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2024-12-14

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精选11篇)

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篇一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都有(生命的踪迹)。第一课 小草和大树

1、在地球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有些植物覆盖在(陆地表面),有些生活在(海洋)、(湖泊)、(河流)和(池塘)中。

2、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

3、我们可以用(解剖)的方法了解植物体内部的构造.4、植物都有(根、茎、叶)还有(花、果实、种子)。

5、根据茎的特点可以把植物分为两类:(草木植物)和(木本植物)。

6、具有(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 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7、草本植物的茎的共同特点:(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

8、木本植物的茎的共同特点:(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

9、不开花的植物(绿藻)、(水绵)、(苔藓)、(肾蕨)。

10、你是怎样给植物分类的?

答:草本植物或木本植物、针叶树或阔叶树、水生植物或陆生植物、栽培植物或野生植物、喜阴植物或喜阳植物、落叶树和常绿树、乔木或灌木等。

第二课 植物博览会

1、举办一个植物博览会需要搜集许多(实物)(标本)、(图片)(文字)、(多媒体资料)。

2、观赏植物:郁金香、含羞草;

药用植物:枸骨;猪笼草、经济作物:大豆、棉花、茶叶

粮食作物:谷子、玉米、水稻、小麦 珍稀植物:银杏、珙桐

寄生植物:金灯藤 最新栽培植物:方形西瓜、转基因番茄

3、(银杏)又叫(白果树、公孙树),中国浙江天目山,是我国特产,是著名的(活化石植物),为优良的(园林绿化植物),果实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4、(珙桐)称为(中国鸽子树),是珍贵的(观赏树种),被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5、在举办博览会的时候,展区设置要尽可能做到(设计新颖)、(美观)、(主题突出)。

6、如何筹办我们自植物博览会?

答:制定主题、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布置展区、解说展览 第三课 鸟类动物的特征

1、鸟类的共同特征是:(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产卵繁殖后代)

2、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3、根据鸟喙的特征将下列鸟和工具进行连线

北美红雀:钳子

沙椎鸟:镊子

鹈鹕:汤匙

秃鹫:起钉器

4、赫胥黎和现在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现代的鸟类就是(恐龙的后代),也有科学家反对这一观点,认为鸟类起源于(初龙类)。第四课 种类繁多的动物

1、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2、科学家按动物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3、(具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

4、脊椎动物可以分为哪几类:(鸟类动物、爬行类动物、哺乳类动物、两栖类动物、鱼类动物、)

5、根据下列描述说出是哪类动物:

①鸟类动物: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②哺乳类动物:体表有毛,在“妈妈”腹中长成“小胎儿”,幼时吃母乳。

③爬行类动物: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地爬。

④两栖类动物: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鳃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⑤鱼类动物:终身生活在水里,用鳃呼吸,用鳍游泳。⑥昆虫: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两对翅。

6、科学家已经鉴别出脊椎动物有(46900多种),无脊椎动物大约(130万种)。

7、无脊椎动物中多数是(昆虫),并且昆中中多数是(甲虫)。

8、有些无脊椎动物(非常微小),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第五课 细菌和病毒

1、细菌身体大小的特点:非常微小,结构简单

2、细菌生活在哪儿:它们飘浮在空气中,潜藏在食物、土壤、水中,甚至寄生在人和其他动植物的体内

3、细菌怎样繁殖:分裂繁殖,一分二,二分四„„,成倍增长,快速地繁殖。

4、细菌基本形状:球状、杆状、螺旋状

5、病毒的特点:病毒比细菌小得多,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面。

6、细菌和病毒对人类使和动植物的影响:它们能使人类和动植物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

7、麻疹、流行性感冒、肝炎等由病毒感染引起的。

8、百日咳、痢疾等由细菌感染引起的。

9、细菌和病毒对人类有益的方面:

①利用细菌或病毒研制疫苗可以预防疾病

②细菌可以制作一些食物原料或食品

③细菌分解动植物尸体等

④细菌可以制作沼气

10、写出有利于健康的几种生活方式:

①勤洗澡、勤换衣服②睡前不要吃糖果③定期注射疫苗④不喝生水、不吃不净的食物⑤不要和宠物亲密接触⑥保持心情愉快。

11、实验名称:制作酸奶 实验目的:了解酸奶的制作过程

实验器材:新鲜酸奶、鲜牛奶、杯子、瓶子、金属小勺、竹筷、温度计

实验步骤:1、将所准备的容器和工具消毒准备好;

2、将鲜牛奶高温消毒后,装在已消毒的杯子中;

3、向杯子中加入适量新鲜酸奶,搅拌均匀后盖上盖子;

4、将其中的一杯放在温暖环境中,另一杯放在阴凉环境中,5、一天后观察。

实验现象:温暖环境中的鲜牛奶变成了味道鲜美的酸奶

实验结论:①在细菌的作用下鲜牛奶变成味道鲜美的酸奶

②制作酸奶成功的关键是:器具消毒,牛奶高温灭菌,加入酸奶适量,温度适宜

③在温暖的环境下更适于酸奶的生成。

12、巴斯德消毒法:温度在62摄氏度时加热30分钟,可以杀死不耐高温的细菌等微生物。

13、你知道哪些消毒方法和设备?

巴斯德消毒法、紫外线消毒法、药物消毒法、酒精消毒法、煮沸消毒法、高温消毒法、消毒柜、杀菌仪等。第六课 生活中的真菌

1、(蘑菇、霉菌)等都是真菌,它是一类(既不属于动物又不属于植物)的生物。

2、可以食用的真菌:(蘑菇、香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灵芝、竹荪等)

3、香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等营养物质,还具有治疗高血压的作用。

4、什么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食用真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还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5、为什么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食用真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对动植物病毒食用真菌含有人体所需要性疾病有免疫或抑制作用,有药用功效。

6、食物、衣物上长出的(霉菌)属于真菌。

7、食物在(潮湿阴暗、不通风、温暖)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8、实验:食物在什么条件下容易发霉

实验目的:验证食物在阴暗潮湿、温暖、不通风的条件下容易发霉。实验材料:两块面包冰箱盘子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法,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

实验过程:将实验组放在盘子里,放在阴暗潮湿、温暖、不通风的环境中(浴室里)

将对照组放在低温的环境中。(冰箱里)

实验现象:三天后放实验组的面包发霉了,对照组面包正常。实验结论:食物在阴暗潮湿、温暖、不通风的地方容易发霉

9、怎样减少食物或衣物发霉?为什么?

把食物放在冰箱等低温的设备中或低温的环境中;衣服要保持干燥不受潮,要经常晾晒、清洗放在干燥的地方等。因为在阴暗潮湿、温暖、不通风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10、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防止食品腐烂的方法?

答:冷冻、冷藏、真空包装、脱水、腌制、灌装、防腐剂灭菌等。

11、原来的保鲜方法和现在的保鲜方法相比? 原来的保鲜方法:优点是保存时间长,缺点是不新鲜 现在的保鲜方法:优点是新鲜,缺点是保存时间短。第七课 宝贵的生物资源

1、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正是依赖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人类才能够繁衍生息。

2、生物资源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

3、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为什么生资源是宝贵的资源?为什么保护生物资源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答:人与其他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植物为人类提供氧气,可以为人类提供粮食、水果、蔬菜等,动物为人类提供肉、蛋、鱼、奶等,细菌和病毒制成的疫苗可以预防疾病等,食用真菌不仅可以吃,还可以治疗疾病。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生物,正是依赖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人类才能够繁衍生息。所以„„(根据题目自己加)

4、树干上流出的汁,可以(制糖)、(酿酒)、(做饮料)。

5、加拿大的(糖槭)是最有名的(木本糖源),可以生产别具风味的(枫糖)。

6、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橡胶)(生漆),也是源于(植物的汁)

7、(生漆)是我国的特产,它有(耐热、耐磨)的特点,具有(绝缘)的作用,是驰名中外的天然树脂原料,被称为(涂料之王)。

8、保护生物资源你怎样做?

答:保护好身边的动植物,同时搞好宣传,也让别人保护。不乱砍乱伐植物、不随意捕杀动物、多植树种草优化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9、植物栽培、繁殖都有哪些新技术?

答:温室栽培技术、无土栽培技术、立体种植技术、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技术、植物的杂交技术、转基因技术等

10、生态农场用各种新技术培育出的水果、蔬菜有什么特点? 答:具有色、香、味、形俱佳,除了符合绿色健康食品的要求外,还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

2.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篇二

关键词:化学魔术;神奇实验;以学生发展为本;绚丽多彩

一、教材分析

化学对初三学生来说是一门起始学科,学生对它存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结合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从具体事例出发,通过讨论和交流“我所了解的化学”,得出什么是化学。借助教材饶有趣味、精美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化学是一门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的自然科学,使每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走进这个多彩的化学世界,从而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对化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三、教学方式

1.采用“实验导入—问题情境—讨论交流—应用与发展”的模式展开教学。

2.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想象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和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予鼓励、强化、指导和矫正。

(2)通过课后访谈,了解学生的所感、所需、所想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演示三个趣味化学实验和多媒体的辅助。

五、教学活动过程

【教师活动】魔术表演:

1.魔棒点灯。在酒精灯的灯芯里预先放有少量高锰酸钾,将玻璃棒预先插在盛有浓硫酸的试管里(试管里的浓硫酸不要被学生看出来)。表演时将玻璃棒点在灯芯里的高锰酸钾上,即可产生火焰。

2.白纸显字。预先在白纸上用酚酞试液写好“奇妙化学”四个字,晾干呈无色,将氢氧化钠溶液贮于小型喷雾器内,表演时,将其喷在白纸上即可显现出几个红字。

【学生朗诵】课文第一段。

【问题引入】你一定会问:什么是化学?

【板书】一、什么是化学

【导入】引领学生观看教材中生动的插图:小猫烤火、水中养鸟;

多媒体投影1~10、1~11等更多搜集的资料:

小猫在隔热材料上对2200℃的高温,竟浑然不觉,怡然自得。学生大睁着智慧的双眼,在看着这个神奇的世界。小鸟竟可以和鱼儿同在水中嬉戏?简直不可思议。更有神奇的材料在发挥着各种特殊的作用。人类许多的梦想在今天都已成为现实,这就是化学的魅力。

【介绍】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周围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物质(展示图):穿的棉毛丝麻,吃的各种食品,住的各种建筑材料盖的楼房,用的生活用品,坐的车船飞机使用的燃料。我们每天呼吸的氧气,喝的水,夏天喝的汽水中冒出的气体是什么物质?CO2,治疗“非典”用的药物,伊拉克战场战上使用的各种武器,这些都是化学研究的对象。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这些物质在不停地变化着,化学还要研究物质的变化,它不仅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还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像电阻几乎为零的超导体,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等等。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化学源于生活,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它使人类生活得更美好。

【交流、讲解】有一种物质,学生非常熟悉,联系学生在海里游泳时身上晒起盐粒→食盐→调味品→重要化工原料→制氢氧化钠、氯气、氢气、盐酸、漂白粉、肥皂、农药等,学习化学后你就能知道各种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甚至还会知道它们的内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利用它们,造福于人类。联系实际,如两姐妹到地窖取菜中毒死亡,油漆工戴防毒面具,举例浓硫酸有强腐蚀性,了解其性质、变化规律后,会妥善保管,不仅没有危险,它有很多用处,如除锈、作干燥剂,制农药、染料,精炼石油等。

【讨论交流】化学到底是一门什么样的科学?

【学生总结】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面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深入探究】如果没有了化学,彩图中的小猫、小鸟、汽车会怎样?

【由衷感叹引入问题二】二、化学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结合教材,师生交流】三、化学发展史简介

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火的发现和利用,可能是化学的开端。继而又发现了金属铜,有了铜器,逐步有了烧陶、冶金、造纸、制火药、酿酒、印染等化学工艺,使人类的生活、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人类越来越重视化学,也离不开化学了。很长一段时间,人类对化学的认识只停留在表象阶段,直到有了分子—原子论,化学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英国科学家道尔顿于19世纪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他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这一学说对化学的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他没有把原子和分子分开。后来,意大利的科学家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指出了分子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认为化学变化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这些观点从本质上认识和分析化学现象,化学有了较快的发展。现在,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早已远远超过分子—原子论的水平。

物质在微观上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宏观上是由元素组成的。几千万种的物质,组成它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其实只有100余种。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现在,化学科学和技术正在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像纳米材料的应用,寻找新能源,合成新材料,环境保护及生命科学等领域都有待同学们学好化学知识去探索、创新,以大展宏图。

【感悟与收获】谈谈“你对化学学科的认识”。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荐组内最好的1个同学到全班交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掌握以下几点:(1)认真预习,重视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捕捉有价值的信息。(2)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学会与同学合作与交流。(3)独立完成作业(包括书面、手工、调查、研究等作业)。

【活动与作业】预习课题2

3.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单元测试题 篇三

班级:小组:姓名:

(时间40分钟满分70分)

一、选择题: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写在后面的答题卡内。

1、化学研究的对象与物理、数学、地理等其他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不同。取一块大理石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以下不是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大理石由什么成分组成B、大理石的产地在哪里

C、大理石有什么性质和用途D、大理石的微观结构如何

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B、运动是绝对的,而静止是相对的C、人类的活动不仅充分利用了自然原来就有的物质,还创造许多新物质

D、绿色化学就是指研究绿色蔬菜的化学3、2001年9月11日,美国发生了恐怖分子劫机撞击世贸组织和五角大楼的事件。研究事件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飞机撞击大楼造成玻璃纷飞B、飞机中的航空煤油燃烧引起爆炸

C、房屋钢筋熔化D、大楼倒塌

4、用试管加热固体时,因操作不正确而出现试管炸裂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

A、加热前试管外壁干燥B、加热不均匀,局部温度过高

C、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了D、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了

5、下列关于铜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一般呈红色B、铜能导电C、铜能传热D、铜在潮湿空气中易形成铜绿

6、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固体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

铜等都应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A、制法B、物理性质C、化学性质D、用途

7、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闭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中已经过了磨毛处理的是()

A、量筒B、集气瓶C、烧杯D、锥形瓶

8、小刚在量取液体时,开始仰视读数为30 mL,倒出一定量液体后有俯视读数为10 mL,则小刚倒出的液体实际体积为()

A、大于20 mlB、小于20 mlC、20 mlD、无法判断

9、经过一段时间的化学学习,你认为下列不属于化学这门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物质的组成和结构B、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C、物质的运动状态D、物质的用途和制取

10、量取76 ml水,最好选用下列哪种仪器()

A、150 ml量筒B、10 ml量筒C、50 ml量筒D、100 ml量筒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B、实验时,如果没有说明液体药品的用量时,应取1~2 mL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要与桌面成45度角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3、下列提示的内容与化学有关的是()

①节日焰火②塑料制品③液化气煮饭④医药药品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④D、③

14、古诗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中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D、爆竹一声除旧岁,春风送暖入屠苏

15、下列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的是()

A、燃烧B、放热C、变色D、爆炸

16、给50ml液体加热,需要使用的仪器是下列中的()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石棉网 ⑦铁架台(铁圈)⑧坩埚钳

A、①③④B、②④⑦C、②④⑥⑦D、④⑤⑧

17、日常生活中常见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冬天的早晨,玻璃窗上出现美丽的窗花B、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爆裂

C、牛奶放置时间过长会结块D、用电热壶烧开水

18、关于“绿色化学”特点概述错误的是()

A、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生产有利环保、人体健康、安全的产品。

B、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反应,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C、充分利用能源、资源,提高原子利用率、使原料的原子都成为产品。

D、充分利用绿色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产出绿颜色产品。

19、下列关于物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镁条能燃烧B、氮气在通常状况下没有颜色

C、氧气可以支持燃烧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0、与化学实验成功无必然联系的因素是()

A、严谨的科学态度B、科学的实验方法

二、填空题:30分

21、用序号填空:(8分)

下列描述属物理变化的是;属化学变化的是;属物理性质的是;属化学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铁易生锈c.电灯发光d.冰雪融化e.煤气燃烧f.铜器上出现

铜绿g.镁能燃烧h.氧化铜是黑色粉末.22、(9分)从一支燃着的蜡烛,可观察到很多现象。最亮的是__________,温度最低的是______。欲使烧杯内的水温度上升较快,则应利用火焰的_______加热。用一个干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烧杯内壁上很快有一层___________,说明蜡烛燃烧时有______________生成。把另一个蘸有澄清石

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杯壁上的石灰水变____________,证明蜡烛燃烧时还有_____生成。把一块碎瓷片放在蜡烛火焰的内焰中,有黑色的炭黑粉末生成,说明内焰燃烧不充分,有部分碳没有被氧化。用一空纸筒罩在烛火的外面,观察到有大量_______________产生,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3.(7)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小丽同学感到疑惑,她问老师:“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呢?”老师让她想办法来证实这个问题。小丽采用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实验。(已知:二氧化碳易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被吸收)

(1)人体吸气时应将活塞A(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

(2)人体呼出气体时应将活塞A(填“打开”或“关闭”下同),活塞B。此时可观察到丙瓶内的现象是。

(3)甲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乙瓶中所装试剂的作用是。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呼出的气体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于空气而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

23题图24题图

4.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篇四

世界无限广阔,万物繁复多变。我们身处在这个多彩的世界中,你有什么感受呢?

作文

1:丰富多彩的音乐世界

走进四季,那里不但是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而且还是一首美妙的歌。

春天迈着轻盈的脚步,走进了人间。顿时,花儿笑了,小草伸了伸个懒腰;一只只蝴蝶飞来了;于是,寂静的树林变得热闹起来。一群小鸟在枝头上“吱吱”地叫着。在那芬芳的花草中,小蜜蜂“嗡嗡”作叫,仔细一看,噢,原来它正在采花蜜呢!飞流的瀑布像一只凶恶的猛兽,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啪打着石头发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哇,春天的声音,太美妙了!

春姑娘带着微笑离开了人间,迎面跑来了那调皮的夏弟弟。只见它吹了一口气,大地顿时炎热起来。知了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小狗一边“汪汪”地叫着,一边伸出长长的舌头,好像在说:“呀:怎么那么热啊?”池塘里,小朋友们不时发出“叭叭”的玩水声,“咕咚”一声,不知哪个调皮鬼把石头扔进水里,沾得水花四溅,回荡着一圈圈波纹!

秋阿姨来了,她把丰收之乐带来了人间。深绿色的树叶经过秋阿姨的梳洗,霎时变成金黄色,飘落在地上发出“咔咔”的声音。喜鹊正在“喳喳”地叫着,好像是演奏着一首美妙的歌。农民伯伯看到那又大又圆的果实,笑着说:“啊,真的结果了!”

冬爷爷的到来给大地铺上了白色的地毯。剌骨的北风“呼呼”作响,吹到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人们踏在那积满皑皑白雪的公路上,留下了一个个深深的脚印。

其实,大自然还有许多这样美妙的音乐,只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就一定会更加悦耳。

作文2:丰富多彩的世界

多姿的,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昆虫,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呢?要想去了解它们,我认为读《昆虫记》这本书为首选。在寒假期间我就细细品味了这本书。

它的作者法布尔是第一位在自然界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他用毕生的精力深/ 6 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与实验,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完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他也因此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法布尔刻苦钻研,牺牲了自己私有的时间去观察昆虫。《昆虫记》详细地描绘了昆虫的生活:如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等等。这给后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使人类社会迅速走近了现代文明。

法布尔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容易。他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生活贫困,靠自学先后取得多个学位。他前半生一贫如洗,后半生勉强温饱,但法布尔没有向各种困难屈服,他勤于自修,精心选择研究方向,坚持不懈地进行观察研究昆虫及植物,不断获得新成果。法布尔一生最大兴趣,就是在于探索生命世界的真面目,发现自然界蕴含着的科学真理。他正因为热爱真理所以撰写《昆虫记》。

我多么渴望像法布尔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的一个又一个奥秘,为人类造福啊!然而,平时我连做数学题都不认真,不刻苦。总是这多一个小括号,那落一个小数点什么的。同法布尔相比,我感到羞愧不已。

读过《昆虫记》和法布尔的生平,我感受很深,《昆虫记》不仅仅充满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涵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求真精神,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生活中和学习中,我们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和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像法布尔那样,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再艰苦,也要为了理想而不断奋斗。

作文3:丰富多彩的世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如此多娇。以前的那贫苦、凄凉的生活变成了今天所向往的生活。

一个从桃花源的人来到了今天面对人类而富足的幸福生活,他想:现在科技变得好发达啊,一个从来想都不敢想的世界竟就出现在自己的面前,是在做梦吗?不是的。这世外桃源的美景变得如此美丽,这里有宏伟建筑的高楼大厦,五颜六色的汽车,乘上去将是怎样的感觉呢,还有这些芳香美丽的鲜花、野草,竟开出如此迷人的花卉。街上人山人海,有摆摊卖水果、蔬菜的……,你想都不敢想,因为你根本就不信,再往前走,走到马路边,两边都种上了白杨树,马路修的很平坦,走上去,都要小心的一步一步的往前走,这儿的环境好美啊。

城里的人阳台上都种满了花,闻上去是多么的舒畅自闲啊,各家各户配有透明的玻璃,房屋布置的井井有条,别有精致,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为了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保护动植物,人们还在马路两边放了垃圾箱,给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也创办了一个家,在人类上称之为“动物园”。……

5.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篇五

签到以后,首先进行的是艺术鉴赏活动,胡老师带我们一起欣赏了荷兰大画家梵高的油画《星月夜》《向日葵》《自画像》等,还向我们介绍了梵高油画的特点。接着老师便带我们进行了美术绘画创作,绘画的主题是“天空”。

老师帮我们准备好材料之后便开始教我们绘画,先用深蓝色的颜料在画纸的最上方画一条宽窄适宜的蓝色色带, 这代表的是最上方最远处的天空颜色,接着用墨绿色和蓝色融合在一起,往下边再画出一条色带,再往下就是用蓝色和白色调和在一起变成了浅蓝色,往下涂颜色依次变浅,最下边的是白中有一点点的蓝色。看着自己未完成的画作,颜料的过渡色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天空。

在画纸的下方,老师教我们用黑色的颜料,画了山峰、树木还有小人,顿时画面上的景物就呈现出了远近关系,天空看起来很远很远,山峰却显得离我们很近。最后只见老师用一支画笔沾了白色的颜料放在画纸的上空,用另外一只画笔,不停地敲击有白色颜料的画笔,一边敲一边移动笔头的位置,敲完以后,整个画面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白色点点,就像雪花纷纷落下一样,顿时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呈现在我的眼前,我惊喜地感叹道:“啊!真神奇呀!”原来,画雪花居然这么简单。于是我也学着老师的样子,用笔蘸了颜料,用另外一支笔进行敲击,不一会儿,我的画面也呈现出了雪花纷纷落下的美丽雪景。我拿着画,欣赏了一遍又一遍,感觉真的是美轮美奂,我还特意让爸爸给我拍了照作为留念。

6.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教案 篇六

1、你想象的未来世界应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什么是化学?

化学就是要研究物质及其变化,它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去研究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新物质。即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3、为什么要学习化学:

利 生产农药和化肥——增加粮食的产量

用 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健康

化 开发新能源、合成新材料——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

学 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生活变得美好

学习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化学 物质内部组成、结构及变化规律

后你 如何利用它们制造新产品

知道 人类认识、利用、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

4、化学研究的对象

1)研究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

2)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如半导体、超导体、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等。

3)知道物质内部组成、结构、以及变化规律。

总结:

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第二课时:

回顾旧识:

1、什么是化学?为什么要学化学?

2、化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引入新课(情景设计)

探究实验:将2体积95%的酒精和1体积的水混合。把一块旧手绢浸入配好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轻轻的拧干,用镊子夹持,在酒精灯上点燃,并轻轻地抖动手绢,火焰熄灭后,你观察到湿透的`手绢有没有变化?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讲授新课:

三、人类对化学学科的认识简史

第一阶段:发现和使用火

第二阶段:很漫长,发现了一些应用产品:

1、冶金工业:

孔雀石 铜

(翠绿色) (红色)

2、陶瓷工业

3、酿造业:酒、醋

4、黑火药:硝(硝酸钾)、磺(硫磺)、炭(木炭)

比例:一硫二硝三木炭

5、纸、染料

出示:我国古代在化学领域的成就图

第三阶段:道尔顿的原子学说和阿伏加德罗的分子学说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使化学成为一门学科。

第四阶段: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现阶段:已能利用各种先进仪器和分析技术对化学世界进行微观的探索,并探索纳米技术制造出特定功能的产品。

展示图片:现代化学研究所使用的仪器和制造的新材料

四、如何学好化学:

1.树立信心。要充分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化学是中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不能有轻视的思想,更不能有畏难的情绪,应该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一定能学好化学。

2.加强记忆。要学好化学,记忆是关键,初中化学作为起 点学科,要认识、了解的新东西太多,如元素符号、元素的化合价、物质的化学式、基本的定义定律等。不能仅满足听懂,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同时通过勤复习、勤记忆更进一步加深理解。

3.认真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学好化学,必须认真做好实验,仔细观察,并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还要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化学现象,思考生活中的化学问题。

4.良好的思维习惯。化学学习中,思维习惯很重要,对遇到的现象、问题要善于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学会对知识的概括和总结,逐渐培养自己分析推理能力,找出学习化学的“窍门”。在化学解题过程中,更要善于抓突破口,或正推或逆推,或发散性地进行思考,逐步使问题明朗化。

5.学好其他学科。学好化学,除要注意化学的学科特点外,更要注意多学科间的渗透与联系。学好数学、物理、生物等是学好化学的有力保证,当今是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要想在化学这门学科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除进行化学实验外,更要利用先进的测试手段,同时通过了解世界上关于环境、生命科学、材料、能源等各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从而进一步明确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总结:总之,只要同学们能抓住化学学科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多看书、勤记忆,认真做好实验,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总结:略

作业:练习

7.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篇七

化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本课题是学生学习化学的起始课,对学生今后学习化学有着一定的影响和激励作用。本课题不同于以往教材中的绪言课,属于非知识性教学,其编写的主要意图是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生活走向化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为教师创设了较大的教学空间和教学自由度。

二、学情分析

学生刚接触化学,充满了好奇,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热点设置问题情境,带领学生走进化学殿堂,去探索化学世界的奥秘。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的神奇魅力,产生持续地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设计思路

本课题主要想解决的问题就是带领学生简单认识化学,让学生感受到化学的奇妙,并且尽可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兴趣,使他们自主的参与进来。所以在准备本节课前我在学生中做了一个调查。

1.你对化学这门新学科有哪些了解?

2.你最希望在这门学科中了解哪些问题?

针对问卷调查的反馈和我的理解,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热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体会化学是有用的、有趣的,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2、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题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使学生体验化学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难点是正确理解化学的定义。

3、教学方法

本课题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富有想象力的问题,使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同时也感受到许多美好的愿望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而是要靠化学家的智慧和辛勤劳动逐步实现的,由此产生了希望了解化学的强烈愿望。我抓住这种情感,逐渐导出问题,并以丰富多彩的图片和语言,概述了人类认识化学、利用化学和发展化学的历史和方法,充分展示了化学的魅力和学习化学的价值。我利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和化学实验,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4、学法指导

8.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复习检测题 篇八

微小世界

班级

姓名

一、填空。

1、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中间、边缘。

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显微镜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崭新的。

2、使用放大镜时,当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和

之间来回移动,直到图象大而清楚。

3、显微镜的主要部件有:、、、和反光镜。

4、1663年,英国科学家

第一个发现细胞。物体必须制成(),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上一个个()似的结构是洋葱的()。大量的研究事实说明

都是由()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也是生物最基本的()。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5、把放大镜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称为放大镜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我们所能看到的范围就()。

6、荷兰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和()。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倍。

7.我们还可以利用()培养微小生物。微生物也是(),具有和其他生物一样的()。

8.通过观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三种颜色组成。

9.()和()的发明,为人类打开了微小世界的大门,是人类认识微小世界的重要观察工具。

10.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2)();(3)()、(4)()等。

二、判断题。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小水滴能把物体放大.()

2.放大镜放大的倍数和镜面的凸度有关,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就越大.()

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能看到的范围就越大。()

4.洋葱表皮是由细胞组成的。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5.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6.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7.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8.和放大镜形状类似的物体也具有放大的功能。球形的物体放大的倍数是最大的。()

9.在制作简易显微镜的时候,我们要用两个放大倍数相同的凸透镜。()

10.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放大镜。()

三、选择题。

1.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镜片的()有关。A.凸度

B

.材料

C.面积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范围就().A.越大

B.不变

C越小

3.一般情况下,下面三种器材放大的倍数最大的是(),放大倍数最小的是(C)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放大镜

4.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步骤是:先准备两个放大镜,然后()为正确的制作顺序.a.将调整好距离的两个放大镜固定.b.找到物体最清晰的图像

c.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A.cba

B.abc

C.bca

5.下列仪器,()适合观察细胞和微生物.A.显微镜

B.放大镜

C.望远镜

6.下列物体,放大倍数最大的是()

A.透明玻璃球

B.装满水的玻璃杯

C.半个透明玻璃球

7.科学家()第一个发明使用显微镜.科学家()第一个发现并命名细胞.A.罗伯特.胡克

B.巴斯德

C.列文.虎克

8.下列属于人类研究微小世界的最新成果的是()A.克隆羊

B.制铜镜

C.做玻璃瓶

9.细胞演说的建立被誉为()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A.20

B.19

C.1810、下列仪器,适合观察细菌的是()A、放大镜

B、望远镜

C、显微镜

四、简答题。

1、什么是放大镜?

答:

2.正确使用放大镜的方法是什么?

答:

3、细胞的作用有哪些?

答:

4、怎样制作简易显微镜?5分

答:

五、观察与实验

关于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和使用方法

1、请填写出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请在“观察、上片、安放、调焦、对光”中选择并填写出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和步骤:

()→

9.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复习 篇九

1.通过学习化学,你认为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这一门自然科学研究范畴的是

A.金属的性质与变化 B.纳米材料的用途与制法

C.氧气的组成和结构 D.“神十”飞船的运动状态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气体生成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B.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C.实验中不能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D.烧杯可用于溶解药品,也可用作反应容器

3.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倾倒液体

C.

加热液体 D.

称量固体

4.-位学生要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在称量中发现指针向左偏转.这时他应该( )

A.减少药品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移动游码 D.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

5.某学生用量筒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9毫升,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大于8毫升 B.8毫升 C.小于8毫升 D.无法判断

6.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物理变化的是( )

A.水滴石穿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D.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9.常温常压下,下列物质不适宜用物理性质区别的是( )

A.汞和铁 B.氧气和二氧化碳 C.白酒和白醋 D.铝和铜

10.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和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11.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 B.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C.滴瓶上的滴管用 过后,先用水 洗净再放回滴瓶

D .组装仪器时,一般遵循的原则是:从左到右,先上后下

12.在蜡烛及其燃烧 的探究实验中,下列哪一种现象的描述是不对的( )

A.罩在烛火上方的烧杯内壁一开始出现少量白雾, 随后消失

B.如果罩住烛火时间太长,烧杯底将会变黑

C.可以看到烧杯内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D.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被点燃

二、我会填空(13-15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58分)

13.药品的取用规则:一要做到“三不”,既不能用手 ;不要把 ;不得 .二要严格取用规定量,若未说明用量时,应 取用 ,即液体取 ,固体取 .三要做到实验剩余的物品既不能 ,也不要 ,更不要拿出实验室,要放入 .

14.化学是在______、_______层次上研究物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__的基础科学。

15、____________的原子论和______ ___________的分子学说,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1869年_______________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16 .选择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

①在通常状况下,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

②酒精受热变成了酒精蒸汽 ;

③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 ;

④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

17.认识常用化学仪器,了解仪器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学好化学的前提.现有如图1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的名称:A ,D ,H .

(2)量取一 定量液体除了需要图中某仪器,还需要 (填仪器名称).

(3)用上述仪器的编号回答:

①能作为热源的是 ;能直接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是 ;要放在石棉网上加热的是 .

②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 .

③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需要用 和 .

(4)图2是某同学在加热 试管里的液体时的操作.请写出他在操作中的两个错误:

错误1: ;

错误2:

18.在点燃蜡烛时,小红发现有一根烛芯沾有食盐的蜡烛比普通蜡烛燃烧的时间长一些.请你与小红一起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食盐是否能延长蜡烛的燃烧 时间

[猜想]一定量的食盐可以延长蜡烛的燃烧时间

[实验探究]

实验结论:从所得实验 结果可初步分析出两点结论:

(1) ;

(2) .

实验反思:

(1)此实验方案还存在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如(至少写出一点):

.

10.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提纲 篇十

1.原子定义

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对于原子的认识远在公元前5世纪提出了有关“原子”的观念。但没有科学实验作依据,直到19世纪初,化学家道尔顿根据实验事实和严格的逻辑推导,在18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因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等,都是宏观现象,是该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现的属性,并不是单个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3.分子的性质

(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如阳光下湿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一般说来,气体的分子之间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气体比液体和固体容易压缩,不同液体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二者的原体积之和,都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我们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时吃几块冰块也可以解渴,这就说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因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是相同的。

4.原子的构成

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5.原子与分子的异同

分子原子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相似点

(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

(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

(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6.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规律: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最外层不超过8个。每层最多容纳电子数为2n2个(n代表电子层数),即第一层不超过2个,第二层不超过8个,第三层不超过18个;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只有1个电子层时,最多可容纳2个电子)

高中化学学习要诀

1.基本概念“块”。这一块包括物质组成和分类线,性质变化线,化学用语线,分散系统线,化学量线等五条知识线(或小系统)。

2.基础理论“块”。这块包括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分子即化学键理论,晶体结构理论)和元素周期律,同期表线,电解质溶液(含氧化-还原理论)线,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理论线。理论块是化学的灵魂。

3.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块”。这一块是化学的基石,可划分为金属线和非金属线,统一在周期系中。

4.有机物“块”。这一块的核心是烃及其衍生物线,重点是结构和化学性质,而结构又是官能团和与官能团直接相关的化学键。

5.计算“块”。这一块纵贯化学各部分,要掌握基本类型、解题规律和解题技巧。

6.基本实验“块”。这一块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含仪器、基本操作、制备、鉴别(定)、提纯、定量实

化学快速提分方法与技巧

化学科目考试说明只对参考样题进行了局部调整和更换,样题变化带来哪些信号?

希望考生通过样题来理解命题专家在命题思路上的变化。

第一、侧重考查主干知识的基础性和关联性。重视对考生基本能力和基础素养的检测,关注学生基础能力的全面发展。

第二、侧重考查化学知识在实际中的灵活应用,突出学以致用,切身感受化学可以让生活更美好,传递化学正能量。将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以及科技发展的学科思想方法融入到试题中,“化学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的学科思想方法正逐渐演化为化学试题的重要特征。

1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 篇十一

学 校:湖南省汨罗市白塘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讨论交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

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的价值。

重 点

对学生进行化学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熏陶和培养。

难 点

正确理解化学的定义,理解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学方法

主动探究、合作学习、讨论交流的开放式教学。

仪器药品

NaOH溶液(用嗜哩水瓶盛装好),用酚酞试液写有“化学”字样的纸(表观为白纸),白开水和白酒,洗衣粉和精盐,汽油和水,铜丝和铁丝,澄清的右灰水。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语:新的学期,我和大家一起将走进一个新的学习领域,这个领域中的许多知识目前相对于同学们而言,有如这张白色的纸一样(出示一张用酚酞试液写有“化学”字样的纸)是一片空白。但是通过我们的学习和探究,这个领域中的许多知识会呈现在我们面前。首先,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课件展示课题)

 

学生代表演示:将NaOH溶液喷洒到白纸上,出现“化学”红色字样。

 

创设趣味性化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化学使

 

世界变

得绚丽

多彩

 

①播放录像:《武陵源风景──黄龙洞 》

②课件展示:《中国人上天了》

③课件展示:《隔水透气的鸟笼》

④课件展示:《焰火使夜晚绚丽多彩》

适当小结,适时赞许鼓励。

 

观后,谈感想,提问题。(如:黄龙洞中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石笋究竟是怎样形成的?它们的形成究竟要经过多长的时间呢?又如:解说员说“水中溶解的矿物质”究竟是什么?……)

猜想飞船外壳的优越性能等。

猜想鸟笼材料的特点。

提出问题。

 

通过了解一些奇妙的化学现象,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的欲望。

 

 

针对上面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尝试能否做出比较科学的解释。

课件展示:中国人上天了,结合图片阐述物质的性质、物质的组成、结构、物质的变化等内容,揭示化学的研究对象。

小结:化学是……

 

思考,学生处于兴奋状态。

感受化学的研究内容。

 

设疑,激趣。

让学生深切感受学习化学的必要性,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天天和物质打交道,化学无处不在,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课件展示:“铁锅烧菜”、“白色污染”。你能举出我们身边可能与化学有关的一些实例吗?

你还能举出在现代科学、高新技术中应用化学的实例吗?

 

观看感受。

思考、讨论。

自学教材相关内容,思考、讨论、汇报自学成果(如:利用纳米技术制作的纳米铜,高分子材料等)

 

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让学生理解“从生活走进化学”。

让学生理解“从化学走向社会”。

 

 

课件展示探究活动:

(1)用生活经验鉴别物质;

(2)探究人体呼吸时呼出的气体的组成特征;

(3)假如没有化学,展开你的想象,设想世界将会怎样

 

分组合作学习,主动探究,提交结论:鉴别白开水和白酒;鉴别洗衣粉和精盐;鉴别汽油和水;鉴别铜丝和铁丝。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

自由讨论。

 

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可简略介绍1~2种化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化学知识的重要性。

感受化学在身边,感受物质鉴别的一般方法。

为学习空气的组成铺垫。

 

 

小结: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我们离不开化学。

出示课后探究题:将一枚新鲜鸡蛋浸入盛有200 mL食醋的透明茶杯中,记录你所观察到的现象;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內会留下水垢,请你设法除去水垢(水垢成份与蛋壳相似)。请记录下你观察到的现象和你的实验设计。

 

记录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欲望。

运用生活常用的设计实验,解决实际问题。激趣,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上一篇:2022年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及流程下一篇:写给巴金爷爷的一封信