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论坛发言稿

2024-09-27

新课标论坛发言稿(共10篇)(共10篇)

1.新课标论坛发言稿 篇一

新课标解读讲座稿

驻马店市第七小学

刘峰

尊敬的各位同行:

在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对《新课标》进行了再次研读,每一次研读都会有着不同的收获。今天既然是以“诗”为课例,我就结合《新课标》谈谈小学诗歌教学的一些体会。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孔子曰:“不读诗,无以言”。在传统的古诗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沿着这样一种教学模式:释题目——解难字——译全篇——说情感——齐背诵。结果,本来意蕴深厚、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被简化成解词、背诵这样一个简单的设计,效率低下而无趣。我校以“激行、探行、导行、行动”为模式开展“行为课堂”的研究,我进行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探索:

(一)激行——以情感做引领,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

《课标》指出:“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这热爱之情需要教师用情感去点燃。要想使学生具有激情,首先教师要有激情。在古诗教学过程中的每一课、每一节,都要找准激情点,并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比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充满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情绪;《赠汪伦》充溢着对深厚友情的赞美之情。在学生学习的时候,老师以情激情,找准情感的基点,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和感召下去学习语言,去获取情感与人文精神的营养,进而起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二)探行——着眼语言的积累,重视语文素养的培养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语感。积累诗文,《课标》有了具体要求。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是最好的教材。我在“行为课堂”中,注重学生自己进行探究,用自己的方法进行积累,培养语感。比如,我在班上鼓励学生主动背诵,开展每周一诗、每日一诗、每节课前3分钟诗词句积累的活动,并且鼓励学生在说话或习作时也能用上一两句古诗。教学过程中还采用讲诗词中包含的故事、诵读接龙和诵读比赛等多种方式,来激发学生读诗、背诗的积极性。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我们学校开设了每周一次以诵读古诗文为主的晨读活动,由全校语文老师来承担这个任务,每周通过学校广播给全校学生推荐一首唐诗或 1 者宋词,组织全校学生集体学习、集体诵读,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品位。

(三)导行——淡化诗意讲解,倡导自主诵读,尊重个性化理解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反映着学生个性心理的行为,由于每个学生生活积淀不同,文化底蕴不同,审美情趣不同,审美的结果也就不会相同。进行古诗文的教学,教师不能以自己独白式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一定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在学生自主探行的基础上,离不开教师有意识的、巧妙的引导。在引导中,我重视幻灯、图画、乐曲、多媒体等等方式的整合。比如《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今天这节课)中的“劝”、“更尽”、“一杯酒”这些词,教师通过情境模拟、教师引读、想象画面等形式进行有机引导,尤其是老师说:“你能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来表现吗?”“你这样的朗读肯定有着不同的理解。”等话语,充分表达了对学生个性的尊重。

(五)行动——开发课程资源,拓展阅读范围

不管是探还是导,最终落脚点还是学生的自主行动,形成学习能力。《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师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因此,我在古诗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拓展阅读、引导联想和多方链接的方法,每讲一首古诗之前,都要让学生到课外去搜集与该诗相关的其它古诗进行诵读。例如,教学古诗《送元二使安西》之前,就布置学生去搜集与本诗有关的时代背景、诗人简介、以及相关的送别诗等资料,这样,在课内学诗的时候,学生就能够说出很多与课文中诗句相关的其他诗人的诗句。课后还让学生再去积累相关的诗,或者用学到的方法去学习另外的诗。“功夫在诗外”,有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相信学生会终生受益。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做到脑中有“标”,即《新课标》;心中有“生”,即以生本理念为指引,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校“行为课堂”的构建中,我们还将与《课标》为伍,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让我们的学生在生本课堂中,享受幸福教育。

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

2.新课标论坛发言稿 篇二

全南县实验小学

陈宏勇

2012年12月12日,我们实验小学一行五人来到赣州参加全市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优质课展示暨新课标培训活动。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怀着高兴而好奇的心情向活动目的地——赣州市西津路小学出发了。西津路小学座落在风景优美的郁孤台脚下。郁孤台以山势高埠、郁然孤峙而得名,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甚多,其中以南宋爱国大词人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一词最为著名,八百多年来,对辛弃疾这首“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词,人们唱和不绝。

走进西津路小学,闲逛一圈下来,最大的感受就是:学校人文气息浓厚,学校小而精。让我情不自尽地想起一句广告词:简约而不简单。校园随处可见各种用艺术字写的学习标语,“纯真天然”、“因己施教”„„校园里有许多橱窗,贴着各种校内外的消息及学习知识。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是过道及楼梯墙壁上的学生作品,或是一幅幅油画,或是一件件手工,都是那样别致,作品与作品之间,作品与校园之间的和谐搭配,让人有种畅游在梦境的错觉。

到了教学楼最顶的多媒体教室,好像到了一个大礼堂,里面足可坐一两千人,这教室可真够大的。我们挑了前排的位置坐下来,等了大约二十分钟,人越来越多,教室里都坐满了人,这时回头一看,场面真是壮观,黑压压的全是人。

首先给我们上课的是西津路小学的罗经华老师,他讲课的内容是五年级的《梯形的面积》,这堂课上得十分成功,博得了台下老师们的阵阵热烈掌声。我内心更深知自己在教学上的不足,今后学习的道路还很长。

在两天的时间里,我们听了九节课,三节名师点评。我在教学上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体会:第一,课堂是以学生为主导的,所有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各种知识的推导、得出,都应让学生自己探索。只有这样学生的思考、动手、表达等各方面能力才能更好地得到提高,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也更深刻。这也正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在教学中地位的要求。想想自己平时“灌鸭式”的教学,心里很是惭愧不安。第二,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语言要精炼而幽默。这次上课的三名男老师教学语言都是精炼而幽默的。精炼,让人容易理解,抓住重点,不啰嗦。幽默,更是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第三,教学手段一定要丰富。这次优质课中,教学手段是各式各样,有把教学上成一堂游戏课的,有把教学当成看一部电影的„„我想,丰富了教学的手段,学生对于不同知识的理解以及提高学习兴趣还会是难题吗?第四,教学一定要准备充分。从课件到教学用具的制作以及课堂流程的设计,上课前都要精心准备。课件、教学用具就如同士兵的枪,少了这些还怎么上战场呢?而教学设计则是战场上的指挥官,指挥得当才能获胜。

3.新课标研读 篇三

7月15-19日,长沙市小学教师培训中心举办了2012年暑期长沙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课标新教材培训班。我非常荣幸能够成为这个培训班中的一员。培训期间,湖师大辛继湘教授、省教科院教研员吴亚西、市教科院特级教师黄祖训,市教科院语文教研员段晓宏等教育专家分别为我们带来讲座《新〈课标〉新教材解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研读课标 把握航向》、《今天,我们怎么教作文》,每一位专家、老师精彩的讲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经历一轮轮知识冲击。例如,对黄祖训老师提出“语文是什么?”“语文的路在哪里?”“这三个问题的见解让我耳目一新。

在这似长又很短的培训中,我眼界开阔了,许多疑问得到了解决或者启发,对新课标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将其梳理如下:

一、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读读背背、说说写写。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落脚点在于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吴亚西老师在总结新课标下的拼音教学策略中始终渗透这几种能力的培养:

看——认识汉语拼音的前提,一是观察老师发音时的口形、舌位,体会发音方法,观察情境图;二是观察字母的笔画、结构,掌握字母的写法。

听——学好汉语拼音的基础,多听老师发音或听录音,掌握标准的发音。“读”是掌握汉语拼音的关键,只有多读、熟读,才能将所学的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恰到好处用地使用情境歌。

写——运用汉语拼音的保证,用好四线格,正确书写拼音字母和音节。

用——汉语拼音教学的最终目的,为识字服务,为阅读服务,为生活服务。

二、更加强调识字和写字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这让一线教师正确认识到识字、写字不单单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而是九年语文教育要一以贯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三、强调核心价值观

以社会主义理想、爱国主义精神、改革时代精神、良好思想素质、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学生。放大语文的“文”的文化、文字、文学因素,用文化的因素激发孩子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

“既得意又得言”:从语言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情感,让学生想一想,看一看,这样的情感文化是怎样通过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怎么表达得这么好。让学生既理解掌握文本内容意思,又能理解语言,揣摩文章表达,积累语言。

四、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小学六年要背诵优秀诗文160篇,包括段落,课外阅读量:第一学段5万字,第二学段40万字,第三学段100万字,共145万字。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市小语首席名师朱爱朝老师通过自身的实践经验:学生课堂日记、经典诵读、吟诵、同读《伊索》共写故事……总结出习作素材是从生活和阅读中来的,大量有关习作的案例清楚阐述了一个事实——大多数孩子的作文是“读”出来的。

总之,在新的课标、新的学习方式、新的教学氛围下,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开辟出一片语文学习生活的新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教师和学生将共同成长,不断进步!给大家推荐两本书《小学语文2011课程标准导读和教学实施》《让语文回家》刘仁增语用教学新思路。专家解读:新课标变在哪儿

2011年12月28日,《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正式下发。课程标准的颁行,意味着课程改革又开始了新的出发。

为准确理解新课标,在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基础教育课程》杂志社大力协助下,基础教育版将分期邀请各课程标准修订组、学者专家对修订主要内容进行解读和点评。关于语文新课标的解读如下:

语 文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

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世界各国都对母语教育课程是否体现主流意识形态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本次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导向,并努力把它有机地渗透到课程目标、内容以及课程实施的各个方面,与学科教学尽可能水乳交融,紧密结合。增强课程目标的适切性和教学实施的可操作性。

有的部分原先设定的目标难度过高,需要适当降低;有的地方需要补充说明,要强调改变繁琐的教学过程和过于理性、抽象的要求;有的地方要修改对“目标”、“建议”的表述,力求使各学段目标的梯度和层次及有关表述更加清晰;在“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中,还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关于语文学习的关键性要求,补充相应的措施和说明。例如,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要求高度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对于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也需要做一定的调整和补充。

针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偏差,如阅读教学中“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明确要求改正和防止。

汉字教育是本次修订工作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此次课程标准修订,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从第一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2)适当降低第一、二学段识字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识字量由1600~1800个改为1600个左右,写字量由800~1000个改为800个左右。

(3)针对识字写字学习负担过重的问题,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希望下工夫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要求的教学观念和做法。

(4)在国家语委和有关专家组的支持下,推出《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的作用就是,让学生在初级阶段熟练掌握300个“基本字”。

点 评

修订后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很鲜明,就是打好“三个基础”:为学好其他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健康的个性与人格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现在提出“语文素养”的概念,涵盖面大一些,既包括阅读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又不只是技能性的要求,还有整体素质的要求。就是说,语文课程在语文基本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然要注重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得到培养。

(温儒敏,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召集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对于教师来说,发现儿童也就是发现自己。儿童文学素养的提高,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地发现儿童。我们的责任是教育,是让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发现儿童是我们每天要做的工作。尝试一下儿童文学创作的乐趣,这与教学是互补的。教师们有生活经历,积累素材,变成作品,培养了运用语言的能力,再去讲课文的时候,一定会讲得很生动、很活泼。

(金波,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核心成员。)

4.新课标心得 篇四

读后感言

这个星期在学校的号召下我认真学习了关于新课标改革内容及新课程教学的相关理念。特别对于作为一个刚刚走向工作岗位的新教师来说,学习这些关于教学理论的文章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学习新课标的教学理论让我懂得作为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基本素质。下面来谈一谈我的理解。

首先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应该知道新课程体系改革的内容;它包括改革课程功能、改革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革课程内容、改革课程实施方式、改革课程评价标准和改革课程管理等这六方面内容。其目的是建构复合素质教育和培养能够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一代新人。

其次新课程的“新”表现在观念新、教学方式新和评价创新等三个方面。那对于课程功能强调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学观应该是沟通交流,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一个过程。对于教师观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开发和建设者,教育教学研究者,与学生的关系式平等的。学生观应该是学生主体,人格独立,富有潜力的人。对于学习方法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新课标理论的学习让我有了很大的一个收获,作为教师应该有一个对自我的正确认识和明白新课程与教师的关系。和我们在教学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的这个问题。我们要有确定课程意识、反思意识、树立资源意识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要强调尊重和赞赏学生。同时要自我反思评价。

接下来我要谈一谈新课程与课堂教学,这与我们教师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搞好理论才能报实战也搞好。特别是对于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是我们要重点学习的。我们要提高课堂学生的参与度,锻炼自己的亲和度,见机而作随场应变,加强练习,注重延伸。还有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等几方面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很重要的。

新课程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对于新课程为何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和如何落实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也是理论精华的地方。

最后我认真学习了如何搞好课堂纪律这一篇章,作为新教师这些理论还是很值得我们来认真学习的。第一敢于嬉笑怒骂,要树立威信。第二要以爱感化,以情动人。第三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第四要省时度势,灵活处理回答。

5.新课标 篇五

新的课程标准已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老师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老师应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学习方法,拓宽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老师应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基础上,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积极开发课堂学习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平行学科,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积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手段扩大阅读面,增强学生在一切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6.解读新课标 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上午好! 今天能有这样一个机会能跟大家一起探讨新课程标准的内涵,我感到非常荣幸。在座的各位都是教学精英,让我在各位前辈面前谈新课标、谈理论是班门弄斧,所以我主要是结合实际教学,向各位老师汇报我这一年来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实践以及在武汉10天的学习中的一点体会,有不对的地方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言归正传,当前,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逐步展开,这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通过学习,我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势在必行的。下面我主要从“新课程改了什么”“怎样让语文课程开放而有活力”“新课程标准需要什么样的教师”3个方面谈谈我的浅薄的理解。

第一部分:中学语文课程改了什么

中学语文课程到底改了什么呢?我认为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首先就是由单纯的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过去的教学目标过分强调思想性文学性,强调知识的传授,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培养上收效甚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这一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以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种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比如在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朱自清的〈〈春〉〉这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找出课文中间写得好的句子,并运用“我认为-----------句子(或词语)写得好,它好在-----------(用----的修辞,写出了---------”的句式,说说你为什么认为它写得好,有的同学特别是女同学读得很有感情,更多的同学赏析得非常具体、合理,这样,学生的语言丰富了,良好的语感也逐渐的在培养。周末,我还布置了作业: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以“找春天说春天”为话题,让学生在自己家乡找不同的观察点,如有的小组重点观察池塘里的水,有的小组重点观察花草,有的.小组重点观察树木。在课堂上先问问大家找春天都找到什么,再互相发问。有的同学提出“我想知道池子里的水怎么样了”;有的同学提出“我想知道现在有些什么花开了,好看吗?”等问题,这些问题也自然地变成了交际话题,互相的问答过程就是双向的互动的口语交际过程。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些男同学折下了柳枝,带来了桃花,有的还带来了小鱼,用实物来说明这是他们找到的春天,我首先肯定了他们善于发现生活,同时也告诉他们: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不要乱攀摘花草树木。看到他们羞愧的低下的头,我想他们的品德修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二〉第二个转变就是由研究教法向研究学法转变,唤醒主体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驱动学生自己去主动介入,产生心理体验,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设计要变“教”为“导”,营造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情境,有意识的强化活用,形成教与学的互相推进。这与过去的那种过分强调教法,强调老师在一堂课中的主体地位是不一样的。以前我们研究的是“这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应该怎么安排才能把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而

7.《菜园里》教案(新课标) 篇七

和2个偏旁、。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认识一些蔬菜,了解它们的一些特点。

二、教材说明

本课是看图归类识字。通过图帮助学生认识一些蔬菜及名称,通过儿歌帮助学生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让学生认识表示蔬菜名称的汉字,了解有关蔬菜的特点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在教室四周摆放上蔬菜,有茄子、辣椒、黄瓜、豆角、萝卜、南瓜、白菜、卷心菜、西红柿。在每样蔬菜旁插上表示蔬菜名称的字词卡片(要注拼音),再在每样蔬菜旁放上一个盒子,盒子里准备若干表示这种蔬菜名称的字词卡片(数量最好与学生数同)。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本课14个生字,字音中需注意的是:读准菜、藏、捉的平、翘舌音,读准心、藏、风的前、后鼻音。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认记生字的积极性。可以让学生自由下位,先仔细观察每种蔬菜,看看、摸摸,然后认读卡片上的字,认识了这种蔬菜的名称后可以从旁边盒子里取一张字词卡片,再去观察另一种蔬菜,取出另一张卡片。学生观察、认读完上位后,教师任意出示一种蔬菜,让学生从自己面前的字词卡片中挑出表示这种蔬菜名称的卡片,举起来带大家读一读。学生在这样较充分的自主活动中,既认识了蔬菜,又认记了生字,而且始终处在一种较为兴奋的状态,有利于将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

2写字

本课写字教学要注意心与风这两个字的指导。

指导心字时,首先让学生整体观察一下,引导学生发现三个点不同的方向、位置及高低。是新笔画,可先启发学生形象记一记:一个人正躺在床上,抬头弯腿在锻炼身体呢,然后范写,注意讲清起笔轻,运笔渐重,到钩之前要顿一顿再钩,最后让学生自己描红、临写,体会写心字的要领。

风字也可让学生先整体观察一下,整个字如同被风略略吹开裙摆的裙子,写时注意丿尖与的钩底持平,都朝外略斜,写里面丿时要像柳叶轻拂,写丶注意与卜、心的点进行比较,教师边讲边范写,然后让学生自己描红、体会。

(三)词句

本课要掌握的词语中有一部分是表示蔬菜名称的,可与前面谈到的识字教学结合进行,有一部分词语是在儿歌中出现的,可结合儿歌的学习进行教学。如细又长,先让学生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然后让学生看看豆角的样子,学生即可明白。再如捉迷藏一词,可让学生先说说怎么玩这个游戏的,然后读书上有关句子,告诉学生我们吃的萝卜是植物的根,是埋在地底下的,走到萝卜地里,只能看到绿色的叶子,看不到萝卜,萝卜就像躲起来跟我们玩捉迷藏呢!又如越字的学习,一定得结合课文语句南瓜越老皮越黄进行。为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这个表示程度逐渐加深的词,教师可绘制一组表现南瓜由小到大、皮色越来越黄的图给学生看,由此,越长越大、越老越黄都能迎刃而解。最后风光一词,结合课文语句和插图,启发学生感受到菜园里成熟的新鲜的蔬菜瓜果五颜六色、光泽诱人,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心旷神怡。

(四)朗读

本课的儿歌是为巩固识字学词服务的。同时,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对这些蔬菜瓜果的认识。儿歌语言生动形象,琅琅上口,也非常适合朗读训练。教学时,可放手让学生自由朗读,提示学生看看图,做做手势动作,把各种蔬菜瓜果的特点表现出来。然后组织儿歌朗读比赛,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既检查、交流了朗读情况,又复习巩固了生字新词。

(五)实践活动

本课课后练习中安排了一项画画连连,目的是通过涂色连线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字词,巩固对本课蔬菜瓜果的认识。在学生完成此项练习后,教师可让学生课后随父母去菜市场认识更多的蔬菜瓜果,将认识的新的蔬菜瓜果用彩笔画下来,再写上名称,然后贴在教室一角,布置一个蔬菜瓜果园,既美化环境,又使学生将认识事物、学习汉字结合起来。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片断一

本片断教学设计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依据本课看图归类识字的教材特点,让学生将认识事物与学习生字词紧密地结合起来。

(一)谈话揭题,提示学法

1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什么地方呢?(师当堂板书:菜园里)谁来读一读?看到菜和园,你有什么好办法再见面就能认识它们呢?(可提示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

2大家看,菜园里的菜可多啦!下面就请同学们下位,看看、摸摸这些菜,再读读卡片上的字,记住它的名字,确认自己记住了,就从旁边盒子里取一张字词卡片。等到把所有蔬菜名字都记住了,你就上位。

(二)汇报交流,巩固认字

1(师任意举起一种蔬菜)请同学们在自己面前的生字卡片里找出这种蔬菜的名称,然后站起来带大家读一读。

2(师出示生字卡片)请同学找出相应蔬菜,然后带大家读读这个词。

片断二

本片断教学设计注意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自主地朗读儿歌,让学生在读中巩固认字,认识事物。

(一)朗诵比赛

1下面,我们要举行儿歌朗诵比赛。请每组选出一名平时朗读有困难的同学参加比赛。

比赛前,有一段准备时间,请小组成员一起帮助这位选手,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特别是要通过手势、动作表现出蔬菜的特点。通过比赛,不仅要选出最佳朗诵能手,还要选出最佳合作小组。

2学生自由准备,教师巡视。

3全班交流,进行朗诵比赛。教师注意点拨,肯定学生朗诵的精彩之处。

(二)课外扩展

8.新课标培训心得 篇八

通过两次的数学新课标的培训学习,使我认识到这次课改并不是简单的改变教材,增加或删减一些学习内容,而是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变革提出了挑战。下面就根据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谈谈几点体会: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了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2.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我们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2.对新课标“四基”的理解

以前,我们经常要说落实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教学是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教学理念,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新课标中我们倡导“四基”即是指在双基的基础上增加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从“双基”到“四基”是多维数学教育目标的要求。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只是数学教育目标的一部分,而这部分往往是看得见、可测量、易操作的。我们平时在教学中往往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所谓的知识点和技能训练上,而忽视了其他方面。

然而,数学教育的目标除知识技能外,还应当包括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把握、学生活动经验的积累以及学生的情感态度等。因而,只有知识技能是不够的,必须同时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其他方面,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正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基本思想应贯穿于数学学习过程。通过培训,让我懂得,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远远比教给学生知识重要的多。

3.营造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氛围

现代教育观念----迈向学习化社会,提倡终身学习----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让学生学会交流、学会与人共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努力让学生做一做,从做中探索并发现规律,与同伴交流,达到学习经验共享,并培养合作的意识和交流的能力,在交流中锻炼自己,把思想表达清楚,并听懂、理解同伴的描述,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理解接受能力。

通过对《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培训,使我更深层地体会到新课标的指导思想,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

9.新课标写字要求 篇九

(二)与原课标对比一下,谈一谈识字写字教学要求有哪些变化?

提交者: 安宇(提交时间: 2012-7-17 10:50:53)答题内容:

解读了2011版新课标,与原课标相比,我谈谈自己对识字写字教学要求变化的一些认识,以下我用加粗字予以标明、区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识字、写字教学要求解

一、新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教学要求的学段目标与内容

(一)第一学段(1~2年级)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原1600—1800个)左右,其中800(原800—1000个)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二)第二学段(3~4年级)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原20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原: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新的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原第5条,现去掉)

(三)第三学段(5~6年级)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4.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新的要求)

二、关于识字、写字教学实施建议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低年级阶段学生“会认”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本标准附有“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建议先认先写“字表”中的300个字,逐步发展识字写字能力。(在国家语委和语言文字专家的帮助下,《语文课程标》准增加了两个附录。附录4是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本表是识字、写字教学的基本字表。这些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先学这些字,有得于打好识字、写字的基础,有利于发展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这些字是第一学段教科书中识字、写字教学的重要内容。附录5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本表共收录常用汉字3500个,根据它们在当代各类汉语阅读材料中的出现频率和汉字教学的需要,又分成两个字表,便于教材编写中安排汉字教学的评估。)

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力求识用结合。

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识字的基本方法有:生字识字法、情境识字法、实物识字法、看图识字法、猜谜识字法、字理识字法、找反义词识字、分合识字法、故事识字法等。)

按照规范要求认真写好汉字是教学的基本要求,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性情、态度、审美趣味养成的过程。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新要求)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新要求)(要让学生字好汉字,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十分重要。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可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引导学会观察。

1、看:看清字形。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汉字的整体结构和字形大小,使汉字在头脑中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并有一个完整的轮廓。

2、析:分析结构。要写好字,结构的分析很重要,结构分析要像医学中的解剖一样,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

3、记:记住笔画或者部件在格子中的位置。在“看”和“析”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记住哪些笔画长,哪些笔画短,静心研究字的笔顺、间架结构及笔画(特别是主笔)的位置。

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1、相同笔画的变化规律。如“从”、“双”等字,这类字中捺画在左右重复,要把左偏旁的捺写成长点,这样笔画就不会交叉或者左右分离;而像“类”“聚”这类字捺画在上下重复,下面的主捺保持不变,上面的次捺写成长点,这样字就显得重心平稳。

2、相同部首的变化规律。如“翩”“翠”“翡”都有羽字旁,在指导写字时,引导学生总结写羽字旁的规律:作右旁,形窄长;作字头,形扁短,去掉钩;作字底,开扁宽。)

3、相同结构的变化规律。如左右结构的字有的相向,如“妙”字,注意穿插、避让。有的相背,如“犯”注意笔画呼应,使左右部分背而不离。)

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多采用活动和游戏的形式,应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注意汉语拼音在现实语言生活中的运用。

三、关于识字与写字的评价

汉语拼音学习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讲普通话、纠正地方音的情况。

识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查检字词的能力。第一、第二学段应多关注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第三、第四学段要重视考察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原:不同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

写字的评价,要考察学生对于要求“会写”的字的掌握情况,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在此基础上,逐步要求书写流利。第一学段要关注学生写好基本笔画、基本结构和基本字,第二、第三学段还要关注学生的毛笔书写,第四学段还要关注学生基本行楷字的书写和对名家书法作品的临摹。义务教育的各个学段的写字评价都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引导学生提高书写质量

评价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帮助学生养成写规范字的习惯,减少错别字。(我们的写字教学评价大多局限于对学生写字技能的测评,只注重学生字体的美观,忽视学生书写习惯与个别差异,忽略学生写字过程中是否带有浓厚的兴趣。在日常教学中我们要做尽量做到评价内容全面化。

1、对写字姿势进行评价。“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字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对低年级进行写字姿势评价是写字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一点也引起我们学校的重视,每个学期我们都有这样一个检查,应该引起语文老师足够的重视。

2、对写字习惯进行评价。写字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学中教师采用学校和家庭相结合的方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桌面整洁度、文具摆放、写字姿势、不咬铅笔头、专心程度。

3、对写字技能进行评价。写字的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基本笔画、基本笔顺、间架结构三个方面。)

四、关于识字教学的建议

识字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随文识字——生字随课文出现,边阅读,边识字,在读中识,在读中写。这样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识记生字的能力。如果一篇课文两课时教完,两课时的教学目标可以分别为:第一课时识字教学目标一是通过指导读书,读准生字的字音;二是采用识、记、写有机结合的方式学会百分之八十的一类字。第二课时识字教学的目标一是默写已经学会的百分之八十的一类字,随文学习剩余的百分之二十的一类字;二是在阅读理解中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并积累词语。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注意将生字的音、形、义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随文识字,强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注重将生字的识记书写、词语的理解运用、课文的感悟体验有机的结合起来。

五、关于写字教学的建议

《语文课程标准》在每个年段都强调:“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第一、二、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来写字,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可以说,作为指导语文教学纲领性文件的课程标准,2011版课标更加重视写字教学。

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坚决落实以识字、写字教学为重点;中高年级也要十分重视识字、写字教学。低年级要从汉字基本笔画教起,让小学生掌握每种基本笔画的笔形和写法。指导写独体字一要让学生掌握笔顺规则,二要让学生找准主笔的占位。指导写合体字,一要让学生掌握偏旁部首的写法与占位;二要熟悉全体字的结构;三要准确呈现笔画或者部件之间的相离、相交、相接。要保证写字的时间。低年级教学要让学生堂堂练。

要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机会练字。不仅语文作业的字迹工整、美观、其他学科的书面作业也要字迹工整、纸面干净,而且在各种机会、场合,只要提笔写字,就要态度认真,力求写得最好。

以上是我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10.新课标作业 篇十

在今年暑假我全面完整地学习了新课标,让我受益匪浅。使我进一步认识到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到实施建议都更加准确、规范、明了和全面。为我深刻领会数学新课改精神,有效的进行数学教学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下面就谈一谈这次学习新课标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中教师要面向全体灵活选择教法

新课程标准的五大基本理念之一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并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尤其是那些学习上暂时有困难的学生,同样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而非岐视,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教材中设计了不少如“思考”、“探索”、“讨论”、“观察”、“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成员的安排上优、中、差各级知识水平学生要合理搭配,以优等生的思维方式来启迪差生,以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来感染差生。在让学生独立思考时,要尽量多留一些时间,不能让优等生的回答剥夺差生的思考。对于数学成绩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可另外选择一些较灵活的问题让他们思考、探究,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数学成绩。

因此教师要深入、全面地学习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掌握课程标准的思想内涵,通晓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才能目的明确、方向集中地钻研教材,具体、准确地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分散难点、突破疑点,从而得心应手地驾弩教材,灵活自如地选择教法。

二、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自己的角色定位。

在新的课程标准的理念中谈到:数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室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教师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让学生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它实际上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教师是探究性学习的组织者,在学习中对学生提供经验和帮助,做好组织协调工作。教师要想方设法开阔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老师要向学生提供经验,帮助他们进行判断、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提醒他们注意探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要深思熟虑地、周全地统筹学生活动。教学中可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思维会变得开阔,富有独特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认识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逐步由过去的“学会”向“会学”转变。例如《三角形的面积》这节课我就采用了先猜想~论证~归纳教学过程。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知识,发展思维,培养合作精神,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三、教学中教师要进行多元化的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

新课标指出:“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他们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多元,多用激励性评语。要多一些宽容,少一些指责,允许学生犯错。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基础是有差异的,学习数学的进程也会有差别,如果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评价学生的学习,必然要制造出许多的失败者。

因此,评价要因人而异,不要用“同一把尺”,要注重评价个体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帮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我们时时刻刻把学生放在首位,努力充实自己,让学生爱学、乐学,必定会获得教学上的进步。

在新课标的学习与实践之中,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不断冲击着站在课改浪尖上的教师们。我们曾经困惑,不知所措,但通过学习,我们又会新的姿态站在教育前沿。无论遇到多大的艰难险阻,我们紧跟着新课标、新理念,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切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学习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一点体会

用两句话来概括2011版课程标准和原课标的区别:重思考轻知识,重兴趣轻数量。

2011版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小学低段和中段都减少了识字写字的数量,并且在中段加入了独立识字能力的要求。这就是说:低段识字量减少,而对学生思考汉字规律,独立识字能力的要求有所侧重。汉语是独一无二的音义结合体的语言,除了具有其他语言都有的符号性,而且还有其汉字产生初期的图画性,可以说汉字起源于图画。去年有幸听了“千课万人”,其中一堂识字写字课别开生面,这位老师从汉字的构成法方面很好地解读了文字的结构和意义的联系。让孩子学得有趣,并且有规律性的东西,可以让孩子去掌握。想象一下,每个汉字都有他的渊源,如果追溯到汉字的源头,用奇妙的图画来展示,那是不是很有趣呢?相信,经过这样的厚积薄发,虽然在低中段孩子识字少了,但是具备了识字写字能力,有足够的识字写字兴趣和愿望的孩子,他热爱母语,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方法,那么就有可能成为一个自主识字的人。

对于写作的要求,删掉了“40分钟内完成不少于400字的习作”的要求,而且新增了要评价学生的写话兴趣,能够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够读写结合。还特别强调孩子的写作习惯的培养。更加人性化、符合教育的规律了。之前就有老师提出,规定3年级刚刚接触写话的孩子在短时间内写成成篇的作文是有难度的,质量不好,也容易打击孩子的写作兴趣。新课标不仅更合理,而且还关注孩子的写字习惯。放眼望去,孩子们的坐姿真的不够好。小眼镜多了,孩子的写作水平不是多写才能培养,还要让他们会写。怎么办呢?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关于阅读兴趣,应该是孩子的主要语文活动。本组汪海老师就提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其他方面何尝不是。能够自己读书,就可以在鲜货的语言环境中不断复现识得的生字,也可以自己主动识字,识字量得到了提升、阅读量也有了,写作业可以促进。表达技巧再加以训练,那么听说读写方面就都会互相促进、齐头并进了。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较原先更为强调语言文字的重要性,这多少与近年来语文教学中忽视、淡化语言学习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去语言化”现象有一定关系。

因为缺失,故有所需求。这同样体现在课标对书写要求的教育中。新课标与原课标中一样在每个学段的目标中都有对书写作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学段(3~4年级)“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手笔临摹正楷字帖。”

第三学段(5~6年级)“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第四学段(7~9年级)“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 每一学段都有对书写作专门的要求,足见在基础教育阶段,国家对学生汉字书写的重视。而2011版课标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对书写要求有所增加:

第三学段(5~6年级)新增“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四学段(7~9年级)新增“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同一个新增要求反复出现在两个不同的学段,而且这样的要求似乎应该对初学写字的低年级学生而言的,现在却出现在基础教育的高学段,这其中难道不能说明些什么吗?

现阶段学生的书写状况,我敢说初高中的语文教师最有发言权,最深有感触。书写能赏心悦目的,如稀世珍宝,可遇而不可求;能书面整洁的,则心满意足;余下的,能书写正确已属万幸。常说“字如其人”,一个人的字迹即他的形象、名片,如今能拿出这张名片的学生真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多方面的。

首先,学校对书写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升学压力的逼迫下,在对分数的追捧下,不管是小学还是初中,学校把精力和时间都放在了提高分数的教学上,很少关注到与分数没有多少关系的书写上,书法课常被占用,特别是到了初中,就更是形同虚设。钢笔、毛笔等多数成为了学校以外的培训机构的事,而这本来应该在基础教育的范畴之内。敢不夸张地这这么说一句,若非个人爱好去学习软笔书法,有的学生一辈子都不会提起毛笔写一个字,最终成型的字体都没有被关注,这书写时的姿势、习惯更是无人去问津了。因此,戴眼镜的更多了,横七竖八的写字姿势多了,字体规范的少了,书写美观的稀了,体现汉字魅力的绝了。

其次,书写意识淡薄了。学生也好,老师也好,家长也好,整个社会也好,几乎所有人都抱着打印替代书写的观念,顶多练好自己的姓名就行了。其余,没必要、不需要也不可能都自己一笔一画的却写下来。这是浪费时间,out了。既然社会有此心态,自然也就形成了共识和常态。再次,榜样效应的弱化。没有条件练习,没有心态练习,再加上周边没有可供模仿的榜样,学生当然也就没有被熏染的氛围,没有想学好的意识,甚至没有审美的视角,何谈要求自己书写漂亮?更妄论学习书法了!

上一篇:慰问老人实践报告下一篇:灯的梦散文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