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报告

2024-12-02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报告(精选8篇)

1.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报告 篇一

2019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自查报告-范文汇编

根据学校《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学院按照学校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的意识形态工作。下面,小编为大家提供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自查报告,欢迎参考!

2017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自查报告一: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加强和改进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按照市委的要求,我院开展了一系列意识形态工作。现将学院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汇报如下:

一、思想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

学院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认真落实“书记抓”和“抓书记”工程。明确要求党委领导班子对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党委副书记是直接责任人,协助党委书记抓好统筹协调指导工作。党委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主抓分管处室系部的意识形态工作,对职责范围内的意识形态工作负领导责任。各党总支(学生直属党支部)书记是所属部门的第一责任人,直接抓、亲自抓,切实解决师生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认真组织学习,不断提高认识

组织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总书记20xx年10月5日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通知(中办发〔20xx〕52号),组织学习《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等学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以及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并进行了认真讨论。制定了《中共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贯彻〈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的实施意见》,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部门目标任务考核中。

三、加强思想引领,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1.以党委书记专题党课开局,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教育广大党员做到“四讲四有”即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2.加强党委中心组织理论学习,示范引领全院教职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党章党规,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列入《20XX年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安排意见》,印发全院开展学习和研讨,通过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深化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

3.开办“铜职大讲堂”6期,不断加强全院教职工的理论素养,全面提高教职工思想素质和职教能力。院内所有讲堂、报告、论坛的开办,均由分管教学工作的院领导负责审批。

四、强化正面引导,加强阵地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成立了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关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和《师德工作考核办法》,坚持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度。真正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20xx年已开办“师德大讲堂”4期。学院工会将师德大讲堂纳入20XX年突破性目标任务,进行安排部署。

2.制定了《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印发全院,并对《实施意见》的执行情况定期检查。

3.学院团委负责学生社团的日常活动的指导和管理工作。院团委近年来相继开通了“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团委”腾讯、新浪官方微博和团委“青春尚德”手机微信平台,充分利用 “两微一端”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以青春正能量引领青年思想,服务青年成长,传播主流文化,展现青春风采。目前,关注粉丝突破3000多 人,阅读点击量日趋攀升,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五、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及时掌握思想动态

1、近年来,学院相继制定印发了《院级领导“五个一”制度》《关于进一步落实中层及科级领导干部“三个一”制度的通知》《机关干部下基层、进班级、结对子活动安排》,系部党总支还制定了《党员联系班级制度》。通过上述制度的实施,促进了领导干部广泛深入教学一线,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师生的思想动态,解决问题,化解矛盾。

2、院党委书记、副书记坚持定期到政治教研室,参加教研活动和听课,及时了解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方法及内容,关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进展情况。主动与政治课教师交流沟通,提出课改的思路和建议。

六、管理用好新媒体,积极传播正能量

1.学院建有铜川职业技术学院官网,各处室、系部都有自己的网页。所有上传信息由学院办公室统一管理。学院规定,教职工在使用学院办公QQ群、工作微信群时,只能用于日常工作和传播正能量信息,不能聊天或作其他用途。学院网站和系部处室网页信息更新情况纳入月评季考。

2.学院成立了网络信息中心,负责学院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经常性地关注学院师生的网络舆情,及时监控和删除网络不良信息;负责学院网络的维护更新工作以及上传信息的审核、统计工作。及时为领导研判舆情提供依据。

3.制定并实施了《新闻发言人制度》。对处宣传和信息发布一律按制度办事,否则将实行责任追究。学院内所有宣传栏、文化长廊的内容更新由学院宣传统战处统一审核管理。

七、高标准严要求,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院党委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坚持职业化引导、专业化建设、精细化管理和月评季考,以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作风正、纪律严的辅导员队伍为目标,连续三年举办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每学期开展德育论文评比活动和职业能力研讨活动,不断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在推进辅导员队伍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方面成效显著,获陕西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1人次,三等奖2人次;获批省级辅导员精品项目1项;先后有两名专职辅导员荣获省级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多名辅导员撰写的工作论文荣获省级一、二、三等奖。20xx年在《铜川教育》刊物上专门出版了一期《铜川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论文专刊》,受到多方好评。

八、定期进行研判,及时开展工作

院党委定期对学院意识形态工作进行研判。通过研判认为,目前我院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流是好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比较到位。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坚强有力。在我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有序开展;加强了青年思想政治工作,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等取得明显效果。同时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或苗头,主要是青年教师思想活跃,对政策学习缺乏热情,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丞待加强,思政课改革迫在眉睫;网络影响日益加大,师生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兴趣渐浓,网络监管有待进一步加强。

今后,我院将进一步认真学习,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对研判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梳理抓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思路,增强忧患意识、政治意识,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意识和主体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意识形态工作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党委责任主体,明确院系组织责任制,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2017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自查报告二:

根据学校《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学院按照学校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的意识形态工作。现将近期意识形态工作自检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组织领导

学院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实行意识形态工作党委主要领导负责制,认真落实“书记抓”和“抓书记”工程,切实担负起抓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成立了党委书记、院长任组长,学院副职处级干部任副组长的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

二、组织学习

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组织学习《中共南华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实施办法》、《南华大学网络舆情管理实施办法》、《南华大学讲座、论坛、研讨会、报告会等活动管理办法》、《南华大学标语宣传品设置管理办法》、《南华大学各级各类官方微博、微信管理办法(试行)》五个文件的精神。学院各个支部也对每个文件的重要精神进行了专门的学习。

三、思想引领

学院书记通过专题党课,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总书记系列的重要讲话。启发全院职工要以思想引领为核心,进一步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四、学院意识形态工作成绩

(1)成立由郑宇为组长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小组,建立由12名学生骨干组成网络舆情管理员队伍,经常性地关注学院师生的网络舆情。(2)学院推选屈慧琼负责网站的维护更新工作。

(3)学院建立了各类讲座审批制度,严格按照学校文件要求审批。

(4)加强教职工的联系和信息发布,学院建有教职工QQ群、各系部教师QQ群。

(5)学院组织6次学院党委中心组学习。学院处级干部均按照学校要求攥写了“学讲话用讲话” 心得体会和微心得各1篇。学院完成了以20xx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为题材的实践案例材料1篇。

(6)查找“不严不实”问题8个,整改“不严不实”问题8个。

(7)20xx年7月2日,邀请马列学院李晓衡教授进行了举办以“全面深化改革中国改革进行时”为题目的理论文化讲坛。

2.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报告 篇二

一、以“ 树勤”为根本, 创新发展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基础化

“ 树勤” 是指立足工作岗位, 爱岗敬业, 对岗位性质和服务对象有全面的认识和了解, 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 这是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 也是岗位服务意识的体现。 而目前中职学校存在着“ 官本位”现象, 有些人把德育管理岗位看成了一种专门人员负责的专门化工作, 不考虑学校发展大局, 如果不站位于此, 把正常工作狭隘化, 不仅造成德育管理工作的扭曲, 而且会影响中职学校的发展。

“ 树勤”就是要为学生的发展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教学是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 学校德育管理部门要把教学所需的工作放在首位, 为教学做好提前准备工作。 保障学校教学各阶段所需, 以教学为重中之重, 学校教学有了质量, 才有发展的动力。 学生入校后德育就开始了, 要让这种意识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意识。 学校德育主管部门的工作是需要打“ 提前亮”的, 这样才能起到保障作用。 为了创新工作, 一是要在日常繁杂的事务中多观察、多思考, 寻找规律, 梳理成条目, 虽然琐细, 但却有了管理工作的项目框架, 这样就不会出现工作的盲点;二是要在细节上创新, 德育提供培养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告诉学生行为上如何规范和提升自己, 所以贵在“ 常”和“ 细”。 从细节上着手, 不放松任何教育学生的机会, 让学生的行为在校内校外都有规范, 都有人监督, 形成学生行为的常态化, 就会强化德育行为效果, 达到德育渗透的目的。

“ 树勤”就是要在校园文化中做好育人工作。 让校园的一草一木, 校园的设备设施等都成为育人标志。 校园的各种公用设施、体育器材和食堂、宿舍等都与学校发生着直接关系, 没有质量保障, 那么学生的活动与生活就不能保证安全。 安全是第一要务, 让安全意识深入学生心中, 让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无规矩, 不成方圆。 ”只有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 才能奖勤罚懒, 才能树立工作典范, 才能解决目前中职学校中存在的干多干少一个样, 干好干坏一个样的“ 混日子”状态, 从根本上解决绩效问题, 让这种氛围时刻影响学生的行为, 从而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二、以“树责”为动力, 创新发展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制度化

“树责”就是要通过明确岗位职责, 细化分工, 用制度管人、育人, 用制度进行创新管理, 提升管理水平。有岗有责, 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 树责”就是要在工作中能够正确对待工作职责。 把履职尽责作为完成工作的基本指标, 但是工作岗位职责也只是一个树干, 相关的枝繁叶茂需要灵活创新的把握。 食堂是学生吃饭的地方, 寝室是学生休息的地方, 不仅要干净、安全, 还要温暖、舒适, 一个烧饮用水的热水器, 一个免费为学生充电的电源, 都可以让学生感受温暖。 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学校的关心和爱护。 责任意识把握得体和理解得深入直接关系到岗位职责的落实和达成的实效。工作制度化是对岗位工作履行情况的保证, 也是对工作效果的鉴定, 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岗责挂钩, 还可以有效地指导和约束工作的推进, 这样就可以把德育管理工作高效、高标准地完成好。

三、以“ 树绩”为目标, 创新发展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过程化

“ 树绩” 就是要在德育管理工作中, 注意成绩和成效的积累, 并在业绩的创造中, 实现对工作的突破与创新, 实现德育管理工作的过程化。

“ 树绩”是对工作岗位职责完成情况的评定, 也是对更高工作标准的提升。 有了工作目标, 工作的开展就可以有了推动力, 就可以实现过程的监督、体系的建立。

“ 树绩”是对德育工作创新发展的有力指导。 德育管理工作不是单一体系, 是中职学校整体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部分发展好了, 整体才能出实效。 但是德育管理工作又是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 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的始终, 所以, 在抓重点工作的同时, 还要兼顾全局发展。 这些都符合哲学发展中的矛盾论和重点论。 没有坚实的管理理论, 是行不通的。 用科学的管理理论来指导实践工作, 才能事半功倍。

作为中职学校的德育管理部门, 要在丰富和充实基础管理工作理论的基础上, 不断学习、不断完善, 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指导和创新发展中职学校的德育管理工作, 与时俱进。 用发展的、变化的、运动的观点来对待中职德育管理工作, 才能提升管理能力, 才能建立高视角、高质量的管理体系, 才能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才能将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顺利纳入到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摘要:德育管理工作是中职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师要正确认识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 “树勤”“树责”“树绩”是创新发展德育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 通过这三个方面形成中职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基础化、制度化和过程化, 最终达到实现中职学校环境育人的作用。

关键词:创新,中职,德育管理

参考文献

3.危机意识:学校再造成功的起点 篇三

两只青蛙不同的命运告诉我们:舒适的环境容易使人忘乎所以、丧失斗志;任何个人乃至组织都应学会居安思危,加强危机意识,否则,即便是有应激反应能力,也于事无补。作为一名现代校长,就应时刻保持一种危机意识,以一种发展的眼光,审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沿,让自己学校的发展水平时刻与时代同步。

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危机”不是一种意外,而是一种必然,学校的发展正是在不断地战胜危机中实现的。被誉为具有“原生性、开创性,扎根本土”特色的农村教育改革先锋的杜郎口中学,是一所地处鲁西南平原上的乡镇初中,教改前的杜郎口中学是远近闻名的薄弱学校,三个年级每班有一半的学生跟不上教师进度,厌学思想严重,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教师情绪浮动,教学秩序混乱,师生关系紧张,体罚、变相体罚几乎天天发生。县里已经将这所学校划入了撤并学校的行列。面对混乱、被撤的危机,杜郎口中学校委一班人决定从整顿教学秩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入手,使学校由乱到治,摆脱被撤的厄运。那段艰难的岁月里,校长崔其升天天拎着凳子挨个教室听课、与教师沟通思想,商讨教改大计。崔校长认为学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堂上演的是教师独角戏,教师口讲、手板书,学生耳听手录,被动地学习,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甚至辍学的重要原因。

为了扭转这种颓势,校长崔其升烧起了他的“三把火”。第一把火是将课堂教学评价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将好课的评价基点定位于学生的动。课堂上学生要敢问、敢说、敢爬黑板、敢下桌讨论;教师教学形式要多样,大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人数要多、密度要大,力争做到人人有份。第二把火是上好“三课”。通过上好示范课、过关课和跟踪课等“三课”,让全校教师一步一步向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上逼近。第三把火是 “一谈二警三停”。所谓一谈,就是第一次课堂不达标者,崔其升先与其个别谈话,指出问题所在,点明改革方向。所谓二警,就是第二次再不达标者,要在学科组会上予以警告。所谓三停,就是如果第三次还不达标,让该教师停课一周,专门听优秀老师的课,研读教改理论,学习组织发动学生的方法等。这“三把火”不仅使学校摆脱了被撤并的困境,而且结出了令人欣慰的果实。到2001年秋,一向在全县中考倒数第一的杜郎口中学,已经步至中游地带。更为重要的是,教师的改革意识大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课堂一扫往日的沉闷与单调,澎湃激荡起改革的活力与生气。如今,学校的升学率已经从全县倒数第一进入了全县正数第一第二名。

“杜郎口”也如同一股突如其来的旋风,其影响已经遍及全国各地。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最多一天达700余人。但崔其升校长却说,成为教改典型后,自己反而有些坐卧不宁。如果让他给学校打分,50分都打不到。因为学校目前只是解决了学生厌学、成绩差的问题。他的很多想法因为学校物质条件、师资水平等因素的制约,还没有能够实现。他说自己现在看到的、想到的都是不足,“不如头两年轻松啊”。这也正体现了崔其升校长时刻保持一种危机意识,正是这种高度的警戒意识,激励着他和杜郎口中学不断地进行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并使其在竞争中一路争先进位。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这个竞争残酷的时代,一切都是瞬息万变的,任何学校都不能保证自己在任何时候都立于不败之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才是高明之举。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和学习中,首先注重培养教师的危机意识,及时将学校的危机状况告诉每一位教职工,使教职工有大难临头的危机感,并产生一种“健康的担心”和紧迫感,最大限度发挥“危机驱动”作用,使教师成为那只警惕的青蛙,时刻警觉内外环境的变化,以便在危机到来之前,及时跳出;其次,要使教职工把学校的前途与自己的前途相结合,树立团队精神,与学校休戚与共,增强教职工的责任心;三是给教职工不战必亡的预示,断绝教职工的其他念头。“为每个教职工前面铺一条路,后面挖一条沟”,或者说“前面放一块金锭,后面放一只老虎”,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惟一选择是义无反顾地往前冲;四是寻找危机突破口,将力量集中于此,让大家憋足了劲,一旦爆发出来,定能突破难关。一所学校只有在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的认识下,才能正确认识形势,正确认识差距,应对挑战,才能仅仅咬住发展目标,呕心沥血,奋斗不止,攻坚破难,不断前进。

危机意识不仅是学校管理中长治久安的一种保证,也是促成学校变革、再造学校成功的重大动力之一。富于前瞻性,挑战性和创造性的危机制造以及危机解决,不仅可以有效引导教职工,强化凝聚力,还能有效提高学校竞争力,使学校居安发展。

4.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篇四

一、上半年工作回顾及具体工作要点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我校党支部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员年终测评和师德师风目标考评体系中,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认真落实党支部书记意识形态工作述职制度,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班子成员各负其责,学校支部支委会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领域情况,辨析思想文化领域突出问题,对重大事件、重要情况、重要校情民意中的苗头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多次召开由班子成员、支部委员、党员干部参加的意识形态分析研判会。大力宣传党和民族的宗教政策,揭露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反动势力的本质,使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一系列的恐怖活动给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的危害,切实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党员干部和普通教师心里,提高了党员干部教师对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活动工作必要性的认识。

(二)狠抓学习教育

坚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坚持不懈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一是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载体,通过领导干部上党课,警示教育等方式,不断加强党员干部思想建设工作力度,为学校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保障。二是坚持学习制度。充分利用支委会、班子会、专题党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将学理论、学业务、党建专题知识讲座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做到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教育相结合。三是多次开展学习活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精神,督促全校党员教育紧跟时代步伐。

(三)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落实书记上党课制度。支部领导班子成员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开展书记上党课活动。二是抓好道德建设。积极组织参观雷锋纪念馆和党性体验馆等活动打造思想道德阵地,筑牢思想防线积极学习雷锋精神用新时代雷锋精神去教育感染广大党员和教师,用制度和警示提高思想道德认识不越红线,坚守党员本分牢固树立红线意识。三是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通过支部共建、播放宣传标语等形式,广泛动员干部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文明创建活动。用支部活动团结和温暖广大党员干部教师的心,凝聚思想引导方向积极开拓思想教育阵地新方法新态势。

(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积极组织召开学习《_党员领导干部网络行为实施意见》专题会,做到一把手亲自抓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建立党务政务公开制度,认真开展党务政务公开工作,依托党务、政务信息公开栏等形式,及时公开本校重大决策、职称晋级、评先选优、财务预决算、重大工程施工项目等相关信息。及时做好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期的舆论监管;建立重大政策及项目的舆情风险评估机制,及时搜集、研判、处置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社会动荡的言论。

(五)强化意识形态方面具体工作

1、十九大宣传板报、组织收听收看十九大开幕式及工作汇报实况。

2、3月份组织召开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谈体会、谈感想、谈工作”主题党日活动。

3、组织开展意识形态方面自查自纠研讨会。

4、3月份组织召开“新时代、新思想、新作为”师德师风研讨会

5、组织全体男教师除雪党日活动增强党员凝聚力、向心力。

6、4月份组织全体党员除草、栽花美化绿化校园,增强党员荣誉感自信心和体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7、向党中央看齐与中央保持一致。

8、4月份做合格教师深入学习十九大报告书记上党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增强思想境界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增强四个意识。

9、七一支部联谊活动重走红色之旅和腰堡学校支部共建加强党员教师思想道德建设和警示教育,开展活动重温入党誓词和文艺表演积极宣传正确意识形态开创新教育方法。

10、七一特刊党员教师粉笔字板块向党表决心,加强思想教育。

11、9月份积极开展消除恶劣影响带来的不良后果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政治意识和强大的舆论导向,肃清流毒筑牢思想篱笆。

12、9月份召开提士气,牢牢抓住思想根源问题,查找问题改善职业倦怠感带领的不良影响,积极纠正思想偏差加强正确理论学习和引导,深层次解决根本问题。

13、深入学习《_党员干部网络行为实施意见》强化网络安全和意识形态建设规范网络行为和正确利用舆论导向纠正思想偏差。

14、利用微信下发不参与宗教和邪教活动及反分裂民族主义内容的致家长一封信和宣传教育和主题班会,教育师生不参与宗教活动。

15、十月份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出宣传板报、手抄报、主题教师粉笔字板块庆祝伟大祖国生日,教育师生爱国爱党,增强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

二、存在的问题

我校党支部虽然意识形态工作取得了一些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互联网、手机微信等新兴媒体的应用和引导管理在意识形态方面还需进一步探索;二是新形势下提高引导舆论的本领需要进一步增强;三是满足干部教师文化需求的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四是部分老教师固有思维方式改变和职业倦怠方面仍需要方式方法的创新和进一步引导。五是对新青年教师在职业素养、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还需进一步探索。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们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看齐意识和责任意识,牢牢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的正确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看齐,并把意识形态工作进一步纳入到支部工作报告、干部教师考核,以及平安校园、先进文化建设考核当中去。二是强化担当意识和战斗意识,加强正面宣传,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和成就的展示宣传,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落地落实。三是加强短板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及先进单位的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工作中的标杆作为参照物,补齐短板,做好创新工作。

5.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总结个人 篇五

通过认真学习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阵地建设和反分裂斗争再教育,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只有稳定才能有和谐,才能有经济的腾飞,才能有人民的安宁幸福、安居乐业,才能建设平等的、团结的、互助的、和谐的社会”。现将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充分认清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

自治区党委、政府在集中精力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始终把维护祖国统一和维护全区政治和社会稳定的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团结依靠各族干部、群众做了大量的桌有成效的工作,保持了新疆大局的稳定。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无论过去和现在,国内外敌对势力总想在分裂新疆上打主意,从来没有停止对新疆的渗透、分裂和颠覆活动。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际斗争形式的变化,国内外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相勾结,妄图把新疆从祖国大家庭中分离出去的阴谋活动正在加紧进行,我们维护新疆稳定的工作面临着严重挑战。

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是长期的,我们必须从讲政治的高度,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出发,进一步认清反分裂斗争形势,树立坚强的政治意识、坚定的阵地意识、强烈的责任意识、牢固的大局意识,充分认识反分裂斗争的重要性、长期性和复杂性。我们始终面临着与西方敌对势力渗透与反渗透、遏制与反遏制、分裂与反分裂、颠覆与反颠覆的激烈斗争。我们每一位公民都应从国际、大局、全局的高度来充分认识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意义,增强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责任感,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不动摇,自觉地、主动地站到反分裂斗争第一线,义不容辞地担负起反分裂斗争的重任。

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和敏感,用强大的思想武器筑起反分裂斗争的钢铁长城。

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是争夺人心、争夺群众、争夺阵地,巩固社会主义思想基础的政治斗争,直接关系到民族团结和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直接关系到新疆的长治久安,直接关系到祖国的统一。

构建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科学的思想论和方法论,是我们改造世界观的强大思想武器。深刻领会和掌握这些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树立起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才能从思想上筑起反分裂斗争的钢铁长城。紧密联系反分裂斗争的现实,始终牢记和实践党的宗旨,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工作,讲民族团结的话,做民族团结的事,坚决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

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增强新优势,赢得新发展。我们应做到政治上合格,不断增强政治坚定性和政治敏锐性。

牢记使命和责任,忠实履行好教师义务,做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践行者。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学校是培养“四有”新人的场所,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文化阵地,我们必须牢牢掌握,决不能丝毫松懈。要把各族青少年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切实加强对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广泛深入地开展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开展国情、区情、市情教育,真正把青少年一代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全体青少年学生要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人人都有民族团结的思想,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人人都做民族团结的事,自觉抵制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动,教师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必须无条件地履行教师的义务和职责,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无神论教育,进行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

6.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报告 篇六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指导,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树牢和践行“四个意识”为重点,将意识形态工作与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相结合,通过正面宣传、引导和管控,提高主流意识形态在校园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让社会主义先进思想引领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二、具体工作

(一)、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贯彻落实

学校党支部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责任制,与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紧密结合。召开了党支部会议,认真组织学习市局意识形态工作会议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和落实计划,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追究问责,将意识形态工作作为重要工作常抓不懈。

(二)、明确工作职责,健全领导体系

学校成立了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校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是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意识形态工作的常态化、制度化和科学化,主抓推进、落实、督查等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校意识形态工作。党支部及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根据自身工作分工,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负责分管年级的意识形态工作。

(三)、结合“三会一课”制度,强化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学校把党员干部的意识形态教育渗透进党支部“三会一课”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计划之中,通过组织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要求每一位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教师都认真撰写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在平时工作中践行“四个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自觉,强化责任担当。党支部利用党课,组织全体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课后进行了分组讨论,每一位党员教师都结合工作实际认真撰写了心得体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平时工作的指导思想,不但要完成自身工作任务,更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四)、汇聚正能量,突出正面宣传

学校通过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建设校园网络、电子屏、微信工作群、楼道悬挂等各种途径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利用班会课、每周的升国旗仪式等教育形式,把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弘扬传统美德有机结合起来、与形势教育结合起来、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对学生进行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等宣传教育活动,提升了广大师生的文明素养。通过各种宣传和学习手段,让意识形态在校园占据主导地位,不断提升其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

(五)、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多渠道、多层次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要求全体教师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育相关政策、法规的学习,用先进的文化方向和高尚的意识形态引导和武装教师队伍。通过学习,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使教职工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句口号、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上好每一节课,服务好每一位学生的实际行动。不断提升了广大教职工的职业观念、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纪律和职业作风,树立了良好的行业形象,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六)、加强校园网络舆论引导和管控,发挥网络积极作用

针对当前网络文化信息量大、吸引力强、运用方便的特点,学校始终把校园网服务与教学和网络舆论安全工作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安全领导小组,负责校园内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管理工作,定期对广大师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并对上网信息进行审查和监控,各班都设有网络管理员,负责网络及信息的安全工作,建立定期汇报及网络事故随时报告制度。在加强管控的同时,积极宣传先进事迹和国内国际时政热点,宣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播爱国、爱家、爱校、爱己正能量,抵制一些不良信息、虚假信息对学生的影响和侵蚀,使校园网络不仅成为服务于教学的主阵地,更是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阵地。

三、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观念、思想意识存在偏差

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意识不足,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软任务,存在“重业务轻思想工作”的倾向,片面认为只要把各项业务工作完成好就是尽职尽责了。

(二)、工作机制不够健全

对意识形态工作缺乏深入研究和统一部署,缺乏组织性和指导性,存在工作安排部署多,检查落实少,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三)、阵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存在着学校发展面对的种种困难,导致现有的宣传文化阵地等方面设施落后,不能充分发挥宣传、引导和教育的作用。

四、今后的工作计划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考核考评

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学校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纳入绩效目标管理体系,完善考核工作机制,明确考核的内容、方法和程序,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考核规范化常态化。

(二)、继续抓理论学习

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党支部学习的带动效应,创新学习形式,完善学习手段。

(三)、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

严格党员干部纪律约束,加强对党员教师的党纪党规教育,加强对党员教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的执行监督,决不允许公开发表违背党中央和上级党委精神的言论,决不允许参与各种非法组织和非法活动,同时加强宣传思想文化队伍建设,切实配齐配强工作力量,增强抓意识形态工作的力量。

(四)、继续加强思想教育和舆论引导

7.学校如何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篇七

一、激发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欲望和满足感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教师如何设计能让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 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 同时, 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 从而使学生将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压力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个环节更要注重这一方面, 真正使体育课产生更积极的作用。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 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除了技术教学外, 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 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 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 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 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代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 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 使学生由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 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术技能, 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 乐于体育。

四、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 无论其身体素质怎么好, 技术多么全面。他都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必然有其自己的专长。但是面对无数的学生, 每个学生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体育教师还要跟随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化进入课堂, 体育教师应不断地自我进修, 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 才能不落后于时代。这样, 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8.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探讨 篇八

关键词:职校;实施;公民;教育

在职业学校学生中

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公民教育,是100年以前梁启超先生提出的新民说,公民教育在我国已有100多年的时间了。近几年,我国的公民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契机。在党的十六大上,中共中央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2年中宣部颁布了中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2005年年底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中国第一套中小学公民教育新读本。2007年10月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再次提出“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这一个历史过程,可以看出我国公民教育的探索和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公民作为法律意义上的主体,既是一个身份问题,更重要的是意识问题。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的形式之一,是公民对自身的法律地位、政治地位及其与国家、与其他公民相互关系的自觉反映。职业学校学生是中学生中一个重要群体,是职场一线实用技术人才的后备军,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在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党的十七大上又明确提出了必须以人为本,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时还指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和谐社会本质就是指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和谐的社会。和谐的个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前提,这就要求个体应具有健全的人格、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正确处理个人与自然、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的相互关系。因此,加强职业学校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和谐社会基本要求的必然反映。

2.在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是促进学校德育方式的转变、提高德育效率的有效途径

长期以来,学校的德育无力、德育低效,其原因之一就是学校的德育与学生实际存在距离,重说教重理论而忽略德育实践。学校德育应贴近学生实际,回归社会人的基本素养教育,回归生活。需要在公民的基本素养的养成教育上下工夫。这里既有一个理念上的变化,又有一个德育方式上的变化。这种变化是跟我们现代社会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方面,根据学生的差异性和发展基础,采取因材施教的德育方式实施教育,更具有科学性,符合教育的根本规律,既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又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从德育的本质和多年的学校德育经验来看,德育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理性的教育,更应该是一个实践理性的教育。我们不能仅把我们成人认为正确的或者是应该做的简单地给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在实践和生活中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去分辨,去做选择。让学生在生活和活动中获得亲历和感受,获得道德上的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公民教育是一个更具有普适性的教育,是一个重视学生道德意识养成、道德行为践行的教育。从强调灌输到提高学生主体的认知能力,激发体验,强调这种分析和批判性的思考方法。这就是理念上和方式上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将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到学校德育工作范畴之中。

3.在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是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良好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理念、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公民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当前企业真正需要的是职业化人才,这种人才需要同时具备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在某种意义上,企业在用人方面更强调人的道德精神。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应成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点内容。

4.在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教育,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学校新课程改革和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新一轮职业学校新课程改革正在不断深化中。在职业学校学生中实施公民教育,可以促进德育课程的校本化,促进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方式上的转变,从重视德育知识的教学向重视德育行为的养成与践行教学转变;同时,公民教育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可以让学生在职业生涯的体验方面获得锻炼,职业能力在实践中获得提高。

职业学校学生公民意识的

现状及成因分析

从职业学校的实际生源方面看,大多数学生在历届初中毕业生中不属上乘,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养与学校目标要求都有一些差距。不少学生对公民概念的认知是模糊的,现代公民意识失缺现象比较普遍。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对我国国情的正确认识,过于倾慕西方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个人主义、拜金主义表现突出;二是对法律知识的了解不全面,对法律的作用认识不足,缺乏法制意识,放任自我、自由主义表现也比较突出;三是在社会公德问题上存在知与行较大的差距,缺乏公德、不文明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这些现象,既有社会历史原因,又有学校教育和学生自身的原因。

1.长期封建专制社会历史和“文革”时期的泛政治化的影响

在历史上,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封建统治,长期的封建专制社会历史和“文革”时期的泛政治化造成了“公民意识”的失却。中国传统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加专制主义,惟有臣民,没有公民;惟有伦理说教,没有公民教育。即使新中国建立后,由于极左思潮的影响,长期来我们只偏重思想政治教育,忽视公民教育。百姓缺少权益观念和主体意识。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社会心理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正在逐步走向成熟,主体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等公民意识亦随之不断得到强化。但是,传统的臣民心理的影响仍将在较长时间内影响着现代公民意识的树立。更何况,我国传统文化中匮乏“公民意识”的学习资源,职业学校学生从小就缺乏可以模仿和学习的“公民”资源。

2.多年来,学校教育体系中缺乏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

在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体系中,长期以来,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被忽略的教育。1985年,中央颁布的《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决定在初中开设公民课;1995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学德育大纲》明确规定“中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要求中等学校德育工作重视公民教育。但各级各类学校在具体实施上,由于升学和德育说教灌输占主导地位,公民意识教育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实施,效果可想而知。当下职校的学生接受的公民教育是非常有限的。他们更多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而接受理论知识灌输与意识形态的强化。从职业学校教育方面看,更多关注的是专业学习和技能训练,系统的公民意识教育仍然没有足够的生存空间,更没有获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3.职业学校学生自身缺乏做合格公民的身份诉求

正因为上述两个重要原因,职业学校学生从小就缺乏做一个合格公民的系统教育。更需指出的是,在社会大背景下,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职业学校生源的总体素质下降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社会对职业学校学生的认可度也不高。导致职校学生自信性、荣誉感的渐行渐低,加之生存和竞争的压力,使得学生们一心为生存而求知,缺乏对自己品德修养的诉求,很难自觉地唤醒自己应成为优秀或合格公民的意识。在行为表现上,则反映在权利意识增强而法制意识淡薄,平等意识强化而规则意识和诚信意识淡化、自主意识确立而社会责任意识缺乏等等。

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

途径和策略

在职业学校学生中实施公民教育,要把积极推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历史转型期,当下教育的环境日益呈现出多元化、开放性的特征。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公民教育需要以新的姿态来面对,在教育途径和策略的选择上要勇于开拓,大胆创新。

1.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需要把弘扬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学校的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特色,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发挥应有的作用,其关键环节在于能否真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正如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发展观教育。科学发展观是新的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和发展,顺应了人类社会进步的潮流,体现了我党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教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念,树立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观,树立生态科技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观。

2.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需要以德育课堂为主阵地,课堂教学与德育实践相结合

在公民教育尚未构成体系、形成制度化和课程化的条件下,学校的德育课堂教育必须得到加强。德育课堂应是实施公民教育、培育公民意识的主要渠道,要充分挖掘公民意识教育的学习资源,创造公民教育的氛围,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育效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打好理论基础。

要改革传统的德育方式,变单纯的政策宣传为民主政治意识、民主参与能力的培育,变空洞的道德灌输说教为个体道德良知的启蒙、道德人格的培养。

德育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性的教育,更应该是一个实践性的教育。德育实践是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板报、广播、法官讲座,大案要案庭审旁听等参与性活动;持之以恒地开展升旗仪式、国旗下的演讲、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合格公民品质研讨等体验性活动;组织学生团队走进社区、走向交通值勤岗位、走进养老院开展志愿者活动。通过这些德育实践,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责任感和正义感。让学生在生活和活动中获得亲历和感受,发挥自己的主体性,学会分辨,学会选择,学会分析和批判性的思维方法,获得道德上的成熟。

3.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应以职业道德为重点,与民主法制教育相结合。

职业道德是职校学生道德素质中的核心素质,法律意识是底线,公德意识是品质。学校在实施素质教育中,应在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突出职业道德的培养,重视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平等待人、服务大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求实严谨作风的养成教育。让学生树立起职业理想,认识自己将来从事的职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利于他们在日常生活行为中逐步养成。应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勤工俭学、打工体验,培养“自立自强”和“敬业、耐劳”的精神品质。要让学生认识到职业人的道德素质在其今后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

民主意识和法治精神是现代公民素质的体现,是公民作为政治社会或国家的平等成员的本质属性所要求的。学校在实施公民教育中,应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培养少数服从多数和尊重他人的民主习惯,要牢固树立法律的无尚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教导学生正确认识权利与义务、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做一个积极负责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做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具体措施可以开设法律课程、法律知识讲座,组织学生参与社会调研、社区公共事务的服务或问题解决的方案建议等。

4.职业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应以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点,与公德教育相结合

学生遵守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是学校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应让学生熟识规范,内化规范,养成自觉遵守的习惯,形成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的基本品质。

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是社会公共利益的反映,是每个公民都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学校应通过适当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诚实守法、互助互爱的良好品质,养成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公共利益、遵守环境道德、维护生态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公德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学生认识个人和社会的利益依存关系,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当下,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公民教育的现实性和迫切性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在构建和谐社会、迈向国强民富的历史进程中,学校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担负着历史重任,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有效开展公民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为和谐社会的创建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慎之.修改宪法与公民教育[J].浙江社会科学,2004(6).

[2]郭芳.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初探[J].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

上一篇:六年级下册《凡卡》课时教学设计下一篇:展示课:手拉手好朋友教案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