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024-08-28

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共15篇)

1.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篇一

教师的本质任务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通过自主学习,实现自主发展。正是基于以上教学理念的指导.我市“小学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实验”课题组、从2001年春季开始,开展小学数学“自主引探”教学法的课题研究,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意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小学数学“自主引探”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二、“自主引探”六环节课堂教学模式的荃本程序

一、自主引探教学法的提出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以传授知识为主,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注人式”教学方法,课堂上基本上是按照“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练习—布置作业”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这是借用了前苏联凯洛夫的五大教学环节.实际上苏联早已进行了修改,而我们目前的中小学却一直沿用。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利于面向全体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不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严重影响素质教育的实施。我市自1999年承担了河北省“自主学习”教改实验任务后,根据“自主学习”教育教学思想和省总课题组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教学实践经验,学习......(本文共计2页)[继续阅读本文]

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篇二

一、更新教学观念是建构学生积极心态的前提

建构学生的积极心态, 其实质是要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诱发学生的内驱力, 引导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变“学会”为“会学”, 使之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良好、积极的心态, 首先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

1. 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要建构学生积极的心态, 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挖掘其潜能, 树立起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学生主体观。

2. 民主平等的教学观

作为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摈弃主宰一切的观念, 树立起民主平等的教学观。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宽容学生, 努力创设民主、积极、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可亲、可敬、可信的魅力。

3. 惜时高效的时间效益观

市场经济的发展, 也要求教师具备“经济”头脑, 树立时间效益

河北冀州●杨春果

观, 应走“内部挖潜”的内涵发展之路, 这对养成学生的积极心态, 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优化课堂教学是建构学生积极心态的主渠道

1. 激情取信

“亲其师”, 才能“信其道”。为此, 思品课教师应努力塑造可亲、可敬、可信的人格形象, 以激发学生情感, 取信学生。

2. 激趣搞活

兴趣是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内在动力, 能使学生产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强烈愿望。

首先, 利用直观和多媒体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次, 运用幽默手段,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 组织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 创新设计

课堂教学是启发、培养创新精神的主阵地, 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要途径。激情取信、引趣搞活与创新设计是统一的。在课堂教学中, 要建构学生的积极心态, 归结到一点, 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充分履行好“导”的职能。

三、个性化教学艺术是建构学生积极心态的重要方式

第一, 要充分发挥教学语言的功能。

第二, 要设置疑问, 激发思维。

第三, 问题设置要精妙, 要有教育品位。

以上几方面的教学策略, 是交相辉映、相辅相成的。我们只要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 注重教学艺术的个性化, 使课堂教学形成一个磁场, 就能深深地吸引学生, 进而为建构学生的积极心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并最终为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供广阔的空间, 这, 也是我们每位思品课教师的职责与使命所在。

摘要: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学生的积极心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 有些思想品德课教师却忽视了学生积极心态的建构, 教育教学效果自然大打折扣。那么,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 教师应如何培养和建构学生的积极心态呢?笔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并提出了自己的策略思考。

3.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篇三

课外作业,虽然是巩固学生当天所学新内容的教学环节,也是学校、家庭共同教育孩子的主要途径,但它却一直是老师很纠结、学生很厌烦的一门必修课。多少专家和一线的数学教师针对提高数学作业的有效性进行过无数次探索和研究,得出了不少理论。在我看来,这些理论和实际仍然是脱节的,收效甚微。在一次新课程培训会上,有位老师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个学生讨厌到了见到数学老师就烦、一上数学课就呕吐的地步。迫于各级主管部门检查的压力,数学老师不得不把学生留下写作业,这样无耐的举动,既违背了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地强调要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禁令,又让学生饿了肚子,进而使得不少学生谈“数”色变,数学成了他们不可越跃的学科。久而久之,师生关系能不紧张吗?

在数学作业的数量与质量的问题中如何能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呢?我校课题组专门组织了一次关于作业的师生问卷调查:

在学生眼里做作业只是完成任务,而不管对与错:

1.为了能赢得学分,我保证天天交作业,而自己又做不出来或确实时间不够,就只好“复制”别人的作业,没办法,形势所逼。

2.我的思维反映较慢,做作业的速度也较慢,而交作业的时间又迫在眉睫,就只做一部分作业就完事。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即使时间充裕,也照常如此。

3.我才不管你老师采取何种措施,坚决不做。若老师询问,理由只有一个:“做不起!”“罚又何妨!”

在老师眼里:对与错是水平问题,做与不做是态度问题,有字总比空白好。

其实,我们的生活总是那么的单调:对的画勾,错的画叉,有问题的画横线,最后,打上日期就完事。如果以一个老师上两个班的数学为例,每天的作业本大致在130本左右。假如每天布置5道题,每道题批改约20秒。那么,我们一天就要花去大约4个小时。如果是证明题,那就更头痛了。我们还有什么时间去备课、钻研教材、钻研教法,天天“机械型”的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觉得无趣,我们更觉得无奈。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明知学生是抄袭而来,也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老师改作业也成了“走形式”。

我认为:

学生的作业题要精心选择;确保作业时间,树立“要学就学个扎实,要玩就玩个痛快”的观念;培养检查习惯,提高作业质量;学生的作业实行自主管理与传统管理相结合;教师在作业布置上多下功夫,严格控制作业量:因人而异布置多层次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能力范围之内,而又需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完成,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对作业的兴趣;建立健全完善的评价机制。抓住学生心理,建立一套由学生批改学生的作业并做出评价,教师随后跟进的评价体系。教师在批改作业过程中,不是把重点放在判断结果上,而是针对学生的解题思路和另一同学的评语给予鼓励性的评语和必要的点拨、提示。学生作业有差错(包括书写规格),一定要要求改正,才有改进作业的动力,书写潦草应予重抄。学生的评语有好有坏,要注意引导。对的解答批改为错误,错误的解答批改为正确,教师要叫上两人进行面批面改。这样才能使学生对自己的作业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才有改进作业的动力和努力的方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的具体做法:

(一)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我布置的课外作业一般不超过5道题,如果布置的是2道题,则要求全班同学做;如果布置的是3道题,则任选2道题做;如果布置的是4道题,则一分为二,分组做;如果布置的是5道题,则任选3道题做。做好后,先自己认真检查,然后交换批改。要求:认真批改同学的作业,发现别人好的解题方法,把它借鉴过来,你有好的解题方法也可以写在同学的作业本上或者当面指导,同时写出评语进行鼓励,并签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然后交来我再批改。这方法一实施,学生的热情高,初步体验了为人师的感觉和被别人(特别是同龄人)肯定与赞扬的愉悦。当初,由于我的疏忽,第一次作业发下来后,有两位同学的关系变得特别紧张,原来是一个成绩好的同学改到一个成绩较差的同学的作业,给出的评语打击太大,让人接受不了。经过做两人的工作,才又重归于好,这件事让我明白:高中学生同样在乎别人的评价与鼓励。教师的批评性评价如果不委婉,也可能是造成师生关系紧张、学生厌学的一个原因吧!于是,我硬性要求同学在批改别人的作业时,不能只看作业本身,而要着眼于作业的各个层面去发现别人的闪光点进行评价,不要夸大别人的错误和不足,尽量面对面委婉提出,并给予帮助。我在批改作业时,既要批改作业,又要查看同学的评语,发现问题,当面对质。实践证明,此效果很好。

(二)周考卷的制订与批改

在带文科补习班的3周时间里(该班教师请假),无意间发现了他们的周考试卷,打听才知道,这是他们自发组织的“组题—制卷—测试—评讲”一条龙的学习模式。何不把它引入到我的学生中去呢?刚与他们谈起这种学习模式,一个个跃跃欲试,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责怪我为什么不早点提醒他们。为了能够长期坚持下去,我进行了分工:从班上选出六人,每人负责一周,包括从同学们那里收集试题,然后组题、制卷、印刷(必须在周一下午之前完成)、测试、讲评。组题要求,出题者要搞清每道题的难度、有几种解法,自己要先掌握;测试则利用每周数学晚自习时间进行,测试后,出题者要及时评卷;讲评则利用每周一、周二下午第三节课或自习课进行。刚开始提供试题的人比较少,随着一次次试卷质量的提高,得高分的同学逐渐增多。尝到了甜头,提供试题者涌跃起来了。我班通过这种打破传统的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以及传统的周考模式,他们不再认为做数学作业是一种苦差事,而是一种被别人肯定和称赞的幸福事。

总之,作为数学教师既要为学生减负,又要达到课外训练提升的目的。让学生由讨厌数学变得喜欢数学,主动学习数学,既提高了数学作业的质量,又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老师苦点、累点,何乐而不为呢?!

参考文献:

[1]王仲林. 走进新课程[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

4.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篇四

充分发挥正向激励机制作用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2)

合理实施绩效考核奖励。厘清干部正当利益与违规发放福利待遇的政策界限,研究制定体现“重视基层、多劳多得、优秀重奖”导向政策措施,真正让贡献大的干部收益多。设置绩效创新奖,对落实改革发展重大决策部署、推进重点改革项目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奖。加大绩效考评奖励力度,拉开奖励档次,规范奖金发放。设立基层干部专项补贴。尽快建立和实施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正向激励机制,探索设立基层干部岗位津贴,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情况,逐年提高基层干部待遇,并根据其测评结果,按不同等次发放奖励补贴,激励干部安心扎根基层。第三,精神激励必须不落俗套。新常态下,更要用精神激励凝聚人心,让干部心甘情愿奉献自己的才华。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实施文化建设工程,并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创先争优等活动,从精神激励层面来调动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以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为契机,突出抓好思想建党,强化思想引领。同时,应培养职业精神,强化岗位责任,把职业责任感内化为高度自觉的责任担当。创新谈心谈话方法。坚持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带头,分级分层、责任到人的“谈心谈话全覆盖”,及时疏导压力,不断增强干部的归属感。对思想认识问题,要循循善诱,耐心说服教育;对实际困难,要在政策和规定允许的范围内积极帮助解决。大力宣传先进典型。要通过大力培养和树立本单位的先进典型,进行大张旗鼓的表扬,用典型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的精神情操影响和带动干部。(作者系中共大连市旅顺口区委副书记)

5.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篇五

总听到身边的科学老师在叹息:科学课真难教,枯燥无味,教材深浅难把握,学生不爱学,你声嘶力竭,他们却无动于衷……

为什么会存在这种现象呢?真是我们的教材编写有问题,真是我们的学生缺乏探究新知的本能吗?我认为不是, “渴望了解生活周围更多的事物”是儿童一种天赋的好奇,他们活泼好动,经常爱问“为什么、是什么”,表现出很强的求知精神和创新意识。做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应利用“课堂教学”这个舞台,发挥自己的教学潜能,把学生主动求知、好奇、好问的天赋更好的加以引导和保护。那么,怎样更好的在科学课堂教学中 “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开放他们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呢。

一 充分利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儿童是不会关注和理解的, 他们天性喜欢参与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我们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并组织科学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用实验活动去组织课堂教学、规范学生行为;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思、有所悟、感受和体验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获得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在实验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如<<根与茎>>一课中,研究茎的作用时,我要求学生把植物的茎分为两束,一术插入红色水中,一束插入无色水中,过一段时间后,红色水中的茎上出现了一条条红线,好像管子一样,茎上的`叶子也变红了,而无色水中的茎却没有变色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发现植物的茎有输导作用,贮藏作用及支撑作用。

再如:《热胀冷缩》一课中,热胀冷缩原理的理解,学生身边的例子很多,但对这样细微的变化,学生不易察觉,理解就不会透彻,我利用固体体帐演示器进行固体受热体积膨胀的演示:小球受热前可以顺利通过小孔,在酒精灯的加热下,温度逐渐升高,小球由不能顺利通过小孔到不能完全通过小孔。加热停止,小球温度逐渐下降,又可以顺利通过小孔了。这个实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的现象。在整个实验中,学生们屏着气息,双双聪慧的眼睛注视着教师手中的小球,不时的发出一声声惊呼。象这样变抽象为具体,变口头说教为实验研究的探究方法,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了进去,教师轻松得出 结论,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

二、要充分利用身边的事物学习科学。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引领儿童学习与周围世界有关的科学知识,帮助他们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为此,我们在科学课的研究中,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与周围世界有关的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例如《萝卜》一课教学:我让学生准备了“青萝卜、红心美、大红袍、水萝卜、白萝卜、胡萝卜”六种学生们生活中常见也可能常吃的萝卜,并且切成了片状让学生“看、闻、尝”。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相继发现了“萝卜的味道、形状、外部颜色、内部颜色、自身的颜色等不同”;“都有小尾巴、叶子,都长在土里等相同点”;而且根据自己发现的特点给萝卜起了“白心美、绿萝卜、红心萝卜、小红袍、白萝卜”等好听贴切的名字。此项活动关注学生生活,贴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学生的耳、鼻、眼、口,等多种感官参与了活动,各方面的能力均得到了培养。所以说,学生身边处处蕴含着科学知识,教师应创造条件引导他们发现和探究,让学生有所思、所想、所悟、所感。

三、要学会创造性的利用教材

教材我们只能把它看作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它只是给你提供的一个教学思路。所以我们要“用教材教”而不应该是教教材。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教材提供的思路,结合学生既感兴趣又相对熟悉的生活素材来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能力。

例如《动物世界》一课教学:当老师问道“关于教师出示的动物你们还知道什么”的时候,学生们的小手纷纷的高举起来:“我知道兔子、老虎……是哺乳动物,蛇是爬行动物……(这些是教材中还未涉及到的内容)”“我知道蛇运动时是靠躯干的摆动和腹部的鳞片扒地往前运动的”“我知道猎豹是跑得最快的动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了适时适度的补充,一步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了关于动物的其他知识,科学的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

又如《空气占据空间》一课教学:在学生们探究知道“空气可以占据空间”之后老师问道“现在你们还想知道什么问题”的时候,学生提出了“杯子竖直没压入水中时空气为什么不跑掉?”“空气从杯里出来时为什么是泡泡”……等多个需要再进行深入探究的问题。在教师提问“你们想怎样解决想知道的问题?”后,学生想出了“自己想、查书、讨论、问妈妈、做实验、用电脑查”等方法,这些方法虽然看似有些幼稚或浅显,但很好的说明了此时学生的思维状态。

6.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篇六

之追求魅力课堂

各位老师:

大家好!首先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次学习交流的机会,说实话站在这里我特别的紧张,在座的各位都是我学习的榜样,都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所以这个讲座谈不上什么经验交流,只是借这个机会和大家粗浅地谈一谈我在工作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针对“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个话题,我相信对绝大部分老师来讲,都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当我们辛辛苦苦准备了一堂课,满怀期待地走进教室准备大显身手时,可是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只能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接受学习,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就大打折扣。因此,能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我也查阅了一些相关的资料,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我认为要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追求有魅力的教学。

《中国教育报》上曾有一篇文章,把理想的课堂教学分为三个境界:一是有效的课堂教学,这是课堂教学的底线,因为“无效教学”或者“低效教学”是对学生生命的一种浪费;二是高效的课堂教学,即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完成教学目标;三是魅力的课堂教学,它是通过教师的人格魅力、艺术魅力、科学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着活力、内聚力和爆发力。

我相信追求有魅力的教学,是所有教师的共同愿望。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有效的课堂教学与课堂教学魅力是密不可分的。教师只有通过提升教学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才可以有效改善教学效果。

一 追求有魅力的教学,首先应该使自己成为有人格魅力的老师。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曾指出:“教学的艺术的光亮是注意,有了注意,学生才能在他们的心理不跑野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假若一个教师想用知识去照耀一个置身在无知中的学生,他就必须首先激起他的注意,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我身边有这样一个例子,2015年我研究生毕业后,首先应聘在临汾市的一所私立学校。在那里我遇到了带我进入职业生涯的第一位师傅,他大我不多,却已经是那个学校负责理化生教学的教研主任。听的最多的就是有关他优异的教学成绩和有魅力的课堂教学,你根本无法将这样一个想像着感觉有着书生卷气的主任和一个毛头小伙子联系在一起。他,有着很潮的发型,穿着很潮流的衣服,几乎一天一换,甚至你感觉他就是一个时髦的高中生,而就是这样一个独树一帜的老师,却深受学生的追捧,其他老师的羡慕,大家都亲切的称呼他“潮男”。每堂课他的亮相,都成为学生关注的焦点。他的课堂上,学生总是带着崇拜的心态满身欢喜的听着课,就怕一不小心落在后面跟不上老师的步伐。这不仅由于他生动地课堂,独树一帜的形象,还有他精美的舞蹈以及动听的歌声,这些足以让这些孩子成为他的粉丝,而他的教学成绩每次都是第一,我想这大概就是这位老师的人格魅力所在吧。他真正的诠释了《学记》中的这样一句话:“ 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

这位老师很好的给我上了一堂职业课,那就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个人魅力,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打从心里喜欢上你,进而喜欢上你的课堂。记得上学期参加班主任论坛,贾海亮老师那句“你的特别可能会让学生崇拜,因为崇拜,所以信任,教师也应该成为学生眼中的明星”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人格魅力,有时候来源于你的仪表,风度,气质甚至包括你的穿着,举止,情态等等,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 追求有魅力的教学,就应该有艺术魅力的教学方式。

1语言魅力。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精炼的语言可以节省学生很多时间。”因此,有魅力的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的基本条件,有高度的教学语言艺术是教师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有魅力的语言可以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学生觉得也更有情有趣。记得在讲解生物必修二自由组合定律这一节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性状的自由组合,我先创设了一个情景,英国文豪萧伯纳曾经收到过一位美女演员的求爱信,信中的内容这样写:“如果我们结婚,生下的孩子有你的头脑,我的外表,那该多好啊!”萧伯纳当即复信,只将语句稍一改动,巧妙予以拒绝。你知道他是怎样复信的吗?问题抛出之后,课堂瞬时沸腾起来,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上来,整堂的教学效果也是非常不错的。

成功的教学无不得力于语言的功力,为了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每一个老师都应该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掌握语言艺术,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我相信每个老师在教学中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我们的语言总是一成不变的,久而久之学生会渐渐失去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比较沉闷。用新鲜的语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求思维,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用幽默的语言可以使课堂充满欢声笑语,也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2激情魅力

教师是否全身心的投入,是否充满热情,会直接决定学生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学生的情感和思维。有激情的教学就是要求老师通过自己的语调﹑表情﹑眼神传递自己的情感,去诱发学生的思维,去促成抽象知识的形象化,从而有利于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当一个老师精神饱满、面带微笑,充满激情地走进课堂时,就会给学生很大的感染力。老师的激情就能一下子点燃学生高涨的情绪,课堂气氛会随之活跃起来。当老师走进教室,学生齐声大喊地“老师好!”也会瞬间点燃老师的激情。由此可见,激情是可以相互传染的。所以,当教师走进课堂,就要像主持人走进演播室,演员开始表演一样,要立即进入角色,以崭新的姿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用语言的抑扬婉转来影响课堂的起伏,以丰富的面部表情变化反映教学内容的变换,从而感染学生,增加课堂魅力指数。

3评价魅力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评价,尤其是肯定的评价,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我们每位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课堂语言,对于课上敢于发表自己见解,回答准确的学生,要及时赞赏,这是“锦上添花”。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在对他说一句“下次还请你回答,老师相信你能成功”,这是“雪中送炭”。当学生举棋不定,不敢发言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凡事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这是“培养自信”。

记得研究生期间我的导师让我第一次尝试去写论文,我就开始不着边际的写,因为打心底知道现在还不是写论文的时候,并没有把它当回事。与老师相约的时间一到,我就拿着写好的论文找老师去看,当时内心其实非常忐忑,因为自己真的没有认真去写。老师看完之后,我相信老师绝对看的出我的敷衍了事,一种不祥的预感油然而生,可是一句“还不错,在这个时候达到这个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很有写好文章的潜力”,当时我真的分不清到底是自己写的不错还是老师为了不戳穿我才那样说的,但不管怎样,也许就单单老师这句短短但充满肯定和鼓励的话语,我暗暗告诉自己,下次我一定要认真写,不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毕业聚餐上我问老师当时的情况,老师告诉我其实刚看完他是打算批评我的,完全不用心,可是考虑到我是女孩子脸皮薄就换了另一种方式,突然发现对我很受用。知道真相的我突然很感谢我的老师,他用激励的方式很好的完成了对我的教育,让我知道无论自己做哪一件事情都应该持有最认真的态度尽力去完成。我相信在我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会很受用。

现在我成了老师,我也尽量去学着激励我的学生而不是去否定他们。表扬,肯定,激励性的语言绝对比讽刺挖苦学生的语言更易为学生所接受,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通过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从而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中来。

三 追求有魅力的教学,就应该有科学魅力的教学效果。

所谓教书最终的目的是育人,所以我们老师不能只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应该用教育家的标准要求自己,去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富有情感的课堂中一定是一堂有魅力的课堂。

在介绍人类红绿色盲发现的过程中,我让学生主动站起来复述这段故事,来提高某些学生的积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你获得了什么样的启示?道尔顿不放过身边的小事,对心中的疑惑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道尔顿勇于承认自己是色盲患者,并将自己的发现公之于众,这种献身科学,尊重科学和认真的精神都是科学工作者的重要品质。进而引导想成为科学家的学生学习这样的品质。这个故事就在本节教材之中,如果预习了的同学就可以很好的展示自己,而没有预习的同学就会在下节学习中提前预习,让他们知道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样就很好的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去预习新知识。另外,在复述完故事后要引导学生从中学习科学家的某些科学精神和态度,也就可以很好的体现生物学教学当中的核心素养,使本堂课具有一定的科学魅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感触特别深的就是当我给学生讲述自己在大学期间生物学领域所经历的一些有趣的东西或者是介绍在研究生领域所接触的一些相关生物前沿知识的时候,我能从他们渴望的眼神和表情中感受到他们对大学的向往以及对一些先进科学技术手段的崇拜,对一些不可思议神奇物种出现的好奇,这就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关注。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的参插一些与社会热门话题的联系,以及该学科前沿的相关资料都会极大调动学生的求知欲,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课堂就是我们的舞台,有魅力的人格,巧妙的语言,充满激情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方式再加上恰当的情感引导,一定会使课堂充满魅力,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篇七

一、精心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吸引学生注意力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 才能积极思考, 主动学习, 学习起来才有积极性。那么在课堂引入的时候我们只要精心创设情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就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以童话故事引入新课, 孩子们都有很强的好奇心, 如果能够很好的利用, 一定会取得很好的效果。于是在教学小数数位顺序表和读法这一节课时, 我是这样引入新课的:“昨天晚上我去了小数王国去旅游, 小数王国里有很多有趣的事, 而且, 小数王国的国王还邀请你们去游玩呢?你们想不想去做小数王国里的小精灵呢?”我发现, 从我一开始说小数王国, 孩子们的眼睛都睁大了, 一眨不眨的盯着我往下讲, 教室里安静极了, 连我都没有想到会有这种效果, 说明我的童话故事效果很好。当我问大家想不想去作为小精灵去旅游时, 孩子们更激动了, 争着抢着举手要去。于是我顺利达成了我的下一个目的。

二、改进教学模式,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是先由老师讲授知识, 演示操作, 然后由学生进行练习的教学方法。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未能很好的调动, 因此也就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课程理念提倡以学生发展为本,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倡导积极主动, 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 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孩子们成为童话中的主人公。孩子们的好奇心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下一步, 让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到故事中去, 既能满足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又能满足孩子们的表演欲望, 最主要的是孩子们很好奇他们要进行怎样的历险记。于是, 我开始我的下一步安排, 拿出几张白纸, 每张纸上写一个数字, 一张纸上写一个点, 然后请四个孩子每人选一张纸作为自己的身份证来到前面作为小精灵到小数王国来做客。请四人站成一排, 小数点在第二位, 同学们一看明白了, 3.68, 并且马上就读了出来, 很好, 看起来孩子们会读小数, 下面, 就请小精灵们介绍一下自己的身份吧, 小精灵们不知怎样介绍, “噢, 同学们刚到小数王国, 对这里的规章制度还不熟悉, 幸亏老师昨天晚上去了小数王国, 先由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小数王国的规章制度, 再由小精灵来做自我介绍。”于是, 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小数的组成, 小数点是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点, 小数点左面是整数部分, 右面是小数部分, 于是又探究小数各部分的数位, 计数单位, 表示意义, 孩子们一边探索, 试着回答, 一边积极思考, 很是认真, 尤其是小精灵们, 瞪着大眼睛边思考便努力记住自己的身份, 然后, 请小精灵做自我介绍, 举着三的小精灵还说不太好, 老师在一旁做提醒, 要求小精灵介绍清楚:“我是3, 在个位, 我的计数单位是一, 我表示有三个一。”其他小精灵也按这样的过程作了自我介绍, 但还是不太熟练, 这里也是一个难点, 同学们不易明白, 话语组织的不够连贯, 于是, 再请一组小精灵来尝试, 有进步。

三、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 调动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若能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方式和方法调动学生、感染学生、创造出教学的主动氛围, 那么教学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才能使学生自觉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设法创设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条件, 以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转请同学们进行合作交流, 让每个同学都有说的机会, 争取在交流的过程中让每个同学都明白小数中每一部分的意义, 也满足同学们的参与表演热情。于是请同学们分组, 选自己喜欢的数字来到小数王国做一下自我介绍吧。同学们热情很高, 积极做起了自己的身份证, 并开始认真的做起了自我介绍, 一会儿的时间, 同学们都做好了自我介绍, 不会说的也在同伴的纠正下会说了。小组讨论是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每个小组中选出小组长、记录员等, 当学习中有疑难时, 便可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 讨论后请一名代表交流。这样做, 可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 也有听别人说的机会;既有面对几个人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又有面对全班同学说的机会。学生为了表达本组的意见, 更加主动地思考、倾听、组织, 灵活运用新旧知识, 使全身心都处于主动学习的兴奋中, 同时也增加了课堂密度,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8.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篇八

一、不同动机下学生的表现及特点

(一)动机的种类

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动机是对所有引起、支配和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过程的抽象概括。所有的生物有机体都会趋向于某些刺激或远离某些刺激,这由它们的喜好和厌恶决定。在语言课堂上,通常“动机”分为两大类型:第一类是融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第二类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学习目的在于被相关文化吸引,希望融入该文化,后者强调学习目的的工具性。人们通常认为内在动机是学习者基本性格的一部分,即使发生变化,这种变化也是相当缓慢的。因此,教室几乎没有机会在短时期内改变学生潜在的动机模式,但是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其逐渐产生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二)动机不同,学生的表现亦不相同

通常我们都喜欢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喜欢做没有能力做好的事情。这个基本事实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成就动机”。遗憾的是,在实践教学中,其反面也是成立的。

在外语课堂上,动机不同的学生其表现也是各不相同。总体上看学生动机不同,表现特征主要如下:

动机较强学生:积极的谈吐倾向,乐于接受任务,信心十足;迫切希望在学习中取得一定的成绩,对成就和远大的抱负充满向往,积极面对困难,目标明确,能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

动机较弱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轻易放弃面临的学习任务,自信心不足,试图逃避学习过程中的课堂讨论,不能深入思考问题,急于求成,缺乏一定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耐心,面对学习任务倾向于逃避,容易放弃学习。

二、如何将教材的充分利用与调动学生动力相结合

如何充分利用各项教材,使教学效果最大化,一直是外语教师关注的热点问题。笔者根据教学经验观察,在学生学习动机差异性较强的班级里,任课教师往往会遇到以下几种麻烦:

一是纪律。不同学生动机不同,课堂表现也不相同。二是兴趣。课文内容难以使所有的学生都有学习兴趣。三是学生整体性的学习效率。老师课堂上所讲的内容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四是感知能力的差异使学生对于老师同一堂课所讲的内容存在一定悬殊。五是课堂参与动机较弱的学生趋于保持沉默或不作出反应。

教师如何才能既充分利用教材,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

(二)重新调整和组合教学内容

目前许多教材在强调语言实用性的前提下,更加重视学生对于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往往将教材的教学顺序确定为“听—说—读—写”,但实际教学中根据语言的“输入—输出”规律,以及教学环境的限制,应对单元教学内容进行适当整合,改为“读—听—说—写”的教学步骤,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拓展和补充教学内容

目前,英语课堂教学多重精读轻泛读,严重制约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适当的补充,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师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几种方法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差异性

差异性能够使学习群体添加一定的元素,教师也易对差异群体分别对待。据多数教师反映,通过与来自不同地区和背景的学生交流,会使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由此可见,良好的师生关系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确立多元化的学习目标

笔者认为,教师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学生的“好”与“坏”这一矛盾,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安排趣味性课堂活动。作业布置可灵活多变;在合理的范围内给学生自己选择学习任务和学习资料的权利;给予学生个性化的鼓励;帮助学生列出合理的学习目标;一定程度上提出无明确答案的问题,允许有各种不同的答案,引导学生之间相互认可,使学生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

其次,充分利用分组竞赛在教学环节中的操练作用。在分组竞赛中,成员之间的合作、帮助、监督和启发能够激励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本知识点的深入理解。

再次,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结对子”和“分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给予不同的分工。

9.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论文) 篇九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的应用,越来越需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经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学生,课堂上死气沉沉,不够“配合”,那么学习效率也就不言而喻了,我认为。学生不主动参与学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有的是老师的教学方式不能吸引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是评价方式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是学生对教师本人有抵触情绪。那么,我们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构建和谐课堂呢?我想强调以下三点: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愿学

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把学生只看成不懂事的孩子,凡事“唯我独尊”,整天“有好心,没好脸”,不愿与学生交流,学生怎能愿意接近你或接受你?上你的课也是迫不得已,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根本就无从谈起。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应从改善师生关系开始,要有一颗尊重学生,热爱学生的心。

二、强化自身素质,准备充分,使学生乐学

教师和蔼的教态,整洁的板书,渊博的知识,激情的语言,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的基本条件。这些需要大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学多练,功在平时,功到自然成。

关于准备充分,我想主要是两方面的准备:

一是学生的准备,也就是要求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提前预习,学生准备充分,在课堂上才有充足的底气,发言的资本。二是教师的准备。上课之前老师要了解学生,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学习特点,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吃透教材,把握好教材的重难点,做到深入浅出,还要利用好现代多媒体教学,力求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境界。教师胸有成竹,思路清晰,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才不会出现老师不知所措,学生不知所学的现象。

三、多种评价方式,激励为主,使学生想学

任何人都渴望得到他人的评价,尤其是肯定的评价,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我们每位教师必须注意自己的课堂语言,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氛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对于课上敢于发表自己见解,回答准确的学生,要及时赞赏,这是“锦上添花”。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在对他说一句“下次还请你回答,老师相信你能成功”。这是“雪中送炭”。当学生举棋不定,不敢发言时,我们要鼓励学生“凡事试试就能行,争争就能赢”,这是“培养自信”。另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课下及时谈心,主要找课上参与有进步和参与性不强的两类学生谈心,让学生明白老师心中对他们的鼓励和期待,要养成“课上不拖堂,下课也交流”的教学习惯。

2、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及时总结

利用下课前的一分钟,引导学生做自我评价:“这节课觉得自己在参与交流,主动探索方面做的还可以的请举手(或站起来)”。这不仅引导学生对一节课的参与状态进行总结,还是对学生自信心的考验,更能让学生体验到参与课堂的那份成功的自豪感。

10.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关制度 篇十

高校的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我院教学管理者和学生管理者经常思考的问题。想要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建立良好的学风至关重要。优良的学风建设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良好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成为祖国建设有用之才的前提。为培养合格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我院不断加强学风建设力度,积极引导青年学生形成和逐步完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组织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深入学习,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活动及各类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创建良好文化氛围,在优良的文化氛围中塑造青年学生的成才之路。三年来,我们紧紧围绕评估指标,开展学风建设,针对存在的问题,建章立制,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风建设取得了许多喜人的成绩,现将近三年来我系学风建设情况综述如下。

一、学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使得学生工作队伍人数不够,尤其是专职学生工作人员紧缺,造成日常管理不能全方位进行,学生管理的难度大、任务重,很多问题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及时解决。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机制没有很好解决,思想不稳定,工作积极性没有全部发挥。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给学风建设带来了较大阻碍。近年来,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风气和思想乘机通过各种渠道渗透到高校学生中来,给学生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形成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现在随着高校网络的普及,各种信息良莠并存,各种错误思潮、观念混杂其间,极易感染青年学生,混淆学生的视听。这无疑将加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学风建设工作也会因此受到较大阻碍。

3、部分教师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对育人工作不够重视。从当前教育发展的要求来看,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发生转变;教师不能满足于一味地传递知识,或者因循守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而应该注重启发学

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能力。现在很多管理教师忙于一般事物性工作,而疏忽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业务教师忙于科研和自身学习,教学工作投入的精力非常有限;还有一些教师责任心不强,不能很好的履行职责。所有这些情况都预示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教师的育人作用正呈不断减弱的趋势。这将使学风建设失去一个强有力的抓手。这个问题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4、学生学习心态失衡现象比较严重。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新信息。这是青年学生这一群体的鲜明特征。但他们同时又表现出了学习心态失衡的问题:不少学生无法承受来自学习、就业等各方面的竞争压力,产生畏难和厌学情绪;部分学生无法摆脱各种因素的干扰,有的热衷于谈恋爱、做兼职而荒废学业,有的整天沉迷于上网、玩游戏而旷课、逃学;有些学生不喜欢所学专业或者感觉就业前景黯淡而产生了专业思想,学习热情不高;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学习方法不当没有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甚至发生学业失败现象,因而失去继续学习的信心。这些现象可以概括为一个问题,即学生学习心态的失衡。这个问题在近年来表现得越来越突出,给高校学风建设带来了现实的困难。

二、我院学风建设工作情况

1、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端正学习动机。

针对新形势下学生思想实际,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素质教育,科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成才观、就业观。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为民族振兴、祖国富强而刻苦学习、努力成才的自觉性。要求每个班级每两周进行一直形势政策教育或开展“双学”活动,并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要不断研究和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保证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知识学习、素质提高和能力培养上。

2、开展不同层次的学风建设活动。

当前影响学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理想,没有明确的目标,无所事事。但是学风建设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和内在积极性的发挥,是影响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同时每个学生个体都必须融入到一定的学生学习集体之中,即学生宿舍、学生班级等学生学习、生活的小环境。因此组织发动学生以宿舍、班级为单位开展学风创建活动非常重要。在开展学风创建活动过程中,要求每一位学生按照学风要求进行自我检查,确立学习目标,寻求改进学风的办法。我系始终将学生成才教育放在首位,每年以学生成才教育活动为龙头,积极参加学校层面的学风教具活动,认真开展系级、班级的学生成才设计活动,引导学生过好四年的大学生活。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学风总是蕴涵于一定的校园文化之中,校园文化是学风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在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培育崇尚科学、求知创新的校园精神。这正是学风建设所需要的。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多方面着手。三年来,不断开展校园文明礼貌活动、书法、摄影、美术作品比赛、演讲比赛,诚信教育,读书活动等以培养广大学生的人文精神。举办一些学术报告和讲座,在师生中广泛进行学术交流,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学习竞赛、科技竞赛、学习研讨等活动,以营造学术氛围,增加校园文化的知识含量和科技含量。此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以学风建设为核心,不脱离学风建设的实际需要,充分重视发动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学术创新和知识创新,以达到提高学生文化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和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育人目的。

4、做好学风建设的组织和队伍建设。

建立学生工作专兼职队伍并加强建设,促进学风的好转。以系学生工作领导小组为龙头以各学生党支部、团总支、学生班级为工作单位。统一指挥,明确职责,协调联动。选聘热心学生工作、思想素质高、经验丰富的老师充实到学生教育管理队伍中来。明确了系领导、辅导员、党员联系学生班级、学生的名单,提出了联系的要求,除专兼职教师队伍外,我们还重视另一支可利用的重要力量,那就是广大学生干部。学生干部既是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受体,同时也间接或直接地扮演着教育者或管理者的角色。

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干部是有效开展学生工作的重要抓手。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学生干部的教育,要求他们勤奋学习,勇于创新,模范遵守学习纪律;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积极投身学校学风建设,要号召各级学生干部讲学习,坚决贯彻学校关于学风建设的各项要求,影响和带动其他同学共同实现学风建设的目标。

5、加强学生党建工作,以党建促学风。

学生党员是广大学生中的优秀分子,理应成为高校学风建设的排头兵。从促进学风建设的角度来看,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将学习条件作为发展学生党员的先决条件。学生申请入党首先要具备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

(2)将学习状况作为学生党员的重要考核指标。学习成绩和学习表现不突出的不能评为优秀党员,学风不正的要给予批评教育甚至党内纪律处分,预备党员要相应延长考察期。

(3)将学风建设视为学生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系党委对此作出明确要求,各学生党支部要将其作为基础性工作,要求全体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投身学风建设。

6、深化教学改革,抓教风促学风。

要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大力推广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及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习效率。每学期开展“师德师风”教育,要求教师写出心得体会,确立“爱党爱国、献身教育、爱岗敬业、严谨治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热爱学生、教书育人、关心集体、团结协作”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教学改革,追踪学科前沿,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教学水平。要遵循教学规范,严格执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和教学事故认定制度,奖优罚劣,优绩优酬。改革实验课教学,实行单元试验、课程试验、综合实验相结合的试验体系,鼓励教师参加课堂教学竞赛、教研成果评比。选拔骨干,铸造名师,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师投身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7、严肃考试纪律,抓考风正学风。

积极改革考试内容和方法,注重考察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考试的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提高考试质量。每学期考试前一周定为“外语系考风考纪教育周”,对全体教师、学生进行要求与教育,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建立监考、阅卷等规范程序。坚决杜绝考试作弊现象,对于违反考试纪律的学生,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8、强化班级管理,抓班风建学风。

1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 篇十一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大大优化教学环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使面向学生的画面生动活泼、色彩鲜艳、声情并茂。这就改变了以往课堂上学生只能看黑板、听老师讲的单调的模式。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声、光、电等各种信息,使得课堂变得绚丽多彩,大大优化了教学氛围,使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环境变得丰富而生动,学生置身于这样一个合谐的教学情境,学习兴趣将得到极大的提高。因此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心理,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程度地唤起学习的“内驱力”,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二、将物理概念规律的形成形象化,演示不能作的物理实验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许多物理概念规律都建立在实验基础上。中学阶段由于条件的限制,有些规律的探索实验不能重现,这种情况下,可通过计算机模拟实验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到的模拟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和规律。首先弥补视觉上的不足。在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的放大、交互性强的特点,模拟了“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实验仪器,克服了传统教学中演示实验操作难、可见度低、讲解困难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其次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如电流、内能等,利用动态模拟可以达到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再次使物理过程的本质能得以揭示。如:日食、月食的形成、透镜成像、链式反应等等。

三、调整和控制课堂节奏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式网络等方式,可使教学过程图文声并茂、生动活泼,知识面更广。学生们在这些动感学习环境中,对教学内容更容易领会和掌握,可以大大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教学进度的加快,为学生在无形中增加了学习时间。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很多内容是很难通过说就能解决问题的,如人造卫星在远地点、近地点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难以理解,反而只会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学习的畏惧感。这些知识完全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大家看到模拟的直观的情况,这不仅可以将内容讲得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可大大加快教学进度,从而节约大量时间。对于少数学生不能及时弄懂的内容可以反复播放,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

四、较好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图形不是语言,但比语言更直观和形象,比语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动画又比图形更高级地输出信息,利用文字闪动,图像缩放与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

课件的声、光、电的多媒体软件因其信息传输通道宽阔多样,容量大,速度快,效果好,使得加大教学密度及时反馈井非难事。

五、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 不要过于依赖多媒体

计算机是否在教学中使用,应完全取决于教学需求,应以服务教学为出发点,以最大功效发挥媒体作用,达到最优教学效果为宗旨,来选择使用。计算机只是一种教学媒体,它的角色应是辅助教学,不可喧宾夺主。尽管计算机模拟可以带给人更加强烈的视听刺激,更为细腻的物理过程,更加直观的结果分析,但它不具有实物实验带给人的真实空间感、实验可信度,以及在实验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流。

一些教育主管领导把它作为评价教师授课质量的唯一标准,没有多媒体课件的一概不能被评为优质课。这是很不科学的,对于我们物理教学更是如此,因为物理是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最基本的教学手段之一,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无论如何多媒体也不能代替实验,如果简单地把演示实验搬到屏幕上,就违背了认知规律,而且有时用实验很容易把问题解决,此时再用多媒体就是画蛇添足。所以只有恰当地结合两者,将其作为物理过程的再现,结果的分析,规律的总结等,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 多媒体制作应该突出主题

计算机模拟,是对物理现象的提炼和再现,在整个过程中必须保持对物理实质的保真,突出主题,否则,就会让学生莫所适从甚至于不能集中精力于该学之内容。制作课件时不一定追求完整,面面俱到,因为我们制作课件的根本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绝不是为做课件而做课件,达到教学目的即可。有时仅仅一个动画就可以呈现一个物理过程、说明一个物理概念、体现一条物理规律。有些课件上很难制作的部分,可以用小实验来代替,效果也很好的。这样就大大的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其次,作为物理教师也应该尽可能熟悉计算机操作,力争达到精通的程度,提高制作课件的效率。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并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将不仅是促进教学手段的变革,同时还必将促进关于教材的观念与形式、教学方法与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进而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2.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篇十二

生活化的教学气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 也是学生愉快学习,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

1.挖掘每名学生闪光点并给予鼓励

课堂上不再是教师和优等生的舞台, 不再让教室里的某个角落有冷落的感觉.应该更好地发挥普通的学生和能力差的学生的潜力, 让每名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存在的, 是班上的一员, 是每名学生和老师都在关注的, 渴望自己的成长.挖掘学生闪光点, 我采取观察的方法, 尤其是学困生当他们好不容易作出一道题时我会给予肯定, 哪怕一句话、一个眼神, 这都是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

2.确立友好的师生关系

俗话说“亲其师, 信其道”, 教师和学生既要处得好, 也得有一定的威信.要相处好就应该成为学生的好友, 了解学生、关心学生、鼓励学生、引导学生.学生会因此喜欢你这个老师, 喜欢你这门课程, 学生会配合你的教学, 无形之中师生在互动合作之中完成了教与学, 课堂效率得到提高.教师更多的是充当学生的聆听者, 交换意见的参与者, 帮助学生解决矛盾的学生伙伴.

3.建立课堂民主

过于刻意要求学生完成一件事会浪费学生很多精力, 是否能达到预先效果值得深思.这样会容易打断学生思维, 课堂是学生的, 更多的知识应该由学生自己去思考, 去体会.课堂上难免有坐不住的学生, 有情不自禁的发言者.有时的限制还不如放手让其活动活动, 发一些言.学生之所以会这么做自然有自己的原因, 不如顺水推舟, 将计就计.小学生的思维是丰富的, 让他当一回小老师, 说不定会有更新颖的想法, 成为课堂的一大亮点.这样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来也能为学生学习做很好的铺垫.

二、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 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培养应用意识

1.联系生活实际,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 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例如:求长方体的表面积内容时, 我是这样引入的, 学生们喜不喜欢礼物?当你收到一份礼物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观察到这礼物盒的包装非常的漂亮.假如今天是我们班的一名同学生日, 大家想要买一份礼物 (长方体盒) , 你能不能帮忙包装得漂漂亮亮的呢?你是怎么做到的?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谁都想帮这个忙, 学生开始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学生通过回忆不难发现原来包装这份礼物其实就是求长方体盒各个面的面积之和.也就是上、下、前、后、左、右面的面积和.还可以发现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面的面积相等.因此, 得出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宽+长×高+宽×高) ×2.由于这是学生所熟悉的情境, 不仅学得主动, 而且学得轻松.

2.联系生活实际, 实物探究具体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 合作者, 组织者, 教师更多的是引路使学生一步一步完成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形的转变到抽象概念的理解, 这正是思维的训练.例如:一个物体 (长方体) 平均切成两份后的表面积的讲解.我利用生活实物, 手中拿的两本数学书 (代表的一个长方体) , 要把它平均分成两个怎么做呢?同学们很容易知道是把一本书拿出来.这个时候剩下的一本书是什么图形 (学生观察发现是个长方体) ?这个图形和原来的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和长、宽、高有关)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可以得出结论:长不变、宽是原来图形的一半、高不变.最后根据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求出.这一过程我边演示, 边讲解, 边板书, 深入浅出.再次强调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运用身边物体当教具因地取材, 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

3.联系生活实际, 教学生活化

借助学生生活经验加以理解, 做到学以致用, 发挥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学习数学有无穷乐趣, 用数学的眼光去解决问题, 去分析问题.到学生生活历程中去感悟生活, 建立数学思想, 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感,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数学的答案是唯一的, 万变不离其宗, 但思路是活的, 要真正理解一个问题, 得剖开里面, 深入地探究, 而生活经验是最好的条件.多方面地观察, 多方面地分析, 很多数学知识不也是根据生活的演练而来么?如十进制 (我们的双手十个手指) , 数学的对称性, 数学的黄金分割点.

三、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 感受数学中的生活, 进行情感的熏陶

数学是从生活中抽象出来的, 学生在主动探求数学问题的同时就在感受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应热情地牵着孩子们的手, 正确引导他们体会数学所展示的奇妙和丰富多彩的生活, 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达到优化生活, 热爱生活的目的.

数学中一幅幅严谨的知识网络图、一道道绝妙的算式、一组组有趣的关系式———都是数学家心灵智慧所迸发出的和谐、庄严、永恒的美.我们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 挖掘数学知识内在的魅力、潜在的美、真诚地牵起孩子们的手和他们一道跃进充满智慧魅力的乐园、尽情领略、享受数学的美.

教学数学图形的对称性时, 让学生举出生活中具有对称性的实物, 感受数学的对称美;教学三角形的稳定性时, 用多媒体展示一台台大吊车, 展示美丽、雄伟的杨浦大桥, 让学生感受图形的神奇与魅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观察生活, 使学生看到生活的精彩与人类的智慧,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13.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篇十三

行动研究方案

西郊小学四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组

问题发现:

在经历了一年级孩子的那种积极地抢答式的课堂氛围之后,在现在的四年级课堂上,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压抑,一种语言上的压抑,一种情感上的压抑,一种思维上的压抑。

在课上,学生不提问,几乎没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但是老师一提问,举手回答的同学又是寥寥无几。当你检查那不举手的同学时,他却毫无怯意地说:“老师,我没想好呢?”

教材虽然比以前加深了理解的难度,但这几经修改的教材应该更贴近现在孩子的心理发展。关于课文内容,大多孩子理解不了,是不正常的。那么,为什么孩子们总对老师说“对不起”呢?我认为是孩子在课堂上学习地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思维没有被激发。

问题调查:

周会课上,就几个问题对全班学生进行调查发现: 1.课上老师大多提问是不是太难,你都不会回答呢?

A 会。(30人)

B 不会。(3人)

C 没有把握。(15人)

2.为什么不举手回答呢? A 举手也不一定叫我。(15人)

B 万一错了太丢人了。(12人)

C 语文上的问题,就算会,也没把握。(8人)D 心里明白,不知道怎么说。(13人)问题分析:

通过对学生调查情况的分析,认为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1.教师课前准备不充分。备课,备课文内容,这很容易完成,但在备课中的很重要的一条——备学生,被忽视了。备学生,要考虑大多数孩子的理解程度,课文理解的梯度,应该让最少九成的孩子有信心。在以往的课堂上,总是想当然的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会”,没有照顾到大多数孩子的情绪,使得好学生没竞争,中等生不敢试,差点的孩子更是事不关己了。

2.课堂组织形式单一。语文课堂大多是个有问有答,最多再加个小组讨论(还怕是无效安排)。孩子毕竟是孩子,学会没学会对他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课文理解课上,孩子觉得无聊,老师无奈。

3.激励评价方式溃乏。数学课上,就一句“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就能让孩子们十分积极地进入到课堂活动中。而语文教学中,也应该有一套适合语文教学的激励与评价方式。总一句“答得真好”“你真聪明”又能哄几个孩子呢?

4.孩子们长大了,自尊心比原来增强了,更加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课上,只要是较灵活的问题,都怕自己说得不好,影响到自己在同学,教师心里的印象。为了不说错他们宁可选择沉默。

措施初探:

1.必须马上改进的就是备课。备课时,要加深对教材的研究,选好切入点,抓住要点,以学生实际为基础设计教学环节,让多数孩子都有信心举手发言。

2.改进课堂组织方式,加强激励、评价措施。根据不同课文内容,灵活组织课堂,利用多种评价方法激励每一个孩子投入到思维训练中。我校的班级内小组评价运用到语文课堂中,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也促使每一个孩子在课堂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

3.增加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表达的机会,或复述,或一话题自由表达,以增强孩子在课堂上发言的自信。较为复杂的问题,给一分钟的时间让孩子们自己先给自己说一说,自由练习一遍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4.微笑着去面对每一个学生。微笑是一种胸怀,是一种艺术。一个微笑可以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做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始终以微笑面对学生。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意的微笑,会帮我们赢得学生的心,激起孩子学习的欲望。

5.教师要有等待意识。等待是我们作为教师必备的品德。学生的个别差异决定了我们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孩子都不可能同步完成,这就需要我们有充分的耐心等待,等待那些还没有完全领会的孩子。经过这样的等待,大多数的孩子想好了,知道怎么说了,也就有了自信。久而久之,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也就被调动起来。

14.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篇十四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

邢台市第二十四中学 翟敏霞

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同样也有助于小学生缜密思维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一个大平台,是师生互相参与的一个舞台,小学数学课堂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从行为上,认知上,情感上参与课堂,达到课堂教学最优效果,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促进小学数学的教学发展。

一、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建立平等关系

随着教育不断改革发展,教学理念越来越人文化,小学数学课堂更加需要注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现代数学课堂上,老师已经不是主导者了,现代数学课堂如同一场音乐会,老师只是一个指挥家,站在一个较高的地方指挥全场,控制住整个场面,学生则是一个个演奏者,在老师的指挥下,发挥自己的所长,共同演绎一场完美的音乐会。小学数学教学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数学老师要改掉严师的角色,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从心理上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感。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教师说话语气要柔和,目光要亲切,多与学生眼神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亲切,从感性上认可老师,愿意参与到课堂。在进行习题讲解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动手解决数学习题,得出结果和学生一起交流分享。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快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再害怕数学,害怕课堂,愿意主动参与课堂,与老师互动,大大提高了数学教学质量,学生学起来轻松,老师教起来也轻松。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朋友关系,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小学数学课堂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二、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小学教学就是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促进学生深入发展其所长,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要提供学生足够的思维空间,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换句话,就是要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尽情发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中来,让学生收获到意想不到的学习乐趣,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那么数学教学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也会随之大大提高,改善小学数学教学水平。例如,在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每个学生都要求要背会乘法口诀,对于小学生而言,那一个一个的乘法算术式显得太枯燥,要全部正确背下来,会觉得非常吃力,那么,这时,老师可以在课前搜集一些记忆乘法口诀的巧妙方法,在课堂上,老师先让学生们自己进行讨论研究,为攻克乘法口诀记忆,研究一个有效的方案,学生研究的过程中其实是学生对乘法口诀的又一次深入认识,并且学生自己去探寻方法,对学生的记忆更加有帮助。如果学生在讨论中遇到了困难,老师可以拿出课前搜集的乘法口诀记忆方法,与学生分享,让学生从已有的方法中找到一些灵感,创造出新的记忆方法。这样的形式,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一方面满足了学生的创新发挥,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深入的了解。

三、小学数学教学开展小组讨论学习模式

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进行小组讨论学习。例如,在学习正方形的时候,教师根据学生的水平,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学生按照水平好坏互补搭配,在教学时,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讨论出正方形的一些特征以及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对于图形的学习,首先是采用了形象的教学法,给学生实物,让学生亲自动手,亲眼去看,当然,在图形教学时,要避免使用图片代替正方形,最好是使用生活中常见的实物,例如正方形相框,正方形手帕,正方形课本等,给不同小组学生不同的正方形实物,让学生和小组成员一起研究正方形的性质。通过小组讨论学习,不同水平的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减小学生数学水平的差异性。另外,以小组形式进行数学学习,学生面对的是自己的同学,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刺激学生的发散创新思维。小组讨论得出的结论,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出来的,学生在心理上会得到很大的满足,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更加深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会越来越大,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浓厚,那么课堂参与性和主动性会越来越大,最终,学生的数学水平会有很大的提升。这样的教学环境也更加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总结:

15.政治课堂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 篇十五

在平时的教学中, 许多教师课前查阅许多资料, 课上滔滔不绝教得十分卖力, 总以为所有的知识全部讲了, 才得到安慰, 才“对得起学生”。但结果往往是:老师讲得津津有味, 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对此, 我们有的老师“百思不得其解”, 最后只能感叹:现在的学生不爱学习, 真难教!其实问题不在学生, 而在教师, 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采取学生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 所以学生不“领情”。政治教学承担着两种使命, 教书的同时还要育人, 不仅是教会学习教材理论知识, 还要学会理论联系实践, 学会如何做人。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注重对理论知识的灌输, 而忽视了另一重要的层面, 没有将理论融合到实际中, 运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解释各种政治现象。比如在初三政治课上, 讲到“三个代表”思想的时候, 整个班级都无所适从, 可以肯定的是, 学生平时显然从不关心新闻关心政治。他们回答的问题令人苦笑不得, 竟然冒出三代领导人的名字, 当然被我一一否定了, 于是我问了第二个问题:“三个代表”究竟是谁代表?在这样两个问题下, 学生开始自习教材内容, 弄懂科学的定义, 寓教于乐, 真正使思想政治课成为最具吸引力的课程。另外, 如运用幽默笑话、漫画等形式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取得极大成功的例子也很多。

新课程标准衡量教师是否完成教学任务, 不是以教师教了多少作为标准, 而是以学生学了多少作为标准。所以我们必须把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而不是让机械的学习书本知识。一方面固然要求教师很好的掌握教材知识, 另一方面更要求我们教师去了解更多的社会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 必须从学生的需要和实际出发, 改变教学观念, 精讲教学内容, 对于一部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则重点把握, 对于需要举例分析的知识, 让学生自己尝试完成, 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另一方面, 也可以刺激学生课后多关心时事政治。这样, 在讲清教材知识后, 可以适当的留一部分时间给学生去思考、探索, 这样既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 又能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 杜绝放羊式的自习方式, 充分的利用课堂的45分钟。

例:在分析“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时, 我采取引导的方式, 由学生自己寻找突破口, 自己阅读本框内容, 思考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是什么?并根据教材找出有关的知识点, 可以自己提出问题, 等待交流。同学们立刻积极的投入到对教材的研究中, 他们时而讨论, 时而沉思, 一会儿, 整个课堂都沉静下来, 说明他们已经考虑的差不多了, 我开始提问, 由学生根据自己编的题目再找出答案, 在这一过程中, 我发现有个别学生思想已经开始开小差, 似乎没有提问自己就与己无关, 甚至开始观赏窗外风景, 这时候我又给他们来了个小小的“刺激”:轮到发言的同学, 可以随意指定教师里包括我再内的任何一人回答他的问题, 这下我明显的看到那几个开小差的同学懊恼的表情, 整个人都抖擞了一下, 将全身的热情都投入到课堂上来, 在这节课上, 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 有是问题甚至是我自己都容易忽略的, 而学生的反应则大大的出乎了我的意料, 平时上课时总是无精打采提不上精神的学生, 他们的问题设计巧妙的令我都感觉惭愧, , 而且是在课前毫无准备的情况下, 他们仍能对答如流, 旁证博引, 有的同学甚至由原始社会侃侃而谈讲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生产关系, 我从每个学生的脸上明显的看到了有着羡慕、佩服也有懊恼、自责的复杂表情, 我想这也是一个绝好的教育机会, 知识绝不仅仅是教材知识, 更不可能仅仅是课堂的这么几十分钟。这节课在学生的讨论、争辩中过得很快, 同学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 师生之间配合的很有默契, 虽然这节课我讲的很少, 几乎仅仅是最后的几分钟总结归纳, 但是学生却学得更轻松, 更愉快、更扎实、更透彻。我也从中认识了一个道理, 要想更好的把握课堂, 只有充分的让学生投入到学习中来, 仅仅靠传统的灌输教材知识, 不仅学生学习起来感觉枯燥乏味, 课堂感觉不到学习气氛, 更重要的是没有有效的利用这一节课的时间, 没有很好的达到教学效果, 那么对于教师来讲, 这一堂课就是失败的, 同时也意味着教师在后期还得花更多的时间去帮助学生“复习”新课。

另外, 教书一定要与育人相结合。政治课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更要求如些。首先, 学生的成绩可以有差距, 但决不能以此把学生划分等级, 更不能歧视差生。任何人都是需要肯定的。成绩差距只能说明一方面的问题, 而且也不是绝对的。对优生,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 要提出新的要求, 如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要求, 避免盲目骄傲;对差生, 除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 端正学习态度外, 还要尽力去发现其闪光点, 及时给予肯定, 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有些差生思想特别活跃。其中不少错误思想。但只要能激发他们探讨问题的兴趣, 事实证明也能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他们的学习。另外, 坚持正面教育, 除了以理服人, 以情动人外, 还要允许学生保留个人看法甚至是错误意见。思想政治课虽然担负着思想教育任务, 但思想教育决不是光靠政治课就能解决的, 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还要处理好理论知识和同学的活思想之间的矛盾。我的做法是, 鼓励同学场所欲言, 并帮助分析归类, 用所学知识为指导去辨别, 一般情况下, 可以达成一致意见。如果不行, 容许保留, 适当时候再提出来讨论, 随着学习深入, 认识水平提高, 问题基本可以逐步解决。也可与同学个别交换意见, 促进其主动、积极思考问题, 探求知识。这样做, 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理解, 并且通情达理。它可产生一种向心力, 使学生在任何情况下不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上一篇:我是一活宝作文下一篇:关于美丽的秋色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