为现金折扣率。具体来讲,信用期限是企业允许客户从购货到付款的时间间隔,或者说是企业给予顾客的付款期间。在决策时,如果信用期过短,不能吸引顾客,在竞争中会使销售额下降;如果信用期过长,虽可扩大销售、增加毛利,但也会增加应收帐款机会成本、收帐费用和坏帐损失。因此,企业必须确定合适的信用期限。尽量协调好销售提高、应收账款机会成本降低和坏账损失减少三者间的矛盾。通常情况下,企业是否给客户延长信用期限,应视延长信用期限增加的边际收入是否大于增加的边际成本而定。现金折扣是企业为鼓励客户提前付款而给予的偿付款项上的优惠。它实际上是对现金收入的扣减,企业决定是否提供以及提供多大程度的现金折扣,应着重考虑提供折扣后所得的收益是否大于现金折扣的成本。另外,现金折扣期长短,应通过比较折扣所能带来的收益与成本之间孰高孰低,权衡利弊后,再抉择决断。
三、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一要建立销售合同责任制。即对每项销售都应签订销售合同,并在合同中对有关付款条件作明确的说明。二要建立健全赊销审批制度。企业一般的业务流程主要由接受订单、审批赊销额度、按销售单发货、向顾客开具发票、销售、资金回笼等环节组成。收到往来客户订单后,信用管理部门应根据信用政策,审核该顾客已核定的赊销信用额度及其尚欠的账款余额,并对每一新顾客进行信用调查,根据调查的客户资信状况和其他相关信息,信用部门决定是否对该客户进行赊销,并在销售单签署明确的意见。销售部门根据信用部门客户动态管理系统提供的资料与意见决定是否批准发货。三是要建立应收账款回笼业绩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企业销售人员为了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强销盲销的现象并不少见,这就为以后款项的回收埋下了不良的种子。为了加强已销货款的回收,减少坏帐的风险,企业有必要对销售部门和销售人员实行货款回笼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即将应收款项的回收与销售部门的绩效考核及其奖惩挂钩。具体来讲,就是根据资金时间价值,赔偿能力等实行谁经手、谁负责、谁回笼、谁得益,将回收、责任、期限落实到人,以实际收到货款数作为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全过程负责。对于造成逾期应收账款的营销人员,企业应当在内部以恰当的方式予以警示,接受员工的监督。对律法规方面的缺陷: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够,相应的市场监管、审计审核薄弱。
首先,法律法规不健全
正如在合并会计报表局限性中所谈到的,目前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规范还没有以法的形式加以严格界定,《暂行规定》又漏洞多多,给弄虚作假者以诸多空子可钻。现在连法制法规比较健全的美国都会出现安然虚假合并会计报表这样的案例,可想而知,我国在完善相关立法方面的路有多长,任务有多么艰巨和紧迫。另外,由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是上市的子公司被强制披露其财务会计信息,而集团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却不在强制披露之列;目前绝大多数的有关法律法规又只是针对上市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会计信息,所以与企业集团化的发展方向相适应的合并会计报表能不能真实合理地披露有关财务信息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合并会计报表在我国的出现只是近十来年的事情,配套的法律法规还很不健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西方成熟的有关合并会计报表的法律法规加以借鉴和“拿来”,无疑是加快健全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
其次,对违规处罚力度不够
我国《证券法》对内幕交易和违法信息披露行为的处罚主要是责令改正,处以行政性的警告和罚款,若构成犯罪,则最高可处10年刑期。对上市公司违规信息披露的多数处罚形式为交易所对违规上市公司的公开谴责及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行政处罚。在西方发达国家,监管机构对违规信息批露的责任人追究民事和刑事责任,以民事责任为主,遭受损失的信息消费者可以上诉,要求获得赔偿,这也应该成为我们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的方向。对于利用合并会计报表披露虚假财务会计信息的有关管理人员和会计从业人员以及发现虚假信息隐瞒不报、不加揭露的审计从业人员,不能够只是利用行政性的警告和罚款或只是利用经济手段给予罚款了事,对触犯刑法的有关人员一定要追究其刑事责任。
最后,市场监管、审核薄弱
由于合并会计报表的综合信息相对于那些对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合并政策了解较少的少数权益股东和其他外部合并会计报表使用者来说,已经降低了其相关性和可理解性,如果再加入一些虚假信息,将让这些少数股东和外部使用者更加无所适从。所以对虚假合并会计报表的市场监管和审核更显重要。但目前的事实却是,一方面市场的监管政出多门,证券管理机构的权威性不够,各个管理机构制定的法规、制度比较分散,可操作性较差。另一方面由于注册会计师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许多会计师事务所的运作极不规范,会计师事务所为了从上市公司获得审计业务,常常迎合上市公司的不合理要求,与上市公司沆瀣一气,降低了审计质量,变相促成了虚假合并会计报表的出笼。
四、教育的失败与社会道德的沦落
很少为别人题字的朱镕基总理在视察上海会计学院时有感而发,挥笔写下了后来上海会计学院作为校训的几个字“不做假账”。常识告诉我们“不做假账”应该是会计从业人员的最基本的职业要求和道德修养,然而,假账的盛行使得“不做假账”成为总理对高等院校会计和审计教育的殷切期望,可见,虚假合并会计报表(及其他虚假会计信息)的出现从侧面反映了教育的失败。
参考文献
[1]、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财务成本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7.浅谈海外应收账款风险防范 篇七
关键词:海外应收账款;风险防范
2007年初,美国爆发次贷危机,随之而来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导致了各国消费需求不足,市场日渐萎缩,银行信贷急剧减少,企业出现严重的营运资金紧缺,相应出口企业的对外信用销售的风险额度加剧。而与此同时,我国正值加入WTO,处于入世后的过渡期,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不断加快。随着我国经济国际一体化程度的日益增加,关于个人、民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出口权限逐渐被放开,由此我国的出口企业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涌现出来,因此出口的贸易额亦不断增大。
在此背景下,我国企业由原来只面向国内市场转变为了面向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个市场,因此,在销售过程中形成的海外应收账款逐渐占有了与国内应收款项同等重要的地位。而且,相对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环境更加复杂而且多变,加之出口企业对海外应收账款存在风险的认识不足,缺乏应对相对风险的有效机制、手段和方法,海外应收账款风险防范的滞后成为出口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拓展海外市场并在海外市场立足的瓶颈。因此,研究我国出口企业海外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及防范措施,是出口企业在拓展自己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规避金融风险,减少相应带来的损失的重大选择。
一、出口企业海外应收账款的现状
不断加速的贸易全球化进程,促使中国的对外贸易迅猛发展。随着我国的外贸出口额日益增长,出口企业目前的海外赊销情况有了新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海外应收账款总额增加,并呈逐年增长趋势;海外应收账款拖欠时间长,无效成本高,坏账风险大;海外应收账款的结算成本高,坏账损失巨大。另外,在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这一大背景下,信用销售逐渐取代传统销售成为出口企业进军国际市场,增强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与此同时,企业海外赊销的比例快速增大,由此导致海外应收账款总额逐年增加。
二、海外应收账款问题容易导致的经营风险
(一)资金周转风险
从全国目前的状况来看,海外应收账款对我国出口企业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延长了该企业的资金流入时间,增加了相应的进行资金周转的风险,从而诱发企业的资金链发生危机。比如说,对于一个正处于成长期的我国出口企业,扩大自身的市场份额是很急切的任务,而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相应的市场拓展,增加产值和相应利润。由于要进行海外市场拓展,我国出口企业势必要采取相对宽松的赊销策略,来吸引海外客户。而由此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加重了企业自身的资金链压力,给企业的资金周转带来困难。具体地讲,这样做会给企业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是造成企业的海外应收账款周转周期的延长,进而降低企业的资金支付能力,使不良资产率在企业中的占有率上升;而另一方面则是相当程度的增加我国出口企业海外应收账款的履现成本,使资金的流出加速,由此形成对企业现金流量相应的冲减。从这两方面来看,我国在成长的出口企业与我国的成熟企业相比较,扩大市场份额的风险要比相应带来的海外应收账款的风险小的多。虽然我国目前出口企业的海外赊销并没有占有很高比例,但海外应收账款的收账期较长,变现性相对差,存在较大的坏账风险。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海外应收账款回收期大概是125天,而美国的回收期仅为45天,可见我国应收账款的回收期要高出欧美企业2—3倍。如果按照发达国家认定坏账的认定标准来进行认证,即3—6月的回收期限,我国逾期未结算清楚的海外应收账款坏账比例将达到65%。
(二)坏账损失风险
相对于上述资金周转延迟所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坏账损失的风险给出口企业造成的危害是更加难以估量的。因为这不仅对我国出口企业短时期内资金调度带来巨大的压力,从远期发展来看,更会致使企业本身总资产缩水、所有者所享有权益的减少,更为严重的是最终会对出口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带来巨大的影响。一般意义上来说,海外应收账款的形成主要是由于企业选取了扩大市场份额的赊销策略,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企业的生产成本、取得的毛利润及相应的期间费用等因素。一旦坏账损失经过确认,上述的所有因素即会变成沉没成本,最终无法转回企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坏账损失在经过确认后必定会转入企业的管理费用,因而对企业的当期利润形成相应的冲减。这种对企业期盈利水平的巨大冲击将对企业未来的稳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海外应收账款中无效成本亦即坏账损失、拖欠账款损失及相关管理费用等三项费用就占到了企业全部收入的14%,相对美国企业无效成本比例仅占3%的将近5倍。
(三)企业为防止信用降低,采用高成本结算方式企业形象受到影响
我国出口企业的信用对于其扩大海外市场极其重要,而一旦我国出口企业持有数额过于庞大的海外应收账款,占用了其大量的资金,到期不能及时收回,最终会导致该出口企业丧失偿还自身到期债务的能力,使企业相应的信用降低甚至丧失,最终出口企业会失去金融机构的支持。因为失去了金融机构的支持,企业无法从供应商一方得到原本享有的折扣,使得交易成本相应增加。同时,企业保持的应收账款余额过高亦极易产生坏账,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更有甚者,企业因为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最终面临破产的境地。由此也不难发现,企业应收账款长期占用过多资金还会影响企业形象,进而波及企业进行的交易,降低了企业的效益。目前,我国出口企业进行海外结算的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有两种结算方式,即银行信用结算方式和商业信用结算方式。为了规避结算带来的风险,防止自身的信用降低,我国出口企业往往会选择采用银行信用结算方式即信用证结算方式,采用信用证结算方式会占企业全部销售额的80%左右。出口企业宁愿选择支付5%的信用证手续费,也不愿选择风险高、成本低的商业信用结算。尽管我国的出口企业商业信用销售占有的比例不高,仅不足20%,但是我国出口企业信用销售的损失却要比国外同行高出很多。据统计,我国出口企业目前海外应收账款产生的坏账率平均在5%至30%之间,甚至有的企业超过了30%。由此推算,我国每年将会新增超过600亿的海外坏账损失。与发达国家出口企业相比,形成鲜明的劣势。
三、海外应收账款风险成因分析
(一)国际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客户所处的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环境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海外应收账款相对于国内应收账款,具有更加明显的特点,如差异性、多变性及复杂性。就不同种类的风险来说,我国出口企业应收账款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商业风险、法规方面可能遇到的风险及外汇交易可能产生的风险。不仅如此,出口企业还将面临各类其他风险,比如说国际及地区的贸易规则、关税及技术壁垒、文化的冲突、商业道德等方面。我国的出口企业系统的国际信用风险的系统管理意识薄弱,产生两个注重,两个忽视:注重出口的贸易规模,忽视对外的销售风险;注重出口的创汇和外销利润,忽视企业的营运资金营运安全。由于并未对国际市场的环境进行系统的研究,因而,出口企业无法全面并且准确的掌握不同客户的具体信用状况,对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贸易规则及相关的法律法规背景下的销售风险认识不够充分,海外应收账款的管理经常失控。最典型的就是四川长虹高达40亿的海外欠款。
(二)缺失合同监管,缺乏信用管理人才,信用管理经验不足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认为合同对于解决交易纠纷和收取欠款作用并不是很大,因而,不重视合同的签订,并且认为只要实现该笔销售,合同就完成了其相应的任务,于是,大多数企业就没有把合同的签订作为贸易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从而像草率签约、合同条款不严谨、缺失保护贸易公平的条款或相应条款过于简单、仲裁或诉讼条款不明晰等现象不断出现,最终给后续应收账款的收回工作带来重重障碍。不仅如此,企业专业信用管理人才的缺乏亦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企业海外应收账款的风险,因此专业人才对于我国出口企业的发展壮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国外信用的管理人才已经100多年的培养历史,超过百年的信用管理经验及成功的培养模式相比然而我国的信用管理人才培养工作处于初级阶段,人才缺乏,经验不足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的出口信用管理的水平。
(三)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服务相对薄弱
目前,我国企业的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服务体系主要包括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社会中介机构提供的自信调查与评估、应收账款追收等业务。虽然这些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服务为国内企业出口商品降低海外应收账款风险提供了较有效的保障,然而这一服务行业目前的整体水平偏低、服务质量较差,与我国出口企业出口的实际需要之间的差距较大。另外,由于我国风险转移机构和应收账款追收机构的缺失,使得出口企业一旦遭遇出口信用风险问题,难以收回企业海外应收账款时,企业面临的风险既不能转移又不能降低,也更无法规避风险,最终还是只能依靠自身实力承受该类风险,长此以往,不但企业的流动资金量会大大减少,经营风险逐渐增加,而且还会反过来影响我国出口企业的出口。
四、海外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
(一)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意识,树立国际化的信用管理理念
要对海外应收账款的管理进行加强,其前提就是提高企业的国际信用管理的意识,树立面国际化的信用管理理念。首先就是要提高出口企业对海外信用风险的认识程度,对国际上各种风险进行充分发的分析与研究,探索规避风险及相应的应对手段和方法。其次是要将国际市场销售活动与应收账款的风险之间的矛盾处理好。再次是要树立全程的信用管理理念,对产生的海外应收账款采取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控制的动态管理模式。据国外某权威机构相关的调查统计,如果企业仅注重事前控制,大概可以防止70%的账款拖欠风险;注重事中管理控制可避免35%,而事后控制亦可避免41%的拖欠;如果企业实施的是全程控制,更可以减少80%以上的呆坏账的损失。
(二)设立专业的信用管理部门,有效地对海外应收账款实施组织管理
信用风险的管理工作是一项集专业性、技术性和综合性于一身的操作性极强的工作。为此,设立独立专业的信用管理部门是很有必要的,并且是在实现信用管理的目标和任务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证。通过信用管理专业部门的设立,可有效协调企业的销售目标和财务目标之间的矛盾,并建立相关的风险管理机制。如此,可防止部分部门的单方面决策可能会带来的信用风险。如此,必须要做的工作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明确信用管理部门的相关职责,建立客户的动态档案;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评估;制订有效的信用政策;严格销售合同的审批程序;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跟踪管理;制订并实施欠款的催收等方面的工作。不仅如此,加强信用管理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也是很重要的。
(三)加快我国信用管理人才的培养,提高企业的信用管理水平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有80%以上的企业设立有自己的信用管理部门或者专职从业人员我国的企业信用管理最先从外资企业中起步,再到各大中型国内企业,目前为止,设置有信用管理部门及岗位的企业还仅有20%。为提高我国出口企业海外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必须要解决匮乏国际信用管理人才这一重要的制约因素。随着我国对外贸易额的不断增长,要求我国对国际信用管理人才在质量和数量上的需求都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培养集各种技能于一身、综合能力强的信用管理人才已成为我国企业提高国际信用管理水平的关键。
五、总结
在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的大背景下,国内出口企业要发展,扩大产品销售是必须采取的手段,而赊销是扩大销售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企业应收账款回收风险以及由此产生的财务风险随着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规模日益增长而给企业带来风险。所以。根据成本效益最大化原则,制定合理的企业信用政策及风险防范措施,控制自身应收账款规模,从而减轻企业资金调度压力,加快资金周转速率,提高流动资金的利用率,最终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降低海外应收账款风险,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刁凤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问题与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5).
[2]周茵.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J].当代经济,2007(7).
[3]王黎明.浅议应收账款的管理[J].会计师,2008(9).
[4]王璟.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及管理[J].冶金财会,2009(3).
[5]赖永天,昊子云.金融危机对我国企业财务运行的影响及启示[7].财务与会计,2009(1).
8.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篇八
应收账款是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 是企业采取赊销、分期付款等销售方式而形成的债权, 它会带来销售收人的增加和存货的减少。应收账款存在两种风险:一是应收账款周转不灵, 使企业产生资金短缺, 从而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二是因债务企业违背信用, 逾期不归还欠款而形成坏账损失。据统计, 目前我国有80%以上的企业深受“三角债”困扰。企业间相互拖欠货款高达上万亿元。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动辄几千万, 甚至几十亿。据中国证券报信息数据室统计, 2006年盈利能力较弱的96家上市公司中有81家应收账款净额超过亿元, 占84%。已披露年报的187家公司2006年的应收账款总额294.25亿元, 金额十分巨大。另一方面, 在发达市场经济中, 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 而在我国这一比率高达60%以上。中国企业坏账率为5%~10%, 美国企业的坏率只有0.25%~0.5%, 是中国企业坏账率的1/10到1/2。随着我国企业越来越多地采用信用销售的方式, 企业承担应收账款回收的风险也越来越大, 虽然, 企业已经采取了许多措施, 诸如委托专业收账机构追讨应收账款、将应收账款证券化等, 但这些举措的代价一般都很大, 并且门槛很高。这就有必要对已发生的应收账款风险采取损失最小化的方式进行有效管理。在国外的许多大型企业中, 它们建立了一系列适合自身风险管理的方法, 而且他们非常注重风险的量化, 将风险管理建立在科学的、数量化的风险度量模型之上。相比较而言, 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方面, 还没有建立一套适合我国企业的风险管理方法。因此, 做好对应收账款风险在事前的防范和控制就显得相当重要。
二、我国企业在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风险管理对国内绝大多数企业而言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 然而, 在西方已经经历了半个世纪发展的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在国内企业管理领域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国内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是十分严重的。首先, 我国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西方调查机构的调查显示:在企业十几项管理中, 西方企业把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排在第一位, 其次才是战略管理、生产管理等, 而我国的一个调查却显示, 51%的企业根本没有听说过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 而有系统、完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职能的非外资企业只有不到0.1%。目前许多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并不对赊销交易进行单独管理, 没有详细的管理制度, 导致业务部门盲目放账、滥用信用资源, 企业遭受巨大的应收账款风险损失。其次, 企业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问题存在严重的认识上的误区, 由于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人治化管理, 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
1.理论上, 对企业应收账款风险成因研究相对空白, 使得企业难以建立一套能够追根溯源、有的放矢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制度, 造成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主要目的不是防患于未然而是“亡羊补牢”。
2.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对象的认识存在误区。传统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认为风险产生于发货后不能正常收回的款项, 造成了企业不重视授信前管理, 缺乏一套科学的客户资信信息管理制度和客户授信管理制度, 授信企业往往在无形中, 无偿地将应收账款资源轻易地赠予了交易对方, 却没有认真计算为此应承担的应收账款成本。事实上,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产生是一个流程化的过程, 它伴随着整个商品交易全程, 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产生应收账款风险的环节都是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对象, 都应该针对其建立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制度。
3.对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方法认识不足。传统的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管理对管理行为本身和管理目标并没有加以明确区分, 从而形成了一种意识上的误区, 即把收账和促销作为应收账款风险管理的全部功能, 从而对大量科学的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方式、管理手段视而不见。
三、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1. 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管理的必要性。
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管理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管理可以帮助企业防范因信用销售产生的坏账风险, 降低企业产品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 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合理的现金流量。一些企业尽管销售有一定成果, 但货款回收困难, 缺少现金流量, 没有资金支付材料款和发放工资, 更谈不上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 (2) 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管理有利于降低应收账款水平, 提高应收账款管理, 加快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应收账款不同于企业的其他资产, 它包含着企业所造成的利润, 企业不能收回应收账款, 意味着其纸面上的利润化为乌有, 甚至连成本都得不到补偿。应收账款质量以商业信用为基础, 反映一个企业应收账款管理水平。一些信用控制不佳的企业, 只追求销售, 追求利润, 无视信用控制, 导致大量不良应收账款, 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危害。 (3) 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提高市场占有率。信用销售的关键性因素是企业产品的竞争力和客户信用, 这种机制会把那些管理不善、质量低下、行为不端、靠投机取巧和坑蒙拐骗的企业淘汰出局;只有那些产品竞争力强, 资金充裕且得到银行支持, 人才、技术、资源逐渐得到集中的管理水平高的企业方会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 而那些后来的投资者须取得更强的竞争优势才会取胜。从这个意义上说, 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水平和信用政策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反映。一些企业认为适应收账款风险管理会失去客户, 减少销售, 这是产品竞争力不强的表现, 使企业对自己产品竞争力缺乏信息的反映, 不是应收账款风险管理本身的问题。 (4) 良好的应收账款风险防范与管理不仅可使企业自身降低信用销售带来的信用风险, 而且由于企业经营状况的好转和财务状况的改善, 企业自身的信用得到提高, 增加了向上游企业取得信用销售的机会, 从而在信用销售条件下赢得了较为有利的市场地位。企业必须加强应收账款风险的管理, 才能够有机会进入国际市场, 才能够适应目前的新形势。
2. 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管理。
在进行应收账款的管理时, 应强调事前防范, 而不是事后处理, 通过建立一整套系统的组织结构预先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 (1) 科学地确定企业经营策略, 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一般来讲, 无论是处于成长期还是扩张期的企业, 无论是中小型企业, 还是大型企业, 企业经营都应当选择稳健的经营策略。如果生产的产品畅销, 供不应求, 应收账款就会大幅下降, 还会出现预收账款。同时, 在服务上, 企业应形成售前、售中、售后一整套服务体系。 (2) 建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 对赊销进行管理。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部门可以起到相互制衡的作用, 管理更加科学。信用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管理客户信用、进行信用风险分析、制定客户信用额度, 执行应收账款监督等。 (3) 重视客户资信调查, 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在赊销之前, 要对购货方进行严格的资信调查, 科学地进行信用评估, 考察其信用状况的优劣。调查的内容主要有:客户的品质 (Character) , 能力 (Capacity) 、资本 (Capital) 、抵押 (Collateral) 和条件 (Conditions) (简称“5C”系统) , 客户与企业往来的历史记录, 客户的规模、财务状况、发展前景、行业的风险程度等。通过对上述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后, 确定客户信用度的高低, 作为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的依据。 (4) 建立应收账款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为了做好应收账款的日常监督和分析, 企业必须建立一套与应收账款高度相关的、反应灵敏的、可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来对企业客户的应收账款进行分析与风险预警。对于企业来说需要建立以总量指标、比重指标及系数指标为一体的指标体系。总量指标包括最高信用额和最长信用期;比重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重、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应收账款账龄分布比重;系数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量系数、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回收率。 (5) 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力度。应收账款发生后, 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 尽量争取按期收回款项。一般情况下, 大多数客户目的非常明确, 愿意迅速付清货款, 享受现金折扣。因此, 企业对信用期内的应收账款一般不用过问。而对于逾期的应收账款, 应按其拖欠的账龄、金额进行排队分析, 因为应收账款账龄越长, 收不回来的可能性越大, 产生坏帐的可能性越大。通过分析, 确定优先收账的对象, 尽量在发生欠款的初期, 就采取有效的收账措施。同时应分清债务人是故意拖欠, 还是愿意付款却没有付款的能力。对故意拖欠的债务人, 采取通常的催收办法只能是延误时间, 对此类欠款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行追讨, 或迅速通过法律途径采取诉讼保全等措施加以追讨。而对于愿意付款, 但目前没有付款能力的企业, 看是债务人暂时出现了资金周转困难, 还是由于其财务状况发生了严重的危机甚至达到资不抵债所致。如果是债务人财务状况发生了严重的危机无力还款, 随着时间的推移, 极有可能转变为故意拖欠, 对此类欠款必须从一开始就采取强有力的追收措施或相应的债权保障措施, 切不能碍于情面而坐失收款良机。
综上所述, 应收账款的风险无处不在, 加强对应收账款的核算和管理, 关系到企业的资金周转, 影响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因此, 企业应把它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化的工作来抓, 使得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力求将应收账款控制在合理水平上, 把坏账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吴高同.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5)
[2].盛征.浅谈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J].山西财税, 2007 (12)
[3].朱新悦.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控制[J].嘉应学院学报, 2008 (1)
[4].王春雷.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J].技术经济, 2007 (4)
[5].乔红.地勘单位应收账款的管理[J].中国矿业, 2005 (3)
[6].张哲民.企业应收账款的运用及其管理[J].上海商业, 2004 (3)
[7].李强“.应收账款”剖析之我见[J].四川会计, 2006 (11)
[8].谢萍, 谢沂.非货币性交易中应收账款的会计处理[J].财会月刊, 2005 (21)
9.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和防范(钱丹萍定稿) 篇九
一、应收账款风险分析
应收账款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应收账款所引起的坏账损失、资金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增加。具体而言, 应收账款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㈠应收账款不断增加易造成农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农业企业应收账款余额不断增加, 一方面使流动资金出现短缺, 另一方面又迫使农业企业不得不举债经营。为了维持经营, 农业企业在高负债率经营的情况下, 以大量举债为生。此举不仅增加了农业企业的财务费用, 致使经济效益下降, 而且也使农业企业迈向了资不抵债的边缘。
㈡现款回收率低, 贴现成本高农业企业为了及时收回货款, 大量吸纳承兑汇票成为可能。有的农业企业现款回收率不足10%, 承兑汇票占了70%以上, 为及时变现应急, 不得不承担高额的贴现息。
㈢以物易物相互抵账, 成本上升, 效益下滑以物易物相互抵账、抹账来清理应收账款实属农业企业间的无奈之举, 多数以物抵债的价格都在高出当前市场价格的40%以上。抵回的实物, 农业企业一方面再以高价抵出, 另一方面则根据需要用于生产或以当前市价赔款销售, 其结果是农业企业获取了维持基本生产所需资金, 但承担了巨额损失, 出现了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
㈣贴点换钱应运而生现阶段农业企业的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有的月平均余额甚至达到了年销售收入的60%以上, 为了求得生存, 农业企业 (尤其是国有农业企业) 不得不借助一些私营农业企业的“灵活”手段, 将应收账款以15%~25%的巨额损失换取所谓的“贴点”换钱。此举虽然暂时缓解了农业企业的燃眉之急, 但其恶果不容忽视:一是打乱了正常的经营秩序;二是助长了腐败之风;三是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
二、应收账款风险产生的成因
㈠农业企业追求片面的竞争, 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竞争机制下, 农业企业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 不但要在成本、价格上下功夫, 而且必须大量地运用商业信用促销。但是某些农业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 为了扩销, 在事先未对付款人资信情况作深入调查和未对应收账款风险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 盲目地采用赊销策略去争夺市场, 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 只重视账面的高利润, 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 从而成为应收账款风险加大的主要原因。
㈡农业企业内部控制不严有些农业企业对应收账款的管理缺乏规章制度, 或有章不循, 形同虚设;财务部门不及时与业务部门核对, 销售与核算脱节, 问题不能及时暴露;一些农业企业应收账款居高不下, 催收、清理不及时, 账龄老化, 却任其发展, 存在应收账款长期挂账现象。
㈢农业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不健全在某些农业企业中, 为调动销售人员的积极性, 往往实行职工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 销售人员为了个人利益, 只关心销售任务的完成, 采取赊销、回扣等手段强销商品, 使应收账款大幅度上升, 而对这部分应收账款, 农业企业未采取有效措施要求相关部门和经销人员全权负责追款, 导致应收账款大量沉积下来, 给农业企业经营背上了沉重的包袱。
三、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为了减少或降低应收账款风险, 加速农业企业资金周转,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农业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 建立有效的管理模式, 加强对应收账款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㈠制订合理的信用政策信用政策又称应收账款政策, 是指农业企业在采用信用销售方式时, 为对应收账款进行规划和控制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规范。信用政策是农业企业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信用额度和收账政策四部分。
第一, 确定正确的信用标准。信用标准是农业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 也是农业企业对于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信用标准较严, 可使农业企业遭受坏账损失的可能减小, 但会不利于扩大销售。反之, 如果信用标准较宽, 虽然有利于刺激销售增长, 但有可能使坏账损失增加, 得不偿失。因此农业企业应根据所在行业的竞争情况、农业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和客户的资信情况进行权衡, 确定合理的信用标准。
第二, 采用正确的信用条件。信用条件是指导农业企业赊销商品时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 主要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等。一般来说, 农业企业在确定信用条件时, 应当比较提供信用条件的成本与加速收账带来的收益, 如果提供信用条件的成本小于加速收款带来的收益, 提供现金折扣就是合理的, 反之, 就是不合理的。
第三, 建立恰当的信用额度。信用额度是农业企业根据客户的偿付能力给予客户的最大赊销限额, 确定恰当的信用额度能有效地防止由于过度赊销超过客户的实际支付能力而使农业企业蒙受损失。在市场情况及客户信用情况变化的情况下, 农业企业应对其进行必要调整, 使其始终保持在自身所能承受的风险范围之内。
第四, 制定可行的收账政策。农业企业对各种不同时期应收账款的催收方式, 包括准备为此付出的代价, 就是收账政策。制定收账政策时, 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农业企业信誉尚可, 目前遇到暂时的困难而不能及时支付赊销货款的情况, 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帮助其渡过难关, 以便将来能够收回货款并保持业务关系;对有实力支付而近期不愿意支付的客户, 应要求对方制定还款计划并提供相关的担保, 确保其能逐步还款, 如对方不予以配合, 为保护农业企业的利益、尽力降低应收账款的风险, 必要时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农业企业的合法权益。
㈡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信用政策建立以后, 农业企业还要加强应收账款的内部控制。
第一, 做好客户的资信调查。农业企业在作出是否对客户提供商业信用以及对哪些客户提供、赊销的额度多少等决定之前, 首先要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调查, 做到知彼知己, 防患于未然。农业企业应广泛收集有关客户信用状况的资料, 并据此采用定性分析及定量分析的方法评估客户的信用品质。取得分析结果后, 应注意减少与信用差的客户发生赊账行为并对往来多、金额大或风险大的客户加强监督。农业企业应根据客户的资信状况, 确定所能给予的最大赊销, 预防坏账损失的发生。
第二, 制订合理的赊销方针和结算方式。农业企业可借鉴西方对商业信用的理解, 制订适合自己的可防范风险的赊销方针。如:有担保的赊销, 即农业企业可在合同中规定客户要在赊欠期中提供担保, 如果赊欠过期则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有条件销售, 因赊欠期较长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一般比赊欠期较短的坏账风险要大, 因此农业企业可与客户签定附带条件的销售合同, 在赊欠期间货物所有权仍属销售方所有, 客户只有在货款全部结清后才能取得所有权, 若不能偿还欠款时, 农业企业则有权收回商品, 弥补部分损失。另外, 农业企业可以根据客户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信用状况, 选择适宜的结算方式, 即对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较强、信用状况较好的客户, 可以选择风险较大的结算方式 (如分期收款等方式) , 这样有利于购销双方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的伙伴关系, 扩大销售网, 提高竞争力。反之, 则应当选择风险较小、约束能力比较强的结算方式 (如预收货款等方式) 。
第三, 建立赊销审批制度, 强化管理。农业企业可根据自身特点和管理方便, 设立一个赊销审批制度, 规定在一定额度内的销售由特定权力的人员批准, 各经办人员只能在各自的权限内办理审批, 超过限额的必须请示上一级领导同意后方可批准, 金额特别巨大的需报请农业企业最高领导批准。同时, 应落实责任制, 各经办人员经办的业务应自己负责, 并与其经济利益挂钩, 要求其对自己经办的每笔业务进行事后监督与负责, 直至收回资金为止。
第四, 加强财务监督管理。财务部门应及时进行赊销业务的账务处理。根据《农业企业会计制度》规定, 当赊销业务产生时, 财务按权责发生制度要求及时入账, 并据此设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坏账准备”等账户, 相关的总账和明细账应由不同的人员分工负责, 加强相互控制。农业企业应根据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情况以及其它一些已经掌握的相关信息进行合理的估计, 并确定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定期统计应收账款各客户的赊销金额、账龄及增减变支情况, 必要时应向债务人函证, 对应收账款的可收回性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将赊销结果及时反馈给农业企业主管领导和销售部门, 为评估、调整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提供可靠依据。农业企业财务部门对已经形成的应收账款应定期向赊销客户寄送对账单和催交欠款通知书。负责营销的部门及有关人员应积极配合财务部门及有关人员做好此项工作。
㈢建立和完善应收账款工作责任制度为防止销售人员片面追求完成销售任务而强销盲销, 农业企业应在内部明确追讨应收账款不是财务人员而是销售人员的责任。同时, 制订严格的资金回款考核制度, 以实际收到货款数作为销售部门的考核指标, 每个销售人员必须对每一项销售业务从签订合同到回收资金全过程负责。坚持“谁经办、谁催收、谁负责”的原则, 做到人员、岗位、责任三落实, 如经办人、责任人调离换岗时, 应向部门主管报告清欠工作进展情况, 这样就可使销售人员明确风险意识, 加强货款的回收。
10.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与风险防范 篇十
一、产生应收账款风险的主要原因
(一) 企业营销管理层对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意识比较淡薄。应收帐款是客户将经营风险转嫁到企业身上的一种方式, 给客户欠款, 减轻了客户的经营压力, 对企业来说只是库存转移, 而不是真正的销售。但是, 在以销售业绩说话的薪酬考核体系下, 有的销售人员为了能够完成销售任务, 创造销售业绩, 对新客户较谨慎, 对老客户过于信赖, 往往私自允许先提货后收款, 忽视了对老客户的货款风险防范管理与正确评估;而有些管理者对客户信用管理不重视, 在对客户了解不深的情况下, 就匆忙发生销售业务, 致使货款被拖欠。
(二) 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用户信息没有被决策层共享造成应收账款风险。在买方市场, 买方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一些关键信息可能连业务员都不知道, 造成买卖双方决策层信息不对称。如某煤炭企业与某客户合作几年来都很愉快, 该客户快速成长的业绩大家也有目共睹, 但是, 煤矿经营者却不知道该客户真实的财务状况, 在货款开始拖欠的情况下, 还继续发货给客户, 等发现情况不妙停止供货时, 应收账款已达数百万元, 随后该客户因巨额欠款陷入债务危机而被迫倒闭。
(三) 企业经营风险防控制度不够健全。在卖方市场, 企业以自我为中心, 即使坚持款到发货, 客户都会门庭若市。在这种大好形势下, 营销人员淡忘了“应收账款”的概念, 经营管理者放松了对客户货款风险的评估, 高层决策者忽视了对企业经营风险防范制度体系的建设。如某客户抱着现金上门求购煤炭, 煤矿为其开具了增值税专票, 不久后却被税务部门以虚开增值税发票问责, 原来该客户是自然人, 增值税专票对他没有价值, 于是他用朋友的企业开发票, 让他的朋友进行抵税。
(四) 利益驱动使企业缺失诚信。如因为煤炭旺销, 某煤炭企业为满足客户需求, 以次充好销售了一批次煤炭给某用户, 造成用户停炉的残重损失, 该用户苦不堪言, 以弄虚作假为由拖欠货款, 煤炭企业多次催讨未果。
二、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措施及对策
(一) 增强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管理意识。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范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应收账款风险预警、防范与控制, 是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人的经脉要通, 并有新鲜血液不断补充才能健康有活力, 同理, 一个企业也必须要有足够的现金流才能健康发展。有销售没有现金流只是库存的转移, 等于没有销售, 而且还增加了催收账款的成本和账款损坏的风险, 所以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切实提高应收帐款风险防范意识, 妥善处理销售与欠款的平稳关系, 有效管控潜在风险。
(二) 建立健全企业应收账款风险防控制度。在操作流程上, 要让业务部、市场部和财务部这“三驾马车”互相牵制, 因为销售人员主要看重市场占有率, 急于签订合同, 实现销售量, 而财务人员则考虑更多的是资金安全。业务员与客户有交情, 但不能给权力, 否则会款未到先发货;财务部与客户没有交情, 但是有权力监督货款有没有到账, 该不该停货, 何时停止供货等;市场部主要是做市场调研规划、用户开发等工作。这样, 有权力的人与客户没有交情, 与客户有交情的人没有权力, 从而形成互相牵制, 互相监督的防控体系, 最大限度减少应收账款产生;在业务流程上, 要做到合同、实物、资金、发票“四统一”。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发生, 很多环节都有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如合同主体与产品使用单位不一致、收票单位与合同主体不一致等等。某煤矿被税务部门以虚开增值税发票问责, 就是因为收票单位与产品使用单位不一致造成的。所以, 财务、业务、生产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责, 对每一笔业务的“四统一”情况进行经常的检查, 发现断链或脱节的, 就必须及时采取措施堵塞漏洞;在责任落实上, 可以实行业务员货款回笼终身制, 即使业务员转岗或晋升, 对应收账款催收也要持续负责到底, 否则, 企业可以相应扣罚业务员一定额度的工资和资金。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业务员在与客户签合同前, 会对客户信用、资金等作深入的调查了解, 才不会款未到先发货, 从而避免应收账款的产生。
(三) 建立与完善用户信用等级评估管理制度, 做好客户管理。
1.客户价值分析。要把合理的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加到各片区客户身上, 然后将客户分为ABCD四类, 有管理能力、有经济实力、守合同讲信用的A类客户大约占20%左右, 是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 要精细去做;企业规模较小、资金不太雄厚、抗风险能力较弱的BC类客户只要简单维系, 不要花费太多的精力服务或费用;有三角债现象、产品滞销、资金困难的D类客户是不赚钱的, 尽量想办法砍掉。
2.客户信用管理。特别是要对私人企业的产品使用对象、销售渠道、经营模式、偿付能力、投资发展方向等作信用等级评估, 更要对私企业主的家庭情况、性格取向、业余爱好、社交圈、营业执照、法人代表等作调查了解, 只有建立了这样一本客户信用调查后, 才能评估客户。而对于国有企业, 只有在进行深入的实地调查后, 才能适当考虑给客户一定额度的赊销欠账, 否则都存在巨大的风险。
3.客户账款管理。当发生了应收账款后, 企业就必须建立欠款期限管理表格, 明确由销售业务员定期监控每一个客户的还款期限, 提前二个月、一个月、十天、一周、一天与客户沟通还款事宜, 盯得越紧, 客户越烦, 越会认真对待。同时建立考核激励机制, 如对按期还款的客户, 给予一定的返利, 也可将应收款项回笼与企业各相关部门的业绩挂钩考核奖惩, 从而形成货款回笼, 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三、结语
总之, 企业只有增强应收账款的风险防范意识, 健全风险防范制度, 明确并落实欠款催收责任, 才有可能避免各类经营风险, 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寇花芬.浅谈完善应收账款管理的途径[A].河南省金属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2]王承锡.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C].2006
[3]林家迟.浅谈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A].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论文集 (2007年) [C].2007
[4]王登礼, 谢壮志, 朱厚祥.计算机辅助应收账款管理问题初探[A].山东水利学会第九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4
[5]赵朝明.基于回款期的应收账款管理[A].2004~2005年福建省会计学会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
[6]杜益嘉, 杨明.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A].2009海峡两岸机械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
[7]鲍荷花.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 (第9辑) ——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
【浅谈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的风险和防范(钱丹萍定稿)】推荐阅读:
浅谈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原因及对策11-21
企业应收账款的现状11-07
企业应收账款管理09-06
浅谈中小企业如何培育和留住人才08-26
企业法律风险防范策略09-21
食品企业防范食品安全风险08-30
浅议中小企业税务风险10-11
浅谈中小企业的团队建设与激励06-26
浅谈中小企业如何构建品牌的价值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