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作品阅读笔记

2024-06-11

《呼兰河传》作品阅读笔记(精选15篇)

1.《呼兰河传》作品阅读笔记 篇一

我不知道,作者笔下后园的小倭瓜是不是还在年复一年地开着小黄花,但我却知道,岁月能够流逝,人会变老,而有些记忆却永远都不会走远。于是我开始向往,向往着去那片黑土地上走一走,去看一看,去感受一下时空的流转,也许,在此刻与未来的道路上,我们永远都知道,风景向远方。

老胡家的团圆媳妇,也是在大家群众观看之下,被认为有鬼附身,以致于最后为了给她驱鬼而被捉弄死了。最后一个人物冯歪嘴子,他也是透过磨房里的窗户观看外面的人与被窗外的人观看。

小说在写法上主要采取散文式的文字风格和抒情笔调,叙述灵活,生动搞笑,而且每个章节的资料相对独立,在叙事上不像故事型的小说前后联系那么紧密。小说中仅有的几个人物的故事,也几乎相互独立,感觉像写完一个就过一个,读者也能够看完一个过一个。但我觉得,小说一开始,萧红就不断在“看”,看呼兰河的每一条街,之后看每一家店铺,最后又看每一个人,但一向没变的是那种看的态度,不太近也太远,好像始终有一种适宜的距离,而且总是那么认真,之因此感觉像写完一个过一个,那是正因萧红看完一个就记得一个。

萧红写出来的呼兰河城那几个人物,各自的命运都感觉像是被某种力量驱使着,发生在透明身上的事情仿佛瞎闹一般。这些人物迂腐而纯真,无力但不脆弱,他们察觉不出生命应有的那种绝望,反而有着非凡的生命力。就像孩子们逛庙会时会叫大人买的那些不倒翁,“十分灵活,按倒了就爬起来”,而且是很快地爬起来。无论他们身上的故事怎样滑稽怎样喧闹,但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终归是静的,始终安安静静地过着日子,“狗有狗窝,鸡有鸡架,鸟有鸟笼,一切各得其所”。

萧红最爱祖父,她出生时,祖父已经六十多岁。萧红从小喜爱跟着祖父念古诗,但那个时候她还读不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祖父详细解释了,她依旧不懂:“为什么小的时候离家?离家到哪里去?我也要离家的吗?等我胡子白了回来,爷爷你也不认识我了吗?”祖父笑着回答:“等你老了还有爷爷吗?”

小说中间有一段写萧红与祖父的生活,充满童真童趣。我最感动的,是萧红一个人在后院里玩耍的那段描述:“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是那么的自由。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谎花,就开一朵谎花,愿意结一根黄瓜,就结一根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根黄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了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这难以忘却的童年记忆,正是《呼兰河传》的创作缘由。祖父过了八十岁就去世了,之后萧红离开呼兰河城开始逃荒。

2.做好读书笔记 实现高效阅读 篇二

很多学生阅读了很多的书籍,但都是囫囵吞枣,对所读内容缺少思考,这样的阅读很难有明显的收获,是低效的阅读。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来提高阅读质量,实现高效阅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让学生通过做读书笔记来实现高效阅读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此,笔者将自己的一些尝试与大家分享。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

开始阶段,如果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老师首先应该先把学生引导到阅读中来。这一阶段教师不妨在教学中淡化课文的地位,多给学生介绍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书籍。男生一般比较喜欢看军事、历史、地理等方面的书籍,女生则喜欢看情感细腻的幻想类的书籍。教师不妨给他们推荐这些书籍,并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笔者曾经给学生布置收集歇后语的作业,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给了两个星期的时间让他们去收集歇后语,两个星期后举行歇后语比赛。作业布置后的两个星期里,学生热情高涨,在组长的带领下,大家积极到图书馆借书,或到阅览室看书,每人都带上了自己的笔记本,把书上看到的歇后语抄到本子上。虽然他们这一阶段的阅读效果不是很好,但是让大部分的学生走进图书馆,走进书籍,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二、明确作用,让学生爱上读书笔记

当学生开始阅读课外书籍后,教师应该专门给学生说明做读书笔记的好处。《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没有积累就学不好语文”,“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真正的书”。写读书笔记,是为了积累语文知识、为了读好书成为一个会读书的人。人的记忆能力是有限的,真正的“过目不忘”的人几乎没有,再好的记忆力也比不上手中的笔,将读过的书中的对自己有用的内容摘抄下来,要用的时候翻开笔记就能找到。如果写阅读心得式读书笔记的人读书往往更认真、更深刻。

除了告诉学生读书笔记的好处之外,还可以给学生介绍一些名人读书笔记的故事。古往今来,很多名人在这方面留下佳话,有些笔记还颇有风趣:汉代路温舒小时家贫无钱于是便将蒲草采回家,边读书、边在蒲草上做笔记,读了一本,又抄一本,终于谙熟《春秋》经义,成为有名的法学家。南北朝时的任未,外出求学时无钱住客店,便在树林里搭个小茅棚住,然后削荆条为笔,以树汁为墨水,读书做学问。因买不起纸张,便把书中的优美词句写在树干上,等有钱买到纸后再抄录下来,后人将此树林称为“经苑”。元末著名学者陶宗仪,避乱江华亭时,躬耕于田野,累了便坐在树下歇息、读书。每有所感,就取出随身带来的笔砚,在树叶上记下来,并将树叶笔记放入准备好的陶罐中,埋入树下。经过10余年的积累,竟有树叶笔记数陶罐。后经加工整理,终成颇有学术价值的《南树辍耕录》。名人们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他们的事迹也会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动力。

三、指点方法、让学生会做读书笔记

在学生做读书笔记之前,对他们进行方法指导是必不可少的。读书笔记有几种常见的形式,

(一)摘录式

这是读书笔记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形式。主要是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摘录时也可以由简到繁,一开始,可让学生看到一个摘抄一个,让他们觉得比较容易做,培养兴趣为主;渐渐地,要求学会用筛选、整合、分析、比较的方法来摘抄。这样,学生对词句就会更敏感,更有捕捉力。

(二)纲要式

这是经过分析和综合,把全书或全文的内容要点提纲挈领地分条罗列出来。较为省事的纲要是以抄录文中的各级大小标题为主,然后在各标题下罗列出该部分的细目或重要观点。纲要式读书笔记还可以是用自己的话对全书或全文内容精炼扼要地概括,这种形式的纲要较为简要,应能忠实反映出原作者的主旨和重点。

(三)札记式

这是读书笔记最高级的形式,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记下自己的心得感受,也称随感或读后感,它不拘泥于文体、格式,写起来可长可短。因为在写心得的时候,要注重捕捉思想火花,使思想接受洗礼,联想和想象能力会得到极大的调动。如果在读完一本书之后能写出札记式的读书笔记,那对这本书的理解一定会较为深刻。

以上三种读书笔记的主要方式由简到难,在实践应用中应该循序渐进,让学生从最简单的摘录开始,在养成习惯,有一定的做读书笔记阅读思考能力后再尝试写纲要式和札记式读书笔记。

四、维持热情,让学生坚持做读书笔记

阅读需要热情,做读书笔记更需要热情,这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工作,时间久了,学生可能会懈怠。要让学生保持做读书笔记的持久热情,需要开展一些辅助型的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把读书笔记作为专门的一项作业,要定期上交检查。对优秀的读书笔记进行表扬,使学生有成就感。把做得好的读书笔记作为范本,让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有章可循。

其次,要定期开展读书笔记交流活动。可以是交换阅读读书笔记,也可以是佳作推荐,把自己读过的精彩文章推荐给同学;还可以是心得交流会、读书知识竞赛会等多种形式。

再次,教师也要参与交流活动。大部分学生对老师都会有崇敬心理,如果老师能与学生一起去做同一件事,学生往往会对那件事有更大的动力。教师如果能跟参与到做笔记,交流心得的活动中来,不但能激发学生做读书笔记的热情,还能让教师更好的掌握学生的思想变化,加深彼此间的了解,使师生关系更融洽。

3.《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篇三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是对《呼兰河传》这部小说最贴切的注解。这本书借用了孩子的口吻,小说显得纯净朴素淡然。

在这部温婉如诗的小说里,萧红笔下的“我”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满怀着对于广阔世界的好奇和烂漫的童真,用一双清澈的眼打量着四周的一切。祖父、后园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在小说的开篇,作者细细的描绘了小城呼兰河的风俗人情,在她的眼里,这个小小的县城里,有着心智未开的居民和乡村应有的纯净生活,虽然不如大城市的繁华,但也别有一番风味。作者有祖父为伴,拥有了一个无忧无虑又快活自在的童年。在封建的农村里,一个女孩子居然能读书识字,还能有勇气为了自己的自由而离家出走,真叫人为她的独立个性而肃然起敬。她的快乐自由地童年生活也让人神往,让我知道心快乐,大自然就是我们最大的游乐场。童年的生活既美好又短暂,应该抓住童年的尾巴,好好享受童年的幸福时光。

在同一个村庄里,却有着与萧红截然不同的命运,她就是小团圆媳妇。和萧红同样大的一个女孩,也就十二岁。十二岁!一个天真烂漫的年龄,本该在父母面前撒娇,却千里迢迢到这里当童养媳,因为活泼,不像媳妇,所以受到婆婆的打,叫她变得更懂事更听话,这挨打持续一个冬天,不管白天黑夜,最后她的生命在欺凌中枯萎了。读着这样的章节,我的心揪成了一团,疼得厉害,在旧社会里,有多少女孩子受到这样不公正的待遇。想想我们的童年是多么的美好,在家中,有父母的疼爱与照顾,可以健康成长着;在学校,有老师同学的陪伴,可以快乐地获取知识。感恩,我们生活在开放而又和平的年代。

4.《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篇四

《呼兰河传》这本书描绘了二十世纪小城呼兰河的种种人事事:不断带来灾难的大泥坑;呼兰河年中盛事:跳大神、放河灯、唱秧歌、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性情古怪的有二伯以及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

其中那不断带来灾难的大泥坑和小团圆媳妇令我印象最深。书中,那个大泥坑不断给人们带来灾难,人们说拆墙的有,说种树的人也有,可是他们却没有想到一个最直接的方法——把坑填平。而那个可怜的小团圆媳妇生了病,人们又是给她跳大神,又是给她算命的,跳大神的时候甚至让她用滚烫的热水洗澡,她洗一次昏一次,昏了三次。

最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活活弄死了。其实通过这两件事反映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无知与封建迷信。大泥坑不断地带来麻烦,却没人想去把它填平;小团圆媳妇生了病,人们想了各种办法,却没人去请医生给她看病。那个时代人们的无知和迷信既让人哭笑不得,又引发了我对她们的思考。

5.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篇五

可是冯歪嘴子自己,并不像旁观者眼中的那样绝望,好像他活着还很有把握的样子似的,他不但没有感到绝望已经洞穿了他。因为他看见了他的两个孩子,他反而镇定下来。

他觉得在这世界上,他一定要生根的,要长的牢牢的。他不管他自己有这份能力没有,他看看别人也都是这样做的,他觉得也应该这样做。

6.写好读书笔记增强阅读实效 篇六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破”就是读通读懂的意思,怎样才能读通读懂呢?徐特立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最好的答案,古往今来的学者都是通过写读书笔记来加深理解,巩固记忆,总结收获,交流经验,积累资料增加知识提高写作水平的。

写读书笔记没有固定的格式,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在书上做记号加批注。这是写读书笔记最简便易行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就是把书中优美的重要的词句和段落,最有参考价值的地方划上曲线,加上着重号。这种做法随看随划随批,用起来方便,有助于对原著深入钻研便于日后翻阅和查阅。

但这种做法过于随意和简便,不能形成系统的资料,日后查阅费时费力,再就是只有在自己的书上才能运用此法,在别人的书上就不能如此。

二、做摘要摘抄,就是依据需要,把文中主要内容重要段落准确无误的摘录在本子上或卡片上,并注明书(篇)名、版本和页码。为了以后查阅方便,要分类摘抄。摘抄时必须注意上下文的意思,避免断章取义。

三、编写提纲归纳内容提要

所谓写提纲就是把文章的内容加以分析综合,写出它的中心和各部分的意思,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和思维能力,便提纲时要尽量用自己的话概括,一般不要摘录原文。另外,对自己阅读的好书(文章)为了加强记忆,增加知识,可以编写简单的故事概括。

四、写读书体会就是读完书(文章)后,将自己的收获和感受写下来,可以谈一谈自己对本书总的看法,也可以对某一观点加以补充,还可以就某一问题提出批评或商榷的意见。写读后感不要把自己所有的感想体会,不分主次、不分轻重,一股脑都是赛到文章中去,而要把自己读书和实践中体会最深,收获最大的问题集中写下来。

7.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篇七

读着她的书,我也渐渐沉浸在呼兰河城的故事中。这使我想起了自我的童年:我的童年是五彩缤纷的,每一天都生活在欢乐之中,有美味的食物吃,有许多的伙伴玩耍,可有时还觉得自我的童年不够精彩。如果萧红能生活在此刻这种环境中,必须会感到十分满足;而对于我们,可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所以,我们应当珍惜自我的童年,好好地保存这一段完美的记忆,不要让它随着时光匆匆流逝!

让我们一齐享受这精彩的童年,让它成为我们永远的完美回忆!

8.萧红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篇八

也许是被她浅显流畅的文字所吸引,也许是被后花园里的景象所打动,手里拿着稿子竟然放不下来,一口气看完了。

那个后花园,萧红不遗余力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的荒凉的后花园,不知是否是陪伴她童年的真实的天地;那些蜂儿蝶儿蛐蛐儿,是否仍在不知疲倦地舞着唱着。这七分的真实三分的飘渺,在萧红的心中,该是用什么样的彩丝带编织成的裂帛。那些蘸着她的脏手印的大个馒头,那只被罩着眼睛拉磨的.毛驴,无不象陈年的米酒,发酵着她久远而凄凉的回忆。她的回忆是寂寞而凄凉的。我能想象她在大门前写作时,一定时时停下笔来,望着眼前的一棵。大榆树发呆,思绪早已飞过树间的叶子,飞往辛酸的童年。童年里,有跳大绳时人们的热闹的欢呼,有观河灯时壮观的场面,有人们对掉进泥坑子的猪的嬉笑怒骂,还有人们对“李永药店”的你称我道。惟独没有一个贴心的伙伴,没有。眼泪不觉就掉下来了,稿纸上顿时湿了一大片。伙伴,稍稍称职一点儿的是祖父,这后花园里唯一开放芬芳花朵的玫瑰,唯一结出甜美果实的樱桃树,给了童年的她以全世界的温情与爱,也给了她幼稚的心灵以美丽善良的憧憬,虽然她长大以后经常不懂得别人的快乐。那个在我脑海中回旋多次的老祖父,我一直未能幻想出他的模样,他应有着长长的胡须,可以让我任意编织花样的胡须。温情,这带着远古回忆色彩的词眼儿,仅在祖父出场的时刻到来。其他的一切,仿佛都发生在这个世界,却都在我的世界之外。

呼兰河城里的人大抵是这些:在“黑夜”中担心地活着又自尊心极强的有二伯;尖刻无聊心眼儿小的老厨子;还有勤恳忠厚爱妻小的冯歪嘴子,唯一出场的女主人公是率真开朗却被活活烫死的团圆媳妇。呼兰河的女人们害怕男人,不平等的地位昭示了不平等的命运。小城仿佛一个封闭广阔的世界,生活并不单调,可怕的是重复。那几个粉墨登场的主角定是萧红精心挑选的。他们身上重叠着无数呼兰河人的影象。他们并没有太坏的心思,纵使是讥笑嘲讽,也只为打发这简单而冗长的时光。春夏秋冬寒暑往,生老病死平常事。他们的生活就象在山中自然开落的花儿,生命并不是象烟丝一样节节燃烧着那样漫长,而难测的命运则象无情地吹落了烟蒂上的烟灰。活着是小城里的人的唯一的生活目标,而没有其他的想望,就连想看看城那边是什么的想法有没有。因而人们活在了自己的目光里,但很满足。没有人的瞳孔里有哪怕一丝的好奇的火焰,没有人的脑海中有怀疑询问的念头,为此我感到深深的悲凉。

9.课堂笔记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篇九

读书笔记为学生个性化阅读提供了广阔空间,可是在操作本实验之前,我们曾要求学生做课前预习,但是大部分学生只是读了一遍课文就算预习了,还有一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预习。我们也曾要求学生记好课堂笔记,却没有在笔记的指导上花费过心思,效果可想而知,学生随心所欲得记,说白了他们也就是把老师的板书记下来而已。至于对笔记的整理和复习巩固就更是谈不上了,有心计的学生能积累点生字词、文学常识知识,就是这点最基本的东西也不过是少部分学生才能做到。打开学生的笔记本,真是让我们哭笑不得,上面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而真正有用的,却少得可怜,其实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很多人都会用到笔记,但往往因为缺乏正确的指导和必要的时间而流于形式,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落实,致使学生做出了让我们啼笑皆非的读书笔记。

下面我来说一下“课堂笔记”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具体情况:

一、让学生明确记笔记的意义

首先我们让学生明确记课堂笔记的意义,无论大人还是小孩子,我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总免不了想知道他要做的这件事有多大意义,只要他觉得是有重要意义的或者是有利可图的事,就算是付出再大的辛苦,他也心甘情愿。同时也是避免忙于记笔记造成学生的抱怨、反感产生抵触情绪,在让学生准备课堂笔记之前,我们就跟学生讲清楚记笔记的意义,以排除后顾之忧。记笔记要求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各方面协同活动,这样就有助于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课;在这项活动中把听到的内容、黑板上的视觉信息和自己头脑中的思维信息经过一定的合成加工,变成呈现于笔记上的文字,这样加深了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而且能够帮助记忆;语文课的很多细节都会很快忘掉,记笔记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课后学生对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应用;记笔记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二、记笔记的方法指导

达尔文有一句格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做好语文听课笔记,提高听课效率,还必须在教学中有策略地指导学生掌握做听课笔记的方法,并养成习惯。由于课堂上时间比较紧迫,老师所讲的一些内容当时可能漏记,书写也许会很潦草,所以记笔记时,不要把笔记本记满,要留有余地,以便下课后,要及时对笔记进行整理、归纳、补充,这样既可以提高听课效率,又能使笔记干净整洁、有条理,还是一种很好的课后复习方式,使我们的复习更有针对性,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们把笔记分为三个环节,课前预习笔记、课堂笔记及课后整理复习笔记。

(一)课前预习笔记

课前预习做得好,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质疑问难,大胆发言,积极参与。这样,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听课效果就能达到最佳状态。做好课前预习不仅能提高听课效果,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预习中不仅要动口、动脑,还要动手。他们要通过默读或朗读来了解课文内容,要自己动脑筋完成预习提示或教师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做预习笔记是学生“先学”的阶段,而学生的“先学”要有比较全面的尝试,而不应当狭隘地定位“解决字词”一个点上,我们也曾对预习笔记的内容作了相应的规范和要求。(即课堂笔记记什么)

1、查找阅读有关资料。自己查找资料,解决诸如对文章题目的理解、对作者、文章出处和文章体裁、与文章相关的背景资料的了解以及认识生字、理解生词,这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务必要求学生自己去做,课堂上只能就学生自己没有解决了的问题做统一处理。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自己读过了文章,要逐渐训练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简要概括文章写了什么?作者在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倾向?这些,是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就必须努力做到的。经过严格的反复训练,学生就会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凡是读书,总要掩卷思考一个问题:文章寫的是什么?朦朦胧胧不行,必须整合信息梳理思维,不动笔墨不读书,一定要逼着自己用语言表达出来。

3、梳理文章的思路。课文读过之后,要尝试着划分文章的段落,归纳段落大意;发现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找出文章的线索等。理解文章的语言。发现富于表现力的词语或句子,发现自己感受比较深的词语或句子。能对它们说出自己的理解。

4、理解文章写法。对课文的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尝试解答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能回答的就在预习阶段完成,不能回答的,也做到了心中有数。留待课上解决时加强注意力。

5、表达看法提出疑问。初读文章后,对文章中的人或事一般都会有些看法或想法的,如认同、震撼、困惑、感动、忧虑、质疑等等,这都是阅读的正常反应,要很好的整理出来,以便与同学进行交流。

当然,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渐进,要有一个梯度,体现学生能力的发展轨迹,以上所列的几方面对预习内容的一个总的把握,而具体到一篇课文的预习而言,我们不要求千篇一律,也不能千篇一律,应有所侧重,应变与不变相结合,不变的内容如前边一两点,其它内容根据课文内容灵活提出要求。另外对学生预习笔记的指导应是具体而又不具体的,不具体为不要过多的干涉学生对具体文本的学习,限制学生的思维,而要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去预习文本,创造性的理解文本,具体指导学生记预习笔记的方法。

(二)课堂笔记

课堂笔记,不是简单的黑板搬家,只满足老师说什么,自己就记什么,也不可能把老师,同学的想法都记下来,这样的话学生光顾着记,就没有自己的思考见解了,还会干扰学生的学习过程,那么课堂笔记什么?怎么记呢?首先,从笔记的内容上讲,课堂笔记上的文字应记以下几方面内容。

1、准备回答问题的答案(把针对老师、同学以及自己提出的问题,所做探究后获得的答案概括整理出来)

2、同学交流时的精彩之处(自由交流或小组合作,班级交流过程中同学发言的精彩地方用恰当语言记载下来)

3、老师课上讲述的重要内容(语言方面、写法方面、思想内容方面、学习方法方面、用自己话加以整理)。

(三)课后整理复习笔记

10.呼兰河传初中读书笔记 篇十

初读此书,萧红童年中那些我早已见不到的乐趣让我痴迷向往。再读,才发现了萧红童年中掩藏不住的寂寞。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此刻埋着我的祖父。”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那院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依旧,也许此刻完全荒凉了。大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种着,也许此刻根本没有了。”

“这一些根本不能想象了。”

小小院子里的泥土里,年年种着一成不变的蔬菜,其余的空地或又是杂草丛生,或又是花开满园,或又是白雪皑皑;也种着一个解事颇早的小女孩的寂寞童年。她的生活多么单调,一个种着菜的后花园,一个破旧的后房,竟成了她唯一能够消遣两个地方。一位慈祥的祖父,竟是她获得爱的全部来源。坐在门槛上,看着邻里邻居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做着刻板的工作。要是有什么个性的事,也但是是老胡家的团圆媳妇死了,冯歪嘴子又有了孩子。可这又怎样呢?她小小的心里永远像一湖平静的水,望着远处依旧是波澜不惊。

呼兰河这个小地方也是充满色彩的,可也是刻板的。那里的人是善良的,一年又一年有规律地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卖馒头、割豆腐、染布、扎彩。路上一个小小的泥坑让人们讨论了大半年,却似乎根本没人在意,路还是照样走,日子还是平常过。日历上,时光哗哗哗地逝去,似乎没有什么变化。可一年中必有跳大神,赶庙会,唱秧歌;但年复一年,人们何尝不觉得重复单调?但他们安于命运,也就没觉得有什么了。萧红幼小的心灵看着这样的生活,却下意识的反抗,她热爱却又抗拒这一切,于是,就有了作家的萧红,有了含着眼泪微笑回忆故乡的萧红。

这个孩子是寂寞的,她孤独的紧抱着胳臂,用抗拒的眼神过着寂寞的生活。《呼兰河传》是一本寂寞的书,萧红用看似热闹的一切描述自我的孤独寂寞。小城里的单调、枯燥、乏味让萧红写出了些许欢乐的意思,却又发觉,欢乐里还是刻板的寂寞。一个儿时跟祖父呀呀学语背唐诗的女孩,用她独特的视角把她儿时的一切写进了一本书里。而我有幸品尝到了她的寂寞。

11.《呼兰河传》五年级读后笔记 篇十一

环顾其一生,颠沛流离,逃婚、屡次的遇人不淑,婚姻不幸,身心分裂…… “短命的小鱼死了!是谁把你摧残死的?”(见《同命运的小鱼》)这应是作者对自身命运的悲叹!她的写作风格,用尼采的一句话来形容是:“血写的文学”,杜鹃泣血,血尽了,32岁的生命画上了句号。萧红,用女性作家十分的难得的写作风格,写作视角,留给后人无数个问号、无数个叹号以及无尽的思索!

因风而生,因风而灭,缘生缘灭本非卿心,纵有千般不甘,奈何!——同为女子,惜萧红才情为其浩叹!

读《呼兰河传》笔记 欧阳志力

当我打开这本书,我便深深地被它所迷住了,乡下的淳朴风情、农村人质朴的风俗,都让我觉得这一切是那么美好。《呼兰河传》主要描述了呼兰河城浓郁的乡土人情、风俗习惯。

当呼兰河城里那大泥坑把人陷住时,旁观的人都哈哈大笑,但到最后,还是会帮助他。当呼兰河城里某一户人家跳大神时,差不多每户人家都要跑过来观看,大家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看到这儿,我深感乡下人那种淳朴。《呼兰河传》,反映了当时旧社会人民艰难的生活和辛苦的劳动,但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下依然保持着乐观向上的精神,而不是颓丧的心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不免有些挫折,在你的心情降到低谷时,不要颓丧,应要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用笑容去迎接一切,再大的困难也会土崩瓦解。《呼兰河传》中的萧红,小时候的童年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全然不知外面世界多么残酷,依旧自己玩自己的,为什么她对待每一天的生活都那么热情?因为她说“小孩子健忘,每天都会快快乐乐。”,是这样吗?不是的。因为她每天都用自己那颗充满热情、激情的心与正确对待每天的态度,才让她童年生活的无忧无虑、健健康康。

12.《呼兰河传》教学设计 篇十二

1.抓住关键词句多角度研读品味,把握结构、理清行文思路,概括文章主旨。

2.品味作者对童年生活状态的描写,感受作者在自然状态下的自由与快乐。

3.结合作者生平,体会作者作为漂泊游子对故土的怀念,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关键词句,通过朗读、品析,再现童年园中情境,体会作者如何用清新鲜活的语言描摹“自由”的状态。

教学难点:

1.通过分析本文在人称上的特殊用法,体会作者和祖父之间特殊的情感牵系。

2.在了解作者生平及《呼兰河传》创作背景的基础上,体会作者对自由的真切向往,及故土这座花园在其生命中的特殊地位——漂泊游子的心灵归宿。

【课前准备】

安排学生课前预习,教师阅读《呼兰河传》作品的相关内容,了解作者萧红的个人生平,查阅萧红创作《呼兰河传》创作相关背景,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在中国北方著名的河流松花江北岸,有一条曾经名不见经传的河流,名叫呼兰河,却因诞生了一位著名的女作家,写下了一部以这条河流命名的作品,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文化坐标。这位作家就是萧红,这部作品就是《呼兰河传》。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呼兰河传(节选)》,品读发生在呼兰河畔的故事。

一、初读课文,感知“自由”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拿出笔,默读全文。一边读,一边可对文中的一些精彩句子圈点勾画,并在读完全文后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把这句话写在课文最后的空白处。

(幻灯片展示:阅读全文,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文章内容。)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巡阅,查看部分学生“概括”完成情况。)

请几位同学交流他们所概括的课文内容,教师提炼概括语中的关键词:

“我”——“祖父”——“花园”(师板书“我”“祖父”“花园”)。

这三者都是名词,还不能组成一个句子,应该怎样组织比较好?

——我在祖父的花园里过着快乐的童年生活。(师板书“快乐”)

(对应板书内容)引导学生对应这些关键词,把这句话进行一些内容的扩充。

在这篇文章中,“我”的年龄大概是——“四五岁”;“祖父”的年龄大概是——“快七十岁”;“花园”里有些什么?——有动物(鸟儿、蜻蜓、蚂蚱、蚯蚓……),有植物(大榆树、小白菜、黄瓜、玉米……),还有很多趣事(栽花、拔草、认谷子、捉蚂蚱……)

教师总结:这些都是花园中的“人”“物”“事”,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园中“人”“物”“事”的共同特征?

(幻灯片展示:用一个词来概括园中“人”“物”“事”的共同特征)

生思考,师引导学生关注文中词汇,明确——自由。

(师板书“自由”)

师提问:文中哪些语句让你读出了“自由”的味道?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相关的语句来和大家分享。

(幻灯片展示:你从课文哪些语句读出了“自由”的味道?)鼓励学生交流,例如:

(1)课文最后一句话: “我玩累了,就在房子底下找个阴凉的地方睡着了。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就把草帽遮在脸上就睡了。”文中的女孩子想睡就睡,随便找个地方都能睡觉,不用枕头,不用席子,好似以天为被、以地为床,随便找个阴凉地方就能睡觉,真是自在随性。体现出了她的自由自在。

(2)“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都不结,一朵花都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这段文字写出了园子中的动物、植物没有约束、自由自在的感觉。

(师展示幻灯片: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黄瓜,就结一个黄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黄瓜都不结,一朵花都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又从墙头上飞走一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个。)

重点赏析:

(1)这段文字中一共出现了几个“就”?——11个“就”。

(2)“就”放在这个语段中有什么作用?——强调作用。

(3)那11个“就”连在一起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11个“就”连在一起,构成排比句式,读来语气轻松,给人一气呵成的感觉,形象有力地表现了园中一切都在自由生长的状态。

通过朗读来表现这种生机勃勃的“自由”。(自由读、领读、齐读)

(生读幻灯片展示语段,师评价)

二、追究“自由”来源,体悟祖孙情感。

通过朗读,同学们可以感受到这个语段所呈现出来的事物自由自在的状态,也折射出人物内心的心理状态是——自由自在。但凡在阳光下的一切,都是健康的、快乐的,都是自由的。那这一切的自由都是谁给的呢?——祖父。

师:再读课文,同学们能不能从文章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说明是祖父给予了这一切的自由?

相关语段:

(1)“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戴着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这几句话写出了小女孩一天到晚跟在祖父身后,祖父做什么,女孩就做什么,写出了对祖父的依赖。文章中描写的情形感觉女孩就像是祖父的小跟屁虫、小影子、小尾巴,写出了小孩子爱模仿的天性,从中可以看出祖孙两人的关系特别亲密。

(2)“祖父铲地,我也铲地;因为我太小,拿不动那锄头杆,祖父就把锄头杆拔下来,让我单拿着那个锄头的“头”来铲。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勾一阵就是了。也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做野草一起地割掉,把狗尾草当做谷穗留着。”小女孩用锄头“乱勾”给祖父帮“倒忙”,其实是在添乱,还把韭菜当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谷穗留着,即便这样祖父也不怪她。小女孩模仿祖父没有受到任何干涉,她给祖父帮倒忙也被宽容着。她把祖父精心照料的韭菜、庄稼割掉了,祖父却不责备“我”,可见“我”更是祖父的“宝”,这里处处体现了祖父对“我”的关爱,甚至是溺爱。

(3)文中有一段祖孙俩的对话,为我们再现了花园中祖父和女孩在一起时的情形,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男生读祖父部分,注意他的年龄特征,要读出沧桑的感觉,女生读小女孩的部分,注意女孩的年龄特征,要读出天真烂漫的感觉,旁白部分由老师来读。

(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0-22自然段)

师提问:在这样简短的对话中,作者为我们刻画了祖孙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我们先来看,作者是如何来刻画祖父的?

引导学生关注其中的三处“笑”——分别是“大笑”“笑得够了”“还在笑”。

三处“笑”刻画了一个怎样的祖父?

分析:祖父被小女孩的天真烂漫逗乐了,对小女孩犯的错误也不追究,笑中含着慈祥,饱含着祖父的宽容。

师提问:同学们抓住动词“笑”分析了祖父这一形象,读出了祖父的宽容、慈祥,能不能用相同的方法来分析一下女孩的形象?

分析:文中“抛”这个动词用得很妙。女孩子从屋里拿出谷穗“抛”给祖父,而且是“远远地”“抛”,写出了女孩子想急于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充满着自信。“抛”字还写出了女孩当时的心理,因为被祖父“笑”,让她感觉到莫大的委屈。所以用“抛”这个动作,也写出了女孩子的任性和骄横。

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平时都有这样的感觉,往往在自己最亲近的人面前,小孩子会流露出格外的任性。一个“抛”字让我们感受到这个四五岁小女孩的当时骄横的情态,也让我们感受到女孩对祖父尤为亲近的特殊情感。

在刚才读的语段中,有一个不经意的字却深深触动了我,这个字就是第10小节的“他”(师板书“他”)。为什么是这个字呢?因为我觉得它“少而精贵”,有没有同学发现其中蹊跷?

引导学生关注:全文只有这一个地方用到了第三人称“他”,其他的地方用的都是“祖父”。

师:(板书“祖父”)这样的用法本没有什么特殊的。但当这样的现象集中出现在某一小个段落中时,往往会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引导学生看这组句子:

(幻灯片展示: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按照我们一般的写作习惯,在语段的第一句话出现主语之后,后面的句子都可以承前省略主语,换用第三人称“他”,例如这个语段,我们就可以做以下修改:

“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他在后园里边。他带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他栽花,我就栽花;他拔草,我就拔草。”

这样改后,句子似乎更为简洁。那作者为什么在此要不嫌啰嗦的、反复地使用“祖父”这个称谓呢?

讨论分析:

用祖父这个称谓写出了对祖父的尊敬、爱戴。反复使用是为了强调“我”和祖父之间的亲密关系,有血浓于水的血缘关系的人,才能被称为“祖父”,写出了女孩对祖父的依恋。

(师板书:尊敬、爱戴、强调亲密关系)

“他”是可以指代所有人的,而“祖父”只能指代一个人,是唯一的。“他”这个人称很客观,但始终都觉得它缺乏一种温度。

(板书总结:祖父——有温度、有情感的称呼

他——有距离感的第三人称)

作者反复用祖父这个称呼,以强调的方式,让我们感受到祖父在小女孩生活中特殊的地位。同样的现象似乎还不止一处,同学们还能找到类似的表达么?

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第一小节: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

这里连用了三个“祖父”,也有同样的表达效果。

这是节选文字的第一小节,同学们在读的时候,是否产生过疑问?我们再来读一遍。“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住着我的祖父。”一座城,只住了一个人?小女孩的父母以及其它亲朋呢?如何来解开这个疑惑?(师稍停顿,生思考)

师:老师摘录了两段文字,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帮助。

(展示幻灯片,师读:“等我生下来,第一给了祖父无限的欢喜,等我长大了,祖父非常地爱我。使我觉得在这世界上,有了祖父就够了,还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的用针刺我手指的这些事,都觉得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有后花园!”萧红《呼兰河传》)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我”童年时期的家庭环境。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祖母对“我”的伤害,让“我”觉得祖父是这个家庭中唯一给“我”亲情温暖的人,以致在之后对故乡的回忆中,那座城中,便只有祖父一人。

女孩出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了,到女孩四五岁的时候,祖父已经快七十了,祖父在无可挽回地老去,终有一天,他会离“我”而去,当他离开“我”的时候,女孩又该如何呢?

(幻灯片展示,师读:

我若死掉祖父,就死掉我一生最重要的一个人,好像他死了,就把人间一切“爱”和“温暖”带得空空虚虚……

——萧红《祖父死了的时候》)

祖父死了,断了女孩和故乡的唯一牵连,“我”离开了园子,离开了故乡,追寻快乐、自由、爱而去,之后的命运又是如何呢?

三:了解作者生平,提升文章主旨,挖掘“自由”背后的精神渴望

在此,我们不得不提一下《呼兰河传》外,有关作者萧红的故事。

(幻灯片展示:萧红漂泊的一生)

萧红1911年出生在呼兰,19岁祖父去世,20岁为逃避家中的包办婚姻,毅然离家出走,自此再也没有回到呼兰。这个孤苦的女子辗转各地,四处漂泊,贫病交困中饱受世态炎凉,其间又遭遇国难当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让她有家不能回。1937年抗战爆发,让远在日本治病的萧红回国投身抗日洪流中。1940年,为避战乱,萧红来到香港,不久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十余年流亡生活,可用一句诗来概括: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1942年1月22日,萧红在战火贫病中去世,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时年31岁。

在最苦难寂寞的1940年,萧红在香港,回望所走过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感慨“三十功名尘与土”,把记忆中的生命情感写成了《呼兰河传》,这部作品也成了她生命的绝唱。

身处冷酷灰暗的世界,却在笔端勾勒着那方明亮温暖的乐土,这似乎是一种巨大的矛盾。同学们能解释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么?

生讨论分析:当时萧红身处战乱,身心都不得自由,写下这样一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了解萧红漂泊的一生,感觉她就如一株无根的浮萍,在她生命的最后岁月,她很想回归故土,但是当时做不到,只能通过文字来实现。

师:(总结)渴望自由,所以回忆那段和祖父在花园中度过的自由快乐的童年岁月;渴望回归故里,所以勾勒那方明亮温暖的乐土。作者借笔下的文字,慰藉一颗漂泊的心灵,借文字实现了自己精神意义上的返乡!

(幻灯片展示:心灵慰藉 精神返乡)

在《呼兰河传》寥寥数语的结语里,作者为“我”“祖父”“园子”,以及本书作了一个交代。

(幻灯片展示,师读:

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的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一匹马来,一会工夫变出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却忘不了,难以忘却,就记在这里了。

——萧红《呼兰河传》)

今天以节选文字抛砖引玉,希望同学们能去品读《呼兰河传》原著全书,了解更多呼兰河畔的故事。

(幻灯展示,作业布置:阅读萧红《呼兰河传》及其他作品,做关于她的卡片资料。)

【板书设计】

祖父:一个有温度有感情的称呼

强调祖父的特殊地位

“他”:一个有距离感的第三人称

【教学反思】

《呼兰河传(节选)》是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内自读课文,这份教案是为参加苏州市语文优质课评比而准备,在前后近三个月反复的上课、磨课过程中,几经修改,最终成型如此。

在这三个月里,我先后在立达中学、振华中学、草桥中学、昆山城北中学、苏州第十二中学上这篇课文,不同的学生群体给予我不同的授课体验,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对作者情感的体悟能力、对自我阅读体悟的概括表达能力都是不尽相同的,以致同一篇教学设计、同一个教者,却往往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上课效果。这也对教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学情,提问的方式方法要灵活多变,启发的层面需有高有低,教学的语言可亦庄亦谐,对课堂的掌控可松可紧。

就教学设计本身而言,我最大的感受即是:

第一,教师的提问一定要简洁、有效、针对性强,要让学生有一个“抓手”,可以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例如在本课教案中,问题都围绕着核心词“自由”展开,让学生的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思考的注意力相对集中,教师相应的启发也会有效得多。

第二,教师的问题设计需要有一定的梯度性,起步的问题门槛要低,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例如本份教案中的第一个环节“读完全文后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把这句话写在课文最后的空白处。”这是教学中非常常规的一种做法,但在实际的操作中,我深感“写”下来要比纯粹的“空想”有效得多,尤其是针对学习基础较薄弱的学生。

第三,设计版块要清晰,要有贯穿其间的线索。本份教案的设计思路可概括如下:

概括关键词——引出文章的核心词“自由”——引出对表现“自由”的语句分析——引出“自由的来源”祖父,体验祖孙特殊情感——设疑作者为何要写“自由”——了解作者创作本文时“不自由”的精神状态和时代背景——理解作者对于自由的渴望。“自由”成为整堂课贯穿始终的线索,使教学过程清晰明了,教学推进有序可循。

第四,课堂设计要有教师自己的阅读体悟,如有自己的“新发现”,足可成为整堂课的“亮点”。如本课中,对第三人称“他”和称谓“祖父”的分析比较。这是我在多次的备课过程中发现的,通篇文章仅第10小节出现了一次“他”,是作者无意之举还是有意为之?通过这两个人称的比较,学生对女孩和祖父间深厚的感情有了更深的体会。细微之处,却“撬”动了一次全新的阅读发现,更激发起学生细读、精读、品味、发现的阅读热情。在多次授课的过程中,每每讲到此处,学生几乎都是听得最仔细的,因为独特的发现总能激起内心潜在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课后多位听课老师也向我反馈,之前听的公开课中都没有涉及对“他”和“祖父”这类人称的分析比较,是否是我一己之思?听到此种反映,我都会会心一笑,想来这样独一无二的新发现,才是课堂上最有价值的部分吧。

最初选择上《呼兰河传》,是出于对作者萧红的个人喜好。上过多次之后,发现教师本人的情感投入或许能影响课堂的气氛,但却不能替代学生自我的阅读体验。文本呈现于读者面前,千颗心有千种所得,万颗心有万种所得。课堂上教师能起到的始终是引导的作用,示范的是一种品读的方法,创设的是一种阅读的情境。无论设计多好,也都仅是“一种”而已,更多的是应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引领他们进入丰盈的人文世界,读一篇文章、一部作品,去了解一位作家、一群人,甚至一个时代。

13.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50字 篇十三

萧红的书,这是我第一次看,竟觉得再没有一个女作家能及得上她。那些字句,最平常不过,却在心里一点一点蚀出一个大坑,空空落落的直想落泪。

常道人生是苦乐参半,有时乐观一点,就把吃苦当吃补,斩钉截铁对自己说只要努力奋斗,总会有柳暗花明的一天。憋着挺着,不敢松懈,不敢退缩,脸上带笑,心也要拿钢筋水泥加固过,就怕一旦动摇再难鼓起勇气。这人生啊,说不艰辛是骗人的。若碰上某个深夜心思彷徨的时候,看到凄婉的文字,不自觉就会放缓了呼吸,放松了情绪,任寂寞席卷而来。想着罢了罢了,今夜就放肆一回吧。

14.《呼兰河传》读书笔记 篇十四

年青的女子,莫名其妙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命,于是往往演出悲剧来,跳井的跳井,上吊的上吊。古语说,“女子上不了战场。”其实不对的,这井多么深,平白的你问一个男子,问他这井敢跳不敢跳,怕他也不敢的。而一个年青的女子竟敢了,上战场不一定死,也许回来闹个一官半职的。可是跳井就很难不死,一跳就多半跳死了。

那么节妇坊上为什么没写着赞美女子跳井跳得勇敢的赞词?那是修节妇坊的人故意给删去的。因为修节妇坊的,多半是男人。他家里也有一个女人。他怕是写上了,将来他打他女人的时候,他的女人也去跳井。女人也跳下井,留下来一大群孩子可怎么办?于是一律不写。只写,温文尔雅,孝顺公婆……

15.论萧红《呼兰河传》的抒情意味 篇十五

关键词:萧红;《呼兰河传》;抒情意味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8—0123—02

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在中国狼烟四起的北方大地,一支奇葩悄然绽放在文坛上,她就是萧红。她的生命是那么短促,如一颗灿烂的流星匆匆划过茫茫夜空,却给文学园地留下了一抹亮色。她不仅为文坛奉献了《生死场》、《小城三月》、《呼兰河传》等优秀之作,还以其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的叙事方式、散文化的结构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和突出的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写于颠沛流离时期的《呼兰河传》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它曾因为“不像小说”而遭到冷落,近年来,更多人则认识到《呼兰河传》就是因为其“不像小说”而更深藏着“比像一部小说更为‘诱人’的东西”[1]。这“诱人”的东西,就是那如诗如歌般的散文化风格。

在“五四”汹涌澎湃的文学大潮中,中国现代小说无论在思想倾向,还是在艺术形式、美学追求上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出现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新形式,小说的散文化便是其中之一。鲁迅大胆地把抒情因素引入小说中,成为现代“散文化”小说的鼻祖,后经郭沫若、郁达夫、废名、沈从文等人的努力,这一文体日趋成熟。萧红不仅汲取前人的长处,把散文的抒情功能引入小说,使小说与散文渗透结合,并且与其他作家相比,她“更注重抒情功能的扩张,把情放在主导地位,以情统文”[2] 。

小说作为叙事性文学中一种最重要的文学样式,它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性、人物形象的鲜明生动和环境描写典型性,而在《呼兰河传》中,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反而退居其次,恰恰成为作者抒发情感的外在依据,于是形成了小说中的三种抒情方式:

首先,《呼兰河传》强烈的抒情特征体现在叙述故事中。小说一共向我们讲述了三个比较完整的故事:关于有二伯、小团圆媳妇和冯歪嘴子的故事。其中最令人惊心的是小团圆媳妇来到胡家直至被折腾而死的一段短短的经历。在故事进程中,作者多处传达自己对愚昧乡民的痛恨之情。小团圆媳妇是胡家花了几个钱从外地买回的童养媳,开始来到胡家时,邻里邻外都争相去看,她健康活泼,爱笑,“眼珠忽溜溜地转”,一顿吃下两三碗饭,大家都觉得她“不像个团圆媳妇”,婆婆为了“规矩”她,半夜三更打她、拧她,因此她思念自己的家,连梦中都喊着“回家”,而这些却被人们认为是有病,于是开始了治病。在治病的诸方中,洗澡是最为残忍也是最为愚昧的一种,一个十二岁长得像十五六岁的姑娘,在众目睽睽下被撕下衣服浸在滚烫的热水中用以“驱”鬼,昏死过去后,就连那些喊着“用热水浇哇,用热水浇哇”的人也“心痛起来”。当大神用银针刺小团圆媳妇的手指尖让她活过来后,人们又“浇水的浇水,按头的按头,总算让大家压服又把她昏倒在缸底里了”[3]。连续洗了三次澡,小团圆媳妇在死去活来中命归西天了。萧红讲述的是一出人生悲剧,展示的是一幅幅“善民作恶图”、“愚民作恶图”,寄托了自己对人物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情。

其次,在人物形象身上同样赋予了自己强烈的主观情感。她笔下的人物,往往略去其身世、身份和各种社会关系,不注重形象的整体性,而着重于显示人物的精神特质,表露自己对人对人生的关注。《呼兰河传》的人物群像中,有一群开粉房的穷人,文中没有对他们做任何介绍,我们只是从作者对生活的场景的描绘中得知他们住在会“叫”的房子里,过着逆来顺受的生活。他们一边劳动着,一边唱着,“那唱不是从工作所得到的愉快,好像含着眼泪在笑似的。”[3] 萧红以细致的笔墨深入到人的心灵深处,对这群人艰辛的生活、凄凉的人生加以真切的描述,寄予了她的同情和怜悯。萧红无意塑造文学史上的光辉形象,但在她轻描淡写地叙述故事的同时,故事中的人物也留在读者的心里了,如有二伯。他六十多岁了,一生为东家服务三十多年,虽然有点爱说大话、小偷小摸的坏习惯,但对主人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跑毛子的时候”他“誓死护家”。就这样一个人,在年老体衰的时候不知为何还遭少东家的毒打,“他站起来就被父亲打倒下去,他再站起来,又被父亲打倒下去,最后他站不起来了。”[3] 而“院子里一些看热闹的人都站得远远的”,老厨子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装作没看见,没有一个人前去劝劝暴躁的少东家,也没有一个人前去扶起倒在地上的有二伯。作者用平淡的笔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残忍的场面:少东家的狠毒,看客的冷漠,还有二伯的不幸。作者对此虽然是冷眼旁观,但是难以掩饰她对狠毒者的愤怒和痛恨,对冷漠者的厌憎,对弱者的无尽怜悯。

最后,萧红的散文化小说的主观抒情性,也表现在写景上。萧红的童年生活是孤独和不幸的,没有父母的关爱,没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她只能把注意力投向生机勃勃的大自然,这为她后来的小说创作提供了积累。此外萧红从小跟着祖父学读诗文,受古典文学熏陶较多,在文学创作中很自然地会运用到“借景抒情”这种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典型最常用的抒情方式,所以在《呼兰河传》中,景物描写都蕴含了作者浓郁的感情。例如,作者在讲述生机勃勃的后花园给她幼小的心灵难以忘怀的温馨与快乐时这样写道:“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飞上天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3]她稚嫩的心中,花儿草儿鸟儿都是获得自由的生命,是她可以倾吐心声的朋友她向往着能和它们一样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她沉迷于活生生的大自然,并一直把这沉迷带到作品中,使她的小说产生了散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萧红是一个感情战胜理智的女作家,她是用自己的心灵来创作小说的。”[4] 《呼兰河传》中作者除了借叙述故事、刻画人物、景物描写来表情达意外,也有用诗一般的语言来直接表达情思的。如在“跳大神”的神秘中,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满天星光,满屋月光,人生如何,为什么这样悲凉。”[3] 作者是为那些受封建习俗迫害却又以此来摧残别人的人们感到可悲啊!无论是间接抒情还是直接表露,萧红总能让人感觉到小说中浓浓的情味和凄美的意境。这种抒情功能的扩张,别具韵味的感情流露,使小说有了散文的优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代抒情小说的发展。

《呼兰河传》浓郁的抒情风格是它得以长存,能够感染我们的主要原因,而这种风格的形成既是作者对叙事技巧运用的结果,更和个人的身世经历密不可分。萧红生长于一个传统的家庭中,她的童年生活是在孤独和寂寞中度过的。因为降生于当地的忌日,又是个女孩,父亲骂她不是好兆头。“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女儿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和疏远,甚至于无情。”[5] 萧红的生母在她八九岁时病故,后母是个恶言恶色的女人,对萧红没有温暖常常打骂她。祖母也不疼爱她,曾因为她用手指捅破了窗户纸而用针刺她。唯一能给她温暖的是年迈慈祥的祖父,唯一可娱乐的是后花园里的花草和家里两间破屋里的旧物。萧红说:“有了祖父就够了,害怕什么呢?虽然父亲的冷淡,母亲的恶言恶色,和祖母用针刺她手指这些事,就觉得算不了什么。何况又有后园!后园虽然让冰给封闭了,但是又发现了这储藏室。”[3]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颗寂寞无奈的心灵由于亲情温暖的欠缺,感情受到压抑而产生的比别人更强烈的对爱的渴求和对温暖的需求。童年是生命的起点,童年的经验在感情上始终缠绕着她的记忆。从创作心境上看,如茅盾所说:“萧红书《呼兰河传》的时候,心境是寂寞的。”[1]当时萧红只身飘零在香港,贫病缠身,刚刚经历了再一次失去亲生骨肉的痛楚,由于感情波折,与端木蕻良分居,失去了精神上的唯一寄托。国家的动乱、生活的艰辛、生命历程的坎坷使孤苦的萧红养成敏感、怀旧、多情的性格,当内心的痛苦郁积时,她就会选择发泄情感的最好方式——文学。在《呼兰河传》中,她把心灵的触角悄悄地伸向故乡,希望在文学中重温故乡之梦,补偿现实中精神的失落,所以作品中的叙述从不停留在某一具体的事理上,而是根植于人的内心感受,极写生活中含有喜怒哀乐爱憎之事,寄予作者浓浓之情。第一章概括介绍呼兰河的自然条件、社会风貌,特别是对儿时吃豆腐、看火烧云这类琐事的描写,感情溢于言表;第二章用复杂的情感回顾着呼兰河城的种种盛举;第三章用欢快的笔触再现儿时与祖父在一起的幸福生活;第四章以凝重的笔墨回忆这荒凉的庄园和邻人们愚昧无知的不幸生活;第五章揭露与抨击小团圆媳妇的不幸遭遇;第六章描绘有二伯痛苦又凄凉的晚景;第七章热情赞扬王大姑娘和冯歪嘴子的爱情与顽强的生命意志。整个《呼兰河传》交织着种种复杂的情感,渗透着作者对民众的迷信、愚昧、冷漠、野蛮的鞭挞,也渗透着对他们贫穷苦难生活的同情。

参考文献:

[1]张毓茂,阎志宏.萧红文集[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5-10.

[2]王琦.《呼兰河传》的体式与叙事[D].长春:吉林大学,2004:8.

[3]乐齐.一代才女的艰辛跋涉——萧红小说全集[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6:379-528.

[4]施琴.抒情小说体式的拓展和陌生化叙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9.

上一篇:百年蒙牛下一篇:儿保半年度工作总结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