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意义

2024-08-06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意义(精选14篇)

1.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意义 篇一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姓名: 华少帅 学号:

专业:

年级:

2013-09-24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后,在中国,“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社会和谐”的治国理念,其思想根源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体,融合道家、法家、佛教等多个思想流派,内涵丰富。儒、道、佛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极,其立意和宗旨虽各有不同,各有侧重,但共同具有“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形成了以“和谐”为特质的中国和谐思想文化传统。对传统文化的和谐思想进行与时俱进的承继与弘扬,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和谐思想 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丰富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各种和谐社会理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从古至今延续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陶渊明的“世外桃源”、洪秀全的“太平天国”、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天下为公”,都受到了这种理想社会思想的影响。纵观中国文化史。儒家、道家、佛教主要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极,其有关和谐思想的论述也是多层次、多方面的。

儒家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主要观点有:“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及“中庸之道”,“天人合一”肯定了天与人、自然与人类社会的统一性,并视这种统一性为和谐的最高境界。儒家和谐思想的特色是侧重人际关系的和谐,注重从人性本身出发调解人际关系,使之趋向和谐,强调社会和谐的功能。通过“和而不同”、“中庸之道”,最终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天人和合”境界。儒家和谐思想的根本宗旨在于以中庸、中和作为个体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通过谋求人际关系的普遍和谐,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理想社会。

道家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主要观点有: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知足常乐”。道家和谐思想的特色是侧重天人关系的和谐,从“道法自然”出发,强调“天人一体”,强调人性向天道自然的复归,以之来规定人生,要求人顺应本性,返朴归真,使之趋向天人和谐。主张无为而治,对一切反自然、反人性的政治、生活与思想持批判和超越立场,使人们不是伪善而是合乎人的本性去生活,顺应自然本性,知足常乐,减少冲突与对抗,恢复人与自然应有的和谐状态。

佛教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主要观点有:一是“因缘和合”“中道圆融”及“平等慈悲”。佛教和谐思想的特色是侧重身心关系的和谐,“因缘和合”、“中道圆融”的和谐观虽然都谈到了天人、人际关系,但更侧重于身心关系的和谐。由此肯定众生平等,才大慈大悲,慈是给众生以快乐,悲是拔除众生的痛苦。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儒道佛的和谐思想各有侧重,儒道佛三家的立意和宗旨各有不同。但其三家共同具有“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共同建构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文化,形成了以“和谐”为特质的注重天人、人际、身心和谐统一的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对中华文明的生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整合凝聚中华民族成为文明礼仪之邦,维护了多民族的和谐统一。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

面对新的社会发展趋势,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次新的飞跃。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吸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对儒道佛三家的和谐思想进行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的现实意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理论支撑。

生态环境的破坏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儒道佛三家都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统一,反对天人对立,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在生态文明基础上的和谐发展,开创人与自然和谐进化的“生态和谐”时代,是我们重新审视与自然关系后做出的理性抉择。

人与社会的关系既包括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之问的关系,也包括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儒道佛三家都认为人与社会应该和谐统一,反对自我与他者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妥善协调和正确处理人们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的关键。

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环境中,在充满欲望的社会里,现代人应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应当朝着人格健全、人性和谐、心理健康的方向发展。儒道佛三家都追求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中确立健康发展的“身心和谐”理念,主张“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知足常乐”、自治其心”。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除了继承和弘扬本民族的文化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和”的精神内涵,对缓和国际矛盾,解决国际争端有着重要意义。从儒道佛的和谐思想出发,在人类文明中倡导“和而不同”、“中道圆融”,反对以自我为中心,反对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在世界日益走向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国际交往中,追求一种“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和谐共生”的人类文明发展的理想境界,共创和谐世界,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也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

2.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意义 篇二

当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一种福音降临这个世界时, 它对于陋习羁绊的大众会成为一种冒犯, 而在那些读书不少但思想不深的人看来却是一桩蠢事 (歌德) 。关于对传统文化的复兴之事褒贬不一, 同样如此。

1 传统文化的危机与觉醒

众所周知, 一百多年来, 随着清末的国运衰微而造成西风东进, 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大行其道, 使国民对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造成曲解, 甚至错误的批判。甚至一度使我们丧失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继而崇洋媚外, 全盘西化, 甚嚣尘上。中国近代史历经百年沧桑, 举目四顾, 如今我们周围还剩下多少传统的和爱自己传统的人呢?我们面临着断代, 几乎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然而树大根深, 根深然后叶茂, 这是自然界人皆尽知的道理。没有了根怎么向上发展?当一个民族的文化面临着枯竭与沙漠化时, 那么危机往往也是转机, 我们今天的重重危机, 恰恰能成为我们最大的转机。《易经》启示我们:天道循环, 物极必反。中华民族这只东方的凤凰, 将死之时即面临着再生。

胡锦涛主席曾在十七大报告里讲了这样三句话:“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是无数海内外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可以看到国家也在有意恢复中国传统文化, 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机之后, 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各国和我们国内越来越盛行。近年来汉语热在世界发达国家兴起, 方兴未艾。2007年之后, 汉语已成为美国第二大外语, 澳洲总理是个中国通, 2008年北京奥运开幕式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等《论语》上的章句以表演的方式向全世界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孔子学院在世界五大洲雨后春笋般的成立......等等迹象说明, 中华民族和海内外炎黄子孙到了认祖归宗, 精神回归的历史关头。正如陶渊明所云:“归去来兮,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 展示的是华夏历代先祖充满智慧的人生哲学。早在上世纪, 1998年世界各国七十多位诺贝尔得主在巴黎会议后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可以说, 孔子的学说及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代表, 凡提及传统文化, 不能不提到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在国外, 孔子学院成了中国文化的传播基地, 孔子成了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形象大使。对许多人来说, 孔子意味着中国, 代表了东方智慧。因此, 孔子已不再是简单的历史人物, 他已成为中华民族道德信仰的核心, 是整个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孔子以他的个人力量提升了整个民族。文史之祖司马迁这样评价孔子:“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 虽不能至, 然心向往之。”说到孔子不能不提及《论语》。《论语》是中华民族的圣经, 它关乎国家理想或理想国家, 关乎人格理想或理想人格, 甚至它还是语言范本, 关乎理想的文字。它里面表达的思想境界处处体现了天人合一, 有“天道”、“地道”、“人道”、“王道”和“商道”。台湾国学大师曾仕强说:“精通《易经》之后再读《论语》才知道《论语》的博大精深。”两千多年来, 《论语》一致获得国家意志的供奉, 同时获得民间道义的认同。历朝历代, 不论汉族人当政还是少数民族当政, 莫不如此。《论语》在中华民族一代代人的虔诚阅读和信奉中嵌入了人类的精神史册。

《诗经》告诉我们, “永言配命, 自求多福。”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 在这种文化哺育下的民族也一定有智慧、有能力开创自己的幸福与辉煌的未来。如今地球人都知道, 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 中华民族不仅肩负着本民族的复兴, 也承载着人类未来的希望。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民族的灵魂, 民族的血脉, 即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唯一一个存在于世的文明古国, 中国依靠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优秀传统文化至今仍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如诗所云:“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

2 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实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内涵深厚的哲学体系文化, 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之外, 还包括其他文化形态, 如道家文化, 佛教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在宇宙中的位置、角色以及人类社会的本质、归宿等, 告诉我们做人的权利、责任和义务, 让我们明白人在社会中的位置和作用, 教我们如何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现实中人们常常这样表达:中华文化渊源流长, 博大精深。顾名思义, “渊源”代表其产生年代久远, 足有五千年悠久历史。“流长”则代表亘古至今, 绵延不绝。“博大”代表其内涵广博, 无所不包, 无所遗漏。“精深”代表其思想智慧深邃、深刻、究竟。一言以蔽之, 她阐述的是天、地、人及宇宙自然的规律性, 也就是天、地、人之“道”, 用孔子的话讲就是“吾道一以贯之”。不管讲什么, 怎们讲, 都是在阐述天、地、人的规律, 并把三者有机的圆融在一起, 供人参道、悟道、行道。既有对人的终极关怀也有对家国天下的理想情怀。用老子的话讲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概念绝大部分来自“四书五经”。的确, “四书五经”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代表。孔子处在2500年前中华民族的历史中间点, 对中国文化进行了整合、删节、编订, 他既是文化的集大成者又兼负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特殊历史使命。在四书五经九本著作中, 有八本是由孔子直接著述与整理, 只有《孟子》是对孔子思想的演绎与发展。司马迁评价孟子为“亚圣”, 说他对孔子“道既通”。《论语》里孔子自言“述而不作, 信而好古”。他认为他所有的思想并非他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发明独创, 而是转述了在他之前过往的古圣先贤的伟大思想。他坚定地相信并热爱、推崇、力行古代圣王 (尧、舜、禹、汤、文武、周公) 的思想和德行。正所谓中华文化祖祖相传。而这些承载了人类伟大思想与智慧的中华文化均来自 (如神农、伏羲、黄帝等) 中华先祖们对宇宙天体的观察, 来自于我们头顶上这片灿烂的星空。也就是“四书五经”里揭示的“道之本源出于天而不可易”, 从天道到人道。由此我们不难领悟出传统文化的实质与内涵所讲述的都是天、地、人之“道”, 讲述的都是山河大地, 自然万物, 人间万象的种种示象与规律。正如《三字经》上讲到“三才者, 天地人。三光者, 日月星。三纲者, 君臣义......”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是与天地并列的宇宙间三个基本因素之一。根据取类比象的思维, 天地间一切现象都能在人间和人身上有所对应, “天下”即“人身”, 人体就是小宇宙, 这是传统文化表达的“天人合一”的最核心的思想之一。它开启人类, 若能悟道、明道、行道, 做到因天时序, 顺应自然, 阴阳平衡就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尽善尽美的人生境界。《中庸》上讲, “自诚明谓之性, 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 明则诚矣”。《道德经》讲“宇宙与我同根, 万物与我一体”。《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等等都是表达的人与自然万物本身就是一体、一性的这种天人合一的深邃思想。用这种思想来指导人类活动会充满慈悲、仁爱、和平的情怀, 出现天下共生共荣的和谐局面。正应验“天有好生之德”的文化思想, 也正是《中庸》上表达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小德川流, 大德敦化, 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本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表达特征就是常常以天地宇宙之象来喻示人类社会。用人类社会比附天地万物之象, 以完成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类自身的和谐, 家庭的和谐直至社会天下的和谐。从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到外在的物质世界的人生大圆满。依循着“格物、知至、意诚、心正、身修、家齐、国治、天下平”的次序实现, 表达着内圣外王, 对人类的终极关怀。所以传统文化是地地道道的“以人为本”的文化。令世人折服的中国古典文明如唐诗、宋词、戏剧、国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无不体现出人与自然沟通呼应, 融为一体的文化精神。

3 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与价值

古往今来每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自己博大精深的文化, 每个现代国家都把文化作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一个民族的觉醒首先是文化的觉醒, 一个国家的强盛, 一个地区的繁荣也绝离不开文化的支撑。中华传统文化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 始终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和国家强盛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随着世界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问题, 犯罪率升高, 青少年问题, 环境污染等社会矛盾逐渐爆发, 世界到了迫切需要中国的“天人合一文化”、“和谐文化”来驾驭西方科技的历史时刻, 西方各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造成的种种社会问题开始转向中国的传统文化寻求破解之法。

当前, 文化已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国家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文化的竞争。不管是国家竞争, 还是城市、地区竞争, 甚至更小范畴, 一个企业、一个单位, 莫不如此。而在这场世纪的大竞争中, 处于最核心地位、发挥最关键作用的因素是人, 而不是几件先进的武器, 先进的设备或其他。在对人才的培养方面, 中华传统文化讲的最彻底、最究竟:先学做人, 再学做事。《大学》讲“物有本末, 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 则近道矣。”远离了“道”即是违背了自然规律, 注定一开始就是错误, 往后更行不通, 即便坚持下去也必然是失败的结果。在育人方面, 符合了“道”就能成功。文化正则思想正, 思想正则人正, 人正则行为正。《论语》里有明确的开示, 子曰:“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古圣先贤把学做人放在第一, 而学知识技能则放在其次。《三字经》也讲“首孝悌, 次见闻”。都是在强调先做人的重要性, 这个次序决不能颠倒。否则, 如果一个人“人”都没有做好, 不按“人道”去走, 给他一个技术, 他会用高科技犯罪;给他一个项目, 他会祸国殃民;给他一个团队, 他会把这个团队带入万劫不复。所以社会的管理也是人的管理。

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修身做人的规范和道理, 最基础最根本的做人规范都浓缩在一本《弟子规》里, 这里面讲的是最人性的教育, 人伦的教育。它113条规范涵盖了待人接物, 处事交友, 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些都是关系人生幸福、家庭美满、城市建设、社会和谐, 国家发展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落实《弟子规》的做人教育, 既顺应当前国家大力倡导的提升道德素质, 又利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形成与建设, 更有利践行“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弟子规》的教诲是超时空、超阶级、超族群的, 因为经典的力量可以穿越时空, 放之四海而皆准。

4 结语

一个拥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华民族, 积累了五千年的治国方法、经验和智慧, 对于了解现代商业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种种矛盾, 仍然可以给出救治的良方, 企业发展的长青之道同样蕴含在传统文化当中。《论语》给出这样的财富观:“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正所谓“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道”即道义、规律、方法, 要做到守国法, 和人情, 顺天理。“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传统文化不是清心寡欲的苦行僧, 而是要人按道义取财, 以品德招财, 提倡的是见得思义, 批判的是见利忘义。它里面既有对财富的善取, 也有对财富的善用。时下, 强市需要大力发展经济, 发展经济需要用传统文化来领航, 同时以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来增强城市实力。如法如理, 依教奉行, 定能利在当代, 功在千秋。相信不久的将来, 凤凰再生之时, 必将百鸟相随, 鼓乐齐鸣。

参考文献

[1]司马哲编著, 《国学新读大讲堂<论语>全书》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9

[2]一心不二堂编, 《<弟子规>.<孝经>易解》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9

[3]东篱子解译, 《<道德经>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0.1

3.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意义 篇三

【关键词】分形几何;高层建筑;设计

【Abstract】Fractal geometry is demonstrated in repeated self-similar, the mathematical study of the shape and nature of the law. Fractal geometry is not only of grea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in geometry, its thought and meaning in architectural design also has a strong application, it can be said with fractal geometry theory and practical guidance rise building design is contemporary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ne has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studies based on fractal geometry.

【Key words】Fractal Geometry;High-rise buildings;Design

分形几何是古典数学发展到现代数学的产物,是一种更接近自然真实形态、一种更能反映自然内在结构“真实”的几何学。由于分形几何的真实性,必然导致其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现代高层建筑设计中对分形几何思想和方法的运用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如何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呈现出分形几何特有的美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1. 分形几何的含义及性质

(1)分形通常被定义为:“一个粗糙或零碎的几何形状,可以分成数个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至少近似地)是整体缩小后的形状”,即具有自相似的性质。分形(fractal)一词由曼德布罗特(MandelBrot)于1965 年创造出来,来源于拉丁文,有“零碎、破裂”之意。数学意义上分形的生成是基于一个不断迭代的方程式,即一种基于递归的反馈系统。简单地说,分形几何学就是一门以非规则集合形态为研究对象的几何学。

(2)分形几何有几个显著的性质:一是具有任意小比例细节的精细结构;二是整体和局部都不规则,不能用传统的几何语言来描述;三是通常有近似的或统计的自相似的形式;四是分形维数通常大于它的拓扑维数;五是多数情况下可以用非常简单的方法定义,可能由迭代生成。

2. 高层建筑设计中蕴含的分形思维

2.1 建筑空间的自相似性。 高层建筑的空间往往具有分形的特点,或者通过外在自然形态体现其分形思维,或者更多的通过对自相似性的应用来体现。高层建筑的平面和立面的设计里有意或无意地蕴涵着自相似性的思想。在平面设计上,由于高层建筑结构的特殊性,经常会表现出自相似的规律;在高层建筑立面的设计上的自相似性思维更加普遍,很容易发现同一划分手法应用于不同尺度层级的自相似性的基本特征。这种自相似的构成规律对于高层建筑立面造型的丰富变化及其内在和谐统一均有很大帮助。

2.2 连续的尺度层级。

(1)詹姆斯·格莱克在《混纯·开创新科学》中强调连续的尺度层级的重要性时说“没有特定尺度且含有一切尺寸要素的艺术才是令人满足的……由远及近对其进行观察,可以看到不断展现出新的结构元素的构造变化,不论从任何角度、距离观察,都可看到令人赏心悦目的建筑细部构造。”这就是存在于建筑形式中的“连续性与丰富性相统一的尺度层级”的分形特征。

(2)结构复杂的高层建筑,是由不同尺度层次组成的具有分形特征的整体系统。具有丰满度、趣味性及吸引力的高层建筑,随着观察距离的不同,存在着下一个层级的更小的细部构造。因此,高层建筑的体验过程是其空间组织的指导基础,创作过程中,必须更加关注高层建筑这一庞然大物的细部表达,有趣的细部能够传递出整体的创作理念。

2.3 注重对人性的关注。

(1)高层建筑的整体感与细节,通常是人们对建筑印象的来源,因此精巧的细节与鲜明的整体感相融合,才能称其为是一座有魅力的高层建筑。建筑整体相当于人的骨路和血脉而细节就是肌肤血肉,细节展现气质与个性,整体显现形象及内外连续性。

(2)现代主义过分强调抽象、简洁,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对细节和尺度层级的表现,使人难以产生共鸣和愉悦感。而分形几何为实现这种精致的建筑细部提供了可能。分形理论下的高层建筑,从建筑整体到细部构件,均呈现出独特的具有自相似性的尺度层级及精细结构,产生出独具特色的建筑形式,使建筑从整体到细节,均表现出精致、复杂的美。

2.4 注重与环境维度契合。

(1)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的精神家园。好的环境可以创造舒适愉快的精神氛围,合理的组织安排生活;不良的环境令人紧张、压抑,危害身心健康。以高层建筑为代表的人工环境日益成为现代社会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平台。

(2)由于其自身体积的庞大宏伟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更加关注建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高层建筑从远景的城市轮廓、中景的街道界面的围合,以及近景的底部过渡空间三个空间形态方面对所在城市环境产生影响,这也含纳着丰富的城市文化文脉信息。通过对城市的景观环境要素及组成分析,明了城市文化特色、历史遗存、空间意向及视觉走廊灯因素,在解决高层建筑功能需要的同时,尽量弱化对城市环境的侵扰,取得与城市的和谐共生。

3. 分形几何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实际运用

3.1 高层建筑外形的分形。 高层建筑的建筑形体,通过缩放、旋转等线性转译的三维分形操作,称之为高层建筑的“体”分形。将高层建筑的一个最小基本单位的粒子空间单元进行组合,形成高层建筑的各个元素,这些元素按一定的规则继续被组织在一起,生成更高层次的第二级元素,而后根据同样的组织方式继续转译,不断发展生成无限多层次的单元组。

3.2 高层建筑空间的分型。

(1)高层建筑的空间分形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即把不同尺度的、相似的空间形体加以并置,这是形成具有自相似性高层建筑空间的一种实现过程;另外一种实现方式,就是生命空间迭代与重建。

(2)建筑空间整体与局部、局部与更小层级的细部之间具有自相似性的连续的空间形式,通常都具有丰富的尺度层次结构,进而建筑整体及整个空间体系均能达到均衡与和谐。由生长所体现的高层建筑空间分形是简单且是最大程度的简单,而其作为一种基本要素,形成了高层建筑的全部复杂性。高层建筑的空间由作为某一基本功能的单元空间,按照一定的空间法则进行自我组织,形成各种尺度的组合空间形式。并且自始至终循环往复的重复着同样的法则,由此复杂性、相似性的分形美学特征就随着高层建筑空间的生长体现出来了。

3.3 高层建筑结构的分形。 建筑结构如同人体的骨架,是整个高层建筑的的关键支撑和保障。实际上,非线性才是真实的结构行为方式,在理论上只是对实质行为的一种近似。然而这种近似在某些情况下是合理的,而某些情况下这种线性近似会带来极大的误差,更甚者线性的设计方法完全不适用。因此,对于高层建筑这一类对建筑结构有着极大依赖的建筑形式,运用分形的思维方式对其进行设计研究,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技术性命题。运用分形原理设计出的诸如曲面、曲线等非线性几何建筑形式,其内部的结构骨架不一定也同建筑外观所看到的那样,具有强烈的非线性特征。

3.4 高层建筑文化的分形。 相比于悠久的人类文化来说,建筑生命短暂。只有建建筑赋予人文内涵才能使其更具生命力。人类文化的发展演变与其形成均存在分形的迭代现象。将人类文化的一些内涵融入特定的建筑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建筑以及留存在其上的文化得以保留并发展,形成建筑中的文化分形现象。

4. 结束语

在当代高层建筑设计领域中,分形几何的基本原理更多的被用于建筑的外部形态的架构上。由于不同的建筑需要不同的设计,并不是所有的建筑都具有自相似的的特征,也不一定具有简单一致性的建筑结构,因此在具体设计上要根据实际需求采取适当设计方法。分形思想对于高层建筑设计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分形理论的高层建筑设计,能够使建筑更易取得自身及与周围环境和人的协调,更贴近自然及人性。

参考文献

[1] Briggs John. Fractals:The Patterns of Chaos[M]. London : Thames andHudson, 1992; 148.

[2] 法尔科内著.分形几何-数学基础及其应用[M].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1-8,24.

[3] 数学大师曼德尔布罗与漂亮的分形几何学[EB/OL],2013-6-2.

[4] 顾红男.分形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四川建筑,2011年第2期,73-74.

4.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意义 篇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放射着光彩夺目的思想光芒。大力挖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提升人们道德修养的现实需要。

我国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思想内涵。孙中山先生曾经用“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八个字来归纳中国文化的价值观。而在仁爱、忠孝、信义、和平等元素中,“仁爱”的价值尤应予以深度的挖掘与阐发,“仁爱”是我国千百年来的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最为重要的价值,“泛爱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长期以来在我国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生活哲学,在今天尤其应当推广。

相对于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有着自身的特殊性。“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天人合一、和以为贵”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就是重视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解决如何做人、如何做个有道德的人的问题。以儒家为代表的思想家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由内而外的修养路线。儒家道德中把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行为作

为人生修养的准则,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作为调节人伦关系的基本规范。可以说,重道德、尚礼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价值理念。

中国传统哲学有着天、地、人、物、我之间的相互感通、整体和谐、动态圆融的观念与智慧。中国人秉承天人合一的文化理念,以人为本位,以人文为中心。传统礼乐教化代替了宗教的功能,强调教化,重视人文教育,平和而有理性,不至走向偏激与迷狂。和而不同、即凡即圣、动态平衡的中庸之道,具有深层的智慧,也是重要的中国元素。当今世界,对抗与冲突不断,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家国天下提供相处共存之道。西方的价值观——以强力、功利、竞争横决天下为背景的自由、平等、理性、人权、法制等,与以天、地、人、物、我和谐相处的中国文化的理念——仁爱、忠孝、信义、和平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实际上可以相互融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诸多价值理念已超出了民族、国家的界限,而具有普世塑人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厚重的道德追求和精神价值。“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的爱国情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崇高气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等等,对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现、人生观、价值观,提高道德水准,增强责任心,明白如何对待自我、他人、民族、国家以及自然,都具有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经过历史积淀而流传下来的历代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知识和智慧的结

5.浅析清洁在5S管理中的现实意义 篇五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清爽的工作环境给员工会带来巨大的动力,所以清洁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只有一个给人感觉干净整洁的环境才能使员工用心工作,而整洁明朗的环境,会使大家希望到这样的厂工作,便于留住人才。无论是办公室或者工厂必定会有一些残余垃圾,无用的工具,废弃的物料,它们既占据了很大的空间又影响人的心情更阻碍了生产,如果不及时清洁就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企业生产效益。

推进清洁的作用

1提高企业形象,形成良好企业文化

首先企业给人的第一印象一定是这个企业内部的工作环境,杂乱的摆设,随意 丢弃的垃圾会让人立刻对这个企业失去信心。环境的整洁是是企业基本的保证。一个好的企业工作场所差不多是一幕了然的,摆放整齐、有条不紊。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了,忠实的顾客也会越来越多,企业的知名度不断提高,很多客户慕名而来参观学习,被客户称赞为干净整洁的工厂、对这样的工厂有信心,也愿意下订单告诉其他顾客,结果会在业界扩大企业的声誉和提升销路。经济学家贝肯 布迪斯曾经说过一句话 要看这个企业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态度,就要看这个企业的厕所是否洁净,这句话不无道理。查日本的公共设施清洁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还有个有趣的调查 日本的厕所清洁后其中的水已经达到饮用水的标准,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我们媚外,盲目追求日本的清洁标准,但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是日本严谨的做事态度和对公共设施的清洁程度,这将直接影响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吸引高素质人才和更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2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作业周期

如果车间摆放乱套,货架东西很杂乱,那么寻找这些生产工具会占据很多工作时间,影响员工作业时的精神集中。相反整齐的空间摆设会减少工件的寻找时间和等待时间,结果降低了工时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加工周期。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摆放顺序,那么这个生产车间将会是一个大杂货铺,不能称之为现代流水化生产空间,这将会使生产效率大大降低,直接影响到该车间的成产能力,生产能力直接决定产业的最终发展,因此,科学合理化的摆放,可以大大的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作业周期,为相关产业带来直接的成品和商品价值。

3提高库存周转率

把先前生产出来的产品放到相对,将后生产的产品放在相对后面的位置,那相对先前生产的产品将更快的流通出去,更快流通,提高了库存周转率,但是要做到仓库井井有条,那么对仓库清洁度的要求就会更高,清洁工作做的好,腾出空间,将工作场所清扫干净结果降低了工时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加工周期。

4减少故障保证品质

按要求生产,按规定使用,尽早发现质量隐患,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6养成节约的习惯 降低生产成本

清洁有用的材料与没用的垃圾相互分开,有效的整理出可以再利用的物料,这样 节约了成本,降低了费用,是很多企业所需要的。

6.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篇六

内容摘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灿烂多姿,在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傲视群雄的姿态。当今国内外,文化交流日趋频繁,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呈现和其之间的交汇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代中国,如何建构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先进文化,已是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思考的事情。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之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所以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非凡。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儒家文化,我们要继承精华去其糟粕,辩证的去看待它。中国的发展需要以文化为动力,它的重要性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它的影响力是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而不至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扰,创造一种属于中国本国民族文化,才能让中国立足世界文化之林不败。

关键词:传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现代价值影响力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

中国传统文化是封闭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的产物。是以汉族为主体,融合各族人民的智慧,共同创造的。这一特定区域特定人类圈的社会精神形态,具有强烈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使历时五千年所形成的一个完整而十分庞大的体系,从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到心理倾向,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十分丰富,具有内容的完整性。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在科学已经成为群体和社会的取向的氛围下,在群体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学也就成为了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自律的真实内容。修身养性的自我品格锻炼可以转化为树立、培养和坚守对科学文明的向往和信念。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科学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伦理在促成和助长这一趋势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求变,《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大张旗鼓地宣扬通过变革以求发展的精神。可以说,变革与发展的互动,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如此的“正气”塑造出了坚韧不拔的民族精神,维系着绵延不绝的文化传统。

但传统文化并非不重视物质生命的价值。以物质生命承传为基础的孝道思想,使承载于生命的道德意识和自然知识的传播推广受到重视,不论是为功名、为财富、为名声,它都鼓励人的积极努力。尽管这个“为”的有意识追求本身在宋明以后成为“人欲”,但作为一种内在的动力机制,它实际上支配着人的日常生活实践和价值追求。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理想就是“闻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它既是传统的,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同时又是现代的,甚至与后现代文化也可以相容。一阴一阳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维传统的产物。无论是阴是阳,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异性的补充,就需要外来之性与自性的亲和与转化。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中西互补提供的最为重要的理论依据。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观点来说,中国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简单地一体合一。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补。天人合一缘起于人与自然的原始亲和关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无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儒家的天人合一则主要是作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发生作用,是儒家学者以伦理为本位建构自己的世界图景的产物。认识人与自然的差别并进行合理的调节,考虑和尊重人的价值,并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天人有分思想最为重要的特点。正因为中国哲学是合一与有分的统一,所以并不缺乏作为哲学的基础的主体性的观念。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体能够把握客体,既是天人之际思辨的最合理的内容,也为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所必需。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中国最早摆脱了神的权威控制。尽管中国古代也存在各式各样门类繁多的宗教仪式,如祭天、拜祖等等,但神学真正在思想信仰层面对人的控制或曰束缚是极少的。“子不语乱力怪神”,“未知事人,焉知事鬼”,中国传统文化对鬼神采取的是“敬而远之”的态度;相反它更关注人,关心凡身肉体所构成的芸芸众生,子曰:“仁者爱人”,“泛爱众而亲仁”,提倡对人的关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精华。这一点,与我们当代社会提倡的以人为本和民主民本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对于当代中国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和谐,不仅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更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哲学的况味,它所能涵盖的不仅仅是我们日常所说的人与环境关系的范畴,而且上升到了人生信仰的范畴,因此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人人生境界的提升,弥补信仰上的迷失,具有深远而广泛的意义。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是中华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什么是优秀文化?第一,鼓励人向上;第二,让人追求崇高;第三,“人化”的东西。既然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标志,所以文化就是人化。时代的精神主要在时代特色,当今时代特色是经济全球化、科技现代化、文化多元化和一体化的斗争以及中华的复兴。对于经济全球化,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科技发展也是两面刃,需要有清醒的认识。

是的,今天的时代精神文化,我认为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文化的自觉。文化自觉的体现,就是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首先是文化自觉,其次是制订国家文化发展的战略,第三要文化体制改革。什么叫文化自觉?我定义为国家的决策层和学术层对文化发展演变的规律,全球文化的走势,民族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具有清醒的、科学的认识。有了认识就自觉了。比如宗教问题,农村问题,社区文化问题,非物质文化问题,文学创作、艺术舞台等等问题,要有清醒的科学的认识。制订文化发展的战略规划,我觉得有几个问题特别重要。第一、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最近这几年这方面研究开始多起来了,尽管还有争论,争论是永恒的。关于中华文化的问题,从先秦一直争论到现在,但是公约数还是有的,共识部分还是有的,文化就在争论中前进。第二、保护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解放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体制改革就是要解放文化生产力。我们的文化界潜力很大,造诣很高,人才众多,生产力没完全迸发出来。通过体制改革使文化产品在创新中大大发展,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满足世界的需求。第四,中华文化要走向世界。现在世界各国对于中华文化需求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像英国,全国24000多所学校,包括小学、中学、大学,他们的教育部已经下令,在2010年前每所学校必须和中国一所学校结成姊妹学校,就是要学习中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品质,以及灿烂的传统文化,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称道。这不仅对于树立中国的自信心,也对于世界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当功利主义、拜金主义日益侵蚀着人们的心灵,当人们面临“后工业化”、“后现代”的心灵荒原,当人们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再也找不到价值信仰。中国传统文化“内倾”性品质,以及“内圣外王”原则,给了多少人以心灵慰藉。当人们不再相信正义、善良,不再相信博爱和同情;当人们专注于爱情的肉欲性爱中,当人们只干着“损人利己”、“惟利是图”时,中国传统文化道德的纯粹性,给了多少人以行事准则,不再让他们在现代社会中找不到自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许多外国人所仰慕和倾倒,故宫、长城总会赢得外国人赞叹。这种真正属于中国的东西,具有十分重大世界意义。英国著名历史学者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允许他自由选择时间和国度的话,他说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公元1世纪的中国人。可见,中国古代文化对外国人的吸引力。如今,好莱坞,频频从中国古代历史故事中取材,拍摄电影,这都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性。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过程中,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其提供了准则。

7.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意义 篇七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众文化,人文精神,现代设计

一、中国传统文化浅析

1. 中国传统文化之追求和谐的人文精神。

巴赞认为, 一个社会只有同艺术结婚, 才能生出文化之子, 如果与艺术离异只能导致野蛮, 这个社会随之变成文化的沙漠。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 真正的艺术都在表现一种自然特有的和谐, 而这一和谐的重要标志就在于是否出现一种与自然生态发展规律一致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华先哲最大的成就就是人生哲学, 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核心就是人文精神。中国的人文精神从先秦开始走的就是“顺自然”的通路, 其核心是群体本位主义, 儒家的价值理想把社会的和谐放在首位, 这是中国人文精神的典型代表。张立文先生:“中华人文精神, 一言概括之, 即和合精神”。无论是孔门儒学的“礼之用, 和为贵”还是老子的“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都具有“和”的特质。而这个“和”可以从三方面去理解:天人合一;和为贵;致中和。

2. 中国传统文化之伦理道德。

在中国文化系统里, 本体论和认识论的学说往往从属于或落脚于道德问题这个基点上, 认为起家治国平天下都要修身为本, 呈现一种以修身为核心的, 向齐家、治国、平天下扩散的同心圆。由于把道德视为生活最高层次, 中国文化强调做人第一要义就是“立德”。伦理层面, 中国强调道德义务及社会责任心。

3. 中国传统文化之审美。

李泽厚说:“中国文化是一种‘乐感文化’是审美型的。审美而不是宗教成为中国哲学的最高目标, 审美积淀着理性的感性。中国的审美范畴包括:中和;刚柔;气韵;虚实;意境等。

二、何谓现代设计

现代文化从本质上就是一味地想通过对自然的技术统治来增加人们的物质享受的文化。它在物质文明上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 但也产生了一系列灾难, 西方谈论最多的有两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精神文明的衰落。

现代设计不同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现代主义设计, 它是指在现代文化影响下产生的各种设计风格的总和, 其主要特点是大众文化现象。除此之外我国现代设计还存在着设计风格缺失的问题。

1. 大众文化现象。

现代社会中从生产到生活, 现代技术的逻辑无处不在, 使人成为现代社会机器的一个齿轮, 技术原则不仅是一种机械原则还是一种社会原则, 它导致人的全面异化或物化, 正如洛文斯文塔尔所言“在现代文明的机械化生产过程中, 个体的衰微导致了大众文化的出现, 这种文化取代了民间艺术和高雅艺术。大众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其物化现象, 即把一切变成对象变成物, 包括人的意识和精神。在大众化文化的影响下“他”只是作为“我们”而生存着。“他”的人格降为通常的人格, 降格为作为功能化的肉体存在的生命力, 当生命功能化、欲望化时“他”就失去了个体的价值, 失去了个体的历史特征, 也消除了个体生命的差异性。人以“人群”的方式存在着, “自我”是一种虚假的个体性, 这个体性在根本上是大众性, 是“类”的存在。“类”的主题是一种没有人的主体, 是没有精神的主体, 是没有灵魂和反人性的主体。

舒尔茨说:“人由于自以为是、妄自尊大的‘自由’而从自己的场所走出去, 去‘征服’世界。所以人就被遗留在虚无飘渺的、全无真实的自由之中, 忘掉了‘住所’的意义。

三、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结合

1.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我国设计人员在国外深造时, 老师却告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最好的老师, 中国人是不需要到外国学设计的;王受之教授曾坦言在美国时常有中国设计师询问下一阶段要流行的风格……, 这也许便于了解中国当下设计领域的状况:没有性格;不扎实。无论是日本的精细设计;德国的理性设计;意大利的激情设计还是北欧的人文设计都说明了只有具有稳定、坚实的性格的设计才是优秀的值得世人推崇的设计, 而浮躁的、没有根基的设计永远不能在历史长河中泛起漂亮的浪花。民族文化是设计之根本, 没有民族性格的设计就像断了线飘在空中的风筝, 中国设计领域的尴尬局面正是不了解自己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结果。现代社会我们正不断的在西方主导的文化中失去自我认同, 了解我们自己的文化有助于我们设计出具有中华民族性格的产品, 更有助于在国际上维护我们民族的自尊。

2. 大众文化现象呼吁社会回归生活世界。

回归生活世界就是回归一个先于科学和逻辑的感性的世界, 立足生活世界就是一个属人的真实世界。在大众社会人被异化、物化, 人被大众媒体、大量复制的影像控制着, 这是一个虚无的、平面的世界。人们需要回归情感、寻回自我, 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人文精神、道德伦理等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利器, 所以, 在现代工业文明之后, 西方国家都不约而同的向东方特别是中国来寻找医治科技病的药方。

四、小结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设计都有着比较明显的民族印记, 如:日本、德国、意大利等。我国也在逐渐重视民族品质在设计中的表现,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拿北京奥运会来说, 中国印、中国结、金镶玉等设计都有力的向世界昭示了中华民族的清晰存在。21世纪是设计的世纪、是各民族性格得到彰显的世纪、是感情回归的世纪, 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中国设计必能迎来另一个春天。

参考文献

[1]滕守尧聂振斌:知识经济时代的美学与设计[M].南京出版社, 2006

8.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意义 篇八

一、历史考察

习近平在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历来重视学习,是一个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是基于我们党88年的革命和建设史所作出的科学判断和理论总结。因为从88年的党建史来看,强调学习问题始终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话题。而且,党中央每一次对学习问题的突出强调,都紧随着迎接新的重大战略任务,战胜困难、团结前进的时代背景和现实要求。众所周知,我们党在历史上经历过多次重大转折。而历史的大转折,意味着社会的大变革,与此相应的,必然是思想的大解放,理论的大飞跃,学习热情的大高涨。在每一次的重大历史转折关头,中国共产党人总是通过学习来提升党迎接挑战、把握机遇的能力,所以学习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危机提高能力屡试不爽的法宝,这已经为党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了。在我们党88年的辉煌历史中,对学习问题的突出强调择其大端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局部执政时期: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在延安局部执政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我们党事业的蒸蒸日上,毛泽东同志敏锐地感觉到“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①为了克服这种恐慌,毛泽东认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②,然后“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③于是,我们党由中央自上而下地发起了“全党干部学习运动”,在党内进行了有计划的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教育运动。为此,1939年2月中央还成立了干部教育部来统一领导学习运动,并于1940年1月和3月相继发布了《中央关于干部学习的指示》和《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明确提出全党都应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努力增长知识提高本领,而且规定每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日为学习节,以此为契机来推动全党范围的大学习。随后,我们党便开展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整顿学风党风文风,其中整顿学风是重中之重。毛泽东就学习问题先后发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学习与时局》等一系列重要文章,对为什么学、学什么、怎样学等问题进行了精辟阐述。毛泽东特别指出,学习最重要的是态度问题。共产党人学习应该采取一种有的放矢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把学习问题上升到党性的高度来认识。正是基于党性的政治高度,延安整风确实达到了毛泽东所预期的“大大地提高我们党的战斗力量”④的目标,实现了全党的空前团结与一致,从而为我们党领导的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夯实了基础。

(二)全国执政初期:恭恭敬敬地学。在全国执政初期,随着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党的历史方位面临着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重大转换,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习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习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⑤因此,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号召全党“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⑥,“我们面前的工作是很艰苦的,我们的经验是很不够的。因此,必须善于学习。”⑦毛泽东还就如何善于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与成效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总的来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什么必须善于学习的问题。毛泽东向全党指出:“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⑧我们党现在已经是执政党了,不再是单纯地闹革命了,执政党面临的任务更多更繁重,这就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考验,因此必须更加善于学习。另一方面是学习态度问题。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针对党内一部分自足自满的不良风气指出:“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⑨正是在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在执政初期就领导国家较快地实现了经济的及时复苏和全面好转。邓小平同志后来对这次进城学习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指出:“全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号召全党重新学习。那一次我们学得不坏,进城以后,很快恢复了经济,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⑩

(三)改革开放前后:善于重新学习。改革开放前后,邓小平同志在复出主持中央工作时,就党的学习问题痛定思痛地指出:“这些年来,应当承认学得不好。主要的精力放到政治运动上去了,建设的本领没有学好,建设没有上去,政治也发生了严重的曲折。现在要搞现代化建设,就更加不懂了。所以全党必须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11}邓小平就如何克服困难、赶超世界先进提出了应对之策,那就是“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12}。应该说,这个时期全党在重新学习这个问题上是形成共识的,但也存在某些比较片面的学习风气,诸如认为现在搞建设最需要学习的是专业知识和管理知识,学习马克思主义还有什么用?针对这一片面的学习观,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从来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它要求人们根据它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不断结合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新问题的答案,从而也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13}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是我们党搞革命的指南,同样也是我们党搞建设的指南,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指南。为了加强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邓小平特别强调要把学习搞好,认真建立学习制度。正是在这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气氛中,我们党重新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治路线,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9.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意义 篇九

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之大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与中国的未来息息相关,它的影响力是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立性,而不至于受外来文化的侵扰,创造一种属于中国本国民族文化,才能让中国立足世界文化之林而不败。

然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西风劲吹,大众文化愈来愈向自私化、娱乐化、庸俗化等方向发展,这时我们必须重视传统文化教育,因为文化传统源于历史又超越历史,具有现实的精神生命和文化范式,富有时代意义和现代价值。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常言道“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浪潮涌动的今天,并行不悖的是文化寻根。现代化大潮的冲击,让人们越来越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物质文化方面当被问及为中国的什么感到自豪是许多人的回答:长城、四大发明等。可是我们弘扬它们的目的不在于标榜中国在历史上多么强大与辉煌,因为这是一段逝去的荣耀。而在于从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开创幸福的道路奠定基础,这也符合文化本身的定义:一切可以增进人类幸福的行为。

3.1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主要的情感和文化纽带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而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积淀性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民族生存和发展中,逐步凝结巩固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形成了精忠报国的浩然正气与民族气节,国而忘家,公而忘私,胸怀博大,匡正驱邪。古有岳飞、文天样,今有张治中、杨靖宇,皆此类人物之楷模。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让我们学生广泛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了爱国主义的情感,陶冶了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操。

3.2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精神动力

胡锦涛指出: 实现社会和谐, 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理想社会,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追求的各种和谐思想一脉相承。从系统论的角度看, 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全面系统的和谐, 它涉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和人的身 1

心的和谐。因此, 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既是对人类长期追求的社会理想认识的深化, 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所以, 当代中国人了解并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4.1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影响

4.1.1以人为本理念

以人本主义为管理哲学,符合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趋势。孔子也倡导“仁者爱人”、“爱人能仁”的以人为本管理思想。当今社会倡导的人本主义管理,其出发点和目标都在于“人”。现代企业要求员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生产经营活动,并通过员工不断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实现企业繁荣和发展的目标。这种模式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采纳,许多企业打出来的口号都是:以人为本。

4.1.2中和尚礼理念

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所阐述的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认为它会使天地之间所有的人们各就其位,各得其所。现代企业管理用中国传统文化一贯推崇的和谐理念去调控人的经济行为,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秩序。松下公司经营者非常推崇中国的中庸之道,提倡以诚、以宽、以礼待人,不偏听偏言,也不搞折中,放弃原则,而以社会利益为重,高瞻远瞩、全面地观察和处理好各种关系。

4.2中国传统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作用

中国传统礼俗文化秉承着儒道释的文化精髓,遵循着 “仁义理智孝顺”“重义轻利”与“和谐大统一”的价值观。

《管子·兵法》上说:„和合故能谐‟,就是说,有了和睦、团结,行动就能协调,进而就能达到步调一致。协调和一致都实现了,便无往而不胜。人内心和谐,就是主观与客观、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都要和谐。个人要能够正确对待困难、挫折、荣誉。

5中国传统文化对未来的展望

社会的现代化归根结底细分到最后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综合素质提高的一个过程。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应该具有现代化的社会理想和现代的知识修养,也就是说需要较高文化

素质和文化品格全面发展的人。提高人的素质的途径很多,但对于中国而言,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国当代的大学生群体,是中国高素质人才的代表,关于对他们的培养,更是需要传统文化的帮助。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不仅能激励现在的现在的大学生奋起图强,更让他们拥有一个宽广的胸怀来迎接全球化的到来。现在的中国是由传统蜕变而来的中国,相信随着中国的不断强大和中国传统思想的重新光大,世界的东方将再次站起一位儒雅的巨人。

6结语

10.试析中国梦的现实意义 篇十

201208223003 数字媒体艺术(网络多媒体)

王元

每个人都有梦想、有信仰、有追求,而每个中国人的梦想汇集起来就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推动实现全世界人民梦想的长久动力。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

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梦的重大现实意义

进一步呈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就是在建国100周年的时候,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中国梦是历史的呼唤,是现实的诉求,是未来的向往。是深植于民族文化心理的概念,近代以来,中国的政治领袖、知识分子以及普通民众,都以不同的方

式来描绘和表述自己心中的中国梦,民族梦,并付诸了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两个百年的目标即将实现的情况下,回应历史,提出中国梦,可以更广泛地凝聚社会共识。

进一步激发奋斗的勇气和力量。从1840年到2050年,200多年的时间路途遥远;建国100年的奋斗同样艰辛而漫长。但新中国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人们已经看到实现中国梦曙光在前,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幻梦。中国梦将唤起人们美好的憧憬,激发人们继续奋斗的勇气和力量。因为民族的梦与个人的梦不仅相关——“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而且路径相同。唯有以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实干兴邦的奋斗精神才能实现。

进一步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世界意义。梦与追求相通,与理想相伴。梦是人面向未来的精神指向。因而每个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梦。尽管发展的道路会有不同,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是全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共同的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人类社会繁荣进步的一部分,因而中国梦如同美国梦、俄罗斯梦、非洲梦一样,都是世界的梦。

11.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意义 篇十一

一、遵循规律,教有次序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的古圣先贤们就对师德师道的建树、对学子的德智培育提出了积好的建议和办法。比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就明确地告诉人类一定要树立尊重自然、尊重规律的思想,对教育而言就是要因材施教、遵循人的天性而施教;又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告诉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道德得到彰显,让天下人革旧更新,使人们能做最好的自己;再如“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学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学记》),不仅明确了教育的次序、更明确了每个阶段的培养目标;还有“开而弗达则思”、“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都是值得我们这些后来人学习、继承和发扬的。

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有其一定的规律,教育更是这样。很多人误读了“学而优则仕”之古训,其完整解读应该是“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就是说“仕”做好了、做得很优秀了则可以静下来学习,“学”得很优秀了则应走出去为仕,“学”是修养、“仕”是发展,发展好了需要修养、修养好了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兴许是由于误解了孔子人文思想之缘故,所以后来人读书的目的变成了只是为“仕”,说得再直白些就是“读书做官”论,而近两年有老师更是直截了当地教育学生:“读好书就是为了娶美女、赚大钱”。真替孔子叫冤、为中华文化而心寒。笔者认为,教育不仅要有正确的目标,还要遵循规律、遵守次序,如果方向错误、违背了规律、没遵守次序,不仅不能教育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更可能导致整个社会的次序混乱、价值观病态。因为,教育有足够的能力培养和谐社会的建设者或者是破坏者!

笔者很认同《弟子规》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教育次序。惭愧的是,《弟子规》也是近几年本人从事中职教育过程中才补上的一课。通过“补课”,本人认为中职教育最重要的是“成人”教育。其理由主要有三:

一是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是“为了考高中”的教育,所以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是“副课”、更可能是“摆设课”;因此,中职教育作为学生“入世”前的最后一个全日制教育阶段,一定要“补课”,一定要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孝悌教育”和“社会化能力”培养。

二是现代化工业生产的基本情形是“设备科技化、管理流程化、分工精细化、操作简单化”,中职生走上工作岗

位,基本上都是普通操作工人;就现代企业对普通工人的能力要求而言,最重要的是吃苦耐劳的精神,其次是忠诚、认真、合作的品质,最后才是“必要的知识”;因为“产品象征人品”,只有好的人品才能生产出好的产品;有很多知名企有一个共同的人才观,那就是:“有德无才是半成品——可塑之才、有德有才是精品——重用之才、无德有才­是危险品——清除之才”;所以,对学生“谨信、爱众、亲仁”的品质教育不能不加强。

三是对就读中职的学生而言,最不愿意呆的地方可能就是教室,最不喜欢别人问的事情可能就是学习;但这一点也没影响他们的依然活泼可爱,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优点甚至是许多优秀的高中生们所不具备的。因此,我们应该首先用心、用行动去教会他们“孝悌、谨信、亲仁”,去发现和提升他们的善良本性,等到他们自己认为“有余力”后再去要求他们“学文”;这样不仅会减少教学阻力、使教学更为有效率,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是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才会使学校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有生力量。

二、以人为本,管有核心

学生管理是科学,更是艺术。中国的传统以“诗、书、礼、乐、射”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对我们后人是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的。其诗也益志、书也培智、礼也显德、乐也养性、射也健体;用今天的话说这就是“人格教育”和“社会化能力”的培养。这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育方法,对中职的教学、尤其是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说中职生是目前所有学生中最难管、也最需要加强管理的人群,但“强管理”不是“死管理”,“死管理”不是把学生管得“逃学”就是把学生管得失去灵性,因为这类学生中的绝大多数父母对他们的管理是非常强硬的,其强硬的态度和严厉的打骂是目前学校及老师所不及更不敢的;正如亨利·C.林克博士说的那样:他们的主要毛病在于缺乏价值观,没有信仰,缺乏人生目的。因此,对他们单靠强硬的管理显然是行不通,至少是不够的。对中职生的管理不仅要用制度,更要用心、用情、用艺术;要把培养学生的“有价值感”、“有意义感”作为教育的起点。作者在从事学生管理工作中曾设计了对在校学生管理分为三阶段、三种形式的“分段管理法”,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明事理、知耻荣、行孝悌、会礼仪、善合作的“社会人”,其核心在于学生的人格培养。整个管理方案分为三个阶段、三种形式:即第一阶段为第一学期,其管理实行军事化、制度化、全封闭、全过程的“硬性管理”形式(以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班级管理、课堂管理、宿舍管理、放假管理等为主);着力培养学生听从指挥、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第二阶段为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其管理实行《三大纪律八项礼仪》的以纪律为纲、以礼仪和各种艺、乐活动为形的“礼乐管理”;着力培养学生知荣辱、明事理、善交流、敢担当、有风度、有气度、受欢迎的社会人。第三阶段为第四学期和第五学期,其管理实行以引导、开放、服务为形式的“适应性管理”,主要采用职业规划、社会调查、模拟面试和模拟拜访的形式进行管理,着力培养学生的计划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与人打交道的胆量和能力。

三大纪律:

第一不打架;有事说事、自我反省、学会自我保护,确保不有意伤害自己和他人;做一个讲道理的人。

第二不偷盗;珍惜财物、自律自尊、不怀侥幸心理,未经他人许可不动用其财物;做个让人信任的人。

第三不私逃;有理讲理、无理道歉、学会担当,确保自己和家人不受伤害;做个对自己负责的人。

八项礼仪:

(1)孝敬长辈;出门请示、回家道安、真情相告、语言温和,不做让父母伤心的事。

(2)尊敬师长;见面问好、相遇让道、坦诚沟通、说话讲理,完成好老师交办的事。

(3)善待朋友;关心同学、相互勉励、轻不言骂、重不动辱,不做同学相残的事。

(4)文质彬彬;衣着端庄、举止得体、面容卫生、语言文明,不做自己后悔的事。

(5)谦逊礼让;乐于请教、懂得求助、扶持弱小、做事有序,多做给自己积德的事。

(6)诚信自爱;不乱说乱窜、不乱扔乱吞、不耍小聪明、不占小便宜,学会按规律办事。

(7)和而不同;演讲辩论、艺乐班会、集体活动、积极参与,既要锻造自己又要把集体的事当自己的事。

(8)知耻明荣;提问应答、站立大声,偷传暗语、很不光明,做阳光少年、做与自己身份相宜的事。

通过这种管理,绝大部分同学能在比较愉快的气氛里接受教育、认识自我、改正错误。

三、教书育人、重在师德

笔者不敢苟同“老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之说,只是觉得教师是一个最伟大而又最危险的职业,因为,老师既有能力培养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也有能力培养人类社会的破坏者!

现在的很多老师,不知《学记》为何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在中国近期教育中,什么《学记》、什么《大学》、什么《弟子规》、《论语》被视为没什么用的书,这是一种事实。因此作者认为胡锦涛主席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策略是非常正确也非常及时的。作为学校,一定要加强师德教育和构建“和谐师生”的师德建设工程;笔者一直认为:教育之发展,教师是关键!

(1)教育部门应严把“教师资格”关,现行的教师资格证只重视形式,尤其太重“关系”,这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甚至是一种犯罪。许多持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其讲授的课非常不受学生欢迎的事实各校都有。现在教育部门开始对教师实行“师德评价一票否决制”很好,但仅仅扣工资是不够的,而是应将其坚决、永远地清除出教育部门,任何性质的教学单位均不得再用。

(2)学校应有严格的教师聘用章程和考评体系,还要有务实的师德培训办法;把新进老师在大学课程中没有学习的《学记》《中庸》《大学》《论语》等传统中国文化课尽快地补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首先要完善教师的人格再教育,培养老师高尚的师德,使老师不仅能用足够的知识“树人”、更能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和“升华人”;现在的学生自私、重利、会钻营是从哪里学的?可以说社会、家长和老师都是“老师”!

(3)“学学半”(学记)告诉我们教学与求学是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所以,要完善学生评教体系并将评教工作落到实处,要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既要用制度、用礼节去规定学生的行为义务,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性”和特点,让学生学会用礼貌、得体的形式给老师提建议,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据报道,全世界已成立了249家“孔子学院”,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越来越受到人类有识之士的普遍尊重和高度重视,如何认真地学习、正确地运用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以促进中职教育,任重而道远。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继承和发扬是每个华夏子孙的责任,更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12.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意义 篇十二

关键词:中国古代历史画,功能作用,历史价值,现实意义

历史画是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古老画种之一, 它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中国的历史画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大量出现, 现存的陶器、青铜器、墓室壁画及画像石画像砖上面都有表现。由于历史画的特殊性致使它没有像花鸟画、人物画、山水画那样被明确的界定出来, 而是被划分在人物画、风俗画之中。历史画的出现最早是宣传教化的社会功用, 人们更多的是关注它的教化功能。历史是由人类创作的, 所以历史画的内容多以表现人物为主。随着人物画技法水平的不断提高, 历史画发展到隋唐时期便进入了鼎盛阶段, 此时历史上出现了大量的历史画作品和著名的历史画家。历史画也由最初“成教化, 助人伦”的功用转变为具有较高审美特征的艺术作品。作为上层建筑的历史画, 不仅是具有一定艺术价值, 同时也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它往往通过真实的历史瞬间, 反映不同时期, 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 从而使人们认识真理。

1、中国古代历史画的历史价值

人类自从登上历史舞台就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记。而这些印记是以各种形式留下的, 其主要形式包括文字和绘画等。绘画, 就是以生动而形象的方式记录了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画不但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极其丰富的历史价值, 其历史价值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1.1 历史画是反映社会活动的一面镜子

在古代, 人们想记录下自己的历史以及各种情景人物和他们所认为的美好的事物, 只能借助于文字和图画, 在没有现代先进设备仪器的情况下, 产生了更加具有艺术价值和研究意义的绘画作品, 而它们最初的用途和创作动机是记录下历史, 后世可以根据这些先人留下的画作研究历史极其以前的社会活动, 具有很大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1.2 历史画是为统治阶层控制的

在古代整个社会为统治阶级服务和控制的, 除了统治阶级平民没有任何的自由可言, 当然这也包括言论自由和绘画自由。而统治阶级则会利用其为手段和工具来为他们歌功颂德, 流芳于世。有些真正反映历史的绘画很有可能不被允许, 而被统治阶级毁掉, 以至于正史上所记载的一些事件是否被统治阶级篡改过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清代皇室很是热衷于用宫廷画来记录历史, 例如《康熙南巡图》和《乾隆南巡图》等等作品, 这些经典作品都表现并再现了历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

1.3 历史画影响着平民百姓的生活

历史画又为历史添加进了新的元素。历史画不仅仅只停留在审美欣赏层面, 它又被赋予了新的内容和特点, 例如记录和写实, 我们可以更多地了解古代平民百姓的社会生活及活动, 包括他们的日常生活情况、谋生手段等等, 历史画的独特特征, 具有相当的乐趣玩味和历史研究价值。其代表作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首都汴梁繁荣景象, 是最有特色的。

1.4 历史画有助于对历史人物的理解

历史不断更替, 留下了许多历史人物事迹, 由于种种原因记载变得模糊, 只留下一部分。有些历史画往往保留了许多历史人物的画像经历, 这对后人了解画像主人的生平活动有很大的帮助。利用绘画和文字记载相结合的研究方式, 更加有利于我们研究有价值的历史事件。

2、现实意义

历史的过去并不是指简单的过去, 过去的历史对生活在现在的我们仍然有着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 通过历史画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交流。历史是我们人类创造的。画家和我们一样处于历史之中, 他们用历史画记录历史, 为人们重现的历史时间的某一片段, 起到美术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照片、影像资料似乎替代了历史画的某些功用, 但是历史画的艺术价值是照片无法比拟的。历史画不但将史实表现出来, 同时给人以美感, 欣赏者在欣赏历史画的时候, 在了解历史的同时也欣赏了艺术作品, 从而可以提升审美能力。

中国古代历史画是中国特有的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特有结果, 它与古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历史画不但是一件美好的艺术品, 它还记录了历史, 同时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情况下, 历史画不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 它将被赋予新的内容和含义, 并作为民族艺术不断传承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M].北京:三联书店.2000.

[2]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M].江苏: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7.

[3]彭德.中国美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4]李霖灿.中国美术史稿[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2.

[5]陈传席.中国绘画美术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6]郑朝、蓝铁.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5.

13.祠堂文化的功能及现实意义 篇十三

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是我国乡土建筑中的礼制性建筑,是乡土文化的根,是家族的象征和中心。祠堂文化既蕴涵淳朴的传统内容,也埋藏深厚的人文根基,它涵盖有祠堂、祠产、祠约、祠堂建筑规制、祠堂陈列格式、祭祀礼仪,以及宗谱家乘、行派世系、传记事略等广泛领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当前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祠堂变身为农村文化室、老人之家、农家书屋等,祠堂以其独特的存在演绎着现代文明。因此,在农村现金文化建设中探讨祠堂文化的社会功能和现实意义尤为重要。

一、祠堂文化的社会功能

(一)教化功能:是指以祠堂为核心的传统文化对族众教育、感化的活动。

祠堂,以宗族血缘为基础,建构的目的是通过对先祖的祭祀供奉收宗睦族,增强本宗族的向心力、凝聚力,以求宗族的兴旺发达,通过祠堂之筑、堂号堂联、仪式活动、配以宗谱家谱的修订和族规民约的制定严格地梳理了本宗族的血脉源流关系,达到明彝伦、序昭穆、正名份、辨尊卑的目的,向后人昭示道德情感、伦理法制和文明教化。

祠堂建筑,一般腔调伦理道德,儒家耕读为本,宗仁孝悌、科举功名,人丁兴旺之理念,其形制、雕刻、绘画内容大多以此为主题。从平面布置看,祠堂采取建立中轴线,两边对称的建筑格局,这充分显示出父子、君臣伦理教化的特征。其四合院式的建筑形制,把四水归堂的文化概念,融入到祠堂的二进间、三进间的建筑模式。

祭祀是族众间的一条精神联系的纽带,通过祠堂仪式活动,加强了血缘关系,联系了族众感情,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通过祭祖强调了家族内部上下尊卑伦序,宣传了以孝悌忠信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提倡了子女对父母、子孙对祖先的孝道。这样家族的儿童成员从幼年起,长幼之序,孝悌之礼等礼仪就在其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堂号就是祠堂的名称、称号,堂号的意义主要在于区别姓氏、区分宗派,劝善薄恶,教育族人。如“叙倫堂”,“叙,次第也,倫,辈也,”叙倫,就是对后人进行“明伦倡序、知书达礼”的教化。堂联,就是祠堂礼的对联,其主要以训勉后人,激励后人向上、不断进取为内容。堂号、堂联是民间家族文化中的一种用以慎终追远、团结血亲、敦宗睦族的符号标志,它不仅具有向后代灌输一种文化意识的内涵,还具有“敦促后代重视农业生产、重视教育、培养好下一代”的教化功能。

族谱记载着每一个宗族的源流、始祖的功绩、辗转的迁徙过程和他们族支的世系承传与繁衍。各宗族的族谱多通过叙传、碑记等记叙历代祖先出类拔萃的事迹,如显宦名儒、孝子顺孙、烈女节妇等,为后人树立起效法的楷模,以激励后人奋发努力,耀祖光宗。族规民约以伦理纲常之道,制定家族成员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如其关于“忠孝节义礼、名份”的规定,关于修身、齐家、敦本、和亲之道,关于“职业当勤、崇尚节俭、重视教育、济贫救灾”等规定,充分反映了族规民约对族众的教化功能。

当然,祠堂文化教化功能最直接体现在: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集中在这里上学,让祠堂变为传授知识的课堂。

(二)规范功能:指祠堂文化对族众每个成员的行为方式起的约束作用。其作用在与根据特定条件,将某种方式予以肯定和强化,使之成为一种群体或标准模式,从而使社会生活有规则地进行。

邓河《论近代社会宗族组织的存留与演变》指出:“祠堂之功能是:上祭祖先之灵,下规后嗣之则。”在中国传统封建社会,因祠堂文化中的精神与国家儒家文化思想相一。同时,我国地域辽阔,广大地处偏僻的农村是封建行政权力的“盲区”,法律推行的“空白区”。为了更好地管理,统治阶级也默认了祠堂作为封建法庭的存在,代为执行国家意志。

祠堂是族人的议事场所和司法机构。祠堂作为本族的大型公共空间,族内的大型活动及其他族内重大事物的商议都在祠堂内进行。在根据族规所定,本姓族人的日常行为不得违反族规,一旦触犯或发生纠纷、治安等案件,先由族长等人召集全族人于祠堂进行审议,教导其及时悔改并给予相应的惩罚,若犯事严重,则可能驱除出族,甚至在祠堂中被剥夺生命。让全族人引以为鉴。在此,祠堂便充当着如今“法庭”的角色,族长便是法官。

祠堂是村落的法庭,那么祠规民约便是“法律”。祠规民约是族众在历史变迁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维护生产和生活需要,将一些宗族观念和习俗,如仪式、禁忌、族规、习惯、民俗等,逐步固定为祠规祖训,成为家族、村落或社区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其内容广阔,包括职业、婚姻、伦理、交友、娱乐等;其形式多样,有禁忌、族条、祠规、家训、禁碑、风俗。在祠规中,包含了一些封建性的东西,如妇女不得随意入,族人修建居室不得有碍祠堂风水等。但更多的是一些积极的内容,像族人破坏祠堂物件必须赔偿,族人之间要和睦相处,严禁行窃、嫖娼、赌博、狼狈为奸、忤逆尊长等有违家族道德的行为等,对违反者进行教育,使之改过迁善。当在祠堂审判犯法的族人时,族众都要去旁听,借此引以为鉴。虽然,随着我国法治社会的健全,这种族规的作用已经有些弱化,但毕竟还是在农村社会中发挥着一定程度上道德规范的作用。

(三)维系功能:指祠堂文化起着统一族众的行为与思想的作用,使社会生活保持稳定,使族众群体内所有成员保持向心力与凝聚力。

祠堂一盖就是数百载,族谱一修就是几千年,作为我国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祠堂文 化是华夏各民族带着明显的血缘地特征的标志,一条维系着各宗族姓氏之间的血脉,在过去和未来之间架起穿越时空的桥梁。

祠堂供奉先祖,是祭祖的场所。由于历史的变迁,宗族人口日益增多,很多家族不但由族祠(族祠、总祠),支祠(房祠、分祠),而且有跨越地域的大宗祠,甚至有跨国的宗祠。祠堂就这样把不同地域的有血缘的族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祠堂祭祖有季祭、节祭、生辰忌日祭等。一般来说,无论巨族或寒族,对祠祭都十分郑重。如精心安排日期,定有庄严司祭仪式,一般要读族谱,使族众了解家族的光荣历史,讲述先祖的光辉业绩,以励族人;还要宣读族规、家训,以教育族众;参加祭祀的人要思念祖宗遗训及其遗范,以教育自己下一代,祭毕,族人间还要行礼,后辈向前辈行礼。可见,祠堂祭祀是一个精神联系的纽带。通过祠堂祭祖活动,加强了血缘关系,联系了族属感情,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族谱是宗族用来记载本族源流、世系发展、族规家法,族产族田等情况的薄籍,是姓系封建宗族制度的精神上的纽带,是确认族众血缘关系亲疏远近、防止血缘关系混乱的依据。一个家族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形成凝聚力,但是修谱建谱是最有凝聚力的途经之一。通过修撰家谱过程中的反复登门拜访,不断了解情况,追根溯源,寻祖问宗,加强了家族内部人员和家庭之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了家族内部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凝聚了忍心。在实现祖国统一的今天,族谱承载着义无反顾的民族凝聚力。做好侨乡族谱的普查和整理工作,特别是将其中出洋族人的世系沿革、居地变迁,人口流动,族人业绩等有关内容汇总成编,进一步为海外侨亲寻根竭祖提供方便,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调节功能:通过祠堂文化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偿等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心里本能得到调剂的功能。

族规是宗祠规范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调节手段和机制,用于调整和规范族人的生活和行为。在缺乏法制治理的近代社会,族规在社会中往往起到法律的作用。弥补了国家、社会在教育、赡养和治安等方面的职能缺陷。祠堂这一执法场所——民间法庭也在追求公平公正的决断,对于一族中房派、邻里或众家出现的纠纷,祠堂可以仲裁者的身份,进行调解并作出权威性的裁决,涉及双方都必须执行。邻族之间的纠纷,或者族人侵犯邻族利益或个人的案件,一般是由两族祠堂来协商解决的。而没有经过祠堂处理,族民个人是不能直接向官府告状的。可见,祠堂通过祠规民约的制定和对族民的约束,对社会各种矛盾排解,对社会公共利益的调节,族民利益冲突的调节起着难以想象的作用。

祠堂是婚丧嫁娶的公共场所,也是开展娱乐活动的场所。祠堂一般设有上、中、下厅,上厅为享堂,放置祖宗牌位,中厅为祀堂,用来举行祭祀仪式或喜庆活动,下厅设有万年台,为吹鼓奏乐之地,也可以演戏。凡是婚丧寿宴,一般都在祠堂进行拜祭活动,仪式结束后,就在祠堂大摆筵席,设宴就餐,酒菜丰盛。族人们相聚在宗祠,饮水思源,缅怀祖先业绩,颂扬祖先恩德,思祖之情融于佳酿,崇祖观念进一步得到强化。逢年过节,有的祠堂装饰一新,族人带着自家做的果子、酒来到祠堂,大家坐在一块,相互问好,大人喝酒、聊天、下棋,小孩嬉闹玩耍,其乐融融。有的地方祠堂还搭台唱戏庆贺。每次演戏,不会是演一两天,而是演一段时间,短至三五天,长至一两星期甚至更长的时间。添丁上灯之日,鞭炮齐响,醒狮起舞,主人大宴亲友,还会有戏曲表演或醒狮武术表演,令众亲友心情欢庆。

综上所述,祠堂文化在历史上发挥其巨大作用。随着新中国成立,各种运动的开展,祠堂作为四旧彻底被破坏了,其社会进步功能也逐步消失,直至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寻根热的兴起,祠堂又得以复兴。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个地方政府都根据各地的情况,把祠堂文化作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心。引领农村先进文化的发展,祠堂文化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二、祠堂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内容,整理现代社会中的宗族祠堂基本都已经剔除宗族传统内容中的糟粕,如何发觉其有利于当代社会的文化内涵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成为重要的任务。

(一)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祠堂这个特殊载体,充分利用祠堂资源,挖掘祠堂文化极点和传统道德积淀,把祠堂变成为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现金思想文化传播的阵地;在农村,群众对姓氏宗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较为强烈,许多祠堂都设立了诸如理事会、监事会、老人会等民间管理机构,其成员作为祠堂活动的掌舵人,为灌输新鲜血液、拓宽文化内涵、调解邻里纠纷、宣传思想道德和科普知识身体力行、不辞奔波,对社会安定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祠堂文化作为地方传统文化,是最具个性特征的文化,有着突出的地域性,它所承载的是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积淀。不少村两委也不失时机地引导祠堂活动,发挥祠堂文化以德育人功能,培育时代道德风尚,为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祠堂阵地作了有益的探索。摒弃祠堂内的菩萨、神位等东西,在祠堂举办成年宣誓仪式、尊老爱幼、移风易俗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如设立计划生育婚前新风先进文化“七室一栏”,即计生电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书画室、活动陈列室、功德榜室、计生戏曲宣传排练室、计生宣传栏。不少祠堂引入功德榜、能人榜、好样榜、寿星榜等五榜,评选表彰各典型,一年一评,未上榜的见贤思齐;有条件的祠堂可设置阅览室、电视室、棋牌室等活动场所,平时对居民开放,节假日可举办象棋赛和书画展等文娱活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特别是乡 风文明建设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保留古老的乡村祠堂风貌,发展旅游和休闲观光业。随着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日趋富裕,对年代久远、保存较好、具有一定建筑文化价值、体现地方特色的农村祠堂,加以保护和整修,在一些条件成熟的地方,以祠堂为中心进行的旅游景点开发以及展览馆、博物馆的改造。通过大量的报道,图片或文字展示等,让民众加深了对祠堂历史、文化、建筑审美价值的认识,同时也增强了村民对祠堂的保护意识。其合理的利用与开发不仅有利于文物的长久保护,并拉动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由此可见,当代的祠堂其名称或许还沿用了旧制,但它们的内涵发生了质的变化。祠堂变为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先进文化传播的阵地。在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正确认识祠堂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性,继承和弘扬祠堂文化成为研究当代农村建设的新课题。当今中国祠堂兴建的原因经济发展——兴建祠堂的经济原因

(1)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增长了。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大量农民进程务工,不少打工农民赚到了大钱。党和政府又重视“三农”问题,在农村实行“免征农业税”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惠农政策,我国农业和农村有了巨大的发展,农民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成果,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了。农民有了钱,就为祠堂的兴建提供了资金来源。

(2)草根意识——兴建祠堂的文化因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开放的文化指导方针,使得人们的儒家思想观念回潮,从而激发了人们心灵深处的家族观念。中国农村宗族文化在当代虽有演变,转型甚至消亡,但是几千年的文化底蕴根深蒂固。它都会有一个不变的内核——对血缘原则和“报本敬宗”理念的坚持。“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的思想在农村流行。催生了农村宗族文化的复兴与转型。祠堂作为农村宗族文化的载体和本村或者本堂的心理场域,在农村有着重要的地位。

(3)族谱

族谱是教科书,各宗族的族谱多通过叙传、碑记等记叙历代祖先出类拔萃的事迹,如显宦名儒、孝子顺孙、烈女节妇等,为后人树立起效法的楷模,以激励后人奋发努力,耀祖光宗。宗谱家谱的修订,严格地梳理了本宗族的血脉源流关系,达到明彝伦、序昭穆、正名份、辨尊卑的目的。族谱不仅是对宗族历史时间的叙述,而且要通过其严格的入谱规则和谱式图序确定宗族成员的界限和等级,表明宗族成员的血缘和身份组织关系,同时通过族规族训完成对宗族成员的道德教化和管理。

(4)祠规民约

族规是宗族权利的具体体现,具有劝谕和强制的作用。由于祠规禁止族人有违法社会公德的行为,加强了家庭道德和行为的纯洁性,起到了劝善扬恶的效果。家法族规规定遵纪守法、尊长敬老、自尊自爱、孝顺父母、教育子孙、和睦相处、重家庭、讲信义、保护共有族产、腔调责任义务、重视血缘亲情与血族关系、极力维护稳定的政权、反对社会动荡等,这些内容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目前基层政府工作中的某些薄弱环节。现代各宗族组织的家法族规,虽不能像封建社会那样规定对其族人实施各种惩罚,但在注重教育感化的基础上,普遍强调以惩代罚,各种经济制裁、名誉惩罚还是存在的,如训斥、赔礼道歉、罚款、记过等,这种惩罚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国家现行立法中惩罚体系的内容,对我国现行法律加以补充。

3、祠堂教化功能的体现

(1)集体意识和民族认同的培养

以宗祠为中心在本宗族人中开展的纵向活动,主要是祭祖;以宗祠为基本单位与远宗开展的横向活动,主要是联宗。这些祭祖和联宗活动,所追求的实际上就是对同宗文化的认同,宗祠每开展一次这样的活动,都会强化宗人的集体意识和民族心理,并将这种文化心理积淀传输到下一代。尤其是宗祠开展的横向联宗活动,其着力证明公祖、校正班辈、再立相碑,这都是对民族文化认同心理的有力刺激。

(2)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祠堂承担着个体社会化的功能。祠堂祭祀是一个精神联系的纽带,通过祠堂祭祖活动,加强了血缘关系,联系了族属感情,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特别是通过祭祖强调了家族内部上下尊卑伦序,宣传了以孝悌忠信为核心的伦理道德,提倡了子女对父母、子孙对祖先的孝道。通过祠堂祭祀之礼,外则教之以尊君长,内则教之以孝其亲。这样家族的儿童成员从幼年起,长幼之序,孝悌之礼等礼仪就在其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另外,通过祠堂的祠规、族规的制定和族规的执行宣传封建礼法,维护了封建伦理纲常,很多家族成员改邪归正,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族中的每位成员也都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角色。

(3)文化传递与选择

礼堂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物化现象。它的建筑规模、格式包含有向后一代灌输一种文化意识的内涵,这在宗祠内的灵牌、堂号堂联尤为明显。

(4)道德法制的教化

祠堂是祖宗神灵所依的地方,这里有祖先对子孙的审视,族长在这里代祖宗立言,对犯错子孙进行惩罚,同时也对其他子孙有警示告诫的作用。祠堂是传统伦理道德的载体,对社会越轨行为起控制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祠堂是一种规训和惩罚的空间。

14.试论水浒“忠义”文化的现实意义 篇十四

一部千古名著《水浒传》,使梁山泊英雄好汉的故事名扬海内外。几百年来,《水浒》的英雄故事深入人心,《水浒》的艺术成就辉耀日月。中国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围绕《水浒传》的传播与研究,水浒故事发源地水泊梁山人文历史资料的考察、挖掘、整理,水浒故事的文学艺术再创作,水浒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等,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水浒文化景观。在中国水浒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在梁山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推动下,近年来,水浒研究、水浒文化的发掘、整理、弘扬、开发、利用有了长足的发展。特别这次水浒高层论坛,对水浒文化的进一步弘扬光大,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名梁山人,我为此感到由衷的高兴。

我所从事的主业是电视军事宣传,我的业余爱好是诗词文学创作。对水浒研究我是门外汉。但梁山毕竟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所以浓浓的故乡情结,使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开发利用水浒文化资源,促进家乡发展,造福父老乡亲。这种想法似乎带有某些实用性,但在学术研究的神圣殿堂里,任何纯学术的或带有现实主义的结论,都是以学问和论述为支撑的。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试论水浒“忠义”文化的现实意义》。由于初窥水浒研究的门径,发言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方家、老师批评指正。

一、“忠义”思想的历史局限及时代内涵

说起《水浒传》,人们的直观印象是“造反”,“官逼民反”、“逼上梁山”;而深层印象则是“忠义”。因为这些农民造反靠的是“聚义”,而“聚义”的依据是“替天行道”,加之这支农民造反队伍的领袖人物的“忠君”思想,把“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使聚义造反走上了“忠义”招安的归宿。特别在《水浒传》第七十一回《忠义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排座次》中,又让何道士从蝌蚪文字石碣天文里,读出“侧首一边是‘替天行道’四个字,一边是‘忠义双全’四个字”,把水浒英雄们的“忠义”思想,示为天意。梁山英雄们的誓词中更是一语破的:“但愿共存忠义于心,同著功勋于国,替天行道,保境安民。”于是《水浒传》被冠以《忠义水浒传》,“忠义为立身之本”成为梁山好汉的突出品格,水浒英雄们也被研究者们称为“成也忠义,败也忠义”。但或褒或贬,有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忠义”思想为水浒文化打上了核心印记。或者从某种意义上说,水浒文化的思想内核是“忠义”文化。

本来,在我国有文字以来的文明发展史上,“忠”与“义”在先秦之前,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概念。在儒家的经典思想里,“忠”指的是尽心竭力为人办事,当时并不分对上与对下。正如孔子所说,“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而“义”则是指“事之宜”,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标准。《礼记?中庸》指出:“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也说得很明确:“行而宜之之谓义”。先秦以后,随着封建君主制意识形态的确立,“忠”的概念逐步转化为下对上、特别是臣对君的道德观念;而“义”的概念,则逐步转化为同类人之间互相对待的道德观念。汉代以后,随着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忠义”开始连缀出现。人们用“忠义”来称赞一个人的道德品质,说明他既能对上讲忠,也能对同类人讲义。后来随着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巩固与发展,“忠”的含义越来越固定,直至被完全局限于君臣之间的个人单向度关系中。而“义”的含义却在表现同类人的关系这个大范围内越来内涵越丰富,甚至成为地方武装联合,民间组织结盟的一种精神纽带。这种臣民之间结义行为,显然对巩固封建皇权统治地位不利。于是,为了防止这种“义”的观念越出“普天之下莫非王臣”之“轨”,朝廷的谋臣策士们便有意在“忠义”二字连缀上下功夫,努力把臣民之间的结义,控制在为朝廷尽忠的政治框架内,努力用“忠”来诱导“义”效力朝廷。这也正是梁山英雄们难以跳出的封建意识形态的历史局限,在“替天行道”、“忠义双全”石碣天文的诱导下,最终被朝廷招安的悲剧所在。

然而人们在对待这种历史局限的态度上却相去甚远。有的忠君报国,受到历代褒扬;有的忠君招安,则遭到无情鞭笞。远的且不说,同样发生在大宋王朝的几桩与“忠义”有关的传奇故事,就显得泾渭分明:“满门忠烈”的杨家将,保的是大宋江山;铁面执法的包拯,为的是宋王爷的社稷;“精忠报国”的岳飞,也是为的南宋朝廷。他们都被历代推崇备至、褒扬有加。为什么提到“忠心报答赵官家”替天行道的宋江,人们就谈《浒》色变了呢?了解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叶那场“评《水浒》、批宋江”政治斗争的人,不难理解个中的缘由。1975年8月14日,晚年的毛泽东在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师芦荻的谈话中讲道:“《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摒晁盖于一百零八人之外。宋江投降,搞修正主义,把晁盖的聚义厅改为忠义堂,让人招安了。„„”毋容置疑,毛泽东对《水浒》的这番点评,是客观、深刻的,宋江“忠义”思想的历史局限,对梁山泊农民革命运动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然而,这番纯学术领域的谈话,却被江青反革命集团利用,闹腾了一场批现代投降派的政治斗争。不过随着“四人帮”的倒台,这场政治阴谋的真相已大白于天下。本来已是妖雾散尽,玉宇澄清。问题在于这场“评《水浒》运动”的思维惯性,在一些人的思想深处一时还难以消除。从而使水浒英雄们的形象大打折扣。须知毛泽东关于《水浒》的这番评论,并不是毛泽东对《水浒》评价的全部。千古名著《水浒传》几乎伴随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一生。毛泽东的职业革命生涯受到了《水浒传》的巨大影响。毛泽东爱读《水浒传》,善解《水浒传》。他从梁山好汉身上挖掘到了古代革命造反者的精神内涵。如梁山好汉的反抗精神、民主精神、平等精神、拼命精神、打虎精神等,他都进行了深入挖掘和精心吸纳;对梁山好汉的政治和政策、胆略和策略、战略和战术等,他都给予了独具慧眼的解读。因为本篇主题所限,在这里就不展开引证了。即使对梁山好汉的“忠义”思想,毛泽东也有过另一番解读。1959年庐山会议期间,毛泽东说:“宋江立忠义堂,劫富济贫,理直气壮,可以拿起就走。„„而在社会主义时期,在公社化运动中,对农民和生产队的财产,拿起就走则是不对的。”

总之,以宋江为代表的梁山好汉们的“忠义”思想中,“忠君”、“招安”思想等是封建糟粕,应该扬弃。但这毕竟属于历史的局限,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正确分析、客观看待。不可否认,在学术领域,有人对“忠义”思想是持激烈的批判态度的。但在中国传统的道德观念中,“忠义”在很大程度上是被看成褒义的。历史上的许多“忠义”之士是被世人所推崇、所赞颂的。

由于中国方块汉字的特殊功效,同样一个字,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历史阶段其具体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忠义”思想,在封建社会之前,是“忠”与“义”两个独立的概念,与“忠君”思想并不沾边。“忠君”只是“忠义”思想在封建君主制社会所特有的历史印记。在中国封建君主制被推翻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今天,“忠”与“义”已有了新的时代内涵。仅以相对权威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2004年1月第一版)为例,其“忠”与“义”的词条内涵是这样解释的:“忠――尽心尽力,赤诚无私。”如忠于祖国、忠诚、忠告等。“义――旧指合乎论理道德的人际关系,今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联系。”如有情有义、忠义、信义、义气。对“忠义”的解释更是简单明了:“忠贞正义”,如忠义节烈。可见,新时代的“忠义”,完全是积极的、正面的思想内涵,是值得提倡和褒扬的道德理念。由此我想到,梁山县委、县政府赫然在梁山大街上悬挂着“忠义在梁山”的巨幅标语,还是很有些政治见地和学术勇气的。

二、忠肝义胆是梁山文化性格的历史积淀

中国社会的一个传统理念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水泊梁山这片积淀着厚重水浒文化的英雄热土,养育了文化性格鲜明的梁山人。这种文化性格,就普遍意义上来讲,是以忠肝义胆为鲜明特征,这是对水浒“忠义”文化的科学扬弃和批判继承。即摒弃“忠君”、“招安”等封建糟粕,保留“忠诚信义”、“忠贞正义”等积极内核,并结合新的社会实践,不断发扬光大。

梁山县领导在梁山水浒研究学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我们到过外地的同志,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只要一说是梁山人,就会被尊称为‘梁山好汉’。可见,水浒的影响是多么深远,梁山人的形象是多么高尚。水浒、梁山好汉是我们梁山的专利,也是梁山的一块金字招牌”。这话讲得很精彩,也很中肯、实在。所有天南地北的梁山人,都有这样的同感。只要一说是“梁山人”,即被尊为“英雄好汉”、“忠义之士”。还没听说哪位梁山老乡一说出籍贯,即被斥为“梁山反贼”、“投降派”、“软骨头”之类的尴尬。这说明世人对梁山文化性格的认定,也是以忠肝义胆为主流认知的。

事实上,对民族传统文化、传统道德的传承,都体现着传承者自身的价值取舍与观念赋予。在对中国文学名著的阅读和评价上,也是以阅读者自身的文化根基和道德判断为准绳和取舍前提的。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之际,就写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叹语,坦露出著作者的苦衷与担心,即他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的《金陵十二钗》,其真实意图,不知有几个人能够读懂。《水浒》的成书在“异族统治”的元代。一位“佚名”作者在所著的《中国小说大家施耐庵传》中说道:“相传其书成之日,拍案大叫曰:‘足以亡元矣’。而耐庵之心事,于此一语,跃跃然如见焉。”由于没有其他文学史料佐证,这只能算一家之言。但他对作者的心境,则是一语道破。也许正因为如此,《水浒》在成书的元代并没有传播开来。它的出版和大规模刊刻,则是在靠农民起义而建立的明代。因为在学术界一直把《水浒》称为“农民起义的教科书”。这也许是农民造反领袖朱元璋及其后辈儿孙们容许《水浒传》出版的一个原因。然而当明室衰微,新的农民起义再次威胁大明江山时,当另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清朝感觉到《水浒》对聚集汉族民间力量的作用时,便都毫不例外地采取了“封杀”措施。产生于明末清初的金圣叹“腰斩”《水浒》的“金本”,正是适应这一需要出笼的。也正是靠了这一“腰斩”,才使《水浒》得以在清朝一代流传下来。所以有材料说,毛泽东的前半生读的都是“金本”,并未读到宋江投降。那么,作为梁山一带的民众,三百多年来受影响最深的也是“金本”《水浒》,对宋江搞投降,受招安,平田虎,征方腊,“替天子打不替天行道的强盗”之类,梁山老百姓知道的并不太多。而广泛流传在梁山民间的则是“武松打虎”、“宋江杀惜”、“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林冲雪夜上梁山”、“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等行侠仗义的传奇故事。这也应是在梁山文化性格积淀中,“忠诚信义”、“忠贞正义”等积极思想占主流地位的历史原因。代表梁山民众主流意识的梁山人,之所以把“梁山好汉”引为自豪,甚至以“忠义之士”为荣,也是出于对水浒“忠义”文化价值的积极取向和对“尽心于为国,事宜在济民”的忠义内涵的自觉认定。

在现实梁山人的文化性格中,最为突出的应是“忠诚”、“信义”、“正义”等。梁山一带的乡风民俗,是以“忠孝传家久”作为治家格言的。讲究对国家要尽忠,对父母要尽孝。当忠孝不能双全时,要以对家尽孝,服从为国尽忠。身患重病却全力支持丈夫戍边卫国的“模范军嫂”韩素云,就是梁山这片英雄热土所孕育出来的“尽忠报国”、“深明大义”的新时代梁山儿女的优秀代表。讲“信义”更是梁山文化性格的一个鲜明特征。这里民风质朴,奉行“诚实守信,童叟无欺”。记得笔者小的时候,乡间常有货郎走街串巷卖些零用物品。刚刚有一定行为能力的三四岁的孩子,常常被大人派遣到货郎摊上购些小物品,而且都能圆满完成任务。有的货郎甚至还把孩子送到家门口。至于同志和朋友间的诚信,更是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言必信,行必果”。一般说来,凡是梁山人答应了的事情,他“头拱地”也要想法兑现;他自知办不了的,也不轻易答应人。“失信”与“梁山好汉”的尊称是水火不相容的。梁山人的正义感,莫过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了。象“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松醉打蒋门神”一样,梁山人爱济贫扶弱,打抱不平。当然,随着文明的进步和法制观念的强化,梁山人的打抱不平,已不会是轻易的拳脚相加,而是运用法律武器,进行正义的申张和公理的弘扬。至于梁山武术功夫,更是注重强身健体,而且逐步成为水浒旅游文化中的一道景观。但梁山武术功夫所展示出的阳刚之气和勇武之威,则是“梁山好汉”文化性格的外在表现。

三、弘扬忠义思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判定一种传统文化或道德观念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有益的还是有害的,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标准。一般说来,凡是对当今社会所推行的主要实践活动有促进作用的就被视为积极、有益的,有干扰破坏作用的就被视为消极、有害的。

自从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命题以来,构建和谐社会,便成了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年6月2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的重要讲话中又强调指出,“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可见,在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凡是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就是积极的、有益的;反之,则是消极的、有害的。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强调:“弘扬我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和谐的内容,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

要评价判断对构建和谐社会是否具有积极作用,必须从分析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入手。2005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的开班讲话中,对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高度概括。他指出,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大特征,应看作是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终极评价和本质要求。同时,这六大特征又构成了四个相对独立的功能和价值层面,即民主法制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诚信友爱和充满活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安定有序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外在表现。这里面作为和谐社会基础和外在表现的民主法制、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则主要表现为国家和政府层面的功能。作为社会成员的广大民众,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主要表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和内在要求这两个重要层面上,即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而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的“忠义”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和内在要求,则具有显而易见的促进作用。

首先来看“忠”。从大的方面来讲,忠是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有了对国家和民族的赤胆忠心,就会自觉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就会自觉地遵纪守法,就会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做构建和谐社会的自觉公民。就会做到凡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事就做,凡不利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事就不做。这是忠于国家和民族利益的自觉体现。从小的层面来看,忠可以理解为忠厚、忠诚、忠实,这是一种处世哲学和道德观念。是人与人之间赤诚相见、真诚相待的和谐精神的内在品格。有人说,在当今社会上,“忠”的品质并非所有人都能具有。在“以我为中心”的处世哲学支配下,社会上自我意识强烈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把“忠厚”、“忠诚”、“忠实”看成是傻瓜的特质。使人与人之间充满了奸诈、欺骗和谎言,这是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背道而驰的。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忠厚,少一些奸诈;多一些忠诚,少一些欺骗;多一些忠实,少一些谎言,就是在向构建和谐社会扎实迈进。同时,就“忠”的原始本意来讲,是“尽心竭力为人办事”,这种“忠”,也可以理解为对目标的坚定信念,弘扬的是一种矢志不移的精神。这种坚毅不拔的精神状态,对于克服构建和谐社会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坚定不移地去实现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也是非常必须的。

再来看“义”。从大的方面来看,是正义感。正义感是一个正人君子内在品格塑造的基石。同时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要求。设想社会上如果人们没有了正义感,还有什么公平正义可言,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正义感又引发出责任感。有强烈正义感,必然会有强烈的责任感。这种责任感,从大的方面来讲是对国家、对社会要有责任意识,当然也包括对构建和谐社会要尽职尽责。从小的方面来讲,是对家庭、对亲友都要有责任心。现在不少人责任意识的缺失,已成为严重社会问题。对老人不孝,对婴幼儿遗弃,把本应自己承担的责任转嫁社会、转嫁他人。这显然都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干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包括各种商务活动中,“义”更多地表现为“信义”,即诚实守信。要言必信,行必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义”的思想,尤其显得需要。

把“忠义”连缀起来解读,其内涵更为丰富。它除了包含“忠”和“义”的全部内容以外,更代表了“忠贞正义”的文化品格。有人认为,“忠义”这个词骨子里透出精粹与刚强,非大丈夫不能称“忠义”。也有人认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最重要的品质是“忠义”。“忠义”是成功人士不容缺失的内在品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需要千千万万的“忠义之士”。

上一篇:交通费报销申请下一篇:孩子审美观怎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