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师师德修养心得体会(精选8篇)
1.学校教师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篇一
〝用生命点燃生命〞不记得何时听到这句话,只感到这句话中蕴涵的那种崇高感情。做了教师之后,常常思考教师能做作什么,教师对社会能有多大的贡献?尽管知道很多溢美之辞都和教师有关。但真正自己走上了讲台,在经历了一些挫折后,心中难免有怀疑。师者,何意也?真的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真的是〝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也真的是〝最光辉的职业〞吗?
偶尔一天,我看到这句话,心中一动,文学性的语言却道出了教师的真性:用爱点燃生命之灯,照亮生命之路。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爱之渊源,在与教师的德操。师德决定了教师能否成为好老师,决定了能否点燃生命,决定了能否成为〝灵魂工程师〞。那么,如何能完善自身,做出色的老师呢?
一、〝爱从心中流出〞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热爱学生。师爱是师德之魂。这种爱出自教师的职责,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在学生还对教师不是很信任的时候,只有有全部身心去爱学生,只有发自真心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因为爱从来就是相互的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身心,才使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一时体现爱心,容易,长期永葆爱心,很难;爱优秀学生,容易,爱发展中有明显缺陷的差生,很难。于漪老师说:〝表达师爱,不是写在纸上。说在嘴上的,真懂,要用自己的言行来实践的;老师对学生要满腔热情满腔爱,做到师爱荡漾。〞
师爱荡漾,追求自然和谐,细雨润物。讲求真切。透彻。持久。
〝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学生无论品德还是智慧都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罗素语)。而爱的核心却是善。教师职业如何为善?从教师职业道德中更是难以尽数。从教师爱岗敬业的情感到乐业。勤业。精业的实践,从教师的身传言教到教师的自我修炼,从教师学而不厌的钻研进取到教师诲人不倦的忘忧情怀。等等,形成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无不包含着何以为善的道德策略。一位哲人说过:〝没有一颗善良的灵魂,就没有美德可言。〞
师德是教师的良心。当一个教师不断充实。完善自身,使思想达到一定境界时,一切都变成了自然的行为,学生也会自然地感受到老师的爱。
二、〝工作着是美丽的〞
〝工作着是美丽的〞,人的价值只有在工作中才能体现。即便是平凡的职业,也可以做出伟大的业绩来。教师是平凡的职业,工作的成绩也是在漫长的过程中才能体现。而师德。爱心又和业绩有着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可以说,缺乏高尚师德的,专业素养绝不会是顶尖的;没有高超的专业素养,师德也会是苍白无力的师德修养和专业水平是相互促进。制约的高尚师德的养成靠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磨练。教师要善于从师德修养的角度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善于从自我教学行为的变化改善师德修养。也只有在变化中发展自己,才能始终〝于时俱进〞,跟上时代潮流,做出不平凡的`工作业绩。特别是我们已步入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育环境的改善,多种媒体的介入,一个班学生的信息占有量远远超过一名教师,〝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因此,教师必须是一个终生学习。始终站在知识前沿的人。教师的专业结构应是处于不断的流变。革新之中的,因为教师专业总是面临着新的挑战,其整个专业活动之中充满了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然而,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是一条清澈的,不断流动的小溪,吸引着学生到你身边来汲水。曾有一位老教师这样说过:〝开始教学的时候我是一个学科本位的教师,那时总是把学科放在首位。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感到我是教艺术的,〞由此,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熟练掌握专业学科知识和教材教法之外,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学修养。听说读写水平。观察思考判断能力。努力提高自己的学历层次。教育教学基本功。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将教师比做〝红烛〞。〝春蚕〞。然而,新时代的教师不应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凉形象,教师也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的生命在于创造。叶澜教授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思考中,提出〝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我们必须意识到: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课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教师,在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也在收获,而且是巨大的收获。因为,他能体验到双倍的幸福:向学生所付出的积极情感不仅使学生体验到快乐,而且学生给予的回报也让教师自己感受着绵延的快乐;不仅在教学活动中享受着学生进步带来的幸福,而且在职业活动中感觉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幸福。 可以说,只有把教师这一职业看作是发挥自己才能的形式,看作是值得自己奋斗的事业,看作是自己参与社会历史创造的途径,看作是个人达到自我完善的境界,教师职业便成为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无法舍弃的部分,成为个人幸福生活和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教师才能心中始终充满爱心,体验到爱意。才能感到工作着,是美丽。
苏霍林斯基曾这般描述:课不仅是以知识的内容来教育学生。同样的知识内容,在一个教师手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个教师手里却起不到教育作用。知识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究竟跟教师个人的精神世界(他的信念。他生活的整个道德方向性和智力方向性,他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即年轻一代的未来的观点)是否密切融为一体。由此可见,高尚的师德是爱,而爱要发自真心。有爱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爱护,有爱心才能不断的提高业务水平,有爱心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充满激情,才能把教书育人平凡的职业做成〝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来。愿用爱心成就我的伟大事业。
2.学校教师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篇二
在汉代, 思想家杨雄在他的著作《法言·学行》中有这样的概述:“师者, 人之模范也。”在今天的社会主义中国, 我们同样提倡“为人师表”。由此可见, 师德, 不因社会时代的不同而失去其共通性, 它是一种极为重要的行为规范。人民教师作为社会存在的一分子, 其所从事的特殊职业与所处的社会地位决定着教师的行为规范, 必然对整个社会公德产生极大的影响。
人, 必然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道德关系是社会属性的体现之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 社会的发展需要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有良好而积极的关系, 从这个角度来说, 需要人本身具有良好的约束力、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人是从小、从作为学生开始即被培养的。那么, 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从哪里来呢?可以说接受教师的培养是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 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学生作为接受教育的主体, 是学习的主人。因此, 可以说教师面对的是学生的未来, 甚至可能是一个国家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的眼前荣誉,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立足于学生的成长, 发掘他们的个性,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而不是施行差别教育。
韩愈在《师说》开篇即精辟地阐述了教师的职责:“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其把“传道”置于“授业”之前, 意在突出“传道”是教师施教的首要任务。西方思想家卢梭更是直白地对教育者阐述了“你要记住, 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 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这样的至理名言。所以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 他们对老师的言行举止会下意识地进行模仿, 如果老师在哪些方面做得不够好, 就会使学生感到失望, 甚至陷入道德迷惘。相反, 如果我们老师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严于律己, 则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综上所述, 我认为, 人民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师德修养, 具体来看, 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
教师的为人师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道德素养的体现。首先, 教师要克制、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言行, 要有“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 以身作则, 做学生的榜样。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应当首先做到, 要求学生不能做的, 自己坚决不做!孔子说:“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正说明了这个道理。学生只要能看到优秀的品质从老师身上体现出来, 才会信服、效仿, 才能更加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
另外, 教师的良好道德素养还体现在对学生的爱。关爱学生, 是教师的职责、是职业操守。一个没有事业心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的日常工作并不只是每天教授课程、批改作业, 我们应该从社会、学校、学生家长寄予我们的期望和使命出发, 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学校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要尊重学生, 对他们既严格要求又不能以生硬的教育方式约束他们, 要激励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 秉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理念, 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要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
当前,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我们不仅要在经济建设上迈上更高的新台阶, 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也要不断跃上新的高度。作为人民教师, 我们肩负着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这必然要求我们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这样才能学到更新、更深的知识;才能具备合理的现代化知识结构;才能教书育人。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性特点, 掌握教授技巧和方法, 在传授学业的过程中能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而不是机械式的灌输, 进而使我们的教育活动在学生群体中产生良好的效果。要相信, 真正能够给学生以启迪和深刻影响的往往是一些教育细节。
三、要有良好的心理素养
当今, 教师的教学任务竞争激烈, 工作压力非常大, 这不仅要求我们人民教师要有健康的体魄、丰富的情感、顽强的意志、广泛的爱好, 更要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只有这样, 才能保持愉快、健康的心情去正确处理工作中面临的复杂人际关系;才能在与学生的沟通中, 给予他们健康的心理;才能避免不理智的行为所带给学生的负面影响。所以, 作为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养, 进而有一个良好的外在情绪表象去感染学生, 这样也使我们自身的潜力不断地发掘。
总之, 我认为, 作为人民教师, 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岗位, 热爱教育事业, 更应该热爱学生。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爱岗敬业、传道授业, 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3.浅谈教师师德自我修养 篇三
关键词师德修养;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62-01
当今的中国,正经历着全面的改革开放和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社会转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社会格局正初步形成。这一重大的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极大变化,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教师职业道德面临许多新问题。因此,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如何提升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本文笔者就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1提升师德修养的基本途径
1)加强学习,不断创新。加强自身的学习,是教师师德修养的必要途径。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自觉行动的前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离不开科学的理论学习。古人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其中的:“学、问、思、辩”,讲的就是通过学习与思考,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离开了科学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教师的师德修养必然会迷失方向。
①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及其科学发展观,不断从中汲取精神营养,提高认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只有透彻地认识人生价值,深刻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才能摆正个人和事业的位置,正确处理义与利、奉献于索取的关系,才能明确自身发展的方向。为良好师德品质的形成,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② 学习教育科学理论。教育科学是人类长期教育实践的概括和总结。教师必须坚持潜心学习教育教学知识,懂得教育规律,熟悉教育原则和方法,了解教改,关注教学动态。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理论,有助于教师深刻的理解师德修养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提高履行师德修养规范的自觉性。③ 学习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把心中崇高的师德榜样,升华自己的师德境界。在优秀教师身上,集中体现了教师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的教育实践和先进事迹,生动体现了新时代师德的特点和要求,他们从不同的侧面,把教师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形象化了。如:欧阳代娜、李吉林、邱学华、马芯兰等模范教师,他们立足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教育事业服务,学习他们的事迹,会使人的灵魂受到洗礼,思想境界得到升华。
2)参与实践,总结经验。道德修养不能脱离社会实践,这是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提高一切个人修养的基本观点,也是我们的师德修养与古代一些思想家所讲的道德修养的根本区别所在。以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为基础的脱离社会实践的修养认为道德是先天禀赋的,人们只要能够自省,就可以“明心见性”、“致良知”达到“至美”的境界。我们的师德修养当然不能走这条脱离实际的老路。学习理论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将理论辅助教育实践,因为教育实践不仅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现实基础,同时也是检验教师道德修养的唯一标准,是教师修养的目的和归宿。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实践中不断认识,不断提高,不断完善。只有经过实践的反复磨练,道德认识才能日益明确和深化,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才能日益坚定,道德修养才能日益丰富,道德理论才能日益完善,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因此,教师在学习师德修养科学理论的同时,还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不断学习,不断深化,才能达到一位教师所具备的道德修养和要求。
3)相互借鉴,共同提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倡导:“教师之间要团结无间,互相配合。”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要倡导谦虚谨慎,互相尊重,克服以邻为壑,更不能互相嫉妒,互相拆台,抬高自己,贬低别人。教师要尊重对方,要善于从对方身上学到优点,对照自己的不足进行改正。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对于教师更好的开展工作和更快地提高师德修养是大有裨益的。实践表明,加强学习是教师提高修养的前提,离开了学习的修养是盲目的修养,这种修养是缺乏自觉性的,容易迷失方向,是不可取的。而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则是教师修养的根本途径,离开了实践的修养只能是毫无价值的空谈。因此,教师的修养问题实际是一个实践问题。教师的理想人格,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不断的充实、提高和完善。
2师德修养的方法
2.1克己内省
“克己内省”是我国古代十分推崇的一种修身方法。“克己”是指教师要自觉的按照师德规范要求自己。“内省”就是“反思”只对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言、一行、一念进行重新的审视和思考。“克己自省”的实质就是自我审查、自我批判、自我纠正、自我调节以实现自我超越。教师要认真开展自我批评,严格解剖自己,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时刻对自己的品性进行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同时还必须听取别人的意见和批评,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更好的认识自己,改造自己。当前教师要以新世纪的师德原则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以社会、学校中的模范典型、优秀教师为榜样,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塑造完美的教师形象。
2.2慎独
“慎独”是道德品质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把教师师德修养推上更高程度的重要方法。慎独就是在无人监督,有做坏事可能的时候,不做坏事。“慎独”出于《礼记·中庸》书中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独”是良好的思想修养,要求学生做到的,学生不在的地方也能做到,在无人知道的时间和空间,更加严格要求自己,教师必须充分认识意志是教师滋生修养的重要保证,而“慎独”是锻炼意志的有效途径。教师自觉的纠正不良行为,不懈地同私情杂念作斗争,在自我批评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在独处时依然保持良好的品质。古人尚知“慎独”,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教师,更应该努力加强自我修养,通过自我修养,强化自己的道德意识,磨练自己的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把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民教师。
2.3心理调节
人的心理活动,主要靠意识导向。心理失调正是人的意识趋向极端化的表现,心理调节就要调动自己的理智去遏制自己意识中某些不健康因素的极端化,从而恢复它的正常的导向作用,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教师要学会自我调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因此教师要善于驾驭自己,要让自己经常保持愉快、满足的心情,而且能合理的排解消极的情绪。要始终把自己规范在正确健康的跑道上,并沿着这条时而坎坷、时而挫折,但最终一定是洒满阳光的大道上勇往直前。在今天的信息时代里,由于刺激源的丰富多彩,教师的师德问题日趋复杂。作为当代教师必须加强学习,勇于创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解剖自己,调节自己,加强修养,增加道德认识,丰富道德情感,树立道德理想和道德信念,坚定道德意志,并在实践中进行道德行为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慎独”的境界,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才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号。
参考文献
[1]张贵新,饶从满,李广平.新时期师德修养简明读本[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篇四
派克
许多年前一个金色的秋天,18岁的我因着内心无比的喜欢孩子而无怨无悔的选择了幼师这个行业,懵懂的我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当年那个留给我太多欢笑的小村庄里,最初的幼儿园早已荡然无存,陪我一起走过的那批娃儿也成了孩他爸、孩他妈。我也因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到了城市,成了”至今东武遗风在,十万人家尽读书”文小东校区的一名“孩子王”。
5.学校教师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篇五
教师的使命,就是挖掘人的潜力,引导学生朝着健康、全面、和谐的方向发展。师德修养培育的教师道德就像一面镜子,学生可以从中认识到什么是善恶、什么是美丑、什么是高尚和卑劣、什么是应当与不应当。教师用自己的身教来印证平日的言教,对学生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通过学习,心中不由得产生一种对教育事业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对教师的教学、师德等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爱岗敬业,加强师德修养。
从我站到讲台上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很热爱这份工作,我知道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教师要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就必须要注重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师德认识,坚定师德信念,在政治思想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二、用心育人,建立平等关系。
教师要学会缩短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从生活上、思想上和情感上要给予学生关怀。体谅他们成长过程中的难处与烦恼;要建立起新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拉近与学生的心灵距离,沟通情感,才能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三、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
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要做到多交流,吸收众人
之所长,借鉴他人的教训,达到自身的科研素养的目的,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作为教师,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本学科相关的人文知识,如社会、心理、信息技术等,力求知识全面。只有自己的专业知识、业务水平提高了,对教育教学工作才更加热心,态度才更加积极向上。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需要有一桶水。”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育环境的改善,多种媒体的介入,一个班学生的信息占有量远远超过一名教师,“吾生有涯而知无涯。”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保证高质量的教育水平,也才能完成社会的重托,而高素质的教师是在终身教育特别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
通过学习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解放思想、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与时俱进的重要性。自己作为年轻教师,要具有更高的敬业精神,选择了教师这一行,就要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在工作中,除了尊重、关心、平等对待好我们的工作对象——学生外,还要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样,才不愧于历史赋予我们的这个神圣的使命。
2国学经典与师德修养2017-10-07 06:00:20 | #3楼回目录
2国学经典与师德修养
一国学与经典:
1国学——中国在晚清到民国初年提出的虚拟性概念。(国学---西学)
即中国传统中的学术、学文、学理、治学方法及相关成果,与西方文化的对举。2西学与国学的比较:
西学----学科化,重学科分类与精细。
国学---学文化,重学文的综合与整一。
3经典三性:基础规范性,社会权威性,历史流传性。
经典思想----经典教育思想-----师德修养
4广义的国学
就是传统的思想文化成果。包括文、史、哲、经、政等
5中国文化的内涵与分类
(1)人文文化:
(2)科技文化
(3)民俗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形式。
中国画-----国画喝茶-----国饮围棋象棋-----国艺
(4)技艺文化:琴棋书画
6人文文化:(主流与核心)
如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24史7教师学国学经典的问题
师德的本质是树人和育才。
把人培养成人,培养成有才能的人。
教人的目的是教化。学习的目的是要为己用。是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二师德修养的四个字
(一)师
1、师法自然。以自然为师,向自然学习,自然是榜样、对象,自然教会我们学习。
2、《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师的本意就是学习,老师:总是能让人学习。
老师的含义:(1)老师可以教人学习,能者为师。(2)自己就能让(供)人学习,成为别人的榜样。
引证:1: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
引证2:师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引证3:韩愈关于师德的名言:
传道
道有很多含义。(1)哲学上万物的本质,万物之象(形而上之道)
(2)大路。(形而下之道)
(3)可以理解为法则、规律、方法等。(形而上和形而下之间的道)
传道的前提:(1)教师要知道、明道。
知道的内容:(1)知天道(酬勤天行健)(2)知地道(厚德载物)(3)知人道(人伦相处)
(2)求其正。求正道,不正之道即歪门邪道。
授业:
业------从事某活动能产生效果的东西,业又分行,故叫行业,72行360行“行行出状元”。授业的效果是让人成才。授业------就是交给知识、本事。
有业可授。教师的业要精。“业精于勤荒于嬉。”
宽厚的背景精深的业务。
解惑:指点或帮助学习解决问题。
完美教师三要素:德、才、师。
(二)德:
德者德也。精神或心理的深化。道德是人化高低程度的体现。
(三)修:
贯穿在日常的生活行为中,在实践中不断的自我完善,付诸行动。过程就是积善的过程,不仅要有善念,还要有善行,言行一致。实实在在的修。
(四)养:
1、滋养,养好自己,滋养他人。过程是缓慢的。理解现实条件下的价值观,保持成长和向上的趋势。2、养成,把应该有的道德华为己有。养的过程要相伴终身。
五德:
温:敦柔滋润谓之温
良:行不犯物谓之良
恭:和从不逆谓之恭
俭:去奢从约谓之俭
让:先人后己谓之让
国学经典与教学艺术
主讲:丁永忠(重庆教育学院教授)
什么叫国学经典、教学(教育)艺术:
国学经典指我国传统文化学术中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
教学(教育)艺术指教师培养人才、传播知识、技能的富有创造性的方式、方法。
教学艺术具有强烈的实践性。
一、中国古代经典教学艺术概说
(一)中国古代经典教学艺术的五个基本原则
指导教学的基本原理。
1、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的教学原则。(前提)
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因材施教的概念根据学生的情况实行有差别的教学。因材施教包含及时和长期连个方面。举例。
长善救失出之《学记》。豫、时、孙、摩。
对现代教育的意义:必须遵守的原则、法则。
4点体会:1、因性而教;2、因龄而教;、因能力个别差异而教;4、因教而学;
2、“问对”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核心)
启发来源于论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合。教师的作用是启发。
《学记》的论述:君子之教,喻也。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特征。读书的长进:从产生疑问,到没有疑问。
指导思想
3、相机而授,适时而教的教学原则(技巧)
4、寓理于事,寓衣于趣的形象化教学原则(手段)
5、师生相谐,美善相悦的教学原则(氛围)
(二)中国古代经典教学艺术的三个基本理念
1、学与思辩证统一
2、学与行紧密结合
3、学与教相通相长
二、中国古代教学艺术经典导读
6.学校教师师德修养心得体会 篇六
张晓美
教育是一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明确了一名合格小学教师的道德坐标、知识坐标与能力坐标,它是教师专业化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它强调以学生为本,倡导以师德为先,重视教师能力提升。“用生命点燃生命”不记得何时听到这句话,只感到这句话中蕴涵的那种崇高感情。做了教师之后,常常思考教师能做作什么,教师对社会能有多大的贡献?尽管知道很多溢美之辞都和教师有关。但真正自己走上了讲台,在经历了一些挫折后,心中难免有怀疑。真的是“灵魂工程师”;教师职业也真的是“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要热爱学生。师爱是师德之魂。这种爱出自教师的职责,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计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情感,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在学生还对教师不是很信任的时候,只有有全部身心去爱学生,只有发自真心的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因为爱从来就是相互的。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学到了知识,发展了身心,才使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
当听了名师教育教学经验介绍,深深地吸引着我、感动着我,让我的心潮起潮伏,让我的心灵震撼。让我从全新的视觉角度审视“我”、“教师”这个职业,好多以前处于朦胧状态的问题迎刃而解,眼前豁然开朗。我收获最大的是体会到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丰富自身的底蕴,倾情投入教育教学工作,积淀方法,摸索经验,在活动中历练,才能促成自身的专业成长。要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一番出色的表现,没有捷径,只有靠自己,一步一个脚印,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实践,去思考。教师,作为培养人才的人,教学素质必须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必须树立现代教学思想,掌握渊博的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素质和学习能力。我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学工作,必须脚踏实地地学习研究,才能在自己的专业素养上成长起来。赞赏孩子、信任孩子、鼓励孩子,赞赏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性,赞赏每一个孩子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每一个孩子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让孩子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一种荣誉。
可以给孩子以心灵的温暖,爱,可以让孩子更自信。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献出一点爱,时时、事事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与孩子共同享受教育的美丽。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这句话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爱”字。我想,我们做为一名教师要热爱学生,热爱自己的事业;还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不照搬书上的东西,要勇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最关键的是要保持宽容的心境,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困难要不断的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与同事要互相关心、和睦相处。
通过与城七校合作办学交流学习后,我的师傅罗老师教会我作为人师者,在工作中如何追求与奉献,在生活中如何投入与面对,如何使自己的观念不断地体现于自己的教学行为中,也让我学会自省,学会了反思,学会了回过头来看过去。我愿意做“教师成长”中的一名成长教师。我想,不只是我,我们全校许多同事都将在这次学习中逐渐成长起来。
以前我常忽略这样或那样的事情,通过学习后,让我了解到了教学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不断的学习、实践与反思,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日益成长。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以良好的心态对待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不断求知,善于实践,积极反思,就会成为一名符合现代教育需要的成功的教师!一直以来,人们总是将教师比做“红烛”、“春蚕”。然而,新时代的教师不应该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悲凉形象,教师也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教师的生命在于创造。我们必须意识到: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课堂教学对于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教师,在付出艰辛劳动的同时也在收获,而且
是巨大的收获。因为,他能体验到双倍的幸福:向学生所付出的积极情感不仅使学生体验到快乐,而且学生给予的回报也让教师自己感受着绵延的快乐;不仅在教学活动中享受着学生进步带来的幸福,而且在职业活动中感觉着自我发展带来的幸福。
可以说,只有把教师这一职业看作是发挥自己才能的形式,看作是值得自己奋斗的事业,看作是自己参与社会历史创造的途径,看作是个人达到自我完善的境界,教师职业便成为生活中一个不可分割无法舍弃的部分,成为个人幸福生活和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教师才能心中始终充满爱心,体验到爱意。才能感到工作着,是美丽。
课不仅是以知识的内容来教育学生。同样的知识内容,在一个教师手里能起到教育作用,而在另一个教师手里却起不到教育作用。有爱心才能得到孩子的爱护,有爱心才能不断的提高业务水平,有爱心才能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充满激情,才能把教书育人平凡的职业做成“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来。
7.加强师德修养做合格的人民教师 篇七
一、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责任心是任何职业最重要的前提, 离开责任心, 任何工作将无从谈起。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 更具有它的特殊性。教师的工作从长远看来, 与祖国的富强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因此, 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首先要热爱人民, 热爱教育事业, 有崇高的责任感。教师劳动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奉献, 勇于奉献、乐于奉献是我国广大教师的光荣传统。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还应该做到工作第一、不计名利、忠于职守, 从而体会这一平凡而普通工作的崇高和伟大, 以“为师从教”而感到光荣和自豪。一位荣誉桂冠众多而生活上很艰难的农村中学教师说得好:“钱固然重要, 但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更重要;改变个人的贫困固然很迫切, 但通过培养人才使国家繁荣富强更迫切。”这种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勇气, 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该学习和弘扬的。
二、教师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教师工作的对象是学生, 没有对学生的热爱, 就没有对学生的教育。教师只有热爱学生, 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 才能取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育和帮助, 产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托尔斯泰曾说:“如果教师只对事业热爱, 那么他是一个好老师, ……如果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 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教师要热爱学生, 就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 教师要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教师要对每一位学生高度负责, 一视同仁。不能偏好或厌弃一部分学生;对学习有困难或品德有缺陷的学生更应当热爱、关心、精心培养, 不应该有任何的歧视。
(2) 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要正确处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就应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是平等、团结、和谐、互助、合作、民主的关系。和学生的相互尊重、信任, 是不断改善师生关系的基础。要得到学生的尊重和信任, 首先是要尊重和信任学生。要分清鼓励、批评和侮辱人格尊严的界限, 要让学生从感受被人尊重、进而学会尊重别人, 这也是一个人格培养和熏陶的过程。在教学中, 尽量运用激励语言来鼓励学生, 如“你最好……, 你是最棒的、我希望……, 为什么你不……, 你可以……”等等。这样, 学生感觉自己不是被命令的对象, 充分得到教师的尊重, 从而自觉地朝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3) 循循善诱, 诲人不倦是教师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过程中, 既有顺序性, 又有阶段性, 还有个别差异性。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学习, 丝毫不能有倦怠之意。因此, 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正面说理、疏通引导、启发自觉, 以表扬为主, 批评为辅, 利用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向上的心理, 鼓励他们不断前进。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青少年学生一般都具有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从一定意义上讲, 师生关系就是塑造者和被塑造者的关系,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往往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无所不在, 无时不有。因此, 教师在学生面前, 要既重“言教”, 更重“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 自己绝对不做。比如:在培养学生纪律方面, 教师首先做到提前五分钟进课堂, 准时安排课间休息, 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轻易调课。在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上, 教师要首先做到认真备课, 讲课有条有理, 板书工整, 批改作业认真仔细, 给学生答疑耐心细致, 做到循循善诱。在品格和情操方面, 教师应该无私无畏, 诚实正直,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光明磊落, 富有正义感。在文明习惯方面, 教师应该做到语言文明、待人热情、举止端庄、从容稳重, 并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教师要勤奋学习、精于业务
教师的主要职责是教好学生。唐代韩愈在《师说》中说, 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因此, 教师不仅要有熟悉教育工作、献身教育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有做好教师工作的良好愿望, 而且还要有良好的业务水平, 才能实现教育目的。教师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 辩证唯物地观察和分析教育实际情况, 遵循教学规律, 科学施教。要认认真真对待教学, 一丝不苟, 求真求善。在教学过程中, 要严格要求自己, 谦虚谨慎, 团结互助, 对每个解答力求准确无误, 对每一个定义力求逻辑严谨, 对每个标点符号力求使用恰当。这样, 也就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给学生树立了严谨求实的榜样。正所谓“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另外, 教师还要好学不倦, 勤奋刻苦, 时刻不忘吸收新的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不要故步自封。在学校, 每个学生都喜欢知识渊博、语言风趣、平易近人、勤思明辨的老师, 而不会去喜欢一个对工作漠然处之、古板僵化、不求甚解的教师。
总之, 加强师德修养对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不断提高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再认识, 规范自己的行为。要随着时代的前进, 不断地更新自我,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真正做到寓德于教, 为人师表。
摘要:教师的师德修养, 关系到学生素质的培养。要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就应有高度的责任感, 无私奉献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勇气;要热爱学生, 无微不至地关怀学生, 要有足够的耐心;更要以身作则, 精于业务, 真正做到寓德于教, 为人师表。
关键词:教师,职责,师德,学生
参考文献
[1]吴金昌, 赵文辉.教师职业导论[M].石家庄: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8.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方略谈 篇八
关键词:小学教师;师德修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2-169-01
教师身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特别是小学教师。小学教师面对的是一张张懵懂稚嫩的脸庞,一颗颗天真无邪的心灵,作为孩子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师德水平不仅仅影响孩子的这一个阶段,还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甚至影响几代人。因此教师必须要严苛要求自己,具备崇高的思想品德,提升自身的师德水平必须以师德修养为依托。
一、教师努力提升自身素质
作为一名“授业解惑”的教师,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思想,不断地学习充实自己,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要对教育事业的伟大意义有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不要因为教师工作的繁重和复杂而产生负面情绪,时刻铭记“我所从事的事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国对教育事业的重视及投入不言而喻,从近年来教师待遇不断地提升便可充分展现出来。积极地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地钻研、探索,勇于尝试、大胆创新,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探究出新的教学方法。教师绝不能停留于现有的知识面,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地充实自己,扩大知识面。积极参与学校定期组织的教师评比、竞赛、观摩听课等活动,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一名高素质的教师必定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二、爱每一个学生
教师每天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学生。然而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要懂得去爱他的学生,爱学生与教育工作是一体的。当今活跃在各条战线上的行业精英哪一个不是从小学生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课堂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我们未来社会的主导者及建设者。当这些孩子在我们的培育下一步步地成长,步入初中、高中、大学,教师的内心会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每个人都会对爱有本能的需求,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怀与爱护。师爱可以让孩子充分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温暖,当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他们会自然的产生情感的满足,进而激发起积极向上的学习情绪。这样的情感体验差生表现得尤为明显。教师对学生的爱表现的不是溺爱、娇惯学生。这里的爱是指生活上的关心、情感上的关怀,学习上的引導帮助,爱是要与严格要求相统一的,教师在关心爱护学生的同时,要备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作业,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出,并积极地帮助其想办法进行改正。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感化感染学生,从而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三、为人师表、做好榜样
小学教师作为孩子的启蒙教师,是学生崇拜模仿的榜样。因此小学教师的言行举止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在学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学习习惯上去影响学生,同时还要注意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情感、道德、以及言行上去感染学生。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基本是学校和家庭,除了家长,与之接触最频繁的就是老师,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也非常的大。教师要想做好学生的榜样,在严于律己的同时还要具备仁慈、宽厚、无私、善良、真诚、坦荡等美德;在教学方面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积极探索、刻苦钻研。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身负的使命,作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引导者要时刻铭记“只有高质量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育;只有高质量的教育,才会产生高质量的人才”。因此做一名好的教师的前提是要给学生树立起好的榜样。在对学生提出要求的同时自己应先以身作则,真正起到模范作用。
四、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
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师德修养的基础,师德修养的完成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氛围。学校应将师德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积极提倡团结和谐、爱岗敬业、尊师重道、互敬互爱、尊重宽容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力宣传优秀的师德事迹,大力倡导师德培养,充分利用宣传媒介以鲜活的实例,以及身边的楷模来感召每一位教师,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感染着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条件创设,使师德修养在教师的脑海中生根发芽,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在这样和谐文化气息浓郁的校园环境中,师德素养的提升不言而喻。
五、加强年轻教师的培训
加强年轻教师的培训,帮助其快速成长。可以采取老带新、一帮一的方式,即一位实践经验丰富,德高望重的老教师带一名年轻教师,将其多年积累的经验传授给年轻教师,并以其高尚的师德感染着他们,激励着年轻一代的教师加快前进的步伐。多组织他们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上示范课、公开课,创造其去名校学习的机会,多看多学,借鉴别人身上的优点及长处,弥补自身的不足,使他们在不断地学习实践过程中建立起职业责任感,在不断地自我提升、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师德修养。
小学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及使命,对学生终身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师德修养是教育界从古至今一直讨论的话题。师德修养直接关乎学生的道德素养、思想品质、行为规范的发展,因此小学教师更应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进行自身文化、道德、思想的修养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焕宁,吴永力.浅谈师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08)
[2] 李兆敏.崔艳波.基于新时代背景下的是的小学教师师德修养途径与方法[D].上海师范大学,2014
【学校教师师德修养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教师师德修养读书心得10-26
2010学校教师师德先进个人事迹10-04
学校教师的师德承诺书10-21
学校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12-04
教师师德修养感悟09-15
小学教师师德修养11-03
教师个人师德修养计划12-09
教师对师德修养的思考09-27
地理教师应具备师德修养10-13
愚公移山精神与新时期高校青年教师师德修养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