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发展论文(共1篇)
1.传统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发展论文 篇一
一、皮影戏的特点
皮影戏是中国农业文明的产物, 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封建社会, 农民对很多自然现象难以进行合理的解释, 于是就简单地归结为鬼神作怪, 由此产生了对鬼神的崇拜。皮影戏便是鬼神崇拜的一种表现, 是“以虔敬所有超自然的神为第一目的的艺术。”
影偶是皮影戏的基本道具, 单独来看, 影偶也是别具风格的造型艺术品, 其主要有4个特征:一是合理的变形。为突破影偶只能在二维空间移动的局限, 影偶雕刻艺人合理使用变形艺术, 适应观众观影时的视觉体验, 使观众产生鲜明的立体感, 同时, 还能突出人物性格特征。二是大胆的夸张。这种夸张能够集中反映人物和景物的本质特征, 产生强烈的美感和演出效果。三是巧妙的象征。影偶的象征特点主要通过图案和色调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 四川皮影中的秦始皇造型。四是稚朴的装饰。影偶造型吸取了民间织锦、刺绣、剪纸等的朴实、稚拙、装饰性强特点, 因而布局严谨、线条流畅、色调明快, 具有极强的装饰性。
皮影戏的演出一般至少需要3个人, 2人配乐1人表演。表演者双手操纵人物车马道具, 自演自唱, 灯光将人物车马投影到白色幕布上, 观众于幕前观影。皮影戏的这种演出形式使其存在两大局限:一是平面的局限。平面影幕使得演出只有上下左右的平面空间, 缺少纵深的立体空间。二是影偶的局限。影偶大多是正侧面半边脸, 缺少表情变化, 也就是俗语说的“三根竹, 一张皮, 半张脸, 半顶帽子, 一只眼”。皮影戏的这种局限也带来了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平面的影戏和影偶使得影偶离开平面, 形象就变得模糊甚至消失, 因此影戏适合表现上天入地、腾云驾雾、打斗变化的神话故事。
二、皮影戏的现代发展
皮影戏与水墨动画分属于传统戏曲和动画2个不同类别, 但二者都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和中国特色。同时, 二者在内容取材、演出制作形式上都具有相互可借鉴性。因此, 在皮影戏的发展中, 可以借鉴水墨动画元素, 促进皮影戏的现代发展。
1. 民族性。
皮影戏与水墨动画融合发展的基础。皮影戏演出的目的主要是酬神还愿, 其次才是娱乐消遣。作为一种民间传统艺术形式, 皮影戏的传承发展很好地保存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但是, 在商业化的今天, 皮影戏的传承发展变得越来越难, 如何保存并有效传承皮影文化成为不得不让人重视的问题。
水墨动画脱胎于传统水墨画, 恬淡简洁的画面、空灵飘逸的境界都体现着浓郁的中国特色, 但急于追求娱乐化、大众化的中国当代动画逐渐丢掉了最该发扬光大的民族特色。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在皮影戏与水墨动画的融合发展中要突出民族性, 以民族传统特色为基点, 吸收现代时尚元素, 打造适应时代需要的皮影艺术和水墨动画片, 逐步与国际接轨, 使皮影戏和水墨动画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 成为世界的艺术。
2. 剧目。
皮影戏与水墨动画融合发展的内容。传统皮影戏作为一种民间艺术, 为迎合普通受众, 适应室外演出的要求, 因而其音乐以打击乐为主, 清亮、喧闹、节奏快。与之相适应, 皮影戏多是矛盾冲突激烈的打斗场面, 内容多取材于演义、传奇、传说、历史神话等, 比如《岳飞传》、《樊梨花征西》、《八仙过海》等。
水墨动画, 追求一种空灵、飘逸的艺术境界, 不强调情节的快速推进, 因而节奏舒缓。在内容取材上多倾向于怡情山水的内容, 表现一种恬淡优雅的艺术美感, 比如《牧笛》、《山水情》等影片。但是, 水墨动画在内容取材上也不乏《大闹天宫》一类的作品。这就为水墨动画与皮影戏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可能。
水墨动画按传统思路发展难以在现代社会生存, 其深邃的意境也使其曲高和寡, 难以贴近普通受众, 尤其是农村地区受众。而皮影戏的基础恰恰在广大农村地区, 这就可以与水墨动画形成互补。将传统皮影戏剧目、人物造型等以水墨动画的形式制作播出, 以普通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借助电视等进行传播, 这对于皮影戏的传承发展以及水墨动画的再发展都将是一种促进。
【传统戏曲舞美的现代化发展论文】推荐阅读:
分析传统戏曲的教学功能论文11-19
传统戏曲与幼儿教育11-04
中国戏曲论文10-07
大学戏曲鉴赏论文06-29
论文-传统美学对现代广告招贴设计的影响07-13
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的创新研究论文12-04
关于中华传统美的的范文10-11
中国戏曲学院考试戏曲导演题目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